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特岗医生工作计划范文

特岗医生工作计划精选(九篇)

特岗医生工作计划

第1篇:特岗医生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  医院  岗前培训  新进人员 存在问题 

    岗前培训即职前培训,其宗旨在于使新进人员了解单位概况及介绍单位规章制度,便于新进人员能更快胜任工作。在科技和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培养智能型、应用型、创造型的医学人才势在必行。提高医院新进人员素质,进行岗前培训,严把人才关,是这其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更是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的一个重要保障。

    对医院新进人员而言,培训可以使他们对医院有更深层次的了解,让他们从心理、责任心、态度、形象等各方面做好进入工作角色的准备,还可以增进他们对医院的感情与忠诚度,增强了他们对医院管理理念、服务理念、管理模式、医院文化的认同;对医院而言,通过培训他们可以吸收一批有活力有能力有素质的新生力量,打造青年精英团队,共同开创医院医疗卫生事业的美好未来;对社会和个人而言,培训后的新进人员的素质、技能、道德风貌等更加符合医院工作人员的标准,因而能保障医疗的安全性、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医疗技术的创新和不断向前发展。

    可以说岗前培训对医院和个人社会的发展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当前医院的岗前培训并没有都达到社会和个人的要求,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问题:

    1  内容上的问题  医疗工作要求医疗人员必须有严密的分工又必须有群体合作。没有集体的合作,任何一个医疗人员要单独完成所有的医疗活动都是不可能的。而目前的岗前培训内容中只重视个体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的培训,忽视人际关系及团队精神的培养,特别是人际关系的培训,它涉及医务人员职业活动中与伤病员的关系,也涉及医务人员相互之间、医务人员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若医院工作人员在工作环境中人际关系压力增大,则很难出色地完成医疗工作,保证医疗质量。

    2  时间上的问题  相对于其他经济企业来说,医疗工作是比较稳定的,这很容易让医院领导头脑里形成一种安全感,缺乏在竞争中求生存的危机感和紧迫感,有人认为医疗工作室熟能生巧的,有的只强调“实践出真知”,自然而然就出现了对医疗人员只重使用,而不培养的短期行为。也导致他们对开展新进人员院内培训的积极性不高。很多医院把培训当作是走过场,在培训的时间安排上也很随意。有些医院的培训时间只有象征性的一两天,有些医院以工作忙,人手不足为借口,马上分配新招到的员工到相关部门开始工作而不顾及对新员工的培训,只等有时间了再派新员工参加培训,这种无序的培训增加了以后培训的次数与时间成本,并且新员工没参加培训既增加了医院用人的风险性,又不利于新员工角色的迅速转换。

    3  缺乏反馈和评估  缺乏培训的互动与反馈,没有反馈,就不知道新进人员有没有接受,也不知道培训的方法是否适宜。另外,大多数的医院并没有建立岗前培训的效果评估体系,缺乏对培训效果的评估和继续跟踪,或者虽然有效果评估,但评测方法单一,仅仅是进行一个简单的考试以敷衍了事,这样不仅无法保证培训的效果和质量,对医院培训投入的时间和资金也是一种浪费。

    4  缺乏计划性和规范性  在计划时缺乏考虑受培训者的学习需要 ,只考虑培训目标,造成学习兴趣的减弱。有些医院培训动员工作不足,不经任何动员,到时间把员工召集在一起就开始培训。有道是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新员工如果不清楚培训的目的,难以从心理和时间上安排自己学习和进入培训的计划,难以真正融入。特别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培训一词相对陌生,机械被动的接受培训轻则达不到预期效果。另外有些医院缺乏规范性的培训文本或讲义,在考试上也不正规科学,无法对新进人员进行全面真实的考核。

第2篇:特岗医生工作计划范文

一、新员工岗前培训需求分析

岗前培训是医院内部的培训需求,医院要求新员工掌握的工作流程、医院文化和各部门的工作职责。根据员工岗位说明书和新员工现有知识和技能制定培训计划。

二、培训方案制定

为了使岗前培训取得良好的效果,根据培训需求分析,我们制定了新员工培训目标,即通过培训,使新员工了解岗位工作所要求的专业知识,工作技能方面规范标准促进知识、技能能力和工作态度等的提升,达到成就自我的职业发展目标。

1.岗前培训方案主要由医院人力资源科负责制定,由医院医务科、护理部、办公室、感染办、总务科等各职能部门积极配合进行。

2.拟定培训计划,确定培训内容和目标。根据《中航工业西安医院员工培训大纲》,在历年培训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出详细的培训计划、培训内容和目标,做好《新员工岗前培训安排》。

3.做好院内培训各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工作。在人资科实施岗前培训前2周,由人事科与各科室沟通联系,并将《员工岗前培训安排》发至各科室,让员工明白培训计划、时间、地点与培训内容。通知培训老师做好资料的准备工作。

4.做好培训场所的联系、布置等工作,准备好培训材料与签到名册。

三、培训内容的选择

培训内容分为两部分,公共课培训和业务培训。每一位新员工到了新岗位后,都有一段心里适应期,如何帮助他们更好地跨入职业新起点,将状态调整到位,是岗位教育的主要内容。

1.第一周进行公共课培训。公共课培训即医院文化培训、规章制度培训。

(1)医院文化培训旨在让新员工了解医院的历史、宗旨、精神、发展方向、前景。

让新员工明白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病人,怎样成为一名优秀的员工。要求新员工:①严抓三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理论)培训。②懂得换位思考,提高服务意识,通过患者满意度调查,监督医院的服务。③勤于思考,构筑个人和医院发展的平台。医院通过优秀病历评选,奖励业务考核先进的员工,鼓励员工参加学术活动,提升医务人员总结能力和科研兴趣。通过一系列活动和制度培训,试图为每个人提供公平、公正、积极向上的发展平台。 转贴于

