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邮轮经济论文范文

邮轮经济论文精选(九篇)

邮轮经济论文

第1篇:邮轮经济论文范文

关键词:邮轮经济;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系统设计;运维机制

中图分类号:F224.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9-0061-02

一、我国邮轮码头建设邮轮经济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重要意义

1.国际顶级邮轮母港发展均依托完善的邮轮经济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世界最大的国际邮轮母港美国迈阿密最早建成公共信息服务平台(MCPISP),使得围绕邮轮旅游产业的各个环节运行高效、配合密切,建立了良好的国际口碑,吸引了12家邮轮公司总部入驻,每年出入境旅客已达490万人次,邮轮旅游产业成为其重要的经济支撑。西班牙巴塞罗那是欧洲第一国际邮轮母港,每年的出入境旅客接近300万人次,邮轮产业发展在欧洲独占鳌头也得益于其完善的邮轮经济公共服务平台。2012年5月刚开业的新加坡国际邮轮母港也致力于打造具有亚洲领导地位的邮轮母港,其开业之初,就重视邮轮经济信息服务平台建设,软硬并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国际影响力。

2.邮轮经济公共服务平台能够提升城市邮轮经济软环境。目前,上海宝山区已建成的吴淞口国际邮轮港是目前亚太地区硬件设施最好、规模最大的国际邮轮母港,全力打造超过23平方公里的上海国际邮轮产业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区。其他国内的邮轮港也都不甘落后,纷纷加强自己的硬件建设,做大做强,但邮轮经济各环节的软环境实力与国际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特别是旅游配套、供应、邮轮维护、人才培养等都处于较低的水平,建立高效运作的邮轮经济各行业服务标准和规范,依赖信息化手段、作业协同和流程再造。

3.邮轮经济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是邮轮港所在城市抢占全国邮轮经济制高点的重要抓手。国内一些城市,如上海、香港、天津、青岛、宁波、厦门、深圳、三亚都利用自身的区位和港口优势,支持发展邮轮经济,彼此之间也形成了一定的竞争压力。目前,国内这些城市和地区建成邮轮经济信息服务平台基本上是没有的,只是有一些可以提供信息查询和订票的门户网站,未能适应邮轮经济发展的需要。若某个城市能够率先建成邮轮经济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成为行业倚重的平台,就能在将来的竞争中抢占至高点,脱颖而出,形成优势。

4.公共服务平台能解决长期制约邮轮经济发展的相关问题。目前长期制约我国各地区发展邮轮经济的瓶颈问题总结下来有这几个方面:一是邮轮供应存在垄断和供应协同差,供水、燃料供应垄断,质量低,价格高;食品供应没有形成有效监督,供应商资质管理混乱,供应需求和供应响应没有,保税商品供应监管有漏洞。二是旅客、船员信息没有实现共享,通关服务、各港旅客船员签放信息没有共享,目前边检人员都要在国内一上港就上船重新核查签放。三是邮轮旅客对到港码头周边旅游休闲配套服务、交通情况不了解,无法尽兴游玩,等等。这些都需要通过公共服务平台来提供规范和解决办法。

二、邮轮经济公共服务平台的框架与系统设计

我国邮轮经济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定位是一个立足邮轮港所在城市、面向全球邮轮产业发展,即多元化信息和应用功能全面,体现高效服务的公共平台。以数据交换和云计算技术为核心,服务于邮轮码头、供应、监管、旅行社团和旅客、邮轮供应、人力劳务等相关行业和个人,全面满足邮轮航运经营、通关服务、旅游休闲、供应采购、维护维修等需求的一站式功能。其平台建设框架如图1所示。

三、建设与运营邮轮经济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议

1.项目建设指导原则。鉴于建设邮轮经济的公共服务性和它对地区经济的重要带动作用,建议平台项目建设的指导原则采取政府牵头、企业参与以及市场运作的方式。

2.项目开展组织形式。①项目应有邮轮港所在市、区政府牵头,成立“邮轮经济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协调办公室”来联系协调邮轮产业各相关职能部门和机构。办公室由市、区发改委、旅游委、局、建交委、边防、海关、检验检疫、税务等相关部门领导参加,以研讨方案并达成共识。②政府提供配套专项资金,委托专业机构,做项目可行性报告;论证项目实施方案;落实平台开发的先期投入。③应委托专门公司或由核心企业参与合作投资成立专门公司负责开发与运营。

3.项目运维机制。先由政府牵头组织专项资金投入开发,并做相应运维扶持,而后以增值服务的市场化运作方式来磨合商业运营模式。对平台经营提供优惠的税收解决办法,成立专门的平台运维和经营公司,供应采购、人力资源、旅游等商务应用模块由行业核心的商务公司合作维护和经营,可以确保业务落地,良性运作,激励行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言庆,马波,范英杰.邮轮旅游产业经济特征、发展趋势及对中国的启示[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7):26-33.

[2]潘勤奋.国际邮轮经济发展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J].科技和产业,2007,(10):13-17.

[3]陈紫华.港口城市邮轮旅游业竞争力评价研究[D].厦门大学,2008.

[4]俞斯桂,孙珊.从源头上认识邮轮经济[J].上海城市规划,2005,(2):28-29.

[5]李传恒.服务业价值链扩张与区域旅游产业升级:邮轮产业实证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96-100.

第2篇:邮轮经济论文范文

[关键词]邮轮产业;区域经济;效应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1129

邮轮产业是海南海洋旅游业的支柱,它对海南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具体表现在邮轮旅游产业对海南区域经济发展的乘数效应,邮轮空间经联系效应、发展及效应、产业优化升级等诸多方面。文章将从上述几方面分析邮轮产业对海南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1邮轮旅游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乘数效应

现代乘数理论是以凯恩斯乘数模型和里昂惕夫投入产出模型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旅游经济学家将凯恩斯的乘数模型运用到旅游业的发展研究中,运用旅游乘数研究旅游经济效应,使这种效应评价更直观。邮轮旅游乘数效应通过两类路径进行传导,一类路径称为消费渗透效应;另一类路径称为投资渗透效应。消费渗透效应主要是通过旅游消费资金注入服务业来完成经济效应传导,如邮轮乘客在抵达目的港之后,通过在目的港城市的景点、餐饮、购物等进行的消费将资金转化为该城市服务行业的营业收入,服务行业获得收入之后将其投入购买生产资料,支付雇员工资,完成旅游消费渗透效应的直接传导。投资渗透效应是通过服务企业扩大投资而完成效应传导,旅游业的发展促使当地服务行业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从而促使该行业企业扩大再生产,带动就业、带动居民收入的提高,完成旅游投资渗透效应的间接传导。在对邮轮旅游产业的影响评价中,邮轮旅游乘数可细化为旅游产出乘数、旅游投资乘数、旅游就业乘数及旅游收入乘数等。

11投资效应

邮轮旅游是综合性很强的服务性行业,邮轮产业的投资对其他行业具有极强的带动作用,这种性质决定了其具有较大的投资乘数效应。投资乘数效应的大小还与行业关联程度相关,如邮轮母港的发展与许多行业产生关联,从产业经济学的角度来看,邮轮产业关联分为前向关联与后向关联。邮轮产业的前向关联产业涉及港口建筑业、设备装配业等;后向关联产业涉及港口服务业、交通运输业、旅游观光业、商贸服务业、船舶维修业等。以邮轮港口为例,邮轮母港在建设过程中将带动邮轮公司入驻、促进装备制造业发展、提升港口服务区功能等效应;同时,邮轮抵达码头的补给、维修与保养等带动关联产业发展进一步加强了投资效应。邮轮码头是邮轮经济发展的基础,三亚凤凰岛一期已建成8万吨级码头,二期已建成15万吨级码头,预计2016年年底完成二期填岛工程,二期工程将新建15万吨、225万吨等泊位码头4个,二期工程基本建设投资将超过30亿元,配套项目总投资将超过180亿元。二期建成后,将原来的始发港经停港份额力争由3∶7逆转成 7∶3。二期完工后,凤凰岛邮轮游客接待能力每年将达到200万人次,成为亚洲最大的邮轮母港之一。除了正在紧张施工的泊位,作为凤凰岛国际邮轮港重要的配套项目――总投资约50亿元的七星级酒店也同时开工。根据凤凰岛酒店提供的数据,2014年年底运营一期酒店至今,入住率达到约90%。2015年,凤凰岛开始着力建设一批七星级标准酒店、酒店公寓、产权度假酒店、世界风情商业街、游艇泊位、游艇会所、奥运广场等配套设施,不断完善和丰富邮轮港的服务接待功能。邮轮母港建成以后,将会吸引国际邮轮公司入驻,培养邮轮专业人才与企业,完善配套项目,开发设计一批有吸引力的邮轮旅游产品与线路,将给三亚带来无限的商机,其邮轮旅游也必将成为三亚旅游经济强有力的助推器,为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较大贡献。届时,三亚凤凰岛整体项目也将成为三亚、海南、中国乃至世界级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12就业效应

邮轮产业涉及的产业部门众多,包括邮轮旅游业、邮轮设计制造业、港口物流业、餐饮娱乐业、商贸服务业及金融服务业等。这些产业通常能够吸纳大量的就业人口。邮轮港口为了保证正常运营和旅游业务的开展,需要大量码头工人和港口管理人员;邮轮运营管理公司,通常会在邮轮航线沿线节点城市设立地区总部或办事处,因此需要在当地雇用大量的管理人员和邮轮服务人员;邮轮设计制造和维修方面,船舶制造业会向上延伸至采矿业、冶炼业、金属制品业、橡胶制造业及水上运输业等上、下游产业,刺激各个产业的用工需求,带动当地就业。邮轮产业的关联产业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对服务业具有强大的就业吸纳能力,能够产生很强的就业效应,据统计,新增1个邮轮旅游者将连带增加9个就业岗位。

