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第三学年个人总结范文

第三学年个人总结精选(九篇)

第三学年个人总结

第1篇:第三学年个人总结范文

关键词:产业结构 就业结构 结构偏离程度 就业弹性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11-166-03

一、引言

江苏省是我国经济强省之一,在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经济总量保持快速稳定增长,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但经济的增长并没有带来就业的相应增长。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应相互影响,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可以促进劳动力素质、劳动效率不断提高。江苏省应协调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关系,保证二者在相互影响的过程中相互促进。本文采用江苏省2000-2015年近15年来相关数据,对其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立足于分析江苏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现实状况,为最终二者协调发展从而促进江苏省经济更加全面协调发展提供依据,分析数据主要来源于《江苏省统计年鉴》。首先分析江苏省产业结构以及就业结构近15年来变动情况,接着采用就业弹性、结构偏离程度作为研究方法来剖析江苏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本文将为有关决策提供相关的最新数据。

二、江苏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分析

首先对江苏省生产总值变化与就业人数变化进行比较分析,然后再就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动分别分析。

(一)江苏省生产总值与就业人数变化分析

2015年江苏省GDP总量为70116.38亿元,是2000年的8.2倍,年平均增长率15.16%。而2015年全省就业人数是4758.5万人,是2000年的1.08倍,年平均增长率仅为0.5%。可见生产总值的大幅度增长没有带来就业的同效应增长,全省近15年来生产总值与就业人数增长率对比分析见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江苏省GDP的增长率虽然随着大的经济环境而有所波动,2005年增长率达到最高值23.96%,近年来有所下降并逐渐趋于平稳,2015年增长率又上升为15.6%,但总体来看生产总值的增长率远远高于就业人数增长率。大体来说,就业人数增长率和生产总值增长率的变动趋势是一致的,会随着生产总值的增长而有所增长,江苏省就业人数增长率2006年达到最高值1.1%,但增长速度远远低于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近15年来增长幅度一直较低,只有2006、2007两年的增长率超过1个百分点,其他年份增长率都在1个百分点以下。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加快经济发展并不能妥善解决就业问题,而且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在不断减弱。在长三角地区,江苏省可以说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军,面临着国家实行产业转移以及技术进步的重要需求,就要改变思路,依据产业结构调整解决产业与就业之间的矛盾,提供解决就业困难的新途径。

(二)江苏省产业结构的变动分析

产业结构是指生产要素在各个产业之间的比例构成和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联系,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金、人力资源和各种自然资源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配置状况及其相互制约的方式。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表现为经济总量的增长,同时必然伴随着产业结构的逐步调整演变,江苏省2000-2015年产业结构变动情况见图2所示。

从图2可以看出,江苏省的产业结构在2000-2015年间经历了较大的变化,三次产业也分别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首先,总体而言,第一产业在我省GDP总值所占比重呈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由2000年的12.26%降至2015年的5.68%,降幅十分明显。其次,第二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趋势是先升后降,但升降幅度都较小,总体上保持了一个比较平稳的发展趋势,也说明了第二产业在江苏省GDP结构中始终占据重要的地位。最后,第三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2002年至2004年呈现出缓慢下降的趋势),从2000年的35.88%到2015年的48.61%,增幅比较明显,至2015年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已超过第二产业。

从长期的变动趋势来看,江苏省三次产业2000-2015年间在GDP中所占的比重有了明显的改善,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三产业比重持续上升,按照较为先进的产业发展理论来看,江苏省的产业结构正逐步走向更合理的方向。2015年江苏省GDP中第三产业的产值首次超越第二产业,实现标志性转变。可以预见,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第三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将会逐步提高,是江苏省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的重要途径,第三产业将逐渐成为我省经济平稳发展的主导力量。

(三)江苏省就业结构的变动分析

依据配第-克拉克定理:三次产业间存在相对收入的差异,这种差异会促使劳动力从低收入的产业向获得更高收入的部门移动。一般转移的规律是: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较低收入的第一次产业向较高收入的第二次产业移动;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又会从第二产业向收入更高的第三次产业移动。结果,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不断变化,导致第一次产业人数减少、第二次和第三次产业人数增加的结果,江苏省近15年来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变动情况见图3所示。

从图3可以看出,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投入量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不断下降,从2000年的42.8%下降到2015年的18.4%;而同时,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员均呈现出不断增加的现象,第二产业的就业人员从2000年的30.22%提升到2015年的43%,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员从2000年的26.98%提升到2015年的38.6%。对比图2和图3可以看出,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大体变动趋势是一致的。但是,从构成比重数值上进行比较,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仍存在较大的差异。从各产业分析来看,第一产业尽管不论是产业结构比重还是就业结构比重均在逐年下降,但是,其在产业结构中所做出的贡献和其吸纳的劳动力数量是不成比例的,2000年第一产业在总产值所占比重为12.2%,但其就业人数所占比重为42.8%,产业结构比重最低,就业人数比重最高,到2015年第一产业结构下降为5.7%,就业人数比重下降为18.4%,就业人数比重仍然远高于产业结构比重。第二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先升后降,2000-2006年一直呈增长趋势,2006年以后有所下降,但其劳动力的投入则一直保持着逐渐增加的态势。江苏省第三产业产业结构比重与劳动力投入的比例均在逐年增加,但从具体数值上分析可以看出,第三产业生产总值于2015年已超越第二产业,产业结构比重大于第二产业,但第三产业吸纳的劳动力人数却远远少于第二产业,2015年第三产业就业结构为38.6%,第二产业就业结构为43%,这跟一般的经济发展规律是存在一定差异的。

三、江苏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关系分析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相互影响、彼此作用,二者协调与否,对经济的增长和劳动力的合理转移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劳动力的结构发生变化,相应地各产业劳动力数量、质量也会发生变化,对产业结构的优化产生重要影响;而产业结构的持续优化使劳动力向技术要求高的产业转移,从而能促进劳动力素质的不断提高和就业结构的优化,同时也能持续扩大就业数量。因此,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是否协调发展是考察产业结构调整合理化水平的重要指标,二者的协调发展是有效促进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优化的必然要求。

江苏省产业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总体趋向合理,但是由于各产业技术进步的速度不完全一致,也存在就业结构转换要慢于产业结构转换的非同步化转变问题。

(一)产业结构偏离度分析

可以用结构偏离度来表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结构偏离度是指各产业的增加值比重和就业比重之比与1的差,计算公式为:结构偏离度=GDP的产业构成百分比/就业的产业构成百分比-1。对计算结果的评价标准是:结构偏离度为负数,表示该产业劳动力过剩,存在隐性失业,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促使劳动力向其他产业转移出去;结构偏离度等于0,意味着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已经达成一致,在总量上达到均衡状态;结构偏离度为正数的话,表示该产业吸纳劳动力不足以支撑产业的发展,需要更多劳动力以使产业发展与吸纳就业的数量保持一致。江苏省2000-2015年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度见表1所示。

从表1的计算结果可以看出,江苏省第一产业结构偏离度一直小于0,而且基本维持在-0.72左右,2000-2015年第一产业结构偏离度变化幅度不大。相比其他两个产业,第一产业的负偏离度较高,表明第一产业劳动力仍较富余,而且这种较高的负偏离度持续时间较长,意味着第一产业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难度较大,主要是由于目前江苏省第一产业的剩余劳动力所具有的技术知识层次较低。第二产业的结构偏离度在2000-2015年间一直为正值,并且呈下降趋势,由2000年的0.72下降到2015年的0.06,这表明第二产业的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逐步趋于均衡状态,但就业比重仍小于产值比重,说明第二产业仍然存在进一步吸纳劳动力的潜力,但是吸纳空间不大。第三产业的结构偏离度在2000年到2006年期间呈下降趋势,由0.33下降到0.1,于2008年出现反弹,此后有一个上升变化,偏离了均衡状态,这表示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的空间较大,应吸纳更多的劳动力促使第三产业发展。总体来看,江苏省第一产业劳动力存在过剩现象,第二产业基本饱和,而第三产业具有吸纳大量的劳动力的空间,从而第一产业的剩余劳动力应向第三产业转移,但这些剩余劳动力属于知识层次较低的人群,而第三产业又需要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人员,所以江苏省应大力提高劳动力人群的素质,实现劳动力的合理的转移,最终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

(二)就业弹性分析

就业弹性系数是指就业人数增长率与GDP增长率的比值,即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所带来就业增长的百分比。评价标准是:某产业的就业弹性系数越大,说明该产业吸收劳动力的能力就越强;当就业弹性水平较低时,即使经济保持高增长,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也不强,经济的发展不一定会对就业有较强的拉动。就业弹性系数反映了经济增长带动就业的比率关系,可以作为衡量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的另外一个指标。计算公式为:就业弹性系数=就业增长率/GDP增长率(经济增长率)。江苏省2000-2015年三次产业就业弹性见表2所示。

由表2的就业弹性数据可知,第一产业的就业弹性系数一直是负值,说明江苏省第一产业吸纳的就业人员在2000-2015年期间逐步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第二产业的就业弹性系数2000-2014年均为正值,2015年为负值,表现出随着第二产业的发展,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也越来越强,但2015年第二产业劳动力开始向外转移。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系数一直是正值,充分体现了第三产业吸纳就业人员的积极作用。结合江苏省经济增长率与就业增长率的情况,可以分析出,第一产业在江苏省产业结构中所占比重越来越低,其所容纳的劳动力已经过剩,不仅不能再吸纳新的劳动力,而且第一产业原有劳动力也正在向其他产业转移。近15年来江苏省第二产业经济增长速度总体上逐渐放缓,产业结构比重近年呈下降趋势,其对劳动力的吸纳速度要慢于经济增长速度,但从劳动生产率角度来看整个产业是在提高的。第三产业的就业增长速度2000-2015年间远远低于其自身经济增长速度,2013-2015年第三产业就业弹性系数开始高于第一、第二产业,说明其吸纳劳动力的能力逐渐高于其他两个产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来支撑其经济发展的需求。所以,为了进一步提高江苏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充分就业,应该继续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并不断提高劳动力的素质以满足高技术产业就业需求。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江苏省产业结构以及就业结构的变动情况,以及产业结构偏离度和就业弹性系数的分析,可以发现,江苏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存在一定的不协调性。2015年,三次产业产值构成比例为5.7∶45.7∶48.6,实现了产业结构“三二一”模式的标志性转变,第三产业在江苏省已经占据重要的位置,但是劳动力在产业之间的转移相对滞后。总体上,江苏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动趋势一致,二者之间最终能够达到长期稳定的动态均衡关系。由历年江苏省产值构成和就业人员构成比例变化可以看出,产业结构对就业结构的影响是显著的。因此,江苏省在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应加大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调整力度,从产业结构的突破来优化就业结构,逐步使二者相互适应、彼此协调,从而提高江苏省整体就业水平。具体建议如下。

(一)积极发展现代高效外向型农业

江苏省农业大力发展科学技术,重点支持关键领域、重要产品、核心技术的科学研究,突出发展园艺、畜牧和水产等高效产业,培育优质水稻、优质畜禽及特色水产等优势产业。同时,加强农业服务体系,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形成农业产业链。这样既能促进农业的有效发展,又能增强农业自身对高素质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提供部分就业岗位,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就业压力。

(二)科学调整工业产业结构

江苏省应科学发展劳动力吸纳能力强的产业部门或相关生产环节,着力发展技术水平和附加值高的先进制造业。一方面支持发展技术含量高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增强第二产业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另一方面,应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中劳动力吸纳能力强的生产环节,如光学食品设备的检测环节等。在劳动力素质提高的基础上,不断对工业与制造业内部进行优化。

(三)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

江苏省应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使之适应新型工业化的发展以及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江苏省第三产业具有较大的吸纳劳动力的潜力。应鼓励在更广泛的领域参与第三产业发展,降低第三产业进入成本。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对传统服务业进行规范提升,充分挖掘服务业吸纳就业的巨大潜力。

[基金项目:江苏省大学生实践创新课题xcx2015024。]

参考文献:

[1] 江苏省统计统计年鉴2016.

