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延安红色教育心得体会范文

延安红色教育心得体会精选(九篇)

延安红色教育心得体会

第1篇:延安红色教育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延安; 红色文化资源; 思想政治理论课; 育人功能

中图分类号: G64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1)01-0072-03

2010年5月13日,教育部部长袁贵仁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研修班全体学员座谈时,提出“努力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欢、终生受益、毕生难忘的优秀课程”[1]。为此,我们深感作为一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责任的重大,义不容辞,延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地处革命圣地,更应该承担起这份重担。因此,我们建立了“延安红色文化”实践教学基地,充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加强对于大学生进行实践性教学环节,努力为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成为一门大学生真心喜欢、终生受益、毕生难忘的优秀课程,尽我们一点微薄的力量。

一、对延安红色文化的解读

要把握延安红色文化的内涵,首先还得从文化、红色文化谈起。关于“文化”一词在《辞海》中表述为,“广义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2]当然,这里讲的文化是从广义的角度而言的,是指文化资源包含了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这两种表现形态。

红色文化是我国文化现象中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就广义的角度上而言,所谓“红色文化”是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的解放与自由,以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中国的历史过程中的文化现象。具体说来,它包括革命时期的井冈山文化、长征文化、延安文化、太行文化,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大庆文化、“两弹一星”文化、“九八”抗洪文化、“5.12”抗震救灾文化,以及反映这些文化的遗迹、文物、具体事件、纪念馆、博物馆、烈士陵园等等。就狭义而言(本文讲的红色文化是从狭义的角度而言的),红色文化主要是指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实践中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革命精神及其所遗留的纪念地、标志物。当然,红色文化资源又包含了精神和物质两种形态。红色文化的物质形态形象直观,在推动资源开发、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红色文化的精神形态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民族文化遗产革命时期形成的文艺和民间习俗为核心,内涵丰富,有着更加巨大的开发空间和潜力。因此,所谓延安红色文化资源,是指从中国共产党成立起到延安全境解放期间,在延安所发生的革命历史事件、革命遗址,在这一时期创作的革命文章、诗篇、歌曲、戏剧等作品(物质文化)以及革命战争时期所形成的革命理论、革命经验和革命精神凝结而成的革命传统(精神文化)这两种表现形态。

二、延安红色文化资源在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大学是人生接受教育最为关键的阶段,这个阶段最为突出的特点是逐渐形成个体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青年学生在这个阶段除了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外,形成一个什么样的世界观、价值观是事关国家与民族振兴的大事。在父母的眼里,孩子离开家庭就意味着把孩子托付给了学校;在学生眼里,进入大学就意味着开始独立决定自己的人生;从国家的角度而言,要求大学把孩子们培养成未来的栋梁之材。然而,近些年有关这个象牙塔里天之骄子自杀、打架斗殴、酗酒、、盗窃等行为的报道却屡见不鲜。反思这些现象的发生,与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着直接的相互联系。为此,延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加强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校园实践教学的基础上,又建立了利用延安红色文化资源进行实践教学的实践基地,多次的教学实践已证明,延安红色文化资源在推动我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具体表现如下:

1.延安红色文化资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提供了本源性优质资源

如上所述,延安红色文化资源是指中国共产党成立起到延安全境解放期间所形成的革命理论、革命经验和革命精神凝结而成的革命传统。它折射着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的革命精神、思想作风和优良品质,彰显出中国革命理论的先进性,是中国革命最终能够取得胜利的强大的精神动力。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人民军队进行革命斗争的实践中,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信念,始终坚持党的先进性教育,始终坚持为“为人民得解放”、“为三座大山”、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使命。由此可见,延安红色文化资源中所呈现出的理想信念、政治立场、价值追求、精神品质与思想作风,与我们今天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基本内容同宗同源,同时在新的时代我们又赋予了延安红色文化资源新的内容,既体现其优质性,又凸显出教育的本源性。因此,延安红色文化资源为我们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提供优质资源和本源性的思想理论教育支撑。

2.延安红色文化资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提供了正确的价值观导向

价值观在《辞海》中表述为:“关于价值的一定信念、倾向、主张和态度的系统观点。起着行为取向、评价标准、评价原则和尺度的作用。[3]这说明了价值观是支撑人类生活的精神支柱,它决定着人类行为的取向,人类生活中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行为取向,因而它对于人类的生活具有根本性的导引意义。就延安红色文化资源彰显出的价值观来看,它再现了延安时期以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价值观及其伟大实践,这种价值观与实践观科学地把党的利益、人民利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以及个人利益,统一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斗争中。这就客观真实地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提供了正确的价值观导向。特别是延安红色文化资源中所呈现出的要忠诚于党、忠于革命首先就是要以党的利益和革命利益为重;忠于人民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报效国家、献身革命就要坚持国家民族利益至上,坚持个人前途命运与国家前途命运高度统一。可见,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人生价值观与我们今天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观教育教学内涵,形成了天然的“联姻”,并为其提供了正确的教育教学导向。

3.延安红色文化资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奠定了优秀的革命文化根基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基本职能就是提高人们的思想政治素质,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正如所说:“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是凝聚人心、激励全国人们团结奋斗的基础性工作”。[4]这也就是说,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之所以是一项基础性工作,事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是因为它能“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5]由此可见,我们今天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应该充分体现出先进文化的支撑性和根基性。延安红色文化资源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先进思想和制度,承载着革命军人听党指挥、匡正勇胜的军魂,勇往直前、艰苦奋斗、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革命精神,保家卫国、爱国爱民的革命情怀,英勇牺牲、献身使命的革命气节。这种优秀革命文化的先进性,既被红色革命历史所印证,又被中国革命胜利的实践所检验,还被时代所认同和接纳。它的内涵特质、历史地位、精神价值,与我们今天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基本内涵本源上达到了有机统一,因而客观上、本质上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奠定了优秀文化根基。

4.延安红色文化资源增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延安红色文化资源是一种历史文化遗产,也是一种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是人们超越时空感悟红色历史的客观载体。每一件珍贵文物、每一处革命遗址、每一个革命事件、每一位革命先辈、每一种革命精神,都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展示着中国共产党人英勇斗争的光辉历史,都以不容置疑的史实诠释着中国共产党人热爱祖国、依靠群众、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思想道德境界,诠释着人民军队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爱国奉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关于人生观、价值观、利益观和道德观等方面的教育,可以在延安红色文化资源中找到真实的、有说服力的教育素材。开发、利用延安红色文化资源成果,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其优势就在于它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通过与红色革命历史事实进行对话,与中国共产党人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利益观对话,让大学生在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信服的事实面前亲自去感知和体验,从而增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吸引力和说服力。

三、充分发挥延安红色文化资源在思想政治教学中的育人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实质上是做人的工作、做人的精神世界的工作。提高人们的思想政治素质,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职能。正如指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就是做人的工作,做群众的工作,涉及人们的思想、观念、意识等领域,也就是人们的精神生活”。[6]

充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是有利于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提高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极为重要环节。对此,我们党一直非常重视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的教育价值,早在解放之初,就号召全党和全国人民要“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中,邓小平指出:“我们还要大声疾呼和以身作则地把这些(革命)精神推广到全体人民,全体青少年中间去,使之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精神文明的主要支柱。”[7]20世纪80年代末,指出:“无论现在还是今后,我们都应该发扬井冈山精神,发扬长征精神,发扬延安精神。革命传统、革命精神,是我们的传家宝,永远不能丢。”[8]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民族精神教育,引导大学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延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充分利用延安红色文化资源这一地理优势,为进一步提高当代大学生们思想政治素质又开辟了一个新阵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达到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这一目的,除了按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及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等文件精神搞好教学之外,延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创建了“延安红色文化资源”实践教学基地。以延安红色文化资源为载体的红色革命精神,继承和弘扬了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精神,是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延安红色文化资源中蕴涵的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精神,无私奉献精神,艰苦奋斗精神等,为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和源泉。

因此,在加强课堂教学、校园实践教学的基础上,我们又建立了“延安红色文化资源”实践教学基地,充分利用延安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民族精神教育,可以进一步增强对大学生进行中国革命传统教育、中国近现代史教育、艰苦奋斗精神等教育,帮助他们深刻认识中国国情、国史,体会到现在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必须倍加珍惜,从而使他们进一步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民族责任感和民族忧患意识,有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同时,进一步开发、利用延安红色文化资源成果,利用实践基地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其优势就在于它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通过与红色革命历史事实进行对话,与中国共产党人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利益观对话,让大学生在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信服的事实面前亲自去感知和体验,从而增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吸引力和说服力,以达到提高当代大学生们的思想政治素质这一最终目的。

概而言之,以“延安红色文化资源”为实践教学基地,充分利用枣园、王家坪、杨家岭、凤凰山等这些红色文化资源以其承载的革命历史、宝贵精神作为当代大学生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弘扬和培养大学生们的民族精神,进一步加大对于大学生们在实践基地的教学环节,使民族精神渗透到大学生们的血肉之中,成为他们的内在灵魂,其最终目的是为了达到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功能。

参考文献

[1]袁贵仁.努力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优秀课程[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6):11-14.

