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医生急救知识范文

医生急救知识全文(5篇)

医生急救知识

第1篇:医生急救知识范文

关键词:高职会计;顶岗实习;SPSS;学生满意度;模型

前期基本完成了以过程为导向的高职会计专业学生顶岗实习质量管理体系构建思路和整体设计的研究[1],而如何构建出与此过程化管理的工学结合教学改革相适应的、开放的、多元化的有效评价体系,根据用人单位、学生和学校这三方在顶岗实习过程中满意度的测度与评价结果,有针对性地改进工作,以助于提高顶岗实习质量,仍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利用因子分析,找到影响高职会计专业顶岗实习中学生满意度的显著影响因素并量化。

一、理论基础

高职会计专业顶岗实习学生的满意度研究的理论测度基础是需求层次理论和期望理论。

(一)需求层次理论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生理、安全、爱、尊重和自我实现是人的五个层次需要。在这些需要中较易发觉和满足的是低层次需要,当人们满足了低层次需要的时候,高层次的需要就会发挥激励作用,而在同一时期里,人们会存在多种不同的需要,但必定有一种需要占据着主导地位。

(二)期望理论

维克弗鲁姆在《工作与激励》中提出,人是因为某些组织目标和工作能够给他们带来达成目的的帮助,来给自身带来某方面需求的满足,所以才会从事这些工作。他认为一项活动给人们带来的激励能量大小主要是取决于这一活动结果整体的预期价值同人们自身对这一结果保持的期望概率的乘积[2]。对于高职会计专业实习生而言更加关注的是个人的成长发展,希望以此为平台,找到更好的企业,所以对于薪资待遇等企业实习条件等内容的关注度不一定强烈。

二、研究准备

(一)研究目的

旨在了解高职院校经管类学生顶岗实习满意度情况和影响满意度的因素,学校以便有针对性地提出提升学生顶岗实习效果的对策,从而为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管理提供有借鉴性的建议。

(二)研究假设

假设①学生的自我期待对其顶岗实习满意度存在显著差异;假设②学校的实践教学对学生顶岗实习满意度存在显著差异;假设③企业的岗位实践学习对学生顶岗实习满意度存在显著差异。

(三)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次选取2020和2021届学生设计了顶岗实习满意度指标体系和问卷,收集数据后用SPSS软件分析数据。计分方式均采用李克特5点尺度,“很少”“较少”“一般”“较多”“非常满意”分别给予1分、2分、3分、4分、5分,分数越高表示越满意所测度的方面。

三、研究过程

研究通过文献收集与访谈,形成调查问卷,对高职会计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对学校、用人单位和自我等三方进行评价[3],利用SPSS软件完成信度检测和相关性分析等,形成高职会计专业顶岗实习中学生满意度的回归模型[4]。

(一)确定测度问题形成问卷

借助参考文献和专家访谈,留下19个相关测度问题进行问卷发放,其中测度编号Q17、Q18和Q19是本次学生满意度测评的最终问题指标,定为因变量,其他16个测度问题为自变量来源,见表1。由SPSS检测出16个自变量来源问题维度信度系数Cronbachα系数值为0.851,大于0.8,说明内部一致性信度较好,研究数据信度质量高。

(二)探索性因子分析降维,提取自变量主要成分

1.KMO或Bartlett球形检验由表2可知,KMO统计量值为0.775,大于0.5,且0.8~0.9之间,可以看出变量间的相关程度无太大差异,数据很适合做因子分析;Bartlett球形检验的结果小于0.05,球形假设被拒绝,变量间的相关性较强,即任一变量都能被其他变量解释,变量Q1-Q16适合进行因子分析。2.数据清洗,提取出主要成分提取方法:主成分。旋转法:具有Kaiser标准化的正交旋转法。由表3可知,累计方差为66.024%,说明因子对于变量解释的贡献率一般,但成分1-5特征值大于1,可以接受。

(三)进行因素回归分析,考查标准差值,形成三元回归模型

旋转成分矩阵(表4)显示提取5个主要成分,Q12与其他测度问题相关性不大,删除后计算出剩余5个成分表示的自变量值X1=(Q4+Q3+Q10+Q13)/4、X2=(Q9+Q15+Q16+Q11)/4、X3=(Q7+Q1+Q8)/3、X4=(Q5+Q2+Q14)/3和X5=(Q6)/1以及因变量平均值Y=(Q17+Q18+Q19)/3(表5)。a.已输入所有请求的变量。b.因变量:Y。a.预测变量:(常量),X5,X4,X3,X2,X1。b.因变量:Y。观测表7标准差值,Sig值小于0.01,根据旋转成分矩阵提取出的5个成分的P值大小,去除不显著影响因素,形成回归模型(表8)。常量与X2,X5的P值为0.16、0.076和0.235,都大于0.05,为不显著变化因素,故此本阶段研究形成三元回归模型:Y=0.318X1+0.307X3+0.258X4。其中X1表示更好的职业发展能力、X2表示良好的社交表达能力、X3表示有利的工作成长空间、X4表示具备良好的职业技能、X5表示实习前的社交能力(见表9)。即:Y=0.318更好的职业发展能力+0.307有利的工作成长空间+0.258具备良好的职业技能。

