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红薯种植技术与管理方法范文

红薯种植技术与管理方法精选(九篇)

红薯种植技术与管理方法

第1篇:红薯种植技术与管理方法范文

关键词 红薯;高产;栽培技术;河南太康

中图分类号 S531.04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7-0042-01

太康县属豫东平原区,冲沟较多。年平均气温14.5 ℃,年平均降水量555.8 mm,全年无霜期220 d。太康地区属于黄淮流域春夏薯区,属季风暖温带气候,栽种春、夏薯均较适宜,红薯是太康县特色农业基地之一。

红薯味道甘甜脆嫩,营养丰富。随着人们物质水平的提高,其饮食结构也发生了变化,红薯由粮食作物逐渐向副食类的经济作物转变,但由于它是营养最均衡的保健食品,目前需求旺盛。现将太康地区红薯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品种选择

太康地区红薯栽培首选优良品种,经过技术手段进行脱毒的脱毒薯也可作为栽培种。一般来说,脱毒薯的生长性状恢复后,生长势较一般品种强、产量高,同时品质有所提高。因此,适度规模红薯栽种应将脱毒薯作为栽培种第一选择。如高淀粉型品种可选徐薯27、徐薯18、梅营1号、豫薯8号等;食用型品种可选苏薯8号、北京553、郑薯20等;食用型紫薯可用烟浙紫薯1号、济薯18等。

2 播种育苗

温床育苗用种量需适量,在太康地区,排种薯用量为20~22 kg/m2,冷床双膜育苗排薯种用量为15~18 kg/m2。选择薯形匀称、无病虫斑和外伤的中型种薯,移植前用1.0% CuSO4溶液或2% NaOH溶液浸泡7~8 min,也可用生物菌剂如Bt、白僵菌等浸泡种薯2 h。

在生产上,采用纱网大棚在无虫条件下繁殖脱毒薯苗,采用大棚加温或温床育苗时,应在当地红薯栽插适期前30~35 d排种。一般种薯之间留空隙1~2 cm,排种20 kg/m2。

在苗床管理,保持适宜温度。前期红薯苗床要进行高温催芽,育苗加温至30 ℃,排种后升温至35 ℃,3~4 d后,降至32 ℃。中期保持温度稳定。前阶段棚温不低于30 ℃,7 d后降低到25 ℃,齐苗后需通风保持温度在25~28 ℃。移栽前5~7 d,在幼苗出齐,心叶展开后,当苗高长到20 cm时,揭开棚膜晒苗。选暖晴天10:00―15:00打开薄膜通风,直到剪苗前3~4 d,白天晾晒、晚上盖,以达到通风、透光、炼苗的目的。

播种盖土前要浇水,浇水量约为薯重的1.5倍。保持高温期水不缺,低温期水不多,酷热期量少多次。每剪采1次苗,需浇水并追尿素1次,追施量为25 g/m2。薯苗长到25 cm时及时采苗。春季采苗时,桩基留1~2片叶。

3 选地起垄

应选择地势平坦略高、土壤疏松肥沃的田块。保持良好土壤水气条件和较好的流动空气条件。薯田翻耕深度以26~33 cm为宜,保持垄距均匀,土壤散碎。做垄要因地制宜,土地轻质、地下水位低、低肥水地块,宜做小垄、高垄,垄距65~80 cm,垄高20~25 cm。反之,应做大垄,垄距1 m,垄高25~33 cm。夏薯施肥、耕作、起垄同时进行;春薯在易干旱地块应趁墒及早做垄,湿润地块宜随栽随起垄[1]。

4 适期移植

4.1 掌握移植时期和密度

合适的移栽时期应该根据气候、品种和市场需求3个要素安排。豫东地区一般春薯栽植以4月中下旬为宜,若过早可能感染黑斑病,造成损失和品质下降;而夏薯要抢时早栽。从高淀粉、实用型品种特性出发,时间可略做调整,一般土壤10 cm地温为16 ℃以上时栽植为宜。旱薄地栽植5.25万~6.00万株/hm2,肥地栽植4.50万~5.25万株/hm2。

4.2 栽植方法和深度

选取粗壮脱毒薯苗,每株剪2~3段作种苗,长至5节左右栽苗;种苗剪好后用生物菌如Bt等浸泡1 h,再进行移栽。栽插株距38 cm左右,密度为3.3万~4.5万株/hm2。在土壤墒情有利和雨水充足地块,以垄作浅栽有利提高产量。选取6~7片叶的壮苗,地面露出3片叶,其余部位以水平位置埋入土中约5 cm。在干旱、缺水地块,宜采用深栽方法,入土深度为7~10 cm[2]。

5 大田管理

春薯在栽后60~70 d、夏薯栽后40 d为发根分枝结薯期,此期主攻目标是促进根系、茎叶生长。为确保全苗,需要查苗补栽。补苗在下午或傍晚,补栽后需及时浇足窝水。从成活期至封垄前,及早中耕除草。蔓薯并长期主攻目标是上下部均衡生长,构建合理群体结构。薯块生长期主要特征是叶片正常落黄,主攻目标是加速薯块膨大,保根护叶。该时期主要措施是保持适度墒情、控制旺长、防止早衰。应控制旺长,高水肥地块,在封垄后,可用15%多效唑750~1 125 g/hm2,加水750~900 kg/hm2喷洒1~2次,控制茎叶旺长[3]。

6 肥水运筹

红薯施肥原则为“主施基肥、辅施追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少施氮肥,增施磷、钾肥。氮肥70%和大部分磷、钾肥施作基肥,使用方法为化肥、有机肥混施,配合耕翻整地施用。种苗移植时,穴施施种苗肥KH2PO4 30 kg/hm2。在中等肥力条件下,一般每生产1 000 kg鲜薯,需施入纯N 5 kg、P2O5 5 kg、K2O 10~12 kg,N、P2O5、K2O比例为1.0∶1.0∶(2.0~2.5)。发根分枝结薯期需要追肥以促苗,一般穴施尿素75~150 kg/hm2。

按照产量进行合理施肥,能达到预期效果,如红薯产量达3.75~4.50 t/hm2,总量施优质农家肥45~75 m3/hm2,补施尿素150 kg/hm2、过磷酸钙450 kg/hm2、硫酸钾225 kg/hm2。蔓薯并长期应注意防旱排涝,当叶片凋萎日落不能恢复,连续5~7 d,垄作以浇半沟水。多雨季节,及时排水[4]。

7 病虫害防治

7.1 病害防治

主要病害有茎线虫病和黑斑病,育苗采用52~54 ℃温水恒温浸种薯10 min。防治茎线虫病可用50%辛硫磷300~500倍液浇苗床;移植时用50%辛硫磷1 000倍液均匀浇入育苗窝中封严。防治黑斑病还可采用药剂浸种,如育苗时用70%甲基托布津500~700倍液浸种薯,栽植浸苗基部10 min[5]。

7.2 虫害防治

红薯地上害虫防治主要方法是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药剂防治。地上害虫包括甘薯天蛾、斜纹夜蛾、甘薯潜叶蛾,对甘薯天蛾结合冬耕进行诱杀成虫,也可人工拾蛹除杀。摘除斜纹夜蛾寄主卵块。甘薯潜叶蛾发生时,及时清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还可采取药剂防治,即用4.5%高效氯氰菊酯1 000~1 200倍液喷雾。太康地区地下害虫主要有蝼蛄、蛴螬、金针虫和地老虎,主要采取药剂防治。可采用50%辛硫磷乳油800~1 000倍液灌根等措施防治[6]。

8 适时收获

太康县属于豫东地区,一般应在10月下旬收获。贮藏鲜薯与种薯于霜降前收获完毕。淀粉加工用薯在当地温降至18 ℃以下时即可收获加工,因在此温度下淀粉已停止积累,收获过晚不利于保存。

9 参考文献

[1] 张子明.红薯栽培技术措施[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2008(增刊2):59-60.

[2] 刘红俊.无公害红薯栽培技术[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3(17):45-46.

[3] 黄凌.脱毒红薯高产栽培技术要点[J].种业导刊,2011(18):19.

[4] 车照海.红薯高产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2014(23):39-40.

第2篇:红薯种植技术与管理方法范文

关键词甘薯;高产栽培;陕西关中地区

甘薯适应性强,耐旱耐瘠耐涝,有较强的再生能力,遭灾后茎叶能很快恢复生长,是一种高产稳产的粮食作物[1]。结合陕西关中地区的生产实际,现将甘薯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施足底肥,起垄整地

甘薯前期生长快,要重施基肥,早施追肥,增施磷钾肥[2]。一般鲜薯产量45 t/hm2,要求施用有机肥60 t/hm2左右。茎蔓直立型品种比较耐肥,可适当增施氮肥;匍匐性强的品种若施氮肥过多,易发生徒长造成减产。甘薯施肥以农家肥为主,结合施用化肥;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基肥的用量一般占总施肥量的60%~80%。深翻整地时将基肥的1/2以上施入底层,其余基肥可以在起垄时施入垄底[3]。

甘薯起垄栽培,不但加厚和疏松耕层土壤,而且有利于排水,吸热散热快,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块根的形成和膨大。尤其是地肥雨多或涝洼地的夏播红薯,起垄栽培的增产效果更加显著。垄的宽窄高低需视气候、地势、土壤及栽培密度而定,地势低洼或多雨地区,栽植较密宜做高垄宽畦,垄宽100~120 cm,垄高25~30 cm,每垄栽双行;旱地栽植较稀宜作小垄,一般垄宽60~80 cm,垄高25 cm,每垄栽1行。

2科学栽植,合理密植

选用壮苗,适时早栽,提高红薯的栽插技术[3-4]。一是斜栽法。适用于干旱瘠薄的土壤,方法是将薯苗直插或者斜插入土壤,一般秧苗较短,薯苗埋土较深,约10 cm。由于深栽,秧苗下部土温低,空气少,易结小薯或不结薯,只有门薯较大,单株结薯较少;但是薯苗埋土较深,抗旱力强,成活率高。二是浅平栽法。适合于高水肥地力栽培,但由于浅栽薯苗,必须做好浇水和保墒工作。具体做法是薯苗埋入土中深5~7 cm,插入土中的薯苗下部平行于地面。薯苗入土节位越多,结薯量越多,薯块越大。因此,要选用高节位薯苗,尽量使薯苗入土节位增多,利于多结薯增加产量。该法使80%的薯块都集中在5~20 cm的土壤层中,其中10 cm左右的土层内薯块数量最多;但用苗较多,要用较长的薯苗,费工费时。三是船底式栽法。薯苗的头尾两端埋土较浅,中间埋土较深,薯苗栽后形如船底。埋土茎蔓结薯大小不一致,中间结位结薯较少而小,两头的节位结薯较多而大,薯苗长要求23 cm左右,薯苗过长露出地面部分多,容易使薯苗萎蔫影响成活。该法比浅平栽法耐旱。四是钓钩式栽法。栽入土中的薯苗下部向上弯曲,呈钓钩形状。秧苗长15~20 cm,埋土较深,较耐旱,单株结薯较少,但是在栽插时可以增加密度。在做好栽植的同时,还要注意栽植的密度。栽植密度因地力、品种、秧苗数量、栽插时期和方法不同而异。一般土质疏松、瘠薄地栽植密度较黏重、肥沃土的大;短蔓品种较长蔓品种的密度大;栽秧晚的较栽秧早的密度大;薯秧数量足较薯秧数量的密度大。春薯密度一般不宜少于4.5万株/hm2,夏薯不宜少于6.0万株/hm2。在一定范围内,薯块数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加,薯重则随密度的增加而减小。

