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赛事新闻范文

赛事新闻精选(九篇)

赛事新闻

第1篇:赛事新闻范文

巧用人名 生动传神

在标题中直接用新闻人物的名字加上描写、评价、赞扬来制作标题,会给人以深刻传神的印象。以人名入题,突出了体育报道的主角――运动员,让读者一看标题,就知道主要新闻事实。例如:

《仲满:一剑划开新纪元》北京日报2008年8月13日;

《王峰夺冠,鲜花献爱妻》竞报2008年8月14日;

《打破垄断,娟娟一箭定江山》北京青年报2008年8月15日。

数字入题 对比鲜明

数字有着奇特的感染力,而竞技体育的成绩绝大多数是以数字来体现的。数字在新闻标题中的巧妙运用,具有反映事物特性和独到的对比鲜明性和深刻性。例如:

《国际奥委会连用“五个满意”》北京日报2008年8月14日;

《中国红五破世界纪录》北京青年报2008年8月14日;

《有无搞错,9秒69!》羊城晚报2008年8月17日。

借助夸张 融情入题

修辞上的夸张,是出于形象化地突出人和事的特点,表达一种强烈感情的需要。标题的夸张,必须严格遵循真实性的原则,从实际出发,从真情实感出发,做到“夸而有节”、“饰而不诬”。例如:

《谁言韩箭不败,张弓一矢破的》北京日报2008年8月15日;

《三虎下山,乒乓男团创历史》北京青年报2008年8月19日;

《惊喜一掷,女力士砸开金库》北京晚报2008年8月19日。

亲切呼告 生动感人

写文章不能板着面孔训人,要循循善诱说理,娓娓动听叙事,这是文章能不能吸引读者的因素之一。制作新闻标题也是如此。多用面对面讲话的语气,就能使读者感到亲切温暖。例如:

《重装杜丽,再度出山》竞报2008年8月14日;

《郭晶晶,靓晶晶》北京青年报2008年8月17日;

《国梁双喜》北京晨报2008年8月19日;

《何雯娜人美,蹦得更美》北京晚报2008年8月19日。

口语制题 易记易懂

群众口语,通俗、生动、形象、有趣,运用生动活泼的群众口头用语制作标题,它就像人造丝一样,用的是极平常的材料,而出来的却是光滑柔美的丝。口语制题,常常是欣喜之情溢于言表。例如:

《马赫带女篮,赢了新西兰》北京日报2008年8月14日;

《这块金牌谁也抢不走》羊城晚报2008年8月17日;

《顶住,金牌到手了!》北京晚报2008年8月20日;

《姐妹们,就一个字:拼》体坛周报2008年8月21日;

《乒乓跳水要“包圆儿”》北京晨报2008年8月23日。

提出疑问 出奇制胜

采用疑问的方式来制题,吸引读者在阅读内容时引起思索,寻求答案,常常会收到很好的效果。例如:

《女曲:“魔鬼教练”能否圆梦?》北京娱乐信报2008年8月21日;

《退役后,跳水公主何去何从?》羊城晚报2008年8月21日;

《赛艇比赛无领奖台?》竞报2008年8月22日。

对称均衡 美感倍增

“对称”是指以一条直线为中轴,左右、上下、前后均等。这种对称均衡美的法则,在古代园林、建筑、绘画等各方面均有所体现,也是制作新闻标题的最常用的技法之一。例如:

《女双四连冠,小花续传奇》北京日报2008年8月16日;

《巅峰对决,林丹卫冕》羊城晚报2008年8月17日;

《8年一剑,王者归来》北京晚报2008年8月20日;

《乒乓三姐妹,包揽金银铜》北京晨报2008年8月23日。

制造疑团 引起悬念

为了增强感染力,在制作标题时,对有些事的原因、结果不直接点明,而是利用巧妙手段,先给读者制造一个悬念,调动起紧张心情,催促人们往下看。例如:

《浑身是谜,如同大西洋底来》北京青年报2008年8月14日;

《鸟找到了巢》新京报2008年8月21日。

标出气势 先发制人

这种标题采用抛开读者,由编者直接对着记者所写的人和事物提出意见、建议或问题,而不是向读者陈述事实。题中表现的是编者对比赛中出现的问题所具有的责任感,并具有强烈的感彩。例如:

《老少绝配,浪花落处无敌手》北京青年报2008年8月14日;

《“全能王”奥运终称王》北京日报2008年8月15日;

《姚明:见一个拼一个》竞报2008年8月15日。

幽默制题 平添生动

常言道,笑比哭好,生活中需要幽默,其实,反映体育比赛的新闻也需要幽默,特别是标题上能将幽默味制作进去,将平添不少生动与意趣。例如:

《逆转射金,陈颖增肥见奇效》北京青年报2008年8月14日;

《何冲蜕变不再是毛躁小子》法制晚报2008年8月20日;

《神雕侠侣折翼令台湾心碎》环球时报2008年8月21日。

标出不足 不失一美

成功总是伴着失败,完美总是伴随着缺憾。在报道体育比赛时,新闻标题如能准确描述出体育健儿功亏一篑,失去奖牌的欠缺美,同样对读者有强力的视觉冲击力。例如:

《距梦想只差一剑,三姐妹泪洒赛场》北京日报2008年8月15日;

《心理失衡,女佩丢金》竞报2008年8月15日;

《只差0.02秒,史冬鹏抱憾出局》北京晚报2008年8月21日。

文采飞扬 方为上品

为什么一些看来似乎普通的人和事,拟成新闻标题时就那么美呢?这是由于采编者,费尽心机,运用文学修辞手法,配置一些声情并茂的标题,读来朗朗上口,音韵和谐,亲切感人。例如:

《摘金夺银破纪录,双花怒放水立方》北京日报2008年8月15日;

《蝶花双绽,泳池放歌义勇军》北京青年报2008年8月15日;

《吴静钰“瓷都”里走出个铁娃娃》竞报2008年8月21日;

《小飞侠爆发,梦八擒“袋鼠”》法制晚报2008年8月21日;

《青春红火,雨打沙滩见银铜》北京青年报2008年8月22日。

巧用谐音 丰富多彩

谐音能使汉语多音多义的特点得到充分展现。在标题中使用谐音,可使标题含义更加丰富多彩,更加具有灵动感,更加让人回味无穷。例如:

《杨威终于扬威》羊城晚报2008年8月15日;

《林丹,灵丹》北京晨报2008年8月18日;

《雨中观战,美丽冻人》法制晚报2008年8月21日;

《艰难曲胜》北京娱乐信报2008年8月21日;

《楠舍》竞报2008年8月23日。

活用诗词 意蕴隽永

在新闻标题中改装古诗词,散发出浓浓的古典气息,以达到听来音节匀称、整齐而有节奏,从而增强标题的表现力、感染力。例如:

《奥运时节又逢君》北京日报2008年8月7日;

《可心可欣,小荷才露尖尖角》北京晚报2008年8月19日;

《映日荷花别样红》北京晚报2008年8月19日;

《大江东去,巴西金牌梦碎“永远的对手”》北京青年报2008年8月21日。

第2篇:赛事新闻范文

职业足球联赛新闻报道主体作为竞技体育的职业足球联赛,以其紧张激烈、场面壮观等特点成为体育媒体关注的中心,因其比赛过程斗智斗勇、比赛结果充满悬念而成为现代体育新闻报道的主要内容。中国足球协会超级联赛是由中国足球协会组织的,其官方英文名称是ChineseSuperLeague,简称为CSL。该联赛开始于2004年,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就有了庞大的观众群体,并引起了众多青少年对足球运动的兴趣从而积极参与足球运动。由于该联赛被定位为“中国最优秀的职业足球俱乐部参加的全国最高水平的足球职业联赛”(简称为中超联赛),因而观众寄予的期望值也特别高。然而,其发展至今并不如前期那么火热,究其原因,职业足球联赛新闻报道的过度渲染与其实际发展的相对滞后不无关系。综览当今的足球联赛新闻报道,在各类体育报纸、电视、电台、网络等新闻传媒上都可见到相关内容,凡是有职业足球赛事,无不竞相报道。竞技体育赛事成为体育媒体报道的重心,而职业足球联赛又成为重中之重。以电视为例,可以将职业足球联赛激烈的对抗场面和运动员斗智斗勇的心理完美地呈现在人们面前。甚至有人指出“像《足球》、《体坛周报》等纯粹的市场化体育报纸已经不再报道有关全民健身和学校体育方面的内容”[2]。这种说法虽然不完全符合事实,但基本上反映出体育新闻报道侧重于关注竞技体育的情况。这种发展趋势从原因上分析,与其说是受到商业利益和消费主义的利导,不如说体育新闻传播已经由计划向市场转变,并且是以“受众为中心”的转向。

