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荷塘月色赏析范文

荷塘月色赏析精选(九篇)

荷塘月色赏析

第1篇:荷塘月色赏析范文

首先,说明作者的思绪变化:不静到求静到得静到出静,回归现实,高于现实。 带着淡淡的忧愁走出家门,趁月色出来散心,顺着幽静的小路一路走来,自然而然地来到了日日经过的荷塘边,一去看那月下的荷塘。月色下的荷塘是那样的美,比之白天又别有一番风致。荷叶是亭亭的如的裙,可以想象荷叶随风起舞时婆娑婀娜的美妙身姿;而点缀其间的白色的荷花,不禁让人想起她“出污泥而不染”的特性。荷花又是形态各异的:“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用上“袅娜、羞涩”二词,在作者的眼里荷花俨然已是仙子一般了。作者用细致的工笔和绝妙的比喻,对荷叶的形神、荷花的资质进行一番令人神往的描绘,荷花、荷叶的优美形象似已展现眼前。 这还不是最美的,一缕“微风”让这副极美的荷花图动了起来:“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霎时,荷香如歌,似有若无,花叶颤动,流波溢彩,叶、花、形、色、味浑然一体。人也在微风中全身心地沉醉在这荷塘美景之中了。 而这似乎还不够极致!再看看塘上的月色:“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叶下的流水被密密的叶子遮住了,不能看见,而叶上“如流水”一般的月光却在 “静静地泻”着,一个“泻”字,化静为动,使人看到了月光的流动感;“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一个“浮”字又突出了雾的轻飘朦胧。叶子和花在薄雾笼罩下,迷迷蒙蒙,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如梦似幻。月色迷蒙柔和、薄雾轻笼飘浮,这月下的荷塘真是恍如仙境了!满月而有淡淡的云雾,给人的感觉如“小睡”一般,正如作者此时的心境,却是恰到好处。作者在这里无意中流露出了淡淡的喜悦。“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像是画在荷叶上。” 杨柳的倩影不是 “投”在荷叶上,作者偏偏用了一个“画”,仿佛是一位绘画高手在泼墨挥毫,精心描绘一般,使投在荷叶上的影子贴切自然、美丽逼真,富有情趣。 “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月色清淡,黑白相间的光和影犹如和谐的旋律,荷香缕缕,水融,作者如此细腻入微的感受真是令人如痴如醉! 这美丽的景色可以让作者忘记自己的忧愁了吧?但是“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都没有。”作者还是无法摆脱那一缕愁绪,淡淡的哀愁与淡淡的喜悦相互交织,给优美的月下荷塘披上朦胧的轻纱,清幽淡雅、安谧柔和、朦胧和谐,荷塘与月色融为了一体! 读着朱老先生的《荷塘月色》,便宛若置身荷塘一般,仿佛在那幽径上走着的是自己了。那亭亭碧绿的荷叶,那婀娜多姿的荷花,月色迷蒙、薄雾缭绕的荷塘便又展现在眼前。 一 以真言写真景 《荷塘月色》描写了哪些景物呢?文题标得明白:一是荷塘,一是月色。在历代诗文中写荷塘的不少,写月色的更多。但本文的“荷塘”、“月色”绝对区别于其他的“荷塘”、“月色”。这里的荷塘不会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里的月色也不能是“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这里的荷塘是“月下的荷塘”,这里的月色是“荷塘的月色”。正因为作品鲜明地突出了景物的特色,生动真实地再现了特定环境下了特定景物,文章所要抒发的真挚感情才有可靠的寄托,才让读者感到真实亲切。 先看对荷叶的描写:“叶子出水很高,象亭亭的的裙。”如果我们抛开特定的环境,用“青翠的玉盘”来比喻荷叶行吗?当然行,而且表现力还相当强。这样的描写既绘出了荷叶的色,又表现了荷叶的质,还状摹了荷叶的形。然而这种比喻只好在朝霞、夕照里,或蒙蒙细雨中,绝不能在淡淡在月光下。夜不辨色,更难辨质,月色中所见的荷叶,主要是其自然舒展的形态,与裙十分相似,更赋予叶子一种动感美。 写荷花,原文连用了三个比喻:“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荷花娇艳华贵,堪以美人作比。宋代诗人杨成里的《莲花》诗中就有“恰如汉殿三千女,半是浓妆半淡妆”的句子。朦胧的月色中把荷花看成美人,而且是刚出浴的,朦胧之感恰当好处。相反,若不是在朦胧的月色中,而将荷花比作“明珠”和“星星”也有几分牵强。 文章这样描写荷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种断断续续,似有似无的感觉绝不会产生于书声琅琅的清晨,也不会产生于阳光刺目的中午,只能产生于“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的寂静的月夜。我们再看另一个写花香的句子:“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清香,香气似乎也是淡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紫藤萝瀑布》)这是灿烂阳光下的花香,紫色的花儿正“在和阳光互相”着,满目耀眼的紫色刺激得作者生出“香气也是淡紫色的”这样的感觉显得十分自然。 直接描写月光的只有一句,本文多是以影写月,这也是被历代文人所称道的表现技法。“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弯弯的杨柳的倩影,却又象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这里的黑影参差且斑驳,给人一种摇荡起伏的动感。为什么?就因为它是落在荷塘里。荷塘里“微风过处……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黑影落在这波痕上面,当然更显参差和斑驳。也正因为荷塘处于这种动态,杨柳的倩影才像“画”而不是“印”在荷叶上。也正因为有了那道凝碧的波痕,光与影才现出一条条五线谱似的曲线,让人联想到“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 二 以真言抒真情 文坛许多作家为了写出不朽之作,都刻意追求作品能反映自己的真情实感,但文章写出来,又往往给人矫揉造作之嫌。这其中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而一个重要的原因则是缺乏精深的语言功力,以至造成一字不稳,真情尽失的遗恨。《荷塘月色》一文则能以准确贴切的语言,抒发出作者因置身于良辰美景而生出的“淡淡的喜悦”,以及社会带来的又终究难以排遣的“淡淡的哀愁”。 荷塘月色是美妙温馨的,这样的景色当然能给人以喜悦。本文少有直接抒情的句子,但透过写景的词语便不难体察作者当时喜悦的心情。叶子象裙,裙又是“亭亭的的”;花是“袅娜”地开着,“羞涩”地打着朵儿;花香似“歌声”,光与影如“名曲”。这些词语哪个不饱含喜悦色彩?但这种喜悦毕竟是“淡淡的”,没有激动和狂喜。上节提到的删去的“刚出浴的美人”一喻,除了它有悖于特定的环境外,也与“淡淡的喜悦”这一特定的情感不谐。试想,面前立一群“刚出水的美人”,表现出的喜悦还能是“淡淡的”吗? 在整个写景过程中一直充溢着这种“淡淡的喜悦”,但原文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后还有一句“峭楞楞如鬼一般”;仅此一句,就足以搅扰了温馨的美景,破坏了喜悦的心情。峭楞楞的鬼影带给人的只有恐怖,没有喜悦,就连那“淡淡的哀愁”也不会由此产生,更不会生出“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如此美妙的联想。 尽管身处良辰美景,到底无法排遣“淡淡的哀愁”。“一个人在苍茫的月光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语中置一“觉”字,文章便增添了无穷意味;少这一字,则真成了自由的人,那就只有喜悦,没了哀愁。还有,“白天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以不理”中的两个“一定”,更能表现出作者内心深处难言的苦衷。 在对美景的描写过程中应该尽是喜悦了吧?也不尽然。看这句:“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的光,没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描写路灯,尽选消极的词语和事物,而且句式舒缓,语调低沉,读者从字里行间似乎能听到作者无可奈何的叹息声。同是写灯,《我的空中楼阁》是这样的语言:“山下的灯把黑暗照亮了,山上的灯把黑暗照淡了,淡如烟,淡如雾,山也虚无,树也缥缈。”句式整齐,节奏明快,在这如歌的行板中洋溢着作者按捺不住的喜悦。以上两段描写,词语当然不能互换,就连句式也绝不能互调。

