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朝花夕拾简介范文

朝花夕拾简介精选(九篇)

朝花夕拾简介

第1篇:朝花夕拾简介范文

关键词:路线;散文;艺术

中图分类号:I2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6-0248-02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是中国现代杂文的开山大师,是中国文化巨匠,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也是“五四”以来发轫并成熟的新散文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以其情浓意切,深邃而又温暖的《朝花夕拾》,为白话散文树立了可以和周作人“双峰对峙”,“二水分流”的鲁迅体“闲话散文”。同时,《野草》的写作,又是散文的旁支,即散文诗领域的一个突破性的成就。它以隐喻性象征意象群的想象、存在主义哲学思想的中国阐释著称于世。同时,鲁迅还有各种杂文选集。为了分体论述的准确,在这里以对《朝花夕拾》的重读为侧重点,试图梳理出鲁迅在散文方面独特的艺术,从而透视鲁迅在悖论性生存的中国现代性转换中艰难的选择和建构。

一、散文集《朝花夕拾》的艺术内涵

《朝花夕拾》是鲁迅1926年创作的回忆性散文集,总共有十篇。最初以《旧事重提》为题,后重新加以编订,并添写《小引》和《后记》,改名《朝花夕拾》,于1928年9月由北京未名社初版,列为作者所编的《未名新集》之一。其中记载了鲁迅童年的欢乐、发蒙于私塾、家道的中落、求学于异地、思想的转变种种事端,一直被学界认为它是研究鲁迅思想和艺术的“个人传记”。十篇小散文,也因此成了十篇有意味的鲁迅成长记录。值得注意的是,《朝花夕拾》这个散文集名称,“朝花”,古之谓“朝华”,即指早上的花;而“夕拾”,乃是傍晚采摘的意思。古语有“朝而不夕”之说,“朝夕”皆为祭祀之时间,“朝而不夕”,是为“礼乐崩坏”的表现之一。由此可见,在中国的传统文化理念中,“朝”与“夕”是两个特定的文化时空的“点”,类似“春”与“秋”,是中国人在体察万物之变时,顺应自然节奏的内在文化秩序的一种构成。它的秩序化,也体现着中国人一种感伤性的、相对化了的循环论情感和哲学上的体验模式,负载着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文化人格中对时空变幻的一种生命悲剧性的艺术感受。而“朝花夕拾”出现在鲁迅的笔下,则更是大有深意。朝花之灿烂对夕拾之伤感,这里不仅有两个情绪心理的对立,更是两种文化心理时空的对立。它凝聚了鲁迅关于“古代——现代,新——旧,中——洋”等诸多缠杂于百年中国文化命题的深刻思索,也是鲁迅独特的生命哲学的体现。

《朝花夕拾·小引》是把握《朝花夕拾》内涵的一个纲领性文本,特别是其中所揭示出的独特的“鲁迅”式的“记忆”模式,更值得研究和推敲。其中“唯独在记忆上,还有旧来的意味留存。”使鲁迅清醒地认识到,记忆中故乡甜美的瓜果,却也“不过如此”。所谓记忆者,不过是人凭大脑中的印记踪迹,试图追回过去美好时光的一种虚妄。传统的回忆性散文,无论是怀人、还是记事,都是时空前置的,其情感的兴奋点,都在于通过一种情感的回溯,寻求一个心灵的家园与慰籍,如归有光的《先妣事略》、袁枚的《祭妹文》。作者通过第一人称,娓娓道来的讲述,将读者笼罩在一种曾经的人事沧海桑田的感触中,文中所不断强化的是“怀旧”的情感。而在鲁迅的《朝花夕拾》中,鲁迅却将这种“怀旧”牢牢地拴在了“现在时”这个时间坐标上。他真挚怀念美好的童年生活,却顽强地拒绝了所有温情的妥协与狭隘的自怜自伤。鲁迅无情地撕开了“回忆”的虚构面具,却又执著地将那回忆中美好与高贵,认真地赋予现实的找寻。所谓过去者,不过是鲁迅强烈的现实感的影子,其追忆也罢,批判也罢,都是鲁迅对现实人生的感慨,其目的都是为了表达更加坚定地走向未来的决心。同时,通过对回忆的重新梳理,鲁迅在目光的回溯中,又重新取得了一种自我认同,是对自己曾经珍视过的价值体,比如奇幻的想象力、童趣的天真之心、为人的善良质朴、为文的耿介傲岸等等品质的一种总结性的回顾。最后,选择“回忆”作为散文的切入口,也使散文的文体获得空前的解放和自由度。鲁迅对待回忆、对待过去的态度,即不美化、不放弃,以超然之态度、理性之目光、丰沛之情感应对之:以对现实人生幸福、将来社会进步为其企盼之——这便也是鲁迅的散文态度,既不是以文夺情的矜持,也不是因情而溢文的矫饰,而是以人格的力量、情感的真挚、思想的通脱去烛照那一种“沉郁顿挫”的散文笔调。所以,我们认为,《朝花夕拾》的内核应该是一种“黑暗中的亮丽”,而不是许多学者所说的鲁迅“内心的柔性”。

二、鲁迅散文的独特艺术极其差异性

要理解鲁迅的散文,首先要关注鲁迅散文的“差异性”。相比较而言,鲁迅散文所负载的独特的文体意识、思想内涵、表现手法,都和周作人、俞平伯、林语堂、朱自清等散文作家的“闲适散文”、“性灵散文”、“幽默散文”、“美文”、等派别有着一定的联系,又有着很大的区别。

(一)在散文审美品格的定位上,鲁迅也推崇真性情,却与周作人等大异其趣。例如,周作人有新散文起于明代性灵派之说。然而,如果对性灵派的言论做细致考察,却发现其中差别甚多。袁宏道在《序小修诗》中,毫不掩饰地反对“含蓄”,而提倡“直抒胸臆”:“或者以太露而病之,曾不知情随景变,字随情生,但恐不达,何露之有?——穷愁之时,痛哭流涕,颠倒反复,不暇择音,怨矣,宁可有伤乎?”但袁中道却修改了性灵说,只留下隐逸之趣和玄远之思,去其中的孤峭直露之性情,及至竞陵一派,又去“秽”取“静”,去“杂”取“境”,去“浓”而改“淡”。这已和袁宏道之初衷相去甚远了。周作人、林语堂等人的所谓美文、闲适散文,更多继承了明代性灵散文,情感与艺术上的节制美,坚持保全自我、埋头于身边琐事、回避社会的个人主义姿态,而放弃了其强烈的干预现实、直抒胸臆的雄心。而鲁迅作为一个时代的文学巨匠,有着超越周作人等性灵派散文思想的独到之处,恰恰在于他能正确地评价和对待新性灵散文的优点和缺陷,并以一种海纳百川的态度,予以纠正并试图促其发展。鲁迅敏锐地察觉到了在那个“风沙扑面、虎狼成群”的年代,偏执地言说性灵的危险之处。同时,鲁迅也能指出这些散文在艺术和思想上的一些独特的成就,指出“这些隐士多半还是因为对这社会的火望而灰心,多还是有着些不平之气的”,对他们的批评是“要他于中国有益,要他在中国存留,并非要他消灭”。

(二)鲁迅的散文观,与后来纯粹的社会批评派的不同之处在于,在阿英等人的言论和散文创作中,有着明显的工具论的影子,即在思想上将阶级分析法运用于散文,在艺术上强调杂文和议论的地位,贬低抒情的作用。例如阿英在《小品文谈》中,将散文的发展分为了三个时期,并且认为杂感式散文“有了明确的观点,反对帝国主义与封建势力的要求更热烈,而它的短小精悍也更有力量”,而简单地将周作人一派散文称之为“稿纸上的散步”。由于当时这种散文文体的被压迫地位,以及鲁迅内心绝望中不甘沉沦的奋进,都使其有意无意地宽恕了其借群体压制个性的一些思维方式。但是,鲁迅也会对这种倾向发出怀疑,即便鲁迅对周作人、林语堂等派别的散文家提出了严肃的批评,在客观上造成了两种散文思想的而就鲁迅的散文创作而言,其复杂的文本形态,绝不是一个“社会批评”可以涵盖的。他虽然倡导革命的文学,却也质疑文学的作用:“自然有人以为文学于革命是有伟力的,但我个人总觉得怀疑,文学总是一种余裕的产物,可以表示一个民族的文化,倒是真的”。因为鲁迅恰不是要把文学变成阶级斗争的传声筒,恰恰要其负载极其强大的民族文化的个性特征。

三、鲁迅散文的文体意识与“鲁迅体”散文

一个伟大的作家必然有一种伟大的文体。因为,形式也可以体现一定的内容,这已经是自新批评文论之后的一个不争的事实,而伟大的作家的文体之所以伟大,正因为它负载了属于这个作家个人的独特的生命体验和艺术感悟。对于《朝花夕拾》在散文艺术和文体上的贡献,多年来专家学者发表的学术成果也不少。黄子平曾经敏锐地指出:“为回忆而回忆的事是没有的,旧事重提必是为了镜照现在,即所谓怀着对未来的期待将过去收纳于现在。”一旦为了解释当前,而将旧事反复重提,使之成为现实的一项注解,旧事也就“故事化”了、“寓言化”了。——后人实际上已经将《朝花夕拾》读成了由十个片断组成的、关于少年周树人的一部“成长小说”,并纳入了作为“新时代”圣人的大故事之中,反复加以重编了。在这里,黄子平看到了鲁迅散文《朝花夕拾》有别于一般怀旧悼人的散文的一个最大的特点,那就是散文文体的“格式的特别”,同时,也是其中负载的“内容的深切”。它们不仅仅是写真人真事的“散文”,是记录作家成长史的“心灵自传”,更是高度寓言化和故事化的“成长小说”,一部时刻关注“现在时”的批判性的“杂文”。鲁迅散文的这种独特的艺术特质,也就是对散文文体的发展和创造是很有代表性的。

《朝花夕拾》的散文文体,无疑是很有特色的,可以大致分为三类:一是杂语式散文,如《狗猫鼠》,《二十四孝图》。二是杂语和散文杂交体散文如《无常》、《父亲的病》、《琐记》。三是抒情体散文《阿长与山海经》、《滕野先生》、《范爱农》、《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表现的“真切”而言,鲁迅将批评的锋芒、理性的反思、回忆式的伤怀融为一炉,充分显示了鲁迅思想的复杂性。在散文的“回忆”性特质和散文“求真”的关系上,鲁迅既不同于冰心体回忆散文(如《往事》)的以情至幻,以情感真实穿透现实真相的做法,也有别于朱自清纯以白描写生的笔法(如《背影》),也不同于讲求藏拙朴讷的许地山式回忆散文,而足以生活真实为基础,再加以适当的小说虚构和渲染的笔法,既不固守真实,也不刻意背离。周作人在晚年的回忆录中称,药引子“平地木”并不像鲁迅在《父亲的病》中说的那么难找,而《范爱农》中的鲁迅自己主张发电报,也不是因为和范爱农作对,而是为了配合范爱农,可见鲁迅对待回忆和散文真实的态度;就“形式的自由”而言,鲁迅将诗歌体、散文体、杂感体混为一谈,将叙事、抒情和议论各种方式随意交叉,又创造出了鲁迅独有的“鲁迅体”散文。可以说,《朝花夕拾》中的文体特点就是在现实与回忆的双重心理时空和文化时空的交错中,以复杂而真实的情感表达和文化哲思而设定的多文体杂合的“鲁迅体”叙事散文。这种文体的杂乱组合,不仅仅是因为写作环境心绪不同而导致的感触的多重性,更是“朝花”与“夕拾”的对立与统一,是鲁迅悖论式理解中国文化现实和自身际遇的必然产物。

参考文献:

\[1\]钱理群.鲁迅散文漫谈\[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6,(02).

\[2\]周晓峰,应武燕.鲁迅散文风格论\[J\].中国教育研究论丛,2005,(01).

