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自然的声音作文范文

大自然的声音作文精选(九篇)

大自然的声音作文

第1篇:大自然的声音作文范文

大自然的声音

记得春天的第一场春雨,''轰隆隆.轰隆隆'',一阵闷雷把我从睡梦中惊醒.

雷公公正敲着他的大鼓.突然我听见''沙沙沙''的声音,啊!原来是春雨.我下床拼命的往楼下跑去,我走在白灰色的马路上,手上的春雨绵绵的好像牛毛.我好像看见了春雨奶奶的头发,她的头发好像细雨.突然下起了狂风暴雨,我冲回了家,听见''滴滴答答''的声音,这声音越来越响亮,啊!太吵了.我钻进被窝,我一想这是大自然的声音,这是春姐姐送我们的第一个礼物.过了一会儿,我出来看见这鸟语花香的景色,我呆住了.

大自然的声音太美妙了,我喜欢大自然,我爱大自然的声音.

第2篇:大自然的声音作文范文

凶猛型代表:狮子

我看到了,那只让我震惊万分后才发现它的种族的狮子,没有锋利的爪子,没有锋利的牙齿,没有让人望而生畏的眼神,它似乎也有些犹豫,略带哭声的说:“你们也知道,我原本是一只狮子,是一只多么英俊多么威武的狮子!不过,你们不知道的还有很多很多——之前,我和我的属下(我是君王,至少它们都这么称呼我)一起住在一个很茂密的山林中,那么不仅有一望无际的树林,也有让我们大家都牵挂的一条十分清澈、欢快鱼儿在畅游的小河中。那时的我,是多么自由、多么欢乐!每天,属下与我一起去捕食,一起分享,一起寻找属于我们的那份快乐生活。我们已经在那里生活了不知多少个岁月。那天,阴暗的一天,我们见到了人,它(他)们砍走了一车的树。渐渐地,我们一天最少也会有3次与人碰面,后来,我们每次都可以碰面了——树林‘消失’了。接下来的事情更加悲惨,我以及我的几个一块去寻找食物的属下被一个对我们来说很大很沉的笼子罩住了(后来,我才知道,这是人的惯用招数)。可想而知,我们被带到了训兽园,威武强壮的我们怎能屈服于人?!就这样,我以及我的属下失去了一切我们的武器、我们的特征!呜呜呜……我怀念我的威武!我的强壮!我的英俊!我的自由!我的快乐!呜呜呜……”

弱小型代表:兔子

第3篇:大自然的声音作文范文

秋天已经来临,树上原本茂盛的绿叶现在已经落了一大片,树枝上只剩下了几片叶子也已经摇摇欲坠。一阵微风袭来,树上枯黄的叶子翻了几个跟头便掉了下来,踩上去便发出“咔嚓”的声音。

大自然的声音是美妙的,我听见了春天花儿开放的声音夏天蛐蛐歌唱的声音,秋天大雁南迁时的鸣叫的声音和冬天风儿呼呼刮过的声音,不同的时间大自然总会给我们不同的声音,让我们无时无刻都在享受着美妙的大自然的声音。

可是现在美丽的大自然已经在慢慢的消失,绿色已经从地球山慢慢的减少,我听到了大自然的呼叫声,你听:泥石流、海啸、洪水、台风这些都是大自然的呼叫声,我们应该听去聆听,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让大自然的声音不再那么不和谐,让我们身边的树木越来越多,让大自然的声音永远那么动听。

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大自然就是我们的家,我们应该保护大自然,保护我们唯一的家园,要去聆听大自然的声音,听到大自然的呼叫,不要再去砍伐那些无辜的树木,因为是它们让我们的家园变得更美好,去聆听大自然的声音,我发现,大自然的声音其实也是丰富多彩的。

第4篇:大自然的声音作文范文

来到河边闭上双眼,静静的聆听河水的欢畅“哗哗哗”,那声音就像一首美丽而动听的歌,飞舞的蝴蝶和河里的小鱼儿为她伴舞。她们给大自然增添了一份美妙的声音。

来到草原躺在草地上,静静的聆听小草的声音,随着轻风我听到一首温馨的歌,我投入了小草的怀抱,我要为她伴奏。

来到田野里展开双臂,静静的聆听蛙叫和丰收的喜悦,听农民伯伯的笑声和蛙声,就像一首快乐的交响曲。

来到森林静静的聆听,小鸟唱着动听的歌,小动物们为它伴舞,听这就是森林的歌声。

只要你静下心来,一切都会有美妙的声音。晚上大自然的歌声像夜莺,白天大自然的歌声像白灵鸟。

第5篇:大自然的声音作文范文

你用心倾听过大自然带给我们的音乐吗?大自然带给我们的音乐是丰富多彩的,每一个音符都有它独特的韵味。

我来到了小溪的面前,小溪用她动人的嗓子正为大自然伴奏呢。小溪清脆的嗓音吸引了我,我用心听着她的唱和,静静地,我与她融为一体,仿佛听懂了这动听的歌声。我问她:“小溪姐姐,我能和你一起唱和吗?”小溪仿佛听懂了我的话。

走着走着,参天大树来到了我的面前。沙沙沙,沙沙沙,树妈妈做微风中正弹着优美的乐曲。我猜她一定为叶娃娃们演奏呢。每一个叶娃娃都听得那么认真。我靠做树妈妈的身上,仿佛自己也是一个叶娃娃,我用心倾听着树妈妈的演奏,觉得那么动听,我知道为什么叫做“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了!

