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党校培训个人总结范文

党校培训个人总结精选(九篇)

党校培训个人总结

第1篇:党校培训个人总结范文

一、通过培训进一步明确了学习的目的和时代重任

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是每一个党员干部成长的必备条件。作为党员干部要扣紧时代的脉搏,不断解放思想,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增强与时俱进的观念,要把不断学习作为首要任务,不仅要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时事政治,还要学习科技文化知识,提高科学的工作方法,把自己打造成为“政治上强、业务上精、综合素质好、管理水平高”的优秀基层领导干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担当起组织赋予我们的重大任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应对新的机遇和挑战,为国家的繁荣和人民事业发展建功立业。

二、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自身素质

这次培训班学习,开设的内容十分丰富,不仅有理论层面的知识,更主要的是提高我们的能力课程,从领导者的能力素质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荣辱观、经济与发展、新农村建设等等,使我体会到组织部、党校领导对我们这些基层干部的亲切关怀和殷切希望,使我倍受鼓舞,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准备从一下几方面着重学习和提高:

一是进一步加强马科学主义理论修养。通过这次培训学习,进一步认识到,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最根本的是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头脑。因为,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头脑是理论修养的根本任务。所以,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我要坚持不懈地刻苦学习邓小平理论,完整准确地把握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精髓,紧紧把握邓小平理论的基本理论,提高运用邓小平理论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是进一步坚定共产主义理想。我们基层领导干部只有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才能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坚定的政治立场。正所谓:共产党员要时刻保持思想上的清醒、政治上的坚定。坚定共产主义理想是党性修养的重要内容,我们党的性质决定了共产党员必须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因此,共产主义理想是共产党员的精神支柱,也是共产党员的本质特征;共产主义理想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理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现阶段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新时期共产党员更需要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我要把远大理想同现时任务结合起来,坚定不移地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三是进一步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总书记关于荣辱观的八个方面,开阔精辟,寓意深刻。通过学习,我深刻地体会到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体现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有机结合起来,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融为一体的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荣辱观是由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所决定的。不同的荣辱观,是不同的世界、人生观、价值观的反映。荣辱观渗透在整个社会的生活之中,不仅影响着社会的风气,体现着社会的价值导向,标志着社会的文明程度,而且对社会的经济发展由巨大的反作用。

四是要更加坚定的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性的集中体现,共产党员要努力实践党的宗旨,做好人民的公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部宗旨,是共产党人一切行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更要坚持党的宗旨。要实践党的宗旨,就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对党负责与对人民负责的一致性。只有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权力观,正确运用手中的权力,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才能真正成为人民的公仆。

五是进一步加强廉洁从政意识。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特别是基层领导干部更要使用好人民群众赋予我们的权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要认真加强自身修养,自觉廉洁自律,树立良好的公务员形象,认真学习执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按照十六大精神要求,改制党的优良传统,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做到“两个务必”,严以律己,率先垂范,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三、把培训作为契机,为今后的工作奠定基础

第2篇:党校培训个人总结范文

关键词:新形势;党校;教育培训工作;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2-0368-01

党校教育培训工作是党校开办以来的根本任务,这也是促进党校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充分反映了党校教育培训的基本规律,并对党校教育的经验进行了总结。在党校教育培训工作中,必须坚持党性原则,遵循党的政治思想路线,明确党的使命和任务,落实党性党规,总结来说,就是要在思想和行动上与中国人民共产党保持一致。党校是培养政治干部和党员骨干的主要阵地,必须做好党校教育培训工作,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党员干部。近几年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逐渐发生变化,党校教育培训工作必须深入改革创新,才能更好地完成教育培训任务,社会对于创新性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增加,必须加强培养党员干部的创新能力,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领导干部。因此,在新形势下加强党校教育培训工作创新至关重要。

1.新形势下党校教育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新形势下党校学员缺少学习的积极性。在社会经济新形势下,党校学员受到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在学习的过程中缺少积极性,对于党校学习不够重视,在学习态度上过于浮躁,品行和态度有些许的不端正。这些因素的影响导致党校学员在党校学习中学习效率不足,难以到达预期的学习目标,对党校教育培训工作造成了不利影响。

1.2 党校教育培训工作师资力量有所不足,教学内容不够清晰、明确。新形势下党校教育培训工作的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师资力量作为党校教育培训的实践者与执行者,对于提升党校教育培训水平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建设完善的党校教师团队,才能够提升党校教育培训的整体水平。当前,在我国党校教育培训工作中,其师资团队建设主要存在这样几个问题:首先,缺少高学历、高水平的党政教师;其次,教学骨干过于匮乏;最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少积极性。

在党校教育培训工作中,教师必须遵循实事求是的教学原则,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针对不同岗位的学员,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密切联系党规,不能按照一刀切的模式来开展党校教学活动,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设置,这样才能满足不同部门学员的学习需求,同时能够提高党员干部的理论知识水平以及实际工作能力。

1.3 传统教学模式迫切需要改革转型。在新形势的背景下,传统教学模式迫切需要改革转型,目前,党校实践教学逐渐发生改变,开始形成了以""理论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也就是没有设置统一的教材和教学大纲,完全按照专题课程来开展教学活动。在专题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各大党校必须根据中央出台的规定来进行改革创新,构建党校教育培训工作体系。时代变化越来越快,必须每年根据专题热点设置不同的专题,自党的十召开以来,全国各地的党校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其改革力度和往常相比有很大的提升。其中出现了许多热点教学理论,在党校的日常教学活动中对这些教学内容进行了重点宣扬和推广。而曾经针对党校教育培训工作问题进行了重要讲话,其中提出了许多创新观点和要求,必须在新形势的背景下提高党校教育培训工作水平。

2.新形势下党校教育培训工作创新改革的策略

2.1 加强理论总结和理论创新。在新形势下党校教育培训工作创新改革的过程中,首先必须加强理论总结和理论创新,具体而言,包括了这样几步:第一,党校教育培训工作必须承担强化党员政治理论思想,加强共产党理想信念教育。具体而言,坚持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思想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遵循科学发展观,在教学研究中密切联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促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推广和研究,针对现实问题进行理论教育,深入贯彻中国中央领导干部精神,加强理论学习和引导。第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党校教育培训工作必须与时俱进地开展下去,,加强教育理论的总结和创新。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必须联系社会实际情况开展教学活动,结合党和国家的战略部署,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为学生贯彻"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理念,教育理论和创新理论必须为党校教育培训而服务。第三,在党校教育培训工作创新过程中,必须重视学员的理论基础培训,让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提高党校学员的理论素质和实践执行能力,帮助学员树立坚定的理想,提高学员的党性修养,让其具备钢铁一般的精神信念,同时,培养党校学员的大局意识,学会为国家考虑,眼光要放长远来思考问题,这样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党员干部。

2.2 根据党校学员的实际需求来进行针对性教学。党校教育培训工作主要为了给各级党政机关和部门服务,培养出各级部门的领导干部,所以在学习内容上存在较大的差别,必须针对不同部门的党校学员,提供不同的学习内容,有针对性、选择性地制定教学计划,在选择教育培训内容时,必须充分考虑党校学员的实际情况和岗位需求,提前对学员的岗位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做好考察工作,然后对党校学员进行分类,根据不同的类别来开展教育培训工作,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党校教育培训工作的整体水平。在党校教育培训工作中,重点内容就是加强培养学员的作风建设,只有让学员具备优良的道德修养和职业作风,才能够保障各级党校领导干部真正为人民服务。

2.3 结合现场教学基地开展实践教学。在新形势下党校现场教学基地对于教育培训工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必须充分运用现场教学基地的作用,结合现场教学基地场景,来开展真实教学,才能让学员对教学内容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体会到教学内容的重要性,拓展学员视野,并引发学员对现实情况的思考,给学员的心灵带来触动,这也是当前党校教育培训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实践环节。因此,在新形势下,党校教育培训工作必须重视现场教学,这样才能提高党校教育的时效性。通过运用现场教学基地来开展实践教学活动,让领导干部深入基层体验群众的生活疾苦,在体验中提高党员的党性修养,坚定党员信念,在体察社会明清的过程中,加深党员纪律规范,让党员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3.总结语

党校是培养领导干部的主要阵地,也是促进党政干部理论学习的重要渠道,在新形势下必须积极对党校教育培训工作进行创新改革,这样才能提高党政干部的党性修养,让其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参考文献:

[1] 陈许彬. 论新形势下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新常态的构建[J]. 中国培训,2015,18:100-101.

[2] 吴兆华,刘佳. 关于新形势下党校教育培训工作创新的探讨[J]. 党政研究,2016,03:70-76.

第3篇:党校培训个人总结范文

高校党校的核心工作是进行党员培训教育,它的存在是为了加强学校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提高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推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也对于党员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指出,党校姓党,就是要坚持一切教学活动、一切科研活动、一切办学活动都坚持党性原则,遵循党的政治路线[3]。当前高校党校普遍存在着培训内容和系统性不强等问题,高校党校深化教学培训教育体制亟须改革。因此,在高校党校传统教育培训的基础上创新培训教育体系、增强系统性和提高培训环节的有效联接,已成为全方位提高党校学员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重要着力点,对于高校的建设发展和国家战略发展及培养中华民族复兴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1 高校党校教育培训体系存在的问题

1.1培训目的不明确与培训体系化要求的矛盾

高校学生党员的培训目的或目标是教育培训中必须明确的重要问题,但很多高校党校的培训项目和内容定制都较盲目,且很多高校的教育培训也多是应付了事,并没有尽到党校培训应尽的职务和责任,导致党校不能达成培训目的。此外,缺乏相应的培训规范,培训讲师选择标准不一,水平有限。这种缺乏体系化的党校培训不能满足大学生党员教育培训的现实需求。

1.2党员发展教育质量与“从严治党”要求之间的矛盾

党员是党肌体的细胞和党活动的主体,发展党员工作是党建工作的基础工程,是永葆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重要前提。而党员发展和教育质量是保证党组织先进性的重要前提,更是我们党工作内容的第一要务,其中党校教育培训是提高和保证大学生党员质量重要的一环,但传统的党员教育培训体系存在较多漏洞,许多教育培训体系的构建还不够完善成熟,教育培训体系多是流于形式,并没有真正将教育体系高度融合进大学生党校培训中。

1.3培训体制合理性要求与系统性现状之间的矛盾

高校党校培训要求体制化,这样利于党员学生或干部形成系统性的良好素质,但是目前大部分高校党校培训一般是以短期形式开展,高校党校教育培训层次不鲜明、填鸭式的理论培训、分类不明确等一系列问题都在困扰着党校对党员教育培训的各个环节,这与党校教育的系统性要求存在一定差距。

