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陶瓷考察报告范文

陶瓷考察报告精选(九篇)

陶瓷考察报告

第1篇:陶瓷考察报告范文

中国早在8000年前便发明了制陶技术,是世界上最先烧造和使用陶器的国家之一。然而奇怪的是,直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前,中国却还没有一本像样的《中国陶瓷史》,近代流行在世界上的有关中国陶瓷方面的书籍大多数是欧洲人写的,上世纪30年代左右日本则成了研究中国陶瓷的中心。这不能不说是中国人的遗憾。

值得欣慰的是,这一空白如今已经被中国人自己填上了。自上世纪70年代起,中国有关方面便开始组织撰写陶瓷方面的书,陕西也出版了一系列的研究报告和书籍,而其中一个最重要的作者正是禚振西教授。2008年8月的一天,我来到了研究耀州窑的专家、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西北大学客座教授、耀州窑研究会名誉会长、耀州窑博物馆名誉馆长禚振西先生的家中。

被誉为20世纪陕西考古十大发现之一和中国百大考古发现之一的耀州窑遗址,位于陕西铜川市黄堡镇南侧,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早在唐代,这里就开始建窑烧瓷,宋代达到鼎盛时期,元末明初停烧,前后历经800多年。目前,已在原窑址上建起了一个规模宏大的耀州窑博物馆。这是目前我国挖掘面积最大、出土文物最多、工艺流程合理、序列化最强的古代陶瓷遗址,也是世界陶瓷遗址发掘之最。这一切都和禚振西先生有着密切的关系。

禚振西先生可是个大忙人,她基本上不住在西安,而是住在和她的生命息息相关的陶都――铜川市。那里是她事业起步的地方,也是她创造辉煌的地方。猛一见她我有些吃惊,一是没有想到是位女士,二是没有想到她已经70多岁了,不过她的心理年龄和精神状态非常年轻,身体也非常好,说起话来滔滔不绝。

禚先生是名副其实的“名人”,中央电视台《大家》栏目、《百科探秘》栏目都作过她的访谈节目,中央电视台《俗说文化》栏目还分4集介绍了她和古陶瓷,2007年中央电视台《鉴宝》栏目在陕西连续作了7场“寻宝”节目,她是在陕西聘请的两位专家之一。陕西卫视《天下宝物》也连续作了4期节目,系统介绍了她和陕西耀州瓷。其他还有许多电视台争相采访她,快成电视明星了。

不过对这些看起来很“风光”的事情她似乎并不太在意,大部分节目她自己都没有看过,连光盘也没有,一来没有时间,二来她对这种“名”早就淡漠了。她的目标,就是要再多出几本陶瓷方面的研究报告和书籍,给后人再留下一些东西。她的爱人杜葆仁先生也是陕西省考古所的研究员,夫妻二人曾在耀州窑遗址共同发掘了十几年,丈夫积劳成疾,因病去世。他在临终前专门对她交代:“但凡有条件的话,无论如何要把书出版出来。”她将这一份沉重的嘱托放在心的最深处。

考古工作者写书,可不是坐在家里闭门造车,而是要在田野里、在乡村里、在广阔的大地上去研究,去写作,这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

截至目前,禚先生已经出版的考古报告集有《唐代黄堡窑址》《五代黄堡窑址》《宋代耀州窑址》《立地坡、上店耀州窑址》《耀州窑瓷鉴定与鉴赏》《耀州窑瓷》(中文版和日文版),另外还主编和参与编写了十余本著作。其著作获得陕西省历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并两次获得陕西文博系统优秀成果一等奖,五次获得陕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两次获得三等奖。1997年,因其对中国古陶瓷研究的贡献突出,获得英国东方古陶瓷学会“希尔”金奖,她是获得该奖的第一位华人。

考古是个苦差事,提起他们当年的苦,那真有说不完的话题。禚先生告诉我说,她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吃苦。禚先生生在抗战时期,父亲母亲都毕业于北平艺专,父亲学画,母亲学音乐。抗战爆发,全家从山东流浪到大西北,出身于大家闺秀的母亲哪里受得了这般苦,不久就生病去世了。当时她只有3岁,却要帮助父亲照顾l岁的弟弟,所以从小就特别能干。1961年她毕业于西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分配到考古研究所工作,从实习员一直作到研究员、研究室主任。她还记得当年在考古现场有许多群众发议论:“不是说来了个大学生、专家教授吗?怎么和农民一样啊,这活比农民还苦啊!”

还在大学期间她就参加了考古挖掘工作。一次考古时发现了一个墓穴,因为尸体腐烂奇臭无比,戴上3层洒了香水的口罩都下不去,谁都不愿意下去。她喝了几口酒,咬牙下去了,整整一个多小时,清理出大量的古代文物。她的精神感动了在场的所有人。上世纪50年代耀州窑进行第一次发掘,挖出大量瓷片,她1961年大学毕业后分到了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很幸运地整理了这批瓷片,掌握了大量一手资料。第二年下田野发掘新石器时代遗址,在那里认识了她后来的先生杜葆仁,一个朴实能干的技术员,后来他们花5元钱办了一个简单的婚礼,开始了共同的生活和创业。

那时全国的考古工作都停了,他们不舍得停,没有钱雇民工就自己挖。她们每天要挑100担土,自己开荒种地,自己打窑洞,两人同甘共苦度过了60年代初的饥饿困难时期。时期,为了抓住难得的工作机会,她一咬牙把还没有断奶的孩子抱给街坊喂养,晚上实在想孩子了,12点时偷偷跑去门缝看,不到1岁的孩子不吃不睡,嘴里不停地叫着“妈妈”,她流着眼泪跑了回来。为了事业,她可以说牺牲了自己的全部个人生活,一个女同志,不容易啊!

1973年她作为领队,又一次发掘了黄堡耀州窑遗址,1974年发掘了玉华窑,这两个窑奠定了她耀州窑考古研究的基础。1976年,在的指示下,全国组织编写《中国陶瓷史》的写作班子,她是陕西编写组的组长。这又给她提供了一个好机会,她跑遍了全国20多个省市考察,几乎走遍了当时的所有博物馆和文物商店,积累掌握了大量的资料。

1981年,中国成立了古陶瓷研究会,禚先生是西北地区的理事,因为每年要开几次会,这又为她走南闯北考察提供了机会。在采访中,她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真是运气好啊!”我问她为什么身体这么好,她说“因为我从来不知道什么叫发愁”。看着这位受了一辈子苦,却没有抱怨只有感恩的考古工作者,我的心中充满了感动。

1984年,禚振西和她的先生杜葆仁第二次来到被誉为“十里窑场”的铜川市黄堡镇耀州窑遗址,开始第三次,也是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一次耀州窑发掘。那一年,耀州窑遗址被评为全省考古十大发现,全国考古百大发现,引起了海内外极大的关注。此时他们夫妻二人也把家搬到了那里,副部长廖井丹戏称他们是“夫妻店”,提议陕西省文物局通报表扬他们。

虽然1998年就退休了,但是她却似乎更加忙了,有几十个社会兼职和聘书。她还是享受国家特殊津贴的有突出贡献的专家,被评为陕西建国50年十大杰出妇女代表。

多年来,禚先生十分热心在社会上介绍宣传中国古陶瓷文化,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她就在全国各地办讲座,在西北大学举办的文博学习班系统讲授陶瓷知识,在《收藏界》《收藏》等杂志社及一些报社兼任专家顾问,面向社会进行咨询和鉴定工作,参加了许多义务学术宣传活动。用她的话说,就是希望通过她的宣讲,使中国古代陶瓷艺术能够走向社会、走向大众,让人们了解和认识古代陶瓷,由此传承中国文化,弘扬中国文化中的深刻内涵和博大精深。她的讲座因有丰富的工作生活经历,讲课内容深入浅出,生动,深刻,受到广泛的欢迎。

如今禚先生已经是名扬海内外的考古和陶瓷专家,多次应邀出国出境讲学,到过日本、英国、新加坡以及港、澳、台等地区。古稀之年仍然马不停蹄,退休后又发掘了三个窑场,其中“陈炉窑”被评为非物质文化,并获得“全国首届田野考古奖”三等奖,又出版了两本书,同时还有几本书正在写作中。更为可贵的是,退休之后,她自费考察全省的陶瓷窑址,已经走了40多个,写出了大量的调研报告。

这是一个在田野上唤醒生命、挖掘生命和抒写生命的女人,是一个把毕生精力都献给了中国考古和古陶瓷研究的学者,是为中国为陕西古代文化传承做出了很大贡献的劳动者。是的,现在她成了名人,成了“大家”,成了媒体追逐的对象,但这从来不是她的目标,这几十年来,她只知道默默地耕耘,默默地收获。正是这几十年的积累,换来了今天的辉煌,或许这就是“无心栽柳柳成荫”的注解吧!