微风伴着我来到老桥的身边,咯吱、咯吱,老桥欢迎我的来到。捡起一块岩石,轻轻敲击,我听见了时间隆隆的回声,啊!我知道了,大自然用声音告诉着我们应该珍惜时间,应该做有限的生命里创造无限的价值。

大自然多么神奇啊,它带给我们那么多有趣的声音,我爱大自然带给我们的声音,更爱大自然。

第6篇:大自然的声音作文范文

中图分类号:J601 B83-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738(2012)03-0148-01

摘要:从老子提出了“大音希声”的思想,与陶渊明的“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的思想,约翰・凯奇的著名作品《4分33秒》似乎都表达着一种对无声音响的追求。但在内容表现三者又不完全一样。他们都表达着各自的观点与美学思想,但却同时表达着对于“希声之乐”的追求。

关键词:大音希声;陶渊明;约翰・凯奇;《4分33秒》

从音乐的结构本质上来说音响是体现了一种建立在特殊的物质形态基础之上物质形态与精神内涵之间的关系。音乐的任何音响都不是孤立的物质形态,它必然通过某种逻辑手段与精神内涵组合成结构关系。音乐的印象应该具备两个先决条件:其一,它必然体现某种精神内涵;其二,它与精神内涵之间并非是一种直接的对应关系,而是依靠某种逻辑手段联系而成的。

而在中国,“音”与“声”的意义则是不同的。在《乐记》中提出了“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的命题,有着一定唯物主义观点。它认为 “声”是指自然声音,“音”是指人们对自然之声进行加工处理的。而“声”是构成“音”的基础。

在历史的长河中,无论中国还是西方一直有着一条无声音乐的线条一直在发展着。从中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的老子提出了“大音希声”的思想,与东晋陶渊明的“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的思想,一直到20世纪美国著名实验音乐作曲家约翰・凯奇的著名作品《4分33秒》似乎都表达着一种对无声音响的追求。但在音乐美学观点上,三者并不能相提并论。下面我们先来分别谈一下三者的内涵:

一、“大音希声”

“大音希声”的思想是由春秋战国时期的老子提出。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他主张无为而治,强调事物的规律性,创导自然为美,否定礼乐思想所有的有声之乐,将音与声进行了哲学层面的区分。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老子・四十一章》中,首先从“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中可以看出“大”的意思并非大小之意,而是指合乎“道”性的、最完美的。而“大音”则是排出从感性上去把握的,是合乎“道”性的,最完美的音乐。本章说“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希声”与“无形”相对为文,可见“希”也就是“无”。在《老子・第十二章》中提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这里,老子说明了“大音”的存在方式似乎完全是在观念层,而与听觉感官把握的音乐形态毫无关系,“大音“的存在,不依靠任何音乐的行为。

因此,“大音希声”是此乐无声,无为而自然,朴素而虚静,至善至美,不会由美变丑,是永恒的音乐美,绝对的音乐美,故曰“大音”。由此可以说,“大音希声”即至乐无声。

二、“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是陶渊明在1800多年前提出来的,表现了陶渊明的“无声乐论”独特的音乐美学思想,这种思想是对老子的“大音希声”的音乐美学思想的一种继承、发展,同时也是对“大音希声”的一种改造。表现了他崇尚自然、追求理想的思想反映。同时也表现出了他对传统的礼乐思想的一种批判,这是对传统封建礼乐思想的挑战。

在诗中“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的意思是“只要懂得琴中的真意所在,何必非要在琴上奏出美妙的音乐呢?”这与“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思想观念是一致的。体现出一种自然乐论的思想。意在强调超越音声,追求弦外之意,把握音乐的美之所在,而不在取消弦声,否定弦声。这种音乐美学思想是老庄思想、魏晋风度与陶渊明个性相融合的产物。

“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的音乐美学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表现于唐宋时出现的一批无弦琴诗、无弦琴赋,更表现于欧阳修等文人的审美情趣与美学思想。这种美学思想有对老庄思想的继承,同时也与陶渊明的人生态度、生活情趣为相当多的文人所仰慕有关。

三、《4分33秒》

《4分33秒》是20世纪美国著名实验音乐作曲家约翰・凯奇的作品。该作品为任何种类的乐器以及任何数量的演奏员而作,共三个乐章, I、0’33”; II、2’40”; III、1’20秒”。 而之所以有这三个乐章,是由于第一次“演出”中“偶然”形成的时间性结构。总长度4分33秒,乐谱上没有任何音符,唯一标明的要求就是“Tacet”(沉默)。作品的含义是请观众认真聆听当时的寂静,体会在寂静之中由偶然所带来的一切声音。这也代表了凯奇一个重要的音乐哲学观点:音乐的最基本元素不是演奏,而是聆听。同时也表现出凯奇对偶然音乐的追求。

约翰・凯奇创作《4分33秒》的初衷正是凯奇所要实践的“生活就是音乐,音乐就是生活”的观念。他认为不应该把艺术和生活分开,生活本身就是艺术。在《4分33秒》中又表现出了约翰・凯奇的一种创新探索的精神。他的老师勋伯格曾对约翰・凯奇的评价是“与其说他是一位作曲家,还不如说他是一位发明家”。他首创了一度掀起20世纪音乐界风波的“偶然音乐”。他是从古到今引起最大争议的一个作曲家。支持他的人认为他是天才,而反对他的人则跟本不愿意认同他是个作曲家,而把他视为只会作怪的怪物。1950年他开始研究中国的《易经》,受到了中国传统哲学和禅学的影响之后便创作出了《4分33秒》等作品,自然明显的留下了东方哲学的影响。而在东方哲学的影响中又表现出了他对偶然音乐的追求。在这个观点上约翰・凯奇的哲学观点与老子的“大音希声”、 陶渊明的“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又不是完全一至的。

