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油茶树种植技术范文

油茶树种植技术精选(九篇)

油茶树种植技术

第1篇:油茶树种植技术范文

关键词油茶;选地整地;种植;抚育管理;浙江景宁;九龙乡

油茶是山茶科山茶属中的常绿小乔木,耐酸耐瘠薄,生态适应性非常强[1],是景宁县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九龙乡位于滩坑库区边,在浙江省景宁县城东北部,是该县山林面积较大的乡。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6.8℃,7月平均气温27.8℃,极端最高气温40.1℃,1月平均气温3~5℃,极端最低气温-9.1℃,年日照时数1 848h,年平均降水量1 510mm,年相对湿度79%,气候温暖湿润,地形地势复杂,自然条件良好,山地气候特征明显。九龙乡具有油茶种植历史悠久,自然条件适宜,土地资源充裕,目前已规划油茶基地30hm2,油茶低产改造20hm2,乡镇府出台扶持政策,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油茶产业发展。为了更好地发展油茶产业,笔者对九龙乡油茶栽培管理技术进行了论述,供种植者参考。

1种植地选择与整地

油茶属于半阴半阳树种,幼苗喜阴,成林喜阳,选择海拔高度100~500m、坡向南坡或东南坡、坡度25°以下、土层深厚的中下坡酸性、微酸性红壤、黄壤。油茶是深根系树种,根深1m以上,一般生长有杉木、茶树、松树、映山红、铁芒萁等植物的山地都适应油茶造林。整地是油茶造林的重要环节。一般在栽植前1个多月进行,通过翻松土壤,改良土壤结构,提高通气状况,改善微生物活动条件,使土壤充分熟化。根据造林地的不同情况,可进行全垦整地、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在平地采取全垦整地,陡坡上采取块状整地,缓坡上采取带状整地。整地后按种植密度挖好栽植穴,施足底肥[2,3]。

2种植

应选择一至二年生优良品种或优良无性系嫁接壮苗[4]。壮苗的标准是:顶牙饱满,根系发达,无病虫害。二年生壮苗要求高30cm,地径0.3cm;一年生壮苗要求高15cm,地径0.15cm。不用实生苗造林。种植一般在立春至惊蛰进行,有的地方提倡和推广10月“小阳春”植苗造林。种植方法为1穴1株。在已填好土的穴中,挖成与苗木根系大小深浅适宜的种植穴,将苗栽其中,舒展根系,栽紧踩实,深度以比苗木根颈高1~3cm,栽后覆1层松土。将基部堆成馒头形,防止雨季穴土沉陷浸水死苗。为提高油茶林的前期产量,使之提前进入丰产期,可适当密植[4],一般要求1 605~2 505株/hm2,株行距2.3m×2.7m或2m×2m。

3抚育管理

一是肥料料管理。幼树(1~5年)追肥以追施氮肥为主。每年需施尿素100g/株左右,分4~5次施肥,次多量少。从苗的4个方向挖穴进行穴施,距离苗10cm左右。进入丰产期(6~9年)主要施氮、磷、钾肥,比例为3∶2∶1,每年需肥量在250g/株左右,分2~3次施肥。进入盛产期(10年以后)消耗较大,需要肥料增多,在500g/株左右,氮、磷、钾比例为5∶3∶2。2月施氮肥200g/株,5月施钾肥100g/株,7月施磷肥150 g/株。采用沟施,距树干20cm处沿树干周围开挖10cm深的环形沟,把肥料均匀撒入沟里,盖上土即可;也可采用放射状施肥,距树干20cm处按4个方向开挖10cm的4个穴,把肥料分配均匀后撒入穴中,盖上土即可。最好是雨后追肥[5]。二是林树土壤管理。进入冬季,对油茶林进行全部翻挖,捡出大块石头和恶性草根,杂草铺在树塘内。翻挖的土块不能敲细,让其自然风化。全年应除草2~3次,让其在地里自然腐烂,增加土壤有机质。提倡林粮间种,以耕代抚[6]。粮食作物应选择矮杆品种,以豆科较好。

4病虫害防治

油茶炭疽病在我国茶产区普遍发生,引起严重落果、落蕾、落叶、枝枯,甚至整株死亡。防治方法:春季另行补植,结合修剪,清除病枝、病叶、枯梢、病果和病蕾;加强林地管理,清洁林地环境,保持通风通光,降低林内湿度,发病期间不宜施氮肥,应增施磷肥、钾肥,提高植株抗病性。危害油茶的害虫主要有油茶毒蛾,一般一年2~3代,以卵越冬,幼虫常聚集为害,在树干附近土中或在枯枝落叶中结茧化蛹。成虫有趋光性,产卵在叶背中脉附近,覆有乳黄色绒毛,幼虫取食叶后,吃光后也取食嫩枝树皮和幼果,使油茶枯死或大量减产,防治方法:夏铲冬垦灭蛹、灭幼虫,人工捕捉和灯光诱杀,招引益鸟捕食害虫;3龄前可用0.2%阿维菌素2 500~3 000倍液进行防治;4月中下旬用白僵孢子22.5~30.0万亿/hm2喷雾防治。

5参考文献

[1] 胡国华.油茶苗木培育及栽培管理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07,(16):229-230.

[2] 俞秀兰.油茶优质丰产栽培技术研究[j].福建林业科技,2006(1):232-234.

[3] 汪明正,张志明,朱才明.油茶的高产栽培技术[j].特种经济动植物,2009(6):33-35.

[4] 冯维华.有机油茶栽培技术[j].福建农业,2008(5):16-17.

第2篇:油茶树种植技术范文

关键词:良种油茶;高产栽培技术;抚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S794.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7)01003703

1引言

油茶属于茶科,常绿小乔木,因它的种子可以榨油,故而叫油茶。油茶目前主要在我国南方种植栽培,属木本油料树种,其油质较清亮,营养丰富却味苦。长期食用茶油,可以起到降血压、降血脂的作用,还对动脉硬化等起到积极的预防作用,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随着油茶养生的推广,油茶的经济价值越来越高,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南方地区油茶种植面积也迅速增加。但是很多茶农还是采用传统的粗放型种植管理技术,导致了油茶产量过低,茶油品质不佳。根据目前茶农的栽培情况,分析良种油茶高产栽培技术,对茶农提供栽培技术指导以及提高茶农的经济收入极其重要。

2因地制宜选择好林地

根据油茶的适应性来选择种植地。良种油茶的适应性很强,温度和阳光会直接影响它的生长和结果。南方广大丘陵都可以大面积种植,德宏州油茶在海拔1000~1800 m均可种植,宜选择土层较厚(一般70~80 cm),酸性土质,排水良好的山地。林地选择好后,应根据当地条件设置好道路和排水系统。

3对林地进行相对应的整地

根据林地的基本条件,进行针对性的整地,整地应在造林前4~5个月进行,这样,可以使土壤得到充分的暴晒。

3.1穴状整地

如果坡度比较陡,而且坡面不平整时,可以使用穴状整地。挖穴时,将表土和心土分开堆放,回填时先填表土让其营养回流,再填心土让其利用吸收。

3.2带状整地

坡度大于100的山地,进行整地时,可采用带状整地,沿水平方向整成梯状面。

3.3全垦机械整地

在林地选择为丘陵地,地形小于100的缓坡,可以选择为全垦机械整地。整地后可以沿着等高线每隔5~10 m开挖1条深30~40 cm的拦水沟,以防水土流失。

4油茶造林

4.1选择良种油茶壮苗

良种油茶苗是油茶高产的基础,根据油茶的良种性状和应用情况来分析,各地种植的油茶苗都要选用经认定(审定)的良种,苗高>30 cm,地径>0.3 cm,根系旺盛,没有病虫害、顶芽饱满的2年生芽砧嫁接苗种植,因嫁接苗要比实生苗提前一到两年结果,并且生长期相对稳定。例如德宏州油茶造林选育德林油系的良种油茶嫁接苗,而江西省则采用长林系的良种油茶嫁接苗。而且在造林时一定要多选用品系,促进授粉过程的顺利进行。选择油茶良种苗时一定要因地制宜,才能达到高产的效果。

4.2合理的造林密度

如果当地条件较好,就要采用相等的株行距,3 m×3 m或2.5 m×3 m,确定密度后,沿水平方向进行打穴栽苗,穴的深度在50~60 cm。

4.3施基肥

在种植前对穴底要进行充分施肥(施基肥要结合回土进行),施以10~15 kg的腐熟农家肥作为基肥,或施入0.5 kg钙镁磷肥作为基肥。然后再进行回填表土,再回填心土,复土高出地表14 cm左右,将穴填满堆成馒头状\[2\]。