第2篇:陶瓷考察报告范文

【关键词】陶瓷材料 变形 高温弯曲度 测试方法

【中图分类号】TM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8(b)-0186-02

1 测量陶瓷高温弯曲度的意义

陶瓷材料是采用特定的原料与配方,经过成型与高温烧结后制成的一大类无机非金属固体材料。陶瓷材料具备熔点高、耐高温、硬度高、耐磨损、耐腐蚀、化学稳定性好以及重量轻、弹性模量大、强度高等优良性能,并具有电、光、磁、力、声、热、化学和生物特性。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需要,陶瓷材料已超出传统日用瓷、艺术陈设瓷、建筑瓷、卫生瓷的领域向先进陶瓷方向发展。陶瓷材料所具备的绝缘性、铁电性、压电性、半导性、铁磁性、部分超导性等功能使其成为影响电子技术发展的举足轻重的关键材料;陶瓷材料所具有的耐高温、耐腐蚀、重量轻特性使其成为(热)结构材料的主要材料之一。陶瓷材料已从辅助材料发展成制造业的主要材料,在军工、工农业生产、交通、医疗、环保和机器人、生命与宇宙科学研究等领域广泛应用,并对电子技术、计算技术、空间技术、能源工程等新技术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当今,工业、能源、交通、空间技术等部门对结构陶瓷材料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各种陶瓷喷嘴、陶瓷密封圈、陶瓷刀具、陶瓷叶片、陶瓷柱塞等,除要求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耐高温性、耐腐蚀性和足够的机械强度等性能之外,还必须做成具有尺寸与加工精度要求的精密部件。由于陶瓷材料硬度高、脆性大,机械加工困难,在制备过程特别是在烧结时会收缩并产生不同程度变形,陶瓷材料的变形会直接影响到陶瓷制品的规整度与产品合格率,如何解决陶瓷材料的变形问题已显得十分紧迫与重要。

影响陶瓷材料变形的因素很多,必须对症下药才能解决。归纳起来陶瓷变形的原因可具体分为内外两大方面[1-3]:(一)内在原因:主要是在重力和热应力的作用下,由于造型的复杂性引起各部位受力与收缩不匀、而造成变形。重力的作用垂直向下,造成陶瓷的烧成收缩纵向大于横向,并使装窑烧成时重心偏离支撑点的器件,在高温热塑性的状态下产生弯曲变形。热应力则主要与制品的造型直接相关,制品比例尺寸、厚薄及形状的不均匀或不对称性,会产生温度梯度或收缩的不同,在制品的各个部位产生不同的热应力。(二)外部因素:①配方设计不当;②粉体(泥料)的颗粒度分布不合理;③成型、装窑操作不当;④干燥、烧成制度不合理;⑤造型设计不合理。

迄今为止,讨论与研究陶瓷材料变形问题的文章较多[4-6],但目前所说的陶瓷变形度是只针对陶瓷制品而言的,测量方法又随着制品种类而有很大差别。对广大陶瓷科研与教学人员来说,缺乏一种能针对陶瓷材料本身抵抗变形能力进行测量与评价的科学方法。近年来,我们参照日本长崎窑业技术中心的测试方法[7],在研究与实验过程中不断改进,对陶瓷材料的高温弯曲度进行测试与控制,为配方设计与工艺参数的制定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本文推荐两种简单实用的测试方法,可直观地分析、判断与评价陶瓷材料的高温弯曲度,为陶瓷材料的研究试验工作提供极大的帮助,也可为评价金属或高分子材料高温条件下抵抗变形的能力提供参考。

2 具体测试方法

2.1 陶瓷材料高温弯曲度的测试与计算,实验具体方案如下所述:

2.1.1 试样的制备

用石膏或金属模具采用注浆或压制的成型方法,将待测试料制成70×10×2.5mm的薄片状试样,干燥备用。

2.1.2 试样的烧成

如图1所示,将干燥后的试样小心地安插并固定在耐火泥的底座上,注意试样与底座水平面之间的角度为60度后,放入窑炉在预先设定的烧成条件下烧结。

2.1.3 高温弯曲度的测量与计算

量出烧成前后的H与h值,用下列公式计算高温弯曲度:

高温弯曲度(%)=(H-h)×100/H

2.2 生产现场管理用的测定方法

“1”所述方法可以准确、直观地测试出各种试样高温弯曲度的数值来评价各种陶瓷材料抵抗变形能力的大小。但由于试样安装时必须细致小心、费工费时、比较麻烦,操作人员之间造成的误差也相对较大。为了适应工厂现场管理的需要,特别设计了更简便易行的方法,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2.2.1 试样的制备

用石膏或金属模具采用注浆或压制的成型方法,将待测试料制成150×30×3mm的试样,干燥备用。

2.2.2 台架的制作

选用一块耐火砖(建议选用刚玉泡沫砖),按图2所示先切割成140×30×30mm的长方块,然后在侧面的上方间距100mm钻两个通孔,再插入两根小刚玉棒(70×3mm)。

2.2.3 试样的安装

为防止粘连,在上述干燥试样的底部涂少量氧化铝浆料后,按图2所示安放在氧化铝小棒上,放入窑炉在预先设定的烧成条件下烧结。

2.2.4 高温弯曲度的测量与评价

如图3所示,将烧成后的试样放在木板制成的架子上,测量出试样中心弯曲最低点的尺寸,即可对该种陶瓷材料的高温弯曲度进行评价。

2.3 经验交流

为保证测试数据的准确度,方便操作,并获得最佳的效果,通过多年的实践总结,我们得出一些经验,供大家参考:①必须防止试样干燥时发生变形,最好采用自然干燥的方式,并注意观察,经常翻身;②为便于操作,防止折断,可将试样先低温素烧;③安放试样时,除了保证倾斜角为60度之外,还要求插入深度一致,试样的露出部分长度以48mm为宜;④为更直观地观察与评价,可将多个试样(或与标准试样)并排安放在同一基座之上;⑤在烧成过程中要防止振动,避免试样移位。

参考文献

[1] 郭集开.陶瓷变形缺陷的生成原因及克服办法.广东建材.2006.3.

[2] 张万胜.日用陶瓷制品变形因素及克服措施.佛山陶瓷.2003.12.

[3] 赵存河.浅谈玻化仿古砖的变形问题.陶瓷.2006.6.

[4] 马向平,王书义,陈威等.金属陶瓷在高温下的变形规律.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7.2.

[5] 叶超群,严彪,徐政.高强度SiC陶瓷泡沫的变形特性.建筑材料学报.2006.5.

第3篇:陶瓷考察报告范文

本报讯(记者徐海星)在昨天结束的“儿童产品以及家居产品采购交易会”上,环球资源集团了最新的“中国供应商调查报告”。报告显示,80%的中国供应商计划在未来六个月提高出口售价,幅度高于上一次调查的59%,加幅为**年以来最高。

近半供应商出口以欧盟为主

据悉,此报告访问了711家中国供应商,涵盖多个高需求出口产品种类,包括眼镜、手袋、客厅家具、儿童家具等。

报告出版人区乃光表示,大中华地区生产商为了保持竞争力,在过去几年一直要自行承担成本上涨的影响,不过,由于受到原材料价格上升、人民币升值以及出口退税减少等因素影响,大部分生产商不得不提高产品售价。尽管出口价格提高,超过90%的受访供应商预期出口仍会增长,而且93%的供应商更表明将增加产能以应付市场需求。

区乃光披露,为了提高边际利润,接近一半的供应商将以欧盟为主要出口目的地,因当地消费者较注重质量而对售价不敏感。

采购会主办方环球资源集团首席运营官裴克为表示,“企业成本持续上升,供货商为了更好地巩固与零售商的关系,已主动介入设计环节,提升产品的附加值。”

至于涨价多少,零售商才能够接受呢?裴克为预计在10%的幅度内一般零售商可以接受,而另一家采购商也向记者坦承,产品涨价可以理解,但是价格不能涨得太离谱。

美泰也现身采购会

记者在昨天的采购会上还了解到,由于儿童用品市场的继续增长,儿童玩具的需求也在大幅上升,中国玩具产业开始渐渐复苏,很多供应商称恢复了出口的信心,而记者也在采购会上看到,一度在去年大规模召回中国玩具的美国最大玩具商美泰也现身采购会,不过美泰方面比较低调。

而深圳的一家玩具制造企业经理告诉记者,玩具出口美国市场依然面临比较多的困难,但是今年玩具产业恢复得比较好主要是因为俄罗斯、巴西的玩具需求增长非常快,使得国内很多玩具厂商看到新的“蛋糕”。

供应商考察报告(二)

为深入贯彻县***全委会议精神,大力推进市场开发建设,近期由县委副书记李树春同志带队,“滨北兰西经济带”办公室、榆林镇、康荣乡、兰西镇、北安粮库等相关单位组成商贸流通专项招商组,于8月18日—9月13日,对长春一汽集团、XX寿光蔬菜批发市场、武汉汉西建材批发市场,XX德阳建材批发市场、XX佛山陶瓷市场进行了定项招商考察。

现将考察学习和招商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赴武汉等地招商考察的基本情况

招商考察的实际效果。

此次招商考察采取市场考察与专项招商相结合的方式,重点围绕建材批发市场、果菜批发市场、汽车农机市场进行考察和招商,通过与长春一汽、上海大众、XX寿光蔬菜产业集团、XX恒大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等著名流通企业进行对接,推介了兰西的区位、资源、产业和政策优势,达到了交流信息、形成合作意向、学习借鉴其科学运作模式的目的和效果。

