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饮水卫生工作计划范文

饮水卫生工作计划精选(九篇)

饮水卫生工作计划

第1篇:饮水卫生工作计划范文

为进一步加强公共卫生、传染病防治、医疗卫生监督执法工作,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2019年国家随机监督抽查计划的通知》(国卫办监督函〔2019〕110号)要求,我局现制定2019年随机监督抽检计划,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监督抽查内容

(一)学校、公共场所、生活饮用水和餐饮具集中消毒服务单位的卫生管理情况;

(二)医疗卫生机构预防接种管理、传染病疫情报告和疫情控制、消毒隔离措施落实、医疗废物管理、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等情况;

(三)消毒产品和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生产经营情况;

(四)医疗机构、采供血机构、放射诊疗机构、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病诊断机构、母婴保健以及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依法执业情况;

(五)对非法医疗美容、非法行医等突出问题开展“回头看”,对发现的违法行为依法严肃查处,加大打击力度。

二、监督检测任务

(一)公共场所:对全旗300家公共场所开展检测工作,抽查游泳、住宿、沐浴、美容美发等场所卫生管理情况,抽查顾客用品用具、水质、空气以及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质量。

(二)生活饮用水单位:按季度开展对全旗48家生活饮用水供水单位和28家中小学幼儿园供水水质的卫生监督抽检工作并对检测结果向社会公示。

(三)医疗场所:对全旗72家医疗场所消毒效果进行抽查检测并对检测结果向社会公示。

(四)餐饮具集中消毒服务单位。对3家餐饮具集中消毒服务单位的餐具、饮具卫生质量进行抽查对检测结果向社会公示。

(五)学校卫生。抽查10所学校教学和生活环境、传染病防控、学校饮用水的卫生管理情况,抽查教室采光照明和水质。开展学校卫生综合监督评价。

第2篇:饮水卫生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军队院校;爱国卫生工作;经验

【中图分类号】R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6-0583-01

多年来,我们针对部队院校卫生防病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以保障教学和科研试验任务为目标,高标准落实爱国卫生工作规划的要求,深入开展创建“文明卫生军营”活动,不断构建和谐军营,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多次被评为北京市爱国卫生先进单位、总装备部爱国卫生先进单位。基本经验如下:

1 加强组织领导,确保爱国卫生工作顺利开展

学院党委高度重视爱国卫生工作和创建“文明卫生军营”活动,把爱国卫生工作和创建活动纳入学院整体规划,列入党委议事日程。

健全组织。学院按照全军爱卫会要求,成立以副院长为爱卫会主任,院务部部长为副主任,机关四部主管领导为爱卫会委员,下设10个职能单位的爱卫会组织,为开展爱国卫生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下设的14个直属单位也按照学院的要求,依据各自的实际情况,成立相应的爱卫会组织,开展好各单位的爱国卫生工作。

分工明确。按照《全军爱国卫生规划与文明卫生军营考评细则》,充分发挥各委员和职能部门的作用,按照部门项目分工将任务层层分解,实行主官负责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发动广大官兵积极参与,形成上下一致,齐抓共管的局面。

制度完善。学院依据规划的要求,制定办公室、教室、礼堂、食堂、游泳池等公共场所及营区的各项卫生制度,要求各类制度统一并悬挂上墙,规范的制度为做好学院爱国卫生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2 突出工作重点,提升爱国卫生工作整体水平

学院始终以环境综合治理、卫生设施配套完善、饮水饮食卫生合格、常见伤病得到控制为重点,坚持综合整治,加强监督检查,完善各类卫生设施,全面提升了爱国卫生工作的整体水平。

突出环境治理重点。多年来,学院按照建设“园林化校园”的总目标,立足长远,统一规划,每年都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对营区环境进行综合治理,大大改善了学院的硬件设施和生活环境。同时,加强营区绿化、休闲设施的配套建设,积极开展建设“生态营院”活动,不断增强绿化美化水平,重视植物造景、房屋道路的和谐配置,加强生态公园的建设投入,改造了供水排水系统。

突出配套建设重点。学院在不断完善各种教学设施的同时,还非常注重文化设施的建设,新换灯箱百余个,新建几个休闲、健身场所;为改善广大教职员工和学员的就餐环境,学院分别对综合食堂、学员食堂进行了改造,更新了食堂的餐桌、厨具,进一步完善消毒、留样、储存等各项设施,使其配套齐全、安全卫生。

突出饮食卫生重点。学院严格按照《军队食品卫生监督规则》要求,做好各项饮食卫生工作,成立了饮食卫生监督小组,定期对饮食服务单位进行检查,加强对各饮食服务单位的监管,完善各项饮食卫生管理制度。一是做好一年两次的服务人员健康体检工作,确保上岗前体检率达到100%,持证上岗率达到100%。二是对所属各饮食服务单位的卫生与餐厨具,定期进行宏观检查和微观监测,并将检查结果及时进行通报。三是组织全院饮食服务人员参加《食堂卫生管理》《饮食与卫生》等内容的专题讲座,集中进行卫生知识培训,进一步强化饮食服务从业人员的卫生意识。

突出卫生防病重点。为维护学院广大官兵的身体健康,控制和降低日常发病率,坚持分类抓好疾病防控工作:一是坚持做好学院干部、士兵的年度健康体检工作。二是做好新学员的入学检疫和体检工作。三是按照部队免疫接种要求,对学院每年新入学的生长干部学员有计划地完成乙肝疫苗接种工作。四是为做好流行性感冒防治工作,每年9-11月份为全院干部、教员、士兵接种流感疫苗,降低了学院秋冬季发病率。五是重点加强夏季肠道传染病防治工作,严防食源性肠道疾病,特别是群体食物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六是加强传染病防治工作,及时发现与隔离散发的传染病患者。

3 做到三个经常,力求爱国卫生工作取得实效

学院把做好爱国卫生工作作为确保学院可持续发展的长远大计,各项工作经常抓、抓经常。

卫生宣教经常。开展健康教育是提高部队卫生防病能力和整体文明卫生素养的关键。多年来,学院利用校园新闻、广播、局域网和各类展板等多种渠道广泛开展卫生科普知识的宣传教育。每年计划生育与健康教育宣教室为全院官兵开放十余次;在食堂前设立专门的饮食与健康展板,随着季节的转换,适时更新展板内容,为广大官兵提供良好的饮食指导。

卫生管理经常。注重把行政管理与卫生管理结合起来、与营造“讲文明、讲卫生”氛围结合起来、与培养高素质人才结合起来。坚持对军容风纪、礼节礼貌、卫生素养、内务卫生、环境卫生等内容每周有检查、每月有讲评,遇重大节日、重大活动和开学前后都要组织军容、内务大检查,严格的检查、监督促进了各项卫生制度的落实。

活动开展经常。学院针对不同人员的特点,有计划地组织实施教育内容,对干部进行合理膳食、疾病预防和保健常识教育,对学员、战士进行常见病、多发病、传染病预防教育。为丰富广大官兵的文化生活,提高教职员工的身体素质,学院还每年举办歌咏比赛、运动会、篮球比赛、乒乓球比赛等一系列活动。通过开展内容丰富的爱卫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广大教职员工的自我保健意识、保健能力和文明卫生素养。

