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钢的琴电影范文

钢的琴电影精选(九篇)

钢的琴电影

第1篇:钢的琴电影范文

[关键词] 电影;《钢琴家》;肖邦;钢琴音乐

众所周知,音乐作为电影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成为电影中情感的重要载体,与电影所有的元素结合在一起发挥着它独特的作用与魅力。电影音乐在具备一般音乐的特质之外,还必须与电影的音响、语言、剧情相融合,是视觉、听觉、情感高度统一的一种艺术表达方式。一部电影的成功与否与其中的音乐有着巨大的关系,因为电影音乐直接影响人们在观看电影时的情绪与心理活动。前苏联电影理论家切列姆辛曾说:“观众――是综合地,亦即在影片的所有成分(画面、语言、音乐)的相互配合作用中来感受一部影片的。”电影《钢琴家》就是一部成功典型范例,它把电影的所有成分,特别是音乐成分,精彩地结合在一起,带来心灵的震撼。

电影《钢琴家》在2002年戛纳国际电影节一举夺得最高荣誉“金棕榈”大奖;第27届奥斯卡最佳男主角、最佳导演、最佳剧本改编奖;第28届法国电影恺撒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演员、最佳摄影、最佳录音、最佳美术奖。导演罗曼•波兰斯基用波兰犹太钢琴家弗拉迪斯拉夫•什皮尔曼的回忆录为题材,成功地拍摄了这部反映民族精神的电影。作为一名波兰人,导演在二战及犹太人受迫害这个长期受人们关注的主题中,表达了人类真实的情感,客观地描述了那一特殊历史时期发生的故事。整部电影弥漫着强烈的民族情结,力图冷静地反映战争的残酷、欲望和人性。剧中被纳粹迫害而四处躲藏的钢琴家因为音乐唤醒了德国军官的心,挽回了珍贵的生命。面对这样的剧情,导演没有重新编创音乐,而是选用浪漫主义时期钢琴伟人肖邦的音乐作为主要音乐。曲折的故事情节与肖邦音乐的精髓相吻合,就像是肖邦特地为这部电影而作的音乐一样,令人回味。肖邦常被人称为钢琴诗人,缘于他的旋律优美动人。但事实上肖邦音乐中经常可以听到生命的呐喊、对命运的抗争和对祖国的炙热情感。看似柔弱的音乐中蕴涵着力量,那是对生的渴望和对民族尊严的维护。肖邦的内在精神与电影《钢琴家》不谋而合。本文将从电影音乐的特性为出发点,以电影《钢琴家》的音乐为例,具体论述肖邦音乐在电影《钢琴家》中的美学意义。

一、肖邦音乐情怀与电影情节的完美结合

影片的故事来自真实的自传体小说。故事中钢琴家的原型就是波兰犹太人钢琴家弗拉迪斯拉夫•什皮尔曼。他在二战前是波兰国家广播电台的钢琴家,帅气整洁,有着受人尊敬的社会地位。战争的炮火中断了在电台的演奏,德军占领了华沙。什皮尔曼开始在咖啡厅演奏,随后,什皮尔曼的全家遭到纳粹的放逐。幸运的钢琴家被犹太警察救出,逃出了纳粹的魔掌。从此,他饱受身体和心灵的煎熬,四处躲藏,目睹纳粹肆意地涂炭犹太人的生命、烧毁房屋,对犹太人赶尽杀绝。在三年多的时间里,坚强的钢琴家依靠顽强的意志求得生存,最艰难的时候,他的双手还在不停地、下意识地在空气中做着弹奏的动作。是音乐的力量在支撑他!最后,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钢琴家什皮尔曼躲藏到一栋废弃小楼的阁楼。可是为了打开手中的罐头,被一位德国军官发现了。原以为死到临头的什皮尔曼被问到是干什么的,他回答:“钢琴家!”德国军官将信将疑地把他带到钢琴前,什皮尔曼把罐头放到钢琴上,慢慢坐到钢琴前,干枯的手指放到琴键上,略微迟疑后,肖邦《 g小调叙事曲》从指间流淌出来,德国军官的表情开始发生了变化,又是音乐的力量!音乐改变了什皮尔曼的命运,德国军官的人性在圣洁的音乐面前复苏了,他在随后的日子里帮助什皮尔曼渡过了难关。当华沙解放的时候,人们惊叹地发现幸存的犹太人什皮尔曼,他是仅有的20个华沙幸存者之一。战后,什皮尔曼重返华沙电台,继续演奏。当什皮尔曼努力想救出曾经帮助他的德国军官时,却得知他已死于战俘集中营。

导演波兰斯基用自己的情感在拍摄电影,使其带有真实的美感,深刻地剖析了特殊时期各种人物的人性,客观公正地再现了历史。整部影片除了钢琴家演奏时的肖邦钢琴音乐外,无任何音乐作为背景。影片在描写纳粹的罪行、杀戮、犹太人受迫害、主人公藏匿等情节时,音乐是空白的,那种空白让人压抑,甚至窒息,观众完全被融入情节当中去了。在人们渴望生存、渴望人性回归的时候,肖邦的音乐响起,心灵得到抚慰。又是音乐的力量!波兰斯基引用的音乐巧妙得当,直接为电影增添色彩,达到音乐“电影化”的效果,使音画水融。在浩如烟海的钢琴音乐作品中,波兰斯基为什么选用肖邦的钢琴音乐呢?

肖邦(1810―1849)是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的代表人物,短暂的一生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但却只涉及一个领域:钢琴。他只创作钢琴作品,所有的音乐因钢琴而作,把乐器之王――钢琴发挥得淋漓尽致。肖邦也是波兰人,与波兰斯基一样,肖邦深爱着自己的国家和民族,与波兰斯基一样,肖邦的故乡华沙也曾受到外族侵略。可以说,肖邦的音乐情怀与电影情节相吻合,肖邦的音乐精神与电影的思想精神相吻合,这种跨越时空一百多年的吻合不能不说是一种奇迹。《钢琴家》中重点引用了肖邦三首著名的乐曲:《升c小调夜曲》《g小调叙事曲》Op.23和钢琴与乐队《大波罗乃兹舞曲》Op.22。这三首乐曲均创作于1830―1831年,正是欧洲动荡的年月,民族斗争高涨。导演选择这三首创作于特定年代的作品来叙述特定年生的故事,可谓独具匠心。

《升c小调夜曲》是钢琴家什皮尔曼战前和战后两次在华沙广播电台弹奏的乐曲,当什皮尔曼战前弹奏这条夜曲的时候,小调忧伤的基调暗示着苦难即将来临。战后弹奏时,宽广舒缓的旋律抒写着曾经的磨难。肖邦创作这首夜曲的时期是肖邦的青年时代,此时的他正满怀希望,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但走在人生旅途上的肖邦内心总是牵挂着故土,难免心中有惆怅的感受。这种交织着复杂感情的音乐与电影的情节配合得恰到好处。

《g小调叙事曲》Op.23是肖邦四首叙事曲中的第一首,根据密茨凯维支的叙事史诗《康拉德•华伦洛德》而写。叙述13世纪立陶宛爱国者华伦洛德领导民众抗击入侵的日耳曼十字军骑士的故事。肖邦用钢琴叙事曲的形式将人们争取民族自由和国家解放的热情刻画得栩栩如生,这种心情与期盼不正是电影中什皮尔曼想要向那位德国军官所表达的吗?什皮尔曼在弹奏《g小调叙事曲》前的那一刻迟疑后,毅然地选择了这首乐曲,是对德国军官精神上的最有力的反抗,并获得了成功。

钢琴与乐队《大波罗乃兹舞曲》Op.22是导演用在影片结尾处的音乐。钢琴家与乐队辉煌的合奏回响在音乐大厅,这是生命的赞歌,是人类正义的颂歌,肖邦的爱国情怀和导演的才思相碰撞,完美合一,交相辉映。