[2][3]辞海[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

[4][5][6].论“三个代表”[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128,65,53.

第2篇:延安红色教育心得体会范文

2015年8月,作为首个在革命老区开展“红色招聘”的中央企业,中国大唐优选了50名老红军、老八路、老干部和革命烈士直系后代入职大唐。

从延续“红色基因”建设大唐延安热电厂,到“红色招聘”解决老革命后代难题,再到“红色培训”感悟革命精神,围绕“红色基因”传承,中国大唐通过项目投资、产业帮扶、“红色”招聘等多种手段,探索革命老区精准扶贫新路径,实现了产业扶贫、精准扶贫,同时树立了中央企业助力脱贫攻坚、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的良好社会形象。

延续“红色基因”产业扶贫惠民生

2015年2月13日,在主持召开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时要求,加大产业培育扶持力度,国家大型项目、重点工程、新兴产业,在符合条件前提下,要优先向老区安排;要做好精准扶贫工作,确保老区人民群众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中国大唐董事长、党组书记陈进行多次指出,延安人民用小米哺育了中国共产党,哺育了人民队,孕育了新中国,作为大型中央企业,我们的根在延安,心在延安,大唐集团要饮水思源,不折不扣地贯彻重要指示,以感恩的心态做好产业扶贫、精准扶贫,把帮助老区特别是延安老区人民早日脱贫致富作为重大的政治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站高看远,勇于担当。在延安热电厂的建设过程中,中国大唐把老区面临的经济下滑、环境污染等多个发展难题结合起来,将扶贫工作精准至点和面,通过项目投资带动、产业帮扶、生态改善等多种精准扶贫手段,实现了扶贫资源的综合利用和扶贫效益最大化。

――心系“红色”,投资带动经济发展。早在2002年,当时运行了近半个世纪的延安发电厂机组小,设备陈旧、效率低下、污染严重,2.4万千瓦的装机容量要养活600余名职工和100余名退休人员,谁也不愿接下这一难题。为了让伟大的延安精神生生不息,中国大唐接收了这个具有“红色基因”的老小电厂。

按照国家关停小火电的要求,中国大唐于2006年关停延安老发电厂,带领600多名干部职工开启重建步伐。2013年,大唐延安热电项目开始组建。“当前延安市正处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大唐集团作为国有特大型发电企业,投资建设延安热电联产项目,是建设生态延安、幸福延安的重大举措。”中国大唐董事长陈进行说。

目前延安热电厂投资30.99亿元,加上后期延安新城2台35万千瓦热电联产、子长4台100万千瓦和2台35万千瓦低热值热电联产项目,投资将达365.99亿元。“这将有力拉动延安老区运输业、建材业等上下游产业链的同步发展,促进延安老区经济整体发展。”

――精准扶贫,项目促进民生改善。精准扶贫贵在精准。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延安城市热力负荷增长迅猛,过去城市供热的采暖小锅炉已无法适应大规模需求。针对延安市经济发展和热力负荷倒挂的突出问题,热点联产项目应运而生。

延安热电厂建设2台35万千瓦超临界燃煤空冷供热机组,使用高效的除尘、脱硫、脱硝工艺、等离子点火技术等全新环保技术,关停取代地方3台1.2万千瓦机组和236台小锅炉,可提供1 300万平方米的清洁热能,将对改善城市空气质量、提升城市品质起到重要作用。

据了解,延安热电厂的生产用水采用延安的城市中水,减少每天约一万吨的中水直排,有效减少目前延安城市中水无用户这一现实问题。建成投产后,年消耗燃煤约184.9万吨,可以实现延安煤炭的就地消纳。

――合作开发,努力实现转型发展。延安老区煤炭资源丰富,近年来煤价持续下跌,当地煤企陷入严重亏损局面,影响了当地经济的持续发展。中国大唐通过参股合作与延安市贯屯煤矿和延安市能源化工集团等企业开展煤电一体化合作,通过煤电产业的深度合作,将加强煤电资源上下游衔接,加强股权合作,实现煤电企业的长期稳定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实现合作共赢企业转型发展,为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探寻了一条新的道路。

中国大唐还将积极参与到延安革命老区率先脱贫致富火电基地专项规划建设中,参与建设子长4台100万千瓦煤电基地项目、子长2台5万千瓦低热值发电项目和延安新城2台35万千瓦热电项目。

输血变造血,“红色招聘”缓解就业难

2015年8月12日,大唐延安热电厂2台35万千瓦热电联产新建项目开工,实现了几代延安人民期盼已久的发展梦想。中国大唐董事长、党组书记陈进行来到延安出席工程建设推进会。

推进会中,在与陕西省委常委、延安市委书记徐新荣交谈时,陈进行了解到由于多种原因,延安老区人民依然比较贫困,“老革命”后代存在就业困难后,现场承诺招收部分“老革命”的后代入职大唐延安热电厂,为“老革命”解决子弟就业问题,让“老革命”们后顾无忧,以实际行动回馈老区人民。同时,陈进行还就积极推进煤电一体化重点项目事宜与延安市委、市政府达成初步共识。这一郑重承诺引起了社会各界和老区人民的广泛关注。

随后,中国大唐党组进行专题研究,立即启动了招聘程序。本着好事一定要办好的原则,招聘严格按照全国高考的模式进行,结合招聘对象实际,确定了出题原则。

经过精心准备和周密安排,初审合格的1 767名老红军、老八路、老干部和革命烈士直系后代于2015年11月14日参加招聘考试。为确保公平公正,考试由延安市人社局、大唐延安热电厂、宝塔区第四中学三方共同监考,考场全面摄像监控,并使用手柄式金属探测器和电子信号屏蔽装置。考试后,按照成绩排名再次进行了资格复审和体检,最终符合条件的前50名考生被录用,占电厂总职工数的五分之一,延安热电厂因此也成为了真正的“红色电厂”。

新入职老红军后代郭健达,家住子长县瓦窑堡镇,一家五口生活来源全靠父亲每月的三千多元退休工资,母亲常年有病,加上家中姐弟俩上大学费用,家中外欠20多万元的债务。“得知我入职大唐的消息,父母亲激动得一夜未眠。”郭健达感慨地说:“这下子我工作有了着落,家里的债务不愁了,压在全家人心里的石头放下了。”

1990年出生的张海旭是老红军李树春的外孙,每月只有1 000元的工资和临时代课老师的身份让他深感自卑。父亲张逊鹏告诉说,参加此次红色招聘并顺利被录取后,家里最关心和最“头疼”的事被解决了,家里社会地位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这真是为老区人民办了好事。”他感慨道。

中国大唐招聘的50名员工中,18名户口是城市,32名户口为农村。由于有18名是在校学生,出于人文关怀,延安热电厂采取自愿形式,学生可自行选择先读书后工作,或者直接工作。对于招聘进来的员工,中国大唐都将长期培训。

“红色培训”,传承革命精神

6月7日,中国大唐召开2016年革命后代红色教育专题培训座谈会。在座谈会上,陈进行指出,集团公司通过“红色招聘”,既能吸纳当地就业,又能带动人才、技术流向革命老区,变输血为造血;通过延安电厂的精品工程建设,将对改善延安地区城市空气质量、提升城市品质起到重要作用,有力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环保效益的一体化。这既是履行央企的政治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也是集团公司主动担当,坚决贯彻落实在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上讲话精神的决心和行动。

座谈会前,50名新入职员工刚刚经历了一场为期27天的追寻先辈历史足迹、感悟博大精深革命精神的“寻根之旅”和“感恩之旅”,@是中国大唐专门针对“老革命”后代员工开展的“红色培训”,培训包括技术培训和思想教育,规格之高,为大唐成立以来前所未有。

此次红色教育培训班,依次分别在延安、井冈山、上海、北京4个城市进行,分别由作为主力接待组织国家政府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等中层领导干部与储备干部的培训学习机构――中共延安市委党校、江西干部学院、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以及集团公司干部学院接待组织培训学习。每个教育点的学习历时5至6天,培训结合各教育点的革命历史、革命传统和地方特色,先后开展了延安革命圣地践学活动、井冈山革命圣地践学活动、上海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践学活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及大唐概况宣贯等内容的学习,培训方式涵盖了专题讲座、现场教学、体验式教学、实景感受等方面。培训内容丰富紧凑、授课方式灵活多样,通过培训,学员们重温了中国革命历史,回顾了党的发展历程,开展了重要的理论知识学习,接受了深刻的思想政治教育。

在井冈山烈士陵园的教学中,学员高雅作为一名老红军的后代,不断回忆起爷爷参加红军时的故事。“我的爷爷是一名老红军,革命中,他的战友为了抢救公家财产牺牲了,这是爷爷一辈子的牵挂,我也因此对革命有了更直接更深刻的认识。”高雅说。