[2] 余浩.江苏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研究[J].商界论坛,2015(20)

[3] 刘仙梅.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关系研究综述[J].经济论坛,2010(4)

[4] 江苏省统计年鉴2011.

[5] 杨丽娟.江苏省产业结构对就业吸纳能力影响分析[J].淮阴工学院学报,2014(3)

[6] 胡荣,陈圻,袁鹏.江苏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分析[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第2篇:第三学年个人总结范文

【关键词】库兹涅茨统计分析模型 区域经济 经济发展阶段

受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家对西部建设投资力度加大的影响,出现了中东部产业西进、人才西流现象,这将促使西部区域经济发展以及产业升级再次加速。西部地区开始借调控契机,利用其独特的区位和资源优势,展现出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的巨大潜力,经济发展由此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理论界对经济发展阶段的理论和测度方法做出了大量研究,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库兹涅茨的经济增长统计模型以及钱纳里的“标准产业结构”模型。

一、库兹涅茨统计分析模型及钱纳里的标准产业结构理论概述

1、库兹涅茨统计分析模型

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西蒙·库兹涅茨(Simon kuznets)在其代表作《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中,研究了现代经济增长问题,根据对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全过程深入细致的研究,分析了国民生产总值、生产效率、产业结构、人均收入水平等在经济增长的不同阶段的变化,总结出了现代经济增长的条件、方式、内容、趋势和规律,见表1。

2、钱纳里的标准产业结构理论

20世纪60年代,一些经济学家对经济增长与结构演变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研究。其中,美国经济学家霍利斯·钱纳里(Hollis Chenery)的“标准结构”最具影响。钱纳里利用101个国家1950—1970年间的统计资料进行归纳分析,构造了“世界发展模型”,并以此模型求出一个经济发展的“标准结构”,即经济发展不同阶段所具有的经济结构的标准数值。从而为分析和评价不同国家或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组合提供了参照规范,同时也为不同国家或地区根据经济发展目标制定产业结构转换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见表2。

二、研究区概况

按照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划分方法,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广西、重庆等共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面积686.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 71.5%,人口36298.0 万(2007年底),占全国的27.9%(如图1)。

西部地区各省近年来经济取得了较快的发展。2003年,实现地区国内生产总值22954.7 亿元,占全国的16.9%,人均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为6306元;到2007年底,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为47864.1亿元,占全国的 17.4%,人均地区国内生产总值13212元。5年内,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了约108.5%,而人均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了109.5%,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经济发展总体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趋势(如图2)。

三、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统计测度

本文将利用库兹涅茨统计分析模型框架,并结合钱纳里的标准产业结构,具体分析西部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具体数据资料参考了《中国统计年鉴2008》。

1、人均收入水平

西部地广人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差距较大。2007年统计数据显示,在西部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以人均GDP排名计算,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内蒙古、新疆和重庆,排在后三位的分别是贵州、甘肃和云南(见表3)。

西部人均GDP按当年人民币汇率计算为1738.42美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2490.01美元。根据表1中库兹涅茨统计分析模型中的标准,对照分析可知西部地区的经济处于工业化后的稳定增长阶段,显然这并不符合西部地区的现实。这是因为库兹涅茨统计分析模型中的人均收入的数据是1985年的标准,没有做相应的调整。但根据钱纳里的统计标准,西部经济发展处于工业化第二阶段的初期发展阶段。因此,综合分析,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已经超越了库兹涅茨模型中的工业化前的准备阶段,进入了工业化的初期阶段。

2、西部地区产业结构

近年来,随着国家宏观政策调整以及西部开发带来的机遇,加上西部地区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廉,作为内陆的西部很好地承接了新一轮产业转移,各省区根据自身的区域比较优势发展优势产业,产业结构得以不断调整优化。

如图3,1998年以来,西部三次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由1998年的25.4%下降到2007年的16.0%,下降了9.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稳中有升,由1998年的41.0%提高到2007年的46.3%,提高5.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有所上升,由1998年的33.5%提高到2007年的37.7%(如图3)。总体上产业结构呈现出二、三、一的产业序列。

2007年,西部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7864.14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实现产值7645.08亿元,第二产业产值22172.11亿元,第三产业产值18046.94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16.0、46.3、37.7(见表4),第二产业比重为46.3%。根据库兹涅茨的统计模型中的数据,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处于工业化的第二阶段,即工业化的实现和经济高速增长阶段。

3、劳动力就业结构和城市化水平

伴随着经济的大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西部地区各省就业状况逐步好转,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逐年变化(如图4),就业结构不断优化。

从图4可以看出,第一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总量最大,且呈逐年下降趋势,由1998年的63.6%下降到2007年的51.4%,下降幅度12.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总量相对最小,所占比重有所上升,从1998年的13.3%上升到2007年最高的17.9%。第三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总量相对较小,但比重呈缓慢上升趋势,由1998年的23.1%上升到2007年的30.7%,提高近8个百分点,并且从1998年起比重一直超过第二产业就业人员比重。总体上,西部地区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依然过大,第二、三产业吸纳劳动力就业比重相对较小,劳动力产业结构呈现为一、三、二序列。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发展演变规律看,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还很不协调,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

2007年,西部地区的三次产业劳动力就业结构为51.4、17.9、30.7,第一产业劳动力就业比重为51.4%,根据表1可知,低于库兹涅茨统计分析模型中的工业化准备阶段的63.3%,处在46.1%~63.3%之间。2007年城镇人口比重为36.96%,高于表1中工业化前的准备阶段的32%,处于36.0%~49.9%之间(见表5)。因此,通过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中的就业构成和城市化水平综合分析,对照库兹涅茨统计模型的经验数据,可知西部经济发展已经突破了工业化前的准备阶段,处于工业化的实现和经济高速增长阶段。

四、结论

伴随着西部大开发工作的进一步深入,正确认识西部区域经济增长阶段,一方面有利于发挥西部地区不同阶段的比较优势,成为确定未来西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发展重点的依据和出发点,另一方面对于制定科学、合理、有效的产业政策,保持西部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科学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库兹涅茨:现代经济增长[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

[2]H·钱纳里等: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9.

[3] 胡建等:油气资源开发与西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第3篇:第三学年个人总结范文

关键词:区域;呼包鄂;产业结构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9-0-0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内蒙古在经过长达60年的发展历程中,三次产业结构的GDP结构(三次产业占GDP的比例)由2007年的12.5 : 51.8 : 35.7,到2011年的9.2 : 56.8 : 34,产业结构一直在优化调整,第一产业迅速下降,第二产业都呈上升趋势,第三产业基本保持在35%左右。呼包鄂区域的三次产业结构也发生着变化,本文采用SSM模型,研究呼包鄂产业结构发展情况,求其区域竞争力的相对优势,为此地区产业发展提供相应建议。

一、分析模型

偏离—份额分析法是把区域经济的变化看作为一个动态的过程,以其所处上级区域的经济发展为参照系,将区域自身经济总量在某一时期的变动分解为三个分量,即份额分量、结构偏离分量和竞争力偏离分量,以此说明区域经济发展和衰退的原因,评价区域经济结构优劣和自身竞争力的强弱,找出区域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产业部门,进而可以确定区域未来经济发展的合理方向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1][2]。

假设为被研究区域的基期的经济总量,为报告期经济总量;为全国或全省在基期的经济总量,为报告期经济总量。并且用和来分别表示该区域的第j个行业的基期和报告期的产值量;和分别表示全国或全省第j个行业的基期和报告期的产值量。

表示该地区各产业部门按全国或全省GDP总增长率增长计算的增长额;是指该地区的产业结构对本地区经济增长的效益。若该地区产业结构优于全国或全省的产业结构,则 > 0,反之 < 0;反映该区域的竞争力效益,指该地区各产业部门按实际增长率所计算的增长额与按全国或省同一产业部门增长率算的增长额之差, > 0,则表示该区域处于有利的竞争力,产业竞争力较强。

二、呼包鄂地区发展状况

就“呼包鄂”区域而言,三地凭借各自的比较优势,区域内有能源、冶金、农畜产品、化工、装备制造、高新技术六大优势产业,发展速度备受瞩目。2010年,呼包鄂区域GDP占全内蒙古自治区的59.8%,人均GDP超过7000美元,财政总收入占全区财政总收入的5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5410元和8750元,接近沿海发达城市水平。三次产业结构由2007年的4.4 : 48.4 : 47.2调整为2011年的3.2 : 52.2 : 44.5,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为了更加清晰了解近几年“呼包鄂”区域的产业结构比重,本文建立了图1。

图1 2007-2011年“呼包鄂”区域三产业变化趋势

从图1可以看出“呼包鄂”区域产业结构在不断优化,第三产业由2007年的47.2%发展到2011年的44.5%;第一产业比重逐年降低,从2007年的4.4降到2011年的3.2%;第二产业由2007年的48.4%,反复升升降降,最后升到2011年的52.2%。第二、三产业比重有升有降,总体第二产业比重高于第三产业比重,总体三产业比重较合理。

三、呼包鄂经济增长区域结构SSM分析

本文在对包头产业结构合理化进行分析时,以全国为背景区域,对呼包鄂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结构系统进行Shift-share Method分析,时间区域取2007-2011年五年,计算指标取各个产业的当年生产产值,计算结果如表2。

表2 2007-2011年间呼包鄂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偏离份额分析表 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根据《内蒙古统计年鉴2012》中的相关数据计算所得

