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光电科技范文

光电科技全文(5篇)

光电科技

第1篇:光电科技范文

关键词:光电子技术;教学改革

光电子技术是由光子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相互融合而发展起来的一门以研究光子与电子相互作用并产生独特性质的一门新兴科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人们在光电子理论基础上研制了各种光电器件。这些光电器件已经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而以光电器件为基础带动起来的光电子产业一直是我国重点支持而且发展最快的高科技产业[1-2]。因此,我国每年都需要大量的光电类技术人才。近几年来,很多高校都设置了与光电子相关的专业,比如: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光电信息技术专业等以用来培养具有相关知识和技术的光电科技人才。光电子技术课程就是这类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3-4]。该课程的特点是涵盖内容广,理论性和应用性并重,既是把前期所学基础理论知识(如半导体物理与器件、固体物理等)的进一步深化,又是对相关理论知识的具体应用。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不仅可以具备相关光电子技术的理论知识,还应该具有一定的应用创新能力[5-6]。因此,该课程是此类专业的一门承上启下的核心课程。这就对该课程的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的知识储备相对较低,对理论性较强的部分接受程度也比较低。同时,应用型高校的实践教学环节也相对比较薄弱。这些都限制了学生对该课程的理解与掌握。因此,我们需要对光电子技术这门课程进行相关改革,以适应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培养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一、教学内容重构

课堂教学内容需要依据教学目的及具体教学对象而设定。与研究型大学不同,应用型本科院校主要服务于地方区域经济发展、侧重于对理论知识的应用化;主要培养的是与地方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因此,我们对教学内容的设定就不能完全依照于研究型大学的教学内容,而是需要根据应用型、技术型、地方性的人才培养目标重新设定教学内容。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储备水平。因此,我们减少了理论知识的讲授,除了光源及光辐照度等理论知识外,更偏重于光电器件基本原理的介绍,并增加光电器件应用方面的内容。调整后的光电子技术课程主要包括:光源及光调制等理论知识、光电探测器件、光伏器件、光电成像器件、光存储器件、平板显示器件等。在此基础上,我们对部分内容进行了更新,去掉已经过时的器件介绍,增加当前社会关注度比较高、应用前景更强的光电子器件。比如:去掉了阴极摄像管等比较陈旧的内容,增加了QLED、OLED等当前研究及应用的热点内容。

二、教学方法改革

1.理论讲授

光电子技术课程主要是半导体物理与器件等课程的延伸。因此,该课程除了要介绍与光电子技术相关的光源及激光等基本理论知识外,还需要对光电子器件的基本原理以及主要功能参数介绍,让学生掌握各种光电子器件工作原理。光电器件不但应用在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各个方面,还是当前科学研究的热点内容。因此,我们在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可以把教师本人的科研成果及最新的科学研究前沿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把国际上最新的研究成果在课堂上介绍给学生。比如,在显示器件章节,我们重点介绍了柔性显示器件及量子点显示器件,进而扩展到柔性电子学;还可以介绍GaN发光器件,并重点介绍我国在这方面的成果,比如南昌大学的硅基GaN器件的研究成果等。学生就可以通过教师的科研成果了解到最新的科研进展,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兴趣,还能拓宽学生的视野,更迎合了应用型院校的办学宗旨。同时,还能够使部分想考研的同学了解相关的考研方向。另外,利用少量的时间初步介绍科技论文的检索方法及各种论文数据库的使用方法,在此基础上,可以让学生课下检索相关方面的科研动态和应用成果,为后续小组讨论做充足的准备工作。并把其作为章节作业及期末考核的一部分。

2.器件性能

Matlab仿真实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仿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且计算机仿真技术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法。Matlab正是在这一应用背景下产生的数学类科技应用软件,它具有顶尖的数值计算功能及简洁易学的科学便捷式工作环境和编程语言。因此可以让学生利用Matlab软件的相关知识,对相关光电子器件的光电响应特性等进行仿真,并在课堂上把仿真结果与实验测试结果相比较。同时,还可以对不具备实验条件的光电器件进行仿真实验,把这些仿真实验作为实验教学的补充,弥补了实验教学条件不足带来的影响。并把利用Matlab仿真作为章节作业或者课程设计的内容,这样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对器件性能的理解还可以增加课程章节作业的灵活性。

