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呼兰河传全文范文

呼兰河传全文精选(九篇)

第1篇:呼兰河传全文范文

   2022关于《呼兰河传》读后感

  有讽刺,也有幽默,开始读时有轻松之感,然而愈读下去心头就会一点一点沉重起来,可是仍然有美,即使美得有点病态,也仍然不能不使你炫。

  看了矛盾的评价,使我很好奇作者萧红笔下的故乡的故事和人们?她的故乡是什么样子使他怀念?很想知道关于作者故乡呼兰河城的人、事、景、也就是所说得风土人情,人情世故。在那个时代,没有通讯设备,信息工具人呼兰河城人们的生活娱乐又是怎么打发的?带着这些问题,怀揣着好奇心我走进了她的故乡。

  作者总共用七章篇幅描述呼兰河城里的故事,1、讲述了故乡呼兰河城的大环境、2、故乡呼兰河城的精神面貌,娱乐。3、故乡呼兰河城的自己家里的故事,和祖母祖父亲戚间的故事,4、故乡呼兰河城作者的邻居街坊的故事,5、因为跳大神团圆媳妇的死,6、在城里四处游荡好吃懒做的有二伯,7、工人冯歪嘴子的生活。

  通过,第一章介绍的故乡的整体环境,轻轻松松把读者引进故乡呼兰河城,让读者感受到呼兰河城是一个自然,美丽,可爱的地方,“春夏秋冬,一年四季来回循环的走,那是自古也就这样的了,风霜雨雪,受得住的就过去了,受不住的就寻着自然的结果。”在当时没有出现信息工具,当然他们也有自己的娱乐方式,晚饭后大家(邻居们)围坐在一起,看天上的火烧云,唠唠家常。

  每一章读后感受如同矛盾评价的“有讽刺,也有幽默,开始读时有轻松之感,然而愈读下去心头就会一点一点沉重起来,可是仍然有美,即使美得有点病态,也仍然不能不使你炫。”

  读完第五章,因为跳大神团将一个如花的少女活活整死。我的眼角湿润了。因为人们的愚昧和无知,在那个时代女性的地位始终不可以和男人平起平坐,他们的行为举止一定要附和当时人们所认为的规矩,说话小声小气,走路慢油油,一旦不符合标准一传十,十传百,都认为你是外星人来的怪物,没有自我可言,更无法谈论女性自己的想法,要么使用酷刑(暴打)让你顺服。

  团圆媳妇因为平时大大咧咧,为了把活做完,走路如风,平实说话口无遮栏,只有12岁的她,受不住婆婆的暴打,而喊回家,暴打的程度更变本加厉,团圆媳妇受不住,倒下了,本是一场小小的感冒,在左邻右舍的胡乱猜疑下,团圆家给团圆媳妇请来了大神,没病都被整出病来,跳大神里的各种奇怪、病态的动作,吓坏了团圆媳妇,半夜常常被噩梦惊醒,又哭又叫,吓坏了团圆家,不断的请大神,就这样来来去去,跳大神中各种病态的举动,将一个活生生的少女折腾死了。

  一个如花的少女,就因为她的言行举止,对于现代的眼光去看待团圆媳妇的一举一动,她和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一样只是真实的表现自我,一个天真可爱的少女,但在那个封建,迷信,愚昧,无知,偏僻的呼兰河城里一个如花的少女就在这种无知,不科学的行为活生生的折腾致死,

  而左邻右舍,面对团圆媳妇的死表现得麻木不仁,当初跳大神活动各种病态的举动,对于他们是再好不过的大戏,他们以看热闹的角色,在边上添油加醋,事后当成家常便饭后的娱乐新闻,家家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着团圆媳妇的进展。

  我深深感受到那是一个吃人的社会。在一个平平淡淡的小城里,因为那地方充满愚昧无知,在深处藏着一只吃人的野兽!

  2022关于《呼兰河传》读后感

  我最近在读一本书,书的名字叫《呼兰河传》,它是一个20世纪80年代的一个叫萧红的女作家写的,我觉得她的文笔非常大气。萧红以灰色的笔调描述了呼兰河。

  书中,萧红用轻盈的笔调写下了她的童年,其中,萧红很多次提到了她的祖父与她嬉戏玩耍的场面,因为在家中,只有祖父最关心她,而其他人却非常歧视她。书中有一处情节最是我难忘,萧红趁祖父不注意,往他的帽子上插满了玫瑰花,祖父却没有察觉,还说:"这季节的玫瑰真香啊!"萧红在旁边哈哈大笑。

  读到这里,我感觉萧红的童年是过得非常无悠无律同时也感到自己身在童年感到高兴,是呀,童年是上帝送给我们最好的礼物,所以我们要好好珍惜自己的童年。我又为萧红感到惋惜,因为她31岁就死了,如果她不这么早死的话,也许还能给我们留下更多更好的作品。

  平淡得像秋水一样,一个灰色的天空,灰色的道路,灰色的城市,灰色的社会。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人们再善良,也抛不开那些有百害而无一利的旧思想,土办法。抛不开,倾家荡产、家破人亡也是必然的。

  呼兰河畔的生活,故事里充满了那时候的人的迷信的影子,什么海龙王啊,什么叫魂啊的,说来说去还不是为了个大泥坑。那里人是萧红那年代最平凡的一种人,靠自力更生却摆脱不了小市民的身份,为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喋喋不休。烂漫的笔调下刻画出的一个寂寞的世界。迷信还是迷信,跳了大神,给人去病。看了生日再去嫁,若是生日不好但家财万贯的男孩是可以嫁得的。虽然这么愚昧,这么这个样却在这么个家庭还有这么个温馨,点点的那种,好像炊烟一样迷茫,摸也摸不着,碰也碰不透

  〈呼兰河传》里的故事,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的,苦闷和寂寞也一样,而这一心情投射在《呼兰河传》上的暗影,但见之于全书的情调,也见之于思想部分,这是可以惋惜的,正像我们对萧红的死一样惋惜。

  啊,真想永久停留在童年。可是时光总是要走的。那就用一颗善良、热情、奋进的心来好好珍惜、感受这如花的大好时光吧。

  2022关于《呼兰河传》读后感

  在这个寒假,我阅读了《呼兰河传》,这本书是萧红走到人生尽头时创作的长篇小说。当时,萧红虽然还不到30岁,可是身体十分虚弱,战争的摧残和感情的冲击令她长期身心疲倦,患有多种疾病。与此同时,她的文学水平、创作观念和技巧已经达到了顶峰。全书共分为七个章节,里面的内容无关现在,也不关未来,只是萧红对自己童年时代的一个回忆。她既没有美化它,也没有丑化它,而是以一个现代主义作家的态度描绘了一个长长的旧梦。呼兰河小城里的人既有善良的一面,也有丑恶的一面。其中的民俗描写,使我领略到了呼兰河小城的风土人情。

第2篇:呼兰河传全文范文

【关键词】《呼兰河传》故园情结 生态美学

从鲁迅开始,中国现代乡土小说就分为两个发展方向:写实性乡土小说和抒情性乡土小说。前者主要以记录家乡各种人物特性、生活画面、精神风貌及其揭露某种社会现象为主,而后者更多地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人性的美好渴望,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存状态的追求。而萧红的《呼兰河传》是采用写实性为主、抒情性为辅的手法来进行创作的,表达了其独特的故园情结。

美国著名汉学家葛浩文对萧红的作品一直情有独钟,《呼兰河传》是他翻译的第一本中文小说。他的译本通俗易懂,在生态美学的视阈下,恰当地传达了原作独特的故园情结。

生态美学,是生态学和美学的有机结合,将生态学的重要观点吸收到美学之中,从而形成一种崭新的美学理论形态。它从广义上来说包括人与自然、社会与人自身的生态审美关系,是一种符合生态规律的当代存在论美学。这样的观点在《呼兰河传》的景物描写中随处可见,表达出了作者多样的故园情结。

在《呼兰河传》中,作者天真烂漫的儿童式口吻下的后花园和火烧云都充满了其浪漫纯洁的故园情结。而这种故园情结又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描述自然景物本身的美,二是环境和人的和谐之美。恰到好处地反与生态美学相关理论相得益彰。

一、自然景物之美

1.这地方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堂堂的了,一会儿金洞洞的了,一会儿半紫半黄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大黄梨,紫茄子,这些颜色天空上边都有。

The variations of the “fire clouds” here are many:one moment they are a glowing red,a moment later they become a clear gold,then half purple-half yellow,and then a blend of grey and white.Grape gray,pear yellow,eggplant purple-all these colors appear in the sky.

