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描写中秋节的优美段落范文

描写中秋节的优美段落精选(九篇)

描写中秋节的优美段落

第1篇:描写中秋节的优美段落范文

1.自学生字词语,积累美词佳句;2.了解长江三峡秋天的美景,理解一天当中三峡景物的不同特点;3.学习作者按时间顺序、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培养写作能力;4.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及难点

1.学习作者如何抓住特点描写三峡不同时段景色;2.体会修辞手法在景物描写中的作用。

教学设想

在本课教学中,教师应设法通过多种方式的读,去引导学生感悟、理解、分析、品味文章的意境,感悟作者抒发的热爱祖国山河和伟大祖国的情感。在阅读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把已学习掌握的阅读方法和策略有机地运用到自己的阅读实践中,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与同学合作交流去发现体会文章中的景物美、文字美、情感美。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加强朗读教学与指导。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去过三峡吗?这节课我们就跟随作家方纪先生一起领略三峡金秋的神韵。(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谁能结合课前预习说说对三峡有哪些了解?

3.刚才同学们介绍的长江三峡听起来很美,那么,在作者的眼中三峡的秋天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到课文中去感受一下作者笔下的三峡之秋。

4.出示学习目标:①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②我能读懂课文内容,了解三峡不同时间的景色变化。

二、走近文本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作者眼中三峡的秋天是怎样的?

2.三峡的秋天很美,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美?(成熟)你从哪儿找到成熟这个词的?

3.课文第一自然段概括了三峡秋天总的特点:成熟美。那么,这种成熟美又是通过哪些景物体现出来的呢?

三、引导自学

出示自学提示:

1.读一读:选择你喜欢的段落读一读,边读边画出自己认为优美的句子认真品读,最后再朗读一遍课文。

2.画一画:勾画出表示一天中不同时段变化的词,或在文中用不同的符号进行批注。

3.想一想:采用学习伙伴间质疑问难的方法,想象作者所描绘的景色画面,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

以小组为单位,学生选择喜欢的段落进行批注,然后组内同学一起学习这些段落,思考并交流学习收获,最后在班上交流。组长要做好记录。

四、指导展示

交流时教师进一步提示:课文描写了三峡在中秋这一天的景物变化,读一读,说说早晨、中午、下午、夜晚分别重点写了什么景物,写出了三峡的什么特点,并划出重点词语。

全班讨论后得出结论:

1.早晨重点写橘柚树,写树上露水的变化(由像洁白的霜到消逝)以及在初升太阳照耀下的色彩(绿叶金实),突出了三峡之晨的特点:明丽。

2.中午重点写长江,写长江在阳光照耀下的色彩(金麟)、水势(翻滚、呼啸、奔腾),辉映峭壁,峡谷波光荡漾,突出了三峡中午的特点:热烈。

3.下午重点写雾,写青色的雾使峡里黄昏来得特别早,峭壁的倒影使长江变成小溪,突出了三峡黄昏的特点:青色而透明。

4.夜晚先写长江,写长江的宁静(沉沉欲睡)以及长江偶然被惊动(驳船驶过时渔火和灯标轻轻地摇曳),突出了三峡夜间的特点:宁静。重点写三峡月出,抓住山高、谷深、天小的峡谷特点,写月亮的出现、色彩和形态,月光像“一道道瀑布”“像一匹匹素锦”,突出了三峡的特点:宁静而神秘。

5.作者把三峡之秋描写得如诗如画,看看作者都运用了哪些描法?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欣赏课文中的比喻句、拟人句等,了解作者的描法,从中受到启发。

五、辅导检测

师:课文用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诗一般的画面,营造了诗一般的意境,真是文中有画,画中有文。都说三峡是“百里峡江诗万首”,老师在读这篇文章的时候也情不自禁地写下了一句小诗,请大家齐读。(生读)三峡的秋天是迷人的,绿叶金实,硕果累累,散发着成熟的气息。你眼中三峡的秋天是怎样的,请你也动笔来写一写,要抓住某一时段三峡的特点,选择具体的景物像老师这样写一写,记在书中的空白处。(生写)

六、感悟运用

秋天的三峡,有时热烈,有时平静;有时明丽,有时朦胧……真是气象万千。三峡的神韵又何止这些呢?你想更多了解三峡的奇异风光吗?我们可以读一读刘白羽的《长江三日》和余秋雨的《三峡》。

板书设计

三峡之秋

早晨:露――明丽

成熟之美 中午:水――热烈

第2篇:描写中秋节的优美段落范文

一、选对了写景对象和写景角度

选择写景对象要注重四个方面:自己最熟悉的,感受最深刻的,感情易抒发的,能给人美感的。文中的小院是“我”家,院中的花树与“我”经年相守,是再熟悉不过的了;其间虽没特别名贵的品种,却也满庭灿烂,惹人怜爱。而在众多的植被中,最出众的,当数洁白的栀子花、李花和绿干亭亭的梧桐了,这不仅仅取决于“我”对青白颜色与挺拔树态的偏爱,更因为它们高洁、沉稳的特质正迎合了“我”夫妇俩沉默、正直的个性。还有火红的枫叶与金黄的银杏,也折射出“我”热心、成熟的性格侧面。选择它们作描写对象,并调动多种感观机能,从视觉(李花满院飞雪)、嗅觉(栀子花清香阵阵)、听觉(银杏叶坠地如雨)等角度进行细致描绘,正可以达到写景角度与抒情点的契合。看似信手拈来般随意,实则是作者精心选景、反复推敲描写角度的结果。

二、理清了写景顺序

写景顺序通常有三种:一是时间顺序,二是空间顺序,三是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本文整体上采用了写景类散文常用的时间顺序:首段以“一年四季,风、雨、霜、雪,轮番光顾,兴味不浅”统领全篇,后面分“春四月”、“李子熟了”、“每逢深秋”、“树叶落尽”四小段,依次描写春、夏、秋、冬四时之景。这四小段又都以空间为序,且各有特色:二段以满树李花起笔,到满地落红止,是由高到低;三段由院角的栀子写到院中的梧桐,是先四周后中间;四段由屋前黄菊到屋后银杏,是先前再后;五段由落叶到星空,是由下及上。其中,二、五段以高低论空间,三、四段凭前后左右定方位,描写顺序两两呼应,既全面系统,又清晰准确,使文章层次分明,表述自然得体。

