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描写烟花的作文范文

描写烟花的作文精选(九篇)

描写烟花的作文

第1篇:描写烟花的作文范文

总评:放烟花这一段除了一些特定的动作写得比较逼真以外,这位同学还采用比喻的方法,形象地描述了烟花爆放的形态和场面,给人印象深刻。在今后的写作中,要注意一文一事,扣紧中心来写,比如这篇作文的标题是《放烟花》,但在文中却又描写了放“孔明灯”的情景,尽管这段写得不错,但在这篇作文中却是多余的内容了。

点评人:我是雨欣

第2篇:描写烟花的作文范文

②我是母亲第四个孩子,出世没几天,便被送进医院。医生告知,孩子心脏发育不好,有肺炎、先天性气管炎,很难养活。而我的父母亲始终不肯放弃我,一天天的打针吃药,细心照管,使我终于幸存下来。

③我所能记起的是五六岁前后的事情。当别的孩子在村里像兔子一样欢快追逐时,我躲在医院的病床上;当一群孩子相约戏水时,我被关在家里;小伙伴们爬树,捉知了时,我只能远远地看着。我常搬着小凳子,坐在家门口,看他们跳皮筋、打沙包,时常心生悲哀,我甚至自己一点也不喜欢自己。

④深秋的一天,我睡得迷迷糊糊的感到嘴里干渴,嚷着要喝水。父亲过来习惯性地摸我的额头,“这么烫,又发烧了。”他迅速地给我穿戴好,叮嘱了母亲几句,就去推自行车,领我去镇上的医院。当我坐在父亲的自行车的后座的时候,才知道,此刻天刚蒙蒙亮,路上几乎没有人。深秋的早晨寒气袭人,父亲飞快地骑着自行车,我则昏昏沉沉地靠在他的背上。镇医院离家并不远,很快就到了,听诊、化验、取药、打针……这一系列过程,小小的我已是非常熟悉了……出了医院已是9点多了,小镇上早已热闹起来,父亲带着我往家赶。晴朗的天,阳光是金色的,照在一张张兴奋的脸上,我无力地靠在父亲的背上,什么也不想说,也不想看,我只觉得自己与这充满活力的景象格格不入,我像是被快乐遗弃的孩子,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长大。我无声地哭泣着,泪水将父亲的外湿了一大片。他感到了什么,车子骑到前面一个转弯处忽然改变了方向,父亲对我说:“咱们抄近路能近点。”我从来不知道这条小路也能通向村子。说是一条小路,其实是灌溉渠的渠岸,这条水渠很深,也很宽,渠岸大约 1米宽,并不是很平坦。我坐在后座上,觉得有点紧张,便坐直了身子,也没有了一丝困意。

⑤我的眼前忽然一亮,就在前方渠边斜坡上竟然有一大片一大片白色的花,在阳光的照耀下,开得那样鲜艳,那样精神。“爸爸,那是什么花?你放我下来吧。”我从自行车上跳了下来。父亲说:“这是白,像是野生的。”我蹲在了路边兴奋地看着这些花,一丛丛,一簇簇,紧密地挨着,矮矮的,却精神抖擞,一些小虫在上面跳跃飞舞,花朵不大,可开得那样灿烂,没有一丝倦怠之意,露水还没散去,在花朵上面打转。我已无法准确地描绘那个时刻小小的我的心境,我只记得那一刻有一幅画面深深地刻印在我脑海里:清凉的风,湛蓝的天,金闪闪的阳光,地上一大片白色的野明艳美丽,清香袭人,一个瘦弱的小女孩看得痴迷,看得绽放了久违的笑颜。而就在那一刻,她坚定地告诉自己,她要生长得像这花一样美丽……

⑥那一天回家后,我破天荒头一回吃药没有让父母催促,那一大碗药,我第一次面无惧色,一饮而尽。只有我知道,我饮下去的是希望,是力量,是渴望生命如花绽放的动力,那一刻一个六岁的小女孩觉得自己长大了。

⑦多年以后,我终于摆脱了疾病,健康地长大,并没有留下一丝疾病侵扰的痕迹。如果说生命是一件完美的艺术品,那么在我生命的这幅画卷中,那路边的野就该是神来之笔吧!

(选自《求学》)

【阅读练习】

1.读第⑤段中两处对野进行描写的句子,请从中找出表明野特点的词语。

2.第⑥段中写道,“破天荒头一回吃药没有让父母催促”,是一件什么事情让“我”发生了这样的变化?请你根据文章的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件事。

3.从全文看,“我”能够“幸存下来”并“健康地长大”的因素有哪些?

4.结合语境,谈谈你对下面句中红色词语的理解。

一个瘦弱的小女孩看得痴迷,看得绽放了久违的笑颜。

5.文章结尾写道:“如果说生命是一件完美的艺术品,那么在我生命的这幅画卷中,那路边的野就该是神来之笔吧!”请你谈谈这句话在结构或内容上的作用。

第47期3版参考答案:

《曼德拉的番茄》

1.连续五年坚持向监狱长提出在监狱院子里开辟菜园的请求;挖出大量石块,在监狱墙角开辟出菜园;细心地照料菜园;舍不得吃番茄,把番茄都分给狱友和狱警。

2.表现了曼德拉对狱警对待囚犯残酷无情的愤恨,对囚犯的同情,想改变监狱现状的迫切和因自己“重犯”身份而无能为力的无奈痛苦之情。

3.“炯炯有神”是目光明亮而有神采的意思(或“是神态描写”),这个词语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曼德拉虽身处磨难,但仍然要改变监狱现状的执着、坚定、乐观的精神。

