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茶道文化论文范文

茶道文化论文精选(九篇)

茶道文化论文

第1篇:茶道文化论文范文

关键词:茶文化;文化价值;人生价值观;道德价值

中华文化悠悠数千载,丰富多彩,博大精深。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创造了悠久厚重的茶文化。茶,是当今风靡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茶叶、咖啡、可可)之一,从古至今,由南到北,中国人都爱喝茶,茶在中国被誉为“国饮”。中国人爱茶,饮茶,品茶,论茶,世世代代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中国的茶文化,就是一种典型的‘中介文化’”,即“以物质为载体,或在物质生活中渗透着明显的精神内容”。因此,茶文化当之无愧地构成了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具备了其特殊的道德价值作用。

一、茶文化的定位

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茶文化从广义上讲,分茶的自然科学和茶的人文科学两方面,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与茶有关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讲,着重于茶的人文科学,主要指茶对精神和社会的功能。由于茶的自然科学已形成独立的体系,因而,现在常讲的茶文化偏重于人文科学。茶文化的内部结构可分解为四个层次:即物质文化层、行为文化层、制度文化层和观念文化层。

1.物质层面的茶文化

物质层是茶文化的最表层。茶兼有文化和实用价值。茶的种植、采摘、焙制,成品茶的辨别、分类,以及茶具、茶馆和世代累积的大量茶书典籍,都是茶之物质生产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因而茶文化也就包含了物质层面。这是茶文化的基础,文化特征相对而言也较为稳定。

2.行为层面的茶文化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是从端起茶杯开始谈论茶文化的。茶文化的行为层面,包括饮茶方式、泡制方法、饮茶风俗及各类茶文献中与茶相关的民俗内容。行为文化层是人们在茶叶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约定俗成的行为模式,通常以茶礼、茶俗以及茶艺等形式表现出来。这一层面的茶文化既具有稳定性,又具有时代性。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民族背景下,该层面的茶文化差别很大。

3.制度层面的茶文化

茶文化的制度层面是指人们在从事茶叶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所形成的与茶相关的各种社会行为规范,如古代的茶政,现代行政的茶叶管理等。现在饮茶、贩茶是一种自由生活或商业行为,只要不违法,不再受国家或社会制度的过分制约。历史上,茶与官制几乎是伴随始终的。充实国库的“榷茶”、经济外交的“茶马古道”等等,都与时代与政治相关。随着时代的变迁,“茶马古道”等文化现象已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中。其存在与消失恰恰说明,茶文化的制度层面是最具时代性的。

二、茶以载道——茶道精神与儒释道思想

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它始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在宋代。我国的茶圣陆羽所著的《茶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关于茶叶的专著。它系统而全面地论述了栽茶、制茶、饮茶、评茶的方法和经验,概括了茶的自然和人文科学双重内容,探讨了饮茶艺术,把儒、道、佛三教融入饮茶中,首创中国茶道精神。

茶道是指烹茶饮茶的艺术,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也被认为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茶道是以修行悟道为宗旨的饮茶艺术,是饮茶之道和饮茶修道的统一。道作为中国哲学的最高范畴,一般指宇宙法则、终极真理、事物运动的总体规律、万物的本质或本源。道,有儒家之道、道家之道,有佛教之道、各家之道不尽一致。中国文化主流是“儒道互补”,隋唐之后又趋于“三教合一”。茶道中所修何道?可为儒家之道、可为道家、道教之道,也可为禅宗及佛教之道,因人而异。一般来说,茶道中所修之道为综合各家之道。修道的理想追求概括起来就是养生、怡情、修性、证道。证道是修道的理想结果,是茶道的终极追求,是人生的最高境界。证道则天人合一、即心即道,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极高明而道中庸,无为而无不为。中国人视道为体系完整的思想学说,是宇宙、人生的法则、规律,所以,中国人不轻易言道,在中国饮食、玩乐诸活动中能升华为“道”的只有茶道。

三、茶道之中见茶德——茶文化的道德价值作用

“文人七件宝,琴棋书画诗酒茶”,茶通六艺,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载体。茶文化是人们在对茶的认识、应用过程中有关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的形成和发展,一方面融汇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丰富知识,人们进一步认识了茶性,了解了自然;另一方面又融汇了儒、释、道诸家深刻的哲理,饮茶作为人的生理需要和生活方式转化为生活情趣与精神追求,完美的展现出了茶文化的道德价值。

所谓“茶德”,是指饮茶人的道德要求。进一步而言,是将茶艺的外在表现形式上升为一种深层次、高品位的哲学思想范畴,追求真善美的境界和道德风尚。茶道精神将佛教圆通空灵、道教之幽玄旷达、儒家文雅含蓄的意境之美融为一体,因此中国茶道精神的核心就是“和”。一个‘和’字,涉及天时、地利、人和诸层面,实为最好的茶德概念之说。中国传统的茶文化关于人生价值以及实现人生价值的基本思想构成了互相联系统一的人生价值观,它是中国茶道的核心内容。千百年来,这种价值观潜移默化于中国的民族精神之中,影响着中国人民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中国茶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世界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社会共同享有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中国茶文化的人生价值观思想,与生产生活实践相依托,与自然环境相结合,与人文和历史相伴随,贯穿于茶文化的发展历程之中,形成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分析和研究我国茶文化的道德价值作用,对我们进一步了解茶文化的历史,理解茶文化的核心,将中国茶道精神发扬光大,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当今茶的使用价值已经弱化的情况下,我们应更多考虑茶的文化价值,利用茶的种种文化优势,提升整个行业的认可度与辐射面,将茶作为一个文化消费品,融于整个社会中。品茶不仅仅是品茶,而是品一种文化,品一种沉淀在中华文明五千年中的厚重,品一种健康生活与道德规范的精髓。(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王玲.中国茶文化[M].北京:中国书店,1992.

[2]陈文华.中国茶文化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36.

[3][唐]陆羽、[清]陆廷灿著,志文注译.《茶经续茶经》[M].三秦出版社,2005.

[4]李海杰.中国禅茶文化的渊源与流变[D].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

第2篇:茶道文化论文范文

关键词:茶文化;内涵;特点;经济

中图分类号:F32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1-000-02

中国是发现和利用茶最早的国家,是世界茶文化的发祥地。陆羽《茶经》开篇:“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中国茶文化集丰富多彩、意境优美、雅俗共赏为一体,促进了我国茶业经济的发展。

一、茶文化

1.茶文化定义

茶文化是以茶为载体,并通过这个载体来传播与茶相关的各种文化,是茶与文化的有机融合,包含和体现一定时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茶文化是人们在对茶的认识、应用过程中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的形成和发展融汇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成果,还融汇了儒、佛、道诸家的深刻和哲理[1]。

2.茶文化内涵

茶文化的内涵是中国文化内涵的一种具体表现。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称谓,茶文化的精神内涵即是通过、赏茶、泡茶、闻茶、品茶等与中华文化内涵和礼仪相结合,从而形成具有鲜明中国文化特征的一种文化现象。茶文化的内涵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其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科技教育、文化艺术、医学保健、历史考古、经济贸易、餐饮旅游和新闻出版等学科与行业。早在唐朝,“茶圣”陆羽,就写下了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奠定了我国茶文化大国的地位。茶文化融合了儒家“中庸”的思想观念,也融合了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还融合了释家“众生平等”的思想观念。

3.茶文化特点

茶文化包含四个特点,即物质与精神的统一,功能与审美的结合,高雅与通俗的和谐及实用与娱乐的一体。物质与精神的统一是指茶文化的实体是异常丰富的,比如历史名茶,瓷器、茶俗、与茶相关的诗作与画作等,又具精神内涵廉俭育德,美真康乐,和诚处世,敬爱为人;功能与审美的结合是指茶可以饮用与食用功能,茶器、茶艺可以给人美的享受;高雅与通俗的和谐是指茶文化既有上层社会的阳春白雪的气息,又有下里巴人的气息;实用与娱乐的一体是指茶可以解渴生津,入药治病,品茗可怡情养性。

二、茶文化促进经济发展的途径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为茶文化注入了新的内涵和活力,目前,茶文化内涵及表现形式正在不断延伸、创新和发展。新时期茶文化借助现代科学技术、现代新闻媒体的传播,使茶文化价值功能更加显著,茶的价值使茶文化核心的意识进一步确立,国际交往日益频繁[2]。

1.茶市场

茶市场的发展是茶文化繁荣的基础;反过来,茶文化的繁荣也促进了茶市场的迅速发展。目前,全国很多城市都建有专业的茶叶批发市场,比如北京的马连道茶城、杭州的“茶街”与茶都茗园、成都五块石茶叶批发市场、重庆天月茶城等。走进茶叶市场,茶香扑鼻,茶文化缤纷呈现。很多城市都形成集购物、观光、旅游于一体的茶叶、茶具、茶诗书画集散地,茶市场已经成为弘扬茶文化、促进茶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

2.茶馆

茶馆是爱茶者的乐园,也是人们休息、消遣和交际的场所,历史十分悠久。有的茶馆布置古雅、朴实,环境幽美、清静,是茶客品茗休闲的场所,也是文人骚客雅集之处,更是商界人士洽谈生意的不二之选。有的茶馆平易近人,是交流聊天的好去处。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从过去的老汉饮茶,发展为男、女、老、少齐品茶。茶文化的有力推动,使茶馆也得到迅速发展,不断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3]。

3.茶会展行业

会展业汇聚巨大的信息流、技术流、商品流和人才流,对茶叶发展,产生着难以估量的影响。我国每年在不同的城市举行茶文化活动和举办国际性茶文化节、茶博览会,弘扬茶文化,推介茶产品。不少国内外客人远道而来进行茶叶、茶具、茶诗书画作交易,购买其喜爱的茶商品;而随着茶保健知识的普及,爱茶者、嗜茶者、买茶者的增加,茶叶消费量的增长,给我国茶行业带来了无限商机。茶会展不仅促进茶经济繁荣,也拓展了会展业的发展空间。