3.小组讨论

光电子技术课程讲授的内容都是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而且大部分也是当前科技前沿研究的热点,比如,太阳能电池、显示器件、光电探测器件等。因此,我们可以把与当前研究热点相关的课堂内容选为小组讨论课。比如当前国家对环境保护及清洁能源问题比较关注,我们可以将太阳能电池的内容作为小组讨论的内容,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提出若干个相关问题。让学生课下收集与太阳能电池及清洁能源相关的素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在课堂上进行讨论。既可以讨论成熟工艺硅太阳能电池,还可以讨论国际研究热点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更可以讨论国内主要太阳能电池公司与国际先进技术的差距等等。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相关内容的了解,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对当前该行业的就业或考研前景有充分的认识,对未来所从事的职业有进一步的规划。另外,由于相当部分的本专业同学都加入了电子创新协会,部分同学还参加了全国智能汽车大赛、全国电子设计大赛并获得了奖项。因此,我们可以组织这部分同学介绍他们在设计智能汽车时用到的各种光电器件及其设计原理等,介绍他们如何把课堂理论知识具体应用到实际的智能汽车设计中。除了老师指定的讨论内容外,还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小组讨论的课题。通过小组讨论,可以让学生学会团队的分工合作与沟通。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在团队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些都是学校应用型高校教学目标的具体体现。

4.利用智能手机辅助课堂教学

上课玩手机一直是很多高校课堂上难以解决的问题。因此很多高校组织了无手机课堂等活动,但是效果不是很理想。有些老师利用手机建立课堂微信群与学生进行交流答疑并且还可以利用手机进行课堂点名签到等。这些都是互联网下对课堂教学的探索。我们知道,光电子技术课程内容与手机的关系更为紧密,手机中各个组成部分都是与电子信息类专业相关的电子器件、光电子器件及各种传感器件等,即整部手机都是与电子信息类专业密切相关的。因此,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把强制性的无手机课堂改为利用智能手机辅助课堂教学。光电子技术课程的每一章节都可以认为是手机部分元器件基本原理的介绍。因此,我们把每一章节都变成手机组成部分的原理介绍。例如:手机的手电筒是LED发光器件、手机照相是成像器件及原理、手机屏幕是显示器件、手机电池是能量转换及存储器件、自动调节屏幕亮度的是光敏三极管、指纹识别是电子耦合器件等等。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大大方方地拿着手机上课,并且还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让学生在课堂上利用手机上网查询与光电子课程相关的各种手机元器件,让学生讲授各种器件的基本原理。

5.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在应用型高校教学中占有很高的地位,是实现应用型高校培养目标的主要手段,也是学校理论学习与社会企业实践相连接的关键环节。通过实践教学可以让学生所学到的抽象的理论知识真正的应用化、具体化。我们将光电子技术课程的实践教学分为实验教学部分和企业见习部分。实验教学部分包括光源与光照辐照度参数测量、激光模式分析、光敏电阻伏安特性、时间响应特性、变换电路实验、液晶电光效应、晶体电光调制、太阳能电池光电特性测试、光电二极管特性、光电三极管特性、光电池偏置电路与特性参数等实验。这些实验基本上覆盖了课程主要内容及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光电子器件。通过实验课程的学习和具体操作可以加深学生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巩固,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研究,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另外,其中的设计性实验和综合型实验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深化对光电子技术深层次规律的理解和领悟;企业见习部分是组织学生去相关的光电子企业参观见习,了解各种半导体光电器件的生产工艺、器件检测、器件封装和组装过程,体验未来的工作岗位和工作环境。更增强了学生对本专业的认知度。

三、考核方式改革

笔者所在院校大多数课程成绩是授课教师根据平时出勤考核与期末试卷的成绩按照3:7的比例给出的。但是,这种考核方式更适用于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因此,我们降低期末考试在该课程考核中的比例。把本课程的考核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考核方式为小组讨论、章节论文及作业和期末考试的综合。其中小组讨论占20%,章节论文及作业占30%,期末考试占50%。期末考试以理论性试题为主。同时,为了增强学生对实验教学的重视,我们对光电子技术课程的实验教学单独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实验前期的预习、实验设计和操作、实验数据处理等三方面。通过这种考核方式既提高了学生平时学习的积极性,又可以综合考察学生的学习态度、自学能力和综合创新实践能力。

结语

根据巢湖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具体情况,结合光电子技术课程的课程特点,我们尝试对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做了一些调整和改革探索。教学内容的调整既考虑到了课程本身的属性又平衡了教学培养目标的要求。这种调整既能够使学生掌握到基本理论知识及其应用又可以让学生了解到最新的学科发展科技前沿,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考核方式的改革在减轻学生课程压力的同时还锻炼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经过对巢湖学院2014级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通过对上述几方面的改革,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改革不但提高了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还增强了学生对该课程知识的掌握。同时,还对学生的就业及考研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当然,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的课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朱京平.光电子技术基础[M].二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2]庞永师,林昭雄,陈德豪,等.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2):145-148.

