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原生家庭论文范文

原生家庭论文精选(九篇)

原生家庭论文

第1篇:原生家庭论文范文

Liu Fang;Zhao Suisheng;Gao Zhenggang;

Bai Huajing;Shen Hong

(①Shaanxi Polytechnic Institute,Xianyang 712000,China;②Dachanghan Township Government of Fugu County,Fugu 719400,China;

③Jinjie Town Government of Shenmu County, Shenmu 719300,China;④Shaanxi Television Station,Xi'an 710061,China)

摘要:巴霍芬作为原始人类婚姻家庭制度研究的先行者,提出了一些重要的、富有开创性的观点。但巴霍芬无法正确解释原始人类婚姻家庭形式的演变原因与规律。摩尔根沿着巴霍芬开辟的研究方向,在史前社会婚姻家庭制度研究中得出了许多十分重要的结论,把人类对史前社会的研究与认识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也为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全面揭示原始社会之谜提供了重要史实与重要启示。

Abstract: As the pioneer of the research of the original human marriage and family system, Johann Jakob Bachofen put forward some important and creative ideas. However, he can't correctly explain the reason and regulation of evolution of the original human marriage and family form. Morgan, who followed Johann Jakob Bachofen's research direction that had been created, obtains lots of important conclusion in the research of prehistoric social marriage and family system, which pushes to a new height for the research and understanding of prehistoric society, and it provides an important historical facts and enlightenment for the founders of Marxism fully revealing the mystery of primitive society.

关键词: 摩尔根;《古代社会》;原始社会;婚姻家庭制度;学术价值

Key words: Morgan;Ancient Society;primitive society;marriage and family system;vacademic value

中图分类号:C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9-0310-02

1摩尔根之前史前社会婚姻家庭制度研究进展

19世纪60年代以前,人类对原始社会的研究基本是一片空白,对原始社会的亲族制度与婚姻家庭形式的了解更少。人们对原始人类婚姻家庭形式的了解基本上还停留在圣经传说的基础上,当时人们只知道现存的一夫一妻制个体家庭婚姻形式,并且认为这种婚姻家庭就是自古以来的家庭形式。“在60年代开始以前,根本谈不到家庭史。历史科学在这一方面还是完全处在摩西五经的影响之下。”[1](P.5)进入19世纪中叶以后,原始社会亲族制度研究开始引起西方学者们的关注,其中约・雅・巴霍芬是这一领域研究的重要先行者之一。1861年巴霍芬出版了重要著作《母权论》,在原始人类婚姻家庭形式的研究上提出了一些重要的、富有开创性的观点。“家庭史的研究是从1861年,即从巴霍芬的《母权论》的出版开始的。”[1] (P.6)巴霍芬在《母权论》中提出以下主要观点:第一,最初的原始人存在着毫无限制的性关系,他把这种性关系用了一个不恰当的名词――“淫游婚”来表示;第二,这种性关系导致原始人群无法确认每个人的父亲,因此原始人类的世系只能依照女系来计算;第三,妇女作为孩子唯一确切知道的亲长,享有高度的威望,形成了妇女的统治。这是原始社会从母权制开始的唯一原因。第四,古代婚姻制度经过了一个由“淫游婚”到专偶婚,以及由母权制到父权制的发展过程。

巴霍芬彻底颠覆了那种认为人类婚姻家庭形式自古以来就是如此的传统观点,第一次提出了古代婚姻形家庭式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并且论证了原始社会最早出现的家庭制度是母权制。这些全新的研究成果,在原始社会亲族制度研究领域具有开创性意义。但是由于巴霍芬缺乏科学的历史观理论作指导,导致他不能正确揭示原始社会婚姻家庭形式变迁的客观物质原因,而是错误地认为由“淫游婚”到专偶婚以及由母权制到父权制的转变,是由于原始人类宗教观念的变化引起的。巴霍芬站在宗教的角度解释原始人类婚姻家庭形式的演变,决定了他不可能得出真正科学的结论,难免陷入历史唯心主义的泥潭。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照巴霍芬看来,并不是人们的现实生活条件的发展,而是这些条件在这些人们头脑中的宗教反映,引起了男女两性相互的社会地位的历史性变化。”[1](P.6)尽管如此,我们不能抹杀巴霍芬在原始人类婚姻家庭制度研究方面的重要贡献,他第一次确认了古代人类最初的婚姻形式――群婚制(即“淫游婚”),正确解释了母权制社会形成的原因。恩格斯高度评价了巴霍芬的这些重要研究成果:“他证明了这些论点,而这在1861年是一个完全的革命。”[1](P.8)

2摩尔根史前社会婚姻家庭制度研究巨著《古代社会》的问世

路易斯・亨利・摩尔根是19世纪中、后期美国著名民族学家,他年轻时就有志于古代婚姻家庭制度研究,在青年时期他就组织了一个团体――“大易洛魁社”,以研究印第安人的风俗习惯为宗旨。1840年摩尔根大学毕业以后,深入到他的故乡――纽约州附近的易洛魁部落,研究这个部落的风俗习惯,以及世界上各民族亲族制度。摩尔根作为律师常常为印第安人做辩护,因而在印第安人中间获得了很高的声望。1847年他被易洛魁人收为义子,从而成为他们一个部落的成员。这为摩尔根深入研究印第安人风俗创造了更为便利的条件。1851年,摩尔根完成了他的第一部著作《易洛魁人的同盟》。此后他从易洛魁人中间所发现的特殊的亲族关系出发,扩大到对世界上各民族亲族制度进行比较研究。在1869年出版了著作《血族及亲姻制度》。1877年他出版了影响深远的重要著作《古代社会》。1881年,他根据考古发现,完成了另一部著作《北美土人的家庭和家庭生活》。

摩尔根沿着巴霍芬开辟的史前社会亲族制度研究道路,深入土著民族原始部落观察研究,大量搜集世界各名族原始部落生活资料,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他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得出了许多十分重要的结论,纠正了此前人们的许多错误认识和观点,把人们对史前社会的研究与认识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为马克思、恩格斯全面揭示原始社会之谜开辟了正确道路。

3摩尔根史前社会婚姻家庭制度研究成果及其重要学术价值

3.1 摩尔根提出了原始公社制度的细胞是氏族,母系氏族是家庭的最初形态在摩尔根的学说问世之前,人们一般认为原始社会家族的最初形式和典型形式就是父权制家族。而摩尔根则纠正了这一错误观点,他根据在印第安人部落里所搜集到的丰富翔实的材料,分析了氏族制度的本质,认为建立在血缘关系基础之上的氏族家庭才是原始公社制度的细胞。摩尔根坚持了巴霍芬原始社会最早出现的家庭制度是母权制的结论,而且用大量事实证明了一切文明民族最初都是母权制氏族发展而来的,母系氏族是原始社会的最初形态。“凡是在氏族制度盛行而政治社会还没有建立的地方,所有的民族都是处在氏族社会之中的,绝没有超越它的范围之外者。”[2] ( P.104)他论证了古代社会人类亲族制度的发展一般是从母权制发展到父权制的。“母与子的关系、兄弟与姊妹的关系、以及祖母与孙的关系,不论在哪一个时代里面都是能够完全确定的;但是,父与子的关系、以及祖父与孙的关系,则直等到单偶制供给了可能得到的最高度确定性以后,是无法加以确定的。”[3](P.670)

确定原始人类家庭起源于血缘氏族家庭而非父权制个体家庭,这一结论对于正确认识原始社会形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此前人们关于最初家庭形式是父权制个体家庭的误识,必然导致原始社会一开始就存在家庭私有制这一错误结论,从而不可避免地把人们对原始社会的研究引入误区。恩格斯高度评价了这一研究成果对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重要影响:“确定原始的母权制氏族是文明民族的父权制氏族以前的阶段的这个重新发现,对于原始历史所具有的意义,正如达尔文的进化论对于生物学和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对于政治经济学的意义一样。它使摩尔根得以首次绘出家庭史的略图;……这样就在原始历史的研究方面开始了一个新时代。”[1](P.14--15)

3.2 摩尔根揭示了一夫一妻制个体家庭是在血缘氏族家庭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摩尔根的学说问世之前,人们普遍错误地认为个体家庭是家庭的最初形态,在个体家庭的基础上才形成了氏族、部落等社会组织。而摩尔根则把这一观点纠正了过来,揭示了血缘氏族才是最原始形式的家庭。在氏族大家庭里多代人同住在一起,过着共产制生活,大家共同劳动,共同享受劳动成果;兄弟姊妹之间实行的是群婚制,同辈的男女之间实行完全自由的婚配结合,即家庭中的所有男子和女子,都是共同的丈夫和共同的妻子,但是已经杜绝了父母与子女的性关系。“这是家庭的第一个阶段。在这里,婚姻集团是按照辈份来划分的:在家庭范围以内的所有祖父和祖母,都互为夫妻;他们的子女,即父亲和母亲,也是如此;同样,后者的子女,构成第三个共同的夫妻圈子。”[1](P.33--34)而一夫一妻单偶制家庭则是后来才出现的现象。“我们惯于把单偶制家族当作是从来就存在的制度,……然而事实上却不是如此,家族观念是经过了连续发展阶段的一种结果,而单偶制家族,不过是一系列家族制中的最终的形态。”[3](P.654)“直等到文明时代开始以后,单偶家族才固定地建立。”[3](P.816)

正是摩尔根使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认识到先有氏族而后有个体家庭。恩格斯后来给《资本论》中的一段话加了一个注:最初不是家庭发展为氏族,相反地,氏族是以血缘为基础的人类社会的自然形成的原始形式。由于氏族纽带开始解体,各种各样的家庭形式后来才发展起来。这样就为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正确把握人类家庭形式演变发展过程,正确把握原始社会的经济关系、科学解释原始社会基本制度奠定了正确的基础和出发点。

