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关于老师的名言范文

关于老师的名言精选(九篇)

关于老师的名言

第1篇:关于老师的名言范文

1、如果没有您思想的滋润,怎么会绽开那么多美好的灵魂之花?啊,老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有谁不在将您赞扬!

2、您用火一般的情感温暖着每一个同学的心房,无数颗心被您牵引激荡,连您的背影也凝聚着滚烫的目光……

3、敬爱的老师,您的谆谆教诲如春风,似瑞雨,永铭我心。愿我这小溪的音乐,永远在您深邃的山谷中回响。

4、身教重于言传。——王夫之

5、做老师的只要有一次向学生撒谎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的全部教育成果从此为之毁灭。——卢梭

6、园丁,崇高的称号,祝您桃李满天下,春晖遍四方。

7、您的爱,太阳一般温暖,春风一般和煦,清泉一般甘甜。您的爱,比父爱更严峻,比母爱更细腻,比友爱更纯洁。您------老师的爱,天下最伟大,最高洁。

8、一位好老师,胜过万卷书。

9、您不是演员,却吸引着我们饥渴的目光;您不是歌唱家,却让知识的清泉叮咚作响,唱出迷人的歌曲;您不是雕塑家,却塑造着一批批青年人的灵魂……老师啊,我怎能把您遗忘!

10、您给了我们一杆生活的尺,让我们自己天天去丈量;您给了我们一面模范行为的镜子,让我们处处有学习的榜样。

11、春蚕一生没说过自诩的话,那吐出的银丝就是丈量生命价值的尺子。敬爱的老师,您从未在别人面前炫耀过,但那盛开的桃李,就是对您最高的评价。

12、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13、您推崇真诚和廉洁,以此视作为人处世的准则。您是我们莘莘学子心目中的楷模。

14、您为花的盛开,果的成熟忙碌着,默默地垂着叶的绿荫!啊,老师,您的精神,永记我心!

15、是谁把雨露撒遍大地?是谁把幼苗辛勤哺育?是您,老师,您是一位伟大的园丁!看这遍地怒放的鲜花,哪一朵上没有您的心血,哪一朵上没有您的笑影!

16、老师,您用人类最崇高的感情--爱,播种春天,播种理想,播种力量……

17、不计辛勤一砚寒,桃熟流丹,李熟技残,种花容易树人难。幽谷飞香不一般,诗满人间,画满人间,英才济济笑开颜。

18、亲爱的老师,您那赤诚的爱,唤醒了多少迷惘,哺育了多少自信,点燃了多少青春,摧发了多少征帆。

19、您的爱,太阳一般温暖,春风一般和煦,清泉一般甘甜。您的爱,比父爱更严峻,比母爱更细腻,比友爱更纯洁。您--老师的爱,天下最伟大,最高洁。

20、我崇拜伟人、名人,可是我更急切地把我的敬意和赞美献给一位普通的人――我的老师您。

21、您在学生的心目中,是“真的种子,善的信使,美的旗帜”。

22、要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什么人。——车尔尼雪夫斯基

23、片言之赐,皆我师也。

24、江河把我们推向浩瀚的大海,曙光给我们带来明媚的早晨;亲爱的老师,您把我们引向壮丽的人生。

25、您的思想,您的话语,充溢着诗意,蕴含着哲理,又显得那么神奇――呵,在我的脑海里,它们曾激起过多少美妙的涟漪!

26、刻在木板上的名字未必不朽,刻在石头上的名字也未必流芳百世;老师,您的名字刻在我们心灵上,这才真正永存。

27、您工作在今朝,却建设着祖国的明天;您教学在课堂,成就却在祖国的四面八方。

28、您像一支蜡烛,虽然细弱,但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照亮了别人,耗尽了自己。这无私的奉献,令人永志不忘。

29、萤火虫的可贵,在于用那盏挂在后尾的灯,专照别人;您的可敬,则在于总是给别人提供方便。

30、您多像那默默无闻的树根,使小树茁壮成长,又使树枝上挂满丰硕的果实,却并不要求任何报酬。

31、老师,如果把您比作蚌,那末学生便是蚌里的砂粒;您用爱去舐它,磨它,浸它,洗它……经年累月,砂粒便成了一颗颗珍珠,光彩熠熠。

32、传播知识,就是播种希望,播种幸福。老师,您就是这希望与幸福的播种人!

33、老师,是美的耕耘者,美的播种者。是您用美的阳光普照,用美的雨露滋润,我们的心田才绿草如茵,繁花似锦。

34、您像一支红烛,为后辈献出了所有的热和光!您的品格和精神,可以用两个字就是--燃烧!不停的燃烧!

35、您的教师生涯,有无数骄傲和幸福的回忆,但您把它们珍藏在心底,而只是注视着一待开拓的园地。

36、即使我两鬓斑白,依然会由衷地呼唤您一声――老师!在这个神圣而崇高的字眼面前,我永远是一个需要启蒙的学生!

37、使学生对教师尊敬的惟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爱因斯坦

38、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陶行知

39、老师,大家都说您培养着祖国的栋梁;我却要说,您就是祖国的栋梁。正是您,支撑起我们一代人的脊梁!

40、老师,您是美的耕耘者,美的播种者。是您用美的阳光普照,()用美的雨露滋润,我们的心田才绿草如茵,繁花似锦!

41、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乌申斯基

42、在我们从幼稚走向成熟,从愚昧走向文明的路上,您用生命的火炬,为我们开道。

43、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者的一切,只有健康的心灵才有健康的行为。——乌申斯基

44、“桃李满天下”,是老师的荣耀。——值此日丽风清、秋实累累的园丁佳节,祝敬老师康乐如意,青春永葆。

45、我们从幼苗长成大树,却永远是您的学生;我不是您最出色的学生,而您却是我最尊敬的老师。在您的节日里,我要把一份崇高的敬意送给您。

46、当苗儿需要一杯水的时候,绝不送上一桶水;而当需要一桶水的时候,也绝不给予一杯水。适时,适量地给予,这是一个好园丁的技艺。我的老师,这也正是您的教育艺术。

47、用语言播种,用彩笔耕耘,用汗水浇灌,用心血滋润,这就是我们敬爱的老师崇高的劳动。

48、加减乘除,算不尽您作出的奉献!诗词歌赋,颂不完对您的崇敬!您用知识甘露,浇开我们理想的花朵;您用心灵清泉,润育我们情操的美果。在这不寻常的节日里,献上我们深深的祝福。

49、教师是火种,点燃了学生的心灵之火;教师是石级,承受着学生一步步踏实地向上攀登。

50、啊,有了您,花园才这般艳丽,大地才充满春意!老师,快推开窗子看吧,这满园春*,这满园桃李,都在向您敬礼!

51、您对我们严格要求,并以自己的行动为榜样。您的规劝、要求,甚至命令,一经提出,便要我们一定做到,然而又总使我们心悦诚服,自觉行动。这就是您留在我心中的高大形象。

52、鹤发银丝映日月,丹心热血沃新花。

53、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

54、假如我是诗人,我将以满腔的热情写下诗篇,赞美大海的辽阔和深远。并把它献给您--我的胸怀博大,知识精深的老师。

55、动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动人以行者,其应必速。——李贽

56、老师,我们身上散发的智慧之光,永远闪烁着您亲手点燃的火花。

57、您的工作在今朝,却建设着祖国的明天;您的教学在课堂,成就却是在祖国的四面八方。

58、教师的春风,日日沐我心。

5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陶行知

60、您的岗位永不调换,您的足迹却遍布四方;您的两鬓会有一天斑白,您的青春却百年不衰。

第2篇:关于老师的名言范文

做老师的只要有一次向学生撒谎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的全部教育成果从此为之毁灭。——卢梭