三、驰骋了丰富的想象

看到晴空下静态中的满树李花,想象它们随微风飘然而下,犹如满院飞雪的样子。看到优雅闲寂的黄菊,联想起“独怜细菊近荆扉”、“海内文章落布衣”的美妙诗句。还有“很少遮障”的星空,就像某种纯净、率性的人格,让人欣喜、艳羡。尤其是“李子熟了,每当沾满白粉的琥珀般的玉球咕噜噜滚到地面的时候,我就想,要是有个孩子,我拾起一个给他,那该多高兴啊”一段中,遐想出的那幅闲适、温馨的含饴弄子家居图,即使世俗中的追名逐利之徒,看后也会怦然心动,暂时卸下所谓的“理想”与“抱负”,产生“不羡功利,羡亲情”的人性回归。

四、注重了描写的方法

第3篇:描写中秋节的优美段落范文

一、鉴赏古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1.什么叫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包括抒情主人公和作为描写客体的人物。如自居易的《琵琶行》中描写的“江州司马”,自居易是抒情主人公,琵琶女则作为描写客体的人物形象。

2.常见题型

这首诗塑造了―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3.解题方法

(1)知人论世,关注背景事件。高考诗歌一般都注明了作者,而这些作者一般都是考生比较熟悉的,这就为我们理解诗歌,把握人物形象提供了条件。背景的了解对把握人物形象也有重要作用。命题者会在诗歌后面附加注释给我们暗示。因此,题后的注释我们要好好利用。(2)抓抒情主人公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的主要手段。所以诗歌中的一个动作、―个神态、一句话语、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或一个典型的细节往往就是解题的金钥匙。

4.答题步骤

(1)概括形象特点。(2)结合诗句进行分析解说。(3)点出形象的意义,即思想感情或观点态度。

5.典例剖析

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上,身老沧州。注:沧州,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境湖边的三山。问题:请分析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

答案:(1)诗歌描写了一个“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却被闲置不用“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抗金老英雄形象。(2)诗中人物年轻时曾经金戈铁马,驰骋沙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心系抗金前线,胸怀报国之雄心壮志。(3)诗中通过抒情主人公这一形象的塑造,“诗言志”表达了自己报国无门,但仍然壮志未酬的发自内心的感慨。

二、鉴赏古代诗歌中的景物形象

诗歌中的景物形象包括意象和意境。

1.意象

(1)什么叫意象   “意”即主观情感,“象”客观物象。意象通常指自然意象,即取白大自然的寄托情思的物象。

(2)常见题型

①本诗通过哪些意象(景物)来表达情感的?请简要分析。②诗中运用了什么样的意象?结合全诗分析意象在全诗中的作用。

(3)答题步骤   ①找出并描摹诗歌意象。②分析或概括景象特点(根据答题需要。有时前两点顺序需颠倒)。③总结意象的意义或作者情感。

(4)典例剖析

西楼(曾巩)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朱楼四面钩疏铂,卧肴千山急雨来。问题:此诗描写了什么景色?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①这首诗以和前苏联作家高尔基的散文《海燕》不同的视点和语言,描写了海暴风雨来临前的壮美景象。②连天的海浪随着阵阵雷声汹涌而来,在北风的呼啸中波浪不断拍打堤岸,又咆哮着远去。③诗中以壮美景象的描写,渲染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雄伟气势。表现了诗人内心的豪情和开阔的胸襟。

2.意境

(1)什么叫意境

意境是指诗人强烈的思想感情(意)和生动的客观事物(境)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意境由若干个意象构成。

(2)常见题型

①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②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

(3)答题步骤:

①描绘诗中的图画。展开联想、运用想象,把诗中的图画描绘出来。力争语言优美、突出主要景物。②概括意境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概括出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这两个双音节词一要选取准确。③分析思想感情诗人的思想感情因诗而异,下面的短语可供答题时借鉴。忧国伤时的感慨、建功报国的决心、怀才不遇的苦闷、离愁别恨的思绪、青春易逝的伤感、仕途失意的苦闷、依依不舍的留念、山河沦丧的痛苦等。

(4)典例剖析

《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问题:《山居秋瞑》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①山雨初霁,万物一新;初秋的傍晚,幽清明净。泉水淙淙、翠竹成林,月下青松。水中碧莲,营造了空山中的秋天恬静优美的景象。②禅意的作者营造幽静沉寂的意境。③反映了诗^对淳朴、安静生活的向往和对污浊官场的厌恶。

三、鉴赏古代诗歌中的事物形象

1.什么叫事物形象

事物形象即物象,是指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诗人通过对象征性的物象描写曲折地表现自己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物象一般包含在咏物诗中,如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中的“梅”就是物象。

2.常见题型

本诗作者常用了托物言志手法,试分析诗人托什么物?言什么志?

3.答题步骤

第4篇:描写中秋节的优美段落范文

例1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朱自清《春》)

例2 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个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

好像炉子上的一锅冷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了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渐渐滋成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长墙。轻飞曼舞的蜂蝶不多见了,却换来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舰船。金色主宰了世界上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香。

(梁衡《夏感》)

例3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秋蝉的嘶叫,在北方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郁达夫《故都的秋》)

例4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老舍《济南的冬天》)

【借鉴点】

仔细品味四个选段,我们从中可以把握一些描写季节风光应遵循的普遍原则:

选取景点,突出特点。季节离不开景物,因此写作时应注意选择典型的景物,通过有代表性的景物来表现季节特点。例1侧重写春花,凸显春天的生机盎然;例2则选取细草、蝉儿、太阳、麦浪等景物,渲染夏天的热烈;例3中的秋蝉“更是北国的特产”,其声也衰,其音也残,烘托出秋的落寞;例4则写小雪覆盖下的山景,表现了济南冬天的“秀气”。