考察期间与长春一汽轿车销售公司达成了建设兰西解放商用汽车销售中心的意向,与XX寿光蔬菜汽运公司李国峰先生达成了蔬菜供应意向,与内蒙古公司签订了葵花供应合同,与成都签订了玉米加工设备合同。

寿光蔬菜、武汉建材、德阳建材、佛山陶瓷等专业市场建设的特点。

1、市场规模大。

建全国最大、做全国最大是四处专业市场的共同特征。

寿光蔬菜市场占地600亩,有3.2万平方米的交易大厅,8000平方米交易棚,7200平方米交易服务楼,5000平方米特菜专营区,2万平方米的外省市蔬菜交易中心,年成交蔬菜1.5亿公斤,交易额30多亿元,已经成为全国重要的蔬菜集散中心、价格形成中心和信息交流中心。

武汉汉西建材城,面积10多万平方米,分为板材、石材、钢材、陶瓷、洁具、灯具等30多个专业市场。

xx年,在市场规模、汇聚品牌、吞吐能力、经济效益等四个方面荣登全国同类市场榜首,xx年被授予“中国建材第一市场”称号。

XX德阳恒大国际装饰建材城由XX恒大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开发,于xx年6月奠基建设,总投资4亿元,占地400多亩,建筑面积20多万平方米,建成后可入驻商家1200多户。

XX佛山是全国最大的陶瓷基地和销售集散地,全国建筑陶瓷2/3的产品来自佛山,被誉为“中国陶瓷城”。

2、建设档次高。

坚持高标准规划,高水平管理,高效率运营,是四地专业市场建设的又一特色。

寿光蔬菜市场投资4000多万元建成了电子拍卖中心,交易流程实现了电子化。

汉西建材城形成了从仓储到运输、从配送到终端市场的“一条龙”物流集散渠道。

XX德阳恒大国际装饰建材城由中国建材流通行业的著名企业承建,其设计理念、建筑风格、整体功能均属国内一流。

佛山“中国陶瓷城”以完备的产品贸易中心、信息中心,仓储物流中心建设,实现了“买全国、卖世界”。

3、辐射能力强。

武汉等地以市场为牵动,带动相关配套产业跟进式发展,拉长了产业链条。

目前XX寿光蔬菜批发有限公司经过战略改组,市场体系延伸至华东、华北、东北等地,公司的业务规模和实力大幅度提高,产业龙头地位得到巩固和加强,实现了产地批发市场和销售地批发市场的直接对接。

汉西建材城拉动现代社区、交流与贸易、招商引资和配套产业长足发展,是一个“小政府、大社会”的典型。

佛山地区的建筑陶瓷业拉动和吸引了民营经济裂变发展,陶瓷企业由**年的180家增至目前的350家,年销售额达到150亿元。

二、招商考察的几点启示武汉等地商贸物流经济的发展已经走在了全国前列,有很多成型的经验值得学习借鉴。

相比较而言,我县商贸物流经济正处于原始资本积累和市场体系发育初级阶段。

突出表现为:有形市场建设滞后,市场规模小、吞吐能力弱、经济效益低;政策出台、机制制定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削弱了民间资本和社会游资的投资热情;对发展商贸物流经济宣传炒作的力度不够,载体不多,形式单一,广大干部群众对发展商贸物流经济认识还不到位,主动创业意识差,商品观念淡薄,抓机遇的能力不强,等等。

借鉴武汉等地的发展经验,主要给我们以下三点启示。

1、武汉等地干部群众思想解放程度值得学习借鉴。

武汉等地的干部群众不囿于传统思维和惯性思维的影响和束缚,敢于和善于突破陈规,看准的事情咬住不放,敢闯、敢试、敢为人先。

他们时时处处以发展为中心,以效益为根本,抓住广大民众想富盼富的迫切心理,以市兴场,以贸促工,贸工联动,带动和促进了民众思想更新、思路出新和方法创新,为农民走出土地进市场、走出农村进城市搭建了跳板和施展才华的平台。

几年来,兰西广大民众以树牢经营理念为载体解放思想、激活思想、统一思想,在培育市场意识,对接市场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

但是,以树牢经营理念到创新经营实践需要一个过程,缩短这个过程,把民众潜在的市场意识激发出来,就要认真学习武汉等地的做法,以促进民众思想解放为根本,在激活思想、达成共识上重点施力,调动发展主体合力推进商贸物流经济提速发展。

2、建设专业市场的做法值得学习借鉴。

武汉等地的发展经验告诉我们,开发和壮大优势产业、发展商贸物流经济的根本就是建设专业市场,以做强有形市场加速形成无形市场,以市场为载体,搭建信息、技术、人才平台,推进产业开发和商贸物流经济互动发展。

xx年以来,在亚麻产业发展上,我们坚持走营销拉动、加工扩张、原料支撑、科技长入的发展路子,把进入颓势的亚麻产业转化成了经济强势。

在这一过程中,以市场化手段运作的XX亚麻市场和宗正物流中心已经成为带动产业复兴发展的“龙头”。

尤其是成功举办两届亚麻编织品订货会和“首届中国亚麻节”后,兰西亚麻产品营销网络已经覆盖国内大中城市,亚麻编织品市场份额占国内80%,今年9月又被国家命名为“中国纺编织名城”,目前兰西已经具备了区域性亚麻行业中心的雏形。

取得这样的效果,得益于我们抓住了营销牵动这个关键。

因此,我们必须长期坚持“以贸促工”不动摇的做法,在“贸工立县”上实现重大突破。

武汉等地的做法,启示我们必须建设专业性强、规模大、管理水平高、辐射带动效果突出的各类专业大市场,以市场承载商流、物流、人流和资金流,以商兴业,以商活县。

要借鉴亚麻大市场的动作方式,促进专业市场建设向农畜产品交易、农机农资批发、建材批发、汽车超市、货运仓储等专业领域迈进,促进市场开发多元化。

3、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发展模式值得学习借鉴。

从一定意义上说,市场经济就是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老百姓经济。

第4篇:陶瓷考察报告范文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关节假体;陶瓷对陶瓷;综述

自1891年德国医生Themistocles Glück的首次尝试开始,人工髋关节置换已有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但直到1961年有现代髋关节置换之父美誉的英国外科医生Sir John Charnley[1]设计出了全新的金属股骨头与超高分子聚乙烯髋臼配合,创立了低摩擦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模式并应用于临床,才宣告髋关节置换时代的来临。目前,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是人工材料在人体应用最成功的典范之一。人工髋关节假体材料对髋关节手术的成功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假体负重界面之间相互作用所引起的后果是影响人工关节长期使用寿命的主要制约因素。为此,科研和医务工作者一直致力于寻求一种稳定持久的界面组合。

1 常用髋关节假体界面组合

金属对聚乙烯界面(metel on polyethylene,MoP) 这是全髋关节假体中最经典的一种。其具有低摩擦系数、耐化学腐蚀性、抗应力破裂以及重复应力作用下可较好地吸收能量等优点,在临床已应用多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广泛应用,但其摩损率高,长期使用后假体周围可产生磨损碎屑,其中70%~90%的碎屑为聚乙烯碎屑[2]。这些碎屑微粒在体内可产生不同程度巨噬细胞反应,导致骨质破坏,出现骨溶解[3]。而假体周围骨溶解是假体无菌性松动导致人工髋关节翻修最常见原因。

金属对金属界面(metal on metal,MoM) 金属材料具有强度高、韧性高、抗腐蚀性强等特点,符合髋关节置换假体特性需求。MoM界面最引人关注的问题就是其释放金属离子,引起患者血清金属离子浓度的明显升高[4]。金属离子可以随体液循环分布于全身各个组织器官,其中脑、肺、肝和脾被认为是金属离子聚集较多的部位[5]。如此高的金属离子浓度聚集在患者血清、重要器官以及假体周围, 其对人体的潜在危害不容忽视。2010年1月The Journal of Arthroplasty [6]发表编者按,对MoM假体所带来的安全问题以及当前临床上的大规模推广提出疑虑,并建议临床医师对MoM假体应当合理的选择和使用。

以上界面材料的种种不足,成为推动寻求更耐磨、生物相容性更好的生物材料的原动力。正是在这一背景下,生物陶瓷材料应运而生。

2 陶瓷对陶瓷界面(ceramic on ceramic,CoC)

陶瓷优秀的机械性能、生物学稳定性和液膜机制使它成为改善髋关节假体使用寿命的极佳材料。20世纪70年代,CoC开始应用于人工关节领域。法国外科医生Pierre Boutin[7]于1970年首次应用氧化铝陶瓷,德国医师Griss和Mittelmeier于1974年相继设计出全陶瓷界面的人工关节并应用于临床。

氧化铝陶瓷是目前最常用的陶瓷材料。以BioloxRforte为代表的第三代氧化铝陶瓷人工关节,硬度、机械强度都较前两代产品显著提高,假体断裂的发生率也降低到0.004%[8]。近10多年来氧化铝陶瓷人工髋关节在临床上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9],确立了陶瓷材料在髋关节假体中的地位。