四、无声之乐之间的联系

无论是老子的“大音希声”、 陶渊明的“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还是约翰・凯奇的《4分33秒》。三者都是表达这一种无声音乐的一种追求。老子的“大音希声”是所表达的是一种对崇尚自然、朴素的一种表现,而陶渊明则是对老子的“大音希声”的观点的继承,同时又表达出了陶渊明个人的音乐审美观点。而在约翰・凯奇的《4分33秒》中虽然有着被中国传统哲学的影响,有着老子的“大音希声”、 陶渊明的“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中所共同提倡的无声之乐的形式。但在基本思想内涵又不是完全一致的。约翰・凯奇首创的“偶然音乐”是对生活中艺术的一种追求,对生活中未知的偶然事件所创造出的音乐的追求。正如他所说“我们生活中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音乐。”而不是与老子所要表达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在老子的“大音希声”、 陶渊明的“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和约翰・凯奇的《4分33秒》三者都追求的是“希声之乐”。而老子的“大音希声”却是只能算作一种美学思想与理想的追求,而之后的陶渊明则可以算作一种对于理想追求的实践。到了20世纪的约翰・凯奇更是这种美学美学思想的实践者。他向全世界宣告了这种无声之乐的存在与表现方式。

五、结语

在历史的长河中,“无声之乐”作为一条分支一直延续着,不可忽视。这其中有着老子的“大音希声”、 陶渊明的“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和约翰・凯奇的《4分33秒》一直传承延续发展着。但音乐毕竟是是一门音响的艺术,音乐也必将沿着这一性质不断的发展下去,“无声之乐”也始终成为不了主流,而主流也必将是有声音响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前.《音乐美学教程》.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年版.

[2]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版.

第7篇:大自然的声音作文范文

关键词:人类星球、音声、音声效应

【学术回顾】:关于评论纪录片《人类星球》纪录片的文章有四篇。雷建军、李国辉的《影像至上-从《人类星球》看纪录片的美学趋势》①。该文章从选题视角特性分析探讨了奇观与仪式在《人类星球》纪录片中的展现,奇观与仪式作为吸引人们的眼球的材料,满足了人们猎奇的需求。文章又从影视拍摄专业方面进行分析,分别从镜头倾向:超越与极致,剪辑倾向:高速与悬念,这两个大模块进行探讨。总体上从技术层面探讨了为什么《人类星球》如此受大众喜爱。周述政《从《人类星球》谈纪实性电视纪录片的人文关怀》②本文以纪录片《人类星球》作为蓝本,尝试从纪实性电视纪录片人文关怀的角度浅谈自己对纪录片社会意义的一些看法。文中简述了国内外纪实性电视纪录片体现的社会人文关怀和纪实性电视纪录片人文关怀的社会影响和意义。葛伟的文章《纪录片《人类星球》探析》③以纪录片中具体的案例作为描述对象,简单的探讨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与矛盾,社会化进程中对于人类生活的影响等,也从拍摄的技术层面探讨了《人类星球》成功的原因。韩秀明的文章《人类无限潜能的赞礼――《纪录片《人类星球》视听分析》④。本文抓住纪录片中精致而优美的镜头语言与纪录片中音乐语言,以举例的方式探讨了纪录片中的视觉美与听觉美。四篇文章多从视觉体验、影片内容、拍摄模式等方面对纪录片《人类星球》进行学术上的讨论。韩秀明的文章《人类无限潜能的赞礼――《纪录片《人类星球》视听分析》虽然考虑到了“听”这一要素,但以纪录片中配乐为主要研究材料。本文以纪录片中人类生活中的音声作为为切入点,以音乐人类学的视角探讨纪录片中音声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大型专题纪录片《人类星球》可分为海洋―深度之蓝、沙漠―洪炉求生、极地―极度深寒、丛林―树人传奇、山区―高处胜天、草原―力之根基、河流―亦敌亦友、城市―石森存活等八个篇幅。这个八个篇幅中,又以个人或族群的生活故事作为具体的研究对象讲述了80个“异域风情”的故事。该纪录片中内容多直逼尖锐的人类生存问题,展现了不同环境下人类生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人类生活的类别和内容是丰富多样的,音声只是人类生活中“调味品”的一小部分,但音声的特质决定了它在人类生活中与自然交流、与自我对话的不可替代的位置。本文以音声作为切入点,进而“窥视”其在不同的人类生活环境中作用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等之间的关系。无可厚非,音声不是影响人与自然关系中必要的条件,但毫无疑问音声是人类在时间、空间场域中进行生产、生活过程中从未消失一直伴随的,容易忽视却极为重要的工具之一。文中通过对音声伴随下的生活现象的关注或许会启迪我们对自然与人生的反思。

“音声”这一概念在音乐人类学的研究与实践中已广为熟知,尤其是在仪式音声研究这一领域。音声包括了我们传统意义上的“乐音”⑤与“非乐音”⑥,是广义上对于音乐的解释。

一、寻食之路上的音声

(一) 上的捕鲸之音。在巴布新几内亚周边的岛屿上有一种神奇的人被称为是海洋巫师。布莱斯就是仅剩几个拥有神秘魔力召唤鲨鱼的海洋巫师。他认为他的歌声传向了鲨鱼的灵魂,祈求这位受人尊敬的鲨鱼可以被其捕猎。

捕鲨过程可以分为如下几个步骤:

1歌唱。布赖斯唱起召唤鲨鱼的歌谣,该曲调短小,分为上下两句,一唱一和,呼唤性的语气强烈。下句的后半段对前半段进行反复,凸显了祈求的语气。该段曲调节奏自由旋律线条波幅较大,反映了“海洋巫师”捕鲨时期盼鲨鱼被捕与敬畏鲨鱼的矛盾心情。