第2篇:钢的琴电影范文

电影《钢琴师》根据波兰钢琴家瓦拉迪斯罗·斯皮尔曼(Wladyslaw Szpilman)的自传体小说改编。影片讲述了二战期间,一位天才的波兰犹太钢琴家,四处躲藏以免落入纳粹的魔爪。他在华沙的犹太区里饱受着饥饿的折磨和各种羞辱,整日处在死亡的威胁下。他躲过了地毯式的搜查,藏身于城市的废墟中。幸运的是他的音乐才华感动了一名德国军官,在军官的冒死保护下,钢琴家终于捱到了战争结束,迎来了自由的曙光。这部描写二战时一位波兰犹太艺术家幸存经历的电影《钢琴师》,风靡了欧洲,震撼了美国。它被法国、英国电影协会评为“年度最佳影片”,并获坎城电影节最佳影片奖。它又赢得了奥斯卡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剧本改编等三个重要奖项。影片取得成功有好的故事情节、演员精湛的演技等是一方面,背景音乐的烘托在其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电影在音乐的选用上可谓是别具匠心,不仅仅是选用了肖邦的部分钢琴曲,还运用了波兰钢琴家瓦拉迪斯罗·斯皮曼演奏的肖邦玛祖卡舞曲录音。可见导演在影片的制作上下了很大的工夫。电影中的《g小调第一叙事曲》《降 E大调波兰舞曲》《升 c 小调夜曲》更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电影《钢琴师》中钢琴音乐的运用

钢琴音乐具有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钢琴音乐在电影中是极其活跃的因素,是情节内容与情绪范畴的产物,反映着多维度空间艺术的历史走向。钢琴背景音乐在音色上虽然没有弦乐群那样丰满,但其音乐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不容小觑。钢琴音乐在塑造人物内心活动的细节上可谓是最好的选择。在电影中钢琴音乐的运用非常广泛,可以搭配多种影片风格。可以说钢琴音乐是连接观众和电影主题的重要纽带。电影钢琴音乐不是空洞、单调的声响,其内在价值丰富、感情充沛,在无数优秀的影片中都有钢琴音乐的身影。影片《钢琴师》中的钢琴音乐塑造着主人公瓦瑞和德国军官的心理变化和人物形象,可谓是钢琴音乐在电影中成功运用的典范。影片中的一个个镜头与钢琴音乐交融在一起,推动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充分展现了钢琴音乐的魅力。影片中三段肖邦钢琴曲的运用更是惟妙惟肖,其不仅仅加强了影片的戏剧性,更加突出了影片的主题。

(一)《升 c小调夜曲》在故事情节中的运用

影片一开始,讲述的是1939年的华沙。德国纳粹进攻华沙,主人公波兰犹太钢琴家主人公瓦瑞在电台演奏肖邦的《升 c小调夜曲》。炮火声将这美好的氛围打断,波兰宁静的生活也被摧毁,炸弹落在电台附近,路人纷纷逃窜,主人公不得不中断了演奏。夜曲的特点就是高声部优美,低声部以和声伴奏作为织体,富于歌唱性。《升 c小调夜曲》是紧缩再现的复三部曲式,整部作品哀伤忧郁的情绪贯穿始终。这里混乱的场面加上这首《升 c小调夜曲》,更加增加了影片的凄凉之感,突出了“战争毁灭了人性”这个电影的主题。人们在这样的场景下听到这首钢琴曲,不免感到悲伤。影片在选择这段音乐的时候经过了精心的设计,选用了亚怒什·奥莱依尼查克(波兰钢琴家)演奏的录音。

在此后的日子里,由于战乱,主人公瓦瑞不得不卖掉了钢琴,被迫无奈搬进了犹太区。为了生存主人公瓦瑞只能在一家酒馆里弹琴谋生,但是德国人的迫害步步升级,主人公瓦瑞全家只能进入集中营。后来主人公瓦瑞在朋友的帮助下,终于逃出了集中营。但是他的境遇并不好,一直是苟且偷生、东躲西藏,十分凄惨。主人公瓦瑞感到了无助,他只能借助钢琴凌空的无声弹奏来抚慰自己的忧伤。

(二)《降 E 大调波兰舞曲》在故事情节中的运用

肖邦《降E大调华丽的大波兰舞曲》作于1830~1831年,呈献给狄斯特男爵夫人。分为流畅的行板和波兰舞曲两部分:行板部分令人想起悠闲安静、轻快的小舟滑行在点点鳞光的湖面上,偶尔有岸边的倒影,然后小舟又继续滑行。波兰舞曲部分为3段体,扩大的尾声好像是第四段。第一段,第一主题降E大调、降B大调;第二段,由降E大凋转 F小调、G小调而回归E大调,副主题降E大调、C小调;第三段为第一段重复。

主人公瓦瑞的朋友帮助他找到了一个藏身地,在这里正好有一架钢琴,他坐到钢琴旁开始演奏《降 E大调波兰舞曲》,这是这首乐曲在影片中第一次出现。在肖邦的波兰舞曲中《降 E大调波兰舞曲》可谓是最大型的、最成熟的一首作品。它的伴奏形式是管弦乐伴奏,乐曲的开始就决定了其鲜明的特色:明朗乐观。此时的主人公出现了幻听,他沉浸在音乐之中,仿佛庞大的交响乐队正为其伴奏。这个场景的画面与音乐的交融显得非常浪漫,加上这首《降 E大调波兰舞曲》明朗乐观的风格,表现了此时的主人公向往美好和自由的心情。

《降 E大调波兰舞曲》第二次出现是在影片的结尾部分,波兰人民赢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乐队奏起了号角般的旋律,阳光普照大地,在这里,主人公坐在钢琴旁,在金碧辉煌的音乐厅舞台上演奏起了《降 E大调波兰舞曲》。交响乐队的烘托使得这首乐曲更加震撼,表达着人们取得胜利的喜悦和自豪。这首乐曲的明朗乐观基调,更预示着人民的心声:让战争远离人类。《降 E大调波兰舞曲》在表现主人公的情绪以及深化影片主题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g小调第一叙事曲》在故事情节中的运用

在废弃的楼房里栖身的主人公瓦瑞听到了德国纳粹兵的讲话及汽车的鸣笛声,他吓得躲到了阁楼。此刻楼下竟然响起了钢琴声,音乐运用的是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这时的主人公瓦瑞有些按捺不住,他也饿得不行了。于是准备下楼,但是出现了意外。他不小心将罐头掉到了地上,当他捡起时一个德国军官站在了他面前。主人公瓦瑞在集中营经历了很多磨难,他深知遇到德国兵的下场,这个场景观众们都为主人公瓦瑞捏了一把汗。但是戏剧化的一幕却出现了,德国军官却成了主人公瓦瑞的救星。导演在设计这里的场景音乐时,偏偏采用的是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第一乐章柔板,而且是德军军官在到达了这所房子时弹奏的。可以说是无巧不成书,主人公瓦瑞遇到了一个喜欢音乐的德国军官,自己的钢琴艺术救了自己的命,这就是电影的戏剧性色彩。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的运用体现了当时的德国士兵也渴求 心灵暂时的安详和平静。这段钢琴音乐的柔和,细腻表现了一位军官的内心情感,与当时残酷战争的场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月光奏鸣曲》在这里的运用也在预示主人公瓦瑞将不会有生命的危险,如果背景音乐换成了欢快的奏鸣曲将会又是另一番的景象。

导演正是通过巧妙地运用钢琴音乐表达了电影的内容,不用台词也能让观众心领神会,这就是电影音乐的妙处。主人公瓦瑞在德军军官面前承认自己是一位钢琴家,可能也是钢琴的原因,音乐无国界,音乐无距离。也正是这样主人公瓦瑞才有了生的希望。

主人公瓦瑞坐在钢琴前时,他忘却了一切,所有的恐惧全部抛在了脑后。那个胆小怕事的主人公瓦瑞不见了,他变得坚强了起来,他扶着钢琴,多年的痛苦磨难、多少的战火纷争都通过《g小调第一叙事曲》表现了出来。肖邦的叙事曲,是受了波兰革命诗人密茨凯维支的叙事诗的启发而创作的。《g小调第一叙事曲》是肖邦最为著名的一首《叙事曲》。《g小调叙事曲》两手齐奏一个庄严的曲调,开始是缓慢的引子引出。这首钢琴音乐就是像在讲故事,把我们带进了悲壮的史诗中去。这首钢琴曲的主题是一个典型的叙事性主题。乐曲的开始处是一个余音袅袅的音调。音乐内容表现得很丰富,沉着而忧伤的旋律,仿佛就是主人公瓦瑞内心的独白,时时发出叹息的声音。这段钢琴曲本身的特色就是在讲述一个被奴役的民族的苦难的历史。乐曲的不断发展到了连接部,他把第一、第二主题连接起来。这里有一个短促的音调,表现了主人公瓦瑞焦急不安的情绪。乐曲的第二个主题却是另外的一种情绪。充满抒情气息、明朗、温和,整部作品的跌宕起伏也充分表现了主人公瓦瑞内心的变化,对整部影片的故事情节烘托起了重要的作用。

