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谈产教融合助益学生职业素养提升

谈产教融合助益学生职业素养提升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模式精细化程度的日益提升,产教融合已成为职业教育、技术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产教融合作为生产链与教育链的结合体,该模式的实行,有助于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以及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最优化。而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最终的落脚点还是在于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因此,对产教融合视阈下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基于此,本文对如何通过产教融合模式的实施,推动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这一重要课题展开积极探索,以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我国职业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产教融合;技师学院;职业素养

引言

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意见指出:“受体制机制等多种因素影响,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在结构、质量、水平上还不能完全适应,“两张皮”问题依然存在。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效衔接,是当前推进人才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对新形势下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扩大就业创业、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该《意见》的出台,标志着我国产教融合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技师学校作为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应跳出传统职业教育只注重对学生专业技术技能培养的局限性,改革以往形式化的校企合作模式,树立资源整合思维,深化产教对接,积极搭建行业与教育、学校与企业的融合平台,构建人才培养利益共同体,最大限度满足利益链条上的各方需求。

1技工学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现状

1.1缺乏完善的职业素养培育体系

当前多数技工学校仍未认识到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更谈不上建立完善的职业素养培育体系。多数技工学校还是在一成不变地沿袭传统人才培育体系,将对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作为育人核心,而忽略了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塑造,导致当前技工院校人才培育体系存在严重的技能与素养脱节的问题。此外,从技工学校的课程设置来看,很多技工学校都没有设置明确性的、专门化的职业素养培育的核心课程,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大多是通过《思想政治》之类的选修课程的简单说教与灌输,缺乏职业素养实践类课程的设置,职业素养培育体系仍需进一步完善。

1.2校企合作形式化,育人效果不佳

技工学校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还需要学校方面深化校企对接,积极构建校企协同育人体系,若仅凭学校的一己之力,受其师资力量、育人资源等多方面条件的限制,则难以有效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但就当前技工学校所开展的校企合作形势来看,虽然有部分企业能够与学校积极配合,参与到技工学校的人才培育体系中,并派遣行业专家到校园参与专业课程教学,普及企业文化,向学生传授职场人际关系处理技巧,引导学生了解相关职业规范,为学生职业素养实践课程提供专业指导,有效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综合发展。但是仍有大部分企业认为,技工学校才是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第一责任人,跟企业并没有直接关系,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不积极、不主动,导致技工学校难以根据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及时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与优化,阻碍了技工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1.3教师职业素养良莠不齐,影响学生职业发展

教师作为技工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参与制定者、直接实施者,其自身所具备的职业素养对学生职业素养水平的提升有着重要影响。与其他职业院校或者本科院校相比,技工学校的教师应具备更加敏锐的职业嗅觉,能够及时了解职业教育以及行业领域发展动态,引导学生全面掌握专业技能。此外,技工学校教师在肩负着教学重任的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这是教师的职业特性所决定的。但是在技工学校的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本身的职业素养水平并不高,部分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产生职业倦怠感。在育人方面,缺乏服务奉献精神;在科研方面,缺乏创新进取精神。

1.4学生自身对职业素养的认识模糊不清

当前,很多技工学校学生的职业意识仍以“技能本位”为主导,他们认为技工学习阶段的中心任务在于学习一门手艺,拥有一技之长,而不注重自身职业素养的发展,自动将敬业态度、合作能力、诚信意识等现代企业重点关注的职业素养的培养让位于专业技能的学习与提升。还有部分学生对职业素养的认知存在严重偏差,导致他们产生功利化的就业观、择业观。在面临就业选择时,很多学生会将薪资待遇作为唯一的择业标准,认为轻松稳定、薪资高的工作才是好工作,从而好高骛远,不能切合实际地衡量自设的就业价值。此外,还有部分技工学校的学生,没有明确、清晰的职业规划,面对未来自身的职业发展,感到迷茫困惑,逃避现实,在就业、面试时会手足无措、慌乱不堪,至于企业所需的创新意识、职业自信更是无从谈起。个别学生在就业之后,由于缺乏对自身职业认同感较低,在工作过程中,出现拈轻怕重、频繁“撂挑子”的问题。