2 “步进式学分制”党校培训与考核的主要方式

2.1“步进式学分制”

学分制是教育模式的一种,已经在高校的专业教育中运用多年,这种模式是通过计算学员的绩点和学分,根据制订的制度来衡量学员学习质和量的综合教学管理制度。而这种学分制度还未在高校党校培训教育体系中规模应用,结合高校党校培训教育体系,该制度应用在党校教育培训中可以突出以下三个特点:可以作为党员发展的硬性指标以保证党员培训质量;有利于激发党员学员提升创造力和工作积极性;可以随时跟踪党员的学习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培训教育。

2.2“步进式学分制”模式在党员教育培训体系中的应用

2.2.1构建分层对接模型

充分发挥党校在入党启蒙教育、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发展对象培训、预备党员教育、党支部支委党务培训等五个层次培训的整合作用。逐渐形成了五个环节无缝对接机制,保证了五个层次培训和党员教育工作有效衔接。根据实际情况详细制定了每个层次的教育目标和任务。另外,分党校管理干部和授课教师形成互通互联机制,定期召开党员教育培训师资团的交流会议,总结每个党校学员教育层次的问题和经验,反馈总结,形成文字材料,最终在党校领导小组或者党委常委会议上制定形成完善的培训教育制度。

2.2.2健全各层教育机制

健全党校学员教育培训课教育机制,保障党员“思想入党”。为保证党员教育理论课能够真正吸引每个学员,党校教育培训课的授课教师按照专业课的授课要求从教学计划、教学内容、课程设置等方面认真准备,结合党中央最新思想和文件精神,保证党课常上常新。将“移动学习”理念引入党校党课教育中,并将课程教育“学分要求”制度化,授课教师定期对学员的“移动学习”?羁鼋?行跟进,并且进行适当的引导和干预。通过利用新媒体技术和引入“移动学习”的方式,并且充分结合“学分制”,使得党校培训制度规范化、科学化、程序化和现代化。

2.2.3搭建教育管理模式

管理模式是党校培训体系架构和维护的重要环节,因此在党校培训过程中研究探索了“步进式学分制”教育管理模式,从入党启蒙到预备党员转正等五个过程进行步进式的学分管理,学分制管理保证了每个层次的党校教育培训质量。在培训内容方面,注重理论培训和实践培训相结合,在课程的设置方面,遵从专业课的分类原则,将课程细分为必修和选修课,实践内容分为社会实践、志愿服务、专业竞赛等,并且在党校教育培训实践中研究各层次必修、选修课程和实践环节的6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学时分配和学分分布,设定评价考核方式方法,使培养对象在不同层次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保证党员的全面发展。

2.2.4探索数字化管理系统

高校党务管理系统是适应现代高校管理制度要求,推动高校党务管理走向科学化、规范化、数字化不可或缺的条件。利用党校所在教学单位的计算机学科优势初步构建形成数字化管理系统,系统在党员队伍建设、党员评价、党员考核、党员学习记录等方面都实现数字化,这对党校统筹管理起到润滑作用。数字化管理系统提高了党务管理工作的效率,也间接提高了党课教育培训质量。

3 “步进式学分制”在党校教育培训中的具体实践

步进式学分制是指从入党启蒙到预备党员转正全过程实行步进式的学分管理。党校试行了步进式学分制的教育管理机制,具体内容如下:从入党启蒙教育、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发展对象培训、预备党员教育与转正,整个过程除了还保留原来的基本要求,每个阶段还必须修满相应的学分才能进入到下一个阶段的培训与发展。在考评合格的前提下,根据学分由高到低,选择最优秀的学?T进入下一个阶段的培训与发展。其中中国共产党的宗旨与作风、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原则与纪律等党章的学习为必修课,选修课主要为红色经典著作选读及其笔记、心得、对党的理论研究的相关论文、社会热点问题探讨、其他相关的文化素质课程等。每一项考核由负责培训工作的人员审核,并按照各个等级做出相应的评分,最后由考评部录入学分。

根据不同层次学员的不同需求,要在不同的层面设置不同的内容,对于普通学生,应当将党的理论知识放在第一位,并进行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普通学生要想成为入党积极分子,必须在前期阅读一定数量的红色书籍和红色著作,并进行笔记记录和心得体会的撰写,以次计分。对于入党积极分子,要进行更为系统的理论授课教育,并将此阶段的表现以小组打分的形式记录在案,作为后续发展对象的重要参考。而在发展对象阶段,以结业论文和社会调研报告的形式来判断发展对象在考察期间是否符合预备党员的要求,只有理论学习和实践相结合并完成阶段性任务才能成为预备党员。在预备党员阶段,对该对象进行学分汇总,总结出个人在每个阶段的不足和优势,在预备期有针对性地进行改正和提高。经过逐层的学分积分机制,最终完成党员的培育和教育。

第4篇:党校培训个人总结范文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干部教育培训;历程;基本经验

Abstract: This year is the celebration of the eighty anniversary of the Party School of CPC Central Committee, delivered an important speech of the general secretary of Central Party School Xi Jinping in celebration of the 80 anniversary celebration of the spring semester conference and the 2013 opening ceremony. On this occasion, the review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of cadre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summed up valuable experience, to do a good job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of cadr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to enhance the pertinence and effectiveness of cadr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arty, it is of grea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Key words: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education and training of cadres; course; basic experience

D262.3

2013年是中共中央党校建校八十周年,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回顾中央党校走过的风雨历程,有饱经沧桑的悲痛,有收获胜利的喜悦。我们认为,我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断走向成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重视和完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是成功经验之一。回顾中国共产党干部教育培训的发展历程,总结宝贵的经验,对于做好新形势下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对于增强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对于加强党的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中国共产党干部教育培训的发展历程

从1921年8月同志在长沙创办湖南自修大学算起,党的干部教育培训已经走过了90多年的辉煌历程,根据在不同时期的特点,将我党干部教育培训的发展历程分为三个阶段,基本上30年为一个阶段,分别是干部教育培训的诞生和初步发展阶段(1921—1949年)、干部教育培训的探索和曲折发展阶段(1949—1978年)、干部教育培训的完善和全面发展阶段(1978—现在)。

(一)干部教育培训的诞生和初步发展阶段

1921年—1949年是我国民主革命时期,也是我国干部教育培训诞生和初步发展的时期。

1921年一大决议指出,要组成“劳工组织讲学所”,要“训练从事我党实际工作的工人”,这是我党关于干部教育的最早阐述。随着革命形势的进一步发展,逐步开始创办正规的干部学校。我党最早创办的干部学校主要有,湖南自修大学、湘江学校、上海大学和工运干部劳动学院,以及各地培养农民干部的农民运动讲学所等。其中,1921年8月在长沙创办的湖南自修大学,是中国最早的一所以传播马克思主义、培养革命干部的新型无产阶级革命大学,被视为我国干部教育培训诞生的标志。

第二次国内革命时期,由于革命形势的变化和对干部的迫切需求,出现了我国干部教育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在中央苏区瑞金,创办了多所干部学校,培养了大量的政治和军事干部。抗日战争时期是我国干部教育培训迅速发展,并逐步正规化的重要时期。正规化首先体现在1939年2月中共中央成立了干部教育部来统一领导全国的干部教育工作;另外,还体现在中央党校“实事求是”的校训上。解放战争时期,各解放区继续实行“干部教育第一”的方针,同时,干部教育培训体现出这个时期的特点:(1)在抗日根据地原有干部学校的基础上扩充、创建了新的干部学校,以满足革命战争和解放区建设事业的需要。(2)注重加强在职干部的教育,以提高党的干部队伍的素质。

(二)干部教育培训的探索和曲折发展阶段

1949年—1978年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也是我国干部教育培训探索和曲折发展的时期。

建国以后,我党实现了由革命党向执政党的根本转变,对干部的教育和培训也进行了大量的探索。1950年初,在华北联大的基础上首建了中国人民大学,这是我党建立的第一所以培养在职干部为主的正规化大学。另外,这一时期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下,党校的发展非常迅速。到了60年代,全国初步形成了由中央党校、省级党校、地方市级党校、县级党校训练班构成的四级党校教育网络,以满足不同层次干部教育的需要。

1966年到1976年期间,党的干部教育培训陷入了混乱和停滞的状态。一方面,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受到了严重冲击,很多机构名存实亡;另一方面,无论是在教育培训的内容上,还是在教育培训的方式上,都受到了“左”的思想的影响,干部教育开始走入歧途。

(三)干部教育培训的完善和全面发展阶段

改革开放以后是我国干部教育培训完善和全面发展的时期。

1977年10月,党中央作出《关于办好各级党校的决定》,要求各级党委要切实办好党校,把办好党校作为党的一项重要事业对待。1980年2月,中央批转《全国党校工作座谈会纪要》,提出要采取各种方式加强对干部的定期轮训和培训,进一步办好各级党校,认真解决党校工作中的问题。

十四大之后,党的干部教育培训也进入了全面发展的新阶段。中央从1994年先后了《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党校工作的意见》、《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暂行条例》、《关于面向二十一世纪加强和改进党校工作的决定》,逐步推进党校工作的制度化。另外,1994年,国家行政学院正式成立,地方行政学院也随之纷纷成立,公务员培训体系逐步建立起来。

十六大以来,在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总体要求下,干部教育培训开创了的新局面。2006年1月,党中央颁布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第一次以法规的形式对干部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原则、培训对象、体制机制、内容方式、考核评估等作出全面系统的规定。2008年,党中央制订了《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进一步推动了党校的全面发展。

二、中国共产党干部教育培训的基本经验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时期,无论是遭受挫折还是顺利发展,都十分重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九十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为我党的干部教育培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纵观干部教育培训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理论联系实际是我党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原则。在民主革命时期,干部教育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集中表现在干部教育的任务、内容、方式都随着形势的变化不断调整。1926年开办的第六届广州农民运动讲学所就是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指导下开展工作的。抗战时期,运动又赋予了理论联系实际新的内涵。1941年《中共中央关于延安干部学校的决定》中明确规定干部学校的首要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够运用马列主义精神与方法去分析中国历史与当前的具体问题,去总结中国革命的经验。

(二)始终围绕党在不同时期的历史任务和中心工作

纵观干部教育培训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不同时期干部教育培训的内容有所不同,但是,始终围绕着党的历史任务和中心工作。

