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学机电一体化论文范文

学机电一体化论文精选(九篇)

学机电一体化论文

第1篇:学机电一体化论文范文

①教学内容改革的指导思想。改革理论课堂内容教学以灌输知识为主、实验教学内容以验证/简单设计为主的弊端,在实际中把握“立足测控专业基础、紧跟测控技术发展前沿”的思想,以点带面,加强教学内容及方法的改革,从以往单一的传授知识为主过渡到教学内容上知识、能力与思维培养的并重,立足于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变学生“要我学”为“我要学”,把学生从应试学习中解放出来,全面激发学生的潜能。②教学内容改革的具体做法。选用及编写合适的教材,制作相应的课件,强调工程应用实例的分析。根据实际需求,对课本内容进行整合、优化,满足理论知识够用、强调工程实践教学。据此将机电一体化原理课程分成三个模块:机械传动设计、伺服驱动(三大电机)部分、机电系统实现(软件、硬件设计),根据各专业毕业生工作实际对三个模块的课时、上机次数、作业量等进行分配。

2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

2.1教学方法改革①教学方法灵活多样。采用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方法相结合的形式,从单一的课堂授课模式转变为课堂讲授辅以图片、录像、投影、课件、实验等灵活多样的多位一体的新型教学模式,加强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能更直观、更形象地掌握知识,加深对机电一体化原理书本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运用。②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合理利用多媒体给学生上课,为了形象化的让学生更易接受所学理论知识,课堂上还要穿插些图片、幻灯片等。根据专业实验课的特点,理论部分略讲,主要讲操作中的注意事项,这样留出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动手操作;除此外,还要安排自组装实验,培养同学们的动手兴趣及能力。③创新性教学。将课堂教学与实践锻炼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涉及到实际工程应用的课程内容,布置学生在课外时间进行实训,并对实训成果进行评比,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④师生互动教学。教师授课中,善于提出问题,学生可进行讨论或争论,提出解决方案,教师适时引导,使学生从中领会教师思路,学会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方法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

2.2教学手段改革①组织老师进行本课程网络化建设,充分利用网络教学手段,将本课程的教学课程和习题集等资源逐步公开在校园网上,学生在课外可自主下载学习。②在教学内容上侧重应用,对于基本理论部分要少而精,多结合实例进行教学,并在教学过程中补充学科前沿内容,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加强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③进一步充实多媒体课件的内容,并进一步制作网络教学课程,网上系统库,网上答疑辅导信息平台等多种手段,弥补课件教学的不足之处。④加强实践性教学环境的建设,完善课程设计的内容,开设设计性实验、开放性实验,让学生自主构建简单的机电一体化系统,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优化教学资源,建设高水平教材

3.1教学资源优化。①理论教学资源的优化。a协调整合校内外资源,加强机电一体化原理课程的习题、试题库及网络资源建设;b邀请国内外一流的专家学者,开设基于多学科交叉产生创新意识的机电系统设计方面的系列讲座。②重新整合实践教学资源。a设计采用MATLAB、LabView等软件组成综合实验平台,在其上做相关机电一体化系统的仿真、验证实验;设计综合性、设计性及开放性实验并编写相应的程序和调试。b将科学研究积累的资源进一步转化为提升以本科教育为核心的人才培养质量的平台,构建不同层次的开发、测试、控制平台;c把握学科发展动态,分层次、有重点、创特色地开展普及性和专题性工程实践与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技巧,提升学生综合性、创新性思维能力。

3.2教材建设。①设立专项配套资金,鼓励教师从教学、科研成果中提炼素材;②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定期研究教材建设工作;③组织高学术水平一线教师与相关企业高水平专家一起,编写以传授机电控制原理、知识为主,辅以培养思维、启迪智慧模块的,能培养创新思维人才的优秀教材辅助学习材料。

4成绩评价方式和课程评价体系改革

采用考试、实验、大作业并重的方式改进成绩评价方式,建成并完善以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为指标的课程评价体系,设计综合成绩评价体系,并进行模拟考核加以改进。可采用考试、实验、大作业并重的考核方式,结合教师的科研项目,提出一个关于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的大作业。对授课教师授课效果的评价,既注重知识的获取更注重学生工程能力的提高。

5课程建设体系的主要特色及效果

第2篇:学机电一体化论文范文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教学;探索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3-0284-02

现代职业教育新的教学模式:专业基础理论与技能实践一体化,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正在实践与探索中。这种教学模式,是将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紧密结合在一起,以技能训练为主线,以突出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为重点,能较好地解决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的脱节问题,减少理论课之间及理论课与实习课之间知识的重复,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更适合机电专业领域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用人单位的需要。

1.机电专业一体化教学的意义

1.1 学生的素质适合一体化教学。目前技工学校学生基础差,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讲授抽象的专业理论课,导致学习兴趣不高,容易产生厌学情绪。理论课上真正系统理解掌握的学生不多,而实训课,由于受到理论学习程度的限制,无法深入,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机电一体化教学,可克服单门专业课教学弊端。由于在一体化的教学实习场地以一体化的师资对学生进行一体化的教学安排,因此能使每一课题都能讲授、示范、训练同步进行,突出了现场示范,增强了直观性,使学生能够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消化理论,让他们对知识产生亲切感,对机电设备产生熟悉感,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灵活性和创造性,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1.2 能提高机电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机电一体化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求机电教师不仅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讲授专业理论课,而且有熟练的操作技能指导生产实习,成为能"文"能"武"的"双师型"教师。既要了解机电专业的发展趋势,又要具有运用机电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开展有效教学及教研能力。教师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取长补短,找到"相结合"的最佳结合点、结合方法,使自身的业务能力、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都得到提高。

1.3 实现"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 "教学做合一"的思想适合于机电专业课的教学。使机电专业的学生对本专业能产生兴趣,只有理论联系实际,教育联系生活实践,学以致用,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真正培养出社会需要的既懂理论又会技能的技术工人。

1.4 促进机电专业教育模式的改革和发展。传统的机电课程教学模式是理论教学和实习分别进行,理论教学的内容与实习课题往往不符,出现了理论是这样讲的,而实习又练的是其它的,不利于充分发挥理论指导实践的作用。机电一体化教学可促进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融合,让学生在学中干、干中学,在学练中理解理论知识、掌握技能,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学生边学边练,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可明显改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素质,最终得到的是社会和企业的认可,提高毕业生就业率,为学校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和办学效益。

2.机电专业一体化教学的方法

机电专业一体化教学是复合型的教学型式,教师引导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教学中除了运用讲授法外,还应结合运用其他教学方法,例如:演示法,参观法,练习法(巡回指导),提问法及多媒体电化教学法,以加强学生对讲授内容的掌握和理解。机电专业一体化教学的方案,一般包括教学计划与大纲,教学组织与机构、教学设施与设备、教学评价等。

3.机电专业一体化教学的途径

机电专业一体化教学要有过硬的师资队伍。要实施机电专业一体化教学,不仅要求机电教师具有较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也要具有较熟练的实训技能,更要具有理实结合的教材分析及过程组合的能力,教师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双师型人才,更要具有创新综合能力。

3.1 传、帮、带。传、帮、带是快速培养年轻教师的一条最有效的方法。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认真选择好专业理论和实践经验都较丰富的机电教师担任一体化教学工作,让年轻教师或只有单方面教学经验的教师以学徒的形式跟着学习,拜师学艺,时间(一般为1-2学期),掌握一体化教学的方法、要求和步骤,为以后的独立教学工作打下基础,积累教学经验。在经过老教师的传、帮、带和培训学习后,年青教师对专业的理论与实训的结合有了一定的掌握,对一体化教学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学校要大胆地磨练、任用年青教师,让这些教师担任机电专业课程的一体化教学工作。当然,在具体的教学安排过程中,为了确保教学的顺利开展,在教学过程中可安排一名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作为指导教师,协助、辅导第一次担任机电一体化教学工作的教师上好这一门课程,这样既确保了教学的效果,也锻炼了任课老师,使任课老师能真正地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任课老师逐步趋向成熟。

3.2 加强校外培训。首先,组织机电教师到师资培训机构进行学习,强化实践性学习,使他们能更好更系统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起来。要让机电专业教师多到职业培训机构、企业,多接触生产实际,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培养他们的专业实践能力,他们才能有效指导学生的实训。其次,机电教师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通过教师的自我探究与反思,寻求解决方案的方法,唤醒机电教师专业发展的自觉意识,缩短理论与实践的距离,强化研究结果对教育教学实践的指导,提高机电专业发展的能力。

3.3 组织年青教师进入工厂。年青的机电教师利用课余时间,节假日进入工厂的生产一线单位,进行机电专业实践的锻炼学习,使理论与实践能够有机结合深入到机电行业生产第一线,参加具体岗位技能培训,以弥补其操作技能的不足,到企业去向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请教,在他们的实践角度来提升教师对机电专业理论的认识。重点了解机电新技术应用以及进行产学研实践探索。

3.4 从企业中引进相关师资。大力引进"能工巧匠"和各类机电专家,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双师型"机电教师队伍。一是引进具有"双师"素质的机电专业技术人员;二是聘请企业和社会上的机电行业专家,积极引进从企业退休的机电专业技术人员、特殊技能人才到学校做实习指导教师,并协助机电教师开展技能辅导。他们到学校任教,把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操作技能和机电新技术带入学校,传授给学生,也与本校教师相互促进,形成互补。

机电专业一体化教学有助于改善目前单调的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机电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拓宽学生的就业面,促进学校的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第3篇:学机电一体化论文范文

公共课   (0012)英语(一) (0015)英语(二) (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0429)教育学(一) (0020)高等数学(一) (0023)高等数学(工本) (0022)高等数学(工专) (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4729)大学语文 (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 (2198)线性代数 (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009)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0031)心理学 (0420)物理(工)

020105 金融 专 (0075)证券投资与管理 (0065)国民经济统计概论 (0055)企业会计学 (0066)货币银行学 (0043)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020107 保险 专   (0065)国民经济统计概论 (0066)货币银行学 (0043)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020203 会计 专 (0067)财务管理学 (0065)国民经济统计概论 (0156)成本会计 (0043)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020206 房地产经营与管理 专 (0172)房地产经营管理     (0169)房地产法

020207 市场营销 专 (0180)企业定价 (0065)国民经济统计概论 (0181)广告学(一) (0182)公共关系学 (0043)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020211 饭店管理 专   (0187)旅游经济学 (0189)旅游与饭店会计 (0194)旅游法规

030112 法律 专 (0242)民法学 (0261)行政法学 (0223)中国法制史 (0243)民事诉讼法学 (0244)经济法概论

030403 公安管理 专

040101 学前教育 专 (0386)幼儿文学 (0389)学前教育科学研究 (0388)学前儿童数学教育 (0393)学前儿童语言教育 (0390)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0395)科学·技术·社会

050102 秘书 专 (0345)秘书学概论 (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 (0346)办公自动化原理及应用 (0182)公共关系学 (0509)机关管理

050114 汉语言文学 专 (0529)文学概论(一) (0536)古代汉语 (0534)外国文学作品选 (0531)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 (0533)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

050207 英语 专 (0596)英语阅读(二) (0795)综合英语(二) (0597)英语写作基础 (0794)综合英语(一)

050208 日语 专 (0606)基础日语(二) (0608)日本国概况 (6042)日语写作 (0844)日语阅读(二) (0607)日语语法

050212 阿拉伯语 专 (6754)阿拉伯语综合技能(一) (6758)阿拉伯语阅读 (6759)经贸阿语及外贸函电 (6761)阿拉伯文化概况

050405 室内设计 专 (0708)装饰材料与构造 (0707)建筑设计基础 (0688)设计概论 (0712)建筑工程定额预算 (0706)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

050406 视觉传达设计 专 (0716)印刷工艺 (0688)设计概论   (0714)插画技法

080306 机电一体化工程 专 (2230)机械制造 (2195)数控技术及应用 (2159)工程力学(一) (2236)可编程控制器原理与应用 (2232)电工技术基础 (2237)自动控制系统及应用

080604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专 (2269)电工原理 (9033)电厂安全生产 (2301)发电厂电气主系统 (2300)电力系统基础 (9036)电气测量 (2277)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

080706 通信技术 专 (2269)电工原理 (2342)非线性电子电路 (2340)线性电子电路 (2360)数字通信原理 (2277)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

080801 房屋建筑工程 专 (2400)建筑施工(一) (2387)工程测量 (2396)混凝土及砌体结构 (2398)土力学及地基基础

081201 化工工艺 专 (2489)化工设计概论 (9902)石油化工工艺 (9052)氯碱化工 (2066)有机化学(二) (2481)物理化学(二) (9051)PVC工艺学 (2175)分析化学(一)

082207 计算机信息管理 专 (4754)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 (0342)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一) (2384)计算机原理 (2120)数据库及其应用 (2382)管理信息系统

100701 护理学 专 (2901)病理学 (2903)药理学(一) (2996)护理伦理学 (2998)内科护理学(一) (3001)外科护理学(一)

100803 中药学 专 (2932)方剂学(二) (2930)中医学基础(一) (2974)中药学(一) (3046)中药药理学

100903 药学与药品营销 专   (3023)药物化学基础   (7952)营销心理学

100905 中医推拿按摩 专 (6101)经络学 (2972)中医基础理论(一) (2974)中药学(一) (2068)人体解剖生理学

020106 金融 本 (0067)财务管理学 (0076)国际金融 (0077)金融市场学 (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020108 保险 本 (0067)财务管理学     (0071)社会保障概论 (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020115 经济学 本 (0143)经济思想史 (0142)计量经济学 (0138)中国近现代经济史 (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020216 电子商务 本   (0995)商法(二) (0906)电子商务网站设计原理 (0997)电子商务安全导论

020202 工商企业管理 本 (0067)财务管理学 (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0154)企业管理咨询 (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020204 会计 本 (0162)会计制度设计 (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0159)高级财务会计 (0161)财务报表分析(一) (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020208 市场营销 本 (0186)国际商务谈判 (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0055)企业会计学 (0098)国际市场营销学 (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020210 旅游管理 本 (0199)中外民俗 (0197)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 (0200)客源国概况 (0194)旅游法规

020224 房地产经营与管理 本   (3164)环境科学概论 (0055)企业会计学 (0182)公共关系学 (6569)物业管理实务

020226 商务管理 本 (0939)商业伦理导论 (0086)风险管理 (0154)企业管理咨询 (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0896)电子商务概论

020229 物流管理 本 (5374)物流企业财务管理     (0043)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5372)国际物流导论

020230 公共事业管理 本 (3312)劳动和社会保障概论 (5723)非政府组织管理 (0261)行政法学 (0182)公共关系学 (5722)公共经济学

020273 经济信息管理 本 (0910)网络经济与企业管理 (0342)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一) (4224)经济运用数学(二) (0896)电子商务概论 (2120)数据库及其应用