在此段中,葛浩文将原作中所有的火烧云颜色都一一直译了出来,形象生动,仿佛天空是一块被小朋友涂鸦成无颜六色的画布一样。以此来凸显出在萧红的记忆中,故园的火烧云是多么美妙,她喜欢这种生态美,自然美。

2.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蜂子,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

Our house had a large garden that was populated by insects of all types―bees,butterflies,dragonflies,and grasshoppers.

在译文中,葛浩文用了一个“large”很好地概括了原作中花园的“大”,又用一个短语“insects of all types”来形容花园里面的昆虫种类多。既大又有趣的后花园就像一个充满了宝藏的故园深深地留在萧红的内心里,这种原生态的东西是她最向往的,最怀念的。

二、环境和人的和谐之美

我玩累了,就在房子底下找个阴凉的地方睡着了。不用枕头,不用席子,就把草帽遮在脸上就睡着了。

When I’d grown tired from all my playing I searched for a cool,shady place near the house and went to sleep.I didn’t need a pillow or a grass mat,but simply covered my face with my straw hat and fell asleep.

这句话虽短,但意义深刻。萧红在原文中用了“阴凉”一词,在翻译时葛浩文修改成了“荫凉”二字,更加与原文的绿色生态气息相匹配。因此,“cool,shady place”准确地描述出了萧红心中后花园凉爽美妙的故园情结。“I didn’t need a pillow or a grass mat,but…fell asleep.”这句译文使用转折句巧妙地将原作意思表达出来了,“不用枕头席子,只要在后花园里,席地而睡我都是很开心满足的。”这样一种天人合一,以天为被,以地为席的原生态生活方式在萧红心中是唯美、舒适、和谐的。

三、总结

《呼兰河传》是一幅多彩的风土画,充满了其对呼兰小镇的故园情结。本文根据《呼兰河传》英译本,从生态美学角度出发,分理论陈述和实例证明两部分来分析萧红的故园情结。由此可见,萧红的《呼兰河传》不仅有叙事性的悲情描写,更有其灵活的抒情性描写,充满了大自然景色之美、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参考文献:

[1]XIAO HONG.THE FIELD OF LIFE AND DEATH & TALES OF HULAN RIVER Translated by HOWARD GOLDBLATT[M].Cheng & Tsui Company Boston.2002.

[2]萧红.呼兰河传[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4.

第3篇:呼兰河传全文范文

摘 要:《呼兰河传》中儿童叙事视角和成人叙事视角交替作用。儿童视角的运用带来的欢快、温暖的审美感觉与成人视角的运用带来的悲哀、讽刺的审美感觉交织,悲剧与喜剧交融,并统一于成人叙述者历经沧桑、彻悟人生后平静淡泊的心态,从而营造出文章整体上的中和之美。

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的中和之美,既是中国儒家诗教的原则,又是中国古代悲剧的总体要求。《礼记·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者谓之和。”《论语·八佾》记载孔子赞赏“《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认为该诗表现了自然的情欲与礼仪的钟鼓相和谐的场面,发乎情而止乎礼。从儒家观点来说,悲哀过度,怨恨过头,这都不利于人的七情的调节、社会的安定和天地的秩序。这样,中庸哲学就和文学创作、美学批评结合起来,并规定了中国古代悲剧的基本美学要求:中和之美。

曾经以《生死场》高扬抗战宏音、性格倔强的萧红在历经沧桑的人生起伏之后,在生命的后期,终于回归呼兰河,创作出她最杰出的《呼兰河传》。深入阅读《呼兰河传》,越来越发现这块20世纪40年代的文学瑰宝竟然沟通了中国古代悲剧诗学,具备了中和之美的特质。本文将从叙述视角出发,论述《呼兰河传》的中和之美。因为“视点问题具有头等重要性确是事实。在文学方面,我们所要研究的从来不是原始的事实或事件,而是以某种方式被描写出来的事实或事件。从两个不同的视点观察同一个事实就会写出两种截然不同的事实”①。叙述视角指叙述者观察的位置和角度,它不仅涉及叙述人对事物的感知,而且涉及叙述人对事物的特定看法和情感态度。《呼兰河传》中成人视角和儿童视角交替作用。成人视角是成人叙述者“我”追忆往昔的视角,儿童视角是被追忆的儿童“我”正在经历事实的视角。儿童简单纯净的声音与成人复杂评析的声音在文本中同时并存、轮换,共同影响、制约着文章的审美风格。

一、成人视角统摄着文章的审美基调

在叙述学理论中,一般来说,作者和叙述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文本中的叙述者是故事事件的直接观察者,文本外的作者只能间接地通过叙述者起作用”②。例如鲁迅的短篇小说《孔乙己》中,叙述者是酒店的小伙计“我”,这个叙述者显然和作者是分离的。而《呼兰河传》是萧红对故乡呼兰河和自己童年生活的回忆,是第一人称回顾性叙述,具有自传的性质,正如《呼兰河传》尾声中所写:“以上我所写的并没有什么优美的故事,只因他们充满我幼年的记忆,忘却不了,难以忘却,就记在这里了。”这样一来,《呼兰河传》中的成人叙述者实际上就是作者型叙述者,是作者萧红的代言人。另一方面,由于第一人称成人叙述者(或者说作者)“我”从现在的角度追忆童年往事,那么其所见所闻所感必然远远不同于童年的“我”,这样,原本是第一人称限制叙事几乎变成了全知叙事,成人叙述者就可以相当自由地出入童年往事,表达自己的情感,并发出自己的理性评判。

萧红平静淡泊的创作心态,决定了作者型叙述者在文中的叙述声音,从而节制着文章中的悲与喜,哀与怨,既不大悲,也不大喜,既不大哀,也不大怨。

萧红一生多灾多难。恋爱、婚姻的几度失败,四处流浪的经历,哈尔滨城、商市街上饥寒交迫的生活,两次怀孕生育的妊娠反应和分娩之痛,加上失眠、头痛、营养不良、肺结核病,不幸长期折磨着萧红。然而萧红生性倔强,执著地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她逃离父亲安排的包办婚姻,她断然与萧军分手,她将自己的创作思想由宣传左翼意识形态转向关注人类的愚昧,这些行为何其勇敢!可惜,厄运总是伴随着萧红,创作《呼兰河传》的她抱多病之身客居香港,从小娇生惯养、在优裕家庭中长大的端木蕻良又不能很好地照顾她,处于生命后期的萧红终于获得了对生命的彻悟以及随之而来的平静和坦然。“我算什么呢?屈辱算什么呢?灾难算什么呢?甚至死算什么呢?”③往日的恩恩怨怨都得到了压缩、积淀和升华,是的,对萧红而言,最重要的是以一颗平静淡泊的心来写作,度过生命的最后时光。而自叙式的怀旧色彩,进一步形成了萧红审美静观的态度。与现实太接近,常常不容易把握生活的内涵,而只有随着时间的更移形成适当的审美心理距离后,才能看清它的全部价值。适当的审美心理距离也为萧红提供了自身情感与题材相熟悉的时间。1938年4月29号下午,《七月》杂志社召开了《现实文艺活动与〈七月〉》的座谈会,萧红认为:“一个题材必须要跟作者的情感熟悉起来,或者跟作者起着思恋的情绪。但这多少是需要时间才能够把握的。”这里所说的情感,不再是简单的原始情绪,而是较高层次的审美情感。随着人生阅历的增加,心理距离的拉开,她能够以一种审美静观的态度去忆旧。这样,原始情绪就升华为审美情感,并且在《呼兰河传》中通过作者型叙述者的声音传递出来,统摄着文章的总体基调。

且看《呼兰河传》的尾声部分:

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

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③,我长到四五岁,祖父就快七十了,我还没长到二十岁,祖父就七八十岁了,祖父一过了八十,祖父就死了。

从前那后花园的主人,而今不见了,老主人死了,小主人逃荒去了。

那园里的蝴蝶,蚂蚱,蜻蜓,也许还是年年仍旧,也许现在完全荒凉了。

小黄瓜,大倭瓜,也许还是年年地种着,也许现在根本没有了。

那早晨的露珠是不是还落在花盆架上,那午间的太阳是不是还照着那大向日葵,那昏黄时候的红霞是不是还会一会工夫变出来一匹马来,一会工夫会变出来一匹狗来,那么变着。

这一些不能想象了。

听说有二伯死了。

老厨子就是活着年纪也不小了。

东邻西舍也都不知怎样了。

至于那磨房里的磨官,至今究竟如何,则完全不晓得了。

以上我写的并没有什么优美的故事,只因他们充满我幼年的记忆,忘却不了,难以忘却,就记在这里了。

在这段文字中,萧红以简单的句式,舒缓的节奏,对后花园,后花园的老、小主人,有二伯,东邻西舍的当下结局作出猜测与判断。几十年的岁月流逝和人事变迁就这样悄然而来,悄然而去,这其中蕴含的正是萧红彻悟人生后的平静与淡泊。有了这段尾声,就造成了欣赏的距离,此前文中小团圆媳妇被骂、被打、被烙铁烙、被放到热水锅里去烫去煮,直到被折磨而死的悲剧;长工有二伯孤独、贫穷、饱受屈辱的悲剧;甚至“我”与老祖父、后花园之间充满温暖与爱的人间喜剧都被净化、升华与超越,达到了类似宗教般的悲悯情怀:人活着就是这样无奈,生老病死、悲欢离合,谁也不能逃脱。