4.景物描写。描写了菜园生机勃勃的景象,烘托出曼德拉轻松欣慰的心情。

5.曼德拉对菜园的经营,既是曼德拉内心深处对生活的热爱、对信念的执着追求,也以此增进了狱友与狱警之间的理解与尊重,使他们建立起融洽的关系

6.标题既交代了主人公,又提示了选文相关内容,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好吃的苹果平凡的脸》

1.A。

2.过分地看轻自己(毫无根据地自己看不起自己)。

3.维护自己的尊严和形象(不想让杰克看到自己的狼狈相)。尽管我的衣服半湿,感觉难受,但我脸上始终保持着平和自然的微小。

4.老师居然冒着滂沱大雨来教课。

5.比喻。

6.杰克对中国人有偏见,以高傲的态度对待“我”。经过努力,赢得了杰克的称赞。

7.杰克在学习中一次次失败,但“我”没有嘲笑他,相反一直鼓励他不要气馁,不要懈怠。丰富的知识(或“一定的才能”,或“教学的艺术”)。

8.重要的不在于外表,而在于品质。

第48期3版参考答案:

《炊 烟》

1.作者是紧扣植物、动物与炊烟的关系来写的。写植物与炊烟的关系:缕缕炊烟,是植物的魂魄,是植物的眷恋,是植物生命更精彩的绽放。植物们通过一缕炊烟得到了飞跃和升华。写动物与炊烟的关系:炊烟,给动物们营造了一个诗意的舞台,生灵们的交响曲犹如天籁。

2.文章主要写的是黄昏的炊烟,但为了描写完整的需要,还提到了晨曦中的炊烟;写晨曦中的炊烟是为了反衬“黄昏的炊烟”,从而突出“黄昏的炊烟”柔情的特点。

3.运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把人家比作香菇,把缕缕炊烟比作连连的哈欠;说香菇打哈欠运用的是拟人手法,生动传神地写出炊烟的形状和味道,又表现了炊烟连续不断的特点。

4.炊烟,是小村发展和人们生活改善的见证。炊烟由寥落到稠密,说明小村户数和人数的增加;由寡淡到浓香,说明食物的丰富和生活的富足。

《我生命中的那簇野》

1.(那样)鲜艳,(那样)灿烂――外在特点;(那样)精神,精神抖擞,没有一丝倦怠之意――内在精神特点。

2.从医院回家途中,看到白,受到生命的启示。

3.①父母对“我”的爱;②白给“我”的生命启示;③“我”战胜疾病的勇气。

第3篇:描写烟花的作文范文

一、细腻描写,景物美如画卷

只有让所写之景神形兼备,才会给人美不胜收之感。 因此,行文时不仅要有形与色的刻画,还要有动与静的交融;不仅要有面与点的结合,还要有远与近的交叠。 做到了神似,景物才会栩栩如生。 这样的描写,不在乎长短。 详细时,可以泼墨如云;简洁时,可以惜墨如金。 若能前后照应,更会呈现别样的美感。

如,佳作 《可贵的是坚持》 中有这样一段 :“雨越下越大,我甩了甩头,就在那不经意间,我看到了一个美丽的身姿,丁香开花了。 雨中,我伫立在丁香花前,仔细地凝望着盛开的丁香花。 每一枝细小的枝条上都盛开着淡紫色的花,一朵朵,一簇簇,它们骄傲地在这风雨中舞动,没有丝毫的畏惧感。 仔细嗅一嗅,没有浓烈的气味,只是一种淡淡的幽香。”这段描写中,为了展示丁香花的风采,由远写到近,由形态写到香味,描写生动细腻,让文章有了异样的光彩。

二、善用修辞,景物鲜活诱人

写景,如果少了修辞,就很难写出跃然纸上的景象。 因此,一定要学会运用各种修辞手法进行景物描写。 可以用比喻形象描绘,可以用拟人增加情感,可以用排比加强气势,可以用引用加深底蕴。

如,佳作 《那份不一样的真情》 中的一段:“江南是美女的化身。 千里杨柳,是她柔顺的青丝;万里云堤,是她云鬓上轻巧的发卡;淡绿的浅草,是她颦颦蹙蹙的 烟眉;清泉碧溪,是她含情目里的多情泪。 她如一场烟花,绚烂至极;她如一樽清酒,含香醉人;她如一幅画卷,引人向往;她如一首歌谣,悠扬婉转。”用一组排比句带出一连串的比喻,将江南之美展示得精彩绝伦。

三、融情于景,文字情感充沛

第4篇:描写烟花的作文范文

首先,培养学生“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不仅仅是做了、玩了,而且能够用心去观察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发现这个世界的魅力与美妙。其次,培养学生的语言创造力,能够结合自己眼中景色的独特特点,用创造性的语言将其描写下来。再次,了解记叙文写景与写景抒情散文、托物言志散文的不同,掌握记叙文写景的一些特点。

一、在记叙中绘景。我们在学习、活动、娱乐的时候,总会身处某一特定的环境当中,我们除了要把我们经历的事情完整地记叙下来之外,还要习惯去把我们周围的环境描绘下来――这就是绘景。绘景可以使文章富有美感,可以烘托人物的形象和心情,也可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例如《早晨的校门口》中开篇这样写道:“今天,空气清新,太阳像托着重物似的从东边缓缓升起。同学们从四面八方急忙地向学校走来。”这样的景物描写就起到了烘托人物心情、设置悬念的作用。太阳为何会“托着重物”?读完下文,同学们就明白了:“这时校门口车水马龙,一位交通警察笔直地站在路中央,像机器人似的指挥着从各个方向驶来的汽车,而自行车、摩托车在这些车中穿行。再看看同学们,有的不停地抱怨,有的三个一团两个一伙地讨论着今天的课程,还有的因为没完成作业而唯恐被老师教训,你看,那几位同学吓得都不敢进校门哩!”景为事而生,为情而发,发得要自然,要有效。