经师易遇,人师难遇。——司马光

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吕不韦

教师是人类的灵魂工程师。——斯大林

举世不师,故道益离。——柳宗元

2、学者必求师,从师不可不谨也。——程颐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关汉卿

学贵得师,亦贵得友。——唐甄

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

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欧阳修

第3篇:关于老师的名言范文

关键词:逃课;博弈论;对策

一、前言

在大学校园里,旷课成为了大学生的“必修课”。据不完全统计,没逃过课的人几乎为零。在大学里,基础课逃课率一般在25%以上,专业课的逃课率在20%左右,至于哲学、中国革命史等公共课到课率仅有50%左右[1]。逃课率如此之高,必然有着深层次原因,我们不能过于笼统的简单评判,并盲目采取措施。目前,一般认为;学生逃课的原因主要有主观和客观两大方面的原因,主观原因包括责任感不强、控制力差、态度不端正、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等;客观原因包括社会环境、人际关系、学校管理、学分制度和考试制度、教师的个人素养及教学水平等[2]。既然造成逃课的原因,如此之多。那么,逃课的行为理性么?我们又怎么能够分清本末,找出问题症结并实施真正合理有有效的措施呢?本文,便是基于这样的思索,试图从博弈论的角度出发,建立一个“点名与逃课”师生模型,并进行针对性的分析。

二、博弈论的简述

说起博弈论,大家可能比较陌生。但是,提起博弈论经典案例囚徒困境,大家早已耳熟能详。基本内容为:有两个囚徒(甲和乙)二人行窃时被捕,警察分别对二人单独审讯:可能出现四种情况:甲坦白(8年)乙坦白(8年);甲坦白(0年)乙不坦白(10年);甲不坦白(10年)乙坦白(0年);甲不坦白(1年)乙不坦白(1年)(具体分布如表一)。不加分析的看表格,我们会误以为甲与乙会选择抵赖,但是博弈论分析结果;甲乙均选择坦白。正如,大学生上课一般,我们总认为;老师不点名,学生不逃课应该是理想状态,但实际上这种状态却往往难以达到。博弈论,便是研究的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冲突下的最优选择问题。

三、师生博弈静态模型

现实的复杂性,让我们不可能去考虑所有问题。模型的构建,需要一定的假设。首先,我们做出几个符合现实的假设;①学生是理性的,他根据自己效用与损失的权衡做出最优选择;②老师点名的决策是在课前决定的,即老师的决策不受学生出勤率影响。③老师和学生虽然关系亲密无间,但是对于上课问题,二者存在利益冲突(学生有逃课的可能,无疑浪费老师的劳动成果;老师有点名的趋向,无疑对学生产生影响)。如此以来,老师决定点名之前,不知道学生来与否;学生决定逃课之前,不知道老师点名与否,老师学生之间的博弈也就建立了。

在这场博弈之中,老师有两种纯策略选择点名或是不点名;学生也有逃课还是上课的选择。下面就是对老师和学生在这场博弈中各种策略的效用进行分析。对学生来说,上课的效用设为Y; 逃课的效用设为X; 学生逃课,点名产生的效用设为—B(现实中,学生旷课被抓,会有一定的处罚措施,而点名对上课的学生基本没有利益所得);对教师而言,学生的上课给带来效用设为A(相反,学生旷课,其效用值则为—A);对二者共而言,点名浪费上课与学习时间,给二者带来负效应设为—C。接下来,由于二者都有两种纯策略,那么共有(老师点名,学生上课)、(老师不点名,学生上课)、(老师点名,学生逃课)、(老师不点名,学生逃课)四种策略组合。接下来根据上述效用值设定,求出各种组合的效用值。如;(学生逃课,老师点名)老师获得效用为学生没来上课的—A,点名成本—C,对学生没来上课的处罚的同时,会对老师心里带来些抚慰,其效用值为B;对学生而言,逃课的效用值为X,被点名的处罚为—B。其它,以此类推,具体见

表二。

在这里,设老师点名的概率为p,学生逃课的概率为q。那么,老师选择点名(p=1)和不点名(p=0)的收益分别为:

点名;U(1,q)=(-A-C+B)×q+(A-C) ×(1-q);不点名;U(0,q)=(-A) ×q+A ×(1-q)

根据帕累托标准:令U(1,q)=U(0,q),化简得:Q*B-C=0,解得逃课的均衡概率为;q=C/B。同理可得,点名的均衡概率;P=(X+B-Y)/(2B-C)

四、师生博弈动态模型

为了更好的说明问题,我们先根据实际情况,对所设的效用进行赋值,然后再进行动态分析。对于一名真正的旷课学生,其内在的损失当然大于收益 ;不妨设X=5,Y=6。点名的成本设为C=1;学生上课给老师带来的收益设为A=2,旷课的处罚设为B=4。

带入上部分公式可得:

逃课率q=C/B=1/4(这与前言资料所给的20%左右的逃课率数据基本相符,佐证了赋值的意义性);点名率 P=(X+B-Y)/(2B-C)=3/7。另一方面;我们观察表三,可以看出(不点名,上课)的策略组合应该是最有效的,但是现实中我,往往出现如囚徒困境般的状况,(点名,上课)的情况却大量存在。如何有效地走出这个困境那?

接下来,我们利用赋值后的模型进行博弈论动态分析。我们知道,任何一门大学课程,有几十甚至更多课时。那么,实际情况下,师生博弈不是一次完成的,点名与上课的博弈往往要进行很多次。为了研究的方便,我们在满足上述假设的情况下,进一步进行了合理的假设;㈠由于一门课程基本课时数都在三十节以上,那么我们假设师生博弈是无限次进行的。当然,下面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假设是不影响结果的。㈡老师是一位十分严厉的老师以及学生们有所耳闻,即二者信息对称,且采取了“冷酷战略”(grim strategy:即开始不点名,一旦老师发现学生逃课,便会在以后的每节课上都点名)。其次,引入一个时间贴现因子σ(大小代表参与人的耐心;且σ

开始,老师不点名,试图建立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试图达到(不点名,上课)的均衡。

下面出现两种情况:

Ⅰ.学生虽然知道老师严厉,可能点名,但是存在侥幸心理,或者不相信老师的严厉,开始便会选择逃课。此时老师采取了触发策略,以后每节课都点名。纵然,逃课对学生效用再大,老师连续的点名的惩罚,也会学生相信老师的冷酷策略,不敢逃课。而且处罚的累计使得逃课成本加大,远远大于逃课带来的效用,作为理性人,学生也会选择不去逃课。事实上,现实情况下,每个高校对旷课有着明确规定。例如,东北大学规定旷课三节以上,学生成绩就为零了。如此以来,如果一个理性的学生抓住三次逃课,就不会逃课了。此处,我们先假设,学生第二次就相信了老师的冷酷策略,回来上课。

此时;学生的效用值之和为;U1= 9+5 σ +5 σ^2 +······

Ⅱ.学生相信老师的严厉,不敢逃课,便每次都来上课。

此时;学生的效用值之和为;U2= 6+6 σ +6 σ^2 +······

若;U2>U1 ;学生相信老师的严厉,便不会逃课。此时;9+(5σ)/(1-σ) 3/4.