近年研究出新型氧化铝基复合陶瓷,这种材料将氧化铝、氧化锆、氧化铬等结合在一起,其生物相容性及耐磨损性等性能更优异,材料强度、韧性均较氧化铝和氧化锆也更大,这就是第四代陶瓷人工关节的材料。

2.1特点及优势 陶瓷材料应用于THA,最重要的是由于其优越的摩擦性能和较低的磨损率。陶瓷材料的离子结构可以吸引带极性的液体,使之均匀地覆盖在陶瓷的表面,有利于形成流体薄膜效果,减少假体之间的摩擦。Lusty等[10]报告283例髋关节行第三代 CoC置换,其7年在位率为 99%,陶瓷头的磨损率为0.2mm3。Lewis等[11]通过对30例CoC长达10年的对比观察显示,其磨损率仅为 0.02mm/y。陶瓷材料非常坚硬, 其硬度仅次于金刚石, 远高于钴铬合金和钛合金等金属材料, 因此陶瓷制成的部件不易被划伤。陶瓷为生物惰性材料,化学键稳定,组织学反应低,无腐蚀性,陶瓷颗粒对组织的刺激也较金属颗粒小;磨损时产生颗粒小,组织反应小,所以陶瓷关节可有效的减轻骨溶解。Murphy 等[12]通过对155例174髋 2~9年(平均4.3年)的随访,进行 X 线评估,无骨溶解现象发生。

2.2临床结果 早期陶瓷存在材料本身的特性、假体设计和固定方式的缺陷,但随着陶瓷特性、假体固定方式的改进,陶瓷关节的生存率得到了明显改善。一项多中心前瞻性随机研究显示,17年时的假体存留率,CoC为96.8%,而MoP 为91.3%(P=0.0046),CoC关节没有发现骨溶解,而MoP 关节骨溶解的发生率为17.6%[13]。 Schroder 等[14]报道了364例 (436髋) CoC置换的随访研究,在平均3年的随访过程中98%的患者未进行翻修,1.1%的患者因脱位而进行翻修,0.53%的患者因假体周围骨折进行翻修,末次随访的平均 Harris 评分为94.4。Chang 等[15]通过对142 个应用陶瓷磨损界面进行翻修的髋关节进行平均 5.4 年的随访发现,末次随访的 Harris 平均评分为 91.3 分,虽然有6例出现了较轻微的并发症(3例异位骨化,2例脱位,2例发生感染),但无再次翻修、透亮线、臼杯的移位以及骨溶解等。Yeung等[16]报道了一组283例患者301髋采用第三代CoC假体置换术后10年的随访,其研究结果显示:与术后5年时相比,术后10年时该组病例无新的翻修病例出现;平均HHS评分为94分;以任何原因进行的翻修为终点,假体生存率为98%。如将所有术后失访病例都认定为失败并需要进行翻修处理,术后10年时假体生存率仍然高达89%。

2.3相关问题

2.3.1假体碎裂 与陶瓷高强度优势伴随出现的一个固有特点是脆性,脆性使得裂纹在陶瓷材料中较易扩展,这也是陶瓷材料在人工关节应用中最受关注的问题。近年来随着生产工艺的改进,假体设计日趋合理以及操作技术的提高,当代陶瓷假体的破碎率已明显降低。Capello等[17]对 194例患者经过30个月的随访,无一例出现内衬碎裂。Takata 等[18]报告,通过对 356 例(419 髋)陶瓷全髋关节置换患者4年的随访,仅1例肥胖患者出现陶瓷股骨头碎裂。Garino 等[19]指出,德国CeramTec公司 2000~2005 年出品的人工陶瓷关节部件共计 1984949 件,根据临床回访报告,体内陶瓷部件碎裂率为0.02%,而且 32mm 球头比 28mm 的要低;并且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全髋关节置换中氧化铝陶瓷部件的碎裂率是罕见的,在术后短时间内发生率仅为0.02%;陶瓷碎裂主要与意外事件,如创伤、错配等相关。Park等[20]系统研究357例"三明治"(陶瓷球头对陶瓷-聚乙烯-金属髋臼)式陶瓷人工关节假体,发现陶瓷破损6例(1.7%),其中包括2例陶瓷头破损,4例臼衬破损,其认为"三明治"式陶瓷假体中球头一内衬反复冲击,使两种不同弹性模量的材质产生应力,聚乙烯不断磨耗,股骨柄撞击臼缘,导致球头、臼衬破损率提高,进而不可避免地出现各种并发症以致置换失败。鉴于"三明治"式陶瓷关节较高的破损率,目前多使用单纯的陶瓷对陶瓷人工关节假体。

2.3.2关节异响 随着CoC全髋关节置换应用的增多,术后的异响(squeaking)越来越多的受到大家的关注。但其不仅仅发生在CoC界面,在其他硬对硬界面也有发生[21]。异响的出现通常不伴有疼痛及功能异常,对大多数患者的满意度及 Harris评分影响不大。据Jarrett等[22]报告,在2003~2005年手术的131例人工陶瓷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访1年以上,有14例(10.7%)曾出现过异响,其中有10例症状随后消失,仅有l例因异响较严重而行人工关节翻修术。 Sexton等[21]报道了2406 例CoC关节置换,平均随访 10.6 年的异响发生率为 3.1% ,从术后到第一次发现异响的平均时间为40个月(1~96个月) ,在发生异响的患者中有15%的患者在平均随访9.5 (4.1~13.3)年异响消失。目前对异响出现的原因尚未清楚, 但普遍认为是多个因素的作用的结果, 主要可能是由于髋臼置入的位置不良导致边缘负荷,陶瓷杯边缘负重及头臼间的条纹磨损造成的,也可能是"微分离(micro-separation)"引起撞击的缘故[23]。总之,异响发生的确切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但正确的臼杯位置和恰当的软组织张力能减少或预防关节异响发生。

2.3.3脱位 由于陶瓷球头大小的限制,有发生关节脱位的风险。Mai等[24]报告336例陶瓷对陶瓷人工关节置换病例中(1997~2005年),有2例发生脱位,且都为术后1年内,进行闭式复位后未再次脱位。而后随着关节置换术中采用更大直径的陶瓷头,临床上减少或避免了脱位发生。临床研究表明,使用32mm或36 mm的大直径球头可明显降低脱位风险。Zagra等[25]进行一项为期两年的随机对照、前瞻性研究发现,相对于28mm的球头(共151例,7例脱位,占4.64%),使用36mm球头发生脱位风险显著降低(共225例,2例脱位,占0.88%)。这表明大直径球头可进一步增大关节活动度,降低关节脱位风险,提高陶瓷关节假体的耐用性和安全性。

2.4第四代陶瓷的革新 现在,陶瓷材料已发展到第四代,除了具有更高的生物相容性之外,在硬度、、韧性和抗磨损性能上带来了革命性的突破[26]。其不但具有极强的抗碎裂性能,而且有极高的抗断裂韧性。实验室研究显示,在第四代陶瓷关节面,条状磨损(stripe wear)发生率比第三代陶瓷关节假体明显减少[27]。通过对破损的第四代陶瓷BioloxRdelta球头进一步研究发现该条状磨损面的粗糙度仅为55nm,低于正常金属球头和同类假体的表面粗糙度[28]。2007年的报告显示在2003~2007年间置入的6500个内衬未发现有碎裂的发生[29]。据Chevalier等[30]报告,法国在过去几年,已有250000多例delta陶瓷人工关节相继用于临床。有学者对第四代陶瓷假体随访6年,65000个球头和40 000个植入物均未发现破损[31]。

在第三代及其之前的陶瓷内衬,因为陶瓷本身强度的限制,必须保证有足够的厚度,这样就限定的陶瓷球头的大小。而过小的球头不仅增大了磨损,并且有脱位及破碎的风险。随着第四代陶瓷的出现,这个问题得到了消除。如果选择第四代陶瓷会减少碎裂的发生,并且因为其强度大,内衬可以做得更薄,这样就可以使用32mm或 36mm大直径球头, 从而减少撞击及关节面的磨损;同时降低了置换后关节脱位的发生率,提高了置换后髋关节的稳定性,增加了关节的活动范围,有利于患者置换后关节功能的康复。研究表明:当股骨头假体直径超过32mm时,就可以消除假体组件间的碰撞,防止出现假体破碎[32]。

3 结语

经过40多年的发展,不论是陶瓷的特性,还是部件的固定方式都得到了显著改善,CoC已成为全髋关节置换领域主要的关节界面选择之一。CoC界面具有磨损率低、长期应用后不易导致骨溶解及更适于年轻和活动量大患者的优势已得到全球骨科界认同。第四代CoC组合是目前最有前途的关节界面,基本消除了假体磨损、破碎、松动、免疫反应等长期困扰的人工关节问题,可能成为未来髋关节置换的首选。CoC假体将会成为新一代具有历史意义的人工关节,其作为关节界面材料在关节置换领域的应用前景将十分广阔。

参考文献:

[1]Charnley J. Arthroplasty of the hip: a new operation. Lancet. 1961;1:1129-32.

