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数控技术双语教学范文

数控技术双语教学精选(九篇)

数控技术双语教学

第1篇:数控技术双语教学范文

关键词 数控技术 专业英语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iscussion of CNC Technology Professional English Teaching Reform

WANG Jingshu, GONH Haifeng

(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ongqing 400054)

Abstract CNC technology professional English is a strong practical and professional course, in order to develop professional English proficient CNC technology talent, the need for appropriate reform of teaching quality of teachers in many ways, teaching materials and teaching methods.

Key words CNC technology; professional English; teaching reform

0 引言

随着国际化进程的加快,高等院校着力于培养既精于专业知识同时又懂英语、与国际接轨的复合型人才,各科专业英语已经是目前高等院校教学中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数控加工具有其特殊性,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习内容,并且由于数控加工是从国外先发展起来的,其中很多安装、编程和调试标准等都以英文为基础,离不开英文的原版资料。①②③同时,当今工业行业的计算机数字控制化已经成为技术进步的大趋势,并且随着我国工业国际化脚步的加快,很多企业引进进口设备,大量的技术资料都是英文原版,学生就业后就要面对这些问题。因此,为了适应工作市场的需求,进行数控技术专业英语课程的学习具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

作为一门与数控技术紧密相关的专业英语课程,数控技术专业英语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专业词汇和表达方式,获得数控专业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和英汉转换能力,加深学生对数控专业知识的印象,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语言基础和专业基础。数控技术专业英语的特点是课程涉及知识范围广,由于学生缺乏工业背景知识,因此其感性认知少,比较抽象;同时由于专业名词术语很多,学生会感觉比较枯燥,因而学习方法不易掌握。下面结合教学实践,就数控技术专业英语的教学改革谈谈肤浅的认识。

1 教师素质方面

数控技术专业英语是学生在已有基础英语学习的基础上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程,不同于一般的数控专业知识课程,其主要目的是通过专业英语的阅读和翻译,使学生增加专业词汇量,提高专业英语的阅读和实践能力。教学侧重的是专业词汇、短语和英语阅读能力的训练,将英语作为一种工具与专业应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因此,数控技术专业英语教师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英语基本功、较强的英语阅读、写作和听说能力,还必须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学术造诣。在课堂上,教师必须在数控专业知识术语的中英文之间转换解释,灵活穿行双语教学,结合数控加工相关实例,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图1 三角形零件示例 图2 各种刀具形状

以汤彩萍版的《数控技术专业英语》教材为例,学习第三单元中数控编程中的“understanding absolute versus incremental motion”,讲解时,教师可以配合一个简单的三角形零件,如图1所示,分别用增量式和绝对式坐标对数控加工程序进行讲解。

增量式编程方法下程序示例如下:

用实例加以解释,在授课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加深学生对incremental mode和absolute mode两种模式的印象,激发学生对专业英语学习的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同时具有扎实的数控专业功底和流利的英语水平。

2 教学材料方面

数控技术专业英语一般开设在第三学年,在此之前本专业相关课程学生已经基本都接触过,也就是学生已具备基本的专业理论基础,但是不熟悉相对应的英文词汇和短语。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应该重点选择数控机床分类、机床结构、数控程序编写、零件加工流程等学生有一定专业基础的内容来讲解,在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强化专业基础知识。数控技术专业英语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局限于课本,应该调用多样化的教学材料,包括教材、教学幻灯片、图片、视频、机床英文原版说明书等,力图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数控专业词汇相对应的实体。

例如,在第六单元中,学习如图2所示的各种机床的刀头形状时,可以配合播放各种机床加工过程的英文视频,然后通过幻灯片展示各种机床以及对应的刀具,再让学生将各个机床、刀头与相应的英文词汇对应到一起,使学生获得参与课堂的愉快心情,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学习专业词汇。在进行有关rapid motion / linear interpolation / circular interpolation的相关学习时,可以配合数控机床英文说明书里面关于插补类型的章节进行说明,使课堂更加贴近生产实际,增加教学的多样性。

3 教学方法方面

在数控技术专业英语的授课过程中,“Wonderful!”和“Any volunteers?”等激励性的对话应该经常出现在课堂中,激励学生主动回答问题,这样既能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避免“哑巴英语”的误区,也能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同时,对于不会回答的学生,也应该适时地进行鼓励:“Don’t be nervous, I believe you can do.”或者“Just say your own thought.”不论学生回答得如何,作为教师,都应该给予赞扬,以积极鼓励的态度对待学生,他们以后的课堂表现会更好,同时也能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

同时在教师授课前,可以根据学习内容设置各种类型的问题,包含多种形式,如专业词汇听写、词义连线、句子结构分析、语句翻译、单元内容针对性问题等,越详细越好,然后在课堂上根据实际状况让学生回答问题,并根据问题让学生阅读文章。采用这种方法进行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阅读能力,同时也能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师生间的互动。

在教学方法方面,上述的激励法和互动法应该贯彻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并增强学生学习专业英语的自信。

4 结束语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高速发展期,数控技术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的思路和方式也在不断发展。因此,我们必须立足当前专业的发展形势,针对社会需求,结合教学过程中的经验进行数控技术专业英语教学改革,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率,并让学生掌握更实用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基金项目: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重大项目(1310 02),重庆市高等教育学会2013-2014年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课题(CQGJ13B411)

注释

① 汤彩萍.数控技术专业英语.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第2篇:数控技术双语教学范文

 

关键词:数控专业英语 教学改革 教学方法 实践教学

 

一、前言 

 

江西蓝天学院机械工程系自2003年开设数控专业以来,就一直将数控专业英语作为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以培养具备国际竞争力的技术人才为目的,实现“用英语学专业”的双语教学理念。 

 

二、高职数控专业英语教学现状 

 

(一)学生方面 

首先我校工科专业学生的英语基础整体较弱,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英语学习存在抵触或畏惧心理;其次该课程一直安排在第三学期,这时的学生刚刚结束公共课程的学习,还未学习专业课程,对专业知识接触很少,而数控专业英语是一门与数控及机械制造知识联系很紧密的专业课程,缺乏专业知识会大大加大学习的难度。 

(二)教师方面 

由于数控专业英语要求授课教师必须具备数控及机械制造方面的专业知识,所以,本校该课程一直是由专业教师授课。专业教师的英语口语表达相对较弱,导致了课堂上汉语讲解过多,加上他们经常不自觉地深入讲解专业知识,背离了双语教学的初衷。 