第2篇:朝花夕拾简介范文

【中图分类号】 G63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

04―0084―01

新课程要求,中学生要选读经典名著和其他优秀读物,与文本展开对话,通过阅读和思考,领悟其丰富内涵,提高认识,形成思想,树立理想,增强为民族振兴而努力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因而,让学生阅读一定数量的名著,背诵一定数量的名著,对于提高人文素质颇有帮助。

一、学生冷落名著,原因何在

(一)应试教育功利性太强。对于阅读,现在并非不重视,只是在应试教育的体制环境面前,学习考试的压力无情地剥夺了中小学生们读名著的精力和时间,书山题海都应付不过来,何谈读那些修身养性的“名著”。

“阅读专家”们也“与时俱进”地为学生开出了具有代表性的“处方”――“快读”“速读”“导读”来帮助孩子解决名著阅读的问题。那些“处方”很快被学生们奉为阅读“经典”,学生们读了那些压缩饼干式的“快读本”或“导读本”,也许会对名著略知一二,但他们无法全面领略到名著独到的语言魅力和深厚的思想内涵。

(二)快餐文化诱惑大。多媒体时代的“快餐文化”如动漫、游戏、网络小说及各类时尚读物充斥着中学生的视野,给了他们太多的诱惑,它们所带来的是更为直接的感官愉悦,没有了细细的品尝和慢慢的回味。同时,社会的不断发展,能带来“快乐”的新鲜事物层出不穷。在这样的一种大背景之下,处于青春期的学生们好奇心正浓,注意力更是难以集中到名著上来。

(三)名著阅读缺少应有的阅读指导。目前,中学生的阅读基本是自发的阅读,缺乏引导,经常是班里有人读什么,就跟着读什么。这种原生态的、缺乏目的性的阅读在各学校各班级普遍存在,学生课外阅读处于盲目无序跟风状态。

而很多老师由于应试教育的压力,也主要指导学生应试训练,评讲一些课外阅读试题,很少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方法指导。

二、怎样才能将名著阅读进行到底

(一)向学生推荐名著书目。倡导学生购买《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初中生课外阅读书目,帮助他们制定课外阅读计划,明确定出课外阅读量,合理安排课外阅读时间。适时向他们简要介绍优秀课外读物的主要内容,引导他们自主阅读。

(二)激发学生阅读兴趣。首先,用课本做引线,引发学生阅读原著兴趣。例如,我在讲解《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课文时,发现学生对生机盎然的百草园充满向往之情,对能讲美女蛇故事的阿长产生极大的好奇,我顺势对学生说“这篇课文选自鲁迅的《朝花夕拾》,要想知道鲁迅更多的童年趣事,要想了解阿长是一个怎样的人,请同学们阅读《朝花夕拾》。”这样,自然而然地把学生带到名著面前,使他们对作品有一种向往,有一种期待,读起不觉陌生,会有似曾相识的亲近感。

其次,课本后面的“名著导读”,也是提高学生阅读兴趣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名著导读”中,首先是对每本著作的主要内容和写作背景的介绍,然后有“阅读建议”,最后是“精彩片断”和“点评”。读了“精彩片断”,再看主要内容的简介,许多学生会产生一些探究的想法。

再次要善于营造阅读名著的氛围。初中阶段的学生,正是喜欢展示自己的时候。所以,我们可以组织朗读比赛、佳作推荐、人物评论、读书知识竞赛等活动,吸引学生参与其中,从中受到良好的情感熏陶,从而爱上名著。

第3篇:朝花夕拾简介范文

主题

《曹刿论战》通过曹刿与鲁庄公有关齐鲁战争问题的对话和指挥长勺之战的史实,阐明了作战必须取信于民,并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掌握战机才能取胜的道理,重点是写战前曹刿对备战条件的评论和战后对取胜原因的分析,表现了曹刿的政治远见和卓越的军事才能,赞美了曹刿的爱国之情。

《邹忌讽齐王纳谏》通过邹忌自己家庭亲友间的事例和切身感受,奉劝齐王纳谏除弊,从而说明国君必须广开言路,采纳各方面的建议,兴利除弊,才可以兴国。

《鱼我所欲也》阐明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和不义可耻的道理,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他对比了两种人生观,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告诫人们不辨礼义而贪求富贵的行为是不可取的。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阐明了人才要在困境中造就和人处困境中能激发斗志、国无忧患易遭灭亡的道理。

《愚公移山》塑造了北山愚公的光辉形象,反映了我国古国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惊人毅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奋斗的道理。

《出师表》以十分恳切的言辞,反复规劝刘禅要继承先帝遗志,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也表达了诸葛亮“北定中原”的坚强意志和对先生感恩图报的一片深情。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叙写了大风破屋,群童抱茅,草堂漏雨如注,诗人长夜难眠的情景,表露出诗人宁愿“吾庐独破”,受冻至死,也要得到“广厦千万间”,使“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博襟和崇高理想。表达了诗人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高尚风格和忧国忧民的情感。

古今异义词

1.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牺牲,古义: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祭品;今义:为了正义事业献身或放弃损害一方的利益。

2.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狱,古义:案件; 今义:指监牢。情,古义:实情;今义:感情。

3.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鄙,古义:见识短浅;今义:品性恶劣。

4.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专,古义:独自专有、独占;今义:专心、专一。

5.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再,古义:两次或第二次;今义:表示行为的重复。

6. 可以一战。可以,古义:可以凭借,可以用;今义:表示可能或能够。

7. 窥镜自视。窥,古义:照;今义:从小孔或缝隙里偷偷看。

8. 而复问其妾。复,古义:再、又;今义,往复、重复。

9. 今齐地方千里。地方,古义:土地方圆;今义:指某一地区、区域。

10.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寡人,古义:国君的自称;今义:妇女死了丈夫。

11.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钟,古义:古代的一种量器;今义:计时的器具。

12.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是,古义:代词,这种;今义:判断动词。

13.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发,古义:被任用;今义:发现。举,古义:被举用;今义:举起。

14. 管夷吾举于士。士,古义:狱官;今义:军人。

15.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喻,古义:明白、了解;今义:比喻。征,古义:征验、表现;今义:出征。

16.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方,古义:纵横、面积;今义:方向或或形状。

17. 河阳之北。河,古义:黄河;今义:泛指所有河流。

18.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曾,古义:竟然,连……都;今义:曾经。

19. 投诸渤海之尾。诸,古义:兼词;今义:众,许多。

20. 无陇断焉。陇断,古义:山冈高地;今义:把持、独占。

21.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秋,古义:时;今义:一年四季中的一个季节。

22. 诚宜开张圣听。开张,古义:扩大;今义:商店开始营业。

23.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痛恨,古义:痛心遗憾;今义:深切地憎恨。

24. 先帝不以臣卑鄙。 卑鄙,古义:出身卑贱,见识鄙陋。

通假字

1. 小惠未,民弗从也。,通“遍”,遍及,普遍。

2. 邹忌修八尺有余。有,通“又”,连接整数和零数。

3. 徐公来,孰视之。孰,通“熟”,仔细。

4. 故患有所不辟也。辟,通“避”,躲避。

5.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辩通“辨”,辨别。

6.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与,通“欤”,语气词。

7.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得,通“德”,感激。

8. 曾益其所不能。曾,通“增”,增加。

9. 衡与虑。衡,通“横”,梗塞,不通顺。

10. 入则无法家拂士。拂,通“弼”,辅弼。

11.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指,通“直”,直接。

12.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反,通“返”,往返。

13. 甚矣,汝之不惠。惠,通“慧”,聪明,有智慧。

14. 河曲智叟亡以应。亡,通“无”,没有。

15. 一厝朔东,一厝雍南。厝,通“措”,放置。

16. 无陇断焉。陇,通“垄”,高而不相连的山冈。

17.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简,通“拣”,挑选。

18. 必能裨补阙漏。阙,通“缺”,缺点。

19.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有,通“又”,连接整数和零数。

20.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见,通“现”,出现。

一词多义

1.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参与

2.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夹杂

1. 忠之属也。 种类,类

2. 属予作文以记之。通“嘱”,嘱托

1. 弗敢加也。 虚夸

2. 而山不加增。增加

1. 受上赏。名词,上等

2. 上书谏寡人者。动词,送上,进献

1. 乃下令。动词,颁布、下达

2. 受下赏。名词,下等

1. 干徐公不若君之美也。动词,及、比得上

2. 门庭若市。 动词,如、像

1. 邹忌修八尺有余。 通“又”

2. 欲有求于我也。动词,与“无”相对

1. 朝服衣冠。 名词,早晨

2. 于是入朝见威王。 名词,朝廷

3. 能谤讥于市朝。 名词,官府的大堂

4. 皆朝于齐。动词,朝拜

1.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谁,哪一个,疑问代词

2. 徐公来,孰视之。 通“熟”,仔细,形容词

1.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转折连词,却,可是

2. 呼尔而与之。修饰连词

1. 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比,动词

2. 万钟于我何加焉。对,介词

1. 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读二声,做,动词

2. 乡为身死而不受。 是,动词

3.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前一个读四声,炒了,介词;后一个读二声,做,接受,动词

1. 者者不可得兼。能够,动词

2. 得之则生。得到获得,动词

3.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与“德”,感恩。

1. 国恒亡。 灭亡,动词

2.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逃跑,动词。

1. 寡助之至。 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2. 三里之城。 助词,的

3. 夫环而攻之。代词,代上文的城郭,它

4.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助词,用在后置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不译

1.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介词,从

2.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介词,给

1. 曾不若孀妻弱子。 副词,竟然,连……都

2. 曾益其所不能。动词,通“增”,增加

1. 河曲智叟亡以应。副词,通“无”,没有

2.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动词,逃跑,逃亡

1. 且焉置土石。疑问代词,哪里

2. 始一反焉。语气助词,不翻译

3. 片无陇断焉。 兼词,于此,在那里

1. 中其妻献疑曰。 代词,他的

2. 其如土石何。助词,怎么,如何

1. 看且九十。副词,将要,快要

2. 且焉置土石。连词,况且,另外

1. 投诸渤海之尾。兼词,之于

2. 诸将皆失色。众,各位

1. 以君之力。 助词,的

2. 曾涌损魁父之丘。凑足音节,不译

3. 汝之不惠。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4. 操蛇之神闻之。 助词,的;代词,指愚公移山这件事