二、儿童视角的运用所形成的童心世界,一方面形成了充满欢快、温暖与爱的喜剧氛围,一方面由于成人视角的干预又显示出深刻与复杂,进一步促成了文章的中和之美

从《呼兰河传》第三章开始,六七岁的女童“我”开始登场,叙述者也由成人视角转向儿童视角,由几近全知叙事变成第一人称限制叙事。叙述者以儿童感受世界的方式和表述方式表现出儿童对于世界的特定看法和情感态度,这是一个迥异于成人的别样世界。瑞士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最早的活动既显示出在主体和客体之间完全没有分化,也显示出一种根本的自身中心化”④。他们分不清我和你的区别,视整个世界(包括物与人)都是跟他们一样的有生命有情感的存在物,甚至认为自己知道的别人也一定知道。在天真活泼、好奇顽皮的女童“我”的眼中,人与自然具有了灵动的气息,呈现出欢快、温暖与爱的喜剧氛围。

后花园一派生机,散发出人性的光辉,与女童“我”天然形成一种无间的心灵感应。“太阳在园子里是特大的,天空是特别高的,太阳的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蝙蝠不敢从什么黑暗的地方飞出来。是凡在太阳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拍一拍连大树都会发响的,叫一叫就是站在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似的。”大树拍一拍会响,土墙叫一叫会回答,用“健康”“漂亮”来形容太阳底下的后花园,与其说这是拟人化修辞手法的运用,不如说这是儿童对世界的真实感觉。

在女童未受世事污浊的纯净眼中,她与其周围的人也同样处于和谐、温暖的关系中。丑陋、凶狠、仇恨、欺诈、复杂都被她的单纯屏蔽了。因此,尽管有“父亲的冷淡,母亲的恶言恶色,和祖母的用针刺我手指的这些事”,但对女童“我”而言,“都觉得算不了什么”。这个淘气的小女孩整天和慈祥的老祖父呆在一起。她随着老祖父在后花园劳作,却往往把韭菜当成野草一起割掉,把狗尾草当成谷穗留着。她跟老祖父学《千家诗》,却将诗句“几度呼童扫不开”大声地念成“西沥忽通扫不开”。她还和老祖父一同吃黄泥烤猪、黄泥烤鸭,一同游戏,洋溢着天伦之乐。小团圆媳妇被其他人认为不像个团圆媳妇,有病,只有女童认为她好好的,没病,还和她聊天,邀请她一块去玩。偷盗本来是可耻的事,可是旧屋子里“小偷”女童和“老偷”有二伯不期而遇那个场景却写得充满机趣。起初“他的肚子前压着铜酒壶,我的肚子前抱着一罐墨枣。他偷,我也偷,所以两边害怕”。然后,双方各自打着算盘。有二伯要我“不说”,我希望有二伯“让我把这琉璃罐拿出去”,最终两边达成协议,各自如愿,渡过险关。

“但是,在儿童视角这一叙事策略的实际运用中,要让作者完全将自己从叙述者的身份中剥离出来,用一种纯粹的儿童眼光去审视与体察成人的世界,这似乎也是不可能的。”⑤《呼兰河传》是萧红对童年往事的追忆。追忆,本身就意味着现在的成人叙述者对于过去的童年生活的干预,这样成人视角就和儿童视角交织在一起,在儿童的叙述过程中夹杂着成人叙述者的理性审视。正如前文所分析的,《呼兰河传》的尾声部分反映出成人叙述者平静淡泊的心态,并统摄着全文的基调。但是,文中的成人叙述者是复杂的,她不能因为自己平静淡泊的创作心态就无视呼兰河的现实,放弃自己的理性审视。“说拆墙的有,说种树的有,若说用土把泥来填平的,一个人也没有”;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灯,野台子戏,四月十八娘娘庙大会“这些盛举,都是为鬼而做的,并非为人而做的”;这是成人叙述者对呼兰河人愚昧、保守、迷信的生活方式的讽刺。“满天星光,满屋月亮,人生何如,为什么这么悲凉”,“我家的院子是很荒凉的”,这是成人叙述者对生命的感叹。

即使成人叙述者不直接进行评论,读者也能感受到弥漫在小说中的成人情绪,并借助自身的社会经验和文化积累,深入思考儿童叙述者所展示的世界,将文章的主题引向复杂和深刻。《呼兰河传》第六章第十二节回忆了有二伯挨打的一个场景。此场景完全是运用儿童视角进行观察,而成人叙述者完全隐没。随着儿童叙事者视线的转移,读者的阅读感受由悲到喜,喜而趋悲。

有一回父亲打了有二伯,父亲三十多岁,有二伯快六十岁了。他站起来就被父亲打倒下去,他再站起来,又被父亲打倒下去,最后他起不来了,他躺在院子里边了,而他的鼻子也许是嘴还流了一些血。

这是三十多岁的壮汉对将近六十岁老人的壮举。读者的感觉是愤怒。

儿童叙事者的视线退后一步。

院子里一些看热闹的人都站得远远的,大黄狗也吓跑了,鸡也吓跑了。老厨子该收柴收柴,该担水担水,假装没有看见。

这是描写院中其他人的无视和冷漠。读者的感觉由愤怒转向悲哀。视线继续向前推进,描写有二伯的头部,用的是儿童化的比喻。

有二伯的头部的上一半是白的,下一半是黑的,而且黑白分明的那条线就在他的前额上,好像西瓜的“阴阳面”。

视线推进到前来有二伯身边啄食的两只鸭子。

那两个鸭子,一个是花脖,一个是绿头顶。

有二伯的阴阳面,两只突然出现的鸭子,这符合儿童的心理感受,给读者以荒唐、有趣、可笑的喜剧感,然而,细细品味之后读者分明可以感受到“父亲”的残暴,有二伯的老弱、孤立、凄凉和围观众人的冷漠。

鲁迅写于1911年冬天的文言小说《怀旧》,突破了中国传统的全知成人视角模式,引入儿童视角,成为中国现代小说叙事多样化选择的先声。近三十年之后,深受鲁迅影响,与鲁迅有着父女般感情的萧红在《呼兰河传》中将叙述策略运用得更加炉火纯青,儿童叙事视角和成人叙事视角交替作用,从而营造出文章整体上的中和之美。《呼兰河传》由此获得了在文学史上的独特地位。

① [法]托多罗夫.文学作品分析[a].张寅德.叙述学研究[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65.

② 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205.

③ 萧红.萧红全集:致白朗[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1991.1307.

第4篇:呼兰河传全文范文

关键词:童年视角 ;散文化叙事 ;思乡之情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0-0000-01

林海音于1960年创作《城南旧事》,抒写自己对故乡北京的思念之情。萧红于1940年在香港抱病完成了《呼兰河传》,在回忆中重温祖父的爱和温暖,也婉转曲折地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借以慰藉寂寞、凄凉的身心。本文试通过童年视角、散文化叙事、对故乡的思念三个方面来探寻两部经典之作的共同之处。

一、童年视角叙事

童年视角,即通过孩童眼光的观察与透视,揭示成人世界难以体察或忽略的生存景观。创作主体主要以符合儿童心理特征、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的指导思想来选择材料与组织写作,以另一种叙事方式来审视和表现世界。童年世界是单纯、天真、美好的,此时的小孩还未形成明确的社会价值观,生活的复杂使他们无法也不需要作出理性的判断,他们的话语里也没有道德化的议论和理性的说教,对世界的认识是一种纯客观的还原、透明的再现。

《城南旧事》的叙述者是一个叫英子的小姑娘,《呼兰河传》的叙述者“我”是个小女孩。她们单纯可爱,天真活泼,调皮好奇,以一颗童真之心观察她们周围的人和事,使文本呈现出浓厚的儿童色彩。在《城南旧事》中,大人们对疯子秀贞都避而远之,唯独英子敢于接近她,和她成了要好的朋友。 英子还和小偷成了好朋友,英子并不认为他是坏人,因为在她心中嘴唇厚厚敦敦的就是老实人相,是好人。在《呼兰河传》中,则更充满了童趣: “我”与有二伯共同偷东西,并约定都不说出去。