020282 采购与供应管理 本 (5374)物流企业财务管理   (3616)采购战术与运营

030106 法律 本 (0230)合同法 (5678)金融法 (0227)公司法 (0262)法律文书写作 (0263)外国法制史 (5680)婚姻家庭法 (0169)房地产法 (0228)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030108 律师 本 (0230)合同法 (0993)法院与检察院组织制度 (0229)证据法学 (0924)婚姻家庭法原理与实务 (0925)公证与基层法律服务实务

030203 社会工作与管理 本 (0280)西方社会学理论 (0279)团体社会工作 (0282)个案社会工作 (0281)社区社会工作 (0141)发展经济学 (0278)社会统计学 (0071)社会保障概论

030302 行政管理学 本 (0320)领导科学 (0319)行政组织理论 (0323)西方行政学说史 (0322)中国行政史

030401 公安管理 本

040102 学前教育 本 (0401)学前比较教育 (0409)美育基础 (0883)学前特殊儿童教育 (0403)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学 (0882)学前教育心理学

040105 教育技术 本 (0432)教育电视系统 (0438)教育电声系统及软件制作 (0423)电化教育概论 (0419)教育传播学 (0434)教育电视节目制作

040107 教育管理 本 (0454)教育预测与规划 (0451)教育经济学 (0458)中小学教育管理 (0449)教育管理原理 (0456)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040110 心理健康教育 本 (1427)生理卫生 (5624)心理治疗(一) (5627)职业辅导 (4158)个体咨询学 (5628)团体咨询 (0466)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5621)心理的生物学基础

040112 小学教育 本 (0464)中外教育简史 (0458)中小学教育管理 (6231)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学 (0466)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6230)小学艺术教育

040202 思想政治教育 本 (0033)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 (0483)科学思维方法论 (0321)中国文化概论 (0312)政治学概论 (0316)西方政治制度

040302 体育教育 本 (0496)体育测量与评价 (0487)体育心理学 (0503)体育教育学 (0500)体育科研理论与方法

050104 秘书学 本 (0320)领导科学 (0261)行政法学 (0321)中国文化概论 (0043)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0312)政治学概论 (0526)秘书参谋职能概论

050105 汉语言文学 本 (0540)外国文学史 (0819)训诂学 (0321)中国文化概论 (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0541)语言学概论

050113 中国语言文学教育 本 (6763)素质教育概论 (9020)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读 (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0541)语言学概论

050201 英语 本 (0600)高级英语 (0837)旅游英语选读 (0838)语言与文化 (0603)英语写作

050202 日语 本 (0609)高级日语(一) (0601)日语翻译 (0610)高级日语(二) (0611)日语句法与篇章法 (0612)日本文学选读

050410 美术教育 本 (0742)美术技法理论 (0744)美术鉴赏 (0747)美术教育学 (0746)美育概论 (0745)中国画论 (9008)艺术美学

050433 视觉传达设计 本 (5544)现代设计史 (5549)视觉传达设计概论 (0321)中国文化概论 (9008)艺术美学

060102 历史教育 本 (9027)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0770)中国近代史专题 (9017)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 (9009)宁夏地方史

070102 数学教育 本 (2013)初等数论 (2014)微分几何 (9032)初等代数研究 (2015)偏微分方程

070302 化学教育 本 (2053)结构化学 (0342)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一) (2051)物理化学(二) (2055)中级有机化学

080105 石油工程 本 (1137)钻采机械 (6336)油田化学 (1133)油气开采工程 (7745)工程流体力学(一)

080307 机电一体化工程 本 (2194)工程经济 (9028)工业造型设计 (2240)机械工程控制基础 (2202)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2241)工业用微型计算机 (2631)计算机辅助管理

080708 计算机通信工程 本 (2331)数据结构 (2194)工程经济 (2373)计算机通信网 (4735)数据库系统原理 (2371)程控交换原理 (2369)计算机通信接口技术

080806 建筑工程 本 (2440)混凝土结构设计 (3347)流体力学 (2404)工程地质及土力学 (2448)建筑结构试验 (2447)建筑经济与企业管理

082202 管理工程 本     (0090)国际贸易实务(一) (2627)运筹学与系统分析 (2382)管理信息系统

082206 工业工程 本 (2230)机械制造 (2194)工程经济 (2648)设施规划与设计 (2627)运筹学与系统分析 (2631)计算机辅助管理

082208 计算机信息管理 本 (2142)数据结构导论 (0910)网络经济与企业管理 (4735)数据库系统原理 (3173)软件开发工具 (2384)计算机原理 (2376)信息系统开发 (2382)管理信息系统

082218 电子政务 本 (3344)信息与网络安全管理 (0067)财务管理学 (3340)网站建设与管理 (3339)信息化理论与实践 (3336)电子政务理论与技术

090102 农学 本 (2676)作物栽培生理 (2660)植物学(二) (2677)田间试验与统计方法 (2672)作物育种学

090115 园林 本 (7902)园林景观设计 (2660)植物学(二) (5042)自然资源学 (7894)园林植物遗传育种

090202 林学 本 (3227)森林保护学 (2660)植物学(二) (5042)自然资源学 (3233)林业生态工程学

090403 畜牧兽医 本 (2795)动物营养与代谢病防治 (2789)家畜内科学 (2796)畜牧业经济管理 (2794)动物遗传育种学

100702 护理学 本 (3006)护理管理学 (3009)精神障碍护理学 (0182)公共关系学 (3059)医院管理学

100802 中药学 本 (2899)生理学 (3034)药事管理学 (3049)数理统计学 (3050)药理学(三)

100805 药学 本 (9031)天然药物化学 (9029)药学导论 (3034)药事管理学 (5524)药用植物与生物药学 (3029)药剂学 (2087)分子生物学 (3050)药理学(三)

第4篇:学机电一体化论文范文

[关键词]电影符号学;符号学;文化批评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2)22-0032-03

一跨学科的电影符号——文化批评

20世纪60年代以来,以麦茨为代表法国电影符号学家认识到电影是一种重要的文化形式。他们秉承索绪尔开创的结构主义传统,试图通过将结构主义语言学研究运用到电影研究,建立一种纯客观的、科学的解释电影意义的学科——电影符号学。

虽然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重要理论家的相继辞世,法国电影符号逐渐丧失其理论创新锋芒,但其多年的理论成果积累也相当可观,已经成为当代电影教学的固有部分。①

作为一种跨学科研究,符号学在当代的发展中,广泛吸收了结构主义之外的理论成果,如皮尔士的符号学理论等,进一步丰富了符号学的研究手段,带来了意义传达机制研究的革命性突破。

作为重要的大众文化形式,电影在法兰克福学派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当20世纪60年代英美文化研究(cultural studies)兴起时,电视在大众生活中占据了更为重要的地位,90年代互联网的兴盛更是带来了网络视频、游戏的全球化流行。这种变化导致电影在大众文化中的地位急剧下降。受此影响,自雷蒙·威廉斯以来,以伯明翰学派为代表的英国文化研究的重心就放在了电视及后来兴起的网络视频、游戏上。但近年来,随着电影制作与播映技术条件的革命,电影业开始了强劲复苏。②作为与社会发展变化密切联系的实践研究,文化批评(cultural criticism)③应该积极响应此变化,调整研究对象,在新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借鉴其他社会科学的最新理论成果,并将其应用于电影研究,推进对大众文化的理解与阐释。

在传统的电影研究中,法兰克福学派将电影视为典型的工业化时代的标准工业产品,对大众起到误导与蒙蔽作用,使文化降格,因此,对其采取了否定态度。

2002年伯明翰文化研究系的关闭,标志着文化研究进入了低潮期。在此之后,散布在全世界的文化研究学者们不断尝试借鉴各种社会科学的新方法、新成果,期待以跨学科和学科结合的研究方式将文化批评推进到新的高度。

本文介绍一些符号学理论在电影意义运作机制方面的应用,通过对具体电影文本的分析,探索具有可操作性的电影符号——文化批评模式的可能性。通过这一模式,电影文本如何传达何种意义将得到揭示,而对这种大众文化意义传播机制的揭示,正是文化批评的重要研究领域。

二、电影叙述、意识形态分析与文化

麦茨认为,电影意义的传达与人类语言的传达机制是相通的,因此,他提出将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应用于电影语言的研究,从而揭示电影的意义传达机制。将电影作为文本,通过对能指的分析,就能找出其所指。麦茨进而认为,在对电影文本进行分析时,应将重点放在符号文本的组合轴(syntagm),而非聚合轴(paradigm)上,因为聚合轴上的选择关系只体现在电影制作技巧方面。通过考察电影叙述(narration)④中相邻关系符号链的组合方式,可以揭示电影文本的意义是如何传达的。在此基础上,他提出“大组合段”的概念,将电影文本切分为不同的基本表意单位。研究这些表意单位所产生的效果,分析其语言学意义上的直接意指(denotation)与含蓄意指(connotation),能够揭示电影中不同的符号以及对符号的不同处理方式是如何影响意义传达的。⑤

在电影《2012》(2009年)中,一系列的镜头叙述制造带来了悬念,牢牢地吸引电影观看者对于主角一家及人类命运的关注。首先是科学家发现了深入地壳的印度铜矿与太阳活动的异常,末日的预警使美国总统与八国集团(包括中国)制定了紧急计划应对,末日来临从开始就成为一种揪心的悬念。在对末日危机的叙述中,神经质的预言家逐渐揭开了末日应对计划——在喜玛拉雅山建造方舟。同时,在电影中,男主角的儿子名叫“诺亚”,将沉的豪华邮轮取名“末日天启”(apocalypse),玛雅文明的末日预言导致大批的印第安人集体自杀,巴西圣保罗山上的基督像的坍塌,梵蒂冈西斯廷教堂穹顶的上帝与亚当的撕裂,这一系列的镜头及情节设计,使电影具有了神秘感,让电影观看者始终笼罩在一种宿命的氛围中。当末日来临时,黄石公园的火山大爆发、洛杉矶的陆沉、航空母舰砸向白宫,各地人群在天崩地裂时的惊慌失措,这一切末日图景在电脑特技的帮助下逼真呈现,带来了强烈的视觉震撼效果。而在电影结尾,方舟驶回人类发源地非洲,主角一家破镜重圆,强烈暗示了人类如诺亚在大洪水以后重新开始的未来。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电影《2012》所讲述的末日故事情节虽可以简单概括为“诺亚方舟现代版”,但通过电影生产者在叙述方式上的处理,将简单情节演绎得扣人心弦,加上现代电影制作技术,能够达到牢牢掌握电影观众注意力的效果。

但电影并不仅仅是讲述一个故事,在故事传达的同时,制作者对于一个事件的叙述处理方式也折射出他们对于事件的看法。也就是说,制作者的观念支配着电影文本的生产,随着叙述的展开而向电影观看者传达。对某一具体事件的观念的来源,起决定作用的是一种意识形态。这种认识将电影研究引入了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理论:作为与家庭、学校类似的非暴力国家机器,电影在制作时就已经将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带入其中,并通过电影的播映将这种想象性的观念体系以无意识的方式强加给电影观看者。⑥阿尔杜塞的理论在让-路易·博德里的《基本电影机器的意识形态效果》 一文中得到反映。⑦

在电影《后天》(2004年)中,电影制作人对墨西哥等拉美国家的歧视通过电影中的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显露无遗——贪婪的墨西哥人在美国遭难的时候要挟美国免除他们所有的债务。在电影《史前10000年》(2008年)中,虚构的史前版“白人联合黑人打败暴虐的伊斯兰统治者”,很难不让电影观看者想到与2003年爆发的海湾战争。世界最大的制造基地、2007年开始的全球金融危机中被视为“救世主”的中国,在电影《2012》的想象世界里,再次成为救世主——诺亚方舟的建造者。

上述电影文本所传达的意义,明确显示了意识形态在电影文本生产中的巨大影响。

在其后期研究中,麦茨也意识到结构主义语言学方法对于电影观看者反应研究的不足,并由此开始引入弗洛伊德与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但这种意图却因为其所求助的理论本身的合理性而引起反对。法国电影理论家让·米特里虽然推重麦茨对电影符号学的贡献,也开始认为麦茨的研究“走入了死胡同”。⑧

三、符号学新发展与电影文化研究

在一般符号学的当代进展中,不仅延续了结构主义的理论成果,而且将视野扩大到其他理论研究的成果借鉴上。

在对于符号的重新认识中,聚合轴选择对意义的影响受到重视。组合轴的每一点上,除了实际选择项以外,还存在其他选项,这就是聚合轴选项。而聚合轴上的不同选择,产生了不同的意义。通过考察实际选择项与未选择项的关系,以及不同的选择项可能带来的组合轴上其他各点的聚合轴选择项的变化,可以更加深入地揭示文本的潜在意义。

作为对结构主义传统的能指、所指二元对立的修正,美国学者皮尔士的符号学观点如符号的三分法也被引入。皮尔士将符号分为三个层面:再现体(representatum,符号的可感知部分,与能指对应)、对象(object)及解释项(interpretant),这样就将所指分为两部分——对象及解释项。⑨解释项概念的引入,提供了符号接收者对符号的具体化、个性化解释的理论依据,不仅使符号意义的开放性有了合理的解释,而且将电影观看者纳入意义生产的过程,使电影观看者的反映分析具有了可操作性。

从符号化过程的三个阶段来看,表意(signification)、传达(communication)及解释(interpretation)这三个阶段依次牵涉到电影制作者、电影文本及电影观看者。本处电影观看者不是一个同质的统一体,而是不同的个体或群体。对于个体电影观看者而言,以往的电影观看经验及知识,特别是对于类型化电影的观看经验,会对其观看过程中的反应形成一些固定的、模式化的影响。而对于作为群体成员的观看者而言,历史的、社会的因素会对于符号的解释构成决定性的影响。不同文化群体(community)的成员拥有一系列的约定俗成的文化解读方式,对于某些符号有着相似或相同的反应。这些因素在电影符号化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影响。

上述符号学成果在电影研究中的应用,使以往难以解释的不同电影观看者对同一部电影作出不同的解读这一现象得到了合理的解释。电影不再仅仅被视为一种传达固定的意义的文本,不同的电影观看者对于同一部电影可以有不同的意义解读。传统意义上的电影文本的制作者(编剧、导演、摄影师、剪辑人员等)不再因为拥有文本制作权而拥有对于文本意义的绝对控制。

