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春秋娱乐范文

春秋娱乐精选(九篇)

春秋娱乐

第1篇:春秋娱乐范文

无独有偶,某台即将推出一档大型综艺节目,前不久节目负责人在向笔者描述栏目定位时慎之又慎,生怕一不小心跟娱乐沾了边,用他的话说因为不知道“限娱令”什么时候,也不知道会如何限,所以比较“忐忑”。

这就是电视娱乐现在的生态圈。既跃跃欲试,又十分敏感,低调前行。

《天天向上》欧弟被消失之前,浙江卫视《非同凡响》、东方卫视《舞林大会》公布的拟邀请港台明星都没有如期出现。三天之后,9月12日电视中秋档,各卫视都走起了本土路线。而往年此时,会邀请到哪些明星,尤其是港台明星、海外明星都是它们的杀手锏。

中秋之夜打开电视机:湖南卫视“让月儿飞”人气“快男”撑场面;东方卫视“月圆东方夜”“达人”继续发光发热;北京卫视“中秋月亮歌会”一个主舞台三个直播点,在浓郁的京城夜景中“卢沟晓月,乐动中秋”;安徽卫视“豫约十年”卖点是脱胎于湖南卫视的“超女”“快女”“快男”,以及《新水浒传》《新还珠格格》的演员;天津卫视演绎“王者归来”,赵忠祥等春晚熟面孔悉数登场,不过此次赵老师不再走“疯狂婚纱”路线,重拾端庄沉稳的“央视范儿”;黑龙江卫视把中秋晚会现场搬到了本山传媒总部,与在辽宁本溪就读的玉树灾区学生共度佳节,既温暖又安全⋯⋯

与省级卫视“夹缝中求生存”形成反差的是,央视今年的中秋晚会大打明星牌,港台明星占到约三分之一。此前,有媒体曾爆料说“限娱令”不限央视,对此央视某负责人向笔者澄清,他们一直严格遵守国家广电总局的报批手续,且在“限娱令”面前,央视与卫视一视同仁。

有关“限娱令”的最早传言在今年7月,国家广电总局召开了“关于防止部分广播电视节目过度娱乐化座谈会”,之后有关“在17:00至22:00间,卫视频道娱乐节目每周播出不得超过三次”等各种说法在业内疯传。

娱乐节目雷同严重,娱乐方式无奇不有,节目质量参差不齐,主管部门下决心整治在情理之中。“邀请港台嘉宾需严格报批”的传言无疑会让很多节目望而止步。当然,这对于内地的大小明星、对于更多缺少王牌栏目的卫视频道而言,“限娱令”多少是个利好消息。但是,不要忘了,电视没了,还有网络,政策庇佑只是权宜之计,强者自强,直面竞争才会真正成长。

第2篇:春秋娱乐范文

公共艺术是一个城市成熟发展的标志,一个城市的建设不能缺少公共艺术的规划,公共艺术体现了城市的地域身份特征和文化价值观。它是城市身份的标识,在提高城市性格品位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能够唤起人们对该城市历史及相关问题的思考,表现城市的价值。城市雕塑和建筑是公共艺术的表现形式之一。

二、常州市地域文化和公共艺术浅析

(一)新北区恐龙园主题乐园,常州没有恐龙,却打造出恐龙的文化常州中华恐龙园创立于2000年,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是一家融展示、科普、娱乐、休闲及参与性表演于一体的恐龙主题综合性主题游乐园,位于常州新北区。恐龙园的标志性建筑物是中华恐龙馆,馆体外形充分运用仿生建筑手法,远远望去仿佛三条恐龙高昂着龙头在窃窃私语,丰态巨硕的恐龙躯体呈现出大写意的造型,勾勒出恐龙馆的博览、娱乐及科普空间,全馆总面积20000平方米以上,龙首最高处达71米,馆体穹顶最高处达36米。近年来,恐龙园不断打造出新的恐龙主题、造型,这些主题雕塑为恐龙园的品牌形象推广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一提到常州,人们就会联想到中华恐龙园,这些恐龙的公共艺术文化提高了常州城市的知名度,提升了城市品牌。

(二)新北区常州大剧院、奥体中心等建筑群的建造,为城市注入新的活力常州大剧院和奥体中心体育馆坐落于新北区新市政府广场,成为常州标志性建筑。剧院设计以“跳动的音符”和“流动的乐章”为主题,通过透明、流畅的线条,融汇了东西方的文化韵味,是常州地区最大的体育健身、运动休闲、文化娱乐活动基地。奥体中心的造型似一朵在水中含苞待放的广玉兰,总设计师黎佗芬的灵感来源于广玉兰花卉形象,常州是江南水乡,广玉兰是常州的形象,是设计师的美好寓意及诗意表达。体育馆顶棚设计采用了三瓣“广玉兰花”花瓣的造型。

