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春秋阅读范文

春秋阅读精选(九篇)

春秋阅读

第1篇:春秋阅读范文

【摘 要】读与写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学习写作需要从书中获得丰富的知识和营养,因而要指导学生正确认识并处理好读与写的关系。读了还必须练,首先可从模仿入手,从仿辞、仿形过渡到仿神、仿意,并在模仿中求创新。

【关键词】阅读;学习;写作

要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我认为主要应靠向范文学习,向范文借鉴,从阅读中学习写作。这是古今中外初学写作者的不二法宝。因此,笔者就如何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学习写作的问题谈点粗浅的体会。

1. 正确认识并处理好读与写的关系 读和写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我们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要从书本中获得知识。写作是一种复杂的文字工作、精神劳动,更需要从书本中获得丰富的知识和营养。奥斯洛夫斯基在谈到他创作《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时说过,他如果没有系统地学习文学知识,是不可能写出那样的作品的。他还别提到在开始动手创作之前,用了八个月的时间,专心致志地读了《战争与和平》等世界名著。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看,读与写密不可分,读可促写,读是写的前提。读可以为写提供参考模式,读可以给写以更多的启发。笔者认为,能否正确认识并处理好读与写的关系,是能否有效地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重要方面。

2. 从课外阅读的引导入手 一谈到读,许多人往往只注重课内阅读。要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课外阅读却相当重要。古往今来,书浩如烟海,从何读起呢?要从阅读中学习写作,笔者认为首先要多读文学名著,不仅要读而且要反复地读;不仅要理解它,而且对有些名篇,精彩的段落应该能够背诵。可见,熟读、精读以至背诵对学习写作是非常重要的。除了多读名著外,还应该鼓励学生多读同时代人的作品,别是学生习作。如果说,读经典著作能提高写作能力的话,那么,多读当代人的作品以及学生习作,可以启发文思,提高写作的兴趣和勇气。

当然光要学生读是不够的,教师必须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在这方面笔者的做法有四:即“读一说一写一评”。(1)适当介绍一些课外名著给学生,引导学生去读,要求读后作些摘录。(2)让学生读后再组织学生说说某些作品中精彩感人的情节或片断。(3)让学生把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写出来,如写读后感,读书笔记之类。(四)在课堂,教师摘其优劣简评之,或让学生自己评议讨论。

3. 从对课内的美文华章的仿写开始 关于读书同写作的关系,前辈作家们都是极力提倡边读边写的。初学书法的人少不了临摹贴,初学写作的人也少不了模仿。模仿是初学写作者必不可少的步骤。如何进行模仿呢?笔者在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有三:

(1)仿辞、仿形。先是模仿简单的,如仿《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的句式作一段写景练习;仿“捕”片断去写捕野兔,捕山鸡等。再结合课内的阅读仿写一件事、一个人、一次活动等。

(2) 仿神、仿意。模仿,切忌亦步亦趋,跳不出范文、片断的框框。为此我们在教学中不光进行简单的仿辞、仿形训练,更重要的更多的要学生仿其神、仿其意,从仿某章节的措辞或语言风格,过渡到模仿全篇的构思立意;从仿范文的选材方式、结构形式,过渡到全文的表现手法。

(3)在模仿中创新。在阅读中学习写作,还要于把别人的好东西经过消化,变成自己的,并在作文中加以运用。我们提倡在阅读中学习写作,可从仿写开始,不是主张生搬硬套。有的同学片面地理解“模仿”,认为模仿就是照葫芦画瓢,所以,他不是认真学习写作,而是只求背几段范文,拼凑成文。模仿要在读懂值得模仿的他作,认清其超越自己的佳处,在领会其精神和风格上的基础上有选择地“拿来”这才是我们所提倡的模仿。

第2篇:春秋阅读范文

在高中的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作用。个性化阅读可以提高高中学生语文的阅读能力,教师在教学中也可以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高中语文 教学 个性化阅读

0.引言

高中语文教学对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以及综合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个性化的阅读促使学生获得更加深刻的阅读感悟,同时,文章的鉴赏能力以及阅读能力,也可以获得较大程度的提高,因此需要重视个性化阅读的意义与作用。

