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总经济师论文范文

总经济师论文精选(九篇)

总经济师论文

第1篇:总经济师论文范文

 

西方经济学是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及其不断发展对经济理论指导的急迫需要而引入我国大学讲堂的。虽然它源自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但其是对市场经济运行一般规律的总结,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普遍的实践指导意义。由于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对西方经济学教育和研习的中断,该门课程在国内高校开课时间不长,在20世纪90年代才被确定为我国高校经管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教育教学方法还比较落后,教学效果不理想;加之其较强的理论性和逻辑性,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普遍不高。“教师难教、学生难学”成为当前普通本科院校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的一个普遍现象和难题[1,2]。笔者根据近年来的教学实践,就提高学生对西方经济学知识的接受性做一简单的教学方法经验之谈,以供同仁讨论。

 

一、西方经济学教学中的学生接受性难题分析

 

西方经济学教学中的学生接受性难题,实质上就是学生对经济学理论的接受性不高,从而教学效果不够理想。这既有理论本身的固有特点,也有学生自身的问题,还包括教师和教材等方面存在的不足。

 

1.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固有特点。一方面,西方经济学理论是对复杂经济现象的一种简单抽象;但将其与现实经济问题进行比较时,往往可能会因理论的简单抽象而与现实脱节。极其抽象的理论与复杂的经济现实之间的直接关联性较低,又采用了大量的图表、数学推演等表述手段而显得枯燥乏味,往往无法引起学生足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西方经济学理论也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数百年的市场经济运行一般规律的经验总结,涉及的理论数量众多、学派林立。理论复杂性和综合性极高,令初学者望而生畏。

 

2.学生自身的问题。伴随着教育体制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和高校扩招,学生的学习压力和动力明显下降,学生受不良社会风气影响而使学习懈怠、投机取巧的现象普遍[1]。此外,经管类专业一般文理兼收,学生基础知识参差不齐;特别是许多文科生的数学基础相对薄弱,数理分析能力不强,对于涉及较多定量分析和数学逻辑推理的经济理论难以理解。再者,目前相当一部分学生是独生子女,以往在家“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惯性使他们的独立生活能力不强,缺乏一定的吃苦耐劳和刻苦学习的精神。

 

3.教师和教材方面的不足。当前高校的许多师资力量源自非师范院校,并且刚硕士或博士毕业不久就直接走上讲台,缺乏教学方法、教学技巧等方面的系统培训;教学经验不足、对教学内容把握不准、以及教学方法和技巧运用不熟练,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与此同时,国内主流的西方经济学教材大多带有应试教育的烙印,过多注重逻辑层次性和纯理论阐述,缺乏与中国现实经济问题紧密联系的案例,内容单调、枯燥,难以引起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

 

二、提高西方经济学教学的学生易接受性建议

 

教师的职责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学什么和怎么学,使其能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具有自主学习和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2],并有效提高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效果。涉及教材选择、教案编写、教学手段应用等方方面面的改革和创新,由于能力有限,笔者仅根据自己的实践从“教”的角度探讨提高学生对西方经济学理论的易接受性措施。

 

1.充分利用导论课的纲领性引导作用。导论或引言是一门学科的知识架构。教师要充分利用第一堂课,通过问题导入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其形成的主要理论,使学生初步掌握该学科的基本知识结构。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由资源配置与资源利用两大主干构成。资源配置即微观经济学,侧重于单个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分析,主要包括追求效用最大化的消费者行为分析(消费理论)、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生产者行为分析(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市场理论、生产要素理论)和消费者与生产者相互作用决定产品价格的供求理论(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等主要知识点;资源利用即宏观经济学侧重于经济总体的经济行为及运行规律分析,主要以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为中心,围绕总需求、总供给及其构成展开。各个理论及其发展构成该门学科的枝叶,与主干一起构成了繁茂的树形结构。

 

2.采用多种语言逻辑演绎经济学理论。经济理论也称为经济模型,可以采用文字、几何、数学公式三种符号语言进行表述[3]。比如“均衡价格决定理论”,其文字表述(即语义模型)为“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时所决定的价格”,几何表述(即几何模型)为“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与向左下方倾斜的供给曲线相交决定的价格”,数学公式表述(即数学模型)为“需求函数Qd=a-bP、供给函数Qs=c+dP与均衡条件Qd=Qs的联立求解”。事实上,经济学中的每一个理论(或模型)均可以通过这三种方式进行描绘,教师在课堂讲授时如能充分把握这三种逻辑演绎方式,则可以实现具有不同理解和接受能力的学生对理论的有效把握(文科生比较容易接受文字逻辑,而理科生更容易接受几何和数学逻辑)。

 

3.案例教学和学生互动有效结合。提高学生对课程的重视度和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4]。案例是连接经济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地引入当前热点经济问题为案例,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辩论等课堂互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思考积极性,达到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最终教学目的。当然,在案例讨论和学生互动的过程中,一定要善于总结和发现有关经济理论在所讨论问题中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使学生体会到西方经济学理论并非只是枯燥乏味的纯理论逻辑,而是与我们的经济生活密切相关的科学知识。4.精心准备教案,热情饱满讲课。任课教师的知识积累与素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教学效果[5]。“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一堂精彩的课程是以教师扎实的理论功底和热情饱满的积极态度为基础的。这就要求教师能够时刻把握经济学的理论前沿,关心并研究现实热点问题,做到每堂课前准备好科学的教案和需要引用的教学案例,从而在课堂上做到游刃有余并感染学生。

 

此外,适当安排一些课后习题和经济学调研、实践活动,也有助于学生对课堂理论的熟悉和把握。

第2篇:总经济师论文范文

1、宏观经济学的学科特点

宏观经济学主要运用抽象分析的方法,利用图表、函数等数学方式来表达经济学原理,理论性极强是其典型特点之一。宏观经济学的内容庞杂,学派多,也是其典型特点。而在独立学院的教学中,宏观经济学的课时安排很多时候只有32个,与内容多相比体现出课时少的特点。

2、独立学院宏观经济学的教学困境

宏观经济学理论性强,内容庞杂,课时少,加之独立学院学生基础弱、自律性差等特点,使得独立学院的宏观经济学处于一种“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困境。笔者认为,针对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要走出独立学院宏观经济学的困境,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运用研讨式教学法。

二、研讨式教学法在独立学院宏观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在将研讨式教学法应用于宏观经济学教学的实践中,我们结合教材和现实经济现象设计一系列的问题供学生研究和讨论,再通过教师的点评和总结引导学生,加强学生对经济学知识和分析方法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具体分为五步:一是确定主题;二是独立探索;三是小组讨论;四是全班交流;五是点评总结。

1、确定主题

教师首先讲解基础知识,在基础知识讲解的基础上,选择重点问题、疑难问题、热点的经济时事、有争议的学术问题或案例,作为研讨的主题。例如:在讲解用收入法和支出法核算四部门经济国民收入构成与凯恩斯消费理论这部分内容时,先讲解两大理论,然后以我国为例,列出我国近两年的GDP数据及其在全球经济中的排名,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我国GDP中四部门所占比重各为多少,通过最近10年的数据评价四部门经济对GDP各自的贡献如何、分析形成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2、独立探索

这个对于学生来说,是个非常重要的学习如何搜集整理资料、思考和解决问题的阶段。学生关于研究是缺乏方法和经验的,因此在进行调研之前,需要教师专门开设专题,让学生了解研究的工作过程和关键环节,特别是对前期文献资料的搜集、资料的整理以及观点的提炼进行指导。在教学实践中,学生调研的途径包括以下几种:第一是利用互联网搜集与数据相关的实证资料;第二是到图书馆查阅文献、到中国知网等专业性文献检索网站检索文献;此外,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等。在这个阶段,经过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学生最终将自己的观点整理成发言稿。