1.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留给,动词

2. 深追先帝遗诏。指死去的人留下的,名词

1. 恐托付不效。成效,名词

2. 不效则治臣之罪。效果,名词

1. 是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介词,到,引出处所

2. 躬耕于南阳。介词,在引出处所

3. 受任于败军之际。介词,在,引出时间

4.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介词,对,引出动作对象

所以

1.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的原因

2.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用……的

1. 以光先帝遗德。连词,来,表示目的

2. 以塞忠谏之路也。连词,以致辞,表示结果

3. 咨臣以当世之事。介词,把,拿

4. 先帝不以臣卑鄙。介词,因为

词类活用

1.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福:福气,名词用作动词,赐福。

2. 公将鼓之。鼓:一种打击乐器,名词用作动词,击鼓。

3. 朝服衣冠。“服”带宾语“衣冠”,用作动词,穿戴。

4. 吾妻之美我者。 美,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美,即“认为――美”。

5.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私:形容词“私”带宾语“我”,用作动词,偏爱。

6.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面:名词用状语,表示动作行为“刺”的方式,当面。

7. 所以动心忍性。动:惊动,这里是使动用法,“使――惊动”;忍:坚韧,使动用法,“使――坚韧”。

8. 苦其心志。 苦:困苦,使动用法,“使――感到痛苦”。

9. 劳其筋骨。劳:劳累,使动用法,“使――劳累”。

10.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饿:饥饿,使动用法,“使――忍受饥饿”;空乏:资财缺乏,使动用法,“使――受到贫困之苦”。

11.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入,动词,活用为名词,在国内;出:动词用作名词,在国外。

12. 惩山北之塞。惩:形容词用作动词,以……为苦。

13. 吾与汝毕力平险。毕:形容词用作动词,用尽;险:形容词用作名词,险峻的大山。

14.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名词作状语,用箕畚。

15. 跳往助之。跳:动词作状语,跳着。

16. 何苦而不平。 苦:形容词用作动词,担心,忧虑。

17. 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光:名词作动词,发扬光大;恢弘:形容词作动词,发扬扩大。

18.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忠善:形容词作名词,忠善之事。

19. 先帝称之曰能。能:名词作动词,有才能。

20. 亲贤臣,远小人。亲、远:形容词作动词,亲近、远离。

21. 攘除奸凶。奸凶:形容词作名词,奸诈凶恶的敌人。

22. 此皆良实。良实:形容词作名词,善良诚实的人。

23. 俄顷风定云墨色。墨:名词用作动词,指像墨的颜色一样黑。

(二)诵读欣赏

1. 《观沧海》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本诗全篇写景,其中并无直抒胸臆的感慨之词,但是诵读全诗,仍能令人感到它所深深寄托的诗人的情怀。通过诗人对大海吞吐日月、包容星汉的壮阔景象的生动描绘,表现诗人开阔的胸怀和宏大的抱负。全诗语言质朴,想象丰富,气势磅礴,苍凉悲壮,为历代读者所欣赏。

2.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词上阙写景,描写了密州出猎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阙言志,抒写了词人的 豪情壮志。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是词人以魏尚自比,也希望朝廷能派人来赦免他的罪名,让他有机会到西北边防抵抗外敌入侵。 运用典故,使表达委婉含蓄。词的结句表达了自己要报效国家,关怀国家命运,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

3.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这首散曲抒发了作者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对统治阶级残暴贪欲的痛恨和对劳动大众所受苦难的同情。“聚”“怒”二字把“峰峦”“ 波涛”的雄伟气势写得极其生动形象。“聚”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之中,“怒”形容黄河之水的奔腾澎湃,从视觉和听觉写出潼关的险要。“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两句议论,揭示了封建政治给人民带来的苦难,非常精辟。

(三)名著推荐与阅读

《朝花夕拾》复习要点

一 、作家及背景:

作者鲁迅,浙江绍兴人,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主要作品有《呐喊》、《彷徨》、《野草》、《朝花夕拾》。《朝花夕拾》为鲁迅一九二六年所作回忆散文的结集,共十篇。前五篇写于北京,后五篇写于厦门。最初以《旧事重提》为总题目陆续发表于《莽原》半月刊上。

二、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

《朝花夕拾》的作品记述了作者童年的生活和青年时求学的历程,追忆那些难于忘怀的人和事,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作品在夹叙夹议中,对反动、守旧势力进行了抨击和嘲讽。

《狗・猫・鼠》是针对“正人君子”的攻击引发的,嘲讽了他们散布的“流言”,表述了对猫“尽情折磨”弱者、“到处嗥叫”、时而“一副媚态”等特性的憎恶;追忆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遭到摧残的经历和感受。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

《阿长与》忆述儿时与保姆长妈妈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之情,充满了尊敬和感激。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怀念。

《二十四孝图》从当时的儿童读物谈起,忆述儿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揭示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作品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以不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作品对当时反对白话文、提倡复古的倾向予以了尖锐的抨击。

《五猖会》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无常》描述儿时在乡间迎神会和戏剧舞台上所见的“无常”形象,说明“无常”这个“鬼而人,理而情”,爽直而公正的形象受到民众的喜爱,是因为人间没有公正,恶人得不到恶报,而“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文章在夹叙夹议中,对打着“公理”“正义”旗号的“正人君子”予以了辛辣的嘲讽。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揭

示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书塾教育的尖锐矛盾,表达了应让儿童健康活泼地成长的合理要求。

《父亲的病》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

上述7篇作品,记述鲁迅儿童时期在故乡的生活片段,展现了当时的人情世态和社会风貌,是了解少年鲁迅的可贵篇章。后面的《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三篇作品,记述鲁迅离开家乡到南京、日本求学和回国后的一段经历,留下了青年鲁迅在追求真理的人生道路上沉重的脚印。

《琐记》忆叙鲁迅为了寻找“另一类的人们”而到南京求学的经过。作品描述了当时的江南水师学堂(后改名为雷电学校)和矿务铁路学堂的种种弊端和求知的艰难,批评了洋务派办学的“乌烟瘴气”。作者记述了最初接触进化论的兴奋心情和不顾老辈反对,如饥如渴地阅读《天演论》的情景,表现出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

《藤野先生》记录作者在日本留学时期的学习生活,叙述在仙台医专受日本学生歧视、侮辱和决定弃医从文的经过。作者突出地记述日本老师藤野先生的严谨、正直、热诚、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说“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表达了对藤野先生深情的怀念。

《范爱农》追叙作者在日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描述了范爱农在革命前不满黑暗社会、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备受打击迫害的遭遇,表现了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

三、人物形象:《朝花夕拾》中出现的四个主要人物,是作者的保姆、恩师、朋友和父亲。

长妈妈――有愚昧迷信的一面,但她身上保存着朴实善良的爱,令作者永生难忘。从长妈妈身上,我们看到鲁迅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感情:他既揭示他们身上愚昧麻木的一面,也歌颂他们身上美好善良的一面。

藤野先生――一位异国医学教授,因为表现出平等待人的态度,因为关心弱国子民的学业,他朴素而伟大的人格令人肃然起敬。他所做的一切都很平凡,如果我们不设身处地地想象鲁迅当时的处境,便很难感受到这位老师的伟大之处。

第4篇:朝花夕拾简介范文

临近高考,为放松,班里组织了一场毕业晚会。

我们聚集在学校附近的一个舞厅,彩色球形灯在头顶亮起,同学们一个个走上台表演节目。

一个男生说,我不会唱歌也不会跳舞,就给大家念首诗吧。

“十几年前,一个人对我笑了一笑……我也许不会再见着那笑的人,但是我很感谢,他笑得真好。”

显然,男生有备而来,朗诵完《一笑》,他向控制音乐的同学使了个眼色,瞬间,“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的歌声充满整个房间。男生说,快要分别了,再见也许再也不见,只希望十几年后,大家想到彼此时,还有“一笑”般温暖的记忆。

如果说此前我们还在嘻嘻哈哈,《送别》歌毕,我们集体沉默,进入了将要离别的伤感情境。再然后,不知谁先开始,我们渐渐哭成一片——那一天也成了我心中的毕业纪念日。

我没和那男生说过话,毕业后,他和大多数同学,我也真的再也没见。后来,我在一本白话诗选中翻到《一笑》,“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如在耳边,与之一同出现的还有与“再见”相关的惆怅。

这时,我在一所中学教书,但很快就要离开。两年的朝夕相处,我和学生们从陌生到熟悉再到亲密无间,如何说再见,我想了很久。

一天,上完课,我对学生们说,我要走了,并复制了高中毕业时的那一幕:“我也许不会再见着微笑的你们,但是我很感谢,你们笑得真好。”我按下录音机的播放键,《送别》潺潺流出,学生们跟着我唱,“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有女生掏出纸巾按住眼睛。

过了不久,我在办公室收拾东西,发现桌子上有一个玻璃瓶,瓶子里装满五角星,每个五角星打开都是一张纸条。其中,一个孩子写道:老师,真舍不得你走,道一声再见,再见也许再也不见……

我有些难受,心中有些异样的感觉:我们总在告别人生的某个段落,总在告别一度同行的人。

想起以上两件往事,我正在朋友父亲的葬礼现场。

满眼是花圈、鲜花和挽联,如果说有什么特别,那便是来吊唁的人,大多头发花白、风度翩翩——朋友父亲是个人缘很好的科学家。

葬礼还没开始,人们聚在走廊上。我站在一角,听老人们叙旧。

有人回忆,50年代与朋友父亲一起上大学时的情景;有人提起30年前曾与朋友父亲合作一个项目,“七人小组,现在只剩下我一个了”。

我对着手中的生平简介,判断他们曾出现在逝者的哪个人生段落;我仔细捕捉他们的语言,听得最多的是“好久没见”——既是彼此,也是和逝者之间的寒暄。

哀乐起,听司仪指挥,我和众人鱼贯而入,献花、鞠躬、与亲属握手,刚才还聊着的老人们此刻脸色肃穆,满眼是泪。

“张大姐!”我步出吊唁厅,见一位拄着单拐的老者向穿深蓝毛衣的同龄女士招呼道。

“小李!”女士神色悲怆,此时却又有些惊喜。

“来送送老佟。”老者道,老佟即是朋友父亲。

“还能最后看老佟一眼”,女士叹息,“老齐、老江,我连送都没送,再见再也没见。”

记忆的阀门被撞开,自己曾经历的一幕幕生离与眼前的死别交错、集聚。

我们一再告别生命中的某个段落,告别一度同行的人,道着再见。

我们在目光中远行,又目送他人离去,最终都等来彻底的告别,在这个世上,再也不见。

“张大姐,我送送你。”老者在我前面,撑着拐。“好,下次再见还不知什么时候呢!说不定是你来‘送’我。”女士感慨道。

第5篇:朝花夕拾简介范文

――题记

小时候,我认识了书,妈妈说书是心灵观察世界的窗口,我不懂,但总觉得她是好东西。于是,便与她接触,发现她将身上的“电流”传给了我,我与她的那盏灯泡也开始发出光芒。

在与她相处的岁月,我会为白雪公主得救而欣喜,会为《朝花夕拾》中的趣事而神往,会为《三国演义》中周瑜火烧赤壁而喝彩,会为苏轼的《赤壁怀古》而拍手称绝……一切的一切都使我“愁事如烟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读着她,我就像一只彩蝶,在红花绿叶中蹁跹起舞,就像一只野鹅,在希冀无所羁绊的秋日蓝天下展翅飞翔。这是一种快乐!

自己曾因遭受挫败而一味地低落,那时的那片天空已完全塌败,那撑天的柱子断裂开来,零乱地散落满地,苦涩的雨水倾盆而下。这时我开始捧着《繁星・春水》细细品读,顿时自己的那颗失落的心恢复了平静。接着又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闯入了我的世界,它犹如一颗红日温暖着我,用那坚强的呼唤告诉我:“七尺男儿顶天立地。”我的心不再像薄冰一样脆弱了,我勇敢地站了起来,重新撑起了那片蔚蓝的天空。雨停了,一道彩虹挂在天际,我的心中洋溢着快乐与激动!