四、研究结论

本次研究的样本总体学生认为在企业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能力、有利的工作成长空间和在校具备良好的职业技能对顶岗实习的满意度影响显著。在此次顶岗实习满意度的测评中(Q17),41.79%的学生认为满意度较好以上,20.9%的学生满意度较差,学校的管理和校企指导老师对实习经历的满意程度的影响不太显著,在校的社交能力似乎与实习的满意度关联不大。本次研究结果表明高职会计专业学顶岗实习学生的满意度情况有53.7%的部分能被此模型所解释(见表6),尽管调整R方值显示模型对变量总变异的解释能力有限,不一定适合大规模推广,但在参照行为学科中R方值能达到10~40%都是可被接受的范畴的标准,再利用F检验进行联合假设检验F=16.296,P(Sig)<0.001模型在整体上显著性较好。

参考文献

[1]罗娟.建立以过程为基础的高职会计专业学生顶岗实习质量管理体系探讨[J].价值工程,2017(28):175-176.

[2]孙红.S公司实习生管理满意度提升策略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8:6-8.

[3]教育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首批《职业学校专业(类)顶岗实习标准》目录的通知[EB/OL].(2016-07-12)[2021-03-25].

第2篇:医生急救知识范文

【关键词】医学技术;交叉学科;本科生;本科生导师制;适应现状;人才培养

1背景

1.1本科生导师制的渊源及在我国发展状况

本科生导师制是一项与传统大班授课不同的教学模式,最早产生于14世纪,创办牛津大学新学院的WilliamofWykeham率先提出并实施了导师制,导师除了指导他们的学习,还要指导他们的生活。直至17世纪,这种教学模式在英国得到了普遍认可,许多大学采用这种方式来培养研究生[1-2]。现如今,导师制对于高等教育的重要性,特别是对于高等医学教育,已得到了广泛认可[3-4]。新世纪以来,本科生导师制在我国国内高校流行起来,并对学校整体教育质量提升起到了明显推动作用[5]。国内的一些医学院校对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也做了一些研究,刘天壤等[6]分别探索的是临床医学生“全程双导师制”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研究和本科护生“全程双导师制”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7]。张晓青[8]则探讨的是建立在一对一基础上的本科生导师制。

1.2医学技术专业本科生导师的特点

在作者所属的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于2011年,批准通过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华西临床医学院提出的《新设“医学技术”一级学科调整建议书》,将医学技术由临床医学下的二级学科调整为医学类一级学科,这就为医技专业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基础。医学技术主要包括医学检验、呼吸治疗、放射治疗、医学影像、眼视光学、听力学、临床营养、康复治疗(含物理治疗、作业治疗及假肢矫形技术)、电生理技术等。医学中心本科生导师制度实施起于2013年,规定中级以上职称在职教师每学年指导本科生1~3名。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单一学科的发展已经难以满足社会需要,交叉学科的出现是对单一学科优势不足的补充和发展[9],医学技术专业的发展和地位的提高,就是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的必然产物,比如该专业所包含的放射治疗专业方向,涵盖物理、医学、生物、数学、影像等多学科。医技专业本科生培养周期短,毕业有就业意向学生比例较高,学生就业压力相比临床医学等专业学生较早提前;有意深造或有意愿进行学术研究的资源获取较为困难,可借鉴条件有限;该专业学生对自身专业比较模糊,更需要人生规划方面的指导,这就需要导师运用创新思维,及时、全面、细致地对每个学生进行个体化指导。

2方法

基于本研究目的,作者团队在本院系医技类专业本科生群体中进行了两次问卷调查,时间间隔为半年。本次调研的主要对象集中于中、高年级本科学生及毕业后一年学生。第一阶段,在线上发起名为“我心目中的本科生导师制”的调查问卷,有效填写人次为68次。问卷内容主要集中在与导师沟通的有效性、方式、频率等方面;第二阶段,本研究团队将前一阶段问卷调查结果,反馈给本院系,通过召开专题会、通气会等形式,并采取线上、线下融合交流的方式,通过半年时间,对现行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践方式及时作出改革和调整。第二次问卷调查,有效填写人次为61次。增设了交流频次是否提高,交流方式是否增多等问题。我们将这二次问卷结果进行分析、比较、评价,同时“下沉”到学生和部分导师中间,通过面谈、沙龙形式,进行深入探讨,总结出相关改革方法,并继续反馈给院系。

3结果

3.1第一阶段问卷结果

近80.00%(54/68)的学生对本科生导师制的认知完全了解、比较了解或基本了解;67.65%(46/68)的学生认为很有必要实行本科生导师制,认为能够给出学生生活学习的指导性意见,影响深远;51.47%(35/68)的学生几乎没有与导师进行交流;86.76%(59/68)的学生希望同导师建立良好的“益友”型关系;55.88%(38/68)的学生认为对现行导师制可进行小范围改革。选取主要结果见表1。