3、小组讨论

课堂讨论首先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每组人数的多少取决于在时间上能保证每个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点,所以每组人数保持在5-8人比较适宜。小组内每个成员都要发表自己的观点,最后小组内讨论,形成小组观点,并选出发言人。

4、全班交流

小组形成观点后派每组的发言人进行发言,这个时间段,教师应鼓励有想法的学生畅所欲言,教师应抓住时机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进一步思考。以本文中研讨主题为例,可以在学生解决以上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问题:你如何评价我国经济增长模式,以及应该如何改进。这个阶段教师应放手把时间交给学生,讨论越激烈,思想碰撞越多,效果越好。

5、点评总结

教师的点评和总结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在此阶段,对学生的观点进行整理归纳,总结补充,对于好的观点予以提升,引起学生更深入的思考,甚至可以鼓励有思想的学生将观点撰写成学术论文进行发表。

三、结语

第3篇:总经济师论文范文

一、高校经济管理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的内容与方式

(一)内容

“马工程”是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基础工程,是一项重大的理论创新工程。“马工程”《经济法学》教材于2016年首次出版发行,该教材注重经济法学科体系的建设及基础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主要内容包括经济法基础理论、宏观调控法律制度和市场规制法律制度,即总论和分论两大模块。总论主要阐释经济法本质属性及宗旨、原则,明确经济法主体的行为、权利义务及责任等内容;分论中的宏观调控法主要是财税、金融及计划法律制度,而市场规制法是“两反一保”法律制度。经济法课程的开设具有层次多样、覆盖专业广泛、学时学分存在差异的特点。从专业分布来看,工商管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经济学等专业都有开设。另外,对于不同高校的同类专业,经济法课程的学时学分不尽相同,如山东省高校经济管理专业经济法课程理论课时以32学时为主,一般少于法学专业的48学时。

(二)方式

对于高校经济管理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的方式,笔者认为主要涉及以下五种。现针对各自的特点及其在经济法课程教学中的适用性一一进行分析。1.传统讲授。传统讲授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依据、以课堂为管道进行知识传送,学生被动接受的授课方式。该教学方式下,重点、难点内容比较突出,学生容易系统掌握课程的内容体系及各章节内在的逻辑关系。而“马工程”《经济法学》教材重视经济法理论根基的建立,总论围绕理论知识内在逻辑关系循序展开,内容翔实全面,故适合采用该方式。2.启发教学。启发教学本着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掌握知识、提升能力的基本思路来组织课堂教学。它一般可细分为具体问题启发、案例启发、情景启发等。常见的启发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主导,在课上或课前设置问题、案例,唤起学生的求知欲与创造性思维,进而实现授课目标。经济法具有现代性的特点,奉行问题导向的研究方法,即在问题意识的基础上,发散地展开探索,由此回应经济发展中的具体问题,故启发教学与经济法特性能够达成内在的逻辑自洽。3.案例分析。案例分析是经济法课程教学中普遍采用的方式。该方式通过相关的案例教学,培养与训练学生发现、解释、论证、解决问题的能力[1]。该方式广泛应用于具体法律制度的学习,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不断涌现的新案例和热点问题都是很好的素材。概言之,案例分析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便于学生直观理解和掌握有关知识点,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4.专题研讨。对于经济法学中一些重要的法律规范,教师可通过组织学生进行专题研讨提高经济法课程教学效果,如反垄断法中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认定制度。专题讨论通常以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典型案例为题材来进行,即教师给出题目或案例,学生在课下查阅收集资料、相互研讨,课堂上以分组的形式汇报,或者由学生针对各问题进行集体讨论。5.翻转课堂。翻转课堂的概念由美国学者于2007年提出,其核心理念是通过视频把浅层的知识传授移到课前课外,课中课内的时间则用来进行问题的解决及深层学习活动。对于经济法课程教学来说,翻转课堂适用于经济法具体制度的学习,主要包括以下三个环节。首先,教师在课前发送录制好的章节视频给学生,同时配以一定的测试作业,学习目标是使学生初步习得最基本的知识和结构体系。其次,在前期回顾和作业检查的基础上,教师以典型案例为课堂讨论素材,采用小组讨论协作学习形式或个体独立探索形式引导学生学习,并在学生交流结果的基础上,及时给予反馈评价及综合论证分析。最后,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并进行答疑解惑。

二、高校经济管理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不明确

经济法是我国七大法律体系之一,是一个独立法律部门,因此经济法课程教学涵盖专业范围广泛,且在“马工程”《经济法学》教材统一使用之前,各个专业教学内容差别比较大。作为高校经济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一直以来,经济法课程教学目标定位并不清晰,甚至被认为是让学生宽泛地了解与市场经济有关的法律知识。同时,经济法课程教学模糊了经济法特有的价值理念、原则和宗旨,且以往经济管理专业的经济法教材名目繁多,有“实践创新型教材”“部级规划教材”“精品教材”等各式种类,不同教材的体系设置和内容编排上差异甚大。另外,经济法课程课时并不多,教师必须有选择、有重点地加以讲解,且这种选择标准或重点内容不确定、不唯一,从而导致经济法课程教学内容杂乱无序,不够规范统一。虽然在经济法学界,逐渐摒弃了“大经济法”的观念,倾向于将经济法界定为“国家为了克服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而制定的调整需要由国家干预的具有全局性和社会公共性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2],特别是统一使用“马工程”《经济法学》教材后,授课内容更趋于一致,但是有些教师并不一定按照“马工程”《经济法学》教材内容来讲授,仍是讲解以往传授的法律知识,所以上述问题依然存在,即经济法课程教学目标不明确。

(二)教学方式多元化欠缺

高校经济管理专业学生是法律的初学者,法律知识的储备非常有限,同时其前修课程只有全校公共基础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且该课程内容与经济法的内容相去甚远,这为教师开展多元化教学方式带来了一定难度。同时,经济法课程课时有限,为了加快进程,教师往往采用“灌输式”教学方式,学生被动接收信息,缺少互动和反馈,这对略显抽象和枯燥的经济法内容的教学是极为不利的,使得有些学生对教学内容一知半解,只能依靠机械的死记硬背,以便应付理论考试的需要。另外,案例分析所展示的案例往往是为某些知识点的教学而精心设计出来的,内容短小精悍,比较简单。然而,真实案例往往涉及诸多法律知识,常常超出学生的法律知识范畴,因此案例分析的教学效果也打了折扣。概括来说,经济法作为部门法,内容丰富、思想深邃,单一的教学方式无法有效达成教学目标,因此,如何利用有限课时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采用哪些教学方式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是教师应该反思、比较和总结的。

(三)考核方式简单

高校经济管理专业经济法课程以往常常采用传统讲授方式,导致教师无法一一知悉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努力程度及学习效果,只能以期末考试来确定最终学习成绩。同时,一般情况下,如果期中测试、考勤及课堂参与计为学生的平时成绩,也只占据总成绩比例的30%,占据总成绩比例更多的依然还是期末考试成绩(70%)。另外,由于教学方式单一,教师能够实施的只是学期结束前的期末考试,这样易助长有些学生平时学习懈怠、考前突击复习,只满足于考试通过的不良学风。换言之,经济法课程不应局限于一时、一次的考核,应注重学生学习全过程或全生命周期的考核,以激励学生养成踏踏实实的学习习惯。

三、高校经济管理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的对策

“马工程”《经济法学》教材的使用,统一了高校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的学习内容,也避免了不同高校经济管理专业所选教材、所学内容差异过大的不足。为了有效解决上述经济法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依据“马工程”《经济法学》教材的特点,笔者从经济法课程教学目标、教学方式、教学考核三个方面提出了有效对策。

