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陕西高考作文范文

陕西高考作文精选(九篇)

陕西高考作文

第1篇:陕西高考作文范文

【导语】长风破浪游书海,勤劳掌舵挂云帆。数年磨剑不畏苦,今朝倚剑放光芒。胸中才思汩汩涌,笔下锦绣生光辉。一举高中好花魁,自信奔赴好前程。全国高考日,

2018年陕西高考作文题目

“二战”期间,为了加强对战机防护,英美军方调查了作战后幸存飞机上的弹痕的分布,决定哪里弹痕多就加强哪里,然而统计学家沃德力排众议,指出更应该注意弹痕少的部位,因为这些部位收到重创的战机,很难有机会返航,而这部分数据被忽略了,事实证明,沃德是正确的。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为方便大家及时获取2018高考后相关信息,

第2篇:陕西高考作文范文

材料作文:一位商人得到一块价值不菲的宝石,但却发现宝石上有一条裂缝,如果能从裂缝处切开,就能得到两块完美的宝石。许多老工匠不敢尝试,这时,一位年轻工匠勇敢的站了出来,并且完美的切割出了两块宝石。有时不仅需要足够的经验,更需要抛却许多顾虑的勇气。请根据以上材料作文。

第3篇:陕西高考作文范文

生活有时像个迷宫,我们在向着自己理想的方向前进时针因为某些原因而迷失自我。于是我们开始迷惘,从而无法正确的估量自己。而令我们迷失的原因许多时候都是上点点细小而琐碎的事。而许多人都是在自己的贪恋和物欲中迷失。

当一个人有能力的时候,他会依据自己的能力而换取自己想要的东西。然而,每个人的能力都是不同的,我们的举动也应该以自己的能力为基底。因此,我们应当学着如何正确的估量自己。

正确的估量自己就是要看清自己的能力,如果一个人的口头表达能力很弱时,他就不应该强迫自己去做演说家;如果一个人字写的非常难看时,他也不应该强迫自己去做书法家。每个人都有在某方面能力较弱的时候,如果拿自己的弱处去比别人的长处,去做自己做不好的事,即使再怎样努力,都只会事倍功半,最终说不定不仅没成功,还给自己带来空难。而有些人,能正确的估量自己,看到自己在哪方面能力有限,能力不足时,他就不会去挑战自己那仅有的一点点能力,而是在自己在有把握的地方下功夫。

不过不是人人都能做到能正确估量自己的能力,也不是每时每刻都能正确的估量自己。因为当我们看到别人在方面小有成就、小有作为时,难免会发出羡慕的想法;当我们看到自己想要得到的东西时,难免会有那种想要立刻得到的欲望。这种思想和欲望总是会蒙蔽了我们的眼睛,而在此时,我们应该保持理性的心态和心理去面对,我们应该好好地考虑一下我们的能力现在有多少,离这个目标是否还遥远,我们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去完成它或是得到它。如果不能,我们要到达哪一步才会成功。通过理性的看待自己,再决定自己下一步该如何做,这样的步骤有助于我们正确的评估自己,所以当我们深陷于自己的贪恋、欲望的迷宫时,要理性思考。

也许人人都会走入一个迷宫,当我们走入这个迷宫时,请用理性的眼光来审视自己,用正确的尺度来衡量自己,为自己找到一条走出迷宫的路。

第4篇:陕西高考作文范文

变化莫测的音符,只有在蜿蜒起伏的山岭中才会奏出长城雄曲,只有在江南水乡中才会奏出小桥流水。大自然神秘莫测的力量让万物各展其才,不要妄想占领别人强悍的领地,我们要演出的是一场华丽盛大的交响曲,而非野鸭上树那令人咂舌的滑稽剧。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人们喜欢称建筑为流动的音乐,然而在我的心中,如果一个建筑挺立在适合它的土地上,它便是最美的花朵,最流畅的音乐。

贝聿铭——中国一代伟大的建筑师,最为人熟知的设计作品便是罗浮宫的玻璃金字塔,完全对称的几何构型,华丽地展示着它的理性之美,但要将它建在中国水乡恐怕会大打折扣,不伦不类。

流动的音符淌过小山美真子的藏室,便幻成了一曲“世外桃源”。阁楼艺术与日本“影子文化”融为一体,百分之八十的部分埋于地下,远望恰如一座山峰,与绿茵葱茏的群山奏出一曲流动的旋律——这便是贝聿铭的惊世杰作,文化在其特有的背景中才能彰显出其特有的魅力。

若要把这一朵朵镂空阁楼放于沙漠,那岂不是暴殄天物?

第5篇:陕西高考作文范文

【关键词】 陕西卫视;人文天下;地域特色

反思之前我们首先需要肯定的是陕西卫视人文特色综合频道定位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一方面,“人文”定位既满足市场需求又符合政策倾向。人文是指人类文化中的先进的、科学的、优秀的、健康的部分。过去几年,在收视率大战逼迫下,电视媒体为了获得收视率不得不以牺牲人文关怀、文化品位为代价,然而观众看多了选秀、绯闻和恶搞之类,已再难燃起受众的热情,相反,受众需求已经开始回归到理性的多层次高品位文化需求上。为防止各卫视台过度娱乐化和低俗化倾向,满足广大观众多样化多层次高品位的收视需求,国家总局在2011年出台了“限娱令”,已于2012年开始实施。由此可见陕西卫视“人文”特色定位既能满足受众需求又符合国家政策导向。另一方面,陕西卫视“人文”定位,符合定位要求,抢占了市场空白点。如今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年代,媒介竞争异常残酷,电视频道要被消费者注意就必须做到与众不同,这就是实行差异化战略,“占据第一”是差异化战略的巨大成功。企业一旦成为某概念的始创者,竞争对手的模仿行为却只是在一味的强化这个概念,跟进者的模仿反而把提出概念的始创者推到了领导者的地位。因此,创造竞争差异,开创不同的第一,在频道特色建设中非常重要。国内以人文为主体风格的频道较少,社会人文频道主要以央视十套为主,其他频道也提出了“人文”特点,但都是以单个节目切入的形式来体现,以整体频道的栏目组成来体现“人文”特色定位的陕西卫视还是第一家,这为陕西卫视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市场。