参加此次红色培训,是学员李哲哲第一次离开延安,来到家乡延安以外的地方:“井冈山很湿润、植被很多,上海是个现代化的大都市,这是我第一次离开延安,心情特别兴奋和激动。我要感谢党组织、感谢大唐,让我有了这么好的机会,能进入大唐工作,我很感恩。”

“来到北京以后,我更是学习了党中央、集团公司的政治理论,更进一步了解了我们以后要投身的电力行业,领会了集团公司的企业文化。以后的工作中,我会努力向党靠拢,勤奋工作、拼搏。”培训学员张旭来集团培训学习后感触良多。

就中国大唐开展的此次“红色培训”,陈进行在红色教育专题培训座谈会上指出,集团公司党组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安排了为期27天的革命后代红色教育专题培训,包括延安艰苦奋斗精神学习、井冈山革命理想信念学习、上海爱国主义精神学习和集团公司干部学院大唐精神学习四个环节。对新入职员工而言,本次培训规格之高,为集团成立以来前所未有。为保证培训顺利进行、取得良好效果,集团公司积极协调解决培训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精心设计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式,力求把专题培训打造成追寻先辈历史足迹、感悟博大精深革命精神的“寻根之旅”和“感恩之旅”。

就学员们如何对待今后的工作和人生,陈进行提出五点要求:一要坚持理想,坚定信念,做延安精神的践行者;二要勤于学习,善于思考,作改革发展的创新者;三要脚踏实地,勤奋工作,做本职岗位的先进者;四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作大唐事业的奉献者;五要提升素养、昂扬向上,做红色能量的传播者。

学员们感谢中国大唐提供的就业机会,他们表示,经过红色教育培训,深感革命先辈创业之辛苦,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在继承革命传统的同时,将大力弘扬大唐精神,自信自强,心怀感恩,立足岗位,将“红色基因”和延安精神在大唐企业发扬光大,用实际行动回报企业、奉献社会,不辜负中国大唐党组的期望。

延安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家园和红军长征的落脚点,也是延安精神的发祥地。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曾经涌现出成千上万的革命先辈,流传着许许多多的红色故事。就在此次培训活动前,作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延安热电厂以新入职的50名革命后代父辈故事作为题材,于5月9日启动了“红色基因代代传”革命故事漂流活动。活动开展后,将以讲故事的形式实现红色文化的传承、革命精神的发扬,不断为企业发展注入精神动力。

引发各界关注,树立扶贫示范典型

中国大唐作为中央企业的主动担当和示范作用引起了中央领导、中央有关部门、当地政府、媒体等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好评。

在对延安热电厂进行考察调研后,中央有关部门充分肯定了中国大唐在陕西经济转型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和做法。此外,今年初,新华社撰写有关中国大唐精准扶贫工作的稿件,介绍了集团公司围绕革命老区“红色基因”传承,探索革命老区精准扶贫新路径的积极措施和成功经验,受到了中央领导的关注。

今年以来,中国大唐在延安革命老区产业扶贫、精准扶贫的成功经验和做法还受到了中央有关媒体的普遍关注。5月,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农民日报》等中央媒体,以《大唐集团:老区扶贫精准到户》《大唐集团:心系红色基因倾情革命老区》等为题,以延安热电厂为代表,对集团公司在革命老区开展精准扶贫工作进行了集中深度报道,新浪、搜狐等网络媒体进行了转载,引起了社会积极反响。

其中,《人民日报》5月16日头版文章《大唐:心系红色基因倾情革命老区》中这样评价道:“延安发电厂是在、等老一辈国家领导人亲切关怀下建设发展起来的陕北第一座火力发电厂,承载着党和国家对老区人民的深厚感情。作为央企,大唐要让延安发电厂‘活’下去,为延安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大唐延安扶贫,是中央企业情牵老区扶贫开发的一个缩影。”

第3篇:延安红色教育心得体会范文

总的看来,这些先进单位,按照省延安精神研究会“五进”和省直工委“五个纳入”的要求,大力宣传和弘扬延安精神,形成了学习、弘扬、践行延安精神的浓厚氛围,形成了一批理论成果。

一、领导重视

这些先进单位,对延安精神进机关,国企、高校工作高度重视,将之列入议事日程,明确在党委的领导下,由机关党委负责,机关党办落实日常工作,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落实责任制,有以下特点。

1. 党委把宣传、弘扬延安精神作为中心小组学习的内容之一。一把手亲自讲、亲自写,在纪念建党90周年等重要活动中,一批领导干部带头讲党课,带头写文章。如:长江委员会党委书记蔡其华讲以延安精神为主要内容的党课。省国家安全厅厅长朱小林要求把开展延安精神进机关活动,作为加强机关党委、服务中心,提升队伍素质的重要载体;厅机关党委书记、政治部主任吴卫民在不同场合多次要求干警多读“老三篇”,多学张思德精神、白求恩精神、愚公移山精神,用延安精神鼓舞士气。省地税局定期组织各市地税局、一把手和省地税局机关各处室负责人,集中学习研究、讨论延安精神,党组书记、局长许建国多次撰写心得体会,向全体党员讲“弘扬延安精神,保持优良作风”的党课。

2. 精心组织,把“延安精神进机关”工作抓得紧、抓得实。省民政厅党组高度重视“延安精神进机关”活动,做到常抓不懈,抓紧不放,做到了“五有”,即有领导,有制度,有方案,有经费,有氛围。

3. 创新阵地教育载体,亲身感受延安精神。许多单位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使延安精神在干部职工中真正入脑存心。各单位组织赴革命圣地延安、西柏坡、井岗山等地参观学习,亲自体验了艰苦奋斗的革命环境,缅怀了革命前辈的丰功伟绩,感受了光照千秋的延安精神,激发了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爱祖国、爱人民、爱岗位的高尚情怀。如省地税局、省国家安全厅、省食品药品监督局、湖北日报传媒集团组织大批党员、干部赴革命圣地接受教育。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在重视媒体优势,大力宣传延安精神,做好全省延安精神宣传报道工作的同时,还十分重视加强对集团干部职工的革命传统教育。先后组织党委中心组赴延安、西柏坡学习考察。三环集团分两批组织各企业党委及部门负责人、机关全体党员前往延安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公司下属7家企业,组织1000名员工赴延安进行参观学习。省食品药品监督局采取“请进来”的方式对干部职工进行教育,邀请全国食品药品系统楷模,全国先进标兵——延安市食品药品管理局党组书记史俊琴同志作现场报告。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对延安精神的宣传,使广大党员干部、职工对党在延安13年的光辉历史和延安精神有了更为感性的体会和更加理性的认识,在理论上得到提高,思想上得到净化。

4. 在党委领导下,党政工团各司其职,协同配合,初步形成了工作规范化、常态化的良好局面。各单位都明确“进机关、进国企、进高校”活动由机关党委负责,党办具体落实日常工作。在高校党政工作中充分发挥学工部、教务处、共青团组织的作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由团委组织开展“社会调查”,引导和激励广大学生践行延安精神。

二、内容丰富

在开展延安精神学习宣传活动中,各单位按要求,结合各项工作的实际,突出工作的特点,创新载体,使活动内容丰富多彩。

1. 内容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江汉油田坚持把延安精神融入基层组织建设,激发党员和职工创先争优热情。注重用延安精神指导“抓基层、固根本、上水平”,引导干部职工既在岗位上当先进,又在“八小时外”做表率。他们在小区开展试点,党员八小时外持“连心卡”在社区工作,主动认领政策宣传环境美化、就业咨询、纠纷调解等方面的公益岗位任务,发挥党员在群众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党员连心卡”成为全国群众思想工作的创新案例。

2. 活动形式多样,既热烈又扎实。如三环集团开展的“五个一”活动:举办一场报告会,开展一次考察活动,组织一次研讨会,搞一次书画比赛,宣传一批先进典型,有效地激发了职工践行延安精神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3. 注重“结合”和“融入”,使“进机关”工作落到实处。如省民政厅的“三个结合”、江汉油田的“四个融入”、长江委员会的“六个融入”都使延安精神的学习宣传落实到基层,落实到实处,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4. 创新文化教育载体,大力宣传延安精神。许多单位为了传承弘扬延安精神,结合重大节日,如建党90周年,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纪念建国60周年等重大活动,组织干部职工“阅读红书”、“传唱红歌”、观看“红”、编“红色短信”、诵读“红色经典”、参观“红色旧址”、设置“红色展板”、悬挂“红色标语”、开辟“红色专栏”、组织“红色旅游”等。

三、成效显著

1. 延安精神作为一种动力,有力地促进了单位和事业的发展。省国家安全厅是隐蔽战线,其成长与发展的过程就是一例。他们长期以来,坚持政治建警、举旗练魂,用延安精神武装干警,保持“对党绝对忠诚,精干内行,甘当无名英雄”我党隐蔽战线的优良传统作风,树立“忠诚、进取、精干、慎独、奉献”为核心内容的国安干警核心价值观,积极履行自己的义务。