13创汇效应

邮轮旅游业是一个非贸易的外汇获得途径,可以不受贸易保护政策制约,同时节约了交易成本和运输成本,获得外汇收入。出口旅游产品可以避开贸易壁垒,提高创汇能力。邮轮入境游是以国际旅游岛无形的旅游服务产品进行对外贸易,入境游客在邮轮母港城市区域的消费形成外汇收入,邮轮旅游的发展能够促进海南岸线旅游资源开发,开拓海洋旅游市场,吸引国际资本投入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产品开发项目中,满足邮轮旅游消费的需求,形成外汇的净流入。三亚凤凰岛国际邮轮母港是海南省建成的第一个邮轮母港,入境游客主要在三亚登陆,现以三亚市的统计数据为例说明邮轮旅游带来的外汇收入,见下表。

从下表和下图计算结果可以看出,海南邮轮旅游在2008年有一个较高的增长速度,因受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2010年、2011年有所回落,2012年开始实现井喷式增长,2013年、2014年、2015年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2015年因海南外国游客主要客源地俄罗斯的经济增长出现衰退,入境游客数量减少引致邮轮旅游外汇收入出现下降趋势。

2邮轮空间经济联系效应

本研究所指的空间经济联系以空间经济网络为载体。邮轮空间经济网络具体由邮轮港口、邮轮产业链各个环节所构成。邮轮上下游产业的发展促进了空间经济网络的形成。邮轮的上游产业主要包括邮轮制造业,如邮轮的设计建造及维修;中游包括邮轮营运业,如海事运营,船上项目经营和资本运营等;下游包括航运服务业及港口服务业。就邮轮产业而言,星罗棋布的港口构成邮轮经济联系的静态网络;流动于邮轮产业链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及信息流等构成邮轮产业的动态经济网络。“流”的发送及接收、集聚和扩散、流动方向及流量等联合在一起构成空间经济的功能网络。

空间经济联系效应包括空间集聚与扩散效应、空间经济的外部性等。

第一,集聚力与扩散力共同形成了空间经济网络的演化力量,从集聚力的角度而言,空间集聚表现为劳动力与资金会自发追求利润最大化,力求从低利润地区流向高利润地区,人流和物流在邮轮经济网络的不同节点渐次沉淀,形成不同层次和不同规模的企业集群、产业集群和城市群等。新的网络节点的出现对原有区域经济格局产生影响,各种资源的流向及流量也随之发生变化。人流、资金流必定向发展较好的经济网络节点汇聚,从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从分散力的角度来看,分散力促进网络节点经济活动向外扩张,把逐渐融合进产业体系,节点规模因而不断扩张,网络节点在分散力的作用下产生裂变,继而寻找新的区位重新集聚。

第二,邮轮空间经济外部性是指邮轮产业聚集对外部区域所造成的影响及所产生的空间近邻效应。产业集聚会产生两类外部性:一类是技术外部性;另一类称为资金外部性。技术外部性指邮轮企业的产出依赖于各个集聚企业间相互的要素投入与产出,资金外部性指邮轮企业之间的利润来源于集聚企业之间上下游产业链关联产生的成本节约。外部性不仅自身来源于产业集聚效应,而且通过带来技术进步和成本节约促使区域产生更大的竞争力,构成产业集聚效应,进而产生新的空间经济外部性。产业集聚本身具有节约社会劳动的内在要求,同一产业各环节按就近原则组织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进行生产经营。在空间感知能力的范围内,经济活动所需的信息资源局限于周围地区,因而经济活动区域扩展空间会以核心产业为同心圆内核,向周边区域圈层拓展。随着圈层的增大,经济带动作用逐层递减。

3邮轮产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

31邮轮母港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极”效应

邮轮母港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模式主要表现为通过“发展极”的传导效应波及整个极化区域,从而形成以母港为核心的区域增长点,最终推动邮轮母港区域经济圈的崛起。法国经济学家佛朗索瓦・佩鲁(1955)首次提出“发展极”理论,指出由于某些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或行业聚集在一些地区或大城市,形成资本和技术的高度集中、产生规模经济效益、形成自身迅速增长并能对邻近地区产生强大辐射作用的“发展极”。佩鲁把这类产业关联性很强、主导部门集中、优先增长的地区称为“发展极”。本文运用“发展极”理论分析邮轮母港区域发展,“发展极”作用机理表现为邮轮母港发展产生的极化效应、扩散效应和乘数效应。极化效应,即围绕极点产生的效应,首先,邮轮主导产业和邮轮服务区的建设,会对周边地区产生巨大吸引力和向心力,会吸引周围地区大量的原材料、农业产品、劳动力等汇聚到极点;其次,邮轮母港的建设和开发将吸引区域内外的资金、技术、人才及服务业建设项目涌入港口区域。两种形态的吸引汇聚成大量的外部投资,推动母港极点的经济实力和人口规模迅速扩大。在资本运动规律的作用下,要素流动趋向于能够产生更高价值和更高效率的地区,外在表现为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这是经济活动和要素本身的趋利性决定的。规模经济可以帮助企业节约单位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而集聚经济可以为区域内的各个企业实现成本节约等经济效应。要素的集聚引发乘数效应,促进母港所在城市的经济不断扩张,进一步强化了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进而形成发展极。发展极通过人才、资金、产品、信息等的流动,将经济发展成果和创新机制扩散到周边区域,同时,在更大范围内促进与母港发展相关的金融、保险、管理、贸易、信息等服务行业的发展,从而形成扩散效应。

32邮轮产业与空间结构重组效应

区域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是区域结构的两个方面,两者相互影响,产业空间经过“再城市化”影响区域空间结构重组,邮轮母港的建设影响了区域的产业结构布局,邮轮母港成为港口城市的等级体系及区域规划的一种新型功能区。在母港周边区域将形成以母港为核心的邮轮服务区,即与邮轮产业相关的若干产业形成的地理上相对集中的扇形区域,区域内的产业形成簇群,簇群经济的形成有利于实现人才、信息及基础设施共享。邮轮产业通过邮轮建设相关设施及服务网络,形成规模化的服务业体系,母港的区域比较优势形成了特色产业簇群,奠定了区域空间结构优化的基础。通过培育特色产业簇群推动邮轮母港区域空间结构优化,通过空间结构优化进一步推动特色产业簇群发展,如此良性循环能够迅速提升邮轮产业竞争力,提升邮轮服务业质量,提高母港所在地邮轮公司的数量及能级、增加邮轮航线密度、吸引更多游客到港。

4邮轮产业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邮轮产业发展过程中,必定会在母港邻近区域形成具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如邮轮制造企业、维修企业、配件供应企业、邮轮相关服务企业等组成的群体。邮轮产业因涉及产业众多,所以其发展会增加区域内参与交易的产业数量及促进产业融合,如形成邮轮金融服务业、邮轮物流服务业、邮轮商贸服务业等,邮轮产业的发展扩充了产业类型、扩大了产业规模。邮轮母港的建设影响了区域产业结构布局,培育邮轮产业集群可以促进港口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又促进了邮轮产业集群的形成。邮轮产业集群的形成一般是通过一个核心主导企业的衍生、裂变而逐步形成产业集群。产业集群将有效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首先,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围绕着邮轮产业在港口区域聚集在一起,彼此o密联系、分工合作。其次,集群内的企业通过共享资源、节省物质及信息的传递费用、协同创新,降低了集群内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提高了整个产业的生产效率。最后,因集群内的企业存在竞合关系,同质化产品企业存在激烈竞争,先进企业通过技术与管理方法的创新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后进企业为了生存会尽力模仿先进企业,先进企业为了保持竞争优势会更加努力创新,这种创新模仿效应会使新技术、新思想、新方法在集群内传递,增强企业的整体竞争力,促进产业集群不断向高层次发展,如此推动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参考文献:

[1]孙妍加快国际旅游岛邮轮产业发展的若干设想[J].中国市场,2017(1):41-43

[2]刘萍海南邮轮旅游国际化发展的政策支持分析 [J].中国市场,2015,52(12):213-215

[3]孙妍国际邮轮母港对区域经济的带动效应研究――以三亚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2017(4)

[4]孙妍邮轮产业对海南旅游业发展的实证研究[J].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2017(2)

[5]孙晓东邮轮产业与邮轮经济[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2-5

[6]汪泓中国邮轮产业发展报告(2015)[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第3篇:邮轮经济论文范文

关键词:邮轮母港 邮轮经济 商业设施配套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前言

为了适应大连市以及腹地经济和世界航运业发展的需要,提高港口综合竞争力,实现将大连建成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的战略目标,按照大连市及大连港总体规划发展要求,建设大连国际邮轮母港势在必行。邮轮产业是一个涉及种类众多,相关不同门类的产业集聚发展类型通过邮轮业的发展可以促进相关产业共同发展,从而在邮轮港所在地区形成邮轮经济效应。通过发展邮轮业带动发展和完善本地经济将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方式,那么什么样的商业设施配套能够带来最大的经济收益形成大连邮轮母港特有的邮轮产业链呢?