[2]Sim FH. AAOS Instructional Course Lectures,2000.Vol.50[M].Rosemont:American Academy of Orthopaedic Surgeons,2000:71-82.

[3]Hukkanen M, Corbett SA, Batten J, et al. Aseptic loosening of total hip replacement.J Bone Joint Surg Br. 1997 May;79(3):467-74.

[4]Sauv P, Mountney J, Khan T, et al. Metalion levels after metal-on-metal ring total hip repl acement:a 30-year follow-up study[ J] .J Bone Joint Surg Br , 2007, 5:586- 590.

[5]Urban RM, Tomlinson MJ, Hall DJ, et al. Accumulation in liver and spleen of metal particles generated at nonbearing surfaces in hip arthroplasty[J]. J Arthroplasty,2004, 3 : 94- 101.

[6]Crawford R, Ranawat CS, Rothman. RH. Metal on Metal: Is It Worth the Risk? The Journal of Arthroplasty Volume 25, Issue 1, January 2010, Pages 1-2

[7]Boutin P. Total arthroplasty of the hip by fritted aluminum prosthesis. Experimental study and 1st clinical applications. Rev Chir Orthop Reparatrice Appar Mot. 1972;58:229-46.

[8]Mehmcod S,Riyaz JH,Pandit H. Review of ceramic-on-ceramic total hip arthroplasty. J Surg Ortho Adv,2008,17(1):45-50.

[9]Ha YC, Koo KH, Jeong ST, et al. Cementless alumina-on-alumina total hip arthroplasty in patients younger than 50 years: a 5 -year minimum follow-up study[J]. J Arthroplasty, 2007, 22( 2) :184 -188.

[10]Lusty PJ, Tai CC, Sew-Hoy RP, et al. Third-generation alumina-on-alumina ceramic bearings in cementess total hip arthroplasty[J]. J Bone Joint Surg Am , 2007, 89(12) , 2676 -2683.

[11]Lewis PM, Al-Belooshi A, Olsen M, et al. Prospective randomized trial comparing alumina ceramic-on-ceramic with ceramic-on-conventional polyethylene bearings in total hip arthroplasty [J]. Arthroplasty 2010 25(3):392-397.

[12]Murphy SB, Ecker TM, Tannast M. Two-to 9-year clinical resultsof alumina ceramic-on-ceramic THA [J]. Clin Orthop Relat Res 2006 453 97-102.

[13]D'Antoniio JA. Alumina ceramic bearings for total hip arthroplasty:minimum 10-year follow-up 2011.

[14]Schroder D, Bornstein L, Bostrom MP, et al. Ceramic-on-ceramic total hip arthroplasty: incidence of instability and noise[J]. Clin Orthop Relat Res 2011 469(2):437-342.

[15]Chang JD, Kamdar R, Yoo JH, et al. Third-generation ceramic-on-ceramic bearing surfaces in revision total hip arthroplasty [J].Arthroplasty 2009 24(8):1231-1235.

[16]Yeung E, Bott PT, Chana R, et al. Mid-Term Results of Third-Generation Alumina-on-Alumina Ceramic Bearings in Cementless Total Hip Arthroplasty: A Ten-Year Minimum Follow-up. J Bone Joint Surg Am, 2012 Jan 18;94(2):138-144. doi: 10.2106/JBJS.J.00331.

[17]Capello WN, Dantonio JA, Feinberg JR, et al. Alternative bearing surfaces: alumina ceramic bearings for total hip arthroplasty. Instr Course Lect 2005;54:171-176.

[18]Takata ET, Basile R, Albertoni WM. Experiences with Bicontact ceramic-ceramic total hip arthroplasty. Z Orthop Unfall 2007;145 Suppl 1:S25-S28.

[19]Garino J, Rahman MN, Bal BS. The reliability of modern aluminum bearings in total hip arthroplasty [ J ] . 2006, 17 ( 3 ) :113 -119.

[20]Park YS, Hwang SK, Choy WS, et al.Ceramic failure after total hip arthroplasty with an alumina-on-alumina bearing. J Bone Joint Surg(Am),2006,88(4):780-787.

[21]Sexton SA,Yeung E,Jackson MP,et al. The role of patient factors and implant position in squeaking of ceramic-on-ceramic total hip replacements[J]. J Bone Joint Surg(Br) 2011 93(4):439-442.

[22]Jarrett CA,Banawat AS,Bruzzone M,et al.The squeaking hip:a phenomenon of ceramic-on-ceramic total hip arthroplasty.J BoneJoint surg(Am),2009,91(6):1344-1349.

[23]Walter WL, O'Toole GC, Walter MK, et al, Squeaking in Ceramic-on-Ceramic Hips: The Im- portance of Acetabular Component Orientation [J] . J Arthroplasty, 2007, 22 ( 4 ) : 496 -503.

[24]Mai IL, Hardwiek ME, Walker RH, et al. Early dislocation rate in ceramic-on-ceramic total hip arthroplasty.HSS J,2008.4(1):10-13.

[25]Zagra L, Giaeometti Ceroni R, Corbella M. THA Ceramic-Ceramic Coupling: The Evaluation of the Dislocation Rate with Bigger Heads.Bioceramics in Joint Arthroplasty Ceramics in Orthopaedics,2004, pp 163-169.

[26]Wang W, Ouyang Y, Poh CK, et al. Orthopaedic implant technology: biomaterials from past to future. Ann Acad Med Singapore.2011;40(5):237-238.

[27]Chevalier J, Cales B, Drouin JM, Low-temperature aging of Y-TZP ceramics.J Am Ceram Soc,1999,82(8):2150-2154.

[28]Walter WL, Insley GM, Walter WK, et al. Edge loading in third generation alumina ceramic-on- ceramic bearings:stripe wear. J Arthroplasty,2004,19(4):402-413.

[29]Masson B. Emergence of the alumina matrix composite in total hip arthroplasty[J]. Orthop 2009 33(2):359- 63.

[30]Chevalier J, Crandjean S, Kuntz M, et al. On the kinetics and impact of tetragonal to monoclinie transformation in an alumina/zirconia composite for arthroplasty applications. Biomaterials,2009,30(29):5279·5282.

第5篇:陶瓷考察报告范文

正是在这个令人神往的地方,人们发现了一个烧制历史长达千年的古代瓷窑——会理窑。

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来自四川文物考古部门、大专院校的两代专家学者唐昌朴、魏达议、罗明遥、吴时敏、黄承宗五位先生,曾分别多次到今西昌地区进行考古调查,发现在西昌有唐宋陶瓷窑址遗存,会理有宋、元、明、清陶瓷窑址遗存,冕宁有元、明、清的陶瓷窑址遗存,在上述遗存地层中发现了数量比较多的“土青花“瓷碗。近年来攀枝花大学讲师何霞女士亦多次去会理调查或考察,并在古窑址试掘。

上述专家、学者和专业人士事后都分别在文博书刊上发表了论文。笔者研读了他们的论文,发现其有三个共同的观点:

1.会理古窑址始烧于宋代,最迟在元代就开始烧制青花瓷器。

2.会理元明青花瓷器无论是原材料的采用、工艺技术特点,还是产品最终的形态,都与云南体系(玉溪窑、建水窑等)的元明青花瓷器具有突出的共性,可视为一个窑系。

3.会理青花瓷器的工艺技术来源于邛窑的釉下彩,是邛窑工匠被掳南迁的直接结果。

例如:

西南师范学院历史系教授唐昌朴先生在1982年6月对会理瓷窑(鹿厂窑)遗址进行考察后认为:“……其窑的建造时代是在宋末元初。”

四川文博考古界老专家魏达议、罗明遥、吴时敏在考察后撰写的《论会理元代青花瓷窑》一文中论述道:

“我国陶瓷发展史釉下三彩的运用,1983年在四川成都青羊宫隋、唐窑址内已有发现,唐代长沙窑和四川邛崃县的十方堂窑以及其他邛窑系都已广泛运用,这种釉下三彩的技术已为大家所公认是青花釉下彩瓷的技术基础。宋代尤其是南宋,成都琉璃厂窑就发展为划花填彩和绘三彩的所谓‘宋三彩’的釉上彩技术。因而釉下彩技术,可能由成都地区南传到会理为鹿厂窑所继承发展为釉下青花。如若此推论可靠,则鹿厂窑宋、元青花就是运用当地原料并继承发展成都青羊宫窑隋、唐釉下三彩技术而创烧出来的新产品。”

“湖田窑不是青花瓷的创烧者,而玉溪窑又晚于(会理)鹿厂窑,故鹿厂窑在青花瓷的创烧史上应占有一定的地位。”

三位先生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在其考察报告中指出:“1973年云南禄丰元代晚期火葬墓出土的一件青釉青花玉壶春瓶,是玉溪窑的产品,其所绘鱼藻纹图案的绘法粗放自由,与鹿厂窑元代灰白釉下青花的绘法完全相同,因此他们之间可能有继承关系。”