3田间管理

发根还苗期田间管理重点是促根早发,促茎叶早长。做好查苗补苗工作,根据干旱情况及时浇缓苗水,并施提苗肥以补充基肥不足和基肥作用缓慢的缺点,一般追施氮素化肥75~150 kg/hm2;肥力较高、基肥充足、生长旺盛的田块可以不追施氮肥,以免徒长。同时做好病虫草害的防治。结薯阶段田间管理重点是以肥水为主,促进地上部多分枝,多长叶,争取早封垄,早结薯,多结薯。根据天气和土壤水分情况适时浇水,促使茎叶生长,促进同化物质向薯块运输和储存,促块根提早膨大。遇到雨季则要注意排水,防止雨涝。结合中耕培土追施催薯肥,以促进茎叶快长稳长,加快块根膨大,以早施为好,一般以磷钾肥为主,氮肥为辅。茎叶盛长薯块膨大阶段管理要注重地上部茎叶和地下部薯块生长的平衡关系,茎叶发生徒长会造成秧多薯小产量低,对此类田要注意“控上促下”,一般薯田要控中有促,追施钾肥。一般施硫酸钾150~225 kg/hm2。茎叶生长后期,在管理上要保护茎叶不早衰,保持适当绿叶面积,延长茎叶功能,可用1%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喷肥,在秋季雨季还应做好排涝。

4收获贮藏

当平均气温降到15 ℃时及时收获,最迟于降霜前结束,根据用途不同,先收留种田。采用高温大屋窖贮藏。收获进窖要做到轻刨、轻装、轻运、轻卸,尽量避免碰破薯皮。高温愈合后直到春季出窖,保持窖温11~13 ℃,不低于10 ℃,不高于15 ℃,确保温度控制在适宜范围内。

5参考文献

[1] 徐晓东,张洪东,王洪斌,等.春甘薯综合配套栽培技术试验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0(3):48-49.

[2] 杨国红.优质鲜食型甘薯郑薯20及综合栽培技术[J].中国种业,2010(4):72.

第3篇:红薯种植技术与管理方法范文

关键词: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n L.);高温处理;利巴韦林;电泳; PLRV;PYV

中图分类号:S5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6)21-5469-04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6.21.009

Effects of PLRV and PYV Virus Elimination from in Vitro Potato by

Thermotherapy Combined with Ribavirin

SHAN Ti-xia, LIAN Yu-ji

(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Linyi University,Linyi 276005,Shandong, China)

Abstract: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high temperature combined with ribavirin on elimination of potato leaf roll virus (PLRV) and potato virus Y(PYV),shoot tip culture of potato genotype Red king,Bora Valley and 803 were used for virus elimination studies. Virus status in vitro plantlets was determined by 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PCR).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glowth of tissue cultured seedings were inhibited after highest temperature(35±1) ℃ treatment and there were the highest survival rates(80.1%) of 803 and the lowest (41.1%) survival rates of Bora Valley. Ribaribin had significant inhibitory effect on growth of potato,when its concentration was more than 75 mg/L,rooting rate was low, and when reached 125 mg/L, inhibitory effect on potato growth was the most obvious. RT-PCR results showed that,the high temperature combined with ribaribin treatment (25~125 mg/L) could effectively eliminate PLYV and PYV.

Key words: potato(Solanum tuberosum L.); high temperature treatment; ribavirin; electrophoresis; PLYV; PYV

R铃薯(S. tuberosum L.)是茄科茄属一年生草本植物,被联合国粮农组织确认为世界四大主粮之一,是重要的粮食、蔬菜兼用作物,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1]。近年来,中国也已启动实施了马铃薯主粮化战略,市场对马铃薯的需求随之逐渐增多,马铃薯的栽培面积不断扩大。但是长期以来有“植物癌症”之称的病毒病一直困扰着马铃薯的生产发展[2]。马铃薯是以营养器官繁殖的无性繁殖作物,在栽培过程中一旦感染了病毒,就会在植株体内增殖,并通过输导组织运转、积累到新生营养器官中,导致马铃薯植株生长衰退、植株变矮、叶面皱缩、叶片出现黄绿相间的嵌斑,甚至叶脉坏死直至整个复叶脱落、块茎小或出现尖头龟裂,使产量降低,品质下降,这种现象称为马铃薯的退化。种薯退化是引起产量降低和商品性状变差的主要原因,全世界每年由马铃薯病毒造成的减产至少为20%。中国由于马铃薯病毒病的危害造成的马铃薯减产达到50%~70%[3]。

理论上,植物分生组织的维管组织还不健全,从而抑制了病毒向分生组织的增殖;分生组织中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水平均很高,因而阻滞了病毒的侵入或者抑制了病毒的合成;在植物分生组织中缺乏或尚未构建病毒的复制所需要的酶系统,因而病毒无法在分生组织中复制。因此,通过植物顶端分生组织培养可有效抑制一些病毒的复制。早在20世纪70年代,中国就已开展了马铃薯茎尖脱毒及其良种繁育技术的研究,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增产效益,但是由于种薯繁殖成本较高,加之良种繁育体系不健全等原因,脱毒种薯在生产上的推广应用非常缓慢[4]。

目前,获得脱毒马铃薯苗的方法主要有物理方法、化学方法、愈伤组织培养包括利用实生种子生产等[5]。其中的物理方法包括低温、高温、X射线处理等,而热处理是最古老有效的方法,植物和病毒对温度的敏感性是不同的,在高于正常的温度下,植物组织中的很多病毒可被部分或完全钝化,但很少伤害甚至不伤害寄生组织[6]。

利巴韦林又名病毒唑、三氮唑核苷,为鸟苷类化合物,1972年首次合成,对RNA病毒和DNA病毒具有广谱抗病毒活性,此后利巴韦林也用于植物脱毒方面的研究[7-12]。利巴韦林是一种常用的病毒灭活剂,且价格低廉,如若处理效果好可能会应用到农业上,这无疑是非常有意义的。

本试验采用茎尖培养、高温处理、化学处理相结合的方法,对马铃薯品种宝塔百利、红王、“803”(荷兰系列)进行脱毒处理,通过PCR方法检测马铃薯卷叶病毒(Potato leave-roll virus,PLRV)和马铃薯Y病毒(Potato Y virus,PYV)基因,探索高温和不同浓度利巴韦林处理对马铃薯生长的影响,探究高温和利巴韦林最佳搭配条件对马铃薯脱毒的影响,从而找到对马铃薯有效方便的脱毒技术,旨在为马铃薯的大规模增产增收提供可能,为马铃薯的脱毒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供试马铃薯中有宝塔百利、红王、“803”(荷兰系列)3个品种;利巴韦林(辰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购于山东省临沂市康源大药店。

1.2 方法

1.2.1 茎尖培养与高温处理 取宝塔百利、红王、“803”(荷兰系列)3个马铃薯品种的顶芽,切取大约1 cm的茎尖,茎尖用洗衣粉或洗涤剂清洗粘在表面的灰尘和微生物,再用自来水流水冲洗1~2 h,用纱布或滤纸吸干。在超净工作台上先用70%乙醇浸润15~20 s,再用2%次氯酸钠灭菌10 min,无菌水冲洗3~5次。将茎尖放在20倍的解剖镜下进行茎尖剥离,剥下带1~2个叶原基的茎尖后立即接种在茎尖培养基上。茎尖培养基:MS添加0.2 mg/L GA3,0.1 mg/L NAA和0.5 mg/L BA。每个试管接种一个茎尖,并作好编号和记录。培养条件为:(25±1) ℃、16 h/d光培养、光量子通量密度4 000 μmol/(m2/s)。试验剥离30个茎尖,重复3次。培养5周后统计茎尖的存活率、出芽率、污染率。

茎尖培养诱导出的芽生长至5~10 cm,取1~2个节间的茎段转接到MS培养基上,每个三角瓶接种8个茎段,并作好编号和记录。于(35±1) ℃、16 h/d光培养、光量子通量密度4 000 μmol/(m2・s)下培养30 d。试验重复3次,统计茎段的存活率。

1.2.2 利巴韦林处理及植物培养 待培养60 d后,可获得3~5 cm的小芽。将小芽切成1 cm的茎段,并将其接种到已经用不同浓度(0、25、50、75、100、125 mg/L)利巴韦林处理过的液体MS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中。每个处理培养3瓶,共54瓶。然后再培养室条件下培养30 d。观察并记录马铃薯组培苗的生长状况。

1.2.3 总RNA提取与cDNA的合成与基因扩增 取固体培养基上处理过的马铃薯组培苗幼叶(

2 结果与分析

2.1 茎尖培养

3个马铃薯品种茎尖在诱导培养基上培养2周时开始形成愈伤组织,培养60 d左右开始分化出小芽,但小芽出芽率不高,品种间存活率差异不大(表1)。1个月后,将分化的小芽转接到MS培养基后,在35 ℃下连续培养时,大部分小芽变黄,生长缓慢,培养30 d后,“803”的存活率最高,达到80.1%,红王和宝塔百利小芽的存活率低于50%,表明持续的高温处理影响马铃薯组培苗的生长。

不同浓度利巴韦林处理对马铃薯组培苗的生长影响差异比较明显。在液体培养条件下,随着利巴韦林浓度的增高,对组培苗生长抑制作用越强,株高随浓度增加而逐渐减小。当利巴韦林浓度为 0 mg/L,即仅经过高温处理的植株的根长最长,50 mg/L利巴韦林处理的植株生长良好,但无根或短小,75 mg/L利巴韦林处理后仅有红王生出短小的根,75 mg/L以上利巴韦林处理的3种马铃薯均无根。利巴韦林浓度超过75 mg/L时,所有植株比较脆,用镊子取的时候非常容易断裂并碎成小块,明显抑制植株的生长。此外,在试验中发现红王经100和125 mg/L利巴韦林处理后,植株在切口处生长出微型薯;“803”经50 mg/L利巴韦林处理后的生长要差于另外2个品种,经75 mg/L及以上浓度的利巴韦林处理后生长受到明显抑制,基本停止生长甚至黄化死亡。在固体培养条件下,利巴韦林对马铃薯组培苗生长的抑制效果与液体培养方法相似,但根系生长良好(表2)。除“803”外,其他2个品种在100 mg/L利巴韦林处理中也能生根,未观察到变黄枯萎植株。

2.2 不同浓度利巴韦林处理对3种马铃薯品种的PYV、PLRV的抑制影响

PLRV和PYV的RT-PCR结果显示,125 mg/L利巴韦林处理后的3种马铃薯试管苗均未显示病毒条带(图1),与此相反,阳性对照上分别显示病毒基因条带,说明利巴韦林对病毒有抑制作用。

经高温处理后生存的红王、“803”、宝塔百利在不同浓度利巴韦林处理的培养基上生长后均未观察到病毒基因条带(图1),说明高温热处理对去除马铃薯病毒有一定作用。而不同浓度的利巴韦林处理的马铃薯,虽然高浓度(高于50 mg/L)会影响马铃薯的生长分化,但其对马铃薯的PLRV、PYV病毒抑制作用却是显而易见的。检测后,选择高浓度利巴韦林处理过的植株转接到增殖培养基上,在培养室中进行回复生长。单独热处理或单独化学处理都未能有效去除马铃薯病毒[13],而通过外源植物生长调节剂、高温处理和化学试剂的共同作用则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一个很有效的途径,为未来植物脱毒提供了良好的借鉴意义。