两部作品中都以大量篇幅追溯了天真无邪的童年生活,但在阅读过程中,却有不同的感受。《城南旧事》给人的是英子快乐、温暖的童年生活,而《呼兰河传》却是寂寞、孤独、凄凉的童年生活。林海音从小有个温馨和睦的家庭,因此文中的小主人公是以开朗、乐观、坚强的形象出现的,叙述语调明朗、积极,虽有苦难,但读者感受到的不是颓废失落,而是率真与豁达,蕴含着希望。而萧红从小生活在缺少父母关爱的家庭中,只有祖父相伴,且祖父在她很小的时候又离开了她,这样整部作品也就笼罩着苍凉、孤寂的氛围。

二、散文化叙事

散文化叙事即打破传统小说以情节为结构中心的叙述模式,淡化了情节,弱化了戏剧性,没有典型人物,而是以人物心理或背景氛围为结构中心,呈现出了一种自由而随意的表达形式,包括内容和形式的散文化。内容的散文化即它不以通过塑造经典形象来再现客观现实社会,揭示社会生活本质,而是随着作者的感情节奏流动,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形式的散文化即打破了传统小说的叙述模式,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情节散乱化、片段化,戏剧性不强,作者的思绪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没有明显的时间顺序。《城南旧事》和《呼兰河传》正是从这两方面彰显了小说的散文化。

《城南旧事》分为五章:惠安馆,我们看海去,兰姨娘,驴打滚儿,爸爸的花落了、我也再不是小孩子。作者没有通过这五章揭示某种深刻的社会现实,而是通过拾起童年生活的几个刻骨铭心的片段,来表达对故乡北京的相思之情,是作者乡愁之思的一种表现。《呼兰河传》共七章,第一、二章是对呼兰城风土人情的描写,第三、四章回忆了“我”在呼兰河城度过的童年时光,第五、六、七章将叙述的重点移到了小城中的人物。整部作品中没有一个主要人物来统领,没有明确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描写,因此作者就无意于揭示某种社会生活现实,而是通过对呼兰河城风俗人情的描写和捡拾童年的碎片来抒写自己对呼兰河城的思念之情。在形式上,他们的结构散乱,随作者的思绪铺排而成。

三、对故乡的思念

林海音和萧红离开故乡而不能重返故乡,她们只好借助小说来回忆故乡的的童年生活和风土人情,委婉曲折地表现了乡愁之思。

林海音五岁随父母迁居北京,在那里求学,恋爱,结婚生子,三十岁时返回祖籍台湾苗栗县。她在自传体小说《城南旧事》的出版后记《童年冬阳骆驼队》中情真意切地说:“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他们写下来吧,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①后来在其散文《苦念北平》里也深情写道:不能忘怀的北平!那里我住得太久了,像树生了根一样,童年、少女而妇人,一生的一半生命都在那里度过。快乐与悲哀。欢乐与哭泣,那个古城曾倾泻我所有的感情,春来秋往,我是如何熟悉那里的季节啊!②于是她的笔下,流露出了纯正的京味儿语言,展开了一幅幅富于北平地方特色的画卷。打糖锣的老头儿;“出红差”的场景;七月十五提西瓜灯逛街等,作者借助英子的眼睛,在有声有色的描绘中,重温童年生活,做一次精神还乡之旅,慰藉了思乡之苦。

萧红的一生短暂而曲折,从呼兰县到上海,又到东京,最后凄凉客死在香港。1940年12月,她写下了最后著作――《呼兰河传》,借以抚慰那寂寞的心情,因为“然而即使在此时,萧红的心境已经是寂寞的了”③在伤世怀旧的感怀之中,故乡的一切都变得如此清晰,富有诗意的田园风光,祖父后花园里的无忧岁月,夹带着浓浓的乡愁扑面而来。她是带着全部的人生经验和压力艰难返回童年憩息之地的,故乡曾给予她的苦涩记忆已经淡化了,她惦记着那留下她多少欢乐与秘密的后花园,蝴蝶、蚂蚁、大倭瓜、露珠、太阳和童年生活里的人物。她说:“我写的并没有什么优美的故事,只因他们充满了我幼年的记忆,忘却不了,难以忘却,就记在这里了。”④这些画面穿越辽远的时空,凝聚成萧红内心中最美最值得珍视的家园记忆,让她在生命的最后日子里梦回故乡,品味那点点滴滴的温馨,给了她一生永恒的安慰。

四、结语

林海音的《城南旧事》和萧红的《呼兰河传》从儿童视角、散文化叙事、浓浓的乡愁之思,为我们展现了童年生活和故乡的风土人情。我们和作者一起穿越辽远的时空,回到那过去的时代,那座小城和那个时代都具有了永恒的审美价值。

参考文献:

[1]皇甫晓涛.萧红现象―兼谈中国现代文化思想的几个困惑点[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

[2]傅光明.舒乙.冬阳 童年 骆驼――出版后记(林海音研究论文集)[M]北京:台海出版社,2001

[3]文洁若.乡情悠悠―林海音研究文集[M]北京:台海出版社,2001

[4]林海音.城南旧事[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2

[5]夏祖丽.从城南走来―林海音传[M].三联书店出版社,2003

[6]林海音.苦念北平―林海音作品精选[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4

[7]萧红.生死场 呼兰河传[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

注解

①傅光明、舒乙:《冬阳 童年 骆驼――出版后记(林海音研究论文集)》,台海出版社,2001年版,第258页。

②林海音:《苦念北平―林海音作品精选》,漓江出版社,2004年版,第416页。

第5篇:呼兰河传全文范文

一座小城,海内外闻名。

这就是萧红的故乡呼兰城。

呼兰,养育了三十年代著名东北女作家萧红。

呼兰,因为有了萧红的一部《呼兰河传》而蜚声。

人们誉赞哈尔滨是天鹅项下的一颗珍珠。呼兰,就是镶嵌在珍珠旁的一颗绿色的翡翠,它古老,神奇,娇美,艳丽……

呼兰因呼兰河而得名。呼兰河蜿蜒曲折,绕城而过,如一条绿色的绒带披在呼兰城的肩上,把古城打扮的年轻,漂亮,精神,诱人。传说在远古的以前,这里的土地上没有呼兰河,只有团山和蛇山。团山当时叫龟山,在呼兰城的北十多公里处。蛇山是呼兰城西面的一座小山,老百姓叫它哈拉巴山。龟山和蛇山都想扩大自己的地盘,你往我这边扩,我往你那边占。蛇山往长了抻,龟山往宽了长,渐渐的两座山就打起来了。蛇山用尾巴抡,龟山用盖子顶,打得你死我活,天昏地暗。打了多少个七七四十九天,仍不见输赢。附近的土地全荒了,草木也枯死了,土地净是沟沟坎坎。土地爷怎么劝也不行,只好上天报告玉皇大帝。玉皇大帝派王母娘娘下界阻止,龟山和蛇山仍然不听劝解。一怒之下,王母娘娘拔下金玉钗,在两山之间划了一道深沟,把两座山彻底隔开了,这道深沟就成了呼兰河。这当然是传说,无法考证了。

呼兰建城较早,比哈尔滨历史还早一百多年。呼兰由于建城早,留存的古迹很多,来哈尔滨旅游的人都要到呼兰古城去逛一逛,品味一下呼兰创关东的那段历史。

旅游的人来呼兰,首先要看的地方是萧红故居,萧红故居和新落成不久的萧红纪念馆位于呼兰城东南处。这是黑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十年著名女作家萧红1911年6月2日就生在这里,她在这里度过童年,少年,也是从这里出走,再没有回来,于一九四二年一月病逝于香港。萧红在三十一生命里,用暂短的十年文学生涯中,为后人留下了《呼兰河传》、《生死场》、《马伯乐》等百万字的文学遗产,为后人所敬仰。萧红故居的房舍建于一九0八年,是一座青砖黑瓦典型的北方民居,占地面积七千多平方米,分东西两个院落,东院为萧红家人使用,西院租借他人使用,大门朝北,共有房间三十多间。东院房后有个近二百平方米的花园,萧红的童年和在小说中写到的后花园就是在这里。经过几十年的风风雨雨,现在这里除了五间正房外,其余均是后恢复的建筑。八十年代初,呼兰成立了萧红研究会,开始保护萧红的故居,很多萧红的研究学者和游客慕名而来。我由于工作的关系,经常陪客人和友人去萧红故居参观。现在的萧红故居主体是五间正房,走进迎门堂屋中间摆着萧红故居原貌沙盘模型及有关资料介绍。当年萧红和父母居住两间东屋,如今,室内陈列着从萧红亲属和邻居那里收集来的萧红小时用过的书柜、梳妆台等器物,两间西屋陈列着所有来访过的名人照片、题字和萧红的著作。萧红故居的院落已经按照当年萧红居住时候的格局修缮完成,后花园,磨房,水井等都和当年情景一样,栩栩如生。《呼兰河传》写的情景在这里都可以找到。萧红故居自一九八六年开放以来,已经接待了十多万海内外参观者,其中研究萧红的外国友人一百三十多人次。

