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仁学作用于中医教育论文

仁学作用于中医教育论文

1仁学的基本内涵

“仁”的基本内涵,即孔子所倡导的博爱精神。《说文解字》曰:“仁,亲也,从人从二。仁,亲爱。”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曰“:独则无耦,耦则相亲,故字从人从二。”人们生活在社会上,永远会与周围的人们和事物产生联系,仁学正是以发展的眼光为我们解答了如何更好地处理这些联系。“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强调了个人要保持反身内省的态度,寻找心灵带来的力量,而不应一味的向外求索。仁者爱人的具体方式即是“: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体现了仁学推己及人的“忠恕”之道,将自我价值的实现与他人价值的实现统一起来,体现了儒家仁学的人道主义色彩,与中医文化倡导的“悬壶济世、大医精诚”不谋而合。中医“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的职业操守,“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的重视生命的思想,还有“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的济世情怀,无一不是仁学的体现。从仁学思想入手,可归纳出古代中医医德形成的两方面因素:一是自我的提高与发展,二是向外的拓展。2种因素共同造就了中医医生“大医精诚”的价值观。

2仁学思想在中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2.1有利于医学生医德素质的提高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道家、佛学无一不是为了完善道德、人格、社会应运而生的。其中儒家的仁学思想构成了中医伦理学思想的核心。上古传说中的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毒仍坚持不懈,成为中药学创始人。东汉末年,张仲景在社会动荡,战乱频繁,连年瘟疫,其宗族200余人不到10年死于疫病者达2/3的情状下,勤求古训,学医救人,不断用自己的医学知识治病救人,创立了六经辨证体系,为后世中医辨证论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明末医家吴又可,也是在全国瘟疫大流行,外敌入侵的社会现状下,毅然决然的走在了抗击瘟疫的第一线,亲历了每一次瘟疫的流行,积累下丰富的资料,撰写了《瘟疫论》一书,总结提出了“疠气”致病学说,这在世界传染病学史上也是一个伟大的创举。神农、张仲景和吴又可的医德思想完全体现了中华民族以“仁爱”为核心的传统美德,形成以“仁”为核心的职业道德。“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作为一名医生必须无欲无求、志存救济,中医教育素以人文和科学教育并重著称,加强“仁”观念的教育,有助于医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弘扬中国历史上优秀的医德医风,全面提高医学生的道德素质。

2.2有利于医学生更好的理解中医理论及思想

现代社会人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仁学思想重视程度日渐式微,加之各种意识形态的不断灌输,思想混杂。中医学不仅是自然科学,更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科学知识。它汲取了秦汉以前的天文、地理、数学、哲学等多个学科的重要成果,在我国古代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指导下,总结临床医疗实践,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确立了中医学的理论原则,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医理论体系,成为独特的医学表现形式。传授中医理论是中医教学的核心和关键,是使学生深刻、准确地理解把握中医医理、自如运用中医方法的根本途径。接受这些理论体系也需要一个平和的心境,孔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只有保持平和的心态,才能把这些哲学思想与实践科学有机结合,体悟其中的真谛。现代中医大学生,进大学前接受的主要是以现代科技文化为主的教育,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不够。他们普遍对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只知其名而不知其内容,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背景十分薄弱。所以他们对所学中医理论、概念觉得艰涩,对其中蕴藏的文化内涵难以接受,他们的突出感受是中医逻辑的深奥凌乱和脱离实际。他们在当今纷杂的文化风暴中,大多随波逐流,未能保持平和的心态,不能静心好好感悟中医学的魅力所在,也就无法真正理解中医的独到之处。仁学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中国古代哲学的源头,具有统领的作用。在中医教育中着重加强仁学的教育,让中医学子可以在心态上回归平和,从源头更好的理解中国传统文化,进而理解中国古代哲学的理论体系,从开始理解中医理论是如何产生发展,进而接受中医学基本观点、理论体系,形成中医思维。

