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鲁迅写的文章范文

鲁迅写的文章精选(九篇)

鲁迅写的文章

第1篇:鲁迅写的文章范文

具体来说,鲁迅到底用的是什么笔呢?鲁迅主要用的是毛笔。鲁迅从少年开始学习时就使用毛笔,一直到他临终之前。所以,在上海大陆新村9号鲁迅故居的工作台上,仍然放着他最后用的“金不换”牌毛笔。确实,鲁迅一生是与毛笔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人们的印象中,鲁迅经常穿着一件竹布长衫,嘴里叼着一个烟斗,经常喝一点老酒也不奇怪。鲁迅那一代人,幼时都是用毛笔练习写字,称作钢笔的自来水笔当时还不大流行。所以,鲁迅的文稿、书信、日记等,都是用毛笔写成的。他给我们留下的宝贵遗产,也都是先用毛笔写成文字,再铅排印刷流传于世,所以毛笔对鲁迅来说,功莫大矣!再就鲁迅的整体个性来说,用毛笔写字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方面。

鲁迅用毛笔写下了一千万字左右的杂文、小说、散文、诗歌以及翻译、书信、日记等,并与友人诗作唱和、书赠条幅。鲁迅的墨迹受人喜爱,多有流传。卷帙浩繁的《鲁迅手稿全集》也于多年前出版,它不仅使我们看到一些鲁迅手稿的原貌,而且也使我们欣赏到鲁迅的手迹。虽然他后来并没有特意去练过书法,但由于少年时代学习的努力,为他的毛笔字打下了坚实基础。加之不断地使用毛笔,当然会继续提高。鲁迅幼承家学,熟读传统典籍,所以他的毛笔字的书写水平也达到一定高度,独具风格,隐含着他的学术造诣和文化修养。郭沫若在《鲁迅诗稿》的《序》中说:“鲁迅无心作诗人,偶有所作,每臻绝唱。”同样,鲁迅无心作书家,也自成一家。

鲁迅的胞弟周建人在《鲁迅先生小的时候》一文回忆鲁迅“笔老是用北狼毫或‘金不换”’,“这种笔鲁迅先生差不多用了一世,我记不起看见他用过别种笔”。所以鲁迅在《答杨邮人先生公开信的公开信》中说:“我并无大刀,只有一支笔,名曰‘金不换’。这也并不是在广告不收卢布的意思,是我从小用惯,每支5分钱的便宜笔。”(《南腔北调集》)这是反驳叛变共产党的杨(屯阝)人1933年在《大晚报》上化名“柳丝”,发表攻击鲁迅的文章,诬蔑鲁迅对他的批判是“手执大刀”、“是非不分”地“乱砍乱杀”。所以鲁迅说他“并无大刀,只有一支毛笔,名曰‘金不换’”。所谓“金不换”者,就是百年老字号绍兴上鹤汀笔庄生产的“金不换”牌毛笔。

鲁迅使用毛笔,得心应手,须臾不可离开。笔,就是鲁迅手中的武器。他给一位日本友人写信曾说:“近来中国式的法西斯开始流行了……只要我还活着,就要拿起笔,去回敬他们的手枪。”(《鲁迅全集》)可以说毛笔陪伴了鲁迅终生。鲁迅一生用秃了多少支毛笔,无法计数。1936年10月17日,也就是鲁迅逝世前两天,先生用“金不换”毛笔写下了纪念他的老师章太炎的文章《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未完稿)。逝世前的十几个钟头,写下了最后一天日记“十八日”“星期”5个字。10月18日鲁迅用“金不换”写了给日本友人内山完造的便条。这是鲁迅的绝笔。

鲁迅使用毛笔,主要是习惯,当然并不反对使用钢笔。“金不换”是小巧轻便,价格十分便宜的毛笔。鲁迅幼年用它习字、抄书、描画,以后用它写文章。“金不换”牌毛笔,因鲁迅而名扬国内外。现今它已成为绍兴鲁迅纪念馆馈赠国际友人的珍贵礼品。

(选自《文笔》)

解读:

不可想象,那支饱蘸了勇气与智慧,写出了中国人的气节风骨,为国人所崇敬的笔,竟然是一支5分钱的“金不换”。但我们真没有必要在它的价钱上做太多文章,先生说了,“从小用惯”而已。

两年前,号称“华夏笔都”的南昌市进贤县举办了“鲁迅书法艺术研讨会”。我当时有些不以为然,觉得只是附会而已。但是,在会上,听了专家们的见解,看了先生的一些手稿,感觉虽然先生并没有刻意把他的写字写往“书法艺术”的层面上精进,却也自有妙处。

第2篇:鲁迅写的文章范文

东江源小学

四(3)班

赖薪伊

自从去年去了鲁迅故居以后,我就对鲁迅爷爷有了深刻的印象,我对鲁迅爷爷还不太了解,就想通过其它的方法来补充。终于有一天,妈妈给我办了一张新华书店的借书卡。在三楼的读者俱乐部里,我翻找了许多书后,终于找到了一本关于鲁迅的书——《鲁迅全集》。

书的封面介绍了鲁迅的籍贯、成就,还介绍了他的一些主要文学作品:《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朝花夕拾》、《野草》、《人海杂言》、《荆天丛笔》和《鲁迅全传》等。

第3篇:鲁迅写的文章范文

事实上,在教科书之外的鲁迅,是非常有趣的,除了写出《中国小说史略》这样不朽的学术著作,还是精通日语、德语的翻译家,对美术也有独到的认识,并善于设计书刊封面。想还原鲁迅的形象,继承鲁迅的文化遗产,就首先要把教科书带来的鲁迅形象抛开。