虽然在方向上陕西卫视人文特色的定位具有其科学性、合理性,但这一定位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人文定位不能精准凸显陕西地域特色

人文是指人类文化中先进的、科学的、优秀的、健康的部分,说到底人文的核心是指先进的价值观,其集中体现的是:重视人,关注人,关爱人,爱护人。简而言之,人文,即以人为本的,重视人的文化。陕西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拥有浓厚的历史文化、革命文化、特色民俗文化和一定的现代文化,是当之无愧的文化资源大省,文化是植根于此的陕西卫视拥有的最丰厚的资产,但是以人为本的文化却未必是陕西的特色文化。虽然陕西卫视人文特色的综合频道定位是建立在前期大量的市场调研以及自身优势的评估基础上确定的,但其以人文定位并不能精准突显陕西卫视拥有的特色文化资源。

二、人文定位为后期电视节目制作设置了较高的门槛

陕西卫视人文定位要求其在后期节目制作中要去体现人类文化中先进的、科学的、优秀的、健康的部分,要有先进的价值观。这一定位并不轻松,其所要达到的内涵和境界为其后期电视节目的制作设置了较高的门槛。从CMS媒体研究提供的数据表明,我国各级电视台收视表现最好的节目类型分别是电视剧、综艺娱乐节目、新闻。从受众选择收看的电视节目类型不难看出,受众在接触电视媒体时,存在着娱乐性的心理需求。那么如何在后期节目制作中做到既兼顾节目本身内涵层次又满足大众娱乐心理需求,是摆在陕西卫视面前的一道难题。另外,这一定位太过宽泛,不够集中,后期节目制作也不能集中凸显人文天下特色优势。

三、定位对陕西卫视人、财、物力产生了极大的考验

陕西卫视人文定天下中“人”是人类,“文”是文化、文明、智慧,人文是宽泛的、动态的、超越时间和国界的。人文天下的“大文化”定位将陕西卫视的视野拓宽到了全国、甚至世界。市场范围的扩张对陕西卫视的人、财、物三方面都产生极大的考验,尤其是对人才提出了极高的要求。笔者认为电视媒体之间的竞争除了财力、物力的竞争之外,更重要的是人才资本的竞争。陕西卫视缺少的也是人才。不仅是节目人才,还有管理人才、营销人才、各种专业人才和高管人才。人才是电视媒体的根本,人才的凝聚是士气、才华的凝聚。凤凰卫视、湖南卫视、江苏卫视的成功与其丰厚的人力资源储备有着直接的关系。

不管从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来看,陕西卫视要想继续坚持走人文特色道路,并且在全国卫视的激烈竞争中突围,就必须针对这一定位存在的问题进行改革。

第一,校准定位,突出陕西地域文化特色,是陕西卫视首当其冲需要解决的问题。在传媒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各省级卫视为了打破千台一面的“大同”局面,纷纷采用差异化定位策略重新定位,打造属于自身本体的个性,以期在激烈的竞争中以“特色”突围。目前,对于市场中大多数省级卫视而言,资源独占状态越来越难,即便是以某一特色定位非常成功的省级卫视,也不可能将具有该特色的资源都尽收麾下,而随着各媒体节目间交流越来越频繁,社会制作公司实力逐渐增强,想要对某个卫视频道打造一个抢眼的特色定位,并且不被竞争对手复制,是越来越难。比如,安徽卫视“电视剧”频道的定位,由于能独占电视剧资源,就很容易被其他省级卫视模仿。如何使自己的定位与众不同,并很难为竞争对手所复制——地域特色才是省级卫视战略规划必然要用的“杀手锏”。中国民间一直就有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千里不同情的说法,生于兹,长于兹的地域特色资源是竞争对手纵然使出浑身解数也无法复制、抢夺的,这就是“地域特色”差异化竞争的优势所在。例如,湖南卫视以“娱乐”作为其频道特色定位,就是根据湖南的具体情况而定的。湖南当地娱乐文化一直兴盛,尤以长沙为代表,当地的歌厅文化就非常具有代表性。湖南卫视将其战略锁定为娱乐,主打“娱乐”牌,占领了省级卫视中的“老大”地位。再比如东方卫视的时尚特色源于其“海派”文化,东南卫视定位为“海峡欢乐”文化。陕西卫视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突围,又要打造独一无二且不易被他人所模仿的特色频道,以地域特色文化定位是可行和必须的。

第二,狠抓人才开发,用制度创新揽人才。对于传媒行业而言,人才是根本,而对于陕西卫视而言人才确是其薄弱环节。陕西卫视缺很多人才,比如一流的制片人才、策划人才,一流的主持人、编辑、记者,一流的管理人才、营销人才等,陕西卫视虽然有像李蕾这样的有实力的人才,但数量还太少太少,远远不够。历史上陕西卫视为了解决人才紧缺的问题也曾经尝试去引进“外援”,但外援终究不能解决其人才缺失的根本问题,就能解决短期问题,从长远来看陕西卫视要发展,关键问题就是要拥有自己的人才力量。这就要求陕西卫视要进行人才大开发,创新制度去招揽人才,各种人才都要有量的储备。在招揽人才时还要考虑人才结构比例的合理性和后续人才的培养计划安排,不仅要注意人才培养,也要注意优胜劣汰,使一线人员可以合理流动,保持旺盛的工作里能力。

第三,要进行频道品牌塑造的整体性思考。要想打造“陕西卫视”的频道品牌,就需要进行整体性思考,频道品牌塑造是一个整体,任何单一突破、突进都不能达到整体高效。

陕西卫视的《开坛》、《见招拆招》等节目办的也不错,尤其是《开坛》,荣获2006中国原创电视栏目20佳,2006年联手吴宗宪打造的《周六乐翻天》也取得了不错的收视率。但这些单个节目的成功并不代表陕西卫视品牌塑造的成功,单个节目的收视率也不代表陕西卫视的收视率。只有从整体上去提高陕西卫视的竞争实力、知名度、美誉度,“陕西卫视”品牌塑造才有可能成功。