2. 以开展延安精神进机关为抓手,推动事业的发展。省地税局领导深有体会地说:我们着力“三推三带”,即推动延安精神传承载体的创新,带动党员先锋意识的增强;推动延安精神弘扬机制的完善,带动机关党建水平的提升;推动延安精神践行实效的放大,带动税收业务的创新。不断推动地税事业实践跨越式发展,促进精神文明建设。该局成为省级“最佳文明单位”。

3. 以延安精神为指导,践行跨越式发展。省食品药品监督局以延安精神为指引,提升科学监管能力,保障了食品药品安全,促进了药业经济快速发展。在全国第一家创建省级食品药品监督检验研究院,投资近5亿元,建设全国一流、中西部领先的湖北食品药品安全监督中心,被列入“十二五”全省十大重点民生工程。

4. 以“艰苦朴素、求真务实”为校训让延安精神在大学生中发扬光大。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是一所以地质、资源、环境、地学工程技术为特色的多科性全国重点大学。学校采取很多措施把我党在延安时期形成的艰苦奋斗和自力更生的创业精神,融入到学校的建设发展和育人工作中。

通过实地调查,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看到不足:一是在机关、院校、国企中发展不平衡,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领导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二是载体上还需要进一步创新;三是有的单位联系实际还不够紧密。

第4篇:延安红色教育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延安;红色旅游;发展

近年来,全国各地的红色旅游都以较大幅度的得到开发。作为“革命老区、红色故里”的延安,应凭借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深厚的革命精神,立足现实,把握方向,准确定位,实施对策,实现红色旅游的长足发展。

一、资源现状分析

1.资源分布

陕西省有红色资源数量486个,而延安市就有360个,占据全省红色资源数量的74.1%。其中,五级红色资源数量4个,四级红色资源数量6个,三级红色资源数量有172个。延安市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有凤凰山、杨家岭、枣园、王家坪及南泥湾等旧址16处。省级革命文物有:延安市区内的陕甘宁边区政府旧址、南泥湾旧址,吴旗县、志丹县、子长县、安塞县革命旧址、旧居、刘志丹陵园、谢子长陵园、洛川县冯家村“洛川政治局会议旧址”等,均为全国之最。延安的黄土风情文化独具韵味,体现了黄土高原人民纯朴顽强的生命意识和情感世界,在国内外颇具知名度和吸引力。

2.资源开发

据统计,2008年接待海内外游客已达到746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43亿元;2009年接待游客1024.3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53.8亿元人民币;2010年接待游客突破14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70亿元人民币。延安市对外开放营运的旅游景区景点35处,其中,红色旅游景区景点20处,到2011年,已建成两个省级旅游强县和14个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极大地促进了延安市红色旅游水平的提升。

二、发展条件分析

1.投资力度显著增大

近年来,延安市县两级政府投资800多万元,制定了本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以及四个县区和10余个重点景区旅游规划编制,为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奠定指明了方向。近些年来,延安市先后新建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一号工程”——延安革命纪念馆新,拓展馆场面积达到29853平方米;新建了新闻纪念馆、抗大纪念馆、南泥湾大生产运动广场和瓦窑堡、保安、吴起3处革命旧址陈列展室等,对红色旅游资源硬件进行了强化。

2.品牌认知度显著提升

近年来,延安市有效整合红色革命旧址、古代文物遗址、自然生态景观和黄土风情文化等各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实现了红色旅游和绿色产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共赢。延安市先后举办了“中国百姓生活游”、“中国红色旅游”启动仪式、录制了“延安过大年”大型电视节目、通过《同一首歌》宣传推广“红色圣地、魅力延安”,开展欢乐中国行的演唱会、纪念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系列活动等10多个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的大型活动。联合国内20多个省市旅游局在延安举办了旅游合作交流洽谈活动,邀请全国“百强”旅行社、首都50家旅行社负责人免费来延安踩线考察。先后在因内知名繁华城市举办延安红色旅游推介活动20多场次,赴香港、巴黎、悉尼等国际城市演出,大力地宣扬了延安红色旅游文化知名度。

3.可进入性大力改善

延安市基本上形成了公路四通八达、铁路纵横相接、航空快捷高效的立体交通网络,为延安红色旅游的发展奠定了客观条件。国家西部大通道包(头)茂(名)高速公路纵贯全境,青(岛)兰(州)高速延安段正在建设,届时延安市将融入全国高速公路网络之中。陇海线、西包线纵横相接,加之延安到北京、上海红色旅游专列的开通,铁路到达提供极大便利。此外,安至西安的航班每天四个,至北京、上海、广州的航班每天往返。

三、市场分析

1.旅游市场细分

从游客年龄构成看,15岁至24岁的,占50.8%,以学生为主;25岁至44岁之间,占28.6%,多以团体旅游为主;45岁以上的占12.6%,说明潜在游客主要由中青年旅游者构成。其中,国内游客占68.5%,国外游客占31.5%。

从消费水平分析,红色旅游游客平均月收入主要集中在2000元~3000元,占总数的42%;平均月收入3000元以上的占38%;平均月收入3000元以下的占20%,说明目前红色旅游市场主要以工薪阶层为主。

从职业分布和受教育程度上分,参观红色景点的以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以及学生为主,在教育程度上上,游客大多为中学生和大专生,分别占38.8%和37.4%。

2.旅游市场定位

(1)目标人群定位。以学生、军人、国家公务员、企事业单位的干部职工等为主,充分挖掘和发挥红色旅游的教育功能。

(2)辐射范围定位。坚持以国内市场为阵地,以国际市场为拓展。做到“统筹兼顾,重点突出”。

四、发展导向和政策建议

1.发展导向

(1)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以《延安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为指导方针,强化红色旅游在延安市旅游业中的主导地位,统筹红色旅游产品与其他旅游产品协调发展,由政府主导红色旅游开发的方向和方式,由市场规律来运作红色旅游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

(2)保护与开发并重。红色旅游作为一种专项旅游产品,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和历史性,保存价值重大。在开发红色资源的过程中,应按照文物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开展,要保护文物本体,还要保护文物的环境风貌,促进红色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政策建议

(1)深度挖掘文化内涵,精心谋划旅游项目。对红色旅游资源进行深度开发,合理进行规划布置、翻建维护,尽量还原历史真实,营造红色环境,发张红色文化。此外,充分汲取以往策划经验和不足,门户开放,邀请各方面专家策划设计,多形式、广渠道地策划新型旅游项目,确保项目有市场、有收益、带动性强。

(2)创新特色旅游产品,延伸旅游文化产业链条。本着文化内涵、地域特色、有收藏价值为核心的思想,面向全国征集延安红色旅游商品和纪念品的开发和设计,实行市场运作的方式,将红色旅游商品打造成特色品牌。

(3)加大营销推广力度,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通过召开推介会,邀请知名新闻媒体、知名文化活动组织团体等,加大营销推广力度;大力举办红色主题文化活动,增强红色旅游的吸引力;大力支持各剧组拍摄宣传延安精神的革命影视片,鼓励编写出版延安红色旅游书籍等形式,强延安红色旅游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将“民族圣地、红色延安”的主题形象全面推向全国。

(4)推进区域战略合作,形成规模发展良好局面。主动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加强红色旅游地区的合作,共同打造红色旅游大品牌。建立起良性互动机制,把全国各地红色旅游经典景区连点成线,连线成面,按照形象共塑、市场共促、信息共享的要求,发挥联合宣传促销的优势,着力提升红色旅游在全国旅游市场的影响力。

(5)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施网络营销策略。利用电子商务运营的无边界性,在延安旅游网中独辟专门红色旅游页面,加大网络营销的方式培养客源,使旅游产品更加有趣、真实、生动,吸引更多的浏览者,提高知名度,稳步扩大客源市场。

陕西省旅游规划将色旅游资源的开发推广纳入陕西省旅游的新亮点,延安市当藉此契机,立足于延安市红色旅游开发实际,以挖掘红色文化内涵还原历史真实为核心,以实现旅游和社会发展的相互促进。

参考文献:

[1]进兵.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J].商场现代化,2010(05).