4.4良种油茶苗的栽植

油茶的造林时间一般选择在5~8月雨季来临时较好,在已回填好的穴中,挖与苗木根系大小深浅相符的种植穴,将苗栽种,栽种时应选在天气阴凉时进行。种植前,先对苗木进行脚杈、过长主根、过长苗木的修剪,并抹除嫁接口以下的萌芽,栽植时一定要做到深浅适度、栽紧、栽正等条件,以提高成活率(务必做到一提,二踩,三填实),栽植时,袋土顶面与种植穴面水平为标剩四周回填土,保证回填土的高度处于袋土面2~3 cm。

5油茶的抚育管理

5.1 油茶幼树的抚育管理

5.1.1苗木的解绑抹芽

苗木造林成活后,在当年的11月份左右,要及时解除捆绑在嫁接口上的绑带,解绑时要用锋利的刀片轻轻解除,避免造成苗木折断。造林后要及时除去砧木上的萌芽,要随见随抹。

5.1.2苗木的盖膜保湿

在旱季来临前,一般10月份,先铲除苗木周围直径1 m左右范围的杂草,然后用地膜或稻草覆盖保湿,到第二年雨季来临时,一般6月份才可以揭除。

5.1.3苗木补植补造

种植后第1、2年要对苗木的成活率进行调查,对缺塘苗或死亡苗进行标记,到第二年雨季来临时6~7月份,用符合规格的良种苗进行补植。

5.1.4合理间作

造林后1~3年,树体小,行间空旷,可在行间种植矮杆作物(如花生、黄豆等),即可增加收入,又可保水保肥。但不可种植高杆作物和藤本植物,以防影响造林成活率。

5.1.5油茶幼林中耕除草

油茶栽种当年对其进行拔除树蔸杂草,一般不松土,从第2年开始,每年中耕除草2次,第一次5~6月份进行除草松土培蔸,第二次8~9月份进行,由于幼林苗木根系短浅,中耕深度一般3~5 cm\[3\]。

5.1.6幼树追肥

幼树期,主要以营养生长为主,施肥主要施以氮肥为主,再结合磷钾肥,主攻春、夏、秋这三个季节的树梢,再根据树龄的大小从少到多进行施肥,并且逐年提高。幼树定植的当年可以不施肥,也可以在9~10月等苗木恢复生长后适当施入25~50 g的尿素或复合肥,从第二年开始,3月份对每株施入80 g左右速效氮肥;11月上旬施5~10kg的粪肥,以供过冬。随着树体的增长,施肥次数和施肥量可逐年增加。

5.1.7油茶幼树的整形修剪

种植后前3年,主要以营养生长为主,促使树冠迅速扩大,对幼树进行整形修剪,主要以培养合理的树体结构和丰产的树冠,通过修剪使幼树达到树冠层次分明,主枝明显的圆头型树形和纺锤状树形。造林待苗木成活后,在距嫁接口40~50 cm处摘心,抑制高生长,促进侧芽生长,当侧芽长至30~40 cm时,选择方位合理的3个侧枝培养为一级主枝,当一级主枝上的侧芽,长至30~40 cm时,选择方位合理的3个侧枝培养为二级主枝,依此类推,一直到四级主枝,即可挂果。

5.2成年油茶树抚育管理

5.2.1成年油茶树的水肥管理

成年油茶树有抱子怀胎的特点,发芽、孕蕾、状果长油、果熟花开等,循环不息,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水分和养分。对成年油茶分季节进行施肥。春季发芽一般在早春时,采用环状施肥的方法施以氮肥和适量的钾肥0.5~0.75 kg,以促进发叶、结果保果;冬季采用条状施肥的方法,施以1kg左右的钾肥、磷肥,以固果防寒\[4\]。看树进行水肥管理,对成年油茶树多施以氮肥和磷肥,有效的固果和促进花芽分化。

5.2.2成年油茶树修剪

油茶树的成长离不开光的照射,它是喜光的常绿树种,对树冠大的成年树进行修剪,充分地利用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增加养分的有效利用,以提高产量。对成年油茶树的修剪时,应根据树形、品种生长习性、树势等特点,对树苗修剪以轻剪为主,修去过密枝、重叠枝、病虫枝、寄生枝、衰老枝等,对树冠的下部和内部进行重修剪,中部和上部轻修剪。生长强的重修剪,生长弱的轻修剪,每次修剪一定要适当,有利于对阳光的吸收。修剪后加强油茶树体的管理,及时的抹芽,以预防养分的过度消耗。

6油茶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6.1主要病害及防治方法

6.1.1软腐病

主要危害叶片和果实,病果或叶缘、叶尖上出现淡黄色水渍状斑点,感病后会使叶片、果实脱落,叶片脱落后会整株死亡,在成林油茶林中会成片感染。

防治方法:冬季清理病枝病叶,每年4、5月份用1%波尔多液喷施整株。每隔15 d连续3~4次喷施。

6.1.2炭疽病

主要危害叶片和果实,病果或叶缘上出现黑褐色半圆形或圆形病斑,然后慢慢扩大,感病后会使叶片、果实脱落,严重的整株死亡。

防治方法:在冬季和早春之际剪除病枝与有病蕾,摘除病叶、病果,对大树和大树干进行刮治,刮口处进行75%浓度的精酒消毒,根据当地的条件,喷药防治,在早春新梢上喷洒1%的波尔多液,6~9月每半个月喷一次1%的波尔多液,10月底、11月初、4~5月中旬各喷一次,可减少病害。

6.1.3根腐病

在土壤粘重、排水不良时极易发生,病菌主要从伤口或幼嫩表皮侵染,使植株根部腐烂死亡。

防治方法:使用30%憾玖樗剂,稀释500倍灌根;或用75%敌克松可湿性粉剂按1∶10和土拌匀,撒在根部。

6.2主要虫害及防治方法

油茶主要虫害有金龟子、象鼻虫、油茶茶梢蛾等。油茶虫害预防主要以营林技术为主,加强对林地的抚育管理,培养强健的油茶树体,保持园内和树体通风透光,以减少虫害的发生,提高油茶树的抗病害能力。要随时观察虫害的发生,一旦发现病虫枝,要及时剪除并集中烧毁。

7结语

从油茶的择地、整地、造林、抚育管理和主要病虫害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要促进油茶产业的发展,达到高产的目的,必须选择优良的种苗,进行科学的种植和科学的管理,把握好油茶从育苗到成年树各个环节的管理和维护,以防止病虫害对树苗的危害,提高油茶产量和茶油质量,增加种植户的经济收入。

参考文献:

[1]李平英,张育平,李美英.良种油茶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园艺,2015(8).

[2]王春芳,董春燕.南方油茶高产栽培技术[J].福建农业科技,2015(6).

[3]莫宇涵.油茶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园林生态,2015,15(68).

第3篇:油茶树种植技术范文

关键词 油茶;种植管理技术;广东兴宁

中图分类号 S794.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13-0207-01

油茶是一种常绿、长寿树种,一般栽后8~10年郁闭成林,一次种植收获期达100年以上,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美化环境、调节气候的生态功能,是一种抗污染能力强的树种,还可增加油源,提高森林覆盖率。茶油是人类优质高级食用油,易于人体吸收、消化,耐贮藏,可用于烹制食品、加工罐头、制造人造奶油,还可制作凡士林、机械油、生发油以及青、链霉素油剂。

兴宁地处山区,山坡地多,大面积发展油茶生产大有前景。兴宁市于2009年被国家定为全国油茶生产基地、示范县,全市现有油茶林面积1.04万hm2,有15个规模较大的油茶种植示范基地,拥有标准化示范基地,专用于油茶加工和利用。近些年来,省市有关部门将多家油茶种植公司培育为龙头企业,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形式,强化名优品牌引导和带动能力,推进油茶的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实现现代林业的根本转变,推动区域油茶快速健康发展,以基地产业化为试点,探索林业产业化发展的新道路,提高林业的整体经济效益,促进全市油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打造兴宁市林业生态建设,为实现绿满梅州、生态梅州起到推动作用,现介绍油茶种植管理技术,以供种植户参考。

1 选用良种壮苗

选择良种是达到丰产的基本要素之一。兴宁市林业局分别在林科所和红利丰油茶种植发展有限公司专门培育了当地选育的良种壮苗、营养杯育苗供应各公司及农户种植。引进推广经过试种适合当地栽培的良种,如赣无系列(江西)、湘林系列(湖南)、长林系列(亚林中心)、桂无系列(广西)等。