1.个性化阅读

1.1个性化阅读

阅读是对语言符号进行认知并且取得其意义的一个心理过程,是一个人获取知识的基本途径,也是人们智力提升的重要途径。个性化阅读强调个体以及心理倾向的不同,在阅读中需要依据学生的情感以及心智活动来理解与感知阅读材料的意义,使学生自主获取知识,提高人文素养,从而释放学生个性。

1.2个性化阅读教学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教学,主要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教师以及教学文本之间进行多重性的对话,进而在思想上、心灵上产生情感与认知的交流与互动的过程。由于学生的个性以及心理特征的不同,在阅读中产生的情感以及感知阅读的能力也是不同的。

2.培养学生个性化阅读的意义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个性化的阅读,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充分地调动学生利用各种生活体验和长期积累的知识,让学生结合语文教学材料,来获得自身对于阅读材料的独特的感知与体验。个性化阅读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与文章作者进行精神上的交流与对话,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能让学生在语文教学学习中更加积极主动。而组织相关的阅读活动,能调动语文教学的课堂氛围,促使学生对文章产生情感共鸣,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以及艺术修养,产生创造性的理解与感悟。

个性化阅读对于学生的个性的培养、阅读态度的培养、独特的阅读心理的培养,具有深远的意义,对于学生独到见解能力以及批判精神的培养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这种阅读能力的培养,来释放学生的天性,展示学生的个性。同时也要注意,要注重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阅读的效率。

3.培养学生个性化阅读的作用

3.1可以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在语文教学中,对于文章的阅读与理解,很多教师教育学生按照参考答案的思路走,参考答案即为标准答案,这种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培养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个性化阅读的培养,强调学生个性化的理解与感受,尤其是要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例如,在高中语文诗词讲解中,对于古人的诗词的学习与考察上,传统的阅读教学,需要的是让学生对于诗词的理解能够一致,与教材分析或者是文章解析的思路一致。如对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中“春花秋月”的理解是:李后主以前是位皇帝,现在是一名囚徒,所以看到这情景出于一种仇恨的心理希望“春花秋月”可以早早的结束。但是在个性化阅读中,学生对于这句诗词的理解却产生了质疑,如,有的学生说:“‘春花秋月’表达了李后主对于过往岁月的追思与怀念”;有的学生说:“是希望‘春花秋月’可以快快结束,以免勾起过往回忆,减少内心的痛苦”;还有的同学说:“这是李后主的一种内心感慨与无奈心理的表达”。这些说法和表达,正是个性化阅读启发学生的求异思维,激发了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培养了学生的个性创造能力。

3.2可以培养学生个性化阅读的自信心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除了彰显学生个性以及提高阅读能力外,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而个性化阅读对于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例如:在传统教学中,学生在课堂中主要是听讲与记录教学笔记,即使有个性化的理解也不敢表达出来。但是在个性化阅读教学中,比如:在讲解朱自清的《背影》一课时,教师不会马上表达自己的观点,会让学生对文章进行自主阅读,阅读的过程中,在文章中批注自己对文章内容、表达方式、语言特点以及精彩片段的理解与思考,并且在文章中标注自己的思考与分析过程。然后阅读完文章后,让学生自主表达对于《背影》在层次上、段落上、语句上以及情感上的理解,学生自由表达的过程,与教师之间平等对话,这个过程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

【结 语】

培养学生个性化阅读是高中语文教师的一种教学理念,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与辨证思维能力,也利于释放学生的个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参考文献】

第3篇:春秋阅读范文

先说书本知识:目前我们学校缺乏图书馆,电视又看不成,学生接受外界信息的渠道几乎被堵死,写作便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生的阅读也仅限于现有的课本。针对这种状况,我让学生利用课本积累写作素材,让学生记一些历史事件,政治课本上的关于友情、亲情的章节让学生重点掌握。比如语文课本中的古诗词积累,记忆后也可以丰富自己的写作内容。比如描写春夏秋冬四季景色的诗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初春景色,“接天莲叶无穷碧”的夏季美景,“我言秋日胜春朝”的秋季特色,“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冬日雪景,还有有关花鸟虫鱼的诗句。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的古诗词我都让学生有意的去积累。