3.2第二阶段问卷结果

32.79%(20/61)的学生在最近半年与导师进行过交流,但不固定时间;仍有24.59%(15/61)的学生表示没有和导师交流过;与导师沟通交流的方式中,与导师预约见面的比重提高了,占到49.18%(30/61),见图1A;31.15%(19/61)的学生认为这一段时间,与导师沟通的时间变长了,见图1B;40.98%(25/61)的学生认为导师与学生的组合形式,应以导师的研究方向为主导,见图1C;图1D列出了学生心目中本科生导师应具备的特点。

4讨论

4.1导师树立高度责任心,提高与本科生交流频率,建立“双向选择”机制

本研究揭示导师与学生交流次数少,质量不高,归因于导师同时肩负临床、教学、科研三重压力,同时,缺乏定时见面沟通机制,及相关正式文件和辅导材料的指导。师生交流只能靠自己的理解去执行,存在过大的主观性,缺乏相应的监督和奖励机制。崔玲玲等也认为本科生导师制实施不佳,其原因主要为本科生导师制度的激励和监督等配套措施不够完善,学生缺乏主动积极参与的热情等[10]。龙爽等[11]发现本科生导师制在实施过程中,与学员期望值有较大差距。基于本研究,导师与学生之间交流次数少的重要原因之一,为导师和学生多分布在不同校区,属于不可抗拒因素。导师应掌握着指导关系中的主动权,只有首先树立起高度责任心,通过沟通方法的变通与创新去努力解决。王书峰等认为应充分发挥本科生导师制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积极作用,并合理利用本科生导师制与其他创新活动的互补作用,全面培养本科生自主创新能力[12]。基于本研究,导师应在安排好本职临床工作情况下,提高与学生的线上交流的频率,及时为学生答疑释惑。与黄晓巍等[13]观点类似,本研究揭示院校应完善配套制度、大力引进人才、完备师资力量,以降低师生比。同时,应建立导师—学生“双向选择”机制,给学生充分自由度,使学生兴趣与导师的研究方向相吻合,这与孙瑞雪等观点相同[14]。

4.2探索“非正式”导师指导方式

“伙伴式”指导方式的探索更适宜用于本科生的指导,看似“不太正式”,但其指导方式灵活,往往交流效率高。Park等通过在本科生中进行调查发现,“非正式”导师指导方式,学生更加可以接受,更希望得到职业生涯规划等指导[15]。图1C显示,“以学生为核心”的导师指导方式,约占三分之一,在大学教育的新时代,教育者应充分尊重和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将导师研究方向与学生兴趣相结合。初入大学的本科生,会面临着人生规划方面的困扰,导师应主动消除与学生间的“疏离感”,充分取得学生的信任,同时要懂得“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对他们的未来规划做一定指导。医技专业学制时间短,对学生的专业辅导和职业规划任务更显紧迫,作为导师,无论是针对学生继续深造,还是就业,都要竭尽所能当好“指明灯”。对于有意向深造的学生,应给予他们充分的自主权,引导他们进行学术研究的基本功训练,如:指导查阅文献的方法,发表文章的注意事项,等。导师也应该结合交叉学科的特点,在与学生的沟通中发现学生的兴趣点并加以引导,因材施教,如果涉及到自己无法解决的相关专业问题,应积极帮助学生寻求相应专家的指导。

4.3构建“融合式”培养机制

一方面,导师除了担负本科生指导工作外,还肩负临床、科研巨大压力;另一方面,学生所面临的问题具有“普遍性”,例如专业方向判定、未来深造、毕业后就业意向等。基于第二阶段的调查问卷,选择“以导师的研究方向为主导”的培养方式,占比最大,这说明学生对自身的定位不明确,对未来计划较模糊,他们迫切需要来自导师的指导和把控。因此,通过导师间打破“壁垒”“融合性”沟通,来带动学生之间的互相帮助,提高培养效果。形式有导师课题讨论会、进展报告会等。以华西医学技术专业为例,院系会定期集中组织导师与学生的沟通会,给导师与学生间搭建沟通平台。基于第二次问卷调查,超过60.00%(39/61)的学生认为院系应尽早安排导师与学生“配对”,这也是学生的期望所在。针对医技专业特点,多给学生提供见习、上手操作机会。相关科室有需要则可设立志愿者岗位,使有职业从业意向的学生增加临床技能培训时间。导师本人也应努力提高自身的学术造诣、临床技能水平,积累丰富的本科临床教学经验,学院亦可将本科生导师制度取得的效果纳入评教考核。

5总结

本科生导师应及时跟进医技专业学生的各方面的需求,创新性的借助各种手段,提高与学生的沟通效率,构建以导师专业为主导、结合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兴趣的培养模式。探索“非正式”指导方式,构建“融合式”培养机制。院系应及时扩充本科生导师队伍,建立积极互动、多学科导师团队紧密联系的指导机制,并合理设置导师激励制度。

参考文献

[1]王重庆.中国高等学校本科生导师制的现状分析与改进[J].河南化工,2019,36(8):56-57.

[2]张蓉,侯思阳.我国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践与发展[J].教育与职业,2016(24):106-108.