[3]刘红梅.“光电子技术基础”教学模式的思考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6(3):159-160.

[4]罗敏.“光电子技术基础原理”教学方法探讨[J].求知导刊,2014(10):137-137.

[5]刘红梅.信息光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3(31):95-97.

第2篇:光电科技范文

【关键词】Flash广告设计;课程创新;多元化考核

《电脑动画广告设计》以AdobeFlashCS5软件的基本使用,包括基本图形绘制、基本动画制作、ActionScript3.0脚本的基本语法和动画编程为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为使学生掌握Flash动画的基本制作技术。但是在原有的教学模式中,由于学生软件操作基础及课程学时等因素的限制,导致学生的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兴趣较低、课堂参与性较差、能力掌握不好。

1.绪论

1.1课程性质

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广泛普及和应用,网络广告起相对较低的成本和较快的传播速度,成为当下最受欢迎的宣传手段,其中利用Flash动画设计而成的Flash广告在现代广告推广中得到了更广泛的使用[2][3]。鉴于Flash广告的广泛应用华北科技学院的市场营销专业开设了《电脑动画广告设计》专业选修课,该课程的先修课程为《电脑平面广告设计》,后续课程为《网页制作》、《现代广告学》,旨在通过系列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现代广告的基本设计理念和制作技术。

1.2存在问题

华北科技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开设的Flash广告设计课程为32学时,其中理论教学16学时,上机实验16学时,相对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课程设置的学时较少,致使理论课授课速度快、上机实验课学生练习时间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集中进行上机的时间不够,技能掌握不扎实。学生制作基本动画尚可,但完成的Flash广告缺少创新和生动的动画效果,并且作品缺少交互性。总结存在的问题是:课程学时少,学生基础弱,教师和学生的课堂交流不便,课后学生自己练习时不能及时将遇到的问题进行反馈,打破了学习的连贯性,在一定程度上会减弱学生的学习兴趣。

2.解决办法与创新方式

鉴于《电脑动画广告设计》课程以往的传统教学方式中存在的不足,对教学环节、课程考核以及课外教辅环节都进行了创新,主要分为课堂内教学创新和课堂外辅助创新两个方面。

2.1课堂内教学

2.1.1优秀作品展示———-树立信心在课堂上对往届学生的优秀作品以及网络上常见的Flash广告进行展示,同时结合展示简要介绍Flash广告的概念和使用特性。通过作品的展示,使学生明确本课程结束后应掌握的技能以及能够达到的水平。特别是往届优秀作品展示环节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提高课程学习的兴趣。2.1.2项目驱动教学———-明确目标课程的上机实验环节中,以模拟Flash广告项目为导向,要求学生通过参考优秀作品自己独立设计并制作一个Flash广告,同时撰写相应的设计文档,包括广告主题立意、广告的目的、广告受众、LOGO设计以及动画元素和动画场景设计等。通过Flash广告项目的实施学生对于教学重点的把握会更加明确,对最终完成的Flash广告项目也会准确定位,学生学习的目标性增强,学习更有针对性,学习效果较好[1]。2.1.3创新考核方式———-积极参与期末成绩一直是衡量学生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一般的课程成绩都是由任课教师通过试卷考核等方式独立给出的,这种考核方式比较适用于客观性较强的课程,对于《电脑动画广告设计》这种设计类课程而言则有些局限。创新改革后的课程考核中,期末成绩以学生完成的Flash广告项目为考核内容。在课堂中以公开答辩的方式进行,学生对自己完成的Flash广告作品进行展示并做讲解,期间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其它学生也可以提问并打分,由指定同学对打分情况进行记录,计算出学生打分的平均值,并与教师的打分求平均值作为该作品的考核成绩,对于课程成绩则需要结合学生的平时成绩给出。在这种考核方式中,学生参与到课程的考核环节,由被考核人转变为考核人,角色发生改变参与性更强,且实现了教师考核与学生考核相结合,结果考核与过程考核相结合,能够更客观、全面的反应学生的实际学习和掌握情况。