根据表2的数据分析,从整体来看,呼包鄂的三大产业都处于发展态势,2007-2011年间呼包鄂实际经济增长额大于全国的平均增长份额,总偏离分别为2157.93亿元,而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分别占到63.4%和36.7%,这说明呼包鄂经济增长额在一定程度上严重依赖于第二产业,而且三产的结构是二三一。根据配第-克拉克定律: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转移。总的结构变动趋势是:劳动力在第一产业的比重减少,在第二、第三次产业的比重增加[3]。我们可以得出呼包鄂在这五年间产业结构没有得到有效的优化,依然停留在严重依赖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规模增长比较缓慢,对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下面分别从产业结构偏离和竞争偏离两方面对比分析呼包鄂和内蒙古两个地区的产业结构。

从产业结构偏离方面分析可以得出,在2007-2011年间呼包鄂的生产总值的结构偏离增长量为33.66亿元,呼包鄂的总体结构份额大于0,相对于背景区域而言,具有结构性发展优势,但整体优势并不明显。其中,第一产业结构份额小于0,说明2007-2011年五年间呼包鄂的第一产业与背景区域相比较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第二产业的结构份额也小于0,说明呼包鄂在这五年间没有充分发挥出第二产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从竞争偏离方面分析,呼包鄂的产业竞争力分量高于全国平均值2110.57亿元,这说明呼包鄂总体产业竞争力较全国有明显的优势。呼包鄂三次产业竞争力都优于全国平均水平,特别是第二产业竞争力份额大,增长率为82%,贡献率为66.23%。

这些种种数据表明呼包鄂经济在近十几年虽然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其产业结构中存在着非常严重的问题,产业结构需要进一步调整和优化。

四、呼包鄂产业结构调整及优化的思考

产业结构的变动与调整已成为经济增长的动力因素。通过对呼包鄂产业结构的基本情况、产业结构偏离度和竞争力偏离度等的分析得出呼包鄂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竞争力偏弱,但发展潜力大的结论。在之后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认清自身的资源及行业优势,改善三次产业内在素质,加快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的成长,提升产业的竞争力,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4]。

针对呼包鄂未来第二产业比重可能过重,呼包鄂应注重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使其主导产业生产效率更高,促进区域整体产业结构升级。首先要提高深加工、附加值高,而且污染少、物耗少的产业的比重,以促进其产业结构向合理化、高度化方向发展。其次,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通过高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结合,带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以此带动呼包鄂区域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昌勇.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法的湖北产业竞争力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7(11):152-155.

[2]魏文佳.基于SSM 的福建产业结构分析[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07(02):134-137.

[3]徐德云.产业结构升级形态决定、测度的一个理论解释及验证[J].财政研究,2008(01):46-49.

[4]张学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提高劳动力素质商业研究[J].商业研究,2009(02).

第4篇:第三学年个人总结范文

关键词:浙江省 产业结构 就业结构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8-033-03

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史表明,一国的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经济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就业水平的高低,经济的较快增长会带来就业的相应增长。那么在浙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这一过程是否也出现了?经济的增长是否真正带来了就业的增长?而又是哪些产业在带动就业增长?产业结构的变化与就业结构的变化有何关系?

一、就业总量与经济增长关联密切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幅度巨大。按当年价格计算,浙江省的国内生产总值在2014年为40173.03亿元,相比1978年的123.72亿元增长了324倍。从可比价格计算,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的国内生产总值保持了年均12%以上的高速增长。经济的高速增长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浙江省在2014年的就业总量为3714.15万人,相比1978年1794.96万人增长了1919.19万人,增长幅度达到106.92%,年均增长幅度2.06%(见图1)。

进一步分析能够发现浙江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与就业总量增长有鲜明的阶段性特征。如表1所示,在改革开放初期,经济增长速度很快,就业增长也很快,就业年均增长速度达到3.28%。到了上世纪90年代,国有企业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开始大量精简从业人员,同时国家就业体制开始市场化改革,使得各产业特别是制造业释放出大批隐性失业人员。在此阶段浙江省的就业数量增长缓慢,在1995、1997和1998年甚至出现了负增长。整个90年代就业人数增长不到200万人,年均增长速度达到0.4%。随着国有企业冗余人员大量排出,劳动力资源的市场化逐渐形成,在这种情况下浙江的就业人员数又出现快速增长的局面,1999年底浙江就业人数为2625.17万人,2009年底就业人员总量达到3591.98万人,10年里增长966.81万人,平均年增长速度为3.2%。

奥肯定律认为经济的高增长率伴随着低失业率,低增长率伴随着高失业率。但是从已有的研究来看,生产总值与就业总量间虽然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生产总值增长速度与就业数量增长速度之间却不存在显著的关系。{1}浙江省的情况同样如此。从整体上看,浙江省生产总值和就业数量基本保持增长态势。生产总值增长率一直保持较高的水平,变化的幅度比较大;就业增长率低于经济增长率水平,其变化趋势有明显的阶段性,与经济增长率变化趋势并不一致(见图2)。其中有两个时间段值得关注。

1.1990―1999年,浙江生产总值增长速度由升转降,在1993年达到22%的峰值,以后逐年回落,到1999年增长速度下降为10%。然而在如此高速的经济增长背景下,就业增长却维持在极低水平,也就是“高经济增长,低就业增长”。

2.2010年至今,浙江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回落到10%以下,与此同时,就业增长速度也出现回落,且幅度更大。2014年的就业增长速度只为0.15%。在这个时期,统计上表现出来的特征是“相对低经济增长,低就业增长”。

二、就业结构受产业结构影响明显

配第―克拉克定律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次产业转移。{2}但在不同国家实际情况中,就业结构能否得到有效转换,取决于现代非农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劳动力市场的就业数量和劳动者的就业能力以及劳动力市场体制的完善程度等外在因素。{3}

近些年来,浙江省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政策的实施,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图3显示的产业结构变动趋势看,第一产业产值比重持续下降,由1985年的28.98%下降到2014年的4.42%,下降了24.56个百分点。1987年三次产业结构由“二、一、三”转变为“二、三、一”,此后第一产业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已明显弱化。第二产业产值比重相对稳定,在45%~54%之间波动,2014年下降到47.73%。第三产业产值比重持续上升,从1985年的24.49%上升到2014年的47.85%,首次超过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形成“三、二、一”的产业格局。

三次产业的经济结构调整使浙江省的就业结构也发生了变化。1985年至2014年间,浙江省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从1273.25万人下降到501.73万人,减少了771.52万人,减少的幅度达到60.59%,其比重从54.92%下降到13.51%,下降了41.3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从业人员从735.22万人增加到1846.32万人,增加了1111.1万人,增加的幅度达到151%,其比重从31.71%上升到49.71%,上升了1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从310.09万人增加到1366.09万人,增加了1056万人,增加的幅度达到340.54%,其比重从13.37%上升到36.78%,上升了23.38个百分点。从图4中也能够看出,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出现比较持续稳定地减少,第三产业则是稳定地增长,第二产业却是有阶段性。第二产业就业比重2000年以前出现过波动,在2000年之后却是稳定增长。三次产业就业结构由1985年的“一、二、三”自2002年之后转变为“二、三、一”(见图4)。

三、就业结构变动滞后于产业结构变动

劳动效率的差别导致各产业间产值出现差异,也使得各产业的劳动收入出现高低差别,在这种情况下,劳动力因为逐利将流向劳动效率高的产业,从而影响到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因此许多已有的研究都认为经济的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动一般都要超前于就业结构。{4}这种就业结构的滞后性可以用产业―就业结构相似系数来说明。产业―就业结构相似系数具体公式:

SGE=(■GiEi)/(■Gi2Ei2)1/2

其中Gi、Ei分别表示产业和就业结构比重,i表示一二三次产业。SGE范围为0和1之间,越接近1表示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化是强相关的。

从表2能够看出,浙江省的产业―就业结构相似系数逐渐变大,即意味着其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逐渐一致。这一系数虽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仍低于上海{5}。

为更详细分析不同产业间就业变化的滞后性,需要引入结构偏离度来说明。分产业结构偏离度计算公式:Si=Gi-Ei

如果Si=0,则表示该产业的产值份额与就业份额相同;如果Si>0,则表示该产业的产值份额大于就业份额,将吸引更多的就业人员;如果Si

将一二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度取绝对值之后再求和,即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度。计算公式:S=■Gi-Ei

由表2可以看出,浙江省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度由1985年的51.84上升到1992年的66.12。在此之后出现了一个和缓的下降阶段。自1998年出现另一高点59.48后就进入一个快速下降期。2014年浙江的产业偏离度已下降到22.13,说明从整体上看各产业的产值与就业结构仍存在差别,但这一差别已明显缩小。这一特征也可以从产业―就业结构相似度系数中体现出来。产业―就业结构相似度系数与产业偏离度出现明显的对称性。

分产业考察偏离数可以看出,第一产业的偏离数一直为负值,但其绝对值有减小的趋势,原因就是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快速下降,与其产值快速下降相适应。但直到2014年,这一偏离值仍有9点多,说明第一产业仍有排出劳动力的可能。第二产业的偏离数从1985年的14.83上升到1999年的24.19,但之后的几年中一直在下降,2010年下降为1.79的极低值,也就是产值比重与就业比重的差距拉大后又缩小。但最近4年这一数值出现负数,即就业比重超过了其产值比重。这一变化与浙江整个经济发展和就业政策相关。第三产业偏离数整体表现出一个“V”字型,从1992年的14.79进入下降通道后,从2007年开始上升,2014年达到11.07,这30年里第三产业的偏离数基本上围绕10上下波动,表明第三产业的人均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但变化不大。从发达国家及我国发达地区的经验来看,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应该比其产值比重要大,这也说明浙江省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的空间还是很大的。

四、结论及思考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浙江省的经济增长确实带来了就业的增长,但并不是高经济增长就一定带来高就业增长。上个世纪90年代,经济体制改革,大量隐性失业人员被挤出,使得就业数量出现负增长;而2010年以来,随着产业升级和淘汰落后产能,浙江省的就业数量再次出现低速增长的情况。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虽然跟随着产业结构在进行调整,但明显有滞后性。第一产业随着其产值比重的下降在理论上仍存在减少就业比重的可能,但空间也有限。第二产业在近几年出现了就业比重超过产值比重的现象,也就意味着有挤出劳动力的可能。唯有第三产业仍存在着充足的吸纳就业的空间。因此,在“十三五”期间,要稳定浙江省就业市场,仍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一)多角度支持农村发展,扩大农村就业空间

在吸纳了大量农村转移劳动力之后,城市的就业压力已然增加。{6}农村仍需要发挥“劳动力蓄水池”的功能。通过农村金融改革以及政策扶持,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进一步发展农村的第二、三产业。利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机会,将发展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借助互联网力量,做好农村的创新创业,发展农村电商,从而扩大农村就业空间。

(二)积极发展职业教育,稳定制造业就业吸纳能力

一直以来制造业都是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要渠道,但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产业升级,特别是近几年提出的工业4.0,“机器换人”的现象在制造业中表现越来越明显。但“机器换人”并不意味着制造业将大量减少劳动就业。传统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在挤出劳动力的同时,新兴的制造业也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就业。因此浙江省要积极发展职业教育,一方面是进行大量的在职劳动者的转型培训,另一方面是在中高职院校中设立适合产业发展升级需求的专业,从而培养适合产业发展升级,能够在新兴的制造业中就业的劳动者。{7}

(三)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就业数量

第三产业是浙江产业结构中的薄弱环节,无论是产值和就业都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第三产业中的社区服务业、教育产业、旅游业、金融业、计算机及软件、电子商务相关产业等不仅是经济增长的热点,而且也具有显著的就业增长潜力,应该成为浙江以后重点发展的行业。

[基金项目: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课题“‘十二五’产业升级背景下浙江省人力资源市场发展研究”(L2011B010)]

注释:

{1}张志奇.我国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偏离问题研究述评[J].生产力研究,2012(2):249-251.