课外读物的阅读。仅利用各科课本知识的积累毕竟有限,还需要对课外读物的阅读,这也不失为一种积累写作素材的方法。凡是作文内容丰富的学生都得益于大量的阅读。如初二(2)班的梁建、王笑,他们的作文写得都很流畅,文章中引用的资料大都是平时积累的。在濮阳市举行的“首届快速作文竞赛”中两人都获得了一等奖。

怎样扩大学生的阅读面?我采取了以下多种方法:一是在教室内建立图书角,二是订阅《中学生阅读》,三是向学生推荐有益的书籍,如《阅读与写作》中就有很多精彩描写,句句深入人心。刘心武说道:“不要指望麻雀会飞得很高,高处的天空那是鹰的领地,麻雀如果摆正了自己的位置,它照样会过得很幸福。”在长期积累中学生也有了读好书的愿望。

再说生活积累,这也是学生写作的源头活水。我们身边的一花一草、一虫一鸟都向我们传递着大自然的信息。春夏秋冬,我们虽然体会不到城市的喧嚣和眩目,但农村特有的景色也会令学生耳目一新,打开学生封闭的“天眼”,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自然世界带给我们的天然之美,风雨雷电将在学生笔下生辉,花鸟虫鱼会成为学生文章的点睛之笔。

让学生走入社会,收看新闻节目、关注社会热点话题、了解实时动态,提醒他们时时处处留心观察身边发生的有趣的事情;让学生在农忙季节帮家长劳动,体验劳动的艰辛并记录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体验生活,积累人间情感。

第4篇:春秋阅读范文

一、结合教材内容,激发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兴趣

我国一直有着悠久而丰富的节日文化资源,除了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外,二十四节气也是节日文化的组成部分。除夕吃年夜饭体现了家庭和睦的精神,清明节的禁火寒食体现了尊老敬祖的精神,端午节相传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的爱国诗人屈原,重阳赏菊据说是由晋代陶渊明而起……但很多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的认知基本停留在“元宵吃汤圆,端午吃粽子,中秋吃月饼”上,未能体会到传统节日更深层次的意味。而现行语文教材中,以传统节日为题材的课文也为数不多。在人教版七年级至九年级的六册语文课本中,只有《过故人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社戏》《端午的鸭蛋》《春酒》《游山西村》《阿长与山海经》共七篇(首),但涉及的传统节日较多,有重阳、中秋、社日、端午、春节。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课文,激发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兴趣。比如教学汪曾祺《端午的鸭蛋》,适逢端午,家家户户吃粽子。我从这一点导入,引出汪曾祺在文中谈到的江苏高邮地区的端午习俗。在体会了作者借端午习俗抒发浓浓思乡情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家乡潮汕地区的端午习俗。由此引发学生探究各地端午习俗的兴趣,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了端午节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

二、广泛挖掘阅读与写作教学的资源,提高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关注度

为了弥补教材中传统节日题材较少的缺陷,语文教师还应广泛挖掘阅读与写作教学的资源,来提高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关注度。教师首先应广泛搜集以传统节日为题材的名篇佳作、优秀书籍,推荐给学生阅读。如丰子恺的《过年》、钱钟书的《辛巳除夕》、哈尔滨出版社的《中国传统节日民俗》、知识出版社的《清明节·中华传统节日诗歌选》……其次,在课后阅读训练中增加有关传统节日的内容,多设计与节日内涵有关的练习题。比如教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后,要求学生收集、诵读有关中秋赏月的诗文,在同步训练中选择《中秋咏月诗三首》作为拓展阅读的材料,设计与中秋节“月圆人圆事圆”的精神内涵相适应的题目。除了挖掘阅读资源,有意地引导学生关注传统节日文化外,还可以把传统节日文化作为写作教学的资源,在节日到来之际,指导学生认真观察生活,搜集作文素材,将自己对这些传统节日文化的感悟真切地表达出来。我在初一学生的课外写作训练中,就设计了《清明情思》《端午粽香》《中秋月色美》《登高说重阳》一系列题目,既训练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又将传统节日文化教育渗透其中,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关注度。

第5篇:春秋阅读范文

我偏爱春天的绿,绿色象征着勃勃生机。身处喧嚣的闹市,每天面对日渐灰暗的天空,有时不免心情烦躁,于是我渴望一份来自乡野的宁静,渴望一份绿色的心情。每当这时候,我就会选择阅读,因为阅读能带给我一份绿色的心情。虽然是读别人的故事,别人的心情,可那些天真烂漫、拼搏进取、休闲雅致的意境,让我在读懂别人的同时,也读懂了自己。那淡淡的书香,浓浓的情谊,质朴的语言以及一腔真挚的情感,使我浮躁的心灵慢慢平静,使我的精神世界更加充实。一个人只有不断地在自己的心灵上植树造林,他的心田才会长出一派绿意来。

阅读,就是在自己的心田上植树造林!阅读,就是给自己播种绿色的心情!