在电影《2012》中,总统由一个黑人扮演,而在整部电影中,总统由于选择了与其国民一起面对死亡而非利用特权逃命。将这两点联系,电影则是传达了对于黑人的赞扬;但如果将黑人总统当选与电影中世界末日主题相联系,则大可以解读出对黑人当选的种族主义诅咒。在电影中,所有的拯救者——黑人科学家,主角家庭拯救者寇蒂斯、飞机驾驶员们,包括勇敢的船长式总统都无一例外地是男性;而抱怨的、哭泣的与享受特殊照顾的,则全选女性。这在拥护传统的电影观看者看来完全合情合理,但女权主义者绝决不会这样解读。对于影片中元素的选择,境外的电影观看者更多倾向于解读为向中国市场讨好。主角前妻的男友以及俄罗斯富翁情人的男友,相继在帮助逃亡中死亡,这当然可以解读为意外,但在传统的拥护家庭圆满的电影观看者而言,大可以解读为“第三者都不得好死”。

在文化批评的定义中,文化是“对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的描述”,⑩并不具有无条件的普遍性,它只属于特定地域的拥有相同或相似物质条件、精神信仰等的特定人群。面对同一文化文本,不同的参与者根据自己所属群体的独特观念系统与价值诉求作出不同的反应。文化批评中对于文本在具体社会文化语境中的文化行为的解读中使用的民族志(ethnography)研究方法,考虑到了文化行为意义的即时即地性(context-specific)。而符号学理论中阐释项概念的提出,不仅印证了这一事实,也提供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分析途径。

电影《2012》播出后,《纽约时报》网站的284位留言评论者仅给其平均两星半的评价,跟帖评论中绝大部分是愤怒指责,对电影中的歧视与偏见进行抨击。11但在《华盛顿邮报》网站的电影评论员却给其四星的评价,认为其充满了悬念,对电影中的特技所带来的视觉冲击效果更是高度评价,认为达到了后来者很难企及的高度。12

四、结语

当代文化批评理论将文化视为一种动态的社会运行模式,将具体的文化行为视为文化事件,从而将文化置入更为广阔的背景中,考察文本与社会历史环境的对话(negotiation)及后果。对于这一新动向,符号学的新理论成果,如各种隐文本的概念,也应该可以提供新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将符号学研究成果应用于电影作为一种文化文本的研究中,不仅使得文化批评有了对文本意义的客观的、可操作的分析工具,从而获得更大的可信度。但文化批评的实践性、实用化趋向也容易受到理论家的批评。

如李幼蒸在论及电影符号学的法国方向与美国方向的区别时,力陈符号学前者的“战略性”、“内在理论研究”相对于后者的“战术性”、“外在理论研究”取向,具有超越性维度上的优越性。13但即使是美国方向的所注重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只要避免过度的实用主义倾向,却正是理论的生命力甚至是合法性之所在。在思想史上,任何起到过重要作用的理论都必须经历一个世俗化的过程(这一世俗化并非是指理论本身以庸俗化去迎合现实需要,而是指将理论用于解释社会现状或未来状况的可操作性)。理论的合法性与真正力量最终还是在于其现实世界意义——是否有助于人们更好、更深入、更准确地把握社会现实,对其进行解释和利用其进行预测,而非其艰深程度。

由是观之,将偏重理论性的符号学研究与侧重实践的文化批评结合,正是人文科学的出路之所在。

[注释]

①⑤13 法·克里斯蒂安·麦茨著,李幼蒸译:《电影与方法》,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340页、第4~22页、第339~345页。

②尹鸿、石慧敏:《2008:中国电影产业备忘》,《电影艺术》,2009年第2期,第5~13页。

③⑩伯杰用“文化研究”专指伯明翰学派,而用“文化批评”强调本学科的多学科及跨学科性。参见王晓路等编: 《当代西方文化批评读本》 ,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14页、 第4页。

④本文采用的观点,将“narration”译为“叙述”,以强调其动态的意义。参见赵毅衡《“叙事”还是“叙述”——一个不能再权宜下去的术语混乱》,《外国文学评论》,2009年第1期,第228~232页。

⑥⑧李恒基、杨远婴编:《外国电影理论文选(修订本)》,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681~740页、第431页。

⑦吴琼编:《凝视的:电影文本的精神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8~32页。

⑨丁尔苏:《论皮尔士的符号三分法》,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4年第3期,第10~14页; 林建武 :《近年来国内皮尔士研究概述》,《哲学研究》,2005年第8期,第57~62页。

第5篇:学机电一体化论文范文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现状;数控机床;发展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工业科技成了当今重要的组成部分,机电一体化科技是必不可少的。机电一体化综合运用多个系统技术,主要包括机械、微电子、自动控制、计算机、信息、电力电子、软件编程等技术。机电一体化根据系统技术的优化组合合理配置,使整个工程技术能够达到多功能、高质量、高效率、低能耗。

1机电一体化概述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机电一体化作为一门自身体系的新学科,已经进入了各个高校专业设置。机电一体化由多个系统化技术组成,根据各系统的功能目标合理组织配置与分布,在多功能高效益、低耗能的情况下来显示出它的特点及利用价值,通过优化组织结构系统,使整个功能系统成为机电一体化系统而转变为机电一体化的产品。我们要先分清楚机电一体化的真正含义,绝对不能与机械电气化相混淆,机电一体化主要包括机电一体化技术和机电一体化产品:机电一体化技术是上述综合技术的融合,并不是简单的一些技术组合;而机械电气化则是属于机械技术发展到机械电气的一种转变趋势,机械电气的主要功能是它可以代替传统的机械来进行作业。但是如果说想要发展到机电一体化这一地步,其功能属性就不相同了,装入电子装置,或电子软件,就取代了这些机械零部件,还能产生一些新的功能,解决不少人工操作程序和机械自身的维护和诊断。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诞生,它既解决了人体感官问题也解放了人手脚劳累的问题,它是智能化的表现,也是机械电气化本质上的区别。

2机电一体化的发展状况

机电一体化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就已问世,在那个时期被称为初级阶段。在那个年代,战争促进了电子产品和机械产品的结合。战争结束后,经过了进一步的研发,慢慢地往民用方面转产,给战争后经济恢复带来了巨大的作用。在那个年代虽然研发了,但技术水平不高,机械技术和电子技术结合未达到一定的技术水平,从而没有大量的应用到各行各业。到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这个时期可称为机电一体化的中期,那是将产业兴旺发展时期,国家上马了大规模的集成电路和计算机技术以及温控电控技术,为发展机电一体化奠定了充分的物质基础。机电一体化到了20世纪末,经过广泛应用后,这种技术又向智能方向迈进。科学家们通过深入研究,逐步研制出微型计算机,光学也融入机电一体化,对现在的研制维系加工技术、光机电一体化和微电机一体化、人工智能技术以光纤技术迈进了一大步。网络的知识、科学的发展对研究机电一体化以其应用开辟了广阔的天地,促使我国工业的发展,机电一体化的逐步完善将形成一个完整科学运营体系。

3机电一体化的应用

当前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机电逐步走向整体化、数字化和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应用越发的广泛,机电一体化已应用到现代轻工、重工、军工等行业。下面以数控机床为例,简要说明数控技术在数控机床上机电一体化的应用。由原始的普通机床研制出现代的数控机床,经过了40多年的发展,在机床的结构、功能以及自动化操作和控制精度上都有了新的提高,主要表现在多主线式结构、开放性设计、紧凑型的结构、数控编程技术智能化、系统的多功能控制等。上述这些程序在数控机床上得到了推广和应用。

4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从国内外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和高新技术发展的方向来看,机电一体化的产品将朝着以下几个方向发展。

4.1智能化

智能化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机电智能化是科研工作者日益研究的目标,像高科技产品智能机器人的运用以及数控机床的应用,都很受欢迎。但智能化与自动化二者之间存在很大区别。智能化主要是运用多种科学技术手段,在控制理论的基础上,模拟人类的智能去思维判断,逻辑推理,具有主动的决策能力来取代人的脑力劳动,而取得更高的目标。

4.2数字化

微控制器产品的出现,给我们的机电产品进行数字化奠定了长期有效的基础,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机电数字化设计与开发开辟了道路,有利于将来数字化机电产品的远程操作和维护。

4.3网络化

近年来网络的兴起,给国家各行各业都带来了巨大的变革,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网络的全球化把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到一起,有利于人们了解全球的经济动态。而机电产品的成功,与其自身的质量是分不开的,随着网络的普及,远程控制和监视技术逐渐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当中。而远程控制的终端设备本身就是机电一体化的产品,它使人们在家享受高科技带来的好处。因此,机电一体无一不是朝着网络方向发展。

4.4微型化

微型化是把机电一体化产品向微型方向发展,如微机电产品,它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低耗能等特点,在军事、医疗等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微型机电一体化系统,它融合微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和软件技术,是机电一体化的新发展方向。

4.5绿色化

工业化发达了,随之而来人们的生活也得到了提高,经济上也得到了很多实惠,在物质上也得到了享受,同时,也给我们的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所以我们应该呼吁起来,保护环境,建设绿色家园。所谓绿色就是我们所用的产品必须是低能耗、低耗材、低污染,有利于回归自然的产品。在整体的设计、制造、使用过程中,对人的身体健康、对生态环境都是没有危害的,而且很多的资源都是可以分解再利用的,这样不仅使产品的可用率得到了提升,最主要的是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机电一体化绿色产品的发展前景非常可观。

5结语

机电产品一体化是现代许多科学家要研究的课题,随着新产品的研发,机电一体化技术产品占领了各行各业的市场,使我国各行各业制造发生了战略性的变革。传统的机械设计和制造退出了历史的舞台,朝着高性能、智能化、微型化方向发展,也给国家带来了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者:徐创业 单位:特变电工沈阳变压器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钟燕锋,王锦红,简志雄,黎川林.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机电一体化人才校企合作培养机制的探索与实践———以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为例[C]//中国自动化学会中南六省(区)2010年第28届年会论文集.2010.

[2]张艳萍.浅谈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及趋势[N].山西科技报.2009.

[3]于清洋,周维佳,李斌,李志强.一种适用于多指灵巧手的机电一体化驱动器概念[C]//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十一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2009.

第6篇:学机电一体化论文范文

【关键词】电视剧;意识形态;文化工业;公共行政;“电视剧场”

【中图分类号】G223 【文献标识码】A

前言:“电视剧场”及其“结构化”

电视剧是人类社会交往需要和媒介技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凝结形成的一种话语实践形式。对于当代中国社会而言,电视剧的出现,不仅标志着中华文明拓展了自身的叙事体系,而且成为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一个重要的文化表征。文学是电视剧的近亲,因此,关于文学的某些杰出研究成果能够为我们理解电视剧体制及生产提供有益的参照。在布迪厄(Bourdieu, P.)看来,文学是一种关系性的实在,文学体现为不同的个体和集团依据其权力、地位等客观关系而生成的网络或构造。布迪厄称之为“文学场”。“文学场”的生成和结构是社会结构的产物,因而理解文学场的发展同理解社会现实遵循同样的层次步骤:首先,“文学场”在整个权力场中的位置及其时间进展;其次,文学场自身所遵循的运行和变化规律的空间即文学场的内部结构,具体表现为个体或集团为了争取合法性而竞争占据的位置;最后,作为支配权系统的位置占据者的习性产生,最终形成完备的、一致的表达(布迪厄,[1992]2001:262-263)。相对于文学的盛大和深远而言,电视剧是一种改革开放以来兴起、市场化过程中趋于繁荣的新型文艺形式。尽管这两种文艺类型的历史、样态、气象迥异,然而它们都指向共同的人类学根源:人类本质力量发展所产生的表意需要。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也可以把布迪厄的“场”范畴运用于电视剧领域,将其理解为一个由社会交往、实践等客观社会关系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电视剧场”,电视剧体制即“电视剧场”的结构,电视剧生产意味着“电视剧场”中的个体和团体为获得更大的自主性而争夺象征资本,维持和巩固其在“电视剧场”中所占据位置和权力的“现实化”的实践。

我们对电视剧生产的考察也就此构成追问当代中国社会现代化历史叙事合法性的个案,我们将通过这项考察可能绘制出一个权力的“谱系”,从而揭示电视剧的表意实践如何将支配性权力转述为普遍性的神话。也就是揭示电视剧如何根据政治、经济权力的支配逻辑建构起相应的叙事传统,经过权力逻辑筛漏下来的砂粒即呈现为“历史”的内容。真正理解电视剧生产必须具备更深刻的历史意识。

断代一,1958-1977,直播电视剧时期

新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体现了当代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如果民主、科学以及社会主义等构成观念和思想领域的洋为中用,那么电视事业则属于器物层面的洋为中用。新中国建立初期,前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国家领导人和建设者们可资借鉴的现代化发展策略。在国家派遣的专家小组对前苏联和前东德电视发展模式考察的基础上,新中国于1958年创建了电视事业。北京电视台于1958年5月1日开始试播电视节目,9月2日正式开播,同年10月1日和12月20日,上海电视台和哈尔滨电视台相继开始播送电视节目。北京、上海和哈尔滨三家电视台奠定了中国电视事业的基础。1960年5月北京电视全从广播电台分离出来,对于电视剧文化史而言是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事件,这标志着“电视剧场”结构化和自主性开始生成。

自此进入对电视剧历史考察的第一个历史时期:直播电视剧时期,时间跨度大体上从1958年到1976年。具体的起点是1958年6月15日,北京电视台直播播出了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所谓直播电视剧,即节目播出时刻,演职人员在电视台专门的演播室内演出特定的剧目,现场表演经由演播室摄像机以及电子传播系统传播信号,最终在电视接收机屏幕上映现为图像。这里出现了一个有趣的悖论,尽管我们能够明确界定“直播电视剧时期”,但我们无法看到任何一部该时期生产的电视剧作品。我国电视剧的开端呈现为一个清晰的历史镂空。人们可以把这种状况直接归因于技术限制,由于当时尚缺乏磁、光记录手段,或者即使拥有磁带录像设备,也没有全面运用于电视剧制作,因而才采取“直播”电视剧的方式。然而,我们不满足于这种技术决定论的解释。

实际上,这一时期恰恰为反思电视剧特性提供了最理想的考察环境,我们从中可以深入电视剧这种文艺形式创立及其制度化的初始状态。尽管直播电视剧已经被接受为实在的文艺形式,却没有凝结成跨时空的实在对象。这里所遇到的矛盾说明,物质性无法涵盖电视剧的全部实在性。电视剧范畴不能被简化为个别产品客体的集合,而应当理解为在特定历史情境下、容纳多元化意图-目标(即意向性)的重复性实践所形成的结构,它在构成上涵盖了劳动(电视剧生产)和交往(电视剧观看)的关系领域。电视剧的本质特性应该归纳为:由延续性、可重复的生产和交往实践相互作用所形成的一种特殊结构。