多方描绘,层次清晰。各季的景物迥异,描绘时应从多个角度入笔:①多个感官。如例1从视觉、味觉、听觉等角度写春花,例2更典型,从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角度描写夏天的磅礴气势。②虚实相生。如例1既有实景,又有想象,描绘出春花的艳丽。③动静结合。如例1和例2既有静物,又有动物,有声有色,生动鲜活。④有高有低。如例1和例4都是按照空间顺序来描写的,由高到低,显得层次清晰。

巧用修辞,美化语言。为了凸显各个季节的画面,细腻传神的语言最能打动读者。比如运用修辞手法,这四个选段要么运用比喻,要么运用拟人,要么运用对比,因景而异,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再如选用恰当的形容词,如“红”“粉”“白”等表颜色的词,“细”“密”“厚”“薄”等表情态的词,无不凸显景物的特征。

情景交融,感受独特。每个人对于季节的感受都是不同的,所以应做到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景物和情意融为一体,才能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如上述4例便分别表达了作者对春、夏、秋、冬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这些情感无不洋溢在字里行间,并深深地感染着读者。

【快乐仿写】

No.1小区里的榕树枝繁叶茂,像一个个勇敢的士兵守护着小区,清清的小河边有一排排柳树,一条条柳枝随着春风左右摆动,就像亭亭玉立的姑娘,为美丽的春天表演着婀娜多姿的舞蹈。远看,桃花像一片灿烂的朝霞;近看,桃花就像小姑娘的笑脸,在迎接春天的到来。花坛里百花盛开,朵朵花儿争奇斗艳,互相比美,引来了许多小蜜蜂采蜜,还引来了许多蝴蝶翩翩起舞。

(孙弋岚《春天的旋律》)

亮点:从榕树、柳树,再到桃花、花坛,分点描绘,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有动有静,描绘春天的绚丽,给人以美的享受。

No.2浅夏时光,一切都在潜滋暗长。柳树的柔枝不再弱不禁风,杨树的绿叶不再探头探脑,树木密叶满枝,宣示着夏天的来临。浅夏比春天更富有声响,风吹树叶,有哗啦啦的响声,那是风的声音;雨也已经小有声势了,不再润物细无声;庄稼长势正盛,能够听到它们拔节的声音。初夏的花,不再羞涩,开得更明媚了,香气馥郁。浅夏时节,有声有色,有香有味。

(马亚伟《浅夏时光》)

亮点:选段从柳树、杨树的长势,风、雨、庄稼的声音,花的香气馥郁等多个角度凸显浅夏的特点,描绘得“有声有色,有香有味”。

No.3村子尽头那莽莽苍苍的山林,仿佛在静默着,沉思着。当秋风纤细的手指抚过枝丫,轻微的“沙沙”声里,稀疏的枝叶中,又晃晃悠悠地飘下一片片或银灰或橘黄的叶子,如同一只只翩翩起舞的彩蝶。地上已经积了一层厚厚的落叶,像是铺了一层黄地毯。踩在软绵绵的“地毯”上, 嘴里吟着范仲淹的“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枝头的小松鼠也不甘寂寞,它们正忙着收获呢!那细碎的脚步和活跃的身影,也是秋天里一道别致的风景。

(林净《乡野秋韵》)

亮点:作者由远及近,描绘山林的秋景,顺序合理,脉络清晰,且详写脚下的落叶,更凸显了乡野的秋韵。在语言上,有声有色,引用诗句,增添了文章的意境美。

No.4北风是冬天的情人,它从遥远的西伯利亚而来,怀揣着满满的思念,跋涉千山万水,过春、夏、秋三条季节长河,终于来到情人面前。当长风裹挟着远方的尘土,卷起层层寒意扑进冬的怀抱,你听,那呼呼的风声,便是积蓄了整整三个季节的情话。这时候,你一定要识趣地躲开,否则,你就会被北风那浓烈的情话羞红脸。

(梦芝《冬韵如歌》)

亮点:“北风是冬天的情人”,运用新颖的比喻交代了冬的标志。而后文对北风的描写,则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活灵活现地写出了北风的浓烈程度,让读者感同身受。

【片段升格】

原文展示

春雨淅淅沥沥地下着,它在春姑娘那里待不住,在空气中回旋,急切地带着欢乐和丰收从天而降,来到这美好的世界一吐为快了。看,雨儿越来越密,像无数条银线从空中直垂而下,这么多银线啊!大概是春姑娘在给大地织一件美丽无瑕的银装吧?又像春姑娘的七弦琴,弹奏出既清脆又悦耳动听的曲调。在这雨水繁乱的敲打声中,你还有心思睡觉吗?

(孙静《春之抒怀》)

升格建议

这是一则描写春雨的片段,运用修辞手法,抓住了春雨密、亮的特点,营造出美妙的气氛。但也存在如下问题:

1.前后不够连贯。第二句写春雨“越来越密”,转而赞美“这么多银线啊”,前后句不够衔接。接下来的问句稍显突兀,和后文“像春姑娘的七弦琴”不能较好地连贯起来。

2.语言不够完美。首句稍显唆,且句中“下着”和“回旋”前后有点矛盾。描写春雨时,只从视觉的角度着笔,稍显单调,可以增加一些表示声音的拟声词,增加动感美。末尾一句中“繁乱”一词,和片段的意境不够融洽。

3.情感不够鲜明。整体而言,该片段表达了对春雨的赞美之情,但由于最后一句的表达不够透彻,使这种情感稍有淡化或消解,最后一句应作改动,使之与上文在情感上一脉相承。

升格展示

“淅沥沥……”啊,雨娃娃这位透明的使者在春姑娘那里待不住,急切地跑到这美好的世界来一吐为快了。“沙沙沙……”雨儿越来越密,像无数条银线从空中直垂而下。怎么这么多银线啊?是春姑娘在弹琴,还是春姑娘要给大地母亲织一件美丽无瑕的银装呢?噢,肯定是春姑娘在弹琴,你听,“淅沥沥……沙沙沙……”春姑娘的七弦琴,弹奏出清脆悦耳的曲调。在这雨水的演奏中,你会甜甜地睡去……