我喜欢夏天的红,红色象征着火热,阳光下,灿烂的心情仿佛只有红色可以映衬。这个季节,火红、粉红、橘红,不同的颜色,相融在一块布艺上,也为它增添了一份时尚的美感。我喜欢红色,因为我心里总有一团火在燃烧,我热爱生活,热爱身边的每一个人,也总喜欢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外向且很容易满足的我,经常为自己有了一点点小进步而欣喜万分;会为自己的一个小愿望得到了满足而感激万分;伤心难过也只是几分钟的事。不管在学校还是在家里所有的一切都给我一种暖暖的感觉。对我来说,生活中没有过不去的坎,所以我每天都很快乐,心情像红色的火焰始终在欢乐的跳跃着。

我钟情秋天的金,耀眼的金色铺满大地!不觉令人心旷神怡!走在这样的阳光下,虽然会有炽热的感觉,不过秋天的太阳毕竟是温和的,没有夏日的那么暴烈。秋天有时会给人带来一丝的伤感,但秋天更是一个收获的季节。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只有在秋天你才能享受到丰收的喜悦。在一片金灿灿丰收的果实面前,哪一片瓜是你的?而又有哪一粒豆是你的?我享受秋天金色的心情,他不仅有成功的喜悦,更能激发起播种的斗志。

我更爱冬天的白,纯真、无暇的白色,令人神往。冬天的季节,多了一份宁静,少了一份喧哗;多了一份思考,少了一份浮躁。冬天的白色,好似一面镜子,照出所有的瑕疵,白色的恬静心情,令人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或许在我的身上缺少了一份思考、一片宁静、一种坚毅的心情,所以,我更爱冬日的白色,给人带来的那份怡静的心情。

第6篇:春秋阅读范文

一、依托文本观察自然,积累丰富的表象

1.借助文本专题,指导学生观察生活。语文教材中有很多专题阅读,如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模块《走进秋天,走进大自然》,以秋天为主线,在赞美秋天、讴歌秋天的同时,也让我们领略了大自然的伟大与神奇。孩子们所处的周围世界就是天然的课本、教材,可通过观察让学生去认识周围世界。在那最鲜活的绚丽多彩的场景中去感受、去思考、去想像,这样的观察积累的丰富表象,是智慧的启迪,是语言的实践,是美的享受。

2.结合文本材料,引领学生进行阅读。想象也是随着语言的发展产生出来的,阅读为孩子开启了通向世界的大门。通过阅读,孩子的知识渐渐就会广博,那表象就会丰富,想象力也自然会宽广。如果在孩童时代阅读优秀的奇幻、科幻、童话作品,则可以丰富孩子的思维。“少了这些,就像身体里缺乏某种元素一样。”

二、用好教材,激发无限的想象

1.让生字灵动起来。低年级的课堂上识字教学是重头戏,如何让学生发挥想象,让静止的生字灵活起来?可让学生据字思境、据字作画、据字表演、据字编故事等等,用想象赋予一个个生字以灵性。如我们教“阔”字,很多孩子会用加一加的方法来识记:“门”里一个“活”,就是“阔”。

2.使文本立体起来。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抓住一些具体的形象,让学生设身处地想象当时的情境,既可让学生深刻地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又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如:春天是一幅七彩的画,春天是一首无言的诗,春天是一曲悠扬的歌,春天是一个讲不完的故事。

第7篇:春秋阅读范文

新世纪来临之际,人民政协报推出了以追踪上个世纪的人和事为内容的“春秋周刊”。人民政协报是全国政协的机关报。也就是说,它不是一张完全市场化的报纸,抢新闻,追踪社会热点,引发轰动效应,都不是它的长项。但这并不等于说,类似人民政协报这样的业内报纸就找不到看点,就无所作为了。“春秋周刊”恰恰是利用行业的资源优势,走出了一条翻“旧”为“新”并赢得读者青睐的路子。