3.3 摩尔根完整揭示了婚姻家庭形式演变史图,深刻认识到家庭是一定社会制度的产物在摩尔根之前,人们曾经以为当今父权制个体家庭就是自古以来的家庭形式,这就否定了婚姻家庭的演变与发展历史过程。恩格斯坦诚地检讨了包括他自己在内的这种认识的错误性:“这样一来,家庭实际上就根本没有经历过任何历史的发展……。”[1](P.5)摩尔根第一次把婚姻家庭制度看作社会制度的有机构成部分,把家庭关系看作社会关系的一部分,深刻地认识到家庭是一个历史范畴,是一定社会制度的产物,经历了从较低形式向高级形式发展的过程。“我们惯于把单偶制家族当作是从来就存在的制度,……然而事实上却不是如此,家族观念是经过了连续发展阶段的一种结果,而单偶制家族,不过是一系列家族制中的最终的形态。”[3](P.654)摩尔根第一次依据翔实而丰富史实资料,脉络清晰地描绘出了人类婚姻家庭的发展史图。人类的婚姻大体经过三种方式:群婚制――对偶婚制――专偶婚制。与此相适应,人类家庭制度依次经过了五种形式的演变:血缘家庭――普那鲁亚家庭――对偶婚家庭――夫权制家庭――一夫一妻制家庭。摩尔根婚姻家庭史的研究成果,为婚姻家庭制度研究成为科学奠定了基础,推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进一步研究婚姻家庭演变与社会生产关系发展的规律提供了重要史实。

3.4 摩尔根论证了母权制向父权制和一夫一妻制家庭过渡的内在经济根源摩尔根不仅清晰地勾画出人类家庭演进过程,更重要的贡献在于他深刻揭示了这一演进的内在物质原因。摩尔根解释了对偶制婚姻并没有引起氏族财产公有制关系的任何变化,这是由客观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对偶家族是一种特殊的及奇异的家族制度。……几个这样的家族结合于一个共同的大家族之中的这一事实,其自身即显示着这种家族是一种很薄弱的组织,不足以单独抵御人类生活上所遇到的艰辛。”[3](P.790-791)

摩尔根揭示了父权制向母权制过渡,是与生产力的发展与生产方式的变革完全同步的。原始社会晚期生产力的发展,畜牧业和农业的兴起,在氏族内对偶家庭中内出现了稳定的剩余产品,男子成为家族财富的主要创造者,这是推动男子夫权意识觉醒的物质基础。男子为了保证自己创造的财富遗传给亲生子女,就要求按照父权制确定世系和财产继承关系。“当财产开始大量的生产,与想把财产传给子女的欲望将世系由女系改变为男系时,夫权的真实的基础才第一次被奠定。”[3](P.818)摩尔根深刻地认识到一夫一妻的专偶婚制决不是男女双方爱情的产物,私有制出现才是一夫一妻制家庭诞生的直接物质动因。以私有制为基础的一夫一妻制的个体家庭的产生,“它是建立在丈夫的统治之上的,其明显的目的就是生育有确凿无疑的生父的子女;而确定这种生父之所以必要,是因为子女将来要以亲生的继承人的资格继承他们父亲的财产。”[1](P.59)

摩尔根古代社会亲族制度研究,为人们正确认识婚姻家庭形式演进规律提示了科学的方法――这就是从婚姻家庭制度变化的背后,去探寻这种变化的经济根源。摩尔根启示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把家庭关系看做社会经济关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正确把握婚姻家庭关系与社会经济关系的内在联系。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第2篇:原生家庭论文范文

8家期刊负责人一致认为: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描绘了和谐社会建设的宏伟蓝图,必将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引亿万人民的行动纲领。作为以促进家庭文明建设,提高家庭生活质量为宗旨的期刊,理应主动把握机遇,紧紧围绕“和谐”这一中心和主题,更加积极主动地反映和正视当代婚姻家庭领域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家庭美德,倡导社会主义家庭的核心价值理念,营造和谐家庭氛围,最大限度地增加家庭和谐因素,促进家庭和谐和社会和谐做出不懈努力。

为此,8家期刊的负责人商定:在服务家庭、造福社会的宗旨下,本着公益性、非盈利和开放性的原则,共同发起组建“和谐家庭论坛”,联手打造一个新型的媒体联合体,并利用这一平台开展理论研讨、调查评选、公众讨论、专题培训等丰富多彩的公益性活动。

大家一致认为:把各个期刊所拥有的影响力和优势在一个目标下集合起来,拧成一股绳,必将更好地为家庭和谐创建活动推波助澜,同时,也一定能够促进自身的可持续性发展,为提升期刊的品牌形象起到积极作用。作为开放性的“和谐家庭论坛”,期待着更多同仁加盟,壮大声势。

九届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中国红十字会会长、全国妇联名誉主席彭云,原常务副部长、中国家庭文化研究会会长徐惟诚等,非常赞赏“和谐家庭论坛”的宗旨,欣然同意担任“和谐家庭论坛”的名誉主席和名誉副主席。

我们曾设想将“和谐家庭论坛”注册为全国一级学会,由于民政部门办理手续的条件限制,现暂考虑挂靠在全国妇联属下的中国家庭文化研究会,以此搭建“和谐家庭论坛”的平台,更好地开展各项活动。

组织机构

倡议单位:家庭杂志社

发起单位:祝你幸福杂志社(山东)

家庭杂志社(广州)

现代家庭杂志社(上海)

家庭生活指南杂志社(黑龙江)

爱情婚姻家庭杂志社(湖北)

家庭教育杂志社(浙江)

恋爱婚姻家庭杂志社(安徽)

爱人杂志社(陕西)

名誉主席:彭云(九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国红十

字会会长、全国妇联名誉主席)

决策机构

秘书长单位:家庭杂志社

秘 书 长:徐春莲 (广东妇联兼职副主席、中国期刊

协会副会长、家庭期刊集团管委会主任、家

庭杂志社社长)

副秘书长:郝岚峰(山东・祝你幸福杂志社社长)

孙小琪(上海市妇联兼职副主席、现代家庭

杂志社社长)

项光荣(安徽・恋爱婚姻家庭杂志社总编辑)

李厚才(黑龙江・家庭生活指南杂志社社长)

李基泰(湖北・爱情婚姻家庭杂志社社长)

朱李平(浙江・家庭教育杂志社总编辑)

曾博(陕西・爱人杂志社社长)

办事机构

和谐家庭论坛办公室:设在家庭期刊集团家庭研究中心

第3篇:原生家庭论文范文

关键词 夸美纽斯 和谐教育 家庭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及和谐教育思想

夸美纽斯在他的著作《大教学论》中首次提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教育体系,全书三十三章,分别阐述了人生、教育目的和教育在人发展中的作用、批判旧教育,建立新学校的原理、教育教学基本原理、各学科教学方法、学校纪律、制定统一的学校纪律及各级学校的方案、为了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应具备的条件等内容。而在其著作中,和谐教育思想作为一条主线贯穿始终,他力求通过教育来救赎人类、改造社会,实现全人类自由、平等、和谐,其教育思想在当代中国,乃至于世界教育发展的理论和实践仍有独特意义。夸美纽斯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对和谐教育思想进行了论述。夸美纽斯认为个人和社会是相互依赖的,个人成长和需要的满足不能脱离社会,而社会的发展进步又依赖于许许多多个人的力量而实现,最终,他将一个和谐社会的构建归功于和谐的教育。

在《大教学论》一书中,夸美纽斯对教育目的、教育原则等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其蕴含着丰富的和谐教育思想。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实现个体、社会全面和谐发展,在《大教学论》 的开篇卷首,夸美纽斯已明确指出:我们这本《大教学论》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基督教的社会因此可以减少黑暗、烦恼、倾轧,增加光明、整饬、和平与宁静。他要通过改良学校,培养更多的和谐的人从而改造社会的目的可见一斑。教育适应自然原则贯穿于教育理论的始终,是和谐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这一原则包含了两方面含义,其一,教育要适应自然的客观规律性。他认为大自然有着自己的规律和法则,就如花儿的开放和凋谢一样,有着自己的规则。人是大自然的产物,有着自然的天性,对其进行教育也不能破坏这一规律。其二,教育要遵循个体的身心发展特点。如前所述,人作为自然的产物,有着大自然与生俱来的成长规律,他将个人成长划分为幼儿期、儿童期、少年期、青年期四个阶段,要求在每一个阶段要按学生的年龄及特点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导。因此,他根据人身心发展各阶段的特点,划分了人受教育的年龄阶段, 建立了统一的学制,对我们后世的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

2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及当前我国家庭教育现状

2.1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子女早期的品德行为养成教育离不开家庭。家庭作为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因为拥有亲情的重要成分而具有特殊的性质,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其言行对孩子做人做事有着重要的影响。只有良好的家庭教育,才能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获得真正的成功,父母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更是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

家庭是一个人形成早期社会意识和行为的摇篮,并将伴随其一生。即个体的社会化是从家庭开始的,家庭环境将影响到一个孩子将来与人相处、与人交往、与人合作等行为的表现。社会的高度文明不能抛开家庭的作用,因此,教育不单是学校的事,应该重视家庭的“教育”功能。

家庭对一个孩子的影响是终身性的。比如,在一个家庭氛围比较和谐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大多比较开朗,生活态度积极,较易相处。因此,家庭教育的好与坏,不仅影响到孩子的早期成长,而且关系到孩子步入社会后在性格、意志、情感等方面的发展趋向。

2.2 当前我国家庭教育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方面都在发生着重大变化,由此引发出一系列新的社会和家庭问题。家庭环境的不良、家庭教育观念陈旧落后,目标不切实际、教育方式不科学等等则是造成一系列问题的根源。由此可见,我国家庭教育还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家庭环境是影响孩子成长的首要因素。一些家庭中,由于父母的感情不和而经常发生争吵,孩子会感觉缺乏安全感,变得心事重重,从而无力顾及功课和学习。

