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油气生产论文范文

油气生产论文精选(九篇)

油气生产论文

第1篇:油气生产论文范文

根据巴克莱投资银行对全球387家石油公司的最新调查结果,2009年世界油气勘探和生产(E&P)投资大幅下降15%至3950亿美元,其中北美地区下降了30%以上,北美以外地区下降了6%。2010年世界E&P投资预计将回升至4390亿美元,比2009年增长11.3%。2010年国际大石油公司E&P投资预计将与2009年持平,而国家石油公司E&P投资将大幅增长20%以上;独立石油公司将引领北美地区E&P投资增长。 一、2010年世界E&P投资将大幅回升 受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世界油气E&P投资为3950亿美元,比上一年下降15%左右,其中美国下降了31%,加拿大减少了33%,北美以外其他地区下滑了6%。随着的世界经济复苏,2010年全球E&P投资预计将回升至4390亿美元,比2009年增长11%。 根据巴克莱预测,2010年北美地区E&P投资将增长14%至1023亿美元(美国增长11.7%至790亿美元,加拿大增长23%至230亿美元),北美以外地区增长10.5%至3370亿美元。其中,中东和非洲地区增长15%,俄罗斯(2009年大幅减少30%)增长20%,亚洲和澳大利亚增长18%,拉美等其他地区与2009年持平。 二、2010年国际大石油公司E&P投资预计与上年持平,而国家石油公司E&P投资将大幅增长 调查显示,2010年国际大石油公司在北美E&P投资将有所下降,但在北美以外地区的投资将有小幅度增长。预计全球6大国际石油公司在全球E&P投资将减少0.1%(表1),其中BP、雪佛龙和道达尔与2009年基本持平,康菲和壳牌分别下降5.8%和6.7%,而埃埃克森美孚则增长11.1%。 根据调查结果,2010年投资额在10亿美元以上的24家国家石油公司油气E&P投资大约1892亿美元(表2),同比增长14%。2010年,阿尔及利亚、挪威和委内瑞拉等3家国家石油公司E&P投资将与2009年基本持平;泰国PTT、沙特阿美、印度石油天然气公司和卡塔尔、墨西哥与越南等6家国家石油公司E&P投资同比将下降5-10%,其中泰国PTT公司下降幅度将高达39.6%;亚洲、非洲、俄罗斯及其他地区的15家国家石油公司E&P投资增幅均在两位数以上,其中,印尼国家石油公司投资增幅最高,达77.3%,中石油、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中石化、利比亚国家石油公司和俄气石油公司的投资增幅将分别达到42.9%、38.2%、32.4%、31.7%和30.4%。三、独立石油公司将引领2010年北美地区E&P投资增长,其投资重点开始向北美以外地区转移 据巴克莱调查结果,受非常规天然气和非常规石油资源勘探开发热潮的影响,2010年北美地区的独立石油公司在该地区的E&P投资将继续大幅增加,预计同比增长23%至736亿美元。因此,在国际石油公司削减对该地区投资的情况下,独立石油公司将成为引领该地区投资增长的生力军。其中一些主要独立石油公司2010年的E&P投资增幅均在50%以上,如加拿大自然资源公司增长67%、赫斯公司增长55%、帝国石油公司增长53%、墨菲石油公司增长50%。另外,北美独立石油公司近几年开始将投资重点向北美以外地区转移,预计这些公司2010年在北美以外地区的E&P投资增幅将在13%以上。其中,诺贝尔能源公司同比增长155%至11亿美元,马拉松石油公司增长27%至22亿美元,Nexen能源公司增长27%至14亿美元,

第2篇:油气生产论文范文

[关键词]油茶种植 气候区划 栽培技术

引言:油茶属山茶科山茶属植物,木本食用油料植物,为我国14个油茶种群之一。油茶树全身都是宝,特别是茶油,不饱和脂肪酸、亚麻酸和维生素E含量高于橄榄油,而且其油富含维生素E、胡萝卜素和其它抗氧化成分等人体所必须的氨基酸以及锌、硒等微量元素,具有降低胆固醇和血脂、软化血管、改善心脑血管,防治高血压等功效,对人体健康极为有益;同时,油茶又是常绿阔叶树种,具有固根稳土、吸收二氧化碳净化空气、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生态效益著显,它是集食用、药用、观赏绿化等综合利用价值较高的植物。它的建设与发展将对国家食用油安全发展战略,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提升民生幸福指数,建设生态文明的新农村都具有现实的意义。

一、油茶生长生物学特征

油茶生长年平均温度15-21℃,能抗40℃的高温,或在-10℃的低温,无霜期260Td以上,各生长生育期对温度的敏感性不明显,年平均总日照时数在1200-2000h。

二、油茶生长生育期适宜气候条件

油茶属一种喜温润气候,避强光喜弱光树种,在遮荫度适当的生态环境下生长的食用油料植物。油茶生长生育周期长,从开花到果实成熟约一年的时间,花期少阴雨,年平均温度15—21℃,极端气温在许可范围内对温度的要求不很明显,降水量1000~2500㎜,年平均相对湿度75-85%,光照时间长,怕渍涝。

三、油茶种植区气候与地理环境

(一)油茶种植区的气候

该县地处中低纬度的亚热带季风温润气候区,四季分明,降水充沛,光照充足,年均气温17.5℃,年均降水量1908㎜,是江西省暴雨中心区之一,年均相对湿度80-82%,无霜期长,为265Td。年均日照总时数为1740h。

(二)油茶种植区的地理环境

该县位于江西省东北部,鄱阳湖生态经济开放区东南岸的丘陵山区,面积1140.76平方公里,其中6分为丘陵山地,平均海拔200-300m,大部海拔

(三)油茶生长土壤条件

油茶,又名“茶子树”,是茶属中的常绿小乔木和喜酸性的油料植物,具有抗旱耐寒耐贫瘠特点。它适生于地势开阔的低山或高山下部的丘陵地带,要求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温暖湿润、排水良好、带微酸性的壤土,pH值在5-6.5的土壤中生长最佳。

四、油茶种植地气候区划

利用该县30年的气象资料和1:5万地形数据与河流、居民点分布数据为基础,选取≥10℃的年活动积温、极端最低气温、降水量作为区划的主导因子,运用GIS技术,结合传统气候区划方法,对油茶种植地进行气候区划,区划结果分为三个等级即:适宜区、次适宜区和不适宜区。

(一)适宜区

海拔在50-100m,坡度

(二)次适宜区

海拔在100-200m,坡度200m,坡度>50度,不宜发展油茶生产。原因易造成水土流失和管理不便等。

(三)不适宜区

海拔>200m,≥10℃年活动积温

五、油茶种植技术与管理

(一)油茶种植地选择方法

1.油茶种植地选择

根据油茶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油茶种植地应选择在背风向阳、地势开阔的丘陵山地(荒山坡地),或高山下部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温暖湿润、排水良好、光照时间长的缓坡地带;同时油茶又是一种喜光喜温,喜酸性树种植物,宜在pH值5-6.5的土壤中生长,在自然环境下,有铁芒箕、野生茶树、杉木、茶树、松树、映山红、乌饭树等植物生长的地方,它们对土壤酸性的具有指示性作用,凡上述植物生长茂盛的丘陵山地均可作为油茶的种植地,忌在碱性土壤地上进行油茶种植。

2.油茶种植方式

油茶种植地有全垦,人工梯田,洞穴三种方法。凡坡度1050度的山地必须采用洞穴方法种植。

(二)油茶苗的培育

1.油茶苗床地选择

根据油茶生长特性,苗床地应选择在土壤肥沃、光照充足、排水性好、PH值5—6.5的微酸土地育苗为宜,碱性土壤和地下水位高的地方不宜选择;整地方法,将育苗的地块施足基肥,灌好底墒后,筑成1.2m宽畦地(便于操作),长度自然,畦两侧沟深20-30cm,沟底宽30~40cm,不积水且排水顺畅。

2.油茶种苗培育

种苗的好坏,直接影响油茶的长势和产量,种苗培育方法有:一是种子优选法,经过对油茶生长期观察,优选树形好、颗粒大、无病虫害、产量高10年生以上的成熟果实,直接播种育苗;二是扦插育苗法;根据5.1.1苗床地选择要求,将10年生以上无病虫害、生长健壮、结果多的优良单株春梢进行扦插育苗作为种苗选择;三是嫁接育苗法:根据油茶生长生育期适应性条件,种苗应选择树形好,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果实大、产量高,丰产10年生以上的油茶树枝条做接穗,砧木可采用白花油茶或红花油茶实生苗或桔壳,枝接或芽接均可,嫁接苗发嫩芽后,应有防遮阳和防涝措施。