电视剧的蜕变就发生在“直播电视剧时期”。我们可以看到电视剧如何利用广播手段摆脱演出的空间限制,如何遵从舞台戏剧的规则将小说等文学作品改编为剧作,如何应用电影的拍摄和镜头切换技术,如何逐渐脱离各种文艺形式的引力,最终演化为综合并超越上诉传统形式的新型文艺形式。在这个过程里,电视剧经历了同小说、电影、戏剧等文艺形式争夺象征资源并最终得以确立自身的自主性。

断代二,1978-1982,电视剧事业的结构化

“”延缓了“电视剧场”的结构化进程。但其危害性远不能同其它文艺形式――如文学、电影、戏剧等相提并论,毕竟那个时代的电视剧乃至整个电视事业还在襁褓中待哺,尚不具备文学、电影、戏剧等文艺形式那样成熟的体魄,还不足以成为“”推行文化专制主义的武器。因此,电视剧在“新时期”所面临着比其他文艺形式更为繁重的任务,除了承担所有文艺形式共同的使命,电视剧还必须接续被延误的“结构化”进程。我们可以将其概括为三大任务:第一,参与历史(主要基于“”反思)书写;第二,适应意识形态解禁的文艺创作和探索,对人民开展现代化“启蒙”;第三,在同政治、经济以及其他文艺形式的互动、张力下,塑造自主性的“结构化”电视剧空间。

根据自延安时期以来逐渐形成并经20世纪50、60年代延续的主导文艺思想,对包括电视剧在内的所有文艺形式的本体论共识认为,文艺是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社会生活是文艺的内容源泉,文艺反映现实,文艺具有阶级性,文艺从属并服务于政治。虽然在1978-1982期间已经发生了显著的意识形态转型,围绕这种传统文艺思想的争论逐渐升温,但它依然延续下来,并为电视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此时期内,电视剧的工具性压倒性地排斥了表现性,无论反思“”历史、抚慰人民心灵抑或适应文化解禁的创作,几乎毫无例外地充当了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修辞形式,成为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武库中的一种新武器。其他文艺形式也在很大程度上依循这样倾向。这有助于我们理解当时各种跨领域的一致主题涌现的动力,例如,刘心武、卢新华、张贤亮等作家创作的一批文学作品溅起的涟漪扩散到电影、戏剧以及电视剧领域,汇聚成为一道“伤痕”文艺景观。其中代表性的“伤痕”电视剧作品包括《女友》(1980)、《新岸》(1981)、《蹉跎岁月》(1982)等。

尽管电视传播技术的发展帮助电视剧超脱了“直播”,但电视剧遭遇了更多的外部制约因素。其一,在党和国家的控制下,包括电视在内的大众传媒处于“一体化”格局:国家所有的所有制关系,性质属于事业单位,纳入行政级别体系的等级结构,党委宣传部主管下以宣传为主导的运行模式。电视剧的发展必须适应和遵从意识形态的需要。其二,仍然同“一体化”格局密切相关,在强大的政治意识形态控制下,各种文艺形式依据预设“参数”运行在各自的轨道上,风格、美学、题材、方法等趋于同质化。饶有兴味的是,对于电视剧发展而言,这种状况却转化为难得的契机:恰恰由于“一体化”意识形态要求,电视剧获得一个有制度支持的生存空间;又由于表达上的同质化,使电视剧能够模仿或吸收其他文艺形式的方法构造自己的修辞表达。我们据此将该阶段描述为百家喂哺时期的结构化时期。

在1979年以前,电视台的一个稳定且雄厚的节目来源是电影制片厂的影片供应。但随着20世纪70年代末逐渐铺开的国家传媒政策调整,电影行业实行经济核算和自负赢亏,一个最直接的后果是电视台遭遇节目资源危机。如何应对片源危机成为1979年8月举行首次全国电视节目会议的核心议题,为解决电视台片源问题,会议号召全国有条件的电视台都大办电视剧,并且组织进口和译制外国影视片。

由于国家传媒政策调整引发片源危机所采取的积极应对,进一步加强了“电视剧场”的自主性程度。大办电视剧政策的成果五光十色地呈现在1980年的电视荧屏上,电视剧广泛涉及工业、农村、军旅、少儿、知识分子等题材。继电视剧生产数量提升之后,电视剧作品质量问题逐渐凸显。1980年10月和11月,中央电视合中国戏剧家协会、中国电影家协会等机构召开两次座谈会,分别以电视剧创作和电视剧本创作为研讨主题,提出电视剧创作风格多样化、侧重儿童剧目创作、要求反映现实生活上更加解放思想、探索体现民族特色的创作方法、以及消除话剧痕迹等。电视剧在强化自主性和三大任务的压力情势下,用近乎禁欲主义的方式取消了享受和炫耀,谦虚甚至谦卑地向相关文艺形态求教发展之道。1981年2月,在全国电视剧编导经验总结会上,应邀作专题报告者均为电影界的专家和导演,电视剧获得的最大教诣在于,明确社会效益同提高电视剧质量密切关系。随着电视剧逐渐形成对其自身应当遵循的运行规律和发展模式的认识,“电视剧场”的内部结构渐趋稳定,专事编剧、导演以及其他演职人员构成电视剧生产者主体,电视台担当电视剧作品的投资和发行机构。同时,各种电视专题刊物陆续创刊,诸如《广播电视杂志》、《大众电视》、《中国广播电视》、《电视月刊》等,逐渐拓展了建构电视剧理论和专业意识的空间,它们会同其他报刊、杂志一道成为沟通生产者、批评者与受众之间的评论互动网络。1981年4月在京召开的第三次全国电视节目会议,为“电视剧场”的自主性夯筑了至关重要的支撑,这次会议设立全国性的电视剧评奖活动,评比了1980-1981年播出的电视节目,遴选出28部电视剧予以褒奖,逐步形成了电视剧的评价机制和评奖制度。此项评奖活动于1983年正式命名为“全国电视剧飞天奖”。

另据统计数字显示,到1981年底,全国电视接收机拥有量已达1000万台,电视观众数量约达1亿。即使不计当时电视接收设备生产、电视节目制作传播和城乡居民消费能力的限制,这种增长态势已经显示了“电视剧场”的发展潜力。1982年是通向自主性的“电视剧场”的关键一年:1月,中国电视剧艺术委员会成立;5月,广播电视部成立;9月,首家电视制片厂即北京电视制片厂(后更名为北京电视艺术中心)成立。

断代三,1983-1990,美学迷恋时期

20世纪80年代,精神界的“大爆炸”同现实社会关系的重组构造了中国历史中一个巨型的“能指星系”。已经取得相对独立的“能指”――诸如政治、经济、哲学、文学、电影等彼此碰撞、吸引,新的表意言说立场和空间诞生,特定“能指”也在新的时空架构中生成和塑造着自身的生态系统。“新时期”以来诸客观关系的深刻变革撕裂了旧意识形态,改革开放、现代化迫切需要新的“启蒙”以弥合“词”与“物”的断裂。因此,新型意识形态的建构意味着上层建筑的适应性重构,重新建造认识和理解“现实”的航船,重新探索构成“现实”的秩序,以及更重要的是对“现实”做出合法的表达或阐释。

电视剧当然应该为跻身于这个年代而庆幸。因为历史赋予包括电视剧在内的所有文艺形态以克服意识形态断裂、重建“词”与“物”合法秩序的庄严使命。传统上以历史唯物主义原则建构起来的宏大“革命史叙述”的意识形态霸权,伴随意识形态断裂而在多元话语的论辩锋芒之中,文化上的“”逐渐撤销或者被突破,改革开放向西方思想颁发了限制性“准入许可”,知识分子以及艺术家近乎狂热地吸收和利用各种思想资源对历史展开批判与反思,以及围绕启蒙和现代化展开论争,逐渐酝酿形成炽烈“文化热”。对文艺而言,最大的获益来自美学论争而孕育出审美体验的解放。历史就这样将电视剧抛入了一个条件优越的环境:“思想解放”促成相对宽松的文化政策给电视剧预留了丰裕的话语空间;文学、艺术、电影等文艺形态冲锋陷阵为电视剧开辟了充裕的根据地;“文化热”为电视剧生产出充足的思想资源;日益解放的社会审美体验为电视剧开拓出肥沃的土壤。还有一个不能忽略的优势:1979年初开始的商业广告的投放为电视台的电视剧制作带来显著的资金“开源”效果。

1983年相继发生的几个事件影响了“电视剧场”的结构特征。3月,继原有的全国性电视剧评奖之后又推出“大众电视金鹰奖”,原有的全国性电视剧评奖活动也随后正式更名为“全国电视剧飞天奖”;10月,中国广播艺术团电视剧团、中央电视台电视剧部、电视剧艺术委员会制作部合并组成“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各省陆续建立类似机构,电视剧生产从此进入了制作中心的模式。

电视剧与艺术的关系以及电视剧美学建构也深刻地影响到“电视剧场”的发展。在1983年召开的全国电视剧导演艺术理论座谈会上,时任广播电视部长的吴冷西呼吁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电视剧艺术理论;1986年召开全国电视剧题材规划会议上,时任部长的艾之生提出电视剧必须处理好的六个关系中,[1]再次强调提出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问题。给电视剧以“艺术”的名份成功地将电视剧的理论探索同意识形态认可并主导的美学理论实现对接。又恰逢20世纪80年代的美学和方法论的热潮,电视剧理论建设也混迹其间造成一股颇有声势的美学迷恋。1987年2月和3月,中国电视剧发展史学术研讨会和全国电视剧美学研讨会先后举办,主题集中在电视剧的艺术特征、美学特征方面。此期间又有为数甚众的电视刊物出刊,在“电视剧艺术理论”或者“电视剧美学”名义下刊发了大量论文,北京广播学院甚至开设了“电视剧学”。1986年5月,广电部为加强对电视剧的管理,提高电视剧创作质量,还颁行了电视剧制作许可证的管理制度,又从制度上保证了“电视剧场”生产和资源的独占。另外,到20世纪80年代末,全国超过半数的家庭拥有电视接收机,电视观众数字更高达6亿,电视剧获得了庞大的受众资源。

然而,深刻的历史意识总能够发现同历史的辉煌伴随着的反讽,并且在反思的砧板上使曾经坚信的历史必然性现出原形,使我们得以穿透历史云层笼罩审视电视剧制度和生产发展的历史特性。一方面,“电视剧场”的结构化始终处于政治意识形态荫翳下,它的“结构”源于遵从权力的他律性而建构起来的秩序规则;另一方面,文学、电影、戏剧等文艺形态巨大的历史身影、桀骜的精神锋芒以及伟大的作品,更加衬显出电视剧的精神贫乏。在权力和精神的重压下,电视剧养成了类似阿多诺等理论家揭示的“权威性格”所指称的特性:盲目顺从和迷信权威。最突出的表现在于,体制和生产上顺从依附权力,理论建构上攀附艺术。

从表面上看,“电视剧艺术”的理论建构同电视剧体制相配合,使“电视剧场”的“结构”显得非常坚固,甚至经受20世纪80年代的“文化热”和精神界的震荡也毫发无损。然而,这种坚固实际上以“封闭”为代价。这样一来,“电视剧场”中唯一可能使电视剧培育自我意识和批判反思精神――如文学、电影等文艺形态所具备的那种――的苗床也随之僵化了。尽管20世纪80年代是当代中国最具交往特征、最富于辩论精神的年代,这种时代气质的获得在很大程度上受惠于大众传媒的发展,但电视剧并没有被知识分子倚重,除了电视剧“场”趋于封闭之外,他/她们或许已经在敏锐地察觉到电视剧日趋表现出反交往精神的独白倾向。

断代四,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文化工业和公共行政之间

“为人民大众的文艺”在冲出1992年这个历史隘口之后蔓延为汹涌无边的“大众文化”。戴锦华以“镜城”隐喻20世纪90年代的这股大众文化涌流,即各种彼此相向而立的文化镜像“相互叠加、彼此映照,造成了某种幻影幢幢的镜城景观”(戴锦华,1999b:6-7)。在戴锦华看来,大众文化逐渐以“愈加有力而有效的方式参与者对转型期的当代中国文化的构造过程”(同上:1),并且申明文化研究不应当端坐在精英的高台上“俯瞰”大众文化,而应当破解通俗、流行形式中对社会现实施以遮蔽、建构或者合法化的“隐形书写”。尹鸿干脆把90年代称为中国文化从文化审美向文化工业转变的“大众文化的霸权时代”(尹鸿,1999:3-5),经济体制改革、泛大众文化消费群体的形成、迅速发展的电子媒介、意识形态对文化控制的相对宽松以及消费社会的形成等因素为大众文化的霸权蓄积了力量。这类研所凝结形成一种考察大众文化的范式:将大众文化视为历史范畴,置于社会-文化转型的框架下,引入权力、意识形态、阶级、民族、性别、认同等多元话语变量,从而建构起理解当代中国的现代性的历史语境。

另一个颇具声势的范式则在后现代主义的旗号下集结成力量。1985年杰姆逊(Jamson, F.)在北京大学以“文化理论与后现代主义”为主题的系列讲座,后现代主义开始成为中国学术界引入的新型理论能源。后现代主义的理论生命在市场化进程中迸发,尤其是勃兴的消费现象和大众文化,后现代主义逐渐浮为20世纪90年代的关键词。后现代主义大众文化研究的脉络纷繁复杂,在此尝试简要概括为三种态度:其一,主张大众文化和消费是孕育着颠覆独裁潜力的自由之路(张颐武、陈晓明);其二,认为后现代主义作为理论尤其适宜理解市场化中国的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同时,后现代主义又体现为一种文化实践,其中孕育着大众民主的力量(张旭东);其三,将后现代主义视为现代主义和现代性规范工程的辩证否定,后现代主义的真正意义在于对启蒙、现代性的批判性反思(汪晖)。概而论之,后现代主义范式主要围绕中国社会、大众文化和后现代性三大范畴展开理论建构,但随着对“后现代性”的态度在标尺上的滑动,也相应地表现为理论特性的差异。例如我们所概括的三种态度即含有对后现代性的不同预设,在态度上分别由完全接受“后现代性”的实在性到只在反思“现代性”的前提下谈论“后现代性”。

以社会-文化转型或者现代性-后现代性语境为底座,无疑足以支撑电视剧的重量。然而,关于电视剧的体制和生产以“场”的结构化过程的考察,却又有助于我们看清更多的细节,触摸被“大众文化”平滑的篷布包裹和遮掩的棱角。