[5]许敏,李岩.高校本科生导师制创新培养模式探讨[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9,35(9):35-38

[6]刘天壤,秦岭,李娟,等.临床医学生“全程双导师制”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17):52-53.

[7]薛淑好,高金玲,秦颖,等.本科护生“全程双导师制”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6):26-27.

[8]张晓青.创新型临床医学本科生的培养模式[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0(30):74-76.

第3篇:医生急救知识范文

[关键词]早期预警评分;护士;急救

口腔专科医院在口腔颌面部疾病的专科医疗上具有较高水平,但在危急情况的处理和综合救治方面能力相对薄弱[1]。在手术或治疗前,医护人员会尽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但在术后或治疗后的应激状态下,患者常出现喉头水肿、突发心绞痛[2]、出血性休克等急症表现[3]。但非综合医院在急救设备及医护人员急救水平相对不足,患者无法在口腔专科医院得到立即有效的治疗,故口腔医院专科护士对急危重症病情的准确评估非常重要[4-5]。早期预警评分量表(EWS)是国际上应用快捷方便的评分系统,可提高医护人员对急危重症患者病情危险程度的识别水平[6-8],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但关于口腔专科医院使用早期预警评分作为观察及呼叫医生的依据未见报道。本文旨在通过对口腔专科医院护士早期预警能力及影响因素进行实际调查,分析口腔专科医院护士的早期预警能力现状及相关因素,以期制定出提高其早期预警能力的对应措施,提高口腔专科医院护士的急救意识。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8年3月对吉林省长春市某公立三级甲等口腔专科医院50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对象的纳入标准为:从事口腔颌面外科或口腔急诊科护理工作的护士,具有护士执业证书且自愿参加者。

1.2方法

1.2.1调查工具:调查问卷包括2部分:一般情况调查表:内容包括:性别、文化程度、从事本工作年限、护士层级、急救理论学习经历、急救相关培训经历、急诊科实习轮转进修经历、抢救经历、呼叫医生依据。早期预警能力调查表:分为三部分:①危急预判能力:5个条目;②早期预警评分知晓情况:共计6个条目;③访谈:2个条目,不计分,仅作为了解口腔专科护士评估危急病情现状的参考。单选题采用5、3、1评分法计分,根据评分将早期预警能力分为三个水平:低水平(11~25分),中水平(26~40分),高水平(41~55分),总分越高,早期预警能力越强。笔者对早期预警能力调查表结果进行分析,得出Cronbach'α系数为0.737,信效度可靠。

1.2.2资料收集方法:选取吉林省长春市某公立三级甲等口腔专科医院50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利用护士休息时间,说明问卷调查的目的,解释问卷相关内容,取得其知情同意,当场发放,现场回收,进行再次核对,以保证资料的真实可靠。发放问卷50份,回收问卷50份,回收有效率为100%。

1.3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正态分布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分析等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口腔专科护士一般情况:

本研究共回收问卷50份,在文化程度中本科文化占86%,88%的口腔专科医院护士学习过急救理论知识,调查对象一般资料详见表1。

2.2口腔专科医院护士早期预警能力标准化得分为59.89%,总体水平较低。早期预警评分知晓情况得分为12.38±7.93,仅占41.27%,见表2。

2.3多因素分析:口腔专科护士的基本资料在早期预警能力得分上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护士层级较高的口腔专科护士的危急预判能力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层级为N3的护士在危急预判能力得分上高于其他层级的护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救理论学习经历、急救培训经历是影响口腔专科医院护士早期预警能力的主要因素,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3.1口腔专科医院护士早期预警能力总体水平不容乐观:

调查结果显示,口腔专科医院护士早期预警能力得分为(32.94±7.74)分,处于中等偏低水平,66%护士仅了解过或不知道早期预警评分,无人掌握早期预警评分的使用。访谈环节结果显示,口腔专科医院护士在进行病情评估时主要以监护仪上的生命体征数值为参考依据,部分护士会参考血糖、血钾等危急值、心电图波形[9]等,但在预警范围方面说法不一,普遍认为各参数超出正常范围即为预警指标。口腔专科护士早期预警能力与急救应变能力较低,与其对口腔医院住院患者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的风险意识不足有关。口腔专科医院对专科护理与急诊急救培训较为重视,但在临床工作中客观评估急危重症患者病情的能力尚有不足。统一评估急危重症患者病情的工具尚待制定。

3.2口腔专科护士早期预警能力的影响因素与对策

3.2.1急救相关培训经历对口腔专科医院护士早期预警能力的影响:口腔专科医院在护士新入职时统一组织进行急诊急救课程的学习及急诊急救操作培训,很多口腔专科医院护士具有良好的急救知识,但在临床工作中不能准确应用,建议口腔专科医院开展更为系统的急诊急救知识与操作培训[10],重点讲解可能出现危及生命的并发症的前期表现以及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各指标的意义,使护士将早期预警评分量表上的指标与临床上出现的体征及参考值进行对应,将早期预警评分量表应用于临床,准确预判患者病情的危急程度,降低死亡率[11]。凭借早期预警评分分值呼叫医生查看患者,与医生在判断患者危急状况方面达成统一意见,便于医护关系的和谐发展,将患者的损失降到最小。