2.大连港现状条件

2.1大连港位于大连市中山区东部,大连港区客运站周围,距大连火车站2.3公里,距大连国际机场15公里,交通状况十分优越。大连是以港兴市的典型城市,港区位于市中心,港口有四条突堤,这种形态于20世纪初形成,1903年正式通航,一直延续着港口码头的功能,共有码头4座,生产性泊位28个,万吨级以上泊位15个,以粮食、化肥、矿石、矿建材料等干散货及内贸集装箱、滚装、客运为主,基地目前主要为大连港口码头用地。2.2大连建设邮轮母港的发展条件

2.2.1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

邮轮产业部分源自航运业,大连市正以建成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为目标进行大规模港口建设,而大连建设邮轮中心,是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航运中心不仅是货运的中心,也是客运的中心,所以在建设以集装箱、矿石、原油码头为重点的货运中心的同时,应利用其难得的历史机遇,建设客运码头及其他相关辅助设施。此外,宏观政策、金融保险、通关程序等国际航运中心软环境的建设也会促进大连邮轮产业的发展。

2.2.2地理位置优越

大连处在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大连港还是目前国内仅有的几个大型邮轮挂靠港之一,在没有邮轮停靠码头的情况下,已经成功接待过多艘邮轮靠泊,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2.2.3大连旅游业发展较成熟

以2004年为例,大连共接待国内游客292万人次(过夜),接待海外游客52万人次,旅游创汇3.5亿美元,现在还在逐年上升。大连国际邮轮中心的建设对于大连市旅游业的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反之,旅游业的发展又为邮轮带来大量客流,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2.3港区周边功能发展情况

据青泥洼桥商业区仅两公里,毗邻大连市中山广场-人民路金融商务区,与正在建设的东港商务区仅一路之隔,是钻石海湾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东港商务区日渐成熟,为邮轮母港的建设储备了强大的后备能量。但是这并不能组成完整的邮轮产业链,在区域功能上还太单一,那么进行什么样的商业设施配套应参照邮轮产业起步较早和当今该产业最为成熟的地区,其在港口及周边地区的邮轮及相关商业配套设施的规划安排上是很值得想要开发邮轮经济的国家和地区借鉴的。

3.国际上邮轮母港商业设施配套情况

3.1北美洲母港周边商业设施配套情况

北美地区邮轮港周边的商业配套设施主要包括餐饮、住宿、交通和金融财产等方面。北美地区邮轮相关的产业设施从地理分布上来看,非常明显的特征就是这些邮轮配套产业都是紧邻邮轮母港,几十分钟的车程便可迅速地到达,商业和服务业的设施更是能够十分方便地获得。从某种角度来说,也正是时刻以安全、高效和便捷作为港口周边商业设施规划和建设的宗旨,北美的邮轮母港的建设运营才能达到今天这样的高度。

3.2欧洲国际邮轮母港周边商业设施配套情况

自20世纪90年代现代邮轮产业正式成为一个独立的产业以来,欧洲成为仅次于北美的全球第二大邮轮旅游客源地和目的地。国际上邮轮经济发展良好的港口城市一般在近市中心的港区水深岸线处选址建设邮轮港,交通运输相当便捷,邮轮母港周边建有大型的购物中心、宾馆及餐饮设施,周边特色景观较多,有比较完备的供油和较高水平的维修设施,并且有足够多的停车位供游客使用。

3.4亚洲国际邮轮母港周边商业设施配套情况

台湾高雄港周边分布的大型配套设施配备有文艺区、商业购物区、娱乐区、绿地公园、地标性旅游地、交通枢纽站。周边商业设施能够满足邮轮游客的各个方面需求,发达的交通可以转移并扩散了旅客的游览需求,最大程度增加了邮轮所带来的游客消费。

香港是亚太地区最重要最繁忙的航运港口之一,其周边配有完善的旅游设施,其中包括多间五星级及其他类型的酒店、世界级的购物商场、优越的公共交通系统、高效率的道路网络以及发展成熟的邮轮配套设施和维修服务。

4.国外经验的借鉴意义

4.1当一个港口城市被定位为邮轮母港,该区域就会受到邮轮经济的较大影响,邮轮经济堪称港口都市的一个重要经济增长极。

4.2要发展邮轮相关商业和服务业并产生邮轮经济,离不开在邮轮港口周边进行商业配套设施的建设。如果没有一系列的商业服务配套设施,那么这样的港口最多只能是挂靠港,而相比起挂靠港,只有具有诸如购物、餐饮、住宿、船舶维修和停车场之类的邮轮母港才能无论在国际影响力上,还是经济规模和效益上都拥有绝对的优势。

4.3不同的港口自然条件和人口社会文化必定造成每一个邮轮港口都有与众不同的一面,只有认真审视自己港口的历史和现状才能有效地保护和挖掘其优势所在,扬长避短,形成本港口的异质性。如果忽视甚至无视自身存在的弱点,那也是不行的。所以还是要把它国的宝贵经验活用到大连当地现实的发展中,这样才能借助邮轮港的建设和运营提高大连在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综合实力。

5.大连国际邮轮母港周边商业配套设施设想

通过前期的分析研究得出,建设具有大连特色的国际邮轮母港,应借助大连特色及历史传承来规划周边商业配套设施,统筹考虑钻石海湾沿岸的岸线利用。大连港功能调整以后,港区以客运、客滚、邮轮为主,在利用现有码头改造成为国际邮轮港口的同时,也应成为大连的旅游、文化、商业中心。

根据用地的现状条件及国际邮轮中心的功能特点,利用自身优良的海港条件,与东港新区相辅相承、互为补充、共同组成大连东部新滨海城市中心区。将规划三大区:即东部中心商务区区内设置大型商场、商务办公、写字楼、服务设施等功能,位于这一片区中的保留建筑港务局办公大楼将得到保留,可根据开发后实际情况,考虑进行功能置换,为其注入新的活力;西部商务配套区提供会议、酒店和休闲场所等配套设施,提升该区域的生活品质,可兼容金融保险业、服务业、旅馆业等功能;北部滨海区配套结合保留建筑及地标建设餐饮、娱乐、游览、商业等服务设施,充分展示大连深厚的海洋文化内涵,创造亲水的空间,带来滨海活动的丰富体验。

6.结论

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国民的消费观念和消费结构也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人们开始关注生活的质量,居民收入逐年增长,旅游等消费支出连年增加。综合经济实力的增强为邮轮母港的建设奠定了经济基础。在邮轮母港城市,邮轮经济会拉扯起长长的产业链,它不仅局限在港区,同时会拉动整个区域的经济效益,这样的产业链对母港城市的贡献颇为可观。大连位于环渤海经济带上,基于这样特殊的地理位置,邮轮母港建设必须依托周边地区,共同开发邮轮旅游市场联合打造大连邮轮母港地位。

参考文献:

赵金涛 《欧洲邮轮码头的运营特点及启示》中国港口2009(8)

潘勤奋 《厦门邮轮母港建设战略分析》 交通建设与管理 2007(5)

第4篇:邮轮经济论文范文

2008年夏天,青岛浮山湾千帆竞发的场景依然存留在很多人的脑海中。这座意欲打造“帆船之都”的年轻城市,以其优美的海岸线和独特的区位优势而备受人们的青睐。

与竞技体育带来的影响力不同,同样依赖于海洋自然条件和港口优势的邮轮游艇产业,却在近年来悄然地改变着这座城市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的未来。

发展最快的新兴市场

与国外邮轮游艇产业的发展历史相比,我国起步较晚。

1982年,深圳江辉船厂制造了我国第一艘游艇。也正是从那个年代开始,随着游艇制造成本的不断上升,西方主要国家逐步把中低档产品生产能力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大量世界游艇企业选择以独资、合资、合作的形式来华建立游艇制造企业,国内部分有实力的企业也开始进军游艇制造领域,我国的游艇产业开始起步。

比游艇产业起步更晚,我国邮轮市场发展尚不足十年的时间,邮轮产业在这几年也才迎来了快速发展。自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世界经济复苏缓慢,部分欧洲国家经济更是陷入困局,而我国经济在高速增长之后,虽然增速开始下滑,但相比于大多数欧美国家,经济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据估算,当人均GDP达到6000至8000美元时,区域邮轮市场将进入快速发展期。而我国在2012年,人均GDP就达到了6100美元。随着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以及国人旅游消费观念从观光游向休闲旅游、从国内游向跨境游的转变,邮轮产业在我国进入快速发展期。

但以目前的发展态势而言,邮轮产业和游艇产业的发展都仍处于起步阶段。作为世界船舶产业最大的制造者,我国目前仍没有一艘悬挂中国国旗的豪华邮轮。

在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船艇分会技术顾问、全国邮轮游艇设计联盟秘书长于建中看来,“我国邮轮游艇制造业仍处于从单纯模仿到逐步创造的初级阶段,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至少要5-10年。”

2015年10月21日,央企中国船舶工业集团(中船集团)、世界最大的财富基金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中司)与世界最大邮轮公司嘉年华集团签署了价值26亿英镑(约合255亿元人民币)的合资合作协议。三方将在中国香港成立一家由中方控股的国际邮轮合资公司,并将耗资250亿元在中船集团下属的外高桥造船厂订造超级豪华邮轮。这将是我国首次建造真正意义上的超级豪华邮轮。

嘉年华集团首席运营官阿兰・巴克鲁表示:“邮轮旅游对中国来说是一种相对较新的出游体验,我们相信此次与中国伙伴的合作对于发展中国本土邮轮经济、推动中国成为世界领先的邮轮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的确,邮轮游艇产业在我国的市场前景一致被看好,更被中外邮轮界认为,将会是全球邮轮旅游发展最快的新兴市场。

10年前,我国选择邮轮游艇旅游的游客尚不足两万人,仅有30个航次。中国交通运输协会邮轮游艇分会(CCYIA)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内地共接待国际邮轮466艘次,同比增长14.78%;以中国游客为主的母港航次出入境73.96万人次,比2013年增长44.3%。

而据上海国际邮轮经济研究中心的《中国邮轮产业发展报告(2015)》数据显示,预计2015年中国出入境邮轮游客将突破100万人,占亚洲邮轮市场总量的40%以上,跃升为全球第八位。

在大多数国人的观念里,邮轮和游艇似乎总是与富人挂钩,认为这是有钱人才能玩得起的东西。而基于庞大的人口基数和不断提升的消费能力,再加上邮轮游艇产业的迅速发展,这一传统观念也在潜移默化地发生着改变。

2014年,我国出境人数9800万,其中邮轮人数70万,占出境人数的0.7%。相比之下,美国2013年出境人数虽只有6600万,但邮轮人数占到了出境游的18%。这意味着我国邮轮市场有着潜在的巨大增长空间。而根据研究机构MOT的预测,到2020年我国邮轮旅客数量有望达到450万人次,邮轮经济对我国经济的贡献将达到510亿元,我国也有望成为世界最大的邮轮消费市场。

青岛邮轮母港启用

2015年5月29日,青岛国际邮轮母港正式启用。载有2000多名游客的天海“新世纪”号邮轮起航,拉开了青岛邮轮母港时代的序幕。

邮轮码头有两个层次,一个是“经停港”或“挂靠港”,一个是“母港”。在中国交通运输协会邮轮游艇分会秘书长郑炜航看来,我国大多数港口并不具备成为邮轮母港的资质。“因为港口的‘航道水深问题’,不能满足接待国际大型邮轮的需要。中国很多沿海城市都是大江大河的入海口,泥沙较多,水深不够,譬如上海港、天津港等每年都要不断地疏浚航道。航道自然条件较好的港口是三亚、青岛,航道较宽,水的深度也比较有利于接待国际大型邮轮。”