2 林地选择

林地位置以南坡和东南坡最好,其次是东坡,北坡、西北坡也可以。油茶林的坡度以<15°为宜,不宜超过25°。海拔高度以100~500 m为好。林地须避开有西北风和北风侵害的地段,并且可通过人为措施创造一些有利条件,如在北脊、山顶特别是北坡、西北坡种植防风林带,创造有利于油茶开花结实的环境。油茶对土壤要求不高,适应性强,能耐较瘠薄的土壤,为达到高产一般选择通气、排水、保水性能良好,pH值为4.5~6.5的酸性、微酸性土壤,以土层深厚,质地为壤土、轻壤土或轻黏土为好[1]。

3 整地

9—10月进行翻松土壤,挖穴做好备耕工作,挖穴规格为长40 cm、宽30 cm、深30 cm,穴内施足基肥,并以表土填穴,表土和心土分别堆放,先以表土填穴,然后以心土覆在穴面,待穴内土沉实后种植[2]。在山坡地栽培条件下,整地应与水土保持相结合,防止水土流失。

4 种植

一般11月至翌年2—3月,选择阴天或小雨天种植,种植时要做到细土回填,分层压实,种植深度要适宜,不能埋叶或露根,苗木的根系不能触及肥料,要做到苗正、根舒、里紧、表松,种植时要将多个无性系打乱顺序或进行有间隔的种植,有利于提高坐果率[3]。

5 油茶林管理

5.1 幼林管理

5.1.1 追肥。油茶幼树期主攻春、夏、秋3次梢,以施氮肥为主,配合磷钾肥。定植当年可在6—7月树苗恢复后适当浇施稀薄的人粪尿,或施尿素(或油茶专用肥)25~50 g/株,也可以不施肥。从第2年起,3月新梢萌动前约15 d施速效氮肥,11月上旬施越冬肥放土杂肥或粪肥5~10 kg/株。随着树体的增长,每年的施肥量逐年递增。

5.1.2 整形修剪。油茶定植后,在距接口30~50 cm上定干,适当保留主干,第1年在20~30 cm处选留3~4个生长强壮、方位合理的侧枝培养为主枝;第2年再在每个主枝上保留2~3个强壮分枝作为副主枝;第3~4年,在继续培养正副主枝的基础上,将其上的强壮春梢培养为侧枝群,并使三者之间比例合理,均匀分布。

油茶在适宜的条件下,栽后2~3年有一部分能开花、结果,但是为了促进树体生长发育好,形成高大饱满的树冠,要防止其过早开花结实,应及早抹去花蕾。

油茶幼树的修剪时间为12月至次年3月,修剪要从轻,除对脚枝、病虫害枝要全部剪除外,密生枝、细弱枝、交叉枝、重叠枝、徒长枝要根据情况进行修剪,一般修剪原则是多留少剪。对下层枝条和内膛枝条,应随着树龄的增长,逐步往上修剪,促进树冠往上横向发展。

5.2 成林管理

全面清除林内的乔、灌、茅、刺等和油茶老残病虫株。在每年的冬春季进行。垦复抚育,一般采取全垦、带垦和穴垦等方式,3年一深垦,1年一中耕。深挖深度20~50 cm,树冠投影部外要深挖,最好在树冠投影部浅挖,以防伤害油茶的根系,改善土壤结构和增加土壤肥力。

6 病虫害防治

油茶病虫危害可致蕾、果、叶脱落或干枯,甚至全枯死亡。因此,防治油茶病虫害,应贯彻防重于治的方针,采取以营林技术为基础,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加强管理,改善环境条件,增强树势,减少病源、虫源,并抑制其发展。对于病虫害比较严重且蔓延速度较快的情况,应采取药物防治。

6.1 油茶炭疽病

油茶炭疽病的发病高峰期在3—11月,一般在3—4月用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300倍液,或1%波尔多液(或50%多菌灵)500倍液喷防,每10 d喷1次,连喷3~4次。6—7月用1%波尔多液加2%茶枯水隔15 d喷1次,连喷3~4次,10—11月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隔15 d喷1次,连喷2~3次[4]。

6.2 油茶烟煤病

在5月上旬绵介产卵期和8月中旬若虫期用松脂合剂12~20倍液或50%三硫磷乳剂1 500~2 000倍液喷杀介壳虫,在林间放养黑缘红瓢虫消灭绵介壳虫也是防治油茶烟煤病的好方法。

6.3 油茶毒蛾

可在幼虫3龄之前用100~200倍肥皂液或晶体敌百虫500~1 000倍液喷洒。

6.4 油茶尺蠖

可结合垦复灭蛹,2—3月捕蛾刮卵,对2~3龄前幼虫喷50%二溴乳剂1 000倍液或90%晶体敌百虫1 500倍液防治。

7 果实采收

油茶采收时间应严格掌握,不能过早,过早采收的茶果没有成熟,出油率低。采收过迟,茶果势必脱落失散,造成损失。一般寒露籽系列品种以寒露节后3 d采收为宜,霜降籽系列品种以霜降节左右1 d采收,效果好。除了掌握季节外,还应当注意观察茶果成熟的特征。茶树叶片已经发红或者发黄,果壳微裂,籽壳变黑发亮,便已成熟,应及时采收晾晒。

8 参考文献

[1] 聂晓平.高产油茶栽培技术要点[J].科学种养,2011(4):18.

[2] 杨新国.油茶种植管理技术探讨[J].中国科技博览,2011(11):206.

第4篇:油茶树种植技术范文

关键词:腾冲红花油茶;低产林;抚育改造

中图分类号:S794.4;S75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 - 3168(2012)01 - 0046 - 04

Tending Transformation Technology of Lowyielding Camellia reticulata

in Tengchong

YANG Kaibaol, HUANG Jiacong1, XIN Chenglian2, WANG Xiaojun1

(1。Baoshan Forestry Technology Station, longyang, Yunnan 678000, China;

2。 Forestry Technology Extension Stations in Tengchong County, Tengchong, Yunnan 679100, China)

Abstract: Tending transformation test was conducted on 28hm2 39 year old direct seeding forestation and longterm management absent low yielding Camellia reticulata in Tengchong。 Through years of experimental research, we have come up with the forest garden governance, density adjustment, treelike adjustment; strengthen soil and water management and pest control tending trans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ur years after the transformation, the forest quality has greatly improved, tree vigor has recovered, substantial increases have been seen in harvests, and preharvest fruit drops have been contained。 The average ripening rate has grown from 19.93% to 41.07%; crude oil yield has risen up to 220.5kg/hm2, equivalent to 9.19 times the amount of 24kg/hm2 produced before, and 1.77 times the amount of 124.5kg/hm2 for pests and diseases control test。 The test results have contributed technical support to the lowyielding Camellia reticulata transformation in Tengchong,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in the oldproduction area and the improvement of Camellia reticulata yield and quality。

Key words: Camellia reticulata; lowyielding forest; tending transformation

收稿日期:2012 - 01 - 09.

基金项目:国家跨区域重点林业技术推广项目—云南高山区红花油茶良种繁育及丰产栽培技术推广。

作者简介:杨开保(1956 - ),男,云南龙陵人,工程师。研究方向:经济林栽培。

通讯作者:黄佳聪(1966-),男,云南腾冲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经济林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工作。Email:bs_hjc@126。com腾冲红花油茶(Camellia reticulata Lindl.)又名滇山茶,为山茶科山茶属常绿乔木,是我国特有的木本食用油料及园林观赏兼用树种,自然分布集中于滇中以西、腾冲县以东海拔1 700~2 600 m的广大山林间[1-3]。因其观赏价值高[4-6]、油用加工性能好、籽油质量优异 [7,8],得到我国油茶科研和生产部门的高度重视。20世纪60~70年代,滇西地区曾大规模发展种植腾冲红花油茶,仅腾冲县种植面积曾达2.7万 hm2。因未采用良种直播造林,抚育管理粗放等原因,导致品种良莠不齐、产量低、见效慢,群众经营积极性大受挫折,面积逐渐减少;2008年保存面积仅0.6万 hm2,且多数属于低产低效林分[9]。研究腾冲红花油茶低产林抚育改造的策略与技术,对其老产区巩固产业基地面积,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抚育改造是普通油茶(C.oleifrea)低产林快速增加产量及效益的有效途径之一 [10,11],对腾冲红花油茶果实经济性状、苗木培育、开花坐果结实规律、籽油理化指标等已有研究报道 [8,9,12-15],但尚没有关于腾冲红花油茶低产林抚育改造研究方面的报道。为此,结合生产实际,在调查研究被改造林分植株开花坐果特性的基础上,开展了较为系统的抚育改造试验研究。以期为腾冲红花油茶低产林增产增效,老产区巩固产业基地面积,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1项目区及林分概况