鲁迅并不是每天都眉头紧锁,是个非常生动的人

初高中课本里,鲁迅的文章不少,有选自《朝花夕拾》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也有选自《呐喊》的《故乡》《社戏》。以上多是他对童年和学生时代的回忆文章,与很多五四前后大家的抒情散文并无本质区别。

而真正塑造鲁迅革命者形象的课文,应该是《为了忘却的纪念》《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论雷峰塔的倒掉》等杂文和《药》《阿Q正传》等小说,鲁迅作为思想家、革命家的形象,因为后面这些文章中的愤怒和批判而被烘托出来。

在很多学生眼里,鲁迅先生每天都在忧国忧民、唉声叹气,“横眉冷对千夫指”。而课文里一些他当时写作时未必多加在意的句子,则被拿来做文章,如《秋夜》里,鲁迅写道:“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按照现代语法,这句话应当算是病句。但这句话却曾经在语文试卷中以阅读理解的方式被反复考察,要求学生们研究鲁迅为什么这么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以至于最后得出作者自己当年都未必想得到的答案。因为这些教科书的机械解读,鲁迅的形象被不断异化,“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才会成为广为流传的段子。”

其实,鲁迅的形象绝非几篇课文能体现。以2013年重新修订的《鲁迅全集》来看,鲁迅著作有小说、杂文、学术著作共计10卷,书信4卷,日记3卷,索引1卷,总共18卷,总字数约700万字。这还不算鲁迅早年用其他笔名,星散在一些报刊上有待学者统筹整理的文字。有学者认为鲁迅全部的作品大约有1000万字之多。相对这么大规模的著作,入选教材的几篇课文显然是太单薄,并不能撑起鲁迅立体的形象,加上刻板的应试教育,就难免让鲁迅的形象无趣、片面。

在革命、批判等严肃的标签之外,鲁迅还是一个有趣、幽默甚至孩子气的学者。对于学术界来说,认识到这一点不是问题,但教科书里对鲁迅丰富立体生动的形象,却鲜有介绍。

在萧红所写的《回忆鲁迅先生》中,她是这样写鲁迅的:“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的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的咳嗽起来。鲁迅先生走路很轻捷,尤其他人记得清楚的,是他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仿佛不顾一切地走去。”这样的鲁迅绝对不是整日在书房里“用别人喝咖啡的时间来写作”的只会忧国忧民的文学家形象。

通信集《两地书》是鲁迅与爱人许广平之间的通信,因为其私密性,更能显示出鲁迅的真我。在两人的通信中,鲁迅不时露出有趣、外向和诙谐、叛逆的一面。在调侃关系不错的孙伏园酒后上船大吐时,鲁迅说他“晕船活该”,类似关系好的大学舍友打嘴仗。一次偶然受了小伤,鲁迅只能在屋里的盆里小便,因白天倒尿盆不方便,他就“看夜半无人时,即从窗口泼下去”。这些活泼到有些过分的形象,与教科书里那个深沉、愤怒的形象,有很大差别。只有不同的侧面拼接在一起,才能够让人了解到一个全面真实的鲁迅。

翻译家鲁迅,比当下大多数知识分子还要与国际接轨

虽然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先驱,鲁迅和胡适一样倡导了全新的白话文写作,但是教科书中却对鲁迅本人的学识介绍不多。以至于大家都知道胡适是知名学者,却不知道鲁迅在文学创作之外的成就。实际上,在文学家之外,鲁迅还是出色的学者和不俗的翻译家。

根据某自媒体公布的“鲁迅文学大数据”显示,近年来鲁迅最受关注的作品竟然是《中国小说史略》,这本书被誉为中国小说研究的“开山之作”,是具有跨时代意义的第一本中国小说通史。在鲁迅之前,并没有一个中国学者以小说题材作为主线,整体性研究其发展进程。并且,中国历代的正史编者们,向来鄙视小说,特别拒绝著录任何明清章回小说,很难设想他们再去专门编写什么小说史。而鲁迅作为学者,这种眼光难能可贵。

除此之外,鲁迅的翻译家地位也长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除日语外,鲁迅还熟练掌握德语,兼有俄语译著传世。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院长孙郁先生就曾经表示:“只有和鲁迅译介的那些域外的文学和理论文字接触,我们才能明白他写作的一种底色,对他的知识结构与思想来源也可以领略一二。可惜长期以来无论学术界还是出版界,都漠视了此点。”

鲁迅的译著题材丰富,除小说(包括童话、科幻作品)、随笔之外还有美术史著作和美学专著,甚至剧本。鲁迅对西方思想的融会贯通,是当下多数学者无法企及的,可以说鲁迅与国际的接轨程度,是超越当下一般大学教授的。

而在目前学校教材中,被学习最多的却是鲁迅思想和学术遗产中体量最小的部分,以《朝花夕拾》、《呐喊》里的文字为最,甚至颇具思想性的《故事新编》都较少涉及。这固然考虑到适龄学子的理解力,但是对于整体上完善对鲁迅这个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语出韩国文学评论家金良守)的文化巨子,是有失公允的。

“一口咬住问题”的鲁迅,有丰富的业余爱好

鲁迅在治学、作文之外,还有丰富的业余爱好,其中影响比较大的就是他的美术观点和对版画、拓本的收藏。

鲁迅自幼对美术很有兴趣,他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道儿时“用一种叫作‘荆川纸’的,蒙在小说的绣像上一个个描下来,象习字时候的影写一样”。他在很多文章中,涉及美术问题,影响后人,并亲自编译了许多涉及艺术问题的西方著作,例如《近代美术史潮论》。