4.茶文化旅游

近几年,我国将旅游景点的经营与弘扬茶文化结合在一起,开辟了多条茶文化旅游线路,着力打造独具魅力的茶文化旅游品牌。如,广州国际茶文化节推出了广州茶文化景点一日游和粤北、潮汕、梅州茶文化景点三日游,这些不仅推动了广州地区旅游业的兴旺,也拉动了我国经济的增长[4]。目前,到实地欣赏茶园风光,到茶园亲自体会做茶,到茶艺馆感受茶文化,已成为城市市民的新时尚,有效地促进了旅游业和经济的发展。

三、茶文化对茶业经济的作用

茶业经济的发展和茶文化的推广是茶叶产业发展的方向,是目前被广大茶业界看好的一个经济增长点[5]。

1.茶文化提升企业品牌文化

“柴米油盐酱醋茶“,茶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茶文化在品牌经济的发展有引领的作用。以天福为例,我们没有在电视上看见天福的广告,但凡是喝茶的人都知道天福。其实,天福靠的是茶文化的传播。陆羽茶艺中心,举办各种大型茶文化活动,很好的对其进行宣传;天福茶博物院,一批热情、诚信的茶人为游客讲解茶叶知识,弘扬茶文化;天福茶学院,为天福集团培养人才,并为其产生正面积极的社会效应。这些方式构建了茶叶和社会资源沟通的桥梁,通过茶文化的传播,达到了宣传品牌的目的。天福集团的总裁李瑞河希望天福茗茶做“茶叶的星巴克”。我们看到,茶文化提升了企业的品牌价值,促成了茶产业的丰收。

2.茶文化提高茶产品的附加值

以竹叶青“论道”产品的营销为例,“平常心,竹叶青”“与己论道,巅峰已随心”,一语道破天机,《周易》乾卦有云:“亢龙有悔”,在事业上取得巨大成功后,能否保持一个平常心,能否戒骄戒躁,是决定能否实现更高超越的重要动因,论道的立意便基于此。因此高视点、高品位、高境界的论道迅速赢得了广大喜茶、爱茶的名人雅士的喜爱。论道竹叶青恪守论道十二法则,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并融入人们现代生活的一些理念,使传统与现代结合,使人们在品论道的过程中,可以穿越历史的时空,感悟刹那即永恒的真谛,体悟论道的境界。通过茶文化的营销,“论道”产品的最高价格上万元,进而使竹叶青品牌跻身为高端茶叶品牌。

3.茶文化扩大茶产品销售渠道

文化与经济的关系,可谓相辅相成。文化贫瘠的经济不会有持久发展的内在动力,必然会丧失其存在和发展空间。茶文化扩大茶产品的销售渠道,每届的茶文化节博览会、无我茶会、茶叶论坛等活动都能很好的传播茶叶经济信息、传播茶产品。人的需求的多样性,要精心定位产品,体现茶文化的博睿;在营销茶产品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茶文化的诚心意识;借饮茶创造和谐的感情世界明心见性,沟通你我,发挥茶文化的友好功能[6]。

4.茶文化促进休闲产业的发展

茶文化对休闲产业的发展尤为重要。茶产品是一种健康饮料,也是很多食品的原料,茶文化更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文化。

茶艺馆是休闲消费者集聚场所和消费的主要渠道,在休闲时喝一杯清茶,能使人身心愉悦。有文化背景的茶艺馆,是旅游业中一朵璀璨的奇葩。高雅的茶艺和温馨的环境赢得了游客的青睐,缕缕的茶香,可拂去旅途的疲惫,荡涤心中的焦烦与苦涩,“一杯春露暂留客,两腋清风几欲仙。”

茶文化结合旅游业的发展也迅势凶猛。茶文化旅游就是指以茶和茶文化为主题,以达到积极的休息和娱乐、获取茶知识等为目的,而开展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系列旅游活动,是旅游的新兴项目,同时也是茶产业的重要内容[7]。

茶文化旅游让游客不仅能踏青郊游,了解及观赏采、制茶的过程,还有机会亲自参与采茶、制茶、品茶,获得无穷的乐趣,从而深受人们喜爱。茶文化旅游,把与茶相关的景点、景观、购物、餐饮、娱乐等联系起来,带动了以茶文化旅游为核心的消费,提高了茶的附加值,增加了旅游收入。安溪以茶文化旅游、体验休闲游为主打旅游品牌,全力开展系列宣传推介活动,尤其是打出“畅游千年山水茶都・体验假期休闲安溪”、“茶乡文化让旅游休闲更出色”主题,举办“‘山水茶都・假日安溪’生态休闲之旅暨‘紫云山杯’安溪旅游风光摄影赛”,大大提高了安溪旅游的知名度。据统计,安溪在2012年春节七天期间共接待游客64.4万人次,同比增长7.5%;实现旅游收入1.95亿元,同比增长8.3%。石门县现有茶园13.5万亩,是中国禅茶之乡、中国名茶之乡和湖南省旅游资源大县,其茶旅游综合收入近10亿元,并每年呈15%以上速度增长。

参考文献:

[1]裘孟荣,张星海.茶文化的社会功能及对产业经济发展的作用[J].中国茶叶加工,2012(03):42-44.

[2]陈熠.论茶文化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04:61-63.

[3]龚永新.弘扬茶文化推动茶文化产业建设[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04):97-99.

[4]李海平.浙江茶文化旅游开发对策研究[J].特区经济,2008,02:55-57.

[5]杨江帆.茶业经济与管理[M].2008,厦门大学出版社:厦门.

第3篇:茶道文化论文范文

对于文人而言,茶的先苦后甘的自然属性,正暗合了士阶层追求理想所走的人生道路,故而这一时期文人饮茶之风兴起,茶成为引发思维以助清兴的手段。“竹林七贤”亦时不时地以茶代酒,以表清高。同时,有关茶的诗歌也层出不穷,如杜育的《(chuǎn)赋》是专门歌咏茶事的诗赋,它完整地阐述了茶叶的种植生长、采摘时节、烹茶用水、茶具选择、饮茶功效等,奠定了中国古代早期茶文化的基础。从诗赋中不难看出,这时已开唐宋茶道之先声。

唐代茶文化得以快速发展,陆羽《茶经》不仅对茶的起源、种类、特征、制法、烹煮、茶具、饮茶风俗、名茶产地等作了全面论述,更为重要的是把儒、释、道诸家精华及诗人的气质和艺术思想渗透其中,创造了中国茶道精神,奠定了中国茶文化的理论基础。茶道文化因陆羽《茶经》而形成的一套崭新的文化体系受到了文人、僧侣乃至皇室贵族的接受和推崇。在陆羽茶道普及的基础上,又出现了斐汶《茶述》、张又新《煎茶水记》、苏广《十六汤品》等茶事、茶道专著。

唐代茶道的形成亦与禅教的兴起有关。禅宗重视坐禅修行,要求参禅的僧人“跏趺而坐”“过午不食”,并排除所有的杂念,以达到身心一致。而茶则有提神养心之效用,能促进入静专思,摒除杂念,因而成为禅僧首选的饮料,遂有“茶禅一味”之说。于是寺院饮茶之风大盛,形成茶道中的寺院茶礼。寺院内设有“茶堂”“茶寮”,是专供禅僧礼宾、品茗的地方;还设职“茶头”,专司烧水煮茶、礼佛待客。在寺院茶礼中,有着固定的程序、严格的等级,用于不同的场合,形成独特的寺院茶道,并融入寺院生活的仪轨。诗人刘禹锡参拜西山寺时,曾受到过寺僧以茶礼款待。

唐代文人士大夫更是茶道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如颜真卿、李德裕、刘禹锡、皮日休、白居易等均是茶道中人。诗人白居易就亲自辟茶园,种茶烹茗,乐天安命,并经常举办“茶会”,以茶会友。茶会是当时文人们一种常见的联谊方式,成为文人相互结识,联络感情,切磋茶技的重要场合。在茶会中,这些文人雅士自然免不了品茗吟诗,内容也多以茶事为题。而且常常采用联诗和韵的形式,即由一人开启始端,其余的人按韵联诗。到了晚唐,茶会活动更是丰富多彩,出现了品评新茶的“斗新”及音乐歌舞等助兴内容。

僧人与文人士大夫饮茶之风也悄然吹进深宫,宫廷茶道随之盛行起来,陆羽的师父智积禅师曾被召入宫中为皇帝煮茶。唐朝已有贡茶制度,除州郡所进贡茶外,大历元年(766年)与大历五年,朝廷先后在宜兴和顾渚设置了“贡茶院”,作为专门进奉宫廷御用茶叶的基地。每年新茶下来后,即分批通过驿道,用快马日夜兼程赶在清明节前贡奉到京城。每年宫廷都要举办规模盛大的清明茶宴,参加人员不仅有皇亲国戚、王公大臣,还有外邦使者等。

宫廷对茶道的重视和喜爱,促进了唐代茶具制作工艺的发展。1987年,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出土了一套唐代宫廷茶具(见图)。据同时出土的《物账碑》记载,这批茶具有“笼子一枚重十六两半,龟一枚重廿两,盐台一副重十一两,结条笼子一枚重八两三分,茶槽子、碾子、茶罗、匙子一副七事共重八十两”等。唐僖宗奉献于法门寺的这批皇家茶具是最高礼遇的佛教茶供养,同时也反映了唐代宫廷茶道的奢华。这批茶具展示了从烘焙、研磨、过筛、贮藏到烹煮、饮用等制茶工序及饮茶的全过程,且配套完整,自成体系,为迄今发现时代最早、等级最高的金银茶具,每一件都是完美的艺术精品。