谱例1

2器物的奏响。布赖斯利用类似于环铃的木制乐器在水面进行召唤演奏,他双手持铃,使环铃在水面做上下运动,导致环铃与海水、空气以及环铃之间产生碰撞发出响声。开始的阶段环铃的运动节奏是:谱例2,打一拍子空一拍子预示着环铃召唤阶段的开始。接着速度加快,八分音符的密集排列增强了召唤的紧迫感,谱例3。值得注意的是水面上声音节奏是:谱例4八分音符的密集排列,水下拍摄所听到的是一三拍暗淡的闷水声,二四拍声音则较为通透谱例5,这可能是水下声音的传导与空气声音传导的听觉差异或者是环铃与水空气以及环铃自身所产生的碰撞造成的不同的听觉效果,或许正是这样的律动迎合了喂食鲨鱼的声波,达到引诱鲨鱼的结果。

在环铃召唤的间歇,布莱斯又唱起了一句曲调,单从旋律线条的走向和持续音的拖长来说,这更表现出了召唤、呼喊的特点。

谱例6

3等待与猎捕。由于鲨鱼数量的减少导致等待时间的增长。当布赖斯发觉到鲨鱼的时候,他利用一块肉对鲨鱼进行诱捕,当鲨鱼接近船时用系在一根浮木上的环形绳将其套紧,利用浮木的力量将其捕获。

第一部分歌唱,布赖斯认为自己的歌声是唱给鲨鱼听的,祈求鲨鱼可以被其捕获。从观者的角度来看可以分为两点。一鲨鱼确实能够感受到歌声,就像布赖斯所说鲨鱼的灵魂可以听到歌声里的诉求,甘愿被其捕获。二从经验的角度来看鲨鱼是听不懂也不可能听到歌声,就算是超出经验范畴歌声的某些声波符合了鲨鱼的波段但,布赖斯在空气中进行歌唱,声波只能是在空气中进行传播,在深海里的鲨鱼是怎么也不可能穿过深海的阻隔听到其歌声里的诉求的。很显然歌声无疑是缓解“敬畏”与“猎捕”这两大矛盾的重要调和剂。在局内人的认识世界里鲨鱼是其部落里受人尊敬的动物,但却也是部落人民生存发展的重要口粮,正是环境因素下促成的对于大自然的无比的敬畏与生存发展的渴求这两大矛盾促使了捕鲨时的歌唱,也正是有了捕鲨时的歌唱才维持了这个部落的稳定与和谐。

第二部分器物的奏响,此阶段布赖斯多为手中环铃的奏响,其中还穿夹着一句歌声。此阶段布赖斯没有做过多的陈述,但从观者的角度出发,环铃自身以及其与空气、水的碰撞所发出的类似于“咔哒”音声的某些波段通过海水的传播到达鲨鱼的感观范围之内,恰巧构成喂食鱼类的效果达到诱引鲨鱼的目的。此环节应为召唤鲨鱼成功的重要所在。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捕鲨行动以布赖斯放生鲨鱼而结束,布赖斯现在致力于保护召唤鲨鱼的文化,在他看来捕鱼业的盛起极大地挫败了鲨鱼的生存,他不希望自己的子孙后代没有鲨鱼。最后,布赖斯吹响了海螺号,这宏厚的声音是给生还的鲨鱼听的,也是给自己听的,更是给众多观众听的。

仪式音声由之前的捕猎时的一种工具,进而升华到人们的一种信仰,更在如今主流社会、经济、文化等形态的排挤下逐渐生发成为一种边缘文化。音声不再是实用性工具而更多的成为置放大家记忆、情感、愿望等的载体。

(二)丛林中的猎猴之音。在丛林生活以狩猎为生的巴西马蒂人,他们是丛林生活的佼佼者。在捕猎之前,他们把树蛙身上的毒液融进体内的血液促使身体兴奋更好的为狩猎做准备 使自身强壮追跑过猎物。同时他们往眼睛注入有毒的树汁刺激神经,促使其注意力的集中。此时的他们会念起一连串捕猎动物的名字,小鸟跑得快、野鸡跑的快、 野鹿跑得快等等,召唤动物的精髓附身。马蒂人会模仿森林里十几种猴子的叫声,在捕猎的过程中通过模仿猴子的叫声和猴子产生呼应在某种程度上降低猴子们的防备心,此时借用一根根长长的吹管,用有毒的针射中猴子。

毒液刺激下对于动物名字的诵念无疑是增加了猎手们的狩猎信心,而模仿猴子的叫声则是祖祖辈辈留下的传统的狩猎手段,虽然音声没有对狩猎有直接意义上的作用,但是却降低了狩猎的难度,节省了狩猎的成本。

(三)结伴蜜鸟寻蜜之音。在东非的马赛族人那里,人们同样用音声和动物达成了某种契约。蜂蜜对于马赛族人来说是非常珍贵的食物,然而在相对恶劣环境下找到为数不多的蜂巢确是相当困难的。马赛族人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帮手-蜜鸟。人们 通过用哨声和蜜鸟沟通,跟随在蜜鸟的身后,当蜜鸟闻到蜂蜜的味道找到目标时就会改变叫声,马赛族人找到蜂蜜后会分享部分的蜂蜜给蜜鸟。哨音和蜜鸟的叫声除去传统意义上的鸣响外还保留了局外人不曾知晓的秘密。

二、融于自然的音声

在非洲刚果盆地有一个神奇的巴亚卡部落,他们生活在丛林之中, 丛林里存在的声音对他们启发颇多。一群在河边洗衣、取水的人在工作之余会利用河水协作击打出动感的节奏,潺潺的流水可以被其当作架子鼓。同时他们还会模仿鸟叫和其他动物的叫声‘组成一个富有特色的合唱队,喝着大自然的鸟鸣编织出一张绚丽多彩的音声之网。他们的音声对于大自然来说并不生分,像是丛林自身发出来的,这是大自然给予他们最宝贵的礼物。巴亚卡部落融入大自然在音声上的体现无疑是惊人的。