2.2课堂外辅助

鉴于《电脑动画广告设计》课堂教学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利用教学微视频和课程教学网站进行课堂外的教学辅助。2.2.1教学微视频:将教学中的难点录制成教学微视频,供学生下载观看和学习,微视频时长为3—5分钟,知识点尽量细化,方便学生课后参考学习或在课间播放。如录制利用ActionScript3.0语句生成元件实例并设置属性的微视频,并在视频中对知识点进行总结,如利用new方法生成新的元件实例[4][5],以及addChild()函数、Math.Random()函数的使用方法及注意问题等。2.2.2课程教学网站:利用校园网资源建立《电脑动画广告设计》课程教学网站,该网站的主要设置版块为:课程简介、课件下载、作品展示、交流论坛、课程视频、资源下载等。通过课程网站的搭建方便学生课后的自主学习,其中的交流论坛方便了师生间的讨论,丰富了师生交流的方式,打破了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为课程教学网站首页截图。教学微视频和课程教学网站作为课堂外的教学辅助手段,使《电脑动画广告设计》的课程内容和教学环节更加完善,实现了教学效果的提升。

3.创新总结和不足

3.1经验总结本次课程创新改革从课堂内和课堂外两个方面出发,利用优秀作品展示、项目驱动实验、学生参与考核、课程微视频以及课程教学网站多个角度进行完善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在实际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的时效,学生课堂参与性提高、学习内容掌握扎实、自主创新能力得到提高。是教学创新改革前后两个学年课程成绩的对比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教学方式改革创新之后成绩为优秀和良好的学生比例明显提高,学生自主完成Flash广告的创新性和互动性有了很大的改进。3.2存在的不足:作为综合性大学中的设计类课程,在实际教学中《电脑动画广告设计》还存在如下问题:课程学时较短,不能在有限的教学学时中对教学内容进行全方面的讲授;课程缺少与市场营销专业专业课相结合的课程实践,虽然是市场营销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但是在课程实践以及实习过程中与该专业的其他课程严重脱离。相对应的解决办法:增加课程的教学学时;积极与其他相关课程的课程实践环节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对所学知识与技能进行综合运用,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田雅岚.Flash动画课程教学综合改革实践[J].美术教育研究,2016,(2):135-137

[2]林薇.论Flash动画在网络广告中的应用[J].福建电脑,2014,(6):91-92

[3]韩仕梅.网络广告宣传中的Flash动画设计应用分析[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5,(2):107

[4]汪卫平,袁芳.基于Actionscript3.0的Flash动画设计与制作[J].软件,2014,(11):121-125

第3篇:光电科技范文

关键词:微电影;广告设计;应用方式;创新手段

1广告设计课程当中的微电影特征

1.1情节清晰、线索明了

一般而言,微电影广告的剧本在设计之初就会选择那些故事情节简单清晰、叙事线索明了的故事,但中间又需要一定矛盾冲突和情节曲折,这样的剧本才具有先天的优势,过于复杂的剧本不适合用来拍摄微电影广告。因为智能手机是当前互联网用户最重要的获取信息的渠道,工作休息时间、上下班途中人们一般都会查看手机,碎片化的时间加上碎片化的阅读,这个时候,情节简单、冲突明显的微电影广告就很容易抓住观众眼球,如化妆品品牌SKII拍摄的一系列讲述女性心声的微电影广告,就情节明了,直接抓住了女性用户的内心。微电影广告占尽了天时—碎片化阅读时间段,地利—内容短小精悍、形式新颖,人和—富有人情味、关注社会问题这三者的优势。对于行业当中的龙头企业而言,故事情节简单、不拖泥带水的微电影广告实在是品牌文化传播和巩固的不二之选[1]。

1.2色调明亮、画面简洁

有的电影为了符合历史背景,会采用昏暗、晦涩不明的色调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性格,这样的电影在大荧幕上视觉效果会比较好,但这类色调就不适合运用在微电影广告中。微电影广告设计应当采用较为明亮的色调,拍摄过程中注意保持画面的简洁性,这样更有利于观众了解故事内容、传递广告内涵、更加讨好眼球,适合于用户碎片化阅读的需求[2]。且在广告设计课程中,学生进行微电影拍摄尝试时,往往拍摄条件有限,色调明亮对于器材的要求更低,色调明亮、画面干净漂亮更加符合实际情况。