(三)教材及教学方法方面 

在数控专业英语的教学中,教师普遍感到很难找到合适的教材。有些教材介绍的技术和设备明显过时,有些教材的内容又过于深奥,或者是语法过于复杂,通篇都是生涩难懂的长句、复杂句,学生难以理解,进而产生厌学情绪。此外,专业英语的教学方式一直是“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讲课模式,对于课文中涉及的设备及工艺,很难通过板书描述清楚,学生很难理解。 

我校为了适合社会需要,提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目标,对各专业课程进行实践教学的改革。综合以上几个问题,笔者结合多年专业英语的教学实践,总结出几条数控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的措施。 

 

三、数控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的几个措施 

 

(一)强化专业设置的科学性,修改课程安排计划 

根据数控专业英语对英语基础和专业知识的要求,数控专业英语课应安排在公共英语、数控原理、数控加工技术、数控编程、数控机床维修等选修课程之后。实际上,由于各种原因,在此之前,专业英语课一直被安排在第三学期开课。在教学中发现,由于学生缺乏专业知识,再加上英语基础薄弱,专业英语任课老师尽管在课堂上花了大量时间对课文进行翻译和解释,但学生仍然很难理解。在这种情况下,任课老师不得不占用专业英语课的授课时间去讲解相关的数控专业知识,以至于学期末无法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教学任务。鉴于上述原因,机械工程系修订教学了计划,将数控专业英语课程的开课时间调整到第四学期。 

(二)提高专业英语授课教师的双语教学水平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校专业英语教师具备了足够的专业知识技能,他们缺乏的是良好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及标准的发音。因此,学校为专业英语教师提供英语进修的机会,提高教师的英语授课水平。此外,还请我校外语系的外教定期给教师们上课,强化口语。 

(三)选择合适的教材,科学备课 

针对我校学生英语基础较弱的特点选择或自编一本难度适中的教材,教材内容不仅要涵盖主要的数控加工工艺,还要介绍当前最新的数控机床及其操作,重点介绍常用的数控专业术语。此外,教师在备课时也应注意难易结合,突出重点。英语学习中学生普遍存在背单词难的问题,而数控专业术语记忆难的问题尤其突出,因此,专业英语教师在备课时要强调专业术语的使用及记忆技巧。必要的时候,数控专业的任课老师可以进行集中备课以统一授课重点、授课内容和授课方式。

第3篇:数控技术双语教学范文

[关键词]“掌握学习”;教学模式;中国高校;双语教学;质量监控;启示

[作者简介]刘艳娥,湖南理工学院体育系讲师;史湘平,湖南理工学院教授,湖南 岳阳414006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7)07―0196―03

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要求高校立足于“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应用能力强,素质高,有较强的创新精神”这一现代化人才培养目标,要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特别是双语人才。知识源于客观实践,能力源于自主锻炼,课堂教学是高校教育教学的基本过程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形式,也是衡量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主要考察领域。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育部[2001]4号文件)明确指出:“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主体和基础,抓好本科教学是提高整个高等教育质量的重点与关键……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挑战,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对高新领域的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专业,以及为适应我国加入WTO后需要的金融、法律等专业,更要先行一步,力争三年内,外语教学课程达到所开课程的5%~10%。暂不具备直接用外语讲授条件的学校和专业,可以对部分课程先行实行外语教材、中文授课,分步到位。”经过近几年的探索和研究实践,双语课程建设已经成为高校教育教学现代化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任务与特色,各高校在推行双语教学的同时,结合自身的客观实际,就双语教学的特殊性制定了一系列的改革方案和实践措施,但就如何加强双语教学的质量管理,建立完善的双语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变局部监控和单视角监控为全方位、多视角、多层次和动态监控等方面的实践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拓展。本文主要从双语教学的“掌握学习”课堂教学模式来探讨我国高校双语课堂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

一、“掌握学习”教学模式的内涵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乔伊斯、韦尔等人认为:“教学模式是构成课程和作业、选择教材、提示教师活动的一种范式或计划。”实际上教学模式并不纯粹是一种计划,因为计划往往显得太具体,而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既突出从宏观上把握教学活动整体及各要素之间内部的关系和功能,作为活动程序又具有有序性和可操作性。“掌握学习”教学模式是John B.Caroll和Benjamin Bloom提出的用以设计教学程序的框架结构,它为使更多的学生获得较好的学习成绩提供了一种简洁有趣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掌握学习”的核心理论认为,所有学生都能学好,大部分学生之所以不能取得最优异的成绩,不在于其智力因素,而在于不能获取适合他们自身学习特点的教学帮助和学习时间(最佳学习机会);只要创造出合理有效的教学条件,以班级群体教学为教学基本组织形式,辅之以经常、及时的反馈和个别化矫正性教学帮助,全面地、最大限度地开拓和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潜力,就能使大多数学生“掌握学习”,从而达到课程目标所规定的掌握标准。

二、双语教学及其课堂教学质量监控

教育部高教司在《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高教司[2002]152号)文件中将双语教学作为教学建设与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列人其中,并且指出“双语教学课程是指授课课程采用了外文教材并且外语授课课时达到该课程的50%以上的课程(外语课除外)。双语教学是指采用国外原版教材(通常是英文教材)、影印教材,授课过程中采用中(汉语)、外(英语)两种语言交叉进行。而作业、考试50%采用外文(英语)完成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双语教学实践中,不光是着眼于双语课程数量的增加,更要重视对双语教学的监控,提高双语课程的课堂教学质量。

双语课程课堂教学不同于传统的课程教学,其课程教学质量的监控、评价等也与传统课程教学质量监控存在着多方面的差异,不能生搬硬套。双语课程的课堂教学质量监控是指监控主体通过对双语课堂教学质量的持续监督,定期收集有关双语教学工作质量、教学产品质量和办学条件质量等方面的信息,在分析整理的基础上发现可能存在的质量问题,对双语教学行为及时调控,以稳定、提高双语课堂教学质量的过程;其目的在于帮助双语教学决策、改进双语教学工作、调整双语教学内容、提高双语教学水平、提供双语教学科研资料等;其监控方法依据监控程序可划分为信息收集、处理以及结果反馈与调整控制。