第2篇:荷塘月色赏析范文

论文关键词:翻译批评赏析,修辞翻译,风格,荷塘月色

 

1.引言

《荷塘月色》是我国著名作家朱自清于19世纪20年代所创作的白话散文当中的名篇佳作,直至今日仍然被后人传诵。不少翻译名家都曾费尽心力将其翻译成英语散文,甚至不辞劳苦地重译复译。

散文是一种结构灵活、活泼轻巧的文学形式,其主要特点是“形”散而“神”聚。散文的语言既具有表意功能,同时又具有美学功能。这一点在《荷塘月色》中体现得尤为淋漓尽致。文章中的语言丰富生动,且大量运用了比喻、拟人、通感等多种修辞手法。因此如何在翻译当中再现这一切,是译者不得不面对的一大难题。本文将选取原文中的经典片段,从修辞翻译的角度对三个译本进行对比赏析。这三个译本分别是王椒升[1]、朱纯深[2]、以及杨宪益和戴乃迭夫妇[3]的译本。

2.修辞与风格

风格是文学翻译当中的一个难点和热点问题。语言学家Leech将风格定义为“the way in which thelanguage is used in a given context, by a given person, for a given purpose andso on”[4]。不少学者认为,尽管风格存在一定的不可译性,但译文仍然应该力求再现原文的风格。刘重德[5]在其提出的“信、达、切”翻译三原则当中就强调了贴近原文风格的重要性。朱光潜[6]也认为,“对原文忠实,不仅是对表面的字义忠实风格,对情感,思想,风格,声音节奏等必须同时忠实中国。” 那么译者应该如何重现原作者的风格呢?

根据刘宓庆[7]所创立的“风格体系”一说,风格的内涵包括语言与文学两个层面,分别体现为形式标记和非形式标记。而形式标记是指音、字、词、句、段以及修辞手法等使用。结合《荷塘月色》来看,作者运用了丰富且细腻的修辞手法以启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这也是其能够成为美文的重要原因之一。

3.译文对比赏析

下面笔者将从修辞手法的翻译对三个英译本进行对比,探讨译本能否再现修辞效果。由于篇幅有限,笔者侧重于分析比喻、通感、拟人等三种修辞手法,并且节选出这三种修辞手法集中出现的一个经典片段作为对照之原文。在分析过程中,笔者将不时使用Google的搜索结果作为语料库参照。

(1)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All over this winding stretch of water, what meets the eye is a silken field of leaves, reaching rather high above the surface, like the skirts of dancing girls in all their grace. —— 朱纯深译

第3篇:荷塘月色赏析范文

【关键词】高职语文 先学后教 教以致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6-0079-01

《荷塘月色》是现代抒情散文的名篇。这样的名篇佳作在教学中,如何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让学生学有所获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将课堂教学分为“学、教、做”三个层次,即“自读先学、慧学教法、教而后用”三个环节。

一 自读先学,改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

课堂从“自读先学”开始,即学生在教师未开讲前,根据学习目标和任务,在规定时间内,主动、自觉地研读文本,并进行有关问题的自我学习和探究。这一环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学。因此,必须重视“自读先学”前的方法指导,应该“教”给学生一些阅读的方法:掌握文中词语及含义,把握文章结构,理清写作思路,体会作者情感,品味语言特色。

