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医辨治思路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医辨治思路

摘要:随着生活条件及习惯的改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作为非感染性肝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本病临床症状少且无明显特异性,给中医四诊信息收集、病机分析及证型判定带来困难,中医诊治建立在准确辨证的基础上,本文通过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湿、热、痰、浊、瘀等病理因素特点、联系及鉴别要点,分析本病正虚与邪实的阶段性特征及病理性质演变,理清病位脏腑,尤其是本病中肝与脾、肾、肺的关系,系统阐述本病病机特点,以期优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辨治思路。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医辨治;肝癖

1病理因素多

现代医学认识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和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炎症反应相关,该论点与本病的中医学多从内伤立论相一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病理因素繁多,可细分为湿、热、火、风、寒、痰、饮、水、浊、瘀、毒、虚等,其中湿、热、痰、浊、瘀尤为常见,而虚主要表现为脾虚。本病多种病理因素可相互夹杂,尤其是阴阳属性相似或相反的病理因素之间,存在相互胶结,相互孳生的特点。

1.1湿与热

肝胆湿热作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尤其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常见证型,其临床表现为形体偏胖、胁肋不适、灼热、口苦,可合并恶心欲吐、小便短赤或黄、大便或干或溏,可伴有头身困重、心烦不安,甚则身目发黄、舌红苔黄厚而腻、脉弦数或濡数。从病邪的阴阳属性分析可知,湿为阴邪,热为阳邪,阴阳有互根互用,对立统一的特性,因此湿热相合,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阴阳小系统,故有“如油入面”之语。治疗上单纯应用祛湿、燥湿、化湿、利湿之法,有伤阴助热之虞,而单纯清热、泻热,应用苦寒、甘寒、咸寒之品,与湿皆属阴性,又有同气相求之弊,导致治疗棘手。

1.2痰与浊

巢元方所著《诸病源候论》曰:“诸痰者,此由血脉壅塞,饮水积聚而不消散,故成痰也”。中医之痰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之痰多为有形之痰,可经咳吐而出,或见壅结成窠,多有形可征。广义之痰,泛指体内由于水、湿、津、液代谢异常而成的病理产物,可停留或随气升降,见于机体任何部位,一般无形质可见,不易察觉且变化多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痰的特点,疾病早期以无形之痰为主,此时多为单纯性脂肪肝前后,机体因水谷精微摄纳过度,伤及脾胃,或过于安逸少动,久坐伤肉、久卧伤气,脾阳失展,气血津液运化失常,膏脂厚腻开始逐渐形成;及至本病中期,多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阶段,痰呈有形之质,结于皮里膜外,蕴结中焦,进一步阻碍脾胃运化,促进病情进展。浊之本义为饱含泥沙杂物的污水。广义的浊泛指体内一切秽浊当除之物;狭义的浊为机体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与痰、湿有相似之处,但浊更侧重在气血津液中的膏脂厚腻过剩,气血充养作用、津液的濡润作用不能有效发挥。常表现为上腹部B超见胆囊及胆管无明显异常,但胁肋似胀非胀、似痛非痛,隐隐不适,为肝区络脉失于气血津液充养濡润,滞涩不通所致,同时可伴有腹围增大、大便黏腻不爽等症状。笔者认为,痰、浊皆由内生,其鉴别要点在于,内生之痰形成后,或壅塞气机运行,或结聚皮里膜外;浊则与气血津液相并,循行脉络之间,灌溉脏腑四旁,现代检查手段可见血脂、尿酸、血糖升高,都可纳入浊的范畴。在本病而言,痰多表现为形体肥胖,腹围增加,肢倦乏力,周身困顿,舌苔白腻或罩黄;浊之征象则多为脂膜壅盛,肌肤丰盈,脂络油腻,滞涩络脉,气机不能畅行,此“尊荣人骨弱而肌肤盛”之谓也;浊蕴日久可化热,则见有面色红润油腻,肌肤为蕴浊之气血充养,见有腠理丰厚,毛囊臃肿,皮肤粗糙等表现。痰、浊之间关系密切,病程中时有兼夹,如浊蕴甚者可出现脂瘤的局部沉着,当辨为浊甚析痰。究其根本,痰浊均为阴邪,其产生均与脾运化功能相关,均为水谷精微不归正化,酿生而来。不外饮食自倍或劳逸失当,致脾虚或脾困,不能运化,首先成浊,渐次成痰,痰之与浊,有时难以截然分开,治疗上可痰浊并提,如本病常用治法化痰泄浊,就是痰浊并治之例。

1.3痰与瘀

瘀之为义,《说文解字》言“积血也”,有凝滞之意,即瘀滞不行,“瘀血不去,新血不生”之谓也。瘀之形成,就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而言,多与“久病入络、久病入血”相关,病程多迁延较长时间。先以气血运行不畅、肝络阻滞致瘀;后有血热蒸迫、不循常道、妄行脉外致瘀之变;另有脾气亏虚不能摄血,中阳受损、寒凝血脉所致血行瘀滞者。痰乃津液之变,瘀乃血液涩行,津血同源异歧,故痰瘀可互相渗透,互相转化,其性同属阴邪,皆有难祛难化的特点,痰瘀相互搏结这种病理状态持续存在,日久胶结不解,导致疾病持续进展。痰瘀搏结,非辛热开破之品难以化解,然肝病常见湿热,且痰瘀日久,壅滞伏阳,性味辛热之品有助热动血之虞,故而临床掣肘,治疗棘手,多宜缓图,难期速效。另外,肝病之“毒”也非鲜见,毒之来源细分两端,一为感受疫毒之邪,如各类病毒性肝炎,不在本文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讨论范畴;一为诸多病理因素蕴结化毒。毒之特点,多与他因相合。如外感疫毒可合并湿热之邪;而湿热、瘀血、寒湿、气滞、风火等病理因素蕴结日久,根据机体气血盈亏,酿生内毒,最突出的表现可为面色晦暗或垢腻,其成也渐,其消也缓。其他病理因素有风与热并,风与痰并,热与痰并,热与瘀并,瘀与毒并,不一而足。

