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励志音乐范文

励志音乐精选(九篇)

励志音乐

第1篇:励志音乐范文

塑造功效

〔中图分类号〕 G623.7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24—0050—01

音乐教育是学校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手段。《论语正义》有云:“乐以冶性,故能成性,成性亦修身也。”其大意是说,音乐对人能起到陶冶性情和修身立品的功效。音乐教育作为审美教育的一种形式,是人类自我教育的重要方式,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标志之一,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情感与思想及精神与道德。发挥音乐教育功效,通过多种形式的音乐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能达到比其他学科好得多的效果。

一、发挥音乐教育的感召功能

优美、动人的音乐能够诱发人类最原始的积极情感。雄壮有力的音乐能促使人积极向上;优美抒情的音乐能使人产生美好的感受;轻松欢快的音乐能使人的心情得到放松……通过音乐教育感召学生,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情感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促进学生坚强意志品质的形成。如,《黄河大合唱》这部充满爱国主义思想的作品,给人一种向往美好、战胜一切艰难困苦的信心和力量。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这部作品独唱、对唱、轮唱及合唱等多种演唱版本,感受黄河宏伟磅礴的气势,体会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可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提高他们的爱国主义意识。又如,让学生聆听《跪羊图》,使其沉浸在优美抒情的音乐声中,潜移默化地将爱心教育、孝心教育的相关内容寓于学生的生活之中,可使他们树立向善、敬老的意识,培养他们忍耐和勇于自我牺牲的道德品质。

二、发挥音乐教育的激励功能

音乐教育的激励功效在小学音乐课堂上表现得最为明显。小学音乐教育主要是通过发挥音乐艺术形象的感染力来激励学生。小学音乐教材选编了大量优秀的歌曲,如,《十送红军》《红星歌》《歌唱二小放牛郎》《只怕不抵抗》等。教师可通过教授这类歌曲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依靠音乐艺术的魅力,培养学生坚强不屈的意志品质,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又如,通过学唱《爱我中华》《五十六个民族》《雏鹰之歌》等令人满怀激情、催人奋发向上的歌曲,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奋进的品质,而且能够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再如,引导学生聆听儿童歌曲《小号手之歌》《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祖国祖国多美丽》等,可使他们学会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培养他们积极进取的品质。音乐教育内容丰富多彩,每一首优秀的歌曲都能够体现出其时代特点和思想内容,并且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情感冲击力。通过音乐激励学生奋发向上、积极进取,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这是音乐教育重要的功效。

第2篇:励志音乐范文

【关键词】中国好声音;叙事策略;激励事件;鸿沟与转折点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1-0109-01

《中国好声音》定位“大型励志专业音乐评论节目”,在传统的娱乐选秀节目中加入“励志”元素,采用叙事的手法和表现形式来介绍“励志故事”。在第一季播出的十四期节目中,节目在收视率及市场份额两项统计中连续十三期排名全国首位(第一期节目排名全国第二位),在2012年9月30日播出的《中国好声音》第十四期节目中,收视率更是达到6.101,达到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的一个新高度。在引起巨大社会反响的同时,我们也注意到《中国好声音》以励志故事作为吸引受众的手法,产生娱乐节目中的教育意义。

以《中国好声音》学员金志文的故事为例,为受众展现的是一个励志的故事,这使受众在观看节目很容易就被节目中的叙事线索而展开个体的想象,通过金志文的故事来联想到自己与他人,从而在情感上达到贴近和共鸣。

一、设置让受众产生悬念的激励事件与鸿沟

以《中国好声音》学员金志文的故事为例,金志文在一出场的时候就被导演组安排成两条虚实线索,一条是金志文在北京奋斗八年一直没有平台,如今来到好声音寻求成功这样一条主线,兼以“其女友一直陪伴八年,今天要借节目进行求婚”为叙事辅线。如此的表达,不同于其他的选秀节目,而是在主人公一出场的时候便对其赋以特殊任务的“名义”。

在金志文的段落一开始,导演组就在受众面前呈现出两条叙事的激励事件:一件是金志文能够通过歌唱让导师为其转身,改变命运。这也是我们经常能够看到的主人公改变自身命运的激励事件;另一件是金志文能够在改变命运后向自己女友求婚成功,爱情主题也是叙事时常用的激励事件。两件激励事件颇具悬念,在节目一开始的时候便成功吸引了受众,让受众者的关注点随着激励事件而产生转移。这一点是《中国好声音》通过叙事故事来吸引受众的独特之处,也是节目超脱于其它选秀节目的成功之处。

二、常量冲突与转折点的出现使叙事鸿沟撕裂

冲突是戏剧的灵魂,无论冲突的性质如何,它都将是戏剧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常量,引领剧情向前发展。在电视节目中,冲突的设置也是必不可少的。在《中国好声音》的节目当中,常量的冲突在主人公进行常规叙事后达到顶峰,学员在进行演唱时,已经不单纯在于选秀节目的歌曲演唱质量,更重要的是这首歌曲承载着学员与受众共同的期待,而这全都是因为之前叙事的激励事件与鸿沟的设置。

而由于《中国好声音》节目的设置,在学员进行演唱的过程中,导师可视其演唱情况为其转身,这一点既是节目的独特之处,又是叙事上的转折点。在学员金志文的叙事段落中,杨坤等三位导师受到金志文歌曲的感染而为其转身,转折点出现也让叙事达到一个高潮。同时这一转折点的出现也造成叙事鸿沟的撕裂。之前设置的鸿沟即主人公能否通过歌声证明自己,由于导师的转身让受众的心理鸿沟在这一刻撕裂,也达到了第一个故事的第一个高潮。

三、次要人物的辅助叙事让主人公的叙事更经典

在《中国好声音》的节目当中,导演组意识到仅通过学员的单方面叙述不够全面和客观,还不能仅依靠这一点就能够达到吸引受众的目的。在简单的介绍自己后,节目的主人公金志文开始继续叙述他节目开端时的故事,即他在北京漂泊奋斗的艰苦历程,这样有备而来的另一位叙述主人公杨坤眼前一亮。紧接着,杨坤与金志文围绕着事业这一主要线索展开平行叙事,两人各自讲述着北漂的经历,虽然不甚相同但是却紧密相连,两条叙事事件在最后一刻完美融合,让受众达到心理上的共鸣。