水鼓的节奏谱例7

影片中三人在河水中协作进行演奏,谱例中对此三人的称谓为①、②、③。由①领奏,前6拍为①的领奏,主要规定了演奏的速度与节奏。在第7拍②以弱起的形式进入,同时①改变节奏型与②同步,改节奏型持续8小结共24拍,在这24拍中3拍为一组,前两拍弱起增加了节奏的律动性,后1拍,拍手演奏丰富了打击的音色。③扮演的主要任务是维持①所领起的节奏律动,以水面下拍打出较为浑厚的音色为主,为整条节奏夯实了低音。

三人协作所奏响的律动按照影片中所述打出了“架子鼓”的感觉。这样的描述确实不为过,这样的演奏是集体协作的结果,在工作之余娱乐了人们的心情,增强了彼此的情感,牢固了族群意识。同时,炎热夏天里的劳作,在溪水中的演奏得到缓解,人们在保证律动持续的前提下会将河水撒到自己的身上来缓解酷暑。更为令人称赞的是,巴亚卡部落的人民利用天然的乐器,拍打水所产生的大自然的音响效果,配合以丰富多变的节奏,加上大自然的鸟鸣、虫叫、流水声等,配奏出了最贴近自然的人与自然的交响。

三、生命礼赞的音声

(一)漫漫黑夜后的咏叹。在北极圈周围生活的人民十一月开始进入漫长的黑夜。在格陵兰岛的伊卢利萨特有54天是看不见日光的,但人们依旧打渔捕猎正常的生活着。在一月十三日的清晨正是结束这漫长黑夜的重要日子,人们燃起礼花相约到高处迎接太阳升时的第一缕曙光。他们在这54天里凝聚了太多对于太阳和生命的情怀。假想很多年前来此的人们第一次遭遇“极夜”现象,太阳的消失,黑夜的来临对于生命来说无疑是致命的,在慢慢煎熬54天后第一缕阳光的出现会给人们带来多大的慰藉与希望。人们唱起了赞美的歌曲,将以这样的形式延续祖先对生命的崇高的礼赞。歌词:生生不息的太阳,照亮了黑夜中的灵魂。普洒大地的阳光,驱散了心的寒冷。

谱例8

(二)送往天堂的圣音。在喜马拉雅山脚下海拔四千多米的多特拉部落,这里的人们信仰佛教且佛教徒几乎是与世隔绝的。每当有人逝去,处理尸体就需要考虑现实的环境并借助宗教的力量来使其“合法化”。在海拔四千多米的环境下尸体如若处理不好会传染疾病或引来食肉动物,寸草难生的环境缺失可供火葬的材料。藏传佛教忌讳土葬,天葬成为该地区最佳的葬礼形式。举行天葬佛教葬礼是由神圣的喇嘛来主持的,在葬礼上喇嘛会念诵经文,经文的内容包括该人的品质 、优点等。在送葬的路途上喇嘛们摇动手中的太平鼓,念诵着经文。行进到天葬台与秃鹫会和,为了使尸体尽快被秃鹫食完,送葬人需要对尸体进行拆解,此时喇嘛们在远处诵经,他们手拿法铃、晃动太平鼓、吹响骨笛。影片中讲到“山上的生命是相互依存的,肉给秃鹫提供了食物这是善业”。

喜马拉雅山脚下的音声是对生命的礼赞。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下来,这里的人们比其他地区居住的人们更加需要信仰。音声就是对信仰的传达。对于死者来说在他们的意识范畴中天葬意味着灵魂借着诵经声、法器声、秃鹫(空行母)到达了天堂,是一种境界的提升。对于死者的家人来说天葬的诵经声、法器声是家人对于死者最崇高的赞誉,更慰藉了家人失去亲人的悲恸。对于参加仪式的喇嘛、送葬人来说,天葬中的诵经声、法器声所承载意义的表达是善业,是行善积德的好事情。音声的传达此时不仅仅是一种工具,一种载体,它更为重要的任务是维护了宗教的神秘与庄重,捍卫了生命的价值。

具有代表性的生存环境下,音声的呈现是多样态的。人们总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能被自身所利用的音声。他们把音声看作是一种打猎的工具与技巧,利用音声引诱食物,祖祖辈辈的沿袭又使得音声成为一种文化。他们也会把音声看作是一种认同,一种融于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表现,归属感的释放使得人与自然如此的一体。他们也会把音声当作是精神寄托的载体,

当心灵已经承受不住环境的煎熬或急需释放自己精神与情感的时候音声便会拥有无比宽广的包容性,承载你想要释放的一切,并以你自身的精神诉求去影响、关照你周围的人与物。

美好的音声是一件奇妙的东西,现代生活节奏下的我们失去了它一定会生存下去,但从此我们的世界便会失去了色彩失去了表情。我们需要美好的音声来装扮我们的世界,更需要通过它找到另一个属于我们自己的,可容我们舒服休憩的精神家园。

基金项目: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生创新型科研项目:音声与人类生活―音乐人类学视野下的记录片《人类星球》 (项目编号CX2014SP229)

参考文献:

[1]曹本冶.思想-行为:仪式中的音声[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年

[2]薛艺兵.神圣的娱乐[M].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

[3]王潇冰、迪木拉提・奥迈尔主编.文字、仪式与文化记忆[Q].民族出版社.2007年

注解

①雷建军、李国辉:《影像至上-从《人类星球》看纪录片的美学趋势》(《中国电视》2013年第5期)

②周述政:《从《人类星球》谈纪实性电视纪录片的人文关怀》(《华章》2011年第22期)

③葛伟:《纪录片《人类星球》探析》(《电影评介》2011年第18期,43――44)

④韩秀明:《人类无限潜能的赞礼―《纪录片《人类星球》视听分析》(《艺苑》2012年第2期,94――95)