1.3限制出场演员数量、场景设计尽可能简单

在微电影广告拍摄中,演员的表演非常重要,甚至决定作品的成败,但学生创作基本上都选用非职业演员,本身缺少表演经验,如果演员过多,会使表演不到位,无法展现完整故事情节。微电影广告便很好地避免了这一现象,其人物少、人物关系简单、情节简单,可以留出更多时间去推敲演员的表演,增加片子的可观赏性。场景简单,易于调度镜头调度本身具有复杂性,这也成为教学中最棘手的问题[3]。学生的创意天马行空,但在实际拍摄中却会碰到很多问题,特别是场景数量过多就容易显得混乱不堪,因此,微电影广告在场景安排上选择较少,这样可以专心在一个场景内控制好镜头及镜头调度。完整地拍摄好一部微电影广告可以锻炼学生扎实的拍摄功力,可为将来拍摄任何题材、类型的广告打下基础。

2微电影广告设计课程的教学方式

2.1教学前期的灵感挖掘

在选定为其拍摄微电影广告的广告主后,学生很容易陷入没有灵感、没有创意的死胡同中,为了使广告设计工作能较快进行下去,就要求学生平时要进行创造力训练和灵感的储备。生活中从来不缺少美,作为极具生命力和创造活力的大学生,在生活中也应当是不缺乏灵感的,只是当灵感闪现时,我们往往忽视了它,没有及时将灵感记录下来[4]。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就要求广告设计专业的学生平时不仅要具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注意观察,还要求同学们能够勤动笔,将生活细节中闪现的创意和灵感记录下来,积累下来,有了这样的好习惯,在微电影广告设计需要时,就不容易出现灵感枯竭的问题了。此外,养成阅读的好习惯也能够帮助学生积累灵感。著名作家王蒙说过:“读书不仅是一种获取知识的手段,更是一种享受、一种生活态度”。通过阅读,一方面能获得大量的知识和文化信息,了解社会发展动态,开阔思维,启发创意,对创作广告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5]。

2.2微电影广告拍摄循序渐进的过程

对于优秀微电影广告的模仿是学生独立拍摄的基础,微电影在广告设计课程中已经属于拓展性的教学内容,因此应用到教学当中也应该是循序渐进的。选择情节简单、出场人物不多的微电影广告进行模仿,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基本流程、安排好拍摄时间和后期制作的时间分配。益达木糖醇拍摄过的一些微电影广告就非常适合学生模仿,如桂纶镁和彭于晏拍摄的益达广告,画面布局简单干净、场景变换不多,人物相对简单,学生选择这样的微电影进行模仿能够更快更准确掌握电影调度的要求。进行了两三个微电影广告的模仿拍摄后,学生就需要创作自己的剧本,构思自己的故事,进入到真正的创作阶段了。对于故事脉络的精练概括和高潮部分时长、出现时间的合理安排都是必要的。其次还需要考虑更加细节的构图、光线、分镜头脚本创作、画面调度等等问题。由于学生课后实践训练的时间是有限的,因此广告设计课程往往也只有一次练习机会,教师和学生应当都要重视起来这一次实战训练,将平时理论学习和模仿拍摄过程中的经验都尽可能地运用到实战拍摄中,努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了追求更加完美的广告效果,微电影广告拍摄之前还可以进行一次试拍活动,在试拍过程中发现的一些实际问题,可以及时得到修改,此时的修改成本也还是比较低的[5]。

3微电影在广告设计课程中的创新措施

3.1实事求是,微电影创作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

对于广告学专业学生而言,更核心的学习内容是广告策划思路和制作过程,而影视制作这样的专业性环节内容,在未来工作中应当是交给专业的影视制作团队完成的,而不需要由他们自己亲自完成。实际上,微电影在广告设计课程中已经属于创新性、拔高性的课程内容,无论是教学还是学生学习都具有极高的难度,学生进行实际设计创作联系也只是为了更加了解整个制作过程。因此,微电影广告在广告设计课程内容教学中,还是应当尽可能实事求是,做到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不设立过于严苛的标准和考核机制,该教学内容的主要关注点应当放在故事情节是否吸引人和是否展现了广告主核心诉求这两个方面,重点关注学生能否主动提升创造性思维和想象能力、概括能力[6]。通过微电影设计创作,让学生有更多机会拥抱生活,探索校园周边环境,在尝试、探索的过程中提升自身实践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3.2采用场景教学法,结合多场景特点