(三)武进区淹城春秋乐园主题公共艺术常州武进淹城春秋乐园,全球首家春秋文化主题梦幻乐园,2010年5月1日开放。总投资10亿元,取材于春秋时期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以情景体验,设置春秋文化意境下的静态观赏型项目、互动演艺性项目和体验游乐式项目相结合。春秋乐园分为五大功能区,分别是入口服务区、诸子百家园、春秋文化演艺区、春秋主题体验区以及春秋民俗文化区。

(四)常州其它公共艺术雕塑近年来,常州的公共艺术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城市的魅力,涌现出一批令人赏心悦目的公共艺术作品,这些作品无论从题材的选择和主题的提炼方面都独具匠心,每个作品既独立又统一,能与周边环境及文化历史紧密相连。使得作品主题与城市精神和谐统一。

三、展望与思考

(一)公共艺术提高城市品位必须建立在如下基础上公共艺术与城市公共空间环境的适应性是衡量公共艺术价值的尺度,文化起到重要。公共艺术只有在与之相适应的空间环境中才能体现公共艺术的价值,不少城市现在都在兴建公共艺术,但如果忽略相应的空间环境,忽略城市的文化,就会本末倒置,产生一批与文化环境极不协调的垃圾,前些年全国不少城市为了打造形象,产生出一些与城市不协调的雕塑艺术,反而影响了城市的形象。

(二)政府在设计规划起到的作用意义远大,本土市民积极参与公共艺术。城市公共艺术起着教育感化公众,熏陶公众的义务,传递着鲜明的社会性和人文气息。传承着对城市的文化艺术历史的弘扬作用,当地政府在这点上要能够用高瞻远瞩的眼光,系统的整体观,综合各方智慧进行空间艺术的规划,尊重市民,取信于社会大众,民众参与公共艺术的设置过程,比如讲座、讨论会、公开展示会、地方文化认知与取向问卷等,多方因素才能打造出一个城市真正的品牌形象。

四、总结

第3篇:春秋娱乐范文

关键词:常州;春秋淹城;SWOT分析;营销建议

中图分类号:F29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03-0065-02

一、我国主题公园的发展现状

中国的主题公园起步较晚,但是发展速度非常快。据不完全统计,从1990年到现在中国的主题公园已经有2 500家。但是,在早期的一些主题公园取得成功后,全国各地纷纷出现了主题公园,许多主题公园还没有充分学习到其真正含义就仓促开业,以至于主题重复,内容单一,建设粗糙,加上游客的审美能力提高,兴趣感降低,对主题公园的热情减退,导致全国有90%的主题公园处于亏损状态,只有10%的主题公园处于盈利状态。

二、春秋淹城的发展现状

(一)景区概况

常州春秋淹城乐园位于常州市武进区,是我国目前西周到春秋时期保留下来的最古老的城区,这是世界上仅有的“三城三河”形制的古城。目前为止,已有将近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淹城被里外三道河流环围,现已以淹城古遗址为核心建成中国春秋淹城旅游区,以情景体验的形式,设立了春秋文化意境下的静态观赏型项目、互动演艺性项目和体验游乐式项目相结合的大型主题梦幻乐园。整个园区分为五大功能区,分别是入口服务区、诸子百家园、春秋文化演艺区、春秋主题体验区以及春秋民俗文化区。

(二)景区特色及优势

中国筑城史上的奇迹。景区核心部分春秋淹城遗址占地1 000亩,考古确认为春秋时期所筑,其保存完好的“三城三河”,是我国古代春秋时期至今保存最完整、最古老的城池遗址,它独特的建筑形制在国内乃至世界堪称筑城之最。

“娱乐为先,科技为翼,文化为根”的思路。娱乐,就是让每个游客感受到“春秋也疯狂”,在愉快刺激的游玩中感受春秋,走进春秋;科技,就是利用高科技让游客体验穿越的感觉,让自己置身于春去时期。而所有的这一切,都要以春秋文化底蕴作支撑,游客进入景区,就好像完成了一次春秋文化的“探秘”过程。

文化是春秋淹城最大的优势。相比于其他主题乐园,春秋淹城的游乐设备不是最好玩的,但是游乐设备最容易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淘汰,但文化的力量却最持久、最永恒。春秋淹城景区会从源源不断的春秋文化中不断汲取养分,通过科技和创新让其大放光芒。

三、春秋淹城SWOT分析

通过对常州春秋淹城进行SWOT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见下页表):

第一,淹城发展有很大的潜质,长江三角洲不仅经济发达,游客品位高,文化旅游资源也十分丰富;而常州的地理位置、交通环境、客源市场和社会经济条件不断优化,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有利于旅游业的发展。