3.2.2护士层级对口腔专科医院护士危急预判能力的影响:护士层级较高的护士因工作时间较长,经历的急诊急救状况较多,经验丰富,具有较好的危急预判能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接受新知识的能力相对较弱,对早期预警评分的了解较少。在临床工作当中,护士层级较高的护士大多可及时识别患者出现的危急状况,立即通知医生来查看,但无系统的预警值知识构架,凭借经验来呼叫医生,无客观的准确参考指标。建议加强口腔专科医院护士急诊急救系统的理论知识学习及培训工作,引进国际上先进的参考指标,如早期预警评分(EWS)或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等[12],使口腔专科医院护士及早识别患者病情的危急程度。综上所述,口腔专科医院护士早期预警能力不容乐观,口腔专科护士对早期预警评分基本不了解,对患者病情的预判及急救能力较低,有必要进行专业的培训。急救理论学习经历、护士层级等为影响早期预警能力水平的重要因素,建议组织口腔专科医院护士进行早期预警能力相关的培训,并且医院应注重对护理人才的培养,派选优秀的护士进修学习,引进先进的急危重症护理知识,提高口腔专科医院护士的早期预警能力与急救意识。建议依据口腔专科医院疾病的特点,制定出权威的口腔专科早期预警评分表,完善口腔专科医院的急诊急救体系。

4参考文献

[1]任飞,李梅,兰泽栋,等.口腔专科医院综合急诊科建设与流程优化管理[J].现代医院,2018,18(1):15.[2]米树华.口腔治疗中心血管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16,51(7):387.

[3]朱红霞.口腔病区危急重症病人的急救与护理[J].全科护理,2016,14(35):3733.

[5]杨静雯,冯志仙.早期预警评分的研究进展[J].中国护理管理.2015,15(5):629.

[6]吴婷婷,李红.院内心搏骤停早期预警评分系统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6,51(9):1118.

[9]鲁玉凤,宋建鹏.心电学预警指标T波峰末间期正常参考范围的研究[J].吉林医学,2017,38(4):646.

[11]吴文娟,张银英.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指导ICU早期开展护理风险评估的效果评价[J].吉林医学,2016,37(2):458.

第4篇:医生急救知识范文

1.1培训考核小组

成立骨科低年资护士急救能力培训考核小组。由骨科科护士长1人、副护士长3人,科室护理教学秘书4人,科室护理骨干4人,共12人组成急救能力培训考核小组。小组成员均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及5年以上骨科临床工作经验。该小组负责制订骨科急救流程、急救培训及考核计划、急救能力考核细则并具体组织培训与考核。

1.2培训目标

通过对骨科低年资护士实施急救能力的培训及考核,使护士能在应对急重症护理及急救情况时保持冷静、清晰的头脑,正确做出应急措施,忙而不乱,迅速进入抢救状态,正确处置,能够掌握相关的急救技术、急救物品、急救药品等知识,与医生密切迅捷、准确地配合,为挽救患者的生命争取了时间,为患者的生命安全提供保障。

1.3培训内容

1.3.1加强专科知识学习:以我院护理部编著的《临床护理工作实践指南》和《临床疾病护理常规》等专业书籍为培训教材,加强专科基础知识理论的学习,增强低年资护士观察病情变化的能力、反应判断能力和分析综合的能力,可以为医生及时准确提供病情方面的信息,包括疾病的阳性体征、先兆症状等,为进一步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为抢救预留充足时间。护士要具备动态观察病情变化的能力,而且骨科及相关理论知识要求准确扎实。骨科专科知识点包括:人体解剖学、局部解剖学、生理知识、骨科疾病护理常规、并发症观察护理要点、压疮评估单、危重症护理记录单、不良事件上报单书写等。

1.3.2加强专科技能和急救技能培训:专科护理技术操作培训包括轴式翻身法、单人多人搬运术、牵引术护理、石膏外固定护理、压疮的预防和护理、气管推移术、气管切开护理,抢救技能包括:心肺复苏术、除颤术、简易呼吸器的使用、呼吸机使用操作、电动吸痰术、心电监护技术、动静脉穿刺术、中心静脉压监测、抢救配合等。

1.3.3规范抢救流程:结合医院护理部下发的抢救流程,融入骨科护理特色,制定适合本专科的抢救工作流程,从急救车定点放置,急救物品药品定品种定量定位管理,到患者危急重症处理操作等都做了具体描述,绘制成骨科疾病抢救流程图表,使低年资护士能形象化记忆,熟练掌握抢救的流程。科室定期组织学习并配合情景演练,使受训护士从基础理论顺利过渡到实际操作,并对各种危急重症出现的情况能迅速准确地作出判断和处理,使得危急重症的抢救按流程实施,从而提高骨科低年资护士处理应急事件的能力。