第8篇:大自然的声音作文范文

 

关键词:声乐艺术、文化修养、重要性

人创造了文化,而文化又影响着人,渗透于人,塑造着人,所以我们无论是在精神还是在物质的实践活动中,都必须格外注重文化修养这一问题。文化修养是声乐艺术的灵魂。

    一、声乐的属性

从声乐的文化属性看,声乐本身就是文化的产物,尤其是音乐文化的产物。因为从它的形式到内容的不断变化、不断充实、不断升华的过程中,浸透了人的聪明智慧、美学思想、音乐观念、音乐思维、音乐逻辑。所以,学者们都说一部声乐发展史,实质上就是一部世界音乐思想的发展史、音乐思维的发展史。

什么是声乐,它是音乐的一种,是以人声为乐器演奏(演唱)出来的音乐。人声的特点非其他乐器能比,它的音乐对人类来说是最先听到的,最先感受到的,交流思想信息、情感的声音,以人声的音乐打动人更直接更赋予感染力。怪不得很多教器乐演奏的老师常向自己的学生说:“你拉的(或吹的)要象歌唱的一样”。就连演奏曲谱上就有“如歌的”这个表情术语。人声的音乐有其他乐器没有的特点,在多数作品中人声的音乐都有歌词,于是这部分音乐就有了双重表现,词和音乐的结合使内容不确定的音乐带上了文学给予的相当确定性,又使比较确定性的文字带上了不确定的色彩,引人去联想,从听觉引起的心绪是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感受。声乐的社会功能是极强的,因为人人都能唱歌。歌者动情动容,听者感人肺腑,艺术魅力无与伦比。  

二、文化修养的重要性

正因为音乐有以上的属性和特点,围绕着它就产生了大量的声乐作曲家、歌唱家,产生了不同流派不同风格的浩如烟海的作品,使之独自成为一个完整的声乐艺术体系,成为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成为一个音乐王国,具有了深厚而巨大的文化内涵。

既然声乐是一个完整的艺术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又有浓烈的文化内涵,那么,作为一个声乐艺术的实践者,要想驾驭这门艺术,就必然要有强大的艺术能力,而这强大的艺术能力除了有过硬的技术,主要来源于文化修养的深厚广博。歌曲或声乐作品是文学艺术和声乐艺术的二合体,声乐作品大都以思想深刻、内涵丰富、文学性强、艺术性高的诗词或歌曲音乐创作的文学基础。

形成了声乐作品的文学性和文学特征。比如,中国歌曲、歌剧中可能涉及的体裁起码有诗、词、剧本、小说、散曲、时调等。拿现已知的著名声乐作品来讲,已涉及有古诗数十首,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唐诗、宋词诸多作家、元代及明清的诗词作者,以及近现代的刘半农、徐志摩、田汉等作家。外国歌曲、清唱剧和歌剧中所涉及的体裁有诗、剧本、小说、神话、史诗等。涉及的作家从英国的莎士比亚到法国的戈蒂埃、魏尔伦,从德国的歌德、席勒、海涅到俄国的普希金、托尔斯泰。还有圣经中的故事、赞美诗、经文歌等也进入了声乐文献。歌唱与文学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歌词的文学性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歌曲的艺术性,而对歌唱中文学性的认识也同样反映出一个歌唱者的文化水平和审美能力。要唱好任何一首歌曲或表现好任何一个声乐作品,首先要对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文学内容理解透彻,在充分理解和把握的基础上,才能运用声音正确表现出歌曲作品质的内涵,表现作品思想内容和文学内容的艺术境界。如果没有一定的文学知识,像《玫瑰三愿》、《红豆词》、《阳关三叠》等歌曲,就可能出现内容理解上的难度。另一方面,声乐演唱不只是对作品的一种传达的再现,更重要的是一种创作性的艺术活动,即所谓的二度创作。因此,在对声乐作品的演绎中,就需要通过自己所具有的和掌握的文学知识和文化修养,对声乐作品的时代背景、表现特征、艺术手法、民族特色等,进行分析和掌握,这样才能根据声乐作品的文学内容、音乐风格和表现特征进行最佳的设计和安排,从而使声乐作品的艺术处理和艺术表现,更加合乎作者的创作意图和作品本意。 所以,文化修养对声乐艺术的实践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我们不能认识这一点,并身体力行地去提高文化修养,那我们就会变得苍白无力、单薄乏味,在博大的声乐艺术的瀚海中只能停留在表面或不深的层面而显得华而不实,或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我们可以说,深厚的文化修养能使我们从哲学的高度、思想的高度、人性的高度去触摸声乐艺术最深邃、最本质的东西,引领我们从声乐艺术的必然王国走进声乐艺术的自由王国。

第9篇:大自然的声音作文范文

太多眼花缭乱的讯息充斥我们的视觉,乱花渐欲迷人眼,看得多,反而看不清。眼睛很累,心也很累。有没有想尝试一次,闭上眼睛,用心聆听?

上海,这个被你爱着又被你暗恨的城市,她究竟有怎样的韵律,怎样的和弦,多么的动听?不要凭想像,不要挖掘回忆,你说得出这个城市最让你着迷的声音吗?在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里,我找不到答案。太多人带着耳机,踏着或急或缓的步子,靠近彼此,再相互远离,神情漠然。听觉什么时候开始退化,以至于闭上眼睛,周围便陌生到全然不识?