参考文献

[1] 李双生, 魏嵘琪,郭永敬, 等. 某部“十一五”期间爱国卫生工作的做法及体会[J].预防医学杂志,2011-6-30

[2] 蒋天骄, 孙志祥.某部创建新一轮文明卫生军营的做法[J]. 预防医学杂志,2009-06-15

第3篇:饮水卫生工作计划范文

昨日,在卫生部例行新闻会上,当被问及近期关于北京水质的争议,卫生部新闻发言人、卫生部办公厅副主任邓海华表示,相信北京市关于其“水质符合国家最新标准106项指标的检测要求”的说法,但同时也承认,“当前包括今后一段时间我们的饮用水安全形势仍然是十分严峻的”。

接近卫生领域决策层的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评论称,目前我国的饮用水安全标准很高,与欧盟同步,但难在落实;即使是106项指标的检测能力,目前一般也只有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和省级监测站方才具备。

此前国家发改委的一份报告和《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二五”规划》则透露,我国在享受公共供水服务的4.6亿人口中,有9800万人饮用水水质不安全,2.98亿农村人口和11.4万所农村学校饮水安全问题尚未解决。

接轨欧盟标准没人落实?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北京保护健康协会健康饮用水专业委员会负责人赵飞虹及其丈夫——曾在国家发改委公众营养与发展中心饮用水产业委员会工作的李复兴最近检测到自来水中(主要来自垃圾、滤液和粪便的)硝酸盐(以氮计)的指标已达到每升9点多毫克(9.0mg/L),接近国家标准规定的10mg/L,因认为北京水质变差,这个“北京最会喝水的家庭”已20年不喝自来水。

对此,北京市自来水集团回应称,北京的饮用水及水源地是国内最好的,该集团供应出的水符合国家106项标准,是安全的水。

此后,赵飞虹又对媒体称,“自来水是符合国家标准的,大家可以喝”;自来水是一种安全水,但不是一种健康水,对健康并不是很好。

在昨日的卫生部新闻会上,针对有媒体关于上述争议的提问,邓海华回应称,相信北京市有关方面的一位发言人的说法,北京自来水水质符合国家最新标准106项指标的检测要求。

邓海华同时表示,卫生部牵头修订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是与国际接轨的,非常高水平、高质量的饮用水标准,自2012年7月1日起已全面实施。卫生部去年监测的饮用水监测点有29825个,涵盖了所有的直辖市、省会城市以及91.5%的地级市、46.7%的县和县级市。目前已完成6万多份水样检测,结果正在进行统计,将及时向社会公布。

“目前(我国)饮用水的标准与欧盟同步,”一名接近卫生领域决策层的人士昨日对本报表示,“但有标准没有用,没人落实。现在住建部负责水厂,水利部负责农村供水,卫生部负责标准制定以及监督监测。水质达不到标准怎么办?但还得让人喝水啊。”

饮用水安全困扰数亿人口

上述人士的无奈反映了我国饮用水安全的现实。

2012年6月27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专题询问了国务院关于保障饮用水安全工作情况。据任茂东委员引述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所做《国务院关于保障饮用水安全工作情况的报告》(下称《报告》)称:“在公共水服务的4.6亿人口中,水质不安全的人口有9800万人,城建直接供水6200万人口中约有3100万人口没有喝上达标的水。”

尽管这段文字没有出现在全国人大网公布的《报告》全文中,但《报告》依然披露了许多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例如,全国约14%的水源地水质不合格,地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中,约35.7亿立方米水质不达标,占总供水量的11.4%。

农村的饮水安全形势更为严峻

2012年3月21日,国务院通过了《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二五”规划》,该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要在持续巩固已建工程成果基础上,进一步加快建设步伐,全面解决2.98亿农村人口和11.4万所农村学校的饮水安全问题,使全国农村集中式供水人口比例提高到80%左右。而“十一五”期间该比例达到58%。

“城市供水主要是管道污染,过去用的都是铁管,有的出现了生锈、破漏等,都会影响末梢水的质量。新小区虽然使用了塑料管道,但是也要防范藻类毒素对饮用水的影响。农村主要是生物性污染。”中国疾病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副主任、研究员尚琪对本报表示。

《报告》列出的饮用水安全威胁包括:湖泊富营养化问题突出,蓝藻水华频发,河流型水源地安全隐患多,极易发生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大量工业项目布设在江河沿岸,不少尾矿库位于饮用水水源上游,大江大河及周边的流动源污染风险较大,直接威胁饮用水安全。

“现在威胁水质安全的因素很多,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问题。工业发达的地方有工业污染,比如长江中下游地区。缺水的地方比如西北的水窖里的水,根本谈不上安全问题。一些农村还有工业污染与生物性污染重叠的问题。”尚琪说。

据《报告》分析,目前供水水质不达标,最突出的原因是水厂设施陈旧,全国95%以上的公共供水厂是2012年7月1日在饮用水卫生新标准颁布之前建设的,其出厂水水质指标是1985年颁布的旧标准所规定的35项指标。其次是管网老化、漏损和二次污染严重。据统计,目前全国有一半以上的城市供水管网漏损率高于国家标准规定值,年漏损水量达60亿立方米,同时造成水质在输送过程中下降。

地市级以下监测能力不足

“当前包括今后一段时间我们的饮用水安全形势仍然是十分严峻的。从卫生方面来讲,我们的饮用水监测能力还不是很强,各方面的保障还不是很到位,监督监测的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大。”邓海华表示。

目前,卫生部在全国范围内每年进行例行监测,其结果在《中国卫生统计年鉴》中公布。据《2010中国卫生统计年鉴》,2009年饮用水经常性卫生监督监测情况显示,集中式供水水源合格率为85.9%,出厂水合格率86.3%,末梢水合格率87.3%。市政供水的水源合格率为91.2%,出厂水合格率为95%,末梢水合格率为92.6%。乡镇水源合格率为81.5%,出厂水合格率79.8%,末梢水合格率为76.5%。自建水源合格率为82.7%,出厂水合格率为81.2%,末梢水合格率为80.1%。二次供水水源合格率为89.4%,出厂水合格率90.3%,末梢水合格率为90.8%。

地方层面则有抽检。“北京市每年都有两次以上的抽检监测,由卫生监督所和疾控中心完成。自来水公司的业务部门要对水质实时监控。”一名地方疾控中心人士对本报表示。

不过,中小城市、城镇及农村的监测能力仍严重不足。环保部副部长张力军在上述2012年6月人大专题询问时就承认,由于监测能力不足,县以下包括城镇水源方面的信息几乎没有公开。具备106项指标监测能力的,目前主要还集中在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和省级监测站;地级市基本上都具备常规监测29项指标的能力,其余指标的则要求送样监测。

第4篇:饮水卫生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农村饮水;安全问题;解决方法

安全可靠的饮用水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据国家发改委和水利部、卫生部今年组织全国农村饮水安全现状调查评估结果,全国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有3.2亿人,占农村人口的34%,饮用水不安全,给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生产、生活带来许多困难。

一、我国农村饮用水存在的问题

获得安全的饮用水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需求之一,事关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建设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的实现。目前,全世界都在关心饮水的安全问题。跟据联合国卫生组织的调查表明,人类的疾病80%是引用不安全的水和周围恶劣的卫生环境造成。维护生命健康,最直接有效的措施就是使所有人能够得到安全的饮用水和合格的卫生环境。