(孙静《春之抒怀》)

第5篇:描写中秋节的优美段落范文

【关键词】白描手法;古诗;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白描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指描绘人物和花卉时用墨线勾勒物象,不着颜色。在文学创作上,“白描”则作为一种表现手法,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刻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不尚华丽,务求朴实。鲁迅先生曾把这种手法概括成十二个字, 即“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它是诗歌常见表现手法之一,历来是文人墨客所喜闻乐见的写作技法之一。

白描手法在中国古代诗歌里的运用源远流长,诗歌源头《诗经》中就有不少诗歌运用了白描手法。如《诗经・氓》中的“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就是通过白描手法,再现了弃妇的自然生活,鲜有修饰之辞,语言质朴却动人。

东晋陶渊明的诗歌承续了这种简朴质实的技法,不论是写事、绘景还是述怀,多用轻笔随意点染,力避浓墨重彩描绘。尤其是他的田园诗大多运用白描的手法,但是诗却并不因此而显得肤浅,没有文学欣赏价值。田园风光景物的白描式,使陶诗读起来就像一幅写生画,所画景物的色彩、线条都宛如实物实景。如陶渊明田园诗的代表作之一《归园田居》其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这首诗的平淡醇美,全表现在诗人不动声色的白描之中。黄昏的远村,依依的炊烟,深巷中的狗吠,桑颠上的鸡鸣,诗人只是径直说出,全不费力,也不需要什么比喻、象征、暗示;但细细体味,这些平平常常的事物,经过诗人的点化,用淡笔白描, 虽未泼以浓墨重彩,淡淡几笔却勾勒出一幅和平、宁静的田园村居图,营造出了宁静淡远的意境,令人神往。诗人在用白描手法描绘田园风光的同时,也巧妙地在其间融入了自己的生活理想、人格情操,表现了诗人对自由闲适的农村生活的热爱,充分体现了诗人的高雅情趣。陶渊明确实是“白描”的高手,其描写平淡质朴,不加任何修饰,却极为精练自然,如“出水芙蓉”,体现了白描手法的精髓。

民歌中也经常会用到白描手法。北朝民歌《敕勒川》中“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句子,就是对草原景象的白描,显得简洁而有风骨,点染出了北方人民放牧的劳动生活,勾勒出了辽阔苍茫的壮美草原风光,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豪放刚健的性格。

第6篇:描写中秋节的优美段落范文

1.添枝加叶。真实的事件本身往往简单、平淡,需要展开想象,补充细节,使人物形象血肉丰满,使事情具体、曲折、生动。首先,要根据已有材料,结合自身生活体验去填补“空白”之处。其次,要精心选择典型细节表现人物,准确捕捉事物特征写景状物。再次,添枝加叶,即在原材料的主干上丰富细节、展现形象,切忌离开材料节外生枝地喧宾夺主,从而导致偏题、离题。

2.移花接木。即在情节的处理上,采用张冠李戴的手段,把一个人的事转移到另一个人身上,使读者浑然不觉。

3.杂取种种。指在广泛集中概括大量生活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典型。正如鲁迅所说的“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

4.偷梁换柱。即将真人真事加以改造更换,使之更有利于表达主题。作者一番偷梁换柱,使文意曲折跌宕。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人物性格能更加鲜明地表现出来。

5.无中生有。如果有的作文命题完全超出了自己的生活范围和视野,不能写实,又不能“移花”“添枝”,那就得有“无中生有”的本事。

6.夸张感受法。通过观察者的心理作用,来感受外界的形象特点,或夸大,或缩小,或褒赞,或贬损,读后给人以强烈的感染。为了更好地突出主题,有时在构思时,作者需要打破时空界限,让不同时空的人物聚合在一起,以此刻画人物,揭示主题。如魏明伦的荒诞剧《潘金莲》,让不同时空的人物大聚会,除我们熟知的武松、武大郎和潘金莲之外,施耐庵、莎士比亚、托尔斯泰、派出所警察、法官等古今中外的人物汇聚在一起,演绎人物悲欢离合的命运,情节离奇荒诞,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上演之后,曾引起极大反响。

7. 化实为虚,化虚为实,虚实结合。这里的“虚”和“实”是一组相对的概念。一般而言,眼前为实,想象为虚;现在为实,未来为虚;正面为实,侧面为虚;写景为实,抒情为虚……著名作家余秋雨的散文,十分注重虚实结合的巧妙运用,取得了十分突出的审美效果。如《阳关雪》中的一段描写:

他瞟了一眼渭城客舍窗外青青的柳色,看了看友人已打点好的行囊,微笑着举起了酒壶。再来一杯吧,阳关之外,就找不到可以这样对饮畅谈的老朋友了。

这段描写,显然是依据唐代诗人王维的《渭城曲》的诗意想象而成的。王维的行为在诗中没有具体的描写,而作者运用丰富的想象,将友人送别的场景描摹得栩栩如生,给人以美的享受。这样的描写,在余秋雨先生的散文中俯拾皆是。

8.化平淡为奇特,叙述描写适当渲染。生活中实实在在的人事景物,往往平淡无奇,写作中,直白地叙述下来,必定味同嚼蜡,令人难以卒读。如果运用丰富的想象,或化动为静,或化静为动,或对所写对象选择加工、渲染,就会化平淡为奇特,收到好的表达效果。高考优秀作文不乏这种成功的例子。请看北京某考生的《包容》片段:

秋日的天空明澈如洗,远山外残阳似血。秋叶镀了一层金红,偶尔飘落一片,静寂无声。失群的孤雁呜咽着远去,衰蝉在凉风里嘶哑地哀鸣。

单薄的长衫难抵风中的些许凉意,他轻轻打了个寒战,挺了挺身子,瘦削的脸上,目光灼热。身下的车轮辘辘南去,碾碎了他年轻的理想。回望着渐渐远去的长安,他暗暗咬紧了下唇……他怨,他恨,他怎能不怨恨!