随着体育新闻报道主体的逐渐转变,传播者不再是“权威”,而是信息的采集、制作、者。体育新闻媒体对职业足球联赛的报道也逐渐打破“从传者到受众”的禁锢,从以传播者为中心转向以受众为中心,走向一种和受众平行对等的状态。这种转变是对受众的尊重,也是对受众需求的关注,这种发展趋势是一种良好的市场化发展状态,受众不再处于信息接受的被控制状态,而是处于被关注和被关心的状态,甚至还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3]从足球联赛新闻报道的内容来看,更加关注“人”了,这是对人的尊严的维护和对人的价值的关切,是对人类自我的关怀,是人文精神的具体体现。职业足球联赛新闻报道的人文关怀表现为对受众需求的关注和对运动员的尊重,不再局限于足球事件本身,而是更加深入关心、理解、分析人的因素,尤其是人的情感因素。职业足球联赛新闻报道中,为了经济利益而采取暴力语言或制造八卦新闻来吸引大众的新闻报道已经很少有了,而关于“人”的故事和关于“爱”的故事大大增加了。以人性的视角观察竞技的舞台,关注成功与荣耀背后的人生,理解与谅解失败或失误,客观分析问题的原因,已经越来越为媒体人所践行。毕竟,人是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的主体。在参与形式上,电话互动、短信互动、网络留言等,都已被广泛地应用于职业足球联赛新闻实时报道的过程中。主持人不时穿插受众的意见信息,从而使职业足球联赛观众对职业足球联赛的点评以及对职业足球联赛报道过程本身的评语都能融入其中,以至于观众也成为主持节目的参与人,这样既增强了观众新闻报道的参与性,又促进了节目的趣味性,还使报道更加客观,这是职业足球联赛新闻报道主体向受众延伸的具体体现。广泛听取来自不同方面的声音,必将促使足球新闻报道和职业足球联赛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推动中国职业足球联赛走向更加辉煌的明天。职业足球联赛新闻报道媒介新媒体时代,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通信之间的边界正在被消解,职业足球联赛新闻报道也在媒介融合中不断发展,呈现主动性、跨时空性、交互性、移动化、个性化等特征。随着网络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加之网络与3G手机等新媒体的不断融合与发展,被誉为“第五媒体”的新媒体更是以革命性、颠覆性的冲击力推动着媒介的发展,丰富了职业足球联赛新闻报道媒介,也影响和改变着人们获取职业足球联赛信息的方式。新媒介在职业足球联赛新闻报道中的应用实现了时间上的即时性和空间上的无限性,特别是随着3G手机的普及,“无论在任何地方,都可查看即时新闻和所需资讯”已经成为现实,正在发展的电脑、手机、电视三屏联动信息模式,将为我们提供更具个性化的服务,这是传统媒体根本无法比拟的。如今,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通信之间已经基本实现跨媒体的联动,达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为所用的融合状态,社会发展对资源共享要求的提高,媒体间相互界限淡化趋势的加剧,必将使单一媒体在未来媒体发展中被淘汰。多种新闻传播媒体的综合应用以及传播的全球化是职业足球联赛新闻报道发展的必然趋势。

职业足球联赛新闻报道与现代化技术结合,新闻传播介质和途径的创新,为博客、播客们提供了更加广阔的信息平台,可以更好地满足足球迷各方面的服务需求,甚至还可以进行互动交流。职业足球联赛相关信息的、采集与获取渠道的增加,使其受众大大增加,由此吸引更多的人关注职业足球联赛,这无疑会对我国职业足球联赛产生一种有力的推动作用。而且,职业足球联赛新闻报道媒介的发展,为观众与体育传播媒体之间建立了一座沟通的桥梁,信息渠道的畅通使观众由被动欣赏和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转变为积极主动的体育参与者,这种发展既体现了职业足球联赛新闻报道的多元化特点,又缩短了职业足球联赛与球迷、观众之间的距离。随着体育新闻传播的进一步发展,“人人都是信息的接受者,同时也可以成为信息的采集者和者”将得到更加充分的体现[4]。

可以说,这既是新闻电子技术发展的结果,更有体育新闻工作者观念转变的功劳,还离不开足球爱好者的有力促动。其中,新闻电子技术发展方面,我国早在1987年就创办了《新闻电子技术》,随后又在1993年开始正式出版《中国新闻科技》,以此推动我国新闻报道的现代化发展进程。事实证明,新闻报道与现代化技术结合的成效是显著的,并因此促进了职业足球联赛新闻报道与现代化技术的结合,推动了职业足球联赛新闻报道的进一步发展,对体育新闻报道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职业足球联赛新闻报道方式职业足球联赛新闻报道方式的发展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体育新闻传播方式的多样化促进了职业足球联赛新闻报道方式的转变。职业足球联赛新闻报道不仅采取图片、文字、动画、视频相结合的报道方式,而且对足球赛事、体育明星的报道越来越多地采取故事性、情节性和趣味性的方式。不同类型的感官刺激使职业足球联赛新闻报道得以交互式传播,读者、听众、观众统称为受众,即信息的接受者。以电视媒体的信息传播方式为例,传统的传播者与观众的信息流是单向流动的,而现在电视节目的制作和播出已经采取交互的方式,对于即时播出的节目,人们可以通过在线聊天等方式进行评论或者对节目提出反馈意见,甚至还可以与主持人进行直接交流,实现了足球联赛节目报道过程的交互。新的职业足球联赛新闻报道方式让受众可以通过聊天室、网上论坛、网上民意调查和电子邮件等多种方式进行迅速的信息反馈,既加强了受众与媒体之间的联系,又让受众在获得信息时可以有更多的自,让受众不再仅仅是听众或观众,而成为主动参与者。另一方面,随着职业足球联赛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以及体育新闻传播领域竞争日趋激烈,为了吸引受众,提高经济利益,职业足球联赛新闻报道加大了商业化运作的力度,采取娱乐化的方式,使职业足球联赛新闻报道有较为明显的娱乐化发展趋势。体育新闻娱乐化本身没什么问题,并能为大众所接受,但是,如果用偷窥、捕风捉影以至于无中生有的方式进行新闻报道,则无疑是体育新闻报道的“八卦”化。虽然我们说“媒介的产品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但为了坚持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原则,职业足球联赛新闻报道应充分体现积极向上的精神,在新闻报道工作中做到新闻第一位、娱乐第二位的体育新闻传播,将职业足球联赛相关信息客观、真实地呈现给受众,以便受众能正确地认知体育,避免过于娱乐化导致报道偏向,失去体育新闻报道尤其是职业足球联赛新闻报道应有的价值[5]。从职业足球联赛新闻报道的方式来看,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体育综合报道到创办足球专业期刊,从体育综合栏目到足球专栏和大板块足球节目,足球新闻报道不断得到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职业足球联赛随着以网络为主题的新闻报道而得到迅速发展,报道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职业足球联赛新闻报道方式的发展主要呈现两种明显的趋势:一是直播方式增加,为了满足足球爱好者的需求,职业足球联赛新闻报道从简短的新闻延展为直播方式;二是网络报道方式增加,依托中国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职业足球联赛新闻报道网络化趋势十分明显,越来越多的职业足球联赛都在第一时间经过网络进行传播,与此同时还有相关的图片和视频。

第3篇:赛事新闻范文

体育新闻选材的特征

体育新闻以竞技运动报道为主。纵览当今的各类体育类报纸、电视、网络等新闻传媒,凡体育新闻报道,无不以竞技体育报道为主。正如两位美国著名体育新闻记者在他们所著的《体育新闻报道》中所说“赛事报道并不是体育新闻报道的唯一内容,但它却一直是大部分体育版的基础”[1]。我国体育新闻研究者在《羊城晚报与纽约时报体育报道的比较研究》中也指出“两报在其体育报道中均以竞技体育方面的信息传播为主,特别是对国内外重大体育比赛的报道占相当比例。竞技运动成为两报报道的重点。报纸媒介为满足越来越多的民众对竞技体育信息的阅读热情,把竞技体育的报道作为自己办报的重点之一”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竞技体育独占鳌头,成为体育新闻的宠儿呢?