2005年,青岛曾被亚太航运界评为“亚洲地区最佳航海城市”。在发展邮轮游艇产业方面,这个城市的确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青岛海岸线长达730多公里,有48个港湾和69个岛屿;受台风影响小,风、浪、流及水温都适宜开展海上观光和运动休闲;青岛是离日韩最近的港口,相比天津,进出港口的时间更短,成本更低;码头的建设时间虽然比天津等城市要晚,但硬件条件却更好;邮轮母港也是全国唯一一个地处市中心的港口。

青岛自1979年开始接待邮轮,目前已累计接待国际邮轮300多艘次。2014年10月28日,首艘以青岛港作为母港的国际邮轮“海娜号”载乘着1500多名游客,从青岛起航前往日本,标志着青岛港从邮轮经停港升级为邮轮母港。

据悉,青岛邮轮母港的超大型邮轮泊位,可全天候自由停靠目前世界上最大的22.57万吨级邮轮,邮轮母港客运中心的最高通关能力也将达到每小时3000至4000人次。

在青岛邮轮母港有限公司国际客运中心经理刘文韬看来,虽然青岛邮轮母港开港比上海晚了近十年,比天津和厦门晚了近五年,但青岛却赶上了邮轮产业发展的好时候。“我们原先预计今年能有20个航次,但现在的发展态势要比预想的好很多,有望达到35个航次,是国内开港以来发展最好的。”

除了青岛港,青岛还有奥帆中心邮轮码头,目前它也具备了6万吨邮轮的接待能力。2013年底,青岛市印发的《青岛市邮轮产业发展规划》(2013-2020)中,也提及要将位于东、西两个片区的“奥帆中心邮轮停靠港”和“青岛大港邮轮港”组成“邮轮组合港”布局模式,使其“空间上遥相呼应、功能上主辅结合、时序上远近相连。”

根据《规划》的目标,2015年青岛邮轮港口要跻身“中国重要国际邮轮港”行列,成为“中国最具吸引力邮轮旅游目的地之一”和“中国北方重要邮轮母港”。2020年成为“中国北方邮轮中心”,晋级“东北亚区域性邮轮母港”,成为东北亚重要的邮轮客源输出市场和游客入境口岸。并以大港邮轮港为基础,联合现有的、小港,初步建成全球一流的集国际客运中心和金融商务、商业贸易、文化休闲、旅游度假为一体的综合性“国际邮轮城”。

新的产业增长极

邮轮产业曾被比作“漂浮在黄金水道上的黄金产业”,其有着高达1:10的投出产出比。在对于城市经济强大的拉动力和吸附力下,发展邮轮母港经济已然成为当下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特别是近年来,中国经济正处于下行空间,各行业增速都在明显下滑,而邮轮游艇产业却悄然兴起,并快速步入了高速增长期。在带动传统港口产业转型的同时,作为国内投资新热点的邮轮游艇产业,也成为了城市经济新的增长极。

国际邮轮协会的研究表明,中国是亚洲旅客数量增长的主要驱动力,自2012年以来增加了48万名邮轮旅客,复合年增长率近80%。而在亚洲近140万名邮轮旅客中,中国2014年输出了近一半的区域旅客数量。

与邮轮产业被比作“黄金产业”相像,游艇产业则被看做是汽车之后的下一个“消费金矿”。而青岛正是借助于2008年奥帆赛的举办,迎来了游艇产业发展的好时机。

也正是在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国际游艇产业呈现出由欧美向亚洲和中国转移加速的趋势。近年来,全球各大游艇制造商和服务商都开始将投资重点放在中国,有的将亚洲总部迁至中国或向国内市场引入旗下游艇品牌,这更加速了国内游艇产业的发展。

在2014年印发的《青岛市十大新兴产业发展总体规划》里,邮轮游艇产业就被列入了青岛市的十大新兴产业之一。据悉,目前我国拥有游艇制造企业约300余家,主要集中在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和长江沿线地区,山东约有60余家,青岛有30多家,占山东的一半;拥有各类游艇俱乐部近30家,约占全国的15%。

2013年4月,青岛印发实施《青岛市邮轮游艇经济发展规划》。《规划》提出,到2015年,青岛市邮轮游艇经济实现增加值突破100亿元,跻身国内城市前5强,邮轮经济增加值达到28亿元,游艇制造业总产值达到40亿元;到2020年,青岛邮轮游艇经济实现增加值突破300亿元;到2030年,青岛成为东北亚重要的邮轮母港、国际游艇城、国际帆船之都和游艇帆船装备制造强市。

之后的2014年,山东也印发了《山东省游艇产业发展规划(2014-2020年)》,并将其作为当前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之一。

事实上,对目前的国内城市而言,无论是发展邮轮还是游艇产业,其最为核心的产业仍然是旅游业。而所谓的邮轮经济,在大多数人眼中也通常代表着“邮轮停靠在这里,需要补给;船上的人下来需要吃饭、购物;甚至邮轮公司要设置代表处,招聘一定的人才,这些都会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但是对于邮轮产业链而言,港口服务和旅游接待还只是这条产业链的下游,而利润最丰厚、对国民经济带动最大的是邮轮的设计与建造,以及邮轮运营等中上游环节,我国企业还涉及较少。

市场仍需完善

目前,上海、天津、三亚、厦门、青岛等沿海港口城市都开通了邮轮母港航线,大连、深圳、广州等城市也在积极谋划邮轮母港建设。

青岛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区位优势,但也有着发展的制约因素。青岛国合国际邮轮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孔波认为,青岛起步不算晚,但发展落后于上海、天津等城市的主要原因是客源不足,“邮轮母港停靠的先决条件就是客源。上海有客源优势,天津依靠北京,而青岛只能着眼于山东。”

刘文韬也认为,青岛邮轮母港唯一要考虑的也是市场问题。“青岛与天津有竞争关系,天津港有北京做腹地,80%的客源来自北京。而且天津港运营时间长、基础好、系统比较完善。”

而对于游艇产业的现状,青岛市邮轮游艇协会秘书长陈海波认为,南方城市比北方城市发展得好,不论是观念意识、消费习惯,还是经济基础,南方都好于北方。南方的私有企业更多,而私有企业对于游艇的消费能力更大。“三亚和深圳在游艇规模和游艇利用率等方面,都好过青岛。”

借助2008年奥帆赛的契机,青岛游艇产业曾迎来一段快速增长期,当时仅制造商就有近50家。但短暂的繁荣过后,发展停滞不前。如今,青岛的游艇制造企业已下降六成,现在已不足20家。

“目前,青岛的游艇制造业还简单地停留在重复粗放的低效制造阶段,发动机等主要零部件的制造技术缺失、上游原料供应市场未形成规模等制约因素,使得青岛游艇制造业无外乎重复拆装组合的体力劳动,而少有技术含量,甚至陷入价格战等低端竞争的恶性循环。”陈海波认为,目前游艇产业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市场的无序需要一个协会辅助其有序运行,这也是成立青岛市邮轮游艇行业协会的目的所在。

第5篇:邮轮经济论文范文

    关键词:邮轮旅游;发展现状;问题;营销策略

    一、中国邮轮旅游市场发展现状中国邮轮产业近年来得到了迅猛发展,其发展现状具体表现为:首先,随着沿海经济的发展。邮轮旅游的兴盛,沿海港口城市越来越重视发展邮轮经济:其次,由于国际邮轮公司看到了中国邮轮市场的广阔前景进而对其!表现出了极高的热情;再次,由于中国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对国际邮轮游客形成了极强的吸引力。与此同时也不.!一难看到由于文化背景导致的消费意识的差异,中国老百‘姓的邮轮消费热情很低。分析原因首先,邮轮产品价值高;其次,由于邮轮产品的高价值导致邮轮产品在广告宣传时也是以高品质。高消费为形象,增加了其进入大众化消费领域的难度:再次,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导致邮轮产品消费观念上的差异。腹地居民的消费观念是邮轮旅游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随着多方共同努力.邮轮市场的开拓,居民消费观念渐渐转向邮轮旅游。但是,渤海湾地区、整个山东地区居民的邮轮消费观念尚在形成之中,还需有针对性地培养二、中国邮轮旅游市场存在的问题(一)旅行社方面首先旅行社的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目前在中国邮轮旅游仍然是新产品。旅行社邮轮旅游方面的从业人员并不多,为了满足邮轮旅游者的旅游需求,旅行社从业人员必须熟悉不同地域、不同路线和由于不同产品所涉及的不同的邮轮上的餐饮和住宿设施,详细了解每条船,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适销对路的产品。其次。旅行社对旅游产品的认识存在一定的问题。邮轮旅游是一种现代的休闲方式,游客可以在船上尽情娱乐,还可以在适当的时机按照行程安排下船观光。因此,邮轮的建设标准一般是以陆地上五星级酒店为基础进行设计甚至某些产品的档次要高于五星级酒店。船上的设施设备一应俱全。能够充分满足游客的旅游休闲需求。船票的费用除了旅行费用本身还包含了在船上及陆地上吃、住、游、娱的所有费用。以上提到的方方面面要求旅行社不仅了解邮轮产品硬件方面的档次,同时要求其对软件方面尤其是邮轮上的服务质量方面能够正确理解并深刻认识。但是,邮轮的大小一直是旅行社最为关注的方面,甚至为了促销游轮旅游产品去推行低价策略打价格战,重视对路线的介绍而忽略邮轮本身的设施和活动。再次,旅行社接待能力有待提高。同一般的出境旅游产品相比,邮轮旅游的操作难度比较高,风险相对较大。同时,由于旅行社方-面义缺乏邮轮旅游组团经验和与此对应的导游服务人员,很难满足邮轮旅游者的高质量消费的要求。另外,由于邮轮旅游产品的推广周期较长.要提前几个月就打出,告.提前几个月预订船舱,设计行程,如果在此期间游客数量不够成团或者出现大量退团现象,旅行社就会因此遭受损失,从而导致成本无法收回(--)游客方面首先,从东西方消费观念的差异来看,中国邮轮市场的开拓仍面临一定的挑战。邮轮旅游虽然兴盛已久,但其目标群体主要指向国外或者更确切来说是在欧美国家..我国旅游者对邮轮旅游的认识较为肤浅。其次,邮轮旅游是一种旅游活动的意识仍被中国游客排除在旅游休方式的选择之外。在中国人的消费观念中,邮轮一直是一种交通工具,将其视为一种旅游方式仍需要深人的宣传。