无独有偶,最近笔者在收集、整理有关四川古代陶瓷研究论文的过程中,有幸读到攀枝花大学讲师何霞女士的论文《四川会理古陶瓷窑口归属的分析》一文,何女士曾多次去会理地区实地考察,她认为会理铁厂的抱母鸡坡古瓷窑的年代应比鹿厂古瓷窑更早。在那里,她发现了“原始青花的陶瓷残片”……其色泽与玉溪窑青花中使用“珠明料”的瓷器相似。

何女士在论文中引用了故宫博物院资深研究员、著名陶瓷老专家耿宝昌先生的话:“云南的青花瓷在着色上色彩比较暗,灰,釉色泛黄,花纹多呈现青黑色。”她认为:“会理原始青花就具以上特点且颜色更深,应早于玉溪窑青花。”

她解释道:会理窑青花碗内底的支钉痕迹,是运用耐火材料做成的蚕豆大小的颗粒状支钉垫烧形成的,“与玉溪窑青花的烧制方法完全一样”。

她感慨地说:”通过对上述窑址的考古发掘和调查,人们直接感受到了邛窑工艺对上述地区的影响。”

会理元明青花瓷器的胎体呈浅灰色,胎质较细腻;釉面呈豆青色或灰白色或黄土色;普遍开“小块冰裂纹”,青花发色呈“灰蓝色”、“灰黑色”、“青蓝色”、“青黑色”等,深黑为早期产品,淡蓝者为晚期产品。绘画手法分涂划和雕皮印刷两种:涂划线条粗放随意潇洒,雕皮印刷则图案整齐划一。雕皮印刷为主要的装饰手法。图案多为树叶或朵花,或无花卉,只有青花的圈记。厚沿外卷,弧腹或折腹,厚底,无匣钵,只有少量垫饼,用于烧制大件器物,盘、钵、碟皆为涩圈叠烧。所用青花颜料则是当地土产青料。装烧方法多为涩圈重叠和支钉垫烧,故多数瓷碗内底有一圈无釉涩圈或五至六个支钉痕迹。

多年来,按照专家的指引,笔者出于学习、研究的需要,也陆续收藏了一些会理的青花瓷器,在此发图与方家交流、探讨。

朵花纹碗(图1-1),元代,支钉垫烧,土黄色釉,青花色深,发黑,简笔弯钩状花瓣。这只碗的花瓣画法与南海出水元代青花碗(图1-2,图1-3)雷同。

青花盖罐(图2-1),豆青釉,有细冰裂纹片,灰蓝色青花,彩绘“福”字、“春”字。这只青花盖罐带八思巴文草书“福”字的写法,与传统汉字草书“福”字的写法绝然不同;变形花草形的“春”字,与邛窑酒罐上的“春”(图2-2)字一脉相传。

青花团花纹罐(图3),灰白釉,有微细冰裂纹片,青花呈色灰蓝,雕皮印刷朵花。

第6篇:陶瓷考察报告范文

2011年8月23日,“富平古窑区陶瓷标本观摩研讨会”在富平陶艺村会议大厅隆重召开。国际陶艺家学会主席珍妮特・曼斯菲尔德,土耳其斯托科皇家博物馆馆长班立・约瑟夫,国际陶艺家学会亚太执委许以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央美院陶瓷系顾问关宝琮,故宫博物院研究员、中国陶瓷研究会副会长李辉柄,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文物鉴定专家耿东升,首都博物馆研究员、北京市文物鉴定中心主任委员王春城,浙江大学文物保护与鉴定研究中心主任、研究生导师周少华,陕西省民间博物馆协会秘书长高玉书,《收藏界》杂志专家委员会专家王长启、王兰芳等三十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观摩研讨会。研讨会还特意邀请了内蒙古明博草原文化博物馆馆长张明博、河南豫东古陶瓷博物馆馆长菅传义,让专家和行家共聚一堂,共同探讨和研究富平古瓷片之谜。

出席研讨会的专家学者和行家不仅在陶艺村标本室参观了大量的陶瓷标本,而且还亲临陶瓷片遗存现场进行实地考察。观摩考察后,与会专家学者发表了不同的观点和意见,择要刊登如下。

徐都锋(富陶集团董事长、高级工艺师):富平古窑区的发现很偶然,但也在情理之中,因为富平有这么好的制瓷原料,我们陕西黄土地上有这么深厚的陶瓷文化。这三年来,我们通过与富平古窑区陶瓷片的接触,再结合历史文献以及专家学者这些年来的论文和学术报告,对中国古陶瓷的研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学习,发现了不少的问题和谜团。我们希望通过这次观摩研讨会,能够和各位专家学者建立起长期的关系,共同探讨和理顺这些问题和谜团。同时,我们在探索和发现的过程中,也有自己的一些见解和看法,这次一并讲出来,不对的地方还请各位专家学者指正,我们虚心接受。这个问题我们仅仅接触了三年,面对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我们显得非常渺小。我个人大家也清楚,严格地讲是初中毕业小学文化程度,接触陶瓷行业虽然有三十多年了,但从各个方面,我感觉作研究还是不太适应。但是历史往往有时在冥冥中就注定了,它将我推进了这个陶瓷圈,而且我也对陶瓷由衷地喜欢和热爱。我给自己的定位就是搭建陶瓷文化交流平台,让大家共同来探讨研究。

关宝琮(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中央美院陶瓷系顾问):鼎州窑在历史上是有记载的,可以说一直被专家定为,各种说法不一。古人说“鼎州窑次”,就是排到第二,可这个第二到底在哪里?东西是什么样子?面目到底如何?许多专家写的书我都详细看了,唯独鼎州窑这一栏给“漏掉”了。所以说如果有这个可能的话,这又是一个惊喜的发现。

李辉柄(故宫博物院研究员、中国陶瓷研究会副会长):据我几十年对窑址的调查和考古工作,只要有窑的地方,窑具是非常多的,在很远甚至于几公里的地方都能找到窑具。可是咱们这里,就目前所看到的东西,恐怕不足以说明是个窑。一般来讲,堆积层里有瓷片,也有窑具,窑具是比较多的,和瓷片放在一起,但是窑具是占绝大多数的,没有窑具,如支钉、匣钵等等烧窑所用的工具,就不足以说明它是窑址。

下午看到这些标本和基本完整的器物让我大开眼界。这个白瓷肯定不是定窑,定窑在五代以前是白中泛青,五代以后是发黄的。定窑的底有的带“官”字款,圈足有沙粒粘在上面,而这批白瓷,底足没有沙粒。这个白瓷也不同于邢窑,因为唐代的邢窑也是白中泛青,它的器型不像这个白瓷有底纹啊、刻花呀那么漂亮。这些标本自有特色,尽管现在窑还没有发现,有待于研究,有待于调查,但是它不同于定窑,有别于邢窑,而这么精致的瓷片又不同于景德镇窑。

周少华(浙江大学文物保护于鉴定研究中心主任、研究生导师、教授):富平这个地方在陶瓷史上好像也没那位大家、专家提到过,富平有这么多瓷片,真的不知道。召开这样的研讨会意义非常深远。

从研究的角度我想提几个建议。第一个建议就是古窑区的定性。我们今天看了以后找到了一大堆的证据,但还有很多证据有待于继续找,特别是窑址、窑具、废品的堆积层,这些能说明古窑址的地层要找到很难。我建议徐总邀请有考古资格的人来或有关部门做一些考古调查、发掘和探究,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证明我们这个古窑区历史的真实面貌。第二个建议,拿一些典型的宝贝做一些科学的实验,特别是断代断源的研究。比如说拿一些很新的、很典型的,唐也好,南北朝也好,或者是南宋啊,北宋啊,金啊,辽啊,这些都可以做一些热释光测试,国内、英国都可以做,新旧是可以区分的,唐宋元明清就可以排列了。其次是断源,可以做一些X荧光检测,常量元素、微量元素都可以做,现在我们国内一些单位都在做,可以选一些典型的瓷片做分析,这些分析对断源是有用的。第三个建议是可以邀请一些有兴趣的考古部门,从文物学的角度上来给它分分类,然后看定窑有什么典型特征,邢窑有什么典型特征,耀州窑有什么典型特征,鼎州窑又是怎么样的,柴窑又是怎么样的,分类一排,年代大体上会有一个定性。至于你一定要说什么富平鼎州窑、富平耀州窑这个不重要,风格是风格,产地是产地,用不着去争一个什么,大家研究完自然会有一个结论。

王春城(首都博物馆研究员、北京市文物鉴定中心主任委员):我觉得徐总这三年来应该说他的日子真的不好过,就如同我们今天开会一样,通过观摩、现场的考察,想找一个结论也是很难的。我们既观摩,又要去研究,还要去讨论,观摩以后这信息量太大了,非常之丰富。同时,我们也有遗憾,遗憾在哪儿呢,我们没有发现更多的、更丰富的、大量的窑具的堆积,包括一座能够有强有力证明的陶瓷窑,包括生产工艺中的作坊遗址,这些我们都没有看到。在没有这些证据的情况下为什么出现了这么丰富的瓷片,这又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怎么解释?这么多丰富的瓷片,既有青瓷,又有白瓷。这种白瓷是非常罕见的,窑址没有发现,这有待于探讨。富平这次发现的这么多文化堆积层,应该说揭开了富平历史文化面纱的一角,更丰富、更精彩的内容还在后面,我们会期待的。