导演组省略了在《中国好声音》节目中的必要的“导师请求学员加入自己的队伍”这一环节,而是直接让学员选择导师,其原因在于需要控制节目时长,更重要的是已经由之前的平行叙述,整个段落表现得已经足够全面,若此时再加入这一环则画蛇添足。这样不仅不显得头重脚轻,反而因为其快速收尾的叙事方式,让整个故事自然结束,让人回味。

最后,在《中国好声音》金志文段落中,我们还看到了叙事学中经常能看到的“反转”和“悬念”的两大手法。前者是在叙事上主人公的“权力反转”,后者是“求婚”的细节被至于真个节目的最后。但由于真个段落的叙事已经足够全面、丰满,故而这两点被人为地抹去,在这里也不过多叙述。

参考文献:

第3篇:励志音乐范文

关键词:器乐教学 心理素质 提升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心理素质是人全面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笔者自2005年起在音乐课堂引进电子琴实施课堂器乐教学,对器乐教学提升学生心理素质水平进行了有益的探究,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一、心理素质简述及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1、心理素质简述

人的素质大致划分为生理、心理、社会三方面。心理素质1是素质的核心、是人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素质的形成必须建立在心理素质的基础之上。

心理素质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非智力因素、智力与能力因素、心理现状因素和社会适应因素(表1)。

2、初中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分析

初中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有厌学、畏难、缺乏自信与毅力、自我认识不足、团队合作能力差等。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具有不稳定性,学生的好奇心理及学习兴趣持续时间短,容易出现厌学心理。随着学习难度的增加与新鲜感的减退,逐渐产生畏难与放弃等消极心理。加上初中生心智发育尚不成熟,自我认识不足,缺乏自信与毅力。表现为自卑、孤僻、羞愧等不健康心理。又由于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他们常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自律与团体意识,个性心理突出。

二、巧借器乐,提升心理素质

为了克服学生的不良心理,笔者在教学中巧借器乐,达到提升学生心理素质的目的。器乐教学是提升学生心理素质的极佳途径。器乐学习是“积水成渊、水滴石穿”的过程,能锤炼意志(非智力因素)。器乐学习强调手指训练,有助于思维开发,培养操作能力与创造力(智力与能力因素)。器乐教学中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表演活动,能建立自信、认识自我、体验成功(心理现状因素)。器乐教学中通过合奏训练,能培养学生的团体意识及合作能力(社会适应因素)。

1、树立典范,激发兴趣

法国哲学家卢梭说:“对处于初中青春期阶段的学生,问题不在于学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2

学生在初次接触某种乐器时都充满了好奇心,当他们坐在电子琴前就产生了新鲜感,表现出强烈而迫切的学习欲望,情绪兴奋激动。笔者立即抓住这一心理倾向,有意识地组织学生欣赏名家演奏,或教师亲自范奏,把学生引入艺术的殿堂,领略电子琴的魅力,激发学生对乐器本身及电子琴作品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如果我会弹该多好”的遐想,诱发“想学”的欲望。还特别欣赏残疾青少年表演的电子琴独奏录像,学生们感到十分震撼,感慨万分。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笔者特别邀请了班里有电子琴弹奏基础且水平较高的学生当众演奏,弹唱大家喜欢的流行歌曲如《真心英雄》、《我和你》等。这使初学的学生羡慕不已,个个情绪高涨,同时也认为学习弹奏电子琴也不是很难,只要自己努力,同样也会演奏的,就此建立了信心。典范的作用,让学生在电子琴学习的过程中,激发了兴趣、点燃了动机。

2、锤炼意志,水滴石穿

学习需要兴趣的点燃,更需要有良好的习惯。良好的习惯是培养学生顽强意志与坚定信念的最佳方法。器乐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积水成渊、水滴石穿”的过程,教导学生要养成每天练习的习惯。习惯需要意志的支配,一些学生的意志较薄弱,随着乐曲难度的增加与新鲜感的减退,逐渐产生厌倦、畏难、放弃等消极心理。教师就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如加强基本节奏训练、规范指法与手型、先分后合、由慢到快、难点突破,鼓励学生不畏困难,坚持到底。学生通过持之以恒的有效练习,克服了技术困难,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渐磨练出顽强的意志与“不达目标决不放弃”的信念。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水平得到有效的提升。

3、启动思维,培养能力

《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这一基本理念。美国音乐教育家詹姆士·L·穆塞尔提出“只要有可能,我们就应当在器乐领域里采取创造性教学的计划程序。”创造需要想象,“创造性的想象是在再现性想象的基础上,对已储存的感知材料进行重新整合,使其突现的心理活动。”3

如学习弹奏《月亮河》后,为了表现出乐曲所要表现的情绪意境、情感风格,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启动音乐思维,要求学生运用电子琴丰富的音色库,自主决定运用乐器音色,创编与乐曲意境相配的场景音效。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决定怎样表现音乐。有的小组为音乐加上前奏与间奏;有的小组为表现乐曲意境添加微风、蛙声、蝉鸣声及流水声;有的小组添加一点打击乐节奏,为乐曲增添了欢乐的气氛,表现出劳动人们愉快的生活情景;有的小组通过丰富的节奏数据库,设计自动伴奏完成作品的演绎。 转贴于

学生通过对乐曲的二度、三度创编以及对各音乐要素进行重新整合,丰富了乐曲的音乐形象或创造出新的音乐风格,直接而充分地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意识,促进了学生感受、创造、表现音乐能力的发展。

电子琴的弹奏其实是多种器官的协调运作与相互作用的过程。眼(识谱)—脑(分析与指挥)—双手(演奏)—耳(聆听)—脑(辨别与感受)。所谓“十指连心”,即大脑指挥手指运动,手指运动反过来刺激大脑中枢。实践证明,学生通过器乐学习和手指训练,其思维、创造力、动手操作能力等智力与能力因素水平得到有效的提升。