3 讨论

马铃薯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和经济作物,但病害一直是限制马铃薯生产的主要因素,其中病毒病影响马铃薯的质量, 导致品种严重退化[1]。在发展中国家马铃薯因病害每年导致数亿美元的损失[14,15],脱毒马铃薯种薯可大大提高马铃薯产量,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利用物理和化学相结合的方法处理植物,在有效钝化病毒复制的同时又不会对植物造成较大的伤害,并以此获得脱毒苗的研究很早就已经开始,其中物理方法中的高温处理是比较有效的[16,17]。本试验中35 ℃处理马铃薯1个月可以明显地去除马铃薯PYV,这与Faccioli等[18]的研究结果相似,他们发现35 ℃处理马铃薯16~27 d可以脱去PLRV和PYV。但是Mahmoud等[19]发现37 ℃处理马铃薯30~40 d不能有效地除去马铃薯病毒。本试验中35 ℃处理马铃薯1个月后得到的马铃薯苗生长状况良好,也未有检测到PYV,这可以说明1个月的处理时间是十分合理也是十分有效的。虽然本次试验无法证明高温处理可否去除PLRV,但是已有很多研究发现高温条件下可以脱除PLRV。

利巴韦林是一种常见的广谱抗病毒药物,可应用于马铃薯的脱毒。Cassells等[16]将利巴韦林加入到培养基中,培养马铃薯分生组织和外植体,可有效去除马铃薯的X、Y、S和M病毒。Asjes等[14]采用茎尖脱毒加热处理结合40 mg/L利巴韦林处理的方法获得脱毒苗。同时Klien等[17]研究发现利用茎尖分生组织培养技术和利巴韦林处理能够有效地去除PLRV和PYV,但茎尖的分化与生长受到抑制。本试验发现利巴韦林对植物生长具有一定抑制作用,当利巴韦林浓度为50 mg/L时马铃薯组培苗生长受到抑制,当利巴韦林浓度达到75 mg/L或更高浓度时,其对马铃薯组培苗生长的抑制效果更明显,有的停止生长,甚至黄化死亡。但在50 mg/L利巴韦林处理后未检测到PLRV和PYV病毒条带,这说明50 mg/L的浓度也可有效地去除PLRV和PYV。

本研究结果表明,将茎尖培养后获得的小植株转移到35 ℃下持续培养1个月,最后取高温处理苗茎尖并添加50 mg/L左右利巴韦林处理可有效去除马铃薯PLRV和PYV。总之,单一的茎尖培养技术不能有效地获得脱毒植株。在获得脱毒马铃薯时,可以取其大约1 cm的茎尖,在35 ℃条件下连续培养1个月(30 d),然后再次取其大约1 cm的茎尖,尝试用低于50 mg/L的利巴韦林处理,这应该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操作简单,易于推广。这种技术对获得脱毒马铃薯,提高马铃薯的产量,满足市场需求,增强中国马铃薯生产在世界上的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马雪青,王永刚,周贤婧,等.马铃薯病毒的检测技术[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6):2994-2995.

[2] 曹仁美.马铃薯脱毒方法研究进展[J].农业科技通讯,2010(4):128-129.

[3] 陈 炜.三种马铃薯病毒脱毒技术优化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

[4] 李灿辉,左 祥.用茎尖分生组织培养方法脱除马铃薯病原菌[J].云南农业科技,2000(1):44-46.

[5] 金黎平,屈冬玉.马铃薯优良品种及丰产栽培技术[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2.

[6] 苑智华.马铃薯病毒病防治技术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3,41(25):10295-10298.

[7] 吴兴泉,陈士华,谢联辉.马铃薯X病毒的分子鉴定与检测技术[J].河南农业科学,2006,20(2):72-75.

[8] 李浚明,朱登云.植物组织培养教程[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5.224-229.

[9] 陈丽娜,何长征,胡新喜,等.马铃薯病毒检测技术研究进展[A].//陈伊里,屈冬平.马铃薯产业与粮食安全[C].哈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9.169-172.

[10] HECTOR L S,WILLIAM O D,MURASHIGE T. Effects of ribavirin and adenine arabinoside on tobacco mosaic virus in Nicotiana tabacum L. var Xanthi tisssue cultures[J].Plant Cell Tissue Culture,1984,3:41-48.

[11] FERNANDEZ H,BANKS G,SMITH R. Ribavirin: A clinical overview[J].Eur J Epidemiol,1986,2(1):1-14.

[12] DANCI O,ERDEI L,VID ACS L,et al. Influence of ribavirin on potato plants regeneration and virus eradication[J].Journal of Horticulture Forestry & Biotechnology,2009,12:421-425.

[13] MELLOR F C,STACE-SMITH R.Virus-free potatoes by tissue culture[A].//REINERT J,BAJAJ Y P S. Applied and fundamental aspects of plant cell tissue and organ culture[C].New York:Springer-Verlag Beidelberg,1977.615-637.

[14] ASJES C J,BLOM-BARNHOOM G J.Air-borne field spread of tulip breaking virus, lily symptomless virus and lily virus X in lily affected by seasonal incidence of flying aphids and control by sprays of mineral oil,vegetable oil,insecticide and pheromone in the Netherlands[J].Acta Hort,1994,301-310.

[15] 孟令文,安颖蔚,宋红叶,等.马铃薯抗病育种研究进展[J].杂粮作物,2006,26(3):185-186.

[16] CASSELLS A C,LONG R D.The elimination of potato viruses X,Y,S and M in meristem and explant cultures of potato in the presence of virazole[J].Pot Res,1982,25(2):165-173.

[17] KLEIN R E,LIVINGSTON C H.Eradication of potato viruses X and S from potato shoot tip cultures with ribavirin[J].Phytopathology,1983,73:1049-1050.

第4篇:红薯种植技术与管理方法范文

关键词 红薯藤;窖藏;越冬;扦插;育苗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31.0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0-0051-04

1 立项依据与目标

1.1 立项依据

传统种植红薯的方法是用块根作种薯,将经过窖藏越冬的种薯在每年的3―4月进行加温排种育苗,然后再将红薯苗剪苗扦插,进行大面积栽培。这种传统的种植方法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种薯(需种薯900~1 200 kg/hm2),而且育苗费工费时,育苗成本高,推迟了移栽期,影响红薯产量的提高。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加快,红薯产品的开发和利用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铜仁市是红薯的主产区,红薯也是全市三大主粮之一,利用铜仁市现有资源发展红薯产业,是提高红薯产量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多年来种源是制约红薯发展的主要因素,为解决这一问题,从2008年开始探索研究,到2010年积累了一定的成功数据,2011年、2012年在铜仁市科技局、市农委的大力支持下,将该项目研究列入铜仁市科研课题,项目研究进展顺利。项目研究与示范推广同步进行,充分发挥科研成果的技术效应。

1.2 目

项目研究是将红薯收获时的薯藤通过一定的隔离基质经红薯大棚窖贮藏越冬,用薯藤替代薯种,降低红薯的育苗成本和生产成本,进一步提高红薯产量和经济效益,促进红薯产业的快速发展。研究目的是查找红薯藤蔓不易贮藏的原因,试验和详细探索红薯藤越冬的隔热材料和红薯藤越冬贮藏的场所,找到红薯藤贮藏越冬的方法,进行越冬红薯藤直接栽培和扦插繁苗移栽的试验,进行技术研究的应用验证,形成“红薯藤蔓越冬贮藏技术规程”和“红薯藤蔓越冬后繁苗技术规范”,为项目成果技术的大力推广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2 主要研究内容完成情况

2.1 材料与方法

红薯繁殖可用种子繁殖,也可用茎蔓或块根繁殖。我国在红薯生产过程中,通常采用薯块育苗,在苗床上剪取薯蔓进行扦插繁殖。薯蔓的节上最容易发根,其节间叶柄和叶片也有发根能力。本项目研究是以秋季红薯收获时的藤蔓为研究材料[1-2],利用红薯节间易发根原理,以藤蔓进行无性繁殖为依据,以马尾松的落叶作为薯藤隔离基质材料,利用大棚窖能保温控湿作为越冬场所,将红薯藤蔓进行越冬贮藏,春后扦插繁苗推广应用,以薯藤繁苗替代了薯种育苗的新方法,降低了红薯生产成本,促进了红薯产业化发展[3-4]。

2.2 实施地点及分年度研究工作情况

2008―2009年,对红藤蔓生长特性及不易越冬贮藏的原因进行系统分析和观察,实施地点松桃县太平营乡、永红村。

2009―2010年,对红薯藤堆积发热难点问题的隔热材料进行筛选研究,在研究中采用了河沙、珍珠岩、蛭石、稻草、锯末削、马尾松落叶等热材料对比验证,结果表明,以马尾松落叶作为薯藤隔热材料效果最好;找到了以贮藏红薯大棚窖、农户的苕窖作为红薯藤安全越冬最佳场所。

2011―2015年,在完善项目系统研究的同时进行示范推广应用,分别在铜仁市、遵义、黔东南、黔南以及邻近周边的重庆、湖北、湖南等地示范应用推广,据不完全统计,仅铜仁市红薯主产区推广应用达54 086.67 hm2。

2.3 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与措施

保存红薯藤安全越冬的条件:一是创造适宜薯藤蔓越冬贮藏的温度、湿度、需氧浓度、二氧化碳浓度及一定的营养条件;二是选择适宜薯藤堆积而又不大量产生热量的隔热材料,薯藤和薯拐才能安全越冬。采取不同隔热材料基质和不同贮藏场所,进行红薯藤越冬贮藏试验研究,达到节省薯种、缩短育苗时间、降低育苗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益的目的[5-6]。

项目研究技术路线:收获薯块前将红薯藤剪断促进休眠处理进入红薯大棚窖贮藏介质隔离喷营养液增温保湿贮藏春后剪段扦插繁苗移栽大田。

2.4 讨论并形成结论

2.4.1 红薯藤蔓形态特征。藤蔓的长短因品种不同差异很大,最短的仅0.7 m,最长的可达7 m以上。长蔓品种分枝少,短蔓品种分枝多,生长期间多为匍匐式生长,且茎节着土生根较多。茎节上有腋芽和根原基,能长枝发根,用茎节进行无性繁殖,在适宜的温度下能很快生长出新的植株。茎的表面有茸毛,茎上有节。茎的皮层分布有乳管,能分泌白色乳汁。采苗时乳汁多,表明薯苗营养较丰富,生活力较强。

2.4.2 红薯藤蔓生根和生长特性。红薯藤蔓生根要求温度在15 ℃以上,并随温度升高,发根加快,发根数量增多。据观察,地温15~16 ℃时,栽后5 d开始生根,但生长缓慢;地温17~18 ℃时,发根正常;地温20 ℃时,约3 d发根;地温27~30 ℃时,只需1 d即可发根。

在气温16~35 ℃范围内,温度越高,藤蔓生长越快。气温16~18 ℃时,藤蔓生长较慢;25~28 ℃时藤蔓生长迅速;30 ℃以上,藤蔓易徒长;35 ℃以上,藤蔓生长和光合作用减慢;当温度在15 ℃以下时,藤蔓生长基本停止;温度在10 ℃以下时藤蔓和叶片逐渐枯死。薯藤冬季贮藏的温度也基本与种薯一样,为10~15 ℃;据连续3年观察,薯藤忍耐5~8 ℃的低温。即不高于15 ℃以上、不低于5~10 ℃,湿度在90%左右薯藤即能保鲜安全越冬。