画家陈丹青就多次盛赞,鲁迅对于美术的观点每每给他一些启迪:“依我看,(鲁迅)却比民国年代顶著名的美术海归派,更超前、更有品质、更富草根性,更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并认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开山人物,鲁迅先生可能是其中顶喜欢绘画、顶热心美术的一位”,虽然不是科班出身,却总“一口咬住问题”。

不仅仅止于研究,鲁迅对美术的热爱一直延伸到收藏。他喜欢古画像石和碑帖的拓本,也热衷于以收藏的形式资助木刻和版画艺术家,在当时算得上是一个懂行的收藏家。仅仅在北京鲁迅博物馆,就保留了数千枚鲁迅收藏的墓志拓本。鲁迅居住在上海期间,也曾经进出日本人或西洋人开设的书店,购买大量的西洋画册。

此外,鲁迅还称得上是中国第一代具有现代思想的书刊设计师。在早期更亲自对自己和别人的书刊进行设计。例如1926年北新书局出版的《呐喊》,就由他亲自设计,“呐喊”二字张扬四溢,仿佛是在呐喊,鲁迅用书法线条转化成强大的视觉冲击力,是中国图书设计史上的精彩一笔。

除此之外,他在编辑和设计《奔流》《译文》等杂志时,还加入了大量的插图。鲁迅设计封面有自己的风格,一方面现代、简洁,另一方面对于传统图案和纹饰,实行“拿来主义”,运用得极其娴熟、恰切。

第4篇:鲁迅写的文章范文

而立之年,初为人母,再见先生,又是一次新的遇见。

学生时代,懵懵懂懂,不谙世事,关于先生,是别人眼中的先生,是书本中的先生,是老师嘴里的先生,距离遥远,也没想靠近。如今,有了一些阅历和体察,有了一些知识和视野,丰富了些的我再见先生,走得近了些,开始有些懂先生了。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重逢。先生逝世80周年之际,“知乎”上热议先生的言说或许可见一斑。也有不少有趣的。这里摘录一些:

多年后再读鲁迅的文章,有什么新的感悟?

张佳玮:他的才学、对语言的把握、萌度、幽默感都足够了得。《倚天屠龙记》里,张无忌离开冰火岛前,谢逊曾逼迫他背下许多武功要诀,还说“虽然你现在不懂,但先记着,将来总会懂的”。我觉得鲁迅先生的文字也如是。小时候不懂,只是愣看,也许还不喜欢;长大了才会觉出其中的好。

于遥:鲁迅的书放在现在依然具有极其深远的现实意义,但和胡适不同的也是最遗憾的一点,是他“只找人性的毛病,从不找制度的毛病”。只挖掘和揭露人和民族的劣根性,而不去寻找改进的办法,那真是如他自己所说,“最苦痛莫过于梦醒了却无路可走”。

孟小溪:鲁迅的文意尚不算难懂,最晦涩的莫过于他文中的标点符号,当年考试总考这个,从无百分百答对过,让自傲语文优秀的我惭愧了time time again。

赵胖胖:有了爱人,再读《伤逝》,才理解涓生子君的悲剧。人生最痛苦的是梦醒之后却无路可走,最初的激情无法抹去生活接二连三地嘲弄,一切海誓山盟都会回到柴米油盐。爱在承诺的时候,是否考虑到今后的日子两人如何携手共度。鲁迅写在自由恋爱之风初起时的文章,也在拷问现在的每个热恋青年。永远忘不了书中写的“爱是要有所附丽的”。

黄叉叉:大一的时候听了一堂文学作品选读课,才重新认识了鲁迅,然后就此踏入深渊――当时讲《影的告别》。老师一讲,才感受到那种既不容于黑暗,也不容于光明,彷徨无地还要与黑暗作斗争的历史中间物的挣扎。那个年代的知识分子,真的是在绝望地进行没有希望的抗争。正如先生自己说的“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真的很震撼。好像就是在那一瞬间,突然就想好好做人了……还很想当一个公知……然后再去读先生的其他作品,会有完全不同的感悟。

无名:中国教育就是在搞笑,没有经历过社会染缸的学生,怎么可能读得懂鲁迅先生的文章?在社会上摸爬滚打2年,每天在梦想和现实中挣扎,重读鲁迅先生的文章,给我最大感悟是两个字:希望!

你眼中的鲁迅是个什么样的人?是否被过誉?

马不理: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自古文人相轻,五四以来中国文坛多少狂生,有几个敢说鲁迅的不是?一块意识形态的抹布堵不了所有人的嘴,到最后还是笔下功夫见高低。写字儿的人拿自己的作品掂量掂量,都知道鲁迅先生,自己黑不起。

文学自古都难免沾染政治,中国近代百年政治风云,东风吹西风吹,那股风敢对着鲁迅吹?唯有先生一人屹立不倒,不是偶然现象。他们知道,大先生人在或不在,锐利的标枪就插在那,谁自己对号入座地站到枪头上,谁就要被戳穿。谁也不敢。

林国宇:鲁迅永远都没有被过誉。而且相反的,应该将鲁迅的作品作为大学生必读的课本,将鲁迅的思想作为一门课程去研究。如此这样,就可以减少知乎上70%左右的无脑撕逼,减少朋友圈里50%左右的鸡汤文和造谣帖,消灭微博和知乎上60%的道德帝和圣母。

林子:鲁迅先生是个吝啬的教书先生。每次到了发工资的时候,鲁迅先生绝对不会记错而且锱铢必较,此时的鲁迅先生俨然是一个为了一大家子生计而奔波的大学教师。

鲁迅先生又是个有人情味的丈夫。当时很多文学大家都“以身作则”的跟旧社会说再见――休掉包办婚姻的原配,很著名的有情场职业玩家徐志摩。但是,鲁迅虽然原配也是包办婚姻而来的大字不识的小脚太太,虽然鲁迅先生没有跟朱安发生过任何实质的夫妻关系当然也无所谓爱,虽然鲁迅先生是搞革命的先锋,但是他没有跟原配离婚,因为他知道在那个社会,朱安离婚后,肯定只有死路一条。所以,鲁迅先生虽然不爱她,但一直供养着她,这一点来看,我为鲁迅先生点赞。