3.油茶树苗的移栽

油茶树苗移栽应选择树形好,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生长枝或嫩芽经嫁接成活后的一类、二类苗;树苗的质量直接影响成活率,移栽时间最好选择在春季的阴或小雨天气,随起即栽,移栽时将已整理的地块挖好洞穴,把根系完整、无病虫害二年生长树苗浆根后再进行移栽,定植时按以下步骤,将移栽苗摆正放入穴内、回土、轻提、压实、浇上定根水,嫁接苗的砧木处与地面高度平齐等措施;有条件的地方可用生根粉浆根或用营养袋二次育苗移栽,此方法可以提高成活率。

4.油茶种植密度

根据油茶种植特点,密度应根据种植地的实际情况而定,平缓的适当稀些,徒陡的可密些,纵横株间可采用错位排列进行移栽,原则上亩栽60-80株,株行距3×3.5m;另外,林间可适度套种果树等经济作物。

(三)油茶成年树水肥管理与病虫害防治

1.油茶水肥管理

油茶幼树成活后,应浇水保苗。5月中下旬后,气温逐渐升高,嫁接苗将会长出大量的新根,小芽萌发需要大量的养份供给;对于冬花型油茶终年花果不离枝,开花结果越多消耗水肥越多。为此,要根据油茶树生长的实际情况合理施肥,针对幼树以氮肥为主,坚持薄施粪水或尿素,配合磷钾肥;成年树春季以氮肥为主,夏秋以磷钾肥为主,冬季施用磷钾肥。施肥量应根据油茶的树龄或需保果肥而定。油茶结果有大小年之分,大年以磷钾肥为主,小年增施氮肥或复合肥,秋冬以有机肥为主,春夏可施速效肥。

2.油茶花果期管理

花期:油茶为主根发达的深根性树种,油茶花期很长,每年10-12月开花,盛花期在11月前后,也有的常年开花。实生油茶5年后有少量的开花并结果,10年进入盛果期;嫁接油茶3年后有少量的开花并结果,6年进入盛果期。盛果期可维持40-50年或更长。8~9月是油茶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花芽分化、果实膨大、油脂转化需要大量的水分供应,但秋风秋雨过多,会影响蜜蜂传授花粉的活动能力影响产量。故有“七月落金八月落银”的说法。油茶花芽分化是在春梢基本结束生长后开始,由于各地的气候差异,油茶花芽分化盛期为6月上旬至7月上旬,7月中旬至10初逐渐在减少。油茶花为两性花,10月中旬开始开花,11月为盛花期,12月下旬开花基本结束,少数延至翌年2月。

果实:油茶花授粉受精以后,子房略有膨大,12月中旬后基本停止增长,3月后气温回升,幼果继续生长,4-8月果实体积增长较快,7-8月为果实迅速增长期,10月中、下旬成熟。但油茶具有秋未冬初开花,一年四季花果不断的生物学特性,秋旱、强寒潮等灾害性天气对花果生长发育和产量影响较大。

3.油茶病虫害防治

针对油茶成年树在生长过程中的病虫害有炭疽病、软腐病、烟煤病、茶毒蛾、油茶毛虫、油茶尺蠖等。防治方法;有生物防治、药物防治和林业技术防治三种,它们各有所长,前二者是根据不同的病虫害对症下药,效果显著,此文不予介绍;林业技术防治法是目前采用最多的方法,成本低,简单易用,就是清洁林内环境,保持林内透光通风透气,减低林内湿度,发病期间不宜施氮肥,应增施磷肥、钾肥,提高植株抗病性。油茶相对病虫害较少,应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可针对性用药剂防治或采用夏铲冬垦灭蛹、灭幼虫,人工捕捉和灯光诱蛾,招引益鸟捕食害虫,施用白僵菌、苏云金杆菌,让害虫感病死亡等生物防治,它是油茶类病虫害防治的方向。

(四)油茶林地扶育与修剪管理

1.油茶林地扶育

油茶为常绿阔叶树种,幼树主根长而侧根少,幼树阶段主要是以耕代抚管理,解决幼树与杂草争光、水、肥问题;成年树是从初果到大量结果的时期,是油茶经营最有价值的时期,要中耕抚育,每年至少铲山除草一次,每隔3年,冬季要清理林地,深挖垦复,及时清除林地杂灌(草)木和病老残枝一次。

2.油茶树冠修剪

整枝修剪,优化树形是提高油茶产量和品质的重要环节,修剪强度可分修剪和重剪,幼树期不用修剪.长至1.5m时剪顶即可。成年树去弱留强.剪密留疏,剪弱和病枯枝乱枝,使树体枝条均匀分布,结构紧凑,多留营养枝,促发新枝,为来年丰产奠定基础。

六、结语

通过区划,为该县科学布局油茶种植,优化种植结构,避免气候风险,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周淑贞,张如一.张超主编《气象学与气候学》高等师范院校教材

[2]陆时万,徐祥生.沈敏健主编《植物学》高等师范院校教材

[3]庄瑞林.中国油茶[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8

[4]陈永忠,王德斌.油茶综合利用浅析[J]1997(04)

[5]李家丽.浅谈油茶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期刊论文].科海故事博览 科技探索2010(11)

[6]李果青.浅谈油茶的种植技术[期刊论文].林业建设.2009(1)

[7]龙忠于,王玉娟,陈永忠等江西省油茶产业发展综述[期刊论文].湖南林业科技.2008(3)

[8]罗崇彬.油茶种植研究[期刊论文].科学之友.2009(36)

[9]李远发,胡灵,王凌晖油茶资源研究利用现状及其展望[期刊论文]广西农业科学2009(4)

[10]雷小林,刘丽婷,文娟等油茶分子有种研究进展[期刊论文].经济林研究.2006(4)

[11]曹传旺.丁玉洲.刘小林等油茶园主要害虫茶袋蛾及其天敌间相互关系[期刊论文].植物保护学报.2007(6)

第3篇:油气生产论文范文

关键词:生产实习;人才培养质量;油气开采技术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0-0227-02

生产实习是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石油工程系油气开采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实践课,是最重要的教学环节之一。本文从实习的重要性、实习内容、实习方式、考核方式和质量保证等方面对油气开采专业的生产实习进行积极的思考。

一、实习的重要性

油气开采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油气开采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能从事石油与天然气开采生产、管理和应用技术研究工作,获得工程师初步训练的高级技术应用型的专门人才。只有通过油田现场的生产实习,才能不断强化学生对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的掌握能力,了解现场先进的油气生产设施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为工作后尽快上手打下一定的基础。同时,通过生产实习,了解油气生产现场存在的技术问题,在毕业设计中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理论与实践、学校与现场脱节的问题。

二、实习内容

油气开采技术专业的实习内容包括油气田开发知识、采油采气技术、油气集输技术及生产组织管理知识。油气田开发知识主要包括油气田概况、油气藏驱动类型、油气层物性、油气田开发动态等。采油采气技术主要包括机械采油工艺、油气处理技术、注水工艺、储层改造技术、气井采气工艺、排水采气技术、稠油热采技术等。油气集输技术涉及集气站、脱硫厂的工艺流程等。生产组织管理知识主要包括基层生产管理、工程技术人员的工作职责与工作方法等。油气开采技术专业的主要就业单位为采油气公司、试油公司、井下作业公司等基层作业单位,还有极少数毕业生到采油工艺研究所、地质所等研究单位,因此,实习内容应依据实际情况提高采油采气技术部分的比重。同时,结合油田生产实际,适当增加采气工艺、储层改造以及井下作业部分的实习时间。

三、实习方式

生产实习的方式有三种:顶岗实习、听报告和参观。

对于采油采气技术中的机械采油工艺、油气地面处理技术、注水工艺、储层改造技术以及油气集输技术中油气水分离、原油处理和污水处理等内容,利用采油队和联合站的便利条件,采用收获最大的“顶岗”方式,让学生以助理技术员的身份和现场工人、技术员一起劳动,现场熟悉采油采气技术以及集输技术的原理、主要设备的工艺原理以及井场工艺等。对简单的日常工作,如取油气水样等学生可在获许的情况下直接操作。同时,也可随作业队参与储层改造、油井低压测试等施工以及后期的资料解释工作。通过顶岗实习,学生不但可以进一步熟悉理论知识在现场的应用情况,还会了解现场面临的问题和技术瓶颈,可为结合现场进行科技创新和毕业设计选题。同时,在采油队和联合站“顶岗”实习期间,学生需要学习课堂中并不涉及的基层生产组织管理知识。