    再次,游客的休假时间。在欧美5至12日游是最受欢迎的航游线路。其中7日游最为普遍.最长的可达几十天。实际上一次7日游共涉及8天的行程。中国现行假期制度的限制,“十一”和春节两个黄金周,每个黄金周总共7天,限制了工薪阶层的出游时间。最后,从游客的消费能力来看,邮轮旅游是一项高端旅游项目,一次航游的消费从几千元到几万元不等,尽管中国人均GDP成逐年增长态势,但对于一般市民来说,仍难以承受,尤其是在消费观念没有改变和对邮轮认知尚未改变的情况下。

    (三)不同航线邮轮公司的服务水平方面中国邮轮旅游不同航线邮轮公司的服务水平存在差异.表现为东南亚航线的服务质量优于欧美航线服务质量。欧美邮轮缺少优秀的普通话导游;另外,餐饮种类单一。

    中国游客很难在异国他乡吃到可口的中餐。

    三、中国邮轮旅游的营销策略

    (一)积极宣传培育邮轮旅游市场由于消费理念和消费偏好的不同,培育中国邮轮旅游市场需要一定的时间。首先,针对这种情况必须加大宣传力度,可以通过广告、媒体、节庆活动、培训、展览会等营销手段,定期举办邮轮峰会高层论坛.建立中国邮轮产业专业网站,提供邮轮旅游信息咨询服务,以增强人们对邮轮旅游的认知和理解。其次,明确中国邮轮旅游的市场定位。邮轮旅游一直是旅游市场上的中高端产品,中国邮轮旅游发展研究调查问卷数据显示,98%的被调查游客(至少进行过1次邮轮旅游.60%的游客已有过2~3次的邮轮旅游经历)月平均收入在5000元以上邮轮旅游在中国的潜在消费对象的定位应该是中产阶层。邮轮公司在追求旅客数量的同时不能忽视旅客的质量,不要盲目宣传促销。

    (二)打造特色邮轮旅游产品

    邮轮旅游的特殊性在于邮轮本身就是旅游的一个目的地,邮轮上所提供的各类娱乐设施就能使游客感受到一种充实的休闲娱乐方式,上岸观光则变成了一种调剂。

    因此,从产品策略来看,邮轮旅游市场上的产品主要分为邮轮航线与邮轮本身两方面,而邮轮航线又可分为现有的邮轮航线与未开通的邮轮航线。对于邮轮本身,产品策略首先是要突出邮轮与其他旅游方式的不同之处,强调邮轮的舒适性、享受性以及海上休闲方式的特殊性。其次,针对不同类型旅游者的特点来改良邮轮产品。提高服务人员的服务质量,加强服务人员的语言交际能力,针对不同国别、不同文化、不同性格提供与其相对应的服务。

    尤其在菜肴制作上应该具有特色,有针对性,注重菜肴的口味。很多国内游客很难适应邮轮上的餐饮,邮轮上的饮食供应仍旧以西餐为主,而中餐的烹饪却缺乏特色甚至没有。这样的服务与邮轮旅游的高档消费化是相悖的大大降低了游客的旅游热情。加强了本身由于文化差异,消费观念差异导致的对邮轮旅游休闲方式的排斥。进一步增大了邮轮旅游宣传促销的难度。

    (三)加强邮轮企业与旅行社的合作目前邮轮旅游产品的销售,大部分都是通过多元的分销渠道达成的。鉴于旅行社与游客之间的紧密关系.而且现阶段外资邮轮公司无法直接在中国设立自己的商,邮轮企业和旅行社开展广泛的合作势在必行。首先,邮轮公司要主动与旅行社合作,实现互利共赢的目标。其次,通过对旅行社人员进行培训来加深其对邮轮旅游的理解进而共同打造适销对路的邮轮旅游产品。再次,邮轮公司争取政策的允许,取得独资旅行社的经营权,以从事入境游、国内游和邮轮票务业务的经营。

    (四)充分发挥邮轮行业协会的作用由于行业特殊性及历史原因,中国邮轮业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归口政府部门管理。邮轮行业协会作为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应积极把邮轮公司的呼声及时反馈给相关政府部门,并推动建立起有效的交流平台。

    由于中国的邮轮旅游发展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的配套服务及政策还有许多需要完善之处。同时,新的问题、新的情况也在不断出现。如何为中国邮轮旅游产业的发展创造更加便利的环境。成为目前邮轮业共同面对的新的课题。国内邮轮行业协会应充分发挥行业组织的凝聚力。加强同行业间的联系协作,使其互相扶持、形成合力,谋求“共赢”,从而促进邮轮旅游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快速发展。

    (五)培养和引进专业人才、实施人才储备战略邮轮旅游业作为在我国出现的新兴产业,起步较晚,专业人才十分缺乏,人才储备方面还需要不断的探索和研究。行业的发展离不开专业人才的培养,因此,需要健全相关高校和培训机构的体制,引入邮轮培训课程,培养大量优秀的邮轮服务人员,培训具有先进理念的客票销售等。作为我国高级人才培养基地的高校可以开设邮轮旅游专业.培养亟需的高级邮轮旅游人才。同时,邮轮企业也可以与高校、科研院所、政府联合,以政府为主导,以高校和科研院所为基地,由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共同培养、培训专业人才,以满足行业对人才的需求。

第6篇:邮轮经济论文范文

关键词:上海;“三游”产业

中图分类号:F40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9-000-01

一、“三游”产业的内涵

“三游”通常指邮轮、游艇、游船。“三游”产业是指兼具劳动密集、技术密集、知识密集、资金密集和文化密集等特点,包含邮轮、游船和游艇的设计、制造、服务、旅游等内涵的综合性产业[1]。

1.邮轮产业

刘志强[2]认为邮轮产业是一种边缘产业,邮轮本身是运输的工具,但却有旅游的一些特性,是旅游业、运输业、观光休闲业等产业的交叉集合体。当前,上海发展邮轮产业应注重的是邮轮母港的建设。

2.游艇产业

程爵浩[3]认为游艇产业以游艇为支柱,游艇成为游艇产业的核心产品,而为游艇消费娱乐提供经营服务的行业,譬如游艇码头、游艇俱乐部等是游艇经济的核心行业。

3.游船产业

目前,国内对游船叫法尚未明确定义,时培育[4]认为“邮船”应该规范为“旅游船”。

二、上海北外滩“三游”产业发展现状

目前,依托国客中心,北外滩水上经济主要以邮轮产业为主。随着国客中心国际游艇码头改造完成以及主要用于游艇及相关零配件保税供应的北外滩公共保税仓库的正式启用,北外滩游艇经济逐步兴起,然而,北外滩虽然作为浦江游览的重点区域,但黄浦江游船基本不停泊北外滩区域。

1.邮轮产业

目前,在北外滩已形成包括邮轮船务、咨询、教育咨询、旅行社、船舶供应、电子商务、免税品供应等在内相对完整的产业链,邮轮市场要素比较丰富。嘉年华(歌诗达)、皇家加勒比等全球知名邮轮公司都已在北外滩设立相关机构。同时,虹口区内亚洲邮轮学院、上海邮轮经济研究所等专业邮轮科研、教育机构集中,人才储备较好。

然而,邮轮母港竞争激烈。新加坡、香港等亚洲区域内传统邮轮母港开始或完成新一轮港口设施建设,邮轮母港升级。国内邮轮码头、如天津、青岛等港口城市的邮轮接待能力逐步改善,国内邮轮港口间竞争趋于激烈;国际邮轮大型化趋势明显,以上海为母港的邮轮大多大于7万吨级,无法靠泊国客中心,使北外滩在上海邮轮“一港两区”中失去支配地位。

2.游艇产业

北外滩游艇靠泊设施逐步完善,2013年7月国客游艇码头改造完毕,2013年9月,北外滩公共保税仓库正式启用,主要用于游艇及零配件的保税仓储。同时,北外滩已基本建成2万平方米的游艇内港池,能停泊70-80艘游艇,最大能停放100英尺的游艇。

然而,游艇开航靠泊受限较多,一方面,游艇不仅需要获得许可才能在相应水域内航行,还需通报海事、航务等部门,手续繁杂。另一方面,北外滩目前仅有不到2公里的岸线可开发利用,并且江面水域利用受到限制,无法形成规模较大的游艇停泊区。

3.游船产业

目前北外滩区域内并没有宫游船靠泊的设施,也没有常驻游船运营企业。浦江游船每天沿北外滩而过却难以停留,虹口区并未享受到上海都市旅游行业的红利。随着徐汇滨江、杨浦渔人码头等项目的开发建设,上海市内游船产业布局竞争更为激烈。

三、北外滩发展“三游”产业相关建议

1.完善邮轮服务要素,加大先行先试力度

努力开拓豪华邮轮业务,发展精品邮轮市场,结合“公海游”等特色邮轮航线的开辟,积极推进精品邮轮在北外滩开设母港航线。大力吸引水晶邮轮、银海邮轮等国际高端豪华小型邮轮靠泊,完善邮轮靠泊配套高端旅游休闲设施。依托游艇港湾和邮轮中心的综合吸引力,建设北外滩滨水休闲购物保税消费乐园。继续吸引更多国际邮轮公司在区内设立相关经营机构,吸引更多邮轮市场要素在北外滩集聚。

积极构建有竞争力的邮轮服务环境,建设公海游服务中心。探索打造邮轮信息化服务平台,搭建亚洲邮轮旅游信息平台和邮轮票务销售平台,形成邮轮信息的集聚中心,增加信息平台的公共服务功能。

2.完善游艇产业链,大力发展上游产业环节

充分发挥游艇保税仓库功能,积极吸引国际游艇厂商、配件商、游艇销售商等游艇交易机构和企业落户虹口,定期举办国际性游艇展会,大力发展游艇展示和交易业务,发展游艇租赁和销售市场;积极创建中国游艇交易所和游艇交易信息平台,将北外滩打造成为游艇贸易和商务中心。探索游艇保税仓库与游艇俱乐部的互动,开展游艇驾驶、参观等体验业务。吸引或建立相应的游艇服务机构落户,向游艇提供统一、专业的养护、维修等一站式服务。

3.长江游船业务发展常态化

大力开发利用北外滩黄金岸线资源,吸引2-3家国内豪华游船企业总部入驻北外滩,丰富游轮航线和旅游活动内涵。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滨江公共空间联通开放。同时探索建设长江中下游游船信息服务平台,积极发展成为长江下游豪华游船客源服务中心,实现年接待游船游客20万人次规模。特色长江游船航线实现常态化运营。

参考文献:

[1]孙玉琴,俞路.构建“三游”产业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考[J].企业战略.2009,4:32-34.