4、搭建平台,体验成功

在课堂内外搭建多种形式的表演平台。如课堂内的“乐器自由表演”,由学生自选乐器、自选曲目、自由组合,演奏形式不限,可独奏、齐奏、二重奏、自弹自唱、伴奏演唱、创作表演等。又如“班级器乐比赛”,充分利用学生的求胜心理。对优胜的班级,荣誉感可让学生自信倍增,向更高的目标迈进。对落后的班级,及时鼓励学生继续努力不气馁。再如举办“节日音乐会”“小小演奏家”比赛、积极参与市区各级的器乐比赛活动等。

学生抓住了这些演奏的机会,在积极参与中增强了自信、体验了成功,同时也锻炼了心理素质,积累了多次上舞台的经验,从“我不敢”变为“让我弹”;从害怕、紧张到自信、从容充满信心地演奏,消除了自卑、孤僻、羞愧等不健康心理,逐步形成勇于展示自我的良好心态。

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表演活动,学生的电子琴演奏水平和心理素质水平得到了同步提升。

5、重视合奏,学会合作

电子琴教学中,通过训练让学生学会合奏,是有一定难度的。合奏训练必需具有共同的纪律约束和共同的目标。每个学生要有具体的分工与协作,需要每个学生步调一致、默契配合,懂得如何协调自己和他人,使演奏达到最佳的效果。

如在学习合奏训练《故乡的亲人》时,学生分成两个声部演奏,每个人都要明确自己弹哪一部分旋律,做到节奏、速度、力度、情绪等音乐要素的和谐统一。在弹奏中哪个乐段要换音色或换伴奏音型,都要分工明确,做到每个人都要心中有数。合奏就是要通过团队的努力协作才能完成。在训练中要克服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个性心理,增强自控能力,学会自律与责任感。

国际21世纪教育教学委员会曾在一项报告中指出:“学会共处,是新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此处的“共处”,即指人的“合作能力”,它是21世纪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备因素。在高度合作与竞争的社会中,只有善于与人合作,才能赢得更多成功的机会。

音乐教师的责任就是要让学生在学习音乐技能与表现音乐的同时,学会与他人沟通交流合作,自觉地摆正个人与集体的位置,加强具有合作意识和团结一致的集体观念。一句话,加强学生合作与责任感,提升社会适应因素水平,是合奏训练教学中最有意义的目标之一。

6、激励评价,认识自我

激励评价能使学生获取自信。心理学家研究表明:每一个人在心理上都有获得肯定与赞赏的需要。如果一个人感到自己是被别人赏识的,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愉悦的、自我肯定的感觉。器乐教学中,通过各种激励评价以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达到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激情的目的。“运用语言艺术激励评价;通过学生的行为激励评价;对自我实现的激励评价;感情激励评价;荣誉和物质激励评价;竞赛性激励评价。这几种评价非常适合我们的课堂教学。”4

经过探究实践,笔者深深地感悟到,实施素质教育,让学生具有优秀的思维品格,成为社会有用之才,就必须让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与良好的心理素质。

无论是器乐教学还是其他领域的音乐教学,或其他学科教学,都应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都应把探究提升学生心理素质水平放在重要位置。若学生心理素质水平提升了,心智得到了健康的发展,学生才会端正学习态度,才会主动去学习探究。其兴趣、自信、创造力、合作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就会被激发出来。

总之,通过器乐教学促进学生能力发展,提升心理素质水平,是个永远需要探究实践的重要课题。我们一定要持之以恒,坚持下去。

注释:

1心理素质是以人的自我意识发展为核心,由积极的与社会发展相统一的价值观所导向的,包括认知能力、需要、兴趣、动机、情感、意志、性格等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有机结合的复杂整体。

2卢梭《爱弥儿》.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223页。

3赵宋光《音乐教育心理学概论》,第263页。

4朱则平《新课程音乐学科学生发展性评价》。

参考文献

1、《全国“十一五”规划课题〈器乐〉中期总结会议文集》.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专业委员会,器乐学术委员会,2008-9-22。

2、《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音乐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赵宋光 主编《音乐教育心理学概论》.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1。

5、曹理《普通音乐教学概论》。

第4篇:励志音乐范文

一、平等师幼关系搭建和谐桥梁

教师的日常言行是孩子学习的榜样。独断专行的教育方式会造成对孩子幼小心灵不同程度的伤害,教师要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以幼儿为教育出发点,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引导孩子从小树立正确的人际观念和处世观念。

在幼儿音乐会的主题选择上,我事先征求幼儿的意见,让孩子们通过采取举手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愿。根据表决情况,我发现大多数孩子对幼儿音乐保持浓厚的兴趣。通过毛遂自荐的形式,鼓励幼儿积极举手自主选择音乐会节目。刚开始,我发现有些孩子对音乐会的举行态度冷淡,于是在课余时间和他们进行谈话和交流,发现有些孩子是平时比较胆小的,还有一些是家长工作较忙平时没有时间教育的。针对这样的情况,我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首先利用各种有利的时间锻炼他们上台表演的胆量,并用正面的力量及时地进行反馈,给他们尽可能多的掌声;面对有家庭因素的幼儿,我提前两周通知家长,让他们有充分的时间为自己的孩子准备。渐渐地,通过这些调整和融洽的交流,全班幼儿不仅都非常地愿意参加音乐会,而且拉近了我和孩子们之间的距离,使孩子们在平等自由的环境中感受到了爱的温暖。

二、鼓励互助合作,加强情感交流

与人合作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力量,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现在大多数家庭是独生儿女,孩子在家里受到家长的宠爱,容易形成任性暴躁、自私自利的不良性格,进而降低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团体合作精神。幼儿教师要鼓励孩子之间互助合作,帮助孩子树立合作观念。

在活动中,教师要非常注重幼儿间的合作与交流,这是比较重要的。虽然平时孩子们在同一个班里一起学习一起生活,但是真正发挥在共同学习成长甚至合作中完成一项任务的机会少之又少,教师应切实抓住教育契机,鼓励幼儿以相互配合的方式排演节目,在此过程中体会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增加交流的机会,通过切磋和磨合,增强幼儿的交往能力和配合力。但教师在活动中不能只注重幼儿间的相互配合,而没有想到家长与家长之间也需要承担责任相互合作,为孩子的成长出力,而家长之间交流后,通过分享教育经验,丰富自己教育孩子的方法,不仅能增强音乐节目的效果,还能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更良好的家庭氛围。