(一)厘定经济法课程教学目标

高校经济管理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首先必须明确需实现的目标,方能做到在教学过程中具体地规划和实施。结合“马工程”《经济法学》教材,笔者认为经济法课程教学需达到三个方面的要求。第一,经济法课程教学需向学生传递经济法公平正义的价值理念。教师应通过向学生讲授经济法学理论知识,解释公平正义的法律含义及传递秩序、效率等基本价值理念,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正义感、公平意识和法律责任意识[3]。同时,教师要清晰地阐释经济法蕴含的实质公正和平等正义的价值理念,说明经济法社会利益本位属性及实现总体效益的目标,引导学生树立公平正义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心。这是经济法的基石,是保证经济法课程教学质量的前提,也是应对经济法律制度丰富多彩且变动性强的基础。第二,经济法课程教学需培养学生经济法思维能力。即要使学生能够运用经济法的价值理念和制度规范来思考、分析、解决问题,重视市场本身内嵌机制的作用,理性、谦抑、适度地对待经济问题。与此同时,国家经济政策也是经济法的渊源之一,故教师应使学生充分关注国家经济政策,回应当前经济问题。第三,经济法课程教学需培养学生成为知法、守法、用法的复合应用型人才。通过对经济法课程的学习,学生要树立起自觉守法的意识,依法维护合法权益和积极履行法律义务,拥有人文思想,成为知法守法的国家建设者。另外,学生要从经济法视角思索经济问题,具有分析并解决一定法律问题的能力,以便为后续深造或在工作中继续学习法律知识打下基础。

(二)创新经济法课程教学方式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在这个新时代,重要的是要培养能学习、会思考、可解决问题、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因此教师需要革新教学方式[4]。高校经济管理专业经济法课程内容丰富而深邃,其特点决定了教学方式的综合性、多元化,因为单一一种教学方式不可能达成多重的培养目标,且每种教学方式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局限。笔者对前文所述五种主要教学方式优势与局限的归纳总结如表1所示。由表1可知,没有一种教学方式是万能的,它们各有特点,都有自身的长处和不足,因此需综合运用、相辅相成。首先,传统讲授虽然较为适合经济法基础理论的教学,但总论有关概念、价值、理念、原则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比较抽象和枯燥,教师还应不断运用问题启发和案例启发等启发教学方式,增强知识的直观性和生动性,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同时适时以经济法具体制度规定予以佐证,实现经济法总论和分论的融会贯通、和谐统一。其次,经济法的宏观调控和市场规制法律制度具有知识点具体、应用性强等特点,且各种具体法律规范关联性不强,因此应采用适宜的多元化教学方式。对经济管理专业学生而言,有的章节适宜运用案例分析和专题研讨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如反垄断法律制度;有的章节则将翻转课堂[5]和案例分析相结合效果比较好,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当然,每个章节都应有传统教授和启发教学作为基础,且教师作为总设计师和掌舵者,在综合运用这些教学方式时,要经营好课堂的师生互动,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研究,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完善经济法课程考核评价标准

高校经济管理专业经济法课程的考核可以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并检测经济法综合运用多元化教学方式的效果。经济法课程教学方式的改革丰富了考核评价的标准,因此合理分配各环节所占的分数比例,能够多角度、全方位地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首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考核。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确定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如通过小测试来评价;通过个人作业、小组作业进行评价;通过课堂讨论、课堂参与进行评价;等等。同时,过程考核评价也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及书面、口头表达能力,且过程考核评价的分数比例应占总成绩的50%左右。其次,教师应以期末考试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综合评价,以考查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及运用法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教师应结合学生平时的考勤表现,促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结语

高校经济管理专业要求培养具有宽口径、厚基础的复合应用型人才,而经济法课程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就肩负着责无旁贷的责任。“马工程”《经济法学》教材统一使用后,经济法课程的知识体系、教学目标趋于一致性和规范化,故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校经济管理专业经济法课程的教学目标。同时,为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经济法课程教学方式应多元化,即教师要综合应用多种教学方式,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另外,还要完善考核评价标准,注重过程考核评价,合理分配过程考核评价和最终考核评价分数比例,以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达到经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李友根.论基于案例研究的案例教学:以“经济法学”课程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2015(3):47-50.

[2]汪莉.经济法学教学的现实困境与理性选择[J].中国大学教学,2014(4):52-58.

[3]颜红霞.经管类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9(5):148-151.

[4]赵炬明,高筱卉.关于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7(8):36-40.

第4篇:总经济师论文范文

【关键词】 经济原则;外语多媒体教学;认知理论;语篇理论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论文编号】1009―8097(2011)07―0061―04

一 引言

语言的经济原则,又称省力原则(Principle of Least Effort),是指以最小的认知代价换取最大的交际收益[1],既体现在语言本体方面,也体现在语言认知和使用方面。在结构方面,语言的省略方式、层次性以及“结构原则”体现了语言“有限手段的无限使用”特点,是语言本体的经济性表现[2];在认知方面,隐喻思维和范畴化思维方式也隐含了语言的经济原则;在实际运用方面,“人们交际时总是倾向于选择既能满足言者完整表达又能满足听者完全理解所需的最少的语符和认知方面”[3],这也是语言经济性原则的具体表现。

这一原则对外语多媒体教学设计具有解释力。首先,外语多媒体课件是在外语教学中用于构建课堂交际意义的媒体形式之一,是“用PowerPoint工具制作的各种视觉的、图像的、音响的和视听的文稿内容”[4],与教师话语同时映现,介入外语课堂交际活动中,干预或促进课堂交际效果,成为课堂言语交际的一部分。正如语言形式一样,外语多媒体课件在形式与结构上都体现了经济性原则,表现在其提纲式结构、省略句、缩略词语等突出特征上。

第二、从认知视角看,学习者在接收多媒体形式时也体现了省力原则,学习者只能承担一定负荷的符号,过多的媒体形式会影响他们的认知,因此,教学过程必须使用最简化的形式,以利于学习者形成认知表征,接受信息。

第三、在实际运用方面,符合经济原则的多媒体设计更有利于提高交际效益。但是,跟言语交际不一样,语言经济性是在语言系统里体现出来的一种现象,也是在言语交际中,人们自觉不自觉中贯彻的原则;而在多媒体教学中,经济原则既是一种现象,也是一种技能,是需要设计者通过学习才能贯彻和提高的技能。

因此,揭示外语多媒体设计的经济性原理,解释多媒体课件的形式系统对认知和交际所产生的效益,对于强化意识,提高教师的设计水平,提高课堂交际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二 外语多媒体教学设计的经济性

外语多媒体教学的经济性,即经济效益,是指多媒体课件及其图文、音像、影像等符号对课堂教学以及交际效果的作用或负作用,可用以下公式表示:外语多媒体教学的经济性=课件中所使用的媒体符号÷课堂交际效果(或信息量)。它体现在课件及其结构在内部所产生的意义和信息量等方面的效应,同时也体现在其对课件外部、课堂交际要素在意义、信息和语境等方面所产生的效应。当外语多媒体课件以最简化的结构和图文、影像和音像等形式传达最大化的信息并产生最大化的多模态感知时,那么,课件内部就产生了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反之,当多媒体课件用最复杂和最大化的形式,但不能获得相应的模态感觉或意义效果时,其内部的经济效益呈现负收益。外语多媒体课件在外部的效应主要体现在其对外语交际各要素所发挥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对主题意义的突出作用;2、对认知语境的补缺作用;3、对交际情景的衬托作用;4、对信息的传递作用。当外语多媒体课件使用最少量的“符号系统”,也即使用最少量的文本、影像和音像等符号形式而发挥以上作用时,那么,它就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反之,当其用最多的符号而对交际各要素产生负作用时,就出现“负收益”。总而言之,外语多媒体课件的经济效益主要看其是否有助于促进学生认知,推动实现教学目标,并非所有的外语多媒体课件都有助于课堂教学,也并非花里胡哨的画面都有助于促进学生的认知,只有科学合理设计的多媒体课件才能取得最大化的经济效益。