首先,竞技体育最具有新闻性。

好莱坞著名导演曾说:“没有一部奥斯卡影片所制造的悬念能与一场足球比赛媲美。在运动场上任何结果都是可能发生的,竞赛对手之间的实力越接近,双方的竞赛水平越高、其悬念性越强”[2]。那么又正是这种悬念性,使竞技体育比赛最具有新闻性。新闻理论曾阐释这样一个道理,新闻价值的体现,关键在于该新闻是受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事实”[3],越是受众想知道又无法预料的事实,越能吸引受众,越具有新闻性,体育新闻亦是如此。

第二,竞技体育有丰富的新闻源。

竞技体育不仅具有显著的新闻性,同时还具有丰富的新闻源。源头之一是竞技体育的赛事频繁,之二是竞赛项目十分丰富。

第三,有忠实的观众群体。

由于竞技体育竞赛的激烈性、悬念性、激烈性、高情感性,与中青年及男性在心理上天然的接近性,决定了这样一个受众群体,对竞技体育新闻报道尤其喜好。

体育新闻表达要素的特点

1.语言的运用。

一个美国记者曾说过这样的话:“每个年轻记者都应该既到广播电台任职,也在体育新闻编辑部任职,在广播电台任职,记者可以学会怎样很快地抓住一件事的核心,然后写出供人们用耳朵听的报道。……而体育新闻的写作之所以有益于年轻记者,是因为它本身具有充分表达的余地。”这里所说的“充分表达”,实际上就是指语言的运用。

因为体育事件的发生是在特定的条件下进行的,同其他新闻事件发生的偶然性、突发性相比,有着本质的区别。所以,没有人怀疑体育新闻事件的真实性和客观性,这就为体育新闻报道的语言表达提供了宽松的背景。体育比赛是一项充满竞争、富于刺激、展现和体验美的活动,体育新闻传播要充分体现和表达这种运动的实质,就必须注重语言的运用。

在各类新闻报道中,一般情况下不允许运用文学语言描述新闻事件,因为文学语言难免不存在想象和情感因素,容易改变新闻事实的真貌[4]。而体育新闻报道的语言运用则不是这样,它容许文学语言在体育新闻报道中存在,而且正是由于形象化的文学语言,使体育新闻报道充满活力,生动感人。

请看美联社的一则消息:“在洁白晶莹的冰面上,一对服饰鲜艳的男女,在绚丽变幻的灯光下,伴随着优美动人的乐曲翩翩起舞。他们时而款款慢舞,大有飘飘欲仙之感;时而风驰电掣,颇有叱咤风云之势,闪闪发光的冰刀在冰面上划出一幅美妙的图景。冰上舞蹈使滑冰技巧与音乐、舞蹈浑然成为一体,以独特的艺术魅力,给人以美的享受。萨拉热窝冬奥会上5万多张冰上舞蹈比赛入场券最先被抢购一空, 其原委就在于此。”

在这则消息中,如果记者只是报道5万多张门票被抢购一空,因为人们如何喜欢花样滑冰,消息就会平淡无味,而记者描述了一段花样滑冰比赛过程中场景以及给人的感受,最后点题报道了消息的主体内容,使人们看了消息后不仅领略了一番花样滑冰的魅力,也了解了门票销售一空的事实。

尽管文学语言在体育新闻报道中可以运用,但也必须掌握好分寸,否则,会给人一种华而不实,故意卖弄的感觉,同样也会影响体育新闻传播的效果。

2.数字的运用。

体育比赛结果的数字在新闻报道中具有重要作用,但也不可以随便滥用,而是要用得恰到好处。比如说田径比赛,每个项目一般是录取前八名进行计分奖励,如果将前八名的比赛成绩一一罗列,岂不是画蛇添足,繁琐不堪。

体育新闻报道中数字运用的最大特点就是简单明了。只表示比赛的时间、技战术统计结果以及胜负的结果。虽然体育新闻报道中的数字运用较为简单,但数字所表示的意义都非同不可,因此,体育新闻报道中的数字运用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3.情感的运用。

心理学中对情感的体验分为高强度情感体验和次强度情感体验。由于体育运动竞赛是直接追求胜负、公开挑战极限、在规定的时间内能及时看到结果的运动形式,使人们在体育运动中可以强烈地体验到胜利后的狂喜、失败后的悲伤,战胜自我的自豪,意志软弱的羞愧。因此,体育运动本身就是一种高情感体验的运动形式。

如在各种场合的国际竞技运动大赛中常常看到参赛者胜利后,激动与眼泪交织在一起,在运动场上狂喜地奔跑和跳跃;也常常看到参赛者失败后,抱成一团悲痛的哭泣。

体育新闻正是对这种高情感体验的运动活动进行报道,自然而然也就充满着高情感的色彩,尤其是在受众带着明显的地域性、倾向性观看体育新闻报道的时候,随着比赛的胜负,受众喜、怒、哀、乐的体验就更加鲜明和强烈。如:当2000年世界杯足球赛人们激情共度“意大利之夏”时,除了记住日耳曼人的第三次加冕、马拉多纳伤心的泪水,一定也不会忘记那个静坐场边、咬着手指、黯然神伤的巴西少女。又如在2002年韩日世界杯足球赛上,当韩国队首次在世界杯大赛上冲进四强,韩国举国上下“400万‘红魔’彻夜狂欢”,比赛结束后,约有100万在家中看电视的球迷,迅速走上街头,他们欢呼胜利的口号,燃放焰火,在街道上形成人流,又跳又唱。政府不得不出动三万名警察,进行重点路段的交通管制。当日,韩国汉城光华门广场完全就成了红色的海洋……

体育新闻的情感性特征,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媒介追求。体育新闻是以人为核心的新闻,既然是以人为核心的报道,就应该充分地展现对人的情感的尊重、对新闻背后人的内心世界的揭示。如果在体育新闻报道中“见物不见人”、“见事不见人”、“见人不见性”,从传播方式和态度来说,是有悖于“以人为本”的大众媒介追求。

近些年来,体育新闻对运动竞赛的消息报道仅仅是很少的一方面,而更多报道的是那些真挚感人的与体育赛事、体育人物密切相关的故事。当今发达国家的足球转播已越过了“看球”的水准,步入了“看人”的层面。德国甲级联赛中以平均十七台摄像机转播单场比赛,不但以多机位竭力捕捉场上最精彩的镜头,同时也不忘搜寻千姿百态的绿茵众生相,两台专用机自始至终对准各队教练席,把场上的风云变幻与教头的喜怒哀乐加以切换编辑,构成耐人寻味的精彩镜头,从更多的人文意义上挖掘运动员的魅力。这些对赛事背后新闻的报道,更多地关注到了体育比赛中人物的家庭、婚恋、母子情感、父子情感、以及竞赛的间接参与者。

体育新闻受众的特征

1.以高学历年轻男性为主。

据成都体育学院的一份成都范围内的受众调查显示:调查对象中,从18~40岁的男性公民是体育受众的主体,其中17~35岁的年轻人占了体育新闻受众的一半以上。受众学历以大专以上的学历为主。性别构成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尤其是积极受众或者说忠诚度高的受众男性的比例尤其大。

2.表现出高度的情感卷入。

体育受众一般具有较高的情感卷入。不少体育受众为了观赏一场精彩的比赛彻夜不眠,还会在一起品评讨论,甚至激烈争论比赛中的场景,队员的表现和裁判的公正与否,这与观看时政新闻和娱乐新闻等其他新闻的表现大不相同。

一份在成都地区的实证调查表明:有的体育受众“只要出报就买,和有重大比赛或自己关心的比赛球星就买的读者占了体育报纸读者的76.5%,阅读一份报纸的平均时间是84分钟,又40.4%的读者会在拿到一份报纸以后一口气读完”。这都反映了体育受众的高度情感卷入。

3.比较稳定的触媒习惯。

体育受众具有较顽强的触媒习惯。据调查,在所有的媒体中,电视是体育受众接受率最大的媒体,其次是综合报纸的体育新闻,再次是体育专业报纸,然后是网络,通过广播接受体育新闻的人最少。积极受众会积极购买体育专业保证,触媒的目的性很强。有些受众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长期购买某份报纸,或观看某类体育节目或体育赛事,比接受其他节目的忠诚度高。

4.接受体育新闻时专注度较高。

体育受众在收看体育节目或体育赛事时,专注程度较高。一般不愿被打扰,也不愿以伴随状态接受体育节目尤其是直播的体育赛事。

5.接受动机多为娱乐消遣。

体育新闻在普通的受众来看不同于经济新闻、时政新闻、教育新闻等严肃的新闻,严肃的新闻帮助受众“监视环境”、“联系社会”,提供了解社会的信息环境或者说媒介环境。在一般的体育新闻受众看来,体育新闻并不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而已经成为娱乐的组成部分。但这种娱乐,又不同于一般的社会新闻和娱乐新闻,一般的娱乐新闻多是诉诸于人们的情感诉求和伦理诉求,而体育新闻的一些内在的本质,比如讲规则、有标准,还是比一般的娱乐更令人欣慰,并且更具有现代性。