三、感悟音乐魅力,完善幼儿品行

音乐对幼儿的成长成才有深远影响,美好的音乐不仅可以陶冶幼儿的性情,磨炼幼儿的意志,而且它本身所蕴含的情感能量会给孩子以强烈的心灵震撼,引导幼儿树立崇高的人格理想。

(一)磨炼顽强意志

幼儿音乐会是磨炼孩子意志力的好机会,孩子在台上的表演靠的是台下的认真准备,要得到大家的好评和肯定,就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在设计音乐会的过程中,我鼓励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学习一门乐器,然后在大家面前表演。乐器学习是需要长期努力的,我看到有的孩子按捺不住性子,遇到一些困难就想放弃,这时我给他们讲了“滴水穿石”和“铁杵磨成针”的故事,告诉他们只要坚持不懈就会取得成功的果实。

(二)树立崇高理想

畅享音乐盛宴,能够引导孩子树立崇高的人格理想。激昂慷慨的音乐可以鼓舞孩子的精神,使幼儿在心灵的震撼中萌发出勃勃生机,感受到不屈不挠的精神力量。幼儿由于年龄小,生活经历比较平淡,没有经历丰富的情感体验,聆听音乐能够引导孩子随着作者的情感起伏而产生共鸣。在幼儿音乐会的开展中,楠楠演唱了一首《我爱北京天安门》,同时我利用多媒体在屏幕上播放了天安门的历史变迁和雄伟壮观。楠楠唱得特别有感情,她激昂的情绪和简短而深情的歌曲配合动画的播放极大地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激发了孩子们的爱国主义情感,进而从小立志成才,努力为祖国的欣欣向荣贡献力量。

(三)陶冶纯美情操

恬静美好的音乐可以帮助孩子净化心灵,消除负面情绪,引导孩子进行自我疏导和安慰。幼儿处在人生成长的初级阶段,对社会世事了解甚少,常会因一些小事出现偏颇的情绪和情感。对此,我一方面指导家长给予孩子足够的关心和理解,另一方面从音乐入手,净化幼儿心灵。《校园的早晨》曲调活泼明朗,风格欢快洒脱,到处洋溢着少年儿童特有的新鲜活力和蓬勃朝气,我选择它作为幼儿音乐会的过渡音乐,使幼儿在欢乐的气氛中始终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有利于幼儿音乐会的顺利开展。

四、尊重个性发展,培养幼儿自信

受性格特征、个人爱好、家庭背景等因素的影响,每个幼儿的兴趣都不相同。在幼儿音乐会的开展中,教师要根据孩子的喜好和兴趣决定节目的选择和表演形式。在道具和材料的准备上,我努力符合每个孩子的愿望。有些女孩子喜欢芭比娃娃的发型,我就鼓励家长据此进行准备;有些男孩子喜欢喜羊羊的造型,我们就发动家长带来喜羊羊套服,使孩子在快乐中体验到被爱的感觉,从而建立对周围世界的美好感和信任感。

第5篇:励志音乐范文

天娱的造星运动

2008年末,一向致力于内地偶像市场、打造本土品牌的天娱传媒,联合韩国DOREMI传媒,推出“中国第一励志天团”至上励合。经过层层筛选,最终由张远、刘洲成、李茂、马雪阳四位“快乐男声”及来自韩国的金恩圣组成了这支“中韩混血”团体的阵容。他们也在韩国接受了系统的全方位密训。

刚出道时,至上励合就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一时间大受关注。从宣传曝光力度中不难看出天娱对他们的重视程度。因为至上励合的目标受众与天娱以青少年为主的目标受众不谋而合;外籍艺人金恩圣的加入,也是天娱迈出承诺的不光只做自家选秀艺人第一步,这一步恰恰印证了天娱关于艺人取舍的说法,除选秀外一定会吸收新的优秀影视或音乐性艺人;作为音乐组合,至上励合的原创能力也是区别于其他组合的优势;近年唱片市场持续低靡,影视的异军突起让大家都看好这块肥肉,目前在天娱自己制作的偶像剧中还不见至上励合的踪影,影视平台需要好看的偶像,偶像也需要强大的视觉平台,相信他们的屏幕亮相只是时间问题。这种种原因也成为至上励合顺利出位的重要因素。

偶像组合的原创专辑

出道至今常被拿来和韩国人气偶像团队比较的至上励合,一向注重音乐品质和原创性。2009年末,至上励合发首张专辑,他们对这个乍听起来不着边际的专辑名称《齐天大盛》的解释显得充满励志味道。“首先,我们是励志团体,希望通过唱齐天大圣的某些精神表达至上励合的信念。因为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孙悟空曾是人生中的第一个偶像,成为像孙悟空那样的人,也就成为了人生中的第一个梦想。所以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契机,让更多的年轻人重新燃起追逐梦想的斗志。第二,我们把齐天大圣的‘圣’字改为‘盛’,意在祝福祖国60周年繁荣昌盛。”谈到新专辑,他们显得信心十足,希望歌迷能像孙悟空一样充满自信不屈不挠,即使被压在五指山下也保持一颗乐观积极、充满正义的心。

在这张专辑中,至上励合成员全部参与创作,也是鼎力为华语原创音乐尽一份力。其中马雪阳一人包揽了四首歌的曲创作,其他四位成员也首次尝试了词创作,虽然是第一次接触创作,但四首成品歌词还是得到了歌迷的大力认可。除了成员亲自参与创作,天娱也找来了韩国金牌制作人CHOI PILKANG、韩国舞者南贤俊、韩国知名造型师等外援加盟。加入了“天天兄弟”的“小五”金恩圣在专辑中首次尝试中文RAP,对他的中文水平也是一种挑战。“这张专辑的制作时间虽然特别紧,但早在一年前就开始创作了,虽然时间很短,但我们绝对敢很有信心地说,这张专辑是我们至上励合保质保量,很有灵魂的一张专辑。”作了四支曲的马雪阳说:“出道以来,至上励合对于音乐上的要求一直都很严格,这张专辑是我们比较有底气的一张,不仅有陆虎为我们写的《齐天大盛》,其他八首还是我们自己的创作,所以我们有底气说,这是我们的‘原创专辑’。”