谭香山:鲁迅是个很复杂的人,他个子矮,脾气不好,悲悯又辛辣,自大又自卑,他需要爱,需要人了解,他也有自己的懦弱和不作为,有自己的问题和遗憾。他是个人。

但是他对中国近现代文学的贡献是没法磨灭的,文学史上一点也没有评价过高。他写的文章也是非常好的,喜欢不喜欢是一回事,有些好就是好,无话可说。

@yolfilm:鲁迅,去除掉文学创作、文学研究的鲁迅,不过是个嗷嗷嘶叫的社会批评者。尤其是他的杂文,在我眼中,没有建树,亦不曾建设。

鲁迅对你有什么影响?

羊Vv:读鲁迅的后果,是我看不下所有近现代的作家的书,总觉得拖沓,没有节奏感,废话一大堆,无用的情节描写,干枯的对话。老舍、茅盾这些不用说了,沈从文的边城,钱钟书的围城,张爱玲,甚至包括废都,白鹿原……所有这些作家,我完全读不下去。 直到后来读了王小波,算是从“白话文作家鄙视症”中康复了,然后才能开始读路遥《平凡的世界》……

Lucifer:去年夏天的r候,爸还在,我们一家人走进鲁迅公园,他就在树荫里默默地走着,突然说道:我辜负了鲁迅先生。

我呆了一下,似乎问了他如此说的原因,也似乎什么也没说,大抵没说什么罢,因为我如今已经不记得他给过我任何答案。

我不知道那种所谓辜负是什么样的感觉,作为一个1983年出生的人,鲁迅对于我而言,不过是一个语文课本里需要背诵的段落和总是需要被人揣摩的幽灵。

ze ran:“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到底死没死?为什么又是“大约”,又是“的确”?有没有矛盾?

人家说话就这个风格行不行呀?那时白话文刚流行,用得还不利落行不行呀?鲁迅没想好要不要给孔乙己写续集行不行呀?为什么非要解读呢?

鲁迅对我的影响就是,让我烦透了各种过度解读。

王华庚:高中时候喜欢模仿鲁迅的文风写作,一次学校组织郊游活动收费,我模仿鲁迅文风给校长写了匿名信,并要求他在早操后的例行讲话里念给全校师生听。具体写了什么忘了,大概就是要抵制乱收费。

第5篇:鲁迅写的文章范文

关键词:作品;童年恋歌;经典

鲁迅的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独创性,在用词、造句、布局、选材、谋篇等方面很值得我们去揣摩和借鉴。它将古代和现代错综交融,浑然一体,气魄宏伟,达到了完美的统一。质美情真的鲁迅作品选入初中语文教材,完全符合初中生的认知规律和情感需求。可现在很多学生怕学鲁迅的文章,认为读起来拗口,又难以理解。因此,我们在组织教学时,要摒弃那种认为鲁迅的文章深奥、晦涩的思想,而应运用正确的教学方法,吃透教材,抓住重点,有的放矢地去组织教学。

唯有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在学习鲁迅先生的作品时,我们首先要带领学生弄清鲁迅先生写作本文时的时代背景。

鲁迅先生的主要创作年代距今已有七八十年。而初中生对当时的时代背景缺乏最基本的了解。因此,学生在学习相关的文章时,总是不能理解先生写作时的心情,不能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感到鲁迅先生的文章晦涩、难懂,有一种发自内心的畏难情绪。这样的心态就决定学生无法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因此,为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在教授鲁迅先生的文章时,就应想法让学生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如在带领学生学习《藤野先生》一文时,教师应让学生了解鲁迅先生是在1902年3月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离别祖国到日本留学的。他之所以在1904年8月进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就是想用医学“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便去当军医。”可见,他是怀着救国救民的强烈愿望选择医生这一职业的。他很想为反压迫、反侵略而斗争努力,他还想把医学作为宣传新思想的工具,以“促进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达到改造国家的目的。但先生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的种种遭遇,使他受到了强烈的刺激,使他彻底认识到了“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重要的是改变人们的精神面貌。于是在1906年秋天,鲁迅先生便决定弃医从文,决定用文艺唤醒人民,改变国民的精神面貌,以期达到富国强民的目的。鲁迅先生和藤野先生分别20年后的1926年,正值我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进入高潮的时期,也是先生的世界观发生伟大飞跃的前夜。这年秋天,在反动军阀及其御用文人的迫害下,鲁迅先生离开北京,来到厦门。此时,先生有了时间回顾自己走过的革命路程,有了时间清理和解剖自己的思想,总结斗争经验,以迎接新的、更伟大的战斗。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先生写下了《藤野先生》这篇回忆性散文。学生了解了这些背景,再去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就很容易了,就不会感到先生的文章晦涩难懂了。这样,也更有利于老师去组织教学,学生学习时也会感到轻松自如了,教学效果自然会更好。其次,在学习鲁迅先生的相关文章时,我们要引导学生回归童真。