第二,从客源分布来看主要客源地以常州本地以及周边城市为主,国内远程市场占有率过低。游客的重游率也较低。

第三,最大的问题来自于周边的主题公园类景区分布过密。仅就常州一座城市就有中华恐龙园、嬉戏谷以及淹城春秋乐园三座主题景区,加上同处华东地区的苏州乐园、杭州方特世界、上海迪斯尼乐园等等,这种厮杀不可谓不激烈。如果做不出自己的特色那就只能步入平淡。

四、基于春秋淹城SWOT分析后的建议

(一)主题要有独特性

春秋淹城与普通公园的主要区别,就是每一个主题都拥有一个很强烈的主题特色,而春秋淹城是以春秋文化为主体,大大吸引了游客,公园里的景观以及游乐设施都配合这个主题。但是春秋淹城的设施更新缓慢,内容重复单一,很难提高顾客的重游率,所以应该及时更新设施设备,保证游客来过之后还会再来。

(二)营销要有文化性

提起春秋淹城,人们肯定奔向春秋乐园,通过实地考察,在乐园游玩的客人十分多,但在淹城遗址的人却是寥寥无几。春秋淹城在营销方案的时候一定要贯彻春秋文化的思想。现如今的春秋淹城越来越乐园化,淹城的初衷并不是这样,所以应该多多宣传淹城文化,让文化贯彻内心。

(三)门票政策要有可行性

春秋淹城门票价格一升再升,让游客直呼受不了,虽然常州恐龙园的门票价格也十分高,但是春秋淹城要想在这其中脱颖而出,门票一定要有优势,而不是其他主题公园价格升高,淹城也随之升高,要有自己的想法。

(四)要配合常州市的整体旅游发展规划,尽可能融入华东旅游线

华东旅游线是一条开发较为成熟的线路,以江苏省会南京为起点至上海为终点,涵盖了南京、无锡、苏州、杭州、上海等华东区域极具代表性的城市和旅游景区,客源市场以远程游客为主。如果能够融入这条线路,那么将极大地拓宽市场。

五、结语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和旅游业的兴旺,主题公园发展必然会越来越好。但如何在“主题”中生存发展,是旅游业必须时时思索的问题,要生存,就必须保持独特的产品特色,才能有生存空间。像迪斯尼乐园,是每个人梦寐以求的天堂,它已经映在了人们的脑海里,提起这个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总之,只有在追求差异化的前提下推陈出新,才能带活、带旺整个行业。只有让游客“乐”中有所得,才能带来主题公园真正的兴旺与发展。春秋淹城只要能够坚持的保持春秋文化与现代产业的结合,努力让春秋文化融入游客的内心,最终在旅游业会占有一席之地,让春秋文化走向现代走向未来。

参考文献:

[1] 姚宝刚.旅游景点景区管理[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9.

第4篇:春秋娱乐范文

关键词:捺钵;渔猎;习俗

中图分类号:K2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0-0208-02

辽代契丹族的捺钵制度是根植于游牧民族传统的生产、生活习俗之中的。《辽史・营卫志》载“辽国尽有大漠,浸包长城之境,因宜为治,秋冬违寒,春夏避暑,随水草就畋渔,岁以为常,四时各有行在之所,谓之捺钵。”又载:契丹民族“……有事则以攻占为务,闲暇则以畋渔为生”。从而揭示出捺钵制度的本质和精髓一即渔猎、畜牧等生产活动既是捺钵制度赖以存在的基础,又是其生生不息、往复进行的载体,正如同中原汉族农耕文化一年四季依照时令春播、夏锄、秋收、冬藏一样,捺钵制度其实也就是契丹游牧民族自己的四时生产、生活方式。

一、捺钵制度与契丹民族的渔猎习俗

渔猎是契丹族的一项古老的民族传统习俗,契丹民族所居之辽河流域,具有与蒙古高原明显不同的地理环境,因此也催生出与塞北游牧民族纯畜牧生产颇为不同的渔猎经济,虽然在辽朝中期以后,农牧业经济占据了主要地位,但渔猎活动仍作为一种习俗加以传承,以此为基础并最终形成了具有契丹地域和民族特色的捺钵制度。

辽代统治者为了便利捺钵期间大规模的渔猎活动,对渔猎活动的准备及具体过程都设置了一些专门机构和人员。比较有名的就是鹰坊一负责管理、饲养和训练鹰鹘(海东青)的机构。鹰坊内设专职官员鹰坊使,以典其事。除鹰坊外,辽朝政府还设有“监鸟兽详稳司”机构,辽代还于各“围场”设专职官员,负责“围场”事务。