(2)规章制度培训。新员工不可能在开始就熟悉医院所有规章制度,岗前培训就是让他们了解遵守考勤制度、请假制度、奖惩制度、薪酬制度、培训制度、员工考核制度、安全规程、员工行为规范等。

(3)熟悉医院环境。让新员工熟悉与其工作、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部门和场所,如财务部、医务科、人事部、办公室、护理部、食堂、活动室等。

2.第二周进行业务培训。业务培训主要指专科培训,主要是医院15 项核心制度和操作规程培训。要求新员工了解本部门的主要职责、基本工作流程及本部门的特殊规定和最基本的岗位技能。

四、授课方式

岗前培训形式应根据不同的培训内容选择不同的培训形式。根据本院工作的方式,培训采取集中讲授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借助多媒体示教进行培训。这种授课使新员工能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和操作方法,激发新员工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增强培训效果。

授课教师由职能部门负责员工培训的教师和临床主治、主管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各职能部门按《新员工岗前培训安排表》的要求,详细讲解各职能科室工作职责及相关制度,同时解答新员工提出的问题,让新员工理解掌握所学内容,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五、培训场所及设备选择

根据培训内容和培训方法,培训场所选择在医院会议室和工作现场。

六、考核与建档

1. 组织考核。医院要求员工学习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在全面授课完成后,医院组织相应考试或讨论,考核合格方能上岗。

2.建立培训档案。记录培训内容,考核结果,员工讨论情况。这些作为正式聘用的依据,同时也为明年的岗前培训提供参考依据。

七、培训效果分析

第3篇:特岗医生工作计划范文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wangyonglin0616”为你整理了这篇关于计划生育特殊家庭“三个全覆盖”专项行动的自查报告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关于计划生育特殊家庭“三个全覆盖”专项行动的自查报告

通江县计划生育协会:

为进一步落实好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联系人制度、就医“绿色通道”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三个全覆盖”工作,将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服务工作做实做细。按县统一部署,我镇扎实开展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联系人制度、家庭医生签约、就医绿色通道“三个全覆盖”落实情况自查。现就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结合实际、因户施策,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确保自查工作有力有序进行。对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实施见面调查,联系人制度落实情况以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知晓率、联系次数为主要内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以签订服务协议、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系统为主要内容,就医绿色通道以确定定点医疗机构、发放优先优惠凭证、明确优先优惠服务为主要内容。同时,对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经济状况、身体健康状况及其他方面一并进行调查记录。

一、将镇卫生院确定为计生特殊家庭医疗救助定点医疗机构。确定镇卫生院为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医疗救助定点医疗机构,定点医疗机构统一制作“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成员就医绿色通道”和“计划生育特殊家庭优先”标识,提供挂号、就诊、转诊、取药、收费、综合诊疗等就医便利服务,医疗机构安排专人予以引导,负责协调患者在就医方面遇到的问题。

二、将所有计生特殊家庭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定点医疗机构在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时,把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成员作为重点优先签约服务人群,签约率达到100%,家庭医生为签约的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成员建立健康档案,定期进行健康评估,并提供优先就诊、转诊服务。

三、全面落实联系人制度。镇政府严格落实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双岗联系人制度,将特殊家庭实行乡村两级“双岗”联系,发放到每个家庭,让他们可以足不出户随时咨询和寻求帮助。

第4篇:特岗医生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手术室 护士岗位 管理实践 管理探索

随着医疗技术的迅速发展与生活水平的提升,患者对医疗水平及服务水平要求也在逐步提升,护理人员在医疗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许多本科院校也逐步开始开设护理专业,进一步提升护理专业的专业性与服务水平。近年来,国家对护理专业的发展也日趋重视,尤其是为了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准,特别出台了相关文件进行规范,譬如2011年国家卫生部为促进护理事业在“十二五”时期健康发展,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结合当前我国护理事业发展现状,制定了《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这是我国第一次全面的对护理岗位进行规范。

笔者在焦作人民医院实习时正好处于该规划的中后期,因此以此为标准,对焦作人民医院的护士管理、培训及岗位设置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研究,其中就包括手术室护理。众所周知,手术室作为医院的重点科室之一,其具备护理任务重、护理难度大、护理频率杂乱等特征,这对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都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当前,焦作人民医院手术室按照卫生部《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的具体要求,并与手术室软硬件设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在护士群体中逐步建立了分层管理的制度,并在实际的医疗工作中对该管理制度进行逐步完善,有效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手术配合质量和手术室的综合管理水平。

一、研究的临床资料

(一)研究的一般资料与方法

在对研究对象进行实证分析前,文章首先对研究的一般资料与方法进行简要分析与阐述。

1、对手术室护士进行分层设置

以卫生部制定的护士层级标准为基础,并参照N1-N4分级原则,依照焦作人民医院手术室护理岗位的实际情况与其科室管理的基本特点,同时结合护士的学习及成长历程,将各层级标准予以详细分化,共将其分为17级,其中N1-1~N1-6级为成长期护士;N2-1~N2-5为熟练期护士;N3-1~N3-2为专业精通型护士;N4-1~N4-4为护理专家。

2、对护士进行以层级为依据的多样化培训

根据卫生部的要求,结合医院的相关规定,医院手术室对不同层级的护士制定了相应的培训计划,培训内容形式多样且具有一定针对性,其目的是为了确保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过硬,尤其是要强化各护士主要护理方向与工作的熟悉度,最终达到医疗护理水平的全面提升。