宋代伴随着都市商业的繁荣,文化艺术异常活跃,茶文化亦步入鼎盛时期。宋代社会各阶层,上自帝王,下至乞丐,无不以饮茶为乐事。时人李觏《盱江集・富国策》云:“……君子小人靡不嗜也,富贵贫贱靡不用也。”王安石《临川集・议茶法》说:“夫茶之为民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以无。” 宋太祖赵匡胤更是位嗜茶的主,朝臣们自然纷纷媚上效仿皇帝的喜好,一时间宫廷茶道日盛。朝廷设有专门的事茶机构,掌管宫廷茶事。宫廷用茶有严格的等级,龙茶供皇帝专用,有时皇帝也将其赐予王公大臣,而其他不同等级的茶则按宫廷成员地位高低有所区别。

宋代文人茶道之盛,更是超越前朝,出现了专门的茶会社团“汤社”。当时的茶道中人大多是著名文人,如徐铉、王禹(chēng)、林逋、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苏轼、黄庭坚、梅尧臣等。他们或诗茶唱和,或将琴棋书画这些文人的雅兴融入茶道中,使茶文化的内涵得以拓展。茶道的兴盛促使了宋代茶学大兴,一批研究茶事的论著纷纷问世,如丁谓《建安茶录》、蔡襄《茶录》、宋子安《东溪试茶录》、黄儒《品茶要录》、赵汝砺《北苑别录》、熊蕃《宣和北苑贡茶录》以及南宋审安老人的《茶具图赞》等;就连身为皇帝的宋徽宗赵佶亦痴迷于茶事研究,著有《大观茶论》。这些论著无疑对当时茶道的普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茶道文化在宋代的普及已深入到民间各个阶层,特别是在当时的都市中,茶肆、茶坊林立,茶会此起彼伏。宋人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就展现了当时汴京开封茶事的繁荣景象,画卷中除了诸多店铺、摊贩外,茶肆、茶坊错落期间,“茶旗”随风摇曳。甚至到了深夜,还有提壶叫卖者,据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三》载:“至三更天方有提瓶卖茶者,盖都人公私营干,夜深方归。”

宋代茶道有“点茶”之法,即将茶饼碾磨成粉,过罗筛细,放于茶盏中直接用沸水冲泡。以此法品评茶叶质量优劣、茶道艺能高下的活动又被称为“斗茶”。宋代“斗茶”的情景我们从范仲淹的《和章岷从事斗茶歌》中可窥知一二。宋代茶道文化相对唐代而言,在茶叶生产的过程、成品的样式、点茶技艺、茶艺器具、鉴赏标准等方面都产生了较大的变化,远比唐代精细,更注重感官体验和艺术审美。宋代茶点成后,茶色尚白,茶盏尚黑,建窑所产绀黑色茶碗就有兔毫盏、油滴盏、曜变盏等多种,黑色的碗壁映衬着白色的茶汤,这种反差对比强烈的审美情趣极具时代特色。

第4篇:茶道文化论文范文

简者,简易也;约者,俭约也。啜茗之道,历来皆宜乎简易,而不宜乎繁难;宜乎俭约,而不宜乎奢糜。不论古今中外,斯理皆一也。这是因为,喝茶并品茶,本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行为,一种习惯,一种生理需要并文化需要。所以它贵乎简易,而非贵乎繁难;贵乎俭约,而非贵乎奢糜。史实证明,茶道生活中的大凡繁难之法,必被淘汰;大凡奢糜之风,亦必被涤荡。昔日唐代的饮茶,只缘其时所用的是饼茶,故有“九难”之说。此种“九难”之法,一般百姓人家怎堪奉行呢!无怪乎待到明代,终于来了一场革命,索性废黜饼茶,不再袭用那般繁难之法,而代之以叶茶的撮泡之法,随冲随饮,方便之极;并且亦富审美文化价值,更能体现中国茶道的自然之美并简约之美。故尔明代以降,此种撮泡之茶则历久风靡而不衰,直迄于今。

我国茶道审美文化中这种简约之美的形成,当然离不开我国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就文化背景来说,这跟文人茶道有着密切关系。在我国,文人茶道及其审美文化的理念颇具影响力,每每足以左右我国茶坛在审美文化方面的取向。中国文人所秉持的审美理念包括诗论、画论、乐论、戏论、书论,大体上是根柢于道家的审美学说,即以表现简约、淡泊、虚静、清逸、幽玄之类为尚。此类审美文化思潮,曾经一度澎湃于我国魏晋南北朝时代的文坛而形成主流;至于其时的茶道审美文化呢,自然亦被渲染于其中。

而在宋代文坛的审美理念中,则有苏轼的“发纤浓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之说。此外,刘克庄尚有“繁浓不如简澹”之说。故尔宋代诗词中,则不乏“疏枝”、“疏影”、“疏篱”、“疏竹”的描写,并且对于疏景、淡景的诸般意象,即如清疏、空疏、枯疏、萧疏、疏朗、疏润、疏宕、疏落之类意象,则亦常被文人们所感悟,所赏鉴,乃至用来作为创作题材而被反映到了他们的艺术作品中。他们的艺术创作是这样,茶道审美自然亦如斯也。由是文人茶道生活中这种简约之美的茶风,即应运而生焉。

当然,我国茶道审美文化中的简约之美,却并非全然是由来于文人茶道。追溯起来,则有着极其遥远而悠久的历史渊源。这就不能不说到我国茶道及其审美文化的滥觞史。

我国本是茶树的发源地,茶道文化的发祥地。那么,早在悠悠万载之前,我国原始茶叶文化并茶道文化是如何发生的呢?具体一点说,它是始于“简”,抑是始于“繁”呢;它是始于“俭”,抑是始于“奢”呢?乍一听,这种设问似乎是多余的,本是不成问题的问题嘛。然而,不,这却并非多余的设问。如果比较一下中日茶道文化发生的历史,就会一眼看出彼此之间存在着怎般的殊异:我国是始于“简”,而日本却是始于“繁”;我国是始于“俭”,而日本却是始于“奢”。那么,中日茶道文化之间存在的这种殊异是偶然的么?不,当然不是,这就恰恰是所谓“历史使之然也”。

茶树宗主国毕竟最象茶树宗主国。就拿生嚼之茶来说罢,除了中国这个茶树宗主国之外,世界上有没有哪一个国家是始于生嚼之茶的呢?没有。而惟有中国却恰恰是始于生嚼之茶。即采下茶树鲜叶,就直接放在嘴里生嚼了吃,并且每每一边嚼着生茶叶,一边伴饮山泉水,且嚼且饮,且饮且嚼,这就是一种原始啜茶法。“啜”者,食、饮兼用之谓也。这种原始啜茶法,正是我国茶树原产地那些土著部族先民们对茶的最早之发现,最早之利用,最早之发明,最早之崇拜。这是出于假说么?这是出于臆测么?不,决决不然也。且看自古迄今,一直生活在我国云南西双版纳境内的亘古大茶山,即哀牢山一带的苦聪人,当今依然犹在盛行嗜嚼生茶叶的这种原始茶风。兹特引录几段由苦聪人作者写下的记述文字,奉请读者诸君共赏之――

苦聪人自己认为茶有提神、解渴、消累等功效。……他们独创的咀嚼生茶(之习俗),颇受大家推崇。其方法是:选择肥嫩的两叶一芽茶梢几枝,采摘下来洗净,放进嘴里慢慢地咀嚼,可以体味到野生鲜茶叶所特有的全味。当你把那些难以咽下的余渣吐出后,即刻饮上一口山涧清泉水徐徐咽下,那种无法名状的舒服感,真能使人留连忘返,大有终生难忘之感。虽然采摘有些严格的要求,但是,由于携带方便,不管是上山狩猎,还是下地干活,都能装进自己的筒帕带着走。还有,山上地旁田边都有山涧清泉水,许是随时都可以用来品味那人间少有的舒服之感的缘故罢,如今这种用茶方式在苦聪人群内依然沿用。

――引自苦聪人作者吴小生、罗盛富:《苦聪人茶文化探源》一文。载于《民族茶文化》杂志总第2期。

请再看一看苦聪人嗜喝的鲜叶竹筒汤罢:

这是一种较为原始而又可以考证的饮茶方式。说它原始是它的煎制方法十分简单,并且还带有原始的痕迹。其过程是:采回鲜叶――洗干净――放进鲜竹筒里――加上水――烈火中煎烤竹筒――水开取出――倒在竹碗里品尝饮用。

特点:汤色黄绿,气味清香,口感亦好。

――引文同上

此外,苦聪人还惯于采用一种极其简易方便的原始烹制茶汤之法,即生烹大锅茶,亦有称之为“神仙茶”的。其烹制和饮用的情形,大抵是这样:

苦聪山寨里但凡有三五人以上一起工作时,便少不了这种茶水。这种茶水的烹制极其简单,对茶叶没有什么要求和选择,不需要任何加工,既可以是鲜叶,也可以是未经加工过的自然风干的干叶子,也不管是老茶叶还是嫩茶叶,只要是茶叶即可洗净待用。对于用量也没有严格规定,掌握一个大致适当的量放入锅中,加上适量的水烧开就可以饮用。汤色黄绿,有一股青叶味,没有喝过这种茶水的人大都会感到涩口。但是提神、解渴、消累的功效很好。尽管这种烹茶方式比较原始,由于它简便易行,还可以急用,而且没有降低茶的功效,所以即使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这种烹茶方式在苦聪山寨依然广为流行。

――引文同上

当然,原始茶道及其审美文化的生态现场和审美现场,其原貌于今自然已经不复存在。不过由世世代代衍传下来的原始茶俗之遗风却犹在焉。当今苦聪人嗜啜的生嚼之茶,生炙之茶,生烹之茶,即清晰表明,其择茶之法,择水之法,择器之法,择境之法,皆顺乎自然,取乎自然,仰赖自然,听命自然,确乎是简易得不能再简易,俭约得不能再俭约的自然啜茶法。这不是最具我国上古时代那种茹毛饮血式的原始采集生活及其原始茶风么?