显然,外语多媒体课件的收益,体现在图文、音像、影像等形式对认知所产生的效果,取决于这些形式所体现的意义和语境是否满际的需要,主要体现在对符号形式的选择、组合、匹配和构建各个环节中,其效果与认知、意义传递、语篇构建和语境创设密切相关,认知理论和语篇关联理论成为外语多媒体教学的经济原则的理论依据,并为提高经济效益提供理论指导。

三 从认知理论看外语多媒体教学设计的经济原则

从认知理论视角看,“人类认知具有多种信息输入通道,具有高度整合特点,它可整合处理不同通道输入的信息形成有意义的经验,比如,它可以把声音(听觉信息)和图像(视觉信息)联系起来,也可以把言语信息和非言语信息整合成一个心理表征”(卢植:2003)[5]。认知就是对输入信息进行加工过滤从而形成心理表征并储存在记忆的过程。信息输入在数量和方式上作用于人的信息加工系统以及记忆系统,“在单位时间里,人类认知系统的负荷量是一定的,在某个特定的信息处理阶段,人只能处理和加工与其认知容量相符的输入信息,超过其认知负荷,将会有部分信息丢失”(Sweller, 1988,1994;Chandler & Sweller, 1992)[6],使其不能与已有信息整合,进入人的长时记忆系统。显然,多媒体课件,以图形、图像、声音、文本、视频等多媒体形式为认知提供更多的信息输入通道,但同时也为认知增加了一定的负荷。可以想象,当多媒体课件与教师讲授同步映现,学生要同时整合来自教师话语和多媒体课件的信息,负荷自然比单一的讲授要大;当课件的媒体形式越多,学生要整合的信息也就随着增加。太多的媒体形式会导致学生的视觉和听觉疲劳,从而影响记忆。因此,从认知的角度看,在单位时间的认知活动中,并非媒体形式越多,认知效果越好,要处理好媒体形式在内部的呈现顺序,在课件外部,也要掌握好其与外部包括教师话语、课堂活动的演播顺序,除此以外,还要把握好媒体形式的种类和数量。

为了使学习者以最小的认知代价取得最大化的认知效果,教师话语和多媒体形式的信息要实现“总量控制原则”。即:当教师言语与多媒体同时映现时,两者传递的信息是重复的,在种类上,多媒体最多只允许图片或动画和文字等形式同时展示,在数量上,当教师话语较多、讲解比较详尽时,多媒体要做到图文简洁,以提纲式显示教师话语的关键词以及要点,或者用图片补充教师言语中抽象的概念或场景。相反,当教学设计侧重于通过多媒体形式产生直觉的效果,创设认知语境,那么,教师话语以旁白形式出现,话语不宜过多,要简洁而切中要点,通过片言只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当教师讲授和多媒体先后映现时,两者在信息上是互为体现互为补充的,当多媒体课件在教师讲授后播放,其信息既可用于直观展示讲解内容,也可补充讲解的信息。当教师讲授出现在多媒体课件演示之后时,教师的讲解只需要对课件信息进行概括、点评或补充。

此外,多媒体课件的页面,在版面的安排和媒体形式的选择也都体现了经济原则。认知心理学的“图形――背景理论”认为人的认知存在“知觉场”,“知觉场”总是被分解为图形与背景两部分,认知时“图形必须要从背景分离出来”,人们“在视觉上,人们总是有对清晰、简洁、完美形象的追求;在心理上则总是要追求一种平衡.以改变在探索中紧张的心情.从而免除各种猜想和想入非非”[7][8]。因此,在设计多媒体页面时,经济原则体现在凸显“图形”、减少“背景”干扰,以减少认知负荷。即是说,在文本、图形、动画、声音等众多媒体形式中,多媒体课件的一个页面,只能凸显一种媒体形式,使其成为“图形”,其他媒体形式只能成为“背景”,而作为“背景”的媒体形式要适量,否则会影响视觉听觉效果。而作为“图形”,为了满足认知者视觉上简洁的追求,其在媒体种类上也要适当,密密麻麻的文字、五颜六色的色彩、杂乱无章的图形都不利于认知者对图形的整合和处理。

综上所述,外语多媒体设计的经济原则,体现在媒体形式选择、多媒体页面布局、媒体演示方式等方面,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认知效益,为了帮助学生取得最大化的认知效果,一方面,要注意教师话语与多媒体课件的播放顺序以及内容的安排,教师话语与多媒体课件信息要实行“总量控制”、“互补”原则,以减少学生整合信息的负荷,从而强化学生的记忆。另一方面,在课件页面设计时,媒体形式的搭配要处理主次媒体的关系,突出图形,强调重点。第三、尤其要控制声音的使用,要防止动画效果、背景音乐与教师讲解声音的冲突,减少对学生的干扰。

四 从语篇连贯理论看外语多媒体教学设计经济原则

从语篇理论的视角看,外语多媒体的经济原则主要体现在形式、意义和功能的体现关系上,当课件以多媒体形式的组合体演示时,它能最大限度地体现主题的意义,并作用于学习者大脑中,使其在原有的图式基础上形成新的信息,课件才能产生表意、强化记忆、创设语境的功能;而与主题不相关的多媒体形式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或者使其对主题意义产生误导。因此,课件的形式要与教学的主题意义以及教学目的紧密关联,才能避免媒体形式的冗余和浪费。比如,教师讲解时如果同时演示添加一些与主题不相关的图片或播放不相关的背景音乐,不仅不能表达相应的意义,而且只会增加学生的认知负荷,使得课件出现负收益。显然,关联原则是设计多媒体课件最经济的原则,外语多媒体教学设计的关联性体现在在语义、语境和意义等方面。

在语义方面,多媒体形式必须与主题相关联。多媒体形式在模板、图片、文字配置,甚至在色彩、字号以及版面设置方面要与整体的主题意义相符合,模板选择很难具有集中的针对性,但其风格要符合主题的内涵意义,比如“Crime”是个严肃的主题,模板通常会选择深沉的基调;而针对整体主题意义的图片具有太多的选择性,因此要针对主题的核心意义来取材,如“nature”这个主题具有“大自然”、“天性”、“属性”等语义,具有无数可供选择的图片,课件要选取哪个语义,取材要视乎课文或者话题等具体的主题而定。

语境方面的关联主要体现在:一、多媒体课件呈现的语境应该与教师话语相得益彰。关联并不意味着重复教师话语的文字,相反,关联是对教师话语的再加工,用多媒体形式构建和体现教师话语的直观情景,或针对教师话语的要点和难点,构建形象的动画情景,以产生多模态的感觉;二、多媒体课件用于创设基于主题的课堂交际情景,媒体形式的选择既要符合课堂教学环境的格调,比如,当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时,如果选择太嘈杂的摇滚乐作为背景音乐显然与课堂教学环境不相符合;同时,多媒体课件创设的语境也要与构成交际情景的各要素相吻合,例如,当组织课堂小组辩论赛时,辩论场景如舞台、人物以及突出主题的图文构成交际情景的要素,媒体形式要通过模板、图片和文字创设这样的“舞台背景”。三、多媒体课件所构建语境,必须对交际语境发挥“补缺”作用,与学生的认知语境相关联。比如,针对“nature and nurture”这一话题,在话题导入环节中,学生对话题意义可能会有误解或不解,因为nature具有一词多义特点,那么,如果通过媒体形式如图片或者视频的组合,如双胞胎在不同阶段、不同生活环境中的变异等情景,就会使学生在与教师的互动中形成认知语境,以接受教师讲授的信息。