2.4.3 薯块与薯藤的贮藏差异。薯块上能生长出许多不定芽和不定根,人们利用它能发芽的习性进行育苗繁殖,因此也称之为种薯。薯块个体差异较大,呈圆筒块状,堆积易透气不易发热。薯藤又称茎蔓,茎上有节,茎节上能生芽,也能发根,长出新的枝条(苗),生产上就是利用它这种再生能力进行大量繁殖。薯藤中也贮存有红薯的大量营养物质,因此它也是红薯中的一种营养器官和繁殖器官。薯藤呈条状,个体之间较均匀,差异较小。薯藤堆积不易透气,易发热,不易贮藏,因此收获时就把它作为青饲料或废弃物。

2.4.4 红薯藤不易贮藏的原因。薯藤呈条状,个体均衡,易于重叠。由于体内贮存有较多的可溶性营养物质(如淀粉、糖类),很容易被空气中的微生物利用,特别是好氧微生物。薯藤作为这些微生物的培养基而被分解、腐烂。要使薯藤鲜体能安全越冬,除了给予一定的温、湿度控制外,防止堆积温度升高、避开空气中好氧微生物的侵害是极为关键的措施。

2.5 红薯藤越冬贮藏隔离基质研究

鲜薯藤贮藏选择好鲜薯藤个体之间的隔离材料是关键。为了通俗易懂,将隔热材料统称为隔离基质。于2008年以来对隔离基质进行研究,选择了珍珠岩与蛭石、山沙、河沙、锯末、稻草、松树叶(松针)等隔热材料进行了多次反复试验,目的是想筛选出一个能使薯藤堆积避开温度升高的较佳隔热材料。

2.5.1 山砂与河沙。山砂与河沙作为隔离基质,具有一定的通气作用和隔热效果,不积水也能保湿,作为隔热材料于2008―2009年分别将红薯藤进行沟藏、窖藏,大棚内贮藏和室内贮藏试验效果都不理想。山砂贮藏效果最低为3.7%,最高为5.4%,平均为4.2%;河沙贮藏效果最低为11.2%,最高12%,平均为11.6%。主要原因是沙的质地重,对薯藤压力大,水分不易掌握,而且用量大、成本高、花工多。

2.5.2 蛭石与珍珠岩。蛭石与珍珠岩是建筑行业使用的隔热保温材料,具有质地轻、通气隔热效果较好,还具一定的保温作用。作为红薯藤贮藏隔热材料,蛭石贮藏效果最低为62.8%,最高为74.4%,平均为71.8%。珍珠r最低为66.4%,最高为78.5%,平均为75.1%,效果较好。不足的因素:一是材料的价格较贵,贮藏成本高,农民也不太接受;二是材料的含水量不易掌握。

2.5.3 稻草与锯末。具有隔热的效果,在农村其材料也易找,但在红薯藤贮藏的隔热过程中吸水较强,容易造成贮藏湿度过大,通气不良,薯藤贮藏效果仅7.2%左右,且在操作过程中对环境卫生影响较大。

2.5.4 松树叶(松针)。该材料疏松透气、质地轻、不腐烂、保温、既可保湿又不吸水,是红薯藤越冬贮藏保鲜的最佳隔热材料。经多次反复试验,贮藏效果最低为92.8%,最高可达95.6%,平均为93.8%。更重要的是松树叶材料来源丰富,用于红薯藤的越冬贮藏成本低、效果好,农民容易接受。

2.6 红薯藤安全越冬的场所研究试验

在对隔离基质材料进行研究的同时,对红薯藤安全越冬的场所进行了试验研究。采用沟藏(挖宽50 cm、深50~60 cm的地沟,利用地温进行薯藤贮藏)、大棚藏(利用蔬菜大棚的保温特性进行贮藏)、室内藏(利用居住房室内进行贮藏)、地窖藏(利用农户红薯贮藏传统地窖进行贮藏)、大棚窖贮藏(利用红薯贮藏大棚窖进行红薯藤贮藏),其贮藏效果分别为21.6%、13.3%、9.2%、72.8%、93.8%,以地窖和大棚窖作为红薯藤越冬贮藏的场所较好,特别是红薯贮藏大棚窖是薯藤安全越冬的较佳场所。

红薯贮藏大棚窖,将蔬菜大棚的增温效果与传统地窖的保温性能相结合,达到红薯块根安全贮藏的目的。红薯贮藏期间能将温度控制在12~14 ℃之间,窖内湿度控制在90%左右,完全能适宜红薯藤的贮藏条件。因此,大棚窖既可贮藏鲜薯块,也可贮藏鲜薯藤。

2.7 红薯藤越冬窖藏方法研究

在红薯贮藏大棚窖内,设置单独的一间鲜薯藤贮藏室,在红薯收获前,将割掉的薯藤去掉叶片,保留2~3 cm的叶柄,按50 cm长一段裁断,入窖进入贮藏室,先用松树的落叶松针平铺地面,厚度3~4 cm,再将鲜薯藤平铺在松针叶上,注意鲜薯藤个体之间不能重叠,这样以一层松针一层鲜薯藤的平铺方法贮存,用松针作为隔离隔热基质,每层松针平铺隔离的厚度保持3 cm,严禁压实,确保通气,每贮藏层重叠高度1 m左右,贮藏层顶部的松针叶可多盖一些,以不见薯藤为准。如需充分利用空间,增加贮藏量,可搭架分层贮藏,但各贮藏层高度不宜超过1 m。红薯收获后的薯拐也可用上述方法贮藏,但必须用50%多菌灵600~800倍液浸泡消毒杀菌5~10 min,晾干表面水分后方可贮藏。

2.8 红薯藤窖藏越冬贮藏研究结果

在薯藤贮藏各项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取其最佳效果点,即用秋收红薯的薯藤和薯拐,经过剪切、消毒、晾干表面水分,用松树叶(松针)隔热,在大棚窖或干燥的地窖贮藏越冬。2009年10月至2010年3月在松桃县永红种植专业合作社红薯大棚窖内贮藏薯藤628 kg,品种为紫薯3号,2010年3月18―20日出窖时有鲜薯藤597 kg,贮藏效果达95.1%。2010年10月至2011年3月在大棚窖内分别贮藏铜薯1号、铜薯2号、紫薯3号等红薯新品种薯藤,松针叶隔热,其效果分别达92.8%、93.0%、95.6%。2012―2013年沿河县、思南县、碧江区、松桃县多点试验得出红薯藤窖藏越冬效果最低77.8%,最高97.2%,平均贮藏效果为90.9%。

2.9 红薯藤越冬扦插繁苗和薯藤催芽直插栽培试验结果

红薯藤窖藏越冬技术成功后,对薯藤的扦插繁苗技术和薯藤催芽直栽技术进行相应的试验研究。

2.9.1 越冬薯藤扦插育苗效果。2011年3月6日采用紫薯3号薯藤与种薯对照进行育苗试验。小拱棚加塑料大棚保温育苗,生物热能加温,薯藤和种薯各10 kg,经3次剪苗统计,其中薯藤共计出苗1 125株,种薯共计出苗719株,薯藤较种薯出苗率提高56.47%。2011年沿河县用铜薯1号越冬薯藤200 kg与相同品种的种薯200 kg进行扦插育苗试验。结果表明,薯藤剪苗5批次,共计出苗23 500株,薯种剪苗3批次共计7 600株。薯藤较薯种多出苗15 900株,按栽种密度5.25万株/hm2,薯藤扦插繁苗可移栽0.45 hm2,薯种只可移栽0.15 hm2。薯藤扦插育苗较薯种育苗提早剪苗(出苗)20 d,多剪薯苗2批次,效果十分显著。2012年松桃县土肥站用铜薯2号越冬薯藤30 kg与相同品种的种薯30 kg作为对照进行扦插育苗试验。结果表明,薯藤剪苗4批次,共计剪苗4 200株,薯种剪苗3批次,共计剪苗3 010株,薯藤比薯种多剪苗1 190株,多剪苗1批次,提早剪苗15 d。

2.9.2 越冬薯藤栽培的产量效果。一是越冬薯藤扦插育苗增产效果。2011年6月16日将薯藤扦插育苗与种薯育苗进行大区对比试验。不设重复,品种为铜薯2号,栽插面积2 426.67 m2(同一块田),各栽插1 213.33 m2,栽插密度5.25万株/hm2,施肥、管理均相同。10月28日收挖。结果表明,薯藤苗共收鲜薯6 836.3 kg,折合产量56 343 kg/hm2;种薯苗共收鲜薯6 176.7 kg,折合产量50 892 kg/hm2,薯藤产鲜薯较种薯产新增鲜薯5 451 kg/hm2,增产10.71%。2011年沿河县用铜薯1号红薯藤扦插育苗与种薯育苗产量对比试验。作春薯栽培薯藤苗产量48 210 kg/hm2,种薯苗产量45 096 kg/hm2,薯藤苗较种薯苗增产3 114 kg/hm2,增幅6.90%。作秋薯栽培薯藤苗产量43 036.5 kg/hm2,薯种苗产量36 180 kg/hm2,薯藤苗较薯种苗增产6 856.5 kg/hm2,增幅18.95%。2012年松桃县农技站铜薯2号扦插苗与薯种苗试验,薯藤苗较薯种苗增产2 709 kg/hm2,增幅6.1%。二是越冬薯藤催芽直栽技术与效果。红薯藤窖藏越冬技术不仅提高了薯藤的利用价值,用薯藤替代薯种,减少用种成本,还可以用薯藤直栽。特别是在菜用红薯、特色红薯品种类型中,薯农可以通过薯藤直栽减少传统育苗这道工序,提早栽植红薯、提早上市、提高销售价格,大幅度提高农民的增收效益。同时还可以增加市场蔬菜种类,满足消费者需求。在红薯藤窖藏越冬成功的2010年进行了薯藤催芽直栽、以不催芽为对照进行试验。将越冬薯藤剪切成12~15 cm节段,用多菌灵消毒,用ABT生根粉蘸基脚后地热线加温催芽,与在相同条件下的薯藤不催芽为对照。结果表明,催芽直栽成苗率达98.4%~99.4%,不催芽直栽的成苗率为48.8%~62.7%。催芽直栽的产量为21 142.5 kg/hm2,不催芽直栽的产量只有9 831 kg/hm2,薯藤催芽直栽的紫薯2号产值126 076.2元/hm2,不催芽直栽的产值58 560元/hm2。因此,利用红薯藤越冬后早春直栽必须经过催芽处理加上拱棚增温栽培,因为早春气温和地温都较低,不利于红薯顺利生长。

3 红薯藤窖藏越冬扦插繁苗技术的应用情况

将秋季收挖红薯的薯藤进行处理,放入干燥的地窖或大棚窖进行越冬贮藏,翌年替代种薯,直接栽种或扦插育苗引起了当地及邻近地区相关部门和许多薯农的高度关注。先后前来松桃永红专业合作社参观、学习和咨询,并引进窖藏越冬薯藤,进行栽种、示范推广。为了让该科技成果迅速应用推广,在铜仁市科技局和市农委的大力支持下,于2012年撰写了《红薯茎蔓(藤)越冬贮藏技术规程》和《红薯茎蔓(藤)冬后育苗技术规范》草案(作为地方标准待),作为技术资料以规范“红薯藤窖藏越冬扦插育苗技术”。据不完全统计,2011―2015年在铜仁市内有松桃、沿河、思南、碧江区等县(区)进行应用示范推广,5年累计有效面积达4.808万hm2,其中松桃县16 986.67 hm2、沿河县9 726.67 hm2、思南县13 886.67 hm2、碧江区7 480 hm2。另外,重庆市的酉阳、秀山及湖南省的吉首、怀化和湖北宜昌市等市(县)地区都有相应的应用推广。如湖北宜昌市王店镇种薯大户朱某等薯农近几年连续多次从湖北来铜仁学习咨询红薯藤窖藏越冬扦插繁苗技术,红心薯、种薯大户每年向全国发货销售1 000~2 000 t,单价都在5元/kg,迫切需要这些创新技术。