执教《荷塘月色》时,我设定了三个学习目标:一是欣赏文章对“荷塘月色”的细腻描绘,二是体味作者“淡淡的”感情,三是掌握作者“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的写作技巧。为了让学生完成学习目标,我设计了自学的内容,并对学习方法予以适当指导。

通过自学,学生很容易还原所绘景色的真实面貌。通过查找、替换的方法,同学们发现作者选取的景都具有“淡淡的”色彩,流露着“淡淡的”情感。经过思考和讨论,大家明确了这“淡淡的”情感的表达正是基于作者的巧妙选景,选取的景物、描写的意象全都具有“淡淡的”色彩。由此得出结论,写景状物类文章的写作应注意情感与景物的相互吻合。

二 慧学教法,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

“慧学教法”的“教”是“点拨”的意思,也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点拨,使阅读更加准确深入,以期引导其独立欣赏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慧学教法”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实现“教是为了不需要教”。教师应鼓励学生紧扣文本,有所质疑,大胆提问,仔细分析,寻求结论。

学习《荷塘月色》一文时,引导同学提出困惑。在及时肯定他们勇于质疑、敢于质疑的同时,更要引导全班共同研究、合作解决。疑问一经抛出,大家都再次研读文本,积极思考起来。有同学引用注释和原文“路上只我一个人”;“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做解释,谈了自己的理解。点评时,我以“艺术家以心灵映射万象”和佛学的“相由心生”做点拨。学生很快发现“路上只我一个人”,才会让作者觉得“这一切天地好像是我的”,才会感受到“独处的妙处”,而那“无边的荷香月色”正体现出作者心灵自由的无边无际!

三 教而后用,提高学生语文的应用能力

“教而后用”,是指在教师对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点拨,引导他们掌握一定方法之后,再进行“后用”。这里所说的“后用”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再次运用所学方法,欣赏同类文学作品,二是运用所学技巧进行写作,这些都属于掌握知识后的“实践”。

在记叙文写作中,缺少描写或描写混乱是不少高职学生的通病。而《荷塘月色》这篇佳作,正是引导学生学写写景状物类习作的范例。引导学生总结文中“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的一些写作方法后,我安排了写景片段写作的练习,要求同学们先确定所要表达的感情,再选择合适的景物,然后仿照课文进行描绘。

经过之前的“自读先学”和“慧学教法”,绝大多数学生已掌握了“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的写作技巧,仿写的片段颇为成功,点评也很到位。

四 “先学后教,教以致用”的反思与分析

1.要准确拿捏“学”与“教”的尺度

“先学后教”既是教育理念,也是教学技术。这里面包含“先学”和“后教”两方面的问题。“先学”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这些问题都需要教师在课堂实践中不断实践、反复思考、总结经验。“后教”是为了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作品。“教”的内容就需要教师谨慎分析、思考和取舍。“后教”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课堂内容的延伸,让学生更系统地学习,达到学习的更高层。灵活运用这一教学模式,重点在于“学”与“教”之间尺度的拿捏,这样,才能使“学”更具自主性、积极性,让“教”更具点拨性、拓展性。

2.要注重学生学习的实用性

在写作中,很多学生普遍感到不会写,没什么可写。这主要是因为没有仔细观察自己的生活,不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火花,没有升华情感。因此,高职语文的课堂教学应侧重“教以致用”,通过赏析,指导学生掌握方法或真枪实战地进行写作训练。通过分析指导,给学生习作提供一些方法、技巧和启示。

参考文献

[1]赖配根.解放“学习力”――蔡林森“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背后[J].人民教育,2009(21)

[2]刘金玉.“先学后教,当堂训练”: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彩演绎[J].江苏教育研究,2008(14)

[3]陈正喜.自由的光辉――《荷塘月色》教学记[J].中学语文,2010(18):47

第4篇:荷塘月色赏析范文

一、一动一静,化而为工

动与静的关系一般有以动写静(以动衬静)、以静写动、动静结合几种,其中又尤以以动写静最为常见。在文章或诗歌中,动静是一种分明的、相对独立的表现手法。在《荷塘月色》中也有这样分明的描写。“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这里用“蝉声、蛙声”的热闹反衬月下荷塘的宁谧,自己内心的苦闷孤独。这是明显的,可直观感受发现的。但《荷塘月色》中更为精彩的是将动静熔铸于修辞、炼字,在具体的描写中糅合多种手法,用动静去强化修辞、用语的形象性,从而收到感受细腻、联想丰富的艺术效果。如脍炙人口的名句“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的群”,既因其比喻新奇而动人,的裙裾与荷叶在水面上自然舒展的美丽姿态,何其相似;又因其于静中赋予的动感而撩人,荷叶本是静止的,但“的裙”却偏偏引发了人裙裾翻飞的动感联想,也惟其翻飞的形象,才于的裙与荷叶之间形似的基础上又多了一分神似,多了一分美的联想。这种以动写静、化静为动的写法暗藏于比喻之中,新奇而意味隽永,感受细腻、温润,耐人回味。相似的例子又如:“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句运用了通感,将“缕缕清香”与“渺茫的歌声”结合起来写,由嗅觉而听觉,从味香到歌甜,反复强化,不仅将荷香写得美好异常,还扩大了写景的意境内涵。而其中的“渺茫的歌声”,又以动衬静,烘托出环境的优雅与宁静,在这优雅宁静的环境中,诗人才得以放开心怀,宁静心神,才得以细细体味到这缕缕淡雅的荷香,歌声之动,荷香之幽,一动一静,一虚一实,互为呈现。