我国全国农村饮用水安全现状调查的结果表明,农村饮水中不安全人口约为3.2亿人,占我国农村人口的34%。而其中,饮水水质不达标的人口为2.26亿人,占饮水不安全人口的70%;水量低、保证率低以及取水不便的人口为9558万人,占饮水不安全人口的30%。本次调查的范围包括2674个县,3.8万个乡镇,65万个行政村。调查人员总数20多万人,调查完成了《县级农村饮水现状调查报告》和31个省(区、市)的《农村饮水现状调查评估报告》。

农村饮水工程的设施现状为:全国农村人口中的分散式供水人口为58106万人,是农村人口的62%;集中式供水人口36243万人,占农村人口的38%。农村的分散式供水多为户建户用,其中浅井供水占67%,直接取用河水、坑堵水占21%,引泉占9%,集雨工程占3%。农村的集中式供水多数为单村集中式供水,占总工程数的91%,这类供水工程只有水源和管网,没有水处理过程和水质检测设施;配备有水处理设施的联村集中式供水工程仅占8%左右。

二、影响农村饮水安全的主要原因(1)水源污染情况严重,饮用水被污染的人口约为84万人。

《环境公报》表明,我国年废水的排放量为670多亿,在七大水系的407个监测断面中,只有38.1%的水源满足饮用水的要求。而28个重点湖库,只有7个符合饮水要求,比例为25%。跟据对我国44个城市的地下水调查表明,其中42个被污染,并检查出数百种有毒的有机物。以往水质超标大多表现为物理和细菌指标方面,而现在是化学和毒理学指标不合格。我国农业生产的化肥用量超过3,600万吨,而农药的用量超过100万吨,畜禽养殖业的粪便及废水的排放显著增多,对湖泊、河道和地下水造成氨氮污染和磷污染。

(2)部分地区的农民饮用水水质高氟、高砷、苦咸。高氟水、高砷水、苦咸水可以导致骨骼变形甚至瘫痪,还可导致皮肤病、癌症、智力低下等地方性水质疾病问题。调查表明,饮用高氟水的人口为5,085万,饮用高砷水的人口为289万,饮用苦咸水的人口为3,855万。而主要分布区域为东北地区、华北地区、西北地区以及黄淮海地区。

(3)饮用水中的病原菌和有害微生物超标的问题,如曾经的血吸虫病区。

(4)饮用水中铁锰等其他元素超标的为4,410万人,在东北地区、湖南省、湖北省等地由于水文地质的原因,地下水的水质物理性状较差(发红或黄色)。

(5)我国局部地区还存在季节性的缺水和水源保证率低等各种问题为9558万人。

三、农村供水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饮水工程的建设和供水量的标准较低,目前的工程建设标准已经不能满足当前新农村的发展要求,而水质不达标准的恶劣情况却十分普遍。1991年我国制定的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饮用水指标从35项减少为20项,而指标值却放宽为三级。其中,一级饮用水指标值与国际标准一致,而二、三级指标值中除毒理学指标,其他各项指标都存在放宽现象。

农村饮水的处理设施大多比较简陋。农村水源中的深井水和泉水通常都很少经过处理,几乎都是直接供水到户。地表水源有些会在水源点投放药物消毒等,做简易处理。我国农村饮水工程具有工程规模较小、数量多、分布范围广的特点,导致维护、管理和经营的难度较大。

四、我国农村饮用水问题的解决办法

1.加强领导和责任分工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控制,首先将这项工作纳入重要工作的议事日程,将任务层层分解,完善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落实好各项任务。监督有关部门职能管理,在密切配合的同时,加大力度,共同努力做好农村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协调各级发改部门和工商部门,落实规划的编写、报批、项目审核、计划执行以及建设和管理的监督管理工作。水利、工商、卫生多部门负责编写工程的可行性分析报告和初步设计计划,组织并指导项目的具体实施及实际管理。卫生部门应负责急需解决的地区氟病、砷病、血吸虫病的病区范围和饮用水项目建成后的水质监检工作。环保部门要加强对农村饮用水源的环境监督。

2.组织好可行性分析报告和具体实施方案的编写工作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具有量大面广的特点,要把工作抓好、做实的难度很大,在中央宏观规划的指导原则下,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能动性,由地方各级政府在确定的任务目标、建设的规模与标准等规范下,编写细化辖区内的可行性分析报告,提出分步的实施计划,制定出管理办法,培训技术管理人才,组织好设计力量,培养典型和示范,用点带面,逐步推广,加强监检力度,严格把好质量关。

实施方案要尽量选择水质良好、净化难度较低、方便卫生防护的水源,采用适当的处理措施。在工程的选型上,要根据水源地、需求、地形地貌、居民分布等条件,通过技术和经济比较,因地制宜地合理确定方案;建设集中式的供水工程,建好管网延伸和水厂等;当条件不具备,可使用分散式供水。如制水成本过高,可采取分质供水,首先保证饮水和做饭的生活需要。

3.加强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工作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机遇期,虽在大力倡导水污染的防治,但实际的污染负荷要降低很难。我国农村3亿多的饮水不安全人口中,饮用水源地被严重污染的人口约为1亿,因此要搞好农村

饮用水的安全工程建设,要高度重视饮用水污染防治问题,贯彻在工程实施过程的规划、选址和建设,涵盖运行管理的全部过程,务必保证饮用水的水质安全,保证工程能够发挥长远效益。

应依法严格实施农村饮用水的水源保护制度,合理地确定保护区,并严格禁止涵养林和保护设施的破坏行为,因地制宜地开展水源的安全防护、生态保养和水源地涵养等重要工程建设。应加大治理污染力度,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严厉打击非法排污,积极推动循环经济,加速清洁生产。定期检查集中供水的水源保护区,要对查出的问题大力整治并挂牌督办。对于项目的违法、违规建设,应责令其停建并限期治理、整顿或拆除;对于排污超标的单位,应责令其限期做到达标排放或搬迁。应积极开展农业水源的污染防治工作,指导农户合理的施用化肥和农药,严禁施用高毒或高残留农药,同时推广水产的生态养殖,并推进畜禽类粪便和秸秆的资源化有效利用。

4.加大农村饮用水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力度采用集中、分质、分散的供水方式以及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等措施,要重点解决较严重的饮用水安全问题,强化农村饮用水工程的项目管理工作。在切实做好前期准备的同时,严格按照规定的要求和建设的程序实施工程。应建立良性循环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确保工程长期发挥效益。

5.建立完善的监督和评估制度

应建立针对项目建设期的监督制度和运行期的评估制度。建设期中,有关部门要对工程建设的具体情况巡回监督,并重点检查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工程是否达到要求、工程的质量和资金的使用情况。运行期中,主要评估工程的管理情况和实际用户的满意程度。农村饮水安全的项目必须实行中期的管估和后期的评估制度。

6.应加强饮用水的安全监督管理应加强对饮用水的水源、水厂以及用水点的监测工作,对取、制、供实行全过程的管理,及时掌控饮用水的水源环境、供水水质等状况,做好定期检查。供水单位则应建立起以水质为核心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建立好取样、检测以及化验制度。水厂应采取必须的消毒和净化,以保证水质达标。