1.3.4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训:良好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是护士应具备核心能力之一[8],低年资护士临床实践时间短,提高骨科低年资护士临床评判性思维能力,对于促进低年资护士急救能力的提高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通过教学查房,急、危重症病例讨论及医院的学术活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低年资护士敢于提出问题、参与急、危重症护理的热情和主动性,提高评判性思维能力。

1.4培训方法

1.4.1急救基础理论知识培训:每月一次急救基础理论知识培训,采用多媒体和高年资护士授课的方式,讲解BLS课程暨心肺复苏培训,合理排班,安排护士分批次参加,具体内容包括CPR基础理论知识及技能,患者意识的判断方法,休克的相关理论知识,常用抢救药物的作用、剂量、用法及最严重的不良反应;监护仪的使用与观察,简易呼吸器的结构与使用方法,气道管理技术,呼吸机的使用等。

1.4.2急救流程培训:每月组织1次骨科急救流程培训,包括危重症患者的对接流程,各种药物过敏的抢救流程,患者休克的急救流程,患者大出血的急救流程,患者窒息的急救流程,患者呼吸心搏骤停的急救流程,突发情况的急救汇报流程等在培训时强调急救配合中护士应明确分工,并组织护士进行思考、讨论,要求护士按照急救流程说出应采取的措施以及如何上报,如何很好地与值班医生、主治医生沟通、配合,并详细记录。

1.4.3急救操作技能培训:急救操作技能培训是我们整个培训的重点,在培训过程中我们将急救操作技能培训分为急救技能、急救设备、急救器械、急救耗材的使用技能及注意事项等。培训一个月一次。培训后护士按照操作流程,有组织、有计划,逐步、逐项进行练习,使每项技能操作达到动作规范、迅速、熟练、准确。急救耗材、急救器械要进行整理,定点、定量放置,每天交接班,过期物品及时更换;使护士能准确无误地获取急救用物并正确使用。

1.4.4急救模拟情景训练:以患者出现某种紧急情况为设置情景,引导护士进行模拟抢救和处理,提高护士对临床护理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知识水平和技能。通过模拟科室可能出现的各种急救情况,训练护士进行应急处理,科室带教采取一对一的情景培训模式,教会护士及时对患者的情况进行准确分析、判断,及时报告医师,配合抢救。并不断强化训练。如出现失血性休克时,护士如何准确判断病情,按照休克的急救流程,采取相应的急救处理(迅速建立静脉通路,吸氧,心电监护等等),同时报告医师。如患者突然发生窒息时,应迅速吸痰、吸氧、开放气道,配合医师进行气管插管,胸外心脏按压;并及时准确地记录抢救过程。

2考核方法

2.1急救专科知识及操作技能考核:每季度进行急救专科知识及操作技能考核,急救理论知识考核,满分100分。操作技能考核包括吸氧,吸痰,心肺复苏等操作,由科室考核小组分批组织考核根据操作评分标准,满分100分。科护士长会不定期对低年资护士进行抽查。例如检查护士从出诊箱、抢救车以及气管插管箱中取物的时间,要求取物时间控制在10s以内,确保护士对物品摆放位置的熟悉度[5]。

2.2急救综合能力考核:急救综合能力包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急救操作技能及危重护理记录书写能力等,急救综合能力考核每月组织1次,考核时设置急救模拟场景,护士分批参加考核,急救综合能力考核细则由急救能力培训小组制订,以百分制评分评分。依据如下:病情观察能力20分,要求病情变化时迅速作出反应,准确做出判断,应急反应能力15分,要求护士分工明确,配合默契,反应敏捷;急救设施、器械、耗材操作能力15分,要求急救设备操作熟练遵守操作规程;④急救药物知识15分,求掌握急救药物作用,、剂量、用法;⑤急救器械、耗材的使用能力15分,要求熟悉急救器械、耗材存放位置并能正确使用;⑥综合应急能力20分,要求在实操过程中,保持清晰、冷静的头脑,判断准确,处置正确,配合默契,整体流畅。

3效果

护士急救能力是指护士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能敏锐地观察到患者的病情变化,并进行分析判断,用熟练的技能技巧,沉着果断地配合抢救和护理。经过急救能力培训,我科低年资护士的急救能力相比培训前,各项能力考核成绩较明显提高,有显著性差异,(p值<0.01)具有统计学意义。

4讨论

第5篇:医生急救知识范文

近年来,随着城市人口的迅速膨胀(如全球1000万人口以上城市上世纪70年代中为5个,现在则有20个)。世界各国对急诊医疗需求持续增加,对急诊科急性疾病的诊治水平期望也越来越高。一些急诊医学发展成熟的国家(如美国)已经实施急诊住院医师培养计划,标志着急诊医学专科医师将成为急诊科提高医疗质量的主力军,而其中的部分急诊专科医师对一些急诊医学亚专业产生浓厚的兴趣,如中毒学、小儿急诊、灾害医学、运动医学等。虽然国际急诊医学界对急诊医学亚专业并没有被完全认可,但因其前景广阔,且富有挑战性,对年轻医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1994年美国加州LomaLinda大学最早开展国际急诊医学FellowshipTraining项目,此后哈佛大学医学院、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乔治华盛顿大学等7所大学急诊科相继开展国际急诊医学FellowshipTraining项目,向有志于从事国际急诊医学研究的急诊住院医师提供系统学习和参与国际合作的平台,同时也帮助其他国家培养急诊医学专业的进修医生[1]。在我国尽管存在许多问题和面临诸多困惑,但广大急诊医务工作者对急诊医学的发展充满信心。