耿东升(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文物鉴定专家):首先,下午观摩这种东西之后,有两点感受:一个是量大,一个是质美。有些东西都是以前没有看到过的。其二,想提点小的建议吧。现在已经整理了一部分东西了,还需要再进一步整理出书,需要更多的人认识,这一点也很重要,还希望大家各方面的都来支持。最后,探讨鼎州窑需要面再宽阔一些,需要结合文献,探讨鼎州窑、柴窑、耀州窑的关系还需要做很多工作。

班立・约瑟夫(土耳其斯托科皇家博物馆):中国的陶瓷在土耳其展开宣传已经近十个年头了。今天的参观使我明白了一件事情,在这个领域里有一个很深厚的背景和文化值得研究,瓷器釉有多厚,瓷胎有多厚,我也是有一些研究的。陶瓷其实也是一个很广泛的贸易领域中的一项,这个陶瓷它是在很深远的背景下。我们目前所研究的陶瓷有1200件青花瓷和白陶,这些陶瓷在土耳其也是在饭桌上经常用到的东西,比如这个盖子,土耳其的制造工艺是在上面加一些银或者铜。我认为从现在到未来大概四十年的时间,陶瓷这个行业会得到一个很好的发展,在中国这个陶瓷区域里面会产生一个很大的反响,我也希望在陶瓷研究方面能够为富平陶艺村提供必要的帮助。

王长启(《收藏界》杂志社专家):从这里发现的这些瓷片特点看,我认为具备了窑区明显的特征。

第7篇:陶瓷考察报告范文

1980年11月29日14时,时任高安市博物馆馆长的刘裕黑,正在办公室鉴定一件刚刚出土的文物,办公桌上的电话突然响了。“我是江西第二机电厂书记周则胜(一名老红军),小刘你赶快过来,我厂民工挖柱基时,在地下发现了很多瓷器,我估计是文物,你过来看看。”听完,刘裕黑立即回复马上前往。

踏着自行车的刘裕黑和博物馆工作人员,一路飞驰地来到建设工地,许多人已在现场围观。刘裕黑拨开人群,直达动土点,发现周围已散落许多青瓷片、锡皮残片。刘裕黑赶紧跳下坑查看,许多大件瓷器刚刚露出表面。

当时,还有8个民工正在挥动锄头往下挖掘,见此情景,刘裕黑大声叫道:“我是博物馆馆长,请大家停止锄挖。”一方面担心民工挖坏地下瓷器,一方面担心瓷器出土后造成哄抢。刘裕黑说完之后,立即用身体挡住窖藏点,并立即请周则胜派人协助保护现场。不久,另一位考古专家熊琳也赶到了现场。

时间一晃,就到了16时,很快就要入夜,刘裕黑立即请求周则胜接线装电,决定连夜清理发掘,抢救文物。考古人员按出土文物的先后,一件一件地编号登记。期间,大家忘记了工作的疲劳,没有一人看过钟表。直到刘裕黑稍微停顿,伸腰舒展身体时,才发现天边已露曙光。

“当时清理完毕,拍了现场照片后,我们就把文物运回了馆内。现在想来,多亏了周书记那个电话,救了一批国宝。”刘裕黑说。

意外收获,男子送回一件“元青花”

据了解,挖掘文物一事十分紧急,未能及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刘裕黑他们当时不便求援于省里与国家的文物专家鉴定。所以把文物运回博物馆之后,刘裕黑和熊琳两人只得查找资料进行自测对比鉴定。12月1日8时,熊琳突然激动地指着文献图片给刘裕黑看:“这批文物的形制、釉色、纹饰与文献上的一模一样,是元代的青花瓷。”

刘裕黑当时激动不已,“心都快蹦出来了!”因为“元青花”在当时来说,全世界出土的数量不足200件,釉里红瓷更属少见,不足20件。而高安出土的“元青花”有19件,釉里红4件,其品种、质量均属世界之最。尤其是出土的“元青花诗文高足杯”,全器整体画面笔触清晰,线条流畅,内底书法一气呵成,在已经出土的元代青花瓷中实属罕见珍品,仅此一件,显得弥足珍贵。

刘裕黑很快就决定向县委书记报告此事,以求政府出动警力,加强国宝的安保工作。

期间,还发生了一段“小插曲”。12月19日傍晚,一名30多岁的男子找到刘裕黑,自称家住高安上湖珠湖村,挖墙基时得了一件文物,想请刘裕黑鉴定之后卖给国家。

刚接过东西,刘裕黑就惊呆了。手中的白瓷大碗与窖藏出土的大批青花瓷器极其相似。刘裕黑产生了怀疑:“这件瓷器并非珠湖村出土,是江二电发掘的瓷器窖藏其中的一件,你是怎么得来的?”男子一听,紧张得面红耳赤说不上话。刘裕黑立即安抚男子:“不要紧张,你送来了文物,就是保护文物。”

该男子听了,不再紧张,将得来过程悉数告诉了刘裕黑。该男子名叫付命求,是江西第二机电厂工人,11月29日下午,他听说民工挖到了东西,便到工地上,乘机拿走了那只大碗,认为多少可以卖些钱。

因为付命求诚恳的态度,刘裕黑当即表示将文物留下后,会颁发保护文物的奖状给他,并奖励一百元钱。

为了确认是否有其他文物流出,刘裕黑随后就请了当地的公安机关出面,在周则胜的配合下,对当日所有在场人员逐一进行了排查,最后证实只有付命求取走了一个大碗。至此,整个瓷器窖藏一件不漏地收归国有,并全部留在了高安。

一次报告,震惊世界平息争议

不久,高安出土国宝的消息不胫而走。1981年10月16日9时,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员李辉炳(时任中国古陶瓷研究会副会长、著名陶瓷考古学家),带领全国文物考古专家一行60余人到达高安考察。李辉炳看了高安博物馆的青花瓷后,禁不住感叹:“这是建国以来陶瓷考古史上的一次重大发现,不仅在江西属首见,在全国也是最大的一次,发掘报告一经发表,必将震惊世界。”

正如李辉炳所料,刘裕黑、熊琳随后在《中华青花瓷》等学术刊物上,发表了国宝“元青花”的发掘报告,一经发表就震惊世界。国内外知名媒体,纷纷报道或转载高安出土元瓷窖藏的重大新闻。

上世纪50年代,美国考古学家波普,根据英国戴维德基金会博物馆里收藏的一对花瓶(该花瓶上刻有“元至正11年”字样),再比对全世界各地的青花瓷器后,发表文章指出“中国元代就有青花瓷的生产。”

波普的观点虽然在国外引起了极大反响,但是在中国国内仅得到少部分考古学家的认同,这些考古学家陆续在国内收集元代中国有没有青花瓷生产的证据,但一直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直到1980年高安“元青花”的出土,才证实了中国在元代有青花瓷的生产。国内外的考古专家都认定,全世界元代所有的青花瓷与釉里红,只要是极品,产地全是来自江西景德镇,所以国宝“元青花”在高安的出土,一举奠定景德镇的国际瓷都地位。

深藏密室,国宝期待重见天日

庆幸国宝留在高安的同时,有许多人不解:“元青花”产于景德镇,为何高安会有这么多极品“元青花”?高安是否还有尚未挖掘的“元青花”?

第8篇:陶瓷考察报告范文

汲长范,一个标准的山东大汉。

还不满20岁时,他一个人背着包袱到城市淘金。在瓷砖厂,一干就是15年。加倍的付出换来了“劳动模范”、“经营能手”等称号,以及不断上涨的职位和工资。

腰包鼓了,他心也高了。人不能一辈子老跟着别人干,得有自己的事业。2005年春,他决定建立自己的公司。凭着十几年的瓷砖销售经验和对瓷砖市场的了解,汲长范出手了。

当时,陶瓷的大本营非广东莫属。于是,他几次到广东考察,最终选定了“王者”陶瓷。广东大大小小的陶瓷品牌多如牛毛,为何唯独对“王者”陶瓷情有独钟?汲长范憨厚一笑,说:“今天的质量,就是明天的市场!”

王者陶瓷自建厂以来,已发展成为佛山地区乃至全国规模最大、产品质量最好的专业建筑陶瓷企业之一。“王者”瓷砖以吸水率低、平整度好、釉面光亮、色泽自然逼真的优势,先后获得“国家免检产品”、“中国名优产品”、“中国绿色推荐产品”等称号。产品肌理细腻、生动传神、通透自然,极富现代气息。该产品代替了传统渗花砖、米黄砖以及普通的微粉砖,是当今社会所倡导的绿色环保产品。而且,与一些小杂牌厂相比,该厂拥有强烈的品牌意识,能紧紧跟随市场潮流,市场需要什么,公司就生产什么,甚至市场将来所需要的产品也已在公司的计划当中。超前的眼光使“王者”陶瓷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汲经理(地址:276000山东临沂市鲁南陶瓷市场870号电话:0539-833980213605396428)说:“产品质量好,我就可以放心。”

自己干,肩上的担子重了许多。汲长范投入了全部精力。

万事开头难。山东人对“王者”这个品牌还很陌生,如何拉第一笔业务让小店开张,成了汲长范的燃眉之急。他最先想到了在瓷砖厂时交下的老客户。恰巧有一家建筑商正在施工临沂莒(音同举)县的校办公楼。得知这个消息,汲长范大喜过望,连忙拎着产品赶过去。到那一看:嗬!有比自己还早的。送样品的、找校领导开后门的……排成了队。虽然建筑商爽快地答应牵线搭桥,但买卖成不成,可得人家校方领导拍板。

一颗落了地的心又悬了起来。和校方领导谈判后,汲长范不知所措地搔搔头,心里盘算着:想要价低的,还要保证质量,难办!可难办也得办,开张越快越好。汲长范一狠心,把原本就少的利润又降了一半还多。这点利润还不够辛苦费呢,没一家同行肯以这个价格出售,都不打自退了。赚钱“失去理智”的汲长范却嘿嘿一笑:“一步顺,步步顺。再说,他们明年的二期工程也是咱的了!”