以较大规模的供水站为基础,在各区域设立好监测点,为小型供水站提供全面的水质检测服务。强化水质检验和监测工作,并完善农村饮水的安全监督体系以及卫生宣传教育。

7.做好典型示范建设

结合新农村的建设规划,各级政府要建设二到五个类型不同的农村饮水安全典型示范地区,加强示范地区的指导。

示范地区应将农村饮水的安全建设与新农村的建设有机结合,在饮用水安全的发展方法、技术线路、管理和运行机制等多方面创造有效经验,树立标杆和样板,以辐射的方式带动类似地区的农村饮水安全的工程建设和管理。

五、结语

获得安全饮用水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事关群众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目前,全世界都在关心饮水安全问题。

研究表明:人体的59%~66%是由水组成的,维持人的生存基本需求,每天必须得到最低数量安全饮用水为3~5l。洗菜、做饭、刷牙、洗脸、洗手等需要20l每天,加上卫生和洗浴等生活基本需求用水,大约每人每天需50l。据联合国卫生组织调查,人类80%的疾病由不安全的水和恶劣的卫生条件造成。维护人的生命健康,最行之有效的措施就是使所有人得到安全的饮用水和合格的卫生条件。

参考文献

[1]丁倩.农村饮水卫生[M].贵州科技出版社,2007.

[2]曹升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

[3]吴晓萍.农村饮水安全分析[J].内蒙古水利,2007,(3).

第5篇:饮水卫生工作计划范文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791-01

水质卫生监督是当前卫生监督机构一项十分重要的职能与任务,生活饮用水安全涉及千家万户,作为生活饮用水监督机构,我们与市疾病控制中心团结协作,密切配合,主动适应卫生监督发展形势,创新水质卫生监管制度,巩固市、县、乡三级水质卫生监督网络建设,科学扎实地实施水质卫生监督监测项目,使水质卫生监督工作呈现了新的局面。现将工作中的几点具体做法归纳、探讨如下:

1 下发文件,制定方案,加大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执法力度

我市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饮用水安全工作,始终将加强饮用水安全工作纳入政府重点工作内容,每年年初市卫生局制定下发《关于开展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专项检查行动的通知》、《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检查计划》对饮用水卫生监督监测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要求卫生监督机构切实加强饮用水卫生监督监测工作的领导,依法履行责任,加大饮用水卫生监督执法力度,强化饮用水检查工作,不断提高饮用水卫生监督监测水平,有效保障全市饮用水卫生安全,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

2 健全水质卫生监管体系,做好深化监管基础工作

2.1 梳理法规与制度,明确水质卫生监管要点 我们对水质卫生监督法律法规规章与标准进行了全面整理,明确水质卫生监督执法范围,细化各项水质卫生执法内容,提出了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监管44项要点和二次供水设施卫生监管43项要点。将梳理后的水质卫生监督执法各类素材汇编成册,要求卫生监督员系统学习和掌握,使之适应水质卫生监督工作发展的需求。

2.2 开展水质卫生专业知识培训与宣传 我市在卫生监督员中开展了大培训工作。先后举办了市水质卫生监督全员培训班,市首席卫生监督员培训班,现场卫生监测技能培训班和卫生监督协管员培训班,全面普及、强化和提升各层次各专业卫生监督人员的水质卫生专业知识,提升水质卫生监管工作技能。同时,举办相对人水质卫生知识培训班,开展水质卫生专题宣传周活动,对重点供水单位和学校开展入户宣传,利用电视、报刊、电台普及水质卫生基础知识,提高社会群众与供水单位的水质卫生知晓度和对卫生监督工作的认可度。

2.3 建立覆盖城乡的水质卫生监督网络 市卫生局明确要求市、县二级卫生监督机构必须设置水质卫生监督科室,落实水质卫生监督专项责任,定期开展绩效考核和执法责任制考核,在卫生执法责任制中,建立和明确公共场所、学校、医疗机构、消毒管理等专业监管科室的水质卫生监督责任,建立次营水质卫生项目的综合执法责任制度,有效提高了水质卫生监管面,在城市社区和农村乡镇建立卫生监督协管组织,落实水质卫生突发事件和违法行为报告职责,赋予其协助市、县卫生监督机构开展日常水质卫生巡查及违法行为协查的责任,从而形成了覆盖市、县、乡的触角延伸至各类卫生从业单位的水质卫生监督执法责任体系。

3 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加大水质卫生执法工作力度

每年,市卫生局在全市都组织开展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专项检查行动,专项行动中,主管局长亲自带队深入县、乡开展调研,定期组织督查,建立调度制度,发现问题及时提出通报,使专项整顿工作迅速展开,达到了提高力度推进监管的目的。

4 科学规划,扎实开展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监测项目

2012年,四平市纳入了国家饮用水卫生监督监测网络,我们将此作为推进水质卫生监督监测工作的良好契机,在市卫生局领导下,卫生监督所与疾控中心建立沟通协调工作机制,科学规划,周密部署,创新制度,收到了一定成效。首先,根据卫生部与省卫生厅的要求,向市政府提交了《四平市城市饮用水卫生安全监督体系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提出了生活饮用水卫生管理近期和远期目标,制定了《四平市饮用水卫生监督监测工作方案》,成立了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监测项目领导小组,明确了卫生监督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职责分工与责任,确定了水质卫生监测项目、频次、报告范围,报告内容及程序。其次,按照要求合理监测点布局,重新调整划定水质监测点,布点中兼顾公司单位的类别、距离、稳定性和日常维护能力等诸因素,进行科学合理布点。第三,建立公示制度,加强监测点的双向管理。对纳入国家水质监测网络的各监测点,统一编号实行公示,在监测点公开监督人员信息、咨询举报电话和水质监管制度。第四,及时开展监测资料分析,科学地提出整改意见,按照水质监测制度,我们对每次水质监测结果特别是水样不合格项目的原因及时进行分析,及时向责任单位提出整改意见。

5 加强基本装备,提高水质卫生监督监测管理水准

医院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公共卫生建设的发展,对饮用水卫生监管能力提出来新的更高要求。2年来,市、县、社区三级卫生监督机构与组织,积极争取资金,不断加大饮用水监管的投入,系统开展相关研发工作,推进了饮用水卫生监督现代化建设。一是借用项目资金,加强水质卫生监督应急和现场监测基本装备,市、县卫生监督机构按照绩效考核标准,全部配齐了水质卫生应急监测仪器,现场水质卫生监测设备达标率近80%。市卫生监督所的水质监督车辆、信息设施、取证设备基本达到标准要求,其所属社区协管组织也全部装备了微机、录音笔、相机等执法舍。二是加强项目研发工作,我所设计制作了卫生监督现场执法终端系统,在水质卫生监督中,卫生法律法规查询、许可受理、视听取证资料、现场文书书写基本全部可以在现场完成。

第6篇:饮水卫生工作计划范文

卫生协管工作计划范文一为了贯彻落实卫生部《关于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加强卫生监督基层网络建设,推进卫生监督进社区、进乡村,夯实卫生监督工作基础,规范卫生监督协管工作,进一步完善食品、卫生监督体制,加强机构能力建设,努力提高监督执法水平;认真履行监督执法职能,依法严厉打击各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违法行为,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健康权益。

工作目标:以规范和指导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卫生监督协管工作为核心,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现有公共卫生资源,提高卫生监督执法能力和公共卫生监管水平。