σ>3/4说明只要有足够的耐心,且老师采取冷酷策略,那么,就有可能达到(不点名,上课)理想状态。老师和学生为了自身利益,不管情愿与否,只要老师有足够的内心,二者会达到理想状态。

此外两点说明:ⅰσ之所以表示耐心,可以如此理解,σ表示支付,σ越大认为现在的效用和以后某个阶段效用越接近,耐心也就意味着越大。ⅱ虽然课时不是无限多,但是当课时大于30的时候,σ^30接近于0,对结果毫无影响。

五、结论分析与对策制定

(一)一方面,加大对学生逃课的处罚力度,提高逃课成本;另一方面,降低教师的点名成本。通过静态博弈论分析,我们知道学生的逃课概率为q=C/B,其大小取决于处罚力度和点名成本。现实情况下,学校对逃课的处罚力度很小。比如,很多课程,都设有考核成绩,一百分的成绩,考核成绩往往只有十分。可想而知,一次逃课对学生的处罚力度才有多大?这对于很多学生而言,根本不关痛痒,逃课似乎成为了更加“理性的选择”。因此,学校必须制定合理并规范的逃课处罚措施,提高B的值,才能降低逃课率。另外,老师点名成本太高,也是造成逃课率居高不下的原因。且看公共课的逃课率为什么会达到近50%,一堂课有几百人,一节课仅有几十分钟,点名耗费的时间成本无疑很大?这使得很多时候,老师根本无法点名。此外,高校一般制订了学生打分制度,而逃课学生不喜欢经常点名的老师,这无形中对老师点名造成了一定的“威胁”,增加了点名成本。对于,有些课程人数比较多,我们可以固定学生位置,这样哪个位置没有人,老师一目了然,加大了逃课风险,降低了点名成本。对于,老师的评分制度,我们能否建立一个更加合理的考评机制。比如,只是随机抽取一部分学生点名,如此一来,大大降低了老师的点名风险。

(二) 提高老师的教课水平,增加课程吸引力。通过静态博弈论分析,我们知道老师点名概率为;P=(X+B-Y)/(2B-C)。当点名概率越大时,那么小于P的空间也就越大,学生选择逃课的概率空间也就越大。假设 B、X、C一定,那么提高Y,可以降低P,从而降低逃课率。现实中,我们发现有些课逃课率很高,另一些却很少。这种现象很大部分原因,源自一些老师的讲课过于枯燥无趣,对学生缺乏吸引力。因此,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提高老师的趣味性。一方面,学校可以利用假期对老师进行培训,请一些讲课好的老师进行示范指导。另一方面,老师可以增加一些教学形式,利用多媒体教学、增加师生互动等,增强课程的趣味性。

(三)保证上课的严肃性,树立老师的威严。通过动态师生博弈,我们知道,当一位老师在学生面前树立一定的威严,且坚持对学生严格管理,那么学生逃课的现象会降低甚至避免。现实中,一部分老师为了和同学处好关系,往往选择不点名,或者很少点名,这使得很多学生选择逃课。而一部分严厉老师的课堂上,却很少出现逃课现象。当一个老师,通过采取“冷酷策略”,树立了一定的威严,那么作为理性的学生为避免利益损失,往往会选择上课。因此,高校应该加强老师的培训,提高老师的职业道德,保证上课的严肃性。

六、总结

大学逃课问题是一个系统且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学生自身、高校体制、教师素质等一系列方面。因此,解决他的方法,绝不会仅有以上几种方案。本文仅从博弈论的角度寻求逃课的解决方案,为问题的解决寻求一种新的可得思路。我们必须全面分析学生本身特点,对学校、社会、家庭各个相关影响环节加以改进以及学生自身努力,如此才能彻底解决大学生逃课问题,

参考文献

[1]转引 吴鲁平著《中国当代大学生问题报告》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2]转引 程芳玲、杨百勤.大学生逃课现象的分析及思考[J].中国轻工教育,2004,4:41-42.)

[3]转引 景莉 博弈论视野下的高校学生逃课行为分析与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教学研究,2009,6

作者简介

第4篇:关于老师的名言范文

一、语言是一位教师的天分

教师的语言是一堂课的音律,是一位教师的个人魅力,如何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激起朵朵浪花,这要求教师的语言具有抑扬顿挫的音调,具有一气呵成的流畅,具有深厚的专业底蕴,同时必须是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如果一位教师具备了上述语言的特点,那么他就具备了当一名老师的天分。低沉、单调、庸俗的语言就像一首催眠曲,将那些生机勃勃的学生带进了甜甜的梦乡,将那激情燃烧的课堂带进了郁闷死寂的深渊。所以我始终坚信,语言是一位教师首先必备的工具,只有在课堂上看到老师的激情,才能燃起学生的激情火焰,才会看到一个火一样燃烧的课堂,因此作为一名教师要经常锻炼自己的语言,尤其是教学语言。

二、敬业是一位教师的灵魂

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老师的灵魂则是敬业,因为他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责任,同时老师也是一个很辛苦的群体,如果没有一定的责任心,教师这个职业是很难坚持的,而当你选择了这个职业,你就应该具有本着对党忠诚,对人民和学生负责的觉悟,你就应该对这份工作抱有极大的热情,因为你所做的一切,不是一个青出于蓝的问题,而是一个青胜于蓝的问题,所以当一名老师应该具备敬业精神,这是你工作的动力,是你深受学生尊重的前提,这也是我这五年来恪守的灵魂。

三、知识是一位教师的底气

人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作为一名老师,当你给学生传授知识的时候,你要牢记一句话:给人一碗水,自己首先得准备一缸水,无论你的语言多么有魅力,无论你多么敬业,知识来不得半点虚假,它是一个老师的底气,如底气不足,有何颜面为他人授课,也许你的失误就可能误人子弟。因此,我从不放弃对知识的学习,这不仅包括自己的专业知识,还应包括其他方面的知识,让学生觉得你的知识是那样的渊博,你是那样的有才,心里佩服你,才会心服口服的认你为师,否则你就会丧失威信。

四、教研是一位教师的前途

教师的职业追求是什么,说现实一点是如何成为名师。如果老师只是机械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授课,那么知识永远得不到更新,思想得不到洗礼,他迟早会像细胞一样的衰老,我们只有大胆的改革创新,才可能避免对知识的机械化操作。但是如何创新,如何改革,教学研究为其提供理论的保障,因此要想与他人与众不同,要想成为一名名师,教研是必经之路,这也是我今后的努力方向。

五、人际关系是一位教师的桥梁

合作、相互学习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有效捷径,而为人处事、人际关系则是前提,这一点我深有感触。如今我已是一个学校的生物教研组长,如何提高本组成员的业务水平,如何提高本组的教学成绩是我的重点工作,这要求我有一个统一全局的思想,有凝聚人心的能力,同时具备与外界交往的能力。如果连人都不会做,试想何来和谐的人际关系,怎样才能赢得本组成员的尊重,因此人际关系是我通向他人与外界的桥梁,也是我与学生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的基础。

六、学生的成绩是教师的希望

任何教师都希望能教出个好成绩来,我也不例外。这五年来,我带的班级成绩一直很稳定,但并非十全十美,同是一个老师教,不同班级的成绩有所差距。怎样出好成绩,是每位教师都在思考的问题,我也在思考,而最终印在我脑海的就是前面所提到五点:语言、敬业、知识、教研、人际关系,它们是相辅相成的。

以上就是我这五年来的感悟和总结,也是我即将成为优质课教师的经验总结,我相信我自己会恪守这六点,继续我的教学教育工作,争取更大的成绩。

睢县回族高中    徐超

第5篇:关于老师的名言范文

【关键词】语言的经济性;“的”字短语;人称代词;交际;认知

领属关系反映的是领属者和领属物之间的关系。有学者指出:“的”在偏正结构N1与N2之间为领属关系时,需要用“的”;为非领属关系时,一般不用“的”,N指名词或代词①。然而当N1与N2之间为领属关系时,也不一定都必须用“的”,特别是人称代词修饰名词时,情况较为复杂。

一、研究综述

《现代汉语八百词》②中指出:在下列场合,口语常不加“的”,在亲属或有亲属关系的人的名称前;在亲属名称前,用“我们”或“我”加“的”或不加“的”,情况不一;但在跟自己有关系的人、团体、处所的名称前,口语常不加“的”。书中指出不加“的”的情况都出现于口语中,但是在书面语中也存在不加“的”的情况。

有学者用认知语言学的距离象似性来解释领属关系的定中短语“的”字的隐现,比如“他的爸爸”可以说成“他爸爸”,但是“你的围巾”不能说成“你围巾”,因为“爸爸”和“围巾”相比较,不可让渡的程度更高,“爸爸”与领属者的距离比“围巾”要近一些,所以前者可以不用“的”,语表距离更紧密。但是当距离是一样的时候,单说时“我们公司”可以说,“我公司”的合格度则低一些。