第四、节目设置要雅俗共赏。2006年陕西卫视改版时提出希望“把陕西卫视办成全国人民喜爱”的卫视频道,就这一目标而言陕西卫视的受众应该是普通大众,而不是某一特殊人群。然而陕西卫视的“文化”特色似乎在不经意间已经将其节目内涵和基调定在一个比较高的位置上,其受众人群也在无形之中被界定为三高”(高学历,高岗位水平,高收入)。笔者认为,陕西卫视若想成为“全国人民”喜爱的卫视频道,就必须注意到文化并不意味着高高在上,文化也可以雅俗共赏。比如,2001年7月诞生的百家讲坛,栏目一度收视率低,可以说历经坎坷。甚至在2003年,其收视率一度濒临被淘汰的边缘。在生存的重压下,编导们逐步探索出了一套成熟的运作机制,涉及内容和形式方面的变革。改革后的《百家讲坛》形式多样,学理性与实用性并存,权威性与前卫性并重,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将许多晦涩知识传播于民众之中,个别议题亦受到专家及大众质疑,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它无疑是做得最好的节目之一。百家讲坛就像一扇小门,推开门往前走便是深幽的学术殿堂。电视毕竟是大众媒体,电视节目追求的不是学术造诣的高深,而是普通受众能够理解、喜爱,雅俗共赏的文化才是普通大众真正的文化需求。

综上所述,陕西卫视要想在竞争的省级卫视频道中突围,打造鲜明的特色定位,就必须以其独一无二的、不能复制的陕西地域文化特色来进行定位,只有解决了人才问题陕西卫视特色定位才有落到实处,从整体出发、设置雅俗共赏的节目体系才能提高使陕西卫视品牌成功塑造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 钱大亮.对陕西卫视“人文天下”市场前路的思考.广告大观综合版,2009.

[2] 杨琳、周耀民.从陕西卫视改版看其差异化频道定位策略.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7.

[3] 张晓.陕西卫视的定位转型与创新追求.新闻知识,2007.

[4] 王淑兰.省级卫视频道定位探析.传媒观察.2008.12.

第6篇:陕西高考作文范文

【关键词】 陕西;高等教育国际化;目标;实现路径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以及我国加入WTO,中国已逐步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本文从陕西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实践出发,提出陕西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目标,进而规划陕西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实现路径。

一、陕西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现状

近年来,陕西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外向型经济初具势能。欧亚经济论坛举办数届,三星项目成功落户,国际航线不断增开,西安的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陕西高等教育国际化在不断加强,国际化的形式有:(1)建立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如西安交通大学与美国内布拉斯加林肯大学(UNL)合作成立了第一所海外孔子学院(UNLCI)、与英国利物浦大学合作成立了第二所海外孔子学院(UOLCI)等;(2)设置独立机构,加大留学生培养,如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成立的国际教育学院;(3)中外机构双学位联合培养,如西安工程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西安科技大学等与国外大学开展的“1+2+1”、“2+2”双学士和“1+1+0.5”的双硕士联合培养项目;(4)师生交流,如陕西高等院校与国外合作院校的教师互访、交换生项目等;(5)全球招生,如西安交通大学招收了86个国家的留学生;(6)课程合作,如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与美国内布拉斯加林肯大学本科课程合作项目等。

陕西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是与其他省市(北京、上海、江苏等)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

二、陕西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问题分析

近几年,陕西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包括:

第一、陕西高校对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本质缺乏认识。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各国充分利用国内、国际教育市场,优化本国的教育资源,服务于本国经济社会发展。但是,陕西对教学模式、课程设置、学生来源等的国际化关注较少。

第二、陕西高等院校外部环境造成的问题。陕西处于整个中国的内陆地带,位于较落后的西北地区,与沿海高等院校相比,陕西高等院校同其他国际教育机构的交流机会较少。

第三、学生自身对教育国际化认识不足。陕西高等院校虽然与国外的知名院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但多数学生去国外选择通过旅游等方式扩充眼界,背离了高等教育国际化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初衷。

可以看出,陕西高等教育国际化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较多的问题,究其本质是没有提出适合陕西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目标,也没有揭示陕西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实现路径。

三、陕西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目标

结合陕西教育背景,陕西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目标是:培养国际化高素质人才、塑造高等教育国际化强省、提升国家综合实力。

首先,培养国际化高素质人才。国际竞争的核心是高素质人才的竞争,陕西需要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的交流与合作,充分利用他国的教育市场和资源,培养具有精深专业知识和国际化视野的全方位人才。

其次,塑造陕西高等教育强省。陕西作为高等教育大省和全国重要的高等教育基地,在国家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和陕西建设西部强省的背景下,建设高等教育强省已成为必然选择。

最后,提升国家综合实力。综合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政治、军事、技术实力的综合性指标,根本上决定着其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而综合国力的提升离不开教育的支撑。

四、陕西高等教育国际化实现路径

陕西高等教育要充分考虑本省教育自身发展特色,顺应国际化发展趋势,融入国际教育的大环境。基于此,从高校之间、高校自身、学生自身等方面规划陕西高等教育国际化实现路径。

1、高等院校之间

(1)加强陕西省内各高等院校之间的合作。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在国际化发展中起步早,其他院校要主动与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联系,汲取其国际化发展的成果,实现共赢。(2)加强省际知名高等院校之间的交流。清华大学等通过联合学位培养等多种形式,开展学生的国际培养。陕西高校要积极与国内知名院校交流,争取合作,发展陕西高等教育国际化。[1](3)加强与国际知名院校之间的交流合作。陕西高等院校充分利用“文化”优势,争取与国际知名院校合作,为陕西国际教育国际化发展做贡献。[2]

2、陕西省高等院校自身

(1)建立健全陕西省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相关部门。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院校都有国际教育学院,但高校间在教育国际化方面合作少,阻碍了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进程,这就需要高校团结一致,共同发展陕西高等教育国际化。[3](2)规范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专业结构。陕西高校应以市场为导向,着眼于国际市场,结合办学思路和自身定位,科学调整专业结构。(3)积极开展学术交流。陕西高等院校争取承办一些高水平的国际学术研讨会,邀请国际学术界知名学者到陕西高校做报告或从事合作研究工作。(4)建设标准化高等教育国际化教师队伍。选派一些优秀教师到国外一流高校访学或进行高层次国际科研合作。此外,聘请国外教授、学者到陕西高校进行讲学,开展学术交流与科学研究等,完善陕西高等教育国际化教师队伍。(5)加强留学生与高等院校各专业学生的交流。近几年很多国外的留学生在陕西高校进行深造,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扩展了学生的国际视野。(6)提供更多去国外交流的机会。继续以公费或自费的形式向海外派遣留学生,建立良好的校际关系,学习国外优势学科以及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学生适应国际环境的能力。[4]