第7篇:描写中秋节的优美段落范文

《大自然的语言》,蕴含着丰富的教学资源,下面着重阐释几点。

1. 它有学生应当学用的高雅语汇。

萌发(méng fā):这里指草木在春天里开始显露生机。

次第(cì dì):依次,按照顺序或依一定顺序,一个接一个。

翩然(piān rán):形容动作轻快的样子。

孕育(yùn yù):这里用来比喻酝酿着新生事物。

销声匿迹(xiāo shēng nì jì):形容隐藏起来,不公开露面。

衰草连天(shuāi cǎo lián tiān):形容荒草遍地、极其凋敝的样子。

风雪载途(fēng xuě zài tú):一路上都是风雪交加,形容旅途艰难。

周而复始(zhōu ér fù shǐ):转了一圈又一圈,一次又一次地循环。

草长莺飞(cǎo zhǎng yīng fēi):形容江南暮春生机盎然、万物复苏的景色。莺:黄鹂。

这是本课词汇中最精致的一部分,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之一,不仅仅只是用于积累,更重要的还有品析、揣摩与赏析。

2. 它有初中语文课文中少有的表达美妙的段落。如课文的第一段: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这一段文字笔力深厚,生动优美,立意高远,给人美不胜收之感。作者运用了“宕开一笔”的写法,从课文的“远处”写起,但又是紧扣课文标题,用类似于“起兴”的方式开了一个好头。它层次明朗,全段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用优美的语言描述了大自然一年之中的气候特点和物候特点。第二层用概括说明的方法点出“年年如是,周而复始”的物候规律,可谓思路完美。它顺序清晰,运用精致的短句组合,从“立春过后”写到“转入炎热的夏季”“到了秋天”再写到“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句式变化有致而又丝毫不显拘泥。它语言生动优美。“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写出了冬天的悄然离去与春天的欣然到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具体地描述大地的“苏醒”,显现出一片扑面而来的春色。“次第”用得典雅;“翩然归来”写出了燕子的轻灵快乐;黄叶“簌簌”地落下来,表述得有声有色;“北雁南飞”“田间草际”“销声匿迹”“衰草连天”“风雪载途”等词语简练生动,文气扑面;“年年如是,周而复始”概括了一年四季的更替变化,简洁而又准确。它音节明丽,音韵和谐,读起来琅琅上口,充满着美的韵致。它对于全文有着重要的表达作用与表达效果,寓说明于描写之中,如同展现一幅四季风光画卷,既引人入胜又使人产生联想,既激发着读者的阅读兴趣,又巧妙地引起了下文。

可以说,《大自然的语言》中的每一段都写得好,每一个部分的表达作用都值得我们细细欣赏。段落的品读欣赏,也应是这一课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之一。

3. 它有着非常值得我们欣赏的结构艺术。整篇文章表现出严密的结构层次和严谨的逻辑顺序。下面我们从文章整体到局部到细节进行多层次的分析。

说法之一: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说明了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

第二部分(第4~5自然段)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第6~10自然段)说明物候现象来临的决定因素。

最后部分(第11~12自然段)阐述了物候学研究的意义。

全文眉目清晰,顺序清楚,有条不紊。

说法之二:

文章的主体部分,由“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一句引出课文的重点内容,按主次顺序介绍了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首先是纬度。

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

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

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

这样的表达条理明晰,灵活生动,错落有致。

说法之三:

第一段按“春、夏、秋、冬”的时序进行描述与说明。

第二段中举例的时序性极强: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第三段按从古代到近代的顺序说明了物候知识的起源和发展。

条理、顺序都很清楚。

说法之四:

文中的语言片段同样表现着表达条理的清晰。

物候学的研究首先是为了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此外还有多方面的意义。

可见,不论是着眼于全篇,着眼于部分,或着眼于段落甚至于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我们都能感受到《大自然的语言》非常有条理,十分讲究说明的顺序。

结构的分析,章法的审美,几乎是阅读教学中最重要的内容与任务之一。《大自然的语言》“天然地”具有这方面的优势,不论文章表达方面的阅读分析,还是思维与思辨训练,它们都是很好的教学“抓手”。

下面是本篇课文的教学设想。

第一课时:分析文脉,理解文意。指导学生对文章的结构进行分析,在这个过程中比较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比较深入地分析全文的结构。

能力训练目标:分析、阐释能力训练。

教学主要过程:

导入,简介作家作品。

学生自读课文,尝试着划分课文的层次。

研讨活动一:同学研读课文,着眼于全篇,说明《大自然的语言》是非常有条理的、十分讲究说明顺序的说明文。

(同学们自读课文,展开讨论,形成看法,师生对话。师生对话中,教师可利用上面文字中的“说法一”中的内容。)

教师小结:这篇文章从大自然春夏秋冬的物候变化开始,有序地介绍了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物候学的作用、物候现象来临的决定因素、物候学研究的多方面意义等。可以说,全文层层深入,结构自然精巧。

活动二:请同学们研读课文的第6~10段,完成研讨的话题。话题:试根据课文内容阐释这一部分的结构与顺序都非常有条理,十分讲究说明顺序。

(同学们自读课文,展开讨论,形成看法,师生对话。)

师生研讨的内容可能有以下几点:第6段是一个设问句,其实就是“总说”。“首先”“第二”“第三”“此外”由主到次地表现了“分说”。这一部分呈“总分”结构,条理十分清晰。

本文重点说明了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纬度、经度、高下差异和古今差异。四个因素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排列,有条有理;“首先”“第二”“第三”“此外”等连接词表现了这一部分明晰的层次与顺序。

“首先”一段,说的是北寒南热的普遍现象,所以放在第一位。“第二”一段,说的是同纬度沿海和内陆地区物候现象差异,范围小多了,所以次之。“第三”一段,说的是山区、同一个地点物候现象的高下差异,范围更小,因此再次之。“此外”一段,说的是要经过长久的时间之后才能观察到物候现象的差异,于是放在最后。所以,这一部分由主到次、由空间到时间,逻辑顺序非常严密,条理非常清楚。

第二课时:选点品读,读写结合。指导深入品读课文的第一段,突出对课文最精美的段落的阅读品析与语言学用;并以“春夏秋冬的物候”为话题写短文或小诗。

能力训练目标:语言品析能力与表达能力训练。

教学主要过程:

活动一:朗读《大自然的语言》的第一段,背诵这一段。

活动二:品析欣赏《大自然的语言》的第一段。话题:说说这一段的语言表达之美,这一段的表达作用、表达效果。师生对话的内容如:

语言生动、传神。用“翩然归来”描绘燕子的轻捷、洒脱,用“簌簌地”写出树叶纷纷飘落的动态,用“衰草连天”写出深秋景象的荒凉,用“风雪载途”写出严冬的酷寒,用“草木荣枯、候鸟去来”反映了自然现象同气候变化的关系……

这一段紧扣课文标题,用生动的语言有序地展开纷繁的物候现象。

将大自然一年四季物候景观写得生动形象,如同展现四季的风光画卷,引人入胜,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最重要的作用是诗意地、艺术地引出了“大自然的语言”的说明话题。

活动三:以“大自然的语言”为题,以“春、夏、秋、冬”为序,写一首小诗。教师举例:

大自然的语言

燕语呢喃

告诉人们春天来了

金蝉高声鸣叫

告诉人们夏天到了

露出了笑脸

那是金色的秋天

雪花纷纷扬扬

寒冬已经来到了人间

同学们写作,课堂交流,教师评点。

第8篇:描写中秋节的优美段落范文

【关键词】乐府诗;陌上桑;戏剧要素;解读

《陌上桑》是中国古诗中的名篇,是我国最早的叙事诗,其情节完整,篇幅较长,具有深厚的艺术魅力,对后世文学创作有着深远影响。其诗格调古朴浑厚,没有华丽的词藻,善于通过口吻毕肖的对话来刻画人物性格,全诗五十二句二百六十五言,全用成熟的五言句式。这一点不同于《诗经》的以四言为主的句式,也不同于《离骚》的以七言为主、夹“兮”句式。汉乐府诗《陌上桑》,具有浓厚的戏剧性。下面,我们对《陌上桑》所具有的戏剧要素试作一番解读。

一、 《陌上桑》的戏剧性

1. 从体裁上看,《陌上桑》是一首乐府诗

乐府,有两种含义。本来是指汉代及汉代以前采诗制乐的官署,后来逐渐成为一种诗体的名称。据班固《汉书》“礼乐志”、“艺文志”记载,乐府机构在汉武帝时期即已正式设立,其主要职责为,制乐配诗和采集民间歌谣,以供宫廷或祭祀之用。后来,乐府又指一种诗歌体裁,即乐府诗,也就是乐府机构所采集的供制乐配诗的合乐、来自于文人创作的颂诗歌辞和从民间采集来的歌谣。乐府机构采集的民歌,汉时称“歌诗”,六朝以后称为“乐府”,从此便由机构名称转为诗体名称了。可以这样认为,《陌上桑》是一首由乐府机构采集的来自于民间的、能够合乐而歌的歌谣。该诗充分体现汉代乐府诗“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特点,发扬《诗经》以来的现实主义精神,在《诗经·氓》等诗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了叙事性,以精练传神的笔墨,抓住生活中的一个场景,完整地勾勒一个事件的始末,塑造一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2.从出处上看,诚如班固所言,以《陌上桑》为代表的汉代乐府诗歌,“感于哀乐,缘事而发”

《陌上桑》是“歌诗”,属《相和歌辞》,这一类属中多为说唱文学,音乐是各地采来的俗乐,歌辞也多是“街陌谣讴”,其中有许多优秀作品,是汉乐府中的精华。该诗最早著录于《宋书·乐志》,题名《艳歌罗敷行》;在《玉台新咏》中,题为《日出东南隅行》。不过,在晋人崔豹的《古今注》中,已经提到这首诗,称之为《陌上桑》。宋人郭茂倩《乐府诗集》沿用了《古今注》的题名,以后便成为习惯。从这几个题名或其属类来看,不管是“歌辞”、“艳歌”,还是“行”,都明确告诉我们,这是可以吟唱的,由专门人员表演给统治者看的,或在祭祀等等场合上演出,是说唱的艺术。其体裁与出处,即在先天上决定了该诗须具可供舞台演出的戏剧性,就体现在诗中所描绘的罗敷的穿衣打扮、旁人见到罗敷的反映等等上。

3.从诗歌标题上看,“陌上”,即大路边,是诗歌所设定的故事发生的场所,恰似戏剧舞台

“陌上桑”,意即大路边的桑林。中国古代传统农业社会,其分工是男耕女织。这个“女织”,自然应该延伸到采桑和养蚕。桑林长在野外,又值春天,桑叶茂盛,采桑养蚕,农事频繁,又容易隐蔽,活动比较自由,自然而然地,桑林就成了极好的谈情说爱场所。《诗经》中,“桑林”不断出现于爱情诗篇中,形成了中国古代诗歌中独特的“文学桑森”意象。只不过,《陌上桑》并不是《诗经》中的简单的爱情诗篇,也不是《秋胡行》古辞与《列女传》所载“桑林”故事。《秋胡戏妻》在后世是著名的戏剧名篇。因此,从标题上看,“陌上桑”,既是故事发生的场所,也是诗歌男女主人公活动的舞台。因为女主人公是在路边采桑,而“使君”从大路上经过,这才引起一连串的戏剧性情节。无巧不成书,也无巧不成戏。