{2}陈祯.经济增长的就业效应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20.

{3}胡鞍钢.就业与发展[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9:107-108.

{4}陆铭.劳动经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75-78

{5}吴凯.上海市产业发展对就业影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6}陈诗达.2007年浙江就业报告:农民工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68

{7}吴凯.绍兴市产业升级中劳动力市场变迁研究[J].发展,2014(1):85-87.

第5篇:第三学年个人总结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产业结构;投入产出分析;就业效应

作者简介:卢娓娓(1980-),女,河南洛阳人,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公共管理系讲师,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管理;刘彦军(1980-),男,河南新郑人,黄淮学院应用技术大学研究中心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徐娜娜(1982-),女,河南开封人,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信息化管理与工程。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我国高技术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的内在机理及政策研究”(编号:12CJY046),主持人:袁金星;广东省教育厅青年创新人才类项目(人文社科类)“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以广东省为研究对象”(编号:2014WQNCX173),主持人:卢娓娓。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7)05-0033-06

随着经济转型的深入,我国就业形势在城镇化步伐转移劳动力、低碳化经济富余劳动力和高校连年扩招新增劳动力的综合作用下日益严峻,其中大学生就业问题尤为突出。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性,行业投入的增加会直接或间接地创造就业机会,最终带动整个经济系统的就业增加,即经济增长与要素投入的增加存在正向互动关系,经济增长带动劳动力需求的增加[1]。因此,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经济系统内部结构,释放各行业的劳动力吸纳能力,这是解决就业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

经济发展史及产业结构演变规律表明,随着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国民经济部门结构趋于高级化,即第一、二产业比重逐步下降,第三产业比重日趋提高[2]。产业结构升级优化重点在于加大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因此研究三大产业对就业的吸纳能力,特别是第三产业对于大学生就业的吸纳能力,及大学生进入第三产业所带来的就业效应,有利于合理制定就业政策,扩大第三产业就业潜力,充分引导大学生积极就业,也可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我国三大产业结构及就业结构的变迁

就业结构中的“配第―克拉克定理”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就业结构也会相应发生变化。这一理论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进程中也得到一定的反映(如图1)。

2000-2011年间,我国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连年下降,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则维持在46%左右小幅波动;第三产业占比稳步上升。产业结构的变化引起就业结构的变动。图1中折线部分反映了伴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化我国同期就业结构的变迁。第一产业的就业人员比重从2000年到2011年出现了15.2%的降幅,对劳动力的容纳能力在进一步下降,越来越多的富余劳动力快速流出第一产业并进入其他产业;第二产业的就业人员比例上升至29.5%,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稳定上升;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上升至35.7%,上升幅度最大,对劳动力的巨大吸纳能力已经体现出来。

我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均发生了巨大变化,然而这种变化还远远偏离世界平均水平,尤其是第三产业的比重严重偏低;另一方面,我国就业结构水平在三大产业的分布仍然极不合理,第三产业发展不充分,严重制约着人口就业结构的高级化[3]。尽管由于国际分工格局的限制,我国与发达国家遵循不同的产业升级与人力资本积累路径,但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低下,第二产业就业吸纳能力有限,第三产业与世界平均水平和发达国家相比,产值和就业比重均需大幅度提高,已是不争的事实。

二、行业吸纳大学生的就业效应分析

(一)研究方法

投入产出分析法是揭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年)国民经济各部门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数量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以矩阵形式描述国民经济各部门生产活动的投入来源和产出去向,最能反应产业间生产与技术结构性关系,这也是目前掌握的文献中研究产业关联性的最主要的研究方法。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法验证三大产业发展与大学生就业之间的关系,是较为理想的一种研究方法。投入产出分析法中,需要使用直接消耗系数和行业大学生就业效应系数,及行业带动大学生就业的直接和间接就业人数等数值,验证三大产业发展与大学生就业之间的关系,来探寻第三产业对大学生的吸纳能力。

1.直接消耗系数。它是任意两个产业部门间直接依存关系的客观反映,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第j产品(或产业)部门的单位总产出直接消耗的第i产品部门货物或服务的价值量,也称投人系数,记为aij(i,j=1,2,…,n)。直接消耗系数表或直接消耗系数矩阵是将各产品(或产业)部门的直接消耗系数用表的形式直观表现,通常用字母A表示。

直接消耗系数用公式表示为:aij=xij/Xj;则直接消耗系数矩阵定义为A=(aij)n×n。

2.列昂惕夫逆矩阵。列昂惕夫逆矩阵为C=(I-A)-1,I代表单位矩阵,A代表直接消耗系数,能够反应第j行业投入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所带来i部门的完全需求量。最终使用以Y表示,建立最终使用矩阵予以计算得出。

3.行业大学生就业效应系数。行业大学生就业效应系数是指j行业某一时期的产出,所承载的j行业的大学生就业人数,用公式表示为:lj=Lj/Xj,其中为j行业的大学生人数,Xj为j行业某一时期的增加值。

4.行业对大学生直接与间接需要量。一个行业的单位使用,不仅引起本行业对大学生需求量的增加,也会引起其他行业的大学生需求量增加。即j行业一个单位的最终使用,将导致大学生的需要量变化产生于国民经济各行业,因为对大学生的需求量并不只是发生于j行业。一个单位的j行业最终使用,会导致国民经济各行业的产出分别增加,而每个产出的增加都会带来对大学生需求量的变化,从而形成各个行业的大学生需要量之和,即整个国民经济系统大学生劳动力的需要量随j行业的最终使用所产生的变化总量。各行业所需要的直接和间接劳动力数量计算式为:

l■l■ l■ l■ l■ … l■ l■ … l■c■ c■ … c■c■ c■ … c■… ・ … …c■ c■ … c■Y■ 0 … 0 0 Y■ … 0… ・ … … 0 0 … Y■=

l■c■Y■ l■c■Y■ … l■c■Y■l■c■Y■ l■c■Y■ … l■c■Y■ … ・ … …l■c■Y■ l■c■Y■ … l■c■Y■

矩阵中对角线数值l■c■Y■(i=1,2….n)表示各行业大学生直接需求量,矩阵列向量中对角线数值之外其他值之和为各行业大学生间接需求量,矩阵各列向量总和为完全需求量,即各行业大学生直接与间接需求量之和[4]。

(二)数据来源及测算

对于上述指标的测算,本文采用中国国家统计局统计司及相关各部门公开的实际数据进行分析。以2012年所公布的200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中42×42矩阵为划分行业的基础,获取如下指标:

1.各行业增加值。以中国统计年鉴(2007-2010年)中公布的20个行业的增加值为基础,与年鉴中行业从业人员数及行业中大专及以上劳动者比例的行业划分一一对应,得出本研究所需要的19个行业增加值[5]。

2.各行业大学生就业效应系数。由于年鉴中并未公布各行业大学生从业人数,以年鉴中的行业从业人员数为基础,通过各行业从业人员中大专及以上受教育程度的从业者比例推导出各行业大学生从业人数。并运用就业效应系数计算公式,将行业中大学生就业人数除以行业增加值得出2007-2010年各行业大学生就业效应系数(见表1及续表1)。

将19个行业的就业效应与投入产出表中的42个行业进行对应[6],依照2012年国民经济21个行业的分类标准,对分类较宽的行业,如采矿业包含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等4个细分行业,共同采用采矿业的大学生就业效应系数。

通过2007-2010年就业效应系数的演变,可知四年间第一、二产业大学生就业效应不断扩大,而第三产业就业效应逐步下降,大学生的进入加速了第三产业发展,不断提高了行业增加值,这与我国当前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迁趋势保持一致。

三、第三产业的大学生就业吸纳能力

(一)行业吸纳大学生就业人数分析

依据大学生就业效应系数和2007年国民经济投入产出表以及直接消耗系数指标,计算得出2007-2010年国民经济各行业吸纳大学生就业的总量,并对总量进行分解得出各行业吸纳的直接就业和间接就业的大学生人数(见表2)。

直接就业人数指在本行业大学生就业人数的增加,间接就业人数指其他行业大学生就业人数的增加。因2008、2009两年数据接近,且波动不大,本文篇幅有限,仅对2007、2010年数据进行分析。其中大学生总数是指国民经济第j行业最终使用增加1个单位,而其它行业最终使用不变的情况下,导致各行业大学生就业人数增加的总量。本文分析讨论的重点是直接就业人数和直接就业比重,以论证各行业尤其是第三产业各行业发展对大学生就业的带动效应。

(二)第三产业的大学生就业吸纳能力分析

由于第三a业涉及行业种类较多,本文依照《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发展纲要》将其分为生产业、生活业和公益业。其中生产业指具有较高的人力资本和技术知识含量的交通运输、批发、信息传输、金融、租赁和商务服务、科研等行业;生活业指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劳动密集型服务业,包含零售、住餐、房地产、文体娱乐、居民服务等行业;公益业主要是涉及政府公共服务的卫生、教育、水利和公共管理组织等[7]。依照分类方法将第三产业内部进一步划分,并对产业内部结构的就业吸纳能力进行分析。

1.生产业的大学生吸纳能力。尚未充分发展的生产业,对第三产业整体效率的提升和竞争力的提高具有制约作用,对制造等行业发展及区域经济发展进程有明显阻碍作用。生产业是推动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作用不断提升的主要原因,也是各服务业中就业增长最快的行业[8],在整个第三产业中对大学生尤其是高职学生的吸纳能力稳步上升,如表3所示,2007年吸纳大学生就业人数占第三产业大学生就业总数的11.78%,2010年为12.68%。2007直接就业比重高达66.02%,2010年为63.06%,较公益业而言,间接吸纳能力明显增强,该行业对大学生的持续吸纳能力较为稳定。

2.生活业的大学生吸纳能力。生活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是我国扩大就业的重要领域,该行业就业门槛不高,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当前居民对于生活业产品、服务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需求日益旺盛,并注重节能环保和提升社会效益,从业人员专业知识、服务水准及职业道德水平的提升有赖于更多大学生从业者的加入,因此其对于大学生的吸纳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激发。生活业吸纳的大学生就业人数在总人数中比重逐步下降,在第三产业内部则缓慢上升,在制度的规范和政策的指导之下,行业发展进入规范性轨道。