第5篇:延安红色教育心得体会范文

1.红色旅游形成的背景

红色旅游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方式,在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出现,60年代渐具雏形,80年代随大众旅游的兴起而加速发展,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则兴起为专项旅游产品。2004年2月,中共中央做出了“要积极发展红色旅游”的重要指示。在此推动之下,全国的红色旅游迅速地发展了起来。当前,红色成为了人们心目中最富有传奇色彩的旅游活动。而红色圣地则成为全国人民心中永恒向往,陕北也成为这些永恒圣地中的一大亮点,随之兴起了一股红色旅游热。

2.红色旅游的含义

所谓中国的红色旅游,主要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

陕北的红色旅游具有以下三个功能:

第一,独特的教育性。主要指以了解和学习中国革命为目的,以旅游为手段,为游客营造一种自我启发的教育氛围。达到“游中学、学中游”,寓教于游,润心无声的境界。

第二,独特的革命历史性。陕北红色旅游资源中的一些旧址、陈列的物品有着及其丰厚的文化积淀,是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那段革命历史的一个很好的见证,可以让人们切身的体会到实地实景的厚重的历史感和民族自豪感。

第三,独特的体验性。红色旅游本身就是一种实践性的参观、瞻仰与学习活动的综合。它与游客的亲身体验和参与是分不开的。例如在陕北开展的“穿红军服,唱红军歌,吃红军饭,走红军路”的参与性活动,真正的达到了寓教于游的目的和境界。

陕北红色旅游的这些特点相比于其他地方的红色旅游资源,具有独特的魅力和优势。

二、陕北发展红色旅游的特殊优势

随着红色旅游的兴起,陕北作为一块正在迅速崛起的“红土地”,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这里,无数革命先辈和英烈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一部气壮山河的英雄诗史,给革命后代留下了永远值得学习传承的伟大精神和永远值得寻访缅怀的红色圣地。据统计,延安市对外开放的红色旅游景点已达13处,其中4A级3处,3A级2处,2A级3处,主要有:凤凰山、杨家岭、枣园、王家坪、瓦窑堡、洛川会议旧址以及全面展示共产党13年延安历史的延安革命纪念馆。“革命圣地、延安精神”已成为全国知名的红色旅游品牌,陕北也成为全国重点红色旅游景区、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及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

榆林市红色旅游起步相对较晚,主要开发了米脂杨家沟、佳县神泉堡、靖边小河村、吴堡川口等革命旧址。随着延安市“1510”工程和米脂“转战陕北纪念馆”项目的完成,大陕北范围内的红色旅游就会形成比较完整的体系,发挥出综合的优势,产生巨大的教育功能。

红色旅游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方式,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把握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促进红色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陕北红色旅游资源的富集,在全国乃至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但是不能因为其“富有”就忽视了对它的保护,而且必须按照文物保护所应有的规律和规范性要求进行,不仅要保护文物本体,还要保护文物的环境风貌。

红色旅游产品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依托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优势和特色的旅游资源,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市场为导向,效益为核心,积极实施精品红色品牌战略,不断加快旅游产品开发建设步伐。

三、陕北发展红色旅游的步骤

1.从纵向深度丰富延安红色旅游产品,深入挖掘红色旅游产品内涵

一方面,要逐步改善和提高展馆的档次水平,改变简单的图片展示和橱窗式的文物陈列,使表现手段更加科学化和现代化。可以使用声、光、电的形式展示中共在陕北十三年的光辉历史画面,还可以精心塑造的蜡像等形式,生动地再现、、等革命历史人物。

另一方面,把红色旅游与体验式旅游相结合。随着旅游需求多样化的发展,人们既需要接受旅游文化的熏陶,又需要消费舒解身心、趣味性强、参与性强的产品。而体验式旅游则迎合了这一发展趋势。

2.加强陕北红色旅游资源与地方特色资源的整合

横向扩展大陕北红色旅游,全力打造红色旅游中新的景点,以增强市场竞争力和产品销量,把红色与寻根祭祖旅游、黄河文化旅游、草原黄土文明,陕北民俗风情游等结合起来,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共同发展,形成陕北地区独具特色的红色旅游产品体系,有效的延长红色旅游的周期,使产品更充实,具有独特性和吸引力。

3.突出红色旅游的产业特点,培育新的增长点

在红色旅游景点的开发上,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优先开发当前被国家列为红色旅游线路中的纪念地,暂时不具备开放条件的要做好当前的保护工作。所以,陕北旅游业发展,应该抓住中央实施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一号工程”的大好机遇,重点改造建设好延安、榆林两地革命纪念馆、革命遗址、故居等景区景点建设,使其成为陕北红色旅游的“名片”。

4.突出红色旅游个性

红色旅游具有很强的兼容性,就是说它可以和很多旅游形式相结合。所以就需要很好地处理红色旅游独特性和复合性的关系,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势,有意识的培育红色旅游中的一些新的增长点。

陕北有党中央在陕北十三年给我们留下的近四百处革命旧址,同时还有浓厚的黄土风情文化等品位很高的旅游资源。因此,必须搞好红色旅游资源与这些旅游资源的整合,连点成线,区域成片,形成整体,共同做大做强。

四、结论

旅游是产业与文化的有机结合。丰富的文化内涵使旅游项目更具有无限的活力与魅力,旅游借文化以获得新的发展。地方特色文化、民族历史文化、区域文明共同组合而成文化旅游的基本内容。正是富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历史特色的文学、艺术、哲学、宗教、饮食、建筑、园艺等等使得旅游富有文化内涵,而文化的持久性也成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内因。

旅游文化的塑造是通过分析和评价旅游地的文化背景,立足旅游文化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确定旅游文化的主题。旅游文化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构成旅游地的特殊文化背景。它是旅游地在漫长的历史文化过程中,通过文化的创造、交流和融合逐渐形成的各具地方特色的旅游精品。它一旦形成便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稳定性,并将对今后旅游文化的演变和发展产生持续影响。

因此,如何促进陕北红色旅游资源开发,是陕北旅游经济与文化协调发展的关键环节。

第6篇:延安红色教育心得体会范文

河北省张家口市18所学校18个青少年英雄团队集体关于2012年开展“延安精神进校园暨中华青少年传承延安精神活动年”大型活动的倡议书,是一份很有价值的文稿。今年3月18日,是同志率中央机关撤离延安开始转战陕北65周年纪念日。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这天在韶山学校小学部主办的纪念中国“红领巾积分行动”实施10周年暨《艰苦岁月》主题雕塑揭幕仪式上,张家口市18个青少年英雄团队集体的代表宣读了这份倡议书,引起热烈反响,标志着这项活动的全面启动。同日,延安市宝塔区王家坪小学少先队“王家坪中队”在同志离开延安时的王家坪旧居处,举行响应张家口市18个青少年英雄团队集体倡议的活动,并在旧居处采集65市两黄土和在延河边采集65颗形状、色泽各异的鹅卵石,以特快专递方式寄往韶山学校小学部,请故里的伙伴们撒在《艰苦岁月》主题雕塑处。据了解,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很支持这项活动。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也表示接受张家口市18个青少年英雄团队集体的建议,把今年第十一届全国“火炬引导我前进”夏令营的活动地域定在以延安为中心的陕北地区。

全市、全省和全国大、中、小学校同学和伙伴们:

2012年,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党的十召开的喜庆之年。为了把青少年“知党爱党跟党走”主题教育活动推向深入,我们张家口市18所大、中、小学18个共青团“英雄支部”和少先队“英雄中队”联合倡议,把2012年作为“延安精神进校园暨中华青少年传承延安精神活动年”。

2012年,党在延安时期有许多逢五逢十的重大历史纪念节点。诸如:2012年1月13日,是中共中央和同志进驻延安75周年纪念日;2012年3月18日,是中共中央和同志撤离延安开始转战陕北65周年纪念日;2012年5月23日,是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纪念日;2012年春月,是党的运动开始70周年;2012年冬月,是颂歌《东方红》传唱70周年。在1947年这一年里,为刘胡兰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为佳县县委题词“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西北野战军在陕北地区取得青化砭、养马河、蟠龙三战三捷和扭转陕北战局的沙家店战役胜利,党在陕北地区的小河村召开中共中央前委扩大会议(史称“小河会议”)和在陕北地区的杨家沟村召开中共中央前委扩大会议(史称“12月会议”),中国人民总部重新颁布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训令等重大事件,2012年都是65周年的纪念。

我们知道,党中央和在以延安为中心的陕北地区有13年的光辉实践,史称党的延安时期。在这个时期里,中国共产党人领导陕甘宁边区、各敌后抗日根据地和各解放区的军民,在艰苦岁月里孕育出了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在此后各个历史时期的主要精神支柱。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们张家口市创建青少年英雄团队集体的一些学校师生,曾以“黄河东西行”、“追寻足迹”、“光明颂”、“走向张思德”夏令营,以 “追寻足迹” 冬令营,以“东方红故乡行”、“我们拥抱黄河”、“走向张思德”春令营,以“圣地延安行”秋令营等远征式的教育实践活动,连续10余次执著地走进陕北黄土地,追寻共产党人13年间的光辉足迹,传承延安精神,抒发了“第二延安张家口”青少年学生誓做延安精神传人的壮美情怀。这些活动,受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许多革命前辈的赞许,得到各级新闻媒体的重头宣传,产生了如影视片、专题书藉等传播延安精神的教材,社会效益甚佳。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上世纪90年代,我们张家口市少先队“英雄中队”由于有上述实践体验活动的经历,萌生出神圣心愿,接连倡议发起全国性的规模巨大、气势磅礴的“红领巾四大行动”。这就是,为纪念诞辰100周年(1993年),倡议发起“红领巾东方红行动”,在颂歌《东方红》作者李有源故里陕北佳县佳芦镇张家庄村捐建了“东方红小学”;为纪念张思德牺牲和为悼念张思德演讲《为人民服务》50周年(1994年),倡议发起“红领巾张思德行动”,在延安枣园西山脚下捐建了“张思德纪念碑”;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1995年),倡议发起“红领巾黄河行动”,在八路军总部率115师、120师、129师出征的陕西韩城市芝川镇黄河岸口,捐建了“八路军东渡黄河出师抗日纪念碑”;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1996年),倡议发起“红领巾长征行动”,在中共中央率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即中央红军结束长征的落脚点陕北吴起县吴起镇,捐建了“吴起镇红星小学”(校名由杨尚昆同志题写)。中国“红领巾四大行动”所孕育的“两校、两碑”,是永驻陕北黄土地的四大精神丰碑,永远表达着中华少年誓做延安精神传人的坚定信念。