建党初期,迅速培养大批能够领导革命战争和根据地建设的干部,成为关系到红色政权巩固和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为此,积极开办各种干部学校和干部培训班,为革命战争和根据地建设服务,就成为当时干部教育培训的主要内容。之后,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我党面临的任务从夺取革命的伟大胜利,到逐步建立富强的新中国。为此,干部教育培训也由原来的着重培养军事和政治干部,转变到着重培养政权建设人才。

新中国成立后,我党成为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执政党,党的中心工作是巩固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这就要求各级干部学校培养党员干部执政治国的能力。改革开放之后,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干部“四化”的要求,强调培训干部的学校,要“训练干部、选拔干部、推荐干部”。于是,干部教育培训的具体内容根据中心工作的需要进行了调整,以确保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顺利进行。

十六大以来,我们党提出了要建设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创新型国家等重大战略任务,对干部教育培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要求“继续大规模培训干部,充分发挥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作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为新时期的干部教育培训指明了方向。

(三)始终重视干部教育培训的制度化建设

纵观干部教育培训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科学的管理体系是提升干部教育培训实效性的重要前提。通过加强制度建设,可以进一步规范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因此,我党始终重视干部教育培训的制度化建设。

在党的二大上通过的《关于共产党的组织章程决议案》要求对党员进行严格的管理和训练。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党的干部教育培训管理体系初具规模,其中,在红军的政治工作制度中就详细规定了对干部、党员、士兵进行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抗日战争时期,党的干部教育培训逐步正规化和系统化。1940年,中共中央相继了《关于干部学习的指示》、《中央关于办理党校的指示》、《关于在职干部教育的决定》等一系列文件,建立健全干部教育培训的基本制度。

建国以后,党的干部教育培训管理体系更加完备,1953年12月《关于加强干部文化教育工作的指示》和1961年9月《中共中央关于轮训干部的决定》这两个文件对干部教育培训的制度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制定规划来推动工作是干部教育培训的一个成功作法。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先后下发的五个全国性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它们都不同程度地推动了我党干部教育培训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经过90年的摸索和实践,目前已经形成了党中央领导下的,由中组部主管、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工作部门分工负责,中央和地方分级管理的中国特色的干部教育培训管理体制。

(四)始终坚持干部教育培训的不断创新

纵观干部教育培训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我党干部教育培训的内容、方式都随着新形势而不断改进,通过创新,有效的提高了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可以这么说,创新精神是我党干部教育培训不断发展的内在动力。

建党初期,干部教育培训主要是围绕宣传马克思主义展开的,旨在启发工农群众的革命觉悟。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初步形成了党的干部教育思想,并且采取了多种办学形式,特别是创造性地提出了启发式和讨论式等十大教授法。抗日战争时期,中央确立了“干部教育第一”的办学方针,提出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并且形成了多层次办学的思想,为干部教育在全国的大规模开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5篇:党校培训个人总结范文

*州党校紧紧围绕自治州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心任务,坚持“加强领导、强化培训、严格管理、注重实效”的培训原则,以抓各项管理制度的落实为重点,以提高培训质量为根本,以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为保证,积极探索主体班次的规范化管理模式,不断加强学员党性锻炼,进一步提升干部培训、轮训管理层次,圆满完成了各级各类干部培训轮训任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党委重视,创造政策环境,严格调训纪律

根据全国大规模培训轮训干部的形势需求,州党委制定了《*州2003-2007年干部教育培训安排意见》,结合自治州干部教育工作实际,紧紧围绕自治州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干部队伍现状,以“增强执政意识、提高执政能力”为总体目标,将干部教育培训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切入点,高度重视,狠抓落实,保证了大规模教育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是有明确的培训目标和方向。州委组织部每年按照“突出重点对象,拓宽培训渠道,提高培训层次,保证培训质量”和“重点干部重点培训,优秀干部优先培训,年轻干部经常培训,紧抓人才抓紧培训”的原则,及时制定下发《州委党校主体班次和其它班次以及选派干部挂职锻炼计划》。这种具有前瞻性和充分体现时代需要的干部教育培训规划,真正实现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避免了随意性和盲目性。

二是坚持点名调训制度,严肃调训纪律。根据计划州委组织部以红头文件的形式批转下发《关于州委党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明确参训学员和有关要求,凡确定的调训名单,无特殊情况不得变动;凡参加培训的干部,不得安排学习以外的出差等等,并坚持派员跟班学习制度,在各主体班配备跟班管理人员,督促协调学员报到、参观考察、结业考核等事宜,有效提高了学员参训率,使学员按时报到率达到100%。

三是多方参与,齐抓共管。州党委分管副书记(党校校长)、组织部领导亲自参加开学典礼、军训会操、考察动员、结业典礼等重大活动,组织部分管副部长和有关科室全程跟踪管理,及时调查了解有关培训情况,既树立了调训权威,又追踪考察了干部。

二、全员管理,密切协作,集中力量抓好培训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教学和培训管理工作,积极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干部教育培训的组织实施上坚持改革创新,突破封闭的教学模式和传统的管理模式,尝试运用实地考察、共同研讨、模拟答辩、案例教学等新的教学方式,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下功夫。另外,坚持强化管理,在管理过程中强调始终贯穿“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一手抓教学,一手抓管理,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形成了全员抓管理,全校上下人人都是管理者,人人都是服务者的良好氛围。如在主体培训班中建立的跟班管理小组,由校领导亲自挂帅,各科科长参与管理,为处理好学员学习、生活、管理各方面问题提供了组织保障。尤其是在学习十六大精神、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大规模培训轮训工作中,培训任务急、人员多、层次高,从校长、科长到全体教师、一般工作人员,从教学一线到后勤保障,全员参与,严密组织,严格管理,创造了在短期内培训近千人、一期培训达400人的成功经验,整体培训成效明显,收获突出,受到了各方面的好评。

2003年州党校、州行政学校共举办各类培训班27期,培训学员2381人次。其中党校举办主体班8期,培训345人次;举办县处级干部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专题研讨班3期11个班,培训学员998人次。行政学校举办主体班次6个,培训386人次;举办公务员行为规范和依法行政轮训班7期,培训532人次。

2004年州党校、州行政学校共举办各类培训班、轮训班22个,共33期,培训学员3550人。其中州党校共举办主体班11个,培训437人;州党校主办和协办轮训班7个,共14期,轮训2509人;州行政学校共举办培训班4个,共8期,培训学员604人。

三、适应形势,开拓创新,积极探索规范化管理模式

近两年来,根据州党委统一安排的年度主体班次培训计划和人事部门下达的公务员培训工作计划,我们不断加强与组织、人事部门的联系与协调,加强了各类培训的计划性、规范性、严密性,形成了统一、协调、高效的大培训格局。并不断建立完善学员学习期间的各项管理制度,严肃校规校纪,培养学员良好的学风。

——培训计划的落实和执行规范化。严格落实和执行培训计划、教学计划,党校和行政学校各类培训班和轮训班适度集中,协调步骤,统一安排各类教育教学活动,不仅有效利用了教学资源,而且增加了各班次集中开展党团活动、文体活动的次数,增强了培训效果。

——入学教育规范化。狠抓入学教育,促使学员尽快实现“三个转变”。我们将各类管理制度汇编打印成《学员入学教育读本》,作为入学教育资料配发给每一个学员,并利用开学典礼、全校和班级不同层次入学教育、军训会操比赛、反腐倡廉教育等多种形式,扎实做好入学教育,为全面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奠定基础。

——常规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对于常规性的工作,明确要求,严格管理。

一是努力做到科学管理与热情服务相结合。在学员报到时针对每个班下发详细的《学员须知,服务指南》,明确了学员交费、领取教材、住宿等各个环节和有关制度要求。在社会调查、大会集中、活动组织等方面,尽力做到周密细致、不出差错。当学员在学习、生活方面遇到困难时,及时协调有关科室,主动帮助排忧解难,使他们能安心学习。

二是围绕学校提出的杜绝大课、小课来回走动和接打手机两大问题,我们通过学员“桌签制”、班级“一日一报”任课教师监督制、上大课进出签到制、会前提要求会后作总结等各种有效管理形式,对主体班学员来回走动打手机现象做出了大会点名批评、做书面检查等处理,提高了学员自觉遵纪守纪意识,在全校各班形成了上课接打手机是违纪现象的共识,维护了课堂教学的严肃性,保证了良好的教学环境。学员科通过每日两次考勤核查,利用宣传栏、大屏幕通报等制度,加强了学员出勤管理制度,严肃了调训纪律,主体班次到课率均达到了95%以上。

三是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学员的党性锻炼,使之制度化、规范化。在主体班学员中通过组织社会调查,区、内外考察和开展军训、广播操比赛、文艺汇演、体育比赛等,培养良好的组织纪律观念、集体精神和班级荣誉感,增强了班级凝聚力。为改变班级活动就是大吃大喝,引导主体班举办师生茶话会、读书活动交流会、访贫问苦慰问活动、去劳改农场听案犯现身说法、接受反腐倡廉教育等活动,有意识探索了学员班集体开展活动的新方式。

四、量化考核,自我管理,创建科学化管理模式

全面实施了“三级量化”考核管理办法,即《班主任工作量化考核管理办法》、《班级量化考核管理办法》和《学员量化考核管理办法》。班主任量化考核重点考核班主任为人师表、严格管理、全程跟班和管理业绩,在规范班主任工作规程、规范主体班学籍档案等各方面发挥作用;班级量化考核重点考核班级纪律作风、学风考风和日常规范,在规范班级党支部工作规程、严格班级党内生活、严肃校规校纪,发挥班级党支部作用,调动全体学员积极性,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争创优秀班级等各方面发挥作用;学员量化考核重点考核学员在理论武装、党性锻炼、能力建设各方面的学习成绩与收获,在增强学员理论素养、知识水平和综合能力上发挥积极作用。

在党校学员中实行量化考核,是不断加强党员干部先进性教育、增强学员理论学习积极性和党性锻炼自觉性的需要,是保证教学计划有效实施和培训质量进一步提高的需要,是促进学员尽快实现“三个转变”、认真贯彻“三个自我”的需要。量化考核管理方式充分发挥了学员参与的主观能动性,在管理模式上突出了以下特点:首先创新方式,注重一个“活”字。量化考核坚持以学员党支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三自我”为途径,注重抓好学员入学教育、课堂纪律、组织生活、党性锻炼、考察考核、结业鉴定等各个环节,在严格党内生活,严肃校规校纪,进一步规范学员行为,激发学员奋发进取精神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成效。其次提高质量,落实一个“考”字。通过量化考核,把培训学习刚性化,防止走过场。对于一个月以内的班级实行综合考核(考勤、作业、考试或考查),一个月以上的班级实行综合考试和量化考核双百分制。这样,每个学员只有凭过硬的成绩才能结业,真正让每一个参训者不只是“认认人,串串门,养养神”。第三,量化考核工作把握一个“严”字。通过“一日一报”、“一周一公布一上墙”、汇总备案等环节,严格管理,以此达到量化考核目的。第四,端正学风,打造一个“实”字。通过量化考核加强和改进学习风气,使学员在校能够学有所得,学有所获。第五,激励作用,突出一个“比”字。通过量化考核,形成你追我赶,互学互帮互比的氛围,以此达到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目的。