[2]刘志强.浅论上海邮轮经济发展[J].水运管理.2004,10:23-25.

[3]程爵浩.我国游艇经济发展的多维解析[J].船舶工业技术经济信息,2005(7):92-98.

第7篇:邮轮经济论文范文

关键词:邮轮港口;邮轮母港;邮轮停靠港;邮轮节点港

中图分类号:U6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16)04-0033-03

自5轮旅游是港口休闲产业的一种重要形式,从诞生至今仅有40余年的历史,却发展十分迅速,2011年全球旅客达到1632万人次。近年来,大量新建造的邮轮进入市场,全球邮轮市场也出现了东移的趋势,与之相应的是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均消费能力增强,国家也十分重视邮轮产业的发展,上海、天津、厦门、大连、深圳、广州等多个城市已经建成或筹备建设邮轮港口。

邮轮港口作为客运集散点这一特殊性,其与城市的发展和定位密不可分,有别于货运港口的建设和定位,而目前国内针对邮轮港口定位、选址要素及建设规模的研究比较缺乏。本文旨在对国内外邮轮港口的发展主要包括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1.邮轮港口的分类及其基本条件

1.1邮轮港口的分类及其功能

邮轮港口通常分为邮轮母港(Home Port)、临时停靠港(call Port)及航线节点港(Jetty)三类。邮轮母港是指邮轮的定期始发港口,是邮轮基地和游客集散地,为其提供维修、补给、运营管理、市场开拓等全面的服务,其对邮轮港口城市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邮轮停靠港是邮轮网络的延伸点,邮轮在停靠港的时间较长,一般停靠4-8小时,不仅供乘客上岸观光,而且还进行一定的补给、处理和废料处置;航线节点港仅供乘客上岸观光,作较短停靠,在该类型码头的停靠时间一般少于4小时,基本不增加补给,也很少有乘客辞别邮轮或新增游客。

邮轮港口功能以游客的集散及上下邮轮而展开,主要包括进港航道及停泊回旋水域;码头及上下船设施;航站楼;后方配套物资补给商场;城市集疏运交通系统。

1.2邮轮港口分类的基本条件

1.2.1航线节点港(Jetty)基本条件

航线节点港功能相对简单,游客下船后做短暂停留后离开,以城市对外宣传为出发点,因此,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港口城市要有一定的知名度,具备某方面吸引游客观光旅游的特色历史文化、自然景观或者购物休闲等资源条件;二是具备停靠邮轮的码头设施及简易通关设施。如日本的名古屋港、韩国的济州岛、台湾的花莲港等。

1.2.2临时停靠港(caIl Port)基本条件

邮轮港口临时停靠港主要以吸引游客为出发点,主要需要三个方面的条件。

(1)邮轮港口城市具备一定的旅游吸引力,包括较高的城市知名度、独特的文化资源、旅游景观资源;

(2)具备一定的地理位置优势,邻近区域或国家邮轮码头或者产业发展较好,易于加入世界邮轮航线范围;

(3)基本的软硬件设施,包括良好的航道、水域条件建设邮轮码头,口岸通关设施等。如:韩国釜山港和仁川港、日本福冈的博多港、台湾基隆港等。

1.2.3邮轮母港(Home Port)基本条件

邮轮母港以生成旅客及吸引游客双重出发点,同时构成完善城市邮轮产业和邮轮经济的载体,因此,邮轮港口发展成为邮轮母港条件较为苛刻,总结分析主要包含以下5个方面:

(1)发达的腹地经济,良好的邮轮旅游宣传环境,从而保证稳定的出发客源市场。邮轮母港是出发客源地及旅游目的地的结合体,其要求邮轮港口腹地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好,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较高,从而保证充足的出发客源,参照国际经验,邮轮母港腹地内人均GDP达到1万-2.5万美元时方可形成稳定的客源市场。

(2)较高的城市知名度,稳定的社会环境,以及丰富的旅游观光资源以保证充足的到访旅客。邮轮港口要以其所在城市为依托来吸引客源,因此港口城市本身应为知名的国际都市,稳定的社会环境,良好的城市形象为基本要求,同时邮轮母港城市应具备比节点港和停靠港要求更好的旅游资源条件,包括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休闲方式、世界知名的景观及遗址、以及现代化的购物消费环境等。只有具备上述条件的邮轮港口城市,才足以吸引大批的游客来支撑邮轮港口的发展。

(3)优越的地理位置,易于开发便利的邮轮航线直到周边旅游目的地地区或国家。目前,世界邮轮港口集中地及邮轮旅游目的地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沿线、加勒比海沿线、欧洲西海岸,美国东西海岸及夏威夷等,究其原因在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实现了大量可开发的航行时间较短的邮轮旅游航线,这些海域周边旅游目的地繁多,且水上航线距离较近,在短时间内即可到达,对邮轮旅客而言,重点是旅游目的地而非邮轮本身,航行时间尽可能缩短为最佳。因此,发展成为邮轮母港对地理位置提出了易于开发短期旅行的邮轮航线要求,其最好处于有世界或区域性的旅游目的地区域内或边缘,通常情况下以满足在2-5天内即可到达其他邮轮旅游目的地为佳。

(4)具备发展完善邮轮港口码头设施的潜在条件,便捷的口岸通关设施,港口附近的休闲娱乐购物休憩等设施,以及发达的旅客集散交通条件。形成邮轮母港,需设立专门的邮轮码头,统计分析全球邮轮母港案例,一般要求提供2-3以上邮轮泊位,吨级规模在15万总吨以上,因此除要求一般港口码头建设所要求的航道、水深、陆域发展空间条件外,还要求距离城市中心距离较近、与城市发展商贸娱乐中心相一致等要求;并配以现代化航站楼,保证快捷高效的通关效率,通常清关时间控制在10-30分钟为宜;另外,邮轮母港城市应具备发达的城市交通网络体系,应保证提供空运、城市轨道、高速公路及水上运输等综合交通系统,可满足旅客以最便捷的途径达到访问目的地。

(5)邮轮母港要求有完备的配套设施。为综合服务基地的邮轮母港,邮轮母港港口城市应保证三个方面的综合配套设施:一是旅客城市配套,应保证提供一定容量的五星级宾馆,办公及会展区域,大型购物中心等;二是邮轮供水、加油、维修保养等大型船修服务基地;三是邮轮旅游服务配套设施,完善的旅游开发体系,包括旅游公司、邮轮公司以及公司等。如:迈阿密邮轮码头、新加坡邮轮码头、洛杉矶邮轮中心、我国的上海港及三亚港等。

1.2.4邮轮港口分类基本条件综述

邮轮节点港最为容易实现,有一定的旅游资源特色及码头停靠设施即可;邮轮停靠港主要以具备吸引访问旅客为关注点,对腹地经济及生成旅客不做要求;邮轮母港要求最高,以腹地旅客生成以及吸引访港旅客为主,其对港口所处地理位置,交通条件以及配套服务系统提出较高要求。一般情况下,邮轮母港是由挂靠港发展而来的。邮轮港口分类与其实现的基本条件的关系详见图2。

2.邮轮港口选址

2.1邮轮港口选址的技术要求

(1)水深条件,邮轮码头对水深条件要求较货运码头低,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邮轮海洋绿洲号,吨位达22.5万总吨,长度361.8m,而吃水仅为9.1m。

(2)满足净空的要求,因邮轮吃水相对较小,且邮轮客舱层数较多,其干舷高度对净空存在一定的要求,以“海洋绿洲号”为例,其吃水线以上高度72m。因此其净空高度要求为:吃水线高度+富裕高度(2m~5m)=72+2m~5m=74m~77m。

(3)与城市交通的顺利衔接,邮轮旅游通常为“邮轮+飞机”组合模式,根据统计分析国内外邮轮码头距离最近机场通常不超过2小时,同时邮轮码头应邻近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以方便旅客的集散。

(4)邮轮码头选址应充分考虑与城市规划的衔接,因此建议位于城市老城区,到达市中心、观光景点和主要购物区等繁华地带的距离较近。

(5)可实现宽阔的陆域条件,邮轮码头附近陆域除需要建设航站楼外,还需考虑部分商业设施,出售当地特色的文化纪念平及免税商品;另外邮轮港口附近还需开辟大量的陆域空间用作私家车及旅游巴士的停车位。

2.2邮轮港口选址思路的探讨

2.2.1基于老港城市化改造的思路

上世纪50年80年代之前,城市发展规模较小,港口是整个城市对外交流的集结点,因此在此期间形成的第一代及第二代港口基本均位于城市中心区,码头吨级规模较小,水深一般在12.0m以下;随着近几十年的发展,一方面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规模发展越来越大,而依托港口而发展起来或者规划中的老城区基本均定位为城市商业、金融或者贸易中心,旅游及购物设施发展完善,土地升值空间较大;另一方面,随着货运船舶大型化发展趋势,船舶吃水较深,陆域堆场发展空间较大等因素的要求,第三代及第四代港口纷纷外迁出城市发展中心区,而设立深水港。如上海的洋山深水港,广州的南沙港区等。

因此充分结合邮轮港口的选址因素考虑,其对水深条件要求相对较低,而对城市交通系统,城市商贸购物配套设施依赖程度较大的现状,同时,考虑到节省投资易于建设的情况,港口城市发展邮轮码头的思路可参考:将位于城市中心区的老港口码头转型升级为邮轮码头,实现城市的和谐发展及土地价值升值。