辽代四时捺钵时间的形成是与北方气候及动植物生长繁育习性相适应的。如春捺钵时间大体为冬末春初,正值北方天气寒冷、江河冻结的时候进行“凿冰钩渔”活动。而秋捺钵选择在秋季入山射猎,即因为秋高气爽的时节,鸟兽膘肥肉厚,皮韧毛丰,猎物最具经济价值。辽代捺钵之地是作为辽朝皇帝的专用地区而存在的。如果没有皇帝的许可,即便是朝廷命官也是不允许在其中射猎的。如天祚帝时,“行军将军耶律涅里有禁地射猎之罪,皆弃市。”①《辽史》卷28《天祚帝二》由此可见对围场封禁之严。

辽代捺钵制度中的渔猎活动在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运作形式和方法,对后世影响很大。其具体的渔猎形式主要有围猎和游猎两种。围猎是一种在朝廷组织下的大规模的射猎活动,如《辽史》所载辽朝皇帝春捺钵捕天鹅,就是一种围猎形式。北宋苏颂使辽期间,对契丹人围猎场景曾有过相关记载:“北人(契丹人)以百骑飞放谓之罗草……常以千人以上为大围,则所获甚多,其乐无涯也。”②《魏公集》卷13《使辽诗注》游猎相比较而言规模较小,形式也较为随意。在辽代传世的绘画及辽墓出土的壁画上绘有很多辽代契丹人游猎场景画面。

辽代契丹人根据长期的渔猎经验,创造了很多极富古代北方民族特色的渔猎方法,如“鹰捕天鹅法”还有一些长期流传,沿用至今。如“凿冰钩渔法”“撒盐哨鹿法”等等。“鹰捕天鹅法”因与辽亡相关而为后世所熟知。即以海东青(鹰)在空中猎杀天鹅的方法。而“凿冰钩渔法”“生活在黑龙江流域的老百姓至今还在使用这一方法在冬季垂钓。“撒盐哨鹿法,也为辽人所常用。这种猎鹿方法一直流传到近现代,我国东北鄂伦春族人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前仍在使用这一方法进行捕鹿。

二、捺钵制度与契丹民族的畜牧习俗

《辽史・营卫志》载:“契丹之处,草居野次,靡有定所,岁时畋牧平莽间。”“生生以资,仰给畜牧。”辽初,畜牧业是契丹人的核心产业之一,与渔猎业并驾齐驱,在建立国家之后,辽朝皇帝依旧过着“马逐水草,人仰湮酪”的生活。大量的畜群既是皇室财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支撑辽代四时捺钵制度正常运作的经济基础。在长时期的畜牧生产实践中,契丹人逐渐形成了极富民族与地域特色的畜牧生产习俗。

首先,为了保证国家正常运转对畜牧品的需求,辽朝政府选择最好的草场建立国有牧场,由政府设官统一管理,史称“群牧”。辽太宗时,群牧制度趋于完善,从中央到地方,建立起一套职能比较完善的群牧管理机构,负责管理隶属于中央和地方的各级官营牧场。契丹的群牧牧场散布于辽国各地。但以西及西北草原地带为多,如“西路群牧”“北陉群牧”“漠北群牧等等,都散布在西北一带。此外,在南部与中原接壤的丘陵群山中,也有契丹人的官营牧场。

其次,辽代契丹人在长期的畜牧生产过程中,积累和总结了丰富的生产经验,形成了独特的牧养方法,如他们可以根据头年冬季降雪量的大小,进而推测第二年畜产的丰歉。在长期的放牧实践中,契丹人对羊马的生活习性有了深刻的认识,苏颂使辽曾亲眼看到契丹人放牧的方式“契丹马群,动以千数每群牧者,才二三人而已。纵其逐水草,不复羁绊,彼彦云:‘一份喂,十分骑’”。①《魏公集》卷13《使辽诗注》此外,在有些地方还实行定期放牧、定期收回的牧养法,开人工饲养之先河。正因为采用较为合理的畜牧方法,因此畜牧业的发展是非常快的。正如史载记述的那样:“自太祖及兴宗,垂二百年,群牧之盛如一日”②《辽史》卷60《食货志》辽代畜牧业的繁荣,对辽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都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三、与捺钵制度有关的契丹民族特有的娱乐习俗

娱乐休闲无论对个人还是对民族而言都是一项有意义的活动。在生产、生活之余进行彼此之间的交流,陶冶人们的情操,从而促进整个民族的健康发展。不同的民族由于所处的时代背景的不同,地理环境的差异,因而造成各民族在娱乐习俗方面既有继承和传袭,又大相径庭、千差万别。其中,辽朝位处我国古代游牧民族承上启下的地位,又由于其捺钵制度在辽朝政治生活中所处的核心地位,因而对辽代社会文化与娱乐习俗也有很深的影响。