还有炼字。“字”需要“炼”,不仅因其有意义上的差别,更有表达效果上的差异。“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泻、浮、洗、笼”历来为人所称道。“泻”不仅源于流水的比喻,试想月光是相对静止的,而泻则赋予其以动感,这以动写静的手法何尝不是强化了“流水”的比喻,将月光“流水”一般的形象写得动感十足,如倾如泻,畅快淋漓。“浮、洗、笼”也有相同的艺术效果。

可以看出,《荷塘月色》中的动静,不是简单的动景与静景的对照映衬,它将炼字、修辞与动静的表现手法进行了大胆的融合,使动静贯穿于修辞中,强化了修辞的表达效果。因此,不论是塘上的月色还是月下的荷塘,在寂静的夜晚才都静谧而不乏生机,朦胧又显清丽。

二、 写景写情,趋于造境

第5篇:荷塘月色赏析范文

为了讲授《荷塘月色》(以下简称《荷》文),阅读过一些评论文章,不是越读越清晰,而是越读越糊涂,只好向专家们求教。 《荷》文有多种解读,我只向学生介绍了两种:“人生感伤”与“国事忧虑”。 持“人生感伤”的专家,提出很多理由,我归纳为三点: 第一、 朱自清不关心政治,他写《荷》文,不是针对“四·一二”事变的。 王家宏在《人生的忧伤虽轻犹重似淡还浓――对〈荷塘月色〉主题思想再商榷》中肯定,“朱自清是一个潜心做学问,对政治不太关心的人”。(见《名作欣赏》2000年第4期)刘勇民还引用朱自清的研究生王瑶的话予以证实:“朱先生的思想和政治立场的转向是晚年的事情,以前他是相信国民政府的。”(《模糊的背影》,载《读书》1999年第11期) 第一、 朱自清当时正处在家庭困苦、父子矛盾的时期。 刘勇民分析说:“1927年,朱自清先生的家庭陷入了深刻的危机。他的父子,(继)母子、婆媳等之间的矛盾和作者为了应付这些矛盾在事业和感情上做出了巨大的损失,才是他‘心里颇不宁静’的主要原因。”(同前)封先勇还对朱自清与妻子武仲谦的关系作了一番探讨:“‘妻’对‘我’那天晚上的心理起伏和行为举止‘形同路人’,‘我’苦闷不宁,独自漫步荷塘,‘妻’却全然不晓,‘独自享受睡眠’。因而‘我’虽没有直接表达对‘妻’的不满,但‘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不满和责备’”。(《对〈荷塘月色〉主题的再思考》,载《名作欣赏》1998年第2期) 孙绍振教授肯定他的研究生邢娜妍的研究成果:“《荷塘月色》的苦闷不是政治性,而是伦理性的。”其理由是:朱自清1920年北大毕业,到杭州一师教书,月薪七十元,寄一半回家,为节省计,他回到扬州八中任教务主任。庶母(父妾)挑拨,其父借着和校长私交,朱的薪水直送家中。朱接出妻儿,在杭州居住。1922年暑假,回扬州,与父母没有和解。1927年暑假想回扬州,但是又怕难以和父亲和解,因而“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超出平常的自由和伦理的自由――〈荷塘月色〉解读》,见《名作欣赏》2003年第8期) 第三、作者联想到江南采莲和《西洲曲》,表明他向往和平宁静的生活。 读到这些专家的论述,我感到茫然,事实究竟是怎样的呢?我只好录下以下事实材料,向专家们求教,究竟哪些是真实的? 第一、 朱自清是“五四”先锋,“三一八”勇士。 据《语文教学通讯》2000年第12期所刊资料云: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在天安门集会,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北洋军阀投降卖国的行径。会上通过了北京大学代表许德珩起草的宣言,喊出了“外争,内除国贼”的口号。会后几千学生举行示威,火烧卖国贼曹汝霖的住宅,北大学生邓中夏、黄日葵、范鸿颉、高君宇、许德珩、朱自清、罗家伦、傅斯年等一直站在运动的最前列。 七年以后,也就是写《荷》文的前一年,朱自清已经是清华大学教授,“五四”精神仍在他身上闪闪发光。1926年3月18日,他又一次参加北京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游行,是两千名游行请愿者之一。他在段祺瑞执政府门前遭遇卫兵的“枪林弹雨”,侥幸从死人堆里逃生。他在惨案后的第五天,以其亲历者身分写了《执政府的大屠杀记》,这是给段祺瑞执政府的判决书。这里抄录两小段: “清华的指挥第二次叫声刚完,我看见众人纷纷逃避时,一个卫队已装完子弹了!我赶忙向前跑了几步,向一堆人旁睡下;但没等我睡下,我的上面和后面各来了一个人,紧紧地挨着我。我不能动了,只好蜷曲着。” “这时已听到劈劈拍拍的枪声了;我生平第一次听枪声,起初还以为是空枪呢(这时已忘记了看见装子弹的事)。但一两分钟后,有鲜红的热血从上面滴到我手背上、马褂上了,我立刻明白屠杀已经进行!”(林非主编:《朱自清名作欣赏》,中国和平出版社1993年6月版第189页) 朱自清1926年还是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勇士,怎么说他第二年就变成了不关心政治的人?说他相信国民政府怀疑共产党也许是真的,说他不关心政治不能令人信服。 第一、 朱自清夫妻恩爱、父子情深。 朱自清独自出门观赏荷塘月色时,妻子并非无所事事,而是在哄闰儿睡觉,正在履行当妈妈的职责。朱自清夫妻关系如何,众所周知,有他自己1932年写的《给亡妇》说得明明白白:“这十二年里,你为我吃的苦真不少,……不但为我吃苦,更为我分苦,无论日子怎么坏,你连一句怨言也没有……我也只信得过你一个人,有些话我只和你一个人说,因为世界上只你一个人真关心我,真同情我。”说朱自清夫妻关系“形同路人”,恐怕没有依据。 正如许多专家所说,朱自清同父亲的关系,确实一度紧张,这在《背影》一文中反映出来了。但是,他们父子矛盾在1925年已经和解了。1925年8月朱自清北上到清华担任教授,10月他收到父亲的来信,信上说“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利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读到这里朱自清泪流满面,于是写下著名的《背影》,这标志着他们父子关系的和解。《背影》已经公之于众,事过两年,父子矛盾又从何说起? 第三、《荷》文结尾不是向往而是忧虑。 朱自清由荷塘月色,联想到江南采莲和西洲曲,而且因为现在已经“无福消受了”感到失望。由荷塘想到江南采莲,于是“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一句至关重要,必须一个字一个字分析。“到底”,意味着,作者这几天一直想着江南的事,今晚出去是为了忘却,却又因为想到江南采莲,终于不能忘却。“惦着”,查字典,不是“向往”,而是“挂念”、“放心不下”。那么,当时的江南,有什么事,让作者挂念放心不下?这不是一清二楚吗? 综上所述,朱自清在荷塘边不平静的心情,确实是对国事的忧虑,而不是什么人生感伤。他也许当时分不清是非,这也正是他苦闷的原因。他是否以荷花自比,也是可以考虑的。