二、写记游性的记叙文时景物不再是文章的背景,而是文章的主体。我们每到一处旅游,总会被眼前的景物所震撼,然而写作文时总是想写却又无从下手。那该怎么办呢?我们每到一处景点,都要养成好习惯,准备一个日记本和一支笔,随时随地把自己的游览路线和所见景物做摘要性记录。这样写作文时就不会因为遗忘而苦恼。例如《张家界》一文:“我们游玩了黄石寨,又来到金鞭溪。金鞭溪全长5.7公里,两边的树木茂盛,有很多顽皮的猴子……”“游玩了金鞭溪,又进了黄龙洞。黄龙洞里十分凉爽,像开起了自然空调……”“最后我们游览了十里画廊……”全篇文章游踪特别清晰,让人读来感觉层次井然。

三、写景记叙文,字里行间必须充斥着作者的情感。同学们都有这样的生活体验:久旱逢甘露时,我们就算是置身于雨中、雪中,也并不想躲开它。而我们在写这类型的文章时,自然也会流露出对雨的喜爱和感恩的思想感情。例如,《下雪啦》一文:“我们日照大约有一年时间没下大雪了,雪的魅力自然是无穷的,家乡的每一个人都在期盼着它的到来。一走出楼道,一股寒风扑面而来。鹅毛大雪铺天盖地而来,将大地万物都笼罩在了白玉屑中。‘沙沙沙……’雪越下越大,落在房顶上,房顶像是镶上一层白瓦;落在树枝上,树枝儿像戴了一顶小帽子……真是大雪纷飞,漫天皆白!人若置身其中,一定会被这景色迷住的。举起双手,接几朵白雪花,将手中的宝贝凑在嘴边一舔,清香的、凉丝丝的芬芳之气穿过胸腔,在人的腹中飘逸着,回荡着。”文章的字里行间充溢着作者的欣喜、热爱之情。

记叙文写景不同于一般性的纯写景抒情的散文。记叙文写景文章中,必须有人物的活动经历,虽然记游性文章中描写的成分较多,但一定也有人物的行踪、游览的过程;而写景抒情性散文则不同,它通篇只写景,没有人物(特别是作者)的活动。

记叙文写景也不同于托物言志的散文。记叙文写景主要使用记叙与描写的表达方式,往往采用“移步换景”的写法。它的景是丰富多彩,千姿百态的,写景的目的或是为了烘托人物的心情,或是为了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或是为了赞美祖国山河的壮美。托物言志的散文往往是借助某一意象,在描写的基础上展开层层议论,最终借这一意象来达到赞美一类人的目的。

乡村访友

韩 涵

“唧唧喳喳,唧唧喳喳……”一大清早,小鸟在枝头上唱着美妙的歌,仿佛在欢唱着:太阳出来了……

我迈着轻快的步伐,踏上了一条乡村小路,去访问我的“好朋友”。

路边的野花、野草,是我要访问的第一批朋友。野花妹妹,你虽不是人人皆知的名贵花种,但在我心里,你却是最美丽的;野草弟弟,你是多么的朴实和善良,和野花妹妹一起为人们美化着这条乡村小路。

走进菜园里,一只只蝴蝶为我跳舞,一群群鸟儿和我说话,每一种菜都和我打招呼;我看着它们,不禁入了迷,自己也进入了乡村生活的大家庭和它们一起玩耍,一起唱歌,一起说话……你好,勤劳的蚂蚁,你们每天都这么忙碌,是为冬天给自己储存粮食吗?

乡村中的一鸟一石、一花一树及乡村中的一切,都是我的朋友,我和它们亲切地打招呼……你好,胖嘟嘟的小蜜蜂,你们东飞飞,西飞飞,是在采花粉吗?你好,善良的小鸟,你们在天上飞翔,是在忙着找食物吗?你好,粗壮的大树,你长出的枝条仿佛要攀上天空,将云朵摘下来。你好,明亮的太阳,你金黄的光辉照在人们的脸上,使人们笑得更灿烂。喂,可爱的麻雀,你们蹦蹦跳跳地在干些什么呢?我看你们全神贯注的,是在找好东西吧?

忽然,刮起了一阵大风,花瓣都被风吹跑了,树叶沙沙作响,尘土被吹了起来。我跑到树后,前面的大树像为我撑起的保护伞,我站的地方成了躲沙的好地方。

天黑了,我又重新走上了乡村小路,带着满心的愉快。

技巧解密

读罢此文,读者的内心和作者一样,充满了愉悦,充满了对这美妙大自然的感恩之情。文章按作者的行踪和时间顺序来写,层次井然。文中既有对植物的描写,又有对小动物的描写,并且描写中伴有作者强烈的情感体验。这样的体验使读者也被深深地融入到了文章之中。此外,文章使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使文章生动形象,同时也体现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

1.世界是一个大舞台,我们天天在和这个世界发生着关系。请以“我去 ”为题进行片段练习。

要求:在记叙的过程中插入必要的景物描写,描写要尽可能做到生动形象,想象丰富。

小露一手:呀!快八点了,烟花快要开始燃放了。我走到碧霞湖畔,找个地方站住脚,静静地等待着。“沙沙沙――”一串串烟花忽然拔地而起,有时在左,有时在右,不停地扭着秧歌。

第5篇:描写烟花的作文范文

一、记叙有顺序

写春节属于“记事”的习作,一般可以按事情发展顺序、时间顺序、地点变换等顺序来写。先自测一下,你能说出以下几例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吗?