美少年的感恩之心

作为主打青少年牌的中韩偶像团队,虽然至上励合的五个成员都努力尝试创作以证实自己的内涵,但始终逃不过粉丝和媒体对他们俊美外形的关注。在采访中,刘洲成爆队长张远的减肥趣事,“队长张远要照顾我们,也要练歌,同时还要减肥,我觉得最不容易的就是张远了,真的,但我希望张远以后减肥有点恒心,不要减着减着就去偷吃。他一反弹回来就是胖回60斤,哈哈,不过那是因为秤坏了。”

第6篇:励志音乐范文

两年前,一群年轻人乘着可口可乐的红色大巴走进了位于南非 Themba 的一间孤儿院,他们手提刷子和五颜六色的油漆桶,为这家成立于 2002 年的 Tshwaraganang 孤儿院里的孩子们重新粉刷他们的家。

四小时后,孩子们有了缤纷的外墙和可以玩游戏的院子,而志愿者们通过劳动获得了一张演唱会门票。

这是 RockCorps 和可口可乐的一次合作,他们把美国女歌手 Ciara 和说唱歌手 Busta Rhymes 请到了南非,但你无法通过任何渠道参与这场演唱会,只能参与一次四小时的社区服务来换取一张门票。

他们希望借此吸引年轻人离开沙发,放下手机和游戏机,走进社区――“give 4 hours, get 1 ticket”是 RockCorps 的口号。

事实上,RockCorps 是一家通过音乐吸引年轻人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社会企业,在他们的演唱会上从来不缺“大咖”――流行天后 Lady Gaga 和 Rihanna、摇滚乐队 Maroon 5、嘻哈明星 Kanye West、Akon、Snoop Dogg、著名 DJ David Guetta等都曾参演,他们不仅会为这些年轻的志愿者们献上一场值回票“价”的精彩演出,有时还会突然出现在社区里,和志愿者们一起拿起刷子干活儿。

“人们往往在生命后期才去做志愿服务,”RockCorps 创始人 Stephen Greene说,“但是如果较早开始,就可能因此而继续去做。”

RockCorps 的大部分志愿者都是第一次参与社区服务,比如清理公共水池的垃圾、整修学校或公园、为当地的文化中心打扫、改造公共滑板场……一开始他们被演唱会门票所吸引,在网站登记申请,然后 RockCorps 会派专车接送他们到服务场地,并派发 T 恤和手套等工具。

在接下来充满趣味的四个小时里,他们认识了有趣的同龄人,看到了自己为社区带来立竿见影的改变,感受到受助者激动的心情……任务完成后,还可以在现场马上领到一张演唱会门票。

RockCorps 把目标人群定位在 16-25 岁的年轻人,他们大多从未干过这样的体力活儿,但拥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只要创造一次低门槛接触的机会,就很容易爱上志愿服务这件事。

“这让我为自己感到骄傲,”参与改造孤儿院的其中一名志愿者说,“因为回馈社区是一件非常棒的事。”年轻的志愿者们在完工后会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甚至跳起舞来。

据 RockCorps 的合作商电讯公司 Orange 研究发现,超过 96% 的志愿者愿意再次参加摇滚团的活动,57% 的志愿者则表示即使没有免费门票,也会继续参与当地的社区服务。

九十年代中期,美国 Greenbucks 基金会鼓励当地居民通过清洁音乐厅户外场地来获取音乐会门票,RockCorps 因此受到启发。创办之初,美国正被“911”事件的余波笼罩,Greene 认为是时候让大家聚集在一起,认识彼此,通过一种人人乐于其中的方式齐心协力建造社区。

创办 13 年,RockCorps 已经在英国伦敦、澳大利亚悉尼、美国洛杉矶、南非约翰内斯堡等全球各市举办了超过 50 场音乐会。为了招募志愿者,摇滚团和全球逾2500个在地级城市周边的公益组织开展长期合作,共同组织志愿服务项目,每办一场演出,都可以相应开展 40-60 场社区服务活动。迄今已有超过16 万名来自世界各地的志愿者贡献了60 万志愿时数。

RockCorps 创造了一种“四赢”的模式:

1.借助流行音乐的吸引力和大牌明星的粉丝效应,设计好玩的志愿活动,鼓励年轻人迈出“第一步”参与志愿服务,并逐渐培养成一种生活方式;

2.为需要劳动力的公益机构、社区项目提供了大量有活力且有回头率的志愿者;

3.给支持公益、希望建立良好形象的明星提供了一种除了捐款以外的、承担社会责任的方式。

4.对赞助商来说,这无疑是一个瞄准年轻人消费市场的入口。

“我想,各家公司已经越来越意识到,社会活动和志愿者活动同音乐、电影、体育、明星一样,可以吸引现在的年轻人。”Greene说。RockCorps 经常与电讯公司合作,并为其赞助的演出提供冠名。“我们希望让参与志愿服务变成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就像运动、音乐、时尚和玩游戏一样。”

“激励一代人去改变世界”听起来远大,但 RockCorps 正在转化音乐和名人的力量,把志愿服务变得容易行动、新潮酷炫且有实际收获。

第7篇:励志音乐范文

关键词:校园音乐文化;素质教育;作用

校园音乐文化在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修养方面具有巨大的价值。笔者认为,教育工作者应当做好校园音乐文化建设,并通过校园音乐文化提升学校形象,培养学生高尚品德,真正落实素质教育,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

一、素质教育与校园音乐文化

实施素质教育,简单的说,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校园音乐文化作为素质教育中一个重要方面,是在学校领导与教师的主导下,与学生共同创造的具有本校特点的精神环境和音乐文化氛围。如合唱团、乐队等社团活动。

国家教育方针明确了美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音乐教育作为美育教育中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独特的情操陶冶、深化认识、智能开发和心理平衡等功能,它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人的认识和思想。校园音乐文化恰恰是这些功能的综合体现,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实践途径。

二、校园音乐文化对推进素质教育的作用

良好的校园音乐文化,渗透在学生的观念、言行举止之中,体现在他们读书、做事的态度和情感中,成为推进素质教育的沃土。

1.音乐活动彰显校园文化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校园音乐文化对培养青少年学生的爱国情感能施加良好的影响。学校领导和教师应重点选择一些思想性较强的时代歌曲,通过歌曲的艺术形象来感染和教育学生。如《唱响中国》等三十六首歌曲,使学生深切感受我们祖国的伟大,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2.校园音乐文化的良性导向,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组织学生学习音乐知识并进行讨论,对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行正确引导。如让学生拿流行歌曲与艺术歌曲进行比较,让学生听到流淌在我们血脉源头的民族乐声。坚持良好的音乐文化导向,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审美情趣,使他们具有分辨美丑良莠的鉴赏能力。