3.公益业的大学生吸纳能力。公益业是人类社会步入服务经济的最重要特征,主要来自于政府支出增长的推动[9]。政府财政支出的相对增长主要是由于政府职能和活动范围扩大造成的[10],政府支出的增长实际上成为各国服务业比重上升的一个主要因素[11]。公益业2010年吸纳的大学生人数占大学生就业总人数的41.94%,在三类服务业中占比最高。政府机构、事业单位对于从业人员素质要求逐步提高,与大学生供给量变动趋势相一致。对大学生的吸纳逐年下降,机构改革初见成效。

投入产出分析结果显示,第三产业吸纳大学生人数占全部大学生就业总数过半以上,是大学生就业的主要领域。2007年吸纳的大学生人数占总人数的57.54%,2010年为52.15%,相比于2004年的66.88%第三产业对大学生的总体吸纳能力在下降。第三产业对大学生的直接吸纳能力较为稳定,间接吸纳能力进一步增强,产业间联动愈加紧密。

四、结论

(一)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是产业结构调整与大学生就业的需要

我国目前产业结构处于工业化阶段向后工业化阶段的过渡中,因此,第一产业流出的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流入,需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创造更多就业岗位,这是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迫切需要。第三产业行业从业者平均素质不高、行业标准不清晰等现象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消费者对于行业的正确认识,并使消费需求受到抑制;行业形象不佳也使得高素质劳动者从业脚步放缓,行业发展处于较低水平。潜在的行业发展需求亟需大量的高素质人力资源进入。因此,第三产业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将成为未来大学生就业的主要方向。

(二)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对吸纳大学生就业具有巨大潜力

随着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社会对于文体娱乐、卫生、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等行业产生了强劲的社会需求。此外,随着社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服务业的潜在需求也不断地得到培育和激发,社会服务业需求逐步旺盛,已成为发展经济吸纳就业的一个重点行业,并获得政府的提倡和政策、Y金扶持,将获得较大的发展,吸纳更多劳动者就业[12]。

现代化第三产业具有高人力资本含量、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特征,对于低端劳动力带有明显的挤出效应,亟需高素质劳动力的加入。由投入产出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从业者可为第三产业带来更多的产业增加值,并将大大提高第三产业从业者素质水准,改善行业形象,提升服务水平,更好地满足社会各方对于第三产业的旺盛需求。适当放开部分对政府安全没有危害的现代服务业,能够有效吸纳大学生就业,还可促进大学生的自我创业与创新意识,带动第三产业良好发展。

(三)实现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优化将有力推动大学生就业

第三产业内部生产业具有知识密集性的特点,投入产出结果显示,生产业中大学生就业人数在第三产业的占比呈上升趋势,说明生产业的就业吸纳能力在持续增强,对拉动大学生就业有突出贡献,也说明了第三产业内部结构调整的阶段性成果明显,是未来的发展重点。而生活业具有旺盛的潜在需求可以培养,是第三产业的潜在增长点。以居民服务和其它服务业为代表的生活业逐渐受到政府和民间组织的重视,居民服务内容多元化,服务方式专业化,更切合居民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需求,将得到更多的政策倾斜和资金、场地扶持。公益业目前在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最大,但对其他行业带动不明显,主要依靠政府投资实现增长,对大学生就业的带动效应连年下降,在产业结构内部调整中还要继续优化。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优化,需要对生产业作为发展重点予以足够重视,对生活业进一步发掘潜在需求,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对于公益业进一步精简。

(四)高等教育与产业结构优化方向一致能有效推动大学生就业

高等教育与产业结构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联。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将持续提高政府与居民的高等教育支付能力,带动并稳定教育需求的增长及引导高等教育的投资方向[13],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和调整。同时,高等教育人力资本存量和质量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显著的推动作用,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人才保障和智能支持[14],使人才储备先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更好地迎接产业结构对高层次人才的庞大需求。

高等教育的学科及专业结构、层次类型结构都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就业。大学生占从业人员比例偏低,总量需求缺口较大,需要我国的高等教育机构培养更多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合格毕业生,从有效供给角度创造更多的大学生市场需求,从而在提高大学生就业数量和质量的同时提升国家的竞争优势。学科专业结构影响着产业结构调整和国民经济发展。高等教育应该依据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需要,大力培养与生产业、生活业发展要求相契合的大学生从业者,这是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15],也是增强大学生就业能力,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的迫切需要。

参考文献:

[1]赵农华.上海第三产业发展推动劳动就业增长的实证分析[J].统计研究,2002(2):51-53.

[2]李江帆.产业结构高级化与第三产业现代化[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125-130.

[3]刘军丽.我国三大产业就业弹性与就业结构的实证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9(9).

[4]姚先国,周礼,来君.技术进步、技能需求与就业结构――基于制造业微观数据的技能偏态假说检验[J].中国人口科学,2005(5).

[5]国家统计局.中国劳动统计年鉴(2007-2012)[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6]国家统计局统计核算司.中国2012年投入产出表[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8]孙凤,谢维和.行业吸纳大学生的投入产出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2008(4):81-87.

[9]Elfring, T.New Evidence on the Expansion of Ssevice Employment in Advanced Economies[J]. Review of Income and Wealth. Vol.35. December,1989.

[10]Brid, R. M., “Wagner“s Law of Expanding State Activity”, Public Finance, 1971(26):1-26.

[11]Steven. M. Shugan, Explanations for Service Growth. In Richard Oliver and Roland Rust(ED), Service Quality. CA: Sage Publications, 1994.

[12]黄涛,等.中国行业吸纳就业的投入产出分析[J].经济科学,2002(1).

[13]杨姣姣.高等教育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互动的对策――以苏北为例[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3):68-70

第6篇:第三学年个人总结范文

关键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区域经济;适应性

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研究与实践带动了工程教育改革与质量提升,也为社会输送了大批工程技术人才,为推动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技术人才支撑。近年来,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步伐越来越快,专业与国家或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越来越紧密,这一举措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如何,值得思考和研究。本文围绕首都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不是适应了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这一问题开展研究,通过查阅北京地区产业结构、就业人数等方面的数据,结合首都高等工程教育认证专业数据,开展首都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与首都经济发展的适应性研究。

1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指由专门的专业认证委员会或第三方机构,对各高校工学相关专业的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支持条件等方面进行专门的评估,评估结束后,给予专业认证结论。高校与经济的关系问题,既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理论课题,也是一个实际操作的实践问题。高校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创新四大职能。一方面,地方高校在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另一方面,区域经济的发展为地方高校提供存在和发展的空间。高等工程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体系中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设置与调整是建立在一定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上的,每年高校都会根据产业结构调整、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等方面调整或申办新的专业,从而为区域经济发展储备人才。从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来讲,以往认证的专业大多是国家或地方的重点学科,这些专业经过国家或地方的支持,从办学条件、课程体系、师资队伍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好的建设。随着专业认证的不断深入,也许今后认证的专业不再是国家或地方的重点学科,但专业认证本身就是一种提高高等工程教育质量的重大举措,有利于规范和提高办学水平,这可为培养高质量人才奠定基础,必定能为国家或地方输送大量高质量人才。随着国家或地方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经济发展所需的专业人才也在不断变化,在后续的专业认证中,应该体现出国家或区域经济发展走势,对经济发展需要的专业进行认证,以保证所需人才的质量。

2首都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结果与分析

随着国家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不断深入,首都各相关高校积极参与专业认证,以专业认证为契机推动学科建设与发展。根据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的数据,从2006~2014年,首都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共涉及15所高校、22个专业,并呈现出以下特点。(1)从认证年度分布来看,2006~2014年专业认证共涉及高校和专业频次为64个,2006年专业认证涉及高校和专业的频次为3个,2007和2008年为2个,2009年为3个,2010年为9个,2011年为6个,2012年为7个,2013年和2014年为16个。从每年认证涉及的高校和专业频次来看稳步提高,尤其是2013年和2014年比前几年涉及高校和专业的频次有了显著提高,增长为16个。(2)从认证学校分布来看,15所高校中有11所为部属高校,占73%,4所为市属高校,占27%;从学校出现的频次来看,部属高校为56次,市属高校为8次,分别占88%和12%,其中北京理工大学出现频次最多(11次),北京交通大学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次之,分别为8次和7次,出现次数最少的是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和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仅出现1次,市属高校中北京工业大学出现次数最多,为4次。从这两方面来看,部属高校出现的个数和频次占很大比例,市属高校仅有北京工业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出现在专业认证高校中。(3)从认证专业来看,在涉及到的22个专业中,化学工程与工艺出现的频次最多,为9次,其次为安全工程和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为8次,出现频次最少的涉及9个专业,分别是材料科学与工程、车辆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光电信息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交通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冶金工程、资源勘查工程。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中,工学门类下设专业类31个,169种专业,认证的22个专业占工学专业总数的13%,认证的专业类涉及14个,占工学专业类的45%,其中,出现频次最多的专业类为机械类,为12次,其次为化工与制药类、安全科学与工程类,分别为9次和8次,出现最少的为地质类和水利类。总体来说,首都专业认证覆盖的专业类比较广,覆盖的专业相对较少。(4)从认证结论来看,“通过认证”出现的频次为53,占总数的83%,“同意延长有效期”出现的频次为11,占总数的17%,“同意延长有效期”的专业全部是2006~2009年通过认证的专业。这说明首次“通过认证”的专业越来越多,并且“通过认证”的专业得到了很好的建设与发展,质量保持了认证的标准和要求,到期的专业得到顺利延期。

3首都三次产业生产总值和产业结构状况

3.1三次产业生产总值与比重

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之间及各产业部门内部的构成,它揭示了产业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与依存程度,也就是产业之间的关联性。通过查阅北京市统计局统计数据,北京地区2008~2013年间的三次产业生产总值及所占比重的数据和三次产业总值占GDP比重,如表1、表2、表3所示。从统计数据来看,6年间第一、二、三产业的生产总值稳步上升,第二和第三产业所占比重约为99%,并且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最大,约为76%,是第二产业比重的3倍多;北京地区第一产业总值占GDP比重总体稳定,第二产业基本呈下降趋势,而第三产业大体呈上升趋势。总体可以看出,北京产业结构呈现“三二一”的产业格局,第三产业GDP生产总值比重历年都有增加的趋势,北京地区越来越呈现以第三产业为主导的经济模式。

3.2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度

产业结构偏离度是当前测度产业结构效益的一种有效、直接的方法。通过分析产业结构偏离度的趋势,可以进一步分析产业结构与就业之间的关系。某产业结构偏离度=该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该产业的就业人数比重-1,公式清楚地描述了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当结构偏离度为0时,该产业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能在总量上达到均衡状态;当结构偏离度>0时,说明该产业应该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当结构偏离度<0时,说明该产业已存在大量的隐身失业。根据北京统计年鉴的数据,计算得出北京2008~2013年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度折线图(见图1)。根据北京2008~2013年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度走势可以得出:第一产业与二、三产业相比,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更趋于稳定状态,且2008~2013年第一产业结构偏离度均<0,说明此产业中存在大量的隐性失业,应该向其他产业转移劳动力;相比之下,2008~2013年第二及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均>0,说明第二及第三产业可以吸纳更多的劳动力。