3、学生自身

(1)拓宽自身的国际视野。学生自身也要加强外语水平和以专业为基础的对外交往的能力,关注国外的发展动态。(2)加强自身对不同文化的认知和接受程度。陕西高校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传统,学生需要开放思想,认清中西文化差异发展成为复合型高素质国际化专门人才。

总之,发展陕西高等教育国际化,需要加强高校之间的合作交流、完善陕西高校在教育国际化方面的建设、学生自身要融入教育国际化进程中。

【参考文献】

[1] 王涛.欧洲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评略[J].外国教育研究,2009.10.13-17.

[2] 李珩.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思维定势变革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05.61-63.

[3] 周浩波.基于竞争力导向的区域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3.10.10-14+20.

[4] 黄展,刘晶.高校国际学生趋同化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探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06.68-71.

第7篇:陕西高考作文范文

中共陕西省委书记赵乐际同志在陕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五次代表大会上提出:“多角度描绘陕西人勤劳质朴、宽厚包容、尚德重礼、务实进取的典型形象,全方位展示陕西绿色、现代、和谐、奋进的时代风貌”,在陕西省广大文艺工作者中引起了热烈反响。日前,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召开了“文艺精品创作与树立陕西人新形象座谈会”,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联党组书记刘斌主持会议并讲话。省文化厅、省广电局、省新闻出版局、省电台、省电视台、省剧协、省音协、省美协的负责同志,实、贾平凹、高建群、肖云儒、陈彦等陕西省文艺家代表以及部分影视公司负责人参加了座谈会。大家围绕各自工作实际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对如何通过文艺作品树立陕西人新形象提出了许多很好的建议,现将座谈会发言摘发如下。

刘斌(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联党组书记):赵乐际同志在讲话中首次将陕西人形象浓缩概括为十六个字:“勤劳质朴、宽厚包容、尚德重礼、务实进取”,这一提法新颖精准,饱含情感,催人奋进,改变了以往对陕西人形象的负面描述,为陕西文学艺术创作实践作出了全新导向和定位。一个省的形象,大到一个国家的形象,不仅是政治经济的发展成就所塑造出来的,更是艺术家通过文艺作品重塑出来的。西部大开发十年来,陕西的经济获得了巨大发展,人民群众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我们的文艺作品在塑造和展现陕西人形象方面可以说是落伍的,有所缺失的。如何通过具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文艺作品重塑和传播陕西人新形象,改变固有的陈旧的形象诠释,使观众和读者从过去的误解、误读中走出来,是一件很有意义也很迫切的事情。

在文艺作品的生产创作中树立陕西人新形象应把握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创作者必须理解文艺跟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要充满感情地尊重人民群众、热爱人民群众、服务人民群众,自觉抵制“三俗”。二是艺术家们只有投身到火热的改革开放第一线,才能紧密地把握时代脉搏,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去歌颂广大人民群众,反映时代精神。三是文艺作品重塑陕西人形象,一方面包含了既定的现实,另一方面更蕴含了一种向往,也就是希望成为一种什么样的人、希望追求什么样的精神。在艺术多样化、群众文化需求多样化、一些艺术表现低俗化的今天,我们要以优秀作品展现导向性、代表性和示范性作用,引领时代艺术创作品格的提升。

实 (陕西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著名作家):“勤劳质朴、宽厚包容、尚德重礼、务实进取”这十六个字,是对陕西人地域性共性的准确概括,既呈现了陕西人的性格特征,又揭示出陕西人的精神气质和心理形态,以及作为精神、心理、个性气象底蕴的传统道德规范的德和礼的遗风。这种概括切合着陕西人的脉象,必然会激发艺术家和作家的思考,陕西人的这种共性是如何形成、演变和传承的?在当下经济高速发展、物质日渐丰富同时浮泛着庸俗乃至腐朽理念的现实生活中,陕西人面临着应该坚守什么,如何坚守,力戒什么,如何拒绝,才能使这方地域上的人独有的品格传之久远,非常值得我们去深入思考。文学艺术的张扬和感染力,是无可替代的,作家和艺术家应以各自擅长的艺术形式,努力探索揭示各自理解和体验到的陕西人,塑造出坚守和继承着这种品格的、令人耳目一新且具心灵震撼的陕西人形象,既是赵乐际同志的希望,也是陕西乃至中国观众和读者的期待。

贾平凹 (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席、著名作家):陕西要建设文化强省,文艺精品创作的意识必须强调再强调。说长城就是中国,说金字塔就是埃及,有了精品就有了全部,精品代表一切。文艺精品生产就是占领制高点。我想说两点:一是作品要为时代记录。史诗性的作品不仅是时代的记录,也同时是作家人生的记录。作家对生活的体味,必须是建立在一种理想的崇高标准上的向往,要与家国天下、现实人生息息相通。这就要求作家要关注时代、关注社会,追求大理想、大境界、人的大格局。二是专业上要丰富自己,做丰富笔墨的人。作品的表达与作家的品位情操是一致的,作家要注重专业修养。

肖云儒(著名文化学者、文艺评论家):赵乐际同志对陕西文化人格形象的概括,是一次真正进入精神质地、文化人格层面的论述。这既是对陕西人形象的历史概括,又有充分的现代色彩,“宽厚”后面有“包容”,“务实”后面有“进取”。因此,我们一方面要下工夫去描绘陕西人格的传统表现,一方面更要深入到现实生活的涌流中,去熟悉、了解新的人群、新的生活现象,如市场大潮中的种种人格精神现象,新底层民众的生存样态及精神品格。还要在新的人群中发现、培养新一代的作者。用文艺塑造表现新的陕西形象,是时代给予我们光荣的责任,我们要勇于承担它。