五、加强党性锻炼,增强培训效果

党性锻炼,是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党校是党员领导干部培训的主阵地、主渠道,是党性锻炼的熔炉。加强党性锻炼,努力提高学员的党性修养是坚持党校姓“党”的要求,是贯彻“一个中心、四个方面”教学布局的要求,也是建设一支经得住风浪考验的领导干部队伍的客观需要。因此,我们坚持“两个贯穿”,即将学员党性锻炼贯穿于党校教育教学全过程、贯穿于党校学习生活各个方面,严格党内生活,积极探索党性锻炼的有效载体,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党性锻炼活动。

第一、出台《学员党性锻炼及学员党支部工作意见》,围绕“实事求是、与

时俱进、艰苦奋斗、执政为民“的培训根本要求,明确要求党性锻炼应同共产党员先进性要求结合起来,通过党性锻炼,使学员在坚持理想信念,坚定不移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坚持勤奋学习,扎扎实实地提高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领;坚持党的根本宗旨,始终不渝地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勤奋工作,兢兢业业地创造一流工作业绩;坚持遵守党的纪律、身体力行地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坚持“两个务必”,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方面都有新的收获和新的提高。

第二、明确党性锻炼的主要方向:一是坚持以“三观”为目标。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二是坚持以“三基本”为主要内容。即马列主义基本问题、思想基本问题、邓小平理论基本问题;三是坚持以“三转变”为前提。即由工作岗位到党校学习、由领导干部到普通学员、由家庭生活到集体生活的转变;四是坚持以“三自我”为途径。即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五是坚持以“三代表”为目的。即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

第三、制定学员班集体党性锻炼计划并每周细化打印公布,严格了学员党性锻炼和组织生活,设立了“大局观念自己谈”、“两个务必对照谈”、“公仆意识大家谈”、“学风状况认真谈”、“民主作风深入谈”等组织生活主题,使每周三下午的党团活动落到了实处,使党性锻炼有了载体。利用大会集中时间对各班党性锻炼情况及时总结,对存在问题分析,对后期工作做安排,增强了党性锻炼活动的计划性、连贯性。

第6篇:党校培训个人总结范文

【关键词】乡镇党校 党校教育 思考

        农村党员干部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实现小康社会建设的主力军。农村党员队伍素质和思想境界直接影响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加强农村党员干部的教育,全面提高农村党员干部整体素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农村党员干部的多样化需求,乡镇党校教育与新形势新任务相适应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加强和改进乡镇党校教育工作,也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一 乡镇党校的发展历程和社会效益探索

        1.乡镇党校诞生及发展状况

        自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我们党十分重视党校教育工作,先后创办了各种类型的党校来培训党员干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为适应深化农村改革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新形势下农村党员教育发展的需求,党员队伍的发展壮大,党校建设规模逐步扩展延伸,乡镇党校应运而生。

        1983 年4 月,中央召开了第二次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会后,中央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印发〈中共中央关于实现党校正规化的决定〉和〈关于第二次全国党校工作会议情况的报告〉的通知》,《决定》从培训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加强党性锻炼等方面作了具体要求。我省根据中央(1983)5 号文件关于凡有条件的地方都应建立基层党校的精神,随之中共云南省委以(1990)29 号文件下发,文件规定了乡镇党校人员编制,培训对象,培训内容,办学的指导思想等作了明确规定。中共曲靖地委办(1990)29 号文件明确规定:“乡镇党校是乡镇党委的一个重要工作部门,是党委教育、培训党员、干部的学校,在乡镇党委直接领导下工作。”1991 年底,曲靖地区全区139 个乡镇相继成立。到1992 年底,全省各乡镇相继成立了党校,我镇于1992 年成立了党校。

        2.乡镇党校教育取得的社会效益

        根据中央(1990)15 号文件的精神要求,“各级党校要努力成为轮训和培训党员领导干部,培养党的理论队伍,学习、研究、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重要作用,成为干部增强党性的熔炉。”同时,《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指出:“各级党委要把党校办成培训轮训党员领导干部,培养党的理论队伍,学习、研究和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重要阵地,使之成为干部加强党性锻炼的熔炉。”乡镇党校办学的指导思想,就是要发挥好“阵地”和“熔炉”的作用。经过多年乡镇党校教育经验总结,一是乡镇党校弥补了县以上党校不可能对面广量大的党员全面实行培训,加之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使党员教育出现“人员难集中、时间难保证、活动难开展”等问题;二是农村新党员不断增多,他们没有经过严格的党性锻炼,比较缺乏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素养,不熟悉党的基本知识和优良传统,需要加强经常性教育;三是社会不断发展,知识、观念不断更新,需要对党员干部进行新知识的教育,乡镇党校具有跟踪和循环的教育功能,是党员干部更新知识的场所;四是通过培训,使农村党员干部在理论知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党的基本知识、农业科技知识等方面有了较大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升,加强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巩固了党的执政基础,造就了一支能带领群众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建设的党员干部队伍,推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二 当前乡镇党校教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乡镇党校是教育农村党员干部的主要阵地,是党委的一个重要部门,是党委教育、培训党员、干部的学校。但在党校教育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着对党校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够的问题,不同程度地影响到工作的正常开展,从实际操作来看,制约着乡镇党校教育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认识不到位,重视不够,抓而不力

        一是对乡镇党校教育在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对加强农村党员干部的培训以及推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建设所取得的作用缺乏深刻的认识。认为只要有个阵地,能够简单培训就行了,不必用过多的精力和过多的投入来加强乡镇党校的建设;二是对乡镇党校教育无过硬的措施保证。因为农村工作千头万绪,整天忙于突击中心工作,认为经济工作是硬指标,与干部切身利益有关,拼死拼活地抓好,党的建设、党校工作是“软”任务,抓多抓少一个样,对党校教育“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存在着一手硬、一手软,重经济、轻党建的现象;三是对党校工作不做深入调查研究,对如何办好党校工作缺乏深刻的探讨,党校工作摆不上党委的议事日程,缺乏抓落实的具体措施。

        2.经费紧缺,缺乏培训所需经费保障机制

        一是乡镇党校经费没有按规定纳入乡镇财政预算给予硬性保障;二是由于无经费投入,仅有简陋落后的教学设备,采用的是教室、黑板、粉笔的传统教学方式,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几乎是微不足道;三是缺乏培训所需经费作保障,致使长年性教育培训工作落不到实处,培训难以正常开展。

        3.基础设施差,教学设备功能不全

        一是教学设备老化、配套不全;二是图书资料紧缺,政治理论书籍、工具书、科技文化等相关的教学参考书严重不足,乡土教材短缺,需要培训时,大多是根据上级的有关文件和报刊杂志来备课,影响了教学效果。

        4.教师队伍素质不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需要

        一是教师队伍缺乏知识的系统性,调入乡镇党校的教师五花八门,多数专业不对口,多为半路出家的业余“教练”,缺乏理论知识的系统性;二是虽然配备了专职教师,多数时间被党委政府安排兼其他工作,形成专职教师兼职化,如我镇三名党校教师,有的抓综治工作,有的抓精神文明工作和关工委工作,有的抓办公室工作和信访、纪检工作,形成杂工职员;三是每年教师培训时间短,年仅安排3~5 天的进修培训,知识水平与教学方法与实际教学工作需要远远不足;四是无考察学习提高机会,知识眼界仅局限于“井底之蛙”,闭门办学的效果难以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5.教学缺乏系统性、针对性

        乡镇党校教育多数以短期培训为主,由于时间短,讲授知识面窄,增大了开展系统化的教育难度。一是教学内容安排不科学,内容上存在着支离破碎、敲碎打的缺陷性;二是教学内容单调性,讲理论的多,结合实际的少,理论与实际脱离,教学缺乏系统性,没有吸引力和感染力;三是教学方法缺乏多样性,多集中培训、少分散培训,多以会代训、少专门培训,口头上讲得多、资料辅导少,本土教材多、外出参观学习少,课堂说教多、实践锻炼少,“填鸭式”灌输多、讨论式教学少;四是缺乏开展系统化的教育教材,教学内容东拼西凑,教学缺乏系统性,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降低了乡镇党校的声誉。

        6.考评考核机制不健全,管理缺乏规范性

        一是教学管理混乱,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二是规章制度不科学、不完善,缺乏可操作性和制约作用;三是制度不健全,没有相应的管理制度作保障;四是上级主管部门指导、检查、督促少,深入乡镇党校研究工作缺乏制度性,仅限于年终总结签订聘用合同;五是考评考核机制不完善,没有把工作考评与职称晋升、评优、评先相结合,降低了工作的积极性。

        7.农村无职党员进党校接受教育的机会少

        一是农村党员人数多,如我镇有1430 余名党员,全部集中到乡镇党校培训难以容纳;二是受经费的限制,党员、干部全部集中到乡镇党校培训,财政压力加大,解决吃住较为困难;三是农村党员分散,尤其像我们山区乡镇,山高路遥,隔河渡水,年老体弱的老党员偏多,集中到乡镇党校培训难度较大。解决无职党员教育问题,根本途径就是要加强村级党校教育阵地建设,以村党员活动室为载体,以巡回教育的方式开展,给不能集中到镇党校培训的无职党员创造学习条件,普遍受到教育。

        8.乡镇党校组织定位不明确

        在2000 年6 月5 日印发的《中共中央关于面向21 世纪加强和改进党校工作的决定》和2008 年9 月3 日颁布实施的《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都没有具体明确乡镇党校的机构性质与组织区别,乡镇党校属何类组织,如何设置等没有明确定位,实际工作中,乡镇党校只作为一种教学形式存在。乡镇党校存在的问题可归纳为发展不均衡、办学规模小、培训标准低、教学设施简陋且不配套、教学质量水平低、教育效果差、教学内容狭窄、时间分散、方法单调、教育缺乏系统性、工作缺乏规范性、考评考核机制不健全、管理制度不规范、经费短缺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农村党员教育的成效,制约着乡镇党校教育工作的开展,降低了乡镇党校的声誉。