关于“双向领属说”,认为领属关系不可改变的,其中“的”字可以隐去;领属关系可以改变的,“的”字不可以隐去③。比如“我的爸爸”领属关系不可改变,所以可以说“我爸爸”。但是“我”与“脚”的领属关系是不可改变的,单说时,却不能说成“我脚”。

俆阳春认为人称代词做定语的偏正结构如果能对应某个关系组配,“的”则可隐去,反之则不然④。本文试从语言的经济性原则对表领属关系的定中短语“的”字的隐现做出新的补充和阐释。

二、语言的经济性原则

语言的经济性原则是语言的一条根本原则,是语言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之一。语言的经济性原则又叫语言的经济性,是指语言形式和表达效果的最佳结合,人们倾向于用简洁的言语形式表达较多准确的语义信息,实现形式和表达效果的优化。本文主要讨论语言的经济性对表领属关系的定中短语“的”字的影响。

1.语言的经济性与人类的认知有关,人们倾向于用自己熟悉的已有的知识来表达新事物新认识,在不影响表达效果的前提下,人们倾向于用简便的言语形式,这也是思维上的经济。

“的”仅仅表示一定的语法意义,在表领属关系的定中短语中,用来标示领属者和领属物之间的关系,但是部分短语中的“的”却可以省略,而且某些短语还经常省略,比如“我爸爸”“他叔叔”等等。这是因为这些短语经常使用,频繁出现于人们的交际中,省略“的”之后,并不影响对这个短语的理解也不会造成交际的阻碍,久而久之,人们在认知上自然认可“我爸爸”就是“我的爸爸”。

2.语言的经济性是在语言动态历时的发展过程中实现的,如果简便的言语形式造成了交际的阻碍,这种形式就不会得到人们的认可,也不会留存下来;如果不影响表达的效果,却有更简便更有效的言语形式,那么逐渐就会约定俗成,实现对语言系统的自然调节,实现语言形式和表达效果的最佳组合。

“的”的隐现就是这种自然调节的体现,部分短语省去“的”仍然可以保证交际的顺畅,于是形成了约定俗成的语义解释,即“我爸爸”=“我的爸爸”。

总之认知和交际的时效性是判定语言经济性的标准,是对语言系统的自然调节⑤。本文所讨论的短语中“的”的隐现就是对语言系统的自然调节的结果,认知和交际的时效性导致部分短语中“的”字可以隐去,且部分单说时必须加“的”的短语进入句子之后,也可以隐去。

三、实证讨论

表领属关系的定中短语单说时一般都要加“的”,其中人称代词修饰名词时,有的短语“的”可隐可现,因为人称代词在人们的交际中经常出现,根据语言的经济性原则,最有可能隐去“的”的就是人称代词修饰名词的情况。

由此对定中短语人称代词修饰名词的情况进行了检索,以CCL语料库抽样语料为例:

我爸爸 646 我的爸爸 107 我们爸爸 1 我们的爸爸 14

他叔叔 80 他的叔叔 43 他们叔叔 2 他们的叔叔 1

我老师 22 我的老师 244 我们老师 38 我们的老师 65

你脑袋 3 你的脑袋 135 你们脑袋 3 你们的脑袋 15

我师傅 24 我的师傅 19 我们师傅 0 我们的师傅 1

他钱包 3 他的钱包 31 他们钱包 0 他们的钱包 5

语料显示:(1)单说“他(们)钱包”、“你(们)脑袋”很难成立,但是进入句子在具体语境之下有时可以成立。(2)人称代词修饰名词时,“的”有的可以隐去,而表领属关系的定中短语除了人称代词以外,一般都要加“的”。如“他爸爸”,却少说“李平爸爸”,而说“李平的爸爸”。(3)表亲属关系短语(人称代词修饰名词)中,“的”一般可隐去。因为亲属关系在日常交际中经常出现,为了表达的简便,往往可以隐去“的”,也是语言经济性原则的体现。而“我们(的)爸爸”却很少用,因为爸爸与子女的关系通常是一对一的关系。“他叔叔”和“他的叔叔”同理。(5)老师与学生的关系通常是一对多的关系,所以“我们老师”比“我老师”出现的条数要多一些,而师傅与徒弟的关系往往是一对一的关系,所以“我们师傅”没有出现,而“我师傅”则有24条,这与人们的认知有关,便用人们思维上认可的形式来表达。

四、总结

表领属关系的定中短语单说时一般都要加“的”,其中人称代词修饰名词时,有的短语“的”可隐可现,这与短语使用的频率有关,在交际中经常用到的,思维上认可的,“的”可以隐去,是语言经济性原则的体现;进入句子中,单说时必须要加“的”的短语,受语境的影响,受语言经济性的影响,有时也可以隐去“的”,若是要凸显领属物,则“的”不能隐去,此外关于进入篇名中“的”的省略情况,有学者提出了选择性省略和强制性省略。

总之无论是从静态层面上来看,还是从动态层面上看,表领属关系的定中短语“的”字的隐现都与语言的经济性有关,人们经常说的,频繁使用的短语,符合人们认知的,不影响表达完整的,单说时可隐可现。人们较少说的,使用没有那么频繁的短语,单说时不能隐去,“的”必须出现,进入句子也一般不能隐去,但是当单说时需要带“的”的定中短语进入句子后,受语用因素的影响,有时也可以隐去。

注释:

①钱书新 2004 《也谈“N1+N2”结构中“的”之使用规律》,南昌大学学报(人社版)第35卷第六期。

②《现代汉语八百词》 吕叔湘主编,1980,商务印书馆,P487-489。

③崔希亮 1992 《人称代词修饰名词时“的”字隐现问题,世界汉语教学,1992年第3期。

④俆阳春,也谈人称代词做定语时“的”字的隐现,中国语文,2008(1).

⑤刘谨 2011 《“简化”还是“优化”》,安顺学院学报,2011年8月第13卷第4期。

【参考文献】

[1]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商务印书馆,1980.

[2]钱书新.也谈“N1+N2”结构中“的”之使用规律[J].南昌大学学报(人社版),2004(6).

[3]崔希亮.人称代词修饰名词时“的”字隐现问题[J].世界汉语教学,1992(3).

[4]俆阳春.也谈人称代词做定语时“的”字的隐现[J].中国语文,2008(1).

第6篇:关于老师的名言范文

关键词: 初中生 课堂发言 积极性 方法对策

课堂发言是学生课堂参与的重要内容,调动课堂发言积极性,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能力,而且有助于形成师生互动,提高学习效率。

现今一些初中生在课堂上表现被动,不愿意举手发言,遇到老师提问,就低下头,藏在前排同学后面,希望躲过老师的视线。如果被老师点名要求回答问题,便会吞吞吐吐,沉默甚至产生不满情绪。部分明明有强烈表现欲望的学生在课堂上迟迟不愿开口回答问题,这些状况都对课堂学习效率产生了不利影响。针对这些情况,教育工作者有必要围绕如何调动初中生课堂发言积极性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

一、学生课堂发言不积极的具体表现和特点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等单位专家组成的“我国中小学生学习和发展课题组”,得到了许多有价值的与少年儿童学习相关的重要发现。该研究分别以一个小学、初中、高中为调查样本,其中课堂参与程度这一项调查显示,“主动提问”的学生中初中生仅占5.7%,“没有把握就不举手”的占48.8%,“不知道也不举手”的占14.5%。根据初中生课堂发言被动的具体表现和特点,可以将其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

1.沉默型。这类学生上课安静,经常低着头,沉默寡言,被老师点名要求回答问题后,作答困难。他们总是事不关己的样子,对课堂发言不感兴趣,对课堂其他形式的活动没有兴趣。

2.捣乱型。捣乱的学生以逗乐为主。自己发言时不愿就问题本身好好发言,别人发言故意说些好笑的话,做些夸张的动作扰乱同学的思路。满堂哄笑是对他们最好的嘉奖,甚至因为自己过于活跃使得老师生气,也令他们得意。

3.犹豫型。发言还是不发言呢?犹豫型的学生总是考虑这样的问题,就算对老师的问题有了确切答案,也不会果断地发言。他们会小心翼翼地看着老师,低下头又抬起头,悄悄地举手又悄悄地放下。

4.抵制型。抵制型的学生不主动回答老师的问题,他们对课堂发言反感,被老师点名发言后表现出不满的情绪,有时还会和老师发生正面冲突。

5.被动型。被动型的学生不会主动举手发言,他们的课堂发言行为需要外在力量的推动。只有老师叫他(她)的名字才会发言。

二、调动发言积极性的方法与对策

造成学生个体发言不积极的因素有很多,有来自社会的、家庭的、学校的,还有学生自身的,如何很好地调动学生发言的积极性呢?