对于实习场所开发的油气藏概况、油气藏驱动类型、油气层物性、油气田开发动态、整个采油厂的采油工程技术现状和技术工艺现状,则采用“听报告”的形式来学习。依托采油一厂的培训中心,邀请河南油田专家、首席技师和一线专家面向实习生举行学术讲座,主题侧重于油气藏开发特别是稠油油藏开发理论、采油工程技术研发及应用和专有集输工艺等。

由于时间和条件所限,对于稠油油藏开发井场工艺部分,则采用现场参观的实习方式。组织学生到河南油田采油二厂井场、蒸汽站参观,了解稠油热采井场流程、蒸汽站流程和设备以及稠油井采出液处理工艺等。作为油气开采技术专业的学生,应全面了解石油工程的各个环节。对于开发方向的学生,实习时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组织学生到钻井现场进行认知实习,重点了解钻机等井场设备的组成、工作原理以及常规钻井工艺流程等。

四、考核方式

生产实习一般放在学生学完主干专业课后进行,因此考核的重点为理论知识与现场的结合。考核方式包括口试、笔试、实习报告、实习笔记以及实习纪律。口试一般安排两次,一次在实习中期,另一次在实习末期。口试主要考查学生对现场工艺的掌握情况。笔试在实习末或返回学校后安排,重点考核学生对采油采气基础理论的掌握程度和井场工艺的熟悉程度。实习报告和实习笔记一般检查2~3次,重点关注学生实习内容的完整性并对理论与现场的结合情况进行考查。实习纪律主要考核学生的学习态度,主要手段为考勤和岗位抽查。最终成绩由以下几部分组成:实习报告占20%,笔试占20%,口试占40%,实习笔记10%,实习纪律占10%,以五级记分制给出。考核时,指导教师可根据生源的变化灵活调整各部分的比例,但笔试和口试均实行否决制,即两者有一项不及格则总成绩不及格。

五、质量保障

为保证油气开采技术专业生产实习的质量,应建立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整个体系包括健全的制度、切实可行的实习方案、稳定的实习基地、强干的指导队伍、合理的实习质量评价指标、完备的实习质量评价方法以及完善的校企合作机制。保障生产实习的质量,首先应建立健全相关的实习工作规范和管理办法,包括实习教学与管理工作规范、实习教学工作流程、实习教学质量评估办法以及实习教学学生评教办法等。在健全实习工作规范和管理办法的基础上,依照教学规范的具体要求,制订可行的实习方案。方案主要包括指导教师队伍、实习地点、实习内容、实习方式、时间安排、考核方法以及后勤保障等。结合校内外现有的实习场所,制订操作性较强的实习方案是保证实习质量的前提。在有限的时间内,合理安排实习内容和实习方式,保证关键工艺技术的实习时间。如果实习时每次去的地方不一样,指导教师对实习场所的工艺流程以及现场技术与管理人员并不熟悉,这会影响到实习质量。因此,学校应利用多方资源,建立与现场生产环境相同的校内石油工程实践教学基地。

同时,为了使生产实习的场所保持稳定,学校与中石油西南油气分公司重庆气矿、中石化河南油田分公司合作,分别建立了部级的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作为主要的实习场所,利用实习基地的油气生产现场、训练场所保证实习教学的质量。实习场所一般建在远离都市、交通不便、经济相对落后的农村和偏远乡镇,生活条件差,承担的风险较大,这就导致指导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不太愿意担任指导教师,使得大部分指导教师是年轻教师,特别是刚来校的具有硕博学位的年轻教师博,其自身没有现场工作经历,教学经验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习教学的质量。

为了保证生产实习质量,学校和学院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实践教师队伍建设,开展现场锻炼、出国留学、国内进修等多种形式提高青年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通过讲课比赛和实验技能比武丰富青年教师的实践教学经验,同时在评职和晋升等方面向生产实习等实践教学一线的教师倾斜,调动生产实习指导教师的积极性。

为了切实评估生产实习教学质量,学校应建立比较合理的实习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实习基地情况、教学文件、指导教师情况、实施情况、实习效果、教学改革和实习管理,这些指导体系能较为客观地反映实习教学的质量。评价方式主要有两种:资料检查和问卷调查。资料检查主要是指检查指导教师的实纲、实习计划和实习指导书以及学生的成果资料(实习笔记、实习报告);问卷调查主要是通过问卷的形式反映学生对实习的满意程度。随着社会的发展,行业高校与企业逐渐分离,再加上石油企业生产任务重、安全风险大,它们不太愿意接受学生开展生产实习,因此,学校要依托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和部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等项目,与河南油田和重庆气矿建立“国家主导、企业为主、学校参与”的实习基地,形成校企协同的新型合作机制,保证生产实习的顺利进行。

六、结语

生产实习是油气开采技术专业最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需要学校、学院、石油工程系、指导教师、实习学生和实习基地的有机衔接和相互配合,需要学校和学院更多地去协调与企业的关系,为学生创造和谐的实习环境。

目前石油行业的严峻形势导致就业环境艰难,这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导致学生不愿学、不想学,因此,需要各方共同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形成优良的教风、学风,从而提高生产实习质量。

生产实习是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和人才培养质量一样,良好的生产实习效果需要专业教师前仆后继地努力。

参考文献:

第4篇:油气生产论文范文

关键词:非常规油气,致密油气,页岩油气,轻质致密油,油页岩

中图分类号:N04;TE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78(2013)06-0023-03

Discussions on Terminologies of Unconventional Gas and Oil

ZHANG Kang

Abstract: Unconventional petroleum refers to petroleum resources that were not commercially extractable in the last 70s to 80s by traditional technologies Tight petroleum includes petroleum in tight sandstone, shale and coal bed in a broad sense, while it is limited to petroleum only in tight sandstone in a narrow sense Shale oil may coexist or associate with shale gas closely Since the current exploitable shale oil is relatively light, it is also called the light tight oil (LTO) The oil shale belongs to solid mineral resources, with no oil in it; and its production after carbonization is not crude oil but oil products

Keywords: unconventional petroleum, tight petroleum, shale oil and gas, light tight oil, oil shale

美国页岩气革命取得了令能源界振奋的成果,其中之一是使人看到油气产量可持续上升且在21世纪中期非常规油气可与常规油气的产量平起平坐二分天下的可能[1]。非常规油气作为正蓬勃发展的新领域,产生了一些新术语,其中有些术语有多解、歧义的现象,甚至在使用中形成混乱。笔者认为有必要予以讨论、澄清。

1非常规油气(unconventional petroleum)

常规油气的近义词是传统油气,即以石油地质学的传统理论、方法、技术可以进行经济开发的石油和天然气。如果说理论、方法比较抽象,不易把握,那么常规油气的简明含义就是以限定的技术条件可以开发并取得经济效益的油气,在此条件下难以获经济效益的就是非常规油气。显然,这是以技术经济上的尺度对所有油气类型的二分,似乎是非此即彼。

但一提到“限定的”技术水平和经济可采性门槛就须给出一个特定的时间区间。在2005年出版的《地球科学大辞典·应用学科卷》石油天然气地质学部分中收有常规油气和非常规油气词条,其中关于时间的规定为“目前”[2]。这显然值得商榷。“目前”这一提法的时间限定相当模糊,即使以出版的2005年计也不妥。非常规油气概念的流行约在20世纪70—80年代及其后,此前的相当长期间油气开采的技术发展较缓慢。两次石油危机大大促进了石油科技的研发,使油气成藏和开采理论、钻井、井下作业、储层改造等技术水平快速提高,导致许多类难采油气的经济门限大幅降低,迎来了非常规油气的大发展。因此,业内逐渐达成共识,将常规油气和非常规油气界定所依据的经济可采与否的着眼点放在20世纪70—80年代[3]。

现在许多非常规油气已具有可开采性,甚至还可进一步说,某些非常规油气的开采成本可能并不一定高于某些处于开采后期的常规油气田。美国页岩气的成本大幅度降低就导致美国天然气的整体价格成为世界各大区中最低者。我们说非常规油气中的某一类型现在可投入经济开发也只是一般性的说法。如说重油是可采的非常规油,并不意味着其全部都可采。当其密度和黏稠度加大、丰度降低、埋深增大时,可采性降低,可使其开发成本明显高于经济门限。可以说对所有非常规油气类型来说,都存在着继续向其难采领域开拓的问题。