鲁迅虽说是一代文豪,但他的很多作品也充满了童真童趣。初中生刚刚度过了美好的童年时光,小学时有很多美好的回忆。在带领学生学习先生的作品时,我们不妨让时光倒流,让学生重温那难忘的童年,与先生共同品味童年的喜怒哀乐。如在教授《风筝》一文时,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细细品味这些内容:鲁迅先生小时候不许弟弟放风筝,认为那是“没出息的玩意”,因此无情地毁掉了弟弟的劳动成果,行为十分粗暴。先生长大后明白了“游戏是儿童最正常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此时,先生才醒悟过来,认为自己当年的行径,简直是对于弟弟的精神的“虐杀”。虽然事隔久远,先生还是一心想补过,然而小兄弟却全然忘记,“我”的沉重的心只得一直沉重下去。梦醒了却无路可走,先生很是痛苦。很多教师在讲授本文时,总是将主题仅仅固定在先生的自省精神上,引向“小兄弟”的麻木,甚至引向对旧中国教育制度的批判。是的,先生严于解剖自己的自省精神很可贵,很值得我们学习。可这些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毕竟难以理解和接受。因此,我们在教学时不妨先向学生提出几个小问题来引导学生讨论,然后再解决那些问题。这样,效果可能会更好。我在教授本文时,就给学生提出了这样的小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你有没有类似鲁迅先生小时候这样的行为?如果你是文中的小兄弟,会有怎样的感受?这些问题切合学生的实际,因此,问题一提出来,学生讨论得就很热烈。有学生说曾经将妹妹画的画撕毁了,现在想起来是多么的后悔;有的学生说自己亲手做的弹弓曾经被爸爸砸掉,自己是敢怒不敢言,等等。此时,我紧接着引导学生:想起这些,你想对妹妹或爸爸说些什么?学生的回答完全是真情的流露。此时,我们再带领学生回过头去细细体会鲁迅先生写这篇文章时的心情,他那种后悔、自责就不言而喻了。这样,水到渠成,不必费太多力气,就会把学生引向文章的深层问题上,而学生理解这些问题时,也相对较容易,效果十分显著。

不唯《风筝》如此,鲁迅先生在《社戏》中也追忆了自己童年的一段美好时光,利用这种教学方法,也可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在写到由于种种原因,母亲不让自己去看戏时,“这一天我不钓虾,东西也少吃”。要让学生理解少年鲁迅此时的感受,最好的办法还是让学生回忆自己的童年。有学生回忆说小学时学校组织春游,自己苦苦盼了一星期,却在去的前一天发高烧。春游那天,自己躺在床上,脑子里尽是同学们在野外嬉戏的情景。此时,我适时点拨:你说得很好,那时的鲁迅也“似乎听到锣鼓的声音,而且知道他们在戏台下买豆浆喝”。正所谓追忆往事,感同身受。试想想,童年,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都是快乐美好的,它是一种难忘的体验。此时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童年经历,更能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我们在教学时,就是要利用“人生经验通感”这一武器,即利用学生常会遇到的相似的人生经历,诱发学生的一种联想,当这种联想引起学生的共鸣时,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风筝》《社戏》是这样,《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又何尝不是呢?《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是鲁迅唱的一首童年恋歌。这篇文章贯穿全文的就是一颗天真活泼的童心,是甜美愉快的回忆。断砖泥墙、斑蝥蟋蟀是孩子们的最爱,富有传奇色彩的何首乌能激起孩子们无穷的联想,没有任何景色的百草园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就连萧瑟无味的冬天,百草园里也有捕鸟的兴奋和惊喜。看到这样优美的文字,农村孩子会忆及自己的童年,城市孩子会向往这样的童年。阅读这样的文字,怎能不唤起学生的联想?又怎能不唤起学生的感同身受?学生又怎会不对如此真切地描绘与自己经历相同的作品感兴趣呢?

再次,在教授鲁迅先生的文章时,我们要善于抓住文章的重点,只有抓住了重点,才会给学生打开领会文章思想内涵的大门。

我在教授《风筝》一文时,我就抓住文中的环境描写去深入分析,因为正是这些环境描写,透出了作者的心情,丰富了作品的内涵。本文开篇就写到:“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杈于晴朗的天空中,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读到这里,我们不仅要问:“惊异”“悲哀”从何而来?这段环境描写透露给我们哪些信息?带着这两个疑问读完全文,通过分析,学生发现:作者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暖和的春二月,而北京的风筝时节却是肃杀的严冬。故乡的风筝时节,杨柳发芽,山桃吐蕾。而北京“灰黑色的秃树枝丫杈于晴朗的天空中”。这样一对比,学生就会知道,这里的环境描写,为下文写自己对弟弟“精神的虐杀”的一幕作了铺垫。我们知道,风筝是春的使者,春的到来,意味着严冬已被击退。这本应是令人神往而畅快的季节,而先生看着这样的春光却感“惊异”和“悲哀”,这正是源于自己导演的一幕闹剧。这样一层层分析下去,抽丝剥茧,问题就容易解决了。在这段环境描写中,先生把情和景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向我们传达了自己的真实情绪。这些环境描写既说明作者对自己童年所做的这件事是刻骨铭心的,又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通过这些文字也可以看出:先生自己知道,风筝事件是过去了,小兄弟精神上的创伤也平复了,而春天于自己却是渺不可求。他不知道自己的“春天”在哪里,更不知道小兄弟的“春天”何在,而正是这种“逝去”和“悲哀”,才使先生清醒过来。通过对文中这样的环境描写及其衍生问题的分析,有益于学生掌握文章的思想内涵,更有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社戏》中的环境描写则更是如此:“月夜行船”这一部分的环境描写运用了视觉(月色朦胧,连山起伏)、嗅觉(夹杂着水汽的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散出来的清香)、听觉(横笛宛转、悠扬)描写,且还恰当地运用了“跑”“飞”“踊跃”等几个动词,再配以人物的心理感受(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更使文章洋溢着热烈的抒情气息,增添了文章的迷人色彩,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妙不可言。