100%受调查者对急诊医学发展充满信心,认为这是一个有前途的新兴学科,是反映医院医疗水平和医德医风的窗口。因为: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健康保健的需求不但要求质量高、服务好,更要求快捷有效的服务。②随着社区医疗制度逐渐完善,很多慢性病常见病多发病在社区医疗机构能得到有效诊治,而危重病复杂疑难病必须送到大中医院就诊急诊科是当然的一线服务者。③现代医学进展使专业分化越来越细,许多专科医生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日益专一化,有的仅是某病的专家,而患者是一个整体,且随着寿命延长,老年人常有多种慢性病同时存在,某种慢性病急性发作或在许多慢性病的基础上又得了新的急性病,这时各个系统的疾病相互交叉发生在一个病体上,决非单一专科医生所能解决,这就需要有专门的医生对病人的病理生理状态进行综合评价、分析,以期对病人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2]。而这正是急诊科医生应该并有能力完成的。④交通事故伤和急性心脑血管病发病率升高,中毒自杀等事件亦呈渐增趋势,以及地震水火灾建筑物倒塌飞机失事等意外灾害事故都是不可避免的需紧急救助的医疗重任。同时急诊是平时和战时均能应用的学科,这些因素决定了急诊医学是一个前景灿烂的新兴学科。

2急诊医学发展现状

尽管急诊医学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根据各国急诊医疗体系的成熟程度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不发达,发展中和成熟。通过阶段的划分有助于各国认识他们目前所处的阶段,以及今后优先发展的方向。不发达的急诊医疗服务体系许多急诊医疗体系不发达的国家(如一些非洲、东南亚和拉美国家)对急诊医疗服务的财政支持也非常匮乏。在这一阶段,急诊医学并不被承认是一门独立的医学专业,在急诊科工作的医生并不都认为他们是急诊医生。也没有全国性的急诊医学组织和住院医师培训项目,缺乏专门的急诊医生,从事急诊科临床工作和日常管理的医师很少受过急诊医学专业培训,急诊医疗系统中的其他元素也不完善,如院前患者运送(患者通常是坐私家车和出租车来急诊看病)。发展中的急诊医疗服务体系在这一阶段,″急诊医学是一门独立的医学专业,需要相应专科化的医生″这一观念得到国内多数医生和政策制定者的认同,并形成急诊医学专业模式,如建立全国性的急诊医学组织,住院医师培训项目,和专业证书考试。急诊医学学术体系也开始发展,出版急诊医学专业杂志。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对急诊的需求迅猛增长,促进了急诊医学的发展。急诊医疗体系和服务质量得到明显改善,院前急救人员已经具备基础生命支持等基本技能,几项重要指标(如医院内分诊、加强心脏生命支持、创伤处理等)也有明显提高。大多数急诊科有成熟的急诊管理体系。成熟的急诊医疗服务体系在一个成熟的急诊医疗服务体系中,系统发展日趋完善,急诊医学领域得到明显的扩展。急诊医生开始发展急诊医学学术体系,如全国性的数据库,专业杂志和急诊医学亚专业(如院前急救、小儿急诊、中毒学、灾害医学、运动医学等)的研究。急诊医学专科医师资格考试也已完善。这一期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急诊患者的处理(如患者的转运、多发性创伤的处理、急诊绿色通道的建立等)和急诊医学管理(如质量控制、同行评议、危险管理、费用-效益分析和促进患者满意度等方面)更加科学和合理[1]。

中国大陆急诊医学初探。现有急诊科模式:(1)依赖型:只有专职主任,个别固定医师和护士,工作主要依靠各专科医师完成。(2)支援型:有固定的医师和护士,能完成大部分工作,还需各专科经常性的支援。(3)自主型:急诊科有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与各专科只是会诊和协作关系[2]。按照上述分类原则,根据2001年中华医学会对53所医院急诊科进行的调查显示:仅有3个急诊科为自主型,其余多为支援型和依赖型。表明急诊医学在我国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且发展很不平衡。院前急救和医院急诊科的关系大致可以分为四种:(1)北京模式:急救中心包括院前急救和院内的病房及急诊,其本身也是一个医疗中心,下设急救站,120救护车将患者送到医院或接回急救中心;各医院仅设立急诊科,院前急救均由急救中心负责。但从去年起急救中心已不再设立病房和急诊,仅负责院前急救。(2)上海模式:院前急救医疗服务统一指挥,根据所在地区医院的急救半径,派救护车送往较近的医院进行抢救。(3)重庆模式:急救中心与医院合二为一,医院急诊科直接承担院前急救任务。(4)广州模式:由急救指挥中心根据医院所在位置由医院直接派救护车进行现场急救。我国大陆急诊医学虽发展时间尚短,但近年来发展较迅速。在院内急诊科的建设上有了长足的进步。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大型医院均建立较合理、规范的急诊科布局,并建立了具有特色的急诊监护病房,在新技术新项目的运用上已有了巨大提高。但就全国急诊医学普遍的现状来看,我国的急诊医学尚处于较落后状态,在很多方面须借鉴国外成熟的急诊模式并结合我国国情建立适合自身的急诊医学模式。急诊专科与通科医疗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急诊医疗属于通科医疗,急诊医师必须经过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多专业急症医疗训练以及急诊医疗危重症抢救训练,从而对急诊患者进行初步认识、评价,处理及进一步处置安排。而中国急诊医疗(院内急诊)从一开始建立就实行分科急诊。