我们倡议:

一、 开展以“传承延安精神”为主题的读书学习活动

读书学习,是我们领悟延安精神的重要途径。而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又是延安精神的要素之一。读哪些书呢?我们认为应该有这样几类。一是在延安时期的经典著作,最重要的是指导我们当代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光辉著作《纪念白求恩》、《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反对自由主义》等。二是记述党在延安时期精神风貌的通俗读物,主要是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组织编辑、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延安精神永放光芒》系列丛书,共5本:《圣地诗画》(初小读本)、《革命故事》(高小读本)、《窑洞春秋》(初中读本)、《中华精魂》(高中读本)、《延安情怀》(文学读本)。这套丛书曾被教育部批准为中小学图书馆推荐书目。三是反映延安精神研究成果的相关书籍。20年前成立的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以及相继成立的各省、市、区延安精神研究会,在延安精神研究领域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充分肯定,也赢得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阅读这类书籍我们一定会受益匪浅。

二、开展以“传承延安精神”为主题的知识竞赛活动

党在陕北13年间的光辉实践,留存了大量的延安精神方面的知识。关于党的重要会议,主要有:瓦窑堡会议、洛川会议、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党的“12月会议”即中共中央前委扩大会议等;关于党在这个时期发生的重大事件,主要有:中央红军结束长征落脚陕北、直罗镇战役、东征战役、西征作战迎接红二四方面军北上、三大主力红军会师陕甘、红西路军血战河西走廊、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敌后抗战诸多重大战役战斗、创建“抗日军政大学”等诸多院校、大生产运动、减租减息运动、反摩擦斗争、整风运动、重庆谈判、自卫战争、西北野战战陕北粉碎军对陕北的重点进攻、华东野战军南征北战粉碎军对山东的重点进攻、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决战序幕、中共中央前委东渡黄河转进华北等。了解这些,同样是我们领悟延安精神的重要途径。我们应当开展多种形式的延安精神知识方面的学习和竞赛活动。在这方面,我们向西安政治学院请教,因为他们坚持不懈地求索延安精神的真谛,成果显著,影响广泛。我们要自己动手,编制传播延安精神知识的墙报、宣传板、手抄报和“百题问答”等。

三、开展以“传承延安精神”为主题的写作竞赛活动

我们在“传承延安精神”的实践中,不仅要动脑,而且要勤于动笔。写些什么呢?我们认为,应当写读延安精神相关书籍的读后感,写看相关影视片的观后感,写相关主题演讲会的演讲稿。我们用自己的手笔,以自己的思考和审视,写出对延安岁月的追怀和感悟,写出讴歌延安精神的文章,开展多种形式的写作竞赛,展示我们“传承延安精神”的收获,实在是很有价值的事。我们还可以在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的网络上(百度“中华魂”)进行交流。我们建议《下一代》杂志增设“延安纪事”、“延安情结”这类栏目。

四、开展以“传承延安精神”为主题的红色文艺活动

在火红的延安岁月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的、大众的文艺运动达到鼎盛时期。特别是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后,革命文艺工作者的服务方向更加明确,陕甘宁边区及各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广大军民在优秀文艺作品的激励下,更加群情振奋。特别是群众性的歌咏活动,达到了空前的高涨。产生于延安时期的大量革命历史歌曲,也是我们今天红色歌曲演唱活动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领悟延安精神的重要途径。因为2012年5月23日是《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所以我们要特别提出在今年“5。23”举行以弘扬延安精神为主题的多姿多彩的文艺活动。我们要通过音乐舞蹈、美术绘画、诗歌朗诵等文艺形式,把校园红色文化的氛围搞得很浓郁,很红火。

五、开展以“继承延安精神”为主题的追寻访问活动

我们认定,在伟大祖国的神州大地上,遍布革命先辈和英模人物的光辉足迹,到处都有共产党人艰苦创业的红色遗迹。因为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孕育和创造的独有精神财富,所以我们应当以一切可能的方式,去追寻革命足迹,去考察红色遗址,去瞻仰烈士墓地,去体察创业精神。我们还应当自觉地走访身边的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人物,从他们身上直接感受延安精神的魅力。我们认定,简便易行的追寻访问活动会使我们受到延安精神的深刻感染。

六、开展以“传承延安精神”为主题的知行合一活动

延安岁月虽然离我们当代青少年遥远了,但是,延安精神永不过时,博大精深的延安精神宝藏永在我们身边。认知延安精神是我们的课题,践行延安精神是我们的需求。传承延安精神,必须知行合一,让延安精神在我们这代人身上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所以,我们要边读、边想、边学、边做,使延安精神入头脑、入心灵,体现在我们的一切行为表现上。我们要从自己做起,从点滴做起,争做传承延安精神的新一代,在延安精神的滋养下健康成长。我们记得,曾有过这样的题词:“学习白求恩,学习雷锋,为人民服务”。我们认为,白求恩精神是延安精神的组成部分,雷锋精神是传承延安精神的生动体现。从学习白求恩、雷锋起步,效仿白求恩、雷锋的榜样,就是我们当代青少年传承延安精神、自觉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表现。

七、开展以“传承延安精神”为主题的红色书信活动

开办校园“红色信箱”,与延安时期的革命前辈和英雄模范人物以及延安精神研究工作者建立书信联系,把我们在传承延安精神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得到的收获进行汇报,求得指教和勉励,形成“忘年交书简”,应当说这是很有益的。我们张家口市许多学校长期开展“红色信箱”活动收效显赫,与众多革命老前辈(含百余位将帅)和英模人物有书信往来。在这方面,我们愿意与各地青少年伙伴切磋做法,交流体会,畅谈收获。我们也愿意提供相关的《老干部、老战士、老模范、老专家、老教师通讯录》。

八、开展青少年英雄团队集体创建活动弘扬延安精神

在传承延安精神的实践中,以革命英烈的名字和英雄称谓命名少先队优秀中队集体和共青团优秀班级支部的做法,是延安精神进校园、弘扬延安精神的重要体现。学英雄事迹,走英雄道路,创英雄业绩,做英雄传人,是我们青少年实践延安精神的必然要求。以李德生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创建的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是大力倡导在青少年中创建少先队“英雄中队”、共青团“英雄支部”和开展“火炬引导我前进”夏令营实践活动,即“两创一营”活动最有影响力的社会团体。我们郑重地向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建议,2012年第十一届全国“火炬引导我前进”夏令营,以“纪念中共中央前委和同志转战陕北65周年和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喜迎党的十胜利召开”为主题,活动地域在以延安为中心的陕北地区。我们青少年英雄团队集体要向“双百”人物和所有英模人物学习致敬,树立起自己的人生座标和志向。

同学们、伙伴们,今年3月18日,不仅是中共中央前委和同志开始转战陕北65周年纪念日,还是著名的“红领巾积分行动”发起10周年纪念日。我们建议借助这两个纪念契机,创造条件,力争把 “延安精神进校园暨中华青少年传承延安精神活动年”的活动正式启动起来。

同学们、伙伴们,我们的这份联合倡议书,将在中国《下一代》杂志和《祖国》杂志上发表。我们不仅要自己率先行动起来,还应当主动向所在学校的领导汇报,取得领导的支持和指导,努力造成师生共创“延安精神班”、“延安精神校”的生动局面。我们要把“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各族人民好、伟大祖国好”的口号叫得很响亮。让我们以对党无限热爱的情怀开展这项活动,以传承延安精神的丰硕成果,向党交出一份合格的政治答卷,向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献礼!