确定一个思路

早在上世纪50年代,总理就给人民政协提出了一项当时的新任务――征集文史资料。他指出:“新的东西总是从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此后直至今天,“文史”一直是人民政协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而政协文史资料的最大特色和优势在于“三亲”(亲历、亲见、亲闻)。人民政协历来名人荟萃,各届委员中,都不乏大量的历史人物或重大历史事件的经历者、参与者,他们的脑子里储存着数量丰富的对往事的记忆,当中不少尚不为一般读者所知。五十年来,人民政协所征集的文史资料数以亿字计,从而也积累成丰富的“文史”资源,这些资源涵盖到上世纪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人民政协的文史资料除了在内容上“求真写实”之外,在选材与写法上则由作者自由选择,随意行文,较之板着面孔说话的“正史”,更具可读性;即使对于同一人物、同一事件的记述,常常也会杂糅多家、诸说并立;再加上作者应征写作时都早已过了“不惑”、“知天命”之年而步入花甲岁月,对人情世事的认识和感悟自然更加洒脱、透彻。所有这些,都有利于引发读者的兴致,使读者更好地辨别历史的真相,理清人事兴衰的来龙去脉,感受前辈名家的人格魅力。这对于我们办“春秋周刊”,无疑是一个极大的资源优势。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面貌、社会生活的快速变化,今天的读者在阅读心态上也发生了这样或那样的变化。人们在关注现实与未来的同时,怀旧和探究历史之谜的情结日趋加重,在图书报刊杂志的市场上,回顾和追溯前一个世纪的人和事的文字,占了相当的篇幅。它们的读者中,不仅包括经历过那些岁月的老年人,还包括为数相当多的中年人甚至年轻人。就“春秋周刊”而言,他们也是一批潜在的读者群。

政协的文史资源与读者怀旧和探究历史之谜的阅读心态相吻合,就形成了这样一种契机――把往事写在新闻纸上,同样会出奇出新,产生“新闻”的效果,同样会吸引读者的眼球并引起他们浓厚的兴趣。剩下的,就是我们如何把握住这个契机,让历史及历史人物在今天的读者眼前活起来。人民政协报从2001年起,适时地把原来每周一张的“文史”版扩充为每周四个版的“春秋周刊”,以“三亲”为办刊方向,兼顾真实性、生动性和揭密性。让旧闻出新,让故事出彩,这就是我们的办刊思路和努力去追求的目标。

直面名家

五年来,我一直担任“春秋周刊”中“朝花夕拾”版(以回顾文化界的人和事为主)的编辑,并每月为周刊一版头条做一次人物专访。回顾这些年的工作,可以用“挖掘”和“抢救”四个字来概括。

我们对“春秋周刊”的前景作了这样一番估计:即上世纪的人和事,凡曾显赫或轰动于一时者,差不多都被或多或少地披露过,这是一个事实;但是,20世纪是一个跌荡起伏,大事迭发,人物辈出的一百年。即使是被反复写过的人和事,也总会有某些侧面和吸引人的历史场景尚没有被触及,总会有一些鲜为人知的东西尚待挖掘,这也是一个事实。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把这张报纸办出新意和特色,必须有独家的东西,必须有名家的东西,两者不可缺其一。而要做到这两点,是需要下一番功夫的。

前面提到过,历届政协委员中名人荟萃。他们大多在各自的工作领域卓有建树,也不乏重大历史事件的经历者、见证者。他们是我们办“春秋周刊”看得见够得着的资源,从某种意义上说,能否充分开掘这些丰富的资源,是“春秋周刊”办好的关键所在。办刊之初,我们即向几十位全国政协委员发出了约稿函,很快就得到委员们的呼应,如周汝昌、吴冠中、傅庚辰、毕克官、舒乙、姜昆、资华筠、陈漱渝等各界名家,都提供了稿件。他们成为“春秋周刊”最早的一批作者,使周刊一开办就立于一个比较高的起点,马上引起读者的关注。例如成名于50年代的舞蹈家资华筠是五至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她不仅经历过新中国建国以来文艺界许多具有政治和外交意义的重要演出活动,还与更多的各界名人有所交往,甚至结为知己,她又是演艺行当里不多见的具有作家资质的舞蹈家。了解到她的这些背景,我们决定开一个专栏,请她动笔撰稿,写她接触过的人物和她经历过的事情,至于题目,则随心所欲。资华筠欣然答允,她是一个很认真的作者,几乎每个选题在动笔前都与编辑沟通,谈她的创作思路;并尽量配合文字提供她珍藏的老照片。她笔下的人物不仅有文艺界同行,还有各路名人,这些人所共知的人物到了资华筠笔下,成了独家披露、她不写别人就无从知道的新看点,也成了“春秋周刊”的一道风景,具有不可替代的阅读意义,很受读者欢迎。