2.2.2新建港址思路

鉴于邮轮码头属于客运及旅游功能的特性,其与城市的发展方向应紧密结合在一起,同时对于拥有河口港、岛屿形成水道的城市而言,由外海进入城市中心区通常存在桥梁造成的净空高度限制的情况,因此对于大型邮轮码头的选址可参照未来城市发展的新城区,未来的发展中心来进行选址建设大吨级规模邮轮码头及泊位。

2.2.3共用现有港口思路

对于发展初期的临时停靠港或航线节点港而言,其邮轮码头设施的要求相对较低,可以考虑通过对现有客运码头、集装箱码头、滚装码头进行适当的技改,兼顾提供邮轮临时停靠服务。

3.邮轮港口建设规模案例综述

3.1国内外主要邮轮港口设施规模

3.2邮轮港口建设规模建议

结合邮轮港口的定位,以及国内外邮轮码头的建设规模分析,邮轮港口的建设规模建议如下:

4.案例分析

4.1广州邮轮港口定位建议

广州地处中国实力雄厚的经济区域,其腹地广东省是中国经济第一大省,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存款约4万元,坚实的经济基础保证了稳定的邮轮旅游客源。同时,广州独特的广府文化及岭南文化,以及丰富的旅游资源,其势必吸引大量国内外游客到广州旅游观光。从航线规划角度来分析,广州地理位置优越,地处东北亚到东南亚的地理位置中心,在广州一香港一澳门“A”字形空间结构中处于支撑位置,其100km半径范围内包括广州、佛山、深圳、珠海、澳门等14个大中城市,水上可开发邮轮目的航线繁多,且均可在1-3天内到达,向北可至台湾、韩国和日本,向南可至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以及泰国等旅游胜地,保证了旅游航线的易开发性。另外广州拥有珠江内河以及珠江口丰富的海岸线资源,港口设施完备,城市交通网络完备,水运系统、城市轨道以及白云国际机场等保证了其交通枢纽的优势,且拥有大型的船舶制造维修基地,为自5轮港口的发展提供了齐全的配套条件。

因此广州邮轮港口码头建议定位为:是国家沿海主要邮轮港口之一,是华南地区邮轮休闲旅游的主要平台,是邮轮母港。

4.2广州邮轮港口选址建议

结合上述分析邮轮港口选址所重点考虑因素及选址思路,参照基于老港城市化改造的思路,结合广州市城市规划,黄埔老港后方城区拟规划为临港CBD中心区,且其位置距离广州市中心区约10km左右,以及发达的交通系统节点,因此可考虑在黄埔老港部分货运码头经转型升级为邮轮码头,但其受限于桥梁净空高度的限制,仅可发展10万总吨以下邮轮。

参照新建港口的思路,广州未来的发展方向一南沙新区,其位于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几何中心,且无桥梁净空的限制,参照南沙新区已经建设形成的大型观光旅游中心,包括南沙游艇俱乐部以及南沙客运站等,可考虑在虎门大桥下游位置处建设大型邮轮码头。

第8篇:邮轮经济论文范文

9月8日至10日,由国家旅游局、天津市人民政府和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共同主办的,以“培育邮轮市场,发展邮轮产业”为主题的第七届中国邮轮产业发展大会暨国际邮轮博览会在天津国际邮轮母港举行。来自中国、美国、意大利、英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香港、台湾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数百位邮轮界专业人士展开为期三天的交流与探讨。本次大会是在当前中国邮轮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根据行业发展的迫切需要进行的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交流和探讨。大会期间,国家部委相关部门及天津市各相关单位负责人、国际邮轮公司高管、国内外邮轮港口运营公司负责人、国内知名旅行社的高层围绕邮轮产业的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各抒己见。

格局东移邮轮市场迎来“亚洲时代”

近年来,全球三大区域邮轮市场北美、欧洲和亚太地区的发展格局正在悄然变化,诸多信号显示全球邮轮经济正在东移。据WTO预计,东盟和亚太地区将是未来邮轮市场发展最快的区域。该区域不仅为西方市场的邮轮游客提供全新的旅游景点,也提供全新的客源市场。

苏黎世洛朗厄商业研究所总裁彼得·洛朗厄介绍,亚洲市场蕴藏着商机。中国和南太平洋地区的邮轮业有很强的增长能力,我们会看到数家运营商都将部分运力从地中海调整到了亚洲市场。由于地中海区域的供应过剩、金融动荡,加之政局不稳对诸如埃及等重要旅游目的地的冲击,几大邮轮公司均不同程度亏损。而亚洲则拥有广阔的邮轮业增长前景和良好的空港转运物流能力,因此,“我相信邮轮产业未来的答案在于亚洲。”

中国外轮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际庆也认为,如今,世界主要的邮轮经营者都把重心转向亚洲,在本区域设立新办事处和推出更多亚洲行程。相关研究预计,亚太地区的邮轮游客有望从2010年的150万人次增加到2015年的200万人次,但是东南亚的邮轮游客量便以平均每年5%的幅度增长,游客人数有望在2020年达到82万人次。

天津邮轮市场空间巨大

2010年6月26日天津东疆国际邮轮母港建成并开港运营。一期工程建成的两个国际邮轮泊位,可停泊世界上最大的22万吨级豪华邮轮,年设计通关能力50万人次。开港以来吸附力逐渐显现,今年以天津为母港的航线增至19航次。依托天津良好的邮轮旅游发展态势,预计未来5至10年,这里将迎来众多世界豪华邮轮,有6至7倍的游客增长空间。

天津市旅游局局长佘清文介绍,天津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邮轮旅游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漂流在海洋的黄金产业和朝阳产业,应该说这几年天津邮轮产业发展很快,最近制定了很好的规划。到2015年邮轮要突破100艘次,客人达到30万人次。

对此,天津旅游集团总经理赵阔江也表示,中国北方有着巨大的旅游市场潜力,而天津邮轮母港作为中国北方重要的出海口,在邮轮市场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以天津旅游集团为例, 在邮轮旅游市场销售分析看,销售量同比增加了4倍,团体客户占80%以上,散客和同业市场占15%,但散客和同业比例逐航次上升;在成本大幅度增长20%至50%的情况下,人均销售价格与去年基本持平;阳台以上舱位销售增长比例超过其他舱位;散客收入增长幅度超过团体客人收入增长幅度。

天津国际邮轮母港总经理张振东认为,截至目前,天津国际邮轮母港已接待国际邮轮82艘次,进出境旅客22.3万人次。今年,天津国际邮轮母港计划接待国际邮轮36艘次,同比增长16%,进出境旅客约12万人次,同比增长66.7%。2013年,计划接待国际邮轮约60艘次,进出境旅客约25万人次。到2015年,力争以天津港为母港的邮轮公司达到2至3家,进出港旅客及船员50万人次。

政策助力邮轮产业发展

2009年,中日韩三国10个城市共同签署了关于“无障碍”邮轮海上旅游合作的《青岛宣言》。2011年5月10日,国务院批复《天津北方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功能区建设方案》(简称《方案》)。《方案》中明确表示要以东疆保税港区为核心载体,推进北方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功能区建设,创新国际船舶登记制度,开展航运金融业务和租赁业务试点。众多利好政策的出台,为邮轮产业提供了政策引领,为邮轮母港吸引境外邮轮公司挂靠,提升综合配套功能奠定了坚实基础。

交通运输部水运局局长宋德星说,针对我国水上旅客运输市场的特点及存在情况,交通部于今年3月了《关于加强国际海上旅客运输市场准入管理的公告》,以进一步严格水上旅客运输市场准入管理,提高安全运营水平,确保人民群众水上出行安全。该措施包括对船龄、运营船舶条件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对进一步加强包括国际邮轮在内的国际海上旅客运输安全保障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交通部于今年8月了《关于促进我国国际海运业平稳有序发展的通知》,明确规定各级交通运输部门要加强对国际海上客运,特别是邮轮的重点排查。督促国际海上客运企业严格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建立完善的安全告知等相关制度,保障船舶适航、船员适任、航行安全。

国家质检总局通关业务司副巡视员邢力表示,在依法履行职责实施监管的基础上,国家质检总局在加强口岸检验检疫查验工作、深化检验检疫通关制度改革、完善检验检疫管理措施、探索制定实施专项支持政策等四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今后也将不断提高在邮轮的入境检疫申报、查验和放行,邮轮所载游客及其携带物出入境检验检疫和邮轮所需保障物资检验检疫等方面的服务效能和水平,为中国邮轮产业的发展保驾护航,为邮轮经济的繁荣做出新的贡献。

发展瓶颈邮轮产业链有待延伸

据了解,一艘大型邮轮可容纳3000至6000人,在旅途中每天消耗的食物、饮料及酒店用品数量相当可观,因此邮轮需要不停地补给才能满足乘客和船员的需求,停靠港及相关服务产业将迎来巨大商机。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邮轮游艇分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郑炜航介绍,中国旅游资源丰富多彩,中国沿海港口作为国际邮轮访问港的航次逐年增加,同时,国际邮轮公司纷纷加大在华运力,开启以中国港口为邮轮母港的航线,未来入境游、出境游邮轮采购中国本土的邮轮用品已是大势所趋,这是国际邮轮公司进一步降低采购成本和物流成本的切实有效措施,将为国内邮轮用品采购市场带来新的增长点。

皇家加勒比邮轮有限公司全球销售副总裁丽莎·芭尔则表示邮轮旅游产业链很长,带动面很广,不仅能够拉动旅游业发展,邮轮消耗品供给也是邮轮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最佳的全球邮轮供应体系应具备两个特点,就是多元化以及能够在当地生产。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基地,在产品质量和价格上都极具优势。多年来,国际邮轮公司都是通过大的供货商在全球采购,中国产品只能间接供货。不过,随着中国邮轮产业的发展,这一现状或许将发生改变。