显然,非常规油气与常规油气的划分界线带有一定的模糊性和过渡性,他们的具体性质和特点随时间推移和技术水平的不同可有一定的变化。

2致密油气(tight petroleum)

从石油地质学的基本概念上看,油气储层可以包括众多岩石类型:常见的有砂岩类、碳酸盐岩类、煤(岩)层、火山岩类。他们可以因成岩作用而逐渐致密化。凡是在致密岩石中赋存的油气,广义地说,都可称为致密油气。在目前已投入工业性开发的致密油气包括致密砂岩、页岩和煤层中的油气。广义的致密储层的范围太大,其中油气的开发技术必有很大差异,生产中必须再区分类别、各寻对策。当各具特征的致密岩石和其中油气的勘探开发形成独立的研究和生产分支并被获得独立的称谓后(如煤层中的气特称为煤层气),其最主要最常见的类型——致密砂岩油气便被凸显出来。它成为致密类储层的代表,甚至同义词。进而约定成俗地省去了砂岩二字。这样一来,致密储层和致密油、致密气就可以理解为以砂岩为主体的致密粗碎屑岩系及其中的油、气。这就是生产中流行的狭义概念。

近年来在西方(特别是美国)的生产和研究中出现了一个值得注意的倾向:在统计非常规气储量、产量值时,其值包括致密(砂岩)气、煤层气、页岩气三项的和,这显然使用了致密气的狭义概念;而对非常规石油来说,却使用了致密油的广义概念,与常规石油储、产量并列的是致密油的储、产量。这对使用其数字的非专业人士带来许多困惑,但只要分析一下图表和相应文字即可以掌握其实际所指。后者列举其增值的主要产层、产地往往所指恰为页岩油。

3页岩气(shale gas)和页岩油(shale oil)

在美国,页岩油气已成为发展最快的非常规油气类型。但在中国,页岩油气勘探刚起步时,却遇到了什么是页岩的小争论。部分人从地质学术语的严格定义出发,认为中国很少有真正的暗色页岩,却存在不少暗色泥岩,甚至建议称为“泥页岩气”。在讨论给页岩气开发以补贴时,有人提出对其夹层凡厚度大于1米者均应从页岩气计量中去除,不给予补贴。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主要在于不了解学科研究中严格细致分类的术语与流行的社会语言间的差别。先了解一下页岩气革命起源地美国的实际情况。在其工业开发中,页岩气中的页岩指以泥质岩为主体的暗色细碎屑岩系。强调是一套“岩系”就允许其含有各类夹层,甚至夹有其他岩类相当发育的岩性段。显然,如果真按教科书上狭义页岩的定义来套,美国很大一部分页岩油气就要被“开除”了。按传统概念曾被勘探家“置之度外”的整个页岩层系在现阶段都要被刮目相看,作为重要找油气目的层对待,何必用夹层及其厚度来削足适履、作茧自缚呢。

作为石油地质学家的常识,油气是可以伴生和共生的[4]。在典型情况下,暗色页岩内的可生烃有机质随埋深增大,成岩作用的加深在热演化中生成油气。首先在较低温度时主要形成生物气。温度升高时有机质进入成熟期主要生成油,伴生部分气。温度进一步升高时有机质过熟,其生成的烃就以气为主且已生成的石油也被裂解成气,随温度升高由湿气变干气以致近于纯甲烷。在页岩层系内,地下的气被采出地表时,温度压力降低,会导致一部分气态烃变成液态烃,将其分离出来就是凝析油(condensate oil)。在商业上,这是价值更高的一种原油。当页岩气价降低时,为保障盈利人们可采取措施多产页岩油:一方面控制页岩气井的井下压力使之多产凝析油,另一方面向该页岩层中有机质热成熟度降低(埋深更浅)处布井以多产石油。这就导致近年来美国页岩油,乃至整个石油产量的快速提高。

前已提及,在讨论非常规油时,西方常使用致密油的广义概念,甚至主体可以是页岩油。2013年5月国际能源署(IEA)于巴黎召开了其能源展望工作组的专题会议,名为“致密油革命的未来”(the future of tight liquids revolution)。这里用liquids涵盖了液态的petroleum。会议指出其tight liquids包括两部分:NGLs(natural gas liquids 天然气液) 和LTO(light tight oil轻质致密油)。LTO即对(广义)致密油加上轻质的限定。而NGLs的主体为凝析油,即前面曾提到过的与页岩气相伴生者,亦为轻质油。这类术语显示出目前作为非常规油开发的致密油有轻质性的限定。这就道破了致密储层中油气开发的奥妙。在难采的致密储层中,气的分子小、流动性大,首先实现经济开发的是致密气,而后才是致密油。油的分子越大、越黏稠、采出越难,因而,以目前技术来看,能在致密类储层中实现经济开发的只能是其中油质相对轻的部分。于是致密油便顺理成章地获得了轻质的定语。油质趋重、流动性趋差者经济开采更困难,应是今后致密油进一步开拓的指向。

4油页岩(oil shale)

油页岩是一种高灰分的固体可燃有机沉积岩,人工加温干馏可获得液态和气态烃[5]。严格说,作为固体矿产资源的油页岩中不含原油,即使干馏产出的液态烃也不应称为页岩油,而是汽油、柴油等油品(products)。回顾1949年之前,它的中译名“油母页岩”倒是更贴切的称谓。因而,在《地球科学大辞典·应用学科卷》对油页岩的第一种解释中“含液态及气态的碳氢化合物” [2]是不确切的。至于在勘探中常规定的油页岩储量(折合)油吨,也应理解为是理论上可能产油品的总量,并不能等同于一般石油的可采储量。要注意到不仅相当多的干馏厂达不到此产油率,且一部分油页岩并不用来炼油而直接燃烧发电并综合利用。

参 考 文 献

[1]张抗 页岩气革命带来油气地质学和勘探学的重大创新[J] 石油科技论坛,2012,31(6):37-41

[2]地球科学大辞典编委会地球科学大辞典·应用学科卷·石油天然气地质学[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5

