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固定资产智能化管理范文

固定资产智能化管理精选(九篇)

固定资产智能化管理

第1篇:固定资产智能化管理范文

针对目前城市固体废物管理中的主要问题,利用“智慧城市”概念构建了智慧城市固体废物管理系统。阐述了智慧城市固体废物管理的概念,分析了智慧城市固体废物管理系统的需求,运用物联网等技术构建了智慧城市固体废物管理系统的体系框架。对系统的主要服务功能进行了设计,并以城市固体废物运输路线设计决策为例,介绍智慧城市固体废物管理系统的应用方法。

关键词:

智慧城市;城市固体废物管理;智慧城市固体废物管理系统;物联网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固体废物产生量迅速增长。2013年,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达17238.6万吨,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327701.94万吨[1],危险废物产生量3156.89万吨,呈不断增长趋势[2]。大量的城市固废需要及时清理运输和妥善处理处置,如果对固体废物进行不适当的管理和处置将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3]:(1)通过渗滤液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2)通过焚烧废弃物污染土壤;(3)污染空气;(4)由不同载体传播疾病;(5)堆填区的臭气味;(6)厌氧分解释放出的甲烷。城市固体废物已成为显性化社会问题的一部分,成为当今社会的一大挑战。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固废收集和处置点分布不尽合理,固废难以得到及时清运;(2)固废系统的实时状况不能获取,清运安排与处置缺乏灵活性;(3)固废系统运行低效,成本较高;(4)信息化水平低,大部分停留于简单的办公自动化水平。由IBM于2008年提出的“智慧城市”概念[4],可被作为解决这类“城市病”的有力手段。“智慧城市”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更好地实现城市公共资源高效运营,优化城市资源配置[5],已在诸多领域得到实践应用[6][7][8][9]。利用“智慧城市”概念构建城市固体废物管理系统,即将物联网(InternetofThings)、云计算(CloudComputing)、虚拟化和大数据(BigData)等技术以“三网融合”构建智慧城市固体废物管理系统,促进城市固废产生、运输和处理整个生命周期智慧地感知、分析、集成和应对,实现管理决策的科学化和高效化,从而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城市固废,维护良好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1智慧城市固体废物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

1.1智慧城市固体废物管理的概念城市固体废物管理是为了环保、经济、社会可接受的目标,把固废流、固废收集和处理方式有机结合的决策过程。它涵盖固废生命周期的各方面,各环节内容复杂、相互联系,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城市固体废物管理模型如图1所示。固废的生命周期与各种信息要素相关联,这些关联要素可归为三类:环境因素、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为科学有效地处理好关联要素之间的关系,智慧城市固体废物管理需要满足以下目标:(1)固废管理的信息化。决策需要信息,城市固废管理涉及大量、多种、多源的信息,包括以上三类关联因素的信息。组织相关固废管理信息并建立集成的信息平台加以有效利用,实现固废管理的信息化,是智慧城市固体废物管理系统的基础。(2)生活便捷化。城市固废管理系统的建立应使相关利益者生活更加方便快捷,需要复杂繁冗程序的系统不会被相关利益者接受,从而导致系统运行低效或失败。(3)环境维护自动化。目前的环境维护过程缺乏互联互通,信息流通缓慢,导致效率较低。建立的城市固废管理系统使环境维护信息流通顺畅,便于相关的人员准确快速得到有关信息,可以实现环境维护自动化,提高适应性和效率。(4)社会管理自动化。城市固废管理与固废生产者、收集者、运输者、交易者、处理者和周围居民等人员均密切相关。如何处理这些相关利益者的关系,平衡维护各方权益,提高生活质量,是建立城市固废管理系统须解决的重要课题。智慧城市固体废物管理系统是以固废管理信息化、生活便捷化、环境维护自动化和社会管理自动化为目标,以物联网、云计算、虚拟化和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手段的固废信息处理中心,目的是实现城市固体废物管理的智慧运行。

1.2智慧城市固体废物管理系统的需求良好的城市固体废物管理需考虑环境、经济和社会等多因素,尽力满足多方利益诉求。针对公众、企业和政府等不同的使用对象,智慧城市固体废物管理系统主要有以下需求,如表1所示。另外,从系统实施和运行情况角度看,还具有安全、稳定、可靠和经济等需求。