河北北方学院 医学检验学院共青团“白求恩支部”

张家口市第六中学共青团“支部”

张家口市桥东区宝丰街小学少先队“中队”

张家口市桥东区建国路小学少先队“左权中队”

张家口市桥东区铁路斜街小学少先队“杨成武中队”

张家口市桥东区回民小学少先队“马本斋中队”

张家口市桥东区东风小学少先队“神舟号宇宙飞船中队”

张家口市桥西区利民小学少先队“长城中队”

张家口市桥西区北新村小学少先队“大渡河十七勇士中队”

张家口市桥西区南菜园小学少先队“张思德中队”

张家口市桥西区大境门小学少先队“多松年中队”

张家口市桥西区永丰堡小学少先队“吉鸿昌中队”

张家口市桥西区蒙古营小学少先队“中队”

张家口市宣化区新兴街小学少先队“马万水中队”

张家口市怀来县存瑞乡希望小学少先队“中队”

张家口市崇礼县城关小学少先队“熊尚林中队”

张家口市崇礼县西湾子小学少先队“赵文哲中队”

第7篇:延安红色教育心得体会范文

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还要大声疾呼和以身作则地把这些(革命)精神推广到全体人民,全体青少年中间去,使之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精神文明的主要支柱。”为使红色资源开发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有着更好的运用效果,我们有必要不断整合和立体式开发红色资源。首先,针对当前红色资源开发形式比较单一的情况,我们有必要整合红色资源,就是将历史博物馆、文献研究室、党史研究室、宣传部门、文化部门、高等院校、社科研究部门、企业、学术团体及社会全员都纳入到红色资源研究和开发中来;同时,结合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加以拓展、归纳和综合,形成以红色革命道路―红色革命文化―红色革命精神为主线的集物态、事件、人物、精神为一体的红色资源教育内容体系。其次,我们有必要将整合好的红色资源,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加以立体式开发利用。一是不断开发和利用好学校的整体规划、环境布局、建筑设施,学校的“大思政”课程体系,学校的校报、学报、广播、电视、校园网中的“红色网站”,以及丰富多彩的学术讲座、艺术活动、娱乐活动、竞赛活动等,不断丰富和深化红色资源开发在大学校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建设中的运用内容,加强对红色资源教育的宣传和运用,使红色文化在大学校园中处处可见、可感、可学。二是利用课余时间、节假日或者寒假期,组织学生调研“红色革命历程”、开展红色旅游、体验红军生活、重温红色历史、“重走红色革命之路”,以及发挥德育实践基地的作用来开展各种实践活动等,积极开展各种实践性、情景式、体验式的校园文化活动。如此全方位、系统地构建红色资源开发网络,并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加以立体式的运用,就一定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3.不断创新红色资源开发贴近师生实际生活的方式

首先,对红色资源的讲解要实事求是,不要人为拔高,以使人觉得真实可信。其次,讲解红色资源时,语言要通俗易懂,使人更容易接受和理解。比如,笔者在延安干部学院学习期间,在参观完党在抗日期间的历程展览后,就有幸听到了专家的精彩点评。专家点评时用了“打鬼子”三个字来概括党在抗日期间的主题,用“把鬼子从中国赶出去”来概括党在抗日期间的主要目标,用“怎样打鬼子”来概括党在抗日时期所殚精竭虑思考的问题,并由此引导我们回顾在延安时期的主要著作,直令我们学员耳目一新,记忆深刻。第三,红色资源开发要和当前的社会时代,要和师生的思想实际、心理实际、生活实际结合起来。红色资源开发要想触及师生的灵魂,就要实事求是,尽量离学生近一点,与师生当前的实际生活挂上钩,并由此上溯,逐渐延伸到师生的思想和心理领域,引起师生思考,激发起师生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如能解除其心头的一些疑惑,使其对人生多几份领悟,并达到一个新的境界,是最好不过的了,这也是我们将红色资源开发引入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初衷。第四,红色资源开发要对学生进行正反两方面的教育,增强学生的挫折心理教育。当前,许多学生虽然生活比较优越,但思想比较偏激,心理比较脆弱,容易走极端。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实事求是地介绍英雄人物、英雄事迹,将其中艰难曲折的地方呈现在人们的面前,甚至讲讲当时人们所犯的错误,讲讲他们遇到挫折后,是如何吸取经验教训,如何克服困难的,这样,从正反两方面启发学生,对于引导学生正确面对挫折,加深学生对人生的理解等,教育作用会更大。

4.不断创新红色资源开发在社会实践中的运用形式

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中,除了组织师生参观红色旧址旧居等,还可以利用学生自己调研、学生学雷锋服务社会等其它的红色资源开发形式,如在假期,让师生调查自己家乡的红色资源,了解家乡的英雄人物和英雄事迹等。这样做的结果,一是人物和事迹对师生会有一种天然的亲切感。二是可以极大地拉近红色资源与师生的距离,甚至就像是发生在身边一样。三是比较真实可信,因为家乡人民了解的情况比较多,包括其中的坎坷和曲折,他们在讲述时一般不会去刻意加以掩饰,而会一古脑儿全讲出来。此外,广大师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也可以借鉴革命人物当年在实践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适时地加以运用,这样,将红色资源中的东西直接转化为自己的思维和行动,学到的东西会更多。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1993.206.

[2]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1192.

第8篇:延安红色教育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延安;红色地图集;有感

文章编号:978-7-80736-771-0(2011)03-134-02

从1921年到2011年,九十年的风雨铸成了峥嵘岁月中的一道道风景。延安――中国革命的精神摇篮,就是其中一幅壮丽的画卷。延安――中国革命的历史丰碑,忠实记录了中国历史和决定中国命运的重大事件。

为了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关于在党员、干部、群众和青少年中开展中共党史学习教育的通知》精神,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向全行业发出《关于组织开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等专题地图编制和服务工作的通知》,要求开展红色地图编制和服务工作。

我们积极响应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的号召,以地图为载体,发挥测绘成果为党的建设服务的作用,策划出版了这本《党中央在延安・红色地图集》,作为我们为建党九十周年的贺礼。《党中央在延安・红色地图集》用地图形式表示事件、活动的位置分布、线路、范围及态势;从党史教材、选集中选录文字作具体说明;选用照片、图画及手书诗词作突出展示。综艺版式,平衡中突出亮点,图、文、照片相互辉映,展现了其科学性、文学性、历史性和艺术性。

在搜集材料的过程中,我们许多拥有多年党龄的编撰工作者,重新寻觅九十年来党走过的足迹,又是一次感动。在编辑过程中,我们的党员、群众实实在在地接受了一次党史教育的洗礼,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团队怀着崇敬的心情,从收集整理资料、设计、编辑、校对到发稿出版都是沐浴在共产党的奋斗精神中,呼吸着延安精神永葆青春的新鲜。“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些文字,让我们仿佛看见伟大的领袖率领红军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的淡然、从容、坚毅……走出草地、爬过雪山、历尽艰难险阻。二万五千里长征成了一种象征,是一个民族不屈不挠、勇于战斗的精神;红军到达陕北、壮大根据地、建设边区政权这些有条不紊的政治活动奠定了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基础;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快速地发展了边区的经济;“七大”这面光辉的旗帜引领着亿万中华儿女从一个胜利走向又一个胜利;以抗大为革命教育典范的大学也应运而生,为新中国储备了充足的人才;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指挥抗日战争取得胜利,为解放战争赢得了宝贵的战机,为新中国的成立取得了不朽的功绩。

党中央在延安的十三年经历了种种考验,正是这些严峻的考验,铸造了光照千秋的延安精神。什么是延安精神呢?延安精神就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它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也是党的优良传统的集中体现,是中国共产党人崇高品质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它超越时空、亘古长青。在它的引领下,中国共产党在风雨如磐的艰苦环境中,以星星之火,点燃新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熊熊燎原烈焰。

第9篇:延安红色教育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定位 选择 资源开发 地域体育 陕北

中图分类号:G8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4-0010-02

Orientation and Choice of Sports Resources Development in Shanbei

Ma Yongjun;Li Shirong;Ma Hongwei;Du Chunbin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Yan'an University,Yan'an 716000,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concept of the orient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s resources, this paper proposed the developing mode which suits the features sports resources in this region, environmental characteristics and product marketing strategy, through the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on the positioning process of sports resources in Shanbei.

Key words: orientation;choice;resources development;regional sports;Shanbei

0引言

2009年12月,国家主席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分析了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明确提出“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应”,发展新兴产业,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是今后经济发展的重点之一[1]。陕北位于陕西省北部,随着地下资源的发掘与开发,陕北从过去“全国贫困县”的集结区,“一夜间”成为陕西经济的领跑者。然而,能源产业GDP的快速飘升,却让该地区面临能源经济独树一帜的“尴尬”局面。在全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大势下,陕北如何实现“黑色经济”向“智慧经济”的转型,将至关重要[2]。

1研究思路与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实地调查、逻辑分析等方法,对陕北体育资源类属、储量、质量等进行分析和论述,结合本地区体育产业环境状况,初步确立该地区体育资源产业开发的基本方向,并提出适合本地区特点的产业发展模式。

2陕北区域资源禀赋现状

2.1 红色旅游资源禀赋陕北有革命文化遗址351处,红色旅游资源数量占陕西省红色资源总量的72%,是全国保存最完整、面积最大的革命遗址群,是全国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延安精神三大教育基地。洛川会议旧址、刘志丹烈士陵园、米脂杨家沟革命纪念馆、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礼堂,先后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A级旅游景区枣园革命旧址、革命纪念馆为代表的红色旅游,已经成为陕北旅游业的支柱产业。