历过若干世纪的漫长岁月之后,我国茶道及其审美文化亦随着社会文明的演进而演进,不论民间茶道也罢,文人茶道也罢,皆以其不同样式而养成从“简”从“俭”的优良传统茶风,呈现出了不失雅俗共赏的简约之美。譬如风靡于闽、粤一带民间的闽南工夫茶和潮汕工夫茶,无有繁难的操作程式,无有繁褥的礼仪排场。这是因为,我国茶人们深知,品茶之道,最忌繁难。就是说,茶尚简朴,茶尚平易,愈是简朴平易之茶,则愈堪啜得茶汤的本味;茶尚俭约,茶尚淡泊,愈是俭约淡泊之茶,则愈堪悟得人生的真谛。所以古往今来,我国民间从未有过繁难和奢糜之茶道。就这个意义上说,我国民间茶道委实称得上是最尚简约之美,最具我国茶道及其审美文化的优异传统特色呐。

至于我国文人茶道呢,许是深受民间茶风的影响之故罢,历来大抵亦奉行尚“简”尚“俭”的雅俗共赏之茶风,非但独啜之茶如是,而且即使在茶会、茶宴上品尝的共啜之茶,则亦如是也。诸如(西晋)杜育举行的清雅茶会,(东晋)陆纳举办的清雅茶宴,(唐代)三癸亭的吟诗茶会,(宋代)苏轼的雪堂茶谭,(宋代)沈括的竹坞茶谭,(明代)徐谓的青藤茶话,(明代)惠山的竹炉茶会,(清代)蒲松龄的聊斋茶座,(清代)郑板桥的江亭茶宴,凡斯种种,亦皆不失中国茶道的简约之美。

若问,于今关注和论述我国茶道的简约之美,这究有何种特殊的意义在呢?当然,其特殊的意义就在于:眼下我国茶界正在流行着一股风,这就是盲目地追求茶道(茶艺)的过度程式化,竟以为茶道愈程式化,就愈有艺术味道,愈有文化品位。其实呢,这却只不过是一种误解,一种偏见耳。

那么,这股风的风源是来自何处呢?莫非是来自我国本土的什么所在么?否!莫非是来自西方世界的哪个国度么?否!据我所知,这股风的风源是来自我国的邻邦日本,直接间接地受到日本茶道的极端程式化的影响之所致也。

如前所述,中日茶道及其审美文化存在的殊异之一即为:我国是始于“简”,而日本却是始于“繁”;我国是始于“俭”,而日本却是始于“奢”。说到日本茶道之“繁”,那真叫难以言表呢。确然,日本茶道是当今世界上最繁难的茶道。其极端繁难之处至少包括:繁褥的礼仪,繁冗的程式,繁琐的操作,繁杂的茶器。――只因限于题旨,我这里仅就其繁褥的礼仪和繁冗的程式,略述一二罢:――

若以主客三人参与一次茶会为例,那么自始自终,他们的施礼次数是多少呢?竟达两百余人次之多!这就是说,一次茶会平均每人要施礼70人次左右。其中尚须施行若干次跪礼,包括跪坐(正坐)之礼,跪行(膝行)之礼。这里我想再插叙一则轶闻:不久之前,一位茶界老友告诉我,说是我国有一位赴日实习日本茶道的青年学子,仅仅在那里实习半年之后,只因整日价练习种种跪礼动作,其膝盖上竟被磨出了一层厚厚的老茧,不堪其苦矣。你瞧瞧罢,品茶竟品到了这般份上,奉茶竟奉到了这般份上,试问,世界上除了日本国度之外,其他还有哪一个国度堪以奉行如此繁褥,如此苛酷的茶道礼法呢?斯乃绝无仅有也。

当然,世界上从来就没有无根之物。而日本茶道的这般繁褥的礼仪,尤其是这般苛酷的跪礼,究竟是根柢于哪门礼法,它又是如何衍传下来的呢?原来它是从昔日武士集团所炮制的武门礼法那里承袭下来的。其历史背景是这样:早在开创日本茶道的室町时代,其时作为日本新兴武士集团的霸主即足利义满,就特地下达一道命令,指派一批深谙武士道精神和武士道礼法的门徒,苦心谋划,献策献计,并且从幕府史库亦即武门史库中搬出所有典籍、史料,加以整理研究,拟定纲目,终于编撰而成武门礼法的大型法典系列,即所谓《三议一统大双纸》是也,凡12卷。其后,这部极端繁褥并极端苛酷的武门礼法,就成为日本茶道所遵循的礼仪法规,始终将之奉为圭臬,奉为经典。――这就是日本茶道礼法的演绎之历史,亦即其真相之所在也。

再有一点须指出的是,武门礼法非但贯穿于日本茶道每一次茶会的全过程中,而且就煎茶道来说,它与禅道礼仪杂糅在一起,从而则又规范出了一套煎茶礼法。即如小笠原流派的煎茶礼法,就有十项,包括:坐姿法、问候法、行步法、开关门法、坐垫使用法、做客法、侍奉法、茗主泡茶法、童子辅助法、茶具备用法。这十种煎茶礼法之中,尤其繁难与繁冗的则是泡茶礼法,它竟有48种之多,分别属于七大级别。这七大级别是:其一,初传;其二,中传;其三,奥传;其四,奥信相传;其五,师范之传;其六,别传;其七,五事之传。其中的“初传”、“中传”、“奥传”是基础泡茶法,共有九种,即圆盘泡茶法;方盘泡茶法;茶台泡茶法;地衣泡茶法;茶橱泡茶法;茶架泡茶法;圆盒泡茶法,小橱(附闻香)泡茶法。在这前九种泡茶法之后,接着则是后九种泡茶法,属于“奥仪相传”和“师范之传”的级别之内,具体操作内容跟前九种大同小异,这里姑且从略。这之后,更有25种泡茶法,属于“别传”的级别之内。这在他国的人们看来,不要说操作,即使浏览一眼这25种泡茶法,就叫人不免觉得够眼花缭乱,够枯燥乏味的。可是这里却又无法删剔,只好依次(19-43)引录于下:

(19)小橱柜(附添炭)泡茶法

(20)小橱柜(附燃香)泡茶法

(21)小橱柜(附插花)泡茶法

(22)抱月架泡茶法

(23)葫芦架泡茶法(客在右)

(24)葫芦架泡茶法(客在左)

(25)贵承架泡茶法(客在右)

(26)贵承架泡茶法(客在左)

(27)扇面台泡茶法

(28)大提篮泡茶法

(29)小提篮泡茶法

(30)贵人泡茶法

(31)瓢水勺泡茶法(茶炉)

(32)瓢水勺泡茶法(地炉)

(33)比翼架泡茶法

(34)焙茶泡茶法

(35)荷叶盘泡茶法

(36)抱月架泡茶法(椅式)

(37)供佛泡茶法

(38)献神泡茶法

(39)扇面台泡茶法

(40)圆橱泡茶法

(41)凉茶泡茶法

(42)樱花茶泡茶法

(43)米花茶泡茶法

――摘引自滕军:《中日茶文化交流史》

此外,还有作为最高级别的“五事之传”,包括有五套雅集的方式,这就是:雪月花雅集(44);插花雅集(45);品茶雅集(46);评茶雅集(47);闻香雅集(48)。

须知,上述48种泡茶礼法,并非48道程式,48项操作,而是在每一种礼法中,尚还有特定的若干具体程式和若干细节操作,可以说是无计其数。无怪乎那些日本禅师,即使毕其一生苦苦修行日本茶道礼法,每每却依然无法完全掌握之,尤其是那些世袭而秘传的礼法,若要破译其全部奥义,探明其所有底细,以及谙熟其全部操作,那更是难乎其难矣。

鉴于上述,我们则不难辨识中日茶道及其审美文化之间的差异,并非什么形式上的差异,程度上的差异,而是本质上的差异。这种本质上的差异乃是由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形成的。其它姑且不论,单说它那极端繁褥的礼仪,极端繁冗的程式,极端繁琐的操作,极端繁杂的茶器,试问,这一切除了日本民族之外,世界上还有哪一个民族堪以效法,堪以奉行呢?委实是找不到第二个国度。

说到这里,我得要回到开头的话题上。本文一开头就说过:啜茗之道,历来皆宜乎简易,而不易乎繁难;宜乎俭约,而不宜乎奢糜。正因为此,中国茶道才会形成简约之美这种优异的传统审美特色。而日本茶道却不然也。他们奉行极端繁难的礼法和程式,并且将此视为所谓“精美璀灿的文化”而百般炫耀之、鼓吹之,甚至不惜以此贬损中国茶道及其审美文化,妄说什么:“贵国茶道昔日尽管有过繁荣的历史,不过近代却渐趋式微。我们愿意伸出友谊之手来扶持贵国茶道,重新走上繁荣之路,如何?”你听听罢,这是一种什么语气的论调,真亏他们说得出口!试问,莫非他们这是欲把那套极端繁褥并极端苛酷的武门礼法,照样亦在中国茶坛上推而广之么?那止是梦呓耳!

不过毋庸讳言,我国茶界却也有某些人士,许是因了对于日本茶道的宗教性质及其历史文化背景素无所知之故罢,每每在受到日本茶道文化和日本茶道精神的负面影响之后,便盲目地追求泡茶和奉茶的过度程式化。譬如有些地方举行茶道(茶艺)表演,节目单上竟标出密密麻麻一大堆名目,其表演程式有多达18道的,有多达22道的,甚至更有多达28道以上的!为了拼凑程式,不惜一些非茶之道的项目,弄得不伦不类,似是而非,实在有失中国茶道固有简约之美。

唔唔!如此盲目地追求过度程式化之风,难道不该引起我们反思再反思么?