3.励志音乐的激励功能,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斗志。在青年学生中大力推广励志乐曲、歌曲所形成的校园音乐文化具有一种无形的力量,能够产生一种催人奋进的积极作用,激励学生对崇高理想的执著追求。特别是一些流行的励志歌曲,如《我真的不错》、《蜗牛》、《隐形的翅膀》等,对学生的内心世界会有很大的冲击,给他们精神上莫大的鼓舞。

4.校园音乐文化集体活动,提高学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校园音乐文化活动多是以集体的形式呈现出来的,如大合唱,集体舞等形式。在开展这些活动时,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增强了他们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有助于学生追求和树立一种群体的共同价值观,把学生的行为系于一个共同的文化精神上,加强师生的认同感、自豪感和荣誉感。

5.校园音乐文化活动的广泛开展,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校园音乐文化的举办,也是教师和学生互动,并相互促进的过程,它的指向性是很明确的,就是以愉悦学生的感觉和使其积极参与为出发点,例如由学生亲自动手去组织一台文艺节目,促使他们自己克服遇到的困难。无形中提高了学生实践能力。

三、培育校园音乐文化的途径和方法

校园音乐文化的质量如何直接关系素质教育的效果。如何培育良好的校园音乐文化是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认真加以研究和讨论的重要问题。

 

; 1.充分利用学校音乐资源,努力创建校园音乐环境。广泛开展学校艺术节等多元音乐文化活动;开设音乐多元活动课,排演音乐剧、组织合唱队、乐队等;利用校广播播放各种音乐;通过汇报表演等各种教学艺术实践活动,总结经验,让思想性与艺术性相统一,不断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能力、个人修养。

2.充分利用音乐的渗透功能,综合各学科进行音乐熏陶。音乐教学的语言包括艺术领域之间的综合,将音乐欣赏与姐妹艺术中相关的内容、手段进行有机地融合。在课堂教学中可直接使用音乐,调节情绪,激发想象,开发记忆潜能。如在学习《荷塘月色》时,播放一些古筝曲,让学生跟随音乐想象课文中所描写的美景。

3.积极关注音乐流行动向,选择并整合社会音乐资源。面对多姿多彩,多元化的社会音乐文化,学校应积极主动地构建起开放性的校园文化体系,通过校内外互动,使学生经受各种锻炼,增强学生对多元文化的鉴别、选择、抵制能力,不断提高文化品位。使学生在复杂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4.大力扶持学生艺术社团,发挥其校园音乐文化建设的带头作用。艺术社团是学生文艺活动、提高学生艺术素质的重要载体,通过艺术社团的建立,坚持高质量的教学和管理,优化青少年学生的审美意识,让那些高品位、优秀的音乐精品来熏陶和感染艺术团的学生。

综上所述,校园音乐文化丰富了广大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提高了学生们的审美情趣和文明程度,强化了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满足了广大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学生提高素质和健康成长创造了良好的文化环境。我们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校园音乐文化对落实素质教育的重大意义,注重对学生的审美情趣的培养,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一定能培养出高素质、适应未来社会需求、全面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姚应红 《谈中等职业学校的音乐文化建设》 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 2011年第1期

[2] 金超哲 《关于高校音乐文化的地位和作用的问题研究》 魅力中国 2010年第3期

[3] 王艳华 《如何把握校园音乐文化的审美导向》 文教资料 2009年第8期

第8篇:励志音乐范文

【关键词】《音乐之声》;教育意义;鼓励;兴趣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4-0162-01

美国电影《音乐之声》(The Sound of Music)是著名导演罗伯特・怀斯的标志性作品,在1965年上映,获得了第三十八届奥斯卡奖最佳导演、最佳影片、最佳音乐、最佳女主角、最佳电影剪辑等五个奖项。该电影改编自玛利亚・冯・崔普(Maria von Trapp)的著作《崔普家庭演唱团》,最初以音乐剧为表演形式,是百老汇的火热剧目。[1]《音乐之声》讲述的是一个真实纯朴的故事。玛利亚是一名优秀的家庭教师,她用自己的智慧解决了对孩子的教育问题,这一过程蕴含着很多教育意义,启发着家长与教师,例如,要尽量鼓励并宽容孩子,用游戏激发孩子的兴趣、积极培养孩子的审美情趣,以及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

一、要尽量鼓励并宽容孩子

在《音乐之声》中,玛利亚一直用宽容的态度来对待孩子。当孩子们捉弄、刁难她的时候,丹玛利亚没有怨恨、训斥,更没有惩罚他们,反而表示非常理解,还向上校夸奖孩子。孩子们从最开始的恶意满满,到后来的友爱尊敬,证明鼓励与宽容的力量,启迪着每一位家长和教师,要在生活、工作中,给予孩子们更多的鼓励和宽容,鼓励孩子要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宽容孩子们在生活中所犯的一些小错误,即时做出正确的引导。

二、用游戏激发孩子的兴趣

玛利亚来到上校家之后,很快就明白其他家庭教师离开的原因――孩子们在严格的军事化生活中得不到父亲的关爱,对学习没有任何兴趣,因此孩子们试图通过捉弄教师来让父亲关注到他们。当上校要求玛利亚严格对待孩子们时,玛利亚没有听从上校的“命令”,而是尽量温柔地对待孩子,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感受到生活的乐趣,激发孩子们学习的兴趣。

玛利亚趁上校出去办事的时候,她组织了游戏,为孩子们缝制了游戏服装,领着孩子们去市场上游玩,带孩子们去郊外野餐,教孩子们唱歌。孩子们在有趣的游戏中,不再拘束,变得爱笑爱玩。正如著名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所主张的,要通过组织游戏活动,让孩子们在游戏中获得自由发展,激发孩子们的生活主动性,逐渐适应生活。

游戏之于孩子,就是生活的全部。家长与教师们在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学习玛利亚,用游戏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感受到学习的魅力、生活的意义,从而获得更为有效的学习。