不断吮吸着她,如今的我已不再是一株干枯的芦苇,而是在充满香气的雨露中沐浴长大的青翠欲滴的幼苗。“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她成就了我,帮我插上了羽翼飞向罗马,飞过了现实与梦想的差距,也不断在飞翔中升华,感受着生命的多姿多彩,这难道不是人生的快乐之事吗?

在她的奇幻世界里,我看见了生活的缩影,尝遍了人生的百态,学会了认真与思考,学会了理性与睿智……就犹如在与一位伟大的学者交谈,自己的生命也因此不断增值。

书这泓带有快乐分子的清泉,将伴我同行于人生之路。虽然,未来的路途还很漫长,但我却不会感到孤独,因为有一份快乐将永远弥漫在我心头。■

(指导老师/黄淑华)

第6篇:朝花夕拾简介范文

在当代,元旦指公元纪年的岁首第一天(即1月1日)。自西历传入我国以后,元旦一词便专用于新年,传统的旧历年则称春节。

而在此之前,元旦一直是指农历岁首第一天的。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日子”,元旦合称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

元旦来历: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界全体会议决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纪年采用公元纪年法”,即是我们所说的阳历,为了区别农历和阳历两个新年,又鉴于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恰在农历新年的前后,因此便把农历正月初一改称为“春节”,阳历一月一日定为“元旦”,至此,元旦才成为全国人民的欢乐节日。

各国元旦习俗:

新一年,总是给人们带来美好的祝福。在这除旧迎新的日子里,世界各国的人们都以其别出心裁、各具特色的方式迎接着新年的到来。

英国:元旦前一天,家家户户都必须做到瓶中有酒,橱中有肉。英国人认为,如果没有余下的酒肉,来年便会贫穷。除此之外,英国还流行新年“打井水”的风俗,人们都争取第一个去打水,认为第一个打水人为幸福之人,打来的水是吉祥之水。英国人在除夕的深夜,常带上糕点和酒出去拜访,他们不敲门,就径直走进亲友家去。按英国人的风俗,除夕千夜过后,朝屋里迈进第一只脚的人,预示着新的一年的运气。如果第一个客人是个黑发的男人,或是个快乐、幸福而富裕的人,主人就将全年吉利走好运。如果第一个客人是个浅黄头发的女人,或是个忧伤、贫穷、不幸的人,主人在新的一年中将遭霉运,会遇上困难和灾祸。除夕在亲友家作客的人,在未交谈前,要先去拨弄壁炉的火,祝福主人“开门大吉”。在英国中部的一些地区,新年早上出门时,不管熟识还是陌生,都会互送铜钱,他们认为这样做,不但对方一年有财气,同时也会给自己带来幸运。

印度:印度的元旦被人称为“痛哭元旦”、“禁食元旦”。他们在新年第一天,谁也不许对人生气,更不准发脾气。有些地方,过年不但不庆祝,反而相抱大哭。他们认为,元旦一开始,岁月易逝——人生短暂,用哭声来表示自己的感叹。有些地区的人们则以禁食一天一夜来迎接新的一年,由元旦凌晨开始直到午夜为止。

蒙古:新一年到来,蒙古老人会装扮成牧羊人的样子,穿着毛绒的皮外套,头戴一顶皮帽,手拿一根鞭子,不停地把鞭子在空中抽得啪啪响,以示驱邪祝福。

巴西:巴西人在元旦这天,高举火把,蜂拥登山。人们争先恐后地寻找那象征幸福的金桦果。只有不畏艰险的人,才能找到这种罕见的果子。他们称之为“寻福”。巴西农村有一个独特的风俗习惯——便是互相揪耳,人们在元旦见面时,一定要相互使劲揪住对方的耳朵,表示祝福。

巴基斯坦:在元旦这一天,巴基斯坦人们个个手拿红粉跑出门,见了亲友,道过新喜,便互相将红粉涂在额上,以示庆祝新年吉祥如意。

阿富汗:在阿富汗北部地区的居民,每逢元旦都要举行激烈的抢山羊比赛,以示庆祝。两队骑手争抢猎物,比赛既紧张激烈,又喜庆欢乐。

阿根廷:阿根廷人认为水是最圣洁的。每年元旦,各家老少成群结队到江河中洗“新年浴”,以洗去身上的一切污秽。

墨西哥:墨西哥有些地区的人们在新年到来的时候是禁止笑的,他们一年共分18个月,每月20天,一年最后5天内不准笑。

保加利亚:元旦用餐时,谁打喷嚏谁准会给全家人带来幸福,家主将第一只羊、牛或马驹许给他,以祝愿他给全家人带来幸福。

巴拉圭:巴拉人把每年最后五天定为“冷食日”。在这五天中,上至国家元首,下至普通百姓,都不能动烟火,只能吃冷食,直到元旦,才能生火做饭,庆祝佳节。

苏格兰:苏格兰人在元旦前夕,家家户户门前都会放着一些金钱,没人看守,盗贼和乞丐在这天晚上,看见了也不动分毫。因为当地风俗,新年前夕,先把金钱放在门外,翌日新年降临,大清早打开门时,就看见门口有金钱,取其“一见发财”之意。

西班牙:西班牙人在元且前夕,所有家庭成员都团聚在一起,以音乐和游戏相庆贺。午夜来临,十二点的钟声刚开始敲第一响,大家便争着吃葡萄。加果能按钟声吃下12颗,便象征着新年的每个月都一切如意。元旦这天,最忌孩子们骂人、打架和哭啼,认为这些现象是不祥之兆。所以,元旦之日大人总是尽量满足孩子们的一切要求。同时,这天人们身上必携一枚金币或铜币以示吉祥。

比利时:在比利时,元旦的早上,农村中的第一件事便是向畜拜年。人们走到牛、马、羊、狗、猫等动物身边,煞有介事向这些生灵通明:“新年快乐!”

土耳其:土耳其人在新年除夕,人人都要洗澡,然后穿上新衣裳,他们认为这样可去除过去一年的衰气,除旧迎新,迎接来年好运。

阿根廷:元月之日,各家各户纷纷到江河中去进行“新年浴”。入水前,先把采集来的鲜花撒在江面,然后,大家笑呵呵地跳进水中尽情沐浴,同时用花瓣来揉搓身子,在这个国家,水被视为“圣洁”之物。

古巴:元旦前一夜,每人准备一碗水,听到新年钟响,大家都很快地将水泼向街,意为“除岁”

哥伦比亚:元旦前夕,各条街上都制作很大的傀儡——“旧年”,并宣布“旧年遗言”,“遗言”的内容滑稽风趣,以博得人们开心,午夜时将“傀儡”炸毁,在粉碎旧年“傀儡”的爆炸声中,人们载歌载舞,互相庆贺。

日本:日本人在元旦清晨,一家老小上街迎接初升的太阳,接着去神社参拜,或互相向亲友问好。他们称元旦为“正日”。在这一天,他们的早餐是很丰盛的,吃砂糖竽艿、荞麦面等,喝屠苏酒。此后一连3天则吃素食,以示虔诚,祈求来年大吉大利。

泰国:泰国传统的新年,即“宋干节”(“宋干”是梵语的译音),也叫“泼水节”,节日里,人们相互洒水,喜笑颜开地祝长辈健康长寿,祝亲朋新年幸运。未婚的青年男女,则用泼水来表示彼此之间的爱慕之情。泰国人在新年第一天都在窗台、门口端放一盆清水,祈求新年如意,风调雨顺。

德国:德国人在元旦期间,家家户户都要摆上一棵枞树和横树,树叶间系满绢花,表示繁花如锦,春满人间。他们在除夕午夜新年光临前一刻,爬到椅子上,钟声一响,他们就跳下椅子,并将一重物抛向椅背后,以示甩去祸患,跳入新年。在德国的农村还流传着一种过新年的风俗——“爬树比赛”,以示步步高升。

埃及:埃及人把尼罗河涨水的这一天作为新年的开始,称为“涨水新年”。在埃及的一些地方,元旦这一天,要供上大豆、扁豆、紫苜蓿和小麦等农作物的颗粒,还有一些绿色植物的小芽,以象征丰裕。献给神的东西越多,新年的收成就越多。

朝鲜:朝鲜和我国一样,在新年也有贴窗花、桃符的习俗,以祈求上天保佑,驱走鬼怪,赐给幸福。元旦黎明,人们把一些钞票塞进预先扎好的稻草人中,扔到十字路口,表示送走邪恶,迎接吉祥福星。黄昏,人们又将全家人一年中脱落的头发烧掉,祝愿家人四季平安。新年期间,朝鲜人除了享以美酒佳肴外,还必须要做一种用糯米加上松子、栗子粉、枣泥和蜂蜜等,蒸煮成与我国的八宝饭相类似的甜饭食用,以预示家里人丁兴旺日子过得象蜜一样甜。

法国:以酒来庆祝新年,人们从除夕起开始狂欢痛饮,直到1月3日才终止。法国人认为元旦这一天的天气预示着新的一年的年景。元旦清晨他们就上街看风向来占卜:刮南风,预兆风调雨顺,这一年会是平安而炎热;刮西风,有一个捕鱼和挤奶的丰收年;刮东风,水果将高产;刮北风,则是歉收年。

瑞士:瑞士人有元旦健身的习惯,他们有的成群结队去爬山,站在山顶面对冰天雪地,大声歌唱美好的生活;有的在山林中沿着长长的雪道滑雪,仿佛在寻找幸福之路;有的举行踩高跷比赛,男女老幼齐上阵,互祝身体健康。以健身来迎接新一年的到来。

希腊:元旦时,家家都要做一个大蛋糕,里面放一枚银币。主人将蛋糕切若干块,分给家人或来访的亲朋好友。谁吃到带有银币的那块蛋糕,谁就成了新年最幸运的人,大家都向他祝贺。

罗马尼亚:元旦前夜,人们在广场上竖起高大的圣诞树,搭起舞台。市民们一边烧着焰火,一边载歌载舞。农村人拉着木犁,上面装饰着各种彩花,庆祝新年。

新加坡:农历除夕时,孩子们有守岁的习惯,直到午夜待家长祭祀神灵和祖先的活动结束后方能就寝,第二天清晨则起个大早,高高兴兴的从长辈那里拿“红包”(压岁钱)去看舞龙、舞狮队的沿街表演,男女老少穿着节日的盛装,带上礼品走访亲友,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一种节日的气氛。过年时,人们爱吃油炸糯米和红糖做成的甜年糕。

第7篇:朝花夕拾简介范文

我原本对咖啡并不感冒,对于咖啡的认识也只停留于雀巢――雀巢――还是雀巢这样几乎低能的程度。然而越南咖啡却让我这咖啡似乎一夜之间就打通了关于咖啡的任督二脉,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别人在街边买着果汁解渴的时候,我往往会对着路边的咖啡摊傻笑。

到达河内的第二天,炎热的午后,刚刚吃完三松饭和法棍的我漫步在还剑湖东部的巷弄之中。我被这炎热的天气渴坏了,于是有了找一个阴凉的地方喝点东西稍作休息的冲动。就在这时,路口一家看似冷饮店但没有招牌的小店映入了我的眼帘。我进去坐下,看完菜单后马上就有了把设计菜单的人揪出来骂个狗血淋头的想法,因为这菜单上除了咖啡还是咖啡。在这样一个炎热的下午,咖啡又怎么能解渴呢?我做出一个想要离开的动作,可能因为心虚兼老实,我一站起,便马上被老板娘犀利的眼神凌迟处死,只能老老实实地向老板点了一杯冰咖啡,希望赶紧喝完之后就可以离开,另寻解渴之物。