4.从故事情节上看,《陌上桑》写采桑女秦罗敷拒绝“使君”调戏的故事,歌颂她的美貌与坚贞的情操

全诗共分三解,诗歌的乐歌段落与歌词内容的段落大致相合。第一层从诗歌开头至“但坐观罗敷”,主要叙述罗敷的美貌。第二层从“使君从南来”至“罗敷自有夫”,写太守觊觎罗敷容姿,要跟她“共载”而归,遭到罗敷严辞拒绝。第三层从“东方千余骑”至结束,写罗敷在太守面前夸赞自己丈夫,用意在于彻底打消太守的邪念,并让他对自己轻佻的举止感到羞愧。这一内容与秋胡戏妻的记载有某种相似,或者可以认为《陌上桑》的创作曾经受到了秋胡故事的某些启发。据《列女传》、《西京杂记》记载,秋胡结婚三个月,就离家去了外地。三年后衣锦还乡,路上碰到一个采桑女子,顿起爱慕之心,进行调戏,遭到拒绝。回到家里,才发现刚才那位女子原来是自己妻子。其妻也明白了真相,对丈夫的不良品性十分怨恨,于是自投沂水而死。与秋胡戏妻不同的是,主人公性格迥异,罗敷性格乐观、机智,而秋胡妻是怨妇、弃妇似的怨愤性格;故事结局不同,《陌上桑》是喜剧式的结局,而秋胡戏妻则以悲剧落幕。因此,只能认为,二者可能有一定联系,但又是独创的两部作品。后世有人把这两个故事进行比较,认为《陌上桑》是一种新的创作尝试。也有人如宋代朱熹,用秋胡戏妻的故事来解说《陌上桑》,他认为,“罗敷即使君之妻,使君即罗敷之夫”。这也增强了诗歌的戏剧性。就情节的完整性而言,《陌上桑》不同于其他的两汉乐府叙事诗,它不具有比较完整的情节,而仅撷取一个生活片段,一个生产场面,它不讲述一个有头有尾、有连续情节的故事,更像戏剧中的一个镜头、一个画面,或者是一出独幕剧。

二、 《陌上桑》的喜剧性

1. 在人物刻画上,文学本是虚构的产物,适当的艺术加工使人物更加形象

它塑造的秦罗敷,聪明机智,是一个反抗的女性,她以机智的言辞,戏弄调戏她的使君,演出了一场幽默的喜剧。人物形象,惟妙惟肖。在详略上,该诗详于叙事而略于抒情(甚而至于没有抒情成分),对于秦罗敷的美貌、机智,详尽而淋漓尽致,却吝于抒情,全诗并没有明显的抒情句子。言事尽而言情不欲尽,言尽而意无穷,蕴涵无尽的情感于其中。

2.在表现手法上,赋兴手法的充分运用,富有喜剧性

诗歌开头二句“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介绍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此即起兴。开头红通通的太阳,从东南方升了起来,照亮了我秦家的楼房。这两句诗位于一首诗的开头,明亮、通红,为全诗奠定、渲染了欢乐、喜庆的气氛。“罗敷喜(善)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湘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分写罗敷所用器物、所穿服饰之美,显然不会是悲剧。

3.在场面描写中,不知名的诗人,运用赋的写法,铺陈场面,详写中间过程而略写首尾始末

诚如其它两汉乐府诗一们,《陌上桑》作者长于叙事,乐于铺陈场面。该诗篇幅简短,仅有五十二句二百六十余言,却有两大段场面描写,第一处是诗歌前半,写罗敷容貌之美,众人围观;第二处是罗敷夸耀夫婿,写夫婿威势之盛。这两处都挥毫泼墨,不惜篇幅,极为细致。该诗对事情的经过有详细的叙述,以及细节描写,但对故事的开始和结局的叙述都比较简单,并没有花费太多的笔墨。另外一个特点,是详写服饰仪仗而略写容貌形体。诗歌在叙述故事、刻画人物时,对于人的服饰仪仗从各个方面加以展示,采用的是详写笔法。从秦罗敷到罗敷的“夫婿”,无论其为男为女,都通过详细描写服饰仪仗来衬托他们的美丽或富贵。详写服饰仪仗,略写人的容貌形体,这本身就是喜剧的表现形式。

作为篇幅较长的民间叙事诗,夸张的描写,从头至尾,极写罗敷的妆饰之美、器物之美、服饰之美以及夫婿权柄之赫赫。作为下地劳动的采桑女子,“罗敷喜(善)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湘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着这样的装束,极富喜剧化,这更近于为舞台演出而设计的效果,不是劳动服,而是舞台妆了。写罗敷之美,“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对于罗敷的魅力,作者并不直接描写,用的也是夸张,借助环境、器物、装束层层铺垫,然后又巧妙地以行人旁观的效果来写。采取了实则虚之,虚则实之的方法。采用这种烘云托月的方法去描写罗敷之美,给读者留下了无限想象的空间。这是民歌的特点。尤其是诗歌最后,罗敷夸夫的一段,尤属虚构。

4. 在语言的表现力上,《陌上桑》善于运用个性化对话,注意细节描写,善于利用环境,很好地体现了喜剧性

个性化语言,戏剧上称为台词。在诗的第二、三解,诗人通过罗敷与使君流利得体、幽默诙谐的对话,充分展示了罗敷的聪明机智,抗恶拒诱、刚洁端正的品格,以及禀性开朗、活泼、大方、自信的性格,从而最终获得皆大欢喜的结局。

三、 《陌上桑》的悲剧性

《陌上桑》不同于典型戏剧,没有圆满的大结局,没有正式的结尾。但从前文来看,似应不同于秋胡戏妻的悲剧结局。实则不然,该诗喜剧中仍透出丝丝悲剧性。罗敷的美、行人的欣赏,带来的是使君的搭讪、邀其共载,作为统治者代表的使君,有所图谋、居心叵测,其言可鄙,其心可诛,荒淫,肆无忌惮,这是其一;罗敷得以自保,凭的是可能显示其贵夫人身份的盛装及对其夫婿的夸耀,可能吓住了太守,如果换作另外一个人,其悲惨结局几乎可见,这是其二。

总之,《陌上桑》因其独特的艺术魅力,百读不厌,千古流传,令人如吃橄榄,如品佳茗,口齿生津,余味无穷。

参考文献:

[1]

[2]王力.古代汉语[M].北京:中华书局,1999.

[3]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4]罗宗强等.中国古代文学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5]胡维革.中国传统文化荟要(一)[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6]黄前.《陌上桑》旧说新解[J].名作新说,2002(09).

[7]程华平.《陌上桑》新解[J].中文自学指导,2004(06).

[8]章萌.一出充满喜剧情调的独幕诗剧——《陌上桑》欣赏[J].景德镇高专学报,2006(01).