第5篇:茶道文化论文范文

蔡光亮,泉州茶叶学会副会长,尚韵茶芯行董事长。对茶叶的研究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他爱茶如命,自1977年开始接触紫砂茶壶开始,就与茶叶结下不解之缘,三十多年的茶事实践,使他对茶的真谛有了深刻的领悟,也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茶道,见其形明了,观其心透彻,呼茶为朋,唤茶为友,茶文化的传播也就从这里蔓延开来……

品:天地人和韵

“天地人和,共创和谐,中国茶道的核心思想乃是‘和’,即和谐,茶文化缘于三教,儒教、道教、佛教。茶道中的“和”亦是儒家中庸之道的中和思想。在儒家眼里,和是中,和是度,和是宜,和是恰到好处,和是无过亦无不及。”讲起茶文化的起源、泉州宗教的发展,蔡总可谓神采飞扬,滔滔不绝。泉州人以海为怀,海纳百川,吸纳西洋文化和不同民族文化。世界仅存的摩尼教,以及天主教、伊斯兰教、道教、佛教、景教在泉州都能找到。如此之多的教别能在泉州萍水相逢,人们和谐地生活在泉州这个小城市里,为什么呢?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茶,在家中喝茶,上茶馆也是喝茶;开会时喝茶,朋友在一起时喝茶,打架讲道理也要喝茶;早饭前喝茶,午饭后也要喝茶,茶为人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宽松的生活环境。的确,儒家对和的诠释,在茶事活动中表现的淋漓尽致。泡茶之时,“和”表现为“酸甜苦涩调太和,掌握迟速量适中”的中庸之美。待客之时,“和”表现为“奉茶为礼尊长者,备茶浓意表浓情”的明礼之伦。饮茶之时,“和”则表现为“饮罢佳茗方知深,赞叹此乃草中英”的谦和之礼。

和谐二字在茶道上的集中体现,就是人茶合一。蔡总告诉记者,善人知茶,亦要了解自己,使茶与自身需求、品位相适应,此乃人茶合一。茶亦有茶性,人性与茶性自有共通之处,从品茶中修炼人性,从茶道中体验人生,透彻哲理,领悟真谛,此亦为人茶合一。人于尘世间,难以免俗,心有挂碍,难求洒脱;茶生于天地间,取自然之精华,人与茶沟通,即是与自然沟通,与自然沟通,与自然相融;放飞心灵,反璞归真,天地人和,共创和谐,开启另一片豁然心境。茶道,启发人们走向更高层次的生活境界,那就是人茶合一的境界。尚韵茶道之真谛也正在乎此也。

闻:雅纯清正香

品天地人和韵,闻雅正清纯香,观音润心田。在尚韵茶芯行里,映入记者眼帘的亦是一道和谐的雅阁品茶图,茶行主人亲自为我们泡茶,但见热炉煮水,取茶叶,置茶具,水汽氤氲之中, 沏茶之细致,协作之优美,茶局之典雅,茶艺之神韵尽现也。宾主品啖香茗,谈古论今,仿佛置身又一处世外桃源,再无世俗纷扰,尽抒雅兴,沁心释怀;茶香愈盛,雅兴愈高,心情愈见舒畅,长此以往,心境愈加豁然矣!

纯乃茶道之本。饮茶,首先要求茶性之纯正。好茶的关键要素不外乎四个字:香、甘、重、滑。而“甘”,即是判定好茶味纯之标准。“纯”,不仅只是茶纯。茶性之纯正,茶主之纯心,二者结合,方可品出茶之真味。

古人云,“趣言能适意,茶品可清心。”茶之所以能“清心”,首先在于茶本身之“清”,也就是茶汤明亮,透明清晰,这就决定了制茶功夫的高与低。茶清之后,饮茶的过程即是“清心”的过程。人茶合一,讲究的也正是由茶道入人道,借品茶清人心,从茶性中领悟人生哲理。一盏清茶,深蕴哲意,茶叶沉浮之间,自有深厚的人文积淀。

茶之正,亦指茶性之纯正,但重点也已由“纯”而入“正”。确切地说,就是追求一种适度的“韵味”,也就是常说的“官韵”。品茶是一个内涵丰富的过程,品过茶之纯味,尚须回“韵”一番,这也是色、香、味之后的品茶精修阶段。做人有如品茶,亦应如此。适度方正,乃人当深谙之茶道真理。为人方正者,才能不避奸邪,不畏鬼神,心中坦荡,豁然大度。

铁观音茶香飘进联合国

第6篇:茶道文化论文范文

一、儒家之“仁”与茶人精神

儒家极其看重人格,而且要求从自身做起。儒家的人格思想奠定于孔子的“仁”,“仁”的一大特性就是突出对个体人格完善的追求。孔子在《论语•八佾》中说“人而不仁,如礼何”,又在《论语•颜渊》中主张:“克己复礼为仁”。“仁”是孔子仁学中最根本、最具普遍意义的道德范畴与伦理原则,仅在《论语》当中就被提到109次之多。以礼达仁,是儒家文化对茶道的最大贡献,这也使得儒家的人格思想成为中国茶人精神的基础。茶的特性为儒家文人所注意,并将其与儒家的人格思想联系起来。儒家正是以自己的“茶德”,作为茶文化的内在核心,从而形成了民俗中的一套价值系统和行为模式,它对人们的思维乃至行为方式都起到指导和制约的作用。茶是一种文明的饮料,被人们视作饮品中的“君子”。首先,这是由其本性决定的。茶性温,喝茶使人清醒,喝茶可以驱病健身,茶对人可谓有百利而不一弊,故茶自古已有君子之誉。其次,茶的“君子性”还表现在茶的诸种属性上。茶的属性之一是其形貌风范为人景仰。北宋司马光把茶与墨相比:“茶欲白,墨欲黑;茶欲新,墨欲陈;茶欲重,墨欲轻,如君子小人之不同。”茶的属性之二是茶作为人间纯洁的象征。茶从采摘烘焙到烹煮取饮,均须十分洁净。正因为如此,人们历来总是将茶品与人品相比,有茶德似人德的说法,这茶德正是寄寓着儒家追求廉俭、高雅、淡洁的君子人格。古往今来,有识之士一直倡导廉、俭,增加自身的道德修养,而历代文人雅士的品饮活动向来具有内涵深刻优雅的文化情结,因为茶清廉、高洁的品性,茶在养廉、雅志和励志等方面的作用是由古及今的,对君子之风的崇尚心理与饮茶的天然物性被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清茶一杯”寓意深长,两晋北朝时,一些有眼光的政治家便提出“以茶养廉”,以对抗当时的奢侈之风。作为中华茶文化的奠基人,陆羽将儒家修身养性、克己复礼的首先追求引入茶文化,将品茶作为人格修炼的手段,他在《茶经?一之源》中就认为真正的茶人必须是“精行俭德之人”。可以说,陆羽的一生就是在不断地实践和修炼“精行俭德”的理想人格。唐人斐汶在《茶述》中也表述得非常明确:“茶,起于东晋,盛于今朝。其性精清,其味淡洁,其用涤烦,其功效和。参百品而不混,越众饮而独高……”在唐代刘贞亮所总结的茶的“十德”中,有“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可雅心”、“以茶可行道”,这些都代表了儒家的观点。宋徽宗赵佶的《大观茶论》中,进一步综合了前人的说法,总结概括了儒家的茶人精神:“至若茶之为物,擅甄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察。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则非庸人孺子可得而知矣。冲澹简洁,韵高致静,则非追速之时可得而好尚炎。”当代茶圣吴觉农先生曾说:“君子爱茶,因为茶性无邪。”林语堂先生也说:“茶是象征着尘世的纯洁。”总体而言,孔子与后儒的道德修养理论,一般都坚持首先克己修身,然后推己及人,而及于社会政治的修养路线。品茶一旦上升到了与人格节操相对应的高度,也就是对茶的清淡宁静品格的欣赏十分和谐的统一起来了。儒家将道德摆在首位,必须保持高洁的情操,才能在茶事活动中体现出高逸的中和美学境界。

二、儒家之“和”与茶的社会功能

中华民族是一个十分强调和谐统一的民族,处在春秋时期的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就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体会到“和”的作用。“和”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德范畴,同时也是美学境界。“和”在儒家哲学中有相当丰富的内涵,它不但显示了儒家的理想境界,也体现了儒家的艺术情调。“和”可用于自然、社会、人生各个方面,是处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时代的儒家代表人物孔子理想中拯救社会的一剂良方。茶之为物,最为高贵醇厚,而茶人茶事也是相应的纯洁平和,茶文化之中更是处处渗透着和的思想,可以说讲究和谐已成为中国茶文化应有的内在特质。宋徽宗赵佶在《大观茶论》中也认为茶因禀有山川之灵气,因而能“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可见茶道以“和”为最高境界。如果说“和”可以代表茶性的核心,那么这个“和”充分说明了茶人对儒家和谐或中和哲学的深切把握,对自然与人文统一的追求。儒家认为茶可以协调人际关系,饮茶营造了一个强调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的和谐的空间,这正是代表了儒家茶文化真实的理想。茶在民间作为习俗出现,首先是相互交往、互敬互重、增进友谊的象征。饮茶风俗作为睦邻之道,可以从钱塘吴自牧的《梦粱录》一书中找到相关的记录:“杭城人皆笃高谊,……或有新搬来居止之人,则邻人争借助事,遗献汤茶,……相望茶水往来,……亦睦邻之道,不可不知。”通过清茶一杯,可以更多地审己、自省,清清醒醒地看待自己,认识别人。各自内省的结果,是加强理解,促进和谐,增进友谊。其间蕴含的宽容平和与绝不强加于人的心态,恰恰是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相处之道,相互尊重,和谐共处,这恰恰又正是最具有现代意识的宇宙伦理、社群伦理和人道原则。