第6篇:荷塘月色赏析范文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成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如此优美的语言,如此优雅幽静的意境,如此鲜艳夺目的画面,真是让人赏心悦目。一代散文大家朱自清先生用他的生花妙笔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早期的代表作。本文细腻地描写了荷塘月色的恬静朦胧之美,委婉抒发了作者不满黑暗现实,向往自由光明的感情,同时也流露出了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在那个时代里彷徨苦闷的心情。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注重学生个性化阅读,充分调动起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及第一单元要求(展开想象的翅膀,力求身临其境,感受作者心灵的搏动,体会作品所描述的美景,由此进入一种审美境界;对美妙的段落,要反复朗读,熟读成诵,逐步增强对散文的鉴赏能力),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拟定如下: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作品中的感情线索,体会作者的复杂感情。

2.揣摩优美的语言,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巧妙运用比喻、通感,精心选用动词、叠词的表达技巧,积累文章中的优美词句。

3.培养学生对情景交融意境的鉴赏能力。

4.培养学生敢于对文本作出评价、质疑的能力,并且学会与他人分享交流阅读心得。

我把目标1和目标2定为教学重点,目标3和目标4定为教学难点。

二、灵活多变,选用教法。

根据课文的特点,我准备采用以下教法:

1.诵读法

诵读是阅读教学中最常用,也是最根本、最重要的方法。《荷塘月色》如此优美的文章,可以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创设朗读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美点追踪法

注重学生的切身感受,引导学生自主品析文章的美。教师适当点拨归纳,突出重点,繁简分明。

3.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本文文质兼美,画面感很强,可以借助多媒体展示一幅幅画面,给学生展示一种感性的美。

三、立足学情,指导学法。

教与学是相长的过程。《新课程标准》也指出: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观,切实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取得进步。我主要指导学生采用自主圈点勾画法和合作探究学习方式进行学习。

四、环环相扣,展示流程。

流程一:诵读引入,挑起美感。

多媒体出示佳句:

1.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匆匆》

2.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地,草软绵绵的。――《春》

读着朱自清的散文,我们常会于文章所流露的款款深情中感受到一种朴素的、典雅的、富有诗意的美。今天,我们就同朱自清先生一起,在月色的陪伴下,到清华园的荷花池去感受一下这种美。

[评析]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前创设如此美妙的氛围,学生在暖暖的、浓浓的回忆中去感受文章散发出来的美,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为学习新课奠定了基础。

流程二:整体感知,捕捉情思。

1.首先,老师播放多媒体示范朗诵,将学生引入到作者所描绘的意境中去,同时也是给学生提供了一次美的旅行。同时要求学生将自己感受到的特别美的地方标记出来。

2.学生自读课文,要求学生转换角色,进入作者的内心深处,把文章的语言变成自己的心声,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

3.引导学生找出描写作者空间变化及心理感受的语句,体会作者的情思。学生先自主找寻,然后再分小组交流自己的学习成果,最后全班汇报。

例如:

空间位置:作者出家门――去荷塘――在荷塘――离荷塘――进家门

心理感受:

①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②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便觉得是个自由的人。

(提问:平常的自己是怎样的?)

③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了。

(这是作者感情由淡淡的哀愁进入淡淡喜悦的触发点。“受用”成了下文景物描写的感情基调。)

④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以蝉鸣蛙鼓反衬周围环境的寂静和作者内心的寂寞,终究难以排遣心中的不平静,淡淡的哀愁又升起。)

⑤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已无福消受了。

⑥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表示作者经过这种的变化之后的情况,他对现实的强烈不满,要追求理想的精神家园。)

小结:从空间和情感上看,都经历了一个圆形的流程结构。情感随着空间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着,我们可以体会出萦绕在作者心头那种淡淡的忧愁,哀而不伤。

[评析]

由文章的线索入手,让学生很快地进入作者的情感世界中,快速地让学生进入情境,达到“我即作者”的学习境界。

流程三:缘景入情,品味语言。

1.播放4――6段的Flash视频朗诵,给学生一种听力及视觉相结合的审美效果,让学生跟着读读,后让学生说说你认为最优美的地方,与同桌交流交流。

例如:

①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这是一个特殊的比喻,钱钟书先生把它叫做“通感“,再结合课后练,加强学生对于“通感”修辞手法的理解。)

②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主要引导学生体会动词的妙处)

③田田的、亭亭的、缕缕的、曲曲折折、层层叠叠的……

(叠词的运用,使语言富有表现力,音律和谐,这片荷塘,其实就是作者的精神避难所,这里愈加宁静,衬托出的是作者现实生活的不宁静。)

[评析]

此环节目的在于通过“美点追踪法”指导学生通过朗读品味或对艺术手法的鉴赏去揣摩优美的语言,进而感受蕴于字里行间的情感。即引导学生感悟美:语言美、画面美、意境美。

2.探究:以往的教材将古代采莲的两段文字删掉了,你认为有必要将它恢复吗?

