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从学习历史课程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从学习历史课程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培养学生用联系的眼光学习历史历史

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要培养学生用联系的眼光分析、研究历史,不仅要考虑事物内部各要素的关系,更要分析事物与外界各要素之间的横向关系。关于历史事件之间的横向关系,教师应指导学生把握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世界历史包含中国历史,无论古代史还是近代史,如东汉时的匈奴西迁,玄奘取经,成吉思汗的扩张,明朝郑和下西洋,都存在着中西方历史的交互影响。到了近代,西方列强侵略中国,就是一部中国近代史,如鸦片战争的爆发,成为近代史的开端,八国联军入侵,促使中国民主革命的深入,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都不是孤立的,或多或少都给其他国家和地区产生影响。教师要求学生强化历史知识的纵向和横向的联系,能够提高历史分析、比较、评价、运用的能力,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关键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质疑探究能力。在历史课教学时,教师应创设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答疑的问题情境,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积极思考,大胆质疑,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和看法,教师不应简单地肯定和否定,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和首创精神,提出一个问题其实比解答一个问题还要重要。教师应鼓励学生提出与教师和教材不同的观点,即使是只有一点价值和创意,就要给予表扬,毕竟学生学会质疑就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一步。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巧设疑问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有疑才能激发思维,教师应根据教材中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提出一些学生不能回答但又很感兴趣的问题,主要是针对一些难点、重点及社会热点提出有深度又值得探究的问题,教师在提出问题以后,应启发学生分析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探讨、思索,最后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从而锻炼学生独立思维、创新思维的能力。在进行“红军长征”一节学习时,教师提出问题:中央红军为什么放弃易守难攻的井冈山根据地,进行长距离的转移呢?学生对提出的问题深入思考,翻阅资料,小组讨论,提出了各种见解和看法,最后汇总成基本一致的观点,与课本的观点非常相似,学生会感到一种探究成功的快乐。

三、增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感性

目前,学生对历史课的学习存在这样一个怪圈:上课记笔记,下课看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后全忘记。在这种学习模式下,学生只知道死记硬背,没有对知识本身的理解,导致学生思想僵化、教条,阻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教师只有提出一些有创见性的问题,如把学生的思维解放出来,引导学生学习与思考相结合,记忆与理解相结合,经常给学生提供具有争议性的史学观点,让学生讨论、辩论、争论。比如,让学生分析维新变法与辛亥革命的关系,有的学生认为两者是对立的关系,一个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一个是推翻帝制,也有人认为两者是继承关系,都是为了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让学生各抒己见,使学生多角度,多侧面地分析事物,增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感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结语

总之,一个国家没有创新能力,就难以发展和进步。我们历史教师应该在素质教育实施的今天,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改革课堂教学,要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质疑和思维能力,增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感性。在中学历史课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以适应知识经济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作者:赵明军 单位:清苑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