据调查,体育受众的接受动机主要是:喜欢体育、娱乐消遣、丰富知识、了解体育事业的发展、获得精神鼓舞、关心偶像、获得谈资,从媒体获得对自己观点支持认同、关心体彩等。这些都与娱乐消遣的动机相关。

6.逆向心理定势严重。

体育受众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接受体育新闻的逆向心理定势比较严重。所谓心理定势,就是受众对自己不能接受的传播内容产生的一种抵制心理,或受众对新闻的宣传内容排斥抵触的心理倾向。这种心理定势决定了体育新闻受众的接受习惯和为了适应这种心理定势和接受习惯,体育新闻媒体尤其是某些平面媒体的过激表达方式。

注 释:

[1][美]布鲁斯・加里森:《体育新闻报道》,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55页

[2][美]斯蒂文・小约翰:《传播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8页

[3]郑保卫:《新闻学导论》,新华出版社1990年版第105页

第4篇:赛事新闻范文

暂敛谈笑吧,言归正传。华赛风波,随着林勤被撤销金奖而稍有平息,但是有关新闻摄影在数码时代面临困惑的讨论还将要延续很久。不过,我对于这种讨论实在没有兴趣,因为这种思维的路径对于真正的新闻图片伦理毫无建设,只能回避问题实质,大而化之,甚至模糊新闻摄影伦理的界限。好比身体出现了脓疮,那就狠了心将它剖析直至剜除,而不是去大谈什么皮肤的护理之道,却任由脓疮裹着一层薄纱布,继续发散着恶臭!

就事论事地说,直到现在,林勤都不认为做错了什么。面对质疑,林勤言之确凿地搬来所谓的大学新闻教育加以搪塞,说什么在大学学摄影的时候就可以公开拼接照片,以证明现在的所作所为并没有什么不合适。

但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林勤应该明白,即便大学的新闻教育的确有不如人意的地方,但是新闻摄影的道德原则并非是新闻摄影课程的自然延续――它始终存在于我们记者的新闻实践中,并具有超越大学围墙的普适价值。道理很简单,你不再是学生了,你的拼接图片的技术影响力,已经不仅局限于学校的暗房,已经很不幸地从你从事的新闻平台扩展到社会层面。在这种情况下,你再拿大学时代的新闻摄影举动为自己现时的行为作辩护,是否显得幼稚而苍白呢?

从林勤接受采访时的说辞看,他早在拍摄这张新闻图片的时候就“很自然”地准备要去做接片处理。这说明合成新闻照片对他来说已经是潜移默化的自觉做法。什么技术可以“让信息量更充分”,那就毫不犹豫地拿来使用,不惮于用拼凑或者合成或者其他艺术手法粉碎新闻摄影最起码的真实性原则,行吗?

对于那些没有职业自我约束感的摄影记者,我们不能寄望他们能为读者提供真实世界的图景,因为新闻事件、新闻人物对他们而言都是可以纵的、被摆布的、被优化的;当然,这些以摄影记者为职业、以完美主义的浮夸理论为自己指路的“造梦人”,更是那些完全倚赖信誉才得以成立的“荷赛”或者“华赛”的噩梦。

必须要申明的是,以林勤为主角的“华赛”事件无论影响有多恶劣,都不能必然地得出中国摄影记者的职业道德整体滑坡的结论。仅从这次事件是被网民揭露出来的事实看,自诩为中国“荷赛”的中国国际新闻摄影大赛缺乏应有的机制和能力去杜绝造假的参赛作品。进而,网民质疑华赛评选程序的言论,并不是可以一概地斥之为“胡乱猜想”。

第5篇:赛事新闻范文

作为世界性新闻赛事获得海内外业界肯定

整整五个月前,经过来自世界十余家顶级媒体机构的数十位专家、负责人组成的两级评委多轮评选,全球新闻奖评选结果于2014年10月27日在北京揭晓。从来自138个国家和地区450多个新闻机构、500多名新闻从业人员的1424件参赛作品中,评委会为峰会公益、媒体创新和新媒体报道3大类别4个奖项(其中,峰会公益奖包括发展中国家优秀新闻团队奖和发展中国家优秀新闻从业人员奖)共选取产生4个获奖者和19个提名奖获得者。

其中,半岛媒体集团英文频道“东方101”节目组获发展中国家优秀新闻团队奖,《印度教徒报》记者帕拉古米・塞纳斯获发展中国家优秀新闻从业人员奖,《今日美国报》作品《大屠杀的背后:美国群死群伤恶性凶杀案件之鲜为人知的故事》获媒体创新奖,美国《环球邮报》网站作品《变革中的缅甸》获新媒体报道奖。

这些参赛者、团队或作品,其来源范围、题材体裁、数量质量均超过评委、嘉宾,甚至组织者的预期。路透社原总编辑史进德说,全球新闻奖创设第一年,就吸引到如此多高质量参赛作品,令人印象深刻。评委会成员来自世界很多国家,保证了评选结果的全球性。所有获奖作品都传递了公正、美好和创新等愿望。美联社高级副总裁戴茜薇说,此次获奖的不少作品都有很强的新闻性和创新性,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亚洲的声音在新闻奖评选过程中得到了倾听。

事实上,全球新闻奖作为世界媒体峰会创设的首个涵盖多种媒体业态、覆盖全球的综合性新闻赛事,从创意到实施只有短短一年时间;从筹备工作正式启动到面向全球征集作品,仅有不到半年时间。而且,由于世界媒体峰会秘书处及全球新闻奖评选办公室设立在新华社,这个奖项也成为主要由中国媒体机构承办的全球性赛事,其复杂、紧迫、曲折同样超乎预想。

全球新闻奖顺利举办后,其在国际新闻界造成的反响同样出乎意料。经初步统计,对于这样一个由中国官方通讯社承办的世界性新闻赛事,海内外重要媒体,包括美国之音等几乎没有负面评价,绝大部分都是正面、积极的肯定。其中也有《联合早报》《中时电子报》等外媒认为,该赛事体现了新华社和中国媒体对于国际话语权的重视,甚至是要与普利策奖“互别苗头”。

热潮退去,作为新闻奖组织评选的亲历者之一,笔者也不时反思,成功的因素在哪里?又还有哪些遗憾有待改进?个人认为,从格局上,本届新闻奖的成功因素在于擎起了价值观的大旗,以“公益”融通中外、规避矛盾,促成了中西方媒体、从业人员对这一赛事的广泛认可;从技术上,充分运用互联网、人际网和商业网,以现代手段推广介绍,为赛事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

“公益”理念融通全球

本届新闻奖最大的特点和优势,就是从设计之初即确定了以“公益”理念主导。这一理念不仅符合世界媒体峰会鼓励全球媒体平等合作、履行社会责任的精神,也顺应国际社会关注公益、关注发展的潮流,更体现承办方勇于担当、精准定位的魄力和能力。在前期调研中,我们也注意到,虽然世界上各种新闻赛事不少,但是由主流新闻媒体机构主动发起,将公益理念和专业水准融合评比,而且不限参赛范围、不限作品形态的,基本还是空白。

突出“公益”这一价值观,来自不同国家地区、不同意识形态、不同社会架构的峰会主席团成员机构,才能最大限度减少顾虑,积极参与到赛事的筹备和开展当中。这一倡议甫一提出,便得到了美联社、半岛媒体集团、共同社等峰会主席团成员的广泛肯定。各方也积极为此提出各种建议,但核心都是如何更加突出公益理念。最终综合各方意见,此次赛事设立峰会公益奖这一类别,其中包括发展中国家优秀新闻团队奖和发展中国家优秀新闻从业人员奖两个奖项。

从最终的参赛和评选情况看,公益理念也成为本届赛事最大特色和亮点。在公益奖项的参赛者和团队中,有的长期致力于报道莫桑比克健康、教育情况,有的采写了揭示卢旺达战乱地区“娃娃兵”境遇的深度报道,有的以组合报道描绘了斯里兰卡农民、渔民及社会经济状况,有的从日常生活的角度展示了巴勒斯坦人民在乱世中的精神风貌。

很多评委在评选期间都表示,虽然此次赛事突出公益理念,但并不仅看参赛者的口号,还要综合评比其新闻作品质量以及对公益事业的贡献。从收到的作品看,很多都达到或超出了他们的预期,这不仅提升了评选的水准,也形成了此次比赛的突出特色。特别是一些来自发达国家的评委表示,完全没有想到来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作品质量如此之高,他们本人在阅读作品时都被深深打动。一些入围或获奖的参赛者得悉喜讯后也来信表示,如果不是因为这一奖项,他们和他们的作品很可能默默无闻,消弭于新闻信息的茫茫大海之中。正是因为有了这一平台,他们自身、他们的作品,更重要的是他们作品所报道的事物,才能更广为人知。