4 项目技术研究应用成效

4.1 取得的技术成果

本项目研究取得的成果是以红薯藤节间易发根发芽而进行无性繁殖的原理,把每年收获红薯时的薯藤通过一定的隔离基质经红薯大棚窖贮藏越冬扦插繁苗替代种薯育苗方式;在研究中找到用松针叶作为越冬贮藏基质材料,越冬保藤率提高93.8%,选用大棚窖及农户的地窖(苕窖)作越冬场所,能控温控湿,管理方便,越冬成活率高达97.2%,平均90.9%,解决同类技术越冬成活率低的难题,该项技术达到国内同类技术的领先水平。

4.2 研究应用成效

4.2.1 经济效益。该项目的研究与示范推广同步进行,充分发挥科研成果的技术效应。本研究技术成果于2011―2015年分别在铜仁市的松桃、沿河、思南等县和碧江^以及邻近的重庆、湖南、湖北等省(市)应用推广。据不完全统计,仅铜仁市5年来应用推广有效面积就达4.808万hm2,居全国同类技术推广之首。从经济效益分析评价得出,种薯育苗方式按平均节约种薯900 kg/hm2,种薯价格3元/kg计算,可节约种薯成本2 700元/hm2,扣除薯藤贮藏成本(450 kg/hm2×0.3元/kg+加温电费787.5元/hm2=922.5元/hm2),可节约成本1 777.5元/hm2。由于薯藤繁苗可以提早栽插,增加了红薯块根生长的时间,使其干物质积累增多。因此,其产量较种薯育苗栽种的增产13.86%~22.31%,加权平均可增产鲜薯5 316 kg/hm2,增幅18.75%,按市场价1.00元/kg计算,可增收5 316元/hm2,加上节约种薯投入1 777.5元/hm2,合计新增纯收益7 093.5元/hm2,项目成果应用推广有效面积4.808万hm2,按照农业科技成果的评价方法,推广规模缩值系数×0.9,新增纯收益缩值系数×0.7,推广单位经济效益分计系数×0.2,研究项目总新增纯收益23 802.421万元,科技推广投资年均纯收益率13.15元/元,成果技术经济效益显著。

4.2.2 社会效益。薯藤窖藏越冬技术的推广是我国红薯传统种植的一大创新,本技术成果提高了红薯藤的利用率和经济价值。薯藤的基质材料松针叶(马尾松)分布很广,使薯藤贮藏的隔热材料取材容易,技术的操作性强,方法简单易行,农民易接受掌握,便于大面积规模化标准化的推广。解决了种薯不便于长途调运以及运输途中薯块损伤造成种薯育苗中的烂薯烂床不出苗的难题。菜用红薯、特色红薯用越冬薯藤可催芽直接移栽,既可以提早上市增加农民收入,又可以丰富蔬菜市场品种,满足消费者的需要,促进市场繁荣,确保市场鲜薯周年供应。用薯藤替代了种薯,节约了大量种薯,就铜仁市每年红薯种植面积6万hm2,按节省种薯900~1 200 kg/hm2计,需种薯7.2万t,按市场种薯价3 000元/t,折合人民币2.16亿元,减去薯藤越冬成本,每年至少可为农民节约种薯费1.80亿元,本技术成果为农民带来可观的社会效益。

4.2.3 生态效益。将薯藤薯拐进行越冬窖藏保存,能达到清洁田园、减轻病虫害和有害物质越冬的数量、压低翌年病虫害发生基数、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同时采用红薯藤扦插育苗还可以有效防止红薯黑斑病、线虫病等通过种薯的传播。因此,红薯藤窖藏越冬扦插育苗技术的推广应用,不仅能节约大量薯种,提高薯藤的利用率和经济价值,同时减少了种薯腐烂对环境的污染和病虫害的传播,可减少农药用量,使其农产品质量安全,项目成果应用能有效地改善红薯种植区域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

5 成果技术的创新点

一是红薯秋季收获前剪下藤蔓,采用科学技术处理后放置在大棚窖内贮藏越冬,人为地控制温湿度,到春后用薯藤扦插繁殖的一种新的繁苗方法,改变了用薯种育苗的传统方式。二是在研究中找到了红薯藤越冬成活的依据、原理和方法,其核心技术是发现和研究了红薯藤越冬的隔离材料松针叶和贮藏场所(大棚窖),该技术处理越冬后保藤率达93.8%,较砂质材料作基质的提高82.2个百分点。三是选用大棚窖及农户的地窖(苕窖)作越冬场所,能控温控湿,管理方便,越冬成活率高达97.2%,平均90.9%。

6 与国内外同类技术研究成果的比较

6.1 与国内外同类技术比较

利用红薯茎蔓经冬季越冬后替代种薯,进行红薯的大面积种植栽培具有保持种性、便于运输、节约用种成本、节约育苗时间和用工等优势,一直是国内外红薯研究人员的重要攻关内容。但因不易找到红薯茎蔓越冬的隔离基质和适宜于红薯茎蔓冬季保存的环境条件,或因制造的环境条件较为复杂成本过高而无法推广。国内外针对同类技术研究,还未有新的突破。该成果的创新性在于研究和发现了来源广泛、成本低廉、农民特别容易接受的松针(马尾松)落叶作为红薯藤堆积贮藏越冬不易发热腐烂的隔离基质,找到了红薯藤越冬的场所,使薯藤替代薯种成为了现实。技术成果研究成功后于2011年3月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报技术专利,经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严格审查、技术查新,确认了该技术成果的先进性后,批准为国家发明专利。

6.2 成果的创造性

先进性:本技术成果以山上的松树落叶(松针)为隔热材料,以贮藏红薯的大棚窖或地窖为红薯藤的越冬场所,在窖内以一层薯藤一层松针的自由操作,松针叶的隔离厚度为3~5 cm,薯藤堆积贮藏高度为1.0~1.5 m,如果塔架可堆积高度达3~5 m。这种方法操作简便,用工不多,投资不大,贮藏量大,翌年起藤容易,最主要的是贮藏效果好,保藤率达93.8%。便于大面积推广,薯农易于接受。

创造性、先进性:一是隔热材料(基质)松针叶来源广泛,农民取材容易;二是越冬贮藏冬场所(大棚窖)窖内保温效果好,便于操作,便于人工调控,贮藏量大,保藤率高;三是选用松针叶隔热材料、大棚窖为越冬场所配套技术和应用推广规模居全国领先地位。

7 和已获专利及技术标准情况

7.1 情况

“甘薯薯藤窖藏越冬栽培对产量的影响”在《耕作与栽培》2012年第5期发表。“红薯藤窖藏越冬技术及应用效果”在《现代农业科技》2014年11期发表。“红薯藤越冬不同隔离基质试验”在《科技纵览》2014年6期发表。

7.2 已获专利

技术成果研究成功后于2011年3月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报技术专利,经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严格审查,技术查新,确认了该技术成果的先进性后,批准为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110043091.3。

7.3 技g标准

技术成果已形成地方标准,撰写“红薯茎蔓越冬贮藏技术规程”标准登记号DB522200/T70―2013;“红薯茎蔓越冬后技术规范”标准登记号DB522200/T70―2013,红薯的规程、规范报告已通过贵州省铜仁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8 团队建设及人才培养

通过红薯藤窖藏越冬扦插繁苗技术的研究与试验示范,聚集了一批热心于红薯产业发展的科技人员、农民专业合作社、红薯种植大户、红薯企业等研究与应用推广的团队人员。通过技术培训和跟班操作学习,提升了团队技术人员自身业务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增强了事业心和责任感,通过不断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创新,为红薯产业的发展和人才培训奠定了基础。同时培养了一批懂技术的农技人员和红薯种植户,对红薯产业新技术示范推广有了技术支撑的保障。

9 参考文献

[1] 于三全,师卫军.脱毒红薯茎蔓低温休眠越冬育苗试验[J].农民致富之友,2014(14):144.

[2] 涂刚,陈玉婵,李桂平,等.红薯藤窖藏越冬技术及应用效果[J].现代农业科技,2014(11):68-69.

[3] 李桂平,杨通华,吴志俊,等.甘薯薯藤窖藏越冬栽培对产量影响[J].耕作与栽培,2012(5):8.

[4] 郭源俊.甘薯藤苗越冬繁殖技术[J].江西农业科技,2004(7):24-25.

第5篇:红薯种植技术与管理方法范文

[关键词] 现代农业;经营模式;实践;案例;评析

【中图分类号】 F321.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08-114-2

现代农业是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的社会化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是我国现代农业经营模式的主要类型之一。本文以永辉薯业为例,从现代农业的角度进行评价分析,以期提高我们对“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这种经营模式在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及其重要性的认识。

一、永辉薯业发展的基本概况

(一)基本概况

社旗县永辉薯业注册资本2400万元, 位于社旗县城南工业园区内, 是一个集科研、基地、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农产品深加工企业,于2009年8月开始建设,占地面积18000平方米,现已建成集生产车间、办公楼、科研室、宿舍等为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化厂区,形成了年产3万吨薯类食品深加工生产能力, 现有职工300多人,年产值2.6亿元,利税1800万元。

永辉薯业根据国家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的相关政策。实施“一业为主,综合开发,重点突出,跨越发展”的战略,立足当地资源优势、技术优势和品牌优势,积极探索并开拓走现代农业经营之路,推进企业管理上水平,效益上台阶,规模大发展,致力打造社旗县农产品深加工知名企业,公司用全新的经营理念、充足的资本、先进的设备、科学的生产工艺、完善的管理制度、健全的营销网络、优质的售后服务,打造产品质量和服务一流品牌,被南阳市人民政府确定为“市级重点龙头企业”,省、市领导多次到永辉薯业观摩指导,赢得省“重质守信示范单位”和“全国质量放心品牌”等荣誉,为县域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依托永辉薯业成立三个专业合作社,即“亚东农机合作社”、“新农生态种植专业合作社”和“金叶综合服务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现有社员1500户,入股土地0.7万亩。拥有大中型拖拉机43台,玉米收割机、联合收割机24台,农机具配套设备107套(台),红薯收获机、花生收获机21套(台),大型铲车、挖掘机各1台,流动加油车1台,实现了全程机械化作业。

(二)主要做法

1.流转土地,形成规模

土地是现代农业的基础,只有形成规模才能取得较好的效益。在进行土地流转的过程中,为了解决农民积极性不高、连片经营难推进等问题,永辉薯业采取了一些有效措施加以解决。一是广泛宣传,其中针对外出务工人员每人发一封信,介绍土地流转的优势,建议他们把土地集中起来参与土地流转。二是对比算帐引导。耐心帮助农民算清两个帐。对于转出方来讲,集中流转土地每亩收入比自己经营一年粮食的纯收入高出近100元,而且是零风险。另外还有不低的劳动务工收入。对转入方来讲,流转土地发展烟薯生产,效益是种植粮食的五、六倍,怎么算都不吃亏。通过两头算帐,在利益上达成了一致,能够实现“双赢”,得到了农户的初步认可。