3、护理人员分层管理的实践

经过近年来的改革与发展,焦作人民医院已初步建立起了专科化护理管理模式,并设立个专科护理的负责人,即是通过双向选择,在每个专科设置一个以上的专科护士岗位,并且由专业精通型护士或护理专家担任专科负责人,最低职称设置为主管护师或者是副高级护师,由其负责管理专科的全部工作,而其余护士可为熟练期护士或者是专业精通型护士,和专科负责人一同开展临床及专科管理工作,将指导刚入科室的年轻护士在台上配合作为重点工作内容,协助专科负责人制定培训计划并实施。

此外,医院对护理人员的日常工作中也要进行分层管理,依照手术日对护士进行排班,班次通常分为白班、小夜班以及大夜班。由护士长依照护士层级,在手术的前一天安排并通知护士其所要承担的手术,在小夜班之前,护士长要对各个手术间的情况做以了解,并依照层级安排好接班或接急诊手术的工作,同时将下一步的交班安排告知主班护士。

4、护理分层管理的数据收集

在开展手术室护士岗位管理工作之后,对患者满意度、医生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护士对自身工作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并统计护士每年的离岗情况。

(二)研究的统计学方法

研究中所得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包SPSS19.0进行统计学方面的分析,所有组间数据应用了x?检验,相关数据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以P

二、研究的实践结果

在对手术室护士岗位采取专业的培训与严格管理后,手术室没有出现因护理引发的重大医疗事故,研究对象所负责的患者满意度达95%,而对于手g室护士岗位的配合性评价中,医生的满意度达98.2%,并且就手术室护士岗位个人的自我满意度为94.8%;在此情况下,手术室护士岗位的离职率有所下降,离职人数降到1.0%以下。

三、手术室护士岗位管理的实践与探索

为提高护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实施科学管理,增强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使各层级护士的工作能力得到充分发挥,焦作人民医院根据医院的实际工作情况制订了《护理人员分层管理指导意见》,对护理人员的学历水平、工作能力及年限、业务职称等做以综合评估后,分成17个等级,实施层级管理,尽可能为护士提供充足的发展空间,做到人尽其才、岗尽其用,不断提升护理人员的综合水平,最终提升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该经验值得借鉴与推广,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优化医院手术室护士岗位设置

如前所述,随着医疗技术的迅速发展与生活水平的提升,患者对医疗水平及服务水平要求也在逐步提升,护理人员在医疗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因此医院应该重视护理岗位的设置,尤其是医院的手术室护士岗位,更是护理岗位的重中之重。焦作人民医院的护理管理人员首先对手术室的护理岗位进行合理设置,并进行了相应的管理,如设置各类换班的负责人制度,提升护理岗位的实效性与可靠性,从而提升了医院手术室的护理水平,最终为手术室护士岗位效果的充分发挥提供了基础与前提。

(二)注重对手术室护士岗位进行分级培训与管理

众所周知,要形成一支专业素质较高、道德素质过硬、心理素质较强的综合性、专业化的护理人才队伍,护士岗位的管理与培训必不可少,焦作人民医院就是注重对手术室护士岗位进行分级培训与管理,进而获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从实践的效果来看,这种护理岗位与人员分层管理机制下,不仅可以使具备一定资历的护理人员能发挥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并利用其综合能力去解决问题,使得丰富的临床经验得到充分的发挥,而且还可以对新从业的护理人员进行教育培训,最终起到传、帮、带的作用,这可以使其自身的专业成就感得到满足,同时也能够督促新护士在工作中积极学习,以弥补自身知识不足,从而提高其工作能力,确保临床护理质量的提升。

(三)医院对手术室护理岗位设置及管理培训给予极大支持

不可否认,手术室护理岗位的管理与培训因为其科学设置岗位与分级人员管理取得了良好效果,但取得这些成绩都离不开医院其他科室的支持与帮助,这是手术室护理岗位实施护士岗位管理与培训的重要保证。与此同时,护理管理者在护理岗位与人员管理理念上的不断更新,促进了护理岗位与人员管理流程的不断优化,最终使得医院的护理服务水平不断提高,赢得患者于医生的一致好评。

四、研究结语

总而言之,本文通过对研究对象进行分层设置,并以此为对比分析基础开展不同的手术室护士岗位培训计划,在具体岗位设置配置、手术室护士的岗位培训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与实践探索;研究发现,手术室护士岗位护士本身的专业素质与心理素质要求高,存在较大的压力,由此在对手术室护士岗位的日常管理中,要加强对该类岗位的管理培训,并且要对其进行合理的职业规划与引导,以期强化其专业素质与服务能力,最终提升医院的护理服务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欣娟,曹晶,徐园.护士岗位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护理管理杂志.2013(03):159-160.

[2]于晓初.探索护士分层管理提升护理管理科学化水平[J].中国医院.2012(05):9-11.

[3]王力红,杨莘,韩斌如,董婷婷.探索护士岗位管理建立优质护理服务长效机制[J].中国医院.2012(05):12-14.

[4]刘建,郑一宁,张健.实施护理岗位管理持续推进优质护理[J].中国医院.2012(05):15-16.

[5]周健,倪彬.建立护理岗位绩效考核动态管理体系的探索[J].现代医院.2010(07):141-142.

[6]郭玉丽,王斌全,商临萍.岗位分析原理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研究.2010(11):953-954.

[7]徐志A,郭彩霞,高冬菊.动态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实践与探索[J].吉林医学.2006(10):1280.