家庭教育观念决定了父母的教育目标及教育方法的得当与否。然而当今家长存在的一些教育观念,在无形中影响了家庭教育的质量,从而阻碍了孩子的成长。一些家长忽视了孩子自身的愿望与追求,把自己的人生目标强加在孩子身上,过早将孩子的人生划入了自己精心设计的蓝图内。一些家长因为忙于事业而无暇顾及,或因为自身的局限而放弃了对孩子的家庭教育,他们大多给予孩子以更多的物质补偿来弥补心中的缺憾。更有家长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全部归咎于学校,视自己的责任于不顾,这种做法实在令人堪忧。

3 夸美纽斯和谐教育思想对我国家庭教育的启示

3.1 主动创造和谐家庭环境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孩子的成长发生作用,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一个民主、和睦的家庭氛围会给孩子的成长提供正能量,孩子大都具有情绪稳定、性格开朗、团结友爱、有自信心等特征。而不太和谐的家庭氛围则会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孩子则表现出胆怯或暴力等极端,性格孤僻且缺乏自信。因此,家庭环境是万万不可小视的。

3.2 重新明确家庭教育目标

家长应将教育观念从“望子成龙”转向“望子成才”。家长要学会换位思考,只有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才能了解孩子的愿望,才能保持童心,跟孩子筑起沟通的桥梁。家长不应该教导孩子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每一种职业,应该让孩子知道每一种职业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因个人的先天素质与后天影响各不相同,不同条件的孩子孩子将会适合不同的工作和职位,家长应根据孩子的自身条件为他设计一个切实可靠可行的未来。

3.3 积极构架家校沟通桥梁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固有的局限性使其无法单独承担培养教育孩子全面发展的任务,因此,家校合作将是最好的选择。家长要彻底转变被动教育为主动教育,积极配合学校工作,主动与学校和老师取得联系,共同承担起培养教育孩子的任务。同时,家长只有在与学校的长期沟通中才能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孩子,通过与教师交流,获取更多科学的教育方法,从而,增强家庭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2] 李荣亮,王丽鸽.《大教学论》之和谐教育述评[J].实事求是,2012(4):99-101.

第4篇:原生家庭论文范文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平安稳定,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础。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五中全会及我县《关于深入开展“平安××”系列创建活动的意见》,按照县妇联、综治办等对创建“平安家庭”活动的部署和要求,经学校研究决定在我校开展“平安家庭”创建活动。为了更好地贯彻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切实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弘扬社会主义家庭美德,以家庭的文明促进社会的文明与进步,我校就深入开展“文明家庭”创建活动提出如下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建立新型的家庭人际关系和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为目标,通过广泛、深入、扎实、有效的“文明家庭”创建活动,促进家风和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以家庭的文明进步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为改革和经济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原则。“文明家庭”创建活动要立足于激发和调动广大家庭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引导家庭成员理解改革,支持改革,投身改革,为改革献技出力。

2、坚持促进社会稳定的原则。家庭是社会细胞,家庭稳定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在“文明家庭”创建活动中,要把维护社会稳定作为推动社会稳定一项重要任务来抓。自觉树立维护社会主义意识,正确处理好社会、家庭、个人之间的关系,增强维护安定团结的自觉性。

3、坚持发动群众,依靠群众的原则。使群众真正成为“文明家庭”的主体,作为群众性活动,必须坚持广泛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吸引和发动群众广泛参与,要以群众为主体。

4、坚持动态化管理的原则。要适应形势要求,发动群众讨论修改创建标准,提高群众参与创建的自觉性。要定期进行表彰评比,具体名额由民主测评决定。

三、活动内容

1、大力提高家庭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坚持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对广大家庭成员要深入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和艰苦创业精神教育,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无神论和科学精神教育,积极开展与“×××”做斗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公民,引导家庭成员树立家庭美德、社会公道、职业道德意识。

2、大力提高家庭成员的科学文化素质。继续采取有效措施,在广大家庭中普及科学文化知识。要组织广大家庭成员学习现代科技知识、市场经济知识、管理知识、法律知识和其他文化知识。在城镇要继续开展“家庭读书”活动,组织家庭读书征文、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培养家庭成员的读书兴趣,促进家庭成员读书看报的良好习惯,要通过举办培训班、科普知识讲座等形式,帮助广大家庭成员掌握科谱实用知识,提高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发挥妇女的半边天作用。

3、大力提高家庭成员的身体素质。要在广大家庭和家庭成员中广泛深入开展文化娱乐活动和体育健身活动。促进健康的家庭文化、广场文化、社区文化活动。通过家庭文艺演唱会、家庭运动会、家庭技能比赛、家庭文化大院、家庭素质争优赛、家庭角色评选等活动,活跃家庭文化生活,激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共建美好家园的热情。使广大家庭在活动中起到开启心智,愉悦身心的目的。在活动中要突出健康教育这个重点,通过讲座、咨询等形式,帮助家庭成员增强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重视合理的科学的体育锻炼,逐渐开辟和建设一批比较固定群众体育健身活动场地,有计划地培养一批不同年龄的群众健身活动骨干。要从各地实际和群众需要出发,制定每年的健身计划,并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检查。

4、建立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要引导广大家庭成员树立崇尚科学,反对迷信,崇尚文明,反对愚昧,崇尚进步,反对落后的意识。要增强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和抵制各种歪风邪气的能力,培养好下一代。努力学习家庭教育的基本知识,提高自身的科学教育水平。坚持进行“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尊老爱幼、邻里团结、勤俭持家”的家庭美德教育。要规范道德行为,抵制陈规陋习,实行计划生育,提倡树立科学合理的消费观念。要增强家庭成员的生态意识、树立保护环境意识,倡导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努力提高生活质量。,

四、评比条件

1、爱国守法,热心公益,群众拥护;

2、学习进步,爱岗敬业,贡献突出;

3、男女平等,尊老爱幼,邻里互助;

4、相信科学,移风易俗,计划生育;

5、廉洁奉公,勤俭持家,保护环境。

五、主要目标

通过开展创建活动使广大家庭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技、文化素质有较大提高,家庭文明程度有较大的进展;群众参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有较大的增强。

六、组织领导

“文明家庭”创建要在学校党总支的领导下进行。活动,由学校文明办、办公室搞好协调指导工作。妇联负责“文明家庭”创建活动的组织评选工作。

七、创建措施

1、积极协调配合

“文明家庭”创建活动,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推进社会进步的基础工作,各有关部门要列入工作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各地要积极主动争取各级党政领导的重视和支持,相关部门,如民政、广播电视、教育、公安、司法、文化、卫生、计划生育、体育、环保、工会、共青团、科协等部门要密切配合,积极参与,形成齐抓共管,整体推进的新格局,以确保创建活动的顺利进行。

2、科学规划管理

各处室要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出创建活动的意见、规划和各项规章制度。要明确目标,落实责任。要按照县里制定的“文明家庭”评比条件进一步细化,制定出符合本地情况的具体内容,既要突出针对性,又不忽视常规性的要求;既要有可操作性又不过于繁琐。

第5篇:原生家庭论文范文

家庭心理学是指以系统观点为基本立场和出发点,对个体、夫妻和家人在相互关系中以及在他们活动的广泛的环境中的情感、思想、和行为进行研究的科学。本论文对家庭心理学进行了系统的理论研究,力图分析其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思想渊源;厘清其理论发展的主要脉络;探究其研究方法的特点:梳理其关于家庭内涵的研究成果:并在对相关理论纷争进行讨论的基础上,评价其意义和贡献。本论文期望通过对家庭心理学思想的系统的理论研究,对我国家庭心理学的建设有所启示。以系统观点为基础的家庭心理学的兴起是时展的产物,系统科学、心理学和心理治疗的发展为它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家庭系统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两个历史阶段,第一个阶段的理论和实践非常重视家庭成员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具有关系取向的特点;第二个阶段的理论和实践因受到女权主义、多元文化主义、建构主义、社会建构论及生态系统理论的影响,呈现多元综合的特点。家庭心理学采用量化与质化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家庭系统的组分、结构、环境、控制、发展以及家庭功能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地研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虽然家庭心理学的思想方法受到了个体主义者和后现代主义者的质疑,但它所提倡的系统观点,如将心理学的研究对视为一个系统,用“不完全还原论”替代“完全还原论”,注重环境因素对个体的约束,以及采用非线性的因果观而不是线性的因果观,必将促进心理学方法论的变革,在心理学内部掀起一场思维的革命。我们应当借鉴西方家庭心理学的优秀成果,致力于建设中国的家庭心理学。

关键词:家庭心理学家庭治疗系统系统思维

人类科学的发展在20世纪下半叶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形态,其特点之一就是系统思维成为继分析思维之后的一种主导的科学思维方式。在这个科学转型的历史时刻,系统思维的方法也在心理学内部,尤其是家庭心理学领域中悄然兴起。家庭心理学与其他心理学领域之间的一个最重要的区别就是突破了主流心理学以还原论为主的方法论,改采用系统的观点来探讨与处理问题。它坚持以系统观点作为最基本的立场和出发点,它的研究假设、理论模型和实践应用都是建立在系统观点基础之上的。家庭心理学的这种思想方法与整个科学发展的趋势相吻合。我们看到,20世纪以来整个科学的发展愈来愈显示出系统思维的力量,系统思维成为继分析思维之后的另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领域,采用系统观点进行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例如,在数学中,有托姆创立的突变论;在物理学中,有哈一肯提出的协同学:在化学中,有普利高津提出的耗散结构理论;在生物学中,有艾根提出的超循环理论,而且后面三人都曾获得诺贝尔奖。然而,在心理学内部,自觉地运用系统思维方法进行研究的并不多,可以这样讲,在心理学的大多数领域(除家庭心理学之外),系统思想却仍处于边缘地位,不受重视。心理学的知识体系中,分析的研究很多,综合的研究很少,局部的研究很多,整体的研究很少。打开任意一本普通心理学的书,我们都会看到许多关于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感、人格等等不同领域的知识,但关于这些心理现象之间是如何联系、如何相互作用、如何组成一个整体的知识却相对较少。此外,心理学从它诞生之日起就是一个典型的个体的心理学。心理学家对于关系、群体心理等这样一些模糊的概念不感兴趣。尽管也有少许关于群体作为一个系统的重要的理论建构(尤其是勒温等人的研究),然而这些理论并不是社会心理学的核心。不仅如此,大多数社会心理学家致力于寻找普遍的,适用于所有个体的规律,而不考虑这些个体在是生态上、文化上和历史上的差异。奥尔波特曾经说过“关于群体的心理学本质上最终都是一种个体心理学。”’直到今天,这种观点在心理学中仍然是土导观念。鉴于主流心理学在方法论上的局限性,对家庭心理学进行研究的重要理论意义就凸现了出来。家庭心理学强调要将家庭视为一个系统,并以此为出发点进行研究,从提出问题、形成假设、选择研究方法、建立理论等方面重新建构一种系统的心理学。这种观点必将促进心理学方法论的变革,在心理学内部掀起一场思维的革命。