然而事情并没有我想的那么简单,老板在端出咖啡之后,非常兴奋地向我介绍着他的咖啡。从产地到喝法,从咖啡粉到容器。他像是媒婆给咖啡相亲一样,把这杯咖啡的祖宗八代和生辰八字都给我详细介绍了一遍,说完还饶有兴致地表示要现场演示一遍制作过程。

只见他端上了一套器具,下面是一个咖啡杯,上面放着一个铝制的器皿。老板把热水注入上面的器皿中,咖啡粉和热水就从这里酿出了液体咖啡来,接着液体咖啡便一滴滴地流到下面的杯子中,整个过程只有三四分钟。老板继续说,要滴出一杯完整的咖啡需要20~30分钟的时间。最后,老板把浓浓的一勺越南炼乳舀到杯子里,并在里面加入冰块。

这是我第一次喝到越南的咖啡,我在心里暗暗骂了一句:“就这么点,一共也就两口,居然要了我15000盾(约5元人民币)。”正当我想要一饮而尽的时候,老板突然用一句我听不懂的越南语制止了我,然后望着呆住的我,用英语告诉我说越南咖啡是要“舔”着喝的。

果然,这杯咖啡非常浓,浓到只要用舌头轻轻舔一下就已经让咖啡的味道满嘴生香。我从没见过“浓缩咖啡”香味四溢的时候,突然间就爱上了这种喝法。

当然这仅仅是我咖啡之旅的开始,在之后的旅途中,我还尝试了最有名的中原咖啡和更加香醇的西贡咖啡。关于越南咖啡的故事,并没有结束。越南咖啡的浓度是普通咖啡的五六倍,其香味也浓郁。越南咖啡就像是咖啡依赖症病人的特效药一样,甚至让我动了买一套工具随身携带的念头。

旅行中总是有这样神奇的食物,作为一个猎奇的吃货,我常说这世上并没有让我讨厌的食物,只有还没有遇到的适合的味道。

我想越南咖啡就有着这样一种适合吃货味蕾的味道。从此我渐渐地喜欢上了那种醇香中略带苦味的咖啡。记得书上说喜欢喝苦咖啡的人都希望真实地感受生活,对于苦涩之味,他们从不抗拒;而喜欢在咖啡里加糖的人,多半则是对生活有不解的激情,他们用天真和甜美去体会生活。

第8篇:朝花夕拾简介范文

当前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科学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对当代社会产生着重大的影响,随着科学技术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以及应用水平的不断提高,必将大大改变我们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从而对教师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当今的教育如何迎接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挑战,如何及时应用科学技术,以提高教学质量呢?在“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期间,便萌生了建立属于自己的数学专业博客和班级博客。很快,想法便付诸了行动,“数海泛花”和“四(4)班博客”相继诞生。

(一)个人博客简介

(A)、博主简介

博主,李xx,网名,枫叶(蓝天)。自毕业以来,一直在凤阳县实验小学执教数学。2007年4月获滁州市中青年骨干教师称号,2007年9月被聘为县兼职教研员。于2006年通过人事部组织的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2008年获得因特尔未来教育培训结业证书。

(B)、博客建立背景

在教学上痴痴追梦的我,在“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学习期间,便萌生了建立一个属于自己博客的想法。当今社会正快速地向着信息化、数字化方向前进,作为教师必须与时俱进。建立博客,不失为有效快速提升自己专业素养的一条捷径。博客的建立,极大地方便了与他人的交流和学习。既增长了知识,又拓宽了视野,从而丰富了自己的个人世界。博客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与束缚,在与别人一起分享交流之际,也为自己的事业增添了一抹长青的色彩。基于此,我的“数海泛花”博客于2008年7月诞生了。时隔不久,我的班级博客也随之诞生!半年多来,班级博客给本班乃至整个年级的同学、家长、老师带来了许多的好处。对同学们而言,博客既是学习的天地,又是展示自我的舞台。而家长们也能通过博客,对自己的孩子、对整个班级有比较全面的了解。

(C)、博客版块简介

(1)、“数海泛花”博客从内容上共分为8个板块,分别是:“枫叶随笔”、 “课题研究”、 “数学史话”、 “备课资料”、 “教学案例”、 “教育杂谈”、 “教海探行”、 “ 朝花夕拾”。

“枫叶随笔”用于记录自己日常生活和教学上的一些所思所想;“课题研究”用于记录自己在课题研究方面所积累的一些材料;“数学史话”是为了提升自己的数学文化素养,也为博客增添一些情趣;“备课资料”这一板块的设计,为自己的备课积累了很多素材,极大地方便了自己的备课;“教学案例”真实地记录了自己的课堂教学历程;“教育杂谈” 记录了一些有关教育的方面的话题;“教海探行”更是应了“教海无涯苦也乐”;“朝花夕拾”为数学博客增添了一些文学气息。

(2)、“四(4)班博客”从内容上分为10个板块,分别是:“投稿在线”、“数学快餐”、 “起舞弄清影”、 “沙场点兵”、“习作大观园”、 “老师、爸爸、妈妈和仔仔”、“试卷集锦”、 “幽默乐园” “家长交流平台”、“数学日记”。

“投稿在线”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提高了学生的梳理、表达的能力;“数学快餐”专门用以介绍数学课外知识,提升老师和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起舞弄清影”是一个文学板块,适时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一些课外知识,拓宽学生的阅读面;“沙场点兵”一般都是紧跟着教材,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题目,让学生“跳一跳”摘果子吃,在照顾差生的同时也兼顾了优等生的发展;“习作大观园”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练笔、展示的平台,极大地提高了学生们的写作兴趣;“老师、爸爸、妈妈和仔仔”记录了大人和孩子之间发生的一些趣闻趣事;“试卷集锦”用以每个单元结束后考察学生掌握新知的平台;“幽默乐园”在学生紧张学习之余,能休闲片刻,愉悦身心;“家长交流平台”用于家长们交流各自教育孩子的心得与方法;“数学日记”真实地记录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反思,培养了学生的反思习惯和能力。

(二)、四(4)班快乐实践小队简介

(A)成立背景

随着新课程标准在全国的推广,实践活动也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我曾记得一位伟人说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从众多的实践中得知:中美学生之间的差异很大,中国学生的知识高于美国的同龄的学生,而中国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却远远不及美国的学生,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问题。然而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从小做起、从身边的事情做起就是主要的途径。为了进一步了解、认识实践活动,深入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我和王勇校长共同主持市级立项课题《小学数学实践活动的探索和研究》工作,我们四(4)班的快乐实践小队也应运而生。为此,我们班还成立了一个班级博客,极大地方便了师生、生生、及和家长的交流互动。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既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又提高了动手实践能力,可谓一箭双雕,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B)快乐实践小队的组建

安徽省凤阳县实验小学三(4)班

活泼、可爱、向上的你们,是一支名副其实的快乐实践小队!看到你们在实践活动中拓宽了视野,提升了能力,倍感欣慰!

县小学数学兼职教研员

你们是跳动在数学实践园地的快乐音符,你们把实践的快乐带到了社会的每个角落。我希望在实践活动中,能进一步促使你们自主参与;增强你们的运用、环保意识;激发你们的创新潜能;提高你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安徽科技学院团总支书记

我们作为“快乐实践小队”的志愿辅导员,甚感荣幸!在参与的过程中收获颇丰!“快乐实践小队”是生长在凤阳县实验小学这块沃土上的一株奇葩!

教材在数概念的教学中,十分重视数感的培养。让学生通过对具体数量的感知和体验,帮助学生理解数的意义,建立数感。但由于1亿这个数太大,学生很难结合具体的量获得直观感受。因此在“大数的认识”这一单元后,安排这个综合应用,旨在使学生通过探究活动,经历猜想、实验、推理和对照的过程,利用可想像的素材充分感受1亿这个数有多大。本案例中通过“称一称”“数一数”“排一排”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感受一亿有大,并能结合实际,以具体的事物来表达对一亿大小的感受;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活动中增强主动参与和乐于合作的意识,培养勤俭节约的优良品德。

数学教学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知识,教师应教给学生借助已有知识去获得新知识能力,培养学生敢于自主学习、尝试新知的研究学习。小学生已有的数学认知结构和生活经验为其独立解决数学问题提供了可能。为此,在教学“延伸性、迁移性知识”时,我直接让学生自己自主尝试、积极探索,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通过操作、观察、分析、比较、推理、发现和总结,给学生自主探索新知的空间、时间,为学生创设“主动参与”的机会,让学生在探索中获得发展。通过这节课,让学生充分感知一亿的大小,进而培养学生的数感。

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自身的生存空间状况,体会影响人类生存空间的因素主要有人口和环境两大因素。学生能设计简单的统计活动,并用实际调查或通过现代媒体收集数据和相关资料。学生能对统计数据进行合理的分析和简单的判断、猜测,体会统计是解决问题的策略之一;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统计能力,尤其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统计方式的能力。通过网络环境下学生的参与、实践、合作、交流等过程,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并能感受环境保护的意义与重要。既对学生进行一次有关人口、环境、资源的教育,又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表达、利用信息的能力。“小学数学实践活动的探索和研究”是我和王勇副校长共同主持的市级课题。我班的“快乐实践小队”在此课题立项之前便成立了。几年来也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并专门建立了班级博客,供同学之间交流和学习。

我们在实践中拓宽了视野,提升了能力,深感骄傲!

三、实践反思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让我产生了诸多困惑,下面就这一话题简单谈谈自己的看法:

1、我们欣喜地看到,现代教育技术在优化课堂教学中有许多独到的功用,如形象直观、激发兴趣、突破难点、深入浅出、互助互动、培养合作等。但不少老师把书本上的内容搬上屏幕,把为应考而准备的“电子题库”劈头盖脸地压向早已疲惫不堪的学生,教学中往往通过大量操作与练习、指导与复习,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各学科知识,结果使学生望而生畏,给人的感觉即是“穿新鞋走老路”,注重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

2、反映在课堂评价上,也有截然不同的两种看法。有些教师认为,一堂课的好坏,不能看他是否使用了电教手段,而是看他是否把学生教会了,用不用无所谓,有时还不如一张嘴、一支笔。有的教师恰恰相反,现在不管是上公开课还是备课,如果不用电教手段,还不如不上,因为那样肯定评不上好课,所以天天都用电教手段。

3、教学软件大多局限于教师为讲某节课服务的课件,这种固定式的讲解和演示大多是以展示和呈现知识为主,只是将教案图解化,成为任课教师板书的“模式产品”,给人的感觉是现代信息技术成了加强传统教学模式的帮手,而不是推动教学改革、改进传统教学模式的利器。

但就实际的探索和应用来看,课堂教学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至少在以下几方面有它的必要性和优势:

首先,可以激发学生兴趣。有了电化教学,发挥计算机声、色、图、文并茂的多媒体功能,可以变古板为生动,化抽象为直观,使深奥变浅显、沉闷变愉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其次,有利于教师转变教育观念。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普及,终身教育的观念已深入人心,学会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已成为广大教师的自觉要求。

第三,可以改变学习思维。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适当、适时、灵活地应用现代教学媒体,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逐渐使学生由“学会”到“会学”,从而有效地改变学习思维,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那么,如何更好地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之中呢?