第5篇:特岗医生工作计划范文

1.1课程标准和授课计划的制定预防医学课程标准和授课计划内容的制定,一要针对临床医学(全科方向)学生今后主要在基层从事社区卫生服务岗位工作的实际需要,二要结合临床医学生毕业后必须要通过国家执业医师(助理)考试,取得医师执业资格证书的需要。因此在制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时分配时要做到两者兼顾,符合临床医学专业培养目标。如在制定教学目标时,知识目标除了要求掌握三级预防、三大卫生和两种方法外,还强调补充社区卫生服务概念和基本内容、全科医学和全科医生的定义、全科医疗的服务模式;能力目标上要求达到具备从事社区卫生服务的工作能力,强化社区健康档案建立、慢性病管理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技能训练。1.2课程教学方法教学中以项目或任务为导向,介绍岗位工作情境,提出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建立以基层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任务为引领的教学模式,同时结合案例教学、角色扮演、动手操作等教学方法,将课堂教学与实践训练紧密结合,突出课堂教学的实践性和职业性。以社区健康教育项目为例,要求学生针对某一健康问题自己动手设计和制作健康教育宣传栏,不仅可以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同时也获得了岗位工作的初步体验。

2课程内容

2.1选择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为教学载体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特别是乡镇卫生院的职能从过去单一的以临床诊疗工作为重心转移到以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等“六位一体”的综合[2]。选择目前乡镇卫生院承担的10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作为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包括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社区健康教育、预防接种、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高血压患者管理、糖尿病患者管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将这些内容融入到预防医学的各个章节中进行讲授,如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这一章中,插入高血压患者管理、糖尿病患者管理的知识内容。为了巩固学生所学习的统计和流行病学知识,插入社区健康调查与社区卫生诊断知识,并选择某一社区开展调查活动,形成社区诊断报告。2.2基于岗位工作技能设计教学活动围绕典型岗位工作任务,实现技能教学和技能训练课程化,即先对岗位工作技能所需的理论知识安排一定课时进行课堂教学,如重点介绍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规范和流程,然后在经过一定理论教学后,让学生以动手操作、情景模拟、小组完成典型任务等方式进行强化训练,以获得综合职业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2.3基于岗位工作任务选择特色教材在教学中,作为理论知识讲授使用的教材,选取了由我校教师主编和参编的全国医学高等专科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规划教材,同时以校企合作开发的方式,与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专家共同编写了基于岗位工作任务的医学院校实践教学教材,该教材结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任务,以12个代表性的典型案例,按照背景描述、事件处理过程、基本理论支撑、问题判断分析等内容编写,注重培养医学生对所学课堂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和现场实战能力。

3考核内容与方法

传统的预防医学课程考核方式主要是笔试,未能体现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水平的高低,特别是其今后进入工作岗位从事公共卫生服务的能力。因此采取了理论笔试和项目实践操作相结合的考核方式,项目实践操作考核主要围绕十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开展,如以情境模拟的方式进行家庭访视、高血压患者随访;以小组团队分工的方式建立居民健康档案;考核成绩依据学生课堂讨论、课堂表现、项目任务完成情况以及团队解决问题能力等进行综合评分。

4小结

第6篇:特岗医生工作计划范文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精神,使我乡镇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走上规范化管理轨道,不断提高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整体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贵州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中共贵州省委办公厅、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对党政领导干部实行人口与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的暂行规定》、中共贵州省纪委、贵州省监察厅《关于共产党员、国家工作人员违反计划生育法规政策行为纪律处分暂行规定》和“六特办通字〔2007〕90号《六枝特区人口和计划生育责任追究办法》,结合我乡镇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各村、包村干部、计生专干、联系村领导、全乡镇干部职工,对在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出现严重问题的,实行责任追究。

第三条责任追究坚持公开合理、注重实效,接受监督的原则。

第四条责任追究严格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及相关规定办理。对股级以下干部、村干部、村计生专干,由乡镇党委、政府研究决定处理情况,并报特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对副科级以上领导,由乡镇党委、政府提出初步处理意见,报请特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领导小组审定,给予处理。

第二章对村干部、包村干部、联系村领导的责任追究

第五条常住人口出现一例计划外一孩扣包村干部1个月工资,联系村领导500元工资,扣支书、主任、计生专干1个月工资,出现两个以上计划外一孩或一个计划外二孩,包村干部待岗3个月,扣村支书、主任、计生专干1个月工资,联系村领导扣发1个月工资。出现两个以上计划外二孩或一个计划外多孩,包村干部待岗6个月,村支书、主任、计生专干扣两个季度工资,联系村领导作待岗3个月处理。

第六条常住人口妇检率必须达100%,少一人次扣包村干部、联系村领导各10元工资,从村季度工资中扣10元,流动人口妇检率达90%,少一人次扣包村干部、联系村领导每人10元工资,扣村季度工资10元。

第八条出生人口必须在当月上报,常住出生人口未在当月上报的,视为漏报,流动人口出生未在返回当月上报的,视为出生人口漏报,漏一个出生的扣包村干部1个月工资,扣联系村领导500元工资,扣所有村干部1个月的工资。

第九条各种资料必须完全准确,尤其是出生人口出生年月日、姓名、性别、出生地、民族、妇检对象、夫妇双方信息的,如每错一项,扣包村干部50元,计生专干50元。

第十条包村干部、计生专干必须在每月1日参加乡镇计生统计例会,完善各种计生资料,无故不参加乡镇计生统计例会的,扣包村干部100元,扣计生专干50元,连续两次无故不参加乡镇计生例会的,包村干部待岗3个月,计生专干扣1个月工资。每个月的村级报告单必须有包村干部、计生专干、联系村领导、村支书或主任同时签字,方能认可。