永辉薯业土地流转主要采取三种方式:一是租赁。对于项目区农户外出务工没有精力组织生产和管理的土地,经双方协商按照现行土地流转价格进行承租,与农户签订长期租赁合同。二是自愿入股。组织项目区拥有土地的农户加入合作社,农户以土地折价入股并参与分红,土地由合作社统一组织管理, 社员除每亩地每年收益不低于租赁价值外,年终净收益60%分配给社员股东,剩余40%作为风险基金。三是反租倒包。对有富裕劳动力的农户,采取先以入股或出租方式流转土地,再由合作社返租倒包给农户。反租倒包户负责看地、看水、追肥、施药等管理,由合作社支付相应的管理劳务工资。

2.实行标准化生产,提高产品质量

永辉薯业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实行了标准化生产。

(一)开展农业标准化服务。公司制定了不同农作物产品质量标准和作物栽培技术规程,申报农产品产地认证,向农户提供技术资料,农产品品质和质量不断提高,有效地促进了农业标准化进程。并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规定,对农产品实行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及时调整发展思路,制定了生产方案和标准化技术规程,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

(二)生产经营实行“五统一”管理。即:统一提供种苗、肥料等生产资料,统一种植技术,统一按标准化流程组织生产,统一按保护价收购产品,统一加工,统一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

永辉薯业设有专门的红薯、烟叶育苗基地,引进豫薯王、梅营1号等高淀粉脱毒红薯原种,引进云烟87等优良烟叶品种,由公司统一育苗,保证了烟、薯种苗的及时、足量供应。

二、永辉薯业评析

(一)确定了正确的发展方向

社旗县是全国闻名的“三粉之乡”,已经有三百多年的生产历史。近年来,社旗县立足历史优势,把三粉加工作为全县的重点支柱产业,提出了“膨胀规模,拉长链条,加大技术改新,重点培育,强力推进”的发展思路,获得了省红薯三粉无公害产品生产基地认证和“赊店”牌三粉无公害农产品标志认证。

永辉薯业正是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传统优势,积极响应政府发展现代农业经济的设计脉络,抓住机遇、顺应形势,确定了正确的发展方向,取得了瞩目的业绩。

(二)建立了富有活力的现代农业生产组织形式

永辉薯业采取了“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生产组织形式,通过“合作社”这个枢纽把分散的“农户”集中起来,依靠“公司”这个坚强后盾,有效地解决了分散的“农户”与“大市场”衔接的问题,疏通了农产品从土地到市场的渠道,有效地整合了“资金、土地、劳动者、技术、设备”等生产要素,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在这个联合体系中生产关系非常明晰,合作社的社员分别以土地、技术、资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投入并参与分配,取得的收益对于参与的农户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公司通过深加工农业初级产品提高附加值,取得了明显的效益,“公司+合作社+农户”这个现代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富有活力。

(三)实现了规模经营

通过永辉薯业“公司+合作社+农户”这个组织形式,把小规模的土地生产模式变成一定规模的土地经营模式,使得现代农业手段可以充分发挥作用,提高了土地生产率。

永辉薯业按照不同类型及农户的意愿,采取不同的利益协调方式进行土地流转,流转后的土地便于采取机械作业,使现代化的装备与技术手段有了用武之地,解决了由于农业劳动力转移导致的农业劳动力减少的问题,也解决了农户承包的耕地分散、经营规模太小的问题,从而能够发挥规模经济效益。

永辉薯业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土地使用权流转模式,土地使用权流转模式由公司把利用率差的土地集中经营,使外出务工人员可以长期安心工作,起到了一举多得理想效果。

(四)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永辉薯业这个“公司+合作社+农户”现代农业生产组织形式使得劳动生产率得以提高,其主要原因是运用了“劳动分工”理论,劳动分工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作用十分显著。

从案例我们可以看出,永辉薯业从烟薯品种选定、种苗繁殖调运、商品烟薯大田生产、加工、销售等一系列环节都有专人负责,分工很明确,在生产实践中减少了许多重复劳动,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用工业化的手段加工农产品,不但降低了劳动成本,而且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在红薯、烟叶生产过程中能用机械的就少用人力,鲜薯加工“三粉”、鲜烟叶烘烤均采用自动化、流水线工厂生产,成效显著。

(五)实现了订单农业

通过土地使用权流转, 永辉薯业取得了大面积土地的使用权,从而能够根据市场需要组织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农业生产。2012年,在烟叶种植方面, 永辉薯业与国家烟草专卖机构签订了产销合同,减轻了烟草专卖机构零散收购的压力,也为公司带来更多的利润。在红薯和淀粉生产方面,先后与河南天宇集团、韩国李氏株式会社签订供销合同,避免了市场波动给农业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

(六)促进了农产品商品率的最大化

永辉薯业运作成功的重要一条原因是商品率最大化,永辉薯业基本上可以把从土地上生产的产品全部转化为商品,生产的鲜薯不分品种、无论大小、也不管表皮光滑与裂缝统统进行加工,减少了鲜薯储藏的损失,使鲜薯的商品率得以最大限度的提高。生产的鲜烟叶直接到烘烤厂烘烤,然后全部销售,实现了农产品商品率的最大化。

(七) 明显增加了经济效益

由于当前农村劳动力持续不断的流失,种植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一些经济价值高,但耗工量较大的农作物种植面积持续缩小。目前社旗县主要以小麦、玉米耗工量相对较小的农作物为主,亩均产值约为1800元/年,除去农药化肥用工净利润每年700元左右。

(八) 发展了农业技术推广的新方式

永辉薯业对于农业技术的推广和普及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经验,其特点有以下几点:

1.变“外在的推动、被动的接受”为“内在的需求、主动的吸收”。对于永辉薯业来讲,学习、引进、应用先进实用的农业技术的迫切性、重要性的认识已经十分深刻,他们对于学习、引进、应用先进实用的农业技术的积极性、主动性表现出的热情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感受。在某些方面,他们对于省内外技术发展及现状的了解相当深刻,对于某些技术的运用已经非常娴熟。这种由内部自身的需求而导致的农业技术普及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2.变“单项技术的需求”为“综合配套技术体系的需求”。由于公司经营涵盖了烟叶、红薯生产的“前、中、后”与“左、中、右”许多环节,所以他们对于技术的需求已不是单单的某一项所能够满足,就他们来说既需要育苗技术、又需要高产栽培技术、也需要加工技术,既需要现代企业管理技术、又需要市场营销技术、还需要机械使用技术,这些技术的任何环节都直接与参与者的经济效益相联系,因此,全面驾驭这个技术体系对于公司的管理者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任务。

3.变“着眼于产量的生物目标技术的需求”为“着眼于品质及效益的经济目标技术的需求”。对于永辉薯业来说,可以把他们看成一个“经济人”,他们生产的是商品,生产的目的是要到市场去交换,所以公司的中心任务是提高本身及其所有参与者的经济效益,因此他们需要能够提高经济效益的实用技术,在“高产、优质、高效”三大目标中“高效”放在首位,这一点也是现代农业所追求的目标之一。

参考文献:

[1]农业现代化[EB/OL].360百科,2013-5-25.

[2]胡胜平.“农业现代化”的一点调研和思考[EB/OL].人民网――理论频道,2012-1-18.

[3]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关于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意见[EB/OL].中央政府门户网站,2012-03-08.

[4]社旗县政府办公室.河南省社旗县概况[EB/OL].社旗县人民政府,2012-10-17.

第6篇:红薯种植技术与管理方法范文

基金项目: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基金(CARS-10-ES10);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项目(2013-2015).

作者简介:陈广侠(1978-),女,实习研究员,主要从事马铃薯栽培与生物技术研究。E-mail:

*通讯作者,E-mail:

摘要:采用1叶/段、2叶/段、3叶/段三种扩繁方法,在每盒30个叶的情况下,研究了不同长度茎段对诱导试管薯个数及大小的影响。结果表明,三个品种均以1叶/段的平均结薯数最多,3叶/段的平均薯重及大薯率最大。

关键词:马铃薯试管薯;茎段长短;试管苗

中图分类号:S532.043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3)12-0040-03

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作为第四大粮食作物,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由于其繁殖方式为无性繁殖,易导致病毒在块茎内积累和传递,引起种薯退化,致使马铃薯产量和品质下降。长期以来,人们生产脱毒种薯都是以脱毒苗为基础,但脱毒苗栽植过程繁琐、成活率低等因素大大限制了脱毒种薯的生产与推广。马铃薯试管薯可以常年生产,且体积小、便于运输,但马铃薯脱毒试管薯生产受基因型及环境因子的影响。王红梅等[1]研究结果表明,基因型是决定马铃薯诱导率高低的关键因素之一,不同基因型的马铃薯试管内结薯数量和重量都有很大差异。门福义等[2]指出,短日照条件会使块茎形成提前,每天光照8 h的处理比每天光照16 h的处理试管块茎数量显著增多。苗龄的大小也影响试管薯的诱导,刘玲玲[3]研究表明采用生长4周的健壮脱毒苗有利于试管薯块茎的形成。鄢铮等[4]试验表明,结薯数量随苗龄的增加呈双峰抛物线型,以4周和6周的苗诱导效果最佳。在单节切段培养繁殖试管薯苗的过程中,侧芽发育而成的植株比顶芽发育而成的植株生理年龄小,因此,顶芽长成的植株易于结薯[5]。本试验研究了试管苗茎段长度对试管薯诱导的影响,以期为马铃薯试管薯的诱导提供参考。

1材料与方法

1.1供试材料

供试材料为马铃薯早熟品种“Favorita”、中熟品种“Atlantic”和晚熟品种“克新1号”,均为本单位保存的脱毒试管苗。试管苗在MS培养基(pH 5.8,蔗糖25 g/L,琼脂5 g/L)中继代培养,温度(25±1)℃,光照强度40 μmol/(m2·s),光周期16 h/d,每25 d继代一次。

1.2试验方法

将培养了24 d的壮苗,切入到含60 g/L蔗糖的MS培养基中,设每段1叶(1叶/段)、2叶(2叶/段)、3叶(3叶/段)三种处理,每处理切30盒,每盒30个叶。于20℃、40 μmol/(m2·s)的光照环境中培养20 d,然后于黑暗环境中培养4周,收获时统计每处理的结薯数、薯重和大薯率。

2结果与分析

2.1茎段长度对试管薯结薯个数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1)表明,三个品种均以1叶/段的平均结薯数最多,与2叶/段、3叶/段的处理差异显著。其中,克新1号1叶/段平均结薯数为29.6个,比3叶/段多结薯106.9%,比2叶/段多结薯74.1%;Favorita 1叶/段的平均结薯数为25.2个,比3叶/段多结薯215.0%,比2叶/段多结薯119.1%。三个品种以克新1号1叶/段结薯最多,比Favorita 1叶/段多结薯17.4%,比Atlantic 1叶/段多结薯21.3%。

2.2茎段长度对试管薯平均薯重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1)表明,三个品种均以3叶/段平均薯重最大,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其中,克新1号3叶/段平均薯重为125.5 mg,比1叶/段多110.9%,比2叶/段多9.4%;Favorita 3叶/段的平均薯重为100.3 mg,比1叶/段多59.7%,比2叶/段多38.4%;Atlantic 3叶/段的平均薯重为77.5 mg,比1叶/段多42.2%,比2叶/段多4%。三个品种不同处理中,以克新1号3叶/段的平均薯重最大,比Favorita 3叶/段多25.1%,比Atlantic 3叶/段多61.9%。

2.3茎段长度对试管薯大薯率的影响

三个品种均以3叶/段的大薯率最大(表1),克新1号、Atlantic和Favorita分别为86.0%、70.7%和88.0%;以1叶/段的大薯率最低,Atlantic只有37.3%;三种处理方法的大薯率差异显著。

3结论与讨论

马铃薯块茎的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不同的光源、碳源都会对马铃薯块茎的形成造成不同的影响[6~9]。矿质元素不同其结果也不同[10,11]。陈永波等[12]研究表明,在无氮素的营养液中,植株形成块茎的能力很弱。本试验研究了不同的切段长度对试管薯诱导的影响,从结果可以看出,不论何种基因型,要想获得较多的结薯数量,以1叶/段的扩繁方法为宜;要想获得较大的试管薯,以3叶/段的方法为宜,这可能是由于3叶/段的茎段能够提供更多的营养。

参考文献:

[1]王红梅, 李淑洁, 张正英, 等.不同基因型马铃薯试管薯的诱导及其再生研究[J].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08,43(5):55-58.