1.1项目区概况

项目区位于云南省腾冲县城西2 km处的腾冲县林业技术推广站腾冲红花油茶基地,地理位置为东经98°28′50″,北纬25°03′28″;海拔1 680~1 750 m;年均温14.6 ℃,≥10 ℃年积温4 640 ℃;最热月(8月)均温19.5 ℃,最冷月(1月)均温7.5 ℃;极端最高温30.2 ℃,极端最低温-4.3 ℃;年均降水量1 500 mm,干湿季分明,雨热同季,6~9月为雨季;年日照时间2 167 h;霜期110~145 d。土壤为石灰岩发育的酸性黄壤,土壤pH值为6.0,土壤厚度大于1 m,保肥水能力中等,肥力中等。

1.2林分状况

试验改造林分连片分布,面积为28 hm2,林龄39 a。其中,前18年纯林经营,第19年开始因品种良莠不齐、产量低及茶油市场低迷而逐渐失管。失管后,油茶林自然更新与麻栗(Quercus acutissima Carruth.)、光皮桦(Betula luminifera H.Winkl.)、云南松(Pinus armandi Franch)等形成天然次生混交林或与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iata Lamb.)、秃杉(Taiwania flousiana Gaussen)、华山松(Pinus yunnanensis Franch)等形成人工混交林。至改造前的2008年油茶已成为林下木或劣势木,光照、通风及从土壤中吸取养分的条件较差。林分具有明显的林相乱,林园乱,树体乱,病虫鼠害严重,落果严重,树体早衰等特点;植株具有明显的生长势衰弱,树体单一向上、主侧枝不发达,结果枝弱而数量少,主干、主枝、侧枝、结果枝比例严重不协调,结果部位外移,内膛及树体中下部空虚,树型呈扫帚状;年种子产量、质量极低,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低产低效林分。调查结果显示:油茶密度为900株/hm2,平均树高为4.9~6.2 m、干基直径5.4~8.7 cm、冠幅7.5~11.0 m2,粗油产量低于24 kg/hm2。其次,因采用约20 cm×20 cm小规格带状整地、直播造林(初植密度2 m×3 m,1 667株/hm2),且造林种子未经过选优,导致林地保肥水能力低,林分植株分化严重,单株自然坐果率0.00%~84.63%、结实率0.00%~48.40% [14],植株平均单果质量31.49%~152.93%、出籽率4.18%~23.05%、种仁含油率27.12%~62.67%、果实含油率0.53%~7.69%[12]。

林 业 调 查 规 划第37卷第1期

杨开保,等:腾冲红花油茶低产林抚育改造技术

2抚育改造技术

2.1林相林园治理

2008年10~12月,伐除非油茶林木及因病残严重衰老而抚壮困难的油茶植株。

2.2扩台改土

2009年1~2月,对林地进行扩台改土、台面垦复。结合垦复每株施有机肥约15 kg、磷肥1 kg,挖除林地内多年生杂草;6月株施NPK复合肥2 kg;10月上旬株施有机肥约20 kg、磷肥1 kg。

2.3密度调整

2008年11月至2009年6月,分单株观测开花坐果情况。根据观测结果,按450~600株/hm2的保留密度,于2009年11~12月开展伐密或移密补稀工作。保留或移植花期12月至翌年3月上旬、自然坐果率高、枝芽结果特性优良、产量高的植株,伐除或移除花期11月下旬以前及3月10日以后、坐果率低、枝芽结果特性较差的植株。

2.4树型调整

2009年11月至2010年1月进行以整形为目的的修剪工作。首先,锯除、剪除死、枯、病枝及寄生植物。然后,以主干疏散分层形或变则主干形为主要树型,选留生长良好、主枝分布位置合理的主干1~2个,锯除选留以外的主干、萌条、萌桩。再在保留的主干上合理选留7~9个主枝,锯除非选留的主枝。主干和主枝确定并选留好后,选择性剪除主枝上的重叠枝、交叉枝、过密枝及下垂枝。对保留的结果大枝组进行适当调整,并适当回缩交叉枝和衰弱枝。尽量保留内膛小枝,对着生于大枝下部且有发展空间的瘦弱枝条重短截以刺激萌发新枝,对有发展空间的徒长枝适当短截以形成结果枝组。

树型调整工作结束后,及时清除修剪物(清园)并集中烧毁,以减少病虫害源基数。清园后,及时对1.5 m以下主干和主枝基部的地衣、苔藓植物、老翘枯皮自上而下进行彻底刮除,并涂白(涂白剂配比:生石灰浆80%~90%、石硫合剂5%~15%、及少量食盐,混合成糊状)。

2.5加强土肥水管理

2010~2011年,按年施肥3次、灌水1次、中耕除草2次加强抚壮抚育管理。3月上旬春季施肥以速效氮肥为主、深施(施肥深度大于30 cm)并结合施肥每株灌水约10 kg,6月上旬夏季施肥以磷钾肥为主,9月下旬至10月中旬秋季施肥以有机肥、磷肥为主。一般掌握树势弱,多施氮肥;树势强,多施磷钾肥;大树多施,结果多的树多施;小树少施,结果少的树少施。大年多施磷钾肥,小年多施氮肥。冠幅约12 cm2的成年树年施肥量为磷肥1~1.5 kg、钾肥0.5 kg、氮肥0.7 kg、腐熟优质有机肥15~30 kg。

2.6病虫害防治

针对炭疽病(Glomerella cingulata)及茶象甲(Curculio chinensis Chevrolat)导致采收前严重落果,于2011年开展病虫害防治试验。防治试验在加强抚育管理、秋季深翻土壤等林业技术措施防治的基础上,开展化学防治并设置试验对照面积2 hm2,除化学防治措施外,对照与试验林分抚育技术相同。于5月下旬喷50%甲基脱布津可湿性粉剂600倍液+48%毒死蜱1 000倍液,6月上旬喷50%消菌灵1 500倍液+16%虫线清500倍液,6月中旬喷20%苯醚甲环唑1 500倍液+48%毒死蜱1 000倍液,6月下旬喷喷50%消菌灵1 500倍液+16%虫线清500倍液。

3抚育改造效果

3.1林分通风透光条件得到根本改善

通过林地清理,伐除林地内上层非油茶木及病残衰老抚育抚壮困难的油茶木。林分内腾冲红花油茶植株成为林地内唯一的经营目的树种,林地卫生、通风透光条件得到根本改善。

根据植株开花坐果特性观测结果,开展密度调整、移密补稀工作。林分单位面积植株数由改造前的约900株/hm2减少到510株/hm2,林分植株密度趋于合理,通风透光条件进一步改善,良种化水平得到提高。

对保留或补植的每一个单株,依树做型、随枝修剪,开展以树型调整为目的的整形修剪工作。使植株形成相对规范的主干树型(主干分层形或变则主干形),主干、主枝、侧枝、结果枝比例逐步趋于合理,植株结果负载能力增强,通风透光条件得到改善。

3.2树势恢复

植株生长势明显恢复,树体上下、内外枝条分布逐步趋于合理。植株春梢平均抽发数量达611个,为未抚育改造对照的7.61倍;平均每个枝条抽发新枝数量达2.9个,为未抚育改造对照1.3个的2.23倍;春梢平均长度17.9 cm,与未抚育改造对照17.4 cm相当;春梢平均粗0.47 cm,为未抚育改造对照0.31 cm的1.52倍;果枝延长枝(果前枝)平均长12.8 cm、粗0.39 cm。

3.3结实率提高

在应用抚育改造措施的基础上,通过开展病虫害化学防治试验,植株平均结实率由2010年的19.93%增加至2011年的41.07%,为2010年的2.06倍,是对照(抚育改造但未化学防治)结实率22.98%的1.79倍。通过病虫害综合防治,采收前严重落果的问题得到了根本解决。

3.4产量增加

单位面积粗油产量由改造前的24 kg/hm2增加至2011年的220.5 kg/hm2,为改造前的9.19倍;比对照(抚育改造但未化学防治)产量124.5 kg/hm2增加96 kg/hm2,是对照的1.77倍。

4小结

4.1加强土肥水管理是低产林抚育改造的基础

土壤是果树赖以生存的基础,营养是果树生长与结果的物质条件,萌芽、开花坐果、新梢生长及幼果膨大期是果树需水的重要时期[16]。腾冲红花油茶林分因林地土壤瘠薄、土壤养分差、整地规格小,不利于保水保肥,或因长期放任失管,林地荒芜,或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低产。此外,腾冲红花油茶分布区全年降雨量大,年降雨量分布不均,冬春季节及初夏严重干旱,此期结合施肥适量浇水有利于开花坐果及萌芽抽梢。