2.2 民族文化资源禀赋陕北历史文化以“两圣、两黄”为代表,兼有边塞文化、古建筑文化、宗教文化等多元文化的合体。陕北是黄帝陵寝之地,每年清明时节,吸引着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前来祭奠,这片黄土地一时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历代边塞战争之地,为这块土地留下了许多战争遗址,秦直道、战国秦长城遗址、天下第一台美誉之称的镇北台、明长城遗址等,成为这一地区军旅文化的一道风景线。

2.3 民族体育资源禀赋陕北自古是民族融合的“绳结区域”,和平相处后的各民族生活习俗相互影响,相互学习,民族体育形式呈现多样化发展。打腰鼓、扭秧歌、社火、荡秋千、武术、举石、攻城、乡士棋、跟集、传手帕等民间体育项目广为流传。陕北腰鼓包括安塞腰鼓、黄龙猎鼓、洛川蹩鼓、宜川黄河斗鼓等五大鼓种,其中被誉为“天下第一鼓”的安塞腰鼓最突出。

2.4 地质资源禀赋陕北地区是世界上决无仅有的黄土地质遗迹,黄土地貌类型齐全、景观优美,黄土地层发育完整。拥有中国第二大瀑布壶口瀑布;拥有中国大沙区之一,毛乌素沙漠,面积达4.22万平方公里,沙区年均温度6.0~8.5℃,年降水量250-440毫米;拥有第四纪黄土地质遗迹洛川黄土国家地质公园,有美誉太极图之称的延川黄河蛇曲地质公园。“这种原本荒凉的地貌景观既是一种地质遗迹资源,又不失为一种特殊的观赏对象,是一种极具开发潜力的旅游资源。当人们对其有重新认识并合理开发利用的时候,它的景观旅游价值则远大于其农业经济价值”[3]。

2.5 水域资源禀赋黄河流经陕北形成了特殊的地质景观,也成为这一地域独特的水域资源。黄河流经延川县乾坤弯,曲折前行,形成一幅绝妙的太极景观图。拥有沙漠绿洲之称的――红碱淖湖区,水域面积67平方公里,湖内有580亩的半岛――红石岛,岛上沙滩洁净,灌木丛生,野生禽类30多种,是陕西省最大的内陆淡水湖,素有“大漠明珠”之美誉。

2.6 宗教文化资源禀赋历史上陕北是一个多民族聚集融合的地方,民族的多样性也表现出的多元特征。现保存的佳县白云山、神木二郎山、榆阳青云山、戴兴寺、黑龙谭、红石峡悬空寺、佳县云岩寺、米脂万佛洞、延安的清凉山、子长的石窟寺等都是重要的宗教圣地。白云山道观是西北地区最大的道教建筑群,巍峨壮观、神名远扬、神秘莫测,吸引着天南地北的善男信女,香火极旺。陕北的宗教旅游资源是西北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的体现。

2.7 生态资源禀赋陕北拥有蟒头山国家森林公园、劳山国家森林公园和“四山”森林公园3处。延安万花山、延长县翠屏山、子长县龙虎山、志丹县九吾山等为代表的自然生态绿色资源,具有丰富性、至高性、唯一性、垄断性。九吾山位于志丹县东南45公里永宁镇的松树坪,是一座集红色旅游,道教文化、革命文化为一体的森林公园。

3陕北体育资源开发定位

20世纪70年代,J・特劳斯和A・里斯提出了定位思维模式,这一理论的提出打破了传统营销的理念,并成为当今最富有价值的战略思想[4]。从营销层面上,定位的核心在于抓住消费者的消费心理。而体育资源开发的终端,也是产品服务于消费者,因此,在体育资源开发定位的过程中,对体育资源开发进行定位思考必须考虑两个方面:一个是资源的特性;一个是消费者的特性。

3.1 陕北地域资源的功能定位第一,历史人文资源的主导性地位。民族圣地和革命圣地是陕北地区资源的突出表现,该类资源的功能主要是以文化价值的冲击力影响着人们的消费需求。陕北传统历史文化资源的区域地位是其它地区无法效仿的,它的社会价值体现于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民族文化是民族精神的体现,是民族根系的延续。同时,物质生活的改善使人们追求高层次的文化归属感增强,这为陕北的民族文化资源开发提供了延续性和无限性的可能。第二,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独树一帜。陕北传统体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安塞腰鼓、陕北大秧歌、高跷、社火等。以社会影响较大的安塞腰鼓来看,其市场开发价值体现在表演功能、民族文化理解的窗口功能、自娱自乐健身强体的体育功能。从观赏的角度,安塞腰鼓的震撼力、豪迈的击打形式总能给人视角上的冲击;从民族文化的角度,它是民族文化的窗口。开发陕北传统体育资源,不仅能满足各消费群体的体育消费需求,而且也是对民族传统体育的保护与传承。

3.2 陕北体育消费群体定位

3.2.1 陕北“内部”体育消费群体定位①从消费结构来看:陕北居民体育消费以实物型消费为主,52.8%的居民体育消费用于购买体育服装、体育器材等;20.3%的居民愿意购买服务体育消费品;仅12.8%的居民用于购买体育服务消费品。服务型体育消费过低,一方面反映了该地区居民经济状况有待提高,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本地区体育市场供给不足。②从可支配收入来看: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地下能源的开发和利用,陕北的地方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2008年陕北国民生产总值1721.53亿元,仅用8年时间增了1508.72亿元,比2001年翻了8翻,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214元,同比增长了35.9%。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的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也为地域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可能。③从体育消费水平来看:研究调查显示,陕北居民体育消费总额在500元以下占38.3%,年消费总额在501-1000元的占13.5%,体育“零”消费群体占41.7%,接近被调查人数的一半,并呈现出体育消费额与群体人数的反比关系。这些数据信息,反映了陕北地区居民体育消费水平总体偏低,体育消费能力有待提高,体育消费市场还不成熟。因此,研究认为,本地区居民体育消费群体构成倾向于以实物型消费和休闲健身消费为主。

3.2.2 陕北“外来”体育消费群体定位①从区域印象来看,该群体已经形成了初步的区位心理定向,旅游动机的区域性非常明显,来陕北就是希望了解与本地区有关的信息,期望能得到“既定心理准备”上的满足。②从消费能力来看,具备一定的体育消费能力,旅游需要消费的概念已经形成,最有可能成为旅游中某商品的“准消费群体”。③从消费沟通来看,开发具有本地资源特点的体育项目,容易被消费者接受,产生心理上的共鸣。因此,开发陕北体育资源应充分考虑这一消费群体的消费潜力,有针对地开发与旅游主题相关的体育项目,既可以丰富旅游的区域文化内涵,又可以依托旅游资源带来的潜在商机发展本地体育产业。

4陕北地域体育资源开发的形式选择

4.1 人文体育资源开发的主导链式选择①红色体育旅游资源开发。革命圣地延安,红色旅游业的国际地位,为延安开展红色体育旅游提供了可能。一方面,体育与旅游的产业关联程度较高,适当在旅游景区增添一些有地域特点的体育项目,可以丰富景区观赏内涵。如,延安保卫战景区,采用真枪实弹实景表演,真实再现1947年保卫延安的战争场面,使一生也无法得到战争体验的旅游者,能亲身参与体验;另一方面,依托红色旅游业的影响效应,发展体育产业,具有鲜明的陕北地域特点,区位影响较大。②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开发。依托民族祭祀活动的国家效应,将安塞腰鼓为代表的陕北传统文化与之有机融合,能够起到双赢的效果。首先,祭祀活动不单纯是寻根祭祖,它是一种文化形式,是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宣扬和推广,需要更多文化形式的充盈。适当融入一些陕北传统文化元素,既是地域文化形态的标识,又使活动内涵更为丰富。其次,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安塞腰鼓,以它为代表的陕北民族传统体育形式,有着长远的历史和深厚的群众基础,它的价值受到社会的认可。③地理人文景观资源开发。近几年,在黄河壶口两岸举办的许多大型文化活动,极大地推动了壶口景区的旅游业,带动了当地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给当地人民群众确实带来了实惠。

4.2 休闲体育资源开发的辅助链式选择第一,陕北因受地理因素的制约,区域内可被利用的面积很小,体育场馆设施、健身娱乐广场等非常有限,无形中制约着居民的体育健身需求。利用区域有限的自然资源,有针对性地开发一些以休闲娱乐为主要形式的体育项目,既可以解决自然资源浪费问题,又可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区域居民体育休闲娱乐的需求。第二,利用一些相对具有挑战性的运动项目,来刺激游客旅游的新奇感,能够起到丰富旅游内涵的作用。第三,从陕北两大地区构成来看,延安占有人文资源开发的绝对优势,而且区域影响也很大,在开发上占主导地位;而以自然资源禀赋为特点的榆林,资源优势较弱,合理开发这些资源,并使两地区资源交叉互补利用,可以带动榆林体育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新华社.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举行,、作重要讲话[EB/OL],2009,12,7.

[2]杨静.陕北观察[EB/OL]. .cn,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