其中的一些评委和参赛者也对中国媒体主动承担赛事的组织工作大加赞赏,认为在当前媒体环境下,中国媒体机构主动承担,为发展中国家的媒体团队和个人设立这一奖项,并在发展中国家广泛、积极推介赛事、征集作品,实属不易,让他们感受到了中国媒体的善意和诚意。

综合来看,公益、发展既是融通中外的价值观,更是目前阶段的中国所重视的、所必需的理念。在以价值观引领传播的道路上,我们不需要拾人牙慧,炒作西方媒体所谓“民主”“自由”等冷饭,只需要结合国际国外两个大局,客观冷静分析总结,立足自身,主动沟通,树立推广既符合实际又引领潮流的价值观,就能更好地开展国际传播,实现各方的共赢、多赢。

现代技术推介赛事

首届世界媒体峰会全球新闻奖是个新生事物,如何推广更是毫无经验可循。评委会办公室领导在立项之初就提出,新闻奖的推广模式要创新、突破,重点在海外打造影响力。

新闻奖的特色在于“专业赛事、国际为主”,难以照搬大众推广模式,也不可能大笔砸钱于海外宣介。经过前期调研和综合考量,我们以“经济、有效、广泛”为推广原则,以“树立品牌、引发参与”为推广目标,以“立体、集成、扁平”为推广策略,并由此逐步探索和形成互联网络、人际网络、商业网络等各渠道形成合力的推广模式。

此次推广首先明确以重新设计建设的世界媒体峰会官网及专设的新闻奖频道为龙头,将峰会、新闻奖、在线培训、媒体中心、会员中心、社交媒体等内容和服务集成在一个网站,为参赛者和其他访问者提供一站式服务,同时也为未来的峰会其他活动搭建框架。

在此基础上,我们确立了几个重点渠道和方向。首先是在互联网领域,除了在新闻奖官网外,还在Twitter、Facebook、微信、微博、Linkedin等大众及专业社交网络平台开设官方账号,征集启事,宣介峰会及新闻奖。同时,在适当节点上,专门在“iCrossChina”、Youtube网站,以及海外社交媒体,了专访峰会秘书处秘书长、评委会办公室主任周宗敏同志的新闻视频,其在Youtube的这条视频很快点击量就超过了6万。

其次是充分利用新华社已有的海外人际传播网络。经过前几年的不懈努力,我社已建立遍及全球的180个驻外分社,内派员工数百人,雇员数千人,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国际人际传播网络。参考以往经验,我们积极发动驻外分社,灵活运用当面宣介、分发资料、推荐参赛等多种宣介方式。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推广还充分运用了联合国、无国界医生等国际组织的网络架构,与其合作推介赛事。

此次推广还充分利用商业网络,合理审慎使用商业模式在海外开展宣介。比如,评选办在承办普利策新闻奖的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刊物《哥伦比亚新闻学评论》及其官网投放广告,实现了中国新闻专业奖项在西方顶级新闻专业刊物上的传播。我们还通过互联网新闻内容提供商,向其两万余家新闻网站客户推送宣介资料。

当然,新闻奖推广并未放弃传统媒体渠道。比如,由于《印度教徒报》的积极推广,此次新闻奖中出现了大量来自印度、尼泊尔等南亚地区媒体的优秀作品参赛。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推广模式并非各自割裂,而是相辅相成、综合运用的。比如,在Youtube播发的新闻视频、在各大报纸刊登的新闻等,也在峰会和新闻奖官网、Twitter、Facebook等社交媒体中展示,形成推介“组合拳”。

在评委会办公室领导的不断提醒、督促,甚至亲自操刀下,新闻奖的推广模式和活动也逐步明晰、成熟,超出了我们的预期,取得了几点突破。

在新闻奖推广过程中,社交媒体的表现出乎预料。比如,在峰会Twitter官方账号的征集作品启事,被粉丝几次转推后受到美国国际记者中心的关注,不仅被其拥有数万专业人员粉丝的英文、俄文、葡萄牙文、阿拉伯文Twitter官方账号转发,而且被列为“特别机遇”在其官网首页头条予以展示,完成了典型的“零成本”、“由下至上”推广模式,实现了本届新闻奖在西方主流媒体从业人员中的大范围推介。

其次是通过商业谈判,新闻奖的推广活动规避了意识形态的争议,以很低成本顺利实现了在《哥伦比亚新闻学评论》这类西方顶级新闻专业刊物上的宣介。而在《哥伦比亚新闻学评论》网站投放广告的位置,前一天展示的正是路透社推介其普利策奖获得者的广告。此外,此次推广使用的互联网新闻内容提供商TheNewsMarket. com,相当于新闻网站内容的水龙头。通过这家企业的服务,新闻奖也实现了低成本、高效率的海外大范围推广。

第6篇:赛事新闻范文

报纸:交代结果、过程与评价

1990年的北京亚运会,电视报道和转播方式并没有像今天这样丰富,广播虽然有直播的功能,但由于其转瞬即逝,保存性差,民众更多地通过报纸获得消息以了解体育赛场上发生的事情。《人民日报》当时就刊登了大量关于1990年北京亚运会的消息。

《人民日报》报道亚运会赛事的高峰期,均出现于中国举办亚运会的时候,作为东道主,我们媒体的采编工作更加方便,民众的关注程度也更高。而1990年的北京亚运会作为我国第一次承办的国际综合性赛事,必然会带来媒体大规模的关注。在当时,大多数民众还无法通过电视观看到足够多的比赛,网络也尚未出现,报纸就承担着赛后报道的重要任务。而报纸的篇幅有限,要在有限的空间内传达大量的信息,体育报道就要力求简单和概括,对于比赛的报道往往只是交代一下结果和过程,并给予评价。

电视:再现比赛过程

电视是1990~2010年20年间我国体育新闻报道的主力军。电视有图文并茂和直播的优势,受众可以通过电视目睹赛场上正在发生的事情,通过观看比赛得到自己想要的信息。

1990年亚运会国内宣传总部的直播录像组全组“22人在15天中共收录20个场馆的微波传送信号970多小时。由吕明俭直接导播的《亚运赛场》节目,每天三个单元、两套节目播出,共计直播120多场比赛,总计230多个小时;录像播出35场计60多个小时;中间插播、临时垫播节目23次计20小时左右”。②当时的情况是,我国的地方台尚未实现频率专业化,央视也主要是一套对赛事进行转播和报道。1995年央视体育频道(CCTV-5)开播,为我国体育新闻报道的专业化开启了一个新的模式,电视观众可以通过电视看到世界各地正在进行的比赛。从1998年亚运会开始,CCTV-5便成了广大民众获取体育新闻的主要渠道,而CCTV-2、CCTV-4、CCTV-7在亚运会的时候也会辅助CCTV-5进行赛事转播和报道。

亚运会的电视报道从1998年开始正式开启专业化并逐渐达到鼎盛。电视体育报道的新闻叙事从比赛的现场直播开始,无论是解说员还是新闻节目主持人,都是配合画面传递信息。新闻画面是有灵性的,这种灵性就要求新闻叙事更加生动活泼,与新闻画面更好地配合。

网络:交流互动

网络时代的体育新闻报道开启了一个新的模式,主要表现为信息量大、时效性强。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站的重视以及受众需求的提高,网络体育新闻报道逐渐发展起来。

对亚运会的网络专题报道最早是在1998年泰国曼谷亚运会时。当时,新浪网以“‘98曼谷亚运会”为题建立了专题网页(http://.cn/),其网址还包括了亚运的拼音“yayun”。从2002年釜山亚运会开始,新浪体育频道正式开始分类设置专题报道。对比来看,曼谷亚运会新浪网络专题在12天内共报道了126条新闻,而2010年广州亚运会期间,仅仅游泳这个大项,报道总量就达到了1300多条。

网络的出现让信息共享和受众交流更加快捷和有效,同时也让体育报道出现了新的报道形式。从比赛刚刚结束后的微博报道、标题新闻式报道到新闻消息、新闻评论、精彩点评,丰富的报道形式加深了受众对于比赛的理解,也是记者对于新闻的挖掘不断深入的体现。这类叙事形式就是典型的网络体育报道叙事,给受众提供了全方位的赛事信息。

1998年后的三届亚运会期间,网络媒体逐渐兴盛,其叙事风格也由1998年的以快讯和评论为主,逐渐转为把各类媒体碎片化、零散化的消息统一整合,既有标题式新闻的简洁,也有电视新闻的灵活、评论的犀利和特稿的生动。受众可以随时表达看法,甚至受众在博客里创作的作品也可以成为赛事报道的消息,让赛事报道成为意见交流的平台。