[评析]

通过此环节,目的在于让学生明白,采莲的两段文字正是作者当时的心境的反应。朱自清夫人陈竹隐《忆佩弦》说:“佩弦当时没有找到正确的出路,四顾茫然,觉得心上的阴影越来越大,他又在苦闷彷徨了。”再联系1927年4月12日反革命后,中国大地被白色恐怖笼罩着,很多人都迷失了方向,找不到出路。由此可见,作者对现实的不满之情溢于言表。

流程四:拓展延伸,深化认识。

读课后研讨练习三有关朱自清散文的评论,思考各是从什么角度分析的,对于这些不同甚至相反的意见你有什么看法,与同学讨论。

第7篇:荷塘月色赏析范文

鉴于这样的认识,我每教读此文,都会设计这么一个核心问题:“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朱自清先生为什么认为“是不行的”?接下来,我便领着学生一步步地走进当时作者的生活背景,走进他那矛盾复杂的内心世界。

首先,我结合相关背景资料讲述:

1927年9月(较《荷塘月色》的写作仅晚两个月),朱先生在给友人的《一封信》中写到:“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走路,说话,都要费很大的力气,还不能如意。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南方这一年的变动,是人的意想所赶不上的……他到底是怎样地过着这狂风似的日子呢?”从字里行间,我们已能窥出作者当时压抑、烦闷的心境及对时局突变(主要指发动“四・一二”反革命,屠杀共产党人)的惊恐和困惑。1928年2月,朱先生又写了《哪里走》(写作《荷塘月色》七个月以后)一文。他在文中讲道,他和他的朋友明确地意识到,发现与重视“个人价值”的时代已经结束,在社会政治革命中,“一切的价值都归于实际的行动”与“理智的权威”而“党便是这种理智的权威之具体化。党所要求于个人的是牺牲,是无条件的牺牲,一个人得按照党的方式而生活,想出自心裁,是不行的”。而自己却要追求自由,做想做的事,说想说的话,不做不想做的事,不说不想说的话。因此,既反感的反革命,又对共产党的革命心怀疑惧,深深陷入不知“哪里走”的“惶惶然”中。在这“惶惶然”中,无可选择中的选择,“只有暂时逃避的一法”,即“做些自己爱做的事业”“躲到学术研究中”,与“政治”保持距离,“就是将来轮着灭亡,也总算有过称心的日子,不白活了一生”。

说白了,作者当时心志就是不想加入任何党派,不想按照任何党派所要求的方式生活,只想过自己的日子,做自己爱做的事业,追求宁静自由的人生。然而,现实却不宁静,不太平,充满了恐怖和血腥,让人心烦意乱,惶惶不安,根本无法超脱出来。越是无法超脱就越幻想超脱,越是无法宁静就越幻想宁静,越是希望自由就越幻想自由。于是,朱自清先生就试图通过写作的方式来消遣苦闷、烦恼和彷徨,以获得心灵上暂时的宁静和解脱,于是就有了朱先生笔下那恬淡朦胧、宁静中和、暂得超脱的“荷塘月色”。

为了让学生能真切地体验到朱自清先生心灵上的暂得超脱,我还要求学生用心品读文中那段心理独白: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活,现在都可不理。这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接着,我指导学生认真品读描写“月下的荷塘”“荷塘上的月色”及“荷塘四周”的那些段落,并要求学生继续找出流露作者内心“颇不宁静”的语句。学生读后,很快就找到了这些语句:

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

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其中,没有画线语句的语意还不难理解,最难于理解的就是画线语句了。于是,我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用心感受,闭起眼睛想象朱先生笔下那“流水”的特征――脉脉的、静静的、自由自在又不张扬外露的。接着,我再引导学生调动自己的学习积累,回想古诗词里常见的用意象来寄情托意的现象。诸如,满月是圆满的,故常被作为表示亲人团圆的意象;梅花是最早开放,不畏严寒,不与群芳为伴的,故常被作为表示品质高洁、孤芳自赏,坚贞不屈的意象等等。设法使学生进一步感悟到:一种物象之所以被作者选作寄情托意的意象,往往与这种物象自身的特征是分不开的。这样一来,同学们很快就明白了:朱先生笔下那脉脉的、静静的、自由自在、不张扬外露的“流水”,正是他那追求自由、宁静,不受主义约束,不担革命风险,没有心灵羁绊的心志的象征啊!由此,学生经过进一步的思考、探究,也就明白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的原因――在那个表面上恬淡朦胧、宁静中和、恰到好处、自由美好的“荷塘月色”里,是找不到朱先生理想和心志的“一点颜色”甚或“一些影子”的!这时,朱先生终于按捺不住满腹的怨懑,发自内心地叹怨道――“是不行的”!