1.一位同学写《扯历不见了》,内容大致是:“弟弟看奶奶每天撕一张扯历而发呆――弟弟知道扯历撕完就过年――扯历不见了――原来是弟弟想快点过年而提前撕完了扯历。”这是按――顺序写的。

2.某同学写《拜年》:“在爷爷家,我知道了不要给正在睡觉的人拜年,否则会让对方一整年都在病床上;在大伯家,我知道了过年一般不吃稀饭,怕出门遇雨;在二爸家,我知道了大年初一是不去医院不吃药的,否则一年四季疾病不断。这是按顺序写的。

3.一位同学写《我在除夕日》:“上午帮爸爸贴对联――中午团圆饭气氛热烈――下午为爷爷上坟――晚上放烟花。”这是按――顺序写的。

二、详略要得当

春节时,有情趣的事件很多,我们不可能面面俱到,一定要合理安排好详略,抓住感受很深的去详写,而其他的一笔带过。有一个同学是这样写《除夕》的:

除夕是最值得我们庆贺的节日。在这一天,门上贴着大红的春联,面貌焕然一新。在外打工的爸爸妈妈也回到家里和我们吃团圆饭,享受团圆的乐趣。吃完年夜饭,就是我们小孩最欢乐的时刻了,爸爸带我们到院子里放烟花。我们放的烟花是蝴蝶形的,小小的翅膀,花花绿绿,非常漂亮。爸爸一点燃,各色的烟花从翅膀喷出,喷着喷着,

“蝴蝶”就开始旋转起来。它越转越快.越转越快,突然飞向了天空,就像一个小小的太阳在天上旋转,最后缓缓地飘落下来。转瞬间,大街小巷的烟花越来越多,五彩缤纷,千姿百态,把夜空渲染得多姿多彩,而小孩的欢呼声,则把除夕的热闹推到极点。

这段描写,先略写贴春联、吃团圆饭,再详写放烟花,字里行间流露出喜悦之情。这样安排,重点突出,主次分明,让读者能很快把握文章的中心。

三、习俗写细腻

春节是传统节日,有许多特殊的风俗习惯。所以,介绍习俗是本次习作的重点。

除夕前、除夕、初一等时段所发生的事件不同,习俗也不一样。人们会做些什么,为什么这样做,象征着什么,有什么原由……这一切都要写细致。请你比较下面两段话,看看哪段习俗写得细腻。

①大年初一,我们穿着新衣服,还有年糕和汤圆吃呢。初二时,我们去亲朋好友家拜年,长辈们还会给我们发红包..

②大年初一,男女老少穿戴一新,吃年糕和汤圆,即希望“年年高、团团圆”的意思,还要在家里放两根甘蔗,表示“节节高”;大年初二开始,亲朋好友们相邀做客,即是“拜年”,有的是吃“年酒”。拜年时,首先要到辈分最高的老人家里拜年,去拜年时要带上礼物,这些礼物往往是象征吉利的“苹果”和“桔子”,表示平安和吉祥。然后是平辈间互相拜年。长辈们都给我们小孩子发红包,我们可高兴啦!当然,在春节里,千万不要说不吉利的话,否则会被长辈埋怨,说你不懂规矩的。

我们一看就知道,第一段平铺直叙,只是蜻蜒点水一样大致地说了一下人们的活动,没有重点,读者对吃年糕、吃汤圆、拜年等习俗根本不了解。而第二段把饮食和拜年的习俗文化进行了细腻的描述,使我们对各种习俗的象征意义有了深刻的认识,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其乐无穷。

四、感受要真实

第6篇:描写烟花的作文范文

主题百花园(41分)

一、主题达标。

(25分)

1.走进大自然,读拼音写词语。(4分)

(1)走进yí

qiān

lǐ(

)的大草原,羞涩的姑娘摆上奶dòu

fu(

),请我们品尝;毫不jū

shù(

)的小伙子舞着鞭子,为我们表演套马。走进美丽的大自然,自己仿佛化作一朵花,饮着朝露酿成的琼浆,听着小鸟的婉转歌唱,快乐地pó

suō

wǔ(

)。

(2)欣赏着美丽的丁香花,嗅着它散发出来的淡淡的yōu

yǎ(

)的甜香,看着春雨中小小的huā

bāo(

)圆圆的,鼓鼓的,恰如yī

jīn(

)上的盘花扣,我才huǎnɡ

rán(

),为什么叫丁香结。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6分)

3.按要求积累四字词语。(6分)

(1)形容花儿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形容绿色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4.古诗中有许多描写神奇大自然的佳句,请选择恰当的词语把诗句补充完整。(3分)

(1)(

)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2)野旷天低树,(

)月近人。

(3)(

)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4)明月松间照,(

)石上流。

(5)天街小雨润如酥,(

)遥看近却无。

(6)明月别枝惊鹊,(

)半夜鸣蝉。

5.下面的句子是比喻句吗?是的打“√”,并试着仿写,把景物写得优美生动。(6分)

(1)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

(2)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有时候都静立不动,好像在回味草原的无限乐趣。(

)

(3)花墙边两株紫色的(丁香),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

)

(4)清早,我同晨风一道将光明欢迎;傍晚,我又与群鸟一起为它送行。(

)