主题意义的关联主要在于多媒体课件页面之间体现的意义在内部达成一致性,具有连贯性,使多媒体课件本身成为一个完整的语篇,同时,在外部方面,与整体意义、教师话语意义相匹配,有助于实现课堂交际意义。一个完整的课件,在内部方面,能体现完整的主题意义,反映一节英语课的课堂交际全过程,包括总体主题意义、教学目的、教学活动安排、各个教学环节所突出的主题意义。经济性原则既体现在以简洁、省略的形式展示完整的主题,同时,以突出的图形创设语境,还有以具体的影像形式提供充分生动的情景或场景,对学生的认知起到补缺的作用。

总之,外语多媒体教学是一个连贯机制,是一个由语义、语境和意义等要素形成的关联体系,媒体形式与这些要素关联度越大,越能节约学生的认知成本,提高主题信息的集成度,集中学生对知识的注意力,提高交际效益。为了体现经济原则,外语多媒体课件要以课堂交际目标为中心,围绕整体主题意义,体现媒体形式与教学目标、教学环节、教学活动以及教学内容在语义、意义、语境的关联性,为课堂教学交际活动和认知活动创设直观的交际语境,促进学生认知语境。

五 结语

外语多媒体教学设计的经济性主要体现在多媒体课件形式和结构的简约度、信息的饱满度、媒体形式与主题意义、交际语境和教师话语的关联度,取决于其对教师话语的补充作用、学生认知的强化作用、认知语境的补缺作用。认知理论为经济原则提供了理论依据,表明在外语多媒体教学设计中,多媒体形式的选择要凸显“图形”、慎选“背景”,对教师话语和多媒体课件在数量上要实行“总量”控制,尽量减少学生整合信息的负荷。关联理论为经济原则提供实践指导,在理论上解释了在多媒体教学设计中,多媒体课件如何通过与主题、意义和语境的关联,避免冗长多余的媒体形式和信息,使媒体形式体现丰富的意义、创建有效的交际语境,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现代媒体多样化技术为外语教学提供更好的教学情景和便利条件,为学习者获取信息提供更多的渠道,但是,过多地依赖或使用多媒体技术,同样为外语教学带来负面的“干扰源”,使外语教学面临很多新问题,比如,学生上课开小差,摆弄手机,抱着侥幸心理,课后拷贝教师的课件以对付考试;课堂过多的信息使学生不胜负荷,对学习失去兴趣,或者摸不清教师讲课的重点。凡此等等,对外语教学提到负面的影响。因此,外语多媒体教学的经济性原则更应该引起广泛的研究和重视。

参考文献

[1] 郭平.关于言语交际中经济原则的理论思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8,(2):108-110.

[2] 魏晓斌.关于语言经济原则的反思[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0,(9):97-100.

[3] 胡壮麟.PowerPoint―工具,语篇,语类,文体[J].外语教学,2007,(4):1-5.

[4] 卢植.认知与外语多媒体教学设计[J].外语教学,2003,(4):47-50.

[5] Chandler, P. & Sweller, J. The split-attention effect as a factor in the design of instruction [J].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1992, (62): 233-246.

[6] 匡芳涛,文旭.图形――背景的现实化[J].外国语,2003,(4):24-31.

[7] 曾方本.外语多媒体课件设计的图形一背景论[J].远程教育杂志,2006,(3):59-62.

[8] ZIPF G K. Human Behavior and the Principle of Least Effort: An Introduction to Human Ecology[M]. New York: Hafner, 1949: 117.

Economy Principle in the Multi-Media-Based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CHEN Dong-chun

(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Business Studies, Guangzhou,Guangdong 510320, China)

Abstract:Economy Principle reveals the simplicity in the form and structure of multi-media courseware. It also reflects the least effort principle when the media are chosen to convey meanings and realize the communicative functions. Moreover, this principle is also embodied in the cognition of multi-media. It is of great value to the designing of multi-media-based English teaching. How can it then be reflected in the multi-media courseware and be applied to the designing? The cognitive theory and relevant theory can provide some instruction.

Keywords:economy principle;multi-media-based teaching;cognitive theory;relevant theory

第5篇:总经济师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公共经济学课程的特点决定了需要采用案例教学法,但在案例教学实践过程中存在着教师教学理念滞后、学生参与性和主动性不高、案例素材不足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转变教师教学理念、设置激励机制、加强案例数据库建设,全面提升公共经济学的教育水平。

论文关键词:案例教学法;公共经济学;教学方法;教学内容

案例教学法是指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要求,运用典型案例,将学习者引入特定事件的真实情境中,通过师生、学生之间的双向和多向互动,积极参与,平等对话和研讨,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的一种开放式教学方法。

一、案例教学在公共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

1.案例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公共经济学课程理论性很强,比较抽象。由于公共经济学的先修课程是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内容涉及复杂的数理逻辑推导、图表、公式及数学说明,而公共经济学的授课对象是管理学专业的文科生,他们缺乏厚实的数学基础和系统的经济学知识的熏陶,因此对授课内容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难,学习起来感觉枯燥,甚至带有抵触的情绪,而案例教学法的引入能使这一难题迎刃而解。在公共经济学授课过程中引入现实经济的热点问题,通过教师的引导式提问,激发学生讨论问题的兴趣,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热烈讨论,充分调动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抽象理论和基本原理的理解。以“公共产品理论”部分的教学为例,由于公共产品理论中含有专业术语,如果按照传统的授课方式讲解,学生普遍感到难以理解和把握,而如果从“海上的灯塔非得由政府来提供吗”等学生感兴趣的案例问题入手,则可以通过形象生动的方式帮助学生加深对公共产品的理解。

2.案例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学生置身于模拟的事实环境中,在获取充分信息的条件下,通过对案例的剖析、讨论和总结,用点—线—面的形式将看似独立的各章节理论知识串联起来,综合运用公共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解决现实的经济问题。这一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思维反应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创新能力。同时在案例讨论的过程中,通过师生之间的合作、生生之间的协作与竞争,又可以使学生的沟通能力和集体协作能力得到提高。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政府为主体的公共部门从事的经济活动。通过对公共经济问题的分析,充分调动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使理论-实践-理论这一过程能够迅速的转化和融会贯通。在讲解公共经济与国民经济调节理论时,可以引入世界经济的风云变幻来研究政府经济活动带来的影响。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风暴,各国纷纷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美国出台了7000亿美元的刺激经济计划,中国出台了4万亿元的扩大内需计划,这些真实的案例都可以用公共经济学的原理来研究和探讨。类似这样的案例都可以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国内外的典型案例,分析政府政策的内涵与作用,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识和理解,锻炼和提升学生对现实经济问题的洞察力和分析力。

3.案例教学有利于教师教学能力和技巧的提高

现代案例教学模式所提倡的现实性、互动性和开放性要求教师具备相当的素质。在案例教学中,教师起到主导和推动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案例选择、案例分析与讨论、案例总结三个阶段。在案例选择方面,教师要始终站在学科前沿,以专业的眼光搜集、整理、更新有价值的案例,对每个案例要认真选择、反复推敲,使之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典型性和系统性,并应用得恰当好处。在案例分析与讨论方面,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统筹安排者,要对案例进行通盘的考虑,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境,设计出能有效激发学生展开讨论的问题,并预留出思考的空间,组织和引导学生通过创造性思维的发散对案例进行阅读、判断和讨论。在案例总结方面,教师要对案例讨论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和总结,阐明案例分析的重难点,指出学生讨论分析中的优缺点。案例教学的整个过程对教师的逻辑思辨、分析判断、组织协调和创造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时也督促教师注意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积累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二、当前公共经济学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师的教学理念明显滞后,实践和教学能力亟待改进