在萧红故居南面一公里处,是黑龙江省结核病防治院。这里是呼兰城古迹最集中的地方,也是呼兰区的正在建设的风景区之一。这里有钓鱼台、石公祠、孔子庙、天后宫、大仙堂、清爽亭、引杯亭等。由于建年已久,有一些古迹已被破坏,文物散失,现仅存的有钓鱼台、石公祠、孔子庙等建筑。南大营这里原来是一片荒郊,因几代军阀都在这里建立兵营或粮仓,又是在呼兰城的南面,当地老百姓叫这里南大营或南仓。在这南大营的南面,原来有一片偌大的坟地,是呼兰城一家有名大地主家的。这家大地主几辈中接连出了不少大官,有做知府的,有当知县的,最小的官是给皇宫把大门的。所以,年年一到清明节,这家的高官达贵,名门闺秀套着大车小辆前来祭祖,以图步步高升光耀门庭。在这家坟地的北侧,是当时驻守在呼兰军阀石占山的祖坟地。老军阀闯南奔北,不但官没升,反而官越当越小。他找了几个阴阳先生来坟地看了一下风水,阴阳先生告诉他,这里原来是一块宝地,地下有一条青龙,可惜,风水让人破了,南面的坟地正骑在青龙背上,占了他家坟里的风水。并给石占山出招,要想破这风水,只有一个办法——修一座钓鱼台,钓起青龙嘴,让青龙喝不到呼兰河水,干渴而死。石占山听了阴阳先生的话,马上兴师动众,抓来民夫,耗尽巨资修筑了钓鱼台。并且在钓鱼台里放置了无数刀枪箭戟来刺杀青龙。在钓鱼台的北面修了一座观音庙。当时这座观音庙修得很特殊,观音庙一贯都是观音菩萨面南背北,这座庙里是观音菩萨面北背南,用意是破那块坟地里的风水。钓鱼台和观音庙刚修上,老军阀死了。他的儿子石得山接了他的位,接着又在钓鱼台的北侧,修建了石公祠,纪念其父亲。

在钓鱼台石公祠北面是孔子庙,又称文庙或孔庙。是当年呼兰地方官绅为祭祀中国春秋时期大教育家孔子于一九二一年修建的庙宇。孔子庙南北长一百六十米,东西宽八十米,由大成殿、崇圣殿、东西庑、棂星门、状元桥组成。现在,呼兰已经将孔子庙修缮一新,供游人参观游览。

呼兰天主教堂是呼兰地标性建筑,建筑风格酷似巴黎圣母院。是黑龙江省保留最完好法国古教堂,它位于呼兰东大街健身广场里。该教堂一九0八年由法国传教士戴治逵主持修建,主体建筑为五层双塔式建筑,高二十米,青砖、土木结构,木楼梯直通楼顶。在晴朗的夜晚,站在塔顶可望见二十五公里外的哈尔滨的灯光。萧红的小学同学田慎茹逃婚在这里出家,萧红在哈尔滨读书时曾经多次来这里看望她。这里现在是呼兰的健身广场,每天早上,晚上人们都到这里来锻炼健身,消遣娱乐。现代的青年人也经常在这里举行婚礼和拍婚纱照。

西岗公园位于呼兰城西端的高岗处,是呼兰人气最旺的地方。过去是呼兰开运动会和各种集会的地方,现在经过多年的建设,一年四季都是呼兰人民锻炼身体,休闲娱乐最佳场所。东门为正门,面对着大街。门前有一座雕刻精细的三门木牌坊,牌坊正中的门楣上镌刻着隶书体“西岗公园”四个大字。

西岗公园始建于一九一六年,位于城大十字街西面高岗处,因地得名。《呼兰县志》记载:“西岗公园因其地也。”这里也是是个古迹较为集中的地方,有萧红墓,四望亭、昭忠祠、图书馆、英灵塔、神社、俱乐部、德政碑、花窖等古迹。四望亭位于西岗公园内东侧迎门500米处,亭子为八角形,攒尖顶,两重檐、挑脊、翘角式,内外由16根圆柱支撑。在梁坊斗拱上均绘着精美的清式北方风格彩画。重檐上是一方横匾“四望亭”三个大字。四望亭东侧明柱上挂着一副对联:“桃花细逐杨花落,山色初明水色新”。在亭子西侧挂着一副对联:“四望亭处历经沧桑留下才女迹,呼兰河水源远流长传颂萧红名”。

萧红墓简朴肃穆,葬着的是端木肆良当年珍藏着萧红的一绺青丝。墓碑正面刻着“萧红纪念碑”五个金色的大字,该碑由呼兰区人民政府建于一九九二年十月三十一日。后面的碑文,是萧红的历史生平和主要文学创作成果。与石碑在一条轴线上是萧红墓。萧红殁于香港,葬于浅水湾墓地,后迁至广州。这里是一处后建的“衣冠冢”。

西岗公园游人必到的地方是著名的花窖。花窖里有一株一百年以上的仙人掌,是亚洲之最。该仙人掌为呼兰一杨姓人家一八九六年所栽,一九二七年移入西岗公园花窖,在八代园艺师的培育下,历经百余年,现已经长成株高七点七米,相当于三层楼高,主干粗二十公分,花冠合围四米,一年四季开花结果,最多开花千余朵,随着仙人掌长高,花窖也不断加高,吸引很多游人来参观,留影纪念,叹为观止。

公园南门下坡一百米处,是呼兰清真寺,建于一八一0年,占地面积五千多平方米,四合院式建筑,院内铺设甬道,礼拜殿由大殿和瑶殿组成,雕梁画柱,小巧玲珑。文化大革命时期,遭到破坏。一九八二年政府出资进行修复,现在供教众开展宗教活动。

第6篇:呼兰河传全文范文

[关键词]象征;意蕴。病态,人生;心理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萧红是个天才而薄命的作家。在她短短31年的生命历程中,共出版了风格独特的小说、散文、诗歌以及戏剧等多种体裁的文学作品集十一部,创作总字数近百万字,她以“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笔致显示了不可多得的艺术才情和创作生命力,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鲁迅先生当年就称赞她是“当今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一般认为,萧红的创作以1938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作品包括与萧军合著的《跋涉集》,以及《生死场》《桥》《手》《商市街》《家族以外的人》《牛车上》等小说和散文,后期作品有《黄河》《汾河的圆月》《旷野的呼喊》《回忆鲁迅先生》《小城三月》《马伯乐》和著名的长篇《呼兰河传》。

《呼兰河传》从1940年9月1日在香港《星岛日报》副刊《星座》上开始连载,到12月20日完稿,12月27日全部连载完毕,是萧红继中篇《生死场》震动文坛后的又一部重要作品,是萧红后期的代表作。小说以作者的故乡呼兰河小城为时空环境,展示了故乡的人、事、物、景,用充满深情的笔致描绘了一幅20世纪20年代我国东北小城的风土画卷。像许多作家写乡土乡情的作品一样,《呼兰河传》也渗透着作者浓郁深厚的乡思乡情,如冬天雪野的旷达晶莹,夏日云彩的绮丽变幻,初春大地的明丽新鲜,秋天大豆高梁的丰饶饱满……但是,它不像有些作家(如沈从文)的作品那样。把故乡的风土民情理想化、纯净化,抒写故乡人民淳朴的生活、优美的人性,而是在对故乡回望、眷恋的同时,融进了更多质疑、否定和批判的素质,深入挖掘因受两千多年封建思想和统治毒害的故乡人民的愚昧、麻木、迷信、保守、自私、冷漠和残酷,展示了他们病态的人生和病态心理,正如作者在小说“尾声”中所说。我所写的并没有什么幽美的故事”。故乡人民麻木、愚昧的悲苦人生深深刺痛着萧红,这种痛无疑是极其强烈的,但是作为思想和艺术都已成熟的作家,萧红并没有像一般作家那样做直接的大声呐喊和直呼,而是将呐喊直呼的情绪加以收敛和控制,以圆熟的象征之法出之,含蓄隽永,意蕴丰富,耐人寻味。

象征,按照《辞海》的解释是:“文艺创作中的一种表现手法。指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来暗示另一事物或某种较为普遍的意义,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的内容在特定经验条件下的类似和联系,使后者得到具体直观的表现。”这里,所谓“特定的具体形象”。可以是具体的人象、物象,也可以是景象或者是特定的情节事象,而通过这些形象的暗示所达到的是对另一种事物的象征或对抽象义理的表达。在《呼兰河传》中,萧红正是通过对故乡呼兰小城的种种景象、事象、物象、人象,以及风俗生动具体的描绘,喻示了深受封建传统文化影响和包围着的小城普通民众的愚昧无知、自私保守、冷漠残酷的病态人生和心理,揭示了我们国民的劣根性,以期。引起疗救的注意”(鲁迅语)。