主人公瓦瑞在这里选择演奏《g小调叙事曲》也是在表达自己的反抗心理。影片在这里选择运用肖邦的音乐也是为了体现主人公瓦瑞的爱国之情。肖邦是主人公瓦瑞本民族的骄傲,也充分体现了这位胆小的钢琴家也有伟大和坚强的一面。影片在这里如果不选用肖邦的作品而去选用德系音乐家的作品,会使得全片的魅力大打折扣。主人公瓦瑞坐在钢琴前那短短的那一刻决定选择肖邦的《第一号叙事曲》,正是表示其爱国的重要特征。作为影片的导演在这里的精心设计也是为了表现主人公瓦瑞已经决定选择反抗。主人公瓦瑞也知道选择这首钢琴曲可能会被德国人打死,但是他还是选择了,正迎合了影片所要表达的主题。

三、结 语

反法西斯的战争结束了,主人公又回到了电台,继续录制之前未完成的肖邦的《升 C小调夜曲》录音。这时的音乐和之前开场时的音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战争结束后又一次出现这首作品,仿佛就是电影的主题再现。完美地使影片开始时被迫中断的演奏得到衔接,充分表明影片的统一性。也可以说整部影片就是一部优美的奏鸣曲,曲式结构迎合了影片的发展,通过展开部又回到了“呈示部”。 《升 C小调夜曲》的再现并不是简单意义的重复,而是对故事情节的升华。主人公的人生悲惨经历,启示我们要热爱生活、珍惜和平。主人公那双从德国军官手里接过面包果酱的手,那双捧起漂着死蚊虫的水送向嘴边的手,那双被严寒冻僵的手,那双扒开冒烟残墙的手,那双被砖头磨出老茧的手,再次演奏起肖邦的美妙音乐。音乐化作了力量,驱走一切灾难。

电影《钢琴师》整部电影的配乐蕴涵强烈的民族情结,影片的主旨就是想体现反战、反压迫的情绪。影片中主人公曲折的人生经历与肖邦的音乐相得益彰,肖邦的钢琴曲用在这里更是锦上添花。《g小调第一叙事曲》《降 E大调波兰舞曲》《升 c 小调夜曲》这几首肖邦钢琴曲的运用深化了影片的内容,渲染了影片的气氛,加强了影片的戏剧性,突出了影片的主题。

[参考文献]

[1] 邹丽.浅论钢琴音乐在电影艺术中的运用[J].电影文学,2011(04).

[2] 田文.《钢琴师》:用音乐寻找人性的光辉[J].写作,2003(21).

[3] 阎美萍.战地琴曲:《钢琴师》[J].当代电影,2003(03).

[4] 孟中.生命体验与人性思考——影片《钢琴师》的剧作分析[J].电影艺术,2003(06).

[5] 张智华.战时心灵的演奏——评析《钢琴师》[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4(02).

第3篇:钢的琴电影范文

关键词:钢琴;电影;音乐;美学;特点;表达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11-0101-01

电影艺术是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的结合体,由电影的概念我们可知,电影不仅仅是连续的画面构成的,还需要音乐的存在才能是完整的电影,二者之间能够完整的结合在一起,才能够将电影的表现更有特点和内涵。在电影中,若是画面主要以展现生活内涵为主,那么,音乐则是将人物细致刻画,深化剧情。钢琴音乐能够满足电影艺术巧妙而且自然的融合在一起,达到电影美学的要求,尽管电影艺术与钢琴艺术在功能上有着差别,但是当二者表达一同一个主题时,就会出现画音统一存在的局面。

一、试听的综合感受

电影画面与音乐的音响相互融合成为一体,也就是音乐和画面同时展现在观众面前。钢琴音乐的选择范围是根据影片的主题而选定的,要根据剧情的需要从而限制钢琴音乐的表现。很多人认为,《钢琴别恋》拥有好莱坞电影音乐史上最美的钢琴旋律,在笔者看来,这部配乐更大的意义在于,尼曼用钢琴的唯美素描和一系列充满古典主义色彩的变奏,打破了极简主义的原始界限。开场的第一钢琴主题极具印象色彩的旋律线条在哀伤清淡的触键下显得寂寥落寞,听者仿佛看到主人公艾达在海边抚弄着钢琴,迎着海风独自起舞。不久,第二钢琴主题在随后两个乐段中先后出现,旋律活泼灵巧,音乐在轻快的琴键跳动下暗藏危机。优雅古典的钢琴旋律在平缓但内具张力的弦乐衬托下散发出遗世独立的凄冷情怀。两个大主题在乐段中前后映衬,相互角力,在动静张弛的戏剧氛围中尽情宣泄。尼曼通过简单旋律重叠和古典管弦乐技法制造出随音乐韵律起伏的动静转化,正恰如其分地表现出主人公艾达在感情的激荡中既享受又惊恐的心理。两段主题钢琴的角力仿佛象征着影片中两个男人因为艾达而展的无形争斗。在尼曼的改造下,钢琴的旋律片段带有强烈的印象派效果,连绵起伏的旋律重叠使每一个音符成为流入内心并让人隐隐作痛的根源。

二、感情的共鸣

不只是钢琴,弦乐在乐段中如清晨的薄雾笼罩在四周,仿佛一个无形的力量将所有乐器和音符都约束在一个狭小的空间内,形成相对封闭集中的表达效果。尼曼在一个封闭的音乐场景,对单个乐句的旋律线条进行细微刻画,使音乐在行进过程中既保持延伸的可能,又让其在无限循环中找到归属的意义。尤其是几个钢琴变奏乐段,在钢琴进行多次旋律往返后,弦乐适时加入,把钢琴重新带入整合的轨道。钢琴的重叠与弦乐交织成一个巨大的网,将情绪细密地编织于内,乐句此起彼伏的连绵伸展让观众茫然漂流在无形的旋涡里。观众在影片中找到了感情的共鸣,体现出影片在美学上存在的真正价值。随着当今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电影行业不断翻新,钢琴音乐的特殊美学在电影艺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钢琴乐通过观众的审美感官转化为感情到最后成为审美理解的的审美过程,是钢琴音乐的特殊美学效力。钢琴因素融人电影作品的主旨紧扣观众的内心,从而达到抒发电影美学的意义。

三、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精神文化要求也随之增高。钢琴音乐特有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魅力被众人喜爱和接受,钢琴音乐也因强大的艺术功能经常被应用在电影艺术当中。在电影艺术中,钢琴音乐的运用不仅能够为钢琴音乐自身创造出好的发展机会,还能使电影作品的审美感得到升华与进步。钢琴音乐在电影中的艺术表现与美学因素,可以给观众带来感官与听觉上的享受,提升电影艺术品位深化电影艺术的主题,使之能有更为深刻的蕴含。观众的审美观与时代的发展是紧密联系的,所以,在电影中对钢琴音乐运用时要考虑观众审美的变化而对钢琴音乐运用方式做细微变化

参考文献:

[1]曹莉芳.试论钢琴演奏艺术中的气与韵[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0.

[2]张怡.论钢琴在诠释电影主题与情感中的应用[M].短篇小说,2013 .

[3]张红霞,吴艳.丁善德钢琴音乐调性与和声思维模式初探[J]. 中国音乐学,2007(04) .

[4]匡.中国钢琴作品织体的民族风格六议[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0(02).

第4篇:钢的琴电影范文

[关键词] 《钢琴课》;配乐;情感

由新西兰女导演简・坎皮恩主导的《钢琴课》是一部对女性意识觉醒的反映佳作,同时也是一部浪漫的爱情片,在戛纳电影节荣获金棕榈奖。影片中,钢琴音乐是女主人公艾达进行感情传递的媒介,影片运用钢琴音乐向观众展现了女性的思想和情感意识,是一部典型的女权主义作品。作为一部浪漫的爱情片,《钢琴课》以钢琴的得与失为线索,通过女主人公对钢琴的情怀引发一系列的感情纠葛,通过几个富有代表性的戏剧性插曲来将电影情节推向情感高潮。影片中,女主人公在获取自己爱情的同时,也失去了自己的一根手指头,这种场面的呈现令观众感动的同时,也在传递一种单纯的力量和执著,由简单的音乐情怀所引发的所有故事也向观众传递了一种生命和命运之间的相互捉弄,也体现了电影配乐所蕴涵的艺术价值。

一、电影配乐的作用

作为一种间断性的、不连续的并且在电影中独立存在的音乐,电影配乐通过与电影情节、电影画面相紧密联系,从而更好服务于电影。在影片中,电影配乐所富含的渲染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电影配乐渲染地方特色

在很多电影中,影片大多选择与地方特色、地方风格等有关的歌曲,通过这样的配乐来对电影中的地点和其风格、特色进行间接渲染。这样,可以使观众更好了解电影所要展现的地点,进而避免了在影片中对电影的地域特征等再进行单独详细讲述。