0.1.2家庭心理学研究的实践意义

人们的生活中有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在家里,与自己关系亲密的家人一起度过的。家庭对一于个人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家庭是个人社会化的最初场所,是个人情感寄托的重要单元,是休闲和精神放松的最长久的所在,也是个人基本物质保障和精神动力的来源。幸福、和睦的家庭能使人心情愉快、精力充沛,反之,充满矛盾、敌意的家庭就像是灾难的源泉,使得置身其中的个人或愁闷、或痛苦、或愤怒,身心都受到损伤。我们每个人都期望自己能够拥有一个幸福、和睦的家庭,并将其作为人生所追求的一个主要目标.然而,家庭中不可避免地总会产生一些问题。特别在现阶段,由于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社会结构、社会关系与社会生活方式所发生的剧烈的变化,必然带来家庭结构、功能和家庭关系改变。家庭中的冲突矛盾增多、离婚率上升、青少年问题增加等等现象都促使人们越来越关注家庭问题。家庭心理学认为,家庭中的问题以及家庭成员个体的症状都是因为家庭中不良的互动作用和沟通方式引起的。那么,哪些因素影响着家庭功能呢?家庭运作的具体过程是怎样的呢?对于存在症状的家庭,应该如何进行临床的干预呢?家庭心理学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解决这些问题。

第6篇:原生家庭论文范文

关键词:家庭文化反哺;亲代;角色转换;子代;肢体、言语艺术

中图分类号:{G40-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3-0245-03

“文化反哺”是指年轻一代将自己掌握的知识经验等传授给上一代人,是年轻一代的受化者反过来影响充当施化者的年长一代的社会现象。“文化反哺”现象通常发生于社会文化变迁时期,在新的社会文化或生活方式对传统文化或传统生活方式形成比较剧烈冲击的时期内,“文化反哺”现象比较明显。

一、家庭文化反哺现象趋于常态

南京大学周晓红教授通过实验研究指出:“文化反哺”的形成原因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首先,社会变迁的加剧,新事物和新规则的层出不穷,一方面使亲代原有的知识、经验甚至价值判断丧失了解释力和传承价值,另一方面使子代第一次获得了“指点”父母的机会,这是“文化反哺”现象出现的宏观背景;其次,面对同样急剧的变迁,亲代常常受到传统和经验的束缚,子代则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吸收能力,这是造成两代人在了解和接受新事物方面存在差异的内在原因;再则,同龄人之间的相处是子代获得各种新事物、新思想的方式之一,同辈群体成为子代影响或“反哺”父母知识的“蓄水池”或“扩展内存”;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和大众传媒的广泛影响,使得孩子第一次能够从父母、老师以外获取大量的知识和信息,这是他们在与父母的互动中获得“反哺”能力或“话语权力”的重要途径。在中国,由于受计划生育的影响,一般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子代由于工作的原因,没有太多的精力来照看孩子,这样看护孩子的责任就落在亲代身上,这也使得反哺文化教育进一步趋于常态化。

二、家庭文化反哺的作用与意义

随着生活和审美水平的提高,年青一代接收了更多的先进理念,亲代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开始失去传承价值。凭借着对新生事物的广泛接受,年轻的“网上一代”不仅掌握了最前的潮流、新技术的使用与操作,还在生活中各个方面对长辈起到感染作用。文化反哺现象的出现将改变家庭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和结构,年青一代在家庭中的地位和决策权将得到提高,亲代对快速变化社会的适应能力随着子代家庭文化反哺的推进也将得到提升,代际鸿沟将缩小。文化反哺能弱化代沟,增进亲子感情沟通,实现家庭融合。长辈从子代那里获得先进的观念与技术,增强了他们时代适应和社会生存的能力。宏观层面来讲,青年人全新的观念与变革精神,推动经济新技术的普及和文化新文明的建立,从而对整个社会的发展意义重大。

三、家庭文化反哺的现状及困惑

1.家长权威观念依然严重,家庭沟通功能不足成为文化反哺的主要障碍。“反哺”是家庭亲子互动的形式之一。家庭文化反哺的前提主要是子代与亲代之间的良好沟通。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观念中强调权威和专制的家庭教养方式发生了变化。但不可回避的是,权威观念根深蒂固地普遍存在于每个家庭中,导致家庭沟通不足。家庭类型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家庭沟通功能的发挥。有家庭功能调查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大部分家庭的沟通功能水平偏低。平均得分5.64分(总分8分),沟通功能一般及较差者占总数的42%,家庭类型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家庭沟通功能的发挥,单亲家庭成员之间在沟通上存在障碍。家庭功能理论认为家庭实现其沟通功能的过程越顺畅,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状况就越好,实现家庭文化“反哺”的可能性和有效性就越大;反之,容易导致家庭不和谐。

2.子代对亲代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导致家庭亲子关系紧张。始创于2008年1月18日的一个名为“Anti-patents父母皆祸害”网络讨论小组发起的网络讨论至今在天涯、豆瓣等网络空间风靡。该讨论小组宣言:我们不是不尽孝道,我们只想生活得更好。在孝敬的前提下,抵御无知、无理取闹的父母的束缚和戕害。《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这是这个世界上无数谎言中的NO.1》、《他们将孩子当作“物”,而不是“人”》、《你是否在重复父母的错误》、《谁在操纵你》等多个帖子引发万人网上批评父母的大讨论。“我们要爱父母,但不是孝顺父母。爱父母,也爱自己。而孝顺,则抹煞了做孩子的人格尊严和独立空间。”“父母的行为伤透我们的心,他们永远在替我们做出选择,替我过人生,美其名曰:这就是爱。不让他们插手干预就是不孝。”以上来自网友的各种具有代表性的讨论显示家长在孩子面前多以管理者和指导者的身份出现,导致家庭亲子关系紧张则是必然。有人总结这个讨论小组的特点是:50后父母用自己的时代特征留下来的印记在教育子女,也用自己的生活思维来规定子女的前途路径,从而造成80后子女的叛逆。所以,对于50后的亲代和80后的子代来说,正常的“哺育”难以实施,“反哺”更是难上加难。许良光于《在祖荫下》说道:中国的社会结构以家庭为基础,父子关系是主轴。在这种中国背景下孕育的中国人的性格因素首先是服从权威的长上,其次是恪守本分。不惜变迁,不鼓励个人主义,为了家族、国家的利益,要牺牲自己的个性与自由。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文化所形成的权威家长制根深蒂固,致使社会大转型时期的今天,家庭文化反哺行动遭遇瓶颈。

四、家庭文化“反哺”尚需“接力”,给亲代与子代几点建议

现阶段,代际差异的存在既成事实,由于亲代与子代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和历史环境不同,所处的文化背景不同,以至于所形成的人生价值观念与行为模式也大不相同。在诸多问题的处理方式上存在差异、产生分歧,这是正常的。家庭文化反哺无疑是社会进步的表征之一,在形势必然的条件下,传统家庭结构中处于权威位置的父母如今应当怎么做,是一个迫切需要我们积极思考、正确面对乃至坦然接受的现实问题

1.作为亲代的父母,应该加强学习,尽量让自己的思想跟得上时代,跟得上潮流。活到老,学到老,这是让自己不被时代所淘汰的唯一方法。特别是现在处于一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除了从书本上学习以外,电视、网络、微信,各种各样的新鲜事物层出不穷,应该加强这些方面的了解,这样才能更加全面地了解现在的社会、现在的孩子,才能了解现在的孩子有什么,缺什么,该干什么。缩小与子代思想、生活上的代沟,才能从根本上接受子代的思想以及生活、工作上的建议,并最后形成一致意见,而达到反哺教育的成功。

2.传统角色的家长观念和姿态亟待转换。笑对子代反哺,与孩子共成长,亲代在家庭文化反哺过程中首先需要转变绝对权威的守旧观念。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只有当人致力于自我教育的时候,你才能教育别人。”在社会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亲代已越来越意识到“生而有涯学无涯”,作为父母,只有不断致力于自我教育才能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引路人。当孩子的表现比父母出色时,父母理当笑着告诉孩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当孩子用实际行动来提醒父母改进或弥补过失时,父母理当笑着谢谢他,感谢孩子的纯真童心。家长要告别传统父母角色,重构现代父母角色,消除消极的亲子观和教育观,形成正确的角色意识和行为方式,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转变。(1)从管控角色到支持引导角色的转变。父母应了解孩子的需要和兴趣爱好,尊重孩子的权利、情感和个性、自主判断和选择,认同子女的抱负和志向;鼓励赏识子女,不把子女与其同龄人加以简单比较,尊重子女与同龄人的个体差异,父母可以家庭文化反哺为契机,实现由权威管教为主向引导子女发展为主的家庭教育方式的转变,做子女成长的支持者和见证者。(2)从判官角色到沟通协商角色的转变。父母应深度挖掘与子女沟通互动的价值,与子女保持一定时间量的交流沟通,对家庭活动做到有计划、有实施,鼓励欢迎子女参与家庭教养计划的决策,建立良好的亲子互动关系,变旧模式下对子女的一味训斥、谴责为主动和谐交流,做到有问题协商解决,父母要克服以自我为中心、把自身意愿强加于子女的行为,为子女树立有效沟通的典范。(3)从固守陈规的教育者角色到终身学习角色的转变。“好学不怕根基浅,只要举步就不晚”。进入信息时代,父母应注重接受个人自我的再教育、完善自我,放下原有姿态,真心诚恳向子女学习,实现由教育子女为主向加强自我教育为主的转变,与子女同学习、同成长,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只有熟悉并逐步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才能更好地引导孩子健康发展。