尽管1993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标志着围绕“市场”与“姓社”、“姓资”的争论象征性平息,但争论的余震继续回荡在传统上被称为意识形态领域;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中国在同世界接轨的寄托下日渐加深全球化的介入程度。因此,市场化转轨对于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社会启蒙而言,首要的任务便是扩充启蒙的领域,除社会主义政治精神的启蒙之外,又纳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启蒙使命。这一变化给许多同时充当“意识形态形式”或者“精神形式”的各种形式的“文艺场”造成内部结构的扰动,市场经济正式成为除政治权力之外各种“文艺场”为维护自主性而必须面对的另一股力量。换句话讲,“场”的自主性不仅要抗拒政治权力争夺象征资源,现在还必须抗拒市场的经济力量以争夺资本资源。以电影为例。市场化以来,“电影场”首先围绕理论和实践做出结构化的调整。“第五代”身上体现出来电影的社会角色定位中意识形态成分的收缩,迅速演变为这样一种有代表性甚至主导性的观念:电影首先是一门工业,其次才作为艺术(邵牧君,1995);在生产实践上的显著变化是贯彻以票房为原则的所谓“商业美学”的类型电影再度繁盛于院线。“好看”的诉求意味着市场和商业价值介入而引起相应的“场”再结构化,所以,其自主性的维护始终处于抗拒权力和市场的张力之下。

我们在先前的断代考察中已经看出,“电视剧场”本身首先仰赖于意识形态权力为它划定的特定空间,其结构化过程即“规划”、“装修”和“改造”那一块预留空间。[2]与电影、小说等文艺形态的“艺术性”传统遭遇的张力状况不同,电视剧的“艺术性”或者“美学”实际上表现为某种有待话语填补的空间,它本身即电视剧“场”结构化的部分。随着90年代市场经济体制渐进,大众传媒的运作处于意识形态和市场双重资源配置机制作用下。这种状况引起了电视剧体制和生产的“结构”变迁。

变化从电视剧告别艺术转为文化工业开始。虽然在80年代“艺术”附会的狂热中也曾有人持“非艺术”的论调,但电视剧在90年代告别艺术并非这类论调的胜利,真正的动力恰恰来自“电视剧场”对市场力量的适应性调整,也就是说,电视剧在激情拥抱“商品化”之际便已抛弃了曾经怀抱的“艺术之梦”(赵路,1993)。商品化夷平了各种文艺形式在表达维度上形成的从高雅、精英到通俗、大众之间的等级结构,造成了内容维度同表达维度之间以及不同文艺形式的创作之间的某种“民主”效果。

电视剧毫不避讳地以“通俗”为关键词重新构建了自身的特性。1993年在京举办的“通俗电视剧研讨会”便对电视剧的通俗性作了系统的论证。陶东风将电视剧的“通俗”特性归纳为:首要追求物质消费和生理、将娱乐上升为本体、通俗电视剧注重像普通商品一样的市场效益(陶东风,1993);童道明则强调电视剧之“通俗”的本性特征,集中体现在“内容展现的平民化和非英雄化”(童道明,1993)。更重要的是,电视剧的通俗和娱乐取向也得到了许多著名文艺家的支持,在一次包括作家、戏剧家、评论家、导演和演员在内的电视剧座谈中,[3]他们一致为电视剧的通俗和大众化鼓动与欢呼。例如,王蒙认为电视剧是为老百姓提供“文化休息”的一种大众化娱乐文艺形式;陈建功强调通俗电视剧必须照顾老百姓的审美道德水准;刘恒也强调电视剧应当给最普通的观众带来娱乐,为大众服务不能否定这样的要求;王朔则指出“好看”和“对得起专家”在通俗电视剧中不能兼顾;郭启宏也主张电视剧本身就是一种通俗文艺,对于普通市民阶层而言,应当强调电视剧的娱乐性。概括而言,电视剧由“艺术”附会转向文化工业,是商品逻辑向文化延伸,是通俗对艺术置换,这意味着人们不再以“个性、创造性、批判性、超越性或者如本雅明所谓‘韵味’这样的概念来评价和要求文化,而是以大众性、娱乐性,甚至畅销性来衡量文化的意义”(尹鸿,1999:13)。

我们将这种大众文化繁荣的历史时期界定为“晚期大众化”,以示与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来所确立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之“大众性”的发展和差异。同20世纪80年代围绕政治民主、改革开放和主体意识启蒙的“现代性”文化相比较,“晚期大众化”则显示了中国现代化进程在全球化情境下同资本主义世界接轨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复杂性和独特性,用费孝通先生的说法就是“前工业文明、工业文明、后工业文明的发展是交叠的和交织在一起的”(费孝通,2005:67-68)。

概括起来,“晚期大众化”即这样的状况:现代性与后现代性混织成嘈杂的声部;踞于上层建筑“高空”的精英文化经受着大众文化的荡涤,大众文化颠覆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美学律令,使日常生活本身审美化;随着金钱蹿升为一种关键的“媒介”,曾经统一于“主体性”的个体分化为两个层次,其一为强调参与公共生活的公民,其二是基于私有财产确认的私人或者消费者。公民层次依然处于语言媒介、现代性的心灵模式主导,以金钱为媒介的交往形式则日渐统治着私人层次。我们在这里触及到市场化以来中国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变迁:社会主义民主的变迁。具体说就是个人由市场化之前作为社会主义公民的政治界定,现在则进一步扩展为享有法定权利和义务的公民和合法拥有私有财产的私人(消费者)。这构成我们理解20世纪90年代以来电视剧发展的历史和文化语境。

尽管市场和经济对20世纪90年代电视剧体制和生产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但不能因此将“电视剧场”结构变迁的动力简化为经济,更不应就此“电视剧场”作为上层建筑的判断。相反,市场化引起“电视剧场”的结构转型生动地诠释了阿尔都塞(Althusser, L.)关于上层建筑的“多元决定”论断。也就是说,上层建筑的结构塑造并非单纯由经济决定,事实上,经济、政治、意识形态都在发挥着不容厚薄的作用,这三方面互相影响,并且各自拥有相应程度的独立性(Althusser, 1971:134)。无论强调电视剧作为文化抑或商品或者干脆谓之文化商品,都不能忽略电视剧的表达维度:电视剧戏剧化再现了各种现实的社会关系,随着剧情象征性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矛盾,并力图在观看的文化消费中重构主导意识形态,在公民和私人层次上将个体“唤询”、建构为适应政治启蒙与市场经济启蒙要求的具体的主体。

本文把这种机制描述为一种特殊的美学化“公共行政”。中国的电视事业的性质属于社会公共服务机构,虽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逐渐实现了产业化转型,改变了先前“一体化”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格局,但是意识形态控制的收缩、产业化运行并不意味电视的社会公共服务性质应当被改写。相反,这种局面本身构成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政治变迁的一个关键进程,市场机制的引入改变了传统的社会管理以官僚体系为主的行政组织形态,前文围绕电视剧“场”结构化的探讨已经揭示,即在确定的话语空间里,通过重复性实践形成的包括内容维度和表达维度的“结构”的过程,现在我们可以进一步认识电视剧“场”所在的既定空间的性质,它首要地作为国家的“公共行政”空间。将个体“唤询”为具体的主体即因此而成为一种特殊的美学化“公共行政”,它动用了“语言”和“金钱”两种不同性质的媒介进行主体“唤询”。

在当代中国,无论是民间话语还是学术话语,似乎都将电视剧作为一种“不言自明”和“自然而然”的存在,不像其他艺术类型拥有自己复杂的定义体系和历史叙事。这也从一个侧面解释了为什么中国电视剧事业经历了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到文化工业,再到公共行政的复杂变迁,在其话语场内却没有出现任何身份危机的表达。本文试图揭开掩盖在电视剧身上的这层面纱,揭示其在媒介特性和社会关系的多重作用下所体现出来的历史变迁。这一历史过程与当代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构成高度的同构性。也就是说,只有从中国社会变迁的具体语境下,我们才能开始言说中国电视剧体制和电视剧话语的形成、发展与变化。

注释:

[1]所谓六大关系包括:数量与质量的关系;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关系;题材多样化与突出重点的关系;学习马克思主义与电视剧创作的关系;电视剧工作者与群众的关系。

[2]在这里表现出“电视剧场”同“文学场”、“电影场”等的显著差别,“电视剧场”以已经确定的空间为前设条件,而文学、电影等“场”生成的必要前提则是获得空间。

[3]参加漫谈者包括:作家王蒙、陈建功、刘恒和王朔,戏剧家郭启宏,评论家马也,导演鲁晓威,演员李雪健、王志文和马羚。详细内容请参考《电视艺术》1993年第5期:《且为大众鼓与呼――通俗电视剧十人谈》。

参考文献:

[1][法]布迪厄著,刘晖译,《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和结构》,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2]2001,

[2]费孝通著,《费孝通晚年思想录――文化的传统与创造》,长沙:岳麓书社。2005年

[3]戴锦华著,《隐形书写――9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

[4]洪子诚著,《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

[5]彭宁、何孔周,〈电影为什么上不去――谈文艺民主与电影艺术〉,文载《人民日报》。1979年1月21日

[6]邵牧君,〈电影万岁〉,文载《世界电影》1995年第1期。1995年1月

[7]陶东风,〈双重文化语境中的中国大众文艺〉,文载《电视艺术》1993年第4期。1993年4月

[8]童道明,〈通俗电视剧的本性特征〉,文载《电视艺术》1993年第4期。1993年4月

[9]尹鸿著,《镜像阅读:九十年代影视文化随想》,深圳:海天出版社。1999年

第7篇:学机电一体化论文范文

关键词:职业学校;电工电子;机电一体化专业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3-02

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我校于几年前把全校专业整合成机电、物流、信息三大专业群,其中,机电专业群包括数控、模具、机电一体化三大专业方向。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已被国家列为21世纪最急需的十大专业人才之一,是就业领域广,就业前景非常好的专业,该专业主要培养能进行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并具有初步设计开发能力的中级技术人才。学生经过三年的学习,能够掌握机、电、计算机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必备技能。

机电一体化专业开设众多专业课程,《电工电子》课程是其中一门专业基础课程。由于机电一体化专业设置的时间不长,很多学校对中职《电工电子》课程在该专业中定位不准,教学模式不符合专业实际,造成教学效果不好,不能为其他课程更好地服务。笔者拟针对如何在机电一体化专业中开展《电工电子》课程教学提出一些自己的见解。

《电工电子》课程在机电一体化专业中的定位

长期以来,机电一体化专业在《电工电子》教学方面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学生全面掌握电工、电子线路的基础知识,掌握电子设备、电子产品的常用元器件及材料的基本知识,具有操作和使用常用电子仪器、仪表的能力,具有阅读电子整机线路的初步能力,具有电子设备、电子产品装配、调试、检测、销售与维修的技能,因此,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往往注重理论教学,把传授系统的理论知识作为课程教学的出发点。虽然以理论为主的考核方式有利于学生系统掌握知识点并完善知识结构,可为将来从事研究工作打下基础,但结合职业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就会发现,这种教学存在很大的问题。首先,职业学校学生的基础知识普遍较差,自主学习能力不强,因此大部分学生面对枯燥无味的理论教学会提不起兴趣,学习该课程会呈现越学越难的现象,最终甚至可能导致部分学生放弃该课程。其次,职业学校学生毕业后大部分会被分配在生产第一线,不是搞研发、做设计,而是操作机器、控制生产或者排查故障等一些实操性强的工作,这种教学模式会导致学生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相当一部分用不上,而能用上的技能又不具备的状况。

《电工电子》课程是集电工、电子知识和其他科学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的课程,它除了在机电专业中设置以外,在电工电子、电子技术、汽车维修等专业同样开设。在机电一体化专业中,《电工电子》课程应是一门实践性强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在专业课程设置中应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具有基础性、应用性和实用性的特征,而且,它在机电一体化专业中的定位要有别于其他专业。在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设置中,这门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了解电工、电子技术在机电一体化行业中的应用与发展概况,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生产的问题,在维修电工、电子电路分析与简单设计等方面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同时,为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生产实习和就业上岗打下扎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如何开展《电工电子》课程的教学

教学内容设置应有别于电子技术应用、汽车维修等专业 电子技术应用等专业要求学生必须掌握较扎实的电工电子理论知识,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接着学习其他课程,否则就会造成知识脱节。在这些专业里,《电工电子》课程设置的课时会多得多,开设的相关科目也会很多。但是,在机电一体化专业里,《电工电子》课程只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让学生掌握一些最基本的电工电子常识,能为其他课程服务就够了,完全没有必要追求太多的复杂理论知识。无论是电工基础,还是电子技术基础,都是概念、理论内容多,内容难学,范畴也太广,如果按照传统的课程结构教学,肯定会造成学生理论知识学得不深,实践知识缺乏的局面。《电工电子》课程在机电一体化专业里最多开设一学年,每周4课时,因此,电工电子内容必须少而精,讲授一些与其他课程有关联的知识点,能为其他课程服务就足够了。如电工方面可以设置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直流电路、正弦交流电路、三相交流电路、变压器等内容。电子技术方面可以设置常用半导体元器件、整流和稳压电路、各种放大电路、数字电路基本知识、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等内容。梳理好教学大纲,定好教学内容,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淡化理论知识,注重实践效果 职业教育的最终培养目标,是要求学生具有实践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要求学生掌握技能去完成某种工作活动。实践性教学是理论联系实际、提高操作技能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应用型人才不可缺少的一环,加强实践性教学也是形成中职教学特色的重要举措。比如在讲授“晶闸管”一课时,笔者先组织学生安装一个“可调光的台灯电路”。安装成功后,学生对电路产生了非常大的兴趣,很想了解电路调光的原理,这时笔者引导他们认识到调光最重要的元件是晶闸管,那么,他们自然对晶闸管知识充满了兴趣。再如,在学习串联型直流稳压电源电路时,首先以学生常见的直流电源引入,比如用各类电池、充电器和学生实验台上的直流电源给学生感性的认识,接下来以变压、整流、滤波、稳压四个环节为直流电源组成部分,学生使用示波器进行测量、比较,让学生自己明白以上四个部分的作用。接着通过各种充电器的输出电流和电压的不同引入器件的选择,从稳压环节引入串联型直流电源,采用分立元件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际电路的焊接和测量,最后从稳压效果、焊接质量、个别问题提问等环节对学生进行考核。这样,通过注重实践、淡化理论,学生不但掌握了技能,也通过实践掌握了理论知识。

尝试多种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不应该只停留在课堂上讲理论或实验室里做实验,还应探讨用更多的教学手段来提高教学效果。(1)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现在很多学校教室都配备了多媒体平台,开展多媒体教学已不是难事。利用多媒体教学有助于解决学时少、内容多的矛盾。用传统方法教学,因经常要在黑板上作图、推导公式,费时较多,教师普遍反映该门课程课时紧张,为赶课时,不得不简化或放弃许多对教学有益的作图。采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可省去教师大量板书的时间,增加教学信息量,有助于解决学时少、内容多的矛盾,同时,有助于将抽象的内容直观化。电工电子课程理论性强、内容抽象,在传统教学方式中往往只能在理论上进行论述、推导、验证和说明,并借助一些公式来阐明问题,很难给学生较直观的印象。另外,有些实验也因为设备的限制不能开展。而多媒体课件中可插入视频、动画,将电路的实际工作情况展现给学生,融视听技术于一体,把抽象的问题变得更为直观、更易理解和掌握。(2)与实际生产相结合。职业学校的学生要成为现代化建设生产第一线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就不能闭门读书,而必须走向社会,投身社会实践,接触专业生产,在实践中与普通劳动者相结合,了解社会,了解生产实际。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多让学生接触实际生产,以让他们感受到所学知识的重要性。要以产促教,鼓励学生深入生产实际,把教学活动与实践生产紧密结合起来。

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社会的需求变化很快,使得中职的教育内容、教学方法都必须及时更新,与时俱进,否则将会与时代脱节。我们在教育过程中要不断钻研新内容,摸索新思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鲍加农.机电一体化及专业课程设置[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4(1):11-14.