(二)电影配乐渲染电影情感

电影配乐对电影的情感起到直接的渲染作用,主要体现在对三种情感的渲染上,第一种是对欢喜乐观的情感渲染,第二种是对悲伤忧愁的情感进行渲染,第三种是对恐怖惊悚的情感进行渲染。在影片进行情感表达时,如表达欢喜乐观,电影的配乐在曲调上是开朗宽阔的,是一种欢快舒畅的情怀。如表达恐怖惊悚时,电影的配乐速度要加速、激进且应发出较为刺耳的声音。如表达悲伤忧愁时,电影的配乐应该是低沉舒缓的,让人听了会有一种想哭的冲动。

(三)电影配乐渲染、描绘电影情节

在电影中,情节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影片的最终韵味体现。在电影的故事情节中配以音乐,能够将一连串的情节像珠子一样串联起来,犹如川流不息的小河,时而欢快流淌,时而又显得忧郁低沉。在影片中,情节和配乐之间的变化相辅相成,对电影情节的冲突变化和逻辑发展起着重要承载作用。因此,在电影中,电影配乐对电影情节的渲染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二、《钢琴课》电影配乐中的情感传递

(一)爱的诠释

《钢琴课》这部电影中的配乐主要源于女主人公的即兴钢琴演奏作品。影片中之所以以女主人公的即兴钢琴演奏为主要配乐方式,本文认为主要出于以下两个原因:第一,钢琴作品是女主人公的内心情感语言。影片中的女主人公不会说话,不能运用语言进行表达,而钢琴作品正是她的惟一感情寄托,钢琴作品中的音乐语言正是对她感情的直接抒发,通过即兴的钢琴演奏向观众传递她的内心语言和情感。第二,更加强调女主人公对钢琴的热爱。女主人公对钢琴有着执著的爱,作为她生命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钢琴与她无时无刻不在一起。运用她的这位好伙伴,女主人公弹奏出不同的即兴钢琴作品。这种钢琴式语言随着女主人公的情感而不断变化。在女主人公所演奏的钢琴音乐中,以影片主题性的演奏为主。这类即兴钢琴演奏音乐有着固定的曲调,女主人公的演奏只是在这个曲调基础上做一些其他变换。这样的曲调如浪水一样奔流且富有流畅感,在影片中一直伴随始终,成为贯穿影片的音乐主线。同时这样的配乐也是影片故事情节和人物感情变化的链接,成为影片富有代表性的主旋律。如由钢琴音乐所引发的、让观众倍为感动的画面首先在影片的开始呈现,女主人公央求自己的未来爱人带她去海边看她心爱的钢琴。在海边,看到钢琴的她兴奋异常,即兴演奏钢琴乐曲,将内心情怀尽情抒发。在海浪波涛声的伴奏下,美丽的女子欢快舞蹈,心爱的人在一边欣赏。这种美妙音乐和画面下的场景,让所有的观众都为之羡慕,这样浪漫的画面是我们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在海浪的伴奏下,这种电影配乐向观众传递了一种海浪、沙滩、美女、爱人、钢琴等之间浑然一体的美丽场景,音乐与画面的完美结合诠释了影片中女主人公对钢琴的热爱之情。

(二)即兴音乐描述

第5篇:钢的琴电影范文

1、钢琴音乐美学元素中的本体与个性审美

透过形形的钢琴音乐的表象,钢琴音乐的美学元素揭示了钢琴音乐各内在诸环节、诸要素之间的联系,进而构成钢琴音乐的整体审美。听众所欣赏到的钢琴音乐是由特定演奏者还原而来的作曲家的钢琴音乐鲜活本体的审美,而对于演奏者而言则是一次对音乐本体的情感再创作与感性再升华。鉴于钢琴音乐演奏者的情感注入及其感性特征,不可能对这些目前为止尚难以量化的特质进行明确界定,也正因如此,个性与共性之间才会产生差异,不同的个性演奏者之间,即便是对同一作品进行演奏时亦会产生明显的不同,同时,由于个性情感倾向与感性认知的不同,不同演奏者即便是对同一作品的演绎亦会在不同的细节之处引发不同的共鸣。个性自有其对于音乐的不同理解,不同理解下的钢琴音乐亦自然会产生其多风格、多层次性,这就使得个性存在着不可替代性,钢琴演奏家之间的个性就是其不同的演奏风格。

2、钢琴音乐美学元素中的感性与理性审美

在钢琴音乐实践的三大环节之中,美学思想贯穿始终,其中的欣赏环节处于整个环节的最高端,欣赏环节实质上是一个蕴理性于感性的过程,即首先通过感性认识对钢琴音乐进行感知从而获得第一手的感知数据,然后再根据储存于头脑中的钢琴音乐理性数据对该感知数据加以衡量,以判别钢琴音乐实践第二大环节——即音乐还原(音乐演奏)环节的精准与审美程度。简而言之其实就是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的判断过程。与其相反的,音乐实践的第二大环节则是一个由理性的乐理认知到感性附带情绪的音乐还原过程。由此可见,钢琴音乐的美学元素中的感性与理性存在着同时依存于音乐整体中的特质,二者既不可割裂亦不可混为一谈。钢琴音乐的感性特质是伴随理性特质同时出现的,当某一乐章呈现出来的时候,听众不只是仅仅听到了乐谱中的一串音符,而且还能体验到蕴蓄于其中的音乐情感,只有体验到了这种情感方能称之为钢琴音乐的审美。

3、钢琴音乐美学元素中的存在与意识审美

钢琴音乐这种艺术形式的存在性审美就在于其以一种精神现象超越音乐本体而存在,书面或其他形式的乐谱并不是音乐真实的存在,而仅仅只能代表一种载体形式,钢琴音乐只有在演奏的过程中才具有存在的意义与审美价值。不止如此,钢琴音乐还具有审美的接受性,一旦作品失去接受性,不再受到大众的欢迎,则这件作品就将极少再有其存在与审美的价值。存在决定了意识,正因有了钢琴音乐美的存在,才会产生审美意识,审美意识只存在于演奏者的音乐实践能力之中,只有首先具备了审美的意识,演奏家才有可能将钢琴音乐作品再现为一种审美的存在,虽然只存在于演奏的那一瞬间,但这就已经足够了。演奏者为达到更佳的钢琴音乐审美效果,就必须勤于实践、勇于探索、不断揣摩、反复领悟钢琴音乐本体的真谛与内涵,在此基础上方能将钢琴音乐的审美不断保持并持续强化。

二、钢琴音乐在《钢琴家》中的美学表现

1、背景气氛与艺术品位的审美营造

现代电影的表现手段极为丰富,声、光、电、磁、机等无所不用其极,其中声是电影背景气氛与艺术品位的重要审美体现,在电影艺术中具有无可替代的关键作用,反观默片时代,我们就会看到缺乏钢琴音乐表现的默片更适合拍喜剧片、动作片等类型,极难拍出表达情绪或剧中人物细腻情感的剧情片。而钢琴音乐在营造背景气氛方面则易如反掌,无论是时代气氛、地方风尚还是背景气氛与环境气氛都能表现得得心应手,钢琴音乐语言的丰富使得钢琴最容易实现影片的情感诉求,同时更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影片的艺术品位审美的需要,进而能够更好地实现影片创作思想的完形以及表演内涵的大幅提升。在《钢琴家》这部影片中,我们看到生死关头,钢琴家选择了弹奏肖邦的《g小调第一叙事曲》(op.23),这不啻是犹太民族投向纳粹丑恶灵魂的最锋利的标枪,更是犹太民族足以震撼世人灵魂的不屈的宣言,为影片营造了崇高的精神基调。

2、剧情发展与推动的审美营造

钢琴音乐对影片的剧情发展与推动有着极为强大的审美营造作用,在《钢琴家》这部影片中一共出现了十几次乐声,其中的前半部分,多为巴松管的低沉乐声,其余的十次乐声均为钢琴音乐,钢琴音乐一次又一次地闪现,将困在充斥了死亡虚墟的死亡之城中,苦苦寻找人性光芒的钢琴家的死亡边缘的生存状态,塑造得生动、凄惨且真实。影片在启幕的第一时刻即以肖邦钢琴音乐《升c小调夜曲》(op.20)中的不和谐音符与晦暗的色彩预示了即将来临的灾难,此后的长达一个半小时的时长里通过巴松管的穿插与钢琴的掩映,将命运的苦难一股脑地压在了犹太民族的身上,令人透不过气来。1小时36分钟的时候,再一次响起钢琴声,而钢琴家只能在心里听到,在当时的处境之下,是不允许他发出任何声响的,钢琴声不只在钢琴家的内心轰鸣,更是整个犹太民族对残酷屠戮的呐喊与抗争,钢琴音乐充分表达了犹太民族对自由的渴望与向往。