案例教学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学能力、控制课堂的能力、工作态度及教学责任心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是开展案例教学的先决条件。目前,案例教学在我国高等院校的公共经济教学中没有普遍应用,主要是由于部分教师教学经验缺乏,知识结构单一,不能很好地进行教学反思,缺乏科研意识和能力等,对案例教学方法的理解有一定偏差,将案例教学等同于举例讲解,为营造课堂氛围,吸引学生兴趣而单纯举例,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学习兴趣。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是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并不多,讨论、辩论并不充分,影响了案例教学的效果。此外,公共经济学案件教材多取自于市场经济成熟的西方国家,脱离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实践,不符合学生的思维习惯,盲目借鉴只会误导学生。  2.学生对案例教学方法不能充分适应,参与性与积极性不高

公共经济学理论涉及到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内容,较多地借鉴了经济学的研究工具和方法来解释政府的经济行为,大量的数学公式、模型使初学者望而生畏。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以听为主,对所学知识并没有充分理解和吸收,只停留在于记和背的状态,课堂的主动参与性不够,主体地位没有得到体现,更谈不上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了。引入案例教学法之后,学生的惰性依然没有改变,主要表现在课前不做充分的准备去熟悉相关理论和知识,课堂上不积极发言和讨论,倾听别人的观点,课后不及时总结讨论结果,也不撰写案例分析报告,这使案例教学的效果没有达到公共经济学预期的教学目标和要求。

3.案例教学素材不足,缺乏典型性和实用性

公共经济案例教学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距离现在仅有10余年,由于起步晚,师生还没有意识到案例教学对公共经济学的重要性。而在公共经济学领域,运用案例分析方法也只是近几年才开始,完善的案例教学体系还没有形成。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各种经济现象、经济机构不断出现发展,生机勃勃的经济实践为经济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但是这些素材案例都处于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因此,要想系统收集到具有典型性、普遍性和真实性的公共经济学案例往往存在较大难度。目前,我国公共经济教学使用的案例过于陈旧,缺乏符合我国公共经济学教学特点,又有研究和应用价值的案例。案例教学的基本材料是案例,案例的编写与更新是实施案例教学法的基础。案例库的建立需要长期的时间。国外一些大学的公共经济学案例库的建立往往是经过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积累才形成的。我国公共经济学至今还没有建立案例库,所积累的一些案例又是以国外的为主,不能够满足案例教学的要求。在案例教材的编写方面,目前出版的案例教材以国外案例为主,脱离我国公共经济实践,国内的案例教材比较零散,没有形成体系,在这些教材中,多数是案例的堆积,没有将公共经济理论与案例结合起来进行分析。

三、完善公共经济学案例教学的对策建议

1.转变教学理念,提高师资水平

案例教学的关键因素是教师,案例教学方法的改进离不开教师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水平,因此应进一步提高公共经济学课程师资水平。首先,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突破本学科局限,适当向其他学科知识渗透,关注公共经济学前沿知识并掌握最新动向。在课堂上,教师应运用启发式教学,设置恰当的问题,采用提问的方式引领学生展开思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参与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其次,各高校应分期分批组织教师“走出去”,去宏观经济管理部门、财政金融部门参与公共经济的实践与科研,丰富教师的实践经验,调查、收集和编写与教学有关的典型化和规范化的案例,通过培训、观摩等方式培养和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技巧。同时,从政府部门的管理层中挑选专业素质较高、科研能力较强、实践经验丰富的人员聘为高校的兼职教师或客座教授,开展专题讲座和学术报告,提供学生和专家学者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对学生视野的开拓和思维的活跃有很大好处。

2.设置激励机制,增强学生参与案例教学的主动性

学生是案例教学的主体,其表现直接影响到案例教学的效果。学生在课前应按照教师给出的案例积极主动地查阅参考资料,对案例涉及的问题给出想法和观点,草拟好发言的提纲,做好讨论和辩论的准备。课堂上在教师的指导和鼓励下,积极提问、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虚心听取别人的见解。课后及时总结讨论结果,撰写相关报告。为了激励学生参与案例教学的积极性,教师可以设置有效的激励机制:一是改革考试制度,根据学生在案例教学中的表现打分,并计入考核成绩,将平时成绩和理论成绩的比例进行调整,各占50%,这样可以避免师生陷入考试的怪圈,促使学生注重公共经济学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学习,保证案例教学的顺利实施。二是将每个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的表现与其课程考核成绩挂钩。教师根据每个小组的表现情况决定小组的排名,同时根据成员之间的配合和对案例分析的贡献决定个人的成绩。

第6篇:总经济师论文范文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

随着近年来西方经济学在我国的逐渐普及,国内各高校都将西方经济学列为经济管理各专业的基础课程。但是,由于西方经济学这一学科理论性较强,在学习中还需要借助于大量的数学公式、图形以及经济学专业术语,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到抽象枯燥,难以掌握。近年来,已经开始了将案例教学法引入经济学教学中的探索,用以解决学生在学习经济学时所遇到的问题。

一、案例教学法对西方经济学教学的作用

经济学来源于人们的社会经济活动,是从人们具体的社会行为和经济行为中抽象出一定的规律形成的一门学科。在学科发展过程中,经济学借鉴和引入了数学、逻辑学、物理学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研究工具和研究方法,使经济学理论研究更为科学和严谨,但同时也变得枯燥、复杂、难以理解。这种特点使在本科阶段学习经济学的同学对其很难提起兴趣,更难以熟练掌握。但是,经济学毕竟是来源于生活的,在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可以利用更加直观的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和经济事件将枯燥的理论还原为生活。具体来说:

1.案例教学法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复杂抽象的经济理论

目前西方经济学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类、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就这门课程本身来说,对经济管理类学生是非常重要而且必要的。就好像盖楼房,地基打牢了盖的房子才能坚固,西方经济学学好了才能在学习经济管理类其他相关的课程时更加游刃有余。

通过案例教学法,将更加具体和丰富的实践结合到枯燥抽象的经济理论中,使其形象化、通俗化,能够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易于掌握。例如,“机会成本”这个概念,不仅在经济学比较重要,在财务管理学、管理学等课程中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在讲解时,如果直接按照教材上的概念去解释,则拗口且不容易理解。但是如果引入案例进行讲解则学生会更易于掌握,如可以让同学们计算一下上大学的成本、选择观看演唱会的成本等等。

2.案例教学法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经济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西方经济学由于其课程本身的特点,容易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吃力和迷茫,虽然这些理论来自于实际,但是学生往往不清楚学习这些理论对现实生活有何意义,经常会出现“学习西方经济学到底有什么用?”之类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若不使用更为有效的教学方式,那么学生很快就会失去对经济学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案例教学正是培养学生兴趣的最佳途径,能够帮助他们将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案例教学法中引入的案例都是实际生活中遇到的经济问题,可以将理论和实际很紧密地连结起来,尤其是一些正在发生的经济热点问题,特别能够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激发他们思考的主动性。例如近期发生的新一轮工资上涨现象就可以用若干经济学相关理论来进行解读,针对这一问题的讨论结果没有统一标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这一话题和条件下,学生参与讨论的热情非常高,学习经济学的积极性也得以提升。

3.案例教学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经济思维,提高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对于本科生来说,由于对经济学的学习处于初级阶段,在这个阶段,除了打好专业课程的理论基础外,经济思维的培养也是学习这门课的主要目的之一。

本科生的年龄一般在二十岁左右,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和思考问题的方式,但在有些时候,解决和思考问题缺乏一定的成熟性。经济思维的培养可以使大学生们在思考问题时更加成熟。通过案例教学,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多关注身边的经济现象和国内外重大经济事件,提高他们关注经济的意识,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提高他们的综合分析能力,包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口头表达等等。这种学习方式可以使学生们逐渐生成一种经济思维,从而在考虑问题时更加成熟和理性,提高他们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二、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形式

案例教学法在实施过程中可以有灵活多样的形式,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采用合适的形式进行教授,具体有以下几种形式:

1.课堂讲授案例分析

课堂讲授案例分析主要适用于在讲授新课时。学生在接触新概念或新的知识点时,思维往往趋于固化,很难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如果用生动的案例来解释呆板的理论则能够对学生的思维起到很好的点化作用,引导学生将抽象的理论具体化为生活的实践,打破学生在学习理论时的思维限制。例如对于价格歧视这个概念,各级价格歧视都可以选用一些案例来进行解释,学生们如此便能意识到原来我们的经济生活中处处都能找到价格歧视的影子,甚至有的学生还会思考,如果他们自己是商品的卖方,那么如何才能合理运用价格歧视来赚取更多的利润。

2.课堂讨论案例

用于课堂讨论的案例可以有两种具体的形式,一是在每一章的开头作为本章内容的引例,二是在每一章结束时作为本章内容的总结性综合案例。

作为引例的案例,教师需要在每章开始时选取相关案例进行阐述,同时提出与本章内容相关的问题,但不做解答,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等到本章学习结束,再对开始时提出的问题进行回顾,请同学们利用本章出现的相关经济理论对该问题进行分析,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作为在章节结束时的总结性案例,教师需要选取与本章理论相关度较高的典型性案例,首先请学生自由发言,阐述个人观点,最后由教师做总结分析。例如在需求与供给这一部分,在课程一开始引入去年猪肉价格上涨的案例,请同学们思考猪肉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在课程结束后利用供求定理等相关理论来解释。课程结束时,可以请同学们讨论1990年美国征收的“奢侈品税”为什么会成为最短命的税项,并利用供给理论和弹性理论共同来进行分析。

3.综合案例讨论

综合案例讨论主要是在有相关联的几章内容结束后进行的大案例讨论。案例涉及到的经济理论比较复杂,不能够仅以某一章的内容进行分析,需要考查到学生对若干章节理论的掌握和应用程度。在案例的选择上以讨论式案例为主;在发生的背景方面,以选择本土化、现实经济学案例为主。例如,在学习过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一些相关理论后,可综合生产要素理论、总需求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增长理论等内容,让学生讨论“中国大学生就业现状”,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以及相应的解决对策。

4.课程小论文

课程小论文一般在课程结束时,由教师根据教学进度和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布置。小论文的选题一般以当前经济热点问题、某一经济现象或经济行为、社会经济生活等为对象,请学生自行拟题对研究对象进行深入分析,字数以2000字左右为宜。通过撰写课程小论文,能够使学生更进一步深化对

相关经济理论的认识。最主要的是,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体现出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锻炼学生的思维逻辑以及文字表达能力。教师可在审阅完成后对小论文进行综合点评,指出各自的优点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

三、案例教学法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案例选择要注重典型性,并注意与中国本土实际相结合

案例选择是案例教学中最基础最重要的一环。分析案例是为了说明理论,因此在案例选择上要有典型性,案例的内容必需能够说明理论所要传递的含义,并且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表述出来,最好能够体现出一定的趣味性从而更加有效地提升学生们的兴趣。

除此之外,案例的选择还要注意与中国本土的实际相结合。西方经济学的产生与西方国家的社会经济状况有密切的联系,所以很多西方经济学的经典案例都诞生在西方国家社会文化背景之下,与我国的历史文化、社会背景都有一定差异。例如,目前我国微观经济学教学中使用的大量案例,很多都是从国外的经济学教材中摘取的,缺乏既有我国特色又有研究和应用价值的反映中国经济现实的案例。因此,在西方经济学案例的选择上,一方面要对有西方国家背景的案例进行科学的取舍,取其精华,另一方面也要大力收集和整理有中国特色背景的教学案例,让学生更好地将经济理论和我国的经济热点、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分析问题。

2.教学方式上要注意教师与学生的互动

案例讨论不能是教师唱独角戏,要特别注意与学生的互动,最好的方式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进行交互式教学。具体形式可以有:(1)学生回答问题。由教师导出案例,然后根据案例所反映出的内容提出问题,由学生自由发言,最后教师对同学们的发言做点评。(2)小组讨论。由教师导出案例,学生自由分成若干组,每组5名同学左右。各小组针对案例进行自由讨论,并对讨论结果进行整理,由一位同学负责阐述该组观点,最后由教师做出点评。(3)建立学习小组。该种方式主要在课下进行。由一到两名学生负责组建学习小组,每周进行一次小组活动。组员就课堂上学习的内容收集整理相关案例,在小组活动时进行发言和讨论,同时由专人负责记录小组活动内容。教师可参与小组活动对同学们的发言进行点评和补充,也可针对小组活动记录进行点评。

3.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多媒体等教学手段

信息社会互联网上资源十分丰富,而且不乏趣味性,科学性的精彩案例。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博采众长,还能激发学生们学习经济学的灵感,提高学习兴趣。

多媒体教学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尤其可以选择一些热点的、能够说明一定经济原理的短片进行播放,将比纸面上的案例文字更加生动,更能提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有效地锻炼他们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许晓红,李定庆,《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法初探[J],经济师,2008(8)

第7篇:总经济师论文范文

宋承先指导的1987级硕士、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明海至今还记得第一次听宋先生课的情形。那是1987年的9月,天气还留有夏天的燥热,坐在学校一教一楼的教室,还能听到窗外的蝉鸣声。

张明海的心情却没有这么轻快,他正试图艰难地跟上宋先生的思路。宋先生吸烟,上课时也常常右手擎烟,左手托着代替烟灰缸的烟盒,讲课的思路也像烟雾一样散开。他常常提到一种理论,给出一些精辟的评判,又瞬间去讲另一个似乎并不相关的经济学家,也并不完全按照教科书的顺序和范围。

宋先生根据前沿的西方经济学理论和中国经济的现状,给研究生开出多门专题讨论课,其中包括经济发展理论、福利经济学、激进经济学和通货膨胀。讨论课的地点也时常变化,张军就曾在自己的寝室等过前来授课的宋先生。宋先生带着手写的讲义,上面是各种颜色密密麻麻的批注。同学们围坐在桌子旁边,宋先生讲到得意处,还会敲敲桌子,示意学生看讲义。

在武大和南开求学的日子

青神,属四川眉山,以祭祀蚕从氏“青衣而教民农桑,民皆神之”得名。山民多植桑养蚕,宋承先即出生在这里。他的父亲是位数学老师,母亲和姐姐则打理着家里20余庙山田,植桑养蚕的收入帮助宋先生完成了学业。

1941年,宋先生考入了国立武汉大学法学院经济学系。时局动荡,生活艰辛,师生大多极清贫,但教学和研究工作仍有条不紊地进行,不仅如此,武大还积极延请愿意来华的外国学者来武大讲学。宋先生也就是在这里完成了自己的大学教育,并在毕业后进入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三年后获得了当时国内所能授予的最高学位,硕士学位。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在上世纪30年代初汇聚了众多从国外名牌大学得到学位回国的学者,有博士学位者占老师的一半以上。其教学中,即要求深入学习西方经济理论,也极重视考察中国经济实况,鼓励师生进行社会调研。抗战后,南开大学、清华大学与北京大学在昆明成立西南联合大学,唯有经济研究所因创始人何廉在重庆政府任职的缘故在重庆重建。老师虽有流失,但何廉(耶鲁博士)仍任所长,方显廷(耶鲁博士)、李卓敏(加利福尼亚博士)、陈振汉(哈佛博士)等老师也仍旧授课。

根据资料记载,宋先生就读研究生的第一年主要接受基础学科训练,包括近代经济理论、经济思想史、高级统计学、社会科学方法等。第二年则从事专门学科研究,并开始撰写论文。宋先生为何选择《经济进步与经济恐慌》为硕士论文题目,我们已经不可得知。但这两年无疑为宋先生日后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潜心学术