本文拟从作品景象和事象描写两个方面,对《呼兰河传》的象征意蕴作一解读。

一、景象描写的象征意蕴

熟悉萧红小说的读者都会有这样的体会,萧红特别擅长描摹自然景物,她的作品犹如一幅幅散发着浓厚乡土气息的风土画,这些风土画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小说的景物描写,并非为单纯地对自然的模拟,也不是为小说规定的时间和地点的环境,而是表现为景物描写的象征化,是让自然景物承载着作者的思想,从这景物具象中纳绎出作者及文本的抽象之思,这一点在《呼兰河传》中有着出色的表现。作品第1章描写小城环境时,作者特别着意描绘了呼兰城东二道街上一个五六尺深的大泥坑:

东二道街上有大泥坑一个。五六尺深。不下雨那泥浆好像粥一样,下了雨,这泥坑就变成河了,附近的人家,就要吃它的苦头,冲了人家里满满是泥,等坑水一落了去,天一晴了,被太阳一晒,出来很多蚊子飞到附近的人家去。同时那泥坑也就越晒越纯净,好像在提炼什么似的,好像要从那泥坑里边提炼出点什么来似的。若是一个月以上不下雨,那大泥坑的质度更纯了,水分完全被蒸发走了,那里边的泥,又黏又黑,比粥锅p糊,比浆糊还黏。好像炼胶的大锅似的,黑糊糊的,油亮亮的,哪怕苍蝇蚊子从那里一飞也要粘住的。

小燕子是很喜欢水的,有时误飞到这泥坑上来。用翅子点着水,看起来很危险,差一点没有被泥坑陷害了它,差一点没有被粘住,赶快地头也不回地飞跑了。

若是一匹马,那就不然了,非粘住不可。不仅仅是粘住,而且把它陷进去,马在那里边滚着,挣扎着,挣扎了一会,没有了力气,那马就躺下了。一躺下那就很危险,很有致命的可能。但是这种时候不很多。很少有人牵着马或是拉着车子来冒这种险。

这个大泥坑不仅阻碍了交通,而且车马行人常常陷溺其中,猫狗鸡鸭屡有淹死,抬车抬马的事不知发生了多少回。而小城的人们呢?对这个使他们面临险境的大泥坑态度各异,侥幸过了大泥坑的,自以为是英雄,被大泥坑吓得脸色发白两腿打战的,自然是胆小鬼。不幸陷入其中,总有人围过来看热闹,当然,也总是有热心人帮忙。也有人提出过解决问题的建议,比如拆除路边院墙从而拓宽道路,甚至有人荒唐地提出沿街植树让行人攀树越过,等等。但是,就是没有一个人说过最简单易行的办法:用土填平。因而大泥坑就得以年复一年地陷落车马行人而人们却束手无策。萧红之所以如此浓墨重彩地描写呼兰小城这不光彩的一角,“尽态极妍”地展示呼兰人对大泥坑的精神态度,其用意就在于要对此赋予深刻的象征意蕴:就像泥泞不堪阻碍交通、陷入其中难以自拔的大泥坑一样,混沌懈怠的呼兰城的社会生活也在阻滞着社会的前进与发展。更令人悲哀的是,呼兰城的人们面临此境却安于现状不思改变,甚至沉湎于其中而津津乐道,在这种生存威胁中享受刺激或者对它心生感恩,并且自欺欺人地享用“淹猪肉”的福利。大泥坑的隐喻是非常深刻的,就如同腐朽的传统陋习,在人们集体无意识的历史惰性中存活,虽然腐烂,但人们已经在长期适应中认同了它存在的合理性,僵化、保守、自私的思维方式制约了他们对现实变革的能力。正如鲁迅所言:“造物的皮鞭没有到中国的脊梁上时,中国便永远是一样的中国。决不肯自己改变一支毫毛!”由此,作者为我们营造了一种超越作品文字描写本身的审美空间,让读者领悟到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回味无穷。可以说,这种象征手法的运用,使作品中原本并不突出的社会背景蕴含了一种澡广的时代意义和历史韵味,呈现出一种超时空的魅力,流露出作者对于民族命运、民族“病态”的忧虑。

二、事象描写的象征意蕴

从小说发展的趋势来看,由于象征诗意的不断渗入和增强,现代小说与传统小说相比,其叙事功能和故事性被大大削弱,叙事和故事成分虽还存在,但常常失去了自身的独立性,故事或事件成为象征体,它暗示或隐喻着作者某种思想。萧红的小说就具有这样的特点。

《呼兰河传》的第5章和第7章分别讲述了“小团圆媳妇”和王大姑娘的悲剧故事,通过她们生命悲剧的展示,隐喻了呼兰小城普通民众那种愚昧无知、冷漠残酷的“看客”的病态心理,寄托了作者深深的忧民意识。

在小城人们死水般的生活里,任何一点“越轨”“反常”,一点觉醒,一点对美好事物的追求,都被禁锢得完全窒息。年仅12岁就散了人家童养媳的团圆媳妇,只因一顿能吃三碗饭,长得高大健美,整天乐呵呵的,没有一副团圆媳妇“应该有”的低眉顺眼,诚惶诚恐的样子,在她的婆婆和外人眼里就不像一个团圆媳妇。于是婆婆要给她一个。下马威”,把她吊在大梁上,拿皮鞭打得昏死过去,打得生了病,不去反省自己的举动,只是按照风俗,有病就请跳大神的。邻里乡亲似乎也是关心至极,这个给出个偏方,那个一条邪令,到最后竟然听从大神的胡言用开水给小团圆媳妇洗澡。“看热闹的人,络绎不绝地来看”,小团圆媳妇被热水烫的哇哇乱叫,逃命似的狂喊,她的旁边站着的三四个人依然从缸里舀起热水往她头上浇,“她求救于人的时候,并没有一个人上前去帮助她,把她从热水中解救出来”,等到人们都以为小团圆媳妇死了的时候,“大家都跑过去拯救她。竟有心慈的人流下泪来”。萧红这样描写了围观者:

看热闹的人,你望望他,他望望你,虽然不知道下文如何,这小团圆媳妇到底是死是活,但却没有白看一场热闹,到底是开了眼界,见了世面,总算是不无所得的。

“看客”们竟然以一个年轻姑娘的死来填补生活中的无聊和空虚,这和《药》里的华老栓及茶客们如出一辙。小团圆媳妇又活过来了,大神说洗澡必得连洗三次,还有两次要洗,竞又无一人提出质疑,“于是人心大为振奋,困的也不困了,有回家睡觉的也精神了,这来看热闹的不下三十人,个个眼睛发亮,人人精神百倍”,又是“浇水的浇水,按头的按头”。一个还未成年的小团圆媳妇就这样被一群愚昧无知、麻木冷漠的人们折腾死了。一场残忍的闹剧散场了,众人又回家过起自己的日子,就像那位刚埋葬了小团圆媳妇,享用了主家提供的酒饭的有二伯说的:人死还不如一只鸡,一伸腿就算完事。这是一幅名副其实的愚民作恶图。可悲的是,他们却不自知,还自以为是,心安理得,认为自己是在行善。

第7篇:呼兰河传全文范文

关键词: 萧红 《呼兰河传》 女性解放

长篇小说《呼兰河传》是萧红于1940年12月在香港创作完成的,全书以呼兰河这个小镇为时空环境,描绘了一幅20世纪20年代我国东北小镇的风土画卷。《呼兰河传》问世后,曾有许多人对它表现出不屑,认为这是一部失败的作品。《呼兰河传》的主题是最初一些批评者攻击的主要方向,他们认为这部作品没有革命性、战斗性,对时代、社会的揭露和批判不够,缺乏思想性。茅盾就曾在《呼兰河传》的序言里说:“在这里,我们看不见封建的剥削和压迫,也看不见日本帝国主义那种血腥的侵略。”随着时代的变化,这种批评的声音变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全新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萧红的《呼兰河传》在为读者描绘那个特殊时代的同进,又超出了时代的局限,将作品的主题扩展为对人生、对社会、对人性的深层认识。如有学者认为:“从萧红的主张中,我们也看出了萧红创作思想的逐步提高和深化,她创作的着眼点不仅仅局限在国民抗战意识的鼓动、激发和歌颂上,更将视角深入到民众觉醒并抗争的根本——国民性上,这一点同鲁迅先生的创作思想是相通的。”①

和许多优秀的作品一样,《呼兰河传》的主题具有不确定性和朦胧性,这种不确定性和朦胧性不仅是它的特点,更是它的优点。“由主题的不确定性所留给读者的想象的余地,更能使读者在想象和再创造中获得愉悦,从而提高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②在《呼兰河传》的众多主题中,对女性命运的探索不仅是《呼兰河传》的一个重要主题,还是萧红作品的永恒主题。下面笔者通过对文本的细读深入探讨萧红在女性解放问题上的独特思考。