[3]张抗中美非常规油气概念差异及其启示[J]中国石油企业,2012(1-2):32-33

第5篇:油气生产论文范文

建国60年来,石油与天然气作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血脉,越来越深入国人,牵动着人们的神经,尤其近十年来,油价的波动和调整,几乎振憾着每一个国民。传统石油天然气也好,以及现已列入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的幔源石油天然气也罢,此类世人宝贵的矿藏均是“地质尖兵”的传世杰作啊!他(她)们是永远被人们所不会忘怀和永久被纪念和铭记心中的。为此,在迎来新中国诞辰60周年前夕,我专程采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康玉柱同志,一直工作和无私奉献在祖国的油气勘查战线上。 寻找和评价油气远景区及富集带,发现油气田,探明地质储量并提供开发基地,是油气勘察工作者的责任和天职。康玉柱说:“查明油气资源在地下的赋存和分布情况,必需从实际出发,要在先进的地质理论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现代化的综合性技术手段,遵循科学的油气勘察程序和方法,进行合理的部署,以较少的投入,获得最佳的油气地质成果和经济社会效益。 石油天然气的普查、勘探、开发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如此反复探索地下油气奥秘,并不断认识油气地质规律的全过程。作为世界上发现和利用石油天然气最早国家之一的中国,其先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不断发现了分布在各地的石油和天然气。由于当时社会和技术的限制,以致于19世纪中期直至新中国诞辰前,投入过开发的只有台湾苗粟、陕西延长、新疆独山子、甘肃老君庙等几个油田;还有四川自流井,石油沟、圣灯山,台湾锦水、竹东、牛山、六重溪几个油田。康玉柱说,从1904年至1948年的45年中,累计生产原油(台湾、新疆外)只有278.5万吨,原油年产量最高的1943年仅32吨,1948年大陆原油产量仅8.9万吨。 “中国贫油”的论调从何时传出的呢?那是在1914年~1916年,民国之初,所聘用的美孚石油公司技术人员,在陕北延长及其周围地区进行了石油地质勘察失败后,便传开了。但是,李四光先生明确提出了不同看法:“美孚的失败,并不证明中国没有油田可办。”“中国西北方出油的希望虽然最大,然而还有许多地方并非没有希望。据说热河也有油苗,四川的大平原也值得好好研究,和四川盆地类似的地域也不少,都值得(进行)一番考察。” 之后,一批抱着“科学救国”志向的地质学家们,在极端困难条件下,不畏艰险地进行着油气资源的勘察活动。如1935年,李四光在英国讲学预测,我国东部的新华夏系沉降带可能找到石油,1941年,潘钟祥发表了“论中国陕北和四川白垩系非海相生油”的论文提出了陆相生油的观点,1947年黄汲清等也提提出了陆相生油和多期多层生、储油的观点。谢家荣、阮维周、孙建初等先后编制了中国油气田分布图,而且,谢家荣、李春昱、翁文波等先后预测了中国的石油资源前景和储量。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开始,我们引进了地球物理勘探方法进行油气勘查,翁文波、赵仁寿、童宪章等先后又在四川、甘肃进行了一些开拓性工作。 康玉柱说:“中国近代的油气钻井工作,经历了一个缓慢的发展过程,1907年至解放前,总计钻井169口,井尺约6.7万米(不含土法钻井)。新中国成立前夕,全国在用石油钻井只有15台,分散在台湾(6台),陕西、四川、甘肃、新疆等地,直接从事石油地质工作的仅十余人。“旧中国的地质先驱者用辛勤的劳动和探索,提供了一些可贵的地质资料和独到见解,因而,那时便造就了近代中国的第一代地质人才。他们对我国地质事业的高度责任感和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以及艰苦奋斗、不畏艰险、勇敢开拓的精神风貌,给后来人留了一笔可贵的精神财富,康玉柱说,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以及原地矿部、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公司共同努力下,油气勘探工作大发展,成就卓著。储量、产量快速增长。2008年,我国产原油1.89亿吨,天然气761亿方。成为世界产油气大国之一。 甩掉两个帽子 康玉柱院士自豪地对我说起60年来油气勘探领域的重大进展,首先是甩掉了两个帽子,即“中国贫油”和“中国古生界海相无油”的论点。今年是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教授诞辰120周年。他创建了地质力学和提出了构造体系新概念,为我们今后研究地壳构造和地壳运动规律开辟了新的途径。为了解决经济建设中能源紧缺问题,上世纪30年代和50年代初,李四光运用自己创建的地质力学理论和方法,组织和指导石油地质工作,在分析中国地质构造特点的基础上,指出新华夏构造体系三个沉降带,具有广阔的找油

第6篇:油气生产论文范文

关键词:下限层,热试油,蒸汽吞吐,原油粘度,采收率

 

1、长春岭地区概况

1.1 地质概况

图1 长春岭地区区域构造图

长春岭背斜带扶余域号构造位于松辽盆地南部东南隆起区,西与中央坳陷区的扶新隆起带接壤,北为大庆油区的朝阳沟阶地。沉积环境为浅水湖泊三角洲相,可分为三角洲分流平原和三角洲前缘两个亚相,主要发育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远砂坝等沉积微相。泉四段储层岩性以长石岩屑细砂岩为主,泥质含量在3~13%之间,胶结类型以孔隙式为主,其次为孔隙原接触式;孔隙度一般为7.1~35%,平均为27.0%;预测储量7182* 104t,含油面积54.2km2(图1)[1]。

该区物性下限标准为:孔隙度20%,深侧向18Ω·m,声波330s/m。针对下限层,由于原油粘度高,流动性差,常规试油产量极低。对长39井11+10号层、长40井8+9号层、长105井5号层、长112-1井14+13号层和长36-1井10号层采用混和蒸汽吞吐热试油,取得了良好效果。

1.2 油藏温度与压力

据该区扶余油层井实测温度、压力资料分析,地层压力一般为1.58~2.53MPa,平均为2.00MPa,压力梯度为0.82MPa/100m;地层温度一般为19.4~27℃,平均为21.84℃,地温梯度1.2℃/100m,属正常的温度、压力系统,油藏驱动类型为弹性驱和水驱。

1.3 原油物性

该区主力油层为泉四段,油层埋深浅,多在200-300m左右,温度低,原油密度和原油粘度都比较高,地面原油密度分布在0.8664~0.9318t/m3之间,平均为0.8859t/m3。地面原油粘度在15.98~132mP.s之间,平均为42.46mP.s。凝固点一般为3~24℃,平均为15℃;含蜡量平均为15.6%;含硫量平均为0.10%(图2)。

图2长春岭下限层原油粘度平面图

1.4 对稠油试油采取的措施

由于长春岭地区地层原油粘度高,多呈稠油特稠油属性,因此在常规试油过程中都几乎没有产出,结合该地区油层埋藏浅的特点,经过理论分析研究后在现场采用注蒸汽降粘、加压的方法进行热试油,结果都很大程度的提高了本区下限层原油产量及采收率,五口井通过蒸汽吞吐获得了工业油流,这对于下限层的开发具有巨大意义[2]。

2、热试油方法

2.1概述

蒸汽吞吐热试油就是将一定量的高温高压混和蒸汽注入油层,注入压力及速度以不超过油层破裂压力为上限,焖井数天,加热油层内的原油,开井抽汲求产能。注入的高温高压蒸汽对地层、流体加热,起到降粘、增压、解堵等作用,适用于稠油、凝析油的试油开采。

2.2 混和蒸汽吞吐热试油机理

(1)油层注入蒸汽,加热油层内的原油,由于温度升高使原油粘度降低,原油的流动性增强;氮气在井下形成区域内能有效驱动地层中的原油及冷凝油并且氮气具有降粘作用,能大大提高采收率。部分二氧化碳遇水可形成弱酸,有利于原油降粘和流动,能够增大注入能力,一般二氧化碳可使原油粘度降低到原来的1/10。

(2)注入蒸汽,对油层加热,蒸汽变成热水流动,转换油层孔隙内的原油;且温度的升高,油的相对渗透率升高,原油的流动性增强。毕业论文,蒸汽吞吐。。

(3)油层内注入高压蒸汽,温度升高,油层内的流体和岩石均要膨胀,从而增加弹性能量。

(4)由于气态的氮气、二氧化碳和储层内稠油的比重差,产生重力分异作用,通过这种重力分异作用就可以扩大气体的波及范围,使气体和热量在油层内重新分布,增加油藏流体之间的热交换效果,从而可以充分挖掘剩余油。

(5)注入气体体积大,可较快提高地层压力;由于大量高压气体存在,具有明显的弹性作用,可增加对地层流体的驱动能力。

(6)被加热后的原油流入井筒,利于抽汲。

2.3 热试油工艺流程

在长春岭背斜热试油四口井,热试油工艺流程为:采用热采采油树,射孔压裂后下隔热管柱(管柱结构:油管挂—隔热管柱—缩径)、套管注入氮气起隔热作用、利用蒸汽发生器注入41.35%N2、7.24%CO2、0.51%O2、50.91%H2O高压高温混和蒸汽,焖井数天后,放喷,换采油树及管柱抽汲求产(图3)[3]。

图3热试油工艺流程图

3、长春岭热试油方法应用实例及效果

2008年在长春岭有四口井应用混和蒸汽吞吐热试油技术,提高了油产量,收到了很好效果。

3.1长39井分析

长39井位于长春岭背斜带扶余Ⅱ号构造上。10+11号层射孔井段390.4~385.2m,厚度5.2m,11号层孔隙度27.8%,渗透率114.94*10-3m2,10号层孔隙度24.6%,渗透率46.5*10-3m2。

压裂后常规试油见油花,日产水26.1m3。2008年1月8日至1月15日进行热采施工,累计注入汽量为5*104m3,注汽温度280~290益,施工压力4.02~8.02 MPa。焖井至20日,压力下降到2MPa时放喷求产,日产油0.8m3,水35.3m3,获得工业油流,取得突破。

油样室内分析:20℃原油密度0.9148g/cm3,50℃原油粘度60.50mPa.s,含蜡15.4%,含胶质32.4%,凝固点12℃,初馏点127℃。

3.2长112-1井分析

长112-1井位于长春岭背斜带扶余Ⅱ号构造上。13+14号层射孔井段:314.0~305.0m,厚度5.0m。电测解释:14号层孔隙度21.92%,渗透率14.47*10-3m2,13号层孔隙度34.49%,渗透率587.3*10-3m2。

2008年5月23日油管传输射孔,YD-102枪,127王弹,射后井口无显示。换热采管柱后套管注氮气2400m3,6月3日~8日注高温高压混和蒸汽50516m3;焖井至6月10日,开井放喷后换管柱抽汲求产,日产油0.78m3,水7.99m3,获工业油流。