第十二条对乡镇级进行的督导检查,对查出的问题按以上条款处理,对限期整改不加整改的,扣包村干部1个月工资,联系村领导扣发500元工资,扣村级500元工资补助。

第三章对乡镇计生工作组的责任追究

第十三条乡镇计生工作组负责全乡镇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督促检查,指导工作,当好乡镇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

第十四条乡镇计生工作组到村组进行督促检查,未查出问题,所查村组被省、市、特查出问题,情节严重的,对乡镇计生工作组督查人员待岗3个月,年终考核评为不合格。计生工作组的人员实行联系村工作制度,如联系村计生干部工作不务实、不履行好工作职责,业务指导不到位,督促工作走形式的,被省、市、特查出问题,联系村的计生干部与驻村干部同等处理。

第十五条乡镇计生服务站负责全乡镇技术服务和宣传培训、优质服务等工作,做好育龄妇女的知情选择工作,服务站必须24小时有人值班,如果有“四术”人员到乡镇服务站做手术,无医生施术的,扣值班医生1个月工资,并负责将手术人员追回施行手术,造成严重后果的,给值班医生待岗3个月处理。乡镇计生服务站的各种登记必须与乡镇计生办的各种登记相符,如随意填写的,扣发值班人员1个月工资,造成严重后果的,待岗3个月。

第十六条乡镇医院利用B超等非法进行胎儿性别鉴定、终止妊娠的,按《贵州省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的选择性别终止妊娠的规定》和《六盘水市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终止妊娠的暂行规定》的直接责任人依据有关条款的规定给予处理,触犯法律的依法移交司法机关处理。对住院分娩、人流、引产、无计划生育证明要求孕检的,乡镇医院及时主动与乡镇计生办联系,实行日报告制度,对迟报或瞒报的,视其情节轻重,给予当事人和院长批评教育、建议特区卫生局给予待岗处理。

第十七条本《办法》与乡镇签定的责任状相抵触的条款,以本《办法》为准。

第十八条本《办法》未尽事宜按《六枝特区人口和计划生育责任追究办法》和上级有关规定执行。

第7篇:特岗医生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 医药类院校 专职辅导员 岗位职责 核心职业能力

近年来,伴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各行各业对于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都日益加大。在现代组织管理体系下,岗位分工趋向于精细化和科学化,对于不同职位所应具备的职业能力与专业素养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使得许多特定职位要求下的人才缺口越来越多。而另一方面,高校毕业生所面临的就业压力也在逐年加大,很多优秀的毕业生在面临职业选择、生涯规划的时候却遇到了许多疑惑和困难。如何应对这一矛盾的局面,就给高等教育机构的人才培养机制和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提出了更多、更新的要求。

新世纪的大学不仅要承担传道授业的师者角色,帮助学生掌握必备的知识和技能去适应社会的需要,而且要重视非智能素质的培养与干预,逐步培养他们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并帮助他们养成适应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在走出校门的时候能够对自身情况作出理性的分析和客观的判断,进而对未来的职业生涯作出合理的规划。对于大学生而言,道德品质、心理适应能力及职业规划能力是在未来职场上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性要素,这些重要素养在个人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丝毫不逊色于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水平。

近年来,教育管理部门也十分清楚地意识到了非智能素质的重要性,并在高校不断加大投入力度,逐步充实与提高相关岗位的师资水平。在这一背景之下,“专职辅导员”作为一个常设的职位被纳入了高校的教师编制序列,并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及就业指导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很好地实现上述目标,辅导员需要结合自己所带学生的专业特点及年龄和心理特征,澄清这个岗位上最需要的核心职业能力,并以此指导工作目标的制定和执行,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健康的发展,使其更好地适应未来的挑战。本文以医药类大学为例,针对专职辅导员所需要具备的核心职业能力进行简要的剖析,希望能够为辅导员队伍建设与相关人才培养提供必要的参考。

一、医药类院校大学生的特点

医药类院校的学科设置和专业建制具有“单一范畴、精细划分”的特点。首先,学科划分类别相对于综合大学较为单一,主要集中在医学或药学的特定领域;其次,在医药类主干学科以下设置精确、系统的分支学科和专业方向,专业建制相比综合类大学的医药专业更加全面和系统。这两个特点使得医药类院校的大学生具有鲜明的群体独特性。首先,由于专业划分较为精细,由不同分支学科组成的课程体系较为庞杂,并且都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学生需要在学业期间主修的科目很多,课程也排得很紧,由此可能会带来较大的学业压力,而医药专业对于实际操作能力的要求又非常高,在读期间除了要修完所必需的课程外,还要参加必要的专业见习和实习任务。此时如果缺乏有针对性的指导、调节和疏导,就会影响其心理健康。其次,上述专业特点使得医药院校的大学生在毕业之后可选择的就业面相对较窄,但由于相近专业的毕业生较多,同时又要面临激烈的竞争,这就迫使他们从一入校就要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尤其是到了高年级以后,学生需要明确生涯发展的目标和规划,并具体实施职业选择和职业实践,此时却往往备感茫然,选择职业时不知如何决策,最后总是犹豫不决或随波逐流。如果在这个阶段缺乏合理的引导和系统的支持,则很容易在职业规划、就业心理方面出现各种各样的障碍,并不同程度地影响未来的发展。

二、医药类大学专职辅导员的职位描述

针对医药类院校的专业特点和学生的心理需求,专职辅导员应清晰而明确地了解自己的岗位职责,并且能够针对岗位要求对具体的工作细则进行操作化的描述,最终建立一个系统的、动态的工作框架,将学生的专业学习、心理辅导、生涯规划、职业选择等内容纳入其中。