4.2改善林分及植株通风透光条件,提高良种化率,是低产林抚育改造的关键腾冲红花油茶为中型乔木[12],阳性树种[9],长期自然杂交使其实生繁殖后代具有丰富的变异特性。其花期、坐果率、果实大小、出籽率、含油率不同,且差异达极显著水平[12]。因此,伐除异木特别是高大的上层林木,伐除严重衰老而抚壮困难的油茶植株,伐除过密油茶植株或对油茶植株移密补稀,开展以整形为目的的修剪工作,挖除林地内多年生杂草,对改善林地及植株通风透光条件,促进营养物质积累、花芽分化,提高坐果率及改善籽油品质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结合密度调整,抛弃那些花期太早或太迟、坐果率低于10%、果油率低于1.5%的单株,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林分良种化率及生产力。

4.3加强病虫害防治是低产林抚育改造取得成效的保障腾冲红花油茶主要栽培区内,原生分布9种茶属物种[17]。其中,仅腾冲县茶(C.sinensis)产业基地面积即达1.67万 hm2,被评为“2009年全国重点产茶县”[18]。茶与腾冲红花油茶错落交叉分布,病虫害互感指数高,且腾冲红花油茶集约化经营水平较低,病虫害导致减产或绝收客观存在。调查显示,其病虫害株危害率近100%,导致采前落果率超过85%且大大降低籽油品质。病虫害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加强病虫害防治可提高结实率,遏制落果,增加产量,是低产林抚育改造取得成效的保障。

4.4低产林抚育改造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策略

腾冲红花油茶低产林抚育改造技术主要包括:清理林地,伐除非油茶林木及严重衰老油茶植株;扩台改土,加强土肥水管理;密度调整,结合密林移植,优化品种结构及林地通风透光;树型调整,增强树体结果负载能力及改善通风透光条件;病虫害综合防治,遏制落果,提高籽油品质。其每项技术措施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只有在生产中综合利用改造技术,才能获得最佳的改造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云南植物志(第8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307 - 308.

[2]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委会.中国植物志(第49卷第3分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68 - 70.

[3]庄瑞林.中国油茶 (第2版) [M].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72 - 73,86.

[4]李溯.云南山茶花[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7.

[5]范眸天.茶花鉴赏[M].昆明: 云南科技出版社,2007.

[6]冯国楣,夏丽芳,朱象鸿.云南山茶花[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1.

[7]贾良智,周俊.中国油脂植物[M].北京: 科学出版社,1987:381.

[8]黄佳聪,陆斌,阚欢,等.腾冲红花油茶籽油主要理化成分分析[J].西南林学院学报,2010,30(5):29 - 32.

[9]黄佳聪.腾冲红花油茶产业发展问题与措施[J].林业调查规划, 2011,36(1):90 - 92.

[10]林少韩,李桂梅.油茶低产林改造工程的技术策略与实施方法[J].林业科学研究, 1991, 4(4): 353 - 359.

[11]张乃燕,陈国臣,江泽鹏,等.油茶低产林综合改造效果分析 [J].林业科技开发, 2009,23(1):103 - 105.

[12] 黄佳聪,何俊,尹瑞萍,等.腾冲红花油茶自然和人工种群种实性状变异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0, 32(5): 94 - 101.

[13]黄佳聪,郭军,罕新艳,等.腾冲红花油茶芽苗砧嫁接技术及其成效分析[J].西部林业科学,2011,40(2):84 - 87.

[14]辛成莲,石卓功,黄佳聪,等.腾冲红花油茶的坐果及结实率研究[J].西部林业科学,2011,40(4):60 - 64.

[15]黄佳聪,阚欢,刘云.腾冲红花油茶籽油中多酚类物质对自由基清除作用的研究[J].中国油脂,2011,36(12):54 - 57.

[16]郗荣庭,刘孟军.中国干果[M].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34 - 41.

第5篇:油茶树种植技术范文

关键词 油茶;资源概况;低产林;改造管护技术;安徽郎溪

中图分类号 S79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1-0196-02

油茶作为一种经济林木,是世界四大木本食用油料植物之一。油茶不仅经济价值较高,同时其生态功能强,且适生范围较广,是我国南方重要的油料植物资源。油茶目前已经被列为健康型植物油,茶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0%,且贮藏时间长,长期食用对于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与治疗作用显著。与此同时,油茶在高级保健食品及护肤品领域也应用广泛,油茶果实榨油后产生的茶枯饼可提取茶皂素、残油等并可制成复合饲料,茶壳也是制作高级食品用活性炭的优质原料,还能作培养基生产食用菌等,应用范围广泛[1-3]。

1 郎溪县油茶资源与生产概况

油茶枝叶繁茂,根系发达,耐干旱瘠薄,兼具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已在郎溪县红黄壤土地治理和退耕还林工程中广泛应用。20世纪70―80年代,郎溪县曾在社队林场中广泛推广油茶造林,建成油茶原料林基地逾1 000 hm2,成为全省油茶主产区之一,在低山、丘陵、“四旁”地区广泛栽植,势头良好。中间由于相继推广时兴檫木、杉木、外松、板栗、青梅、毛竹、雷竹、园林苗木等,曾毁去成片油茶林或残留部分低产林。2010年以来,油茶热门走俏,省市推广油茶良种丰产林项目,掀起新一轮油茶发展热。目前,成片低产残留油茶林主要分布在十字、毕桥、高井庙、新发等地,面积不大,只有47 hm2,单位面积产量低,年产值及效益差[4-8]。

郎溪县以丘陵冈地为主,特殊的地理条件和环境因子适宜种植油茶。2010年县政府制定出台了《郎溪县油茶产业发展规划》,全县“十二五”“十三五”期间承担2 713 hm2油茶发展任务。近3年来全县新发展油茶人工林,建立成片良种基地1 380 hm2,主要以承包大户、家庭林场、生态农业开发公司、林下复合经营林等形式规模经营,重点在十字、飞里、凌笪、伍牙山林场等地。其中在十字镇重点依托康龙山茶油开发公司,规模化栽植油茶和油用牡丹,扬子生态绿化公司申报油茶高产栽培示范园项目建设规模66.67 hm2,优先发展油茶、水栀等高效经济林,推动城乡绿化与林业产业同步发展。坐落在郎溪县的宣城市最大规模山茶油生产企业――安徽亿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牵头组建了郎溪县亿宏油茶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油茶基地面积165 hm2,积极与周边油茶种植农户签约发展,注册“丽仁”牌野茶油商标,年加工油茶籽2 000 t以上,争取在“十二五”期内发展社员250户、油茶基地面积700 hm2。

目前,全县以普通油茶(C.oleifera A)为主要分布及栽培树种,现正大力推广适合皖南山区栽培的黄山1~5号、皖宁1~4号等最重要的油茶优良无性系良种资源。

2 油茶低产林改造与管护技术

油茶低产林是指其生产潜力未能充分发挥出来的林分。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援助“2696工程”油茶低产林改造项目,结合郎溪县油茶生产经验与栽培实践,总结出一整套适合郎溪县推广应用的油茶低产林管护技术。

2.1 整形修剪

油茶植株进入盛果期需要进行修枝整形以改善植株生长条件,尽量保留作为结果枝主要来源的春梢和内膛结果枝,只将徒长枝、重叠交叉枝、病虫枝及长势较弱的枝条等疏去,在越冬休眠期(12月至翌年2月)及时剪去衰老干枯枝、病虫枝、寄生枝及荫蔽枝等,以培养良好的树体结构,可使产量增长39%以上,枝感病率降低70%。在油茶挂果数年后,应及时进行回缩修剪,再重新选择强壮枝进行培养补充,剪除少量枝径2~4 cm的直立大枝,提高内膛的结果能力,以保持旺盛的营养生长,平衡生殖生长。在夏季(6―8月)要控制夏梢生长,促进结果母枝良好发育[9-10]。

2.2 树型培育

油茶定植后在距接口30~50 cm上定干,第1年在20~30 cm处选留3~4个长势旺盛、位置合适的侧枝培养为主枝;第2年再在每个主枝上保留2~3个强壮分枝作为副主枝,第3~4年继续培养正副主枝,并培养侧枝群。对结果不良的植株,采用大树换冠的方法进行劣株改造,注意在树冠内多保留枝组以培养树冠紧凑、树形开张的丰产树型,从而提高林分的整体产量。

2.3 精细抚育管理

及时清理林地、中耕除草,清除杂灌和杂草等,雨季要注意排水,夏、秋季干旱时及时灌水,将铲下的草皮或用杂草枯枝叶覆于树蔸周围地表,培蔸护坡保墒;冬季结合施肥进行带状、块状、扩穴或局部垦覆;合理间种绿肥或豆科植物,以耕代抚,促进树体养分积累;合理调整密度,保留900~1 650株/hm2;在冬季冷气流频繁的北风口营造防风林带,施足保暖越冬肥,有利于植株越冬。