是该静下心来聆听的时候了,闭上眼睛,会让心胸宽广,仔细倾听,会把浮躁抚平。每天走过的弄堂,每天乘坐的车辆……只要静下心来,你可以听得见街道、高楼,甚至天空。

伦敦课题的中国实验

忽视周遭的声音,并非上海独有之。这是世界各大城市里忙碌的人群的通病。拯救这种通病的人,不是医生,这是艺术家的天职,只有敏感的艺术家,才能唤醒城市的感觉,让人们意外又充满惊喜。英国艺术家彼得・科萨克(Peter CUsack)创办过的“我最喜欢的伦敦声音”,该项目曾推出一张收录了40种最佳伦敦声音的CD合辑,反响不俗。从去年9月中旬起,几位英国环境音乐家在北京、广州、重庆、上海安装“声音装置”,收集这些城市的声音,并面向四个城市的民众,征集“我最喜爱的城市声音”,分别以这四个城市冠名。1月23日,“都市发声”项目将在上海展开,这是本次活动最后一站。

“都市发声”项目是英国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处首次在中国尝试具有实验先锋性质的音乐活动,通过在英国音乐家和中国民众间创造的某种联系,探讨人类与生存环境的关系,启发人们思考音乐背后的含义。城市声音是让音乐走出音乐厅,进入大街小巷的一种艺术形式。声音是如何把人们的生活和他们所生活的城市联系起来的?这其中有没有情感上的联系,或者这样的声音是不是能够帮助建立这种联系?“都市发声”项目也许可以提供一个新鲜的答案。

北京,重庆,广州

北京、重庆、广州三地的“都市发声”活动先于上海展开。

在北京,英国音乐人布莱恩・伊诺(BrianEno)、大卫・托普(David Toop)、克里弗・贝尔(Clive Bell)和彼得・科萨克(Peter CuSack)将以建造某种声音装置的形式进行新的创作。这些“装置”都是由北京而激发的灵感下创造出来的,直接面向北京人。与此相配的还将有个人音乐会、演讲、座谈和讨论会。

布莱恩・伊诺最喜欢的地方是北京天坛。让他感到激动的是那里有许多退休老人享受着生活的乐趣,他们参加体育锻炼活动(后退走、器械活动、集体舞)、音乐活动(乐队、京剧、合唱)。而天坛最奇特的特点是连接祈年殿和圆丘的那段长约300米的神道,神道两侧排列着中国传统的灯饰。这些灯饰的内部都安装有小型的扬声器,当灯饰中的扬声器播放音乐的时候,两侧的声音来回回荡到中间,走在神道中间的人就会感觉到这个声音好像是从自己的身体里发出来的。布莱思・伊诺的新作品就是走在神道上的体验,利用这种现成的声音装置播放一段特别制作的音乐。

大卫・托普的装置则称做北京水书法。大卫说,这个名字的灵感来自于在天坛周围的公园里练习书法的老人们。看到他们用大号毛笔用水在地上写字,大卫想起了在人类社会中停留时间如此短暂的声音,声音在出现时虽然能引起人们的注意,但它还是会从人们的感觉中消失,然后是记忆,最后是在历史上消失。

在重庆,艺术家们选中的场地是重庆市规划展览馆,在这里举办“都市发声――用声音与重庆互动”声音艺术展览。英国声音艺术家罗伯特・贾维思作为主要制作人,已两次到重庆录取素材,编辑制作成重庆的一幅“声音地图”――闭上眼睛,用耳朵聆听菜市场里叫卖声、解放碑钟声、建筑工地施工声、校园朗朗读书声,仿佛穿梭在重庆高楼场字、大街小巷。解放碑钟声和朝天门汽笛声,将成为重庆的标志声音。

在广州,英国环境音乐家斯甘纳早在今年8月就前去访问了,他从广州的一些地方取得声音样本。他力图用新颖独特的理念通过声音艺术和音乐用特别的方式描述广州,最终以音乐作品的形式呈现。在解读广州历史中,利用地名和街道名称来触发记忆,通过贯穿整个项目的各个名称的粤语、普通话和英语读音,将人声与在广州的山上、餐馆里、街道上以及商店中录制的声音协调处理。斯甘纳的声音音乐反响不俗,人们发现,通过声音可以感受城市的发展、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变化。

上海佳音 何处可寻

近日,“我最喜爱的上海声音”大赛开始进入上海的大街小巷。这是英国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处和上海东方宣教服务中心将于2006年1月至4月在上海举办的“城市与声音”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比赛方式是由市民提交一段不少于100字的文字,介绍自己最喜爱的声音,并解释这个声音与上海以及自己的关系,或随文字提交一段自己录制的不超过30秒的声音。在上海市民行动之前,英国声音艺术家凯芙.马修斯(KAFFE MATTHEWS)已造访过上海,大赛工作人员带她去了外;难等著名上海景点。可是她觉得上海文化不止于此,于是拿着一张地图,只身前往上海深处的小街小巷,寻找她心目中的上海声音。目前她已回国制作,相信在2006年4月的展示活动中,她将带给上海市民一段别样的感受。届时,上海市民自己“心目中的上海”也将以声音装置的形式与英国声音艺术家的作品同时展现在大家面前。

探讨人和城市的关系

受访者:Jeff Streeter,英国驻沪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处领事,“都市发声”项目策划之一

上海采风:英国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处首次在中国尝试这种具有实验先锋性质的活动,基于什么样的考虑?

Jeff Streeter:音乐是英国的强项,英国的音乐产品非常庞大。这几年很多英国音乐机构在中国做音乐演出,出唱片专辑的宣传,进行文化交流。然而我们希望英国和中国的关系拉得更近,这要靠各种形式,“都市发声”就是另外一种形式。这个项目强调”人和城市”的关系,这是每个人都有的体会,而且是不断地在变化,十五年、二十年前的上海就不是现在这样的。这个项目探讨的是声音与人本身的关系,意在令大家更敏感地与环境相处,并对自己生活的环境更了解。

上海采风:声音音乐在英国的发展已经达到什么样的程度?其中的经验对中国项目的尝试有什么启发?