宋承先在早年经济思想史扎实的学习中,将马克思经济思想置于整个西方经济学脉络中考察,这帮助宋先生深入了解马克思经济思想产生的前提条件和之后西方经济学的分化。复旦大学在1977年到1983年间出版了一套《资本论提要》,前三卷由资本论专家张薰华与洪远朋老师写作,关于剩余价值学说史的第四卷则由宋先生执笔。

上世纪50~60年代,宋先生专注于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引入,写作了数部评价西方经济学的著作,包括《马尔萨斯经济理论批判》《论重农主义》《资产阶级经济危机理论批判》等。

改革开放之后,他开始系统介绍西方经济学中可以借鉴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学说和方法,先后出版了《增长经济学》《当代外国经济学说》《西方经济学名著提要》等著作,同时还在积极翻译外国经济学著作。

《现代西方经济学》上册1988年出版,这是宋先生倾注极大心血编写的一本教科书。宋老师自道“本书如有任何特点的话,是在适当的地方,用对比分析的形式,陈述了我学习马克思《资本论》的一些心得体会。”这一年,宋先生已经68岁了,年岁日增,身体抱恙,但他希望尽快写就《现代西方经济学》下册,完成包括现代西方经济学的两大组成部分――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系统论著的心情更加急切了。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张明海常常下班后夜晚到宋老师在复旦第七宿舍的家中拜访。他记得宋老师书桌上总是摊开一大堆稿子,桌子玻璃下还压着纸条,简单地记着国外某个经济学家的生卒年月。

在女儿宋慧毅的记忆中,父亲总是在那一方靠北的斗室中伏案写作,每次回家,映入眼帘的总是背影。在这种高强度的思考和写作中,宋先生一直保持着一种规律的生活,晚上九点钟入睡,早上七点钟开始写作,每到饭点,夫人做好饭摆上桌,宋先生的思考告一段落了,就出来吃一点东西,然后返回去继续工作。

1994年,《西方经济学》(下册)出版了,规模比上册更添10万字。三年后,77岁的宋先生再次对书作了修订,添加了公共选择理论、信息经济学等前沿内容。《现代西方经济学》初版发行后20年间已经累计售出近一百万套,帮助了大批希望学习现代经济学的学子。

在学术上,宋先生是自信的。上世纪80年代,急剧变动的社会经济环境每时每刻都在给经济学家提出新的问题。宋先生也开始用自己所掌握的理论来对经济运行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有效的对策。他对中国经济改革的现状和政策发表了大量论文,其中相当部分关注通货膨胀这一重要问题,宋先生坚定反对通货膨胀是由于需求膨胀、投资饥渴和货币超量发行造成的,是“需求拉上”型的,对经济发展有害;认为中国并不是匈牙利经济学家科尔奈所说的短缺经济,而是潜在生产力逐渐释放后的结果,是为了发展经济必须付出的代价。此外,他还强调价格改革在整个经济改革中的先导作用,主张应当允许一定的财政赤字。这些论文中的28篇后来作为专著《过渡经济学与中国经济》,由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于1996年出版。在书中,宋先生回顾十年前写的论文,自述“现实的发展证明我是正确的”。

但在真理面前,宋先生是绝没有傲慢的。陈鸿仪还记得,每次课上有学生提出的某些问题宋先生无法当堂回答,他从不装懂或者含混过去,而是非常诚恳地告诉学生:“我也没有答案。不过你可以从某某经济学家的某部著作中去找一找。”有时候,学生已经把自己过去问的问题忘记了,他却会在某一次课上告诉这个学生他找到了问题的答案,并给以详细的解释。

第8篇:总经济师论文范文

效果有显性和隐性两种,对显性的效果,能够用数据说明的,尽量用数据;对有些无法用数据说明的,可举例说明,选择一两个典型事例。陈述效果时,最忌讳的是光说些大而空的话,比如“提高了积极性,激发了兴趣”。用事实说话,让人心服口服,是这一部分的关键。当然,陈述的效果必须与实施的方法相关,不要把与本方法毫不相干的效果也统统扯上去。

这是一种介绍具体经济学方法和经验的论文。在经济学实践中,我们通常会摸索出一种新颖而有效的操作方法,或者是探索出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经验。应该说,任何一个有一定教龄的教师,只要稍微留意一下,就都会有自己的好方法和好经验。当这种方法和经验相对成熟时,我们就可以通过总结和提炼把它写成经济学论文。

为什么要运用这种方法?依据是什么?任何一种新颖方法的运用,不可能凭空捏造,总会有一定的背景。背景通常有两种:现实背景和理论背景。现实背景是指当前经济学中的实际情况和客观存在;理论背景是指新的经济学理论和思想。方法介绍之前,应该把它扼要地写清楚。写清楚背景,有助于增强论文的现实针对性,有助于增强方法的实用性。如果这种方法所涉及的概念比较冷僻,还有必要对概念作些诠释, 以便让读者一读开头就能明白。

这是经济学论文的重点部分,必须对方法作详细的叙述。介绍方法要根据具体情况,有的方法是渐进式的,有逻辑顺序,这就应该按逻辑顺序一步一步地介绍;有的方法是并列式的,没有严密的逻辑性,这就可以根据先主后次的顺序来介绍。

一种科学而新颖的方法实施后,往往会取得理想的效果。作为方法型的经济学论文,有必要把效果陈述出来,以引起读者的关注。

某种方法在实施过程中,肯定会碰到一些想象不到的问题,比如本来以为某个环节很简单,实际上却非常复杂,或者本来以为学生很感兴趣,可实际上兴趣不大;有些方法在实施时,必须有充分的物质准备和心理准备。而这些,对没有经历过的人来说,可能不会注意。总之,某种方法在实施前、实施中、实施后要特别注意些什么,都要交代清楚,以免读者走弯路。这部分可简单些。

第9篇:总经济师论文范文

撰写人:___________

期:___________

xx年初级经济师年底总结

多年来,自己始终重视不断提高政治素质、业务素质,特别是经济管理的学习。原初始学历是中专,靠自学以优异成绩先后获得山西财经学院商业经济大专文凭,详细内容请看下文初级经济师年终个人总结。

xx年是丰收的一年,xx年又是充满希望的一年。近年来,更是多次参加学习培训、理论研讨,其中省级以上部门组织的就有:xx年xx月山西省经委企业干部任职资格培训班;xx年xx月中共中央党校xx大精神培训班;xx年xx月中国人寿保险公司第18期县支公司经理培训班;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山西省公司省市县三级公司经理培训班;1989年xx月山西省经济学年会;xx年xx月中国金融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等,xx年xx月山西省经济发展促进会理事会聘为理事。

一、在经济岗位上的理论成果

xx年编撰《人身保险投保指南》,促进了当地寿险业务;xx年结集《国寿保险实践的思考》13万字,赠送省内外同行参考,受到好评;xx年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改革岁月建言集》30万字,新华书店发行。《山西财贸经济》撰稿人之一,《全国优秀经济论文选》等多部文集有文章收编。《人民日报》、《支部建设》等报刊发表过大量论文。其中《基层寿险公司面临的主要困惑及其对策》经中国改革实践与社会经济形势社科委员会审议鉴定,被评为xx年度中国改革实践与社会经济形势社科优秀成果。

二、在经济岗位上建言献策

我把学到的经济知识不仅运用在自己的具体工作中,而且还就宏观经济工作、寿险公司行业发展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得到相关部门和领导的表扬或肯定。xx年山西省人民政府群众建议征集部门授予重大建议奖并颁发奖金,xx年原雁北行署记一等功。近年来,我均就人寿保险发展向总公司提出自己的工作建议,副总经理苗复春回信予以鼓励。迎接wto挑战,国有寿险公司应树立全新的人才观等建言,总公司在内部刊物和网上发表;对xx年工作的建议,总公司摘要在《中国人寿》xx年第1期予以刊发。

多年来,自己边工作,边学习,边实践,边总结,注意把学习思考所得结集出版,并有社科成果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