A.棵棵水杉高大挺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花儿上沾着小小的露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主题探究。

(16分)

1.读下面的句子,完成练习。(6分)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1)把描写草原景色的句子画上横线,把写作者感受的句子画上波浪线。(2分)

(2)假如你来到草原,你想做些什么呢?试着补写。(2分)

这种境界,既___________________,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段话选自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抒发了作者对草原风光的无限热爱之情。(2分)

2.比较下面的句子,说说哪个句子写得好。并试着改写后面的句子。(5分)

(1)有的宅院里出来了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往外伸,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2)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第________个句子写得好,这个句子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丁香花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改写:丁香枝条上有一柄花蕾。(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理解课文内容,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5分)

(1)《草原》一课记述了作者到内蒙古草原访问时所看到的美丽景色和蒙古族人民热情欢迎、盛情款待来访客人的动人情景,反映了汉族人民和蒙古族人民团结友好的深厚情谊。(

)

(2)《丁香结》一文中丁香结象征生活中化解不开的烦恼、幽怨,表达了作者消极的人生态度。(

)

(3)《宿建德江》《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都描写了月夜的景色,表达的情感也一样。(

)

(4)《花之歌》是黎巴嫩的纪伯伦写的一首散文诗,诗表面上是在写花,实际上是在写人。(

)

(5)以“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作为全篇的结尾,点明了蒙古族人民和汉族人民团结友好的中心。(

)

阅读大舞台(29分)

三、课文片段阅读。

(17分)

也不知怎的,就进了蒙古包。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主客都盘腿坐下,谁都有礼貌,谁都又那么亲热,一点儿不拘束。不大一会儿,好客的主人端进来大盘的手抓羊肉。干部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我们回敬,主人再举杯,我们再回敬。

这时候,鄂温克姑娘们戴着尖尖的帽子,既大方,又稍有点儿羞涩,来给客人们唱民歌。我们同行的歌手也赶紧唱起来,

歌声似乎比什么语言都更响亮,都更感人,不管唱的是什么,听者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并用另外的读音组词。(5分)

蒙古

好客

2.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2分)

亲热——(

)

大方——(

)

3.如果将选文的内容当成一幅画,可以给它拟个名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2分)

4.选文提到了蒙古族人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风俗习惯。(4分)

5.场面描写既要有对整体场面的概括,又要有对重点场面的具体描写,即点面结合。请根据你的理解,用“____”画出“点”的描写,用“

”画出“面”的描写。(各画一处)(2分)

6.从画“

”的句子中可以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想对蒙古族人民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四、主题阅读拓展。

(12分)

天子山一日(节选)

山雨,来得快,也煞得快。不大的一会儿工夫,就云收雨散,天朗气清了。

这时候,再看看那碧沉沉的山谷,我不禁惊叫了起来:只见在那深邃的山谷之中,在那郁郁葱葱的绿莽之中,一缕缕一团团乳白色的烟雾,沸沸扬扬地在向上升腾,升腾,不断地升腾,它升腾得那么快,扩散得那么迅速。我不禁想起了有一年我和我五岁的女儿丹薇,在黄山的紫云峰下,坐在岩石上,观看对面那雨后的山坡,只见在那绿莽深处,一朵朵乳白色的烟雾,升腾而出,一朵接着一朵,不断地升腾起来,扩散开去。小丹薇高兴地拍着手说:“爸爸,对面山坡的树林里,有一个老爷爷在抽烟,你看,他正在大ロ大口地(吸 喷)烟呢。”

我真惊讶于这孩子想象力的丰富。可不是吗,眼前这深谷里的景象,活像是一个巨人在抽着他那巨大的烟管,喷吐出一朵朵乳白色的烟团。这烟团,在迅速地扩散着,扩散着,不大的一会儿工夫,就(涌 充)满了大半个山谷。这时,这广阔幽深的山谷,立刻就变成了云雾(迷惘 迷蒙)的海洋。那一座座山峰,在那白茫茫的云海之上,露出了青翠的峰顶,宛如那漂浮在大海中的岛屿。随着那云雾的不断飘动,峰林的影子,也不断地时隐时现,时淡时浓,迷离飘忽,捉摸不定,像一幅淡雅的水墨画,充满了诗情画意。

这景象,美极了。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2分)

煞(shā shà)得快

云收雨散(sǎn sàn)

2.用斜线划去括号里不恰当的字或词。(3分)

3.人的想象力是丰富的,五岁的丹薇把云雾想象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我”把云雾中的山峰想象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云雾和峰林想象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动形象。(3分)

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改成“一缕缕一团团乳白色的烟雾,沸沸扬扬地、快速地向上升腾,快速地扩散”好不好?为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描写了天子山山谷里的云雾,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2分)

习作新视角(30分)

五、习作展示。

题目:假如我是____________(风、云、太阳、月亮、彩虹、朝霞、星星……)

提示:大自然是美妙的,如果你是一种自然景物(或现象),那么你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呢?请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写一写吧。

要求:语句通顺,想象合理,运用学过的修辞手法,不少于450字。

第一单元 主题训练卷

一、1.(1)一碧千里 豆腐 拘束 婆娑起舞

(2)幽雅 花苞 衣襟 恍然

2.示例:一望无际 忽飞忽落 圆圆 幽雅

柔柔 旖旎

3.示例:(1)花团锦簇 万紫千红 姹紫嫣红

(2)一碧千里 翠色欲流 苍翠欲滴

4.(1)黑云 (2)江清 (3)乱花

(4)清泉 (5)草色 (6)清风

5.(1)√

(3)√ 示例:A.像撑开的绿伞 B.像宝石般闪闪发光

二、1.(1)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2)示例:愿躺在草原上打个滚 想骑着骏马在草原上飞奔

(3)老舍 草原

2.(2) 拟人 惹人喜爱 示例:丁香枝条上有一柄花蕾,正忧愁地望着我。

3.(1)√

(2)×

(3)×

(4)√

(5)√

三、1.