高建群(陕西省文联专职副主席、著名作家): 赵乐际同志的讲话对我们文艺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在经济社会的大发展大繁荣中,我们应当努力,我们应当写出无愧于这个时代的伟大作品,为我们正在进行的民族复兴提供智力支持,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是文学的失语,就是作家的失职。

陈彦 (陕西省文联副主席、省剧协主席、省戏曲研究院院长):作为文艺工作者,结合赵乐际同志讲话精神,我想谈以下三点体会:一是文艺精品创作要沉下心。文艺工作者要提高自身修养和境界,要有精神定力,咬住有基础的作品,不断丰富完善,从而创作出更多经得起时间检验的精品力作。二是文艺创作要关注现实生活。现实主义创作魅力无穷,真正震撼人心、打动人心之作,仍是那些直接从现实生活中压榨出来的琼浆玉液。我们只有热切关注现实,发现崇高、发现美好,将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转化为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才能深入人心,撼人心魄,才能有效抵御“三俗”。三是文艺创作要更多更好地塑造陕西人的典型形象。如何表现陕西人“勤劳质朴、宽厚包容、尚德重礼、务实进取”的新形象,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描绘秦人形象,树立秦人风范,鼓舞秦人斗志,提升秦人的自信心,是陕西文艺工作者的责任。

刘宽忍 (陕西省文化厅副厅长):文化精品是文化强省的一个重要标志。建设文化强省,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看我们有没有一批代表当代水平、体现陕西特色、在全国有影响的标志性文化精品,能不能推出一批经得起历史检验、群众检验和市场检验的精品力作。赵乐际同志的讲话精神,对目前和今后我省艺术创作和各艺术门类的指导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是陕西文艺工作者今后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对文艺创作的全面深刻阐释,为陕西文艺创作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振奋精神,奋发有为,为繁荣陕西文艺创作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陕西省文化厅将合理规划统筹、精心组织策划、优化创作环境、加强文艺队伍建设,不断采取有力措施,全力打造有陕西地域特色,符合市场需求,体现陕西人新形象的艺术精品。

李选政(陕西省广电局副局长): 管理和服务是影视剧精品生产的两个抓手,管理是把握精品生产的方向,服务是释放精品生产的能量。贯彻落实好赵乐际同志的讲话精神,主要是通过四个方面来进一步加强。一是要把好选题关,严格筛选题材种类,避免无效投入和盲目跟风。二是把好制作生产关,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三是把好审查许可关,健全电视剧(电影)审查小组和剧本审查小组,制定电视剧(电影)审查细则,保证审查工作顺利进行。四是要注意价值导向,提倡文艺多风格、多样式。在业务指导中,要研究国家的大政方针,不断地研究分析市场,加强对创作项目的跟踪督促,提供专门服务,催生精品涌现,为“影视陕军”服务。通过科学、务实的管理和服务,把陕西的创作环境建设好,吸引更多的人才和公司来陕西投资影视剧的创作,扩大“影视陕军”的影响,在全国树立良好的“陕西人新形象”。

吴丰宽 (陕西省新闻出版局副局长):“多角度描绘陕西人勤劳质朴、宽厚包容、尚德重礼、务实进取的典型形象,全方位展示陕西绿色、现代、和谐、奋进的时代风貌”,是全省新闻出版战线的重要职责。一是要严把新闻出版导向,弘扬主旋律。强化重点新闻报刊阅评审读制度和图书音像等出版物选题引导审批制度,正确处理主旋律与多样化、两种属性和两个效益的关系。二是要实施出版精品战略,加大宣传陕西出版物的数量和份额。要积极主动地策划选定一批充分反映人文陕西、科技陕西、绿色陕西、现代陕西的优秀出版物。三是要重视文艺作品出版,用更多生动的语言和形象描绘陕西、塑造陕西。坚持用大思路、大气魄、大手笔来打造陕西文学创作和文艺精品,形成规模效应。四是要持续开展全民阅读活动,让三秦大地充满学习氛围。我们将持续不断地在全省开展全民阅读活动,让阅读成为习惯,使学习成为风尚。

甄亮 (陕西省戏剧家协会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 陕西省剧协要在统筹文化资源,优化戏剧生态,着力在舞台呈现上做文章。要充分利用陕西丰富的文化资源,不断提高创意策划水平,“着力打造体现中华特色、具有陕西风格的文化符号”。 在戏剧创作上要把握正确方向,服务全省大局,要“推陈出新开辟文艺新天地、塑造文艺新境界”。 在舞台呈现上,要树立“精品”意识,着力刻画“勤劳质朴、宽厚包容、尚德重礼、务实进取”的陕西人新形象。在组织艺术生产上,要以人为本,服务大众,不断适应戏曲大众化的内在要求。要不断创新戏剧生产机制体制,转变戏剧发展方式,狠抓戏剧精品的创作生产。把抓戏剧精品创作生产与树立陕西人新形象很好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优秀戏剧作品的导向作用,引领健康向上的时代艺术作品品格的提升。

尚飞林 (陕西省音乐家协会党组书记): 树立陕西人的新形象,展示陕西的时代风貌,应该有两个层面,一是要提高陕西人民自身文化素养和精神境界,这是陕西实现跨越发展、建造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先决条件;二是文学艺术家应在文艺作品中予以塑造表现。实现这个目标,艺术家担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陕西有着丰富的、风格各异、特色鲜明的音乐文化蕴藏,但相对缺乏创新意识和时代精神。音协将不断努力,通过各种方式途径,提高我们对音乐的认识和理解,建立新的适合时代要求的音乐思维;加强与全国知名音乐人的交流和学习,找准自己的位置,寻找做好工作的突破口,在全民艺术水平不断提高的新环境中,抛却急功近利的思想观念,下内功,使大劲,合理有序地开展工作,为陕西人民创造健康有益的音乐环境,为陕西音乐事业的长远发展及树立陕西人新形象做出更多贡献。