工程业务量大,走货快,几个单子下来,汲长范愣是让后来的“王者”陶瓷挤进了山东市场。

经商“憨”道:实在待客是最棒的揽客绝招

靠低价闯出销路后,要赚长远,就得靠实实在在的经营了。

首先,产品实在。“卖的总比买的精”,这话没错。看,那些不地道的商贩又在包装上做手脚了!明明就是临沂、淄博等本地的瓷砖,可套上广州的包装,竟摇身变成了正宗的广州货。还堂而皇之地挂上牌子,大声吆喝。不知情的消费者能不上当吗?还有一类商贩嘴皮子功夫真叫厉害,睁着眼睛说瞎话,欺骗那些不知瓷砖等级分类[优级产品(AAA)、一级产品(AA)、二级产品(A)]的消费者,把标着“A”的产品说成是最好的!

都说无奸不商,可汲长范却是个例外。在他的店里,虽然产品档次不同,但都属于优级产品,连一级产品都没有。正宗的广东瓷砖,花样新潮、质量好,经得住任何挑剔、精明的客户考验。有这个实力摆着,汲长范敢向任何客户承诺:使用过程中,如发现产品质量有问题,我承担全部费用!包括你的沙子、水泥、人工费等。敢这样承诺的,恐怕只有他一个人。

其次,价格实在。汲长范的要价通常都比别的商贩低,碰上讨价还价凶的客户,汲长范的让步也比别人大。这一点,只要来过一次的客户都知道。有一次,一个客户嫌汲长范出的价高,在陶瓷商城了转悠了整整3天,最终选择了另一家更便宜的瓷砖。可回去一贴,平整度、防污性、亮度都不好,马上全部退掉,重新回到了汲长范的店里。客户懊恼地说:“当初还觉得你要78元高了,可转了3天,同等质量的瓷砖,别家最低也要135元。就这家的便宜,却是劣质品,真是贪了小便宜吃了大亏。” 汲长范嘿嘿一笑:“货比三家嘛,这次知道了,以后就不走弯路了!”后来,这些走过弯路的人还成了领队,带着要买瓷砖的朋友,一进商城就直奔汲长范那儿。

第9篇:陶瓷考察报告范文

关键词:汝瓷 品牌 文化汝州 作用探讨

汝瓷制作工艺精湛,胎质细密坚实,釉色莹润似玉,独有的天青色优雅质朴,平淡中透着高贵,一直备受世人的追捧和热爱。“纵有家财万贯、不如汝瓷一片”是当世人对汝瓷的盛赞。汝瓷,产于汝州,因地得名,汝瓷的烧制,兴于宋,位居宋代“汝,官,钧,哥,定”五大名瓷之首。汝瓷为举世公认的稀世珍宝,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古朴、典雅、大气,象征着纯洁、平安、吉祥和富贵,因此深受人们喜爱。

一、汝瓷的艺术价值

(一)历史文化价值

汝瓷为皇家御品,据考,兴于唐,盛于宋,历史悠久。由于汝瓷的烧制难度较大,它所承载的历史文化更为厚重,是历史的产物,蕴涵唐宋的文化艺术精神,结晶着唐宋的科技水平与能力,是当代人考古的重要考证。

(二)科技价值

汝瓷具有制作技艺精湛的科技价值。众所周知,汝瓷是五瓷之首,皆因汝瓷烧制过程纷繁、精细、复杂,造型设计、制作神奇,采选釉料,配方验证,到成型定形,要经过破碎、球磨、注浆、滤泥、练泥、拉坯、压坯、素烧、施釉等22道工序;精品烧制,更是多达70道工序。如此多的制造工艺更是彰显汝瓷制作技艺精湛的科技价值。

(三)人文价值

汝瓷盛于宋,汝瓷的造型美深受当时主流审美文化的影响,追求“合于天造,厌于人意”、“天工与清新”的理念,呈现出浓浓的“天然拙朴”、“清雅静穆”,符合“天人合一”、“浑然天趣’’的审美观,体现了端庄凝炼、形神兼备、自然和谐的文化精神,使汝瓷成为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的智慧结晶。

二、汝瓷品牌的发展现状

(一)对外宣传宽度和深度不够

新世纪新时期。大批民营汝瓷企业崭露头角,汝瓷产业得到空前发展。再加上汝州境内历史遗迹较多,遍布汝州城境内,其中汝瓷的汝瓷文化资源丰富,源远流长,但对汝瓷的宣传保护上,仅仅局限于汝州城市内部的广播电视以及报纸上,再加上相关的网站宣传,在当地政府意识到汝瓷宣传不足时,也开始举办了汝瓷国际研讨会等大型宣传活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其宣传点的把握上更多是侧重于汝瓷的历史和艺术价值,侧重于汝窑遗址和烧制技艺的开发和保护,使外界对汝瓷的认识还停留在过去的历史沉醉中,汝瓷发展需要在原有“汝窑为首”的基础上,向前推进,进一步提高“汝窑为魁”的现实地位。

(二)汝瓷生产规模有限,技艺有待提高

近几年来,在汝州政府的主导下,汝瓷产业有了长足的进步,传统的汝瓷工艺的恢复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只是传统工艺上的成绩与汝瓷文化相比,略显不足,特别是其他窑口相比,在传统技术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方面有明显的差距。主要原因是由于汝瓷生产规模有限,而且呈现出明显的产品结构过于单一,同质化严重。尽管在竞争压力下,很多汝瓷生产企业开始尝试突破和创新,但在产品类型选择时,表现出的同质化现象并未及时更改。

三、汝瓷品牌对建设文化汝州中的作用发挥

(一)壮大汝瓷文化产业

汝瓷品牌最直接的作用就是壮大了汝州汝瓷文化产业的发展,汝瓷产业在实现科技创新转型升级中,创新艺术形式、附加科技含量是个关键,把汝瓷烧制技艺与科技创新相互融合,将中国瓷器文化发展推向新高峰,对汝州文化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传统汝瓷文化走向世界,一定要是最好的作品,一定要蕴含最优秀的文化,它要能够体现中国元素,能够代表中国精神,能够代表汝州文化的未来前进和发展方向。

(二)扩大汝瓷文化推广

近十年来,汝州市每年都要举行大型的文化交流活动,为汝瓷品牌推广搭建文化交流平台。2004年举办的汝官窑考古研讨会到2010年的首届中国汝窑文化节等等活动,对扩大宣传交流,弘扬汝瓷文化都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建议进一步加大电视,广播,网络等多种媒体对外宣传力度,继续办好汝瓷国际文化节,汝瓷博览会,汝瓷发展高层论坛,“汝官瓷杯”书画大奖赛等活动,同时做好对接和承办一些国内外大型文化活动,对外扩大汝瓷文化的影响力。

(三)弘扬汝瓷文化,建设文化汝州

千百年来,汝瓷艺人们充分利用本地优质的陶瓷制作原料,凭借智慧的头脑和灵巧的双手,使汝瓷天青、粉青、豆绿、月白,精彩纷呈,历经时间的洗礼,也形成了历史悠久的汝瓷文化,对汝州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汝瓷文化则看似实用性不足,但实则不然,汝瓷文化的实用性,在于其艺术的独特性,强调个性。瓷器艺术追求的是泥土的原始情感,一个手印、一个造型都是陶瓷艺人的独具匠心追求和个性的表达,在现代艺术的发展与创新中,汝瓷设计逐渐形成了求异思维、集中思维与灵感思维相交错的创新思维理念,这些创新思维理念对建设文化汝州也有着重要意义。

四、Y语

河南汝州的每一件汝瓷作品,都是一种无形的音符,更是有形的艺术丰碑,他们传递着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信息,体现着国人千百年来通过审美情趣和精神风貌展现出来的民族文化之美。在新世纪的引领下,弘扬汝瓷文化,大力宣传和推广汝瓷品牌,是建设文化汝州、打造千年瓷魁之乡的有效措施,对当地经济发展与文化建设具有不可磨灭的意义,对弘扬中华民族文化艺术也有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王英敏.塑造汝瓷品牌 建设文化汝州[J].时事报告,2011,(10).

[2]乔向飞.通于古而变于今:汝瓷之美的历史考察及当代创新[D].陕西师范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