在卫生院公共卫生中设置卫生监督协管工作。

一、具体职责

1.及时掌握协管范围内职业卫生、传染病防治一般情况。

2.开展卫生法律、法规及卫生知识的宣传工作。

3.实施日常性卫生检查。

4.各卫生室要积极配合监督协管人员工作。

5.对辖区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时上报,并积极配合卫生监督所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6.受理辖区内相关案件的投诉、举报,经调查核实后,及时向县卫生监督所报告,协助卫生监督员开展相关卫生监督执法工作。

7.发现辖区内的非法行医案件,及时向县卫生监督所报告,协助卫生监督员做好非法行医案件的查处工作。

8.完成上级卫生监督部门指定或交办的其它各项工作任务。

9.卫生室卫生监督具体职责:

(1)依法及时报告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2)做好卫生法制及卫生知识的宣传工作

(3)掌握辖区托幼机构、供水单位、餐饮机构基本资料

二、增强监管能力 加强队伍管理

1.健全卫生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健全卫生监督协管工作制度,规范督查行为,建立督查信息通报机制。开展卫生监督协管员着装和执法行为的督查,树立卫生监督文明执法的良好形象;开展行政许可和行政执法的专项检查,切实增强卫生监督工作效能。实行报告制度。

2.加强队伍培训,规范行政行为。开展卫生监督协管系列知识讲座。注重抓好业务知识培训,提高卫生监督协管员的综合水平和能力;加强对卫生监督协管员政治素质、服务意识、管理水平等方面的培训,切实增强服务经济建设大局、服务人民群众的意识。

3.强化社区、村管理。实行信息员联系制度,充分发挥督查机构的监管作用。

三、突出监督重点 加大监督力度

1.加强食品卫生监督

(1)积极开展食品安全乡创建工作,构建科学、高效、协调的餐饮卫生监管机制,完善监督执法网络体系,深入推行量化分级管理、监督结果公示、卫生管理员制度、规范行政许可等措施,实现我乡餐饮单位食品卫生状况根本好转;加强食品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建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预警机制,有效防范食品安全事故;不断完善食品安全信息交流和应急处置管理体系,增强公众食品安全信任度;确保不发生重大食物中毒事件。

(2)进一步提高餐饮业食品卫生水平,积极推广《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以强化原料进货索证为重点,在餐饮业和集体食堂全面推广原料进货台帐制度,重点查处非法采购使用劣质食用油、添加剂和不合格调味品的行为。

(3)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展公共卫生管理进农村活动,督促落实旅游点、农村家宴、建筑工地食堂的卫生质量安全措施。

(4)开展节假日食品卫生检查,做好假日、各种重要活动和会议的卫生保障工作,确保重要活动和会议食品安全。

(5)开展食品卫生专项整治行动,查处、曝光一批食品卫生典型违法行为。

2.加强医疗执业监督执法工作

继续加大对医疗服务市场的监督执法力度,深入开展打击非法行医工作,切实维护群众健康权益。进一步理顺关系、明确职责,完善医疗执业监督制度,加强日常监督执法,健全并落实医疗执业监督的长效机制。注重投诉举报,狠抓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非法行医大要案、典型案件的查处,严格责任追究。加大正面宣传和典型案件的曝光力度,增强医疗机构及其从业人员的法制意识。

3.加大传染病防治监督力度,做好生活饮用水和重点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

(1)组织开展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检查。加强自建集中式供水、和农村学校饮用水卫生监督,有重点的开展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执法工作,提高饮用水卫生监督检测水平。

(2)加强重点公共场所卫生监督执法工作,做好公共场所量化分级管理试点。

(3)结合传染病防治工作重点,组织开展传染病疫情报告、医疗废物处置等监督检查,贯彻《艾滋病防治条例》,全面提高传染病防治监督工作水平。

四、加强职业卫生和放射卫生监督管理

根据本地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重点职业病危害人群、重点职业病危害企业(行业)等情况,开展职业卫生监督检查,加强职业健康监护监督工作,扩大对重点职业病危害劳动者的监护覆盖面,督促落实职业监护、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制度等工作。开展放射卫生的监督检查。

今年是卫生监督协管工作重要的一年,工作艰巨,任重道远。我们将严格要求自己,使自己的理论水平、思想觉悟和工作能力不断提高和进步;力争在20xx年把卫生监督协管工作做好。

卫生协管工作计划范文二为积极推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升卫生监督执法水平,更好地适应社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民群众健康的需求,全力推动社区卫生监督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特制定本计划。

坚持依法行政,加强监督管理,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坚持改革发展,进步卫生监督执法能力。切实维护好社会公共卫生安全和医疗服务秩序,保障人民群众健康。

一、进一步推动卫生监督体系建设

以加强体系建设为重点,强化科学管理,健全运行机制,着力构建高效统一的卫生监督体制。

1、加强卫生监督能力建设。进一步理顺卫生监督工作职责,提高行政执法工作效力及卫生执法技术手段。要结合工作实际,展开有针对性的培训(业务知识、操作技能)工作,不断提高卫生监督职员的综合素质和执法能力。依照卫生部《卫生监督员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卫生监督员管理制度,加强卫生监督队伍规范化建设。加大对卫生监督协管员职业道德和廉洁自律教育的力度,建立一支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监督队伍。

2、展开卫生监督稽查工作,推动卫生行政执法责任制。进一步规范卫生行政执法行为,认真实施《卫生监督稽查工作制度》,依照卫生部《卫生监督稽查工作规范》,加强卫生监督稽查工作,规范稽查行为,建立稽查信息通报机制,组织展开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的专项稽查,不断进步稽查工作质量。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强执法责任制的考核和检查。

3、加强卫生监督信息网络建设。健全社区卫生监督信息系统,建立卫生监督基础数据库,加强卫生监督统计报告工作,及时正确地统计、处理和上报卫生监督信息。

4、完善投诉举报机制,进步应急反应能力。及时处理群众反映和投诉举报信件,努力解决社会关注的热门、难点题目,切实维护群众健康安全。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队伍的建设,健全机制,明确职责,认真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成员的培训、演练,进步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二、加大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监管力度

加大对辖区内公共场所卫生、饮水卫生、放射卫生、学校卫生、医疗机构、传染病管理的监管力度,增进区域公共卫生状态不断改善,全面加强公共场所、生活饮用水等公共卫生重点领域的监管。

1、加强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继续推动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加强公共场所的管理。推进大型餐饮场所和宾馆的控烟工作,推动建立禁烟区域示范单位。在美容美发和旅店等公共场所建立卫生状态公示栏制度。

2、加强生活饮用水及涉水产品卫生监督。严格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有重点、针对性地组织实施生活饮用水和产品卫生监督检查工作,确保人民身体健康。

3、加强传染病防治监督。继续做好冬春季呼吸道传染病和夏秋季肠道传染病的防控监督管理,重点加强对人禽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手足口病及其他突发公共卫生疫情事件防控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管。全面进步医疗废物规范处置、安全管理水平。

4、加强职业卫生监督。以职业危害因素申报为基础,全面推动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工作,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率要到达100%。加强放射防护监督管理,规范放射诊疗机构许可证工作,做好放射工作职员职业健康监护工作。