其原因在于:①先有急诊医师,后有急诊住院医师训练项目;②急诊住院医师训练项目还不规范;③急诊医师缺乏准确定位;④专科化进程迟于西方国家,从而在西方国家医疗专科化趋势逐渐减弱的同时,中国才进入专科化的高峰期。有别于西方国家医院急诊医疗流程我国绝大多数医院的急诊室(科),除抢救患者时急诊医生必须到抢救室工作外,其余均是模仿门诊医疗模式对待急诊患者,即让急诊患者围着急诊医生转。这就造成急诊患者流程与门诊患者流程混淆;在急诊患者中,按病情程度不同来区别配置急诊资源观念淡漠;“以患者为中心”的医院工作理念淡漠;急诊护理与急诊医疗环节脱节。急诊医学住院医师培训项目通科急诊医师培训或是专科急诊医师培训项目决定了急诊医疗专业发展方向。完善的住院医师培养计划建立与实施是形成专业学科的基本条件。没有相当数量经过急诊医疗专业训练的急诊医师,就不可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急诊医疗学科。建立特色急诊医疗建立通科急诊或事实上已形成的相对通科急诊,不应当拒绝建立自己的专业特色。即便在众多的急诊急症疾病中,选择某些急症或创伤作为发展重点与特色,对于科室与学科发展、一专多能、急症专病管理建设和科研与教学颇为有益。况且特色医疗是一个临床学科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在目前激烈的医疗竞争市场中也尤为重要。新技术、新项目在急诊医疗中的运用急诊医疗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其它专业成熟的新技术、新业务项目尚未能在急诊医疗中广泛开展。某些急症处置措施常常落后于其它专科对该急症处置1~2年,甚至更长,从而使急诊患者进入急诊医疗体系后不能获得与这家医院相适应的医疗处置质量。跟踪与引进其它专业新技术、新业务在急诊中的运用是急诊科刻不容缓的任务。急诊病历及其病历资料管理长期以来,国内急诊病历沿用门诊病历管理方式,相当多医院急诊病历随急诊患者在急诊科医疗活动的完成而被患者带走。急诊科乃至医院不能保存急诊病历,从而导致急诊医疗质量评定与监控困难。急诊医疗流行病学、急诊医疗管理与临床研究也缺乏基本临床数据与资料。因此,建立一套较为完整的急诊病历使用与管理系统实为必要。

急诊护理现行的急诊护理工作主要限于急诊抢救患者、急诊观察患者以及急诊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然而上述急诊患者仅仅是急诊患者中的一部分,大部分急诊患者并没有急诊护士接触,没有护理干涉与评估。整体护理概念在急诊护士中比较模糊,整体护理在急诊科的实践更是滞后。由于急诊护理的滞后状态,直接或间接影响急诊整体医疗质量与服务质量。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急诊一体化医疗体系一体化的急诊医疗体系是包括院前急救中心(站)、医院急诊科和ICU或CCU或专科病房有机地联系起来的一个完整的现代化医疗机构。在院前急救方面,我国各地区普遍还很落后,应借鉴法国、美国的长处,建立有效的急救通讯网络,使得急救车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准确的位置。并且要加强院前急救的水平,急诊医师应介入到院前急救中去,尽可能在现场及转运途中平稳患者的病情,使抢救的成功率及速度能得到提高。此外,还应重视院前急救中心与医院急诊室的交流,使得救治过程更顺畅、严密。而医院急诊科的建设应借鉴香港的布局模式,即急诊布局ABC:A区为抢救区,送入A区的患者,不经挂号、分诊,即刻送到抢救室展开抢救;B区为危重病就诊区(分内外科就诊区),主要适用于不易搬动的危重病者;C区主要适用于各种常见病多发病急诊患者即轻型患者就诊。而急诊科医师的培养则应专业化,即培养专业的急诊科医师,而非各专科医师的简单集合。关于急诊科医师的培养则应体现一专多能的特点,即每一名医师除了掌握急诊医学的全面知识,又要在某一专业领域内学有专长。在建设监护病房方面,考虑到我国就医的患者以老年人占多数,而这一部分病人通常患有多科疾病,不能收入专科病房治疗。这就需要急诊科建立一个可以收治此类患者的综合病房及监护病房,并且也可根据本医院的优势建立相应的监护病房。

相关热门标签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