媒体融合:受众共享信息

在当今的信息传播中,视听新媒体逐步进入人们的生活。

就体育新闻的传播而言,新媒体的传播更加快捷和有效。以手机为例,手机已经可以实现对重要比赛的文字直播,与受众的互动也可以搞得有声有色。而新近兴起的微博也成功转移到手机媒体,只要打开手机,就可以通过微博了解体育赛事预告,知道正在发生的体育新闻。手机媒体虽然还处在探索和起步的阶段,但其简单快捷的传播方式与当今快节奏的生活十分匹配,受众会更好地利用其共享赛事报道。

媒体间的纵横对比

体育新闻的转型不仅是主流媒体间的转变,还体现在媒体之间的对比之中。

从纵向对比来看,1990年北京亚运会和1994年广岛亚运会,我国的体育报道是在广播、电视、报纸中展开的。由于电视频道有限,网络尚未走进民众的生活,报纸更多地承担着比赛结果和发表赛后评论的功能。广播也以其第一时间的报道时效和便携性,分担了报纸的一部分压力。而1998年亚运会,电视的专业频道已经开始运行,网络也开始走进民众生活,体育新闻报道在这一时间段成功过渡。直至2010年我们看到了全媒体的报道形式。

从横向上看,2010年的广州亚运会,报纸、电视、网络分工明确,不再是以前仅仅依靠报纸或者电视支撑的局面,而是形成了一种全媒体参与、多种媒体互补的报道样式。广播让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知晓赛场上发生的消息;电视可以满足人们对现场感的要求;报纸可以做犀利的文字点评;而网络可以提供来自多种渠道的信息。

结 语

在网络不断发展的今天,报纸更多地承担的是总结和预告的功能,广播更多地承担的是以声音传递赛场信息的功能,而电视能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满足受众对直播的第一需要,网络电视、手机电视等逐渐火热起来,全媒体的体育新闻时代正在到来。所以,我国20年来体育新闻的传播是从线性传播到非线性的自由传播的转变,是由公共媒体到自媒体的转变,这种转变更加注重个人的感受和信息获取。在自媒体不断涌现的环境下,受众不再是过去的被动的接收者,信息传播也不是单向的点对面方式。在Web2.0时代,受众正在成为积极参与的用户,媒体消费者通过媒体平台与运营商、内容商互动,实现了点对点的传播,受众也拥有了一定的话语权。

注释:

①薛文婷 邢学波:《论〈人民日报〉亚运会报道中亚洲叙事的嬗变》[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年11月

第7篇:赛事新闻范文

表情坚毅,头发花白,身材健硕,思维敏捷,妙笔生花……如果从荣获第八届长江韬奋新闻奖获奖者的角度,去为青海人民广播电台记者万玛加做一个简要的描述,也许前面的定义会令他满意。然而,作为非常熟悉他的同行和朋友,我却实在不想用这么严肃的字眼来形容万玛加。在我眼里,他是一个性格朴实、血肉丰满的藏族汉子;他不仅仅是一个广播记者,更是一个青藏高原上身体力行的新闻旅人。对新闻事业的那份激情和在困难情境下的百折不挠的那份执著,使万玛加在工作和人生的每个关节点上都显现出非凡的实力。

青藏高原自然条件艰苦,但是高原人缺氧不缺精神、不缺骨气、不缺动力,万玛加就是这些人中的一个。1992年,他从青海民族学院法律系毕业,进入青海人民广播电台群工部工作,从那时起,他就下决心要做一个范长江那样走遍高原山河的新闻人。15年来,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他已经从一名初学者成长为经验丰富的“老”记者,但对青海高原那份炽热的情怀没有变,对新闻工作那份深厚的热爱没有变,他身体力行实践着自己当初许下的青春诺言。

作为一个自小生长在高原上的藏族记者,万玛加坚信,新闻不仅是用手写出来的,更是用脚走出来的。基于这种信念,他像自己的祖辈一样,走上茫茫高原,开始了自己虔诚的新闻之旅。1992年至2000年,万玛加一直在通联部门从事广播交流节目《听众与广播》、《各地之声》的采编工作,八年间,他深入到农村牧区、田间地头、工矿企业、车间厂房进行大量的报道采访活动,新闻一线的实践、大量稿件的采写不仅使万玛加熟悉了业务知识,也得到扎实的锻炼和积累。几年间先后独立采写完成了《改革开放话海北》、《喜看今日新大通》、《改革开放看湟源》、《土乡巡礼》等多个大型系列报道的采编任务,共采写、编辑节目410多期。1997年,他采写的录音通讯《寄情青海湖畔的挪威小伙子》获得青海新闻奖二等奖和中国彩虹奖二等奖,青海广播电视新闻奖二等奖。

2000年12月底,万玛加被调到新闻部从事一线新闻采访工作。在工作中他一边虚心向同事们请教,一边努力自学新闻理论。他用勤奋的双脚“跑”新闻,用敏锐的双眼“抓”新闻,用思考的大脑“写”新闻,以独到新颖的新闻视角,不断发现、挖掘出含金量高的新闻。

2002年,青海省创办了“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此项赛事是在中国举办的级别最高、规模最大的国际体育单项赛事。此前,青海人民广播电台从没有过报道这类国际大赛,台里也没有专职的体育记者。万玛加接到采访任务后,多方了解自行车赛事知识,熟悉比赛规则,积极探索报道形式。连续五届赛事他都作为上路记者,继续发挥自己善“跑”肯钻的特点,全程采访报道了这项赛事。从第二届开始,他在赛事期间还每天不定时、不定点地通过手机现场直播的方式完成青海人民广播电台新闻频率、交通音乐频率相关赛事节目中的“环湖赛”报道。他写的述评《环湖赛带来的思考》《尽展魅力的环湖赛》得到业内人士的好评,连续获得青海新闻奖和青海广播电视新闻奖,他也连续被赛事组委会评为宣传工作先进个人。

2003年,在同志“九・一六”讲话发表一周年之际,青海人民广播电台与西部七省份广播电合制作了大型广播直播节目《西部广播的春天》。9月16日当天,8个台同步现场直播。万玛加作为青海人民广播电台的特派记者,在接到任务的第二天即9月13日就赶到昆仑山下的青藏铁路格拉段南山口工区进行采访报道。这个地区在过去的许多年里,既听不到广播,也看不到电视,报纸就更别说了,信息极为闭塞。“西新工程”的实施使这里的群众清晰地收听到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青海人民广播电台的节目。

昆仑山地区平均海拔都在3千米以上,这里空气稀薄,气候恶劣,万玛加一到南山口等施工点立刻投入采访工作,他不顾高海拔缺氧的危险,到海拔4千多米的施工现场,向工人师傅了解“西新工程”带来的影响。他发现在青藏铁路沿线、昆仑雪山之下,广播的收听效果特别好,这小小的收音机已经成为青藏铁路建设者在高原工地了解外面世界的窗口。穿梭于青藏线的藏族客商也引起了万玛加的注意,他用藏语在同藏族客商尕藏丹巴的交谈中,体会到了“西新工程”给他生活、经商带来的变化与便利。由于有了事前的精心策划和前期深入的采访,9月16日万玛加的电话直播简洁明快、立意深刻、音响运用得当,播出效果十分理想。得到大家的好评。2002年,万玛加参与的《西部广播的春天》这组现场报道先后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特别奖,2002年度全国广播新闻现场直播年赛二等奖;万玛加采写的短消息《广播声声越昆仑》同时获得了“中国新闻奖”二等奖,“青海新闻奖”一等奖,青海广播电视新闻奖一等奖。

十几年在高原上奔袭长旅的经历,练就了万玛加过硬的采访本领,也更加加深了他对脚下这片土地的深情,不管获得多少荣誉,他都不改初衷,深深地眷恋着自己的采访旅程。2003年底,青海人民广播电台新成立了新闻中心,万玛加先后担任了新闻中心经济新闻组副组长、组长。4年来,作为一名新闻采编一线少数民族记者和新闻中心经济新闻组的组长,认真负责的态度、团结协作的精神使万玛加负责的经济新闻组圆满完成了“郁金香节”、“青洽会”等省内重大活动的新闻报道任务,同时还参与报道了大型系列报道“为了三江源”、“海东充满希望的田野”等省、台的重点报道,他自己还独立一人完成了“环湖赛”、“抢渡黄河挑战赛”、“十运会”等省内外重大活动的新闻报道工作。圆满地完成了青海省委宣传部、青海省广播电台等交给的采访任务。