第7篇:饮水卫生工作计划范文

1、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爱国卫生工作的决定》,把爱国卫生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的议事日程,列入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主要领导重视,亲自抓落实,各部门、各单位和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爱国卫生运动和创建卫生城市活动。

2、各级爱卫会组织健全,在爱国卫生工作和创建卫生城市活动中发挥了组织协调作用。爱卫会各成员单位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实现齐抓共管。

3、市、区爱卫会办事机构具备与所承担的工作任务相适应的编制、人员、经费和工作条件,街道办事处配备专职、社区(居委会)等基层单位有兼职爱国卫生工作人员。

4、爱国卫生工作每年有计划、有部署、有总结,并纳入政府目标管理。坚持开展多种形式及内容的爱国卫生活动。

5、有本市爱国卫生工作的管理法规或规范性文件。

6、有关部门认真办理群众卫生投诉,群众对全市卫生状况满意率≥90%。

二、健康教育

1、全市各级健康教育机构健全,人员、经费落实,能够承担起业务技术指导中心的职责。

2、城、郊区中、小学全部开设健康教育课,注重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80%;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率≤3%。中专、中等职业学校及高等院校开展多种形式健康教育。

3、各级医院能采取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向病人及其亲属开展健康教育,住院病人相关卫生知识知晓率≥80%。

4、社区能紧密围绕群众健康需求和卫生防病工作重点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居民健康行为形成率≥70%。

5、各行业能结合本单位特点开展有关职业卫生、疾病预防、卫生保健等方面健康教育活动,职工相关卫生知识知晓率≥80%。

6、市、区各新闻媒体设有健康教育栏目,能紧密结合卫生防病工作和广大群众普遍关心的卫生热点问题,开展多种形式的卫生防病宣传和健康教育,对创建卫生城市活动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

7、机场、车站、码头、广场等大型公共场所设立的电子屏幕和公益广告有卫生防病宣传和健康教育内容。

8、坚持开展控烟工作。公共场所有禁止吸烟标志,城市建成区无烟草广告。

三、市容环境卫生

1、认真执行国家有关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法规,各级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机构健全,职责明确,管理规范,经费落实。

2、各级政府把城市市容环境卫生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市容环境卫生管理部门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结合当地发展需要,编制城市市容环境卫生专业规划,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3、市容环境卫生达到《城市容貌标准》要求。城市主次干道和街巷路面平整,下水道无垃圾堵塞现象;主要街道两侧建筑物整洁美观,无乱张贴涂写、乱设摊点现象,广告、牌匾设置规范,居民楼房阳台屋顶无乱放和乱挂衣物等现象;沿街单位“门前三包”等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制度落实,车辆停放整齐;废物箱等垃圾收集容器配置齐全,无乱扔乱吐现象;城区无卫生死角,街巷路面普遍硬化,无残垣断壁、乱搭建、垃圾渣土暴露和违章饲养畜禽现象;城市亮化、美化,照明设施完好,路灯亮化率≥98%。

4、建成区清扫保洁制度落实,生活垃圾日产日清,主要街道保洁时间不低于12小时,一般街道保洁时间不低于8小时,道路机械化清扫或高压冲水率≥20%,垃圾、粪便收集运输全面密闭化。

5、生活垃圾、粪便无害化处理场建设、管理和污染防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标准要求。城市生活垃圾及粪便无害化处理率≥80%。

6、生活垃圾中转站、公共厕所等环卫设施符合《城镇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要求,布局合理,数量足够,管理规范。其中,公共厕所的建设和管理符合《城市公共厕所卫生标准》、《城市公共厕所规范与设计》要求,城市主、次干路、行人交通量大的道路沿线、公共汽车首末站、汽车客运站、火车站、机场、码头、旅游景点所设置的公厕不低于二类标准。

7、农副产品市场管理规范,商品划行归市,摊位摆放整齐,无占道经营,从业人员个人卫生良好;有卫生管理和保洁人员,环卫设施齐全,给、排水设施完善,公厕、垃圾站建设符合卫生要求;经营食品的摊位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和《集贸市场食品卫生管理规范》的有关规定;严格控制活禽的销售,有活禽销售的市场设立相对独立的区域,污物(水)处置和消毒设施完善,实行隔离屠宰,保持环境清洁卫生。全市无违禁野生动物销售。

8、建筑工地管理符合《建筑工地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要求,施工场地设置的隔离护栏规范,高度不低于1.8米;施工现场清洁,物料堆放整齐;建筑垃圾管理规范,设置车辆冲洗设施,全面实施密闭运输,无偷倒乱倒现象;职工食堂、宿舍符合卫生要求,厕所、洗浴间保持清洁。待建的工地管理到位,无乱倒垃圾和乱搭乱建现象。

9、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6%,绿地率≥31%,人均公共绿地面积≥7.5平方米。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完成,绿线管制制度得到落实。

10、城市河道、湖泊等水面清洁,无飘浮垃圾;岸坡整洁,无垃圾杂物。

四、环境保护

1、全年API指数<100的天数占全年天数比例≥70%。

地级及地级以上城市所有考核监测点位全部采用空气自动监测系统,县级城市至少有两个以上监测点位采用空气自动监测系统。

2、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96%。

由环境监测站对饮用水源进行定期监测,全年监测6次,隔月监测,113个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城市每月监测一次,监测14项指标。未隔月监测及未监测的指标按不达标计。所有在用的水源地均需监测,备用水源地不监测。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是指城市市区从城市集中饮用水水源地取得的水中,其地表水水源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和地下水水源水质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Ⅲ类标准的水量占取水总量的百分比。

3、烟尘控制区覆盖率≥90%。

烟尘控制区覆盖率是指在城市建成区内,已建成的烟尘控制区面积之和占城市建成区总面积的百分比。

4、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50%。

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是指城市市区经过城市污水处理厂二级或二级以上处理且达到排放标准的生活污水量与城市生活污水排放总量的百分比。

5、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60dB(A)。

城市建成区内经认证的环境噪声网格检测的等效声级的算术平均值。

6、近三年内未发生特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

特大污染事故系指导致人员死亡、10人以上中毒、饮用水水源停用、供水厂停产、农副产品大面积绝收或大幅度减产等。(由省级环保行政主管部门提供证明)

五、公共场所、生活饮用水卫生

1、认真贯彻国务院《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卫生监督、监测和技术指导规范,资料齐全。

2、经营单位有有效的卫生许可证,卫生管理制度健全,设有专(兼)职卫生管理人员;从业人员持有有效健康证明和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明,“五病”调离率100%;各类公共场所室内外环境整洁,清洗、消毒、通风等各项卫生措施落实,从业人员操作规范,卫生指标达到国家有关标准要求。

3、小浴室、小美容美发厅、小歌舞厅、小旅馆、小网吧等符合卫生要求。

4、自来水厂和二次供水设施管理规范,自身和卫生监督机构监督、检测资料齐全。自来水厂出水水质、管网和二次公共设施水质符合《城市公共水质标准》。

六、食品卫生

1、政府重视食品卫生工作,食品卫生纳入政府工作规划,有中长期工作目标和措施。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食品安全责任落实。