3、抒情与转折的审美营造

对于国家而言,多难兴邦,对于个体而言苦难既是一所最好的大学,又是激发生命力的最好方式,以苦难抚响的琴弦更具震撼人心的力量。钢琴家命运转折的两次短暂喘息都伴有钢琴音乐,同样是两次无声的演奏,其抒情意蕴与转折的效果大不相同。直到影片的结尾处,随着二战的结束,犹太民族终获解脱,衣着整齐、神情庄严的钢琴家终于能够坦然地坐在钢琴前弹奏他喜欢的钢琴了,钢琴的乐声终于能够再次欢快自由地翱翔于波兰湛蓝的碧空之下,当钢琴家与乐队合作的E大调的《大波罗乃兹舞曲》(op.22)奏响之时,一切的苦难似乎都随着舞曲的行进而终结了,安静的行板中隐含着的快速琶音将赞颂式的旋律慷慨地奉献给了曾经饱受折磨的犹太民族,随后的华丽的装饰音与欢快的节奏将影片推向了高潮,在欢乐的情绪与欢快的氛围之中,影片戛然而止。

三、钢琴音乐在《钢琴家》中的美学价值

1、钢琴音乐在《钢琴家》中的美学透析

听觉是人类先于视觉觉醒的一种本能,人类的听觉艺术的诞生也远远早于视觉艺术,所谓有劳动处皆有音乐,而电影等视觉艺术的出现则要晚得多。钢琴音乐具有极强的驾驭场景、操控人物性格、彰显主题等功能,不仅已经成为关乎影片成败的关键,而且已经几乎成为影片中与视觉并驾齐驱的不可或缺的双向式建构元素。在《钢琴家》中,不断萦回的十次钢琴音乐的核心美学价值就在于一次一次地将以苦难创伤包囊于其外的民族精神层层揭开。钢琴家栖身于阁楼时,楼下德国军官们弹奏的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的旋律凸显了钢琴音乐在影片中反衬的美学价值,一方面象征着德国纳粹的暂时乌云蔽日,另一方面也昭示世人,任何侵略都只能存在于侵略者的幻想之中,而这幻想迟早总会破灭,纳粹也即将面临覆亡的命运,即便是帮助了钢琴家的那位英俊帅气善良伟大的德国人——威廉•霍森菲尔(WilmHosenfield)亦在前苏联的战俘营被折磨致死,终未能完成他战争结束后想听一场钢琴家音乐会的夙愿。

2、钢琴音乐在《钢琴家》中的美学解析

针对影片《钢琴家》中的钢琴音乐进行美学解析,我们看到,在影片的光影之外,钢琴音乐既向我们展现了犹太民族苦难的回忆与沉思,又向我们展示了犹太民族的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每一次波兰抵抗组织的抗争之际都会有肖邦《g小调第一叙事曲》(op.23)的钢琴乐声响起,或振奋激昂,或慷慨悲壮。钢琴诗人肖邦的钢琴作品中存在着其他作品无法与之媲美的弦外音的美学价值,这种美学价值集中表现在穿插于影片的《g小调第一叙事曲》(op.23)之中,钢琴乐声的弦外之音不仅令观众从影片中看到了曾经的二战往事,亦会勾起肖邦时代的波兰往事,同时,更会令观众从弦外之音中浮想联翩,进而反思人类的善恶往事,《g小调第一叙事曲》(op.23)是肖邦面对国家沦陷之际内心惊澜撼动的折射,而由观众在影片中听来,则其沉重的八度低C振响宛如黄钟大吕般发人深省。

3、钢琴音乐在《钢琴家》中的美学意义

钢琴音乐在美学意义上对电影而言不仅有着解释剧情、反衬剧情、烘托剧情的作用,而且还具有着揭示剧情进展与预示剧情转折的重要作用,同时,亦具有补充剧情、延伸剧情乃至强化剧情等诸多氛围营造作用,并且,在营造的氛围之中,钢琴音乐还能够随时伴着剧中人物的表演,对剧中人物的内心世界、交替变换的主题、多线索的切换与对比等进行情感与主题的渲染、刻划与深化,从而成为电影艺术中不可或缺的亲密伴侣。随着越来越多的钢琴音乐与越来越多的钢琴元素引入电影艺术之中,电影艺术的美学意境得到了不断的加强。在影片《钢琴家》中,反复出现的肖邦的《g小调第一叙事曲》(op.23)中的降A大调的转折在影片之中具有更高的美学意义,其壮怀激烈程度直冲霄汉,恰如犹太民族的吁天之声,令人不由得不扼腕叹息。

四、结语

第6篇:钢的琴电影范文

电影是一种音画艺术,从最开始的无声电影发展到现代的有声电影,充分体现了人们对声音的需求,期望能有除了美术摄影之外的表达形式。因此每一部电影中除了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美妙画面和精彩的故事情节之外,剩下的就是音乐了。音乐对电影的作用是任何形式都不能替代的,是对电影诠释的纽带。电影音乐的选用对整部影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与电影的题材、风格、人物个性相结合,一部好的电影要用好的音乐来衬托表现内容才能更好地突出剧情的戏剧化,加强影片的情感,使整部影片达到视觉艺术和听觉艺术的完美统一。

钢琴诞生已有300多年,到今天,钢琴艺术的发展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1]被称为“乐器之王”的钢琴能够表现出多彩的音色、宏伟的气魄,优美的旋律、丰富的乐思和细腻的情感,具有独特的魅力。因此,在多元化的电影音乐中,钢琴音乐以它无可比拟的优越性被经常使用在各种电影中,不仅为电影增添了无限魅力,同时也更让人难以忘怀。肖邦是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杰出代表,是历史上最具影响力也是最受欢迎的钢琴作曲家之一。被誉为“钢琴诗人”的肖邦所创作的钢琴音乐成就了钢琴这一乐器的黄金时代,同时也创造了一个崭新的钢琴音乐世界,为后来的钢琴艺术发展确立了方向。肖邦有着多种多样的音乐创作形式:优美抒情富于歌唱性的夜曲,反映浪漫生活情趣的圆舞曲,庄严肃穆的波罗乃兹舞曲,展示演奏技巧的练习曲,幽默诙谐的谐谑曲,史诗般的叙事曲,波兰民族气息浓郁的玛祖卡舞曲和充满浪漫主义情怀的钢琴协奏曲,这些作品无论是优美悠本文由收集整理扬富有诗意还是气势磅礴振奋人心,都表现了他强烈的爱国之情,深切的民族正义感,不懈的理想追求和崇高的思想境界。由此可见,肖邦及其钢琴音乐具有无人可比的独特魅力,正是这种魅力,很多国家都拍摄了讲述肖邦传奇一生的电影,在这些电影中,肖邦的钢琴音乐被巧妙地和谐运用,体现出了更高的艺术价值。

一、 贯穿影片情节,推动剧情发展

电影大多以故事的形式出现,故事情节戏剧化的矛盾冲突需要音乐强大的感染力来推动它向前发展。音乐和画面的完美配合,能使观众在接受视觉形象的同时补充和深化对影片剧情的理解和期待。

1954年,由美国哥伦比亚影片公司摄制、获得当年最佳奥斯卡男主角奖提名的康奈尔·威尔德主演的根据恩斯特·阿里西卡的小说改编的肖邦传记电影《一曲难忘》。在这部不到两小时的影片中,讲述了肖邦从11岁开始便初显音乐才华,因为国破家亡不得不在19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巴黎为了事业与爱情、个人与国家而历经着爱与恨的洗礼,之后毅然决定以巡回演出来募捐资金援助浴血奋战在家乡的爱国志士们,最终积劳成疾,在心爱的钢琴前面献出了自己伟大而短暂的生命。