Jeff Streeter:声音音乐是一种很新的理念,在欧美有一定的历史,在英国有不断发展的历史,通过艺术家的作品和城市产生交流,这要求不同的艺术家用不同的作品、不同的方式,能让人理解。在英国,有一个国家声音音乐库,非常系统、非常庞大,记录了许多英国的声音。考古学家靠文物了解历史,从地里出土的文物可以考证出很多东西。但是以前的声音无法保存下来,如果不系统地记录下来就没有办法保留了。这就涉及到了文化遗产的问题,相信对中国的声音音乐会有所启发。

上海采风:由“我最喜欢的伦敦声音”比赛演化成在中国四个城市的“我最喜欢的城市声音”比赛,有哪些中国特色的东西?

Jeff Streeter:“我最喜欢的城市声音”代表了很多人对城市的感情。“我最喜欢的城市声音”用非常简单的方式,交流可深可浅,每个人都有最喜欢的声音,背后都有故事。其实,声音可以反映世界的很多东西,我们却很少用耳朵了解世界,这就可以把问题引出来。在中国,由于每个城市特色不同,我们力求展现它的独特之处。声音在人的情感当中非常重要,把这些感受记录下来,将会是一种非常特别的东西。

城市声音的发现之旅

三十年前当布莱恩・伊诺(Brian Eno)把《智取威虎山》当做自己专辑的大名并对“中国”生发出自己遥远的想像和召唤的时候,或许想像不到现在他可以在北京天坛穿过神道,任凭自己的音乐如长风浩荡穿过身体。就这样,布莱恩・伊诺智取天坛。

以布莱思・伊诺为首的6位英国电子音乐/声音艺术翘楚来访,在我看来其艺术意义和价值要远胜于去年法国电子音乐家雅尼在紫禁城的文化交流大秀。6位英国音乐家在中国的艺术行动相对低调,也不易为公众认知定位,而他们作品和行动的目的,却恰恰在于紧密而有效地连接艺术与社会、艺术家与大众、艺术馆与乡野、录音室与街头、艺术作品与媒介、前卫艺术与流行文化乃至自然环境与城市发展之间的种种关系。

布莱思・伊诺的身份最为暖昧多元,即使仅从流行音乐角度看这位前Rxoi Muic乐队成员、大卫・鲍伊和U2的制作人,他也是个老大。但他现在是作为氛围音乐大师来参与这个艺术计划;而从运用风筝和天气的组合,到在纽约和画廊用移动电话建立的交流,各种声音领域无不涉足的凯芙・马修斯(KAFFE HATTHENS),作为根据场地制作的现场作品方面具有领导地位的音乐人,这次也充当一个“电子主旋律”传播者,而并非兴风作浪的实验狂人,总之,这帮英国佬这次不是来玩什么令大众掩耳抱头落荒而逃的先锋实验的,他们希望与中国的城市谈情说爱,和乐迷受众卿卿我我。

英国大使馆的这个“都市发声”计划实际上无非是将两个在西方纯属老生常谈的问题普及到中国来。一是从音乐的角度,将声音纳入音乐范畴,或者说从音乐扩展为声音艺术;二是从生态保护乃至“文物”见证的角度,探索城市噪音污染下的人类合理以及理想的声音环境,为一座城市保存“声音的历史写真”。

“都市发声”计划除了6位英国音乐家的录音以及现场音乐表演,声音装置以及行为作品,还广泛发动北京、广州、上海和重庆的公众评选、录制本城的最佳声音,这也是在许多西方城市搞过的盛事。比如这次来北京的彼得・库萨克(Peter Cusack),就是当年著名的“我最喜欢的伦敦声音”――后来推出了一张收录40种伦敦音景唱片――的策划人,而斯甘纳也录制和出版过一张《纽约背景》。音景,即SoundSCaDe,是“都市发声”计划背后的核心学术名词。SOUndSCaDe是加拿大宗师默雷・夏弗(Hurray SChafer)在《世界之调律》一书中提出的,在美学上音景概念拓展了音乐与声音艺术的视界,在伦理上则开创了“声响生态学”。每一个欲参与“都市发声”比赛的人只须对音景教父的一句话心领神会就可以去干了,默雷・夏弗说,”若要理解我所说的声音美学,就必须将世界看成我们面前不断变化的音乐作品。”

北京是重头戏,布莱恩・伊诺原打算在天坛祈年殿和圆丘之间的神道,利用神道两旁灯饰中的扬声器播放自己特别创作的一段音乐,伊诺深谙此中之妙一一走在神道的人会恍然觉得声音发自自己体内。克里夫・贝尔(Clive Bell)很娱乐性一一不过在我看来意思不大――就是用英文翻唱中国流行歌,然后录成唱片在酒吧、餐馆、唱片店放;彼得・库萨克和大卫・图普(David Toop)比较SoundscaDe,库萨克会在街头随机问人“我最喜欢的北京声音”,他还发现了北京街头的一大音景,那就是报摊常见的扩音器,他计划用4-6个扩音器,每个录入不同的声音循环然后一同启动,让不同的声音重新交织成不同效果,扩音器将搁在自行车(其实自行车也是中国城市一大音景)沿途播放;大卫・图普的作品最有意思,他从天坛老人们练“水书法”(以水代墨在地上练书法)得到启发,声音也像“水书法”一样稍纵即逝,因此,音景作品提供了一个永恒储存的人类记忆,大卫・图普想在孔庙即新建的首都博物馆用墙和水泥袋围成一个隐逸的空间,里面为进入的人准备了耳机,你可以听到他精心采录的北京音景:街头艺人、昆虫鸟儿、扩音器、商店市场、自行车、鸽哨、中国民乐……在重庆,罗伯特・贾维斯将采集重庆音景在朝天门广场制作一个声音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