4首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与区域经济的适应性

上文对北京地区的产业结构进行了分析,体现出了首都经济的基本走势。产业结构的指标与国民经济各行业有着密切的联系,各行业所需人才与高校的专业有着密切的关系。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本部分对首都高等工程教育认证专业与所属产业领域对应关系进行了研究,其对应关系如下。第二产业:安全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采矿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车辆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环境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交通工程、冶金工程、资源勘查工程、自动化。第三产业: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光电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交通运输、水文与水资源工程、通信工程。从目前首都高校所认证的22个专业来看,有7个专业为第三产业领域,占所认证专业的32%,其余15个专业为第二产业领域,占所认证专业的68%。从认证专业分布的产业领域来看,第三产业领域相关专业认证率不高,相比之下,第二产业领域的相关专业的认证率相对较高。从认证专业与首都经济发展的适应性来看,总体适应了经济的发展,认证专业全部都是第二和第三产业的相关专业,但第三产业相关的认证专业相对较少,出现的频次也较少,这与首都经济发展适应性还存在一定距离。

5与首都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优化策略

专业认证政策优化。国家和政府要在符合首都经济发展的规律,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的大环境下,适时对专业认证方向有所调整,如制定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下的相关专业认证政策等。同时,给予认证专业一定的自和建设经费支持,鼓励专业认证单位在高等工程教育专业的设置及建设上进行创新。除了政策及资金的支持,国家和地方还要对认证单位及拟申请专业认证的高校进行跟踪和指导,做好专业认证的支持服务。例如对通过认证的专业要进一步跟踪,以巩固专业认证的成果,促进认证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对申请专业认证的高校提供专业认证咨询和指导,安排相关专家开展培训服务。专业认证组织体系优化。目前,国家已经成立了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而北京市教育管理部门和各认证高校还没有设立工程教育认证的专门机构。现在一些首都高校的一个或几个专业正在进行认证或已通过认证,每个认证专业之间基本上是孤立的,交流与合作还比较少。基于现状,一方面完善纵向的组织体系,建立市级、高校、专业三级认证组织机构;另一方面要完善横向的组织机构,高校或认证专业可尝试建立专业认证的联盟,以加强专业认证相关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商讨专业认证的发展,带动工程教育专业整体的发展。认证专业与经济发展适应优化。根据首都三次产业结构的调整及其发展趋势,对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适时调整。根据对三次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势和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度的统计总结得出:第三产业产值逐渐增加,第二及第三产业可以吸纳更多的劳动力。而所认证的专业中,大部分是属于第二产业领域的,符合以往的经济形势,随着第三产业的逐步发展,北京的第三产业已经占有绝对优势,对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为了满足第三产业的高质量人才需求,应进一步加大对第三产业相关专业的专业认证,以与首都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形成良好对接,更好地促进首都经济的发展。另外,从已经通过认证的高校来说,市属高校通过认证的专业相对还比较少,应该进一步鼓励和加强市属高校专业认证工作,带动首都高等工程教育质量提升。

参考文献:

[1]倪凯,等.发达国家高等工程教育认证体系及其启示[J].高等理科教育,2011(5):51.

[2]张彦通,李茂国,张志英.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机构:撬动中国高等工程教育的支点[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1):7~11.

[3]吴文辉.特色专业建设与专业认证对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影响[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165~166.

[4]陈江.2010年北京三次产业发展预测与研究[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3(3):55.

[5]秦彦.关于构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的建议[J].中国电力教育,2008(22):3.

[6]韩晓燕,张彦通,王伟.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研究综述[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6):6~10.

[7]魏银霞.高等工程教育与产业结合的长效机制研究[J].商业时代,2010(17):99~100.

第7篇:第三学年个人总结范文

关键词:产业结构 就业结构 就业弹性 产业结构偏离度

一、浙江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变动状况分析

(一)浙江省产业结构的演变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快速发展,浙江省GDP由1978年的123.72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40173.03亿元,增长了324.71倍,年均增长率16.92%,高于全国的14.97%的年均增长率。三大产业产值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第一产业由47.09亿元增长到1777.18亿元;第二产业由53.52亿元增长到19175.06亿元;第三产业由23.11亿元增长到19220.79亿元。

与此同时,三大产业处于不断调整优化的过程中,呈现出由严重失衡到基本合理的发展轨迹:由70年代末的“一二三”,转变为80年代中期的“二一三”,而后进一步提升为“二三一”,2014年首次形成“三二一”产业结构特征。具体的产业结构构成变化如图1所示。

从产业结构构成变化图可以看出,1978年以来,浙江省产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结构日趋合理。从各产业占GDP比重来看,第一产业占GDP比重呈现下降趋势,且降幅较大,由1978年的38.1%下降到2014年的4.4%。第二产业比重呈波动下降趋势;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占GDP比重总体呈上升趋势,由1978年的18.7%上升到2014年的47.9%。根据三次产业占GDP比重的变动将浙江产业结构的演变大致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年至1986年):产业结构呈现“二一三”分布特征(1979年除外)。第一产业比重总体处于下降趋势,1978年至1986年间,下降了1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时升时降,处于波动状态;第三产业比重总体呈上升趋势,由1978年的18.7%上升到1986年的26.9%,上升了8.2个百分点。

第二阶段(1987年至1998年):产业结构呈现“二三一”分布特征。第一产业比重仍然保持下降趋势,第二三产业比重稳步上升。这一时期又可分为1987年―1991年和1992年―1998年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的差异主要在于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比重的变动上。1987年―1991年间,第二产业比重变动不大,基本稳定在45%左右;在此期间,第三产业比重持续上升,由1979年的27.4%上升到1991年的32.1%。1992年―1998年间,第二产业发展迅速,由47.5%上升到54.8%,波动幅度超过7个百分点;与此同时,第三产业上升势头受阻,比重基本稳定在32%左右。

第三阶段(1999年至今):产业结构呈现“二三一”分布特征。在这一阶段,浙江省GDP快速增长,第一产业比重仍然处于下降状态,到2014年,下降到4.4%;第二产业比重出现下降趋势,由1999年的54.6%下降到2014年的47.7%;第三产业发展趋势势不可挡,呈稳定上升态势。但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第三产业比重达47.9%,高出第二产业0.2个百分点,首次形成“三二一”分布特征。

(二)浙江省就业结构的演变

产业结构的变动,必然引起就业结构的变化。浙江省就业人员总数总体呈上升趋势,由1978年的1749.96万人增加到2014年的3714.14万人,增加了1.12倍。其中1978年至1986年,增速较快;1987年至1999年增速放缓,甚至有所下降; 2000年以后又呈快速增长趋势。

从就业比重来看,第一产业就业比重总体下降,由1978年的72.40%下降到2014年的13.51%,下降了近5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就业比重呈波浪上升趋势,由11.80%上升到49.71%,增加了近3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呈缓慢上升趋势,由15.80%上升到36.78%,增加了20个百分点。

从就业结构的分布特征来看,浙江省就业结构的变动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改革开放初期,就业结构呈现“一二三”分布特征。就业结构的这种分布特征一直持续到2000年。2001年,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发生显著的变化,第二产业的就业人数超过第一产业,就业结构呈现“二一三”分布特征。2002年以后,第三产业就业人数稳步增长,超过第一产业,就业结构变化为“二三一”分布特征。具体变化如图2所示。

二、浙江省产业结构调整对就业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

(一)相关性与回归分析

选取1978年―2014年浙江省三次产业及就业比重,运用SPA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首先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模型,Yi=a1+a2Xi+μ(i=1,2,3)

Yi表示各产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Xi表示各产业GDP占全省 GDP的比重;μ表示随即误差。

从表1所示的数据来看,浙江省第一产业GDP比重与就业比重相关系数为0.953,表明二者存在显著相关性;R2 值为0.909,回归方程的拟合度比较好。从回归方程解释变量系数上可以看出,第一产业GDP每增加1%,就可拉动就业1.469个百分点。但常数项为15.509,说明第一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有限,农村中还存在较多的剩余劳动力。

浙江省第二产业GDP比重与就业比重相关系数为0.585,表明二者呈现弱相关性。其原因是浙江省产业结构在这个阶段不断调整,第二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也不断发生变化。R2 值为0.342,方程的拟合度较差,但第二产业GDP比重与就业比重F检验中,回归方程显著通过检验。从回归方程解释变量系数上可以看出,第二产业GDP每增加1%,可拉动就业1.412个百分点。从回归方程可以看出,常数项为-34.058,说明浙江省第二产业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较高,起点高于第一产业。

浙江省第三产业GDP比重与就业比重相关系数为0.956,表明二者存在显著相关性。其原因是浙江省产业结构在这个阶段不断调整,第二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也不断发生变化。R2 值为0.913,方程的拟合度较好。从回归方程解释变量系数上可以看出,第三产业GDP每增加1%,可拉动就业0.976个百分点,吸纳劳动力的能力要弱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就业人数持续增加,但其内部就业空间逐步缩小,就业比重的增加受到限制。

(二)浙江省三次产业的就业弹性分析

就业弹性是指经济增长每变化一个百分点所对应的就业数量变化的百分比。就业弹性大于0时,说明经济增长对就业具有劳动作用,就业弹性值越大,对就业的拉动效应也就越大,反之,越小。当就业弹性小于0时,经济增长对就业具有挤出效应。

其计算公式:就业弹性系数=就业的增长率/经济增长率

从图3可知,GDP的就业弹性整体不大,其平均值为0.140,这说明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有限,就业结构不能随经济发展而变化,滞后于经济发展。从三次产业来看,第一产业就业弹性多数是负值,说明随着第一产业的发展,劳动力不断向外转移,存在比较明显的挤出效应,尤其是1983、2000、2002、2003、2006几年中,挤出效应更大。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就业弹性平均值分别为0.407和0.239,说明产值的增加对就业具有劳动作用,但作用不大。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第二产业就业弹性平均值大于第三产业,说明整体来看,第二产业对于解决就业仍具有重要作用。

(三)浙江省产业结构偏离度分析

产业结构偏离度是指某一产业占GDP的比重与就业比重的比值与1的差。产业结构偏离度能够反映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是否均衡。

其计算公式:产业结构偏离度=(产业占GDP的比重/产业的就业比重)-1

根据1978年―2014年浙江省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计算浙江省产业结构偏离度,结果如图4:

可以看出,第一产业结构偏离系数均小于零,表明该产业内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随着产业结构不断变化,第一产业结构偏差系数逐步远离零值,说明劳动力逐步向外转移。