第8篇:荷塘月色赏析范文

【关键词】文学作品 赏析力 培养提高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8-0087-01

现代阅读理论认为:“高层次的阅读,绝非是仅仅探寻和领悟文章的主题思想,表层性地解释文章的结构,或是解析文章的结构,或是解析文章的技巧。”阅读的本质是要从文章外部表现世界的“物质符号”上理解其精神内核,即以作品为媒介,借此体验、感悟和理解作家在作品中流露出的情感和思想。这种阅读活动,是作者与读者之间灵魂的拥抱,心灵的对话。它需要双方都敞开自己,倾注进全部的生命意识,以最终达到交融与同构。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提高对文学作品的赏析力,那如何提高赏析文学作品的能力呢?

一、引导学生多读、讲、写,积累一定知识,为赏析作品打好基础

注重课内、课外知识的联系。平时,鼓励学生多读课外书,在学习课文节选的名著时,指导学生阅读全书,并为他们提供声、像等教学辅导材料。如学习《一滴眼泪换一滴水》、《辛德勒名单》、《雷雨》、《林黛玉进贾府》时,组织学生观看《巴黎圣母院》、《辛德勒名单》、《雷雨》、《红楼梦》等影片和电视剧。这样,他们对作品里反映的社会生活、家庭生活、人物的思想性格等就有了直观的感受,就能结合已获得的相关材料,很快地“进入”作品,把握作品思想内容,体味人物描写之妙处。

多“讲”,有利于提高学生文学作品欣赏能力。组织学生座谈观、读后感,利用每节课前五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轮流到讲台上“讲”“背”或“演示”名人轶事、诗文或幽默、笑话小品。这些活动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热情。他们从熟悉、揣摩、记忆材料,到把材料讲给大家听,这个过程使他们赏析作品的能力得到训练、提高。此外,在听别人的“讲”“背”时,他们也获益匪浅,既丰富了见闻,学习到别人的方法,又为下一轮的赏析活动积累了经验。

开展“写”的活动,有助于提高文学作品赏析能力。我校每周都有固定的阅读课,在每周的阅读课上,我们都会精心挑选适合学生阅读的报刊和杂志,组织学生进行有效阅读,要求学生进行摘抄,更重要的是写下自己的阅读心得体会,然后一个月举行比赛,看看谁的评论精当确切,学生只有熟悉报刊和杂志中的优秀的文章,加深理解,才能有获胜的可能。这样,“写”带动“读”,无形中也就培养了学生阅读赏析文学作品的能力。

二、引导学生走进作品,展开丰富的想象力,体验作者的情感世界

文学作品是作家创作的艺术典型形象、意境以及蕴涵于其中的作家思想感情、审美情趣的载体。它的外在形式是文字。如果没有想象力,眼中的就只能是符号或一堆没有内在联系的、杂乱无章的材料,这正如瞎子的“目无全象”,当然也就无法根据语境描摹语句的含义,领略词语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无法获得艺术赏析的美感体验。如教《鸿门宴》时,引导学生分析段末“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一句的“立”字。我问学生:“立”字妙在何处?如何赏析?并明确:(1)自字析义。先分析词义。“立”,立刻、立即,表现的是毫不犹豫、果断的、快刀斩乱麻的态度。(2)由此及彼。由以上分析可知刘邦的为人和处事手法:当机立断,心狠手辣,决不姑息,决不拖泥带水。(3)由简及繁,由表及里。把这个“立”同鸿门宴之前项伯夜访张良时,刘邦警觉探问的情节相对照,由此可以归结出刘邦这个政治家机警、果断、明智、残忍等性格特点。

对作品意境的分析,同样也要展开想象。比如学习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月下的荷塘”与“荷塘上的月色”两个场景。我们深感其“情”其“景”之美。可是,“美”在何处?作者用什么样的方法,抓住什么景物特征,以怎样的顺序、角度展示美?这样的柔美、秀美景色与作家的思想感情有什么联系?循着这样的思路,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展开想象,那“荷塘”里“田田”的荷叶,零星的荷花,缕缕的荷香,荷下的流水……在我们的脑海中渐渐清晰起来,我们仿佛亲历其境,真的就看见、嗅到那荷姿荷香。由分析“景色”进而分析“意”境,最后归结出“寓意”,获得精神上的愉悦,感受到作家写作时的心境、审美情趣,对作家的思想感情就有了比较准确的把握。

再如,我们学习话剧《雷雨》时,对鲁侍萍、周朴园相逢,鲁侍萍与周萍相见场面时潜台词的赏析,我们同样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置身其中,感悟人物语言、举止的复杂性,思考为什么鲁侍萍总是这样表里不一,欲言又止,对周朴园处处掩饰又处处暗示自己的身份;对周萍这个亲生儿子想认、又不能认、不原认这种种的矛盾心理。通过综合分析,我们就深知鲁侍萍深深的痛苦:她从前爱过的,也爱过她的人,如今形同仇敌,她深念的骨肉与她与也形同陌路人。这是何等悲惨的遭遇!