3基于仁学思想对目前中医教育的几点建议

中医教育是复兴中医的一个重要环节,发展中医的当务之急是人才的培养,尤其是真正热爱中医的人才的培养。通过探询部级名老中医学习、成长的人生经历,我们不难发现,他们的成就与传统的学习培养模式是密不可分的。这应当成为我们复兴中医的宝贵经验,并努力付诸实践。

3.1增设以仁学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进行多角度专业教育

通过入学教育、学术演讲、视频公开课等手段,对初涉中医学的学生进行专业教育,其一稳定其专业思想,其二确立医乃仁术的观点,从而引发学生学习兴趣,能够主动的研习博大的中医学,以自己的医术来救济需要帮助的患者。中国历代医家皆以“医乃仁术”为行医宗旨、医德的基本原则,要通过专业教育体现仁学对医学生的影响。孙思邈说:“不读五经,不知有仁义之道;不读二史,不知有古今之事;不读诸子,睹事则不能默而视之。”明代陈实功在《外科正宗》中的“医家五戒十要”篇中,提出第一“要”为:先知儒理,然后方知医理。中医理论自萌芽到完备,整个发展历程离不开世代医家的刻苦、离不开世代医家的仁善。如今,要发展中医,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必须重视起来。中医药院校必须加大人文课程的教学,将其与医学教育有机结合,优化中医药院校的课程设置,增设古代哲学、古典文学、自然辩证法等课程,让中医大学生真正树立仁学的思想和理念。

3.2加强中医经典教学,夯实中医学生专业功底

“缺少经典的民族,是幼稚的孱弱的民族”。所谓中医经典,是指在长期的医疗实践过程中,被历代中医学家所公认的、对中医学术理论和临床实践的发展都具有重大指导意义的古典医著。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医学形成了以《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和《难经》四大经典名著为首的经典中医体系,经典的作用无可替代。然而很多中医药院校对这些经典学习的课程安排却是不尽人意,西医课程越来越多,中医经典课程比例越来越少,甚至《神农本草经》和《难经》2门课程在中医课程中已难觅踪影。对经典的学习变得越来越浮躁,浅尝辄止,难以领会其中精髓。所以众多学者发出了“重拾中医经典”的呼声,邓铁涛等中医大家们发出“大温课、重经典”的殷切呼唤。从近代名老中医之路看,所有的名老中医无不精通临床经典,接受过临床经典的洗礼。在他们的医案中,运用经典理法方药治疗疑难杂症、重症的成功案例随处可见。

3.3推广师承教学模式

中医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在加强学校教育的同时,必须提倡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地兴办中医教育。其中一个作为高、中等中医教育补充的办法,就是继续实行师带徒的教学模式,让具有真才实学、有丰富临床经验的老中医或中年中医带徒。中医学不仅具有完备的理论体系,在数千年的实践过程中也积累下许许多多的实用经验,而且每个优秀的中医医生在毕生的行医过程中也会有独具自己特色的医学经验。这些宝贵的成功经验必须继承发展下去。实践证明,不少“只能意会,难以言传”的手法技巧,由于名师的点化,学生才能真正领悟。孔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继承、创新是中医发展永恒的主题。没有很好的继承就不可能有很好的创新,没有很好的继承就有可能导致学术的萎缩甚至消亡。以仁学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在过去给了中医很丰富的营养,今天和未来,传统文化仍将是中医发展的营养来源。中医学从诞生之日起,无时无刻不在发展和自我完善,这一过程受到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有时快,有时慢,但从历史上看,绝没有停滞不前。中医学的发展有其独特的轨迹和规律,那就是它脱胎于中国传统文化,这就决定了二者的发展必然同步。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对于中国年轻的一代,尤其是立志学中医的中医学子,应自觉继承仁学思想的精髓,学医先学做人。中医教育要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石,以中医基础理论为发展核心,以现代疾病谱系的变化为发展导向,以现代科技知识为发展手段,将临床疗效作为发展目的,遵循其特有的发展规律,在自我完善中不断创新发展。

作者:徐峰 张栋 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北京中医药大学

相关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