[2]盛德芳.浅谈职业学校机电一体化[J].成才之路,2007(9):69-70.

[3]路百秀,崔锋杰,王民江.教学做合一 构建中职专业课教学模式[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8):109-111.

[4]赵杰华.职业学校专业课课堂教学方法探讨[J].科教文汇,2010(9下):71,136.

[5]李扬华.电工电子教学改革的新尝试[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8):172.

[6]朱洁.新时代下电工电子专业教学构思及其教学改革探究[J].新课程,2010(11):309-310.

[7]孙昕.关于职业学校电子电工专业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J].考试周刊,2011(20):176-177.

第8篇:学机电一体化论文范文

主考学校

2015年10月17日

2015年10月18日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09:00~11:30

14:30~17:00

09:00~11:30

14:30~17:00

3020109

国际贸易

浙江工商大学

00009政治经济学(财)

00058市场营销学

00088基础英语

00091国际商法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0089国际贸易

00041基础会计学

00090国际贸易实务(一)

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5156经济学原理

3020118

餐饮管理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00984酒水知识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0978烹饪工艺学(二)

00980烹饪原料学(二)

3020167

文化产业管理

浙江传媒学院

00067财务管理学

02126应用文写作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0504艺术概论

00505文化管理学

00507文化政策与法规

00181广告学(一)

00182公共关系学

03459文化市场学

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1144文化经济学(一)

01146中外文学史论

07191视觉文化与传播

3020205

人力资源管理

嘉兴学院

00009政治经济学(财)

00147人力资源管理(一)

00165劳动就业概论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

05087统计学概论

00071社会保障概论

00164劳动经济学

00166企业劳动工资管理

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0043经济法概论(财)

00144企业管理概论

00152组织行为学

3020207

市场营销

浙江工商大学

00009政治经济学(财)

00058市场营销学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0178市场调查与预测

05087统计学概论

00041基础会计学

07146消费者行为学

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0043经济法概论(财)

00144企业管理概论

06481经济应用文写作

3020209

旅游管理

浙江工商大学

浙江师范大学

00187旅游经济学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6944中国旅游文化

00189旅游与饭店会计

00190中国旅游地理

06177旅游公共关系

00191旅行社经营与管理

00193饭店管理概论

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0192旅游市场学

06011旅游学概论

06481经济应用文写作

3020215

电子商务

宁波大学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工商大学

00058市场营销学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0888电子商务英语

00892商务交流(二)

00898互联网软件应用与开发

00041基础会计学

00090国际贸易实务(一)

00894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基础

00900网页设计与制作

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0889经济学(二)

00896电子商务概论

00902电子商务案例分析

3020228

物流管理

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00058市场营销学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7008采购与仓储管理

07033物流设备应用

00145生产与作业管理

04729大学语文

07031物流管理概论

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0043经济法概论(财)

00144企业管理概论

3020231

劳动和社会保障

浙江财经大学

03312劳动和社会保障概论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0166企业劳动工资管理

03313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制建设

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3320劳动和社会保险统计与计算机应用

3020313

销售管理

浙江树人大学

00058市场营销学

00185商品流通概论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00054管理学原理

10510连锁与特许经营管理

00177消费心理学

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3020319

中小企业经营管理

浙江工业大学

00147人力资源管理(一)

02126应用文写作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0020高等数学(一)

00148国际企业管理

00177消费心理学

00182公共关系学

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3030111

律师

宁波大学

00922经济法原理与实务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5679宪法学

00262法律文书写作

00918民事诉讼原理与实务(一)

00919刑法原理与实务(一)

00920刑事诉讼原理与实务(一)

00921商法原理与实务

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0226知识产权法

00917民法原理与实务

00923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一)

05677法理学

3030112

法律

宁波大学

浙江工商大学

00242民法学

02126应用文写作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5679宪法学

00245刑法学

00918民事诉讼原理与实务(一)

00995商法(二)

00260刑事诉讼法学

08707合同法原理与实务

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0244经济法概论

00923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一)

05677法理学

3030202

社会工作与管理

杭州师范大学

00266社会心理学(一)

00275社会问题

00279团体社会工作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0272社会工作概论

00274社会政策与法规

00281社区社会工作

00071社会保障概论

00182公共关系学

00277行政管理学

03350社会研究方法

04729大学语文

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0034社会学概论

00273社会工作实务

04264社会福利思想

3030301

行政管理

浙江工业大学

00147人力资源管理(一)

00292市政学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0107现代管理学

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

00182公共关系学

00277行政管理学

03350社会研究方法

04729大学语文

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0040法学概论

00312政治学概论

3040101

学前教育

浙江师范大学

00384学前心理学

00389学前教育科学研究

00394幼儿园课程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0385学前卫生学

05823儿童文学概论

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0383学前教育学

3040103

小学教育

浙江师范大学

00405教育原理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0406小学教育科学研究

00407小学教育心理学

00410小学语文教学论

00408小学科学教育

00411小学数学教学论

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0412小学班主任

3040109

心理健康教育

浙江师范大学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6049心理学导论

06052青少年心理学

02111教育心理学

06054心理咨询与辅导

02068人体解剖生理学

06051心理卫生

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2109心理测量

02110心理统计

06050人际关系心理学

3040124

义务教育

东北师范大学

09278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

09282小学品德与社会教育

00407小学教育心理学

00429教育学(一)

00408小学科学教育

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0412小学班主任

09284小学音乐教育

3040301

体育教育

浙江师范大学

00485运动解剖学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0487体育心理学

00484学校体育学

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0494中学体育教学法

3050104

汉语言文学

浙江师范大学

00031心理学

00529文学概论(一)

00535现代汉语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0429教育学(一)

00530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

00506写作(一)

00531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

00534外国文学作品选

05823儿童文学概论

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053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一)

00533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二)

3050207

英语

浙江师范大学

00595英语阅读(一)

00596英语阅读(二)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0795综合英语(二)

00831英语语法

00522英语国家概况

00597英语写作基础

02635经贸英语

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0794综合英语(一)

06009初级翻译技巧

06010旅游英语

3050208

日语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

00607日语语法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0606基础日语(二)

00608日本国概况

00605基础日语(一)

00843日语阅读(一)

04729大学语文

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0844日语阅读(二)

3050301

广告

浙江工商大学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8710广告学概论

00635广告法规与管理

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0636广告心理学

00637广告媒体分析

3050308

新闻学

浙江大学

00024普通逻辑

00633新闻学概论

00655报纸(新闻)编辑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0530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

00654新闻采访写作

00657新闻心理学

00653中国新闻事业史

00853广告学(二)

04729大学语文

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0034社会学概论

00040法学概论

00656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

3050322

网络编辑

浙江工商大学

00037美学

00633新闻学概论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0908网络营销与策划

03340网站建设与管理

00321中国文化概论

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0416汉语基础

04869大众传播学

3050407

音乐教育

浙江师范大学

00031心理学

02126应用文写作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0429教育学(一)

00728中学音乐教学法

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0721基本乐理

07975音乐欣赏(一)

3050409

美术教育

浙江师范大学

00031心理学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0429教育学(一)

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0741中学美术教学法

3050444

环境艺术设计

中国美术学院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0708装饰材料与构造

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0688设计概论

3050445

动漫设计

中国美术学院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7189视听语言

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3080604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浙江大学

02269电工原理

02302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0022高等数学(工专)

02271电机学

02301发电厂电气主系统

02198线性代数

02275计算机基础与程序设计

02300电力系统基础

02304电力系统自动装置

04729大学语文

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2273电子技术基础(二)

02277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

3080704

电子技术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02269电工原理

02342非线性电子电路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0022高等数学(工专)

02344数字电路

02353办公自动化设备

02198线性代数

02275计算机基础与程序设计

02340线性电子电路

02348电子测量

04729大学语文

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2358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02614控制电机

3080801

房屋建筑工程

浙江大学

02391工程力学(二)

02400建筑施工(一)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0020高等数学(一)

00170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

02387工程测量

02393结构力学(一)

02394房屋建筑学

02396混凝土及砌体结构

04729大学语文

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2389建筑材料

02398土力学及地基基础

3081301

印刷包装技术

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00058市场营销学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4471印刷原理与工艺

02841印刷包装材料学

03722企业实用英语

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1509包装企业管理

02493印刷色彩学

3100701

护理学

浙江大学

02901病理学

02997护理学基础

03621社区护理学导论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2996护理伦理学

03000营养学

03179生物化学(三)

06803药物学(一)

02113医学心理学

02895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

02998内科护理学(一)

10292健康评估

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2899生理学

03001外科护理学(一)

03002妇产科护理学(一)

03003儿科护理学(一)

06951人体解剖学

3100803

中药学

浙江中医药大学

02930中医学基础(一)

03042中药炮制学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3034药事管理学及法规

03046中药药理学

02974中药学(一)

03038中药化学

03044中药药剂学

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3035有机化学(四)

03037药用植物学

03040中药鉴定学

4020105

金融

浙江财经大学

00075证券投资与管理

00139西方经济学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0072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

05087统计学概论

00041基础会计学

00066货币银行学

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0043经济法概论(财)

04719金融会计学

4020166

会展策划与管理

浙江树人大学

02126应用文写作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3872会展营销

00054管理学原理

00178市场调查与预测

08722会展策划与组织

00182公共关系学

03877会展项目管理

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0043经济法概论(财)

03875会展概论

08725会展客户关系管理

4020201

工商企业管理

浙江工商大学

00009政治经济学(财)

00058市场营销学

00147人力资源管理(一)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5087统计学概论

00041基础会计学

00055企业会计学

00090国际贸易实务(一)

00145生产与作业管理

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0043经济法概论(财)

00144企业管理概论

06481经济应用文写作

4020203

会计

浙江财经大学

00009政治经济学(财)

00067财务管理学

00157管理会计(一)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5087统计学概论

00041基础会计学

00155中级财务会计

00156成本会计

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0043经济法概论(财)

06481经济应用文写作

4020211

饭店管理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00058市场营销学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0188旅游心理学

08639饭店人力资源管理

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0199中外民俗

06011旅游学概论

4020234

物业管理

浙江工业大学

02126应用文写作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5563房屋机电基础知识

05566物业管理与ISO9000-2000

00107现代管理学

05565物业管理法规

06569物业管理实务

00174建筑工程概论

00182公共关系学

05567房屋维修与管理

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0043经济法概论(财)

00176物业管理

05564物业智能化管理技术

4020311

空中乘务

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

00058市场营销学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4571航空服务礼仪概论

00182公共关系学

01428民航乘务英语

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0199中外民俗

01431空中乘务基础

05102民航概论

4050102

秘书

浙江工商大学

00854现代汉语基础

01513文书与档案管理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4754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

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

00644公关礼仪

03292公共关系口才

00321中国文化概论

00346办公自动化原理及应用

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0144企业管理概论

00509机关管理

00514外国秘书工作概况

4050224

韩国语

浙江树人大学

01104初级韩国语

01113韩国语阅读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0089国际贸易

01105中级韩国语(一)

00182公共关系学

01110韩国概况

04729大学语文

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1117韩国语写作

06011旅游学概论

4050226

商务英语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00058市场营销学

00088基础英语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

00795综合英语(二)

00090国际贸易实务(一)

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0144企业管理概论

4050303

公共关系

中国计量学院

00058市场营销学

00266社会心理学(一)

00642传播学概论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0107现代管理学

00644公关礼仪

00646公共关系写作

00182公共关系学

00645公共关系策划

00853广告学(二)

03350社会研究方法

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0034社会学概论

00647公关语言

4050402

服装艺术设计

浙江科技学院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0677服装材料

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0683服装市场与营销

4050404

工业设计

中国美术学院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4844工业设计史

4050405

室内设计

浙江科技学院

00716印刷工艺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0708装饰材料与构造

10073人体工学

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0688设计概论

10076预决算概论

4080301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浙江工业大学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10279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

00022高等数学(工专)

02159工程力学(一)

02187电工与电子技术

02185机械设计基础

02191机械制造技术

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2189机械制造基础

4080304

模具设计与制造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

台州职业技术学院

01618机械工程基础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1620模具材料与热处理

01624模具软件(UG)

05511现代模具制造技术

01622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01632压铸模及其它模具

02220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

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1626模具软件(PRO/E)

01628模具数控加工

01630级进模与自动模

01639企业管理与技术经济

4080306

机电一体化

宁波大学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2234电子技术基础(一)

02185机械设计基础

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2358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02614控制电机

4080701

计算机及应用

宁波大学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02142数据结构导论

02316计算机应用技术

02318计算机组成原理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0022高等数学(工专)

00342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一)

04730电子技术基础(三)

00894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基础

00900网页设计与制作

04729大学语文

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0896电子商务概论

02120数据库及其应用

02323操作系统概论

4080744

数控技术应用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2187电工与电子技术

01666金属工艺学

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7743机械设计基础(一)

4080765

计算机控制技术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

台州职业技术学院

02269电工原理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1644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04730电子技术基础(三)

01640电器与电机

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1642可编程控制器(西门子)

01649电器控制与PLC

4081322

食品质量与安全

中国计量学院

01616食品科学导论

02517食品微生物化学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0988食品营养学

02066有机化学(二)

03266食品分析技术

02516食品生物化学

02520食品工艺学

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2064无机及分析化学

05746食品卫生学

07853仪器分析(三)

4081702

汽车运用技术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师范大学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2187电工与电子技术

06921汽车机械基础

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4946汽车发动机原理与汽车理论

4082207

计算机信息管理

浙江工业大学

00893市场信息学

02316计算机应用技术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4754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

00022高等数学(工专)

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

01263visual basic 数据库应用

02141计算机网络技术

02384计算机原理

06627网站建设与网页设计

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0144企业管理概论

02382管理信息系统

07759visual basic程序设计

4082209

建筑经济管理

浙江工业大学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4156建筑工程经济

06936建筑法规

00170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

02658建筑工程项目管理

04400建设工程合同管理

02275计算机基础与程序设计

02396混凝土及砌体结构

03410工程造价

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0043经济法概论(财)