[2]门福义, 刘梦芸. 马铃薯栽培生理[M]. 北京:农业出版社,1995: 241-242.

[3]刘玲玲. 光照和培养基类型对马铃薯微型薯诱导的影响[J].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4, 6: 21-23.

[4]鄢铮, 郭德章. 马铃薯试管苗组织培养及微型薯诱导技术的研究[J]. 中国马铃薯, 2004, 18 (5): 281-284.

[5]罗玉,田洪, 张铁. 高温下马铃薯试管薯的诱导[J].马铃薯杂志, 2000,14(1):4-7.

[6]王瑞斌, 王蒂, 司怀军. 食用白糖和活性炭互作诱导马铃薯试管薯的研究[J].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06,41(4):35-40.

[7]柳俊, 谢从华, 黄大恩. 马铃薯块茎形成机制的研究——暗处理和光照时间对试管块茎形成的影响[J].马铃薯杂志, 1994, 8(3): 138-140.

[8]Davies P J. Plant hormones and their role in plant growth and development [M]. Dordrecht: Martinus Nijhoff Publisbers, 1987, 515-530.

[9]Blanc A, Mery J C,Biosard J. Action des radiations de lumière rouge sur la survie et la tubérisation de germes de pomme de terre cultivés ‘in vitro’: influence de leurage physiologique[J].Potato Res., 1986, 29(3): 381-389.

[10]马伟青, 王培伦, 黄传红, 等. 培养基中氮磷钾对马铃薯试管苗生长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 1999, 4:36-37.

第7篇:红薯种植技术与管理方法范文

关键词土豆;早春;高产;栽培技术

土豆又名马铃薯、洋芋、山药蛋,具有高产、早熟、用途多、分布广等特点,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土豆种植面积逐渐扩大。但部分农户种植的土豆,地上部分长势很好,地下部分却结薯小而少,产量低,效益差。要获得高产,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就要按照土豆的生长规律,进行科学管理。现将早春土豆的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选用良种

应按当地的气候特点选用丰产、抗病、优质的品种,特别要考虑该品种的生育期。最好选用脱毒薯种进行播种,或是将种子进行消毒,消毒方法主要有:一是变温浸种。先将薯种放在40~50 ℃温水中预浸1 min,再放入60 ℃温水中(种薯和温水的比例为1∶4)浸15 min。二是药物浸种。用72.2%普力克,或70%克露800倍液浸泡种薯15 min后,晾干播种[1]。

2正确切薯种

每块薯种种重20~25 g,紧靠芽眼边缘,将薯块切成三角形,每块要保证有1~2个芽眼。切薯块时要注意2点:一是切到病种薯时要剔除,切刀要用15%酒精消毒后再切另一薯块;二是要把前尖芽和后腚芽分放、分开播种,以利出苗整齐一致[2]。

3合理倒茬

土豆不宜连作,也不宜与茄科作物如茄子、辣椒、番茄、烟草等进行轮作,还不宜与红薯、胡萝卜、甜菜等块根作物轮作。轮作年限最少在4年以上,在蔬菜区可与大葱、大蒜、芹菜等非茄科蔬菜轮作,也可与禾谷类、豆类、棉花等作物进行轮作倒茬,以减轻病害发生[3]。

4确定适宜的播种期

选择适宜的播种期是土豆种植丰产的关键。土豆是喜冷凉的作物,薯块形成期气温不得超过25 ℃。按气温推算,黄淮流域最适宜的播种期为2月下旬至3月上旬,播前进行催芽播种,5月气温约18~23 ℃,十分有利于薯块膨大,可以夺取高产,6月上旬收获。

5加强田间管理

5.1种植前的土地管理

土豆是一种适应性很强的作物,除了盐碱地之外,其他类型地块都行,但必须有水浇条件。来年春天种土豆的地块,头年最好要深耕,土豆喜欢土层松软,而且能疏松土壤,比较板结的地块,连种几年土豆就会变得疏软、松散。经过深耕或冬耕的地块,经过一个冬天,冻化层可达15 cm,一个冬天的严寒和阳光照射会有很好的杀菌作用,对来年土豆的生长是非常有益的[4]。土豆不但要求头年耕,而且要求深耕,土豆有几层匍匐根系,所以需要深的软土层。近几年来田间的机旋耕,深度达不到要求,影响土豆产量,因此,要创高产耕深必须达到20 cm以上,如能达到30 cm,在同等种植条件下,增产会更多。

5.2重施基肥,培肥地力

由于土豆生育期短,基肥要一次性施足,一般施用腐熟的有机肥45~60 t/hm2,施用方式可结合整地施入70%,余下的30%作种肥,采用穴施或沟施。

5.3防止晚霜冻害

出苗期经常出现晚霜,发生冻害死苗的现象。因此,要加强苗期防护,采用覆盖或熏烟法,避免晚霜冻害。

5.4中耕培土

在块茎形成期和膨大期,要勤中耕,分次培土,促进根系生长和匍匐茎形成,增加结薯数量,保证植株健壮生长。

5.5摘除花蕾

当土豆花蕾形成,花序抽出时应及时摘除花蕾,减少养分消耗,有利于养分积累。

5.6根外追肥

后期如果脱肥,可叶面喷施0.1%硫酸镁溶液和0.2%~0.3%磷酸二氢钾溶液,喷施肥液600~750 kg/hm2。

6病虫害防治

土豆从播种到收获一定要把防治病毒病放在首位,以农业防治措施为主,并及时防治蚜虫,以减少传播。同时,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防治晚疫病、环腐病等病害。在条件合适时,疫病发病迅猛,危害严重,要勤调查,发现病叶、病株要立即摘除销毁,迅速喷药防治。常用药剂除福美双、代森锌、波尔多液、甲基托布津外,还有以下几种:防治晚疫病可用72.2%普克力800倍液、64%杀毒矾500倍液、47%甲瑞农600~800倍液、72%克露600倍液;防治早疫病可用50%扑海因1 000倍液、77%可杀得500倍液、75%百菌清600倍液、64%杀毒矾500倍液。每6~7 d用药1次,连喷3~4次。

7参考文献

[1] 杨树恭,陆立银.兰州地区马铃薯低产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浅议[J].兰州科技情报,1995,24(1):7-9.

[2] 蔡金龙.建阳市漳墩镇马铃薯低产原因分析与改进措施[J].福建稻麦科技,2007,25(3):52.

第8篇:红薯种植技术与管理方法范文

关键词:杂粮作物;问题;发展潜力;发展建议;山东烟台

1烟台市杂粮作物生产情况

据统计,烟台市主要杂粮种类有水稻、旱稻、大豆、甘薯、谷子、高粱、绿豆和红豆等。水稻种植主要集中在海阳市大阎家镇的西沽头和大荆家等村,所种植的水稻品种主要是一枝香,生育期180d左右,一年一季,是我国水稻生长期最长的地方之一,其野沽头冶牌糯米为地方优特产品,深受市场欢迎;旱稻在招远、海阳、牟平、栖霞和福山零星种植,品种有临旱277、旱稻1号,种植方式一年一作,条播,利用太阳能杀虫灯防虫等,经营方式为合作社牵头,品牌化生产销售;大豆多为一家一户小面积种植模式,面积有下降趋势,商品化程度低。大豆品种以中黄17、鲁豆4、鲁豆11、农科6号等为主,新品种推广面积较少;目前烟台市甘薯种植以一家一户小面积分散种植为主,个别加工企业及种植大户规模化种植为辅,产品多为自产自用,只有少部分用于加工,商品化程度较低。鲜食甘薯品种以紫薯、北京553、烟薯25、遗字138等黄瓤或橘红瓤品种为主,加工型甘薯品种以烟薯16、丰收白等高淀粉品种为主。推广的主要生产技术有甘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配方平衡施肥技术、脱毒甘薯高产栽培技术等;谷子由于部分农业合作社的带动,价格较高、效益显著,近几年种植面积有所增加;高粱、绿豆和红豆基本还是农民自己的当家品种,种植在地堰边、果园间隙、山区旱薄地,管理差,产量低。烟台市现有农业合作社或杂粮加工企业近10家,主要以谷子、水稻、旱稻和甘薯生产加工为主,且大部分已成立品牌,基本形成了一个小的以野合作社+农户冶野生产+加工+销售冶为一体的产业链,产生了一定的效益。但由于杂粮作物种植零散,不利于机械化,费工费时,种植面积不能进一步扩大。并且产品多为农户或合作社经过粗加工后销售,缺少精加工产品,无法形成一定影响力的品牌效应。

2烟台市杂粮作物生产存在的问题

2.1生产方面

一是杂粮作物种植规模小、管理粗放、经营分散、用工多、成本高。二是当地栽培品种多乱杂,种植技术普遍沿用传统方式,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缓慢[1-3]。三是杂粮作物多种在山岭岗地,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产量低而不稳。四是野三品一标冶认证产品数量少,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4]。

2.2加工销售方面

一是农民种植杂粮多以自食为主,对外加工销售以原粮为主;二是分散种植增加了收购、流通难度,产后销售不畅;三是当地加工企业少且规模小,设备水平低,加工技术落后,产品附加值也低,远不能满足消费市场需求[5]。

3杂粮作物发展潜力

3.1发展前景广阔

近年来,随着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消费意识的转变,杂粮及其加工制品以其营养丰富、风味独特、粮药兼用等特点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青睐,消费需求增加,国内供给偏紧,市场价格走高,比较效益大幅提升[6]。

3.2增产潜力较大

过去传统种植杂粮产量很低,和大宗粮豆相比,单产差距很大。目前,随着品种改良,生产条件改善,只要实行科学管理,提高单产、增加总产不仅可能而且潜力巨大,对于不断提高山丘地区粮食自给水平、保障莱阳市野粮食安全和粮食生产先进市冶地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杂粮作物发展建议

4.1加强政府引导

当地政府应将杂粮规划指导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重视杂粮生产,研究制定扶持政策,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把发展优质高效杂粮作为粮食生产的重要补充措施来抓,坚持野做优、做精、做强冶的目标[7]。

4.2注重品牌创建

利用烟台市资源优势,着力开发特色品种,强化技术服务和综合管理,以开发品牌小杂粮为导向,加大资金投入,大力搞好原料基地建设,加强原料品种开发。

4.3推广实用技术

一是大力开发良种资源,加快杂粮良种建设,做好地方品种提纯复壮和优良品种的野引、育、繁、推冶各个环节工作;二是搞好良种配套栽培技术的研究组装,精细管理,加强环境保护和监测,推广应用有机肥和生物农药;三是加快制定小杂粮栽培技术规程,指导区域杂粮品种的科学种植。积极搞好示范,建立示范基地,辐射推广新技术[8-10]。四是提高杂粮生产机械化水平,研究开发一整套适合作业的耕地、播种、收割、脱粒等农业机械。

4.4加大扶持力度

建议制定小杂粮产业扶持政策,开展行业指导。国家惠农政策适当向杂粮生产地区倾斜,应采取中低产田改造、兴修水利、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等措施,改善生产条件,加快建设一批杂粮生产基地和扶持小杂粮加工和出口企业等[9]。

5参考文献

[1]孙然峰.临沂市小杂粮产业化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J].农业科技通讯,2016(4)院10-13.