首先,专职辅导员应根据学生在不同学期及不同年级的课程安排,并结合专业课教师的讲授内容,制定具体的学习辅导计划,其中包括医学基础知识的复习和总结、基本科研能力的开发与培养、时间管理技能的培养与实践等。此外,还可以组建“同伴帮扶小组”和“课题小组”,针对专业知识和科学研究这两块内容展开团体学习与训练,以此巩固与提高其专业技能和学术素养,并借以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其次,根据医学院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压力源特点,系统开展心理辅导。这部分内容是辅导员工作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对于各种各样的心理障碍和心理压力而言,要做到有针对的辅导和调节,并实现改善与提升的目标,就必须事先对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心理压力源有一个清晰与准确的认识,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为了客观而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辅导员可以通过问卷调查、集体访谈、自评报告、他评报告等方式来获取以上几方面的信息。然后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心理辅导计划。心理辅导可以形式多样,比如宣传画、展板、个别心理咨询、团体心理辅导、电话咨询等。但要围绕核心目标展开。在制定心理辅导计划时既要考虑到学生在校期间的心理健康,包括自我调节能力,与他人相处的能力,与群体交往的能力等,又要放眼于学生毕业以后的长远发展,切实地提高学生进入社会之后的心理适应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

最后,在辅导员的职位描述中还应包括生涯规划和职业选择方面的指导计划。职业指导不一定只针对即将毕业的高年级学生,实际上,在低年级学生中开展相关工作更有意义。生涯规划指导的主要工作是帮助学生在深入了解自己和周围环境的基础上,有根据地确立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并以此来制定相应的学习和培训计划,在生涯发展的不同阶段具体实施计划,最终达到既定目标。辅导员在这个过程中主要充当辅助者和指导者的角色,可以通过邀请职业规划方面的专家进行定期讲座的方式,帮助学生自主构建生涯规划框架,还可以邀请已经毕业的学长回到学校,并建立经常性的经验交流和信息沟通平台。

三、医药类大学专职辅导员的核心能力要求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医学院专职辅导员在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至少还要在辅助学生专业学习、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规划指导等三个方面开展工作。根据辅导员岗位的特点及其岗位职责,我们可以梳理出胜任此岗位所需的几个核心职业能力。

所谓的核心职业能力主要体现在具体和抽象两个层面上,具体层面上的能力包括思想政治水平、教学管理能力、心理咨询技能及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指导技能。作为医药类高校的专职辅导员,首先,要具备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要坚决拥护党的领导,要对国家的大政方针有一个清晰正确的理解,这样才能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其次,要对所在院校的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能够以此为根据帮助学生制定合理可行的学习规划和时间管理计划。再次,辅导员不仅要熟练掌握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而且要掌握心理健康辅导、心理咨询、团体心理辅导等应用技能,这样才能胜任“学生心理辅导”的职位要求。最后,辅导员还应掌握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要对相关专业的就业现状和前景保持清醒的认识,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职业选择和生涯规划。从抽象层面来看,专职辅导员作为大学校园里和学生接触最为广泛和紧密的一个岗位,其工作中既有行政管理的成分,又有教育教学的成分,其绩效直接关系到学生心理健康和校园和谐气氛。这就给专职辅导员的心理品质和性格特征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他们应该具备细致敏锐的认知技能、亲和友善的性格特征,具备耐心、严谨、宜人的心理品质,从而更好地完成本职工作。

参考文献:

[1]林银焕.职业生涯规划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互动探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06).

[2]张锅红.高校辅导员胜任特征模型的构建及队伍建设[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

[3]杨继平,顾倩.大学辅导员胜任力的初步研究[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6).

[4]陈立永.专业化: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必然选择[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7,(04).

第8篇:特岗医生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 医院; 岗前培训; 新进人员; 存在问题

[中图分类号] R197.32[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8-001-02

为了使新员工能够尽快地适应医院的环境和文化理念,尽快熟悉医院相应的岗位要求,进一步增强大家的责任心和工作积极性,我们每年都由人力资源部组织新员工进行集中岗前培训。每年的岗前培训开课前都有这样一个前奏,介绍医院领导班子,院领导就医院目前的发展现状及新院建设前景等给新职工做了详细地介绍,并从各自角度作了热情洋溢的寄语,激励新员工为医院发展奉献自己的热情。

对医院新进人员而言,培训可以使他们对医院有更深层次的了解,让新员工从心理、责任心、态度、形象等各方面做好进入工作角色的准备,还可以增进他们对医院的感情与忠诚度,增强了他们对医院管理理念、服务理念、管理模式、医院文化的认同;对医院而言,通过培养他们可以吸取一批有活力有能力有素质的新生力量,打造青年精英团队,共同开创医院医疗卫生事业的美好未来;对社会和个人而言,培训后的新进人员的素质、技能、道德风貌等更加符合医院工作人员的标准,因而能保障医疗的安全性、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医疗技术的创新和不断向前发展。

岗前培训对医院和个人社会的发展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当前医院的岗前培训并没有达到社会和个人的要求,只能说是一个正在逐步完善和改善的过程,或多或少的都存在一些问题:

1 首先在内容上存在的问题 医疗工作要求医疗人员必须有严密的分工又必须要有群体合作的精神。没有集体的合作,任何一个医疗人员要单独完成所有的医疗活动都是不可能的。而目前的岗前培训内容中只重视个体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的培训,忽视人际关系及团队精神的培养,特别是人际关系的培训,它涉及医务人员职业活动中与伤病员的关系,也涉及医务人员相互之间、医务人员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若医院工作人员在工作环境中人际关系压力增大,则很难出色地完成医疗工作,保证医疗质量。