契丹人在捺钵期间渔猎活动后,往往有猎后大规模的宴饮活动。契丹人猎后欢饮,在传世辽画及出土辽墓壁画中多有形象描绘。如契丹著名风俗画《卓歇图》所画契丹人在狩猎归来的宴饮娱乐场景。至于皇帝渔猎归来后的宴饮歌舞活动的场面更为宏大,也更加制度化。如辽朝皇帝每年在捕得第一只天鹅后,要举行盛大的:“头鹅宴”,以天鹅为中心,举行隆重的祭拜仪式,并进行歌舞娱乐活动。《契丹国志》载,在春捺钵期间辽朝皇帝猎捕天鹅:“每初获,即拔毛插之,以鼓为坐,遂纵饮,最以此为乐。”《辽史・营卫志》亦载:“皇帝得头鹅荐庙,群臣各献酒果,举乐,更相酬酢致语。皆插鹅毛于首以为乐,赐从人酒,遍散其毛。”

如在春捺钵期间钓得第一条牛头鱼,也要举行“头鱼宴”。《辽史・国语解》载:“头鱼宴,上岁时钓鱼,得头鱼,则置酒张宴,与头鹅宴同。”契丹民族宴饮活动的最大特点是“宴乐一体”,即“音乐”与“酒宴”联系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音乐文化习俗和酒文化习俗的交叉重叠。春捺钵宴会上演奏“国乐”,国乐是由契丹族传统的原始音乐发展而形成的一种音乐。另外,宴会上的客人往往也要即兴起舞,连皇帝本人有时也会即兴弹奏乐器舞蹈。由于春捺钵期间,辽朝皇帝召见女真各族首领,所以往往借此考察女真首领的忠诚,史载:“天庆二年(1112)二月丁酉,天作皇帝“如春州,幸混同江钓鱼。界外生女直酋长,在千里之外者,以故事皆来朝。适遇‘头鱼宴’。酒半酣,上临轩,命诸酋次第起舞,独阿骨打辞以不能。”③《辽史》卷27《天祚帝一》。契丹皇帝强令被宴者起舞,遭到阿骨打的断然拒绝,由此挑起了女真灭辽战争。

四、捺钵制度与契丹民族的习俗

是民族文化的重要部分,虽然习俗大多荒诞不经,但作为民族认同的标志,是人们维系民族存在的精神纽带,因此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由于在各个民族的历史发展中所具有的普遍意义,因而各民族的原始宗教从内容到形式有相似的一面,又有特殊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的差异性。辽代契丹人作为东北渔猎民族之一,在承袭了先代匈奴、鲜卑游牧民族生活传统的基础上,所创造出的四时捺钵习俗文化是契丹习俗文化的根基,因而其习俗也就自然有着和中原文明不同的一面。

契丹民族的原始宗教观念把山看作是本民族的发祥地,也是死后灵魂的归宿地,主宰着契丹人生前的幸福及死后的命运。因此,山在契丹民族的心目中具有崇高的地位。这其中又以木叶山及黑山最受尊崇,木叶山所处的地理位置经过学界的多方考证,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在潢河和土河的交汇处附近。而这一带,正是辽朝皇帝冬捺钵地广平淀所在之处,契丹人所祭之黑山,史载,黑山在“庆州北三十里……每岁来幸,射虎障鹰”。“穷冬盛夏,不废驰骋……京东北有山日黑山日赤山日太保山,山水秀觉,麋鹿成群,四时游猎不离此山。黑山即今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境内的赛汗山。是大兴安岭西部的最高峰,雄伟壮阔,森林茂密,野兽众多。契丹人秋捺钵之地多选在此。辽代秋冬捺钵之地即在二山附近。与二山在契丹人心中的神圣地位有重要关系。由契丹人祭祀木叶山及黑山所形成的祭山习俗,也就被赋予浓厚的契丹民族色彩。

第5篇:春秋娱乐范文

博弈是最具中国特色的娱乐活动,人们在小小的棋盘上论天下兵道,乐此不疲。六博也叫“陆博”, 盛行于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因对弈双方各有枭、卢、雉、犊、塞(两枚)六枚棋子而得名,以杀枭为胜。除了六博,我国古代盛行的棋类游戏还有源于西域、流行于三国至宋元年间的双陆,以及至今仍受人们喜爱的围棋和象棋等。

体育竞技:运动带来的快乐

牵钩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有一种相互对拉的游戏叫“牵钩”,最早作为军事训练项目出现,后来演变为娱乐游戏在民间广为流行。唐代,牵钩改称为“拔河”,并沿用至今。据记载,唐中宗、唐玄宗曾多次主持拔河比赛,其中有一次参加的人数竟达千余人,还特地邀请了各国使节前来观看。

蹴鞠

蹴鞠就是我们今天的足球,“蹴”即用脚踢,“鞠”即皮制的球,又称“毛丸”。据记载,齐国时蹴鞠就在民间广为盛行。汉朝人把蹴鞠视为治国习武之道,其不仅在军队中广泛开展,而且在宫廷贵族中也极为流行,宠臣董贤家中就有会踢球的鞠客。当时还出现了研究这项运动的专著《蹴鞠二十五篇》,这是世界上第一部体育专业书籍。