3.家庭文化反哺中子女应讲究的肢体和言语艺术。家庭应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它不仅是每个家庭成员的简单相加,更要力求大于各成员相加之和。面对社会新信息、新科技层出不穷地更替,特别是面对电脑的出现和网络的兴起,很多家长在子女面前开始变得“压力山大”。基于此种现状,子代在反哺亲代的过程中,十分有必要讲究语言和肢体艺术。其一,子女与父母在一天学习工作结束回到家里时,可主动向父母询问他们白天上班工作的情况,辛苦不辛苦,有否遇到比较难以解决的问题。有些父母可能在短时期内无法一下子改变传统的话语方式,子女可以引导父母与自己和谐交流情感,而不是简单粗糙的问话。其二,子女应努力让家长知悉自己的感受。有些家长习惯于把目光和判断力聚集在孩子所做成事情的结果上,往往忽视结果形成的原因和过程。子女有必要引导家长摒弃指责式的交流方式,耐心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给家长听,可以表达:“妈妈,您这样批评我,我很伤心,很委屈,事情不是您想象的那样,请听我解释可以吗?”语气要平缓,不卑不亢,平静中流露出坚持澄清自我的力量,这样可以轻松击退父母的焦躁甚至是愤怒,让父母明白,来自于他们的暴跳如雷已经给你造成二次伤害。再次,子女要善用神态、肢体语言。在交流中,不但要会说,还要善于表达。子女在反哺家长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到适度尊重父母,让父母感受到子女邀请他们共同成长的真诚友善,把父母当朋友,用适度亲近的体态姿势、面部表情、温暖的目光神情等多种元素来影响父母,而不至于让父母在接受反哺的同时感觉到颜面尽失甚至是难堪得不可承受。

法国思想家卢梭说过这样一句话:“在敢于担当培养一个人的任务以前,自己必须要造就成一个人,自己就必须是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家庭文化反哺不再是一场静悄悄的革命,笔者认为,这一提醒适用于走在未来成长的道路上的每个人,无论是身为亲代的父母,还是身为子代的青少年,处在信息技术飞速变革的当下,我们非常有必要正视“家庭文化反哺”现象,更有必要把“反哺”荣耀接力下去。

参考文献:

[1]吴丹,蔡磊.文化反哺与代际传承模式的更新[J].高教研究,2005,(28):50-53.

[2]周晓红.文化反哺:变迁社会中的亲子传承[J].社会学研究,2000,(2):51-66.

[3]刘郁.从文化反哺视角看家庭情感沟通功能的再建[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9(5):128-133.

第7篇:原生家庭论文范文

关键词:失独家庭;家庭结构理论;解决途径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8-0103-02

计划生育政策实行以来发挥了显著的成效,总人口得到控制,然而,独生子女家庭数量激增,人口的家庭结构发生重要变化,其是被简化到极致的高风险的家庭结构――核心家庭,成为失独家庭的概率更大;而受各种因素影响,失独家庭的养老困境愈加突显。在2012年6月5日下午,80多位失独者聚集在中国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人民来访办公室小院内,希望国家部门能为其解决“老无所依”的困境,引起社会各界的热议。

一、家庭结构治疗模式概述及其理论基础

家庭结构治疗模式是由米纽秦根据自己多年的实务经验总结提出的,逐渐成为家庭治疗领域中最具有影响力的模式。而在实际运用中,家庭治疗涉及的领域主要有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和人格障碍的治疗[1],运用于失独群体的较少。

(一)家庭结构治疗模式概述

家庭结构治疗模式是视家庭为基本治疗单位,假设家庭的动力和组织方式与个人的问题密切有关,通过家庭动力和结构的改变来解决个人和家庭的问题。该模式认为家庭中个人的问题是家庭中的问题,当家庭现有结构和交互模式不能有效地应对家庭目前面临的问题、压力或变化,且不能适当地调节时,就会引发危机。由于子女亡故而导致失独家庭固有的亲子关系互动模式改变,失独者养老没有保障,而当前的家庭结构与互动模式又不能有效地应对失独群体的心理健康、养老等问题,便会产生困境。另外,受后现代建构主义的影响,家庭结构治疗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的辅导思想和模式,例如叙事治疗模式。该模式认为,个体的心理问题就是当事人用以描述生活的叙事方式,原来的叙事方式限制了他们对自己生活情境形成新的想法或产生新的追求的可能性[2];该模式打破传统家庭治疗的机械方式,对失独群体的自我界定和情绪宣泄也有一定助益。

(二)家庭结构治疗模式的理论基础

1.家庭生命周期理论。家庭生命周期理论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家庭生命周期理论强调的是家庭过程的阶段性、在过程中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以及转折事件对家庭结构和生活的影响。失独家庭多为核心家庭,家庭结构单一,子女的突然亡故导致家庭结构更为单调、亲子系统的断层以及亲子互动失调,会引发一系列不良的后果。

2.系统论。在结构家庭治疗中,系统论强调家庭结构中的整体性,家庭的层级组织和子系统的相互依存功能[3]。一个合理的家庭结构应该包含夫妻系统、亲子系统等次系统,当某个次系统断层就会对家庭整体造成影响。由此可见,独生子女的伤亡会对失独家庭整体产生严重影响;并且该理论也启发社会工作者,可站在宏观视角尝试建立更为广阔的社会支持网络,以替代亲子系统。

二、西安市失独家庭养老困境的主要表现及原因分析

(一)资料来源

本文使用的数据来自于《西安市人口老龄化背景下计划生育家庭发展能力研究》,受访者是户籍为非农人口、49岁以上的女性或其配偶。调查样本选取6个失独家庭较为集中的区作为调查区域(新城区、碑林区、莲湖区、雁塔区、灞桥区和未央区),最终收回了561份问卷(一般家庭367份,失独家庭194份)。

(二)养老困境的主要表现

1.生理健康情况:据相关调查统计,在失独者中,约50%的人患有慢性疾病,其中患重大疾病的约占15%;普遍存在着孤独、自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其中60%以上的人还患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

2.生活状态:在生活满意度情况的比较数据中可以看到:失独家庭的年收入总体情况远低于一般家庭,且年收入阶梯等级越高,差距越大。在健康程度方面,失独家庭的状态也不如一般家庭。由此,我们可了解到失独家庭的生活状态是不尽如人意的。

3.社会支持网络:从下表可以看到亲属是失独家庭社会支持网络的主要来源;并且在接触过程中了解到,多半失独家庭在失去子女之后会产生“低人一等”的心理,不愿被同情,不愿被慰问,不愿与他人互动,封锁自身的社会交往网络。

(三)原因分析

1.中国传统养老模式的影响――家庭养老为主,社会养老为辅。在儒家孝文化与传统小农经济的双重作用下,家庭养老成为我国最主要的养老方式。新中国成立以来,家庭养老也一直被视为是我国养老的主要形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10条、第11条中有具体体现。然而,失独父母在财富创造时期将大量的心血、财力在子女身上,却在老年期面临子女亡故的境况,失去了“子女养老”这最后一道防线,加之社会养老体系不完善、机构养老不健全等方面的原因,失独家庭养老问题愈加严重。

2.社会保障制度滞后,政府的财政支持不足。2014年国家五部委发出《通知》提出对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要加大经济扶助力度,通知指出自2014年起,将女方年满49周岁的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夫妻的特别扶助金标准分别提高到:城镇每人每月270元(伤残)、340(死亡),农村每人每月150元(伤残)、170元(死亡),并建立动态增长机制,中央财政按照不同比例对东、中、西部地区予以补助。尽管如此,按照中国目前的人均消费水平,政府所提供的扶助金也只是杯水车薪。

3.生理机能老化而无依,心理打击沉重难以愈合。中国人一向以亲情为重,家庭观念浓厚。对于父母来说,养老成了其次,关键是老来无依,没有了心灵上的慰藉;并且老年人退休后不能较好融入社会,在家庭系统和社会支持系统都坍塌的时候,孤独感、无依感才是最可怕和无奈的。

三、在家庭结构治疗模式视角下的可行性介入

本文中家庭结构治疗模式是作为清晰的分析工具的角色,最大的特点便是强调家庭的结构形态,问题的解决并非致力于家庭某位成员的个人问题,而是重建家庭结构。因此本文将贯穿这一理念,结合其他手法,尝试探究失独家庭的养老困境。

(一)微观层面

在微观层面,着重针对个案的哀伤辅导和情绪宣泄,保持失独者的心理健康;家庭结构治疗模式认为:家庭结构并非自动呈现,而是表现在家庭成员的交互方式上,所以想要了解家庭的互动方式,社会工作者就必须站在中立的角色位置上进入家庭观察,澄清家庭中不合理关系、了解家庭系统的弹性以及回馈;在与失独家庭接触过程中,会观察到此类场景:每到吃饭时,失独父母会将子女的遗像放在座位上,面前摆好碗筷,说“孩子,吃饭了!”从中不难发现,失独者会臆想出一段已不存在的亲子关系以逃避内心中的伤痛和寂寞,这样畸形的互动方式使家庭的适应和转变能力更加脆弱。因此,社会工作者可通过叙事治疗疗法对其进行哀伤辅导和情绪宣泄,重塑失独者的心理健康,恢复家庭的弹性。叙事治疗疗法技巧如下:

1.故事外化,即讲故事。开始时,与案主建立舒服的交谈关系,引导失独者叙说生命故事,包括经历的所有生活事件及个人感受,收集失独者的相关背景资料及过往经历,和案主一起重新编写另外的、对案主更有益的故事。

2.情感支持和问题外化。情感支持指社会工作者对失独者叙说的问题给予支持;“问题外化”强调将问题与人分开,即人不等于问题,问题才是问题。一般情况下,人们倾向于把问题内化为自己人生的一部分,从而产生消极的自我认同[4]。而问题外化是让失独者感受到“本身”意识,看到自己的效能和优势等,以此来对抗问题,重新生活,这一点与“增能”有异曲同工之妙。

3.探索及重塑故事。即收集失独者的支线故事,通过丰厚支线故事,挖掘失独者的特殊意义事件。通过不同时空的见证和丰厚的问话,把特殊意义事件串联起来,使失独者的故事产生新的意义,重新建构积极的自我认同,并将积极正向的力量和自我认同迁移到现实生活当中[5]。

(二)宏观层面

总体思路为基于结构家庭治疗模式的视角,重建家庭结构和社会支持系统,通过家庭动力来缓解失独家庭的养老问题。

1.建议大幅放宽收养政策,为失独家庭收养子女开辟绿色通道,创造各种制度便利,打破“不允许收养成年人”的法律障碍,失独家庭能通过“收养”重新保持家庭的完整性,以彻底摆脱“失独”的孤寂状态。

2.在面对社区人力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可尝试开创社区+社工/志愿者模式,即社区购买服务,社工机构为社区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和人力支持,社区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该困境,二者通力合作,互利共赢。

3.尝试以失独家庭现有住房做基金担保,为其提供养老保险。对失独家庭的现有住房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所提供的养老保险划分等级,为其提供养老保障金,但在其终老后,住房不归失独家庭所有,但此做法还有待商议。

参考文献:

[1]杨建中,赵旭东,康传媛.家庭治疗在精神障碍治疗中应用[J].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2002(2).

[2]姚进忠.国内家庭治疗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0,13(6).

[3]祝涵.结构式家庭治疗的理论及其应用评析[J].社会心理科学,2007(22):304.

第8篇:原生家庭论文范文

中国拜占庭学的研究起步较晚,直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才有学者对拜占庭进行研究。郑玮的《中国学者对拜占庭史研究综述》一文对2000年以前中国学者对拜占庭学的研究进行了总结概括,对发表的文章、专著、译著等进行了分类,并对其研究重点给予了详细的说明阐述。文章指出中国学者对拜占庭的研究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5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也就是改革开放之前,这一阶段基本是照搬苏联的观点,以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和经济基础和上层关系建筑理论为指导,分析拜占庭封建化过程和封建社会。第二阶段是从80年代中期至今,即改革开放之后。这一阶段研究领域不断扩大,涉及拜占庭文化、军区制、拜占庭金币等八个方面。这里就不加以详述。本文着重叙述的是2000年以后至今(2010年7月),中国学者对拜占庭研究取得的成果进行统计、分类、总结。

近十年来,我国对拜占庭学的研究进一步发展,学科基本建设的速度逐渐加快,科研实力迅速提高,各层次人才培养的规模和人才队伍进一步扩大,培养体系渐趋完善。我国专门从事拜占庭历史与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开展了积极的对外交流活动,不仅参加相关国际会议,而且与国际一流拜占庭研究中心开展合作研究,促进了整体研究水平的提高。一批重要的研究成果相继问世。中国学者这十年中发表的论文、译著、撰写的专著比以往任何时期都要多,叙述更加详细,研究领域更加广阔,史料挖掘更加深入。

在互联网上可以搜索到的著作、译著大约总共有二十余部,包括论述拜占庭的政治制度,文学艺术、经济制度等,这里简要介绍一下专著、译著,分别是:(1)《拜占庭帝国史》,陈志强著,2003年,商务印书馆;(2)《拜占庭文明》,徐家玲著,2008年,人民出版社;(3)《罗马—拜占庭经济史》,厉以宁著,2006年,商务印书馆;(4)《拜占庭简史》,(美)特里高德著,崔艳红译,2008年,上海人民出版社;(5)《兴盛与阴谋:拜占庭帝国》,美国——-时代生活公司著,张晓博译,2003年,山东画报出版社;(6)《拜占庭币(东罗马帝国币)——北京大学希腊研究中心文库》,李铁生著,2004年,北京出版社;(7)《古战争—拜占庭历史学家普罗柯比〈战记〉研究》,崔艳红著,2006年,时事出版社;(8)《普洛科皮乌斯战争史(全二卷)》,(拜占庭)普洛科皮乌斯著,王以铸,崔妙因译,2010年3月,商务印书馆;(9)《罗马—拜占庭时代的埃及(埃及基督教史研究)》,田明著,2009年,天津人民出版社;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科普性的文学、艺术、插话的著作等;这里不可能把所有著作一一介绍,只是有针对的叙述一些。但这足以说明我国近十年在拜占庭学研究方面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2000年以来,通过中国知网搜索到论文数大约是300多篇,这些发表的论文不仅对拜占庭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物质文化继续关注,而且还开拓新的研究内容。这一时期论文涵盖了对拜占庭经济制度、商业活动、染织艺术、城市建筑规划设计、器物装饰造型风格、拜占庭音乐、圣索非亚教堂建筑、拜占庭式家具、拜占庭式园艺、农业、拜占庭教育、拜占庭史诗文本、拜占庭性别史研究、拜占庭法学教育的论述等等。

从讨论的课题来看,研究本文由收集整理拜占庭政治制度的观点有所降温,特别是对军区制的研究。宗教文化、物质文化成为学者关注并进行研究的课题。这显示出我国学者既探讨以往的、旧有的内容,又积极挖掘、开拓新的研究领域,突出了兴趣和关注点的多样化,研究领域扩大化,研究视角的新颖化,研究内容的实用化。下文就这十年以来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作一简要综述。

一、对拜占庭文化领域研究持续扩大,突破了传统的研究范畴

郑玮在其《中国学者对拜占庭史研究综述》一文指出,对拜占庭文化的研究主要是集中于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初期,并对拜占庭文化的特点,形成和繁荣的原因,影响和地位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并基本达成共识。他在这里对拜占庭文化的定义还是引用1986年,程志强、徐家玲在《试论拜占庭文化在中世纪欧洲地中海文化发展的地位和作用》一文中所论述的概念,“所谓拜占庭文化,是指古典的希腊与罗马在拜占庭帝国内与基督教文化和古代东方文化融合、发展而成的精神财富的总和。”这里学者们对拜占庭文化的理解还大体局限于精神文化。郑玮在其一文里,他基本是肯定这一定义的。但是最近十年,有关拜占庭文化研究的视野更加广阔,我国拜占庭学者从理论层面上突破了传统的“狭义文化”概念,以“广义文化”的概念界定拜占庭文化研究的范围。使拜占庭文化的概念不断扩大,突破了仅仅局限于精神财富这一命题。使我国学者的研究视野由拜占庭文学、艺术、雕刻、音乐等方面扩大到了拜占庭社会物质生活及其相关制度的其他方面。下面对其文化研究做一简要分析。

(一)对拜占庭宗教文化的研究

这一研究领域既不放弃传统的研究重点,即对拜占庭圣像破坏运动的起因、性质、影响和历史意义的研究。同时也积极开拓新的研究视角,如把圣像破坏运动与基督教传统相结合、圣像破坏运动和拜占庭帝国军事帝国外交相结合研究等新的研究方向。此外,学者们还探讨整个拜占庭帝国时期的宗教政策,基督教的传入,以及东正教在拜占庭的发展,对景教的研究,拜占庭圣像画、拜占庭教堂壁画等都有论述。在这些文章中,《世界宗教》发表的《试析东正教的遁世主义修道理念在拜占庭时期的发展》长篇论文对拜占庭史学的研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该文突破了拜占庭史学研究笼统谈论拜占庭宗教及其作用的传统方法,深入探讨遁世修道理念在拜占庭特殊的社会历史背景下的发展,分析了其不同于罗马天主教入世主义修道观的特点。《世界历史》在2005年第六期刊登的《景教东渐及传入中国的希腊—拜占庭文化》一文,分析了景教的起源并东传波斯,中国境内,介绍了对我国宗教、文化等的影响。

(二)对拜占庭物质文化的研究

这一研究领域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对拜占庭(东罗马)在我国境内出土的金币的研究,这一方面是从2001年我国学者康柳硕发表的《中国境内出土发现的拜占庭金币综述》一文拉开了序幕,文中系统地论述了从我国境内1914年在新疆和田发现第一枚金币开始一直到1998年在甘肃陇县发现的39枚金币截止,从这些金币出土概况、埋藏年代的确认、历史背景的考察、真币、仿制币辨析、流通用途的分析五方面进行了详细确凿的考察。在这之后我国学者陆续发表了这方面研究论文。如f.蒂埃里;c.莫里森;郁军2001年在《中国钱币》发表的《简述在中国发现的拜占庭帝国金币及其仿制品》,牟世雄在2001年《考古学》发表的《甘肃陇西县发现一枚拜占庭帝国金币》,以及2009年林英在《中国钱币》发表的《磁县东魏茹茹公主墓出土的拜占庭金币和南北朝史料中的“金钱”》等文章都从不同方面、不同视角对拜占庭金币进行了论述。陈志强2004年在《考古学》第3期上发表的《我国所见拜占庭铸币相关问题研究》一文,对我国2007年以前发现的铸币进行了详细的阐述。除对拜占庭钱币研究外,我国学者还对圣索菲亚教堂、拜占庭建筑等进行了深入的挖掘研究。如《规划研究》2008年第4期刊登的蔡颖佶;林驹发表的《东正教“圣母大堂”折射的拜占庭建筑艺术》一文。该文系统地阐述了拜占庭建筑风格,结合东正教在我国的传播情况以及东正教遗留在我国的教堂仔细地作了对比,详细确凿地论述了我国东正教教堂的建筑风格与拜占庭建筑的渊源,并提出了如何保护历史建筑的一些思考。《长沙铁道学院学报》在2009年9月第3期刊登的由张煜琼、张声扬、佘果辉、共同发表的《由圣索非亚大教堂看拜占庭建筑与其结构的整合》一文。通过对圣索非亚教堂结构详细的分析,图文结合,明确结构的进步对建筑形式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转贴于