第8篇:赛事新闻范文

进入21世纪,文化多元化已成为现实和趋势,新闻摄影面对传媒多元化、摄影多元化的强烈冲击,一个个老问题又摆上新闻摄影的桌面:新闻摄影有无“艺术”?能否“摆拍”?能否“创作”?早已求同的老调,现在又异化重弹。一些大赛的“前卫”“另类”获奖作品更让不少人感到费解和困惑。新闻摄影面临的新课题已不仅局限在传播媒介、传播主体和传播形式上,还触及怎样再认识自身特性的问题。笔者认为,探索这些有争议的问题,对新闻摄影改革发展大有裨益,而探索的前提是“解放思维”,即以多向思维为钥匙,打开“非此即彼”这个僵化的锁头。

“荷赛”一直是我国新闻摄影者追求的目标之一。然而,起初由于思维方式单一,观念陈旧,拍摄内容和表现手法尚未“达标”,故在八九十年代仅有两幅作品获奖。而2000年后则取得辉煌战果,13年间,我国已有27幅(组)新闻摄影作品陆续攀上荷赛奖坛,获6个一等奖、8个二等奖、11个三等奖和2个优秀奖,且涵盖了比赛的全部类别。纵观这些国产佳作,笔者认为许多是典型的多向思维产物。

新闻摄影多向思维是指在保持新闻摄影基本特性的基础上,兼收并蓄其它摄影类别的理念、技巧、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法,开拓新闻思路、表达方法、组织形式和传播途径。利用这一方法观察新世纪的新闻摄影,分析近年国内外重大赛事获奖作品的“前卫”“独特”,笔者认为其发展有两个明显特点。

多元融合

各种类别的摄影与新闻摄影和谐共存,均可为新闻摄影所借鉴。一幅有新闻价值的图片如果能有好的用光、构图等摄影艺术元素支撑渗透,整体价值就会大大提升。《南方都市报》记者方谦华把艺术人物肖像摄影和静物摄影的拍摄方法淋漓尽致地用于具有新闻价值的一片濒临灭绝的植物叶子上,在这里,摆拍是毫无异议的。如婀娜少女般优美的《中国万州自然保护区内濒临灭绝的植物》获得第51届荷赛自然类单幅一等奖,摄影艺术元素为新闻图片增光添彩。作者把“叶子”带离现场并进行摆拍,会被认为有悖于新闻摄影拍摄原则。“叶子”具备濒临灭绝植物的新闻事实,笔者认为拍出的图片并没有脱离新闻摄影的真实性。

《新快报》李洁军用小玩具人导演拍摄中外历史著名战争场面的《复制战争》获第52届荷赛肖像类组照三等奖,在国内引起争议,其焦点是:属不属于新闻摄影?从《中国摄影报》约请摄影专家、学者和新闻摄影界人士的谈论中可归纳出三种不同的观点:一是“新闻摄影”,二是“观念摄影”,三是“艺术摄影”。读起来各有各的道理,这正是此“超常态的新闻图片”兼有多种摄影元素所致的“亦此亦彼”现象。但答案就在眼前:荷赛多元化的“宴席”上摆下了《复制战争》这道新菜。其实,以往也有不少传统的新闻图片在国内外的纪实摄影和艺术摄影比赛中获奖,道理是类似的。

区志航拍摄的《那一刻》获第53届荷赛当代热点类组照优秀奖。作者将自己的男性俯卧撑造型,摆入“长江大学学生救人溺水事件”等12个新闻事件的事后现场。该届荷赛评委Harry Borden(英国摄影师)这样点评:“很明显,这些照片不属于纪实摄影,但是却相当引人入胜,让我们有一种模棱两可而怪异的感觉。这些图像很有力量,因此通过了一轮接一轮的评比。”①笔者认为区志航这组作品的创新价值主要表现在多种元素的求同存异:其一,观念加新闻,以男性为符号的观念摄影融入新闻环境中。其二,艺术加新闻,行为艺术摄影、人体艺术摄影用新闻现场来铺垫。其三,过去加现在,借已经发生过的新闻事件影响力,以现在的人去回顾、反思。其四,间接加直接,引起事件的主体――人和事早已荡然无存,但图中直观所见的是真实事件的现场。说到底,这些照片之所以能获新闻奖项并在新闻摄影圈内引起议论,关键在于它含有独特的摄影表现方式和新闻摄影元素。

发展创新

《中国青年报》记者赵青的作品《北京电视中的奥运会》(获第52届“荷赛”体育专题类组照一等奖),抓住奥运赛场为思维中心向场外辐射,纲举目张地记录了商场、酒吧和平民百姓家中电视机里的奥运比赛情景,以独到的视角和丰富新颖的摄影语言征服了评委。

摄影记者邵权达《站着睡着的战士》获2008年度中国新闻摄影作品年赛铜奖。2008年春节前,因受冰灾影响滞留在广州火车站的旅客高峰日多达40万人,笔者与许多摄影记者在现场拍摄公安民警、和武警官兵疏导客流时大都采用单一的正向思维,扎堆拍摄他们昼夜奋战、排险救人等常规式镜头,而《广州日报》摄影记者邵权达则运用多向思维,机智地拍下了4名十分疲劳相互靠着站立入睡的军人,这幅题为《站着睡着的战士》被编辑大胆选用见报后,雕塑般的视觉效果和深刻内涵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让新闻摄影朝着立体的、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从而更具开放性、包容性、大众性和传播性。面对我们的新闻摄影现状,可否考虑拓宽新闻摄影的外延,先建立新闻记录摄影、新闻纪实摄影、新闻艺术摄影三大类别,新闻记录摄影即原来传统的纯新闻摄影,新闻纪实摄影即原来的专题类或时效性不强的软新闻类新闻摄影,新闻艺术摄影则是具有新闻元素的、以艺术手法表现的新闻摄影;尝试在年度新闻摄影作品评选中增设“创意新闻类”,鼓励探索新表现方法的作品;举办网络新闻图片展览或大赛、推广网络新闻画册、创办网络新闻图片视频或电影;联系新闻摄影实际开展对多向思维、视觉思维等有关思维科学的研究,以及探讨新闻摄影多元化等新闻摄影理论问题;改编新闻摄影团队,以形成各种多元化的新组合,如此等等。 (作者是《南方法治报》特约记者)

第9篇:赛事新闻范文

关键词:学风建设 人才培养 创新精神 素质教育

当前,无论是新闻教育还是体育新闻教育,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张,而新闻教育资源又相对有限,整体教学质量将受到质疑。因此,各高校应把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摆在首位。而人才的培养质量关键是学风建设。所以,在现阶段中,高校学风建设是广大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

关于学风建设,教育部《关于扎实推进高校学风建设的要求》中指出,一是建立学风建设专门机构,促进学风建设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二是要将学风建设与人才队伍建设紧密结合,进一步完善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

结合教育部精神,成都体育新闻系经过多方调研和论证。积极创新学风建设机制,并使之常态化、长效化。

成都体育学院自1995年成都体育学院开始在研究生层面进行了体育新闻人才培养的尝试,开始体育新闻人才培养理念、目标、途径的探索,2000年,成都体育学院开始招收新闻学(体育新闻方向)的本科生。在15年的人才培养中,成都体育学院新闻系重视对体育新闻工作规律的探索,并紧密结合人才市场的变化,以“面向传媒、体新结合、能力至上、素质第一”为培养理念,以“一专多能”为培养目标,形成了“特色突出、注重实践”的办学特色。在建系之初就推出“模拟演播厅系列活动”,为使“模拟演播厅系列活动”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2009年推出了“首届新闻艺术节”。通过“首届新闻艺术节”的成功举办,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第一课堂的不足,形成了具有我系特色的学风建设机制。

一、体育新闻专业学风建设新模式内容

体育新闻专业学风建设新模式内容见下图:

1.理论支撑

在新闻界有这样的共识:新闻专业实践性强,新闻院校培养的毕业生媒体不需要,媒体需要的毕业生新闻院校培养不了。0针对这一现状,成都体育学院新闻系重视对体育新闻工作规律的探索,依托成都体育学院开设有新闻学专业的独特优势,以学校“以体为主、体文结合、体医渗透,培养‘一专多能’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特色为指导思想并紧密结合人才市场的变化,以“面向传媒、体新结合、能力至上、素质第一”为培养理念,其中,“面向传媒”是我们对人才走向的定位;“体新结合”强调的是在人才培养上的专业性;“能力至上”和“素质第一”是在人才培养上的目标,形成了“特色突出、注重实践”的办学特色。形成了“体新结合”为核心的教育方式,培养为体育媒体服务和具有体育精神的大学生。