        三 对加强乡镇党校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

        中共中央《关于面向21 世纪加强和改进党校工作的决定》指出:“全党必须进一步对党校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大力加强和改进党校工作。”党的十七大指出:“继续大规模培训干部,充分发挥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的作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可见党校教育的重要性。针对当前乡镇党校教育暴露出来的问题,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抓好工作:

        1.坚持办学的指导思想,明确教育培训的目标

        中央(1990)15 号文件明确指出:“各级党校要努力成为轮训和培训领导干部,培训党的理论队伍,学习、研究、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重要阵地,成为干部增强党性锻炼的熔炉。”2008 年9 月3 日颁布实施的《中共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中指出:“各级党委要把党校办成培训轮训党员领导干部,培养党的理论队伍,学习、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重要阵地,使之成为增强党性锻炼的熔炉。”乡镇党校办学的指导思想就是要发挥好“阵地”和“熔炉”的作用。按照分级培训的原则,县委党校抓好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的培训,乡镇党校抓好村党(总)支委、村委会成员、村支部书记、村民小组长和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以村级党员活动室为载体,抓好农村无职党员的培训。乡镇党校始终坚持以广大党员、基层干部为主要教育对象,以党的理论知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形势任务、市场经济知识、法律知识、科技文化知识为主要教育内容,全面提高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为此,党委要加强乡镇党校工作的领导,要把加强乡镇党校建设,把抓好党员干部教育纳入党委工作目标责任制。根据中共中央《关于面向21世纪加强和改进党校工作的决定》中指出:“党校是在党委直接领导下培养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骨干的学校”,“党校是党委的主要工作部门”。乡镇党校是基层党员教育的主要阵地,要切实加大教育工作的领导力度,形成乡镇党委“一把手”要重视抓,具体责任人要亲自抓,相关部门合力抓的工作机制,组织和协调好“组织、宣传、纪检、科技部门等相关部门”的配合作用,形成齐抓共管的教育机制。同时,县委党校作为上级业务指导部门,要在提供教材、培训教师、传递信息、教学业务等方面给予指导,加强对乡镇党校工作的督促、检查、指导力度,帮助解决实际问题,更好地开展好教育教学工作,发挥好乡镇党校的阵地和熔炉作用。

        2.完善经费保障,抓好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办学条件

        乡镇党校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阵地、师资、网络、制度、组织等建设,没有坚实的基础,教育就没有载体,要实现培养目标,需要一个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的教育阵地做保障。要把乡镇党校建设和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使之以经济发展和党员干部教育相适应,从当地财政实际出发,把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党员干部每年的培训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按照我镇1430 余名党员干部编制预算、配置培训经费,以满足办学必须的经费,建立稳定的经费投入机制,保障培训工作顺利开展。

       3.提升师资队伍素质,适应教学工作的需要

        毛泽东同志曾说:“办好学校,一是要有一个好的校长;二是要有一支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这是因为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和教学的声誉。乡镇党校的教师,大多是从不同行业选调,学科专业、思想素质、学识水平参差不齐。从教学能力水平看,思想素质好、教学能力强的教师虽然有一些,但知识结构老化、缺乏实践锻炼,远远不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对教师的培训,要采取送出去进修,市、县委党校培训,在职自学成才等多种方式提高教师素质,要通过分级培训、分类培训、实践研究、参观学习、挂职锻炼等方法,优化教师知识结构,提高师资教学水平,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保障党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4.适应新形势,创新培训载体

        根据省委(1990)29 号文件关于党员干部教育要实行分级培训,乡镇党校主要抓好村党(总)支委、村委会成员、支部书记、村民小组长和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农村一般无职党员由村级培训的教育机制,一是要加强村级党员教育阵地建设,以各村党员活动室为载体,发挥好党员活动室教育的主要阵地和主要渠道作用,采取灵活多样的办班形式,坚持开展巡回教学,勤办班、办短班的方式,使农村无职党员和年老体弱的老党员普遍得到教育,大幅度提高农村党员的整体素质;二是加强教育网络建设,不断完善电教网络,不断创新远程教育模式,利用有线电视网资源优势,推出“远教进家庭”栏目,实现远程教育的深化延伸,使远程教育走进每户普通家庭,提高远程教育的辐射面。建立手机党校,利用手机短信群发功能,构建农村网上党校,使党校教育走进千村万户,扩大教育面。

        5.创新教育模式,更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质量关系到乡镇党校办学的声誉,提高党校教育质量,就是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现在乡镇党校教学大多是跟着形势任务走,内容比较零散,不能形成知识体系,缺乏教育的深度。《中共共产党党校工作条列》指出:“党校工作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坚持从严治校,从严施教,从严管理,切实加强校风和学风建设。”这对办好党校,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学工作要围绕乡镇党校工作的基本任务开展,一是要围绕提高政治思想素质,组织农村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十七大精神,全面学习、宣传、贯彻科学发展观,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提高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二是围绕提高业务素质,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努力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农村实用科技知识和法律知识,学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做好农村工作,做好组织群众、宣传群众的发动者,服务群众的模范者,增强带领群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本领;三是围绕加强党性锻炼,坚持不懈地组织党员干部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知识教育,帮助广大党员干部不断提高党性观念,认真实践党的宗旨,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作用。

        在教学内容上,一是由过去的单纯思想政治教育,逐步转变为思想政治教育与市场经济、科技知识、实用技术、法律法规、勤政廉政、宗旨意识、政策法规等方面的教育培训有机结合起来。要坚持政治法纪教育与实用技术相结合,理论辅导与实践锻炼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二是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了解培训对象有什么要求,需要获取什么知识,要针对农村党员年龄、职业、文化层次参差不齐的特点,分层次施教,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要引导农村党员干部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党性修养,增强党性观念;四是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加强农村基层干部执行政策,加快发展、服务群众,依法办事,解决自身方面的培训教育,增强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

        在教学方法上,坚持集中辅导与分散培训相结合。结合农村党员群众流动性大、居住分散的特点,深入基层巡回讲课,拓宽教育的覆盖面。

        在教学手段上,一是坚持课堂授课与电话教育相结合,充分利用农村的电教设施、网络等现代手段,提高教学的广泛性;二是在教学对象上,由重点培训农村党员干部逐步向培训农民群众拓展,让农村党员干部群众普遍受到教育,扩大教育面;三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教学内容符合工作实际和现实需求,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培训什么的原则;四是在教学模式上采取专题辅导、案例分析、典型教育、交流探讨、调查问卷等方式,满足农村党员干部的需求,增强培训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要不断总结教育教学经验,提高教学质量。

        6.建章立制,强化管理,使党校工作制度化

        制度建设是推进工作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要做到教学有计划、工作有记录、管理有制度,使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针对存在制度不完善、不科学的现状,要建立一套职责配套、运转有序的规章制度。一是计划总结制度;计划就是要对一年的工作做到有的放矢,包括教材、内容、时间、对象、经费、教员等的落实情况,年终有总结。二是会议制度;做好校务会议记录。三是档案管理制度;包括党校的各类文件、资料、计划、总结、教员个人学习培训等情况的档案管理。四是考核考勤制度;包括对党员的考评,教师工作量的考评,教学效果的考核,党校年终工作考评等制度。五是调查研究制度;为提高教学质量,有的放矢地对党员进行教育,要对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状况进行调查,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六是检查指导制度;主要是对工作的落实情况、存在问题、努力方向等进行检查指导,提出建议意见。七是目标管理制度;结合日常管理工作,加强督促检查,组织实施考核等全过程的制度保证。做到用制度管人、管事,使教学管理做到科学化、制度化。

        7.建立竞争机制,激发工作活力

        一是对教师的考评,要与评先、评优与职称评定相结合;二是日常考查与年终考评相结合;三是考评党校与考评党委相结合;四是组织评定与群众满意度测评相结合,不断提高考评的科学性,通过考评,激发党校工作活力和调动工作的积极性;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加强对乡镇党校工作的提高与改进,充分发挥好教育阵地作用,努力推进乡镇党校教育工作又好又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江泽民.论加强和改进执政党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2〕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2004.9.19

〔3〕中共中央关于面向21 世纪加强和改进党校工作的决定,2000.6.5

〔4〕中共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人民日报,2008.10.30

〔5〕党的十七大报告,2007.10.15-10.21

〔6〕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编.云南省基层党校建设,1992.3

〔7〕中共曲靖市委组织部.曲靖市基层党建工作制度汇编,2007.1.15

〔8〕吴海坤、李祥栩主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研究(曲署文印准字71 号),1995.3

第7篇:党校培训个人总结范文

一、党委重视,创造政策环境,严格调训纪律根据全国大规模培训轮训干部的形势需求,州党委制定了《州年-年干部教育培训安排意见》,结合自治州干部教育工作实际,紧紧围绕自治州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干部队伍现状,以“增强执政意识、提高执政能力”为总体目标,将干部教育培训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切入点,高度重视,狠抓落实,保证了大规模教育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是有明确的培训目标和方向。州委组织部每年按照“突出重点对象,拓宽培训渠道,提高培训层次,保证培训质量”和“重点干部重点培训,优秀干部优先培训,年轻干部经常培训,紧抓人才抓紧培训”的原则,及时制定下发《州委党校主体班次和其它班次以及选派干部挂职锻炼计划》。这种具有前瞻性和充分体现时代需要的干部教育培训规划,真正实现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避免了随意性和盲目性。

二是坚持点名调训制度,严肃调训纪律。根据计划州委组织部以红头文件的形式批转下发《关于州委党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明确参训学员和有关要求,凡确定的调训名单,无特殊情况不得变动;凡参加培训的干部,不得安排学习以外的出差等等,并坚持派员跟班学习制度,在各主体班配备跟班管理人员,督促协调学员报到、参观考察、结业考核等事宜,有效提高了学员参训率,使学员按时报到率达到100%。

三是多方参与,齐抓共管。州党委分管副书记(党校校长)、组织部领导亲自参加开学典礼、军训会操、考察动员、结业典礼等重大活动,组织部分管副部长和有关科室全程跟踪管理,及时调查了解有关培训情况,既树立了调训权威,又追踪考察了干部。

二、全员管理,密切协作,集中力量抓好培训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教学和培训管理工作,积极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干部教育培训的组织实施上坚持改革创新,突破封闭的教学模式和传统的管理模式,尝试运用实地考察、共同研讨、模拟答辩、案例教学等新的教学方式,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下功夫。另外,坚持强化管理,在管理过程中强调始终贯穿“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一手抓教学,一手抓管理,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形成了全员抓管理,全校上下人人都是管理者,人人都是服务者的良好氛围。如在主体培训班中建立的跟班管理小组,由校领导亲自挂帅,各科科长参与管理,为处理好学员学习、生活、管理各方面问题提供了组织保障。尤其是在学习十七大精神、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大规模培训轮训工作中,培训任务急、人员多、层次高,从校长、科长到全体教师、一般工作人员,从教学一线到后勤保障,全员参与,严密组织,严格管理,创造了在短期内培训近千人、一期培训达400人的成功经验,整体培训成效明显,收获突出,受到了各方面的好评。

