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公务员期刊网 >> 文史期刊 >> 历史 >> 正文

"九一八"研究杂志(非官网)

主办单位:九一八历史博物馆
周期:年刊
出版地:辽宁省 沈阳市
语种:中文;
开本:32开
业务类型:杂志征订
期刊级别:省级期刊
阅读点数:
期刊简介

"九一八"研究杂志基础信息:

《"九一八"研究》(年刊)创刊于2000年,语种:中文,开本:32开,出版地:辽宁省沈阳市,由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主办。

《"九一八"研究》在新馆开馆后,即与省内相关高校和研究单位联合成立了"九·一八"历史研究中心。该中心设在"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特聘辽宁省内外也包括海外研究"九·一八"历史的专家学者为中心研究员,配合馆内的业务人员及有志于此的史学爱好者,共同开展对"九·一八"历史的深入研究。范丽红主编的《九一八研究》就是相关研究成果的论文集。

"九一八"研究杂志栏目设置:

研究报告、文献综述、简报、专题研究。

"九一八"研究杂志收录情况:

知网收录(中)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九一八"研究杂志订阅方式:

主编:范丽红

地址:沈阳市和平区十一纬路25号

出版地:沈阳市

邮政编码:110003

电话:024-23284321

官网:www.lnpph.com.cn

说明:该杂志未出现在最新新闻出版总署目录内,本站仅做历史信息展示,不提供任何服务。

"九一八"研究杂志相关期刊

    没有相关文史

"九一八"研究杂志社简介

1.内容:立意新颖,观点明确,内容充实,论证严密,语言精炼,资料可靠,能及时反映所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本刊尤为欢迎有新观点、新方法、新视角的稿件和专家稿件。

2.格式必备与顺序:标题、作者、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或参考文献。篇幅以2200-8800字为宜。2200字左右为1个版面。

3.请在来稿末尾附上作者详细通讯地址。包括:收件人所在地的省、市、区、街道名称、邮政编码、联系电话、电子信箱、代收人的姓名以及本人要求等,务必准确。论文有图表

的,请保证图片和表格的清晰,能和文字对应。

4.本刊实行无纸化办公,来稿一律通过电子邮件(WORD文档附件)或QQ发送,严禁抄袭,文责自负,来稿必复,来稿不退,10日未见通知可自行处理。

5.本刊来稿直接由编辑人员审阅,疑难重点稿件送交相关专家审阅,本刊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客观”的审稿原则,实行“三审三校”制度。

6.来稿一经采用,杂志社将发出《用稿通知单》,出刊迅速,刊物精美,稿件确认刊载后,赠送当期杂志1册。

"九一八"研究杂志范例

剖析石原莞尔的“东亚联盟论”关伟;
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的外交选择马永;
九一八事变与民众极端行为研究由俊勇;
美国外交传统对九一八事变的影响汪洋;
日本“满洲事变”史论中的历史观王铁军;
关于日本“满洲事变”言论的研究杨殿林;
东北抗战初期中国共产党之策略初探张海艳;
浅述《中华年鉴》对九一八事变的记载孙兴武;
九一八事变后社会教育界开展的救国教育刘宏;
国民政府应对日本侵华的政策演变范丽红;胡玉海;
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对首都防卫的调整廖利明;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的反应与抗日主张曹岩;
浅析欧美等国在九一八事变发生后的应对孙中美;
揭开九一八事变前建川美次东北之行的真相杨春生;
《新华日报》视角下的“九一八”纪念活动王晓园;
关东军与日本内阁在九一八事变中的地位研究陈健;
九一八事变与中共对国联调处中日争端的反响洪岚;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人抗战方略宁红文;唐振君;
九一八事变后教育界人士在辽宁地区的抗日斗争陈晶;
九一八事变后中间党派对中国共产党的态度转变王炜;
英美在应对九一八事变中的“西蒙-史汀生迷思”解永春;
论九一八事变后日本的“决为外交保障占领”方针范德伟;
《大公报》于“九一八”事件后所提言论立场浅析张一拓;
从社会各界对九一八事变后的反响看国家民族问题周新颖;
由列强对九一八事变的反应看日本退出国联的必然性常乐;
浅谈九一八事变的发生对世界格局产生的影响及变化史永梅;
美苏两国对九一八事变及伪满洲国建立的态度政策分析郭温玉;
九一八事变的反应研究之一——马君武《哀沈阳》诗正解曾景忠;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知识分子的救国选择——基于邹韬奋的思考刘婧;
简述国民政府的外交政策——从九一八事变到七七卢沟桥事变李莹;陈雷雷;
从《新华日报》“九一八”系列报道看中共在国统区的抗战话语权构筑宋江华;
香港报界舆论对于九一八事变之反响——以香港《工商晚报》为中心的观察周楠;
抗战中的特殊战线——东北知识分子与国际社会合作揭露日本侵华罪行的斗争李学成;
九一八事变后上海纺织业界的舆论变化与利益诉求——以《纺织时报》为中心的考察刘盼红;
九一八事变前后东北地区民情民心实证研究——基于九一八事变亲历者口述历史和实物资料中山纪子;齐红深;
救国的生意:上海书业对九一八事变之反应王晓霞;国难与僧伽:中国佛教界对九一八事变的反响(1931—1933)曾友和;

  • 上一个文史:
  • 下一个文史:
  •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