根据双语课程课堂教学的渐进性特点,双语课堂教学质量监控可以分为三个基本阶段,即前期监控、过程监控和后期监控。阶段不同,其监控的对象、范围和依据等也各有差异。前期监控主要着眼于教师教学方法的改善、教学内容的充实完善和双语教学水平的提升,对双语教师资格、双语教学大纲、双语教材、授课计划、教案、讲稿等实施检查、督导与评估。而双语教学过程构成了双语课程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是双语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考察对象和决定性的因素。双语教学过程监控实际上是对师生间双语思维活动的双向和多向交流的各个环节及其信息传播绩效实施动态的监测、调节与控制,主要考察教师的师德、课堂内容组织、授课方式以及教师双语教学的有效性风格体系,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同时,对双语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手段、教学设备的合理性、综合性、实效性等进行督察与评价。此外,双语教学作为一个循环式、渐进性提高的整体系统,对双语课堂教学效果进行总结性评估、反馈、激励和强化提高的后期监测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实施后期监控时应注重公正、客观和反馈矫正,充分发挥学校、教师、学生、双语教学督导专家等评估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性。

三、“掌握学习”理论对高校双语教学质量监控的启示

双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外语(主要是英语)水平,培养双语人才,满足国家、地方和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使学生能够利用外语语言、文化掌握专业知识,熟悉外语思维、求知、交流的习惯,熟练地用外语来解决实际问题,即达到“学会用外语表达”和“用外语学会知识”的双重目标。我国高校目前的双语课程主要面向非外语专业学生,由于思想观念、思维习惯、外语水平、教材体系等方面因素的影响,能充分利用外语这种媒介性、辅手段来学习掌握学科知识的学生并不在多数,这与双语教学目标和任务是不协调的。而“掌握学习”理论注重让每一个学生获得同等的教育

学习机会,重视学习过程中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强调个体差异的个别矫正教学,并利用教师的教学目标与期望,让学生对学习持有足够的信心。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帮助中国学生从传统的英语学习模式中寻求突破,对我国双语教学及其课堂教学质量的获得、评估、监控、反馈等有着潜在的借鉴意义。

(一)“掌握学习”模式中的“学生观”对双语教学质量前期监控的指导

双语教学要求提高的是大多数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与专业素养,应在坚持教师主导地位的同时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体差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使学生学有所乐,学有所获。“掌握学习”模式是真正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模式,这种理论认为,一般情况下,大部分学生都能掌握教师教授的知识、技术与技能,学生的智力差异不是学习结果好坏的绝对影响因素,学习效果还受到学生多方面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学生在学习中的差异很大程度上是后天的学习和所受教育质量的差异造成的,只要正视这种客观的差异,帮助学生掌握合适的学习手段与方法,这种差异就会动态缩小。

高校双语教学面对同等教育环境和条件下的大学生,过分区分学生智力差异意义不大,关键要重视影响学生双语学习的非智力因素。实施对高校双语课堂教学质量监控的前期监控主要是对从事双语课程教学的教师及其双语教学行为等进行监察、督导与测评,考察教师是否具有双语教学资格,是否师德高尚,是否具有全面教育的科学学生观,并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合理客观的测评手段掌握学生的双语学习现状及个体差异,将所有的学生都置于自己的关爱视野,使他们时刻都能感受到教师的期望、信任与激励;检查教师的双语教学大纲的制订、双语教学材料的选编、双语教学目标的制定、双语授课计划的安排、双语教案或讲稿的组织编排等是否能够立足于双语教学的整体进程,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有计划地合理调节教学的内容、节奏与层次,“因材施教”,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教师切实可行的帮助,在教师的主导下,增强自信心与积极主动性,愉快地“掌握学习”,从而达到双语教学的层级目标;同时,将监控实施过程中收集到的相关信息进行客观的发展性的分析与评价,并将监控结果及时反馈给双语教学工作者,以便不断完善双语教学的细节,为双语教学质量的切实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掌握学习”模式中的“目标观”对双语教学质量过程监控的意义

目标教学的研究与实践表明,预先设计教学目标不仅有利于教师把握教学方向和规划教学进程,明确的教学目标对学生的学习也有着积极的影响。“掌握学习”教学模式认为明确、具体、可观察和测量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前提。双语教学目标将双语教学理念汇入双语教学内容,是合理选择双语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以及灵活有效采取多种双语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准绳,也是适当处理双语教学材料、设计双语教学效果测评标准、确定双语教学策略的依据,对整个双语教学过程起着统领性和导向性作用,直接决定了双语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

在对双语课堂教学质量实施过程监控的实践操作中,一是要考察教师的工作态度是否认真负责,是否尊重、关爱和严格要求学生,是否能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辅导方式循循善诱;二是考察教师对双语教学内容的组织是否科学有效,是否能充分利用外语(英语)语言的媒介作用,根据学科的知识系统特点与教学要求,结合学生双语学习的实际水平,从“掌握学习”的角度出发,设计双语课堂教学的教、学、考、评、矫多极目标体系,采用恰当的教学模型、挂图、幻灯、录音、录像等综合教学手段和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从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反馈、巩固强化等不同层次安排学科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的侧重点,通过理论讲解、提问、组织讨论等多样化的思维交流形式积极开展课堂互动,适时传授学科专业知识,激发和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双语思维和双语双边或多边交流,从而减少双语课堂教学过程的随意性,确保双语教学单元目标的实现和总体双语教学效果的达成;三是考察评价学生的双语课堂表现,收集相关信息,了解他们对集体教学下的分层施教、个别辅导、分层练习、弹性作业、分层辅导、分层考核等个性化双语教学的欢迎程度与“掌握学习”程度。所有这些“掌握学习”理论强调的因素均能反映出课堂教学的质量,对双语课堂教学质量监控实施过程监控也有着很好的启发。

(三)“掌握学习”理论的“评价观”对双语教学质量后期监控的启示

“掌握学习”模式的一个核心特点就是它重视诊断性评价(亦谓形成性评价),强调“反馈―矫正”机制的作用,使学生的学习得到及时的反馈和必要的帮助,保证教学活动的良性循环。建立科学有效的反馈一矫正机制,及时反馈和矫正双语教学的偏差,是提高双语课堂教学质量的有益途径。双语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互动过程和综合的要素共赢系统,在对其进行质量监控的后期跟踪监控时,首先要考察学科课程的双语教学是否具有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评价机制与评价手段,并且与双语教学目标、教学评价等因素组合起来,形成有机的整体,从而使双语教学过程整体优化;其次,考察教师了解学生的学科知识学习误差与双语思维误差以及及时给予必要的肯定和针对性的帮助与矫治的情况与效果,看其根据教学过程反馈的信息,能否不断调整教与学的行为,改进教学方法,使教学更加适合学科特点和学生个别化学习的实际需要,使整个双语教学由教师的“知”转化为学生的“知”,由学生的“知”转为学生的“能”,并努力发展学生的“能”,从而促进学生双语思维能力以及学科知识与技能的发展。此外,在实施后期监控时,要注意调动多种评价主体的监控能动性,发挥多方面的作用,综合双语教学督导专家、学校和系部领导、教师、学生等监控主体对整个双语课堂教学过程中双语教学常规文件或文档资料的准备、教学内容的统筹、教学环节的安排、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秩序的维持、学生双语意识、能力以及学科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启发与培养、师生关系的融洽等方面的全面信息反馈,以便为相关的矫治提供充分的依据,保证反馈、矫正与激励、提高相结合。