年州党校、州行政学校共举办各类培训班27期,培训学员2381人次。其中党校举办主体班8期,培训345人次;举办县处级干部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专题研讨班3期11个班,培训学员998人次。行政学校举办主体班次6个,培训386人次;举办公务员行为规范和依法行政轮训班7期,培训532人次。

年州党校、州行政学校共举办各类培训班、轮训班22个,共33期,培训学员3550人。其中州党校共举办主体班11个,培训437人;州党校主办和协办轮训班7个,共14期,轮训2509人;州行政学校共举办培训班4个,共8期,培训学员604人。

三、适应形势,开拓创新,积极探索规范化管理模式

近两年来,根据州党委统一安排的年度主体班次培训计划和人事部门下达的公务员培训工作计划,我们不断加强与组织、人事部门的联系与协调,加强了各类培训的计划性、规范性、严密性,形成了统一、协调、高效的大培训格局。并不断建立完善学员学习期间的各项管理制度,严肃校规校纪,培养学员良好的学风。

——培训计划的落实和执行规范化。严格落实和执行培训计划、教学计划,党校和行政学校各类培训班和轮训班适度集中,协调步骤,统一安排各类教育教学活动,不仅有效利用了教学资源,而且增加了各班次集中开展党团活动、文体活动的次数,增强了培训效果。

——入学教育规范化。狠抓入学教育,促使学员尽快实现“三个转变”。我们将各类管理制度汇编打印成《学员入学教育读本》,作为入学教育资料配发给每一个学员,并利用开学典礼、全校和班级不同层次入学教育、军训会操比赛、反腐倡廉教育等多种形式,扎实做好入学教育,为全面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奠定基础。

——常规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对于常规性的工作,明确要求,严格管理。

一是努力做到科学管理与热情服务相结合。在学员报到时针对每个班下发详细的《学员须知,服务指南》,明确了学员交费、领取教材、住宿等各个环节和有关制度要求。在社会调查、大会集中、活动组织等方面,尽力做到周密细致、不出差错。当学员在学习、生活方面遇到困难时,及时协调有关科室,主动帮助排忧解难,使他们能安心学习。

二是围绕学校提出的杜绝大课、小课来回走动和接打手机两大问题,我们通过学员“桌签制”、班级“一日一报”任课教师监督制、上大课进出签到制、会前提要求会后作总结等各种有效管理形式,对主体班学员来回走动打手机现象做出了大会点名批评、做书面检查等处理,提高了学员自觉遵纪守纪意识,在全校各班形成了上课接打手机是违纪现象的共识,维护了课堂教学的严肃性,保证了良好的教学环境。学员科通过每日两次考勤核查,利用宣传栏、大屏幕通报等制度,加强了学员出勤管理制度,严肃了调训纪律,主体班次到课率均达到了95%以上。

三是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学员的党性锻炼,使之制度化、规范化。在主体班学员中通过组织社会调查,区、内外考察和开展军训、广播操比赛、文艺汇演、体育比赛等,培养良好的组织纪律观念、集体精神和班级荣誉感,增强了班级凝聚力。为改变班级活动就是大吃大喝,引导主体班举办师生茶话会、读书活动交流会、访贫问苦慰问活动、去劳改农场听案犯现身说法、接受反腐倡廉教育等活动,有意识探索了学员班集体开展活动的新方式。

四、量化考核,自我管理,创建科学化管理模式全面实施了“三级量化”考核管理办法,即《班主任工作量化考核管理办法》、《班级量化考核管理办法》和《学员量化考核管理办法》。班主任量化考核重点考核班主任为人师表、严格管理、全程跟班和管理业绩,在规范班主任工作规程、规范主体班学籍档案等各方面发挥作用;班级量化考核重点考核班级纪律作风、学风考风和日常规范,在规范班级党支部工作规程、严格班级党内生活、严肃校规校纪,发挥班级党支部作用,调动全体学员积极性,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争创优秀班级等各方面发挥作用;学员量化考核重点考核学员在理论武装、党性锻炼、能力建设各方面的学习成绩与收获,在增强学员理论素养、知识水平和综合能力上发挥积极作用。

在党校学员中实行量化考核,是不断加强党员干部先进性教育、增强学员理论学习积极性和党性锻炼自觉性的需要,是保证教学计划有效实施和培训质量进一步提高的需要,是促进学员尽快实现“三个转变”、认真贯彻“三个自我”的需要。量化考核管理方式充分发挥了学员参与的主观能动性,在管理模式上突出了以下特点:首先创新方式,注重一个“活”字。量化考核坚持以学员党支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三自我”为途径,注重抓好学员入学教育、课堂纪律、组织生活、党性锻炼、考察考核、结业鉴定等各个环节,在严格党内生活,严肃校规校纪,进一步规范学员行为,激发学员奋发进取精神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成效。其次提高质量,落实一个“考”字。通过量化考核,把培训学习刚性化,防止走过场。对于一个月以内的班级实行综合考核(考勤、作业、考试或考查),一个月以上的班级实行综合考试和量化考核双百分制。这样,每个学员只有凭过硬的成绩才能结业,真正让每一个参训者不只是“认认人,串串门,养养神”。第三,量化考核工作把握一个“严”字。通过“一日一报”、“一周一公布一上墙”、汇总备案等环节,严格管理,以此达到量化考核目的。第四,端正学风,打造一个“实”字。通过量化考核加强和改进学习风气,使学员在校能够学有所得,学有所获。第五,激励作用,突出一个“比”字。通过量化考核,形成你追我赶,互学互帮互比的氛围,以此达到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目的。

五、加强党性锻炼,增强培训效果

党性锻炼,是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党校是党员领导干部培训的主阵地、主渠道,是党性锻炼的熔炉。加强党性锻炼,努力提高学员的党性修养是坚持党校姓“党”的要求,是贯彻“一个中心、四个方面”教学布局的要求,也是建设一支经得住风浪考验的领导干部队伍的客观需要。因此,我们坚持“两个贯穿”,即将学员党性锻炼贯穿于党校教育教学全过程、贯穿于党校学习生活各个方面,严格党内生活,积极探索党性锻炼的有效载体,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党性锻炼活动。

第一、出台《学员党性锻炼及学员党支部工作意见》,围绕“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艰苦奋斗、执政为民“的培训根本要求,明确要求党性锻炼应同共产党员先进性要求结合起来,通过党性锻炼,使学员在坚持理想信念,坚定不移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坚持勤奋学习,扎扎实实地提高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领;坚持党的根本宗旨,始终不渝地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勤奋工作,兢兢业业地创造一流工作业绩;坚持遵守党的纪律、身体力行地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坚持“两个务必”,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方面都有新的收获和新的提高。

第二、明确党性锻炼的主要方向:一是坚持以“三观”为目标。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二是坚持以“三基本”为主要内容。即马列主义基本问题、思想基本问题、邓小平理论基本问题;三是坚持以“三转变”为前提。即由工作岗位到党校学习、由领导干部到普通学员、由家庭生活到集体生活的转变;四是坚持以“三自我”为途径。即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五是坚持以“三代表”为目的。即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

第三、制定学员班集体党性锻炼计划并每周细化打印公布,严格了学员党性锻炼和组织生活,设立了“大局观念自己谈”、“两个务必对照谈”、“公仆意识大家谈”、“学风状况认真谈”、“民主作风深入谈”等组织生活主题,使每周三下午的党团活动落到了实处,使党性锻炼有了载体。利用大会集中时间对各班党性锻炼情况及时总结,对存在问题分析,对后期工作做安排,增强了党性锻炼活动的计划性、连贯性。

第8篇:党校培训个人总结范文

【关键词】基层党组织;党员发展;实践路径

指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在党的整个组织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任何时候都必须高度重视,自觉抓紧抓好。各级党组织要认真履行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全面加强农村、社区、机关、国有企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等领域党建工作,切实把基层党组织工作重心转移到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上来。

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基层工程,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保障工程,是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未来工程。高校必须高度重视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为建设能够培养高质量大学生的大学提供坚强的思想、政治和组织保证。本文以基层党建工作为突破点,探索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实施路径,探讨如何在基层党建工作中,注重工作经验的积累及创新,开拓思路,规范常规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加强工作作风建设,落实服务理念,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

一、落实制度、统筹规划、坚持调研与检查

高校党员发展工作严格按照《中国共产程》、《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试行)》和《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的要求,确保发展党员质量。积极创新工作思路、探索工作途径和方式,切实加强和改进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着眼于保持和发展党员队伍的先进性,确保学生党建工作取得实效。

1.科学制定规划,加强发展党员工作的宏观指导

根据中共中央提出的“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要求,结合高校党员发展工作实际,实事求是地确定工作目标和任务,制定出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的发展党员工作计划,逐步提高低年级学生党员发展比例。准确把握培养和发展、数量和质量的关系,控制好党员发展的梯度和速度,不断增强党员素质,提高发展党员工作质量。

2. 扎实落实党员发展制度

进一步健全发展党员工作制度,是做好新形势下发展党员工作的前提基层,根据党员发展新思路,与时俱进的完善制度,各基层党组织在发展党员过程中才能有依可循。2006年来先后制定《大连交通大学党员发展工作若干规定(试行)》、《关于授予和重新审定机械工程学院等十六个党总支发展党员审批权的通知》、《关于规范发展学生党员授权党总支审批手续的补充规定》、《大连交通大学发展党员工作“两公开”制度实施细则》、《大连交通大学发展党员工作失误责任追究制度实施细则》等系列关于党员发展文件。与此同时,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学生党建和党员发展工作,认真贯彻省市委相关文件和要求,转发中共大连市委组织部《印发

3.党员发展工作专项检查

为进一步提高学校发展党员工作水平,特别是提高学生党员发展质量,指导各党总支规范毕业生党员材料归档工作,学校党委组织员对各学院党总支、支部发展党员工作等进行一次专项检查。

检查分听取学院自查汇报、查阅党总支和学生党支部工作原始材料两项内容。在检查中充分与各学院总支书记、副书记、辅导员就学生党支部工作进行较深入的交流座谈,听取了各学院的主要做法、存在不足及整改措施,并根据检查情况,起草、下发文件通报,表扬优秀,指出问题,做出要求,指出今后的努力方向。