2.冷淡 羞涩

3.主客联欢

4.喝奶茶 吃奶豆腐 吃手抓羊肉 唱歌跳舞

5.不大一会儿,好客的主人端进来大盘的手抓羊肉。 主客都盘腿坐下,谁都有礼貌,谁都又那么亲热,一点儿不拘束。

6.示例: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 感谢你们的盛情款待,你们的深情厚谊永远留在我的心中。

四、1.shā√ sàn√

2.

3.老爷爷喷的烟 漂浮在大海中的岛屿 一幅淡雅的水墨画

4.不好。原句连续使用四个“升腾”,既表现了烟雾上升之快,又表达了作者内心的震撼。

5.对自然景色的赞美

第7篇:描写烟花的作文范文

爸爸五十多岁,白头发,高额头,红扑扑的脸蛋上一双眼睛炯炯有神。爸爸最大的特点就是爱看书。

一天中午,妈妈把饭菜都端上了桌,只有爸爸没来,我便到房间里喊爸爸,只见他还在看《三国演义》。我喊了一声:“爸爸,吃饭了!”爸爸问:“什么菜呀?”我把饭碗伸到他的面前:“还有辣椒炒瘦肉呢!”我把饭碗放在爸爸旁边,等我吃完饭再进去时,竟发现他把饭碗当作烟灰缸了。

[把脉诊断]

这篇文章人物特点鲜明,但美中不足的是:1.外貌描写没为人物特点服务;2.外貌描写不真实。

[处方配药]

怎样描写人物的外貌?

一、仔细观察,抓住人物特点

描写外貌时,要注意“以形传神”,把人物的特点反映出来,决不能为写外貌而写外貌。如上文中的第一段,应抓住能突出爸爸爱看书的外貌来写,而不要把观察到的外貌统统写出来。

二、刻画神态,反映内心变化

人在不同环境中,心境都有一定变化,这种变化会表现在外表上。习作中,同学们要准确地刻画人物神态的变化,把外貌描写同故事情节结合在一起。

三、注意身份,不能张冠李戴

人物的年龄、性别等不同,外貌特征也存在差异,不要随意乱写。如“红扑扑的脸蛋”是描写小孩儿外貌的,怎么能用在头发花白的爸爸身上呢?

[康复出院]

爸爸虽然刚刚五十出头,但头发几乎全白了,一双不停转动的小眼睛,藏在黑框眼镜的后面,酷似科普读物上的“动脑筋爷爷”。自我懂事以来,我就知道爸爸爱看书。

一天中午,妈妈把饭菜都端上了桌,只有爸爸没来,我便到房间里喊爸爸。只见他一边吸烟,一边看《三国演义》。我喊了一声:“爸爸,吃饭了!”“嗯。”爸爸回答。我又喊了几声,可回答我的还是“嗯”。我无可奈何,只好把饭碗放在爸爸旁边。我吃完饭,走进爸爸的房间,只见他的饭碗里全是烟灰。原来,爸爸看书入了迷,把饭碗当烟灰缸了。我忍不住笑起来,爸爸看到他做的“好”事,也哈哈大笑起来。

难怪妈妈总是埋怨爸爸是个书呆子呢!

第8篇:描写烟花的作文范文

关键词: 文学语言 形象性 想象性 情感性 模糊性

高尔基曾说:“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文学以独特的语言,淋漓尽致地表达人类丰富多彩、浩渺无限的内心世界;引导作者进入作品意境,产生喜怒哀乐愁怨思;沟通和其他艺术的联系,呈现音乐美、图画美……文学语言非常神奇,魅力无限,它可以让人沉迷其中、流连忘返,就是因为它具有形象性、想象性、情感性、模糊性等特点。

文学用形象思维,语言生动形象,是文学语言的根本特点。状物、绘景,如在眼前;记事、写人,历历在目。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陡峭的石壁直插天空,滚滚浪涛撞击河岸,朵朵浪花层层叠叠,像无数堆耀眼的白雪。描写有声有色,形神兼备;读来犹如身临其境,令人叹为观止。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皓月当空,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有如一条洁白无瑕的素练;竹林中传来阵阵欢声笑语,原来是洗衣少女们归来,莲叶浮动,那是顺流而下的渔舟。多么清幽明净的自然,多么勤劳淳朴的人们。状物写景,充满诗情画意;浣女归舟,人物美丽纯真。有声有色、有静有动,构成了一幅清新和谐的雨后秋景图。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李煜,《雨霖铃》)短短两句,生动细腻,江水浩渺,兰舟泊岸,一对恋人,江边离别,执手相视,泪眼盈盈,默默无言。千言万语尽在其中,离情别绪全在其里。

鲁迅在小说《药》中写道:“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一直散到老栓立着的地方,几乎将他挤倒了。”文字何等简洁。一群麻木恣睢的人,先生描写得何其形象。革命者人头落地,看客轰然一声,向后散退,场面描写何其生动。

文学语言讲究形象性,也讲究想象性。文学语言往往有“妙不可尽之于言,事不可尽之于笔”(晋・郭璞,《江赋》)的表达效果,从而给人以丰富的想象。

林黛玉有多美?她进贾府时,这样描写:“众人见黛玉年貌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女主角第一次亮相,作者只寥寥数语,不“尽之于言”,而让读者去想象。