2 时间上的问题 相对于其他经济企业来说,医疗工作是比较稳定的,这很容易让医院领导头脑里形成一种安全感,缺乏在竞争中求生存的危机感和紧迫感,有人认为医疗工作室熟能生巧的,有的只强调“实践出真知”,自然而然就出现了对医疗人员只重使用,而不培养的短期行为。也导致他们对开展新进人员院内培训的积极性不高。很多医院把培训当作是走过场,在培训的时间安排上也很随意。有些医院的培训时间只有象征性的一两天,有些医院以工作忙,人手不足为借口,马上分配新招到的员工到相关部门开始工作而不顾及对新员工的培训,只等有时间了再派新员工参加培训,这种无序的培训增加了以后培训的次数与时间成本,并且新员工没参加培训既增加了医院用人的风险性,又不利于新员工角色的迅速转换。

3 缺乏反馈和评估 缺乏培训的互动与反馈,没有反馈,就不知道新进人员有没有接受,也不知道培训的方法是否适宜。另外,大多数的医院并没有建立岗前培训的效果评估体系,缺乏对培训效果的评估和继续跟踪,或者虽然有效果评估,但评测方法单一,仅仅是进行一个简单的考试以敷衍了事,这样不仅无法保证培训的效果和质量,对医院培训投入的时间和资金也是一种浪费。

4 缺乏计划性和规范性 在计划时缺乏考虑受培训者的学习需要 ,只考虑培训目标,造成学习兴趣的减弱。有些医院培训动员工作不足,不经任何动员,到时间把员工召集在一起就开始培训。有道是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新员工如果不清楚培训的目的,难以从心理和时间上安排自己学习和进入培训的计划,难以真正融入。特别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培训一词相对陌生,机械被动的接受培训轻则达不到预期效果。另外有些医院缺乏规范性的培训文本或讲义,在考试上也不正规科学,无法对新进人员进行全面真实的考核。

甚至还有一些医院把新员工培训变成了迎新典礼,培训形式变成了领导发言、代表致辞和新员工宣誓等,这无疑对医院的发展不利,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更值得我们关注和探讨,我认为要注意以下几点:

4.1 制定完善的培训计划 在实施新进人员岗前培训过程中,计划很重要。针对不同对象选择恰当的培训内容、合适的培训形式,能提高受培训者的学习兴趣。医院新进人员岗前培训必须在实施之前根据医院自身的具体情况和新员工的特点制定详细的规划,对培训的内容、形式、时间、负责人等做出详细的计划,并对执行的过程进行监控,人事部门要负责对新员工的动员工作,使员工在培训之前就要了解和理解培训的目的、课程内容、时间安排和注意事项,以便员工更好的接受培训。

4.2 培训内容要全面 培训应该让新进人员从医院的发展史到医院的现况、医院的办院宗旨、服务理念、硬件设施、行为规范等都有一个深入的认识,同时对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职业礼仪运用、医患沟通技巧、医疗安全及防范、院内感染等相关知识,以及以后在工作中会遇到的常见问题以及解决的办法都应有所涉及。另外对于他们的动手能力和临床技能都应加强锻炼,并为他们树立终身学习和大胆创新的观念,以促进医疗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医疗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4.3 培训方式多样化 培训一般分为医学、规范理论知识和临床的一些实习实验,可以通过课堂讲解、现场操作、拓展训练等方式,不要拘泥与形式,文娱体育同样可以应用其中。同时不要忘了现代信息技术的便利,它们可以使培训的内容易学易懂,紧跟时代性,如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利用电脑进行模拟实验室等,图片声音视频的应用也培训更加具有趣味性,还可以通过远程培训听权威专家的讲座。总之要结合培训内容和培训对象选择最恰当的培训方式,以保证培训的及时性、前沿性和有效性。

4.4 选择良好师资 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在新进人员培训中,不一定要固定某个老师来进行培训,良好师资即最合适的一批老师。在具体的培训内容中可以选择不同的老师,在宣传医院规章历史上可以让医院领导来讲解,在临床操作的培训中可以让资深医生来监导,在理论前沿问题上请专家来授课,在日常的生活中可以让一名老员工来专门指导等等,这些老师相互分工又紧密合作,从而全面有质量地培训新员工。

4.5 建立完善的评价考核机制 在评价内容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对新员工培训必须掌握的知识、技能和态度都必须设定目标进行考核,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培训工作的全面性和实效性,并且能避免医院的后续培训的内容重叠和资源的浪费。在评价方式上,可采取“师生互评”和“生生互评”。新进人员之间进行评价可以使考核更加真实可靠;医院培训老师对新进人员进行评价,新进人员也对培训老师应进行评价,这样新进人员对培训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以及他们以一个新成员的眼光来看待整个医院系统所提出的某些意见,也可以通过互评送达医院人事部,人事部及相关部门可以针对典型的问题做及时回答和相应思考,双方相互反馈以促进医院与各医疗人员共同进步。在评价结果上,还应与以后在医院的评优、提干等挂钩,对于不合格者应给予补充培训,以增加新进人员对岗前培训的重视。

4.6 新员工培训的时效性 每年7月份是院校毕业的高峰期,毕业生基本集中报到,便于集中培训,但是调入人员则是零散的不定期报到,虽然人数不多,但也应该加强岗前培训,使岗前培训力争做到全员化。因为岗前培训工作要求时效性,应当安排新职工入院后尽早培训,否则培训就失去了实际意义了。

总之,医院新职工的岗前培训是加强医院人才建设的重要途径,应尽力做好这项工作,保证医院人才战略的优势。岗前培训对新员工个人、医院和整个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都起着很大的作用,社会、医院和个人都应该重视起来,将医院岗前培训全面地开展起来,促进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徐一平.医院岗前培训教育若干要点探讨[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2(3):162-163.