鲁迅先生的作品能抓住刚进中学校门的孩子们的心,因为它叙述的是普通人平凡之处的美好,给了我们美的享受。哪怕这美被摧残,遭践踏,但先生的作品都没有摆出一副高深、严峻的面孔。因此,我们在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发现这种美,结合自己的经历去理解这种美,理解先生作品的精髓所在。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会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

经典一定精彩,但不一定深奥。只要我们为学生找到开启经典的钥匙,引导学生慢慢品味,那他们一定会受益匪浅。

参考文献:

第6篇:鲁迅写的文章范文

一、鲁迅与梁实秋 “硬译”争论的起始

1.1鲁迅与梁实秋争论第一回合

鲁、梁的论战始于1926年梁实秋在北京《晨报副镌》上发表的《现代中国文学之浪漫的趋势》一文,文中将五四文学描写 “人力车夫”说成是肤浅的人道主义,不符合理性的尺度。1这引起了鲁迅的不满。于是,鲁迅在《革命时代的文学》与《文艺与政治的歧途》中对梁实秋进行了批评 “小说描写罪人在寒地里的生活,大学教授看了就不高兴,因为他们不喜欢看这样的下流人。如果诗歌描写车夫,就是下流诗歌…… ”2这里大学教授和文人主要是指梁实秋和新月社的人。3这可以算作他们论战的第一回合,鲁、梁结怨。

梁实秋1927年在《时事新报.学灯》发表了《北京文艺界之分门别户》说道:“鲁迅先生是小说家及‘杂感家’。他的尖锐的笔调,除此别无可称。”“周氏兄弟之所以能成为文坛盟主,是副刊特约的撰稿员,经孙伏园鼓吹,遂成文坛上之霸主”41927年6月5日梁实秋在《时事新报.书报春秋》上发表了《评》一文,说“鲁迅先生的文字,极讽刺之能事,他的思想是深刻而毒辣,他的文笔是老练而含蓄。”并指出鲁迅先生杂感白话文中硬写几句过问,一唱三叹,摇曳生姿;以及反语的巧妙运用等。但是鲁迅在《略谈香港》5一文中反驳了梁实秋在《北京文艺界之分门别户》的错误诋毁,意在说他是研究系的好友,是共产党的同道。但是为了避免写这篇文章人的“用心险恶”所以,鲁迅写文并更正道“我从来没有做过《晨报副刊》的‘特约撰述员’。我现在仍在广州,并没有‘到了汉口’”。在当时情况下,梁实秋暗指鲁迅是共产党人,势必会给鲁迅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甚至有可能被捕入狱。所以鲁迅说这是“用心险恶”之攻击。此乃鲁迅与梁实秋真正结怨的开始。

1.2鲁迅与梁实秋关于“硬译”的争论。

梁实秋在《论鲁迅先生的“硬译”》一文中说,鲁迅先生文笔简练流利,可是译笔却不敢恭维;说鲁迅先生前些年翻译的文字,还不至于令人看不懂,但最近翻译的书却转变风格了,文句极端难懂, 句法稀奇古怪, 离“死译”不远了。最后又在文末说道“假如‘硬译’还能保存‘原来的精悍的语气’, 那真是一件奇迹, 还能说中国文是有‘缺点’的吗? ”,他以此来反驳鲁迅的硬译是因为译者能力不够,和中国文本来的缺点而造成的。

鲁迅即撰写《“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一文说,虽然同为外文,但因作者不同,风格也不同。“句子可繁可简,名词可常可专,决不会一种外国文,易解的程度就都一式。” “若在三家村里,专读《古文观止》的学者们,看起来又何尝不比天书还难呢”。6鲁迅在文中又说自己的译作,本来就不是为了博得读者的愉快, 总有不怕艰难,硬着头皮读完而有所收获的若干人,这样,他的译作也就达到目的了。将来总会有更好的译本出现, 待到有人能够译得既不“曲”, 也不“硬”或“死”时,他的译本就完成使命了。这体现了鲁迅的“读者观”。译作读者,即受众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和方法。鲁迅自谦的把自己的译作归类为读者在接触到更为完善译本前的一个铺垫。

然而在梁实秋看来,译作就必须是经过字字斟酌,句句考究的高质量作品,才能给读者带来真切的知识。对此二人又产生了分歧,这也是导致他们争论的原因之一。

对鲁迅的反驳, 梁实秋旋即在《答鲁迅先生》一文中指鲁迅避实就虚, 并说鲁迅的译文之所以晦涩难解, 是因为“鲁迅先生自己的糊涂与懒惰”,诚如鲁迅先生自己所谓的“能力不够”, 这与“中国文本来的缺点”无关。中外文字不同是不言而喻的, 翻译之难正在于此。况且,“硬译”不但不能保存“原来精悍的语气”, 反而令人看不懂。故而译者应当变换句法, 以通顺的文句译出, 以读者看懂为第一要义。

第7篇:鲁迅写的文章范文

关键词:高中语文;鲁迅作品;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8-202-02

文学是对现实生活的刻画和描写,是对现实世界的形象反映。鲁迅先生是20世纪中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是现代白话文大师,他创作的作品,篇篇经典,成功的奠定了中国现代的文学传统。鲁迅先生的很多作品都被引用到中小学生的语文教材当中,通过对经典作品的品读和理解,能够了解那个时代人们的生存状态以及社会形态,感受诸多历史事件对人们生活和心理的影响。对于中学生而言,有助于深化他们的思想,提高他们对文字的鉴赏能力和运用能力。本文笔者将探讨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对鲁迅先生作品的教学策略及体会。