2、认真贯彻国家有关食品卫生法律、法规,有本市食品卫生管理的具体实施计划,各项工作任务落实,有关资料齐全。

3、有食品安全整治方案并得到落实。制定了重大食物中毒事故和食品安全事件应急预案,报告体系及制度健全。

4、无农产品农药、兽药及畜产品、水产品违禁药物滥用,药物残留超标得到有效控制。

5、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及标准规定,有健全的食品卫生管理制度和采购索证、进货检查验收、台帐、过期食品退市等制度,生产经营设备、设施及从业人员健康状况符合相应的卫生要求。

6、餐饮业全面贯彻《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实施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95%。机关、学校等单位食堂和建筑工地食堂的管理责任落实并制度化。

7、无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无证照生产加工食品的行为和无固定加工、就餐场所的食品摊点。小饮食店符合卫生要求。

8、城市实现生猪定点屠宰,无注水肉和病畜肉上市,已开展牛、羊、禽类定点屠宰。

七、传染病防治

1、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建设达到规定要求。

2、医疗机构设有负责传染病管理的专门部门和人员,有健全的控制院内感染制度、疫情登记和报告制度,门诊日志齐全。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设立感染性疾病科,其它医院设立传染病预检分诊点。

3、医疗废弃物、医源性污水的处理排放符合国家有关要求。

4、全市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和中心乡镇卫生院实行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疫情报告及时,处理规范。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漏报率<2%。

5、计划免疫实行周门诊制度,接种规范,安全注射率100%。有流动人口计划免疫管理办法,居住期限3个月以上流动人口儿童建卡、建证率≥95%。儿童计划免疫单苗、四苗及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95%。

6、临床用血100%来自无偿献血,其中自愿无偿献血≥90%。无有偿献血。

7、重大疾病控制按期完成国家规划要求,近两年无甲、乙类传染病暴发疫情,无院内感染引起的重大疫情或导致的死亡事故。

八、病媒生物防制

1、在鼠、蚊、蝇、蟑螂等病媒生物防制工作中,坚持以环境治理为主的综合防制方针,防制人员、经费落实,防制措施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要求,孳生地得到有效治理。

2、在化学防制中,注重科学合理用药,不使用国家禁用的药物。

3、积极开展病媒生物监测工作,监测方法规范,数据可靠,能够基本反映病媒生物危害的现状,为开展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4、通过综合防制,鼠、蚊、蝇、蟑螂等病媒生物得到有效控制,有三项达到全国爱卫会规定的标准,另一项不超过国家标准的三倍。

九、社区和单位卫生

1、社区和单位有卫生管理组织和卫生管理制度,积极组织广大居民和职工搞好环境卫生和绿化美化,定期开展健康教育和卫生评比竞赛活动。

2、社区和单位卫生状况良好,道路平坦,环卫设施完善,垃圾日产日清,公共厕所符合卫生要求,无违章建筑。饲养宠物和鸟类能严格遵守有关规定,进行免疫接种,粪便不污染环境。

3、市场、饮食摊点等商业服务设施设置合理,管理规范,无占道经营现象。

4、驻区单位卫生工作纳入社区统一管理。

5、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符合规范要求,并能充分发挥作用。

十、城中村及城乡结合部卫生

1、有卫生保洁人员和制度。

2、有卫生宣传栏,本村村民健康知识知晓率≥70%。

3、环卫设施齐全、布局合理,垃圾密闭收集运输,日产日清,清运率100%。有污水排放设施。公厕数量达标,符合卫生要求。

4、路面平整干净,无坑洼、积水及泥土。村内无乱搭乱建、乱堆乱摆、乱拉乱挂、乱停乱放、乱贴乱画、乱扔乱倒等现象。

5、除“四害”措施落实,无违规饲养畜禽。

第8篇:饮水卫生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饮水安全计划;饮水安全工程;应用

水作为人体不可缺少的元素,是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要素之一。目前农村存在很多饮水安全问题,由于一些工业等污染源对水资源造成了污染,严重影响了村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因此,要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中应用饮水安全计划,对饮水安全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保障村民饮水安全。

1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发展历程

我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在不断的发展,在发展的初期经历了缺乏相对配套设备的阶段,政府为其提供了相对的基础设施配置,解决了配套的问题。在发展中期经历了饮水解困的阶段,政府为农村饮水安全建设提供了一定的资金帮助,国家出台了合理的政策扶持,不断的完善工程建设,确保了工程的快速稳定发展,有效解决了村民的“吃水难”问题。在我国饮水安全工程发展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大大小小的问题,阻碍了工程的发展和进步。因此,相关管理人员应分析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一些实地考察和检测,制定针对问题的解决方案,从而为村民提供良好的饮水保障。

2饮水安全计划的应用方法

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中应用饮水安全计划,主要是为了保障村民的身体健康。由于农村饮水条件复杂,实际情况存在很多的差异性,难以进行全面的覆盖。因此,在饮水安全计划的制定中,要将水质的安全贯彻到整体供水过程,对水质进行有效控制,使其能够达到相关的卫生标准要求[1]。要应用多种监测手段,根据实际情况与潜在的风险因素进行方案的调整,使饮水安全计划发挥出最大的价值与作用。而在饮水安全计划的应用中所包含的重点环节,分别为危害的识别与控制点的判断,需要根据危害严重程度的高低,明确饮水安全的控制点以及结合危害的具体类型和原因,从水源到供水过程制定有效控制措施,从而降低危险度,确保饮水的安全。

3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中存在的危害和控制建议

3.1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中存在的危害

大部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中需要识别各个相关供水环节的危害。其中,饮水水源主要是由于水源防护区的大量乱堆垃圾以及受到气候、季节等变化所导致的水质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同时,一些干、支管的管材过于老化,出现了渗透的现象,并且一些其他环节也发生了状况,比如没有在停电或者故障后及时的进行预备等。

3.2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危害控制的建议

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中应用饮水安全计划,就需要针对工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安全值的设定,并为其制定完全配套的控制措施,及时发现超出安全值的情况进行处理,确保村民的饮水安全。首先,在饮水的水源地保护区设置明确的标志,禁止污染水源的一些行为,包括家禽的放养、养鱼或者游泳等,在规定的范围内禁止堆放垃圾等。同时,要加强对水源的定期检查,发现违规行为进行严格的处置,降低水源的危害风险,保障村民的饮水安全。其次,在对水处理的环节中需要对每一道工序进行严格的监测,达到处理的相关标准要求。主要包括检查水体中是否含有虫类或者杂物,以及在进入到过滤池中需要检测滤沙是否出现反冲等[2],并且在进入到氯消毒池后,要及时检测消毒剂残留情况,确保出厂水的氯含量在控制的范围内,从而避免氯气过多残留所带来的饮水危害。另外,配水管网作为供水的重要渠道,需要增加对配水管网的检查次数,对部分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处理和更换,确保输水过程的安全正常运行。针对一些可能存在危害饮水安全的因素,要制定合理完整的应急处理方案,并要对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严格管理饮水安全的物料,比如消毒剂、混凝剂等,进一步控制饮水安全的风险。

4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应用饮水安全计划的有效策略

4.1加强部门的有效沟通

在饮水安全计划的实施中涉及很多方面。因此,相关管理者要充分起到良好的主导作用,不仅要与供水部门与供水单位进行交流,更要加强与其他部门和单位的沟通,能够在政策、技术以及资金等方面获得更多的支持,减少饮水安全计划的阻碍,增强其应用的实际效果。