三、儒家之“中庸”与行茶之道

所谓中庸,按儒家创始人孔子自己的解释就是“不偏不倚”“执其两端而折之”。“中庸之为德”这句话出于《论语•雍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应该说,中庸思想在孔子和后代儒家那里,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孔子甚至把中庸作为一种君子人格,《中庸•第二章》中有:“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儒家认为中庸是处理一切事情的原则和标准,中庸之道乃是一种修身之道,是处世做人的态度与方法。有中庸这种善德的人格,处世为人处处得乎中道,恰如其分,可见它是一种不偏不激的高贵的君子人格。在修身律己的过程中,只有保持中庸精神,中言中行,“允执其中”,不走极端,避免“过”与“不及”的片面和偏激,才能把握住“度”,才能造成社会的和谐。生于山野之中,承甘露滋润,其味苦中带甘,茶的这些特性与儒家所提倡的中庸之道相契合。儒家的思想要求我们不偏不倚地看待世界,这正是茶的本性。在漫长的茶文化发展历史中,中庸之道一直是儒家茶人自觉贯彻并追求的哲理境界和审美情趣,儒家把中庸思想引入中国茶道,各家茶文化精神都是以儒家的中庸为前提。在儒家茶人眼里茶代表了中,代表了度,代表了宜,代表了当,代表了一切恰到好处,无过亦无不及。儒家茶人对自身的要求是保持高洁的情操,在茶事活动中体现出高逸的中庸美学境界。茶道本身就是一种人文与自然结合的至高的艺术,反映出自然的四时有序,万物和一。

因此,无论是煮茶过程中茶具茶器的使用,还是品饮过程中茶事礼仪的动作要领,都要不失儒家端庄典雅的风韵,正如儒家“中庸”之所谓“发而中节”,符合规范。从这一点看,儒家茶人的行茶之道,被视为一种修身的过程、陶冶心性的方式、体验的途径、格物致知的方法,比之道家的“自然之道”显得更为讲究。从实践的角度看,行茶要取得完满的结果,关键在于把握“酸甜苦涩调太和,掌握迟速量适中”的中庸之美。首先,礼茶人必须调节自己的精神状态,不能有偏激走极端,要心平气和,进退有节,待人有礼;其次,在具体活动中也要不偏不倚。例如礼茶的动作,既要突出仪式美,又不过于夸张;选择茶器时融贯美的追求,既讲究了造型与材质,又不失端庄;沏茶过程中,碳火煮水的温度既不过高,也不过低;置茶叶时,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斟茶时,也依照了同样的原则,不多,也不少,恰到好处。虽然具体的量是因人而异,但基本的中庸之度,却是一致的。

四、儒家之“礼”与茶的礼仪性

第7篇:茶道文化论文范文

关键词:茶道;文化传承;高校教育

中国茶道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组成部分,也是我国茶文化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之一。目前韩国、日本等国家都具有自己的茶道文化,而所有的茶道文化都是在中国茶道文化的基础上演变而来。高校是茶道、茶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教师讲授、茶文化专家的讲座,来传达茶道知识、茶道传统与茶道技艺。因此茶道文化对现代人的意义并不在于学习茶道技巧,而在于继承、传播茶道文化,推动茶道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

1茶道的起源与文化内涵

茶道起源于唐朝,《茶经》是第一部有关茶叶的文学著作。而中国也是最早发现茶、饮茶的国家,从唐朝以后茶作为一种饮料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的传播开来。《茶经》是唐朝陆羽所做的有关煮茶、饮茶的文学文献,它不仅仅是介绍煮茶、饮茶等茶叶知识的学术著作,还包含儒家天人合一、道家道法自然、佛家一切皆空的深厚茶道文化思想内涵。自唐朝以来,宫廷、民间、寺院、市井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饮茶品茶活动,茶道茶文化已成为深入人心的文化符号。宋代以后逐渐出现点茶、斗茶等活动,茶道也由原来的高雅文化逐渐向市民文化转变。各个阶层的民众都能够用茶道文化招待朋友、拜访亲友,以完成日常的交往活动。明清以后的饮茶品茶活动更为简约,而茶叶的选择、生产也更加的精细化。市民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够进行饮茶活动,茶道成为生活的一部分。目前中国茶道并不拘泥于煮茶、饮茶形式的选择,而更加关注茶产业附加产品的生产、茶产业经济效益的增加。自唐代以后茶道开始向世界各地广泛传播,各个地区的茶道交流活动往来不绝,其中茶道文化得到最好继承的国家为日本。茶道在原来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四大皆空的思想上,又增加清寂的禅学思想。因此茶道思想融合宗教、哲学、艺术、伦理等多方面学科的知识内容,形成自身独有的清、柔、圆、寂的文化氛围。如今的茶道一方面承担养生的作用,普通民众从茶道中获得心灵的升华;另一方面也承担着文化传播的作用,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茶道内涵能提升国民的思想素质,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

2茶道的文化传承与发展

中国茶道融合儒家、道家、佛家等多种宗教的文化思想,形成独特的清寂和美文化理念。我国地域辽阔、茶叶种类众多,因此在煮茶、品茶等形式上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别。各个地区的居民都有一套自身独有的饮茶方式,也形成不同的茶道思想。当前茶文化领域尊崇的茶道思想为“廉、美、和、敬”,廉洁清廉、追求美向往美、心态平和安定、心存敬畏成为茶道所尊崇的主要思想内涵。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茶道正在逐渐往商业化、大众化等方向靠拢,休闲娱乐成为茶道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茶道专注于煮茶、饮茶、茶产品方面的探索开发,提倡茶叶平心静气的养生作用。但相比于日本茶道而言,我国并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茶道礼仪规范。由于我国的茶叶种类众多、茶道流派复杂,煮茶、饮茶等茶道方式也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与此同时政府也没有从制度层面对茶道文化的传承方式、传播特色进行规范,所以我国的茶道发展呈现出较为混乱的特征。目前我国专注于茶叶产业建设,包括茶叶生产、茶叶附加产品生产、茶文化景区建设等,通过建立茶叶品牌来提升茶叶品质,促进茶叶经济的迅速发展。同时通过开展各种茶文化交流活动来吸引游客,增加本地的茶叶收入,提升地区的茶叶知名度。茶道的传承主要通过茶叶的经营销售来完成,现代居民通过煮茶、饮茶来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同时各个高校还设立有茶文化、茶学专业,传授给同学们茶叶理论知识、茶道的理论知识,使同学们自觉培养自身的审美情操。茶道还能够与茶叶科研结合起来,生产出符合消费者需要的茶叶产品;有些学校还开设茶产品营销课程,教授给学生茶产品营销技巧。而社会中也出现茶艺师培训等课程,主要向现代居民传授茶道的礼仪文化,以及煮茶、倒茶、饮茶等方面的技巧。茶道文化传承方面的间断问题,应该在茶道制度、茶道传播形式、茶道传播程序等多方面进行改革创新。茶道传播制度、方式、程序方面的规范,能够建立起完整的茶道文化体系,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茶道文化主体。同时茶道的传播要贴近普通群众,运用多种方式进行茶道文化的推广宣传,提高全民族的道德素质与文化修养。还要根据学校的课程安排进行茶道文化课程的设置,争取每个学期都能开设一门茶道文化课程。茶道行动规范、礼仪的培养,能够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

3茶道在高校教育管理思维中的运用

中国茶道文化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着丰富的内涵与强烈的现代意义。茶道首先讲究现代居民对茶的理解,讲究茶文化的发掘与传播,以及茶道产品的开发创造,主要围绕茶叶的经济价值、精神价值、附加价值等方面展开;然后茶道讲究现代人对自身的理解,通过煮茶、倒茶、品茶等一系列的活动,人能够从自身灵魂中发掘到更多的东西,将身体与灵魂进行融合。茶道的内涵是以自然为基础,进而上升到人文精神领域。茶道中的“真、善、美”是相互联系的,茶道讲究真善美,提倡清寂廉静和美的文化品位。所以,茶不仅具有缓解口渴、陶冶身心的物质滋润作用,而且有着洗涤心灵、天人合一的精神追求。茶道也成为居民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通过煮茶、倒茶、品茶的茶道活动,能够带给人心灵的陶冶、美的享受、精神的愉悦。茶道的清幽、廉静、和美是传统茶道追求的至高境界,也应该成为现代人所追求的幸福目标。茶道分为两个部分:茶和道。茶涵盖所有的茶叶种类,道则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属于哲学的范畴,是由孔子的《论语》、老子的《道德经》、佛教的《金刚经》等一系列的宗教经典组成。茶与道的结合也是物质与精神的结合,茶道文化涵盖我国传统文化的所有内容。茶树对自然条件的依赖特征、以及茶本身的清幽,揭示茶叶与环境存在的紧密联系,也能够从侧面提升人类的环保意识。茶叶具有“和善美丽”的特性、茶道主张“精行俭德”的品德与信仰,告诫世人应“德博而化”。这表明通过茶道文化和善品性的熏陶,能够逐渐提升世人的道德素质与文化修养。茶道还具有天道人伦的道德思想,天道人伦的思想主张万事万物都要按照其自然规律进行运转,不能违背天道人伦进行经济、社会生态的发展。茶道以和、天人合一作为人道追求的最高境界,是天下大同所依从的理论依据,也是人类追求的终极目标。茶道专业讲师专注于对茶道的文化、精神、艺术特色进行详细讲解,以提升大众的艺术水准与文化修养。茶道与其他专业课程有着紧密的连接关系,茶道通过煮茶、倒茶、品茶的演示活动,进行茶文化的传播;还能够通过茶道书籍、茶道自然生态景区进行茶道文化的传播。自然科学、文化艺术、民俗民风共同构成完整的茶道文化体系,才能促进茶道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才能使人们深入了解茶道文化的精髓。通过利用茶叶博物馆、老茶馆、茶叶生产加工基地、茶文化景区等现实资源,开展茶道文化传播活动。茶叶基地参观考察、茶文化景区游览、茶道社团活动的结合,能够促进茶道文化的深度传播,也能够使大众了解茶、感悟茶,品位茶道的独特美感与深厚的文化哲思。我国在古代已经有茶道教育方面的课程,茶道教育大多以家庭授教为主。传统上社会的茶道交流、煮茶、饮茶,也以男性为茶道交流的主要群体。现代社会也允许女性从事茶道学习、交流活动,大多数茶馆酒楼有着男性茶道传授师,也有女性茶道传授师,他们主要从事茶道表演、煮茶等一系列茶道活动。我国也逐渐增设茶艺师资格考试、茶道师技艺欣赏交流活动,用以培养大量符合国家要求的茶艺从业人员,提升全民族的文化修养与精神境界。茶道属于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茶道在高校教育中主要起着陶冶情操、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作用。虽然说各个高校也开设茶道课程进行茶道的交流,但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与文化素质。特别是培养学生与陌生人、合作伙伴的交流能力,在与他人的交流过程中要尊重他人的、生活习惯,要按照一定的规矩来履行各自的职责。茶道具有严格的动作规范、深厚的文化底蕴。在经过茶道的学习以后,能够增强学生与他人的心神交流,拓宽自身的文化视野。茶道中的动作规范也能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茶道的教授活动能够促进茶道文化的传播交流,能够逐渐提升自身的审美品位与道德素养。对那些非茶叶专业的学生可以开设茶叶基础知识方面的内容,传授茶道煮茶、倒茶、品茶等方面的技能与规范。通过茶道知识的通俗讲解,使学生初步理解茶叶方面的知识技能,理解茶道传播的人文思想。对那些茶叶专业的学生,可以开设专业的茶叶、茶具、煮茶标准动作、品茶心态等方面的内容,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茶道文化的深邃内涵。