对于一些高龄的、具有“抢救”价值的知名人士,我们除了直接向他们约稿,还通过采访形式披露他们经历过的又鲜为人知的事情。我采访过的周汝昌、舒芜、冯其庸、史超等人,年纪都在八十以上,又都在各自业内有过重要建树并曾身历许多有价值的事情。他们的谈人说事,既细致入微,又着眼于大处,将亲身经历和时代背景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并且说的是历史,却新意叠出。使读者从中既能感受到时代变迁、历史沧桑,又能体味出前辈们的人格魅力。当中很多有价值的历史细节,知情者已寥寥,他们不说,后人恐怕也就无从知道,面临着“失传”的可能。因而对这些前辈的采访,“抢救”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打造”一支作者队伍

办好“春秋周刊”这样的报纸副刊,直接面对名家,无疑是关键所在。但相对每周四个整版的篇幅而言,名家撰稿所占的比例毕竟有限,不可能覆盖所有版面,还须在他们之外,刊发大量“非名人”的稿件。这类来稿一直接连不断,有“铺天盖地”之势,那么,如何去粗取精,打造一支过得硬的作者队伍,就成了我们办“春秋周刊”的另一个关键所在。

不少副刊编辑对自由来稿不大信任,因而也不大重视,有一搭无一搭,甚至连信封都不拆就扔进了废纸篓。“春秋周刊”创刊后,好评渐多,来稿也日益增多。我们在有目的地约稿的同时,本着大海里捞针的精神去主动发现作者,逐一拆阅自由来稿,不放过任何一个信封和任何一个邮件可能带来的收获。“春秋周刊”创刊不久,编辑部收到同一作者的两篇来稿,题为《“”初走访郭沫若》和《马寅初校长》。作者“”前毕业于北大中文系,长期在南方某地政协从事文史资料工作。这两篇来稿不仅内容为作者亲历亲见,而且文字细腻、清晰,郭沫若和马寅初的生动形象跃然纸上,仿佛“活”在我们眼前。编完这两篇稿,我们断定作者还有很大的创作潜力,随即和作者联系,他表示还可以根据自己学生时代的经历写一批类似的回忆文章,后来我们以“追忆北大师容”为栏目,陆续请他写了十多个北大以及来北大讲学的著名教授、作家,如朱光潜、杨晦、王力、曹靖华、唐、冰心、曹禺等人。作者擅长于勾画名家的一举一动,并把这些细微举动置于大的时代背景的衬托下,具有相当强的可读性,很适合“春秋周刊”的“口味”。这些文章一经“春秋周刊”发表,往往广为转载,不胫而走。如今,不少自由来稿者都通过一两篇投稿,成了“春秋周刊”长期联系的作者。

寻找“知情者”,也是我们编“春秋周刊”的一个方向。知情,乃指知历史大事之内情,知名人逸事之隐情。社会上不乏此类潜在的作者:他们本人虽非名家,也未居显位,却因工作原因成为“知情者”,他们的价值就我们编刊而言,甚至不低于某些名家。如从中央统战部退下来的一位老同志,曾长期从事负责高层民主人士政治生活的工作,记了几十本工作日记,当中不乏有价值并有看点的素材。但因患眼疾,他无法动笔把这些素材整理成文,得悉这一情况后,我连续对他进行了十多次专访,后以“口述”的形式见报。