第4篇:数控技术双语教学范文

关键词:双语教学;现代控制理论;教学模式;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7-0195-02

一、前言

英语是世界科技的主要工作语言,是国际交流合作的通用语言,全世界大约70%的信息由英语传播。在高校中,随着各个学科的迅速发展,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也越来越频繁。高校每年都会有大量国际交流型的学术报告,利用英语进行学术交流已成为当今研究生甚至本科生的一项必备技能。因此,为了培养能利用英语进行国际交流的高素质国际化专业人才,非常有必要在高校中开展双语教学。

近年来双语教学在高校中受到了高度重视。2001年教育部下发4号文件规定,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挑战,大学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2005年的1号文件中指出,要提高双语教学的质量,继续扩大双语教学课程的数量。随后在2007年的1号文件中又提出,要推动双语教学课程建设,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模式。目前,双语教学已经成为高等学校教育改革的热点。很多课程开始尝试双语教学。“现代控制理论”是高等学校自动化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是自动化专业学生参加相关工作和进一步深造必备的基础知识,一般在大学三年级的下学期开设。此时大学英语课程已经上完,大部分学生都通过了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还有一部分通过了六级考试。因此,大部分学生都积累了一定的词汇量并具备扎实的语法基础。此时对现代控制理论课程开展双语教学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为以后做毕业设计时英文文献的阅读、英文摘要的撰写、以及英文简历的撰写、工作与深造奠定基础。本文就现代控制理论课程如何进行双语教学进行了一些思考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二、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

双语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主体,既要使学生学好专业知识,还要了解并养成相关学科的国际性思维习惯,锻炼应用英语进行学术交流的能力。因此,为了实现学习效果的最大化,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至关重要。

目前,高校实行双语教学的教学模式大致有三种:全外型,混合型和半外形。第一种是采用外文教材、外文讲授,学生的作业和考核也都是外文形式的。第二种是采用外文教材,教师采用外文和中文交替授课,各占一定比例。学生的作业和考核以外文形式为主。第三种是采用外文教材,全中文授课。由于受学生接受能力以及师资水平的限制,一些学校的现代控制理论双语授课采用第三种形式,即仅使用英文教材,授课与考核都采用中文形式。但是这种形式的双语授课效果并不理想。由于授课的内容在中文教材上都能找到,容易使学生在学习时为了获得捷径而放弃外文教材,直接使用中文教材,使得双语教学名存实亡,学生的英文应用能力得不到显著提高。由于近年来的基础英语教育存在费时多、效率低、重语法及轻应用等问题,很多大学生即便通过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有了一定的词汇量和阅读能力,但是在听力、写作和语言交流上仍有许多困难。考虑到学生的具体接受能力,使用全外型教学模式也是不现实的。现代控制理论课程本身理论性较强,有大量的理论证明与矩阵运算。一些概念的理解、理论与实际的联系等问题是教学的难点。在双语教学时要符合整合性原则,即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科水平与英语接受能力,使学生的学科水平与外语应用能力互为促进、共同发展。因此,建议现代控制理论采用混合型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在开始的几节课里,中文的比例可以占得多一些,要让学生觉得容易接受。每次课要根据讲课内容的难易程度和学生具体的接受能力调整中英文的比例。对于一些专业术语如Linear time-invariant systems, Laplace transform,transfer function,state-space model,feedback control等和一些难以理解的概念,如controllability,observability等在用英文讲解后需再用中文进行强调,以加深印象和加强理解。作业和考核形式也以英文为主,培养学生的英文逻辑表达和写作能力。

三、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

双语授课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双语教学的目的在于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提高学生应用外语获取专业知识和进行学术研究与交流的能力。现代控制理论的双语教学要兼顾专业知识的传授和英语的应用能力,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比纯母语上课花更多的时间。要在规定的学时内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对教师而言是个巨大的挑战,必须要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才能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传统的教学方式是老师讲课,偶尔提几个问题和学生进行互动。但是由于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在大学课堂里进行积极的互动是比较困难的。对于双语授课,效果更可想而知。尽管教师经过充分的准备,充满热情有时甚至丢点包袱、穿插点幽默,学生的反应也很难调动起来。对于现代控制理论的双语教学,笔者建议采用讨论式的教学方式,即课堂上采用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分组讨论,必须发言,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评价并适时进行总结。在每次课将要结束时,利用PPT、网站或公共邮箱等形式,给出下次课要讨论的内容提纲。让学生课后根据提纲有选择地进行大量的阅读来获取知识,在课堂上通过讨论和老师的讲解加以巩固。这种授课方式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学习的主动性,有利于学生的自学和治学能力的培养。这种讲课方式基本跟国际接轨。国外的一些课程,教师只讲解8~16学时,而老师每讲一学时,学生课后通常要花几个学时才能掌握。

这种教学方式对教师的要求很高,且只适合于小班教学。教师不仅是课堂的组织者、启发者,还是参与者。教师要善于控制时间,把握好教学内容,不时地切换角色,和学生进行互动,活跃课堂气氛,营造一个良好的双语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学到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真正达到双语教学的目的。由于学生课后花费的时间比较多,有可能会产生厌烦情绪。教师在课堂上要及时地表扬学生,鼓励学生听取外文学术报告,参与交流。让学生明显感觉到自己的进步,增加自信心,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对于接受能力强的学生还可鼓励其阅读相关的英文文献,拓宽其视野;也可使其参与相关的科研工作。