1、找准时机,适当、适时、灵活的应用。

必须充分考虑学科自身特点,紧紧围绕教学目标,适当、适时、灵活地引入电教手段,应该有利于突破重点、难点。具体而言,要在知识的生发处、事物观察的模糊处、实验操作的关键处、学生思维的障碍处引入。

2、课件素材必须全面整合。

熟练应用技术手段将各种信息素材完美、恰当地融合到教学中,就像在教学中使用粉笔一样流畅、自然,切不可牵强。要认识到技术手段永远是为了更好地满足教学内在的需求而存在的。

3、要促进和提高学生的思辩能力。

第9篇:朝花夕拾简介范文

【关键 词】唐朝/“庄园”说/生产关系/结构/差别

【正 文】

一、唐朝“庄园”说的产生和发展

在唐朝史笈里虽然有“庄园”一词,但把“庄园”作为学术问题加以研究的,是从日本学者开始的。1909年,中田薰教授发表《日本庄园系统》,在文中写道:“所谓中国庄的制度,是随着唐朝均田制的破坏,作为土地兼并的原是屋舍,但是到了唐朝,已经从原来意义的庄,转化为郊外私有土地,特别是大地主以经济为目的所有土地,从这个意义上说,唐朝的庄和欧洲法兰克时代的庄园,具有完全相同的意义。”[1]中国历史上什么时候出现了“庄”?中田薰说:“隋朝以前,根本不使用这样意义的字,把私有土地称为庄是在唐朝初和隋朝的事。”唐朝“庄园”说就是这样产生的。

中田的以后,在日本学术界引起很大反响。1917年,加藤繁发表了《唐朝庄园的性质及其由来》,批评了中田的观点,他认为,“唐朝的庄、庄园、庄田等性质,决不始于唐朝,而且可以一直追溯到汉朝,在本来是‘别庄’的意思,或者也叫墅园、别业,是配置花木、水竹之娱乐游息场所,可是除了这部分以外,大多包有作为生活资料的田地。换句话说,原来指庄和田园两重意义的庄田或是庄园这样用语,事实上很多场合和庄字完全一样,因为引申下去,就不问别庄设备的有无,专指田地的也称为庄、庄田、田园等。把别庄称为庄,从梁朝起就已经出现了,而这种用语的盛行是在唐朝。”“总之,唐朝的庄田、庄园的名称的确到了唐朝才显著起来,但是它的实质从汉以来就继续存在。如果深入细致地来看,有多少差异也难以推测,但大体说来,这是自古以来普遍现象,决不能看做唐朝特殊制度。”[2]

1924年,玉井是博发表《唐朝土地制度管见》长篇论文,又对从均田制到所谓“庄园”进行全面探讨。玉井是博不仅吸收了加藤繁的研究成果,而且把“庄园”说推进一步,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对“庄园”进行分类。“在唐朝,庄园到处都是,这已经是明了的了。这许多庄园,可依其所有主而分作三类观察,一官有庄园,二私有庄园,三寺观庄园。”第二,明确指出唐朝“庄园”生产者。“庄园的耕地大概使用自己的奴婢去耕种,但土地面积很多,仅用奴婢则感到劳动力不足,因此庄主还收留客户使其佃种,这是明显的事实。”第三,不同意中田薰的看法。唐朝庄园和日本的庄园名词是相同的,但两者的性质不同。日本庄园主一般说来是有不纳税和不收租的特权的,唐朝庄园与此相反,虽然名义上叫庄园,却与一般的田园同样负担国家赋税”。“这样看来,唐朝庄园是没任何法律特权,所以唐朝庄园也就不能像日本的庄园那样有特别的制度,大体上正如加藤所说,唐朝庄园之名,不过是当时人用它称贵人、富豪的田园普通话而已。”[3]

1928年,加藤繁发表了《唐宋时代的庄园组织及其成为村落而发展的情况》,把唐朝“庄园”说的研究范围扩大到宋朝,进一步探讨唐宋六百年中“庄园”内部结构。全文共讲四个问题:一是庄园”的语义,论点与过去相似。二是庄园的形式。“在庄里,首先必须注意到有主人的房屋,有时是别庄,有时也许是本宅,总之是主要人居住的一所房屋。这种房屋似乎叫做庄院。”“庄里有田园也很值得注意。……其次,庄里有佃农的住宅,虽然庄内田园也有依靠奴婢耕作的场合,但是在唐朝中叶以后,似乎主要依靠佃农耕种,佃农叫做庄客、庄户、佃客、佃家、佃户、佃民等,或者叫做客、客户。……这种佃农的住宅,似乎叫做客坊。”“包括庄院、田园、客坊三者的,似乎是庄的完全形式。但是其中大约也存在着缺少庄院,而只有田园客坊二者的庄。”[2]三是庄的具体名称。“大的庄自然有名称产生。”他把庄的名称分为四种。其一是取主人的姓氏作庄名者,如李家庄、孟家庄、鲁家庄等。其二,取主人官职作庄名者,如使庄、侍中庄,王舍人庄等。其三是取地名作庄名者,如济源庄等。还有,取美称作庄名者,如旌忠庄等。四是讨论“庄客的境遇”。“庄客对主人要交纳地租,……除了租课以外,似乎还要提供多少劳动力。”最后是“庄园成为村落而发展。”“从唐朝后半期到宋朝,庄园发展起来,面积大而人口多的庄园自成为一个村落。这种随着带有庄字的村落名称的出现,同时,发生了把庄这个字当作村落意义使用,并将农家叫庄居,把农民叫庄家、庄民等。”[2]

作为一种学术观点,日本学者首先提出唐朝“庄园”说, 因此在1930年以前,中国学者编写的国史著作里,从来没有人提到唐朝“庄园”问题。在唐朝文献里,虽然有个别地方提到“庄园”二字,但是,唐朝说的“庄园”仅是一个名词。我们现在谈的是“庄园”说,是一种学术观点,这是两码事,不可将二者等同视之。

日本学者唐朝“庄园”说传入中国是1933年以后的事。传入的途径有二:一是将加藤繁和玉井是博的论文译成中文在中国发表,二是通过日本森谷克己的《中国社会经济史》的中译本。北京师大王桐令先生,首先把加藤繁1917年那篇论文译成中文,在1933 年的《师大月刊》第2期发表,题目是《唐代庄园考》。1934年,中国《方志月刊》7卷2期,发表了加藤繁的《唐宋时代庄园之组织及其与聚落的关系》的译文。1933年,在北京《中法大学月刊》第2、3、4、5期,发表了玉井是博的《唐朝土地制度之管见》论文,中文题目是《唐代土地问题》。从此开始,唐朝“庄园”说便在中国学术界传播。虽然如此,但由于发表加藤、玉井论文的都是大学学报,发行量很少,能看到《师大月刊》及《中法大学月刊》者不多,对学术界影响有限。

唐朝“庄园”说传播的第二条途径,也是主要途径,是通过森谷克己的《中国社会经济史》的三个中文译本。这本书1934年在日本出版,两年以后,由陈昌蔚译成中文,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与此同时,中华书局又出版了署名陈怀仁译本。后来,上海生活书店又出版一本王渔村的《中国社会经济史》。在本书序言里,王渔村说,他的书基本上是森谷克己《中国社会经济史》的译本。一本外国人的史学著作,同时有三个译本出版,这在中国文化史上恐怕是空前的。

森谷克己的书影响很大,对唐朝“庄园”说的传播起了重要作用。本书第三章集中介绍唐朝“庄园”说。第一节标题是“唐代庄园——私有土地的形成”。森谷克己说唐朝私有地(庄园)形成的原因,有的庄主的土地是由于立功得到皇帝赏赐,有的由购买典押而来,也有的由于自己组织劳力开荒所得,书中直接引用加藤繁的意见说:“唐宋文献上的莊字,后来又简化为庒或庄,这是我们现在常看到的,……这种简化字的出现,或者就因为当时盛设庄园,写庄字的机会特别多的缘故。”[4]第2节的标题是“庄园所有者”。内容主要介绍唐朝“庄园”,把“庄园”分为三类,一是王侯、百官、富豪的庄园,二是帝室庄园,三是寺观庄园,基本上是介绍玉井的论点。第三节“庄园的组织及其耕作者的地位。”森谷克己写道:“唐朝庄园由庄院、土地、庄客三部分组成。”“庄园”之耕作者主要是庄客和奴婢,这是加藤繁1917年论文的观点。第四节“中国中世纪的庄园及其特质”,全部是加藤论文观点,勿庸赘述。第五节“庄园聚落之发达”。该书第35页写道:“从唐朝后半到宋代,因庄园发达,其土地广大,而人口众多,遂自成一村落,故在南北各地,常见不少村落称为某庄的。庄名有取主人姓的,有以地名为名的,也有选美名而命名的。因庄园普及的结果,用庄字本身也含有村落的意义,如称农家为庄居,称农民为庄家、庄民等。”

从1936年以来,森谷克己的《中国社会经济史》三个译本在中国广泛传播,对中国史学界影响很大。具体表现是中国学者吸收了森谷克己观点,引入自己著作里。1946年,中央大学的朱伯康、祝慈寿先生合著《中国经济史纲》,把唐庄划分三种:一是官庄、二是私庄,“私庄指大地主所有的庄园”,此种大地主或为世宦之家,或为名门大族,或为当朝官宦之家,或为皇室及特殊武人之姻亲。三是介于官庄私庄之间的寺观庄园。

关于“庄园”的内部结构,除了田地之外,还有“客坊”,这是庄客的住处,至于庄主的住处,当时称为“庄院”。

唐朝“庄园”发展的前景如何?朱伯康指出:“庄园之发展,往往成为村落组织,初则聚庄而居,环庄而耕,后则由此种聚居之庄园成为村落。故中国村与庄并称,名为村庄,村庄即村落也。乡间之地,往往以庄为名,庄之上又往往冠以庄主为名,如李庄、王庄、刘庄、太史庄等。盖在当时的庄名,迨后就成为地名是庄园普及的结果。至于称乡居为‘庄居’,称农民为‘庄家’、‘庄户’,亦为同一意义的引申。”这段是引自森谷克己书及加藤繁1927年论文观点。(注:关于朱伯康先生的论点,皆引自《中国经济史纲》第八章第八节。)

关于“庄园”的耕作者,朱伯康说:“庄园田亩之耕种,虽有租佃有雇佣之方式,然大部分皆为奴隶,佃客之无偿劳动。……但唐代庄园田亩之耕种,并非全为奴婢之耕种,而为半独立身分之无地农民,当时称为‘客户’、‘寄庄户’、‘庄客’、‘庄户’”。

那么唐朝“庄园”的重要特征是什么呢?朱伯康认为,在庄园范围内,地主得肆其绝对的权力,以凌驾于农民,其关系不仅限于纳租交税或佣劳取值,而是超过此关系,地主对庄园内的佃户或佣工,有政治上之统治及法律上之裁判权。其经济生活,亦构成一个自给自足的闭锁集团,不与外界往来,恰如一个“消费共同生产共同”的家族集团。故此种庄园经济,亦为封建经济之一,并非属于另一范畴。这样看来,朱先生笔下的唐朝“庄园”和旧西藏的封建庄园一模一样,和欧洲中世纪法兰克庄园及日本中世纪封建庄完全一样,这种观点和日本学者中田薰教授论点基本上是一致的,但和加藤观点却有很大差别。