1.家长和老师必须充分理解和尊重初中生这个特殊群体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处于身体发育第二高峰期的初中生,成人感和幼稚性并存,表现出种种心理矛盾和冲突,具有明显的不平衡性。老师和家长必须充分理解,宽容对待,给予信任。奥苏伯尔指出:一般称之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至少应包括三方面的内驱力(congnitive drive):自我提高的内驱力(ego-enhancement drive)、亲和内驱力和附属内趋力(affinitive drive)。他认为学生所有的指向学业的行为都可以从这三方面的内趋力决定成分。亲和内趋力是一个人为了保持长者们(如家长、老师等)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做好的一种需要。学生自身受内趋力驱动渴望优秀,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如果老师能合理诱导,积极给予鼓励,因生理心理困扰带来的焦虑感就能得到缓解,甚至消除,从而树立自信心,在课堂上勇于发言,展现自我。老师应该在理解尊重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类型性格的学生运用不同的方式引导鼓励他们,让学生都能大胆积极地发言,家长也要和老师积极配合。

2.要重视强化理论在教学中的运用。桑代克学习三大定律:效果率、练习率、准备率。其中效果率的基本涵义是在学习者对刺激情镜做出反应的过程中,如果获得满意的结果,该反映与特定刺激的联结就会增强;如果获得令其恼怒的结果,刺激反应的联结就会削弱。在一个老师问题的刺激下,如果学生的课堂发言带给学生满意的结果,即获得成就感,那么发言(反应)与问题(刺激)之间的联结就会增强;如果课堂发言带给学生恼怒的结果,即挫败感、同学和老师的否定甚至打击。那么发言(反应)和问题(刺激)之间的联结就会削弱。练习率的基本涵义是任何刺激反应的联结一经联系运用,其联结必然牢固。

3.针对性格内向不善于发言的学生采用个别交谈法,了解他们的内心感受。个性内向的学生不善于与人交往,课堂发言是师生互动的一部分,这样的互动对他们来说不容易适应。有些老师对这类学生存在偏见,认为他们不发言是听课不认真的结果,这其实是刻板印象。所谓刻板印象是指一些观念,认为一个社会群体的成员或多或少一律拥有某种类型的特征。上课不认真听讲的同学可能不愿意主动发言,但是不愿意主动发言的同学未必就没有认真听讲,片面地认为不发言就是不认真听讲的结果是不公正的。要与不认真听讲的这部分学生区别对待。采用个别交谈法,与他们面对面地进行交流,多给予他们鼓励,让学生有被重视的感觉。课堂上经常提问这些同学,其他同学给予积极的反馈,多组织一些活动课,让他们能够更好地融入集体,一旦发现这些学生有进步时就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让他们在回答问题中找到自信和快乐。

4.多媒体技术的使用令课堂内容更加丰富,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在普通心理学里有关于注意的一章。刺激物自身的特点是引起不随意注意的原因之一。刺激物自身特点包括刺激物的新异性、刺激物的强度、动作变化等。多媒体的信息量极大,能够带来不同寻常的感官刺激,引起学生注意,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老师的提问处于准备状态,令主动发言成为可能,而不会因为开小差、不知道讲课内容放弃发言机会。

第7篇:关于老师的名言范文

关键词: 权限设置 数据库结构设计 系统功能结构分析

一、课题的提出及其研究意义

学生成绩管理是学校教务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传统的通过教师或学生传送成绩单或以邮寄的方式进行成绩单发放的方式既浪费人力和物力又易受地域的影响和限制,不仅效率低而且已经不能满足需要,所以提出设计一个基于ASP+SQL Server的网上学生成绩查询系统的课题,让学生利用网络实现对成绩的查询,提高效率。

二、 系统功能的总体设计与实现

1.系统涉及人员权限设置

查询系统的学生:学生可以利用本系统查询某一学期所有课程的成绩,也可以查询所有学期全部课程的成绩。通过定期的成绩查询,学生可以了解自己有没有科目不及格要补考的。

各科老师:可查询自己所负责课程的成绩信息及学生信息,可将学生的成绩录入数据库中,并在页面上产生成绩报表;实现对成绩的查询、更改、删除。各科老师还可以查询自己所负责课程重修和补考的学生,打印出重修和补考名单,及时通知学生注意重修和补考时间。各科老师还可以修改密码,留言并及时答复学生的疑问。

系统管理员:可实现学生成绩查询,学科成绩查询;可实现学生信息添加。他可按需求,从而将成绩数据录入数据库中,更可以对成绩进行查询、更改、删除。他可以对课程进行管理:增加新的课程,编辑课程,或删除不需要的旧课程。他有权修改自己的资料,根据需要编辑与管理各学科老师及其他管理员的信息。

2.数据库结构设计

首先要在SQL Server 2003中创建名为score的数据库,然后在score数据库中创建学生基本信息表(student)、课程基本信息表(course)、学生成绩信息表(score)、系统管理员和教师信息表(admin)及留言信息表(message)。接着创建各个表包括的字段,再者建立四张表间字段的约束关系。

图1 表间约束关系 图2 留言信息表

3.系统功能结构分析

(1) 系统网络拓扑关系

系统网络拓扑关系图如图3所示:

图3 系统网络拓扑关系图

(2)系统功能模块

学生登录与查询模块:按学生的学号和密码成功登录后,进入学生查询主界面。学生可以按学期查询,可以全部成绩查询,可以查询补考科目,可以修改密码,可以给老师或系统管理员留言和接受留言的回复,最后安全退出系统。

系统管理员或教师登录模块:管理员登录;教师登录。该模块主要实现两种登录可以使用的不同权限。

管理员登录后进入的主界面包括:查询与编辑(学生成绩查询、学科成绩查询);学生信息添加(单人信息添加、多人信息添加);学生成绩添加(单人成绩添加、多人成绩添加);课程管理(课程添加、课程管理);管理员管理(密码修改、编辑管理员、添加管理员);交互平台(留言、回复留言);安全退出。

教师登录后进入的主界面包括:查询与编辑(学生成绩查询、学科成绩查询、成绩报表、补考名单);学生成绩添加(单人成绩添加、多人成绩添加);个人资料修改(密码修改);交互平台(留言、留言管理);安全退出。

查询与编辑模块:学生成绩查询模块,在学生信息查询条件中选择“完全匹配”输入学生完整的学号,查询某个学生具体的成绩;或者选择“模糊匹配”输入学号共同的地方查询某个系或某个班级学生的成绩。学科成绩查询模块,查询某个科目老师所教学科的某个学期学生的成绩。成绩报表模块,选择课程老师、年级、学期后单击“生成报表”,就会生成一张成绩报表,通过报表老师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学生的成绩情况。补考名单模块,选择科目老师、年级、学期后单击“补考名单”,就会生成一张补考名单,学生的补考情况一目了然。学生成绩查询与学科成绩查询这两块,系统管理员与教师均有权限。而按学期生成成绩报表和补考名单,只有教师有权限。

(3)系统总体结构图

系统总体结构图如图4所示:

第8篇:关于老师的名言范文

老+姓或姓+老(老王或王老,老李或李老等)这种称呼形式在中国最为流行,常见诸于中老年人或同事、同辈之间。另外,夫妻之间互称“老公”、“老婆”屡见不鲜;一些年轻人也竞相效仿,相互之间常以“老”字互称,一口一个“老马”、“老郭”;出自小孩之口的“老爸”、“老妈”“老爷爷”、“老奶奶”不绝于耳;“王老”、“李老”等将“老”字置于姓之后的用法,则是对专业造诣精深或者德高望重的老前辈的尊称。这是独一无二的中国“土特产”,其内涵不是所有“老外”都能领会的;至于现在流行的“老外”,应算是一种对外国人不含任何贬意的昵称。实际上,此类称呼对中国人说来都是尊称形式,人们已经习以为常,因为在中国文化里,“老”除了表达无标记的表示年龄大的意义之外,还作为一个有标记的敬语,在各个年龄段广为运用。中国人崇尚“尊老”,这也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之一。被人称为“老”,中国人听了通常会觉得受到尊重,非常高兴,甚至连不知愁滋味的少年也常常互称“老+姓”,“老”在中国文化中的标记意义此处可见一斑。近年来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国内一些研究生也称呼自己的导师为“老板”,视自己为雇员,这可能与导师需要从自己的科研经费中付给研究生一定的劳务费有关,也可能是一种习惯性称呼,别无它意,其中的“老”近似于“老师”一词中的“老”,与年龄没有多大关系,与“老师”区别不大,仍然与前边所说的“老李”或“李老”之类中国式称呼有着某种内在联系,包含着对导师的敬畏与尊重。但是,对于动辄称“老”的称呼,俄罗斯人听了很不理解:有些人根本不老,可为什么偏偏喜欢别人说自己老?实际上,是他们把汉语中“老”的无标记的字面意义与有标记的语用意义混为一谈,因为“старый”在俄语里只表达字面意义,不涉及有标记的“尊称”意义,更何况俄罗斯人最忌“老”字,最不愿听到带“老”字的称呼,特别是上了年纪的妇女尤其“恐老”,一听到别人说自己“老”就火冒三丈,感到是莫大的污辱,谁也不想“老”得太早太快。因此,在上了年纪的俄罗斯妇女群体中,在谈到另外一个人时,不能谈论“Онаужестарая”或“Ну,вэтомвозрасте...”之类敏感话题,不能打听女性的年龄。俄罗斯成年人之间有自己独特的表示礼貌的尊称形式:名字+父名,如Алек-сандрНиколаевич,ТатьянаАлексеевна等。无论是同辈和同级,还是晚辈和长辈以及下级和上级之间,都可以使用这种称呼。这是俄语中用得最多、也是最合乎言语交际规范的称谓形式。

2行政职务脱口而出与避而不提

姓+行政职务(朱主席,黄经理,李副局长,冯副主任等)是颇具中国特色的称呼形式。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下属对上级,或者同事之间,以“姓+行政职务”作称呼最为常见,甚至在称呼上不惜有意拔高,随意“扶正”,把副职朝上抬,省去“副”字,“李副局长”成了“李局长”,“冯副主任”成了“冯主任”等,似乎这样才能表示敬意,才能显示对方的身份。俄罗斯人对这种称呼难以接受,他们不明白,称呼对方时为什么非得说出职务?即便是在前苏联时期,俄罗斯人也不常这么称呼对方,惯常的称呼是“名字+父称,同志+姓,同志+职业称谓”。苏联解体之后,尽管“同志”这一称呼逐渐被代之以“先生”,但在平时的言语交际中,俄罗斯人也不习惯叫你什么长,什么官,而是按照他们的习惯直呼其名或者使用“先生+姓”(如господинЛи等)这种尊称形式,切莫以为这是看不起你,实际上那恰恰是友好亲近和尊敬的表示。当然,在一些正式的交际场合,俄罗斯人出于礼仪的考虑,也会使用“先生+职务”的尊称形式,如господинпредседатель等。最常见的还是上述“名字+父名”形式,对国家总统也不例外,如无论俄罗斯普通百姓或是政府高级官员,一般都当面称普京总统为“ВладимирВладимирович”或“господинпрези-дент”,认为这是最为贴切的礼貌称呼。笔者以为,中国人平时习惯以职务称呼对方,除了作为尊称之外,还往往带有奉承含义,这与长期以来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存在的“官本位”现象和残留在人们潜意识里的等级观念有关。几千年来,中国一直是个比较强调等级制度的国家,级别或职务高低往往决定着一个人的身份和社会地位以及别人对他的称谓。“礼”往往是下对上而言,故古人有“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之说。下对上毕恭毕敬,俯首帖耳,惟命是从,尊敬有加。由此看来,古人的“礼”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并非整个社会不分尊卑贵贱,人人有“礼”。受这种观念的影响,口必称官,言必叫“长”在中国就成为一种根深蒂固的尊称形式,某些说话人认为只有这样称呼才是看得起对方,唯恐用之有误,而听话人也坦然面对,乐于接受,更有某些喜欢摆谱的人,甚至因为对方没有称呼自己的官衔而心怀不满,觉得对他不恭不敬。这种以官为荣、以“长”为耀的中国式称呼实质上是“官本位”的一种变体表现形式,带有明显的社会等级标记,没有长期接受中国文化熏陶的俄罗斯人自然是体会不到其中韵味的。

3职业或学位学衔屡被提及与偶尔说起

姓+职业或学位学衔(如张老师,孙医生,陈师傅,马博士等)这种在中国较为流行的称呼常见诸于学生对老师、下级对上级或者同事之间,是一种谦恭和礼貌的表示。这种情况在俄罗斯也有,所不同的是,俄罗斯人直接以职业或学位学衔称呼对方,较少使用姓名,即便使用,也是按照自己的表达习惯,把姓或名放在后边,如профессорИванов,докторАлексей等。另外,中国人还出于尊敬,有时把本来没有师徒关系的人称为“师傅”,称非职业教师的人为“老师”,比如中央电视台年轻主持人常常尊称著名老前辈赵忠祥、宋世雄为“赵老师”和“宋老师”。俄罗斯人对此不大理解。在他们看来,有师徒或师生关系的人才可以称“师傅”、“老师”,不当教师的人不能称其为“老师”。中国学生常常直接称教师为“老师”,而俄罗斯学生对教师只用“名字+父名”这种标准的称呼,不能直接称之为“учитель,преподаватель”,更不能把女教师称为“учительница,преподавательница”,视其为一种很不礼貌的行为。尽管俄罗斯女性对男性吝于言辞,但对同性则温情有加,常常称呼相互熟悉的一些并不年轻的女性为“девочка”,“девчонка”,以此表示友好和亲近。即便是面对素不相识的商店营业员、饭店服务员、列车员、公交车售票员等女性,无论她们年龄多大,哪怕是50-60岁的老太太,人们都习惯称呼她们为“девушка”,并不提及职业称谓,否则会被视为不敬,如果在商店称呼一位50开外的女售货员为“продавщица”或者“бабушка”,她会非常生气,甚至故意不理睬你。俄罗斯女性对对女孩子经常会使用无标记的阳性词语,以表达自己的之情,如“Ахтымойми-лый”,“Голубчиктымой!”等。对于不认识或者不熟悉的男性,俄罗斯人有时会称呼他为“молодойчело-век”,尽管某些被称呼的人已经并不年轻,但乐于接受,毫不见怪。这种鲜明的俄罗斯性别称呼标记在中国很少见到。与之相反,中国男女两性对年龄问题不是很在意,相互之间问起年龄时,一般都会如实回答,即使不愿回答,也不会生气,特别是一些年长者,喜欢年轻人称呼他们为“叔叔”、“阿姨”、“爷爷”、“奶奶”等,甚至加上一个“老”字取悦于老年人,这在俄罗斯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一些西方流行的表示亲昵的称呼语逐渐为国人所接受,在日常生活中屡见不鲜,甚至在影视作品中也不时出现。例如,在2001年唐国强与金韬共同导演的24集大型革命历史题材电视连续剧《长征》中,从苏联回来的王明和妻子孟庆树仍然保留了用俄语互称“亲爱的”的习惯,这与他们长期接受俄罗斯称谓文化熏陶不无关系。但遗憾的是,孟庆树在称呼王明时,也照搬了王明称呼她的“Доро-гая!”,令人啼笑皆非。可能是不懂俄语的中国演员以为俄语和汉语的“亲爱的”一样,男女通用,殊不知这一俄语称呼语带有明显的性别标记。