几年来,我们通过各种渠道各种手段不拘形式地不断地发现作者,引导作者,让作者围着“春秋周刊”的办刊宗旨转,渐渐打造成一支颇具规模的作者队伍。他们当中,既有各界名人,又有和各界名人打过交道的人或重大历史事件的参与者、见证者,还有当代中国史的研究者;他们当中,既有我们从大量来稿中“挖”出来的,也有我们从其他报刊的作者队伍里“挖”过来的,还有我们主动“出击”,让很少动笔的“潜水”者经常出来“冒泡”的。

第8篇:春秋阅读范文

【关键词】古诗词;主题阅读;传统节日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祖先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璀璨的古诗词杰作。这些古诗词浓缩了几千年的文明成果,是历代先人们智慧的结晶。对于处在记忆力发展黄金时期的小学生来说,大量地阅读、积累古诗词,是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的基础,也是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审美情趣、文学素养的主要途径。因此,站在时代的讲台,小学语文教师应该义不容辞地担当起这项历史使命:有效引导小学生积累经典古诗词,让中华灿烂文化走进学生心灵,让他们在口诵心记、含英咀华中受到中华五千年优秀文化精华的熏陶,让学生在祖国灿烂的古诗词文化长河中游弋、翱翔,使中华传统文化得以光大。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能吟”、“腹有诗书气自华”,语文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不应只停留在教材上,而应该延伸到课外的名家名篇,让学生积累更多的古诗词,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而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g里,获得更丰富的古诗词文化的浸润与滋养呢?在探索、实践与反思中,我将古诗词阅读活动分为两个相辅相成的阶段:

一、主题阅读进课堂

在小学语文教材的编排中,编者有意识地把同一主题的诗词,放在同一单元中教学,以开阔学生的认知视角,起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功效。这样的主题编排方式给了我们启发:古诗词的积累与学习可以采用“主题阅读”的方式,沟通学生课内、课外的横向学习,连点成线,拓宽学生古诗词阅读的空间。

(一)文本研读定主题

在浩淼的古诗词长河中,有许多诗歌都是诗人心路历程的写照,抒发诗人内心的思想感情:或感慨人生,或思念家长或讴歌大好河山……以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20课《古诗两首》为例,安排了两首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送元二使安西》,细细咀嚼,便能深深体悟到朋友间依依惜别的感情。在研读文本之后,继而从主题出发,向同类题材的作品扩展,拓展阅读《赠汪伦》、《别董大》这两首表现送别之情的诗歌。学生在阅读同一主题下的古诗词时,多角度获取信息,并在同一主题的语境中,得到审美教育和情感熏陶。

当然,灿若繁星的古诗词,主题的归类也是不胜枚举的,有思乡诗、山水诗、边塞诗、爱国诗等题材。在教学中,如果能以点带面,拓展同一主题教学内容,必然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也需要教师能够以《新课标》为指导,创造性的理解和运用教材,善于挖掘,勇于思考,勤于课堂实践。

(二)传统节日觅诗情

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腊八节、春节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各地都有浓郁的地方风俗来庆祝这些节日,这是我们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是代代中国人贡献给世界和未来的文化财富。然而现今,无论是成人还是学生,都对舶来的外国节日趋之若骛,他们知道西方的“情人节”,却很少能说出秦少游笔下美丽的“七夕节”;他们对于“什么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知之甚少,却能准确的说出西方“圣诞节”的时间。可以说这些现象的背后,显示出的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漠视。因此,我们探索在语文教学中将古诗词的学习与传统节日融合起来。以传统节日为契机,学习蕴涵着丰富中华传统文化的古诗词;同时大力借助古诗的学习,来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了解民俗文化与民族精神。

传统节日前后,笔者注意引导学生收集相关的古诗词,并带领学生用各种方式来吟诵,让学生深刻领略民族文化的内涵。比如,元宵节前后,吟诵宋代欧阳修的《生查子 元夕》,让学生感受“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美好景象;于辛弃疾的《青玉案 元夕》中,感受“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的热闹场面;清明节前后,带领学生吟诵《清明》,在“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中了解古人扫墓的习俗;七夕节,学生在“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中了解七夕的传说;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给我们展示了古人在重阳节登高和佩带茱萸的习俗;中秋节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到张九龄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在欢度节日之际,我们亦可以开展丰富的节日主题活动。如端午节,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了解端午习俗,参与包粽子、缝香袋等,并重点开展“走进屈原”活动,通过屈原故事知多少、屈原诗词朗诵等活动,重现屈原的故事:两千多年前,伟大诗人屈原为他的祖国流尽了最后一滴泪,纵身跳进波涛滚滚的汨罗江。同学们在故事中了解他那崇高忠贞的伟大人格,于屈原诗词中体味他那不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在这样入情入境的传统节日主题教学中,古诗词教学是否别有一番风味呢?

