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抑郁症与胃肠疾病共病的中医病机

抑郁症与胃肠疾病共病的中医病机

摘要:抑郁症和功能性胃肠疾病均是临床常见疾病,二者常常共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二者发病与五脏皆有关联。文章就二者共病的中医病机进行探讨,以期对抑郁症与功能性胃肠疾病共病的中医诊疗和科学研究提供思路。

关键词:抑郁症;功能性胃肠疾病;五脏;病机

1抑郁症和功能性胃肠疾病的中医范畴

抑郁症属西医病名,在中医古籍中并无病名与抑郁症完全对应。抑郁症基本属于中医“郁证”范畴,在“百合病”“癫病”“脏躁”“梅核气”“奔豚”等相关文献中亦有记载[2]。关于抑郁症的病因,多数学者认为主要有情志所伤和体质因素两个方面。陈文垲等[6]调查发现,571例抑郁症患者中,23.3%有家族精神病史,69.9%有精神应激事件史,表明先天禀赋与情志刺激是引起抑郁症两大病因。许多现代研究通过分析抑郁症中医证候要素发现,抑郁症的病位主要在肝,与脾、肾、心、胆等脏腑有关,其主要病性是气郁(滞)、气虚、阴虚、血虚、痰湿、火热[7-9]。这些现代研究的结论与中医对“郁证”的认识基本一致。根据FGIDs临床症状与特征,可将其归属到中医学的“痞满”“呃逆”“泄泻”“便秘”“滞下”及“腹痛”等病证范畴,同“郁证”也有一定联系[10]。其病位在脾胃,或在大肠、小肠。关于其病因病机,《灵枢•口问》曰:“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阴阳喜怒,饮食居处。”《灵枢•小针解》云:“寒温不适,饮食不节,而病生于肠胃。”说明情志内伤、六淫外邪、饮食劳作等因素皆可导致功能性胃肠病的产生。

2抑郁症和功能性胃肠疾病共病的中医机制

2.1肝的功能失常肝主疏泄,调畅精神情志,与抑郁症的发生密切相关。一方面肝气疏泄,气机调畅,气血调和,则心情开朗。《灵枢•平人绝谷》曰:“血脉和利,精神乃居。”反之肝气郁结,疏泄失职,则气机不畅,气血失和,可导致情志活动的异常,常见情志抑郁、善太息。《医碥》云:“郁则不舒,皆肝木之病矣。”故肝的功能失常可导致抑郁症。现代研究表明,抑郁症的病位中,肝居于首位,与肝相关的常见证型有肝郁脾虚、肝郁气滞和肝郁痰阻[8]。另一方面,肝喜调达恶抑郁,肝气以疏通、畅达为顺,不宜抑制、郁结。而抑郁症患者情志抑郁,则肝气失于调达,导致肝气郁结、疏泄不利。肝的功能失常可影响胃肠功能。其一,肝与胆相表里。《东医宝鉴》言:“肝之余气泄于胆,聚而成精。”胆汁,由肝之精气汇聚而成,排泄进入小肠后,参与饮食物的消化。胆汁的分泌和排泄是在肝气的疏泄作用下完成的。若肝气郁结,疏泄失职,则胆汁的分泌排泄出现障碍,可影响脾胃纳运机能,致腹胀、厌食。其二,肝气疏泄,畅达气机,能促进和协调脾胃之气的升降。《血证论》言:“木之性主于疏泄,食气入胃,全赖肝木以疏泄之,而水谷乃化。”肝气郁结,或肝气虚弱,疏泄不及,影响了脾气升清和胃气降浊,可致胃肠不适。又有学者指出,肝郁可直接导致嗳气,无关脾胃[11]。现代研究表明,肝是功能性胃肠疾病最常见的证候要素之一,主要证型有肝气郁结、肝郁脾虚、肝胃不和[12-13]。因此,肝的功能失常,是抑郁证共病功能性胃肠疾病的重要机制。

2.2脾的功能失常脾主运化,主升清,其功能失调可导致情志抑郁。其一,脾胃为气机升降枢纽,情志之气的升降出入,依赖于脾升胃降的枢纽作用[14]。脾胃气机失调,则情志之气不畅,发为情志病。其二,脾胃乃气血化生之源,后天之本。脾胃衰则百病生。脾胃虚弱,则气血生化乏源,心神失养、脑髓失充,肝失濡养,疏泄失司,致思维缓慢、精神异常。此外,“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情志的产生和活动依赖于五脏精气的充盛。五脏精气失于濡养,所主情志异常,日久不复,导致了抑郁症的发生[15]。其三,脾胃失常,可致火、湿、血、痰等诸郁产生,从而影响情志[16]。如《医宗必读》所言:“脾土虚弱,清者难升,浊者难降,留中滞隔,凝聚为痰。”痰浊可上蒙神窍,亦可郁而化火,扰乱心神,使情志活动异常[17]。脾的功能失调可致胃肠不适。其一,脾主饮食水谷的运化。若脾的运化机能减退,则可影响饮食水谷的消化和精微的吸收,而出现食欲不振、腹胀、便溏等病变。其二,脾与胃相表里,二者同居中焦,脾胃气机的升降相辅相成。若脾虚气陷,可致胃失和降而气逆、通降无权,出现嗳气、呕吐、反酸、便秘等症。胃气的受纳和腐熟水谷的机能,必须与脾气运化相协调,即纳运协调。若脾失健运,可致胃纳不振,出现痞满、腹胀、泄泻等症。脾阴与胃阳燥湿相济。胃易生燥,若脾阴不足不能制之,则胃燥而其气不降,可见痞满、便秘等症。由此可见,脾的功能失调是抑郁症和功能性胃肠疾病之间紧密联系的纽带,是二者共病的重要机制。