在课堂教学的场景下,主要教学内容就是微电影广告设计的理论知识以及教师指导的环节。这个环节需要将广告设计的基本方法、广告策划的主要环节、广告创意设计技巧、广告创意技巧练习这些内容够教给学生。通过理论教学结合案例分享能够很好地构建广告设计理论框架,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为将来的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一场景下的微电影广告设计课程主要角色是教师,学生也要积极参与课程讨论,深入理解理论知识[7]。第二个场景是模拟广告公司场景,在微电影广告拍摄的过程中,整个团队可以模拟广告公司运作场景。从前期的市场调研和社会调查到微电影广告的制作和筹备,都采用公司运行的模式。市场调研和户外调查阶段,学生要运用社会调查方法,对广告主所在行业的背景、目标用户特性等进行调研,分析归纳最终确定广告创意,这一阶段在实际广告策划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准备工作之一。随后是广告筹备阶段,确定微电影剧本,将广告创意文案转化成真正的影视作品。随后就要进入微电影广告拍摄和后期制作阶段,模拟广告公司的部分编制和人员安排,引入规范化的公司运作方式,在广告制作的每一步都要求各部分各尽其责,完成任务。进入到后期制作阶段后,学生又可以体验影视公司后期制作的环节和场景,了解影视制作后期使用到的各类软件的操作方法[8]。

4结语

微电影作为一种新颖的广告形式,在广告设计课程教学中既是实践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因此对于微电影在广告设计课程中的应用与创新进行研究十分有必要,不仅能够帮助激发学生优秀的广告创意,还能够使学生提前体验未来工作中广告公司各个部分运营策划的步骤和技巧。学生通过微电影广告在广告设计课程中的应用学习能够掌握影视广告制作的基本原理和创作过程,熟悉影视广告的制作流程。而微电影广告设计课程的创新技巧则更能够切合学生实际学习情况,拓展他们的创意思维和广告策划能力,并且能够完成同一人在不同场景下的角色转换。

参考文献

[1]黄帆.广告设计实践课程教学模式研究分析[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8(10):31-32.

[3]陈爽.微电影广告内容制作的有效策略[J].传媒,2017(16):65-66.

[4]余飞洋.微电影广告传播及发展研究[J].现代交际,2016(19):104.

[5]戴丹.广告设计课程中立体式教学的创新应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6(9):136.

[6]陈铭.新媒体时代广告课程教学的问题与改革研究[J].大众文艺,2016(7):242-243.

第4篇:光电科技范文

关键词:微电影;广告设计;应用方式;创新手段

1广告设计课程当中的微电影特征

1.1情节清晰、线索明了

一般而言,微电影广告的剧本在设计之初就会选择那些故事情节简单清晰、叙事线索明了的故事,但中间又需要一定矛盾冲突和情节曲折,这样的剧本才具有先天的优势,过于复杂的剧本不适合用来拍摄微电影广告。因为智能手机是当前互联网用户最重要的获取信息的渠道,工作休息时间、上下班途中人们一般都会查看手机,碎片化的时间加上碎片化的阅读,这个时候,情节简单、冲突明显的微电影广告就很容易抓住观众眼球,如化妆品品牌SKII拍摄的一系列讲述女性心声的微电影广告,就情节明了,直接抓住了女性用户的内心。微电影广告占尽了天时—碎片化阅读时间段,地利—内容短小精悍、形式新颖,人和—富有人情味、关注社会问题这三者的优势。对于行业当中的龙头企业而言,故事情节简单、不拖泥带水的微电影广告实在是品牌文化传播和巩固的不二之选[1]。

1.2色调明亮、画面简洁

有的电影为了符合历史背景,会采用昏暗、晦涩不明的色调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性格,这样的电影在大荧幕上视觉效果会比较好,但这类色调就不适合运用在微电影广告中。微电影广告设计应当采用较为明亮的色调,拍摄过程中注意保持画面的简洁性,这样更有利于观众了解故事内容、传递广告内涵、更加讨好眼球,适合于用户碎片化阅读的需求[2]。且在广告设计课程中,学生进行微电影拍摄尝试时,往往拍摄条件有限,色调明亮对于器材的要求更低,色调明亮、画面干净漂亮更加符合实际情况。

1.3限制出场演员数量、场景设计尽可能简单

在微电影广告拍摄中,演员的表演非常重要,甚至决定作品的成败,但学生创作基本上都选用非职业演员,本身缺少表演经验,如果演员过多,会使表演不到位,无法展现完整故事情节。微电影广告便很好地避免了这一现象,其人物少、人物关系简单、情节简单,可以留出更多时间去推敲演员的表演,增加片子的可观赏性。场景简单,易于调度镜头调度本身具有复杂性,这也成为教学中最棘手的问题[3]。学生的创意天马行空,但在实际拍摄中却会碰到很多问题,特别是场景数量过多就容易显得混乱不堪,因此,微电影广告在场景安排上选择较少,这样可以专心在一个场景内控制好镜头及镜头调度。完整地拍摄好一部微电影广告可以锻炼学生扎实的拍摄功力,可为将来拍摄任何题材、类型的广告打下基础。