4从他亲属称呼中的差异

按照学界普遍公认的二分法,称呼语被分为社会称呼和亲属称呼,上述3种称呼形式无疑属于社会称呼(包括职业称呼、姓名称呼、排行称呼、通用称谓等)或拟非亲属称呼,而亲属称呼则是带有明显的中国标记。中国人习惯使用表示血亲关系(指由遗传决定的,不论亲疏程度,彼此有血缘的关系)的词语去称呼家人、亲属(如大姐、二哥、三弟、姑姑、舅舅等),乃至用其称呼朋友和陌生人等,这种现象在西方实属罕见。除此而外,另有一种称呼语,即口语中广泛运用的从他亲属称呼语,或拟转称形式,回避直呼对方的名字,如孩子他爹,孩子他娘,向第三者表示谦虚时,称父亲为“家父”、“舍君”、“老爷子”、“老头子”等,是汉语亲属称谓系统中十分特殊的语言现象,这种有标记的称谓方式是指说话人跟着某一个亲属去称呼另外的亲属,其中包括:从儿或从女称谓、从夫或从妻称谓、从父或从母称谓、从孙称谓等等。例如,用自己儿女对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的称呼“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作为丈夫或妻子对对方父母的称谓,丈夫用妻子对她妹妹的称呼作为自己对姨妹的称谓,妻子用丈夫对他自己的亲戚的称呼作为自己对这些亲戚的称谓,用孙子或孙女对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的称呼为老年夫妻之间的互称等。从他亲属称呼现象多半发生在女性身上,并且多数是以男性,如丈夫和儿子为中介来完成称谓的,其中最明显的就是从“儿”称谓和从“夫”称谓。女性称呼丈夫的父母,即自己的公公、婆婆时,常常从自己孩子的角度出发,称呼他们为“爷爷、奶奶”,显示了女性对长辈的尊重。妻子与丈夫家族成员的亲属联系实际上是以丈夫为中介的,她与夫家成员的亲属关系也主要是以儿女为纽带来联结的,这在称谓上体现为她常被人称为“xx他娘”,而她也惯用从儿称来叫其它家族成员。女性对丈夫的兄弟姊妹没有一个独立的称谓语,通常也常跟着孩子称他们为伯父、叔父、姑母等。也就是说,女性对夫家的亲属没有自己单独成体系的称谓,在称呼丈夫这一边的亲戚时,基本上是按照丈夫或孩子对他们的称谓来进行的。丈夫对妻子的直系亲属一般都有相对独立的称谓,没有经过妻子的中介,如称妻子的父母为“岳父”、“岳母”,妻子的姐妹为“姨”,妻子的兄弟为“舅”等等。虽然划分得没有血亲亲属称谓那样丰富细致,但毕竟自成一体,与男性自己的亲属相区别开来(张莉萍2007:165-168)。伍铁平曾提到王希杰先生在《汉语修辞学》一书中所谈到的关于称谓与说写者的视点的相互关系问题。视点是人们观察世界、认识世界和语言表述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体现着说写者的立场和看法。“语言学家从人类学的角度考察语言的亲属称谓系统时,曾提到某些从他称谓的来源,例如,汉语中“公公、婆婆、伯、叔、姑、舅、姨”等属于从儿称谓,此外还有从夫称谓、从父称谓等。”(伍铁平1985:244)也就是说,说写者所处的不同位置和视角直接影响着从他称谓的结果。除上述有标记的称呼形式外,汉语中还有一种特殊的拟亲属称呼语,即指在一般非正式交际场合使用亲属称谓来称呼非亲属,是一种体现汉民族文化传统习俗的有标记称呼形式。拟亲属称谓实际上是将亲属称谓语延伸使用到非亲属关系的人们之间。这种延伸使用有两种情形:一种是用于熟悉的人们之间,表示交际双方在过去交往的基础上形成的亲近感情和亲密关系,并且起到维持、增强己有关系的作用。另一种是用于陌生的人们之间,作为民间礼仪表示对称谓对象的敬重心意和亲近意图,起到拉近双方距离、为交际创造亲近语境的作用。熟人之间的关系有两种,一种是世袭的,一种是非世袭的。非世袭的关系根据对方性别、年龄确定称呼,世袭的关系要加上世袭的辈份这一因素。拟亲属称谓语具有口语性特征,主要以性别和年龄作为确定称呼的依据。称呼对象是男还是女,年龄的大小都与正确称谓语的选择有关系,年龄比自己大的男性,可称为“大哥、大叔、大爷、叔叔、老哥”等,年龄比自己大的女性可称为“大姐、大嫂、大妈、大娘、老奶奶”等,年龄比自己小的男性称为“老弟、小兄弟”等,年龄比自己小的女性可称为“小妹、妹子,大妹子”等。如果不分性别和年龄随便称呼陌生人,那将会招致不良后果(张莉萍2007:169)。实际上,“大哥、大姐”之类称呼与年龄关系不大,被称呼者不一定年长。这种称呼在我国东北一带较为流行。上述称呼方式在非亲属关系的人们之间进行交际时频繁使用,给人以亲切与平等之感,可以缩小交际双方的心理距离与生疏感,使对方感受到尊重和亲近,具有良好的交际效果。国内汉语学界一些学者对拟亲属称谓进行社会语言学视角的研究,如陈松岑(1984:45-51)认为,汉语中的称呼可以大别为亲属称谓和非亲属称谓两大类。亲属称谓不仅可以用来称呼亲属成员,在一定条件下,也可用以称呼某些本无亲属关系的人。由于几千年的封建社会的传统,汉族十分重视亲属血缘关系,不但亲属称谓系统比较复杂,用来称呼非亲属的亲属词也很多。例如,对上一辈非亲属的亲属称谓,在英语中只有unole和aunt两个词,而在汉语中,单是北京话就有“大爷、大妈、大叔、大婶儿、伯伯、伯父、伯母、大娘、叔叔、阿姨、姑、姨”等。郭展(1996:80-83,95)描述了位于胶东半岛西部的小城镇寒亭的称谓习俗,分析了拟亲属称谓使用情境制约因素,认为当地的称呼语有一套严格的规则,在具体情境中必须按规则称呼,如寒亭城区中心是机关企事业单位,周围8个自然村环绕。村子和中心区紧密相连,从地理上完全可以看作一个整体。然而,就是在这个整体中,称呼语却把中心区和8个村子分为两个天地。在中心区,以“老”、“小”冠于姓前是较为普遍的称呼,而村镇则以年龄划定“老”与“小”:18至30岁之间称“小”,30岁以上称“老”。但这并不绝对。30岁左右的同龄人可互称“小”,20岁对30来岁的就必得称“老”,以此表示尊敬,40-50岁的又称这个30岁的为“小”。这种情况不仅存在于男性和女性同性之间,也见诸于异性之间的称呼,无疑是一种带有地域文化特点的称呼形式。相比之下,俄罗斯的称呼语远不像中国那么纷繁多样,尤其是在亲属称谓和拟亲属称谓方面差异没有可比性。但在从他亲属称呼方面有近似之处,具体表现为从儿或从女称谓,如夫妻之间会以孩子为中介,互称“папа”(孩子他爸)“мама”(孩子他妈)。另外,俄罗斯人面对和自己同龄、甚至稍微年长一些的长辈亲属,会直呼其名,不像中国人那样称呼“叔叔”、“婶婶”、“姑夫”、“姑姑”、“姨父”、“姨”、“舅舅”、“舅妈”等。即便是面对年龄小于自己的长辈,中国人也习惯于按照辈分称呼对方,不好意思直呼其名,否则会被人视为不尊重长辈,不礼貌。这也许是等级观念对人的称呼的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也许是“尊老”理念传承的结果,无可非议。笔者以为,上述从他亲属称呼中的差异不仅体现了汉俄两种语言的语用差异,而且折射出中俄民族文化方面的不同理念,诚如张会森(2010:43)所说:“语言的使用一方面受到语言本身的约束,即受到语言系统决定的规则的约束,同时也受到社会文化、民族文化诸方面的约束。影响语言在交际中运用的除了语言规则,还有语言使用的“社会规则”,“文化规则”,也就是非语言系统或结构决定的规则。比如汉语亲属称呼中常用“大叔”、“二叔”、“三叔”、“四叔……,而俄英语中却不会这么称呼。这是非语言因素制约的,也即我们的俄汉语用对比所要研究的问题。”