角抵

角抵是古代的一种竞技类活动,其起源可追溯到上古时代。秦汉时,角抵作为一种游戏非常盛行。晋代角抵出现了另一个名称――“相扑”。到了唐代,其特点还是赛力性竞技,且多在军中进行。北宋时,都城开封每年都会举行相扑比赛,成为一种流行的娱乐表演节目,当时甚至还出现了女子相扑。

宴饮娱乐:于高雅中见才情

投壶

古代的士大夫们必须会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其中射箭是必备的技能。宴饮时,这些高雅人士要表演自己的才华,由于射箭太麻烦,就转变为投壶,并逐渐形成一种风俗。秦汉之后,雅歌投壶成为高雅人士宴饮时必玩的娱乐项目。

射覆

“射”为猜,“覆”为盖,“射覆”即猜盖着的东西。游戏时,覆者用盘盂之类的器皿覆盖某一东西,让射者来猜。这种游戏只有饱读诗书才能玩,足见其风格高雅。

乐舞百戏:消遣娱乐看热闹

在古代,欣赏乐舞百戏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一项重要的娱乐活动。戏曲起源于上古时期的傩戏,元展到成熟阶段。到了清代,地方戏曲迅速崛起,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是京剧。而杂技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汉代称为“百戏”,隋唐时叫“散乐”,唐宋以后为了^别于其他歌舞杂剧才称为“杂技”,当时还出现了许多技艺高超且美艳动人的女杂技艺人。

益智玩具:动手动脑高智商

华荣道

华容道是我国古老的民间益智玩具,以变化多端、百玩不厌的特点与魔方、独立钻石棋一起被国外智力专家称为“智力游戏界的三个不可思议”。华容道的棋盘上共有十个大小不一样的棋子,棋盘下方仅有两个小方格空着,玩法就是通过两个空格移动棋子,用最少的步数把曹操移出华容道。

九连环

九连环是一种流传至今的智力玩具,以金属丝制成九个圆环,将圆环套装在横板或各式框架上,并贯以环柄。把玩时,按照一定的程序反复操作,可使九个圆环分别解开或合二为一。

鲁班锁

相传在春秋时期,鲁国著名工匠鲁班为了测试儿子是否聪明,就用六根木条制作了一个可拼可拆的玩具,儿子鼓捣了一夜终于将其拆开,这种玩具被后人称为“鲁班锁”。据说诸葛亮根据鲁班的发明,结合八卦玄学的原理,做成了类似的玩具孔明锁。鲁班锁和孔明锁全靠木条巧妙地相互支撑,看似简单,实际上蕴含着无穷的智慧。

七巧板

第6篇:春秋娱乐范文

一川毓秀碧波翠,灵金业绩化诗香。横批:金城灵宝。

夜幕降临的时候,当你看到这副对联时,你已经置身于我的家乡--金水湖畔。

金水湖景观由三部分组成:东边为弘农春秋园.西边为金水公园.中间由金水湖相连.下面由我带着你逛逛吧!

弘农春秋园

原始石头上镌刻着"弘农春秋'四个大字,周围的松柏用龙的造型将其围绕着,幽长的碎石小道 伴随着用灯光打扮的花木,如黑暗中的星星点灯,将游人的思绪一步步带入远古时代.每当发展到一个阶段,都有一个较大的广场,广场上设计着每个时代的标志,随后几条小路又将人们引入下一个阶段.越往里走,熟悉的历史画面一一呈现在人们的眼前,当你穿越了几个历史的时代后,眼前豁然一亮,前面一个巨大的车轮镌刻着家乡灵宝从远古到现代的不同称谓,无声的向人们诉说着家乡的沧桑.

弘农春秋园,怎一个"幽'字能描述?

金水公园

穿过思平大桥到西边的金水公园拾阶而下,现代的娱乐设施尽收眼底.碰碰车、 过山车、赛车.一映具全,这里是儿童的乐园;嬉笑声 、打闹声,不绝于耳.穿过娱乐设施.一座大山耸立在眼前,山顶上一座佛塔在灯光的打扮下,如佛祖一样俯望着众生.山上的花木经过灯光打扮下异彩纷呈、 五颜六色.花儿们像一个个顽皮的小孩变换着不同的面孔也加入到了孩子们的活动中去.

金水公园,怎一个"闹'字能概括得了?

金水湖

坐上游艇,荡漾在金水湖上,光电技术的大规模运用,使宁静的湖水尽显波涛,岸上的美景倒映在水中,可望而不可及,一种人在画中游的感觉犹然而生.

金水湖,怎一个"雅"字能够形容?