4结语

茶道不仅仅包含茶叶、茶文化的内容,更涵盖中国传统的儒家、道家、佛家的哲学与艺术思想。因此茶道包含茶文化的所有内容,同时也包含哲学、美学、自然科学、艺术学等方面的内容,已经成为社会居民的精神寄托与文化归属。所以高校的茶道教育管理,最重要的是传播博大精深的茶道文化。高校可以通过茶道专业教学、茶叶产地参观游览、茶道实践等方式,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茶道文化体系,推动茶道文化的传承与传播。

作者:刘大勇 单位:南京邮电大学

参考文献:

[1]庄爱兰.高校教学管理中的理念与制度关系探讨[J].才智,2015(36):124-125

[2]岳淼.高校的教学管理现存问题与应对措施[J].科技展望,2016(3)

第8篇:茶道文化论文范文

关键词:《茶经》;茶文化;英译;策略

由唐代陆羽所编著的《茶经》开创了历史,其被称为历史上第一次对茶叶种植、饮茶、茶道原理做出了系统性论述,从中可以观之中国茶文化的深厚文化底蕴。随着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茶文化也逐渐被世界各国人士所关注,并随着国际文化交流的进一步发展,将我国茶文化精髓翻译成英文而推广开来,则成为了当前翻译界所需要引起重视的课题。之所以将这项工作称作为“课题”在于,实践中将《茶经》进行英译面临着极大挑战,如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的传递,这本身就对英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再者,如茶道原理所蕴含的古代美学和思维方式,也对英译提出了需要解决的问题。不难知晓,若在英译中只是直观的进行转译,将使英美人士难以理解《茶经》中的诸多文化信息。因此,研究《茶经》中的茶文化英译策略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1对《茶经》中茶文化的解构

根据《茶经》的内容涵盖,可以将其中的茶文化解构为以下三个部分:

1.1茶叶种植部分

这里不去分析《茶经》中对茶叶种植技术的论述,而是从文化视角来进行解构。显而易见,《茶经》生成于唐代所以其在对茶叶种植的论述中,充分体现出了唐代那时的农耕文化。与西方农耕文化不同,中国的农耕文化植根于亚细亚农业文明之中,即形成了以井田制为代表的公田和私田交织耕作的特点。而且,古代中国的农耕文化又与宗法制度相联系,这就使得唐代的茶叶种植一般是以家族为单位的共同劳作。可见,这样就深入到了农耕文化之中来理解茶叶种植特点。

1.2茶叶饮用部分

从历史唯物主义观的视角出发可知,茶文化来源于国人的生活实践和生产实践。而对于饮茶而言,它首先作为一种生活实践的内容而存在着,逐渐在国人的主观能动性下,结合了自身的审美情趣、民族精神等最终升华为一种文化。从而,这就使得不同地域的人们具有相异的饮茶文化。在《茶经》中对饮茶方式进行了论述,但在现有的英译成果中却难以凸显其中的文化气息。考察现有的英译成果可知,其更像是一种说明文而无法使英美人士感受到我们祖先的智慧和审美标准。

1.3茶道原理部分

茶道是茶文化的最高境界,也是国人待人接物、处世哲学的一种外在体现。唐代的中国与当时其它国家相比,其文化水平应处于领先地位。而这里的领先地位,便部分反映在茶道原理部分。而且,茶道也是英美人士所感兴趣的部分,所以也构成了英译中的重要内容。

2茶文化英译难题分析

实践表明,目前的英译难题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2.1文言文转换为现代汉语方面

这里存在着一个不争的事实,即作为英译的承担者并不一定具有坚实的文言文基础,而面对《茶经》这部技术性较强的文言文作品而言,可能更加感到无从下手。不难理解,若是在文言文转译成现代汉语中存在着知识性错误,那么便自然会导致英译成果会背离陆羽的原创。另外,市面上存有《茶经》的文言文与现代汉语对照版,但这也较少由茶学专业人士所著。因此,仅仅在文言文转换中兜圈子,将难以保证《茶经》知识体系的完整性。

2.2由现代汉语转译成英文方面

从笔者与同行的业务交流发现,许多同行为了最大化忠实于原文,而习惯于采取直译的方式。对此笔者认为,若是译者能完全掌握翻译对象的内容实质,则采取直译的方式也八九不离十。但对于具有较强专业性和文化性的作品《茶经》来说,根据文言文转换之后的现代汉语来进行直译,仍难以充分表达陆羽所要体现的内容。究其原因便在于,汉语本身所含有的隐喻、类比成分是英语国家的人士无法理解的,这实则与国人的思维方式不无关系。

2.3针对英译完成后的润色方面

在本文的开篇之处已经指出,将《茶经》翻译成英文的主要目的在于文化交流,和对中国茶文化进行对外传播。从中可知,为了增强英文《茶经》的可读性,这里还需要对其进行润色。然而,在润色中便可能存在着画蛇添足和主次不分的情形。所有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到英美人士对《茶经》的认同度。以上三个方面的难题,便构成了茶文化英译策略的问题导向。

3破解难题的思考这里从三个方面,来对破解难题进行思考:

3.1对译者茶文化知识储备的思考

将视角聚焦到当前的大数据时代,译者在面对内容各异、专业性较强的翻译对象时,仅仅依靠自身的英语语言水平则是远远不够的。关于这一点,在对《茶经》的翻译中便得到了显著的体现。因此,在克服自身在翻译中所面临的困境,以及在学习效应下不断夯实他们的翻译功底,这里就需要从加强译者的茶文化知识储备上下功夫。事实上,这里的知识储备并不一定要建立起长期的知识积累过程,而是可以借助当前的大数据网络来做好翻译前的功课。

3.2对《茶经》的英译职能的思考

这里所要思考的问题在前面的论述中已经多次提及,即对《茶经》进行英译的目的是什么。这里的目的可以归为:第一,向英美人士传递中国茶文化信息;第二,作为教科书的形式对外进行茶文化教学。事实上,本文在开篇之处就将对《茶经》的英译定位于第一个职能之下。这也就意味着,在对其进行英译时应融入当时的人文元素,以及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概括。这样一来,不仅能增强《茶经》英译版的可读性,也提升了该作品的思想性。

3.3对茶文化对外交流预期的思考

中国的茶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涉及到待人接物之学,也涉及到人生哲学之道,它完全与国人的生活特征与思维习惯相融合,从而它也只有在中国文化圈中能被完全理解。因此,我们不能指望英美人士能通过《茶经》来全面获取中国茶文化的元素,这是不可能的,也是做不到的。因此,在润色部分应着力于关乎古代中国文化传统的内容,这样有助于英美人士进行阅读。

4茶文化英译策略设计

根据上文所述,茶文化英译策略可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设计:

4.1形成适应大数据时代下的自主学习能力

许多译者并没有意识到建立自学组织系统的重要性,而这在大数据时代下则是至关重要的职业能力。针对《茶经》的英译而言,需要译者具备一定的文献搜索能力和茶文化知识储备。然而,这不可能通过长期的系统性学习而获得,只能依靠大数据平台和译者的自学能力来支撑。因此,译者在英译《茶经》之前,可以通过百度百科来从总括层面了解《茶经》的体例,以及借助知识共享平台来获取前人对《茶经》内容的解构信息。

4.2清晰界定翻译对象在文化传播中的职能

当前在对外推广茶文化时,可供使用的手段十分丰富,如开展以茶文化为主题的生态文化旅游项目,以及以饮茶为主要内容的城市文化游项目。为此,《茶经》在这里尽管也起到传播我国茶文化的作用,但其也具有自身职能的局限性,当然也同时拥有自身职能的比较优势。根据笔者的调研可知,英译版的《茶经》可以作为文化传播的物质载体(文化礼物)赠送给英美人士,这种具有可收藏的文化载体便是《茶经》的比较优势。因此,在英译上应突出它的文化底蕴。