1956年前后,各大学按新观点编教材,不少人吸收了森谷克己的观点,比较引人注目的是尚钺先生,他认为唐朝有“庄园制”。[5] “大多数庄园,除了庄宅及其附近的田地以外,还包括有果园、茶园、碾硙、店铺、茶园、盐畦、车坊及山泽、森林这些生产资料,均归庄园所有”。[5]

二、“庄”的结构和性质

1.“庄”的出现和发展。

据唐史专家张泽咸先生考证,最早的“庄”是东魏祖鸿勋在范阳雕山的山庄。[6]北齐北周继续有庄田出现,如《北齐标异乡义慈惠石柱颂》说:“施主严光灿,灿弟市显,兄弟们华礼、风仪并著,……共施武郭*[土+庄]田四顷。”“*[土+庄]”是“庄”的俗写。唐长孺先生指出,“虽然南北朝史笈诗文上早已见到‘庄’或‘山庄’,也可以断定这些‘庄’别墅、别业不仅是玩赏场所,而且多带有一片植谷物、果、蔬的土地,但‘庄田’、‘庄园’联称却是少见的。就我所见,只有两条,今录于下:

(1)《周书》第29卷《宇文盛传》称:‘盛告赵贵谋杀宇文护,赵贵被杀,宇文盛加官进爵,此外还赐甲一领,奴婢二百口,马五百匹,牛羊及庄田、什物亦称是。’此事在周闵帝元年。

(2)《周书》第44卷《李迂哲传》称:‘武成文年,朝于京师,世宗甚礼之,赐甲第一区及庄园等。”(注:转引自《武汉大学学报》1980年第4期。)

以上是南北朝后期“庄田”二字的出现,当时的“庄田”就是私有土地。到了隋朝以后,私有土地(庄田)继续发展。《旧唐书》第58卷《柴绍传》附《平阳公主传》载:“绍即间行赴太原,公主乃归雩县庄所,遂散家财,招引亡命,得数百人。”

隋末农民战争,虽然冲击了大小庄主,暂时缓和了土地兼并,但李唐王朝,仍然是地主阶级专政的政权,唐政府的总政策始终是维护地主阶级利益。在唐政府中占优势的始终是贵族、官僚、新发展起来的地主。例如与唐高祖谋划太原反隋的裴寂,原晋阳宫副监,资助李氏反隋,成功后任宰相,赐田千顷。徐绩是“家多僮仆,积粟数千钟”的大地主,投降唐政府以后,赐田五十顷,甲一区,赐实封九百户,仍然是大地主,并兼大官僚。关中大姓于志宁,系北周大贵族于谨曾孙,隋封燕国公,唐初宰相。他对唐太宗说:“臣家自周、魏以来,世居关中,赀业不坠。”类似事例甚多,姑不一一列举。

唐朝对私产也加以保护。武德元年七月,颁布了《隋代公卿不予义军者田宅并勿追收诏》,正式宣布:“其隋代公卿以下,爰及民庶,身住江都,家口在此,不预义军者,所有田宅,并勿追收。”[7] 已经抄没者,要立即归还。例如宰相莦瑀,其“关内产业并先给勋人,至是特还其田宅。”[8](卷63,莦瑀传)唐初地主田庄, 就是在政府保护下,进一步发展起来的。

地主田庄扩大的另一途径是侵占兼并,早在唐初就出现土地兼并,如河东区的泽州,土地肥沃,刺史张长贵、赵士达,兼并境内膏腴田数十顷。[8](卷58,长孙顺德传)在洛州,“豪富之室,皆笈外占田”。[8](卷185上,贾敦颐传)土地兼并扩充地主庄田,必然破坏均田制度,使农民分不到土地,或者分田很少,影响政府租调收入,因此朝廷多次下令禁止,但收效甚微。高武以后,土地兼并日益激化。太平公主“田园遍于近甸膏腴。”[8](卷183,太平公主传)大商人邹风炽,“邸店园宅,遍满海内。”[9](卷495,邹风炽)

开元年间,商品经济和商业进一步发展,《通典》第七卷写道:“东至宋*[氵+卡],西至歧州,夹路,待客酒馔丰溢。每店皆有驴凭客乘,倏忽数十里,谓之驿驴。南诣荆襄,北至太原范阳,西至蜀川凉府,皆有店肆,以供商旅。”可见开元年间商业已相当发达,伴随着商业的发展,土地兼并日益激烈,大贵族大官僚纷纷扩大自己庄田,宰相李林甫,“京城邸第,田园水硙,利尽上腴。城东有薛王别墅,林亭幽邃,甲于都邑,特以赐之。”[8](卷106,李林甫传)工部尚书卢从愿,“盛殖产,占良田数百顷,帝自此薄之,目多田翁。”[8](卷139,卢从愿传)京兆尹李憕,“丰于产业,伊川膏腴,水陆上田,修竹茂树,及城及阙口,别业相望。与吏部侍郎李彭年,皆有地癖。”[8](卷187,李憕传)上述情况并非个别现象,当时很多官僚都兼并民田。工部尚书张嘉贞说:“此见朝士,广占良田,及身没后,皆为无赖子弟作酒色之资。”[8](卷99,张嘉贞传)至于豪强和商人,也是大量侵占良田。如河南土豪屈突仲任,“家僮数十人,资数百万,庄第甚众。”[9](卷100,屈突仲任)玄宗末年,相州王叟,“富于财,积粟近至万斛……庄宅尤广,客二百余户。”[9](卷165,王叟)

地主、官僚、商人兼并土地手段,一是利用政治权势掠夺或抑买百姓良田、住宅,杨贵妃兄弟姐妹在长安内外的肥田美宅,就是依靠特权兼并的,并非用金银价购买而来。此外,唐朝中叶以后,出现一些“寄庄户”,就是封建官僚在任所侵占的土地。《北梦琐言》载:“唐李当尚书镇南梁日,境内多有朝土庄产,子孙侨寓其间。”

唐官僚地主兼并土地另一手段是用“借荒置牧”名义向政府请射荒地,然后招佃开垦,最后变成良田,归自己名下。

2.“庄”的结构和性质

关于“庄”的结构,建国后有的学者认为,“唐朝大多数庄园,除了庄宅附近的土地以外,还包括果园,菜园、碾硙、店铺、茶园、盐畦、车坊及山林森林这些生产资料,均归庄园主所有。”[5]由此看来,唐朝“庄园”似乎是包括多种产业的自给自足经济单位。这种观点和《中国经济史纲》第八章第七节的观点完全一致,也类似日本中田薰的看法。我们不同意这种看法,唐朝根本不存在“庄园制”。当时全国多数“庄园”里,也不包括多种产业。

从运用史料方面考察。为什么有的学者持上述观点呢?他们的根据是以下四条资料:

第一条,《唐大诏令集》第2 卷《穆宗即位赦》载:“诸州府除京兆、河南府外,应有宫庄宅、铺店、碾硙、茶园、盐畦、车坊等,宜割属所管官府。”

第二条,《全唐文》第55卷,顺宗《放免积欠诏》载:“其庄宅使从兴元元年至贞元二十年十月三十日以前畿内及诸州府庄宅、店铺、车坊、园硙、零地等,所有百姓及诸色人应欠租课斛、见钱、絁、绉、草等五十二万,并放免。”

第三条,《旧唐书》第15卷《宪宗纪》(下)载:“(元和八年)十二月……辛已敕:应赐王公公主百官等庄宅、碾硙、店铺、车坊、园林等,一任典贴货卖。”

第四条,《唐会要》第89卷《泉货》条载:“上元元年……十二月二十九日诏:应典贴庄宅、店铺、田地、碾硙等。”

根据以上四条资料,有的学者认为:当时庄园中包括店铺、车坊、碾硙、茶园等是可以肯定的。

这里有两个问题需要弄清楚,一是什么是“庄宅”?二是以上四条诏令所指的茶园、菜园、盐畦、碾硙、店铺是否是包括在某一“庄园”内?加藤繁指出:“内庄宅使下的住宅,广义解释起来,应当看做包括着别庄、第宅和田园三者。这样解释,方才能适合于实际的用例。”[2]庄宅使的任务,是管辖全国的庄,除此之外,还兼管其他产业,如店铺、碾硙、车坊、盐畦等。加藤繁说:“总之,我们必须认为,内庄宅使,以及司农庄宅使、东都庄宅使的管理以庄宅为主,并及碾硙、店铺、车坊、园林等一切种类的官有不动产。但官有不动产却不是完全由内庄宅使以及司农庄宅使,东都庄宅使掌管的。”[2] 不仅日本史学家有这样看法,中国史学家也是一样,汪籛教授在1957年八月北大座谈会说道:“《穆宗即位赦》及《顺宗放免职欠诏》一类诏令所提到的几种产业,乃是官府或私家的几种产业,并不是一个庄园就包括这样多的内容。” (注:载《历史研究》1957年第4期。)我们完全同意加藤繁教授和汪籛教授的看法。

从唐朝的资源分布状况看。唐朝绝大多数庄内也不可能包括茶园、盐畦、车坊、山泽、森林、店铺等。先看茶园,据《新唐书·地理志》、《元和郡县志》及《太平寰宇记》了解,在全国三百五十个州里,产茶州仅六十多个。因此全国多数州县的“庄园”内不可能有茶园。另一方面,这六十余产茶州,百分之七十以上在长江以南。在江北,只有荆、襄、金、梁、光、申、舒、寿、和、蕲等十余州产茶。但从全局看来,当时可耕地最多(即“庄园”最多)之地区却是生产茶极少的长江以北,可见全国绝大多数“庄园”内不可能有茶园。关于“庄园”有茶园问题,有的学者还列举证据说:“庄中有茶园。如陆龟蒙的田庄中就有顾渚山下的茶园。”这件事搞错了。1963年,关通先生明确指出:“陆龟蒙的庄在吴郡的甫里(即今籛直镇),而顾渚山在吴兴(湖州)西北的长城县(今长兴县),一在太湖之西,一在太湖之东,相隔几百里。”[10]顾渚山的茶树怎么会生长在吴郡呢?