02389建筑材料

02655建筑施工(二)

4082238

产品质量工程

中国计量学院

01614现代质量工程(一)

02026电工电子学

02197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二)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0020高等数学(一)

01615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02641技术监督法律法规

02643质量管理(二)

04729大学语文

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1612机电产品质检技术

07766标准化

4090114

园林

浙江农林大学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6637园林树木学

06634园林植物遗传与育种

08720艺术欣赏

04729大学语文

08721园林施工与管理

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2428园林植物栽培管理

06635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

4100801

药学

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00058市场营销学

03031药物分析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3026药理学(二)

03034药事管理学及法规

03023药物化学

10062基础化学

10063医学基础

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2535有机化学(三)

03024生物化学及生化技术

03029药剂学

10064生药学

5090504

淡水养殖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11973水产繁殖育苗技术

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4302新型农民文明素养

11949农产品物流管理

5090638

农产品营销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0137农业经济学(一)

17959网络营销(一)

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4302新型农民文明素养

11949农产品物流管理

5090639

社区管理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11955社区物业管理

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0335乡镇文化建设

04302新型农民文明素养

5090640

农家乐经营与管理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11969观光农业开发与经营

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9篇:学机电一体化论文范文

关键词:电影理论 早期电影 白话现代主义 集体感官机制 新文化史

在早期中国电影这个较新的研究领域里,至今最引入注目的海外理论探索,来自张真的《“银幕艳史”:电影文化,城市现代性与中国的白话经验》(美国芝加哥大学1998 年博士论文)和张真的导师米连姆•汉森2000年在美国《电影季刊》上发表的文章《堕落女性,冉升的明星,新的视野:试论作为白话现代主义的上海无声电影》。(1)张真的博士论文于1999年获得美国电影研究学会最佳博士论文奖,实为在美国研究非西方电影的博士论文中的上乘之作。经过几年的修改,张真将于2005年在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出书,新题为《银幕艳史:上海电影与白话现代主义,1896 - 1937》,重点与汉森的文章更为接近。(2)虽然从师汉森与汤姆•甘宁,张真在自己的研究中发展了汉森的白话现代主义和甘宁的早期电影理论,并参考近年国内外陆续发表的研究早期中国电影的书籍。(3)当然,“早期电影”在中国的电影史中的概念与西方电影史的分期不同,可从1905年中国电影的诞生算到中国有声片发展多年后的1937年,因此,1937年成为汉森和张真研究中的下限年。(4)汉森文章的中文翻译现已刊登在《当代电影》2004年第1 期。这样,在“中国电影百年”这一大的学术语境中讨论白话现代主义和早期中国电影之间的关系,现在时机已到。

汉森将自己的理论区分于注重封闭式叙事的“经典好莱坞电影”的两大电影理论主流:其一,心理分析-符号学理论(以及与此产生的意识形态的机构理论);其二,近十多年来发展的形式主义-认知学理论。这样,我们可以把汉森的理论归为西方电影理论发展的第三条途径,而这一发展的背景是西方文科领域近来“文化转向”后对文化史的偏好。用张真的话说,汉森的理论“将有关现代性的哲学争论的焦点从心智移到身体,从预言移到现实,从上层建筑移到下层建筑,从崇高移到低俗,从个人移到集体”。张真跟随这一学术方向的转变,在自己的研究中力求“通过上海国际性的电影文化的镜头,建构一个中国现代性的文化史”,“一个以电影为中介的情感方式的文化史”,或更简单地说,“一个电影的感官史”。以下我用“集体感官机制”、“白话现代主义”和“新文化史”为题,评述汉森和张真对早期中国电影的理论探索,并提出我自己的例证和见解。

作为集体感官机制的早期中国电影

汉森的理论中几个关键词包括“感官”(或“感官机制”)、“直接性”、“情感性”(affect)、“空间”(horizon)和“公共领域”等。按汉森看来,经典好莱坞电影在世界上的垄断地位与电影的经典性质(即永久性和普遍性)的关系不太大,而与电影能为海内外的大批观众提供一种经历现代化和现代性的感官—反射空间的关系更大。她把“感官-反射空间”定义为一种话语形式,通过这种形式,个人经验可能在公共领域里他人的表达和承认中找到共鸣。而且,这种公共领域不只包括印刷媒体,也在视觉和听觉媒体中流传,产生感官的直接性和情感性。换言之,除了好莱坞的圆熟的故事和叙事方式及其强大的经济、文化资本外,汉森认为感官经验(即视、听、闻、味、触、动等感觉)也为好莱坞立下不可磨灭的功绩,使其电影成为世界上最流行、最有力的大众娱乐形式。

要构建一个电影的感官史,并因此要注意到电影诞生前后的视觉性和观影模式(spectatorship),这也说明为什么这十多年来早期电影的研究已跨越电影本身而涉及其他类型的视觉,如全景景观(panorama)、腊像展览、商店橱窗等等,以及这些新的视觉模式产生时的机构和环境。(5)在早期类似于电影的种种经验中,这些与动感联系密切的感官机制在学术研究中倍受关注:都市街道漫游,百货商店购物,旅游(尤其是火车旅行),以及在早期中国电影中屡见不鲜的舞厅歌舞和汽车驾驶。媒体间的及文本间的互指性因此成为早期电影研究的一大特点,而与先前的两大电影理论相反,如今电影宣传、发行和放映(即环境)受到的重视远比电影故事和叙事(即文本)为多。电影文化(如公司宣传、明星、影迷杂志等),印刷文化(如畅销故事、歌曲、漫画、广告等),都市文化(如电影院、建筑风格、内部装修、时装、卫生等)种种方面已成为早期电影研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游乐园和杂耍戏院提供早期电影的放映场所,插图报纸和刊物将电影带入一个渐渐兴起的公共领域,其中各自异同的、有时相互竞争的话语通过视觉和听觉模式广泛流传。其实,我们不妨用“听觉漫游”一词来描述中国30年代初默片中的主题歌的流传方式:灌制成腊盘在影院中用留声机对着银幕播放,印成单张歌谱在书店和音乐店销售,由电台播放传入千家万户,或由人们在教室和公共集会上放声高唱。(6)

在理论叙述上,感官机制因此被认为在经典电影形成之前占据一席主要地位,进而对早期电影的美学产生积极影响。甘宁分析有关卢米埃尔兄弟最早在巴黎放映纪录短片的“神话”,据说当时那些难以置信的观众的身体反应包括高声惊叫、仰身躲避和逃离座位等。甘宁由此推断早期电影的两大美学特征:“吸引人”(attraction)和“惊动人”(astonishment)。早期电影是“吸引人的电影”(以区别需要思维投入的经典电影),直接抓住观众,用耳目一新的技巧(如魔术表演、夸张动作和幽默小品)吸引他们,以一系列视觉冲击和身体震撼(动作的短暂性,而非经典电影中的场景的连贯性)攻击他们,产生强烈的惊动感(不可思议)和一种视觉与身体焦虑交错的矛盾经验。(7)通过“展示的”(即表现的,而非再现的)模式,早期电影提供了一种强烈的感官经验,并满足了当时盛行的视觉好奇心和对新的知识的视觉渴望(表现在前述全景景观和腊像馆展览等)。甘宁认为,观看卢米埃尔兄弟电影的早期观众经历的吸引和惊动是一种直接“与现代性的遭遇”。我们可以猜测,这“现代性”当年同时体现在推动火车头前进的机械技术和反映惊人影像的电影技术。

有关巴黎早期电影放映时观众的身体反应的神话凸显了直接性和情感性的问题。张真这样推测早期中国电影对观众的情感效果及其“医疗功能”:影院内的眼泪和笑声创造了一种“集体的感官机制”,它“帮助观众消解、缓冲和克服现代生活中的惊讶和疲惫,进而释放在社会转型中产生的高度压力”。她指出“”一词充分体现了电影的情感性,同时表达了“快速之感”和“快乐之感”。由此类推,我们是否也可以这样重新修正徐卓呆早年的“影戏即戏”之说:此“戏”乃“游戏”(“游”则“流动”,“戏”则“玩耍”),戏当然是早期电影欣赏不可缺少的心理条件之一?含讽刺意味的是,与“”类似的词(如“快乐”和“开心”)在当年表达的是沉醉于都市消闲和享受的人生态度,为自诩文化上“保守的”鸳鸯蝴蝶派文人典型所有,这里在“集体的感官机制”的理论框架中却产生了出乎意料的“现代”意义,即帮助观众适应现代都市生活。有趣的是,1925年徐卓呆与汪优游合办开心电影公司,目的即是生产让观众“开心”欢笑的“滑稽剧”。(8)但我们不妨追问,难道这原本主要起于商业的目的就因早期电影的“感官机制”自然而然地就具备“现代”意义?

“”所隐含的“快速满足感”无疑诠释了早期电影理论概念中的直接性和情感性,二者又在作为中国特有类型的武侠电影中充分体现出来。武侠电影之吸引人和惊动人的程度在20 年代后期达到“自杀性加速”的创作高峰,影响波及东南亚市场。(9)张真正确地指出中国观众对武侠电影完成传统故事中“腾云驾雾”和“飞行千里”等视觉奇观的惊叹,这些奇观本来只出现在静止的文字描述或故事插图中,如今却在银幕上通过现代科技栩栩如生地展现“空中飞体”和“飞剑行刀”。(10)但是,武侠电影技术上的现代性并不能消解其意识形态上的保守性,而历史上正是这保守性使武侠电影普遍受到舆论的谴责,最终导致南京政府1931年颁布禁演令。

考虑到视觉、动感及其他感官相关联的技巧内容,武侠电影的放映的确提供了一种可称为“公共的”或“集体的”感官机制,通过这种机制观众想象性地认同银幕上的英雄男女,并因此获得。然而,如武侠电影所示,早期电影的公共放映所产生的“集体感官机制”本身并不一定产生一种“集体的主体性”。不错,作为一种正在形成的公共领域的一部分,电影院提供了产生观众某种“主体间的”(intersubjective)关系,但这些具体是哪种关系则需要我们因时因地调查。像张真那样将早期电影视为一种传播“情感知识的渠道”是一回事,但我们研究具体传播了什么知识、谁在传播、传播给谁、为什么目的、产生什么效果等却是另一回事。简单地说,我们不应该让早期电影的“科学魔术”及其“动人的”景观遮蔽我们的批评视野,而忽略调查集体感官机制背后的东西。

这里举两个中国早期放映的例子来说明我对感官机制的直接性和情感性的质疑。第一个例子是一次放映中国默片《哪吒出世》(1927)时,一对虔诚的观众竟在影院内面对银幕上的神灵烧香礼拜:早期电影感官的直接性和情感性效果在此一览无余。(11)即便可以按张真所说,用此例子证明早期电影“帮助观众消解、缓冲和克服现代生活中的惊讶和疲惫”,我们也无法忽视这一纯粹的迷信之举,而将其视为恰当的“现代性”经验。第二个例子众所周知,好来坞影片《不怕死》(1929)在上海放映时,洪深对其辱华内容忍无可忍,跳上影院前台,呼吁观众抵制此片。洪深曾留美在哈佛大学深造,当时任教复旦大学,并兼职明星公司的电影剧作家兼导演,是上海一位著名的文化人,这次居然在公开场合被拘留,幸亏舆论一致谴责,洪深迅速得以释放。(12)此例子证明,好莱坞影片的感官直接性和情感性效果可能如此之佳,反过来损害了自身在海外的经济利益,并促使中国观众起来抗议它的意识形态内涵。

我提醒大家不要盲目接受集体感官机制说的主要原因是,早期电影研究不能只停留于描述感官表面,而忽略调查电影话语的意识形态内涵。汉森其实已经意识到这点,在理论上联系电影的公众性和感官-反射的空间时指出:“此处的公众为最普遍意义上的,指一种话语格局或过程,社会经验由此在主体间的、可能是集体、甚至是对抗性的形式内得以表达、理解、商讨或抗争。”(13)由此推断,早期电影所产生的集体感官机制从来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单一整体,而是充满了复杂性和矛盾性,这些复杂性和矛盾性来源于在电影这感官-反射的空间中流动的多种意识形态和话语,因此也影响了在公共场合中的一系列退化、屈服、商讨或抗争等迥然不同的策略。

作为白话现代主义的上海默片

尽管汉森对公共的概念似乎灵活,白话现代主义与意识形态的关系仍不和谐。汉森是这样解释她为什么在定义现代主义时选择白话(vernacular)而不用通俗(popular):“白话一词虽然含糊,但其日常、日用与语言、熟语、方言的方面的联系使我选择这词,而不用通俗,因为后者在政治和意识形态上过分受限制,在历史上同样不确切。”白话的灵活性(因此产生上文所提的意识形态的含糊性)使“白话现代主义”概念中的“白话”本身缺乏准确性,因为白话用以界定现代主义主要是因为它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或更确切地说,我认为是与现代生活中物质、质体和感官层面的联系)。

在早期中国电影这个语境中,张真是这样处理白话的不确切性的:她一方面追溯“五四”时期新文学运动中被后世忽略的质体层面(如胡适早期白话诗中身体磨难的意象),另一方面挖掘晚清上海文化中自创的洋泾浜英语,正是这种“白话”的不稳定性和混杂性(hybridity)使得它能够跨越不同的语言、文化和地理所造成的鸿沟。张真认为,早期中国电影的话语功能酷似洋泾浜白话,混合本来不相干的因素,构成一个感官-反射的空间,以吸引和震撼观众。白话因此可以理解为“一个相互的连续体,一种现世的技术,一个翻译的机器,一种文化的感官机制”。从这个理解中,我们仿佛可以看出类似意识形态说的电影机构理论的影子,因为二者都强调电影的功能性,虽然白话现代主义本意上是不受意识形态过分限制或事先限制的。由此,我们又一次发现白话现代主义与意识形态的不和谐的关系。

如果不谈意识形态这个话题,汉森对电影视觉和接受的新空间的阐述推动了早期中国电影的研究。她建议我们分析这些诸多的层面:“电影的主题,电影的场面调度和视觉风格,电影叙事的形式策略,包括演员表演、人物塑造和观众认同等方式,以及电影对某一特定的接受空间的指认和在此空间中的作用。”看了30多部中国默片后,汉森发现这些影片风格上的混杂性,“一种为正在形成的、异质的、不稳定的公共领域提供多样开放点的混杂性”。白话现代主义因此以开放性和非排他性为特点,以区别经典电影的封闭性和排他性。但是,汉森既指出风格上混杂性的多样(意识形态)后果,同时又不愿意具体命名这些意识形态的混杂性,所以在她的白话现代主义理论中留下矛盾的孔隙。