油样室内分析:20益原油密度0.909g/cm3,50℃原油粘度113.10mpa.s,含蜡12.9%,含胶质30.9%,凝固点18℃,初馏点131℃。原油含蜡、胶质量高,粘度高,不易流动(表1)。

表1长春岭油气田试油情况对照表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高温高压混和蒸汽吞吐在长春岭下限层试油中收到了很好效果,对常规试油见油花的下限层采用该方法能达到工业油流标准,这对于下限层的开发具有巨大意义,意味着一大批过去不能动用的下限层现在可以进行开发,对油田的增储上产起到很大作用。

4、结论与认识

(1)高温高压混和蒸汽吞吐是目前比较成熟的一项技术,比较适用于长春岭下限储层的开发,使过去无法动用的储层得到动用。

(2)在长春岭下限层的热试油中,采用了热采油树、隔热油管、注氮隔热方法,取是了很好的效果。毕业论文,蒸汽吞吐。。毕业论文,蒸汽吞吐。。但就管柱结构是否可能优化,如采用热补偿器、热敏封隔器等,以达到更经济更适用的目的还有待于研究和实践。毕业论文,蒸汽吞吐。。毕业论文,蒸汽吞吐。。

(3)在长春岭下限层的热试油中,只是应用了高温高压混和蒸汽吞吐,结合其他开发稠油的方法是否可行?如利用高温高压混和蒸汽把雾状化学降粘剂带入储层深部,是否能起到更大作用,时间更持久,还有待于以后研究和实践。毕业论文,蒸汽吞吐。。

(4)目前采用的热试油工艺是采用下隔热管柱,套管注氮,注蒸汽,焖井后换管柱进行试油,是否可以氮气与蒸汽一体化进行注采,利用注氮气保护油管、套管不受损害,补充地层能量,简化工艺流程,还有待于研究与实践。

【参考文献】:

[1]高兴友,大庆油田长春岭背斜带扶余油层沉积相特征,内蒙古石油化工,2007年第3期.

[2]杨庆杰,松辽盆地长春岭背斜带油气成藏过程探讨,石油天然气学报,2007年6月第29卷第3期.

[3]刘军,蒸汽吞吐工艺技术在试油井上研究与应用,油气井测试,2007年8月,第16卷第4期.

第7篇:油气生产论文范文

“油气增产技术与应用”是重庆科技学院石油与天然气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中的一门专业学位课,针对国内外目前低渗油气藏、非常规油气藏,通过全面掌握国内外油气增产技术领域的新技术与新工艺及其成功案例,使学生对目前我国石油工业面临的油气增产技术领域的挑战有深刻的认识,准确把握油气增产技术领域的最新研究方向,帮助学生树立强烈的科研意识和创新思想,为寻找专业研究方向、确立课题切入点提供指导。本文首先分析了该课程及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然后从教学组织方式、教学资源、教学环境、师资队伍建设、课程考核方式等方面的改革展开探讨。

一、目前存在的问题

1.发展历程及改革目标。“油气增产技术与应用”在重庆科技学院一直为本科生的重要课程内容(课程名称为采油工程II),由教学团队进行集体协同教学。2014年,学校招收硕士研究生以后,结合重庆科技学院研究生培养的目标和特色,将本门课程作为专业学位课开设。通过课程改革,进一步探索完善学校工程硕士研究生“2461”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与校内外专家的合作与交流,不断提高教学团队的工程实践能力;把油气增产技术领域的最新发展成果引入教学实践,强化实践教学;组建学生学习团队,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体系,着力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团队意识,积极思考,乐于实践;加强教材或者电子读物的建设,跟踪技术前沿,适时更新教材内容。

2.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1)缺乏专业教材。专业学位硕士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一种形式,是从2009年开始,由教育部提出的实行全日制培养的硕士类型[1,2]。目前工程应用型硕士(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仍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特别是石油与天然气类专业缺乏相关专业教材,可借鉴的系统专著也较少。传统教材注重基本原理和方法,主要针对学术型硕士的培养,而缺少应用方面的教学内容。即便传统教材中出现了应用实例,也基本与现场实际应用情况出现较大的脱节,无法达到培养国家亟需应用型人才的目的。“油气增产技术与应用”课程是一门工程性极强的应用课程,目前研究生教材极少,而且仍然注重水力压裂、酸化的基本原理,对于各种新工艺的介绍、优化过程较少,也极少涉及目前国内外现场应用的典型案例。(2)校企联合培养机制不健全。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目的在于直接应用于企业,培养结果是否合格的最终标准在于是否适合企业的需求。因此,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关键之一在于实行校企联合培养,而校企联合培养机制是否健全是衡量联合培养成效的一大标准。目前重庆科技学院乃至国内其他石油类高校均不同程度地与石油企业开展了研究生联合培养合作,但由于起步较晚,联合培养机制均不健全。例如,研究生实践基地、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站、企业导师等合作培养不够深入,缺乏专门的制度进行规范管理。(3)现场实践应用要求高,校内理论教师教学难度大。校内教师主要擅长理论教学,而“油气增产技术与应用”课程重在让研究生掌握与现场最为贴近的实际应用、较新的工艺技术,师资结构将影响本门课程教学效果。随着油田企业对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单一的学校导师教学缺乏与现场生产交流互动,缺乏对现场生产难题的把握,课程方案与生产实际存在较大的偏差。(4)教学模式需适应专业学位硕士培养要求。随着油田企业对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单一的学校导师教学缺乏与现场生产交流互动,缺乏对现场生产难题把握,课程方案设计与生产实际存在较大偏差,不利于学生解决增产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1.教学组织方式改革。该课程教学的组织方式包括四大部分:基本理论课、现场实践、协同学习、撰写课程论文。基本理论课将综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制作涵盖课程全部教学内容的多媒体课件。现场实践包括现场新技术新工艺施工学习、技术研讨、专题调研、施工方案编制。协同学习除了平时课堂的提问、抽查、讨论以外,还可组建学习团队开展协同学习(专题讨论、专题调研等),目的是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促进个性化的能力发展。撰写课程论文注重学生加深对知识的应用,同时采取团队协同教学,即教学团队由校内外专家组成,校内完成教学量的80%,20%由校外?<彝瓿桑?均根据自身专长作专题讲授,以强化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2.实时更新教学资料来源,编写校内教材。《国外油气田工程》、国内外年度十大科技进展、国内外的年度科技发展公告以及国内外各类期刊资料,保证教学内容的系统性、传承性和先进性。同时,组织课程组教师(包括校外指导教师),收集当前油田使用的最新增产工艺技术,在不涉密的情况下,将现场最新资料重新整合编写进校内教材。教材中,增加现场应用技术案例比例,重点体现新工艺、新方法的适用条件、优化方法、效果评价方法;同时,给出现场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设定可能出现的问题供学生交流讨论。

3.充分利用好学校在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领域培养的工程环境和条件。(1)重庆科技学院与中国石油共建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实践教学基地,真实地教学环境和条件能够直观讲述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但本科教学期间更多地注重展示,实操和问题解决的环节较少。为了将现有条件更加充分地应用,可增加实操和解决问题环节,去掉流程展示环节的实训。(2)目前石油科技馆已基本建成,馆内以虚拟仿真教学科研实验设备为主。其中,酸化压裂实训仿真操作平台、井下工具教学实训设备均可以实现虚拟仿真模拟,可以模拟酸化压裂过程中的工具、工艺操作,设置故障。(3)校外研究生工作站。目前企业与重庆科技学院共建研究生工作站8个,为了进一步用好校外工作站,学校与相关企业进一步签定合作协议,制定了更加详细的工作站管理制度。每年向校外工作站派出研究生开展校外实习,特别是油田企业研究院,让研究生参与研究院的研究工作,直接参与现场应用和科学研究,提高硕士研究生的工程应用能力,着力打造应用型研究人才。

4.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通过培养、进修、引进等方式建设一支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合理的、学术水平高、教学能力强、团队精神好的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的教师队伍。既要真正实现既学习知识,又为学生寻求深化专业研究方向、确立课题切入点提供指导的目的,同时也促进了教师与企业生产现场的结合,促进了教师工程实践能力不断提升。

5.探索“双语教学”。本课程的显著特点是紧跟国内外油气开采技术前沿,资料来源多为英文文献。但目前,研究生的外语水平总体情况不高,采用“双语教学”时会带来一些语言上的困难,因此要在实践中摸索一条适合于重庆科技学院研究生实际情况的“双语教学”的路子。