第9篇:特岗医生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 工学结合 临床技能 双师型

1 转变教育观念,充分理解工学结合内涵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以课堂及学校为中心,难于培养医学生的优秀实用技能,因此我们必须确保工学结合之教学理念,学以致用的办学思想,必须与医院建立合作关系,了解医院的实际需求,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和培养目标。具体应做到教学与医院的工作环境紧密结合,技能训练的目标和毕业以后的工作岗位密切相连,确立同医院岗位类似的教学工作环境。必须参照以后在医院的工作岗位,制定临床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使教学内容同以后在医院的工作任务紧密衔接,根据以后在医院的工作岗位和工作需求选择与之适应的专业课教学内容。学校同医院人力资源结合,让医院业务骨干丰富的临床经验同学校老师过硬的理论知识紧密结合,更好的为教学服务。医院的医疗、保健、防疫资源同学校的教学、培训资源相互结合,发挥学校优势大力为医院培养临床工作人才,为医院科研发展提供仪器、设备,让医院深刻体会到与学校工学结合有实实在在的益处,能促进医院的发展和业务能力的提升。

2 制定工学结合的教学汁划,突出临床技能的培养

传统的的教学特别强调理论知识体系的完整性,一味要求医学生对书本知识点的把握,以满足应试教育的需求,肯定会导致一部分医学生到乡镇卫生院和社区不能适应由医学生到临床医生角色的转变,不能把所学知识转化成临床能力,因此制定教学计划时应增加临床技能教学,要求临床实践技能教学安排要与理论教学同样受重视。必须强化临床技能课程,加大医学生到医院见习的力度。要分阶段确定和落实临床实践教学目标,还要定期和不定期地实施临床实践技能教学检查,评价完成情况。要早期接触临床,将理论学习与医院实际工作过程密切结合,把培养学生的临床能力放在突出位置。

3 构建相对独立的实践实训课程体系,以突出实践教学

改变传统教学方式中实践实训教学课时计划分配教少,实践实训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实训课以演示性、验证性课程为主的弊端。成立实验教学管理中心,临床实训课程整合成为内科和外科综合临床实践技能课程,另外,学生实习前除了要对临床实践技能进行强化训练以外,并且增加了常用的治疗技术训练,整合以后的内、外科实验训练课程减少了演示性、验证性实验,相应地增加了综合性实验内容和临床实践技能培训项目。临床实践技能培训课程的考核,分别实施实习前结业考核和毕业考试科目考试,考试方法比照国家助理执业资格考核标准实施,内、外科毕业实践技能考试考核按30%计入毕业考试总成绩。这样就使得实践实训教学与理论教学既是相对的独立又相互联系紧密,突出了医学生临床实践技能的训练和培养。

4 建立专兼结合、专业素质高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学校教师在圆满完成教学计划中起的关键作用,驱动具有较高教学能力和丰富临床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建设,是持续办好高职高专医学教育的前提条件和必要保证。按照临床医学专业培养目标,根据工学结合教学改革的实际需要,一方面聘请教学医院执业经验丰富的医生担任兼职教师,并参加专业建设,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医院资源,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实现学校和医院双赢。随着专业的发展,教师队伍必然逐渐扩大,一些年轻教师必将充实临床专业教师,他们有教学热情和工作精力,但缺乏一线临床实践工作经验,由此,学校必须要求临床专业教师拥有一定的实践技能,与教学医院共同制订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学校可组织和要求教师在暑期或不定期到教学医院从事一线临床工作或者学习,使他们更新知识,掌握新技术、新方法,积累临床经验。还必须对临床医学专业新教师的教学能力进行培养,实施临床技能操作的规范化培训,并引进一些专业术拔尖人才充实到临床医学教师队伍中,逐步建立起一支素质强、水平高、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5 编写出一些案例版的校本教材,以加强专业课教材建设

以临床岗位的需求为目标,以实践实训教学内容为依据,与有关出版社及医学院校合作,编写适合工学结合教学改革的案例版教材。在严格执行教学计划的基础上,加强临床医学专业的教材的编写,并将具体的实践操作要点落到实处,如诊断学这门专业实践技能课,就是结合学校、医院实际设施,编制出相应的临床技能操作教材,要求医学生亲自动手,熟悉每一个具体的操作步骤,在教学过程中坚持教、学、做一体化,提升医学生临床实践技能操作水平。

6 工学结合应注意的问题

(1)教育和卫生行政部门应成为工学结合的主导,卫生行业成为工学结合的主体,现在的工学结合基本上是学校自己的行为,学校成本高,效率低。教育和卫生行政部门要采取鼓励、引导政策,使相关部门和行业之间在工学结合方面形成联动。学校要找准卫生行业需求,迎其所好,才可能一拍即合。

(2)完善工学结合的运行机制。目前学校与医院工学结合的机制是学校和医院同意,一般缺乏法律的约束,特别是一些学校急于寻求工学结合项目,医院的积极性不高,学校为了签署合作协议,往往以牺牲自己的利益而适应医院,当学校和医学生的权益受到侵害,学校往往陷入被动,学校应高度重视,必须预防这种情况的发生。再则,医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医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是有严格的管理考评制度的,而在医院顶岗实习期间,医院方面经常只是考评医学生能不能为医院和临床科室产生经济效益,并不关心对医学生教学的考核和医学生学习效果的考核,大多认为教学主要是学校的事。因此,确定校院双方责任及其义务显就得相当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