(三)春夏秋冬赏诗境

每一个季节都有许多著名诗人留下的经典之作,每一个节气都有每一个节气典型的物候,我们跟着经典诗词的韵律,带领学生开启了穿越四季之旅。

在万物复苏的春天,我们聆听、诵读着诗词给我们带来的一个个春天的故事:在“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中欣赏柳树婀娜的身姿;于“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中聆听春天的歌声;从“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里,感受在田野上奔跑的快乐。

在热情奔放的夏天,“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让孩子们一睹西湖盛夏的风采;“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让孩子们领略了夏雨的滂沱。

在高远辽阔的秋天,学生读杜牧的《山行》,品王维的《山居秋暝》,诵刘禹锡的《秋词》,吟李清照的《一剪梅》。学生陶醉在秋天的意境中,陶醉在动人的诗篇中。

在大雪纷飞的冬天,柳宗元的“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或者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都无需老师再做过多讲解。

二、多种方式促积累

(一)日常活动作保障

1.古语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古诗词的积累绝非一朝一夕之事。推行每周两诗,是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好方法。我们的具体方法是:将教室黑板一角辟为诗词园地,每周一抄上两首新的诗词,让学生读、悟、吟、诵。

2.开展“课前一诵”活动。每节课上课前学生诵读古诗词一首(两遍),课任老师负责。

3.放学路队诵诗词。每天上午、下午放学时,各班学生在教学楼前排好队,边诵读古诗词边走出校门。

(二)趣味实践展收获

第9篇:春秋阅读范文

14年辛勤耕耘,14年不断收获。在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里,在琳琅满目的期刊方阵中,《文史春秋》杂志虽然如同一位正在成长的少年,但它始终以自己独特的风姿,年年桃李;岁岁芬芳,以健康的姿态与不断收获的成果,展现在广大读者面前。2001年、2005年,《文史春秋》杂志先后被评为第四届、第五届“广西优秀社科期刊”,去年11月,由龙源期刊网主办,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中国期刊研究所协办的“期刊数字化发展策略论坛暨2007龙源期刊网络传播TOP100排行会”在北京梅地亚中心举行,《文史春秋》杂志再次荣登该网“中文期刊网络传播海外阅读排行前100名期刊”排行榜,这是该网自2005年设榜以来《文史春秋》杂志连续第3次登榜,同时《文史春秋》杂志还跻身“2007年度中文期刊网络传播海外分类阅读(学术理论类)TOP10期刊”,排名第6位。这些不断取得的荣誉和嘉奖,是《文史春秋》杂志打造精品杂志的见证,是实力的显示,是独特风格的展示,是弥足珍贵的收获。这个收获,是广大读者的钟爱和鼎力支持,是众多作者辛勤劳动,以及杂志社同仁共同耕耘共同培育的结果,让我们共同分享这一份收获的喜悦吧!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期刊的园地,一样是时序更替,物换景新;一样是播种耕耘,春华秋实;一样是肩负责任,盼望收成。

新的一年,我们的目标更加明确。我们将再接再厉,进一步贯彻自治区政协办公厅提出的“抓住机遇,体现特色,立足广西,面向东盟”的办刊思路,加强组织领导,完善规章制度,树立品牌意识,充分发挥政协联系广泛、史料丰富的优势,坚持“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宗旨,恪守“三精”(精编、精排、精校)原则,严把“三关”(政治关、史实关、文字关),不断提高质量,争取更大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新的一年,我们的脚步更加坚实。我们将继续以独特的文史魅力和厚重的历史底蕴为刊物风格,以更严谨的治史治学态度,不断挖掘鲜为人知的史料和揭秘历史悬案内幕,致力于近现代史和古代史的深层发掘、综合整理和秘闻披露,并以新的视角对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和文学名著进行钩沉和评析,帮助读者认识历史,以史为鉴。更加重视刊物内容的真实性、权威性、生动性、可读性和趣味性,为广大读者提供更好的文化果实和精神食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