这部电影《一曲难忘》中的点题之作,那难忘的一曲就是肖邦的《降a大调波罗乃兹舞曲》。这首编号53号的作品是所有戏剧性波罗乃兹舞曲中最宏伟的一首,也是最受大家欢迎和喜爱的一首。音乐充满激情地歌颂了伟大的波兰人民,表达了肖邦对祖国的无限思念和热爱之情。这首《降a大调波罗乃兹舞曲》在影片中被简称为“波兰舞曲”并先后6次出现。[2]影片开头,便是弦乐改编的《降a大调波罗乃兹舞曲》第一段甜美、抒情的曲调。第二次出现是肖邦在出版商普雷耶尔那里邂逅李斯特并听到有李斯特的演奏从而激发他的兴致和李斯特一起合奏这首《降a大调波罗乃兹舞曲》,正是这场合奏的剧情凸显了这首曲子在影片中的地位。虽然之后这首曲子第一次在巴黎的音乐会上公演并获得成功,但是肖邦在与乔治·桑共同生活的日子里还不断地修改和完善这首曲子。后来在是否投入革命和乔治·桑争议的时候,肖邦又反复在琴上弹奏这首《降a大调波罗乃兹舞曲》的主题,终于他决定为家乡的爱国志士募捐而到处巡演,在最后一次弹起这首气势磅礴的“波兰舞曲”时却血洒琴键,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在影片中,导演就是通过这样一首“波兰舞曲”把整个故事情节贯穿起来,是用来表达追随时间的变化以及人物思想的变化,对电影情节的承上启下、推动剧情发展起了关键性作用。

二、 深化影片主题,揭示思想内涵

电影中的音乐往往是为了烘托影片的主题思想而产生的,因此电影音乐的性格和影片表达的思想内涵必须形成高度的统一,使人聆听到这样的音乐之后,能在观影的同时感受到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情感和思绪。

在2003年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上,获得了多项奥斯卡大奖的由波兰导演罗曼·波兰斯基指导的德、法、波兰联合制作的电影《钢琴家》备受瞩目。这部电影的原型是波兰钢琴家斯兹皮尔曼,根据他的回忆录改编的影片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这部电影描写了一位波兰籍犹太钢琴家在二战时期历经了无数个艰难痛苦的日子最后终于获得重生的故事,影片整整两个半小时全在华沙的废墟上徘徊,从头至尾的悲剧色彩,呈现了二战时期的犹太人颠沛流离的痛苦生活,反映了犹太人对法西斯的痛恨和顽强抗争到底获得胜利的坚定信念。值得一提的是导演波兰斯基也是一名波兰籍犹太人,曾因和自己的经历太过相似不敢面对而拒绝拍摄电影《辛德勒的名单》的他终于在十年后有了面对那段痛苦生活的勇气,并用这部《钢琴家》来表达自己的个人情感,可以说这部影片就是他的个人感悟。

这部电影的音乐导演基本上全部选用了肖邦的钢琴音乐。同样的国家,同样的职业,同样的痛苦生活,肖邦的钢琴音乐成为片中人物与观众交流的直接表述,同时肖邦音乐中所特有的波兰民族情结和深切的爱国主义情怀也加深了电影主题的感染力,让观众真切感受到那种凄凉、悲愤的情绪。影片中肖邦的《g小调叙事曲》的运用可谓是导演的神来之笔。[3]这首作品是肖邦最粗犷而又最富有独创性的作品。整首作品音乐悲壮,表达了肖邦深深的悲痛和愤恨之情。影片中,德国军官在阁楼中发现了为寻找食物的钢琴家,在知道其身份后命令他为自己弹点什么,钢琴家便演奏起肖邦的这首《g小调叙事曲》,作品本身具有的震撼力和钢琴家满怀沧桑的人生体验以及长期积蓄在心中的悲愤、痛苦之情感动了这位德国军官,[4]使他愿意冒着生命危险来帮助钢琴家,最终让钢琴家等到了胜利的那一天。这首《g小调叙事曲》的音乐形象极具英雄气概,每个重音和弦如革命的炮火声撞击着人们的心灵,那种渴望自由和对敌宣战的呐喊声中所表达的愤恨和坚持抗争到底取得胜利的决心就是二战时期所有犹太人的心声,也是电影的主题思想所在。

三、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

电影中的人物形象是电影作品的最重要的组成因素,是叙事以及剧情矛盾冲突的核心,是影片造型的基础。演员要塑造出鲜活的、有性格的角色形象,除了要靠自身的外形条件和内容丰富的台词来演绎,更需要搭配完美的音乐来烘托人物的造型,[5]抒发其内心情感,使影片中的角色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1953年的威尼斯电影节上一部由波兰导演亚历山大·福特拍摄的电影《肖邦的青年时代》获得金狮奖的提名,这部影片主要描写了青年时代的肖邦。1825~1831年正是当时还是一名音乐学院学生的肖邦人格的形成时期,整个欧洲社会都处在动荡不安中,民族主义的不断高涨和人们呼吁社会变革的强烈声音都激励着肖邦,他内心充满了对沙皇的愤恨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并用音乐来抒发这种情怀,举办了一系列深受人们喜欢和欢迎的音乐会,从此肖邦成为波兰民族的代言人。影片中大量运用肖邦不同时期的钢琴作品,这些独具匠心的安排极大地帮助了肖邦形象的成功塑造,深刻揭示了肖邦的内心世界,让观众深切感受到肖邦特有的民族主义情怀。

在肖邦即将要离开波兰离开祖国前往巴黎的告别音乐会场面中,我们看到舞台上的肖邦演奏的是作品11号的《e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这首肖邦19岁便完成的作品中透出的浪漫以及略带忧郁之情非常符合影片中当时的肖邦形象,从他脸上表现的兴奋和转瞬即逝的悲哀可以感受到肖邦对未知的异乡生活充满期待和向往,同时又对祖国波兰以及心爱的姑娘康斯坦莎有着深深的不舍之情。影片中的另一个场景,在维也纳的一个音乐沙龙上,肖邦正在弹奏他一生中所创作的最美的旋律《降e大调离别练习曲》。这首作品风格缠绵幽怨,美丽的主题音乐充满了倾诉和悲戚之情,正如影片中的背井离乡身在维也纳的肖邦坐在钢琴前,沉浸在深深的回忆里,修长的手指抚摸琴键,流淌出纯净如歌的旋律,让人感受到其中蕴涵着肖邦对祖国家乡的深深思念之情。影片最后波兰还是没有逃脱被瓜分的命运,华沙起义失败的消息传来,肖邦在一场有着许多波兰同胞的音乐会上,演奏起《革命练习曲》。舞台上的肖邦身体微微颤抖,眼中满含热泪,用难以遏制的激情演奏来倾泻自己的痛苦和愤怒,那振奋人心的旋律同时也呐喊出全场波兰同胞抗争到底的坚定信念,那一刻,肖邦坚强、刚毅、顽强不屈的性格被深深刻在观众心中。

第7篇:钢的琴电影范文

分析电影《海上钢琴师》的音乐之魅 更 多精 品源 自 3 e d u 课 件

意大利导演朱塞佩·托纳托雷于1999年执导的影片《海上钢琴师》,采用倒叙的手法向观众讲述了一位生于海上,长于海上,也死于海上的天才钢琴师的富有传奇色彩的生命历程。担任影片配乐创作的是与导演托纳托雷在《天堂电影院》和《命运之力》中曾两度合作的配乐大师埃尼奥,莫里康内。《海上钢琴师》的出现,为观众再次献上了一部横跨整个世界的传奇,使得意大利当代电影史上的艺术三部曲得到了最完美的完成。

电影作为一门综合性艺术,虽然配乐在影片中本身具有相对独立的审美特征,但它与独立的音乐作品相比较,还是有着很大的差别的。当音乐介入到电影中时,通过视听元素的结合,导演运用蒙太奇等电影语言特有的表达方式,使音乐获得了更加丰富的内涵。音乐在获得表意丰富性的同时,又必须建立在影片的整体框架之下。在《海上钢琴师》这部电影中,莫里康内在配乐上获得了很大的创作空间,甚至可以说这就是一部以音乐为主题的电影。但从整部影片审美艺术效果的达成上看,如果配乐没能与画面进行出色的协调与配合,没能与影片的主题达成默契,并在该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地对其诠释的话,无论对于音乐还是电影来说,都将是遗憾的败笔之作。本文正是从这两个角度出发,来探讨《海上钢琴师》的电影配乐对影片审美效果的促成。

一、音与画的和谐之美

音画合一比音乐本身的质量更重要,这是影片配乐的一个关键性原则。音乐如果使观众身心都陷入对其本身的关注,便成了喧宾夺主。因此,好的电影音乐是听不见的。在《海上钢琴师》中,莫里康内向我们展示了他出色的配乐技巧,使音画在互动之间获得了和谐之美。