四、选择合适的外文教材

实施双语教学,选择一本合适的外文教材至关重要。教材选择不能太难,太难容易让学生产生畏惧心理,以至于厌倦甚至放弃。国内很多教材的编写都参考了外文教材,在一些定义的表述方面翻译过来的中文可能没有外文表述的清晰。通过阅读外文教材,可以让学生了解国外学者的思维方式、表述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方法。美国华裔学者陈启宗(Chi-Tsong Chen)教授的名作“Linear System Theory and Design”语言简练优美,通俗易懂,是控制理论专业学生和学者学习英文及研究论文写作学习的范本,很适合作为“现代控制理论”的外文教材。该书的第一章为引言,学生通过阅读可以理解现代控制理论研究的对象以及要解决的问题。第二章,是系统的数学模型,书中列举了很多电路系统、机械系统和卫星通信系统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现代控制理论研究的对象和数学模型的建立。第三章,列出了本课程要用到的线性代数知识,这一章不但帮助学生复习了线性代数,也很容易让学生接受线性代数中如:行列式、矩阵求逆、矩阵的秩等专业术语表达,为后续章节的学习打下基础。从第四章起可以利用刘豹,唐万生主编的《现代控制理论》中文教材进行辅助学习。通过参考中文教材,学生很容易把握教学内容,将课程中的难点进行中英文对照学习,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五、提高双语教师师资水平

教师作为双语教学的直接实施者,其语言水平、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直接影响双语教学的质量。尤其是本文提出的讨论式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能够熟练地进行口语表达,并自由地进行中英文切换,要有扎实的学科知识以及丰富的教学经验,才能很好地组织课堂教学。目前,高等学校拥有一批具有海外留学经验的青年学者和年轻博士,具有较好的外文基础,能够熟练地阅读外文教材与文献,有较强的英文写作能力,但是口语表达还不够熟练,教学能力还有待于提高,双语教学的课堂组织还缺乏经验。且讨论式教学方法只适用于小班教学。因此,要培养一批具有双语教学能力的师资队伍。为了有效实施双语教学,高等学校应选拔一批双语师资骨干,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并且定期组织双语教学研讨会,和其他院校同专业的双语教师交流经验。同时教师也要努力学习,勤于思考,多组织公开课,听取专家和同行的建议,征求学生的反馈意见,努力提高自身的双语教学水平。

六、结束语

双语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是当今时代的需求。各大高校开展双语教学大都处于试点与改革阶段。本文针对高等学校自动化专业现代控制理论的双语教学提出的几点建议对其他专业课程也同样适用。但如何完善双语教学还需要长期的研究与实践积累。

参考文献:

[1]董宇欣,印桂生.高校双语教学模式与评价机制的研究与实践[J].高教探索,2007,(30).

[2]张惠玲.关于高校双语教学的思考[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14(3).

第5篇:数控技术双语教学范文

市远程办干部:下步将继续挖掘基地的企业特性和技术优势,确保联动、指导到位。

仁禾集团党支部:远程教育让我们的党建工作和员工教育培训抓得更实、搞得更活。

生姜协会种植户:有了这“三大课堂”,今后种姜就有靠山了。

山东省滕州市:为助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滕州市充分发挥全市27处远程教育“广场课堂”的载体优势,利用“远程自动控制管理系统”对节目播放进行管控,将上级规定的应知应会知识、必学党性教育专题片、自制活动宣传漫画标语和视频等内容精心编排后,在“广场课堂”的LED电子屏上滚动播出。自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滕州市远教“广场课堂”共播放活动相关节目时长近5000小时,受众达15万余人。 (张 波)

市群教办:远教“广场课堂”开放性强、受众面广、内容丰富,有助于将活动推向大众、推向深入。

党员代表:在这里既看得到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中央精神的行动和进度,也能感受到各级单位践行教育实践活动的决心和诚心。

新疆昭苏县:昭苏县结合边境牧区实际,完善远程教育服务功能,着力打造少数民族语言教学课件资源开发队伍。整合文化宣传、广播电视、双语学校等多方力量,建立分工协作、运转灵活的少数民族语言教学课件资源开发应用体系。采取集中培训、跟班轮训等方式,培养远教“双语”骨干队伍,提高基层“双语”课件制作水平,制作了一批以哈萨克语为主、符合实际、贴近群众需求的“乡土教材”。 (张德江)

第6篇:数控技术双语教学范文

关键词:数控专业英语 教学改革 教学方法 实践教学

一、前言

江西蓝天学院机械工程系自2003年开设数控专业以来,就一直将数控专业英语作为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以培养具备国际竞争力的技术人才为目的,实现“用英语学专业”的双语教学理念。

二、高职数控专业英语教学现状

(一)学生方面

首先我校工科专业学生的英语基础整体较弱,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英语学习存在抵触或畏惧心理;其次该课程一直安排在第三学期,这时的学生刚刚结束公共课程的学习,还未学习专业课程,对专业知识接触很少,而数控专业英语是一门与数控及机械制造知识联系很紧密的专业课程,缺乏专业知识会大大加大学习的难度。

(二)教师方面

由于数控专业英语要求授课教师必须具备数控及机械制造方面的专业知识,所以,本校该课程一直是由专业教师授课。专业教师的英语口语表达相对较弱,导致了课堂上汉语讲解过多,加上他们经常不自觉地深入讲解专业知识,背离了双语教学的初衷。

(三)教材及教学方法方面

在数控专业英语的教学中,教师普遍感到很难找到合适的教材。有些教材介绍的技术和设备明显过时,有些教材的内容又过于深奥,或者是语法过于复杂,通篇都是生涩难懂的长句、复杂句,学生难以理解,进而产生厌学情绪。此外,专业英语的教学方式一直是“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讲课模式,对于课文中涉及的设备及工艺,很难通过板书描述清楚,学生很难理解。

我校为了适合社会需要,提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目标,对各专业课程进行实践教学的改革。综合以上几个问题,笔者结合多年专业英语的教学实践,总结出几条数控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的措施。

三、数控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的几个措施

(一)强化专业设置的科学性,修改课程安排计划

根据数控专业英语对英语基础和专业知识的要求,数控专业英语课应安排在公共英语、数控原理、数控加工技术、数控编程、数控机床维修等选修课程之后。实际上,由于各种原因,在此之前,专业英语课一直被安排在第三学期开课。在教学中发现,由于学生缺乏专业知识,再加上英语基础薄弱,专业英语任课老师尽管在课堂上花了大量时间对课文进行翻译和解释,但学生仍然很难理解。在这种情况下,任课老师不得不占用专业英语课的授课时间去讲解相关的数控专业知识,以至于学期末无法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教学任务。鉴于上述原因,机械工程系修订教学了计划,将数控专业英语课程的开课时间调整到第四学期。

(二)提高专业英语授课教师的双语教学水平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校专业英语教师具备了足够的专业知识技能,他们缺乏的是良好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及标准的发音。因此,学校为专业英语教师提供英语进修的机会,提高教师的英语授课水平。此外,还请我校外语系的外教定期给教师们上课,强化口语。