二、对拜占庭文学、艺术的研究

这十年对拜占庭文学、艺术研究也有想当多的研究论述。如《艺术探索》2009年第3期刊登了王莹《拜占庭圣咏的分类》一文,对拜占庭的音乐进行了论述,并对圣咏分类,分为诗篇吟唱、颂诗、颂歌三类,并归纳了每一类圣咏的艺术特征。突显了拜占庭音乐在西方音乐逻辑延续中的重要地位,从而从全新的角度掀起了为西方艺术音乐寻根溯源的浪潮。刘建军在其《拜占庭的历史文化特色与文学成就》一文对拜占庭文学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并指出“任何缺失拜占庭文化的欧洲文学史都是不完整的历史文本。拜占庭的历史具有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它是在古典希腊罗马文化、基督教文化和东方文化相互交流和融合中形成的独特文化形态。此外,20世纪最伟大的爱尔兰诗人叶芝在其晚年创作了以拜占庭为主题的诗歌《驶向拜占庭》与《拜占庭》。我国学者对这两首诗也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如林嫱,刘须明的《追求艺术与灵魂的不朽家园》,又名《论叶芝”拜占庭诗作的主题嬗变》,分析和比较了《驶向拜占庭》与《拜占庭》在关键词、象征符号、哲学辩题这三方面的相同和不同之处,以及两者之间的联系。

有的学者还从地缘因素出发研究早期拜占庭的美术,《从地缘因素看早期拜占庭美术》就是这一研究主题的代表,文章指出“历史上大量不同的民族都来到君士坦丁堡,书写自己民族光荣的历史,留下他们伟大文明的痕迹。独特的地缘因素注定了拜占庭帝国的艺术是多元化的。

三、对拜占庭政治制度、经济、军事、法律、外交等的研究

这十年凸显的特点是对政治制度研究逐渐弱化,但是也没有放弃研究,只是研究的侧重点和以前有所不同而已。经济、军事成为研究热点。不仅有相关专著出版,发表的论文也相对较多。特别是对其经济、军事研究成为这一时期最为突出的特点。

(一)对经济方面的研究

经济最为突出的内容是对金币的研究,金币既可是经济方面的内容,同时又可以把它归纳到物质文化方面。在前面的物质文化内容中已有专门论述,这里就不再赘述。下面简要分析一下和经济有关的论文。如:东北师范大学葛晓鸾硕士论文《12—14世纪拜占庭与威尼斯、热那亚的贸易争端(兼论拜占庭衰落)》,论文从经济方面论述了拜占庭衰落的原因。东北师范大学张爽博士论文《公元前3—公元6世纪亚欧大陆丝绸贸易(以罗马—拜占庭、中国为中心)》;论文从汉与罗马—拜占庭进行丝绸贸易方面论述了拜占庭的商业政策。2000年《历史教学》刊登的东北师范大学徐家玲《论4至6世纪拜占庭帝国经济复苏与转轨》,文中指出:“5世纪后期,即在拜占庭皇帝阿那斯塔修斯统治时期(491—518年),东西方地中海世界已经分道扬镳。在西方,东西哥特人占领了意大利和比利牛斯半岛部分地区,在没收罗马元老贵族土地的基础上建立了封建制度。在东方,拜占庭帝国在自身独立发展的基础上也在向封建制转轨,社会经济复苏并走向繁荣”。除此之外还有:南开大学罗春梅2009年在《江西社会科学》刊登的《12世纪末威尼斯企图征服拜占庭帝国原因探析》。东北师范大学徐家玲2009年在《世界历史》发表的《试论拜占庭的拓殖运动》。北京大学厉以宁2005年在《北京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发表的《论拜占庭帝国的灭亡》等论文都是这方面代表作。都从不同侧面、不同阶段、不同地域对拜占庭的经济制度进行了论述。

(二)对拜占庭法律、军事、外交的研究

这一时期对拜占庭法律、军事、外交的研究是最新的研究视角,关于法律研究的论文以王小波为代表,最新研究成果是他发表的《9世纪后期至10世纪拜占庭立法活动》。这篇论文是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拜占庭重要法律本文由收集整理文献研究”(批准文号:08jc820032)的阶段性成果的一部分。论文从9世纪后期到10世纪对拜占庭的法律、法规进行了概括总结。并论证了拜占庭立法活动的兴盛的原因以及所取得的成就。此外还有他2008年在《前沿》发表的《拜占庭影响古罗斯法律形成的途径探析》等。

四、拜占庭教育方面研究

有关拜占庭教育方面的研究,国内学者起步较晚,最早有关拜占庭教育的研究论文见于1997年郭建在河北大学学报发表的《拜占庭教育概述》,这一论文的发表揭开了拜占庭社会状况决定了其教育特征;世俗教育体系和教会教育体系并存,构成了拜占庭教育的基本特色;当古代希腊罗马文化教育在西欧受到野蛮摧残,几乎绝迹时,拜占庭担当了古典文化教育的继承者、保存者和传播者,并深刻地影响了东、西欧各国和古代伊斯兰国家的教育。《拜占庭帝国法学教育探析》从三个方面分析拜占庭帝国的法学教育非常发达,其教育水平远远超过同时期其他国家原因。

五、拜占庭妇女地位的研究

《11-13世纪拜占庭皇室妇女地位探究》表明11-13世纪是拜占庭社会的一个转折时期,经过马其顿王朝短暂的中兴,拜占庭帝国开始走向没落。在这个时期动荡不安的局势,皇室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都操纵着一定的权利,其社会地位和家庭地位比以前有所提高。《论拜占庭皇室妇女在帝国政治中的角色-安娜-达拉西妮个案分析》则以安娜-达拉西妮作为阿莱科修斯一世统治前期拜占庭帝国的真正掌权者为例,主要分析她拥有政治权利及原因,并通过与其他皇室妇女参政途径的比较显示其政治地位的特殊性,探讨拜占庭皇室妇女在帝国政治中的角色。

六、关于瘟疫的研究

第9篇:原生家庭论文范文

关键字:家庭暴力:定量研究;描述:解释;方法论

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目前能查阅到的国内最早关于家庭暴力定量研究的学术文章是徐安琪1995年发表的《家庭暴力的发端——上海夫妻攻击行为的现状及特征》。如果以此为发端的话,那么至今为止国内的家暴定量研究已进行了12年。以2000年为界,分为两个时期。2000年以前,国内没有专门的家暴定量研究,相关研究散见于婚姻家庭的社会学研究之中。2000年之后,开始出现专项研究,绝大部分是在医学尤其是流行病学领域,社会学对家暴的定量研究极少。下面就从对家暴的数据描述、解释和方法论三个方面讨论两个时期的特点。

一、2000年前的国内家暴定量研究述评

(一)描述:获得了最基本的家暴数据,但也较为粗糙

直到现在,在2000年前的调查数据中,被引用最多的恐怕当属婚姻存续期间的夫妻暴力发生率在1/3左右。2000年前的数据非常宝贵,不但让人们意识到家暴的普遍性,而且也为后来的研究提供了检验数据信度与效度的最初标准。但同时,这些数据也是较粗糙的,表现在如下三方面。1.题项模糊。如,典型的题项是,您的爱人曾经动手打过您吗?但显而易见,“打”“动手”的具体方式、程度、性质和后果之间可能差异巨大。2、选项多为“是”“否”或“经常”、“偶尔”等定类变量,不但使从问卷得到的动手频率实际上不具有严格的可比性,也限制了统计技术的运用和对变量间关系的挖掘。3.忽视言语/精神/心理暴力、性暴力和除夫妻以外的其他家庭暴力。

(二)解释:在暴力原因上,以受访者解释为主;没有完整的解释框架

从调查问卷来看,目前国内对家暴发生原因的解释基本上可分为两种方式,暂且称为受访者解释方式和研究者解释方式。前者是直到现在,国内的家暴定量研究仍普遍使用的受访者自评方式。即,研究者根据已有研究或自己的假设,在问卷中列出家暴发生的具体原因,如,与丈夫顶嘴、孩子教养分歧、经济问题等,再由受访者选择。后者是美国家暴问卷中常见的,不直接让受访者填答夫妻冲突或妻子受暴原因,而是根据已有研究或研究者的假设,设计出尽量以客观形式出现的问题,再由受访者尽量以客观形式回答。在笔者看来,这两种解释方式的优劣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前者可能反映的多是表面原因,后者则更可能深入挖掘现象之间的深层联系。如,在研究者看来,因妻子与丈夫顶嘴而引发丈夫对妻子的暴力,实际上可能反映了男权制要求女性服从于男性的规范。其次,家暴的发生原因是复杂的,需要通过数量来细致地研究变量之间的关系,让受访者在列出的定性原因中选择显然很难取得定量分析所需的定距或定比数据。第三,让受访者在研究者列出的表面原因(如,与丈夫顶嘴)中选择,可能会在文字上形成责备受害者的印象。第四,这并不是说让受访者自己解释原因就没有用处。但这应该是定性研究的工作,或定量研究设计理论框架、提出假设、设计题项之前就应该做的前期调研。事实上在笔者看来,经过国外四十多年的研究,和国内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就开始但直到现在仍有人不断通过问卷询问受访者家暴直接原因所累积的成果,应该说,目前对家暴的定性原因是比较清楚的了,现在应该集中力量推进的是通过统计分析变量之间的数值关系来验证、推进和深化细化家暴理论。