2.4 加强成林管理

加强林地土、肥、水管理,隔年对土壤进行深翻改土。在树冠投影外侧深翻30~60 cm,分年度对角轮换,注意保护粗根,避免过量伤根,促进土壤熟化,清除杂草和消灭越冬病虫害,扩大根系分布和吸收范围,提高其抗旱、抗冻能力。将坡度陡的林地整成梯田状,或者开挖1.5 m宽竹节沟,以达到保水保肥的目的,有效防止水土流失。

2.5 科学合理施肥

合理配比氮磷钾,一般N∶P2O5∶K2O=10∶6∶8,每年施速效肥总量1~2 kg/株、有机肥15~20 kg/株,改良土壤理化特性,培肥地力,延长肥效,提高果实含油量。幼树期施肥以氮肥和农家土杂肥为主,配合磷钾肥,主攻春、夏、秋季3次营养生长梢;盛果期在施追肥的基础上,适当增施各种微量元素、尿素及生长调节剂。春梢萌发前薄施粪水或尿素,越冬休眠期以土杂肥或粪肥作为越冬肥。

2.6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的防治采取综合治理的方式,并注重病虫害预防,一般在4―7月喷洒杀菌剂,防治油茶烟煤病于夏季、冬季用0.3 °Bé的石硫合剂,秋季用1 °Bé石硫合剂;防治油茶软腐病和根腐病在春梢萌芽、抽发期用1%波尔多液、多菌灵和甲基托布津,或用50%退菌特、50%多菌灵等浇灌根茎处防治;防治炭疽病在6月底用1%的波尔多液加2%的茶枯水、50%多菌灵。对油茶绵蚧、蓝翅天牛、油茶蛀茎虫、油茶叶蜂、茶籽象甲等虫害的防治,在幼虫期喷洒90%敌百虫500倍液,成虫期喷洒90%敌百虫1 000倍液、20%乐果乳剂500倍液、杀螟松、马拉松1 000倍液、敌敌畏1 500~2 000倍液等,或在成虫羽化期间进行人工捕杀,或放养天敌如中国黑蜂、高加索蜂和高意杂交蜂等进行防治。

3 参考文献

[1] 肖正东.安徽林木特色资源[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2.

[2] 庄瑞林.中国油茶[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8.

[3] 姚小华.油茶高效实用栽培技术[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4] 李书春.安徽森林[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0.

[5] 陈兴福.毛竹培育与利用[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6.

[6] 程鹏.现代林业生态建设理论与实践[M].合肥:安徽科技出版社,2003.

[7] 程鹏.现代林业理论与应用[M].合肥: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8] 余本付.安徽省乡土树种造林技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

第6篇:油茶树种植技术范文

关键词:油茶;品种;种植;适应地;管理

中图分类号:S794.4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05-0062-01

1 引言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科树种,也是我国主要的生态经济树种,与油橄榄、油棕、椰子并称世界四大食用木本油科树种。

随着中央和政府对油茶产业的重视加深,我国油茶产业呈现井喷式的发展,但大量的种植和管理不规范使得油茶林变成了低产低效益的经济林作物[1,2]。现对油茶林进行高产促进研究探讨,以期为广大农民和企业合理管理和增产提供参考。

2 品种选择

根据种植地不同气候和油茶品种的生长习性进行合理选择。对要种植油茶林地的气象条件、土壤条件(pH值、养分值、土温等)和水文条件等要综合考虑。江西土壤pH值多在4~6,品种一般为赣无系列和长林系列;广西海拔和年均气温较高,多以大红花油茶种植。

3 种植与管理

3.1 培育技术

油茶可选用播种、插条或嫁接繁殖等方式进行育苗,而为了保存亲本的优良品性多以插条和嫁接方式。现阶段许多林企采用新方法进行组培育苗,成本低,育苗快。嫁接可以使油茶林提前2年左右挂果。最佳造林时期为立春至惊蛰,10月也可以,直播造林多选冬季。

3.2 施肥管理

油茶生长地多为酸性红壤区(缺肥严重)[3,4],对油茶林进行养分管理十分必要。可以适量补充氮磷钾肥和微量元素,但不可过量施入,对施肥区要进行测土配方施肥。如适量的磷肥施入可调节过酸的土壤,增加土壤中钙和磷的含量,过量磷肥施入使土壤pH值平衡打破,不利于油茶生长;过量的钾肥施入会造成土壤过酸,影响油茶对其他元素的吸收。肥料可选择新兴的油茶专用肥和高效缓控肥。油茶专用肥肥质全面,含有多种有利于油茶生长的微量元素,对土壤有改善作用;缓控肥可以缓慢释放养分,使得油茶对养分利用率得以提高。

3.3 整形修剪管理

整形修剪可以对油茶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进行调节,更好的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整形时期在幼树期,对油茶树体骨干枝和开张角度进行规划,为以后高产打下坚实的基础。修剪在四季都可以,根据油茶生长情况而定。冬季油茶处于休眠期修剪对油茶损伤最小,春夏秋可根据油茶树梢、树叶密度和果实多少进行合理管理,可以采用除去枝梢、摘除花心、抹去萌、摘芽、摘叶、疏花疏果等。

3.4 病虫害防治理

油茶病虫害防治为主,营林措施防治为主,促进油茶林健康生长,增强其抵抗力。辅助药物防治。病害主要是炭疽病和软腐病,虫害主要以食叶和蛀杆害虫。

4 结语

种植油茶是一个高效、长效的产业。在当前的形势下,种植好油茶不仅可以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近问题,增加农民收入,而且自然风险与社会风险效低,具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俱佳的特点。因此,努力提高油茶种植与管理技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日清,丁植磊,张 勖,等.油茶育种研究进展[J].经济林研究,2006(4):1~8.

[2]刘跃进,欧日明,陈永忠.我国油茶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林业科技开发,2007(4):1~4.

第7篇:油茶树种植技术范文

关键词:油茶栽培;关键技术;经济效益

中图分类号:S79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13-0197-02

1 引言

油茶是一种经济作物,其栽培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目前我国一些油茶种植地区的相关人员的技术还不够成熟,管理能力也比较薄弱,因此油茶还不能够完全实现高产。针对这种情况,相关人员必须要找出不能实现高产的原因,并加以解决,从而实现油茶的高产高收,带动经济利益。

2 油茶的特点分析

我国油茶资源十分丰富,油茶种类位居世界第一,且绝大多数种类只在我国有所分布。我国既是油茶的原产地,又是油茶的产量大国,且油茶栽培历史悠久。油茶按其花色可划分为白花、黄花、红花三大种类,且每种花色的油茶还能细致地划分出许多茶类。其中,花色为白色的油茶是我国最为普通的油茶。按果实大小也可将油茶划分为大果型、中果型、小果型三大类,其中最为普通的,花色为白色的油茶就属于中果型油茶,种植面积最大,种植范围最广。

3 油茶栽培关键技术

3.1 土地的选择

关于油茶的土地选择,需要考虑土壤、海拔、坡度等因素,任何一个因素出现问题,都会直接影响油茶的生长状况。因此,在考虑土壤因素时,在保证土壤呈微酸性的基础上,充分考虑适合油茶生长的土壤的保水性能、排水性能、通气性能等。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高腐殖质土壤的利用,满足油茶生长所需要的土壤厚度与土壤深度。海拔和坡度也是不容忽视的两个因素,通常情况下,油茶的土地应选择在海拔低于500 m,坡度不高于25°的地势上,这不仅促进了油茶的自然生长,也降低机械开垦的难度。除此之外,油茶的土地还应选择在避风、向阳的位置上。

3.2 土地的处理

依据实际情况,对土地进行深翻。对土地进行深翻能够有效改良土壤内部结构,提高土壤的保水性能、排水性能、通气性能,对油茶的生长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土壤深翻一定要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并且还要对土壤周围的杂草、碎石块等进行及时的清楚,确保土壤周围坏境。为了做好相应的土地处理工作,应在最大限度内选择平缓坡地进行相应的机械深翻,当土地坡度相对较大时,就必须要采用相应的穴垦方式。施加肥料是土地处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必须要保证油茶种植所需要的各种肥料,以及肥料量的充足。

3.3 苗种的选择

优质油茶的品种是保证油茶高产高收的前提。关于油茶的选种,一定要充分考虑自然环境、成本效益等因素。例如在广西某油茶种植区,种植人员充分考虑了油茶的选种问题,他们结合本地自然情况,成本效益等因素,选择种植普通油茶品种。这种普通的油茶品N,在当地更加适宜生长,结果率十分高,给本地油茶种植人员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促进了本地的经济发展。