4.2明确饮水安全工程任务

在饮水安全计划的应用过程中,需要明确饮水安全工程的任务。由于饮水安全计划并不是专门的小组任务,更是水厂所要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所以水厂要加强对饮水安全计划的大力宣传,促使整体员工能够对饮水安全计划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深度的了解,让更多的工作人员知道饮水安全计划应用的重要性,能够积极主动配合各项措施的落实[3],从而确保饮水安全计划充分发挥出所具有的价值与作用,能够最大限度保证农村的水资源安全,为村民的健康生活提供有效的保障。

4.3高度重视村民的反馈信息

村民是饮水安全计划的一部分,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要全面调查村民对供水水质的满意情况,高度重视村民的一些信息反馈,并能够根据村民的意见不断改善供水质量,从而为村民提供更加高水质、高安全的供水工作。

4.4科学合理的设计饮水安全工程

在农村的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中应用饮水安全计划,需要根据当地农村的一些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设计饮水安全工程,增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质量。同时,建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监测系统,对安全工程的设备进行严格检测,确保水质的洁净卫生,避免由于工程故障等方面问题为村民带来的健康问题[4],并且要制定相对健全的管理制度,对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各个系统和设备进行相应的管理,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稳定。

第9篇:饮水卫生工作计划范文

安全可靠的饮用水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饮水不安全,给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生产生活带来许多困难。

一、我国农村饮用水存在的问题

获得安全的饮用水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需求之一,事关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目前,全世界都在关心饮水的安全问题。根据联合国卫生组织的调查表明,人类的疾病80%是饮用不安全的水和周围恶劣的卫生环境造成。我国全国农村饮用水安全现状调查的结果表明,农村饮水中不安全人口约为3.2亿人,占我国农村人口的34%。而其中,饮水水质不达标的人口为2.26亿人,占饮水不安全人口的70%;水量低、保证率低以及取水不便的人口为9558万人,占饮水不安全人口的30%。本次调查的范围包括2674个县,3.8万个乡镇,65万个行政村。

农村饮水工程的设施现状为:全国农村人口中的分散式供水人口为58106万人,是农村人口的62%;集中式供水人口36243万人,占农村人口的38%。农村的分散式供水多为户建户用,其中浅井供水占67%,直接取用河水、坑堵水占21%,引泉占9%,集雨工程占3%。农村的集中式供水多数为单村集中式供水,占总工程数的91%,这类供水工程只有水源和官网,没有水处理过程和水质检测设施。

二、影响农村饮水安全的主要原因

(1)水源污染情况严重,饮用水被污染的人口约为84万人。《环境公报》表明,我国年废水的排放量为670多亿,在七大水系的407个监测断面中,只有38.1%的水源满足饮用水的要求。而28个重点湖库,只有7个符合饮水要求,比例为25%。根据对我国44个城市的地下水调查表明,其中42个被污染,并检查出数百种有毒的有机物。以往水质超标大多表现为物理和细菌指标方面,而现在是化学和毒理学指标不合格。我国农业生产的化肥用量超过3600万吨,而农药的用量超过100万吨,畜禽养殖业的粪便及废水的排放量显著增多,对湖泊、河道和地下水造成氨氮污染和磷污染。

(2)部分地区的农民饮用水水质高氟、高砷、苦咸。高氟水、高砷水、苦咸水可以导致骨骼变形,甚至瘫痪,还可导致皮肤病、癌症、智力低下等地方性水质疾病问题。调查表明,饮用高氟水的人口为5085万,饮用高砷水的人口为289万,饮用苦咸水的人口为3855万。而主要分布区域为东北地区、华北地区、西北地区以及黄淮海地区。

(3)饮用水中的病原菌和有害微生物超标的问题,如曾经的血吸虫病区。

(4)饮用水中铁锰等其他元素超标的为4410万人,在东北地区、湖南省、湖北省等地由于水文地质的原因,地下水的水质物理性状较差(发红或黄色)。

(5)我国局部地区还存在季节性的缺水和水源保证率低等各种问题为9558万人。

三、农村供水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饮水工程的建设和供水量的标准较低,目前的工程建设标准已经不能满足当前新农村的发展要求,而水质不达标的恶劣情况却十分普遍。

1991年我国制定的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饮用水指标从35项减少为20项,而指标值却放宽为三级。其中,一级饮用水指标值与国际标准一致,而二、三际指标值中除毒理学指标,其他各项指标都存在放宽现象。

农村饮水的处理设施大多比较简陋。农村水源中的深井水和泉水通常都很少经过处理,几乎都是直接供水到户。地表水源有些会在水源点投放药物消毒等,做简易处理。我国农村饮水工程具有工程规模较小、数量多、分布范围广的特点,导致维护、管理和经营的难度较大。

四 、我国农村饮用水问题的解决方法

1 .加强领导和责任分工。各级地方政府应当加强控制,首先将这项工作纳入重要工作的议事日程,将任务层层分解,完善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落实好各项任务。水利、工商、卫生多部门负责编写工程的可行性分析报告和初步设计计划,组织并指导项目的具体实施及实际管理。卫生部门应负责急需解决的地区氟病、砷病、血吸虫病的病区范围和饮用水项目建成后的水质监检工作。环保部门要加强对农村饮用水源的环境监督。

2.组织好可行性分析报告和具体实施方案的编写工作。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具有量大面广的特点,要把工作抓好、做实的难度很大,在中央宏观规划的指导原则下,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能动性,由地方政府在确定的任务目标、建设的规模与标准等规范下,编写细化辖区内的可行性分析报告,提出分步的实施计划,制定出管理办法,培训技术管理人才,组织好设计力量,培养典型和示范,用点带面,逐步推广,加强监检力度,严格把好质量关。

3.加强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工作。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机遇期,虽在大力倡导水污染的防治,但实际的污染负荷要降低很难。我国农村3亿多的饮水不安全人口中,饮用水源地被严重污染的人口约为1亿,因此要搞好农村饮用水的安全工程建设,要高度重视饮用水污染防治问题,贯彻在工程实施过程的规划、选址和建设,涵盖运行管理的全部过程,务必保证饮用水的水质安全,保证工程能够发挥长远效益。应依法严格实施农村饮用水的水源保护制度,严厉打击非法排污,积极推动循环经济,加速清洁生产。

4 .加大农村饮用水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力度,采用集中、分质、分散的供水方式以及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等措施,要重点解决较严重的饮用水安全问题,强化农村饮用水工程的项目管理工作。在切实做好前期准备的同时,严格按照规定的要求和建设的程序实施工程。应建立良性循环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确保工程长期发挥效益。

5.建立完善的监督和评估制度。 农村饮水安全的项目必须实行中期的管控和后期的评估制度。建设期中,有关部门要对工程建设的具体情况巡回监督,并重点检查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工程是否达到要求、工程的质量和资金的使用情况。运行期中,主要评估工程的管理情况和实际用户的满意程度。

6 .应加强饮用水的安全监督管理。应加强对饮用水的水源、水厂以及用水点的监测工作,对取、制、供实行全过程的管理,及时掌握饮用水的水源环境、供水水质等状况,做好定期检查。供水单位则应建立起以水质为核心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建立好取样、检测以及化验制度。水厂应采取必须的消毒和净化,以保证水质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