吕峻涛 (陕西省美术家协会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陕西省美协要以建设陕西美术强省为目标,动员组织广大会员弘扬长安画派精神,扎实创作,多角度描绘陕西人民“勤劳质朴、宽厚包容、尚德重礼、务实进取”的新形象,为建设西部文化强省增光添彩。一要深入调查研究、人才培养、创作推介等活动,围绕建设陕西美术强省这一目标,拟订陕西美术中长期发展规划;二要为会员深入生活,采风写生和创作攻关提供良好的服务,抓好部分美术创作中心的开工、组建等工作,启动陕西人文千年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为美术精品的创作提供有力保障;三要积极开展主题展览和对外交流,组织陕西当代优秀中国画家创作作品晋京展等重大主题展览活动,积极开展对外美术交流活动,树立陕西美术品牌形象,带动我省美术精品生产。

丁科民(陕西省艺术研究所所长): 陕西的社会经济文化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新的时代,新的发展理念,呼唤新的文学艺术形象,新的文艺精品,呼唤新的作家、艺术家,新的文艺大师,更在呼唤新的文艺理论评论家,新的理论评论大师。在“多角度描绘陕西人勤劳质朴、宽厚包容、尚德重礼、务实进取的典型形象,全方位展示陕西绿色、现代、和谐、奋进的时代风貌”文艺创作过程中,文艺理论与批评家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不但要对“打造文艺精品、树立陕西人新形象”摇旗呐喊,更要从理论评论的角度对陕西人的人文精神、文化心理、性格特征等进行理性的思考,深入的分析,科学的阐述,为创作提供有力的思想和理论支撑,以期使作家、艺术家达到对历史与现实内容的意识自觉,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文艺精品。

孙毅安(西部电影集团副总经理): 西影将以实际行动抓住新形势、新环境带给我们的新机遇,在今后的影视作品创作中,利用我省各地的优势和有利条件,大力推进创作样式和手段创新、风格和流派创新,积极采用新的方式手段反映新的时代要求、讴歌新的时代风采,不断推出更多具有时代特色、陕西风格和中国气派的精品佳作。西影集团今明两年重点抓好的电影《钱学森》《盲人电影院》《马背日记》和电视剧《信天游》等作品,都在努力打造陕西人新形象和优良品质,尤其是以陕西本土文化为背景的电视剧《信天游》,对提升陕西文化,塑造陕西人新形象具有重大的影响意义。

第8篇:陕西高考作文范文

关键词:陕西民办高等教育;现状;思考

陕西省是我国民间私学教育的发祥地之一,在隋唐时期,随着社会经济高度发展,民间私立教育达到鼎盛。但是随着朝代更替等综合原因,私立教育日渐衰落,跌入谷底。近30年来,改革开放的春风又催生了陕西民办高等教育的重新崛起和迅速发展。

一、陕西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

陕西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过程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84~1991年):恢复初创期。1978年“”结束后,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广泛需求和人才资源的严重短缺,加之国民求学愿望强烈和高等教育的严重短缺,民间私立教育以文化补习和职业培训等形式开始悄然兴起。1981年至1982年国家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先后在京、津、沪试点,并于1983年在全国推广。在此背景下,陕西民办高等教育开始萌芽。1984年8月,经陕西省政府批准,西安培华女子大学成立,这是陕西省第一所民办公助的民办高等院校,开创了陕西民办高等教育的先河。

第二阶段(1992~1996年):快速发展期。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全国民办教育受到鼓舞,发展迅速。1992年到1995年,西安培训性质的学院从75所猛增到101所,在校生2.1万人,教职工总数2358人,校舍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固定资产累计0.2亿元。但这时民办教育的快速发展,呈现的是繁荣而无序的状态。

第三阶段(1996~1999年):规范管理期。由于民办教育的迅速扩张,引起了一系列的问题,陕西开始了对民办教育的规范化管理。1996年,陕西省颁布实施了《陕西民办社会力量办学条例》,确定了民办高校的区域合法地位,由此开启陕西民办高等教育规范管理、依法办学的良性发展轨道。

第四阶段(2000~至今):提升发展期。2000年,陕西省政府下发《关于进一步办好民办高等教育的决定》,同年5月,省政府同意成立西安翻译职业学院、西安外事职业学院、西京职业学院、西安欧亚职业学院等四所民办高等职业院校,并实施学历教育,极大地推动了陕西民办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带动了后续诸多学院积极为升格而努力。2003年,姜为之先生创办的西安培华女子大学升格为本科,更名为西安培华学院。西安培华学院的升本,再一次深刻影响和带动了其他职业院校的发展和进步,各学院积极为提升层次、上档次、上规模而努力,这再次推动了陕西民办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这时,社会公认陕西的民办高等教育已经走到了全国的前列。

二、陕西民办本科院校的发展现状

陕西民办本科院校在办学层次和类型上大体经历了培训辅导、自学助考、成人教育、学历高职专科教育和本科教育这几种教育形式。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变革,自学考试、学历教育等办学类型已慢慢退出民办高校的舞台,民办本科院校主要是学历教育的专、本办学类型并存。截至目前,陕西民办本科院校达到9所,但这些民办本科院校大都是从高职教育发展升格为本科教育,职业教育是民办本科院校学历教育发展的基石。

升本以来,陕西民办本科院校普遍把重点发展方向都放在普通本科教学上,努力向公办本科追赶,甚至不少院校还在为申请硕士学位积极做努力,向教学型、研究型、综合型等大学积极取经,各方面人力、物力、财力等都向此倾斜。但民办本科院校在整个高教市场上的竞争中仍处于弱势,办学资金紧缺,办学层次较低,条件相对较差,收费高于公办高校2~3倍,这些都是竞争中难以避免的不利因素。但是民办本科院校在运行过程中主要是靠生源寻求发展,以市场需求为导,践行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路径,进而导致了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核心。

据调查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我国参加高考人数1050万人,此后逐年开始下滑,同时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纵深发展,公办高校进一步扩招,因此从2008年至2011年四年间,全国民办院校的生源就下降了近50%,很多民办高校出现“吃不饱”的危机现象。与此同时,北京、上海、广东、山东、重庆等省市陆续出台扶持政策,重视发展民办高等教育。仅2011年全国新增民办本科院校29所(含12所由独立学院转设的),民办高职高专院校22所。截至2013年,我国普通高等院校2491所,普通本科院校1170所,1999年以后新建的本科院校640多所。