再看盐畦问题。根据《新唐书·地理志》、《元和郡县志》等史书记载,唐朝全国共有一千五百七十三县,产盐之县分布如下。

唐朝全国产盐县分布情况

从表中可知,全国产盐县仅有一百零五县,占全国总县数百分之六强。可见唐朝有百分之九十四的县不产盐,当然没有盐畦。也就是说,全国绝大数“庄园”不可能存在盐畦。

至于车坊,多数“庄园”也是没有的。据加藤繁教授考证,所谓车坊,并不是造车的作坊,而是出租车的,早在1935年,加藤繁已有专文论述。[2]唐朝的车坊,或由私人经营,或由政府经营,无论谁的车坊,一般都开设在通都大邑,或者人烟稠密地区。但是,作为经营农业的“庄园”多数在人烟稀少的地方,因此全国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庄园”不能有车坊。

至于有山泽的“庄园”更非常稀少。

从“庄园”的形式规模和内部结构上分析。在唐朝文献里,虽然有“庄田”、“庄园”、“庄宅”的记载,但是,唐朝说的“庄园”决不是民主改革前西藏那样的“庄园”,也和中世纪日本“庄园”不同,更不是法兰克式的庄园。

第一条,《全唐文》第25卷,《加哥舒翰爵赏制》载:“赐庄、园各一所。”

第二条,《全唐文》第24卷,《追尊元元皇帝父母并加谥远祖制》载:“各赐近城庄、园各一所。”

第三条,《唐大诏令集》第134卷613页载:“赐(刘悟)钱二万贯,庄、宅各一区。”

第四条,《金石萃编》第83卷《记浮屠后》载:“开元十八年,金仙长公主,……又奏范阳县东南……麦田庄并果园一所及环山林麓,并永充供山门所用。”

以上四条资料都说明“庄”和“园”是两件事,不是一体的,在这里“庄”指田地,“园”指菜园或其他种植园艺作物者,或者是别业、别庄等。因此,我们不应当看到“庄园”二字就误认为是封建庄园,把唐朝的“庄”、“庄田”称为“庄园经济”更不合适。因为“庄园经济”是特定的历史范畴,指的是封建社会初期的经济,如日本中世纪庄园、法兰克庄园、西藏民主改革前的庄园。当时社会商品经济、商业很不发达,全国范围内的经济交流很少。但唐朝是中央集权国家,水陆交通非常发达,全国各地物资交流畅通无阻,根本不存在封闭的庄园经济。

从唐朝文献看来,当时的“庄田”、“庄园”,一般是指耕地及附属茅舍(客坊)、碾硙等。《旧唐书》第99卷《张嘉贞传》载:“嘉贞虽久历清要,然不立田园,及在定州,所亲有劝置田业者,嘉贞曰:吾黍历官荣,曾任国相,未死之际,岂忧饥馁?若负谴责,虽富田庄,亦无用也。比见朝士,广占良田,及身没后,皆为赖子弟作酒色之资,甚无谓也。”这段记载里的“田园、田业、田庄”三个词讲的是一件事,就是田地,田地在唐朝也叫田庄、庄田、庄园等。

《唐会要》第84卷载大中六年三月敕:“先赐郑光鄠县及云阳县庄一所,府县所有两税及差科免役,并特宜放免。中书门下奏:夫以郑光是陛下元舅,宠待固合异等,然而据地出税,天下皆同,随户杂徭,久已成例,将务政治,实为本根。近日陛下屡发德音,欲使中外画一。凡在士庶,无不仰戴圣慈,今独忽免郑光庄田,则似稍乘前意。”从这段记载可知,“庄”又称“庄田”,而且要依法纳土地税,负担杂徭。可见所谓“庄”、“庄田”,就是一片田地。庄主郑光虽身为国舅,同样要交纳两税。说明郑光身分是地主,没有豁免权,他不是欧洲或日本中世纪的庄园领主,其庄田不是封建领主庄园。

《南部新书》(已)载:“崔群,元和十年典贡,放三十人。……时群夫人李氏谓之曰:君子弟成长,合置庄园乎?对曰:今年已置三十所矣。”

李冗《独异志》卷下载:“唐崔群为相,清名甚重。元和中,自中书舍人知贡举。即罢失人李氏因暇日常劝其树庄田,以为子孙之计。笑答曰:余有三十所差庄,良田遍天下,夫人复何忧?夫人曰:不闻君有庄业。群曰:吾前岁放春榜三十人,岂非美田耶?夫人曰:若然者,君非陆相门生乎?然往年君掌文柄,使人约其子简礼,不令就春闱之试,如居以为良田,则陆一庄荒矣。”

以上两段记载说的都是宰相崔群不买田产之事,但《南部新书》说崔夫人劝群购“庄园”,而《独异志》则称“良田”、“庄业”。可见在唐人心目中,“庄园”就是田地房屋等,多数不含多种产业(茶园、盐畦、店铺等)。

又如《唐会要》83卷和十四年敕文载:“如闻诸道州府长吏等,或者本任得替后,遂于当处买百姓庄园舍宅,或因替代情弊,便破定正额两税,不出差科,今后有此色,并勒以原额为定。”

这里所谓“庄园”就是给朝廷纳两税的普通田地,根本不是什么“庄园经济”。

以上介绍的是唐朝最有代表性的、常见的形态,即普通田地、田产。唐人称为庄、庄田、庄园等。庄有大小,大一点的方能有茅舍瓦屋,附有树木、菜园、碾硙等。下面介绍几个庄田的具体情况。

《金石萃编》第113卷《重修大象寺记》载:“管庄大小所, 都总管伍拾叁顷伍拾陆亩三角荒熟并柴浪等,捌顷叁拾捌亩半坡侧荒肆拾伍顷壹拾捌亩熟口,口瓦屋壹拾贰间,草舍贰拾间,果园壹所。东市善和坊店舍六间半,并瓦风伯庄荒熟共壹拾壹顷伍拾亩,东常烈,两涧,南欧阳,北五用。”可见大象寺共有田地六十五顷多,分八个庄经营,外有果园一处,不包括在八个庄内,在行文上它与八个庄是平行的。店舍在东市,也不属于哪个庄,而属于大象寺,因为庄内不包括东市。由此可见,大象寺的八个庄,实际即八片田地,有的庄建有茅舍或瓦房,经营农业,供给寺内和尚生活,这决不是封建庄园。

《太平广记》第372卷《卢涵》条载:“开成中,有卢涵学究, 家于洛下,有庄于万安山之阴。夏麦既登,时果又熟,遂独跨小马造其庄。……及庄门,已三更,窗户阗然,唯有数乘车在门外,群方咀草次,更无人物,涵弃马潜跧于车箱之下,窥见大汗径抵门……涵度其已远,方能起扣门,庄客乃启关,惊涵之夜至……及旦,忽闻庄院内客器声,云三小儿,因昨宵寐而不苏矣。涵甚恶之,遂率家僮及庄客十余人,持刀斧弓矢而究之。……”

从记载看来,卢涵是城居地主,自家住在洛下,他的庄田在万安山阴,至少有数百亩以上,出租给十多名庄客和一部分家奴。庄田种植小麦,还有一些果树,但不一定有果园,在农村是常见现象。笔者四十年代在山东农村,见很多家都有枣树,在陕西、河南农村,农民家前房后有柿子树,但未见果园。由于有十余名庄客租卢涵庄田耕种,因此必然有牛、羊及车辆、农具等,并有防野兽的弓箭等。当然也有庄舍(院)等。可见卢涵在万安山这个庄田,是典型的城居地主出租庄田,并不是封建庄园。我国在解放以前,无论南方与北方,都有这样的城居地主,把自己在乡下的田地出租给佃户。如果他有土地有数百亩集中在一村一地,有的便集中招租,集中经营。每逢收割前后,地主或其管家必然到乡下视察,以便根据年景定租率或决定减免比例,但这不是封建庄园。

唐朝有的庄面积很小,如《太平广记》第362 卷《梁仲朋》条载:“叶县人梁仲朋,家在汝州西郭之街南,梁西有小庄,常朝往夕归。”那么梁仲朋的“小庄”,就是一小片田地,没有茅舍,他要耕种这块地,所以朝往夕归,十分辛苦。又《太平广记》第133 卷《毋乾昭》条:“蜀人毋乾昭,有庄在射洪县,因往收刈。”可见毋乾昭在射洪县的庄,也是一片田地,没有住处,到夏、秋收割季节,专门从自己家出发到射洪县自己田地里收粮食。

还有一种庄兼有别墅性质,称别庄、别业为平泉庄、辋口庄(網川庄)。《旧唐书》第190卷(下)《王维传》载:“得宋之问兰田别墅,在辋口,辋水周于舍下,别涨竹州花坞,与道友裴迪,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吟终日。”这个庄也有农田,宋之问在《兰田山庄诗》写道:“……考室先依地,为农且用天。辋川朝伐木,兰水暮浇田。”

宰相李德裕有平泉庄,在东都南郊三十里,《唐语林》第七卷写道:“平泉庄者在洛城三十里,卉木台榭甚佳,有虚槛,引泉水,萦回穿凿,象巴峡洞庭十二峰九派,迄于海门,有巨鱼胁骨一条……庄周围十余里,台榭百余所,四方奇花异草与松石靡不置。”

这个庄显然是大官僚的别墅,其中也可能有些田地。这怎能叫庄园经济呢?

三、“庄园”的特点及生产关系

唐朝地主田庄(或庄田、庄、庄园)与欧洲中世纪领主庄园不同,各自具有不同的历史背景,唐朝庄田能否称“庄园经济”?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弄清什么是封建庄园,它有什么特征。1964年有的学者说:“构成封建地主庄园的共同的最基本的特征和条件是:一家地主独占一庄及其周围大体上连成一片的田地,以剥削奴役农民。”[11]“唐宋时期的地主田庄符合这一最主要最普遍的特点,就是封建庄园。”上述看法很值得怀疑,因为论者把封建庄园和村庄等同起来,在文艺复兴以前的欧洲,当时一个庄园不一定是一个村落,大庄园包括几个村落,也有一个村土地属于几个领主所有。

是否称为封建庄园不是根据仅仅独占连成一片的土地,主要看庄园内部阶级关系、经济制度。从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史及外国中世史看来,所谓封建庄园必须具备下列特征:封建庄园的经济基础是领主土地所有制;庄园生产者有农奴,也有依附农;农奴、依附农与领主具有人身隶属关系,一般不能自由脱离主人。农奴、依附农必须给领主纳租、服役;一个庄园基本上是闭塞的,是经营多种产业的自给自足的独立的经济实体,除了食盐及少数奢侈品外,一般生产及生活用品都在庄内解决;庄园原则上不给政府纳税,领主个人要向皇帝献贡品,或替皇帝出兵打仗。

以上就是世界各国(包括中国)封建庄园的基本特征,要确定唐朝的“庄田”、“庄园”、“庄”是否是封建庄园,就要考虑它是否具备上述五个特征或多数特征。

我们从唐朝文献和唐朝实际社会生活看来,唐朝的“庄田”、“庄园”与领主庄园根本不同。首先,唐朝是中央集权国家,全国大小庄主,在庄内只有土地所有权,对自己的庄客,只有经济剥削权,没有人身统治权,人身统治权属各级政府机关。其次,从全局看,唐朝地租形态基本上是实物地租、劳役地租比较少。庄客除纳租外,只担负一部分劳役或者不负担劳役。其三,唐朝是封建经济高度发展国家,全国城乡联系相当密切。当时,粮食、纺织品、茶叶、生产工具等,已经成为流通全国城乡的商品。因此,唐朝多数田庄,都被卷入全国市场。封闭的自给自足的封建庄园,不仅没有存在的可能,也没有必要(少数民族区除外)。最后,从1909年中田薰教授提出唐朝“庄园”说以来,已经九十多年了,中外没有一位学者提出唐朝某一个“庄园”包括茶园、菜园、盐畦、碾硙、车坊、店铺、庄院、山泽、森林的具体证据,因为事实上是不存在的。

根据以上的分析论证,可以肯定,唐朝只有地主田庄,没有包括多种产业自给自足的封建庄园,也没有“庄园经济”。

参考文献

[1]中田薰.日本庄园系统[J].国家学会杂志,1909,(1—2).

[2]加藤繁.中国经济史考证[M].第1卷.184.187—188. 198 —204.209.221.235—238.

[3]玉井是博.唐朝土地制度管见[J].史学杂志,1924,(33).

[4]森谷克己.中国社会经济史[M].第3章.

[5]尚钺.中国历史纲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148.146.148.

[6]张泽咸.唐代寄庄户[J].文史,第5辑.

[7]唐大诏令集[Z].第114卷.

[8]旧唐书[M].

[9]太平广记[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