2基于产教融合的学生职业素养提升策略

2.1推动职业技能与素养的结合,完善技工院校人才培育体系

基于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目的,技工学校应在充分调研对口企业实际用人需求的基础上,构建与企业需求契合的职业技能与素养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促使学生在实践学习中,不仅能够获得职业技能的提升,还可实现职业素养多角度、立体化的发展。依笔者所在技师学院为例,本校实行三年制人才培养模式,在新生入学适应阶段,会带领学生到合作企业参观,并积极学生宣传企业文化,以激发学生职业兴趣,引导学生树立职业意识,明确职业发展方向;在入学第二年,则会鼓励、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职业技能竞赛,强化实践教学,引导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提升专业实践能力,树立职业自身,增强综合职业竞争力;而到了技工教育的最后一年,学校会为学生开设专业的就业培训与入职指导,邀请行业专家到校向学生传授职场人际交往技巧,帮助学生规划职业发展方向,普及就业知识,引导学生了解最新就业政策,为学生顺利就业、快速适应职场奠定良好基础。

2.2深化校企对接,发挥企业在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产教融合育人模式的实施过程中,不仅需要技工院校加强对人才培育质量的把控,合作企业在育人过程中所起到的协同作用同样至关重要。学校应充分发挥企业专家在行业发展中的带头人作用,保证企业专家在校企合作过程中的话语权,邀请企业专家到校为学生开展实践学习提供专业指导,为学生讲解行业发展过程中的经典案例,引导学生树立职业规则意识,全面了解行业规范与要求,能够从容面对职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突发状况。例如,针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学校可邀请幼儿园园长或骨干教师,为学生讲解在面对幼儿突发疾病或发生意外事件时,所应采取的急救措施与应急处理办法,促使学生在专业实践中,获得职业素养水平的提升。此外,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企业专家应充分发挥榜样模范与带动作用,让学生切实感受到企业专业本身所具备的脚踏实地、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并在榜样的带动下积极向其学习,这种模范、带动作用的发挥,要远比课堂教学中的枯燥讲解更有意义。

2.3优化教师考核机制,提升职业素养培育效果

在技工学校人才职业素养培养体系的运行过程中,技工学校应进一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优化教师考核机制,将教师自身的职业素养作为教师考核评聘、评优评先、职称晋级的重要指标与依据。同时,学校还应根据教师的年度工作表现,制定包括职业道德、态度、规范等内容在内的教师职业素养评分表,并将此表向学生、其他教师以及教育管理等不同群体发放,并将评分结果作为评定教师年度职业行为的重要标准,以此调动技工学校教师开展教学、参与学生管理的工作积极性,鞭策教师更加注重自身职业素养的提升。此外,从教师自身来说,作为学生职业素养的塑造者、教化者,应不断提升自身职业素养水平,以自身良好的职业素养影响学生、带动学生,提升技工学校人才职业素养培育效果。

2.4丰富实践课程,促进学生职业素养发展

技工院校应积极采取针对性手段,切实改善当前学生存在的职业意识模糊不清的突出问题。学校可将职业素养实践课程纳入课程体系,并将学生在职业素养实践学习中的为行为、表现以学分的形式进行评价,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职业素养实践学习的积极性。仍以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为例,学校可专门为该专业学生开设幼师职业规范课程,引导该专业学生了解、遵守幼师职业道德规范;而针对数控机床专业的学生,则应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以全面培养该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针对老年护理与服务专业的学生,学校可开设老年沟通技巧与服务礼仪的相关课程,促使学生掌握更多的老年沟通技巧。总之,技工学校应根据学生职业素养发展需求,丰富职业素养实践课程,引导学生全面了解职业发展所需遵守的行业准则,体会职业素养发展的重要意义,树立职业素养发展意识。

3结束语

产教融合作为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应贯穿于技工学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产教融合背景下,切实培养满足企业发展需求的技能型人才下显得愈发重要。职业素养教育作为技工学校人才培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技工学校应借助产教融合的育人契机,推动职业技能与素养培养的结合,深化校企对接,优化教师考核机制,丰富实践教学,将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渗透于职业教育的全过程,全面培养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兼备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勤.产教融合视角下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策略[J].教育现代化,2019,6(50):265-266.

[2]刘欣.工匠精神指导产教融合提高高职学生职业素养[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33(2):84-85.

[3]黄桂玲.产教融合下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心理素养提升路径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19(3):184-186.

[4]陈宇.产教融合背景下基于素养提升的阶梯式文化育人体系构建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6):174-175.

作者:原孝贞 单位:哈尔滨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