三、积极培养孩子的审美情趣

引导孩子去发现生活中的美,是让孩子在未来的生活中,更加善良美好。在电影《音乐之声》中,玛利亚从音乐艺术的魅力、自然生活的魅力、人格魅力三个方面来培养孩子们的审美情趣,这无疑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玛利亚性格活泼开朗,对音乐有着很大的热情,她抓住孩子们喜欢音乐的特点,发挥自身的特长,在教育中引导孩子们欣赏音乐、学习歌唱表演,让孩子们在感受音乐魅力的同时,逐步催生出对家乡、生活以及祖的热爱之情。家长和教师也可以利用孩子们喜欢音乐的特点,多为孩子们提供欣赏音乐、感受音乐的机会。

大自然是丰富多彩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瞬间,都蕴含着生命的含义。《音乐之声》中玛利亚就带着孩子们走向自然,去看湖泊,去感受阳光,去欣赏蔚蓝的天空。孩子们在欣赏自然美的过程中,油然生出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在现实的教育中,家长与教师可以带孩子多去公园玩玩,去感受自然生活的魅力。

玛利亚本身就是一个具有人格魅力的女性。因为她热爱生活、喜欢自然万物、喜欢艺术,乐观积极对待着生活的一切。在整部影片中,孩子们与上校都被玛利亚的热情所感染,做出了很大改变。或许,这就是榜样的力量。家长与教师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一定要积极向上,给孩子们正面的引导与反馈。

四、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

玛利亚在教孩子们音乐时,最初他们连最简单的歌曲都不会演唱,于是玛利亚就从基础音符教起,当孩子们熟悉后,开始教相对难一点的歌曲,再鼓励他们创作音乐剧。在这一过程中,孩子们从一无所知到会表演音乐剧,这就是一种成长。这也体现出玛利亚在教学中,遵循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教师在教学中,一定不能心急,要根据孩子的发展现状、发展规律进行教学,引导孩子们从简单走向复杂。

在玛利亚的教学中,其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玛利亚为了让孩子们理解音乐基础知识,采用了谐音的方式让孩子们形成认识,并利用音乐将其进行联系。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身边的事物来进行比喻,用简单通俗的语言进行表达,从而引导孩子形成认识。

参考文献:

[1]王天一.外国教育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第9篇:励志音乐范文

【关键词】音乐;教学;人格;素质;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52-0022-03

【作者简介】戴轩辕,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明德学校(江苏泗洪,223900),二级教师。

当前,有不少音乐教师认为:情感体验是音乐教学的至高境界。其实情感体验仅是音乐教学的切入口,通过这一切入口我们可以追求育人的至高境界和终极目标:完善人格。长期以来,人们并未将音乐教学的价值提高到人格养成和人生打造的高度,而是往往将它当作一种人文艺术教育,以实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等社会功能。实际上,音乐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获得音乐知识和技能,而且要让学生体验音乐生活,提炼音乐思想,享受音乐美妙,并在音乐的律动中修炼自己的人格品性。而在音乐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人格培养,须按照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和心理发展规律形成人格培养的梯度,并体现“知、情、意、行”审美深化和提升的过程特点。

一、音乐认知模块教学情境

音乐认知是人通过听觉器官激活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心理机制,从而对音乐进行建构的过程。音乐艺术以其鲜明的形象性和巨大的感染力极易为广大学生接受,但关于发音机制、乐理及其演变历史等音乐知识又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加上音乐表现的技能和技巧需要通过系统训练才能掌握,这给学生音乐学习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教学实践中,有的教师消极地顺应学生的学习倾向,满足于教学歌曲或乐器,所选作品从众流俗,甚至将那些比较低俗、怪异的作品选入课堂教学,导致教学庸俗化。这种舍本逐末的教学不但难以生成音乐育人的正能量,反而会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思想修养和情感倾向等产生消极影响。有的教师虽然能够遵循课程标准规范教学,但在评价上对学生音乐认知发展过程轻描淡写,忽视对学生进行音乐知识全面、系统的衡量,以点带面、以偏概全认定其音乐能力,导致音乐认知评价体系残缺。所以,要实现音乐教学的转型,必须加强学生的专业素质培养,引导学生掌握音乐基础知识,形成基本的音乐技能。同时还应建构和完善理实一体化的音乐教学机制,坚持兴趣化、生活化、社会化、素质化的课程发展方向,一方面精心整合音乐课程知识资源,一方面科学组合音乐课程技能系统,围绕学生身心发展阶段性特点,建构两者相互对应、功能互补的学段制或年级制音乐教学内容,形成音乐认知模块教学体系。我们的教学活动既要将音乐理论学习和音乐实践锻炼融为一体,增强教学效益,促进学生逐步完善音乐认知结构;又要有效延展音乐教学过程性发展路径,增强学生审美体验,促进学生养成音乐学习的良好习惯,并让其持续发展音乐素质。

二、音乐怡情模块教学情境

音乐怡情即通过音乐感染调节心情、陶冶情操。它有两方面功能指向:反映个体的自然心理情态,表达个体的社会心理情态。相比之下,前者源于人的基础情感(喜、怒、哀、乐、悲、愁),许多人喜爱音乐的缘由就在于此;后者则针对人的高级情感,是由音乐体验引发对社会关注的深刻而复杂的情感状态,它是人格养成的心理机缘。黑格尔说:“音乐是心情的艺术,它直接针对着心情。”音乐教学必须注重情感熏陶,以情动人,以情育人。教学中,教师首先要以音乐魅力感染学生,让学生萌发喜爱音乐的情愫。乐由情起,由于音乐教学的“断弦”或失误,随着年龄的增长,不少学生存在音乐天性丧失或退化的现象,基础教育阶段的音乐教学需要开发学生“情源”,将音乐语言转化为学生的情感语言,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使他们对音乐产生喜爱之情。音乐是世界的语言,具有强大的思想穿透力和情意催化力,只要将那些与学生兴趣相投的、魅力无穷的音乐风景呈现出来,学生定会心领神会,触“景”生情。这是音乐审美的动因。其次要让学生在音乐情境中体验各种情感过程。人有七情六欲,我们需要让学生真实体验各种情感或情绪,这样才能促进其身心健康地发展,从而为养成健全人格奠定基础。音乐课堂应当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对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着力营造具有典型情感倾向的教学情境,或在真实的生活环境中营造情感氛围,让学生在多种音非榫持懈惺芎吞寤崛思湔媲椋了解和理解生活真味。再次要让学生在音乐赏析中产生积极、高尚的情感倾向。情感倾向是个体在发展中形成的稳定的情感状态。积极的情感倾向是个体形成的对自身思想发展和精神提升及其活动能够产生积极影响的情感状态;而高尚的情感倾向则是个体形成的与社会需要和时代要求相适应的情感状态。音乐教学怡情悦性的最终追求就在于促进学生形成积极、高尚的情感倾向,在学习、生活和今后的工作中能够保持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并以饱满的热情投入社会实践,同时在人生历程中形成正确的道德标准、坚强的理智力量和科学的审美观。