第7篇:春秋娱乐范文

关键词:红楼梦;体育文化;启示;

1.前言

《红楼梦》是清代曹雪芹先生以毕生精力所作,是中国小说史上最璀璨的一颗明珠,作为清朝风俗的百科全书,作品对当时社会的各个方面都有所涉及。体育作为人类社会历史的一种特殊社会现象也被提及多次。其作品中描写了大量的休闲体育活动,如放风筝、下围棋,踢球、钓鱼等,既满足了故事情节的需要,又揭示了一个时代的社会体育文化特征。

2、《红楼梦》中休闲体育文化活动探析

2.1 寄托理想放晦气——放风筝

第七十四回:宝玉打发小丫头去取大鱼风筝,小丫头回说:“晴雯姑娘昨日放走了”,宝玉道:“我还没放一遭儿呢!”探春笑道:“横竖是给你放晦气罢了!”黛玉的风筝放上了天众人都说:“林姑娘的病根儿都放了去了,咱们大家都放了罢。”《红楼梦》中说放风筝可以“放晦气”、“放走病根儿”,虽然是人们寄托的美好愿望,但也不无道理。从现代休闲健身角度理解,放风筝的确是一种有益身心健康的体育活动。因为风筝都是在宽阔野外进行的,露天充足的阳光,清新的空气,自然景色优美。一方面可提高神经系统的和各器官的功能水平,以达到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进而提高人体的适应能力。另一方面,由于放风筝活动本身具有游戏艺术欣赏的特点,对丰富文化生活都具有积极的作用。红楼梦里多处写到放风筝场景,既丰富了情节,也增加了人物的生活乐趣,同时也反映出放风筝活动在清代社会中是较为普遍的一种休闲娱乐方式。

2.2 生命哲学人人爱——下围棋

《红楼梦》中有二十多处写到围棋,是全书中描写次数最多的休闲体育项目。中国古代四大艺术——琴棋书画,其中之棋,就是围棋。其深深地扎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且广泛地流传,为人们所喜爱。到了清代,“诸子争雄竞霸,累局不音千盘。”尤其是康乾盛世时期的,出现了围棋“四大家”,并列于棋坛之巅。而这一时期正是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生活的年代,他对围棋的多次描写也就不足为奇了。小说中,几乎所有的人物都会下围棋,上至贾母,下至小厮。如《红楼梦》第九十二回中写贾政与客人詹光下大棋,并且棋艺高超,闲闷时经常请客吃酒下棋,以打发无聊的时光。在他同詹光的对弈中,从前是对下,詹光输。如今让他两个子,他又输了,时常还要悔几着,不叫他悔他就急了。表面看来是写詹光,实际上是衬托贾政的高超棋艺。从古至今,围棋都是代表一种生命哲学,闲暇之时通过下棋可以娱乐消遣,陶冶情操,用一颗平常心来享受过程带来的快乐。 2.3 封建专制毁足球——踢球

踢球,在我国古代称为“蹴鞠”。鞠是用皮做成,中间塞以毛发,成为圆球,用脚踢以为戏乐。最早记载了蹴鞠活动的书是《战国策》。在汉代成为军事训练的一种手段,足球由娱乐活动变成为军事训练方法。至宋代从王室到民间都很盛行,如北宋时期的高球,由于球技高超而官运亨通。到了明清时期,封建专制越加强烈,统治者实行弱民政策,禁止人民练武和练身活动。尤其到了清代,有关史籍上对足球活动的记载,寥寥无几。像《红楼梦》这样一部清朝封建社会的百科大全,也只有一次提到踢球,而且也只有一句即“可巧门上小厮,在甫路底下踢球。”况且这还是对城里孩子踢球的描写,更何况是乡下的孩子?蹴鞠的败落在此可见一斑。通过和红楼梦里其他休闲娱乐项目相比可知,蹴鞠具有对抗性强,身体竞争激烈的特点。这与我国传统的“和”文化及明清时期政府实行的弱民政策有很大关系。

2.4 老少皆宜精神足——钓鱼

钓鱼活动,在我国有着极其悠久的历史。西周时期的姜子牙就有在渭水边垂钓,最终被周文王求得的典故。钓鱼本身就是一种单纯的娱乐活动,但在文人墨客的眼里,它的价值除了娱乐,也是一种人生追求,即寻求自己的精神家园和理想栖息地。《红楼梦》第八十一回“占旺相四美钓游鱼”中,描写了李绮、探春等人在藕香榭钓鱼,作者详细描写了他们的钓鱼过程。由此可见,从古至今,无论是文人墨客还是平常百姓都热爱垂钓。一方面,从健身娱乐角度看,钓鱼活动的特点是陶冶情操,不费体力,锻炼人们的耐性,是老少皆宜的休闲健身活动之一。另一方面,钓鱼者通过不断的观察水面情况,调整鱼竿,这样也促进了大脑的思维,增强了记忆力。