1、精读课文,初识先生作品

在高中语文的教学课堂中,精读课文是教学进行的第一步。精读课文,可以促进对鲁迅先生的思想感情的深刻理解。对于教师而言,精读课文是教学开展的关键环节。通过对课文的精读,细细体味鲁迅先生描述的社会情境以及当时人们的心理状态,寻找鲁迅先生所采用的语言技巧,文字技巧以及表达手法。教师通读课文之后,对教学内容就有了大概的轮廓,从文章中提取何种语文精华,以及具体教授学生哪一部分,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科学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教师在教学时当然不能仅仅停留在精读课文,借鉴教参,照本宣科的阶段,教师自身应该增强对鲁迅先生的了解,结合鲁迅先生的生平,深入当时的社会思想对于教学开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对于学生而言,精读课文,相当于预习课文的一部分,通过精读课文初步体会鲁迅先生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了解人物形象,初步掌握不同人物之间不同的性格特点。学生精读文本需要强调的是,所谓精读并不是阅读次数的多少问题。教师可以在上一节课结束时,作为作业任务或者课堂任务的形式来布置,要求学生在对文章精读之后,对全文按照所写内容进行分段,并总结每一段描写的主要内容,以及主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或者采用抄写的形式对文章进行细致品味。鲁迅先生的文章内容大多比较深刻,学生精读课文更加利于对文章的行文思路进行把握,挖掘文章深处的思想感情与社会现实,从而有利于下一教学环节的进行。

2、小组学习,增强协作提升

本着素质教育的理念,创新形式与教育方法成为客观要求。鲁迅先生的文章多是当时社会的病态展示或是人们社会心理的反映。学生小组学习,是创新教学的一种形式。教师在教学内容开展之前,对学生进行分组,采用研究的形式对教学内容展开讨论与探究。在这一环节,教师可以采用任务型教学法,向学生布置一些思考和练习,引导学生对鲁迅先生的主要思想感情以及文章主要表现的社会形态进行感受,并选出组内代表进行全班交流。

以人教版第四册的《药》为例,为学生布置一些思考练习,第一,阅读全文,感受和理解这篇小说的艺术形象及其意义,结合历史知识与作者的生平背景,讨论这篇小说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答案有以下几种作为参考:本文主要表现了革命的不彻底性以及对革命自身脱离群众等特点;本文主要表达了亲子之情以及革命者的悲哀;本文暴露了当时社会国民愚昧落后的弱点;还有人说本文歌颂革命先烈的伟大牺牲精神,号召人民奋起振作,不要让革命先辈白白牺牲。第二,精读课文,指出这篇文章的两条线索,并结合文章,指出这两条线索在何处连接,何处交织与融合,说说作者这样安排线索的主要意图,对表现文章主题有什么作用。《药》一文的主演教学内容,应该是感受本文的人物形象、把握文章结构以及主要表达的主题。通过小组任务学习,对教学内容深入探讨,不但可以集思广益,充分吸收学生的各种想法,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而且能够锻炼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增强他们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和学生的素质培养。

3、教师指导,促进学生理解

由于鲁迅先生文章的深刻性以及所表达的时代性特点,学生凭借自身的阅历以及理解能力来学习,是完全不够的。这就需要老师的教学指导。教师的教学指导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课上教学指导。课上教学指导主要是在学生表达自己的理解自己思想之后,老师针对学生表现进行总结概括,指出学生由于鲁迅先生文章的深刻性以及所表达的时代性特点,学生凭借自身的阅历以及理解能力来学习,是完全不够的。这就需要老师的教学指导。

教师的教学指导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课上教学指导。课上教学指导主要是在学生表达自己的理解自己思想之后,老师针对学生表现进行总结概括,指出学生的优秀与不足之处,并对学生所表达的思想加以补充和更正,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文意。第二,课后拓展指导。拓展教学主要针对鲁迅先生的生平经历对学生进行普及,结合历史社会背景,了解鲁迅先生的其他文章,并且把握鲁迅小说的共性和个性。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具有文本意识,把握小说的人物和环境。鲁迅小说具有极强的表现力,他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塑造了狂人、孔乙己、祥林嫂等典型鲜明的人物形象,深刻描绘了旧中国的社会图景。鲁迅先生作品的高度在于他对国民性问题的深刻探讨。描绘了在当时旧社会的大环境下,国民的病态心理。基于这样的背景,我们也不难想象孔乙己与祥林嫂是怎样死于一个非爱的人间。

堂中鲁迅作品的教学策略。鲁迅先生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的作品引发了人们对于人性和社会的深刻思考。在高中语文教材中引入鲁迅先生的文章,不仅仅对于语文能力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有利于学生深化思维,引发高中生的人生思考,为即将成人的高中生指导人生道路。

参考文献:

[1] 曾招洪.对中学鲁迅作品教学的几点思考[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3,(21):77.

第8篇:鲁迅写的文章范文

关键词: 人文性教育《藤野先生》寻情悟情激情

《藤野先生》这篇脍炙人口的散文自被收进中学课本以来,一直受到广大教师的喜爱。不仅因为作者的艺术构思和爱国主义思想感情,更因为它是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的源头活水,是加强初中语文课人文性教育极好教材。下面我谈谈教授此文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寻情

课堂教学,教师是主导,要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得淋漓尽致,在高唱爱国主义主旋律的今天,课前认真备课中的寻情――寻找与本学科教学有结合点的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教授此文时,我首先钻研教材,认真阅读介绍鲁迅先生的有关文章,努力寻找语文教学有结合点的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在阅读、分析、寻找中我注意到下面两个问题是理解文章的关键:

(1)鲁迅先生为什么要在1926年写这篇文章?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学生掌握了这一点,就能够很好地理解文章的中心和作者所要表现出来的思想感情。

(2)本文是一片叙事散文,记述往事跨越前后二十年,从东京写到仙台再写到北京,涉及“我”、藤野先生及其他许多人和事,但脉络分明,有条不紊,中心突出,其中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是贯穿全文的线索,这个特点是把握本文的纲,教学中应该抓住这一点。

抓住了授课突破口的同时,我又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拟定了本节课的教学形式――回答式授课法,这样,在课前我心中就有了通盘的打算,在授课中就能得心应手。

二、悟情

在授课时,我紧扣一个“情”字,抓住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组织教学。

1.以“情”入手,介绍背景。

鲁迅的作品学生已学过不少,有关鲁迅的介绍,学生已烂熟于心。因此在教授此文时,我避开对作者的泛泛介绍,而是精心选择了与课文主题有关的两个问题进行介绍:

(1)鲁迅先生是在什么情况下到日本留学的?