心理学将情感表现形式分为原始的情绪(快乐、愤怒、恐惧、悲哀)、与他人有关的情绪(爱、恨、嫉妒)和高级的社会性情感(道德感、美感、理智感)。从主体发展过程看,三种情感的体验、生成和表现呈现出过程性层级梯度。我们应当据此按照典型情感特征建构音乐怡情教学模块,开发体现典型情感特征的音乐怡情教学资源,教师可以对现有教材内容进行系统整合,也可以突破教材,从古今中外音乐宝库中进行有针对性的搜寻,还可以补充一些优秀民歌、民乐和戏剧曲目等。怡情教学实施中,应针对学生学段或年级特点突出培养重点:(1)音乐教学喜悦性情感培养。喜悦性情感是人类促进生命发展的最基本的情感状态。通过轻松活泼、韵味浓郁的音乐感受和体验,学生可以生发、保持快乐、喜悦的心情,这有益于其身心健康,增强记忆、想象、思维等认知能力。同时和悦的心境是加强人文修养的心理条件,有利于建构良好的人际关系,创造优越的学习、活动和工作环境。音乐教学应该选取学生喜欢的音乐作品并着力陶冶这种情感,同时还要选取适当的音乐作品对学生进行愤怒性、悲哀性情感教学熏陶,让学生学会愤怒、学会悲哀,该怒则怒,该悲则悲,但不能沉湎于愤怒和悲哀中,教师应当通过变换不同情感形式的音乐作品,让学生增强情感调节能力,实现由悲怒向喜悦的转化。(2)音乐教学关爱性情感培养。关爱是一种喜欢、亲近对象的情感体验,是密切人际关系最有力的黏合剂。人只有懂得“关切”、肩负“责任”、学会“尊重”、拥有“知识”,才能生发“真正的爱”。关爱是多彩的,它温馨、赤诚、热烈、坦荡,是人间最为纯真的情感状态,也是人的发展最强大的力量源泉。音乐教学应当选取表现关爱之情的作品,让学生在音乐情境中萌生关爱幼芽,催发关爱绿苗,绽放关爱之花,收获关爱之果。(3)音乐教学审美性情感培养。由社会需要引发的道德感、美感、理智感是人的高级情感。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人格发展,是音乐教学情感培养的至高目标。音乐教学要让学生通过对美学价值突出的音乐作品的感知和体验,增强审美能力,提升审美水平,形成正确的审美标准,并使之自觉地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美、欣赏美,让自己的人性和人格闪耀出美的光彩。这样学生才能在音乐的审美体验中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正确的道德标准,深切体验、逐步养成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伟大情感以及荣誉、责任、尊严等意识。因为理智感是与人的求知欲望、认识兴趣、追求真理的力度等相联系的,是人对智力活动过程和结果的态度体验,所以,还要通过音乐审美教学增强学生的理智感,提高学生探究的理智力,这对于学生克服学习困难,深切体验学习幸福善莫大焉。

三、音乐炼意模块教学情境

音乐炼意是旨在培养学生音乐意志的教学过程或策略。音乐意志是学生为了实现预定的目标,自觉调节学习行动,克服学习困难的心理发展趋向,是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确立人生志向的能动反映。对学生而言,音乐意志不一定指向音乐专业发展,而应指向音乐素质发展。炼意立志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深入体验社会生活,着力养成人格素养。音乐教学虽然具有情感培养和审美教育功能,但教学目的不能满足于此,而应在此基础上关注音乐意志的培养,在音乐情境中充分发挥其炼意立志的功效。学生一旦在学习过程中形成了音乐意志,便会自觉地坚持从音乐土壤中汲取人生发展的营养,并从中受到人生启迪,树立学习自信心,努力克服学习困难和挫折,积极进取,奋发向上,勃发创新精神和奉献热情,从而养成优良的精神品质。为此,一方面音乐教学要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新课程改革进一步提升了学校课程的目标价值,“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音乐课程教学的目的指向人的素质培养。一些学校音乐教学目的不够清晰,没有指向生活教育和人格培养,而满足于世俗性、务实性的追求,这无疑模糊了音乐课程素质教育的目标,降低了音乐教学的育人价值。也正因为此,许多学生对音乐学习无多大兴趣,更不要提磨炼音乐意志了,因为他们并不想成为“音乐家”。鉴于此,音乐教学必须加强目的引领,让学生明了学习音乐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意义,在音乐情感体验中获得生活感悟和思想认识,从而确立光辉理想,进而将理想变为现时学习目标并为之付诸努力。另一方面音乐教学要促进学生自觉炼意。音乐教学独具的情感力量虽然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但音乐学习并非轻松易事。特别是发音机制的开发和技能技巧的训练方面,教师往往需要提高学生的抗挫能力,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毅力,帮其树立走向成功的信心。音乐教学要让学生了解一些音乐家的人生事迹、格言、成就,感受他们自觉磨炼意志的人格力量。比如通过积极向上的歌曲或乐曲感染学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自觉磨炼意志。音乐教学还要鼓励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勇于发现问题,努力探求新知,形成思想、情感自制力和发展力。在培养学生自觉炼意过程中,应当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针对个性差异瞄准学生的学习障碍,以音乐欣赏的形式调适学生心态,以音乐熏陶的形式锤炼意志品质。经过持久培养,学生定会在音乐学习中形成耐挫能力,坚定学习的信心和毅力。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