(三)选择合适的教材,科学备课

针对我校学生英语基础较弱的特点选择或自编一本难度适中的教材,教材内容不仅要涵盖主要的数控加工工艺,还要介绍当前最新的数控机床及其操作,重点介绍常用的数控专业术语。此外,教师在备课时也应注意难易结合,突出重点。英语学习中学生普遍存在背单词难的问题,而数控专业术语记忆难的问题尤其突出,因此,专业英语教师在备课时要强调专业术语的使用及记忆技巧。必要的时候,数控专业的任课老师可以进行集中备课以统一授课重点、授课内容和授课方式。

(四)改进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

1.多媒体教学。目前我校机械系的专用教室中,80%以上配备了现代化的多媒体设备,专业英语课全部都安排在多媒体教室上课。授课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制作ppt教学课件,对于学生很难理解和想象的工件和加工工艺,通过图像、视频、动画演示,激发学生听课的兴趣;还可以编写简单的数控程序,一边演示一边讲解,加深学生对常用数

控指令的理解,提高学习的乐趣。

2.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我校奉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宗旨,为此,学校无论在硬件投入还是课程设置方面,都充分体现了突出实践教学环节的特点。目前,我校的数控实训中心设施齐全、设备先进,中心配备了多台先进的数控机床,完全能够满足各种实践教学的需要。在数控专业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为学生安排了多次数控实训,学生很快就能够掌握中文面板数控机床的操作。而目前企业常用的进口数控系统,如fanuc和siemens,其操作面板是英文的。在数控专业英语学习之前,由于不懂数控专业术语,学生往往靠死记来掌握英文面板的操作。为了使学生真正理解数控系统英文操作面板各按键的含义,熟练掌握各种系统的操作,在讲完数控编程方面的课文之后,安排学生再次到实训中心进行现场教学,让学生对照中英文重新认识操作面板,并让学生翻译数控机床的英文说明书或一小段数控加工工艺,然后在实训老师的指导下操作机床。实践证明,“理论+实践”的数控专业英语教学方式不仅能加深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理解,还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成就感,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3.树立“为每一个学生服务,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收获”的授课理念。数控专业英语教学中发现,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各个班级都难免有一些由于英语基础太差而无法达到教学大纲要求的学生。专业英语老师在备课和授课的时候,除了要着重培养学生的科技英语阅读理解能力之外,也应当考虑到少部分同学的学习要求,针对他们基础较差的特点,重点提高他们的数控专业词汇量。可以将一些常见的专业术语进行分门别类、归纳汇总,如机床类、工件类、刀具类、加工类等,以达到降低记忆难度、提高记忆效率的目的。此外,在课堂上,还可以将这些词汇列在黑板上,让学生用连线的方法来指出它们之间的联系。例如,铣床(milling machine)上安装的刀具是铣刀(milling cutter),进行的是铣削(milling)的操作。此外,在讲解专业术语的过程中,可以简单地介绍一些与词汇有关的趣闻,既活跃课堂气氛,又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果。

在数控英语的教学改革过程中,上述教学改革措施取得了较明显的教学效果,让学生认识到了数控专业英语课程的重要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教学改革任重而道远,仅靠一个教师的努力是无法完成的,需要全体专业英语教师的通力合作,要提高整体教学水平、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灵活运用教学技巧、善于利用教材和教具、不断总结,最终制定出适合我校学生的的数控专业英语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唐霞,谢利民.数控专业英语教学方法的研究[j].科教文汇,2008,(9).

[2]王素艳.高职数控专业英语教学改革探索[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2).

[3]吕莹,张静.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数控专业英语教学中遇到的困难及解决方法[j].赤峰学院党报,2008,(12).

[4]周春梅,来小丽.浅谈高职数控专业英语的教学[j].科技信息,2009,(10).

第7篇:数控技术双语教学范文

关键词:数控技术;课程建设与改革;应用型人才培养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加工制造业也在发生着变化,出现了数控技术为主的产品制造加工手段。近几年来数控技术为核心的现代化制造技术已经取代了传统的技术制造技术。数控机床在机械业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数控专业的学生应该掌握一定的数控知识。以适应时展的要求。

1.教学内容的改革

1.1.理论教学内容的改革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计算机和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数控机床技术不断发展,原有的机床数控技术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近几年来教学体制不断改革,数控的教学内容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1.1.1.掌握性内容。在数控技术的课堂教学中要将理论知识和实际联系在一起,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度剖析。实现理论联系实际,就要掌握数控机床的编程方法和控制技术,掌握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在重新拟定的教学大纲中,这部分教学内容已经体现出来了。

1.1.2.了解性内容。了解性的内容理论性比较强的,实际工作数控原理应用的比较少.在数控课程的教学中应该重视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

同时要根据数控技术的市场需求,对陈旧的知识要进行删减,及时把新的知识引进课堂。还可以开放式数控系统、并联机床等和一些新的数控技术保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

1.1.3.讲解内容中要增加英语知识,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市场希求。数控技术必须紧跟国际发展的需求,在数控机床中会涉及到很多外资企业。所以英语在数控过程中使用是很频繁的,因此教师在进行授课可要多讲解一些有关于数控的英语知识如专有名词等, 并利用互联网技术摘录一些外文的数控知识给学生讲解。

2.实践教学内容改革

通过用人单位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可以将数控教学分为三个阶段进行,这样可以逐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1.数控加工实习。在数据加工实习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数控设备,训练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熟悉数控设备的结构和功能,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操作方法,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2.2.数控技术的综合实践。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数控设备的操作方法之后,还要掌握CAD的使用方法,在数控设备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带领学生进行实训,在实训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好课时安排,在学习技术操作时要利用数控试验台进行。学生要根据课程的需要编写和运行较复杂的零件加工程序,通过对加工流程的模拟和编制一些复杂的程序,可以提高学生编制零件的准确性,在进行数控模拟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避免学生因不懂设备的操作顺序,导致意外伤害事件的发生。利用实验台还可以完成对数控系统的控制工作,合理对对数控系统进行调整,还可以完成对数据机床的内置控制。

2.3.数控加工实训。数控加工实训是最有难度的训练项目,数控加工实训要安排在理论知识学习完成之后,要在实训基地进行数控加工实训,要充分利用学校的实训基地和先进的数控设备,在实训阶段,学生要把学习的重点放在对数控设备的综合运用上。包括以下几点

2.3.1.零件设计。在零件设计中要运用CAD软件进行零件设计,教师要在训练中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学生要将知识灵活运用在实际操作中。