2智慧城市固体废物管理系统体系架构

根据智慧城市固体废物管理系统的建设目标和需求分析,其体系架构如图2所示。(1)基础设施层基础设施层是智慧城市固体废物管理系统的基础硬件和软件运行环境,包含物联网基础设施(如GPS、RFID、各种传感器等)以及服务器、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网络硬件和网络协议等。物联网基础设施实现固废源状态、固废转运站状态等的感知,获取固废生命周期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方面的信息要素内容。(2)虚拟资源层虚拟资源层是利用物联网、信息物理系统统(Cyber-PhysicalSystem,CPS)、计算系统虚拟化等技术,将基础设施层中的计算资源、存储资源、网络资源等软硬件资源形成虚拟资源池,降低物理资源和资源应用的强耦合依赖关系,以支持资源的按需使用、高可靠性、高安全性、高可用性和普适性的系统服务环境。(3)数据层数据层作为固废信息要素内容的存储仓库,包括基础数据、GIS数据、业务逻辑、共享数据以及包含历史数据和城市固废管理系统运行数据的数据中心。其中,基础数据是城市固废管理系统中的各种属性数据以及用于相关服务功能的数据,各种属性数据如固废源类型、固废源编号、收运人员信息、收运车辆信息、固废处理企业信息等,用于相关服务功能的数据如人口数据、经济数据、收运处理成本、环境影响评价基础数据等。GIS数据包含系统相关的空间地理信息,如固废源分布点、收运车实时位置、收运路线等。业务逻辑是系统提供服务的规则和流程,包括领域实体(如固废收集点、医疗固废处理企业、热解气化焚烧炉等对象)、业务规则、数据完整性规则及工作程序。共享数据是其他信息系统提供的数据,如环保行政部门提供的危险固废产生企业跨省转移信息、固体废物进口数据等。(4)基础支撑层基础支撑层为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高效性提供保障,通过虚拟资源的建模定义、封装/注册/、实例化和部署管理、智能搜索管理等技术实现虚拟资源的合理分配与自适应动态调度,以及提供信息系统的系统管理、应用开发环境、系统集成支持中间件、高性能与高可靠性支持等四项基础支撑。其中,系统管理包括系统安全管理、网络管理、监控调度管理及主机系统管理。应用开发环境为应用服务的开发提供软件开发环境(如Java、.Netframework等)。系统集成支持中间件为分布式应用软件在不同技术之间共享资源而提供平台和通信机制(如XML、ODBC、JDBC等),实现分布式应用之间的互连互通与互操作。高性能与高可靠性支持包括用于多目标多约束优化调度的动态优化管理、用于评估服务质量的QoS评价管理以及故障恢复与集群技术等。(5)应用支撑层应用支撑层为智慧城市固废管理系统的应用软件提供辅助支撑,简化应用系统开发过程,提高开发效率,具体包括电子表单、工作流、通信服务、集成管理、即时通信和信息交换等。(6)应用层应用层是系统的核心部分,通过数据交换和执行业务逻辑,实现系统的各种功能,提供包括公共服务、决策支持、指挥调度、经济核算、执法管理和规划管理等城市固废管理系统的多种服务,具体功能分析与设计见第3小节。(7)展现层展现层是通过互联网、移动客户端、APP应用等多种媒介为公众、企业和政府直接展示呈现系统的服务内容。