2微电影广告设计课程的教学方式

2.1教学前期的灵感挖掘

在选定为其拍摄微电影广告的广告主后,学生很容易陷入没有灵感、没有创意的死胡同中,为了使广告设计工作能较快进行下去,就要求学生平时要进行创造力训练和灵感的储备。生活中从来不缺少美,作为极具生命力和创造活力的大学生,在生活中也应当是不缺乏灵感的,只是当灵感闪现时,我们往往忽视了它,没有及时将灵感记录下来[4]。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就要求广告设计专业的学生平时不仅要具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注意观察,还要求同学们能够勤动笔,将生活细节中闪现的创意和灵感记录下来,积累下来,有了这样的好习惯,在微电影广告设计需要时,就不容易出现灵感枯竭的问题了。此外,养成阅读的好习惯也能够帮助学生积累灵感。著名作家王蒙说过:“读书不仅是一种获取知识的手段,更是一种享受、一种生活态度”。通过阅读,一方面能获得大量的知识和文化信息,了解社会发展动态,开阔思维,启发创意,对创作广告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5]。

2.2微电影广告拍摄循序渐进的过程

对于优秀微电影广告的模仿是学生独立拍摄的基础,微电影在广告设计课程中已经属于拓展性的教学内容,因此应用到教学当中也应该是循序渐进的。选择情节简单、出场人物不多的微电影广告进行模仿,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基本流程、安排好拍摄时间和后期制作的时间分配。益达木糖醇拍摄过的一些微电影广告就非常适合学生模仿,如桂纶镁和彭于晏拍摄的益达广告,画面布局简单干净、场景变换不多,人物相对简单,学生选择这样的微电影进行模仿能够更快更准确掌握电影调度的要求。进行了两三个微电影广告的模仿拍摄后,学生就需要创作自己的剧本,构思自己的故事,进入到真正的创作阶段了。对于故事脉络的精练概括和高潮部分时长、出现时间的合理安排都是必要的。其次还需要考虑更加细节的构图、光线、分镜头脚本创作、画面调度等等问题。由于学生课后实践训练的时间是有限的,因此广告设计课程往往也只有一次练习机会,教师和学生应当都要重视起来这一次实战训练,将平时理论学习和模仿拍摄过程中的经验都尽可能地运用到实战拍摄中,努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了追求更加完美的广告效果,微电影广告拍摄之前还可以进行一次试拍活动,在试拍过程中发现的一些实际问题,可以及时得到修改,此时的修改成本也还是比较低的[5]。

3微电影在广告设计课程中的创新措施

3.1实事求是,微电影创作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

对于广告学专业学生而言,更核心的学习内容是广告策划思路和制作过程,而影视制作这样的专业性环节内容,在未来工作中应当是交给专业的影视制作团队完成的,而不需要由他们自己亲自完成。实际上,微电影在广告设计课程中已经属于创新性、拔高性的课程内容,无论是教学还是学生学习都具有极高的难度,学生进行实际设计创作联系也只是为了更加了解整个制作过程。因此,微电影广告在广告设计课程内容教学中,还是应当尽可能实事求是,做到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不设立过于严苛的标准和考核机制,该教学内容的主要关注点应当放在故事情节是否吸引人和是否展现了广告主核心诉求这两个方面,重点关注学生能否主动提升创造性思维和想象能力、概括能力[6]。通过微电影设计创作,让学生有更多机会拥抱生活,探索校园周边环境,在尝试、探索的过程中提升自身实践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3.2采用场景教学法,结合多场景特点