由于2000年前国内没有专门的家暴调查,都是散见于婚姻、家庭等研究中,所以问卷中也就不会有完整的解释框架。如,美国四十多年来的家暴研究有力表明,儿时暴力经历、夫妻暴力和父母对孩子的暴力之间密切相关,但2000年前的国内非专门家暴调查显然不会测量暴力之间的传递。

(三)方法论:发现了些许现象,但未予以深究

如,根据文献来看,徐安琪是国内第一个注意到家暴报告率上男女差异的研究者,但并未深究。但实际上,不论是从家暴数据的准确性,还是理解男女在家暴上的差异,或提高调查敏感性现象的技术等方面,家暴报告上的性别差异是非常值得深究的。另外,从问卷的设计到现场调查,家暴定量研究都有许多方法论的问题需要探讨和实际检验,但由于2000年前国内专门家暴定量研究的缺席,这方面的探讨也就几乎成为空白。

二、2000年后国内家暴定量研究述评

与2000年前的国内家暴定量研究相比,2000年之后出现了四个不同点。1.专门的家暴定量研究论文从无到有,但数量相当有限。根据万方数据库,2000~2006年,以家暴定量研究为主题的期刊论文只有47篇,学位论文更少,只有3篇。2.对家暴的定量研究由社会学界转为医学界,尤其是流行病学界。在万方数据库的这47篇期刊论文中,发表在医药卫生刊物上的就有44篇。3.开始出现了专门的家暴定量调查。8项较大规模的调查简介见表一。4.调查主题较丰富:包括家暴与抑郁症、精神疾病、酒依赖、妇女自杀、男性性功能障碍,子女与父母间的暴力,医务工作者在门诊监测家庭暴力情况,对家暴伤害的鉴定等。

(一)描述

取得较为显著的成果

1.开始普遍细化家暴类型

从暴力的具体形式看,2000年后的调查研究开始区分肢体、精神、性暴力和经济控制。从暴力当事人的关系看,分为夫妻暴力、对妻子的暴力、父母对儿童的暴力,儿童对父母的暴力,成年子女对老人的暴力等。从暴力当事人的具体身份来看,除针对一般人群外,还包括孕产妇、人工流产妇女等多种人群。从暴力的具体动作或方式看,基本上都列出了暴力的具体动作或方式。不但大大降低了不同受访者在什么是家暴,什么是打或动手上的歧义,提高了数据的可比性,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以明显提高家暴的报告率。美国的家暴研究已证明,每当列出一种具体的暴力时,暴力的报告率就会提高4-6个百分点。暴力的年发生率、曾发生率也开始有所区分。

2.普遍使用暴力量表

2000年后普遍使用的量表主要有两个,一个是美国社会学家Straus等人编制的CTS(Conflict Tactics Scale,冲突策略量表),另一个虽找不到确切出处,但从各论文所列题项的高度一致程度来看,应该是出自某个已有量表。儿童期受虐经历问卷(CTQ-SF)和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也较为常用。

转贴于

3.获得了宝贵资料

(1)得到了多种暴力类型的发生率。如赵凤敏等人发现,遭受丈夫性暴力的比例为17%,在过去一年性暴力的发生率则为7.7%。赵幸福等发现,父母和子女之间相互暴力相当普遍,儿童受到父母情感虐待、躯体虐待、性虐待和情感忽视的发生率分别近1/2、1/3、1/4和近100%。池桂波等的大中学生调查发现,一年内,所有受试者中父母对子女施暴、子女对父母施暴的发生率分别25.7%和20.8%;从记事起到现在,这两个比例会达到40%到60%。

(2)发现了妊娠与丈夫施暴的初步关系。如,郭素芳等人发现,暴力并不因怀孕而停止,但略有降低,会从9.1%降至4.3%,妊娠结束后暴力基本会回到妊娠前的频次。

(3)至少从急诊和法医鉴定来看,因夫妻暴力而肢体受伤者绝大多数为中青年女性,并勾勒出丈夫施暴时的大致现场情景。如,半数发生在家中、夜晚,受伤者以中青年居多,3/4的施暴男性徒手,1/4的施暴男性使用器械,暴力及其造成的肢体伤害多为重复发生等。

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具体表现在:对家暴发生率的描述仍然偏粗;选项以定类变量为主,主观性强;重女轻男等。

以暴力描述上的重女轻男为例。表一的8项调查都只向妻子了解丈夫施暴的情况,即使是访问了男性的第4项调查,也只是询问丈夫对妻子的暴力。这种调查研究中的重女轻男不仅忽视了男性也会受暴这一事实,而且会倾向于测量“她”的婚姻,而不是“他”或“夫妇二人”的婚姻,这对于了解婚姻首先是夫妻的互动这一事实是有影响的。另外,在对家暴的描述中还有很多其实可以避免的错误。如,任意地将精神暴力与躯体暴力合并计数,对抽样总体含糊不清,将根据样本得来的数据任意外推等。

(二)解释

除受访者主观解释模式仍较流行外,更重要的是,没有一项研究具备相对完整的解释框架及相应题项

1.什么是“相对完整的解释框架”?

笔者个人基本同意陈明侠等总结的国际四种观点,并认为这实际上反映了目前国际对配偶暴力解释的三个层面和一个视角,即,个人、家庭和文化社会结构是三个层面,女权主义则是理解这三个层面的一个视角。至于陈等对国内解释的总结,笔者觉得只反映了国内目前对妻子受暴原因的三种解释中的一种,即强调男尊女卑的文化;第二种是强调抽象的男权制。依笔者之见,国内的这两种观点都是有偏颇的。前者强调的是以男性为中心的文化,有认为男权仅仅以文化形式存在、政治经济等制度都性别中立的倾向,这种观点不能完全认识到男权制是渗透于家庭制度及生活各个方面的。后者则忽视家庭暴力的发生场景——家庭,有将男权制与家庭剥离、忽略家庭暴力是男权制在家庭生活中的反映和后果的倾向。国内的第三种解释,如,高小贤所强调的家庭暴力(当然更准确地说应该是妻子受暴)是男权制是家庭中的反映和结果之一。笔者个人赞同国内的第三种观点。

综合国际的三个层次、一个视角和国内的第三种解释,和笔者查阅的美国社会学家Straus等人提出的“个人与关系概览”(the Personal and Relationships Profile,简称PRP),本文所指的相对完整的配偶暴力解释框架是:以性别为视角,测量和剖析家庭成员的个人特征与人际关系,并在社会结构中理解二者;在设计用于个体受访者的问卷时,重点在于性别视角下的个人特征与关系特征,与家暴有关的社会结构特征则通过其他方式搜集。

2.目前国内配偶暴力定量研究中解释框架明显不完整

以一项对不孕症夫妻家庭暴力的研究为例,作者指出,造成家庭暴力的因素有年龄、婚龄、文化程度、经济收入、男性是否外出打工、男性性功能障碍、是否与公婆一起住、家庭暴力知识态度。很显然,有些至关重要的危险因子被忽略了,如家庭权力模式、家庭冲突、性别观念等。虽然该研究是专门研究不孕症家庭中丈夫对妻子的暴力,但从统计上看,至少要将上述被忽略的重要危险因子作为控制变量,才可以较可靠地研究特定变量与暴力的关系,否则不但会严重影响研究的解释力,并且还可能给出错误的结论。

3.解释框架的不完整往往伴随的是对测量的不准确、不深入

第1项调查在测量儿时受暴经历时,只是笼统地问,“小时是否被父母打骂”,“小时是否被男戚侵犯”。但美国的家暴研究发现,儿时是被父亲打、还是母亲打,以什么具体方式打,是轻微暴力还是严重暴力;是被打还是被骂;多大的时候被打;什么是侵犯;侵犯有哪些具体方式;是否只有男亲戚没有女亲戚侵犯;是否除了亲戚以外,就没有别的男女熟人、陌生人、同龄人的侵犯,等等,都会影响到成年后的施暴或受暴。

(三)方法论:探讨刚刚起步

在表一的8项研究中,只有两项曾有方法论上的讨论,但也远远不够深入。“妇女受丈夫暴力情况与认知”调查曾对CTS2的信度和效度展开讨论;但未提及该调查将CTS2的选项由定距改为定类对测量和统计分析的影响。张亚林等人进行的家庭暴力流行病学调查对暴力筛选表、家庭暴力综合调查问卷等进行了信度和效度检验,但从其文章看,所采用的两种检验方式——配对一致率、线索调查与个别面晤的一致性来看,实际上检验的都是信度。

家庭暴力的敏感性和隐私性及其产生的调查难,是不少研究者都提及的现象,但除赵凤敏提到如何在现场填答问卷时保护受访者的隐私,和如何处理丈夫知道妻子填答家暴问卷的可能后果外,没有人提到如何从问卷的措辞、题序的安排、现场填答的技术来提高数据搜集的质量,也没有人提到如何回应填答者、受暴者或施暴者需求等伦理事项。

迷恋随机抽样、轻视便利抽样的倾向明显。在表一的8项调查中,仅有4项可称得上是随机抽样,但几乎所有的作者都声称自己的抽样是随机的。其实,提高研究质量,一方面可以从提高样本的代表性人手,另一方面可以从提高研究手段的质量人手。所以在美国的家暴研究中,鉴于许多研究人员都无法调动开展全国性随机调查所需资源这一事实,便利抽样的使用远较随机抽样普遍,他们,她们努力通过提高量表的信度效度、完善整个问卷的理论框架、改善现场调查技术、对统计分析精益求精等方式来提高家暴研究的质量。

调查的“客观”“工具”与干预行动。传统的社会调查一向主张客观中立,并且社会学性质的传统调查也往往强调描述、解释,而非行动干预,从而会出现将受调查者当作工具的倾向,这些在当代学术反思中都受到质疑。因此笔者理解且赞同表一中的第1、5项调查将客观调查与行动干预结合在一起,但从调查的准确性来看,似乎应该设置对照组或进行基线、终线调查,才能准确说明所测量的到底是行动干预之前还是之后的暴力情况,但这两项研究都没有如此。一点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