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国外职业教育学徒制变迁启发

国外职业教育学徒制变迁启发

一、英国职业教育的传统学徒制概述

(一)背景与变迁

学徒制起源于古代,发展于近代,延伸至现代。在古代,为了维持生产,传承技艺,手工艺人、能工巧匠、个体手工业师傅带徒从事生产;年轻人为了谋生,在选择职业时到作坊当学徒。随着中世纪手工业行会、商业协会的出现,学徒制在英国众所皆知。年轻人要谋求某个职业,必须到该职业的行会去接受培训,学徒时间长达7年[2]。在12世纪,学徒制在行会的影响下扩大规模,14、15世纪进入鼎盛时期、到达巅峰阶段。之后,由于培训时间过长、局限于传统技术工种,加之英国社会重学术轻技术,政府又没有专项基金扶持学徒制培训,致使一些年轻人不愿当学徒,转而选择学历教育,学徒制在英国一度陷入低迷。1860年英国发生工业革命,机械化的生产体系加快了传统学徒制崩溃的速度。结果是,作为从业人员的培训平台,传统的学徒制度被现代学校中的职业教育所取代。但是,无论是普通学校中的职业教育因素,还是职业学校的教学内容,都存在理论脱离实际的情况,学校培养出的从业人员不被企业、公司、雇主看好。为了促进经济复苏、增强经济竞争力,20世纪80年代,英国政府曾经设想在传统学徒制基础上发展现代学徒制,即把传统学徒制在新员工上培训的优点和学校形态的职教模式相结合,以提高英国职业培训的水平和质量。1988年,英国通过法律途径提高职业资格证书的地位,将其与学历证书对应互通,从此学历、职业资格证书双方可相互转化[3]。这一举措拓宽了职业资格证书的作用,不仅可以用于就业,还能够等同学历证书升入高级学府继续接受学历教育。但是由于英国是联邦制国家,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的教育制度不完全一致,公立私立学校的制度各异,英国传统学徒制在国家力量、政府支持、资格证定、学员的上升空间等方面没有大的突破。

(二)内容与方式

学徒制是通过书面或口头形式,确定师徒关系,在一定时限内、在一定的条件下,在师傅的带领下学习工艺、掌握技艺、熟悉从业技能的制度。[1]传统的学徒制从早期个体手工业时代开始,到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一直到第二次工业革命(新技术革命)之前,是进行社会劳动力(职业工人、从业人员)再生产的主要方式,它是在师傅的口传手授、言传身教下传承生产技艺、训练学徒掌握生产技能(从业技能)的个人行为,呈现为小规模、作坊式、非政府力量。在学徒内容上,它以职业实践为中心,以技能为主,兼顾经验传授、职业道德。在学徒方式上,师傅围绕职业能力对徒弟展开培训,以传、帮、带的形式按工作流程对徒弟传授手工技能、知识、行规及道德,目的是在学徒期7年期满之后,学徒可以胜任该行业的从业工作。以现代职业教育的视角来看,传统学徒制不看重学历或者说没有学历概念,只关注知识、技能与职业的直接对接[4]。

(三)实质和意义

传统学徒制的目标是为行业培养合格的职业工人。它所传授的知识类型为隐性知识,即职业环境、从业经验等;它以师徒二人“一对一”的方式进行口传手授的个别化教育,获得直接经验,掌握工作技能。它的实质是职业教育,或者是说职业教育的传统模式。传统学徒制在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它开辟了英国职业教育的先河。从手工业时期,直到工业革命之后,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传统学徒制与学历教育并行,对英国的职业教育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为英国企业输送合格的从业人员、职业工人、技术工人,从而促进整个经济的发展,为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埋下了种子[5]。它不仅引导了西方各国的职业教育改革,并对全世界国家的职业教育起到了示范及借鉴作用,它还为英国的现代学徒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英国职业教育的现代学徒制的主要内容及主要特点