(2)作者是在什么情况下些这篇文章的?

我通过对两个历史背景的介绍,着重使学生认识到鲁迅先生是基于寻找拯救祖国道路,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才到日本留学。在日本留学期间,鲁迅先生为了维护民族自尊,表现了作为爱国知识分子对灾难中的祖国的一腔热血。1926年“三・一八”惨案更激起了鲁迅先生的满腔怒火,以笔作为刀枪揭露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凶残,颂扬爱国青年的英勇精神,遭到了一大批为反动军阀卖命的反动文人的大肆造谣、中伤、攻击。这一期间鲁迅先生写了一些回忆性的散文,不是提出从此无所作为沉默下去,而是回顾自己走过的道路,借以磨砺自己的意志,增强自己的战斗信心,表达自己关心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以“情”入手,明确要求。

在背景介绍后,我并不着急对课文分析,而向学生提出了学习本节课应掌握的内容:

(1)学习藤野先生正直、热诚、没有民族偏见的优秀品质和鲁迅先生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2)学习文章如何选取有代表性的事例,抓住主要特征,具体描写人物的品质和组织材料的方法。

多年的实践证明,授课前向学生明确本节课的目的、要求能够使学生做到心中有数,而且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在听课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围绕中心内容转,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接下来我便分析课文。首先,请一位朗读水平较好的学生朗读课文开头两节,而后问:“鲁迅先生写‘清国留学生’在东京过着什么样生活呢?”学生回答后,我又问:“鲁迅先生为什么又离开东京呢?”学生联系背景介绍的内容回答:“鲁迅先生厌恶‘清国留学生’,学习环境不好。”“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失望,表现了忧国忧民的思想,急于到别处去寻找真理,学习救国的真本领。”

在一名学生朗读第3节至第5节后,我问:“为什么去仙台的途中鲁迅只记得‘日暮里’水户?”学生参照注释回答后,我追问:“为什么要写初到仙台的生活呢?”学生答:“生活条件的艰苦,但鲁迅先生为了祖国,克服了困难,住下来了,这正表现了鲁迅先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我又问:“那么,这与写藤野先生又有什么关系呢?”答:“文中写到在仙台受到优待正是为下文藤野先生关怀、鼓励他作衬托。”

接着,我请学生默看课文第6至23节中作者与藤野先生交往中的几件事。通过这一部分学习,学生认识到鲁迅和藤野先生之间的友谊正体现了在那种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中日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理解了这一点,我又问:“在仙台鲁迅和藤野先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为什么作者又要离开仙台呢?”带着这一个问题,我让学生集体朗读第24至31节。通过朗读,学生理解了这一部分叙述了匿名信事件和电影事件,这是作者离开仙台的直接原因,而根本原因是作者为了救国,为了改变中国人的精神。

在学生朗读课文最后几节后我问道:“对于鲁迅的离开,藤野先生舍得吗?鲁迅先生离开仙台后,对藤野先生又有什么感情呢?”通过诱导启发,学生理解了鲁迅先生想到藤野先生对自己的信任和希望,想到恩师一丝不苟、孜孜不倦地为自己的事业献身的精神,从而获得了鼓舞,增强了继续斗争的勇气――这正是鲁迅怀念藤野先生的感情。

这样,在授课过程中,我紧抓一个“情”字分析、诱导,从而使学生理解了文章正是以鲁迅先生在仙台学习生活和藤野先生的交往为内容,是以鲁迅先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为线索的,这正是本文组织材料的一个特点。同时从这一节课中,学生深刻地领悟了鲁迅先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正是我们民族的精神所在。

三、激情

这一节课临结束时,我仍紧扣“情”字,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设计了这样结束语:

同学们,爱国主义精神是一个民族巨大的精神支柱,是我们永恒的话题,在我们国家还不富裕,物质生活还不如西方国家的今天,高举鲁迅先生的爱国主义旗帜,正是我们爱国之心的表现。

第9篇:鲁迅写的文章范文

《一面》是作者1936年为纪念鲁迅逝世而作,这篇课文讲述了1932年秋天,作者在上海内山书店见到鲁迅先生一面的事,表现了鲁迅热爱劳动人民和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抒发了对鲁迅先生真挚而又深厚的爱戴之情。

课文分两部分,先回忆作者同鲁迅先生的一面之交,后讲述“一面”对我的影响和激励。先写作者与鲁迅先生这一面之交的原因:因为要等早班车回来,为了避雨,因此到内山书店去躲一躲。再写内山先生的热情接待和作者买书缺钱的困窘,为鲁迅先生的出场作铺垫。接着重点记叙作者与鲁迅短暂而激动人心的会面。这里有对先生的三次外貌描写,都抓住了鲁迅“瘦”的特点,连同另外三处写“瘦”,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选编这篇课文,一是让学生感受鲁迅先生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二是引导学生揣摩抓住外貌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来源:文章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