2.教育目标

成都体育学院新闻系自建系以来,确立了明确的培养目标及教育目标,即培养具备系统的新闻理论知识与技能,宽广的文化与科学知识,熟悉我国新闻、宣传政策法规,熟悉体育运动理论知识,能在新闻媒介、出版和宣传部门从事记者、编辑、营销、公关、广告及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

2010年,成都体育学院新闻系走过了十年,通过十年摸索。新闻系已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学风。“素质第一,能力至上”成为新闻系培养人才的首要目标,也成为了其学风建设的风向标。目前,新闻系立足实际,以专业为特色,开展了各类“促学风、展风貌”的特色活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创新途径

我系建系以来,积极探索教学模式,创新学风建设机制,深入各级媒体进行调研,并请各级媒体负责人与我系共同商讨体育新闻人才培养方案。经过多次论证后认为:仅依靠第一课堂已远远不能满足当前新闻人才的需要,只有结合第一教学同期开展富有创新性的系列活动,这样既能弥补第一课堂的疏漏,又能创新学风建设机制,对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进一步增强体育新闻专业学生社会竞争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为此,在2009年推出了“新闻艺术节”。

(1)以“新闻艺术节”各项目推进学风建设

成都体育学院新闻系推出的“新闻艺术节”由“5+1”个项目组成,其中的“5”是紧密结合我系在国内率先创新和开设了体育新闻传播特色课程体系(《体育新闻概论》、《体育新闻采访与写作》、《电视体育新闻采编与制作》、《电视体育专题》、《体育传播实务》、《体育新闻评论》、《体育传播概论》、《优秀体育广告评析》)同期开展的。“1”是学生自主设计项目后经学生公开投票产生的。“5+1”个项目组成在很大程度上既满足了我系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设想,又满足了学生的职业取向和兴趣点。

①配合《电视体育采编与制作》、《电视体育专题》课程举办的DV大赛

结合第一课堂《电视体育采编与制作》、《电视体育专题》同期举行DV创作大赛。DV创作不仅仅能使学生提高思想境界,更重要的是能使他们加强交流与台作,增强学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DV拍摄的各种元素如撰稿、摄像、后期编辑及配音等,这些元素共同组成一个有机整体,每个剧组成员都需要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与其他人员互动,而且彼此建立起联系。

开展主题鲜明的DV创作大赛,对学风建设起积极促进作用。

②配合《播音与主持》课程举办的体育主持人大赛

体育节目主持具有很强的专业性,而且体育节目中经常采用直播形式、直播新闻、直播赛事、直播谈话节目,如果没有丰富的体育知识沉淀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应变能力等是不能胜任此项工作的,因此,围绕这些要求来开展诸如主持人大赛、体育知识竞赛、普通话朗诵比赛、体育赛事解说、诗歌朗诵比赛等的训练项目,以此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③配合《体育广告评析》、《体育传播概论》举办的体育广告策划、体育赛事策划大赛

配合第一课堂《体育广告评析》和《体育传播概论》教学同期举行体育广告策划、体育赛事策划等,如在2010年我系已和成都市体育局签订了《体育赛事实践与传播基地》,对在2010年在成都举行的“运动成都”、“IDSF世界杯标准舞大赛”、“成都现代五项世界锦标赛”等活动中,我系师生以此为主题进行策划比赛,最后推荐出最优秀作品上交给成都市体育局,以此来提高学生体育广告策划和赛事策划水平,提升社会竞争力。

④配合《体育新闻摄影》课程教学举办教学摄影成果展

配合《体育新闻摄影》课程教学同期举办教学摄影成果展。通过体育新闻摄影的实践,培养学生基本的艺术修养、欣赏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⑤配合《平面设计》举办的平面设计及网页设计大赛

为使《平面设计》课程务实化,在“新闻艺术节“中平面设计大赛是广大学生热衷的项目,在艺术节中以杂志封面和个性个人博客主页为主题进行营造良好的学风氛围。

⑥配合《体育新闻采访与写作》和《体育新闻评论》举行的新闻作品大赛

紧密结合《体育新闻采访与写作》和《体育新闻评论》课程,以“发现新闻,培养记者”为目的,通过实战和评奖集中训练和提高学生的新闻报道意识和新闻采写能力,促进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技能的热情、兴趣。

(2)“新闻艺术节”活动特点

①参与的广泛性

从我系成功举办的两届“新闻艺术节”来看,是针对每一个年级每一个在校学生展开,每一个学生根据自己喜好选择性参与其中。据统计,每届“新闻艺术节”参与人数达到了

第二届新闻艺术节报名参与人数累计人数达到327人,占在校生人数(毕业年级在外实习)总人数的79.4%。

②活动的层次递进性

所谓“层次递进”,即在学风建设中要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层次学生的共性,结合学生心理特征及个性差异情况,采取不同的策略和方法,有针对性循序渐进地推进学风建设。如低年级可以参与“新闻作品大赛”、“体育主持人大赛”、“诗歌朗诵比赛”等;高年级可以参与“Dv”大赛、“体育赛事策划大赛和广告作品设计”、“平面设计及网页设计大赛”、“体育摄影大赛”等。

③正确的导向性

坚持正确积极的引导,充分营造良好学风引导帮助每一个学生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全面发展。

新闻艺术节是新闻系课堂教学的延伸,通过实践,每个人都会看到自己的不足和缺点,也会更清楚自己需要什么,在以后的课堂学习中目标就更明确。各项目从初赛、复赛到决赛均有指导教师参与,指导教师均由请媒体相关专业人士和我系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和聘任业界人士担当。认初赛、复赛到决赛无论在比赛中可以走到哪一阶段,广大同学得到了很好指导。

④严密的系统性

“新闻艺术节”每年一届,每年年底召开“新闻艺术节新闻会”,宣布下一届新闻艺术节比赛项目,次年5月中上旬停课两天进行作品展示和决赛。并且已经纳入学分考评体系,形成了院系学工系统、教务系统齐抓共管的工作,实现了“教与学”紧密结合,带动了院系学风建设的新局面。

5.评价体系

“新闻艺术节”学风建设模式注重评价和反馈的应用,从评价目的、评价内容和评价方式三个方面出发,构建动态的、多元的学风建设评价体系。

(1)评价目的:通过评价环节,不仅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情况得到最真实的反映,更为重要的是以评价为手段,使反馈回来的信息得以有效地促进下一个学习周期学习质量的提高。

(2)评价内容:评价以各特色课程的同期举行的活动为主要对象,包括活动项目方案的设计、项目实施准备及操作,最终得出学生关于新闻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的整体评价情况。同时,为全方位检查教学效果,成都体育学院新闻系经过教务部门特批在正常教学过程中停课展示和比赛,在比赛和展示均请业界人士作为评委和进行点评,这样既保证了成果的专业性和比赛的公平性。学生通过媒体相关专家现场点评,更明确了自身努力方向。

(3)评价方法。本学风建设评价方法坚持评价力‘法的多样化,采用现场点评和网上投票相结合、学生自评和专家、教师评价相结合、阶段性评价和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力求评价的过程客观、标准、全面与准确。

二、创新新闻传播学专业学风建设运行机制

1.营造新氛围,不断提高“新闻艺术节”的聚合力

“新闻艺术节”是成都体育学院新闻系学风建设的重要阵地,高扬素质教育的主旋律,为了不断演绎新的活动形式和活动内容,我们每年更新活动形式,创新开辟校内外具有广泛影响的活动项月,鼓励和支持学生自主设计、策划和组织富有创意的活动,不断丰富学校文化教育的百花园。力争形成院系教工系统、学生系统齐抓共管,共同推进体育新闻专业方向学风建设的良好局面。

2.面向人才市场,开展“精品工程”活动

为形成体育新闻专业人才品牌效应,扩大系、院的知名度,充分发挥优秀学生的示范作用,通过“新闻艺术节”实践平台,选拔几十位品学兼优的学生,利周末和用假期对其进行专业知识等重点培训,力争使使其成为该专业学生的“精品”,为该专业就业广开门路奠定一定的条件。

3.挖掘新渠道,不断扩大“新闻艺术节”的渗透力

注重培养体育新闻报道业务技能与能力,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培养过程中强调实践环节和动手能力。不断挖掘新的媒体教育资源,扩大“新闻艺术节”渗透力是大势所趋。

4.充分发挥各级行政组织管理协调作用

学风建设创新机制是一项涉及面广,内容复杂,综合性强的系统工程。因此,学校必须设立一个专门对学风建设机制进行有计划的系统的科学管理和评价部门,这项工作应纳入到学校的整体发展规划中去。

学校各级行政组织不仅要担负起各职能部门的工作,而且要把学生的德、智、体、美、情的教育作为一项大事来抓,要积极配合学生管理部门搞好学风建设活动,并为之尽可能的创造一切便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