2.3.2.数控加工工艺的编制,学生要根据设计的零件选择所用的设备,编制数控加工所需要的文件。

2.3.3.对数控机床的调整。教师要在实训中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和参数的输入方法。在实训中不是让学生在调整好的机床上进行相关的操作,在实训中要掌握坐标的建立方法。

2.3.4.熟练数控操作加工技术。在实训过程中要根据自己拟定的工艺流程,完成零件的加工工作。

3.教学组织与实施

教学组织与实施是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可以影响到数控课程的教学效果。

3.1.深化工学结合的教学过程。首先要根据数控课程的结构合理划分阶段性教学内容和技能的培养目标,然后要结合数控企业的生产实际结合数控教学的课程安排,编制出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内容,并结合企业的生产实例,对学生进行专业化的教育。在数控技术教学中要理论联系实际,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融合在一起,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每个教学环节都要紧贴生活实际,不能只局限在课本内容中,只有如此切实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

3.2.企业化管理组织机制的实施。学生在学习企业的生产技术的同时,也要充分的利用课本的理论知识。要有效的将理论知识和生产技术集合起来。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采用企业化的管理平台,并且要实行校企合作的教学方案,使企业和学校之间要形成双向互动。通过校企合作,利用企业的资源优势,达到双赢的目的。从而提升学生的理论和实践能力。

4.课程教学改革新方法

在数控技术教学过程中,不仅对要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系统的改革,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新的教学方法,要注重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要在数控技术的教学中采取探究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在课堂教学中要把学生当作教学的主体。探究式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的变革,把问题看作是学习的主线,让学生通过对理论知识的学习自己去解决遇到的问题,可以让学生更好的进入学习状态,学生发现问题后和同学进行讨论,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由教师去判断学生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否正确。可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结束语:

在数控教学中不断对教学的方式进行改革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教学改革的最终目标。目前,在教学过程中要面对就业市场的变化和数控行业发展的需求,构建合理的教学方案并认真贯彻实施,逐步完善数控技术的教学内容。

参考文献:

[1]陈书法,张南乔,张淑兰.“机床数控技术”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高教论坛,2006(6)

[2]郭艳玲,于建国,尼姝丽.“数控机床”课程内容的优化与立体教学模式的研究[J].中国林业教育,2009(4)

[3]李冰.“数控机床”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11)

[4]郭琳.“数控技术”教学改革之我见[J].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2010,(1)

作者简介:

第8篇:数控技术双语教学范文

关键词:可移动轮式机器人;指纹签到;语音交互;视频监控;升降伸缩;智能可记忆行走;授课信息显示

中图分类号:TP2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4) 02-0000-01

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智能化的设备已经慢慢渗透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别是机器人技术和嵌入式技术正在以超常的速度普及和推广。然而,给学生普及科学知识的教学设备反而越来越显得跟不上时代。目前已经公布的技术中,涉及到升降讲台的也有几种,不过大多创新重点在于机械结构,并未涉及多功能的电子嵌入式系统。即便是有可移动装置,也只是简单的轮式驱动。我们本次的设计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轮式可移动讲台机器人。

一、轮式可移动讲台机器人及其指导思想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多功能的轮式可移动讲台机器人。笔记本电脑运行上位机程序,单片机(意法半导体公司的STM32)中运行嵌入式程序。单片机和笔记本电脑通过RS232串口通讯。轮式可移动讲台机器人的功能模块主要概括为语音识别、指纹签到、音响功放、投影仪、摄像头监控、主讲台面板升降、可伸缩双轮机构、惯性导航、指纹签到模块和微型投影仪伸缩机构。

此种轮式机器人克服传统讲台功能单一,体积庞大的缺点,将指纹签到、语音对话、云台摄像头监控、可升降支架、可伸缩驱动轮等技术与传统讲台有机结合,组成了多功能带有智能控制功能的讲台机器人。真正的实现了科技服务于教育,教育产生科技。对比于已经公布的技术,该轮式机器人并不局限于讲台的结构创新,而是着重将创新点定位在机器人和嵌入式技术与传统讲台的融合,将机器人机电控制技术、导航技术、指纹签到技术、非特定语音识别技术有机结合。

二、轮式可移动讲台机器人功能设计及实现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多功能的轮式可移动讲台机器人。笔记本电脑端运行上位机程序,单片机中运行嵌入式程序。其中单片机为意法半导体公司的STM32单片机。单片机和笔记本电脑通过RS232串口通讯。轮式可移动讲台机器人的功能模块主要概括为语音识别、指纹签到、音响功放、投影仪、摄像头监控、主讲台面板升降、可伸缩双轮机构、惯性导航、指纹签到模块和微型投影仪伸缩机构。

(一)基本功能

讲台搭载电脑和多媒体设备,普通多媒体讲台能够实现的投影,扩音等功能均可实现,该轮式机器人的体积与市面上的其他多媒体讲台相比小很多,基本实现了“小体积,大功能”,在节省占地面积的同时,完成多媒体讲台的基本功能和轮式可移动讲台机器人的其他附加功能。

(二)语音交互

麦克风位于主讲台面板上。麦克风采集声音信息,并传送到语音识别模块,进行非特定语音识别,语音识别模块通过音响设备发出声音,从而进行语音交互,满足课堂教学的语音交互需求。

(三)指纹签到

所述指纹签到模块与笔记本电脑相连。所述笔记本电脑运行上位机程序,并可以联网到教务处服务端。所述上位机程序能够获取课堂应到学生的指纹模板数据,从而进行本地指纹签到。从而精确的掌握学生的到课率,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四)视频监控

监控摄像头自带双自由度云台。监控摄像头安装于主讲台面板之上,能够进行无死角监控。视频数据通过笔记本电脑传输到网络远程端。课堂测验,考试监考均可以使用此功能,另外此功能还可保障学生与教师的财产与生命安全,随时随地的监控教室里发生的一切。

(五)升降收缩

轮式可移动讲台机器人可以通过可升降推杆机构实现上升和下降。轮式可移动讲台机器人处于下降状态时,左剪叉列升降架和右剪叉列升降架隐藏于机器人的壳体内部,同时,主讲台面板和轮式底盘相连接。可升降推杆机构由左剪叉列升降架、右剪叉列升降架和升降推杆电机组成。升降推杆电机和左剪叉列升降架、右剪叉列升降架通过杆相连。从而升降推杆电机上升下降时能够带动左剪叉列升降架、右剪叉列升降架上升下降。