4 油茶栽培管理措施

4.1 对幼林抚育的管理措施

幼林抚育与油茶土地处理过程息息相关。幼林抚育主要包括除草、施肥、培蔸等工作,其中松土过程中不伤害到幼苗,必须对幼苗采取一定保护措施。首先,在做第一年的松土工作时,一定要选择恰当的时间对幼苗进行松土。如果松土时间不恰当,就会使幼苗的存活率大大降低。待幼苗定值后,要在4~5月份和9~10月份对幼苗进行2次抚育工作,并严格依据幼苗的生长情况进行抚育,切不可违背苗柱生长规律。对幼苗进行施肥时,要以使用氮肥为主,使用复合肥为辅,并且要保证每一株油茶幼苗都能摄入满足自身生长的氮肥和复合肥。另外,还应对每一株油茶幼苗追加一定量的农家肥,并根据相应的天气情况保证浇水量。

4.2 对成林的管理措施

4.2.1 关于油茶的施肥管理

施加肥料是保证油茶优质的必要方法,也是实现高产丰收的重要手段,所以油茶种植人员应把握住油茶各个时期所需要的营养成分。为了保证油茶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在其幼苗阶段,应使用大量的氮肥,在其结果阶段,应减少氮肥的使用量,不断加大磷肥、钾肥、尿素等肥料的使用量。

4.2.2 关于油茶的修剪整型

对油茶进行修剪是整个油茶生长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它不但影响油茶的形体,也影响着油茶的坐果率。通常情况下,油茶的修剪要以枝条顶梢结果为主,对密生条、不规则枝条、交叉重叠条等枝条进行修剪,保证油茶的形体美。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抹蕾过程。有时候,定植后的油茶会出现提前开花的情况。对于主干的修剪,通常情况下,以80~100 cm最为适宜。在进行第一次修剪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3、4个长势强壮的枝条作为主枝;在进行第二次修剪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筛选,保留发育较好的两个或三个枝条在主枝上。在经历3至4次的修剪后,整株油茶就能够成型。

4.2.3 关于油茶的病害防治办法

油茶的常见病主要有烟煤病、软腐病、炭疽病等。其中,炭疽病是常见病中出现概率最多的一种。炭疽病主要发生在果实、花蕾、树叶等部分,随着病症的恶化,会使这些部分从树体脱落,也会使树枝发生干枯,特别严重时会直接导致整株油茶死亡。针对这种情况,必须要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首先,栽培人员必须要重视对整片林地的管理,加大管理力度。对田地中存在的杂草、石块进行及时地清理,为形成良好的油茶树型打下基础,并保证树林中的通风、透光。其次,在油茶生长过程中出现病态时,不能盲目地施肥。此时,加大氮肥肥料量的使用不一定对株体的成长有所帮助,应根据实际情况,适当使用磷肥、钾肥等,帮助油茶树木抵抗病害。最后,当整株油茶出现死亡现象时,最好在春季时进行补种,之后做好相应地修剪工作。

第8篇:油茶树种植技术范文

关键词:栽培技术;对策建议;高产油茶

收稿日期:2011-08-21

作者简介:李 涛(1979―),男,江西萍乡人,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营造林工程技术方面的研究工作。

中图分类号:S6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944(2011)09-0074-02

1 引言

高产油茶指的是采用经林木良种委员会鉴定的亩产达到50kg以上的优良无性系嫁接苗木栽植的油茶林[1]。栽培技术中几个关键问题主要包括林地选择、整地施肥、良种壮苗、适时栽植、幼林抚育及管理等方面,对此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解决对策及建议。

2 材料与方法

2.1 林地选择

油茶性喜光、喜温、喜酸性土。油茶林地应选择红壤、黄壤、红黄壤地,土层深度60cm以上,土质疏松、肥活、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地下水位在1m以下,pH值为4.5~6.5。海拔高度100~300m的低山丘陵地区,山地造林应选择阳光充足的阳坡和半阳坡,坡向以南向、东向或东南向为好,所选林地要开阔,无寒风,坡度25°以下的中下坡为宜。避开有西南风、北风侵害及积水低洼的地段。林地上典型的植物是芒萁和杜鹃。

2.2 整地施肥

整地应在造林前3个月进行,整地前期,必须清除林地上的杂草、灌木和树兜。可以采用人工清理、机械处理或化学除草剂处理等方式。整地方式有全垦、带垦、和穴垦。要根据林地产地条件、地形、坡度和经营方式的要求,以及资金和劳力等情况,因地制宜选择进行,采用穴垦的穴规格为60cm×60cm×60cm。然后根据坡度、土壤肥力、间种和抚育管理水平等情况设计相应的栽植密度,一般以株距2.0~2.5m,行距2.5~3.5m,90~120株/667m2为宜。一般低山丘陵为110株/667m2为宜,株行距2m×3m。

整地后必须要施基肥,每穴可施农家肥10~20kg或复合肥0.3~0.5kg或油茶专用有机肥1~2kg,然后回填表土。覆土要高出地表10~15cm,将穴填满,使之呈馒头形。

2.3 良种壮苗

良种壮苗是达到高产的基础,要求为通过国家和省级以上的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油茶良种,苗木规格要求达Ⅱ级苗以上。目前生产上主要采用的良种有江西省林科院选育的“赣无1号”等25个优良无性系、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选育的GLR长油1-18号无性系和赣州市林科所选育的GLS赣州油1-12号无性系。壮苗主要选用的是采用芽苗嫁接培育的一年生或两年生裸根苗。要求苗高30~50cm,地径0.4cm以上,根系完整,无病虫害[2]。应采用多系配合造林,一般需5~10个无性系,至少应有5个以上混系栽植。

2.4 适时栽植

2.4.1 造林时间

油茶造林在冬季11月下旬到次年3月上旬都可以,以春季较好,在“立春”至“惊蛰”之间,芽将萌动之前造林最为适宜,宜选择阴天或晴天傍晚进行,雨天土太湿时不宜。

2.4.2 栽植方法

栽苗时要用生根粉拌泥浆蘸根处理后再进行定植,定植时要将苗木置于穴的中央部位,苗杆端正,根系舒展,回填穴土,分层培土压紧,根系密接,最后在植株四周覆盖松土,再在兜部盖上稻草后堆土呈馒头状,填土应高出周围地表10cm,以防松土下沉积水。注意苗根不能和基肥直接接触。要求最好是当日栽植完苗木,如因人工不足不能当日栽完的必须要将苗木假植在蔽阴、湿润、背风的地方,盖上稻草并浇水。

2.5 幼林抚育

2.5.1 及时补植和培兜

发现缺株和病株,要以同龄壮苗补植,并加强管理,使补植苗与林地幼苗生长基本保持一致,同时对未栽正的或的苗木要及时扶正和培土。

2.5.2 抚育时间与次数

一般要连续抚育3年,每年抚育2次,主要是除草、松土、培兜和扩穴。第1次在5~6月份,抚育时在油茶四周20cm以内只能破碎表土,不能翻动根际土壤,靠近油茶苗的杂草用手拔除,防止松动或损伤根系,并将铲下的草皮覆于树兜周围的地表,给树基补兜;第1年也可以不进行此次抚育,只进行第2次抚育。第2次抚育一般在8~9月(立秋后)进行,这时大多数杂草刚好结籽,及时除草可减少当年杂草与油茶苗争肥、争阳光,又可清除杂草种子,减少来年竞争,还可起到抗旱保苗的作用。冬季结合施肥进行有限的垦覆。新造油茶林地,可在林内油茶林地,可以林内间种作物,以耕代抚。

2.5.3 适当施肥

定植当年可以不施肥,有条件的地方可在6~7月份树苗恢复生长后,适当浇些稀薄的人粪尿,或每株25~50g的尿素或专用肥,从第2年起,每年3月份新稍萌动前半个月左右,每株施速效氮肥50~100g,11月上旬,则施以土杂肥或有机肥作为越冬肥,每株5~10kg。随着树龄的增大,施肥量应从小到多,逐年提高。

2.6 幼林管理

2.6.1 定干整形

油茶幼林早期以整形为主,定植后在距接口30~50cm处定干,适当保留主干,第1年,在20~30cm处选留3~4个生长强壮、方位合理的侧枝培养为主枝;第2年,再在每年主枝上保留2~3年强壮分枝作为副主枝;第3~4年,在继续培养正副主枝的基础上,将其上的强壮春梢培养为侧枝群,并使3者之间比例合理,均匀分布。修剪时间以11月至次年2月为好,前3年需摘掉花蕾,加快树冠成形。