4.3挖掘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增强英译可读性

挖掘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目的,一方面在于充实英译版《茶经》的内容,另一方面则是增强《茶经》的可读性。对于后者而言,应引起译者的重视。英美人士一般将《茶经》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来进行看待,这就要求译者在英译时需要使之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形成融合。前面已经提到,《茶经》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所以在挖掘中国传统文化时需要突出饮茶和茶道等两个环节。

4.4建立起直译与意译融会贯通的英译风格

这里则主要指向了译者的英译能力了,笔者认为,需要建立起直译与意义融会贯通的英译风格。首先,英语本身就具有开放性的特征,面对《茶经》中的诸多专用术语在难以进行意译的情况下,则需要采取直译的方式,甚至可以考虑用汉语拼音来应对。这样一来,实则就提升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国际地位。最后,还需要从语言顺应论中来进行英译的技术把握,语言顺应论(linguisticadaptationtheory),或作为一种语言顺应理论的语用学(prag-maticsasalinguisticadaptationtheory),是比利时著名语言学家、国际语用学会秘书长JefVerschueren创立的一种语言学理论。在他看来,语言使用是语言发挥功能的过程,以达到交际意图的过程。这里,顺应就体现为语言的使用环境和语言结构选择之间的相互适应。英美国家在历史上深受古希腊哲学的影响,进而其国民在思维习惯上呈现出直线型、理性、量化、细化等特征。因此,在对《茶经》的英译中还需要注意到这一点。

5小结

本文认为,由唐代陆羽所编著的《茶经》开创了历史,其被称为历史上第一次对茶叶种植、饮茶、茶道原理做出了系统性论述,从中可以观之中国茶文化的深厚文化底蕴。但若在英译中只是直观的进行转译,将使得英美人士难以理解《茶经》中的诸多文化信息。通过问题讨论后认为,英译策略应围绕着:形成适应大数据时代下的自主学习能力、清晰界定翻译对象在文化传播中的职能、挖掘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增强英译可读性、建立起直译与意译融会贯通的英译风格等四个方面来构建。

参考文献

[1]郑淑明.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在科技英语汉译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翻译,2011(4):21-22.

[2]袁劲柳.英语翻译中跨文化视角转换与翻译技巧探析[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1):45-46.

[3]宁雅静.英语翻译中跨文化视角转换及翻译技巧研究[J].学园,2013(29):33-34.

第9篇:茶道文化论文范文

《问道·中国茶》:当今很多人常常会说到“禅茶一味”,这个词究竟有什么内涵?

贤志法师:第一,佛教传入中国以来,礼仪传承有序,非常严谨,恭敬三宝,不仅供奉传统的五供“花、香、灯、涂(水)、果”,还要供茶。茶是佛子向佛陀和菩萨表达尊敬的方式。其次,佛教倡导醒觉,茶饮能有效地去睡魔,去昏沉,让人神清气爽。这些说的是佛教与茶的渊源,那么从茶事本身的精神层面来说,禅茶一味有以下这些意义:

一是调心入定。大家都知道,坐禅是观心的过程,人在摒弃外物干扰时,心就会变得更细更静。在禅堂中,一天的坐禅需要多次喝茶,禅人的味蕾特别敏感,煮茶师要用高度的用心和高超的技巧煮茶。这样的一碗茶来到坐禅者的唇边,用细微的触觉、嗅觉、味觉去全身心地感受它,能对禅坐有所增益,使坐禅中疲劳的身心得到放松和调节。

二是形成沟通的管道和认识的渠道。包括我们寺院在内,现在的寺院经常举办一些茶会。在茶会中,泡茶者和品茶者,互为思维对象,角色也在不停转换着。当泡茶时,心专注于茶中,万事万缘放下,所有的心思信念都放在怎样将面前这杯茶泡得可口,平时的妄想与烦恼在这个过程中自然消失了。而品茶者与泡茶者同步感受着这样一个过程,这杯茶来到面前,慢慢端起来,慢慢入口,香气、汤色明了在心,也像是坐禅,是一个观心的过程,是看着念头一个个转换的过程。

三是皈依和省思的过程。在茶道演绎的过程中,带入“我”的身心在皈依,带入“我”的身心洗涤在一种宁静、敏思、专注的过程。“禅茶一味”是在宋代由圆悟克勤禅师提出的,他提出禅茶一味。我的理解即是我们禅宗的一个口诀:清、和、寂、敬。“清”是清新,所喝之茶茶味清新,环境清雅,内心清静,所以在喝茶的过程中,以清新和清静入禅定;“和”是调和,茶对内可以调和身心,对外调和大同,因为茶事是友好的,茶人也是清静之人,只听说喝酒打架,没有饮茶滋事的;“寂”是寂静,此时无声胜有声,看人家泡茶或我们在喝茶,这之间无需语言表达而是以心印心,喝茶聊天会散乱,所以我们用心来沟通,用茶作为我们沟通的媒介和桥梁;“敬”是敬茶、敬天、敬人。在福鼎当地有个说法“茶米同源,同等珍贵”,喝完茶后茶渣和茶叶不能乱倒,最好把它放回自然。茶味的制作采摘也不易,了解茶的过程,才能起恭敬心,这是敬茶;按照千古流传的茶礼来说,泡茶先奉客,这是敬人;新茶制出,先供佛斋天,感谢赐予,这是敬天。

《问道·中国茶》:可以说茶是参禅的载体、助禅的良方,也是禅文化传播的载体,在这方面资国禅茶怎么践行?

贤志法师:我们想根据《百丈清规》等佛教典籍记载来恢复禅茶的传统和寺院饮茶的制度与仪轨,保存古代普茶、施茶等传统的仪式。资国寺寺址在白茶之乡福鼎,资国禅茶是寺院的传统,资国僧人自己采茶,种茶。资国禅茶除了供佛敬天、寺院自用以外,还保持百丈禅师“一日不做一日不食”的农禅并重的传统修行方式。

其次,以茶结缘,把禅茶赠予远近檀越。过去在南方,家宅不安、小孩生病时,就用寺庙里的茶作为药引,可以去邪扶正。很多寺院还有施茶,在亭台、街巷,摆个茶摊给过往的人解渴歇息。此外,寺院自种自制的茶叶在茶铺销售,供给寺庙的日常开支,也是自力更生的一种方式。今天的资国寺延续了这个传统,用有机的茶叶和现代的方法,推动福鼎的茶文化。

再次,我们举办各种推动禅茶文化发展的活动和论坛,通过媒体把禅茶精神传播出去。2009年资国寺举办了“世界禅茶大会”,来自韩国、日本和我国台湾以及大陆的专家学者、茶企业、文化界300余人,加之各界媒体广泛参与。最后大众共同认证,世界禅茶文化论坛永久会址为资国寺,认同的原因在于资国寺是白茶之乡,寺庙里有茶的传统,以茶养禅,因缘和合。我们每年举办一些小论坛,3年做一次大论坛,目的是提倡禅茶精神,以茶论道,以茶弘扬佛法。

《问道·中国茶》:福鼎是白茶的发源地,白茶是最天然的茶,是否也最能表达禅文化的核心精神?

贤志法师:白茶是滋养资国寺和福鼎一方的茶,现代医学、科学有许多论证,白茶确有清凉解毒、消炎降压的作用。从茶本身来说,白茶有益健康,并且与其他茶类相比,它的加工方法更简单,古法加工白茶不炒不揉,生晒贮之,可谓天然简朴。再者白茶价格实惠,老百姓买得起,年份陈久的白茶愈加沉厚,有“3年为茶,5年为药,8年为宝,10年为丹”之说,是茶中珍品,正如禅之精神,愈经时间磨砺,愈见妙有真心。

《问道·中国茶》:禅茶对于僧侣很有意义,对于社会有怎样的普世价值?

贤志法师:每一个人都能通过饮茶得益,这是为什么呢?现代人所追求的生活,是随波逐流、没有尽头的生活。在饮茶的当下,人专注于茶里,能暂时地变得清心寡欲。欲就是欲望,奔波了一辈子,一身是病,丢了自己。饮茶,无论是否精确定义于禅茶,它的实质都是在提倡一种“慢生活”,通过喝茶来思维、来反省,达到清心寡欲。清心,就是让我们的心清静下来,智慧才能上升,明心见性;寡欲,就是欲望降低,人就不会浮躁,能够达到内心的平静。

《问道·中国茶》:在传播禅茶文化中,您遇到最大的困难和挫折是什么?禅茶文化最先应该影响哪几类人群?

贤志法师:在禅茶文化中,最大的困难是好多人不理解,这个“禅茶”是作为经济的象征、聚拢名利的手段吗?这是一个定位的问题。刚开始大家不理解这些,我们也很苦恼,后来我们就开始解析为什么要做禅茶,确立自己的目标和愿心。我们觉得真正立得住的事情,是要经得起别人的质疑。我们的目标是要通过文化来传播佛法,通过茶道使人身心轻安,弄清楚这些就可以面对外界的质疑。当然在质疑声中,我们也有来自师友的帮助,比如日本的仓泽行洋先生、韩国的崔锡焕先生、台湾的范增平先生,还有骆少君女士、寇丹先生、吴甲选先生、马守仁先生等等,他们对资国禅茶的帮助和影响是很大的。

影响人群当中,我们希望首先影响的是三类人群。一是企业家,在为社会创造利益、带领企业员工不断向前的过程中,企业家是最忙碌、最劳累也最容易卷入烦恼的旋涡,以禅茶静心,能更好为国家社会创造价值,开启智慧,冷静审慎;二是文化界人士,作为文化的传承人,他们有历史的天赋使命,通过他们的思考传播,将禅茶的益处普及到社会的各阶层,令饮茶时的轻安与醒觉带入生活的各个角落,让道德与良心提起在人心;三是普遍信仰者,借禅茶的力量坚定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