(一)英国职业教育的现代学徒制的主要内容

1.历史背景。进入九十年代之后,随着人类社会进入后工业化时期,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英国的公司企业对从业人员的素质(科学技术素质、工程素质、数学计算,读写能力以及沟通能力)有了新的要求,传统学徒制已不适应现代生产方式规模化的发展。为此,英国政府于1993年出台了“现代学徒制”(ModernAp-prenticeship)计划,1994年正式在14个行业实施该计划,1995年在全英54个行业推广。现代学徒制把建立在传统手工业基础上的职业培训制度向一些新兴行为(如IT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扩展,把学徒培训与国家职业资格制度结合起来,使学徒培训的质量评价有了可靠的依据。现代学徒制的建立为英国职业技术教育的进步注入了新的动力。一方面,政府以宣传指导的形式鼓动雇主、公司、企业实行学徒制教育,另一方面,以国家职业资格证书(NVQ)吸引年轻学生参与学徒制的培训。英国政府1997年针对学徒制教育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如增加学徒培训的经费投入,学徒制学员人数和培训质量都得到显著提高。2003年,英国财政部和教育部又共同实施一项新的国家现代学徒计划:到2004年,全国28%的16-24岁青年在工商企业接受18-24个月的现代学徒培训。由于政府重视、企业的支持和社会力量配合,英国的学徒人数从2000年的20万人,增加到2009年的30万人[6]。2009年,国家学徒制培训服务中心(NAS)正式成立,从此,这种新型的学徒培训模式在世界各国推广开来。2.内容形式。在现代学徒制中,学徒具有双重身份,既是学徒又是学生。作为学生,他们每周的前1/3或者1/2在学校学习理论课程;作为学徒,他们在每周的后2/3或1/2在企业与雇员们一起进行实践操作。通常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为2:8或3:7。在学校,由具有职业工作背景的教师采用行动导向、项目驱动等教学方法为学生授课;在工作现场,保留了传统学徒制中“师傅带徒弟”的方式,企业指派资深的师傅导师为每个学徒提供手把手的操作指导,并对学徒的实践情况进行监督。3.教育目标。与传统学徒制下学徒的目标仅仅是就业、从业不同,现代学徒制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除了为雇主训练职业人才,使学徒掌握技能之外,还鼓励学生从最基础的技能开始,通过职业资格证书和学历证书的互通桥梁,前往高等院校接受继续教育。2004年英国政府提出“21世纪新学徒制体系”,实现了14岁青少年从接受学徒制自然向上过渡到基础学位的过程[7]。在新的体系中,课程自下而上梯度升级衔接,中等教育慢慢向高等教育延伸,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合理对接。与高等学府的合作共赢,改变了社会对职业教育的一贯偏见,职业教育不再低于学历学术教育,而成为进入高等教育的一个起点。新的体系使学生的选择更加具备灵活性,不仅可以横向选择进入职场就业,也可以纵向进入高等学府继续深造。NVQ(国家职业资格证书):1986年出台,分为5级。GNVQ(国家通用职业资格证书):1993年实施,分为初等、中级、高级。凭职业资格证书,既可以直接去大学念书,又可以去就业。4.考核评价。英国现代学徒制培训采用以职业资格证书考核为主,工作现场考评为辅的考核评价方式。培训末,学校以部级的职业资格证书考试代替传统期末考试。学徒必须取得相应级别的证书才能完成培训课程,正式就业上岗。英国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NationalVocationalQualificationSystem,简称为NVQ)按照真实职场中所必须的知识和技能划分,将职业资格证书划分为5个级别:初级学徒证书(NVQ1)、中级学徒证书(NVQ2)、高级学徒证书(NVQ3)、“高等”层次学徒证书(NVQ4、NVQ5)。这种新式的证书评价方式保障了职业技术教育的真正成效,实现了“课证”结合的职业人才培养模式[8]。另外,学徒还要接受培训师傅及评估人员在工作现场的不定期考评,这些人员由学校或培训方指派,他们一方面对学徒培训项目的进展起到了监督及考核作用,更重要的是针对学徒的实践情况进行评估。这种灵活的考评方式为企业雇主培养合格的职业技术人才。可以说,现代学徒制是在传统学徒制基础上的提高和升华,“学徒”不再被认为仅仅是个人行为,而成为国家行为,是增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制度;政府拨出专款,调动了雇主、培训机构和受训学徒的积极性;国家制定了职业资格标准(NVQ,GN-VQ),对达到标准者发给职业资格证书;将学徒制纳入职业教育体系,给予学徒纵向衔接、横向贯通的多种发展空间;以职业能力需求为导向,将学校教育与现场教学融为一体,克服职业教育中学校和企业脱节的问题,具有革命性意义。教育的内容也不再局限于手工业领域,延伸到更多可操作的新兴领域,如信息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校企合作发力,大规模的培训,知识与技能并重,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并重,培养出了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英国职业教育的现代学徒制的主要特点