第二产业结构偏离系数多数为正值,但近几年出现负值,表明该产业吸纳剩余劳动力的空间变小。1978年―1984年第二产业偏离系数迅速变小,表明该产业在这一时期吸纳了大量的从其他产业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就业结构逐步合理。1985年至1999年间,第二产业的结构偏离度系数缓慢上升,2000以后,第二产业的结构偏离系数逐步下降,到2012年,该值变为零,表明该产业劳动力的需求处于饱和状态。2013年、2014年产业结构偏离系数变为负值,说明该产业内存在剩余劳动力。

第三产业结构偏离系数均为正值,表明该产业产值构成超前于就业构成,具有吸纳剩余劳动力的空间。第三产业结构偏离系数整体变动不大,处于波动状态,1999年以前呈逐步下降趋势,表明该产业劳动力的需求逐步减少。 2000年呈现缓慢上升趋势,说明随着第三产业的发展,劳动力出现短缺,该产业具有吸纳劳动力的空间。

三、结论

第一,浙江省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并且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对就业结构具有显著影响。

第二,浙江省第一产业总体规模不断扩大,但占全省GDP的比重大幅下降;第一产业平均就业弹性为负值,产值增加对劳动力具有挤出效应;第一产业结构偏离系数均为负值,产业内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

第三,浙江省第二产业GDP比重稳中有降,但仍然占有较大比重,仍然是促进浙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第二产业平均就业弹性较小,产值增加带来的就业效应较小;第二产业的结构偏离系数逐步向零值靠拢,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趋于均衡,第二产业吸纳劳动力的空间缩小。

第四,第三产业GDP比重持续上升,并且还有进一步上升的空间;第三产业就业弹性全部为正,但数值较小,产值增加对就业的拉动作用不大;第三产业结构偏离系数近年有增大的趋势,说明该产业具有吸纳剩余劳动力的空间。

针对浙江省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的发展状况,政府应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各产业结调整优化,发展现代农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新型服务业。

参考文献:

[1]伍学林.四川省产业结构调整对就业结构的影响[J].社会科学研究,2011(4)

[2]林宇.产业结构调整对就业结构的影响分析――以浙江省为例[D].东北财经大学,2013

[3]陶秋燕,汪昕宇.可持续发展框架下产业结构调整对就业结构的影响研究――以北京地区为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12)

[4]王瑞荣.浙江省产业结构演进与就业结构变迁实证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15(3)

第8篇:第三学年个人总结范文

关键词:全要素生产率;索罗余值方法;三大产业

一、 引言

经济增长质量的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是全要素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是是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的综合反映,是发达国家考核本国经济增长业绩的主要指标之一,也是国家之间、区域之间经济增长比较的一个重要指标。估算全要素生产率不仅有助于分析经济增长的源泉,还是制定和评价长期可持续增长政策的基础。目前已经有很多测算中国或各省区的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考虑到中国地区间的自然要素禀赋和经济结构的不同,衡量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应该考虑地区和行业间的差别,因此本文选取北京地区为研究对象,利用相关数据,采用索洛余值方法,测算北京地区三大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

二、 数据来源及处理

本文采用索罗余值方法,即C-D生产函数计算全要素生产率。定义全要素生产率为TFP=Y/L?琢K?茁,其中TFP为全要素生产率,Y为北京地区生产总值,L为就业人数,K为资本存量,?琢和?茁分别为劳动弹性和资本弹性。

本文的数据主要来源于《北京统计年鉴》、《北京科技年鉴》、《北京6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历史资料:1952-1995》、《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历史资料:1952-2004》、《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下面分别介绍各项数据的来源及处理方法。

1. 北京实际生产总值(1990年为基期)。计算北京市实际生产总值之前,需要先计算北京地区生产总值平减指数,统计年鉴上只给出了按照可比价格计算的物量指数,可按照■=■来计算北京市生产总值平减指数,其中P0和Q0分别代表基年的价格和数量,Pt和Qt分别代表第t年的价格和数量。然后用三大产业的名义生产总值除以北京地区生产总值平减指数,可得1990年为基期的北京地区三大产业的实际生产总值。

2. 资本存量。测算资本存量的基本方法是Goldsmith在1951年开创的永续盘存法。该方法对资本存量进行测算的基本公式为Kt=It/Pt+(1-?啄t)Kt-1,其中Kt表示第t年的实际资本存量,Pt表示固定资本投资价格指数,It表示第t年的名义资本投资,?啄t表示第t年的固定资产折旧率。下面分别说明这几个量的计算方法。

(1)基年资本存量的计算。一般假定在稳定状态下,产出增长率与资本存量增长率相等则期初资本存量计算公式为K0=I0/(δ0+g0),其中K0为基年资本存量,I0为期初投资额,δ0为基年折旧率,g0为基年之前某给定期间的资本增长率。本文采用该公式计算基年(1978年)的资本存量,各产业的基年折旧率取3%,通过《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历史资料:1952-2002》可知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在“五五期间”(1976-1980)的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分别为0.049、0.092和0.071。计算出第一产业、工业、建筑业和第三产业基年的资本存量分别为68.87亿元、138.75亿元和209.66亿元。

(2)固定资本价格指数。由于目前关于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是从1990年开始统计,所以1978年~1989年间的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用固定资本形成指数代替。根据分行业的生产总值价格指数的比例,计算得到各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

(3)当年投资量的选择。现有文献对当年固定资产投资的选取方法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采用所谓“积累”(Accumulation)的概念及其相应的统计口径;第二种是采用全社会固定资本投资(Total Social Fixed Asset Investment);第三种是大部分近期研究采用的资本形成总额(Gross Capital Formation)或固定资本形成总额(Gross Fixed Capital Formation)。张军等(2004)详细地讨论了当年投资的选择,认为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是衡量当年投资的合理指标。由于本文考虑分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而现有的年鉴中对分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进行了统计,而且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和固定资产投资额相差不大,因此本文采用固定资产投资额作为当年投资的指标。

(4)折旧率或折旧额。《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历史资料》在按照收入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时,提供折旧数据,即国内生产总值=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根据资本折旧额,计算出各产业(行业)的资本存量。

根据资本存量的计算结果,整体上看,三大产业的资本存量是增加的。对第一产业而言,在1995年~2000年间,北京地区的资本存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这是因为在这些年间,第一产业固定资本投资额比折旧额小的多。2001年开始,第一产业的资本存量增速较快,在2001年~2005年间,年均增长率为5.24%,2006年~2010年间,年均增长率为8.69%。对第二产业而言,其资本存量呈现增长趋势,1998年之前,增长速度较快,之后,增长速度减缓,在2001年~2005年间,年均增长率为5.61%,2006年~2010年间,年均增长率为0.30%。“十一五”期间的增速明显低于“十五”期间,是因为“十一五”期间,固定资产投资小于资本折旧额。对第三产业而言,其资本存量呈现波动增长趋势,在2001年~2005年间,年均增长率为17.40%,2006年~2010年间,年均增长率为14.29%。

(3)劳动力。很多相关文献地区劳动力采用三次产业从业人数,本文采用北京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中历年三次产业从业人数。

根据统计结果,1985年~2010年间,北京市从业人员总人数呈增长趋势,以年均2.40%的速度增加。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从业人数增长呈现波动趋势,其中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总趋势出现下滑,第一产业以年均1.96%的速度下滑,第二产业以年均1.00%的速度下滑。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增长趋势非常明显,以年均5.41%的速度增长。

(4)劳动弹性和资本弹性。用收入法计算GDP时,GDP包括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在这四项中,除了劳动者报酬外,其余三项都与资本有关,可合并称为资本报酬,那么GDP就包括两项项,劳动者报酬和资本报酬,所以资本报酬占GDP的份额可作为资本投入增长的权数,即:资本弹性,劳动报酬占GDP的份额可作为劳动投入增长的权数,即:劳动弹性。

本文采用的是1985年~2010年的劳动弹性和资本弹性的平均值。经计算可得,第一产业的劳动弹性为0.630,资本弹性为0.370,第二产业的劳动弹性为0.398,资本弹性为0.602,第三产业的劳动弹性为0.466,资本弹性为0.534。说明说明规模报酬不变时,三大产业劳动报酬占北京地区收入的份额分别为63.0%、39.8%和46.6%,资本存量占北京地区收入的份额分别为37%、60.2%和53.4%。

三、 结果及分析

利用公式A=Y/K?琢L?茁及上节的内容,可计算1985年~2010年北京市三大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根据结果,可测算北京1986年~2010年全周期及“七五”到“十一五”5个子周期以及25年间相邻两年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在测算子周期增长率时,应用的是前5年的劳动弹性和资本弹性的平均值(包括上一子周期最后一年的劳动弹性和资本弹性,但不包括本周期最后一年的值)。相邻两年和子周期及全周期的测算结果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

由图1可以看出,北京地区及各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呈现波动,其中第二产业呈现较大波动。整体上看,各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增长趋势。自1998年以后,第二产业相对于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而言,其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较快。从1985年~2010年间,北京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速度为2.98%,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2.26%、6.03%和3.43%。

由图2及计算结果可知,在25年的全周期中,第二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速度最快,其次为第三产业。“七五”期间,北京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速度有所下降,年均增长率为-0.80%,第一产业的增长速度最快,年均增长率为6.71%,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分别为0.03%和0.41%。“八五”期间,北京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年均增长率为3.81%,相比于“七五”期间,增长较快。三大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分别为3.22%、4.20%和7.20%,第一产业的增长速度有所下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提高较快。“九五”期间,北京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年均增长率为4.67%,三大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分别为3.12%、9.00%和6.88%。“十五”期间,北京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年均增长率为1.72%,三大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分别为0.37%、7.26%和-2.94%。“十一五”期间,北京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年均增长率为3.28%,三大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分别为-1.24%、9.80%和1.87%。

从上面的分析发现某些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为负值,这是因为根据索洛的总量增长方程,产出增长率等于各要素投入增长的加权和加上全要素生产率,即?驻lnY=?驻lnTFP+?琢?驻lnK+?茁?驻lnL,因此全要素生产率等于产出增长率与各要素增长率加权和之差。从要素角度看,如果固定资产投资的生产设备,没有发挥设其生产能力,或购置的生产设备闲置等,都会导致加权的资本投入增长扩大。尽管新设备科技含量高,会扩大产出的增长率,但是如果设备生产能力和人力资源利用不充分,中间投入不合理,原材料、能源的浪费会造成要素投入增加的加权和大于产出增长率,此时全要素生产率就是负值。这种现象不能说明生产过程中没有科技进步,而且科技进步对产出确实做出了贡献,但由于投入增长过快,淹没了科技进步贡献的份额。

四、 结论

本文根据索罗余值模型计算出北京地区1985年~2010年的全要素生产率,分析了相邻两年和五个子周期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根据前面的结果,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从北京地区看,其全要素生产率呈现逐渐逐年攀升的趋势,增长速度比较平稳。(2)从三大产业看,各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呈现波动增长情形,第一产业的波动较大。从全周期看,第二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最快,第三产业次之。从“七五”到“十一五”期间,第一产业的增长率呈现下降趋势,第二产业呈现上升趋势,第三产业呈现涨跌互现的情况,从“十五”期间,其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速度开始下降,由于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员和资本投入的增长较快,到“十一五”期间,其年均增长速度为负值。

参考文献:

1. 郭庆旺,贾俊雪.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1979 -2004.经济研究,2005,(6):51-60.