举个例子,汉森指出妇女的身体是上演现代性矛盾的场所。她着重分析上海默片中反复出现的“化妆的妇女”,她们在银幕上的表演使化妆成为现代性的形象转化的一个有效方式。从感官-反射空间的角度看,汉森推测妇女的银幕形象获得自己的生命,她们不但代表剧作家或导演为她们设置的银幕角色,(14)而且时时代表银幕外的女演员自己。这样看来,在《神女》(1934)中,阮玲玉有时不以牺牲自我的母亲的形象出现,也不以饱受蹂躏的的形象出现,而以现实生活中众人注目的女影星形象出现。同样,在《天明》(1933)的结尾,黎莉莉的表演超越了一个同情革命的形象,而面对观众展示属于自己的迷人的微笑。

汉森多层面分析的方法的优点之一,是凸现女性银幕形象在文化流通中文本间的互指性。以阮玲玉为例,她的明星效应的感官直接性表现在她当年获得中国首届影帝影后选举的亚军,这个选举由一个电影杂志在1932—1933年间举办,胡蝶以13582 票取胜,封为影后,阮玲玉得13490 票,以不到百票之差屈居第二。(15)在1935 年25岁时自杀身亡后,阮玲玉的名声远大于胡蝶,80年代以来还经常看见她的形象出现在书刊及影视作品中,尤以香港电影《阮玲玉》(1992)出名。以黎莉莉为例,文本间的互指性使她银幕上微笑的形象一方面与当年中国的报刊(尤其是《良友》这样的上海画报)中经常出现的微笑妇女的摄影图片联系起来,另一方面又与《屈辱》(1931)中的玛琳•迪伊理奇的角色相关联,因为汉森猜测这部影片很可能影响了《天明》。

其实,如果稍微修改张真的词语,我们不妨将银幕的妇女形象视为一个“跨文化的感官机制”,通过它中国的女演员的表演和形体经常与西方女演员相提并论。举个例子,当年的影评称赞第一次在《海誓》(1921)中从影的殷明珠在表演上可与玛丽•璧克馥相媲美。(16)殷明珠原来是上海知名的时尚交际花,以“ff(即“外国时装”之英文的缩写)小姐”著称,出演《海誓》后迅速上升为中国第一位女明星,一名公众羡慕的偶像,一个现代生活的艳丽体现。

与银幕的妇女形象相关的另一个问题,是女演员在银幕内外自我授权所获得的主动性(agency)的程度。张真对《银幕艳史》(1931)的解读揭示了当年女演员的可见度的增加及她们在影片里的自我授权的行为。(17)但是,不管这类行为的“危险性”(汉森之词)多大,在现实生活中殷明珠的确说服了她母亲,让她辞去被母亲强迫所接受的诊所工作,息影不久后重新回到银幕的生活。与多数中国的女演员相反,殷明珠和但杜宇结婚后没有退出影坛,而在银幕内外支持丈夫的上海影戏公司。顺便一提,但杜宇成为电影导演与制片人之前是上海著名的画家,他的电影(如爱情片、古装片)和绘画(如美女画集)作品也涉及集体感官机制的不少方面。(18)

回到白话现代主义理论,即便同意“白话”这个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词可以“恰当地”描述早期中国电影的某些特征,我们仍然面对着要解释到底早期中国电影产生了什么样的“现代主义”、体现了什么样的“现代性”这些问题。汉森是这样评估中国默片的:“这些影片之所以成为现代的、或更精确地说是现代主义的,是因为它们戏剧性地展现了可能用传统方式表达、但却无法靠恢复传统社会秩序而解决的种种冲突和矛盾,不管它们最终是否赞同革命。”这里汉森将现代性理解为一种话语性的东西(戏剧性展现),一种超越传统(社会秩序)的表达或再现的方式,一种说不定还超越当年报刊影评中盛行的“左翼”(革命)意识形态阅读的东西。

如果将观众纳入思考范围,现代性可进一步理解为从话语上向大众开放的一种“认同视野”,但我认为,这类认同更多地发生在思维层面上(与主动性和主体性有关的自觉的决定),而不是感官和身体层面上(如情不自禁的惊叫、烧香等)。不错,早期中国电影构造了集体感官机制并传播了现代时尚的影像,因此成为当年现代性的极佳标志,但这样的描述本身并不能说明多少这些电影在历史上的接受过程。我们既不能说所有的电影都同样的现代,也不能说所有的观影经验也与现代性有着同等的联系。从这个角度看,张真用“相互竞争的现代”一词概述早期电影的一些类型(如武侠和恐怖)则值得商讨。譬如,她用“通俗剧的报应”这一架构去解读《一串珍珠》(1926)等影片,就没能在概念上说清楚相互竞争的“现代”与因果报应的“传统”之间的联系。当然,汉森意识到电影接受过程中的异质性,强调我们要“将早期电影视为不均匀的、相互覆盖和相互竞争的多种公众性的场所”。(19)正因为如此,我们需要更多地研究历史的具体性,更好地区分种种相互竞争的意识形态效果(它们并非自然而然地都属于“现代”),这样才能让白话现代主义在早期中国电影这个语境中比现有的理论阐述更有说服力。

这里再举一例汉森不十分令人信服的阐述,她指出:“20和30年代的上海电影是白话现代主义的一个独特的分支,这一分支的发展既与美国及其他外国的模式有着复杂的关系,又吸取并改造中国的戏剧、文学、制版和印刷文化中现代主义的和通俗的传统。”可是,除了当时上海社会、经济半殖民性的“独特”外,早期中国电影的所谓“独特性”(这点在张真的研究中比汉森表述得更为清楚)似乎与国际电影白话现代主义的关系远不如与中国的文化传统(如戏曲、武侠、甚至迷信)为多。而且,既然白话现代主义是关联文学、戏剧和印刷文化的话语形式,为什么汉森只将它限制为早期电影的“独特”现象?按汉森这里的阐述,白话现代主义其实可以是20和30年代上海的主导文化现象,而不仅是或不单独是同一时期上海电影的“独特”现象。 作为新的研究方法的文化史

有关白话现代主义是20和30年代上海的一个主导文化现象的设想将我们带到近年文化史成为西方学者偏好的研究方法这一话题。张真自称她在建构“物质的文化史”时力求“将重点从思想话语转向社会经验,从再现转向体现”,这样,她的研究就符合西方学术界近来的一个明显的研究重点的转向,即从思想史和美学史(二者如今皆因为强调主流运动和代表作家而显得过分“精英”)转向文化史(尤其是某种文化实践的物质性历史)。

在中国研究领域,李欧梵的《上海摩登》(1999)一书代表了这种概念和方法上的转向。他一反先前盛行的“常规思想史的精英方法,及其只讨论个别思想家的本质思想的倾向”,提倡文化史的新方法:“我们不应当忽视‘表面’,即那些不一定必须进入深奥思想的、但却能引起集体想象的形象和风格。在我看来,‘现代性’既是思想又是形象,既是本质又是表面。”(20)他的研究方法注重物质的、虽然还不完全是物质主义的表面(即种种形象和风格,如电影院吸引人的建筑外表或其内部高卫生标准的洗手间的色调),而削弱思想层面(如、左翼或自由派的意识形态),与汉森的白话现代主义理论有许多共同之处。汉森因此赞赏李欧梵将上海电影放在许多媒体和话语中研究的方法,这进一步说明二者对媒体间和文本间的互指性有着同样的偏爱。

我认为,李欧梵和汉森(以及张真)的研究可以放在近十几年西方学界的方法论转向这一大的语境中来理解。这些转向包括从总体的历史到部分的或片断的历史,从纪念碑式的历史到图表式的历史,从历史主义的历史到结构的历史,从档案的历史到推测的历史。正如“单方面的因果性”如今受到挑战,“整体的概念似乎也被遗弃,代之而起的是复数化、局部化、以及中心的缺席”。(21)对复数化和局部化的偏好可以解释李欧梵和张真的研究中对异质性和混杂性的重视,他们对先前视为“边缘性的”文化实践(如颓废文学和武侠电影)的刻意研究在方法上(倘若不是在概念上)形成了以往的政治和意识形态中心(如民族主义等)的缺席。

要进一步探讨电影研究中文化史方法的兴起,我们应该参考美国历史学科近来的两次特别值得注意的转向:其一,按琳•韩特1989年的观察,历史学科近几十年的“文化转向”已使研究重点由社会史转向文化史;其二,文化史的兴起又发生在先前的另一个重要转向,即罗伯特•丹滕所说的由思想史向社会史的转向。(22)从这一大的学科语境来看,早期电影的文化史研究完全符合罗伯特•丹滕所说的从“高”到“低”的转向,即从思想史到社会史再到文化史。早在1980年,丹滕已经预言,“文化史将是历史学与人类学相会的领域”。(23)其实,类似的从“高”(精英)到“低”(通俗)的转向也发生在文科领域(如文艺复兴时期研究中的新历史主义方法),而这些发展的动力造成文化研究近来已成为民族文学、跨民族文学和比较文学领域中的主导力量。

回到电影研究,我们可以参照安德鲁对电影文化史方法的阐述:“简言之,电影的文化史不从直接欣赏作品开始,也不从直接收集有关电影的‘相关事实’开始,而是重建作为表现的各种状况,这些状况促使某些电影被生产、被理解、或被误解。这是一种双重的阐释,既为作品的文化结果而阅读电影,又为电影所传达的价值和情绪而阅读文化。”(24)同样,安东•凯斯也强调:“作为大批话语和学科的综合场所,作为相互交叉的声音的中心点,电影在当代文化史上占有一个中心地位。”(25)

电影对文化史以及文化史对电影的相互重要性在本文论及的研究中是不言而喻的。但是,正因为早期中国电影还是一个比较新的课题,我们更应该认真研析其中的历史发现和理论设想。在结束本文对白话现代主义的评估前,我想再次强调历史的具体性和意识形态的重要性。如果说心理分析理论(因其将电影视为一种强有力的意识形态机构而产生过分的限制性)和新形式主义理论(因其关于智力结构和视觉能力的生理硬件线路的猜测)在本质上都倾向简单化和单一化,汉森的白话现代主义又因其过分的灵活性和多元性而显得模棱两可。异质性、不相容性和矛盾性不可避免地存在于汉森的一系列研究对象中:“大众生产、大众调解、大众消费的现代性的种种文化表现,同时表达和回应现代化的经济、政治和社会过程的一大批话语(时装、设计、建筑和城市环境,日常生活的变化机理,经验、互动和公共的新的形式)。”虽然理论阐述不可避免地会导致具体性的缺乏,但汉森理论的模棱两可之处十分明显。她指出,“默片提供一个经历现代性的反射的空间”,但这是谁的经历?什么样的现代性?她的结论更值得商榷:“上海电影当时应该使观众看完电影后能想象他们自己的生存、表演和社会化的策略,使他们理解在极其不平等的时间、地点和环境中生活的意义。”正因为缺乏历史的具体性,汉森的结论同样可以用来描述孤岛时期、沦陷时期、或者战后的上海电影,甚至可以描述当前在全球化语境中的中国电影。倘若如此,上海默片则难以成为白话现代主义的一个“独特”分支,而白话现代主义的理论又不仅仅适于早期电影。总之,我认为白话现代主义理论(及其相关的集体感官机制说)需要进一步与中国电影和文化的具体性(包括长期的意识形态批评)对话,才能对早期中国电影研究生产更积极的意义。

注释:

(1)zhen zhang, "an amorous history of the silver screen": film culture, urban modernity, and the vernacular experience in china, ph.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chicago, 1998); miriam bratu hansen, fallen women, rising stars, new horizons: shanghai silent film as vernacular modernism, film quarterly 54.1 (2000): p10-22. 除另文标注外,本文所引汉森的论点皆来源此文;篇幅关系,页数不一一另注标明。

(2)zhen zhang, an amorous history of the silver screen: shanghai cinema and vernacular modernism, 1896-1937 (chicago, il: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5). 除了另外标明外,本文所引张真的论点来自此书的审稿版,直接引文取自阐述理论的第一、二章。

(3)参见郦苏元、胡菊彬《中国无声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年版; yingjin zhang(张英进), ed., cinema and urban culture in shanghai, 1922-1943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laikwan pang(彭丽君), building a new china in cinema: the chinese left-wing cinema movement, 1932-1937 (lanham, md: rowman and littlefield, 2002).

(4)关于中西早期电影的时期异同论述,见zhen zhang, teahouse, shadowplay, bricolage: laborer's love and the question of early chinese cinema,in y. zhang, cinema and urban culture in shanghai, p27-50.

(5)linda williams, ed., viewing positions: ways of seeing film (new brunswick, nj: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1997).

(6)sue tuohy, metropolitan sounds: music in chinese films of the 1930s ,in y. zhang, cinema and urban culture in shanghai.

(7)tom gunning, an aesthetic of astonishment: early film and the (in)credulous spectator, in williams, viewing positions, p114-133; tom gunning, the cinema of attractions: early film, its spectator and the avant-garde, wide angle 8.3-4 (1986): p63-70.

(8)《中国无声电影史》, 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 年版,第672 页。

(9)参见yingjin zhang, chinese national cinema (london: routledge, 2004), 第二章。

(10)zhen zhang,bodies in the air: the magic of science and the fate of the early "martial arts"film in china, post script 20.2-3 (2001): p43-60.

(11)同(8),第771 页。

(12)有关事件的分析,见zhiwei xiao(萧志伟), anti-imperialism and film censorship during the nanjing decade, 1927-1937,in sheldon lu(鲁晓鹏), ed., transnational chinese cinemas: identity, nationhood, gender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7), p38-41.

(13)mariam hansen, early cinema, late cinema: transformations of the public sphere, in williams, viewing positions, p140.

(14)有关30 年代女性形象的分类,见张英进《三部无声片中上海现代女性的构

形》,《二十一世纪》第42 期(1997 年8 月),第116 - 127 页。

(15)同(8),第1338 页。

(16)同(8),第1079 页。

(17)zhen zhang, an amorous history of the silver screen: the actress as vernacular embodiment in early chinese film culture, camera obscura 48.16 (2001): p229-263.

(18)见郑逸梅《影坛旧闻——但杜宇和殷明珠》, 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 年版。

(19)hansen, early cinema, late cinema, p147.

(20)leo ou-fan lee, shanghai modern: the flowering of a new urban culture in china, 1930-1945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p63.

(21)jenaro talens and santos zunzunegui, toward a true history of cinema: film history as narration, boundary 2 24.1 (1997): p28-29.

(22)lynn hunt, the new cultural history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9);robert darnton, intellectual and cultural history, in michael kammen, ed., the past before us: contemporary historical writ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80), p327-354.

(23)darnton,intellectual and cultural history, p344, 348.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