1.规模特征:成建制、大规模。英国现代学徒制注重受训者的数量。为了鼓励学校、培训机构、雇主三方积极实施学徒制培训项目,政府在项目资助中采取定量配给制度,对学徒人数多、雇主及培训机构规模大的学徒培训给予更大的资金支持,以此刺激各行业的雇主对学徒制培训项目加大投入,吸引更多的学生选择学徒制培训。由于政策的倾斜和导向,接受学徒制培训人员的数量逐年递增。2001年新增16万人,从2005年至2009年人数从17.5万增至28万人。在紧随的2010、2011两年中,人数达到40万人。2.主体特征:校企协同。在现代学徒制模式中,学校和行业企业并重且交互重叠,学校不再是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唯一主体。行业企业不仅能直接参与学校课程的制定和考评,而且以主导地位参与职业教育体制、政策等方面的整体规划设计。学徒的学习是在企业中的上岗实践与在学校课堂学习的相互融合。这种职业培训模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将教育体系与就业体系合理对接,使学生从学校向就业体系自然过渡,逐渐从学生身份转为半熟练的从业人员。3.评价特征:证书融通。英国率先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NVQ,并在职业技术院校中做到职业资格证书(NVQ)与传统学历证书(diploma)“双证融通”。目前在英国有90%以上的劳动者获得了不同等级的NVQ证书。它包括从半熟练工到高级工程师及中高级管理人员的所有行业对应的实用技能与知识。NVQ管理体系非常严格,由国家职业资格委员会等几个部门组成,主要考察学徒在企业现场工作的表现是否满足对应岗位的条件。实行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并轨、互通是英国现代学徒制的一大特色。英国的“双证书”制度以其先进性、实效性,至今在世界范围首屈一指。4.政府作用:成立监管机构;提供补助经费。英国政府不仅在法律上承认学徒制的地位,而且还设立了专门的监督管理机构如学习与技能委员会,这些机构下设许多地方从属部门,以确保学徒制培训规范有效实施。英国政府为加强学徒制在职业技能培训中的核心地位,对学徒培训项目提供大量的经费扶持。16至18岁的学徒的培训费用完全由政府资助,19-24岁的学徒的学费政府支持一半,超过25岁的学徒,政府将视情况而定资助金额。学徒不必为培训费用担忧,他们不仅能享受免费的在岗培训,而且在公司顶岗实习时还可获取一定劳动报酬。培训方及公司企业的雇主能得到英国政府在现代学徒制教育上的补贴及培训费用。在2011—2012财政年度以及2012—2013财年该政府财政投资规模,分别为6.05亿英镑与6.48亿英镑。

三、借鉴英国现代学徒制,创新我国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政府主导,创新制度

英国现代学徒制体现法治规范、国家力量、政府支持、经费扶持。我们应借鉴英国现代学徒制在职业技术教育中的经验。一方面,在法律法规上,将“学徒制”教育立法化,制度化,规范化;在政策上,支持职业院校的学生工学结合并向社会、家长宣传讲解;在教育教学上,职业院校应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另一方面,效仿英国,加大对职业技术教育的经费资助,提供具有吸引力的奖励补贴,以吸引企业加入学校的职业技术培训,解决企业在培训场地、人员、工资方面的后顾之忧,鼓励企业与职业院校共同制定职业人才培养方案。此外,继续在我国职业院校大力推广“双证书”,将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价值等同,同时,丰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类别和层次,使学生能够从职业院校的中低层次向高层次的专业硕士、专业博士过渡,实施教育制度创新。