2.3心的功能失常心藏神,主血脉,与抑郁症的关系密切。《景岳全书•郁证》曰:“至若情志之郁,则总由乎心,此因郁而病也。”其一,心藏神而主神明,人的精神、思维活动统归于心神。心之气血不足、阴阳失调,或痰湿、火热等病邪扰乱心神,则心主神明的功能失常,导致精神、思维活动的紊乱,出现精神萎靡、思维迟缓等抑郁症的表现。其二,心主血脉,《灵枢•营卫生会》言:“血者,神气也”。血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之一,心主神明的功能亦依赖心血的濡养。若心主血脉的功能失常,心血不足,则心神失养,亦可出现神志异常。因此心主神明和心主血脉的功能异常,均可引发抑郁症。另外,《类经》言:“心为脏腑之主……五志唯心所使也。”情志所伤,首伤心神。故抑郁症患者的悲忧、思虑之情志可伤及心神、暗耗心血。故抑郁症又能反作用于心,使心之功能异常。心与胃肠功能密切相关。心与小肠相表里。小肠主受盛化物,泌清别浊,主液。小肠的生理机能需要心的支持与协调。若心经实火,移热于小肠,可致肠燥便秘。若心阳虚不能温煦,或心血虚不能濡养小肠,则小肠虚寒,化物失职,出现完谷不化、腹胀等不适。因此,心的功能失常也是抑郁症与功能性胃肠病共病的重要机制。李勇等[18]研究100例FD伴焦虑抑郁状态患者发现普遍存在“心”病证候。

2.4肺的功能失常肺主气,主宣发与肃降,在志为悲、忧,与抑郁症的形成密切相关。抑郁症本质属于气病。肺为生气之本,《素问•五藏生成篇》言:“诸气者,皆属于肺”,肺的主气功能失常,势必影响一身之气的生成与运行,致一身之气的生成不足,脏腑功能不能正常发挥,而出现各种病症,包括抑郁症。现代研究表明,抑郁症的体质以气虚、气郁为主[19]。肺通过宣发与肃降,调节全身之气的升降出入,肺失宣降,则气机不畅而郁。《证治汇补•郁证》云:“郁症虽多,皆因气不周流,法当顺气为先”。另外肺为娇藏,易受邪扰,悲、忧皆为肺之志,常导致肺脏气血失调而发为抑郁症等情志病。抑郁症患者常见悲伤、忧愁的情绪。过度悲忧损及肺之精气,致肺精不足、志无所依,或肺气宣降不利、肺气郁滞,又会加重悲忧之症。故肺与抑郁症的关系密切,现代不少学者也提出从肺论治抑郁症[20-21]。肺与功能性胃肠疾病密切相关。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气虚或肺气郁而肃降失常,则大肠无力传导糟粕,出现便秘,正如《血证论》言:“肺移热于大肠则便结,肺津不润则便结,肺气不降则便结。”肺阴虚,大肠失于濡润则肠燥,糟粕难以排泄。故肺的功能与胃肠疾病相互影响。因此,肺的功能失调,也是抑郁症与功能性胃肠病共病的机制之一。

2.5肾的功能失常肾藏精,为先天之本,藏真阴寓真阳,肾虚可诱发抑郁症。肾精不足,元神之府失于充养,则精神淡漠、思维迟缓。肾精亏虚可致肾阴、肾阳不足。肾阴不足,水不涵木,肝无力疏泄,则情志不畅;或肾阴不足,心肾不交,不能涵养心阴,使心神受扰,发为情志病。肾阳为一身阳气之本,肾阳虚衰可致脏腑机能减退,引起精神不振。许多研究表明,抑郁症和肾有关,尤其是更年期抑郁症和老年抑郁症[22-24]。肾和胃肠功能有关。其一,《素问•水热穴论篇》曰:“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肾开窍于二阴,主排泄粪便。肾阳虚衰,不能温化蒸腾水液则关门不利,水聚而为肿。津液失于输布,肠液衰少则便秘。肾气不足、固摄失司,关门不利,可见泄泻。其二,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先后天相互资生。脾主运化,需要肾气及肾阴肾阳的协调和资助。肾虚则脾失温养,运化失司,导致胃肠不适。故肾的功能失调可致抑郁症与功能性胃肠疾病共病。

3小结

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的统一体。五脏各司其职,又紧密关联。五脏失调,皆可诱发抑郁症和FGIDs。抑郁症和FGIDs虽为异病,但可由同一病机所致而共病。其病机与五脏皆有关联。本文仅讨论了FGIDs与抑郁症的共病机制,然FGIDs包含多个疾病,各有差异,需要分而论之和进一步探讨。

作者:杜晓娜 夏猛 施学丽 单位:广西中医药大学

相关热门标签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