在课堂教学的场景下,主要教学内容就是微电影广告设计的理论知识以及教师指导的环节。这个环节需要将广告设计的基本方法、广告策划的主要环节、广告创意设计技巧、广告创意技巧练习这些内容够教给学生。通过理论教学结合案例分享能够很好地构建广告设计理论框架,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为将来的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一场景下的微电影广告设计课程主要角色是教师,学生也要积极参与课程讨论,深入理解理论知识[7]。第二个场景是模拟广告公司场景,在微电影广告拍摄的过程中,整个团队可以模拟广告公司运作场景。从前期的市场调研和社会调查到微电影广告的制作和筹备,都采用公司运行的模式。市场调研和户外调查阶段,学生要运用社会调查方法,对广告主所在行业的背景、目标用户特性等进行调研,分析归纳最终确定广告创意,这一阶段在实际广告策划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准备工作之一。随后是广告筹备阶段,确定微电影剧本,将广告创意文案转化成真正的影视作品。随后就要进入微电影广告拍摄和后期制作阶段,模拟广告公司的部分编制和人员安排,引入规范化的公司运作方式,在广告制作的每一步都要求各部分各尽其责,完成任务。进入到后期制作阶段后,学生又可以体验影视公司后期制作的环节和场景,了解影视制作后期使用到的各类软件的操作方法[8]。

4结语

第5篇:光电科技范文

关键词:广播电视;学科建设;研究

1广播电视研究初期到广播电视学创建

1.1广播电视研究缓慢起步

1923年,上海出现中等专业化的广播电台,电台由暂居上海的外国友人创办。1924年,上海杂志社刊登了第一篇我国关于广播的文章。1926年,我国在哈尔滨创办广播电视台。20世纪末期,国民党编制了中国第一本广播文献。在国民党统治地区,20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我国广播产业虽具有较大进步,但是对广播研究较为缓慢。其一是少数行业专业在无线电、新闻等文献中阐述与记载广播,但关于广播的作品只有少数常识知识册子。除此之外,少部分广播期刊相关文献,是国民党有关部门与负责人员对广播领域调查所编写的期刊。

1.2广播电视研究曲折前进

从20世纪五十年代初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对广播电视理论以及研究成果逐渐增加,对推进广播研究工作具有积极意义。随后,我国针对广播领域创建研究部门,开始系统性地采集、整理广播历史文献以及相关文件,并对国外广电资料进行翻译。1959年,在北京建设专业广播学院,我国对广电的探索进入新时期。而到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一些教材受到批判,这对我国广电研究的发展产生消极影响。

1.3广播电视研究走向成熟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初步形成广播电视研究团队,主要由中老年并且具备广电专业中高职称专业学者构成。我国广电研究由分散以及个体化迈进系统化、组织化的专题研究。与此同时,广电研究初具规模,并具备规范性。广播电视学作为高等教育新兴科目,逐渐获得社会各界的认同。除此之外,复旦大学将广电学纳入独立学科,并设立博士学位点。在21世纪初期,我国广播电视学在教育中的地位已经确立,为我国广播电视的发展以及研究均具备重要价值。

2广播电视学科界定与建设

2.1广播电视学科界定

广播电视学作为研究广电传播客观规律以及传播活动的学科,隶属人文社科范畴。基于广电传播活动的客观规律,活动内流程基本包含四个重点,即信息传输者、信息传输途径、信息传输装置/设备、信息接收者。广电学建立在新闻传播学的基础之上,包含对广电理论的研究、历史探索及实务研究等,也有部分专业学者将广电学的探索分为五大分支科目。例如,广电受众学、广电历史学、广电晚会学、广电传播学及管理学等。还有学者将广播电视研究对象分为五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对广播电视节目进行层次研究,如广电采访学、广电专访学、广电广告学等;第二层次为对广播电视节目进制作与受众进行层次研究;第三层次为广电管理学层次研究;第四层次为对广电系统研究;第五层次为对广电法学以及国际与国内环境研究。

2.2广播电视学科建设

权衡学科的独立具有三个条件。首先,学科是否具备特殊的研究主体。其次,学科是否具备较为健全的理论系统。最后,学科是否能与其他科目划清界限。而作为新兴的学科,广播电视学的建设具备三个特征。其一,广电学具有时代性。我国广电学科诞生于20世纪末期,恰逢我国社会经济体系变革阶段。其二,广电学具有实践性。广电学应源于生活,高于实践,并指导实践。其三,广电学具有综合性。广电学的研究触及多个层次,其研究过程是多门科目的综合以及交叉的成果。每一门学科的研究与发展均具有其自身的持续性,通过对广播电视学持续研究,并总结经验,有助于掌握其日后的发展方向。新时代环境下,广播电视对我国甚至全球的进步与发展具有积极影响。而这一背景下,对我国广电学术探索与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综上所述,我国广播电视的研究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来发展广电研究以及学科建设。

参考文献:

[1]欧阳宏生,唐希牧.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广播电视学术研究的历史进程[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8,40(8):1-8.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