2.6.2 病虫害防治

油茶炭疽病、煤污病、软腐病在降雨多、湿润季节发生严重,象甲虫多栖息于密林。因此,应创造有利于油茶生长发育的环境,以减少病源、虫源。在抓好土壤管理和改造林相、树体的同时,还要改善林地卫生环境。对于炭疽病发生严重且历年发病株以及遭受织叶蛾(蛀茎虫)危害的枝条,要予以砍除并集中烧毁。油茶尺蠖以蛹、象甲虫以幼虫形态在土表越冬,冬季须深挖。施肥要注意用量及搭配,过多施氮肥易使油茶染病,适量搭配磷、钾肥可提高树体抗性。保护和培育黑缘瓢虫、大红瓢虫等天敌,能抑制介壳虫的繁衍。可利用寄生蜂、寄生蝇、菌类、鸟类、鸡等防治油茶尺蠖。在每年3月初、5月底、7月上旬,使用1:1:100的波尔多液全树喷雾,可防治软腐病、炭疽病、煤污病等。使用由生石灰、硫磺、食盐、杀菌剂等组成的白涂剂,在4月中旬刷白油茶树基部,可防治油茶半边疯。使用菊酯类药剂全树喷雾,可防治金龟子、茶蚕等。及时剪除被害梢,可清除织叶蛾、茶梢蛾等。

2.6.3 间作套种

油茶幼林期间,利用林地间隙种植花生、黄豆、紫云英、绿豆、豌豆等作物,以耕代抚,能有效地抑制杂草灌木生长,提高土壤蓄水保肥能力,改善林间小气候,降低地表温度,提高林间湿度,从而促进油茶幼林根系生长和树体的生长发育,达到速生、早实的目的。合理套种,还可获得部分收益,尽快收回营林投资。间作距树兜的距离在50cm以上,并及时施肥。

参考文献:

[1] 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油茶无性系丰产林培育技术规程[R].南昌: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2009.

[2] 徐京萍.低产油茶林改造技术[J].国土绿化,2011(8):42~43.

Research on Key Problems of Productive Oil-tea Camellie Cultivation

Techniques

Li Tao1,Huang Xuehui1,Deng Zhiming2,Yang Haihong1

(1.Xiangdong District Forestry Bureau of Pingxiang City,Jiangxi,Pingxiang 337016,China;

2.Forest Resources Monitoring Center of Pingxiang City,Jiangxi,Pingxiang 337055,China)

第9篇:油茶树种植技术范文

【关键词】:油茶种植 营造林 技术 关键技术

剑河地质构为山地性高原,系雷公山中山地貌向湘桂丘陵过渡的斜坡台地,整个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以低山、低中山为主,最高海拔1623.3米,最低海拔348米。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6.7℃,年平均降雨量1220毫米,年无霜期300天左右。纬度低、 海拔高,水热条件好等特点,这些气候条件均适宜于油茶生长。

1、油茶的生物学特性及其生态习性

油茶,别名:茶子树、茶油树、白花茶;油茶属茶科,常绿小乔木,树高达4~6m,一般2~3m。树皮淡褐色,光滑单叶互生,革质,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边缘有细锯齿, 花顶生或腋生,两性花,白色,花瓣倒卵形,顶端常二裂。蒴果球形、扁圆形、橄榄形,果瓣厚而木质化,内含种子。种子茶褐色或黑色,三角状,有光泽。油茶喜温暖,怕寒冷,要求有较充足的阳光,否则只长枝叶,结果少,含油率低。要求水分充足,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以上,但花期连续降雨,影响授粉。要求在坡度和缓、侵蚀作用弱的地方栽植,对土壤要求不甚严格,一般适宜土层深厚的酸性土,而不适于石块多和土质坚硬的地方。

2、油茶造林地选择

海拔在500m以下的丘陵山地最好。以南坡、东南坡最好,其他坡向的平缓山地也可。坡度一般在15度,不宜超过30度。pH值以5.0~6.5最好,中性、碱性土壤不适宜种植。土壤深达80cm以上为宜,土质需疏松、肥沃、通气、排水、保水性能良好,石砾含量一般不超过20%。透气不好的死黄泥土不适宜种植。我县最低海拔348米,水热同季,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年平均气温16.7℃,年平均降雨量1220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1236.3小时都比较适合用油茶进行营造林。

3、整地

整地方法应与林地条件、经营水平、劳动力水平、生态环境保护等情况相结合,可采用全垦、带状、块状。全垦适宜于坡度15度以下、 水土流失较小的造林地;带状整地适宜于坡度16 ~25度的造林地。块状整地适用于坡度较陡、坡面破碎的造林地以及零星造林和“四旁”种植。在造林前2~3个月,挖好栽植穴,大小为60cmx60cmx50cm,每穴施放磷肥1kg,麸饼1~2kg或 5~10kg的农家肥作为底料与泥土混合。

4、适时栽植

油茶以种子、插条或嫁接繁殖。为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多采用插条或嫁接育苗,然后进行栽植造林,最适造林季节是立春到惊蛰,也有在10月份进行的。茶以种子、插条或嫁接繁殖。为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多采用插条或嫁接育苗,然后进行栽植造林,最适造林季节是根据当地当年的气候特点与地形情况适时选择栽植季节,一般掌握在早春回暖的第1-2场透雨之后的阴天或小雨天。栽植季节可以早点,有利于苗木早发根发梢,提高成活率。栽植时先在植穴开1个比营养器(袋)稍大的穴,去除苗木的容器(袋),把土陀放进植穴内,适当深栽,然后压实回穴土,使营养土与穴土充分接触,最后用松土回成馒头状,以减少穴土水分的蒸发。栽植后60d检查成活情况,发现死株及时补栽。

5、病虫害防治

经调查发现,油茶幼林主要病害有油茶炭疽病和软腐病,主要害虫有金龟子和象甲。

5.1炭疽病分布较广,以危害幼树、成树的当年生叶、果、 枝梢、花芽和叶芽为主,初为褐绿色,水渍状,以后变成焦黄色,最后成灰白色。病斑不规则,病健分界明显。病斑正面散生有黑色、细小的小黑点,病叶质脆,容易破碎、脱离。春季气温20℃以上时,遇高湿天气,开始发病,5月上旬至6月中旬发病最重。冬春季节,结合油茶林的垦复和修剪,清除病枝、病叶、枯梢、病蕾及病果。此外,在果病初期,及时摘除病果,可减少病菌的重复侵染。春梢长出后,喷洒1%波尔多液或50%可湿性托布津500-800倍液,以防止初次侵染。6-9月,特别是果病盛发期,每半月喷洒1%波尔多液或50%可湿性多菌灵500倍液,连续三至四次。

5.2油茶软腐病对油茶苗木的为害及其严重。在病害暴发季节,短时间内成片苗木感病,引起大量落叶,严重时株病率达100%,严重受害的苗木整株叶片落光而枯死。防治上应以营林措施为主,加强培育管理,提高油茶林的抗病能力。采穗圃、苗圃等可考虑药剂防治。

5.3 金龟子主要有铜绿丽金龟、毛黄鳃金龟、黑绒鳃金龟、暗黑鳃金龟等。主要以成虫为害,可将油茶当年生新叶全部吃光。4月中旬至5月下旬为盛期,6月中下旬为盛卵期,7月上中旬为幼虫孵化盛期。物理防治:施用腐熟的农家肥。化学防治:在4月中旬成虫为害盛期,用25%辛・甲氰乳油1000倍或10%毒 ・氟铃脲乳油1000倍喷雾。在7月上中旬幼虫孵化盛期,在油茶地用3%的呋喃丹颗粒剂或3%锌硫磷颗粒剂 30-45千克/公顷散施 。

5.4油茶象甲,分布于中国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福建、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贵州等省区。是油茶和茶的重要害虫。茶园郁闭,虫口较多,受害也较重。1物理防治:适时翻锄林冠下土壤,杀灭土中幼虫。化学防治:在油茶林冠下用3%的呋喃丹颗粒剂或3%锌硫磷颗粒剂散施,覆土。在4月上旬至8月中下旬为害盛期用 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 800 倍液或40%毒死蜱乳油1500倍叶面喷雾 。

结束语

土地是农林植物的承载之本,合理利用好适宜油茶栽培的土地资源是油茶种植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我县油茶种植业及其所带动的相 关产业,必须科学规划、因地制宜、依照不同土壤类型及其生态环境 优化配置适宜油茶栽培品种(或品系)区域化栽培种植,提高油茶种植的产品质量和单位面积效益,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和气候环境资源,走品种区域化、节约化、产品特色化、产出高效化的l展道路,走因地制宜和节约型可持续利用土地资源的道路。

【参考文献】:

[1] 林峰;林静绪 油茶种植前景与营造林技术研究 安徽农学通报 2012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