曹雪芹把黛玉的美貌留给了宝玉去欣赏:“两弯似蹙非蹙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这里,描写好像“尽于言”,但你能说出黛玉长什么样吗?烟眉,眉似一抹轻烟,凭你想象;含情目,究竟怎样传情,任你发挥;黛玉的穿着,不着一字,留给你去猜测。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林黛玉。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头发那么长,太夸张了,太不合情理了,可是他在下面的一句,接得多么好啊。三千丈,表示很长。因为忧愁而头发变白,这三千丈的白发,是内心愁绪的象征。有形的白发被无形的愁绪所替换,具体的事物转化成抽象的事物。这句诗就成了绝妙的浪漫主义的构思,使人感觉到意趣横生,给人无限的想象。“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秦观,《浣溪纱》)飞花似梦,丝雨如愁,比喻新奇别致,把具体的飞花、丝雨比作抽象的梦和愁,写出了“飞花”“丝雨”轻柔、缠绵、不易捉摸的特点,突出它们的朦胧美,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特别具有一种音乐美、诗意美和画境美。

好的语言是什么?即能准确表达出人与物的情绪的就是好的文学语言。(贾平凹,《说舍得――好的文学语言》)情感性是它的重要特点。

鲁迅的一句话:“窗外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还是枣树。”(《秋夜》)好像语言嗦,但却生动地表达了作者寂寞、无聊、苦闷、无奈的情绪。像岳飞《满江红》里的诗句“怒发冲冠”“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我们并不会去责问诗人,人无论如何发怒怎么会出现头发冲掉帽子呢?你尽管对敌人怀有深仇大恨,但总不至于去吃他的肉喝他的血吧?因为夸张的背后是情感。李清照的“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人比黄花,因相思而显得消瘦可怜,比喻传神而独到,精妙绝伦。

马致远的《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作者以其娴熟的艺术技巧,让九种不同的景物沐于夕阳的清辉之下,像电影镜头一样以“蒙太奇”的笔法在我们面前依次呈现,一下子就把读者带入深秋时节:几根枯藤缠绕着几颗凋零了黄叶的秃树,在秋风萧萧中瑟瑟地颤抖,天空中点点寒鸦,声声哀鸣……写出了一片萧飒悲凉的秋景,造成一种凄清衰颓的氛围,烘托出作者内心的悲戚,景中含情,借景抒情,形象地描绘出天涯游子凄楚、悲怆的内心世界,给人以震撼人心的艺术感受。

说明语言要科学、准确,议论语言要情感明确。文学语言则不然,它可以模糊,可以含蓄蕴藉,可以有多种解释。文学语言的语境指向想象世界,语符的所指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它往往打破语言规范,因而往往产生理解的歧义或言外之意。模糊性是它的又一特点。

杜牧诗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有人说千里莺啼他怎会听到?王维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有人说大漠多风,哪来的孤烟直? “夕阳西照桃花坞,飞来柳絮片片红。”柳絮如何是红的?如血残阳中,桃花映衬下,片片柳絮飞来,叫它如何不艳若桃李、红如胭脂呢?这些都是文学语言,如用科学性来解读,那就不免贻笑大方了。李商隐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原意比喻坚贞不渝的爱情,今人用之赞誉老师等为事业而献身的精神,可以有多种理解,这是科学语言不能比的。

第9篇:描写烟花的作文范文

一、日常生活用品是“京味儿”文化的奠基石

冯燕庆(1995年)在《老舍作品中“京味儿”的文化蕴含》中主张:“京味儿”应该以北京普通市民以及他们的日常生活为表现对象。①“提笼架鸟”、“遛弯儿”、“斗蛐蛐儿”等都是老北京的民俗。民俗属于文化生活范畴;而确保文化生活得以顺利进行的就是物质。

一个作家的创作能够形成地方特色,主要取决于所描写的生活、人物和运用的语言等因素。②(傅桂禄1996年))而且应该是普通人的生活、平凡的人物、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口语。他在《论老舍作品中的民俗描写》中列举了很多老舍作品中的老北京民风民俗画。但只是停留于表面,没有深入解析。《四世同堂》中描写了寡妇再嫁时须“跨火盆”以驱邪求福,“火盆”就是一个具有浓郁北方特色的日常生活用品。

曾参与《老舍语言辞典》编纂工作的满族专家孟琮认为:老舍通过市民阶层的爱好来塑造北京市民的形象。③生活水平中等以上的北京人有条件欣赏北京传统工艺美术品,以书画和磁器为主。《四世同堂》中,祁家的摆设就有大磁瓶、楠木或梨花木器等。

老舍不仅描写日常生活用品,还以日常生活用品设喻。《老舍小说中比喻的深层次特色蠡析》(刘长河、刘春梅)一文:“老舍擅长以土俗贱物为喻体,既通俗易懂,又幽默风趣。”④如:“把小胡子哭得像卖麻花的那把小糖刷子。”(《二马》)把主人公的哭相刻画得饶有风趣。一些喻体原本都是俚俗土白,但一经作者点石成金,便成了形神兼备的艺术佳品。杨朝晖先生认为老舍尤其注重“人伦日用”的中国,⑤他在自己熟悉的天地里创造北京文化,将北京城各种外显内隐的行为符号化。

二、老舍作品中日常生活用品的主要特征

从“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的角度来说,作家的生平经历都会反映在其文学创作中。老舍的人生可以概括为两个词:“满族”和“贫穷”。