2病理性质杂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不仅病理因素多,其病理性质随着病情演变,也多兼夹。临证常表现为虚实两端,虚实互见,虚实相因。可以表现为虚中夹实,以虚为主;或以实为主,兼有正虚。虚证可有阴阳气血亏虚之别,初见虚证,多在气血,可表现为气虚,又可细分为肝气虚、脾气虚、肺气虚、心气虚,尤以脾气亏虚为最常见,也可出现肝脾气虚,心脾气虚,肺脾气虚,日久可见肾气不足,但凡涉及肾气,多已现阳虚端倪;肝为藏血之脏,用阳而体阴,故肝病日久多可致血虚。此种血虚,多兼阴虚,与本病饮食膏粱厚味郁热于内,长期熬夜不寐生活节律紊乱,导致阴血内耗,肝血燥结、络脉滞涩有关,临证未必见到面色白、或面黄无华、唇甲色淡这些典型血虚表现,而以肝体失养,肝络失养见症为主。心肝两虚,心脾血虚等多脏同病也不少见。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病有着显著的时代特征,与现代生活条件的改善、饮食过度、能量剩余、劳逸适度密切相关,与营养不足、气血生化乏源导致的气血、血虚之虚证有较大区别,临证更多见虚实夹杂,或以实证为主,兼有肝脾肾亏虚。本病实证根据病理因素之异而呈不同表现,如湿性黏滞重浊,可见乏力纳呆、肢体经络、头身困重、舌苔白腻或黄腻、脉象弦或滑等。热性祗张,可见面色红赤、急躁易怒、肝区灼灼不适、心烦不安、唇舌焮红,脉象多弦数、滑数等。瘀性阻滞,血行不畅,典型者可见肝区刺痛,午后或入夜尤重,痛处不移,唇甲紫暗,舌质可见瘀斑,舌下经脉瘀曲;又有瘀之不典型者,多从肝病易伤及血分,易于入络立论,瘀血症状可不如前述典型,甚者邪正之间无明显偏盛偏衰,亦无突出阴阳消长不平征象,可仅见胁肋刺痛不舒、舌质偏红,隐透紫气,容易为临证忽视。

3涉及脏腑广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存在代谢紊乱的根本发病机制,是一种涉及多系统的疾病。中医理论认为肝五行属木,将军之官,喜条达恶抑郁,调畅一身之气机,又为藏血之脏,与其他脏腑关系密切,其中脾脏最为突出。现代医学认识到食物经口咽等消化道上部器官摄入后,经胃机械性和化学性消化后形成食糜,通过小肠微绒毛吸收入血,由门静脉进入肝脏,肝脏发挥营养吸收、转化、利用的功能。《素问•经脉别论》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中医脾脏为水谷运化的重要脏器,在功能上涵盖了解剖学肝脏的部分作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肝细胞脂肪沉积,必然会影响到中医脾的运化功能。在生理结构上,因脾胃为中州,与肝相倚,脾主升清,胃主降浊,脾胃升降功能有赖于肝气的正常疏泄,仲景言:“见肝之病,知肝传脾”,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最常见波及脏腑多为脾胃,甚至为首发症状,如纳差、乏力、厌油、大便干结或便溏、口干口苦或口中黏腻不爽或口甜。另一方面,肝为五脏之贼,五脏相因,其中肝肾关系密切,中医理论认为肝肾同源,肾气亏虚,清浊不分,精血不生,使痰湿、瘀血蓄积于肝,形成脂肪肝,或是肾阳不足,精微失于输布,脂浊郁积于肝。故而有学者认为本病根本在于肾虚,肾水不能涵木,肾阳不能暖土,而致肝失疏泄、脾失健运,血脂失于正常运化,阻于肝则形成脂肪肝[6,7]。肝和肺存在五行生克关系,其一体现为金能制木,肝为甲木,内寄相火,本病中湿、痰、浊、瘀等病理因素,郁结日久,从而化火,易出现木火刑金,故清金可以制木;其二体现本病脾虚土不足无以生金,当培土生金以制木。另外,肝胆互为表里易致肝胆失疏,而肝胃郁热之吞酸嘈杂,心肝火旺之性急易怒,肝阳上亢、甚则扰动内风之眩晕头痛,均可见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病程中。综上所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作为非感染性肝病之一大类,发病率高,在我国呈逐年上升和年轻化趋势。中医诊治本病有其自身优势,从病因病机切入,把握本病常见病理因素,如湿、热、痰、浊、瘀等及各自鉴别要点,掌握以脾气亏虚、肾气不足为主的正虚特点,围绕正虚邪实主次,厘清病位脏腑,是取得较好疗效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国中西医结合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7年)[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7,25(11):805-811.

[2]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J].中医杂志,2017,58(19):1706-1710.

[3]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31(2):155-158.

作者:方南元 孙晓琦 沈佳 陈广梅 万凌峰 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感染科 南京森林警察学院校医院 江苏省第二中医院治未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