2.5强身健体释闺闷——荡秋千

秋千是我国一种古老的民族体育休闲活动项目。汉武帝时宫中盛行荡秋千,以取“千秋”之意。荡秋千既可“摆疥”(医治疾病),又可以“释闺闷”。杜甫有诗云:“十年毗鞠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秋千的流行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出了中国古代女性的一种悲哀。因为一方面根据封建礼教的禁锢,后宫女子及富贵人家的女子是不能轻易出门的。她们长期被拘束在后宫或闺阁之中,因此,渴望有一种能排遣她们心中郁闷的运动,而荡千秋时的热闹、刺激和放松恰好满足了他们的这种需要。另一方面,女性天生的柔美又给荡秋千带来了特有的美感,如通过秋千来回摆动,悬在空中的人也锻炼了胆识。《红楼梦》中的第63回,宝玉的生日,宁国府的尤氏带着佩凤、偕鸳二妾过来游玩,二妾原是“娇憨女子”见了秋千也要打。宝玉对他们说:“你们两个上,让我送。”吓得两个人都慌了,不敢荡得太高。作者借佩凤来写大观园中的秋千,虽然写的是她们在荡秋千,但从字里行间中也可看出,平日里大观园中荡秋千是常有的事。

3.结语

在清代社会的大百科全书《红楼梦》中,曹公将古代休闲健身方法融于作品的人物活动中,即丰富了作品的故事情节,也揭示了我国古代人民健身休闲的体育运动,为后人研究红楼梦的养生方法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同时也丰富了现代休闲健身理论,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第8篇:春秋娱乐范文

一扫梧桐蝶漫天,

二扫红枫寂寥闲。

三扫秋风心气爽,

今朝更胜春日间。

这是一个最美丽的日子,天很高,空气很清新,到处是金黄色的,闪亮着,连心情都不自觉得好了起来。摆脱了夏日的暑气,看着四处飞散的叶蝶,感悟着人生的哲理,一切都显得宁静又自然。像是迎来了生命的最辉煌与最灿烂。

歪歪献丑,做上一首《扫秋》,以供大家娱乐。比起歪歪的诗,我们CKS的朋友们做的关于秋天的诗词更是胜上一筹。在这次慕容花雪举办的《伤感清秋》活动中,我看到了许许多多精彩非凡的诗歌,或琅琅上口,或文采飞扬,或意境深远,或引人深思。

那么精彩的作品,我们又怎能错过,那么精彩的诗歌,我们又怎能不将他们一一吟唱。

那些写着秋日情思的语句,带我们进入到一个美奂美仑的世界中,让我们感受着秋天的魅力,感受着秋天带给我们的无尽灵感。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第9篇:春秋娱乐范文

其实,清明不仅是一个节日,还是一个节气。“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24节气歌中的“清”便是指清明。24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唯有清明。

清明节气的来历

作为节气。“清明”这个清新脱俗的名称从何而来呢?《历书》记载:“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前后气候温润,春光明媚,草木萌发,南方雾气减少。北方风沙消失,天空清澈明朗,万物欣欣向荣。一扫冬季萧瑟灰暗的景象。所以称作“清明”。

清明与农事

每年阳历的4月4日至6日都可能是清明,2015年的清明就是阳历的4月5日。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5度的位置。

清明位于春分后15天左右,清明过后。气温升高,雨量增多,白昼时间逐渐加长。黑夜时间逐渐缩短,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田莫迟延”的农谚。可见。清明也是反映植物生长与气候关系的一个重要农事节令。

清明与习俗

清明时节,春意盎然。溪畔春草的萌芽。河边柳枝的抽绿。园里红杏的初绽。筑巢燕子的呢喃。翻泥昆虫的鸣叫。都召唤着人们投入大自然的怀抱。踏青郊游遂成为清明节的重要习俗。所以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这个时节里,人们纷纷走出户外,融入大自然,在和煦的阳光和春风里聆听着春天的声音。在复苏万物的怀抱中享受着春天的气息。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踏青时。人们往往还进行其他娱乐活动。放风筝就是其中颇受欢迎的一项。风筝最初不叫风筝。而叫风鸢,是军事上传递消息的一种工具,以后逐渐演化为娱乐玩具。风筝花样繁多,除蝴蝶、仙鹤、沙燕、蜈蚣、蜻蜓等动物造型之外,兼有各种人物造型。无不惟妙惟肖。奇巧百出。人们还给大风筝配上藤弓或装上葫芦哨。能在春风中发出嗡嗡响声。三五里远都能听到。

戴柳和插柳也是清明特有的风俗。于春风细雨中折一枝柳条。或编成草环戴在发间,或插在门前等待萌发成荫。柳树为春季应时佳木,“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在四野一片苍茫之际。它最先吐出新绿。“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树不仅易栽易活。而且有旺盛的生命力。因此在古人观念中,柳树是生命力的象征,具有神奇的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