2. 叶裕民.全国及各省区市全要素生产率的计算和分析.经济学家,2002,(3):115-121.

3. 郑玉歆.全要素生产率的再认识.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9):3-11.

4. 周彩云.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研究.兰州:兰州大学学位论文,2010.

5. 张军,章元.再论中国资本存量的估计方法.经济研究,2003,(7):35-43.

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项目号:2012M520191);北京市博士后工作经费资助(项目号:2012ZZ-38)。

第9篇:第三学年个人总结范文

[关键词] 产业结构 税收结构 经济增长 资本产出弹性 劳动产出弹性

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历史表明,每一次经济上的重大飞跃都是伴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实现的。一方面,产业结构的转变使劳动与资本进行重新分配,从生产效率较低的产业转向生产效率较高的产业,给经济发展以新的动力,从而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经济增长给产业结构的调整奠定物资基础,促进产业结构的进一步合理化。在单一市场机制调节下,经济资源往往流向投资少、见效快的部门,使有些部门生产力严重过剩,而有些部门却投资不足,产业结构不够合理,不利于经济的长期发展。同时,通过市场力量调节产业结构也比较缓慢,产业结构的调整需要政府的参与,而税收则是政府引导产业结构调整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经济杠杆。

一、广东省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据广东省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6年广东省地区国内生产总值26204.47亿元,比2005年增长17.16%。且纵观近几年来三大产业对GDP增长贡献份额情况可知,第一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基本呈下降趋势,第二、第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基本呈上升趋势,并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其中,2006年第一产业增加值1577.12亿元,增长10.42%;第二产业增加值13431.82亿元,增长18.45%。

在投资方面,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广东省2006年全年第一产业投资49.34亿元,增长69.6%。第二产业投资3236.05亿元,增长15.5%。第三产业投资4831.50亿元,增长17.1%。第一产业投资增幅较大,但绝对数额却相对很小,第三产业的投资所占份额最大。

广东省2006年就业人数为5250.09万人。从技术人才结构上来看,根据2004年经济普查数据,2004年末广东省第二、第三产业具有中专及以上学历技术人才共793.95万人,其中第二产业占47.05%,第三产业占52.95%。在产业内部,第二产业的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技术人才占第二产业就业人数的2.55%,第三产业的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技术人才占第三产业就业人数的6.6%。

资料来源:广东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

由以上资料可以看出,广东省在产业结构上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第一产业劳动力比重过大,第二、第三产业技术人才占比偏低

产值占全省GDP6.02%的第一产业从业人数却占总从业人数的30.37%。这说明广东省第一产业劳动产出率很低,另一方面从第二、三产业技术人才学历情况看,该省第二、三从业人员素质偏低,高科技人员占比很少。

2.第三产业结构水平低

广东省对第三产业的投资增幅最大,但其GDP的增幅却较小,投资利用率不高,这主要是由于我省第三产业的结构水平偏低。2006年第三产业增加值11195.53亿元,增长16.64%。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17.1%,批发和零售业增长11.2%,住宿和餐饮业增长11.1%,金融业增长10.8%,房地产业增长13.9%,其他服务业增长11.4%。传统的生活服务业比重较高,这也主要来源于第二产业的带动,但较高层次的服务业包括金融、保险、咨询、评估等行业比重低。

3.工业结构性矛盾突出

从第二产业高科技人员占从业人员的比例很低可以看出,广东省的企业研发能力及创新能力还比较低,这就导致了大多数的企业集中于科技含量低的初级产品的生产上,而对技术含量要求较高的行业则明显缺少高技术人力资本条件。此外,据经济普查数据显示,在科技活动经费投入中,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为163.11亿元,投入强度 为0.56%。其中,大中型企业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147.56亿元,投入强度也仅为0.75%。由此可见企业在科研上的投入力度不够。

二、税收政策影响产业结构的经济学分析

1.从供给角度影响产业结构

(1)影响劳动力供给

首先,税收可以影响劳动力供给总量。 这主要是指通过个人所得税的征税范围和税率等方面的调整影响人们的劳动热情。提高征税起点及加大费用减除范围都是促进劳动力供给的措施。一个地区的劳动力投入总量较多,则有利于该地区经济的发展。反之抑制人们的劳动热情,此外,不同等级税率规定不合理还会导致多干一小时比少干一些的税后工资低的情况,这样则会使人们减少劳动力供给时间。

其次,税收可以影响劳动供给结构。 在调节产业结构上,可运用不同产业费用减除标准不同这一手段来调节不同产业甚至不同行业的劳动力供给量,从而影响总体的劳动结构。

(2)影响资本供给

一方面,根据西方经济学原理,投资来源于储蓄。可以通过税收影响人们的储蓄额从而影响资本的供给。利息税提高则会减少人们持有货币的成本,人们倾向于多消费。可见,政府可以通过调节利息税的起征点、税收优惠项目及扣除范围、税率等方面影响资本供给总量。另一方面,税收可以通过影响企业融资的成本,而改变储蓄向投资的转化率。此外,税收也会影响自然资源的供给。

2.从需求角度影响产业结构

(1)影响人们的可支配收入

这主要是通过个人所得税与企业所得税的征收间接影响人们的可支配收入。个人的可支配收入的改变可以改变人们对不同层次商品的需求。收入水平偏低的劳动力者个人的可支配收入提高可以促进其对生活必需品的消费,收入水平高的劳动者的可支配收入提高可以促进其对高档品,甚至奢侈品的消费。反之,减少人们的可支配收入则可降低对相应种类商品的需求。因此,可以通过对不同收入水平人们的可支配收入的调节而影响产业结构。

(2)影响产品的价格

影响产品的价格是通过税收影响需求最直接的表现。通过对不同商品征收的税率不同,而改变其最终售价。直接作用于最终消费品上的是消费税、营业税及关税,间接作用于商品上的是增值税。要促进某一产业的发展,则可利用对其产品采取优惠税率的方法,使企业利润率增大,引导产业转型。反之,要抑制某个产业的发展,则可对其产品课以重税。

三、广东省税收政策的实证分析

1.模型说明

在李绍荣,耿莹等人所做的“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研究”的课题中,他们把Cobb-Douglas生产函数中加入税收影响因素,研究了税收结构与经济增长及收入分配的关系。本文在他们所做的变化了的模型的基础上稍加改变,把税收按不同产业进行分类,找出分别代表三大产业的典型税目。根据以上说明,本文将受税收影响的生产函数表示如下Cobb-Douglas生产函数形式:

(1)

其中Y表示总产出(用GDP表示);K表示资本投入量;L表示劳动投入量;i=1,2,3分别表示第1,2,3产业,Xi表示第i产业税收在当年总税收收入中所占的份额。对上式两边取自然对数,可得出税收结构对产业生产要素效率影响的经济计量模型:

(2)

参数αi和βi,i=1,2,3分别表示第i产业的税收份额对资本和劳动要素产出的弹性,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表示税收结构份额对资本和劳动的产出效率的影响。

2.数据来源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选取1996到2006年的数据。GDP来源于“各地区国民生产总值”(亿元);资本投入K来源于“各地区资本形成总额及构成表”(亿元);劳动力投入L来源于“各地区按三次产业分的从业人员表”(万人)。

由于所掌握的数据的有限性,在Xi的处理上,本文采取根据国家统计局的三大产业的划分标准,以及各种税目所主要针对的征税对象,从广东省分项目税收收入中选取各个产业的典型税目,按产业类型进行归类,最后再算出该产业税收占所选取税收项目总数的比例。由于本文是选取与产业结构关系较大的税目,目的是通过研究税收结构的变化对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的影响,所以可以暂时忽略其他税目的影响。

3.实证分析

利用Eviews5.0软件包对方程(2)进行回归,剔除掉不显著的变量得到如下估计结果:

LOGGDP=0.961480*X1*LOGK+5.563484*X3*LOGK+1.123029*X2*LOGL-4.432244*X3*LOGL(3)

从方程(3)中可以看出,第二产业税收收入占总税收的份额增加可以增加劳动要素的产出弹性,但对资本要素的产出弹性无显著影响;第三产业税收收入占总税收的份额的增加相应增加资本要素的产出弹性,减少劳动要素的产出弹性,并且都十分显著;第一产业税收收入份额的改变会增加资本要素的产出弹性,但影响并不大。

具体来说,第三产业税收收入在总收入中的份额X3每增加1%会使资本要素的产出弹性约增加5.5635%,劳动要素的产出弹性约减少4.4324%。第二产业税收收入在总收入中的份额X2每增加1%,会使劳动要素的产出弹性增加1.1230%。第一产业税收收入在总收入中的份额X1增加1%,对资本要素与劳动要素均无明显影响,这也正与现在取消农业税的现状相吻合。

在过去的十一年中,正是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的阶段。第二产业主要为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有大量的劳动力由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产业,随着第二产业的发展,其税收收入在总税收中的比重也不断增大。由于第三产业对资本投入有更大的产出弹性,我省正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加大对第三产业的投入,进一步引导资源的优化配置。

现阶段广东省第二产业税收比重约占80%左右,而第三产业比重在13%~20%左右,处在严重失衡的状态。随着该省第三产业的逐步发展,最终加大第三产业的税收比重,减少第二产业的税收比重,使税收比重达到合理的状态。

四、税收政策建议

要实现广东省产业之间结构优化,产业内部结构升级,以实现该省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总体来讲,是在保持现有第二产业生成能力的基础上,着重发展第三产业。在第二产业内部,着重调整重要资源、重大基础设施等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制定特殊的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通过兼并、收购、联合等方式做大做强,提高规模效益,形成有强大竞争力的产业集团。在第三产业内部,则是在保持传统优势行业的基础上,加大发展广东省金融服务业与信息产业等,制定扶持该产业的相关政策。

从经济增长和税收结构的份额来看,在现阶段我省的经济增长中,仍然是以第二产业为主,有必要利用税收杠杆在数量和结构上调整第二、三产业的比重,总体份额上三增二减,产业内部则根据需求做到有增有减。而不是单纯的增加第三产业的税收,减少第二产业的税收。税收比重的调整随着第二三产业产值的调整而调整。

参考文献:

[1]李绍荣 耿 莹:中国的税收结构、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J].经济研究,2005(5):118~126

[2]马栓友:税收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兼论我国的最优直接税/间接税结构[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1(7):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