[2]李德琴,韩晓英.彭阳县小杂粮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J].农家之友(理论版),2008(11)院36.

[3]曹开蔚,漆映雪,余冬晖.江西省小杂粮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J].江西农业科技,2003(3)院40-42.

[4]何宪平.固原市小杂粮产业实践与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15(20)院298-299.

[5]罗河月,郭冬梅,张青华.邯郸市小杂粮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J].河北农业科学,2012(8)院72-74.

[6]张金鹤.彭阳县杂粮产业发展现状调查与思考[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5(4)院127-128.

[7]何录秋,杨文淼,周媛平,等.湖南小杂粮生产现状及其产业发展优势与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15(23)院314-316.

[8]丁进牛,景治忠,丁国荣,等.泾源县小杂粮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0(3)院80-81.

[9]赵娜.安阳地区小杂粮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J].农家参谋(种业大观),2011(10)院24.

第9篇:红薯种植技术与管理方法范文

关键词:脱毒马铃薯;种植技术;技术推广

马铃薯不仅能够当作粮食作物食用,还被当作牲畜饲料运用,在我国的农业发展中有重要的地位。与普通马铃薯相比,脱毒马铃薯具有明显优势,栽种脱毒马铃薯能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为了满足时展需求,相关部门需要结合我国农业发展趋势和马铃薯种植的内在特征,不断推广脱毒马铃薯种植技术,从而提高马铃薯质量和产量,增加农民经济效益。

1脱毒马铃薯的优势

脱毒马铃薯种植技术是对马铃薯薯块进行科学培育,使其发芽后脱毒,并对脱毒马铃薯块进行无菌化培育和筛选,最终将筛选出的无毒马铃薯薯块进行培育的一种种植方法。在这种筛选方法下的马铃薯质量要远远优于传统马铃薯,脱毒马铃薯具有种植时间短、产量高的优势,能够为种植户提供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调查研究显示,脱毒马铃薯的营养价值高,更有利于人们身体的健康。脱毒马铃薯的种植过程绿色环保,在注重绿色生活、生态化生活的背景下,脱毒马铃薯比普通马铃薯的市场竞争力更强,更容易受消费者喜爱。基于以上优势特征,我国一些地区已经开始应用无毒马铃薯的种植技术,但是受种植人员素质和种植区整体气候和经济状况影响,无毒马铃薯的整体种植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相关人员结合实际情况处理,从而全面提升我国无毒马铃薯种植技术含量和种植效率,促进当地种植产业改革,为广大脱毒马铃薯种植户带来更大经济效益。

2脱毒马铃薯的种植技术分析

2.1选择优良品种

选择优良脱毒马铃薯品种是后续种植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我国国土面积较广,各个地区气候和土壤环境差异较为明显,所以在进行马铃薯品种选择时,需要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和土壤环境来选择适合当地的马铃薯品种。在具体播种前,需要对马铃薯种子进行处理。首先,要选择大小一致、颗粒饱满的马铃薯种子,将其放在阳光下充分晾晒,利用阳光杀菌、消毒,提高马铃薯种子品质。其次,在播种脱毒马铃薯种子后,需对播种地区的湿度和温度进行综合性的管理和控制,确保生长温度稳定,整体环境合适,保证脱毒马铃薯种子顺利发芽生长,方便日后的栽培工作。再次,在马铃薯种子发芽后,要对发芽幼苗进行筛选,留下长势良好的马铃薯幼苗,去除萎靡不振、没有种植价值的幼苗,确保接下来种植工作的成功率。在完成这些工作后,播种马铃薯薯块还要做到随种随切,不可将切下来的马铃薯薯块放置太长时间,导致其腐烂变质。

2.2精耕细作

为提升脱毒马铃薯的种植效率,在种植脱毒马铃薯时应做到精耕细作。无毒马铃薯对生长条件有一定要求,一般来说,土质疏松、土壤肥力较高的土地适合脱毒马铃薯的生长发育。在挖种植坑时,为保障马铃薯根系能够顺利发育,建议将坑穴挖到30cm左右。此外,为了补充脱毒马铃薯生长所需的氮磷钾和有机质,需要人为施肥。施肥之前专业人员需对播种当地土壤情况进行调查,确定好土壤中的养分含量,使用化肥补充营养,避免因为过度施肥而引发水污染问题。如果条件允许,可以使用生态肥料。在做好脱毒马铃薯的耕种和施肥工作之后,要仔细管理脱毒马铃薯的生长发育状况,在马铃薯整体生长发育期间,病虫害是影响马铃薯正常生长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为了提升脱毒马铃薯生长效率和质量,必须要人为地对马铃薯田进行病虫害防治,确保其不受病虫害影响[1]。常见的防护措施有农药喷洒等,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绿色农业、环保农业要求的提升,也可以使用生物方式来防治病虫害。

2.3加强种植管理

为保障脱毒马铃薯在整个种植期间能够顺利生长,需要在种植过程中加强种植管理工作。首先在种植之前,种植户需要研究种植地区的气候和土壤环境特征,确保该地区温度和湿度及土壤肥力能够满足马铃薯的正常生长发育需求,同时种植户需要了解种植地土壤中肥力含量,以方便后续施肥工作的正常开展。同时,为了方便马铃薯芽顺利生长,播种之前相关人员需要合理控制马铃薯芽的密度,播种间隔过密会导致马铃薯芽之间发生光照、水分、土壤养分的争抢问题,并最终影响马铃薯产品质量和产量,播种间隔过大会导致单位面积产量下降的情况发生。除此之外,在脱毒马铃薯的整体生长期间,为了确保马铃薯能够顺利生长发育,需要保障脱毒马铃薯的水分吸收量,具体做法是干旱时节人为地浇灌马铃薯田,雨季防止涝灾,对马铃薯田进行排涝处理。

2.4及时收获

脱毒马铃薯生长到一定阶段后,茎叶会逐渐干枯,同时马铃薯不再生长,如果不及时收获,可能会导致马铃薯表皮破损,影响其品质。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种植人员需及时收获成熟的马铃薯,并把成熟马铃薯放置于阳光可照到的地区进行晾晒,烘干马铃薯表皮。同时,光照能起到杀菌消毒作用,有利于脱毒马铃薯的后续储藏。在收获马铃薯的过程中,相关人员需要将收获的马铃薯按照大小和质量做好分类,分类完成之前,要把马铃薯放置于阴凉干燥处储存。在储存过程中,为避免马铃薯由于空气中水分含量过高而发芽,相关人员可以在储存仓库内部放置干草,用干草吸收空气中水分。除此之外,为了马铃薯不被冻伤,相关人员应该做好储藏仓库的保暖工作,合理控制仓库内部温度。

3推广脱毒马铃薯种植技术的方法

3.1加强繁育技术研究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对食物品质要求逐渐提升,绿色无公害的农作物逐渐成为居民购买的重点。为了有效提升脱毒马铃薯的质量和产量,扩大脱毒马铃薯种植面积,研究人员应加强对马铃薯种植技术的研究力度,使脱毒马铃薯品种能够在更多的区域种植,从而提升脱毒马铃薯整体经济效益。同时,研究人员也应该加强对脱毒马铃薯繁育稳定性的研究,确保脱毒马铃薯品质更优、产量更高。此外,相关人员可以适当引进先进外来马铃薯品种和本地脱毒马铃薯品种进行杂交,不断引进先进品种种植理念,积极优化脱毒马铃薯种植技术推广工作,确保我国脱毒马铃薯种植和推广工作呈良性发展态势。

3.2加大资金投入

对于脱毒马铃薯的推广工作而言,政府资金的投入量会对推广工作起到直接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绿色健康食物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脱毒马铃薯的需求量也日渐提升。为满足人们的需求,政府必须重视推广脱毒马铃薯的工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给予政策上或者经济上的投入和支持[2]。在脱毒马铃薯的前期种子培育和品种研发阶段,政府可以提供一定资金供研究人员引进优良外来品种,并进行本土化改良,在本土化优秀品种被成功研发之后,政府需要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确保脱毒马铃薯的推广工作能够顺利实施。此外,政府部门可以适当使用经济补贴的方式鼓励农业生产基地,使其自愿参与脱毒马铃薯的推广工作,为实现高效推广脱毒马铃薯打下坚实基础。

3.3做好质量检测工作

脱毒马铃薯和传统马铃薯的区别是脱毒马铃薯整体质量较好,没有毒性,所以脱毒马铃薯的质量检测工作非常重要,甚至会影响到脱毒马铃薯的品种培育和研发。目前,脱毒马铃薯的质量检测工作主要分为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品质检测,从马铃薯的大小、质量和粉质等方面进行检测,通常情况下脱毒马铃薯的品质要优于普通马铃薯。第二方面是安全检测,使用专业检测设备,通过专业检测人员来验证马铃薯内部是否含有毒性。只有两项检测都通过的脱毒马铃薯种苗才符合其生长标准,准许投入到实际播种中。有关部门为全面落实脱毒马铃薯的质量检测工作,应尽快完善相关检测制度和生产规定,为后续检测工作奠定基础。

3.4提高工作人员素质

脱毒马铃薯培训人员综合素质对脱毒马铃薯的质量和安全性有着直接影响,所以为了提升脱毒马铃薯的整体质量,实现马铃薯种植业的整体变革,提升相关工作人员素质十分必要。当前各个行业竞争压力日渐增加,人才竞争已经逐渐成为当前社会竞争的新标准和新要求,为了提升相关工作人员专业素质,在聘用技术性员工时,应该提高薪资水平和福利待遇,吸引专业人才[3]。同时,为了使研究人员可以随时完成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相关机构可以利用电子网络技术搭建信息化平台,通过信息化平台将马铃薯种植技术的有关数据进行共享,使技术人员能够随时随地学习。并且相关部门应该定期组织学术研讨和培训活动,使研究人员能够实时获取最新种植技术和种植理念。

4结束语

我国的脱毒马铃薯种植技术已取得较可观的效果,并且实际种植工作已得到广泛应用,这对我国农业发展产生良性影响。为了更快促进我国农业的绿色发展,有关部门须加强对脱毒马铃薯品种的培育工作。

参考文献:

[1]任新昱.探析脱毒马铃薯种植技术及推广[J].新农业,2021(14):83.

[2]欧征刚.脱毒马铃薯种植技术分析[J].南方农机,2021,52(4):75-76.

相关文章阅读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