麦克斯被聘为船上的小号手后,随船一起出海,正当麦克斯愉快地享受海上时光时,却来了风浪,轮船不断地起伏,镜头在麦克斯与夜色里起伏的海浪中切换,麦克斯在轮船走廊的地板上踉跄、翻滚,此时以巴松、短笛等木管乐器配乐,在中低音区,配合晃动的物品,乐音在节奏上始终轻快统一,俏皮幽默,将麦克斯的窘态和憨态表达得淋漓尽致。音乐停止后,主人公1900出现了。他看到跪在地上、差不多将整个脑袋都塞进一个罐子里呕吐的麦克斯时,便邀请他一起演奏,以缓解痛苦。麦克斯踉跄地跟在他后面时,之前轻快诙谐的音乐复又响起,仿佛又一次给麦克斯的笨拙形象做了个素描,令人再一次忍俊不禁。紧接着,1900与麦克斯在摇曳的轮船上上演了一幕好戏。不断晃动、旋转、摇曳的镜头下,画面犹如一只跃动的精灵,在音乐的伴衬下,献上一场美妙的舞蹈。1900走进大厅,镜头远景俯拍角度下,麦克斯的身影在海上闪电的光照下忽明忽暗。音乐继续,麦克斯在空旷的大厅中,张开双臂,来回晃动着,仿佛是一只胖天鹅,跳着蹩脚的舞。1900将琴盖打开,麦克斯随即扑到了钢琴上。木管乐曲告一段落。

接下来,麦克斯与1900并肩坐在钢琴前,钢琴开始随着轮船的晃动在地板上滑翔,轻快的、具有舞曲风格的钢琴声随之响起。转动中,1900怡然自得,时而环顾四周,时而微笑着与麦克斯交谈,麦克斯则紧握钢琴。客厅天花板上的吊灯不停地晃动,钢琴奏鸣出的音乐主题也不断地重复变化着,这个大厅成了一个旋转舞台。随后,麦克斯逐渐适应了这种惊心动魄的舞步,并开始欣赏起这种感觉。当钢琴滑过酒台时,麦克斯竟随手抽出一瓶美酒。麦克斯取出与放回美酒的时间,均在乐曲的重拍上,让听者感觉到画面的动感和音乐的动感浑然一体,仿佛自己的心也在随着音乐翩翩起舞。接着,镜头将1900在琴键上飞舞的双手与隐约可见的海浪叠化在一起,镜头旋转下,麦克斯与1900在乐声中微笑着,转动着,海浪起伏错落,背景海浪声与乐声相辅相成。随后,钢琴向一个方向径直滑了过去。画面里出现了特写的玻璃门,麦克斯复又紧张起来,而1900则对着门襟着鼻子,做好了准备。镜头继续向前推进,乐曲重音落下,钢琴冲出玻璃门,冲向走廊。钢琴顺着走廊继续向前进,钢琴的乐声依然轻快地继续,直到重音再次落下,钢琴撞破船长卧室的大门,音乐戛然而止。这一片段录音与画面合成的难度非常之大,堪称画面与音乐在配合上完美结合的经典。

此外,《海上钢琴师》在配乐上不但与画面间的结合和谐一致,还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意义与内涵。在轮船大厅的舞会上,麦克斯赞叹地询问1900演奏灵感的来源时,1900用4段不同风格的即兴演奏描绘出舞会上四个人物的形象特征和内心情感。第一个场景是一个服饰华贵的、手中拿着香烟凝视前方的老女人。1900将他想象成为一个刚刚谋杀了丈夫而与情人私奔的女人。乐声变得激昂,重音迭出,犹如一声声惊叹。曲风带有明显的吉卜赛风格,描绘出了人物狂野、澎湃的内心世界。第二个场景是一个面无表情的男子。1900将他想象成为一个陷入回忆中,内心充满无奈的男子。音乐在节奏上也变得舒缓柔和,略有伤感。第三个场景是一名流着泪的、正在跳舞的女子。1900把她形容为一个“想做修女的妓女”。风格也转变为探戈旋律。探戈舞曲中那种对舞伴欲迎还拒、纠缠其中的曲风,完美地诠释了跳舞女子纠结、挣扎的内心。第四个场景是一名“心怀美国梦…‘蹈进头等舱”的男人。他的表情和动作都略显紧张,正在“寻找不可思议的爱情”。曲风也随之变得幽默诙谐。男人在人群中每一次转身与避让,音乐都适时地给予配合和强调,诠释出了男子惴惴不安而又充满欲望的内心。在这四个场景中,正是因为有了配乐的介入,才使得孤立的画面产生了丰富的内涵,完美地阐释出不同人物的特征与内心情感。配乐与画面的和谐互动,使电影产生了单独运用任何=种元素都无法获得的审美效果。

一、配乐与影片主题之间的默契美

音与画的完美结合形成了观众感官上的审美体验,调动了他们的审美情绪。而配乐与影片主题间的默契配合,则进一步作用于观众的精神领域,使他们能够从影片中获得某种意义,引发更多的思考,获得更多的体悟,这是一部优秀影片所必须具备的审美品质。在配乐与主题的默契配合上,《海上钢琴师》主要体现在对整部影片情感基调的营造中。

影片中,配乐大师莫里康内用音乐向人们讲述了1900这位钢琴天才的一生。他放弃名利与爱情,自由而孤独地坚守在自己所钟爱的音乐世界中。虽然1900从未离开过海洋,但他却能用一颗敏感、多思和洞察一切的心灵来认识世间百态,用自己美妙多情的音乐来表达对文明世界的理解与抗拒。直至他所赖以栖身的轮船行将被炸毁的那一刻,他依然不肯离去,并对前来寻他下船的朋友麦克斯说:“我永远无法放弃这艘船,不过幸好,我可以放弃我的生命,反正没人记得我存在过。”1900最后做出的选择是即使走向自我的毁灭,也不愿在世俗社会中迷失自我。这种对音乐发自心灵的热爱和对生命纯洁性的坚持令人既感动又伤怀。影片的主题音乐1900’sTheme是莫里康内为该影片量身打造的原创作品。主旋律在深情飘逸的典雅曲风中透露出一种大气磅礴、宏远广阔的气质。音乐能够熏陶人的心灵,净化人的内心世界。《海上钢琴师》的音乐主题中,本身就蕴涵了以音乐的纯洁性来比对充斥着名利与欲望的物质世界的意味。它以舒缓而深情的风格贯穿影片始终,奠定了整部影片的悲情气氛。

影片开始时,当困窘的麦克斯走进乐器店中,准备卖掉自己的小号前,最后一次吹响自己的小号,主题音乐经由麦克斯吹奏出来。继而乐器店老板仿佛想到了什么,他拿出一张旧唱片,以钢琴演奏的主题音乐承接了小号演奏,那正是多年前1900曾亲手弹奏的。两个好友仿佛又聚到了一起,以音乐遥相呼应,只是时过境迁,唱片与小号都将被人们弃之不用,人类贪欲下的战争与物欲下的现实,将艺术抛入了黑暗的角落,人们的精神世界里充塞着满满的对名利的渴望与追寻,这正是主人公1900的人生拒绝靠岸的理由。人们在各种欲望的枷锁中迷失了自我,去追逐虚幻的名利,反而把属于生命中的美与纯真视为无价值的东西并弃之于脑后。小号声中,不难听出麦克斯内心的悲凉与哀伤。而唱片中的钢琴声,又是那么的轻灵纯净,仿佛一股清泉,伴随着麦克斯的回忆,同时,在乐声中,1900的故事也被娓娓道来。此外,主题音乐在影片中还出现了多次,且多数都以画外音的形式出现,由管弦乐演奏,整体风格上趋于统一。

影片结束前,麦克斯带着1900录制的那首主题音乐到船上播放,寻找他的朋友。这与片头音乐店老板播放唱片的一幕相呼应,回扣了主题的同时,也成了麦克斯与1900在船上诀别的序曲。当麦克斯走上离船的阶梯时,弦乐演奏的主题音乐缓缓响起,悠远绵长,与1900轻松而幽默的打趣形成反差,进一步烘托了影片的主题。1900对自我自由的维护、对名利的淡漠和对所热爱的音乐的坚持,使他的生命体现出了别样的厚重与伟大。