5俄汉称呼语的社会性别变换对比

除以上所述之外,俄汉语中还存在着称谓视点的性别变换现象,即“异性而呼”,男女均有,两性分别倾向于用同自己性别一致的称呼来表达心理上的接近和接受,用异性的称呼来表达戏谑的意味,它反映了特定的情感色彩和特殊的社会文化心理(赵蓉晖2003:190)。俄语中的阴性名词用来指称男性,能够表达出亲昵的感彩或者轻蔑的态度,如“краснаядевица(девушка)”常被女性用来称呼那些“大姑娘似的男子,腼腆的小伙子”,“баба”(娘们儿)被用来讽刺缺乏阳刚之气的男子、懦夫,“кисейнаябарышня”(目光短浅、矫揉造作的娇小姐)用来表示娇气十足的男人或者女人,“политическаяпроститутка”(政治娼妓)则蔑指那些为个人利益不惜出卖灵魂的小人。汉语中也有类似情况,如在上海的川沙方言里,中、老年妇女,甚至年轻的妈妈常常称呼小男孩为“阿妹”,以显示亲昵。即使是三十多岁的男子,有时也会被六七十岁的老奶奶昵称为“阿妹”(卫志强1992:116-118)。但是,按照当地习俗,男人无论无何都不会称男孩子为“阿妹”,而是叫名字,或者叫“阿弟”、“弟弟”等。也就是说,“阿妹”成为高龄或大龄女性称呼年龄小的男性的专利。如果使用阳性名词指称女性时,既能够表达景仰、佩服、的含义,也可以表达亲昵的感彩,这种赋予女性以男性化称谓的做法“一方面是出于语言表达手段欠缺(即语言的缺项和不对称)而带来的无奈,另一方面也意味着男性群体对个别女性的承认与接受,受到褒奖和肯定的特质(坚决、果敢、成就斐然等)都是人们印象中男性所具有的正面特征。”(赵蓉晖2003:192-193)例如,俄语中的“свойпарень”在指称女性时含有明显的赞许意味,表示“果敢的女子”或者“信得过的伙伴”:Танячастеньковоспринималасьими(молодымиофицерами)каксвойпарень.Ониделилисьснейсвоимимужскимизаботами,обсуж-далисьслужебныедела(Кулешов,Голубыемол-нии).俄语中还常看到女性用阳性名词称呼小女孩或者亲密的女友,如母亲会对女儿说“Ахтымойголуб-чик!”,女子会对自己的女伴说“Тымоймилый!”等等。汉语中也有类似情况,将女性称为“先生”表达了对在某一领域取得卓越成就的女性的高度敬仰,如宋庆龄一直被等人尊称为“宋先生”,丁玲、冰心、杨绛等知名女性曾被人称作“先生”。再如,人们常把泼辣能干、风风火火的女孩子称为“假小子”,有的男士常把自己的爱女称作“儿子”,有些女性之间以“哥们儿”互称,如此等等,不一而足,亲昵之情溢于言表。笔者认为,俄汉称呼语中出现上述社会性别变换现象,其主要原因之一,是受社会性别原型概念(ген-дерныестереотипы)的影响。所谓社会性别原型,按照А.А.Денисова(2002:62-64)等俄罗斯学者的阐释,是指文化中形成的关于男性和女性的言行举止的普遍化概念,即在世界各个宗教戒律、民间口头传说和民族经验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固定概念,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变化。换句话说,人们对男女两性适切行为,即性别角色的社会期望都会构成某一历史时期相对固定的社会性别原型,其表现形式上的差异在言语交际能力中尤为明显。尽管每种文化中的男女两性都具有一系列社会所认同的社会性别行为既定规范,但现实世界中经常可以看到逻辑性强、积极、支配欲强烈的女性以及多愁善感、消极、逆来顺受的男性,也就是说,“无论从生理还是心理角度来看,没有纯粹的男性特征或者女性特征,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着自己的性别本身和异性相“混合”的生理及心理特征。”(周民权2012:6)于是,当男性或者女性的言语行为表现出这种“混合型特征”时,就会出现赋予女性以男性化称谓或者赋予男性以女性化称谓的现象,但是,有时对对方使用同自己性别一致或者与对方的生理性别不一致的称呼,是为了表达心理上的接近和认同,或者出于亲近之情和尊重。

6结语

第9篇:关于老师的名言范文

李振村老师主编的这本书精选了二十一位名师的讲演,他们在教学上各有各的妙招,正如日本童谣诗人金子美玲所言:“大家不同,大家都好!”但我还是从中总结出几条名师的共性:

一是这些名师都十分注重自身人文素养的提升,爱读书,有深厚的文化功底。他们都在教育刊物发表过论文,有的还出版了好几本专著。他们确信“亲其师、信其道”,对孩子的教育要耳濡目染、言传身教。正如于永正老师所言:“教材中的人文性远不如教师自身的人文性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大。”

二是他们都重视对学生读书习惯的培养。陈琴老师的素读,韩兴娥老师的海量阅读,于永正老师的抓住读写两条线,薛瑞萍的琅琅书声……方法虽然不同,但目的一致——让孩子读书,让课堂充满琅琅书声。这样看似简单的方法却能让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有效提升。把简单的事情坚持做好就是不简单。其实,关于阅读,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早有论述:“学生学习越感到困难,他在脑力劳动中遇到的困难越多,他就越需要多阅读:正像敏感度差的照相底片需要较长时间的曝光一样,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的头脑也需要学生知识之光给以更鲜明、更长久的照耀。”看来,这些名师都深得苏翁教育理念的精髓。

三是这些名师都深谙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对12岁之前孩子记忆力的黄金时期都很珍惜。古语道:少年之记,如石上之刻;青年之记,如木上之刻;老年之记,如沙上之刻。正如书中孙双金老师指出的:“12岁以前的语文是童年的语文、积累的语文、种子的语文、经典的语文;是不求甚解的语文,是逐步反刍的语文。是为一辈子奠基的语文。”重诵读、重记忆、重积累,应是12岁之前语文学习的重要法则。

四是他们都注重中华民族经典的传承。正如书中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王德锋所说:“一个普照大地的太阳落山了,西方人是比较坚硬的,因为他们有基督教的信仰,中国人没有上帝,那么靠什么有我们的精神家园?靠的是伟大的人文典籍。”本书的二十一位名师都注重对孩子们进行中华经典书籍的引领学习,这些讲演录也是李振村老师组织的每年一届的全国新经典大讲坛里精选出来的优秀作品。

常丽华老师的“在农历天空下”的诗词之旅把中华经典诗词融入民俗中,让孩子们了解民风民俗,有意识地引导他们关注大地上的事情,关注大自然的变化,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无穷魅力。这样的课堂怎一个“好”字了得。王崧舟老师的课堂充满了浓浓的诗意——涌动着诗的灵性,洋溢着诗的浪漫,弥漫着诗的芳香,勃发着诗的激情,流淌着诗的旋律,演绎着诗的精彩,让学生在课堂上“诗意”地栖居。诚如倡导素读的陈琴老师所言:“化整为零,寒暑不变,如有所诵,各个击破。大经典,同并进,放声读,能成诵,重记忆,轻讲解,诵新篇,常温故。”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