二、加强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保障党员发展工作的科学指导

1.加强学生党支部书记培训

集中时间对学生党支部书记进行了培训,对党员发展流程、党员发展材料准备情况、党员发展几项重要注意事项、党员发展常用文件及组织关系转接等各方面的具体工作进行指导。通过培训,各学生党支部书记在实际工作中普遍有较大的进步。

2.加强党总支组织员培训

整编《大连交通大学党总支组织员工作手册》,针对大学生入党的程序、审阅发展党员材料的步骤和内容、检查发展党员材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谈话及党员发展日常情况汇报等方面做出具体要求和指导。

三、把好“入口关”,做好党员发展的储备工作

1.做好积极分子培训,壮大积极分子队伍

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是保证发展党员质量的基层和前提,从提高党员队伍素质、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高度,不断壮大入党积极分子队伍。截至到2012年,我校共举办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53期。并创新了我校积极分子培训形式,整编《大连交通大学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管理办法(试行)》,将培训重心下放到二级学院,在第51期积极分子培训中实施该办法,采用二级学院培训、集中考核的形式,效果较好。我校某学院开展的“党员培育工程”,通过“加强培训、提升素养、多方协助、助其成长”的方式,创新积极分子培训方式方法,形成党团教育相结合、集中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思想教育和入党教育相结合的二级党校培训模式。

2.加强积极分子管理,严格党员发展程序

通过对各学院学生党支部的检查,加强各学院对入党积极分子的考察和管理工作的监督和指导,督促各学生党支部建立并完善入党积极分子档案,具体包括入党积极分子的入党申请书、个人自传、思想汇报、对入党积极分子的考察材料、入党积极分子向党组织说明的问题等。并要求认真落实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责任制,做到包教育、包培养、报成熟,为发展党员做好储备工作。

3.加强发展对象教育,夯实党员发展基层

加强对发展对象的培养教育,是要从发展对象的思想教育工作抓起,在社会工作中培养考察,在社会实践中锻炼成长,在党校中提高理论水平。通过培养,进一步提高广大青年学生的思想觉悟,逐步达到思想上入党的组织要求。同时,做好发展学生党员工作规划,明确发展学生党员工作的阶段性目标和工作要求,在培养和发展过程中抓好关键环节,突出工作重点,改进工作方式,确保思想教育工作效果,为提高发展学生党员质量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

四、把好“培养关”,做好党员发展的再教育工作

1.“科学发展观”为引领,重视高校新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

针对大一新生党员中存在的党的知识掌握不足,不能尽快适应大学生活等问题,大连交通大学从2007年至今共举办了五期新生党员培训班,共培训500余人。培训班以“实现角色转换,适应大学生活,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主题,旨在通过培训使广大新生党员深入学习党的基本知识,提高思想素质,增强党员意识,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在学风建设和创先争优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培训形式:集中讲座、个人自学、新生党员座谈会、心得体会和结业考试。

学校各级党组织高度重视并切实采取措施,从新生入校开始就注意加强对新生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引导他们加强理论学习和党性锻炼,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真正从思想上、行动上入党,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培训加强了新生党员对党的基本知识的学习及对党员先进性的认识和理解,切实保证学生党员在实际学习生活中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

2.加强对预备党员的教育和考察工作

加强对预备党员的教育和考察是做好发展党员工作,保证新党员质量, 从而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一项重要措施, 也是党组织正式接收党员之前, 通过党的组织生活进一步了解和考察发展对象的重要过程。因此, 用科学、有效的工作机制来做好预备党员的教育、考察工作, 将预备党员教育、考察、转正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以理论学习引导、培养预备党员的党员意识。培养预备党员的党员意识,加强对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学习, 采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理论学习模式, 如: 支部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 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化学习和业余党校学习相结合,文献资料学习和时事热点探讨相结合的方式, 培养预备党员对党的信仰和对党的事业的责任感, 加强和提高党性观念和政治素质, 自觉地按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五、把好“出口关”,做好毕业生教育与接转工作

1. 加强毕业生离校教育

“树当代大学毕业生党员形象,展当代大学毕业生党员风采”活动在我校已开展十年,十年来,我校各级党组织不断创新活动形式,不断丰富活动内容,形成了许多特色活动、品牌活动,大大激发了大学生党员尤其是毕业生党员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增强了当代大学生党员的学习意识、先进性意识、服务和奉献意识,在大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发挥党员作用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 做好接转,为毕业生党员服务

现阶段,流动党员问题凸显,得到了党中央的高度重视,我校历年重视毕业生党员鉴定、组织关系接转以及入党材料归档工作,明确毕业生党员鉴定填写要求,细化组织关系接转工作相关事宜,规范毕业生党员材料归档工作。并印刷《致毕业生党员的一封信》,表达学校师生对毕业生的深厚感情,且将毕业生离校的相关流程、要求简明扼要的体现,更好的为毕业生党员服务。

3.规范党员转入、转出程序

在以往办理接转手续的基层上,更加规范、清晰的梳理出党员转入、转出流程,并告知经办人,方便各自工作的同时,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对于学生新生党员转入,履行以下程序:(流程图略)

对于毕业生党员转出,履行以下程序:(流程图略)

对于更改介绍信,履行以下程序:(流程图略)

六、构建新型党支部,加强基层党组织队伍建设

积极探索创新党组织活动方式,将党务工作者队伍纳入学校人才队伍建设总体规划,加强教工党支部和学生党支部建设,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基层,不断增强我校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展动力。并积极探索以学科组、课题组、创新团队、学生社团为基层设立党组织的新形式,努力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的全覆盖。着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注重从学科带头人党员、教学科研骨干党员中选任基层党组织书记,充分发挥党支部在推动学校科学发展,维护学校稳定,促进和谐校园建设中的战斗堡垒作用。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探索建设基层党组织的创新实践路径,是在更好的完成大量党建基层工作的基层上,吸取宝贵实践经验,继续升华和不断创新的。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要紧密结合本单位党建基层工作的特点和实际,探索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发展的长效机制。认真学习贯彻落实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始终坚持党建工作重心下移,扎扎实实抓基层、打基层,从基层党组织设置、党支部书记配备与培训、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及党组织活动创新等方面加强建设,在改革中不断探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途径,为学校的科学发展做好组织保证。

作者简介:

第9篇:党校培训个人总结范文

这次全市党校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市委三届二次全委(扩大)会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2011年全市党校工作,安排部署今年的各项任务,动员全市各级党校和广大党校工作者,进一步提高认识,明确任务,强化措施,扎实推进党校事业科学发展,为推进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刚才,七县(区)委党校分别作了发言,谈得都很好,也很客观,希望大家互相学习借鉴。同志代表市委党校校委会回顾总结了2011年的工作,安排部署了2012年的工作任务,我完全赞同,希望大家认真学习领会,切实抓好贯彻落实。这里,我就切实做好今后党校工作,讲五点意见。

一、巩固全市党校工作成绩,再接再厉做好今年的党校工作

近年来,全市党校系统贯彻落实《党校工作条例》、《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和中央、省、市党校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大局,认真履行职能,积极扎实开展工作,干部培训方式、教学改革和布局都取得了长足发展,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都有一定的提高,教学交流有了更大范围的尝试,党员干部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不断增强,科研水平稳步提高,有力地推动了我市相关领域的重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形成了一些具有鲜明特色的工作特点:一是加强班子建设,完善领导机制,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发展目标,细化工作任务和措施,党校整体工作得到有序、有力、有效推进。二是立足党校职能定位,围绕党委中心工作和大局,以需求为导向,以学员为中心,以增强干部党性修养和提高服务能力为核心,培训规模不断扩大。三是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学科建设,丰富教学内容,教学布局日趋完善;尊重干部教育规律,不断更新教法,充分发挥教员的主导、学员的主体作用,教学质量大幅提高。四是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加强教学经验交流和教学观摩活动,教学水平和管理水平相互促进。五是坚持从严管理、民主管理、科学管理,不断完善学员管理制度,学员管理与服务水平和培训水平明显提升。六是坚持科研兴校、科研强校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围绕改革与发展前沿问题、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开展调研,科研工作在数量和质量上有大的突破。七是实行开门办学,积极走出校门,扩大培训领域,延伸党校培训课堂,党的最新创新理论成果得到广泛深入的宣传和贯彻。八是加强师资建设,把好进人入口关,注重高学历、年轻化、专业化人才的引进与培养,教员队伍学历结构、年龄结构、专业结构、职称结构进一步优化,教学整体实力和工作效果日益显现。九是加强对县(区)委党校的工作指导,上下联动,取长补短,群策群力,形成合力,全市党校工作整体水平不断提高。十是以积极有为的工作态度、工作精神,主动争取党委和政府的重视与支持,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和设备投入,办学环境和办学条件明显改善。

对于党校的工作,市委是满意的,也是充分肯定的。但是,也应该看到,党校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差距和问题,主要是:教育培训内容与全市中心工作贴得还不够紧,教育培训实效性和市委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理论研究的层次和质量还不够高,在促进教学、服务决策方面的作用发挥得还不够充分;办学经费短缺,教员、学员的需要还不能很好的实现;基础设施建设存在欠账较大、发展不平衡、配套不达标、利用率不高的问题;个别党校存在领导班子不够健全,教员学历低、年龄偏大、知识老化等问题。这些都需要我们今后认真研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以解决,扎实推进党校工作全面发展。

二、分析形势,把握机遇,推进党校工作取得新进展

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计划的关键一年。党中央强调“十二五”时期,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体会,党校事业发展同样面临和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第一,从全国党校事业的整体形势来看,党校办学取得了巨大成绩和进步,为党校事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各级党校在理论武装、理论创新、干部教育培训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党和国家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党校的办学成就已经得到了党内外人士的一致认可,具备了较好的办学条件和良好的社会声誉。经过长期发展,各级党校在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等方面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特别是近年来,各级党校深化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改革创新,为党校事业加快发展积蓄了力量。

第二,中央领导同志以及各级党委高度重视,为党校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保障。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党校工作,特别是十七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采取一系列措施,不断加强党校建设以推进党的事业。2008年中央颁布了《党校工作条例》,2010年8月又颁布了《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省、市委相继印发了《纲要》实施办法和实施意见,为进一步做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指导。

第三,“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新任务对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和科研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为党校事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一方面,“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迫切需要我们借势而立、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切实担当起努力增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提高领导干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能力的责任;另一方面,“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的实现,面临着很多热点难点问题,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对党校科研工作也提出了大量新课题、新任务。