二、女性的天空

萧红受到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洗礼,接受了个性解放的思想。为了寻求温暖与爱的家园,她毅然逃离了令她失望的“父亲的家”,但终其一生,也未能走出男权社会的阴影。萧红与汪恩甲、萧军、端木蕻良三人的三次婚恋,使她饱尝了寻找爱情和家园的坎坷、屈辱与悲欢,最后在贫病交加中结束了苦难抗争的一生。“在中国现代文学时期,是女作家最先勘破男权社会这一压迫女性、推行男权专制统治的秘密,并在文学叙事中不断地加以开掘和表现”③。萧红曾感慨地说:“我一生最大的悲哀和不幸都是因为我是个女人……女性的天空是低的,羽翼是稀薄的,而身边的累赘又是笨重的。”这道出了觉醒女性夹缝生存的事实,作为一个反抗男权专制社会的新女性在饱尝了爱情经历的痛苦后,树立了极端的女性意识,她把自己对生命的体验与感悟、自己的孤独与忧伤、寂寞与惆怅汇入笔下的艺术世界。

在《呼兰河传》中,作者花费了大约四分之一的篇幅表现小团圆媳妇的不幸遭遇,由此可见作者对女性问题的关注,并希望通过作品揭示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引起世人的关注。

一开始读者接触到的小团圆媳妇,是一个健壮、活泼、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生命:“她的头发又黑又长,梳着很长的辫子,普通姑娘们的辫子都是到腰间长,而她的辫子竟快到膝间了。她脸长得黑乎乎,笑呵呵。”但是,她的这些特征却与人们印象中团圆媳妇的形象不相符合,因而她遭到了人们的种种非议。院子里的人说:“太大方了,不像个团圆媳妇。”周三奶奶说:“见人一点也不知道羞。”杨老太太说:“头一天到婆家来,吃饭就吃三碗。”二伯说:“团圆媳妇也不像个团圆媳妇了。”邻居左右还说哪有那样的团圆媳妇:“一点也不害羞,坐得笔直,走起路来,走得风快。”总之,她不像个男权社会中理想型的低眉顺眼、战战兢兢的团圆媳妇样子。对此,男人们并不大在意,但众多妇女却都愤愤不平。正像凯特·米莱特在《性别政治》中一再重申的那样:“父权制不是要女性公开接受自己的从属地位,而是严格划分性别角色的方式,规定女性接受它。当性别角色的观念,通过经年累月,甚至上千年的不断重复加强,在几乎所有人的思想中普及开来、扎下根去的时候,女性便将它视为天经地义而自觉接受下来,并贯彻到了自己言行的方方面面,正是这样的女性心理,使他们服从于父权制的统治。”④于是,同为女性的婆婆开始了对儿媳的“调教”。正如婆婆自己所说:“我也是不愿意狠打她的,打得连喊带叫的,我是为她着想,不打得狠一点,她是不能够中用的。”在婆婆的内心深处,她真心认为自己所做的一切的确是为了儿媳,因为她觉得现在的团圆媳妇是无法做人们心目中的好媳妇的,所以作为婆婆,她有责任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而这义务在他人看来的确就是一种善意。只是令她没有想到的是,正是在她与其他妇女们的“善心、好意”之下,—个活泼、健康的小姑娘不到半年就被调教得撒手人寰,而婆婆自己也从此坠入极端贫困的深渊。

三、超越“第二性”

萧红为什么会这么执著于女性关怀呢?首先,这与她的生平和经历是密不可分的,萧红短暂的一生,真可谓命运多舛。8岁时母亲病逝,后来在求学、生活中,饱经风霜,颠沛流离。萧红刚步入社会就遭受到来自男性社会的冷漠、欺凌,迎接这个“娜拉”的是上当受骗被弃于旅馆,在中成为“女人”,身怀六甲而无分文,陷入生存绝境。是萧军以拯救者的面目出现在萧红面前,将她从危难中解救出来,但拯救的同时“伤害”也开始了。两萧的冲突不全是情感冲突、个性使然,而是一种“情”所无法左右的冲突,即女性与主导意识形态乃至整个社会的冲突。萧红作为一个创作力极其丰富的女作家,面对男权社会给她带来的种种屈辱与不幸,最好的方法就是用自己手中的如椽大笔对准她所不满的一切。

除此之外,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她深刻地知道女性解放对社会解放和民族解放的重要意义。在萧红那个时代,如果想要实现阶级的解放,就不能忽略人的解放,尤其是不能忽略女性的解放。作为一个女性作家,她在这方面的认知是独特的,并且是具有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的。著名女权主义学者琳内·塞加尔在回答“为何需要女权主义”这一问题时所做的总结是:“因为女权主义最激进的个人和集体目标,依然有待实现:一个美好的世界不会只是为了某些妇女,而应为了全体妇女。”⑤她又作了补充:世界愈加美好不只为了女人,也包括男人。21世纪的女性已经深刻地体会到,女性解放的目的是寻求自由、独立和幸福,而不是为了把男性贬为“第二性”,更不是为了把自己关进上一个虽闪烁着光环却是枷锁的“女权主义”的笼头。妇女运动从萌芽状态发展到今天,已经有近300年的历史了。回顾这漫长的道路,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跪着的妇女形象渐渐演变为一个直立行走的人的形象。这其中的改变是巨大的,但仍然不够,因为路漫漫其修远,前行的道路仍充满莫名的险阻和不测的风云,世界上不同性别的人群——男性和女性只有真正做到满怀真挚与理解,携手并进,共同面对未来,才是一个自由而完整的世界,这正是包括萧红在内的女性解放者所期盼的一天。

注释:

①李燕.略论《呼兰河传》的艺术魅力.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3,VOL29(3).

②童庆炳.文学理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第3版:212.

③刘传霞.被建构的女性——中国现代文学社会性别研究.济南:齐鲁书社,2007:236.

第8篇:呼兰河传全文范文

1.两本“武汉记”

“七月十五盂兰节,呼兰河上放荷灯。大家一齐等候着,等候着月亮高起来,河灯就要从水上放下来了。大概是几千几百只。灯光照得河水幽幽发亮,水上跳跃着天空的月亮。真是人生何世,会有这样好的景况。当那河灯流到极远的下流处的时候,看河灯的人们,内心里无由的来了空虚:那河灯,到底是要漂到哪里去呢?”

这段文字取自萧红最重要的作品《呼兰河传》,75年前她正是在武昌小金龙的陋巷中写出了它。

1937年9月,萧红和萧军一起从上海来到武汉。当时正值抗战初期,武汉是政治文化中心,来自全国各地的精英云集于此。萧红如鱼得水,她放手创作,参加《七月》讨论,受过被特务捉走的惊吓,也有与朋友漫步紫阳湖畔、游东湖、看长江的闲暇时光。

正是在这时,她起笔写《呼兰河传》。

但写完《呼兰河传》前两章后,萧红就放下了笔。因为此时的她需要在萧军与端木蕻良之间艰难抉择,她最终怀着萧军的孩子,与端木在武汉举行了此生唯一的婚礼。

从萧红离开汉口前最后居住的三教街旧址,步行到胡兰成工作过的江汉路大楚报社原址,前后不过十来分钟。但实际上,萧红离开武汉五年后,胡兰成才到武汉。因为胡兰成,武汉这座城市不可避免地进入张爱玲视野,也自然而然出现在她的笔下。虽然严格说来,张爱玲没有来过武汉――出于种种考虑,她拒绝了胡兰成的邀请。

张爱玲在自传小说《小团圆》中完整真实地再现了这段经历。武汉空袭带给胡兰成的惊恐不安,她也只是报以英国人般尴尬的微笑,她不是没经过空袭。倒是胡兰成与武汉小护士的恋情令她方寸尽失:“知己知彼,你如果还想保留他,就必须听他讲,无论听了多痛苦,但是一面微笑听着,心里乱刀砍出来,砍得人影子都没有了。”

家世金贵,人才风流。作家王安忆曾评张爱玲太过聪明,从不以身事险。张爱玲在《小团圆》中也承认,自己只为母亲和胡兰成伤过心。这次,来自最亲的人的伤害,她无从躲避,也避之不及。但唯有经历,方能无隔。到了晚年,她写《色戒》方能炉火纯青,藏无言哀矜于一针见血吧。

萧红和张爱玲以自身经历和作品写就的“武汉记”,是两部独特的大时代中的私人史,里头有国破家亡之痛,有缠绵悱恻的爱情,更有民国才女对美好那一份无尽的渴慕,撞得头破血流也挡不住她们的追寻。