产业人才缺口亟待弥补

当前,全球邮轮游客从2010年的1880万人次增长至2011年的2020万人次。在国际邮轮公司全球化扩张的进程中,中国邮轮旅游市场日益形成并实现爆发式发展,在中国邮轮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挑战就包括产业发展的人才瓶颈。随着中国油轮业的快速发展和国际邮轮公司的大量进驻,对邮轮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天津海运职业学院院长马魁君认为邮轮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要求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首先,邮轮人才需求数量大。邮轮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数量很大。从广义上讲,邮轮人才包括邮轮码头接待、邮轮旅游服务、邮轮市场营销、邮轮设计建造、邮轮经营管理以及邮轮教育培训等方面的专业人才。从狭义上讲,主要包括国际邮轮公司和本土油轮公司所提供的各类船上和岸上岗位的从业人员。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讲,中国邮轮人才都存在较大缺口,远不能满足邮轮产业的发展需要。

其次,邮轮人才需求质量高,邮轮行业是典型的国际化行业,一方面,邮轮行业自身特点造成了邮轮企业竞争与合作的国际化;另一方面,邮轮航线布局的国际化带来了就业岗位的国际化。因此,我们所培养的邮轮人才必须是能够参与国际竞争、并且得到国际行业广泛认可的国际化人才,这就给邮轮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副校长史健勇也表示,目前,我国邮轮的国际人才培养状况表现为办学层次普遍较低,人才培养专业面窄,教学手段过于传统,教学体系不够完善。

邮轮经营管理相关专业教育绝大多数为专科教育,缺乏高水平、高层次的高级人才培养机制和院校。课程设置还没有脱离传统的旅游英语、旅游餐饮管理、旅游市场营销以及礼仪教育等。与邮轮运营管理相关的课程开设较少,邮轮专业培养计划知识面较窄,缺乏针对性。邮轮经营管理作为一个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许多学校没有相应的实习基地,使得邮轮专业教学只能是纸上谈兵多,实践操作弱,教学理念、方法和手段都不能够满足邮轮迅速发展的要求。拥有邮轮相关专业的学校,其教学体系设计与邮轮专业实际需要的理论基础与实务技能要求存在一定差距,系统性不强,体系不够完善。

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院长白长虹认为,如果将邮轮看作“移动的旅游目的地”和“海上星级酒店”的话,邮轮产业则需要统筹型、综合型、高素质人才,承担起邮轮市场营销,消费者行为分析、邮轮服务质量体系与人员表现、邮轮公司品牌传播、国际化邮轮公司的运营与管理,邮轮母港城市的品牌营销等主要使命。

声音专家药方

中国邮轮产业发展还面临很多问题。在国际邮轮旅游竞争日益激烈、国内潜在消费快速增长的现状下,能否迅速解决政策空白、市场主体、消费方向、服务能力等方面的“瓶颈”,需要建立政府层面的统筹协调机制,也需要建立持续的规范的市场体系。为此,参加本届邮轮大会的众多专家为行业发展开出了“药方”。

第9篇:邮轮经济论文范文

[关键词] 邮轮物资供给;母港;上海模式;解决路径

[DOI] 10.13939/ki.zgsc.2016.28.017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邮轮旅游行业,需求带动消费,消费促进发展。加快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金融中心是“十二五”的重点工作,发展邮轮产业、邮轮经济已经列入规划纲要,并制定了专项发展规划,提出了“到‘十二五’末邮轮产业成为支撑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地位确立的重要力量,上海基本建设成为继新加坡、香港之后的亚太区域前三大国际邮轮中心,并成为东亚地区一流的国际邮轮枢纽港”的总体发展目标。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上海港对外资邮轮的供给尚在起步阶段,潜力巨大。

1 上海港船供物流发展的现状

上海港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港口,在亚洲甚至世界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上海港的发展情况对于港口发展战略的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 2014年中国邮轮发展报告》指出,2014年中国邮轮产业亮点闪烁;2015年,将维持快速增长。报告还预测:上海作为邮轮母港将进一步快速发展,将成为真正的“亚洲邮轮中心”,并有可能超越纽约成为排名前八的世界级邮轮母港。虽然邮轮物资供给业在上海港的发展暂时落后于世界其他著名邮轮母港,但是上海港改变现状成为世界级邮轮母港的梦想已经是近在咫尺了,这就需要邮轮船供企业为上海港提供更加强有力的支持。

上海港毗邻辽阔的太平洋,位于中国的东部沿海,也是亚洲大陆的开放性门户,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经济区位,其邮轮物资供给业的发展拥有广阔的经济腹地。上海港船供市场虽然发展得较快,但仍存在未形成专业化的经营模式、市场秩序混乱等问题。上海港相对于香港港等国际性集装箱大港来说,在港口环境和效率方面存在着不小的差距,而且邮轮物资供给企业对于服务质量和水平方面重视也不够。

2 上海港外资邮轮物资供给存在问题

2.1 邮轮船供企业非专业化经营,管理模式落后

上海港邮轮船供市场总体呈现“企业数量偏多、规模偏小、层次偏低”的状况。现有上海港邮轮船供企业有400多家,大都是小企业。邮轮船供行业产业链分工不明确。一般立足于传统的船舶物资供应的模式。如作为上海地区为数不多拥有进出口贸易资质的船供企业之一,上远集团经营范围仍局限于船用各国国旗、航海用品、船用报表、救生消防器材等传统船舶供应物品。捎带进行邮轮消费品的销售,很多时候往往是靠执照挂靠来经营相应业务。邮轮消费品物资供应专业化无从谈起。专业化模式的不突出,经营管理模式落后,导致经营举步艰难。例如,上远集团属于上海港邮轮船供最大的企业,注册资本仅5000万元。虽然大企业在不断扩张,但是只是依靠企业自身的存量资金,企业更新改造和扩大生产规模的步伐较缓慢,年产值一般不超过亿元。

2.2 邮轮船供物流体系缺失

上海港船供物流体系的标准化建设与新加坡相比还处于初级阶段。上海港船供物流联盟程度低、自动化程度较低。据上海嘉软计算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统计,采用嘉软MTS-船舶物料供应企业运营管理系统的船供企业不超过10家。MTS是现今较为先进的针对船舶物料和食品供应公司研发的业务财务一体化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其余300多家中小企业的管理系统并未形成一致管理系统,在物流体系联盟化对接上造成障碍。

2.3 复合型人才匮乏

邮轮的国际化运营必然导致船供行业是一个技术密集型的行业。它涉及的领域很多,包括物流、仓储、食品检验、食品冷藏及运输等各种服务。对外资邮轮的供货又涉及对外出口贸易和出口检验检疫的法律法规程序以及员工登外轮的边防纪律,口岸监管复杂、严格。整个业务活动国际化程度很高,必须熟练地应用英语和其他外国语种。现有邮轮船供人才并无标准,培养细则无从下手,并未形成体系化专业化人才培养,与香港相差甚远。

3 上海港邮轮物资供给困境解决路径探析

3.1 积极发展“船供物流中心”建设

上海港邮轮船供企业应在现有体制下,积极进行信息的整合、相互协作,形成完整的邮轮船供行业产业链与合力效应。中国游轮游艇协会可以建立相应的信息平台共享机制。

现有船供企业可以依托吴淞口船舶供应物流中心,在优化产业结构、增强增值服务、延伸供应链管理、发展电子商务、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方面下功夫,建设现代化物流加工配送服务体系,向着大型化、专业化、网络化、集聚化方向发展。吴淞口要建设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船供物流中心”,首先,要建立公共仓储、运输物流系统,让船供企业租赁适用的库位、车辆,不必自行筹资建立独立的仓库和车队,设立货物贴牌、分装、拆拼以及园内外运输业务。其次,建立大型冷库和冷藏货物运输车队,实施公共服务。再次,设立货物检测检验区,方便需检测检验的物品进行第三方的检验检疫。在船业资源的整合和船业链有效连接和优化后,进行规模化、集约化的管理和经营,变“小船供”为“大船供”,最终向新加坡港口的船供物流优势迈齐。

3.2 优化船用物资供应公司管理模式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扩大,我国船舶供应行业已经进入了服务质量竞争的时代,船舶物资供应企业的管理及运营模式对行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鉴于船舶供应这个特殊行业和市场要求,开展专业化经营、实现一站式服务是船供企业做大做强的一条重要途径。例如,邮轮运营周期固定,航线固定,挂靠港口时间严格,采购物品种类繁多,邮轮方在上海港一次性完成所有物资供给即为接受一站式服务,交易成本将大大缩减。邮轮船供企业应从自身实际出发,尽可能利用企业现有的资源和特长,围绕邮轮船舶供应及其派生市场开展优质服务。

3.3 加强邮轮船供复合型人才培养

首先,船供企业应派员工实地去新加坡、香港、日本等邮轮船供港口学习企业管理经验,培养从业人员创新思维能力、洞察力、观察力和决策能力。引进船供行业精英人才,尽快完善我国现有人才体系。

其次,应加强行业从业人员业务培训的基础,探索建立持证上岗的制度及进一步推行行业培训和岗位培训工作。建议委托上海港口行业协会组织岗前法律法规和业务培训,培训合格后颁发“结业证书”,并将该证书作为核发“岗位证书”的前提条件。协会还要根据行业发展的实际和企业需求,不定期地开展法律法规、技术业务等专业培训以及有关岗位的技能和业务培训,逐渐完成邮轮船供人才的构架体系。

3.4 积极推进完善政策支持

针对船舶供应行业法律法规及政策不完善、监管不力等现状,为促进船供行业的发展,首先,应积极完善和优化船供行业市场准入的资质条件。市场准入细则进一步优化,让更多的企业进入邮轮船供行业,避免行政权力对市场的过度干预,打破垄断利益格局。其次,应利用上海自贸区带来的利好信息,积极探索邮轮船供保税政策。例如,负面清单带来的开放的政策优势、优惠的税收金融措施和实验性的各项条例规定,都可以积极被船供企业用以争取到政策的红利。最后,邮轮物资船供企业之间可以在法律法规规定的合理范围内,组织行业协会自行研究讨论适合船供企业发展的政策,经国家许可批准后实行。这样不但可以加强各船供企业之间的交流合作,也可以弥补政策颁布与施行时一定程度上不能满足现状需要的漏洞,从而使得船供企业获得更多的红利。

参考文献:

[1]殷翔宇.国外邮轮企业经营模式比较研究[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12.

[2]王诺.邮轮经济[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