第四,随着全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在各级党委的重视和支持下,全市党校管理队伍、教学队伍、后勤服务队伍不断得到加强,办学条件和工作环境大为改善,为党校发展积聚了一定的后势。近年来,通过选拔高素质、高学历人才进党校,人员结构、学科布局、师资力量明显改观,为党校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经过多年努力,校容校貌及其设施大为改善。如果把去年作为全市党校基础设施建设年,那么今后就应该是党校教学质量年或教育发展年。各级党校只有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办学条件和办学环境,充分利用好现有的设施和设备,不断创新教学手段和教法,全面提升党校建设的现代化、规范化水平,不断增强办学的竞争力,才会不辜负各级党委对党校工作的大力支持与殷切期望。

第五,党中央决定今年后半年将召开党的十会议,这无疑将是全党和全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重大事件,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将于四月份召开,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好十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既是每一个党员干部的政治责任,更是各级党校及其党校人的神圣职责。面对党的十提出的新的理论、新的要求、新的任务,省委提出的“转型跨越、科学发展、民族团结、兴陇富民”的战略目标,市县党校将迎来更大规模、更为广泛的宣传和培训工作。这要求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事业心,提前部署,积极关注,先学一步,深学一层,积极宣传,并把不断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作为各级党校在今后一段时间内的中心工作来抓,不断推进党校工作更好更快发展。

三、坚持正确方向,深化党校改革,全面提升全市党校办学水平

总结工作,分析新形势,是为了增强我们干好事业的信心。不管形势和任务怎么变,坚持党校姓党、从严治校的办学方向不能变,忠诚于党的立场不能变。

1.坚持党校姓“党”。党校姓党是对党校性质、地位、作用的科学定位,是党校的灵魂,集中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党校是党直接创办的学校,党办党校,党校为党,必须听党的话,做党的事,不折不扣地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党的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准确地体现党的意图和意志,自觉成为维护党的形象和荣誉及人民利益的忠诚卫士;二是党校是党委的重要部门,必须服从服务于党委的工作中心和大局,及时向党委汇报工作并接受领导与监督,积极向党委建言献策,帮大忙,解难题,切实做好参谋助手的工作;三是党校是不同于其他的特殊学校。党校的教育对象是领导干部,而不是一般普通学生;党校的学制是短期培训,而不是全日制教学;党校的教学目标是能力提升,而不是基础学历教育;党校的教学内容是德能兼顾的教学,而不是纯技能的培训。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是党校的看家本领,是我们的传统和优势,必须牢牢抓住,绝不能弱化。党校要开足党课,教员要遵守党纪,学员要增强党性,真正使党校成为加强党员党性锻炼的“熔炉”。四是党校是培训教育党政干部的“主阵地”和“主渠道”,这是《条例》的规定,具有强制性,我们必须守土有责,确保党校阵地不失守,培训干部不放松。不仅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建设党校、发展党校,而且要充分发挥党赋予党校的职能,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不断推进党校和党的事业同步发展。

2.依据《条例》规范党校。在党校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重视和实施从严治校,是党校一个突出特色和优势。延安时期的中央党校,就以学风校风严谨而闻名。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多次强调这一要求。同志担任党校校长以后,反复重申这一要求。要进一步办好党校,在这个问题上务必要有更加清醒的认识。2008年党中央正式颁布的《党校工作条例》是对运行13年《党校工作暂行条例》的高度总结,它对党校的性质、地位、作用进行了科学定位,对党校的基本任务、机构设置、领导体制、班次学历、教学工作、科研工作、学员管理、队伍建设、行政管理、后勤服务和经费保障等都作了明确规定,成为党校一切工作的指南。实践证明,只有认真贯彻《条例》,党校才会名副其实,更具发展潜力,更有工作活力。去年,我们在总结多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参照了广西、河北等一些地方的有效经验,充分考虑了的实际,形成了《县(区)委党校办学规范(暂行)》,既有任务又有目标,既立足现状又着眼长远,我看具有一定指导性和可操作性。这次会上,以市委办文件印发《试行》。希望各县(区)委党校依此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建设好党校、管理好党校,充分发挥好党校的职能作用。

3.落实《纲要》发展党校。党校要发展,离不开改革,党校改革是执政党改革的一部分。《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针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改革创新提出了明确方向和一系列要求,提出要深化市县党校办学体制改革,按照少而精、突出特色的原则,大力推进部门、行业干部教育培训机构优化整合。对此,我们必须正确地加以理解和对待。要进一步增强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明确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和改革方向;要进一步加强研究,制定措施。这里明确,七县(区)委党校应该数量不减、牌子不倒、阵地不丢,并主动在机制创新、内容方式改革、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基础设施建设、校风教风学风建设方面下功夫,努力提高培训质量和办学水平,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做出新的贡献。

四、突出工作重点,狠抓落实措施,着力提高全市党校培训质量

培训质量是党校的生命线。2012年应重点抓好以下5方面的工作,为实现我市“四三二一”战略思路和“十大工程”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1.加强规律研究,把握功能定位。党校必须以党校教育规律研究为突破口,带动和推进党校各项工作。一方面要对事关党校发展的全局性、综合性、整体性规律的研究,另一方面要研究党校学科建设规律、教学规律、科研规律、人才队伍建设规律、学员管理规律、行政后勤规律、信息化建设规律等具体规律。要通过成立研究室、建立重点调研课题制度、召开研讨会等措施,力争在党校教育规律研究方面形成新认识、取得新成果,为推进党校事业的新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支持。经过多年努力,全市党校上下齐心协力,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经营党校、发展党校,在办学指导思想、工作思路、培训方式、教学方法、师资建设、学员管理、行政管理、后勤服务形成了一些好的做法,取得了一些好的经验,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加以总结和研究,并使之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为全市党校发展发挥长效作用。

2.突出能力培养,转变培训方式。坚持以能力建设为核心,重点培养党员干部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执政能力和拒腐防变能力,着力提高党员干部的干事创业、为民服务能力。继续广开办学门路,积极举办学制各异、形式多样的各级各类党政干部、企事业管理人员的培训班次。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学员为中心、以加强党性修养和提高能力为重点,统筹安排教学内容,设置培训形式。要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及时把中央、省委、市委的重要精神和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引入到教学中来,按需求设置培训的内容,使专题的设置做到与时俱进,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实践性。同时,要充分利用校外社会资源,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如选聘实践经验丰富、理论水平较高的党政领导干部、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国内外专家学者担任兼职教师,建立校外教学基地,把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沿作为现场教学的课堂,把广大干部和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好经验好做法作为生动教材;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借助于互联网络开展远程教学和在线培训等等,拓展党校教育的办学空间,不断提高培训质量和办学水平。

3.推进理论创新,提高科研水平。坚持科研兴校和科研强校,以促进教学、服务决策为目标,切实加强理论研究创新,着力营造浓厚学术氛围,防止行政化倾向。要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切实加强对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把握与研究。把理论研究的原动力放在调查研究上,把主题确定在推进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发展上,把目标锁定在为学员需要服务、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为党委和政府决策服务上。要紧密结合市县党校的特点,围绕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党员干部、教育广大群众,组织教员深入县(区)、部门和农村,开展广泛宣传,切实把各级干部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把全市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实践中来。要充分发挥党校特有的人才优势和工作优势,把开展理论武装、宣传方针政策、指导工作实践有机统一起来,以促进教学、教研、咨询一体化的发展方向,通过建立与各级科研机构联系平台,及时准确把握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最新情况,有针对性地科学决策和研究咨询。围绕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主导产业开发、项目建设、社会管理和党的建设等重大现实问题,深入实践、思考实践、总结实践,积极推进理论创新。

4.优化师资队伍,适应时代需求。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按照“大教育、大培训”的要求,建立一支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德才兼备、能满足新时期干部培训、轮训需要的教师队伍。要注重专职教师培训,健全党校专职教师的学习进修制度,让每一位教师都有学习进修和提高的机会。同时有计划地选派优秀教师到基层锻炼,了解掌握社会生活中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提高教师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切实加强学科建设,有计划有侧重地招聘一些高学历、党性强、专业化、年轻化的人才进党校;要积极鼓励教学改革,大胆探索运用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要完善师资队伍评价体系,推行教师竞聘上岗和业绩挂钩,充分调动教师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落实市县领导干部上讲台制度,形成规范;倡导党校校长、部门党政领导、有专长的学员上讲台,使各方面优势资源得到整合,为我所用,使党校课堂逐步成为宣传党委政府的重要思想、重大工作部署的平台。

5.加强学员管理,凸显培训实效。坚持从严管理、民主管理、科学管理,确保培训效果。要通过入学教育,使学员明确学习目的与任务,端正学习态度,严明学习纪律,促进学员角色的迅速转换;通过严格的学习、出勤和生活纪律,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能力培养的培训制度,为学员营造出风清气正的浓厚学习氛围;通过创新考试考核方式,规范学籍档案管理,积极开展优秀学员评比活动,并将学员在党校的表现和成绩及时反馈给学员所在单位,作为组织部门考核和任用的重要依据,为品学兼优干部的选拔任用积蓄充足的后备力量。

五、切实加强领导,多方形成合力,进一步营造党校事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党校工作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党委要充分认识做好新形势下党校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加强和改进对党校工作的领导。

1.高度重视党校工作。各县(区)委要把党校工作纳入党委总体工作部署和党的建设总体安排之中,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研究党校工作,解决好党校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党委主要负责同志要关注党校的发展,经常过问党校工作,深入党校进行调查研究和指导工作。分管负责同志要认真履行职责,研究解决党校改革和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做到时间到位、精力到位、工作力度到位。进一步落实党政负责同志到党校讲课、作报告、与学员座谈等制度,帮助学员解决工作和学习上的实际问题。组织部门要把党校培训作为培养干部、发现干部、考察识别干部的重要渠道,加强培训的全程管理,把干部在党校参加学习培训的情况作为任职的重要依据之一,促进培训和使用有机结合。

2.切实加大支持力度。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大对党校教育培训、基础建设、经费保障等方面的支持力度,确保党校事业健康持续发展。要在去年基本建设的基础上,继续高度重视对党校基本建设的投入,将党校基本建设纳入同级发改部门项目规划,作出专门安排,确保七县(区)委党校基础建设均衡发展。把党校工作所需经费和干部培训专项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并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而逐步增加。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要积极研究制定县(区)委党校办学考核评估办法,对基础建设、师资力量、信息化建设、经费保障等作出明确规定,加强督促检查,促进党校办学条件改善。要针对党校函授学历教育停办后经费短缺的实际,加大财政补贴力度,确保党校工作正常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