第8篇:油气生产论文范文

论文关键词:油田企业,战略价值链,成本管理,竞争优势

一、前言

随着中国加入WTO和石油石化行业战略性的重组改制,油田企业内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乃至转折性变化,同时,国际能源需求逐年增加,石油产品价格不断攀升,油田企业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成本管理压力。在这种背景下,传统的成本管理方法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现阶段竞争环境下企业管理的要求,战略成本管理应运而生。

战略价值链分析是一种战略性成本分析工具成本管理,是战略成本管理的重要内容,融战略管理、成本管理和价值管理于一体,包括行业价值链分析和企业内部价值链分析。运用战略价值链分析企业价值链增值的过程,是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方法[1]。

基于以上对战略价值链分析理论的认识,本文将油田企业界定为油气开采企业,运用战略价值链分析油田企业价值生成的过程及每一作业环节成本的投入,通过对价值增值关键环节的成本管理与成本控制来取得成本优势,以实现油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战略目标。

二、油田企业战略价值链分析

(1) 油田企业行业价值链分析

油田企业行业价值链是指从油气地质勘探到最终产品到达消费者手中直至报废的全过程。行业价值链分析的目的在于识别企业在所处的行业价值链中的位置,以确定企业在行业竞争中的优劣势。

油田企业不是孤立存在的个体,它处在一个价值系统中[2],这个价值系统具体包括勘探、钻井、集输销售以及同行业竞争对手等价值链作业环节;油田企业虽然处于油气开采环节,但参与竞争要依靠其油气生产的综合成本,包括生产前的勘探、开发成本和生产后的炼化、销售成本。油田企业行业价值链如下图1所示:

图1 油田企业行业价值链

油田企业由于其特殊的技术工程性,勘探、钻井等价值环节由相应的工程技术服务公司完成,但是,技术上的联系、经济上的交易,使得这些作业环节消耗的资源成本管理,发生的成本,创造的中间价值,又都沿价值链转移到最终油气产品中。因此,油田企业核心竞争力不仅表现在某个价值环节上,更重要的是在其各个价值环节整合上产生的系统优势论文下载。

(2) 油田企业内部价值链分析

油田企业内部价值链是指油田企业为创造产品价值而发生的一系列的作业活动,包括企业价值链与各业务单元价值链。

油田企业的油气开采过程是一个需要多部门协作、对技术和设备要求高、成本消耗大的复杂的系统工程[3]。结合油田企业生产特点,按照油气开采的工艺流程,将油田企业内部价值链各价值活动划分为基本作业和辅助作业[4]。

基本作业包括注水、提液、油气处理和井下作业;辅助作业包括油田物资采购、采油技术开发、相关配套运输以及其他辅助生产等价值活动。油田企业内部价值链如下图2所示:

图2 油田企业内部价值链

三、战略成本动因对油田企业战略价值链影响

与传统成本管理中的成本动因不同,战略成本动因是指从战略上对企业成本产生影响的驱动因素,与企业战略价值链中价值活动相联系的成本动因。战略成本动因突破传统成本分析的狭隘范围,站在整体、长远、宏观、战略的高度来分析企业成本的发生[5]。

本文将结合油田企业生产特点,分别分析结构性成本动因和执行性成本动因对油田企业战略价值链的影响。

(1) 结构性成本动因对油田企业战略价值链的影响

结构性成本动因是与企业基础经济结构有关的成本驱动因素,这些因素的形成通常需要较长的时间,而且一经确定往往很难变动,对企业成本的影响将是持久和深远的,而且这些因素往往发生在生产之前,其支出属于资本性支出,构成了以后生产产品的约束成本。

油田企业结构性成本动因一般包括石油行业发展形势、油气开采地理环境、油藏自然条件、国际化经营与纵向一体化、科技进步、油气开发阶段及国家财政政策。所有这些结构性成本动因都会对油田企业战略价值链产生影响。譬如:油气开采的地理环境、油藏自然条件会影响到油田开发的难易程度成本管理,加大油气勘探、钻井等过程中的作业量以及这些作业所消耗的资源。

(2) 执行性成本动因对油田企业战略价值链的影响

执行性成本动因是与企业执行作业程序有关的成本动因,即影响企业成本结构和成本性态的驱动因素。

油田企业执行性成本动因一般包括资产管理、价值环节整合、投资方式抉择、全面预算管理、全面质量管理、投资成本一体化、HSE管理体系以及全员参与管理。一旦结构性成本动因分析为执行性成本动因分析指明方向,成本管理的重点就应该放在执行性成本动因上。譬如:加强对油田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可以降低单位油气当量产品所负担的折旧和其他固定费用,实现企业规模经济。

总之,战略成本动因与油田企业战略价值链是紧密相关的。战略价值链各价值活动的划分以战略成本动因为基础,战略成本动因以战略价值链上各价值活动为载体。战略价值链各价值活动受制于多个成本动因的影响,成本动因分析的目的就是要建立价值量与成本动因之间的数量关系,以实现对成本动因的有效控制。

四、油田企业战略价值链分析模型的构建

单纯的定性分析只能揭示战略价值链各价值环节之间的关联关系,但不能揭示各价值环节之间的优化空间[6]。本文拟建立油田企业行业价值链和企业内部价值链分析模型,其目的并不是为了油气成本核算,而是要利用各价值活动的作业成本数据来分析各价值活动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寻找各价值活动之间的优化空间论文下载。

1)油田企业行业价值链分析模型的构建

依据油田企业行业价值链示意图,考虑成本信息的可获得性,针对勘探、钻井、采油和集输销售四大价值作业环节,并通过下述矩阵形式表示:

注:表示生产吨油油气产品所消耗的第i种价值作业的数量。表示所消耗的勘探作业量(吨可采储量/吨油);表示所消耗的钻井作业量(米/吨油);表示所消耗的采油作业量(吨油/吨油);表示所消耗的集输销售作业量(吨油/吨油)。

根据作业成本法“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基本原理,结合油田企业的成本核算,将油气产品单位作业成本所消耗的资源具体定位在直接材料、电费、水费、人工、折旧和其他直接支出6类资源成本管理,用j=1,2,3,…,6表示,建立矩阵如下:

注: 表示第j种资源的价格,表示第1-6种资源的价格。

注:表示第i种作业单位作业成本费用。表示勘探单位作业成本费用;表示钻井单位作业成本费用;表示采油单位作业成本费用;表示集输销售单位作业成本费用。

注:表示生产吨油油气产品总成本;、、、分别表示吨油油气产品生产消耗的勘探、钻井、采油、集输销售作业成本。

2)油田企业内部价值链分析模型的构建

同理,依据油田企业内部价值链示意图,根据成本信息的可获取性,针对注水、提液、油气处理、井下作业四大价值作业环节,并通过矩阵形式表示:

将采油活动单位作业成本所消耗的资源具体定位在直接材料、电费、水费、人工和其他直接支出5种资源,用j=1,2,…,5表示,建立矩阵如下:

注:表示第j种资源的价格。表示第1-5种资源的价格。

注:表示第i种作业的单位作业成本费用。表示注水单位作业成本费用;表示提液单位作业成本费用;表示油气处理单位作业成本费用;表示井下作业单位作业成本费用。

注:表示单位油气产品所消耗的总成本;、、、分别表示单位油气产品生产所消耗的注水、提液、油气处理、井下作业的作业成本。

五、油田企业战略价值链分析模型的管理应用

本文以油田企业行业价值链管理应用为主,为了探寻其行业价值链各价值活动之间的优化空间,以中石化××油田企业财务报表数据资料为基础。在进行数据处理时,根据上述对油田企业行业价值链的分析,将该油田企业各类消耗进行了重新分类与汇总,同时考虑了数据的可获得性与数据统一性的要求,经整理后将其代入油田企业行业价值链分析模型成本管理,具体如下:

据此:

(1)

=15.03+180.85+218.63+12.35

=426.86(元/吨油)

在油田企业行业价值链勘探、钻井、采油及集输销售四大价值作业活动中,油气集输销售作业基本处于地面,与其他价值活动之间的关联性较差;本文主要研究勘探、钻井和采油价值作业环节之间的关系并寻找其优化空间,进而分析其对油田企业综合成本的影响。

① 勘探与钻井价值活动之间的优化分析

地质勘探是钻井活动的前期准备活动,地质勘探对钻井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例如:钻井的速度、质量以及进度都对勘探的准确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通过对中石化××油田企业财务报表数据整理分析,运用曲线拟合勘探与钻井作业成本之间的函数关系得:

(2)

代入公式(1)得:

(3)

对公式(3)求偏导得:

当时,=15.44元/吨油,=178.84元/吨油。

由此可知:当勘探作业成本费用最优解为15.44元/吨油时,钻井作业成本费用最优解为178.84元/吨油;勘探作业成本费用最优解较原勘探作业成本费用高0.41元/吨油,但钻井作业成本费用则低于原钻井作业成本费用2.01元/吨油。假设采油和集输销售作业成本费用不变,仍为218.63元/吨油和12.35元/吨油,可使得生产吨油油气产品的总成本下降1.6元/吨油,下降比例为0.4%。总之,价值链分析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勘探与钻井价值活动之间存在着优化空间,通过控制勘探价值活动作业量或单位作业消耗资源数量可以影响钻井价值活动作业量和作业消耗资源数量,有助于油气生产总成本的降低。

② 钻井与采油价值活动之间的优化分析

钻井活动是采油活动的基础成本管理,钻井活动完成质量高低对采油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譬如:井壁平滑及垂直度对采油过程中的注水、提液等存在密切关系。通过对中石化××油田企业财务报表中数据整理分析,运用曲线拟合钻井与采油作业成本之间的函数关系得:

(4)

代入公式(1)得:

(5)

对公式(5)求偏导得:

当时,=182.93元/吨油,196.32元/吨油论文下载。

由此可知:当钻井作业成本费用最优解为182.93元/吨油时,采油作业成本费用最优解为196.32元/吨油;钻井作业成本费用最优解较原钻井作业成本费用高2.08元/吨油,但采油作业成本费用则低于原采油作业成本费用22.31元/吨油。假设勘探和集输销售作业成本费用不变,仍为15.03元/吨油和12.35元/吨油,可使得生产吨油油气产品总成本下降20.23元/吨油,下降比例为4.7%。总之,价值链分析模型计算结果表明:钻井和采油价值活动之间存在着优化空间,通过控制钻井价值活动作业量或单位作业消耗资源的数量可以影响采油价值活动作业量和作业消耗资源数量,有助于油气生产总成本的降低。

同理,对于油田企业来说,注水、提液、油气处理、井下作业是油田企业内部价值链上四大价值活动。在这四大价值活动中,油气处理与其他三大价值环节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但由于油气处理基本处于地面成本管理,因此本文主要寻找注水与提液、提液与井下作业之间的优化空间。因此,可以通过曲线拟合建立注水与提液、提液与井下作业成本之间的函数关系,寻找出各价值活动之间的优化空间,通过改变若干价值活动的量或单位作业消耗资源的数量,最终实现油田企业总成本的降低。

六、 结论

通过油田企业战略价值链分析模型的管理应用,分析结果表明:油田企业战略价值链价值活动之间确实存在着优化空间。因此,针对油田企业开展战略价值链分析,不仅可以明确企业自身的优劣势以及在产业中的位置或范围,而且还可以结合战略价值链各价值活动进行清晰的成本定位。同时,运用战略价值链分析模型,寻找各价值链活动作业成本之间的函数关系,进行成本抉择分析,以达到企业总成本降低和竞争力提升的目的。并从树立基于价值链分析的战略成本管理意识、实现投资成本一体化与上下游一体化经营等方面提出了油田企业战略价值链分析的保障措施。当然,开展油田企业战略价值链分析的管理应用要考虑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历史性等因素的影响,还要结合详细的战略成本动因分析和战略定位分析及相应的控制和改善措施来加以实现。

参考文献

[1]Shank John K, Govindarejin Vijay. Strategic cost management thenew tool for competitive advantage [M].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93.

[2]Krumwiede Kip R.ABC: why is tried and how it succeeds managementaccounting [M]. [S.L]: [S.N], 1998:32-38.

[3]国立华.我国石油企业实施战略成本管理探讨[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9,7:82-89.

[4]郭春林.基于价值链分析的战略成本管理[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2(4):91-92.

[5]迈克尔?E?波特[美]著.竞争优势[M].陈小悦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178-180.

第9篇:油气生产论文范文

关键词:暖气片,汽车件,除油锈,磷化环保技术

 

暖气片涂装喷塑。论文参考,除油锈。汽车零件电泳前处理的除油锈、水洗、磷化、钝化,是用水多、排量大、污染重的重点,我们采用无排放的HW、HM系列生态循环工艺材料,取缔强碱、强酸的强腐蚀和磷化钝化中的严重毒害物,据“航天科工防御技术研究实验中心”检测,达到GB/T12612-2005国家标准的质量水平。消灭气、液、固体三废污染源,实现保护与发展共赢。

一.支持传统产业的环保升级:

为养护好华北唯一的原始淡水湿地的珍贵“物种基因库”,河北省、衡水地区,冀州市的党委、政府及环保部门提出保护好衡水湖,推动冀州市及周边经济发展,深化污染防治,解决危害人民健康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我们有能力帮助当地企业贯彻执行省市领导的环保意愿,用新工艺材料清除污染、发展经济、推进传统产业的环保升级,振兴冀州暖气品牌。

二.生态再生循环的新型材料和新工艺:

不同产品或同类产品工件都存在着油锈轻重不一,为净化不同油锈确保磷化质量,可采用不同的生态循环工艺材料。

1. 除较轻油锈磷化钝化工艺:

10% HW-24浸泡除较轻油锈≥ 30分――水洗――水洗――5% HM-17浸泡磷化钝化 ≥ 10分钟,不水洗自干。

2. 除较重油锈磷化钝化工艺:

≥10% HW-24浸泡除较重油锈 > 30分―― ≥2大气压喷射水洗――同上1。

3. 除油脱积碳磷化钝化工艺:

10%HW-26浸泡除油脱积碳≥20分――同上1。

4. 使用与添加:

开缸按比例加浓缩液,生产中据油锈轻重和件的多少自行掌握添加,以少加勤加为宜,建议一般2~3个班添加0.5~1%或每天加0.3%左右灵活掌握。论文参考,除油锈。

5. 浸泡式的可调工艺:

为加强处理效果,可延长浸泡时间,为加强处理速度,可提高使用浓度。

6. 为提高处理速度的辅助性工艺:

工作液加热35-50℃;工件震动或抖动;工作液或清洗水循环旋转、喷淋、高压、喷射;超声波;电解等。

7. 失效液水的再生循环工艺:

工作液反复添加浓缩液直至失效,清洗用2升/分流水逆流漂洗直至失效,加活性炭1-≥5克/升搅匀静置 > 11小时,用过滤机过滤,再生液水在原工序回用,滤渣用于炼铁或制铁盐,进入社会资源循环。

三.在质量上重点解决五方面技术难题:

我们用HW、HM系列材料是浸泡式除油锈、磷化,处理全面仔细,确保功能性质量。除油除锈绝对没有强碱、强酸,磷化钝化中绝对没有亚硝酸根和六价铬的三废污染,解决以下五个问题。论文参考,除油锈。

1. 根除喷砂除油锈的质量难题及污染:

冀州市暖气片普遍采用喷砂,喷不到之处油锈不净,磷化膜及喷塑质量下降,缩短产品使用寿命。论文参考,除油锈。浸泡式消除了喷砂粉尘:对工人呼吸系统危害、对大气环境污染,噪音对工人身心的损害。

清除油不净现状:

衡水某汽车零件厂用除油剂及盐酸除锈两步法,因除油不净有损磷化膜,进而影响电泳膜附着强度,缩短使用寿命。

解决开焊渗露问题:

某厂暖气片焊接处因盐酸除锈而开焊,影响质量及出口信誉。我们的除油锈材料PH=2~3只除油锈不溶基材,有利于防止开焊。

避免铁系磷化膜的生锈问题:

铁系磷化普遍返锈,尤其在高温高湿季节,严重影响塑膜脱落。有的地区因生锈,铁系磷化逐渐退出市场,而被锌系磷化取代。论文参考,除油锈。我们铁系磷化物美价廉不生锈。论文参考,除油锈。

我们的铁磷化使用简便,外观内在质量优异:

我们的HM-17铁系磷化,绝对没有剧毒性的亚硝酸钠及铬酸盐的后处理,不存在其他铁系、锌系、锰系等磷化中的游离酸,总酸度,锌、锰、亚硝酸根离子等繁琐的化验,调整,只需简单的等量反复添加,就能保证磷化钝化膜一次性同步均匀一致的彩色外观和在自干过程中不生锈的质量。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