第9篇:描写中秋节的优美段落范文

【关键词】互导式课堂;诗歌教学;登高;场景描写

古诗词如何教学才能效果突出?估计这是很多语文老师的困惑所在。课堂上教师依据教参极尽全力对一首诗词进行细致的讲解,也许会把本来优美的诗歌进行残忍的肢解,学生感受不到诗歌的完美的意境与独特的魅力,无法获得美的享受。如何改变这一局面,很多语文老师一直在研究,本文想以苏教版必修四“笔落惊风雨”专题中的《登高》为例,进行语文互导式课堂方面的探求。

“互导式课堂”强调“师生互导”,“师生互导”指教与学双方信息的相互传递和相互作用,即反馈与回授。师生互导的过程就是主体间信息的输出、反馈,调节和再输出,不断交替上升的过程。本节课尝试“师生互导教学相长”的方式,“学”在教法引导下进行、“教”在学情引导下调整,师生互导,优化课堂。那么,我是怎样具体实施的呢?

一、学情调查 练习引路

依据江苏高考诗歌鉴赏的考查要求,我先引导学生充分地完成了知人论世这一环节,然后设置了三道练习题检测学生的阅读体验:①首联选取了哪些意象?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②前两联在描写上有什么特点?③全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此时的学生还没有选修《唐诗宋词选读》,没有经过系统的诗歌鉴赏的复习,所以练习的完成情况不够好。对问题①的回答,学生抓取意象不全,甚至不理解意象的含义,答成了主谓结构的短语,或者只有简单的名词,而无表现形象特征的词语;意境概括不全面,只写出了“凄清”“肃杀”之类。对问题②的回答,没有考虑到写景的多角度多感官,要点不全;对问题③的回答,情感把握单一,体会不到诗人内心深厚复杂的情感,甚至套路化。

二、以学导教 移情入境

“互导式课堂”要求教师不要成为文本研习结论的判定者与宣读者,而应该作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引导者和参与者。因此,教师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不要急于把自己的阅读体验和结论告诉学生。教师要把握好文本的教学重难点,努力去创设活泼的教学情境,让师生充分的探讨研习,培养学生形成对作品的审美体验能力以及对细腻情感的表达能力。

学情检测学生没有答到我的预期答案,但反而给我下一步教学设置了新的目标。在学情反馈的引导之下,我没有急于公布练习答案,而是重新调整了自己的教学设计,努力去创设活泼的教学情境。①带领学生欣赏名家的《登高》的朗读音频。极力营造氛围,使学生置身于那个天地同悲的宏大意境之中,展开自己的想象,在情感上与诗人达成共鸣,甚至就化为诗人本身,身临其境去体味诗人当时的所思所感。②动笔描绘当时的场景。在描写中再现场景,感受意境,体悟情感。

三、以教导学 深刻体悟

高二学生有文本为依据,扩写成一段两三百字的小短文不是什么难事,但要准确感受意境、揣摩情感,用流畅的语言表达出来,却需要教师的到位指导。我先就场景描写的方法让学生进行思考与归纳。交流讨论之后,学生归纳出如下要点:

关于场景描写中的景的描写:抓住主要景物,紧扣诗中表现形象特征的词语,运用联想与想象,感受意境,全面描出特点(这一点可以回答学情调查问题①);要注意运用多角度、多手法(这一点可以回答问题②)。关于场景描写中的人的描写:要对场景之中人的肖像、神态、动作进行细致描绘,特别要突出人物的心理描写,因为人物的心理就是诗人的情感(这一点可以回答问题③)。

指导了这些后,学生们继续讨论:关于景:诗人先描写了迅疾的秋风、高远的天空、哀伤的猿声,接着笔触由高处转向低处,凄清的沙洲以及沙洲之上盘旋的孤鸟;然后诗人抬头仰望,看到的是漫山遍野萧萧而下的木叶,低头俯视,看到的是滚滚东流永不停息的江水;前两联描绘了一幅肃杀凄凉、雄浑高远的长江秋日图,从动静、远近、俯仰等角度,运用了夸张的修辞。关于人:描写了一位常年漂泊、两鬓斑白、多病缠身、独自登台、满腹忧愁的诗人;常年漂泊而生羁旅之愁,双鬓斑白多病缠身而悲韶华早逝,佳节之时独自登台顿感孤独寂寞,家国艰难于是忧国忧民。

讨论完了,学情检测的答案也就无需教师再宣读强调了。有了上面的铺垫,学生就如同亲身经历,场景描绘也就下笔如有神了。摘录其中之一:

1300多年前的一个秋天,重阳节,夔州的长江边上。两鬓斑白、衣衫褴褛的诗人步履蹒跚地爬上了江边的一处高崖之上。形单影只的他满腹忧愁,正在极目远望。高远的秋空下,迅疾的风呼呼地吹着,吹得江边万木凋零。木叶从天空中萧萧而下,漫山遍野一片枯黄。崖壁之下江水滚滚翻腾,急剧向前冲击,不断拍击着崖壁,洗刷着水中的沙石,清水白沙腾起了阵阵寒意。远处凄清的沙洲之上,一只孤鸟在迎风飞翔,盘旋不定,不时还传来几声猿的哀鸣。重阳佳节,本应是亲朋结伴登高手持美酒祈求长寿的日子。可是此时,国家正处在动乱之中,诗人也漂泊异乡,穷愁潦倒,多病缠身,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尽头。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萧萧的落叶和不尽的逝水,社会的动荡、人民的痛苦、韶华的早逝,羁旅的孤独,百感千愁涌上心头……

学生的小短文,抓住了主要景物,运用了多种手法,全面把握了诗歌的意境,深刻体悟到了诗人的复杂情感。这一节课,教师巧妙引导与调整,学生积极参与与反馈,师生互导,展现出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师生互导,互为主体,强调“教”对“学”发生作用和“学”对“教”发生作用,这样就能教学相长,优化课堂效率。当然,教学互导还是一个需要继续研究的课题,本节课仅仅是初步尝试,抛砖引玉,吸引更多的同行探究。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