(二)校企协同,集团办学

英国现代学徒制将企业作为职业教育的掌舵人,不仅参与学校的专业设置、教学模式、课程安排、学制长短、教材选用,还可确定具体的人才培养方案及素质要求,这样培养出的学生上岗快,对口强。因此,我国政府应倡导职业院校与相对应的行业系统对接,通过行业企业了解该行业发展前景和实际需要,邀请企业参与教学活动中的相关环节及实训计划的拟定,在课程标准、教学计划上深入沟通,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在校企合作方面,要积极推进集团办学。集团办学可以整合优化教学资源,推进校企深度合作。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分别于2011年、2012年牵头成立了江西现代职业教育集团、江西国际商务职业教育集团、江西国防科技工业职业教育集团。三家学院依托各自优势与多所中、高级职业院校及相关企事业单位、工业园区及行业部门联合形成非盈利共同体组织。三家新成立的集团,各有特色,如江西国际商务职业教育集团主要是促进外经贸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江西国防科技工业职业教育集团旨在打造江西国防特色品牌职教集团。它们共同的目标是加强校企合作、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升高职教育整体实力和办学水平。

(三)知识与能力并重

英国在职业院校中的现代学徒制强调以能力为本位。在不忽视理论基础教育的前提下,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特别是将知识融会贯通,应用于实践,具备独立思考、交流合作、组织计划等现代职业技能,并能妥善解决所遇到的问题。这种教育理念很值得我国职业教育借鉴采用。我国大部分职业院校都存在着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为此,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双方应本着互惠、共赢的原则,通过有效的对话协商,完善能力本位的职教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上除制定知识目标外,还必须加强对学生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的考核。一方面,学校的教师必须是“双师型”,不仅精通理论、技能知识,而且要有与课程对应企业的从业经验,在授课和考评中注意学生的能力培养。另一方面,在企业工作场地,师傅培养学生的职业胜任力,使其迅速书本知识应用于实践操作中。重庆市教委联合市旅游局开展了旅游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试点,当地多所高及中职院校进入首批试点职业院校名单,几家大酒店作为旅游行业企业参与合作。这将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知识基础,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10]。

(四)构建职业教育上下互通的体系

英国现代学徒制将原来处于低等、劣势地位的学徒上升予以空间打通,符合当代青年的心理需求,这给我国职业教育带来了深远的启示。就在英国现代学徒制启动之后的第三年,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颁布实施,提出了我国要建立和健全初等、中等、高等职业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并与其他教育相互沟通、协调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但是8年过去了,这一新型职教体系尚未在国家层面上施行。可喜的是,2012年,山东在我国率先构建了上下贯通的职业教育体系,打破从中职过渡到高职再到本科、硕士及博士的层次界限,使当地职业教育实现上下互通,还建立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沟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2013年7月,江西省教育厅印发了《关于推进中高职教育对接培养模式改革的意见》(赣教发[2013]8号),正式启动江西省中高职教育对接培养模式改革。这一改革的重点是鼓励高职高专与中高职对接,职业院校与相关行业企业共同研究制定与中高职对接培养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建立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加快中高职教育的衔接,使职业院校优秀毕业生有机会进入更高的学府深造学习,成为高素质、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四、结语

英国传统学徒制在工业革命时挥了历史性作用,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其现代学徒制作为适应国际国内政治经济科技需要的产物,在世界上产生了领先和示范作用,其现代性和示范作用在于:国家把学徒制看成是国家行为,而不只是个人行为、行业行为;建立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行的体制,打通了中低端学徒向中高端学徒的上升通道;政府补贴学徒制,探索建立现代教育制度。此外,学徒制中的个性教育,重视能力和素养的教学特征也是值得学习借鉴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建设创新性国家、实现“两个一百年”的中国梦的过程中,我们要善于借鉴欧美国家发展职业教育(包括中、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经验,通过协同创新的一系列措施,加快观念创新、管理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投入结构创新,深化职业教育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考核评价改革,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学徒制,从而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奠定基础。

作者:吴静 杜侦 工作单位: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外语系 江西省教育厅政策法规处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