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大学英语教学转向的新思考

大学英语教学转向的新思考

摘要:当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正处于重要转型时期。是继续承接高中英语教学打语言基础,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综合能力?还是从通用英语转向专门用途英语(ESP),提高学生的学术英语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各界人士观点不一。笔者从ESP的学生和社会需求、ESP的理论支撑及其成功案例进行分析,重新思考当今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方向,指出专门用途英语是大学英语教学的趋势所向。

关键词:ESP;需求分析;CBI;案例分析

一、ESP的本质、特点、分类

ESP教学理念盛行于20世纪60年代,是伴随着二语及其相应的学科在全球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具有深厚的语言学生长土壤。就其本质而言,ESP是基于英语学习者的特定目标与学习者的基本需求而开设的课程[1]。Strevens总结了ESP教学在四个层面上的典型特点:(1)需求上,ESP教学满足特定的学习者的需要;(2)内容上,与特定专业和学科的知识相结合;(3)语言运用层面上,注重与特定专业学科相关的词汇、句式和语篇等知识的运用;(4)与通用英语的比较上,ESP和通用英语相互形成对照[2]。专门用途英语的概念比较广,为了更充分的了解其内涵,国内不少学者对其进行了细致的分类。孙有中[3]认为英语可以分为两类,一是通用英语(GE,GeneralEnglish),即满足我们日常交流需要的英语;二是专门用途英语,即ESP。专门用途英语可以进一步细分为两小类;学术英语(EAP,EnglishforAcademicPurposes),常与某些理论相关,主要体现其学术性,简单来说就是用于学术英语写作与交流的英语;职业英语(EOP,EnglishforOccupationalPurposes),即特定职业工作人员所使用的英语,如外贸英语、体育英语、乘务英语、汽车英语等。学术英语(EAP)还可以进一步细分为通用学术英语,以学术英语技能训练为核心,将听、说、读、写等这些微技能按照由易到难的原则进行培养;专业学术英语(EnglishforSpecificAcademicPurposes),简称专业英语,如人文社科英语、经济商学英语等。

二、ESP的需求分析

存在即理由。当今ESP浪潮的出现根源于学习者及社会对其的需求。了解、分析学习者学习需求的过程称作“需求分析”。对学生和社会的需求分析是专门用途英语课程的基础。基于需求分析的专门用途英语教学能更好地满足学习者的需求,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同时,作为我国的一项重要教育决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必须以满足社会对大学英语人才的要求为方向。

(一)学生的需求

众所周知,我国中学英语教学的水平已大幅度提高,高中毕业生的整体英语水平和实际语言运用能力也有了显著提高,学生的词汇积累和听说读写各项英语技能也都达到了新的高度。大学英语教学与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教学已然重复,大学英语教授的知识对学生已经不具备挑战性,学生进入大学后已没有必要再花大量的时间学习通用英语。现行的英语教学对学生已不具备挑战性,更不能满足学生的认知需求和学习需要,英语教学费时低效的种种弊端长期被民众所诟病。因此,不少大学的大学英语课程和学分都在逐渐压缩,这就使得大学英语教学由通用英语教学向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成为了必然趋势。

(二)社会的需求

进入21世纪后,我国改革开放不断向纵深发展,各大政府机构和企事业单位不仅仅要求大学毕业生具有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同时还要求应聘者具有用英语查阅专业文献,跟踪世界上相关领域的先进成果,参与学科领域的国际会议的能力。现在我国懂英语的人很多,但能熟练使用英语的专业人才却不多。早在2009年,国际IT人才招聘大会在我国大连召开。200多家国内外知名大型公司为毕业生提供5000多个岗位。然而超过一半的应聘者缺乏专门用途英语的知识背景,无法用英语进行专业的阅读和写作。其专业英语水平与岗位所提出的英语能力的需求差距甚远,惨遭拒绝[4]。因此,一般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教学内容根本无法满足当今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积极推进大学英语课程改革,提倡大学英语教学以企业和社会应用的需求为导向,是当今时代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不可回避的发展趋势[5]。基于学生和社会的需求,我们把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定位于专门用途英语,这将是未来中国大学英语的主要价值体现。

三、ESP的理论支撑——CBI

在外语教学领域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教学理念,一是语言驱动的教学,即以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能力为核心,其出发点和归宿是为学习语言而学习语言,从而割裂了语言学习和学科知识学习之间的联系,沿袭的是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鉴于当前我国大学生和社会的需求,语言驱动教学造成的大学英语教学“费时低效”的局面亟待解决。二是内容驱动的教学,也称基于内容的语言教学或内容依托式教学(content-basedinstruction,简称CBI)。CBI和传统的以语言驱动教学法相反,它选择了内容驱动的教学理念,基于学生即将学习的内容,特别是即将学习的特定学科知识展开教学设计。CBI教学理念迎合了新时代经济社会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需求,符合学习者认知规律和知识水平。CBI教学理念对正确把握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方向,推进ESP课程建设有着非常重要意义。CBI教学理念主张在学习知识中提高英语,学科内容为语言的学习提供动力和认知基础,而语言又为学科内容的学习提供交流媒介,因而把语言技能的训练和知识内容的学习有机地融合起来,旨在使学科知识和语言技能得到共同提高,具有一箭双雕的潜在可能性,其学习效率将大大超过为学习语言而学习语言的通用英语教学。CBI的教学模式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很多教学技巧都可以和CBI灵活地结合起来。在教学实践中常用的有主题式、保护式和辅助式等等。CBI模式连续体则综合了多种教学方式的优点,旨在以特点学科的内容教学为基础,培养学生二语知识和语言运用能力。基于CBI以学习知识提高语言技能这一核心理念,以及较之语言驱动教学的优越性和可采用模式的多样性,CBI为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由通用英语向专门用途英语的转向提供了一个基本的可行性路径。

四、ESP的成功案例

ESP不仅符合学生与社会的需求,具有坚实的理论支撑,而且在国内外都已经有很多成功的案例。当今,世界较为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大学,都开设了学术英语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学术交流能力。宁波诺丁汉大学的英语教学也积极向学术英语转向。该大学积极推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其ESP教学的教学定位明确,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从学校和各专业学生的需求出发,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注重丰富教学材料和教学专业化培养等,学术英语教学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五、结语

当然,ESP在我国的推行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ESP教学对教师的要求问题,ESP教学如何兼顾人文教学的问题,ESP教学如何与通用英语有效衔接的问题,等等。这些,我们将在今后作更进一步的探索,以求寻找到更好地答案。从通用英语到专门用途英语这一转型的挑战是巨大的,我们不能仅凭主观臆断搞一刀切,而是需要依据各个高校的办学定位、各个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我们应该顺应时展需求,积极开展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实践,明晰大学英语教学的重新定位,提高我国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的国际化人才。

作者:蒙倩静 单位: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文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