三、注重比较分析,提高文学作品赏析力

学习文学作品时,我们常引导学生学习“品读与探讨”及专题后的“积累与应用”以及一些注释性材料,使学生在课前对所学内容有个初步的了解。这当然是必要的。但也有不妥之处,学生容易对作品只有线性的认识,难以全面地了解作品。对此,我们引导学生学习阅读、分析、对比、判断,准确地理解作品,进而提高文学作品的赏析力。杜甫《宾至》、《有客》、《过客相寻》等待中,都写到待客吃饭,但表情达意各不相同。在《宾至》中,作者对来客敬而远之,写到吃饭,只用“百年粗粝腐儒餐”一笔带过;在《有客》和《过客相寻》中说,“自锄稀菜甲,小摘为情亲”、“挂壁移筐果,呼儿问煮鱼”,表现出待客亲切、礼貌,但又不够隆重、热烈,都只用一两句诗交代,而且没有提到饮酒。反转来再看《客至》中的待客描写,却不惜以半首诗的篇幅,具体展现了酒菜款待的场面,还出人料想地突出了邀邻助兴的细节,写得那样精彩细腻,语态传神,表现了诚挚、真率的友情。这首诗,把门前景,家常话,身边情,编织成富有情趣的生活场景,以它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显出特点,吸引着后代的读者。

参考文献:

[1]顾文霞.语文课堂中的有效课堂的创设[J].中学教学参考,2010,(34)

第9篇:荷塘月色赏析范文

那么如何进行有效的提问呢?我们如何使自己的问题设计激发学生的思考呢?在新课程背景下笔者曾经尝试有这样一种课堂教学思路:学生预习——学生提问——师生讨论——教师讲述,这种课堂教学思路在公开课中也曾经看过几次,但效果不是很好,什么原因呢?笔者以为可能有以下几个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有价值吗?学生的问题是否切中文章的要害?学生提出的问题与教师预设的问题一致吗?学生提出的问题假如比教师预设的问题更有价值,如何组织学生问题成为教学内容呢?一堂课45分钟,要落实这些问题,没有教师对文本的充分把握,没有教师对学生情况的充分把握,没有教师对课堂的灵活驾驭都是不可能的。十多年前,曾经听过魏书生先生上过这样的课,笔者当时奉为圭臬,然而现在想来,这样的教学过程似乎更有点表演性质,因为在真正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大多数的语文教师不是教学专家 ,不是特级教师,所以如果要上好一节让学生感到有收获的课,语文教师要做好问题设计,进行问题预设,来有效推进一节课课堂教学。

所以,笔者和同组老师尝试了这样一种教学思路:课前学生预习——课前学生提问——根据学生提问教师设问——课中师生讨论——教师讲述。下面,笔者以本校一位教师执教《荷塘月色》教学过程为例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在课堂教学之前,这位教师要求学生在阅读《荷塘月色》之后进行提问,然后教师对学生提问内容进行了归类整理,学生一共提出了以下6个问题:

①本文通过一系列景物的描写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②作者写“采莲”有什么意图?

③本文以写静景为主,为什么还要写到“最热闹”的时候?

④文中说“我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另一个世界”指什么?

⑤既然是题目是《荷塘月色》,作者为何要用很多笔墨写树?

⑥文中引用《西洲曲》的用意?

笔者以为一般在语文课上出现的问题按内容性质来分可分为三类:知识性问题——包括词语的音形意,文本的背景,作者的情况及语法修辞等内容;解读性问题——在文本解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关于文本内容及写作及写法特色的理解;探究性问题——在对文本的解读基本明晰之后,学生对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更深一层的认识和思考,或对文章观点的共鸣,或对其某些看法的质疑,或是基于文章的内容的拓展推论等。

从学生初期阅读文本后提出的问题来看,学生对于文本理解是比较粗浅的,而提出的问题之中,解读性的问题为①③④⑤⑥,探究性问题为②,知识性问题为⑤⑥,显然如果仅仅让学生掌握以上六个问题,教学目标很难达到,所以这位教师根据学生提问情况,根据自身对文本的了解,根据教学目标要求设计了以下一系列问题:

(根据背景音乐《月光曲》)问:荷、月是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意象,由荷、月你想到了什么样的诗句或美景?

作者直接写荷塘的是哪些段落?

荷塘世界由哪些景物构成?

先赏荷,分别写了荷的哪些部分?

作者为何能在夜间赏菏?

荷月不能分开,笼罩在月色之下,月光是通过哪些事物来写的?有何特点?

由荷写到月,作者特别提到叶、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写出了月的何种特点?

作者赏荷、赏月,难道还赏树吗?为何写树?

用两个词概括荷香月色图,作者在哪节又写了荷?

10、梁元帝的《采莲赋》写了少男少女哪些活动?在这幅采莲图中你读到了什么?

11、那荷塘世界的内在(灵魂)是什么?

12、置身于这样的世界,你觉得作者的情感是怎样的?

13、作者为何去荷塘寻找淡淡的快乐?

14、传统上很多文人在遭受苦闷时,寄托山水,你们知道有哪些人物?

15、难道朱自清真的感到不自由吗?

这位教师针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设计了15个问题,撇开问题设计的效果不说,教师设计的15个问题包涵了学生初期解读文本提出的6个问题,根据学生的提问这位教师设计的15个问题中解读性问题有11个,从第2问到第11问,教师带领学生领略了月色下的荷塘,荷塘中的月色;领略了作者所要表达的“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而第13问 “作者为何去荷塘寻找淡淡的快乐”?根据以上问题的解决后学生的理解是因为感到“不自由”,由此教师提到了作者朱自清生活情况及文本产生的背景,所以这应该是一个探究性问题。而学生忽略掉的其他知识性问题教师似乎也忽略掉了,所以在课后评议时,有的老师提出了关于文本中描写荷塘月色的内容中缺乏了对修辞手法的讨论,确实作为语文阅读教学中语言的运用也是需要考虑的。

而第11问“那荷塘世界的内在是什么?”,学生对于老师的提问感到无从下手,可能是问题的指向性不明确,所以,老师马上调整了问题的方向:这样的荷塘世界让你感受到了什么?学生回答是“自由”,其实就是解决了学生提出的第④问 “我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另一个世界”是一个“自由”的世界,是《采莲赋》中“无忧无虑”的世界,但是很可惜,教师没有涉及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