第8篇:钢的琴电影范文

就影片的意象呈现来说,我们发现“烟囱”“屋檐”“机器”“钢琴”等富有丰富的象征意味。“象征,是使一部影片拥有多层意指的基本生产方式。运用象征能够启发观众的地方远比简单看到的明显内容多得多。”[1]158在影片中,巨大的“烟囱”是计划经济时代国企的标志性建筑,它耸立云天,象征着曾经的繁荣与兴盛。它不仅构成了影片人物的“集体意识”,成为他们曾经生活的缩影,而且负载着几代人的“集体想象”,镌刻着工人们的集体智慧与辛勤汗水。但这样一个“精神支柱”随着时代的变化、经济体制的改变而不得不停止发挥其“历史使命”,在寂寞中拉下帷幕,只听着一声“轰”的响声,它将在蘑菇云的灰尘中结束自己的“生命”。“屋檐”就像展翅飞翔的小鸟出现在影片的前后,它由两部分构成,一边完好无损,另一边破旧不堪,一边能够遮风挡雨,另一边却漏洞百出。前者象征着幸福美好,后者象征着贫苦潦倒,这表明了陈桂林和他妻子的两种生活状态和人生境遇。“钢琴”是影片着力表现的“意象”,它本是可以弹奏优美乐音的乐器,却披上了“钢”的物质外壳,物质与精神的完美统一正是影片着力追求的生活境界。因此,女儿的心愿、兄弟们对音乐的热爱、铸造“钢的琴”中兄弟情谊,柔化了“钢”的坚实。

在电影《钢的琴》中,贯穿了以“情感”为核心和以“利益”为核心的两套话语体系。作为话语主体的“小人物”纠结于这两套对立的话语体系,其内心的矛盾与影片“孤寂”的情感氛围相一致。以“情感”为核心的话语体系由烟囱、工厂、团结、真实、精神、理想、浪漫等一系列词汇序列构成,它与计划经济所带来的稳定、本分、老实、安于现状、团结一致、精益求精相一致,这一精神充分体现在陈桂林和他的兄弟们全力以赴制造“钢的琴”这一行动中。为了铸造“钢的琴”以挽回女儿陈小元抚养权,陈桂林请来兄弟们帮忙制造“钢的琴”。他们盛情邀请老工程师进行总设计,大家集思广益,分工合作,使出看家本领,投入到这一“宏大”的工程中。他们以前从未铸造过“钢的琴”,这不仅是对他们能力与情感的挑战,而且也是让他们重温过去的工友生活,以一种“怀旧”的心态来回忆过去。对于这些生在工厂,长在国企的工人们来说,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生活虽然离现实越来越远了,但这种生活在“距离”中却产生了“美”,产生了“情感”,是一段充满“真诚”与“情意”的集体生活。在曾经战斗过的厂房里,这些铁打的汉子拿起以前的工具,载歌载舞,享受着久违的兄弟情谊。破厂房、旧机器、旧围墙、大烟囱这些过去生活的印记,虽“面目全非”,却“情真意切”,这是理想与情感寄托的地方,也是未来生活的动力来源。

与之相反的话语体系则以“利益”为核心,由现实、金钱、物质、虚假等一系列词汇构成。陈桂林的妻子小菊恰是这一话语体系的表述者与履行者,她跟随一位卖狗皮膏药的商人离开家庭,几年后回家的她最终选择离婚。影片对她的行为与话语没有过多渲染,但她“高高在上”的姿态却十分鲜明。她着装时尚新颖,与“破败”的情境形成了鲜明对比。她回家解除婚姻,要回女儿,理由是她能给女儿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对于陈桂林来说,这无疑是个“晴天霹雳”,他不能放弃女儿,希望为女儿铸造一个“钢的琴”来感化孩子、留住孩子。但,现实终归是残酷无情。法律将女儿判给妻子小菊,一位“虚假”且为“利益”不顾一切的“母亲”,而“穷困潦倒”且“真心诚意”的父亲却在现实与理想的拉锯战中失败了。显然,以“情感”为核心的话语体系显示出主导地位,成为主人公及主要人物的话语选择,但以“利益”为核心的话语体系却代表了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意识形态的功能。主人公及主要人物无法改变现实,最终必然要融入现实生活,但在他们内心深处依然保留着对真实“情感”的坚守。

第9篇:钢的琴电影范文

关键词:钢琴音乐;电影艺术;独特的魅力;文化渊源

钢琴音乐以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来表达丰富多彩的情感画面。电影画面也是多姿多彩情感画面,但是它需要一种辅助形式来使电影更加的多姿绚丽。钢琴艺术和电影艺术承载着丰富文化内涵的艺术,这样使它们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钢琴音乐以其独特的魅力架起了一座由电影通往观众的的桥梁,是一种文化的选择,也是一种艺术的倾向。

一、钢琴音乐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钢琴音乐以多姿曼妙的音调,来演绎自然界的一切有生命的、充满灵动气息的物体。使自然界的景观、和声响通过音乐来表现其独特的魅力,钢琴音乐构筑了属于自己的空间范畴。钢琴音乐可以描绘出如诗如画的自然风光,也可以诠释人们心灵深处的情感;可以用音符来表现波涛惊骇大海的声响,也可以写实方法来表现抽象的画面。钢琴音乐艺术之所以有独特的魅力,其关键是在于其具有丰富的蕴含及情感表现。用其特有的精神指引人们走入梦想的世界,展示给人们的是丰富的画面,一次次情感的体验。人们可以感受到音乐中包含的的喜怒哀乐等丰富的情感,将自己置于画面中,其心理反应和音乐的真实效果联系在一起,从而使欣赏者的心境紧随着音乐的走势。

二、钢琴艺术具有一定的文化底蕴

1.钢琴音乐之所以备受青睐,是其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溯源及丰富的艺术感染力。能为电影艺术的视觉和听觉提供了一个超越时间、空间的理想的助推器。音乐对电影而言不仅是其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使其纵深感能够延伸到电影的剧情当中,以独特的形式深化人物形象。用本身特有的音符、旋律、声音、节奏及色彩等要素,为电影提供了隽永的意蕴和深厚的文化韵律。

2.钢琴音乐源于欧洲,被人们视为欧洲古典音乐,主要是与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初的古典音乐区别, 注重强调的是它的永久不衰、百听不厌,常常会给人以美的享受, 使人们的文化修养和精神文明有所提升。钢琴艺术作为欧洲古典音乐的主体, 汲取了欧洲历史和艺术的内涵。拥有强烈的历史纵深感和蕴涵艺术美感的钢琴艺术正是电影艺术的完美钢琴艺术的魅力。钢琴艺术汲取了欧洲历史和艺术的养分。拥有强烈的历史纵深感和蕴涵艺术美感的钢琴艺术,正是电影艺术的完美配偶, 声与影、音与画的完美结合更加彰显出电影音乐中钢琴艺术的魅力。

三、钢琴音乐与电影的融合

1.钢琴音乐主要是根据影片的剧情、视频分段叙述的影响下出现的,受影片的限制。为了剧情的需要,在恰当的时间内用来深化剧情。试听的综合感受主要是把电影画面和音乐的音响相结合形成的统一体。把画面和音乐同时展现给观众。电影音乐并不是单纯的时间艺术,把画面与音乐结合起来共同塑造一个具有综合性试听的艺术形象,并通过观众的审美观念构成一个完整的思维形象。

2.现代电影是画面与音乐的有机统一体。画面主要是表露生活内涵的艺术,电影音乐则是以音乐的形式渲染人物性格,深化剧情的。电影艺术和钢琴艺术所具有的功能是不尽相同的,如果两者选择同一个主题时,会出现音画合一的、音画平行、音画对立的局面。然而,钢琴具有独特的魅力,很自然的就会与电影融合在一起,并且可以为其塑造其所需要的艺术形式。

3.优秀的影片常与音乐相结合。在电影作品中有很多是通过钢琴音乐来表达的。在《海上钢琴师》这部作品中,为了延伸剧情,就大量运用了钢琴音乐。影片中描述了一个具有钢琴天赋的孤儿一生所经历过的磨难,塑造了一个集喜怒哀乐为一身的主人公形象,音乐一直贯穿着影片始终,特别是在涉及到二战画面时,与音乐紧密的联系在一起,那种荡气回肠的画面通过钢琴音乐的柔肠煽情来具体表现。在主人公以衣衫褴褛的形象出场的时候,用柔和动人的曲调加以衬托。在剧情悲怆的时候,一首让人称叹叫绝的钢琴音乐使影片达到高潮。在这部影片中钢琴音乐始终用自己独特的魅力牵动剧情, 引导着情节的发展。

结束语:

钢琴音乐以其独特的魅力应用到电影艺术中去,不仅增添了电影艺术的蕴涵,而且也为钢琴音乐本身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钢琴音乐主要是为了渲染和刻画电影画面的,而与电影艺术的结合是现代电影的必然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袁科.论钢琴音乐艺术的审美情感表达[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9.(03).

[2]赵娟.钢琴演奏中的音乐想象力[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04).

[3]刘琉.钢琴音乐艺术的审美情感表达和魅力[j].教育艺术.2010.(02).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