2.半部红楼梦

萧红和张爱玲有许多共同之处。萧红和张爱玲都成名于上海。同为24岁,前者写下《生死场》,后者写出《红玫瑰与白玫瑰》。

对于萧红和张爱玲来说,武汉也是相当重要的城市。因为她们小说般起伏的感情,在这座城市划下重重一笔。彼时,这座城市炮声隆隆,杂之以新旧观念的冲突,历史的漩涡不断裹胁着人,把人抛起来又甩出去。有人随波起伏,也有人不甘沉沦。

她们都是民国时期新女性。追求个性独立,爱情自由。但未见得遇到好的时代。作家素素说过,民初,男人多是旧文人,女人却是新女性。

她们自己的矛盾也俯拾皆是。向来无情无义的张爱玲为贪那点爱,不得不屈就,萧红更甚。她的女人的自我牺牲精神常常泛滥出来,对别人好过头,之后又难免不平。

她们也不知要往何处去,但她们艰难走出的,那些满布凌乱、歪斜、稚嫩脚印的道路,会叫后来者看到。

两个人最大的不同是,萧红痴,曾自比红楼梦中的傻大姐,像香菱学写诗,梦里都写。张爱玲精,不介意别人夸自己聪明,甚至为此得意。

香港文人对萧红有偏爱。女作家李碧华文章明显受张爱玲影响,却说自己最爱的女作家是萧红。除了萧红最终死在香港,或许因为萧红代表更原始,更本真,孩童般的天籁之音――还没来得及学会算计和包装,很傻,会遍体鳞伤,仍一意向前,显得更傻,却让人痛惜又折服。

萧红和张爱玲都喜欢《红楼梦》。天真的萧红死得早,死的时候,留下遗言:我将与碧水蓝天永处,留下半部红楼让别人去写。后半句是: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慧黠的张爱玲活得长久,张爱玲后半生研究《红楼梦》,并发表专著《红楼梦魇》。这仿佛是个比喻。

第9篇:呼兰河传全文范文

【关键词】散文化;结构章法;情节;抒情方式;语言;意境

The prose of the theory Xiao Hong work turn to incline to-from 《hulan river legend 》see it appreciate beauty feeling to know

Xia Hong-ji

【Abstract】This text pass the Xiao red representative work 《hulan river legend 》, analysis its work spread incline to of culture.

【Key words】The prose turn;Structure composition;Details;Sentiment way;Language;Artistic conception

萧红,这位值得人敬佩、同情、思考的作家,自中国最北方的城市走来,又在中国最南方城市的一角寂寞逝去的女性,总共才活了三十一岁,就其创作的成就来说,她虽然算不上是一位伟大的作家,但是她却是中国现代小说史上最善于建立自己的艺术风格的作家之一。她的创作生涯不及十年,然而她凭借一支生花妙笔对中国现代小说的散文化﹑抒情化,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萧红体”小说模式。如果说她小说所反映社会生活的广度与深度是许多作家都可以达到的,而她那种才华横溢、不拘一格、其清如水、其味如散文的小说风格,则是别人无法重复,更无法代替的。从某种意义上讲,她小说的生命主要在此,她对中国现代小说的贡献也主要在此。

中国现代小说的散文化,在鲁迅的小说创作中已初见端倪,以后又经郭沫若、郁达夫、废名、直到沈从文等几位作家的努力,小说散文化才终于成为相当一部分现代小说家自觉的美学追求。萧红的《呼兰河传》运用了这一成果,并对此进行了创作性的发展,就其描写生活的力量、独创性及其作者在艺术上进行的探索和艺术风格的形成来说,《呼兰河传》是她的一部代表力作。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其散文化风格的倾向。

1. 萧红小说的散文化倾向表现在其创作的结构章法上

从小说的组织结构方式来看,有“散文化”倾向的作家一反古典情节叙事小说靠单纯的因果逻辑来组织完整生动的故事情节的表层结构方式,而在抒情功能的推动与抒情内容的要求下,以心理情感逻辑来组织结构作品,从而赋予抒情小说以具有内在秩序和情理线索的深层结构。通俗一点讲,也就是在中国传统小说中,结构形式通常是以线形的时间关系和因果关系来组织完整的故事情节。其结构的主要依据在情节。而萧红的小说常常又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贯穿始终的人物形象,更缺乏建筑家一般的构架体系,它主要是通过某些生活片断的细腻描绘,来揭示社会生活,表达作家的思想感情,这样就使她的小说结构挥洒自如,呈现出非情节化、非戏剧化的散文化特征。这种叙事作品散文化现象,说明萧红小说在结构上对时间性因果关系的忽略,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呼兰河传》知晓。

2. 萧红小说的散文化倾向表现在情节的淡化上

在她的小说中,艺术结构的重心由情节叙事转移到了抒情性内容上了,不再热衷于按一般因果逻辑将人物及其命运纳入到一个完整统一,紧张生动且富于戏剧性情趣与悬宕巧合的情节过程之中,这样就淡化和减弱叙事因素。因此小说的内容就具有片断性、零碎性和印象性。《呼兰河传》中就有具体体现,它没有贯穿全书的典型人物,整篇小说也没有什么牵动人心的连贯情节,更不像传统小说那样:根据前面的情节就可以基本猜测到后面的内容。但是它却是引人入胜的,当你看完前一章时,你就会不自觉的翻向第二章,因为章与章之间的连线不是靠情节,而是靠作者的感情。作者饱满的生活激情,总是从描写中自然地流露。

3. 《呼兰河传》的散文化倾向表现在其抒情方式上

小说散文化不只是一种手段和原则,也是一种心态,是作者审美态度及其在创作活动中抒发感情的一种特定形式。从这个意义上讲,散文化往往同抒情化连在一起,《呼兰河传》在开放自由的结构和波俏流动的文学中,还散发出真挚亲切,感人肺腑的抒情风味。

4. 萧红的散文化倾向,还可以从她对语言的运用上进行分析

在她的前创作中,语言风格已初步形成,唯一不足就是还有几分生涩之处。但在《呼兰河传》中,这种不足已没有丝毫痕迹,活脱、自然的口语跃然纸上,让人读后心存清新之感。这一点不同于传统小说中的语言风格。传统小说的语言往往书面语言较重,读起来也不是那么朗朗上口,反而有晦涩难以下咽之感。寓意虽深但让人捉摸不透,有时还掺杂着隐语、暗讽、扑朔迷离、匪夷所思,从这一点说,萧红就做得让人无可挑剔,她虽是一个乡土作家,运用的是北方人民群众口头上所常用的语言,但在作品中却找不到过于生僻的字眼,语言明白晓畅,不加雕饰,虽通俗但自然动人,虽平实但意义隽永,她的语言如行云流水,明丽天然,富有艺术表现力。既有抒情诗的蕴藉的诗意,又有绘画的绚丽多彩,即便是再寻常、再普通的事物,也会在她的笔下显得楚楚动人、惹人怜爱。在作品中有这样一段精彩的描绘:

蜻蜓是金的,蚂蚁是绿的,嗡嗡的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圆圆的就和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这榆树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来了风,这榆树先啸,来了雨,大榆树就冒烟了,太阳一出来,大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

它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了。

作者以一个孩童的视角,用简短、朴素的话语把童年时代的乐园描写得生机盎然,栩栩如生。令人不禁联想起自己的快乐童年。一个偏僻的小城,生活单调沉滞,没有动人情节,没有惊人举动,但作者却运用语言的魅力赋予了它一种动人的艺术力量,赋予它一种生命力,她的语言之所以生动传神与作者对题材的把握和表现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跟作者起着一种思恋情绪。她所要表现的题材,正是她所熟知和思恋的。

5. 萧红作品的散文化表现在她对意境的追求

意境严格来说,它属于诗歌审美范畴。后来逐步被散文、小说、绘画所采用。小说意境与诗歌意境在许多方面有着不同之处。但萧红却把意境恰到好处地运用到小说之中。在她的作品中,虽不着重对字句的提炼,但她对意境的创造把握的非常到位。表现在对场景的设计,对艺术氛围的渲染,对人物感觉情调的创造上。

作者在创作作品时,重视的不是情节,而要力图创造出一种“总的气氛,总的调子”,也就是一种凄婉、悲怆、沉郁、哀怨的境界,但这种境界并不是单一色调的。让我们来共同感受一下火烧云的景象吧:

晚饭一过,火烧云就上来了。照得小孩子的脸是红的。把大白狗变成红色的狗了。红公鸡就变成金的了。黑母鸡变成紫檀色的。喂猪的老头子,往墙根上靠,他笑盈盈的看着他的两匹小白猪,变成小金猪了,他刚想说:

“他妈的,你们也变了……”

他的旁边走来了一个乘凉的人,那人说:“你老人家必要高寿,你老是金胡子了。”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堂堂的,好象是天着了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