三、关于现状的思考

基于以上,可以看到陕西民办本科院校的现实生存压力很大,发展后劲不足。并且陕西民办本科院校受当前社会外部环境(民办教育政策滞后、高等教育连续扩招、本科院校降低门槛、生源减少等叠加因素)和自身内部问题(办学定位不明、办学质量不高、内涵建设不足、特色不突出、人才培养质量不高,就业困难等)影响,民办本科院校的发展遇到了挑战和瓶颈,这些也导致了他们发展受阻,动力不足的现状。当前,陕西民办本科院校不进则退,慢进亦退,它们应充分认识目前的现状和问题,进行战略调整和改革转型十分必要和迫切。

当前,随着社会发展转型和产业升级转型,我国新增劳动力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为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和市场上所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供给不足,以及产业加速转型和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匮乏的社会经济发展突出矛盾,权威人士表示我国高等教育将进行革命性的改革,以职业教育改革为切入点寻求突破,进而推动整个教育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一是国家引导一批地方本科院校逐步转型做现代职业教育;二是国家将出台方案, 推行两类高考模式。第一种高考模式是技术技能人才的高考,考试内容为技能加文化知识;第二种高考模式就是现在的高考,学术型人才的高考。技能型人才的高考和学术型人才的高考分开。这说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新机遇。民办普通本科院校应敏锐地抓住发展新契机,充分重视职业教育,以此为切入点,积极寻求自身特色差异化发展的实现路径。

民办高等院校不能固守原有的优势,要转变发展方式,在办学定位上选择优势策略,主动寻求内生增长的新动力;民办高等院校的发展需要政府加大政策扶植力度,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增强管理手段等;转型发展要转变办学观念,明确办学思路,找到发展路径。

参考文献:

[1]李钟善.陕西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现状与未来走向[J].辽宁教育研究,2006(06):42―44.

[2]李维民.陕西民办教育发展报告[J].民办教育研究,2007(01):42―47.

[3]郝 瑜,王 冠.论陕西民办高等教育的缘起与发展[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S1).

[4]刘莉莉,张 歆.民办本科院校竞争力分析[J].复旦教育论坛,2010(01):71―74.

第9篇:陕西高考作文范文

陕西省、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共建学校

陕西省“高水平大学建设工程”入选院校

教育部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实施高校

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

陕西省研究生创新教育先进单位和陕西省研究生培养工作先进单位

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资格的高校

本科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连续21年保持在90%以上

教育部、陕西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来华留学生示范基地建设高校

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自主招生院校

【办学历史】学校肇始于1951年的西北石油工业专科学校。1958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西安石油学院。1969年,学院改厂停办。1980年,西安石油学院恢复重建。2000年,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所属划转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陕西省为主管。2003年,更名为西安石油大学。

【学科专业】拥有1个联合培养博士学位授权学科,1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5个专业学位授权点(11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其中“石油与天然气工程领域”2011年1月获“全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特色工程领域”荣誉称号。有6个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优势学科、1个陕西省普通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特色学科。2013年学校获批为陕西省博士后创新基地。有23个省部级及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7个本科专业中有5个特色专业、10个陕西省特色专业、5个陕西省专业,10个和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5个专业被教育部批准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有19门省级精品课程、1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5个陕西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师资队伍】学校设有14个学院和3个直属部、系。现有教职工16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000余人。有教授、副教授500余人,其中二级教授10人、三级教授24人;有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近300人;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的教师880余人。有1个陕西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21个陕西省教学团队;有、省部级突出贡献专家和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5人、全国和陕西省模范教师、优秀教师、教学名师16人,入选国家“新世纪百千万工程”、国家“”、陕西省“百人计划”、陕西省“三五人才工程”人才和受聘陕西省“三秦学者”岗位和“陕西省特聘专家”19人。

【人才培养】学校高度重视教学工作,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2007年10月,在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截止2015年,获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5项。近三年,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和科技创新活动,申报专利42项,获省级及以上奖励400余项。学校坚持石油精神教育不断线,培养的学生以“为人诚实、基础扎实、作风朴实、工作踏实、开拓创新”而广受用人单位欢迎,本科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连续21年保持在90%以上,先后被教育部、陕西省评为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学校还先后被评为陕西省研究生创新教育先进单位和陕西省研究生培养工作先进单位。

【科学研究】学校针对国家能源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大力开展科学研究,科技实力不断提升。近三年,新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863、973、科技支撑计划和科技重大专项等和省部级研究项目206项;科研总经费4.52亿元,其中2015年科研经费1.63亿元;近五年,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励40余项,其中: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7项;公开、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32项、实用新型专利173项;出版学术专著80余部;学术论文被SCI、EI、ISTP三大检索收录1300余篇。

【国际合作】学校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与国(境)外51所高校(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与美国13所大学开展“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项目;与美、俄、韩等国大学开展了“2+2本科双学位”项目;与美、英、德等国大学开展“4+1”、“4+2”硕士项目以及博士生奖学金项目;与俄、美等国大学开展“交流生项目”;开展有寒暑期赴美、英、德、法等国的短期出国项目,已累计培养来自39个国家的留学生3000余人。

【办学定位】学校秉承“好学力行、自强不息”的校训,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学科荣校”的发展战略,坚持内涵式发展,解放思想,凝聚力量,务实进取,攻坚克难,努力为创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而奋斗。

一、院系介绍

1.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为适应国家建设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2003年在原人文社科系的基础上成立。聘请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陈忠实先生为名誉院长。学院现有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学院设有设计系、中文系、新闻系、法学系等4个系和传播技术与设计实验室1个。现有教职工81人,其中专任教师72人,教授6人、副教授12人,博士28人,硕士学历以上教师62人。省级师德先进个人1人,陕西省人文社科“英才计划”2人,具有海外进修经历者16人。学院逐步形成了一个职称、学历、年龄等结构较为合理的师资队伍。

设计系隶属于人文学院,涵盖视觉传达设计和环境设计两个专业,目前有在校学生615人。设计系现有专职教师20人,具有副教授以上高级职称教师4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人,具有海外留学经历教师2人,聘请高级设计师3人。