1.老舍作品中日常生活用品的满族文化特征

美国著名学者宁承恩先生有言:“如果作家可以按民族分类,三百年中满洲人有三位杰出的小说作家,可称为满洲三杰。第一个是《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第二个是《镜花缘》作者李汝珍,第三个当推老舍。”⑥把老舍与曹雪芹、李汝珍相提并论,是极高的评价。

严革以《正红旗下》为例,从宗教祭祀、娱乐消遣等方面将作品中的满族文化作了分类。

宗教祭祀:满族以女真人为主,女真人信仰萨满教,因此家中少不了佛爷匣、祖宗板、祖宗架木条等物。还有萨玛唱歌时,众人伴奏用的板、佛香、雕花大佛龛等。

娱乐消遣:满族实行八旗制,旗人的兵饷是钱粮与俸米,因为是定期发放的所以被称为“铁杆庄稼”。满族入关后,旗人衣食无忧,把主要精力放在玩牌、提笼架鸟、闻鼻烟等消遣娱乐上。工商各业为投其所好,竹编的鸟笼,磁器的鸟罐等玩意儿越做越精。《正红旗下》中那位四品顶戴的佐领一说起鸟笼子的制作方法便侃侃而谈。他鸟笼子里的小磁食罐,小磁水池以及清除鸟粪用的小竹铲都考究得像艺术品。

满族人还喜闻鼻烟。《正红旗下》中的福海二哥不动烟酒,在友人让烟让酒的时候,就拿出鼻烟壶。满族发展壮大后,工艺精巧的鼻烟壶应运而生。鼻烟壶内还有巧夺天工的彩篇,堪称一绝。

在满族贵族生活中,娱乐消遣喧宾夺主,成为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老舍在作品中刻画了一代满族没落贵族们空虚无聊的生存状态(已不能称之为生活状态)。这个曾因骁勇善战而称霸中原的民族,最后沦落为成肩不能担,手不能提,完全丧失斗志的“八旗子弟”。他们把时间精力都花费在丧志的事情上。甚至旗人妇女也人手一个“燃着兰花烟”的烟袋锅子。

这些原本只是为一时消遣而生的“玩意儿”,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成为满族人一刻都离不了的日常生活用品。满清贵族从统治阶级到“寄生虫”的衰败事实不言自明。

2.老舍作品中日常生活用品的贫穷元素

于昊燕在《论老舍童年经验中的贫穷元素》中提出:“对一个作家而言,童年记忆会在创作中留下多种印迹。”⑦老舍分别在《四世同堂》、《小人物自述》、《正红旗下》中描写了他在小羊圈的生活,对小羊圈的一切都有精确的表述。例如《四世同堂・惶惑》:祁家的日常生活用品有破缸、破表、破藤子躺椅等。使用“破”字反映了他的创作心理。老舍是城市贫民出身,他从小就经历了贫苦,又耳濡目染他人的贫苦。独一无二的人生体验成就了他对穷人的独特视角:既揭穿其身上的劣根性,又真心热爱着他们。

三、老舍作品中日常生活用品的语法形式

老舍是中国文学史上杰出的语言大师,他在语言运用上有很多贡献,北京口语就是其中之一。但是纯正的“京味”在“五四”时期欧风美雨的席卷下也带有了欧化的气息。

1.老舍作品中日常生活用品的欧化现象

李刚、张昕认为“五四”运动后老舍的语言逐渐带有欧化的气息,甚至逐渐呈现出自觉化的态势。⑧表现为专有名词前带修饰语。如《四世同堂》中:小檀香骨的折扇、垫桌腿的青蛙等。

老舍的作品中还有外来词:生发油、生发蜡、留声机、唱片子等。以“唱片子”为例,“唱片”+“子”外来词与北京口语融合,浑然一体。

2.老舍作品中日常生活用品的北京口语化

儿化:儿化是北京话有的合音现象。一般来说,只有实词中的名词、动词、形容词和个别量词可以儿化,大多数是单音词和双音词,多音词少。例如《四世同堂》中的:烟卷儿、蓝布包儿等。樊文军曾经对《茶馆》中的儿化词现象做过统计,得出结论:《茶馆》中的儿化词语词例共有52个。⑨

量词:汉语方言里的量词体现不同方言词汇上的区别特征。北京话也有自己的量词系统。《茶馆》中量词借用现象比较突出,主要是借自名词,其中将日常生活用品作为量词的也不少:壶、袋(子)、挑子、笔、盅儿。《茶馆》中由于量词的特殊作用,使原本抽象的东西变得具体了,增加了名词的表现力,使语言更加生动鲜明,使人印象深刻。(作者单位:兰州大学)

注解:

① 冯燕庆:《老舍作品中“京味儿”的文化蕴含》,《北京联合大学学报》,1995年,第3期,第70页。

② 傅桂禄:《论老舍作品中的民俗描写》,《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1期,第64页。

③ 孟琮:《北京人 北京事 北京话――论老舍作品的北京风格》

④ 刘长河、刘春梅:《老舍小说中比喻的深层次特色蠡析》,《唐山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第37页。

⑤ 杨朝晖:《走入“四方城”――从老舍小说看北京城、北京人与老舍先生三者关系》,《西昌师专学报》,1994年,第3期,第73页。

⑥ 参见宁承恩:《老舍研究资料(上),老舍在英国》,《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5年。

⑦ 于昊燕:《论老舍童年经验中的贫穷因素》,《自由评论・当代文坛》,2012年,第3期,第3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