(六)智能可记忆行走

本轮式可移动讲台机器人拥有按键控制、电脑鼠标滑动、人工无动力推动三种行走方式。

实现行走功能的部分是可伸缩双轮行走机构,该机构通过伸缩推杆电机的直线伸缩运动使得可伸缩驱动轮能够处于收缩和伸张状态。可伸缩驱动轮处于收缩状态时,可伸缩驱动轮脱离地面,轮式可移动讲台机器人采用人工无动力推动方式。可伸缩驱动轮处于伸张状态时,轮式可移动讲台机器人采用双驱动轮差速行走方式。

实现智能可记忆功能的部分是惯性导航系统,该系统包括惯性传感器和编码器。所述惯性传感器为陀螺仪,位于单片机控制主板上。所述编码器位于驱动电机内部。所述轮式可移动讲台机器人能够记忆路径。通过示教的方式,借助惯性传感器和编码器导航模块,轮式可移动讲台机器人能够采集增量式路径信息,并在示教结束后可根据命令还原路径信息。

三、结束语

“教育”永远是高精尖技术的摇篮,但是如何真正的让智能技术服务于目前的课堂教学呢?因为现有的技术仍然存在一些不足,所以我们设计了此种轮式可移动讲台机器人,通过设计可伸缩推杆机构达到升降收缩讲台的目的;通过搭载指纹签到仪、视频监控设备、语音设备集成指纹签到、语音交互、视频监控功能;通过惯性传感器(陀螺仪)和编码器达到智能可记忆行走的目的。希望能为教育事业做出一部分贡献!

参考文献:

[1]马光.仿生机器人的研究进展[J].机器人,2005.

第9篇:数控技术双语教学范文

【关键词】环境管理 双语教学 中英文对照 实践操作 案例教学

【基金项目】本文得到2011年度同济大学双语教学团队和双语教学课程包教改项目资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1-0250-01

前言

西方发达国家自上世纪60~70年代以及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水环境治理实践表明:采取“自扫门前雪”的局部治理模式,既不能达到水环境治理的目标,也难以实现技术和经济的最优化;必须以一个区域的整体或者部分作为水环境治理的对象,综合采取工程、技术、政策法规的环境系统工程模式,才能实现水环境质量的有效改善。我国在这方面的成功案例包括上世纪90年代实施的上海市苏州河水环境综合治理等,也开创了我国在区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方面的研究与工程实践先河。近年来,配合我国流域与区域水环境治理的战略规划,国家实施的“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也明确提出形成城市水污染控制技术体系与城市水环境管理体系两大并行体系,对区域水环境治理与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紧密结合世界上及我国水环境治理与环境保护科技的发展趋势,在同济大学教改项目的支持下,作者结合学术团队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上海市苏州河综合治理等方面的科研实践,率先开设了以区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为突破点的“环境管理与法规”课程建设,并结合我国大学课程教育中开设双语、全英文教学的实践需求和我国一流高等院校国际化办学的目标,开设了“环境管理与法规”双语课程。结合近年来课程建设的尝试,做如下思考。

一、针对我国的流域及区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具体国情,自行编写英文教学讲义

当前的双语教学中,一种通行的做法是用原版的英文教材,有助于使得学生掌握标准的专业英文表达方式,培养学生的规范化英文写作水平,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国外的学科动态。对于一些大学基础课程或者专业基础课程,可以减少教材编写的环节,又能够提高与国际接轨的能力。但是对于环境管理及法规这样的课程,使用原版教材则未必合适。例如,国外的水环境质量标准与我国的标准不同,国外的环境政策法规与我国的相关法规也不同,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的水环境质量总体上明显好于我国的水质状况,水环境治理的技术路线的手段也不尽相同,完全采用国外的教材不能适用于我国的水环境综合治理实践。基于此考虑,作者在双语教学中结合以往的科研成果,尤其是学术团队在国内率先开展的区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研究积累,以科研带动教学,自行编写了以区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为重点的环境管理与法规全英文试用教材,形成了区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的教学体系。全书共分7章,包括区域水环境治理概论、水环境污染源调查与水质评价、水环境数学模型基础理论、水环境容量与总量控制、区域水污染控制规划的编制、水环境决策支持系统和水环境治理政策法规等。虽然在教材的编写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但是根据我国水环境治理的具体国情,编写英文教材授课十分必要。对于一些共性的内容,例如,水环境治理规划的基本工具,适当借鉴国外教材中的内容;但是对于一些个性的内容,例如水环境污染源调查、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水环境治理的政策法规等,则完全根据国情自行编写。对于教材中的案例,则主要采用我国水环境治理的相关案例,主要是作者所在学术团队十多年的研究成果积累,这些成果在国内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和推广应用。

二、突出水环境综合治理的工程实际案例与教学理论体系紧密结合,以案例深化基本理论学习

通常意义上,环境管理与法规类的课程被作为一门软科学,给人的印象是理论和概念。作者认为,环境管理与一门硬技术,与环境工程的不同在于,环境管理是系统性、集成性、大尺度的硬技术,也是工程实践出真知的一门科学。这一点在以往的科研工作中深有体会。针对国内外的一些相关材料偏重于理论、概念阐述,缺乏工程实际案例的问题,作者在教材和课堂教学中将工程实际案例与理论教学紧密结合,每一章的教学内容都会介绍一个或者几个案例,深化理论学习;或者直接从案例开始介绍,引申出理论。

三、注重实践操作与理论教学相结合

要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除了加强工程案例的教学,作者还自行编写了一些水环境规划管理的软件,以及提供实际工程的算例,在课堂上通过和学生互动式的计算机操作,培养学生运用工具开展水环境综合整治规划的能力。

四、中英文对照,提高学生的英文写作能力

在双语教学中,既要让学生学会说,更重要的还要学生学会如何写,尤其是将中文表达成英文,而这一点通常比英文表达成中文更困难。这既是双语教学的优势之所在,也是作者自编教材的优势之所在。在课堂教学后,作者在课后将相关英文教学内容的中文版发给学生,通过中英文对照的形式,学生还学会了环境管理及水环境综合治理中的中文内容如何以英文的形式准确表达,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学生普遍反映了体现了双语教学的优势,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通过出国进修,提高自身双语教学的表达能力

对于双语教学的教师,除了要能够熟练掌握专业外语知识外,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英文口语表达,要发音清晰,语句规范,这也是评价教师双语教学授课水平的重要方面。作者于2009年在学校的选拨资助下,赴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双语教学法集中培训,收获颇丰,掌握了英文教学的基本技能,为开设双语教学课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