设计系不断加强学生专业实践教学,通过指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项目和国内外重大设计大赛,提升学生设计实践能力。指导学生先后荣获韩国釜山环境艺术大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全国大学生设计“大师奖”、世界华人大学生十八国艺术设计巡展在内的多项大奖,共计国际奖项3个、奖项40余项、省级奖项160余项。仅2015年学生参加大广节、平遥国际摄影节、设计大赛、动漫大赛、环保创意大赛等5项赛事共获67项奖励。

近三年,设计系教师主持教育部课题1项、省级课题5项、厅局级课题3项、地市级课题3项、与政府、国企合作的横向课题多项,课题经费达到70余万元,逐渐形成了以能源区景观环境研究和地域民俗文化保护与传承研究相关的科研方向和研究特色。2014年获批省级大学生公共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2.音乐系

音乐系成立于2001年,特聘我国作曲家、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西安音乐学院院长赵季平先生做兼职名誉系主任和兼职教授;特聘中央音乐学院男中音歌唱家赵登营教授为客座教授;特聘歌唱家教育家晁浩建为兼职教授;特聘旅欧男高音歌唱家张亚林为客座教授。

音乐系教师队伍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爱岗敬业,教风严谨。现有教职工28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7人,中级职称19人。教学设施完备,有琴房66间,钢琴74台,其中九尺三角钢琴1台,五尺三角钢琴1台,获奖小三角钢琴一台,MIDI音乐教室1间,电钢琴教室1间,教研室4间,能容纳600人的音乐厅1座,另有图书资料室、服装室等。

近年来,培养的学生在省内外各类音乐比赛活动中获得各种奖项200余项。音乐系学生代表陕西省参加教育部举办的第三、四、五届“珠江钢琴”全国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大学生五项全能基本功比赛,均取得了较好成绩。2006年获团体三等奖和1人获个人全能三等奖;2008年获团体全能三等奖,3人获个人全能三等奖。2010年1人获个人全能二等奖;2012年获团体全能二等奖、1人获个人全能二等奖和个人理论单项奖、2人获个人全能三等奖;2014年1人获个人全能三等奖。近年来,教师获得各级各类音乐比赛奖项40余项,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00余篇,教材及著作9部;国家社科立项1项、省级立项3项。

音乐系以加强学科大类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教学工作为中心,以培养高质量的“一专多能”型的群众艺术工作者为目标,实施开门办学,依靠本校师资力量,并积极利用社会和兄弟院校资源,建成了在陕西地区有一定影响力的群艺工作者培养基地,努力为国家的音乐文化教育事业服务,为区域文化事业发展服务,为西部大开发服务。

2007年,音乐系已被教育部列为音乐学专业(音乐教育)课程改革试点单位。

二、专业介绍

1.视觉传达设计

本专业培养具有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理论与技能,具有宽广的文化艺术素养和视觉传达设计能力,在城市形象设计、人居环境设计、广告公司等专业设计公司、企事业单位从事视觉设计、策划、包装、创意、设计制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本科,学制四年,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中外美术史、招贴设计、字体设计、包装设计、标志设计、影视技术、版式设计、插图设计、企业形象设计等。

2.环境设计

本专业培养具有较高艺术文化修养和现代室内外空间环境艺术设计观念,掌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能够在建筑设计院、装饰设计单位、科研院所与高等院校从事各项室内外环境艺术设计研究和开发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本科,学制四年,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中外美术史、立体构成、环境艺术设计、室内陈设设计、公共艺术设计、室内设计原理、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城市景观设计、造园学、室内环境设计等。

3.音乐学

本专业培养掌握音乐学科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有一定程度的声乐演唱(美声唱法、民族唱法、通俗唱法)技能、钢琴演奏和伴奏技能;现代音乐及民族音乐研究与创作技能,计算机辅助作曲及演奏技能,音乐评论、音乐教育等技能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能在学校、广播电视台、文艺团体、群众艺术馆等领域从事教学、音乐编辑、音乐表演、音乐制作、社区文艺活动等工作。本科,学制四年,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音乐基础理论、视唱练耳、声乐、钢琴、器乐、和声学、曲式与作品分析、中外音乐史、民族音乐、舞蹈与形体训练、美学、教育学、心理学等。

三、拟招生省份及计划

注:具体计划以各省(市)招生主管部门公布为准。

四、报考条件及注意事项

1.我校不再组织艺术类专业课校考,认可拟招生省(市)艺术类专业课统(联)考成绩。

2.考生须符合所在省(市)艺术类专业课报名考试的相关规定。

3.音乐类考生专业课统(联)考科目须包含声乐和器乐(河南考生除外),河南考生专业主科须为声乐或器乐。器乐种类仅限钢琴、手风琴、电子琴、小提琴、长笛、古筝、萨克斯、小号。

4.报考考生文化课外语语种须为英语,科目类别为艺术文。

5.报考美术类专业要求身体健康,无色盲、色弱。

6.报考音乐学专业要求身体健康,五官端正,无斜视,四肢无残疾,男身高1.68米以上,女身高1.58米以上。

五、录取原则

第一志愿考生优先录取。

美术类专业:在文化课、专业课统考成绩均合格的基础上,按专业课统考成绩由高到低择优录取。

音乐学专业:在文化课、专业课统(联)考成绩均合格的基础上,按专业课统(联)考成绩由高到低择优录取。

教育部、相关省(市)高考招生主管部门对招生专业的录取原则有特殊规定的,以教育部、相关省(市)高考招生主管部门的规定为准。

六、学费标准

美术类和音乐类学费均为9000元/学年。

学费标准如有变动,以上级主管部门和物价部门最新批复为准。

七、入学资格复查

学校将在新生入学三个月内,按照国家招生规定和录取标准对新生进行复查,复查不合格或有弄虚作假、徇私舞弊行为者,取消入学资格。

八、联系方式

学校官网:xsyu.edu.cn/

招生官网:zb.xsyu.edu.cn/

咨询电话:029-88382310 88382299 88382304(fax)

联系地址:(710065)陕西省西安市电子二路东段18号

E-mail:zhshban@xsyu.edu.cn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