3智慧城市固体废物管理系统的服务功能

3.1服务功能智慧城市固体废物管理系统的主要服务功能如图3所示,可分为实时监控、基本属性查询、辅助决策和经济核算四个方面。其他功能在此不作详述,如系统管理、系统权限和安全、相关科普和法规查询等。(1)实时监控实时监控可以通过RFID、GPS等物联网基础设施获取固废收集点、收集车、运输车等城市固体废物管理系统相关设备的实时状态,是智慧城市固体废物管理系统运行的基础和重要功能。例如,在固废收集箱贴上RFID标签,通过RFID读写器可快速非接触地采集该固废收集箱内的固废类型、可纳固废量、上次收集时间、处置方式和处置单位等信息;采集的信息可通过Zigbee网络或GPRS网络传送到数据库或者云端。在固废收集车和运输车上安装GPS可获取车辆的实时位置、运输轨迹和运输时间等信息。通过实时监控,可获得固废从产生、运输、计量、回收、出入站等全程监控和全过程数据资料,可有效防止固废遗失和不当处置。(2)基本属性查询基本属性查询用于城市固体废物管理系统各组成(相关设备、设施、人员等)的基础信息查询。(3)辅助决策辅助决策功能帮助城市固体废物管理系统的管理者科学、高效、低成本地做出相关的决策或为决策者提供参考资料和决策依据。辅助决策以城市固体废物管理系统底层基础信息、业务逻辑和数据分析为基础,在GIS和决策模型支持下,给出决策方案或模拟结果。例如,对于固废运输车辆调度,可根据底层的路况、运输路线、GPS获取的车辆位置、RFID获取的车辆状态(运输固废类型、容量、已纳量等),调用相应决策模型和算法(如经典的VSP模型[10]、各种启发式求解算法),选择方法,在GIS的支持下安排合理优化的车辆调度方案。(4)经济核算经济核算功能以相关价格、底层基础信息、固废作业流程与活动工作量、成本效益计算方法等为根据,用于城市固体废物管理系统的成本效益核算和成本管理,并可作为辅助决策的依据或决策模型的约束条件。

3.2应用实例以城市固体废物运输路线设计决策为例,介绍智慧城市固体废物管理系统的应用方法,如图4所示。底层通过固废智能监测监控方案获得固废起运点、转运点和运输终点等整个运输系统的实时数据,存储与本地或者云端,云端数据定期传送给本地或在紧急情况下立即传送。通过固废源固废产生量、车辆状态等实时数据的分析与解读及数据挖掘等,确定与固废路线运输设计相关数据和问题(固废产生量分布、车辆分布及可纳量、可能路线的距离与成本等)。另外,固废运输数据需要与原有信息系统集成,以便于获取工作人员、成本、车辆安排和调度等其他运输相关数据。在此基础上,固废运输相关信息(如数据分析结果、路况、成本等)需与运输系统的决策工具集成以支持路线设计和优化改进,一些决策工具如运输网络图、智能优化算法、数据可视化工具和决策支持工具等。优化模型的数据输入多是固定的或需要估计,而由物联网基础设施获取的数据是实时和真实的,因此可获得较好的优化结果并可做出及时响应。富有表现力的数据可视化工具,能够使管理者和工作人员易于使用,方便掌握和评估运输路线情况,其中借助GIS及与GIS的集成必不可少。最后,从运输线路图、车辆安排和运输节点安排等几个方面做出固废运输路线决策。做出的决策将传输给相关车辆和工作人员,指挥运输车辆按安排的路线运行,此时固废智能监测监控又在其中发挥作用,这是一个持续监控和改进的过程。使用智慧城市固体废物管理系统进行固废运输路线设计使得固废运输方案更加灵活高效,固废得以及时清运,同时降低了成本。

4结论

城市固体废物已成为显性化社会问题的一部分,不适当的管理和处置将导致严重环境污染。为实现固废管理信息化、生活便捷化、环境维护自动化和社会管理自动化的目标,利用“智慧城市”概念构建了智慧城市固体废物管理系统:(1)从环境、经济和社会等角度,针对公众、企业和政府等不同的使用对象,分析了智慧城市固体废物管理系统的主要需求。(2)运用物联网等技术构建了智慧城市固体废物管理系统的体系框架,包括基础设施层、虚拟资源层、数据层、基础支撑层、应用支撑层、应用层和展现层。(3)系统的主要服务功能包括实时监控、基本属性查询、辅助决策和经济核算四个方面。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4年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年.

[2]徐礼来,闫祯,崔胜辉.城市生活垃圾产量影响因素的路径分析—以厦门市为例[J].环境科学学报,2013,33(4):1180-1185.

[3]Ngoc,UyenNguyen,Schnitzer,Hans.SustainablesolutionsforsolidwastemanagementinSoutheastAsiancountries[J].WasteManagement,2009,29(6):1982-1995.

[4]SotiriosParoutis,MarkBennett,LoizosHeracleous.Astrategicviewonsmartcitytechnology:ThecaseofIBMSmarterCitiesduringarecession[J].TechnologicalForecastingandSocialChange,2014,89:262-272.

[5]WashburnD,SindhuU,etc.HelpingCIOsUnderstand“SmartCity”Initiatives:DefiningtheSmartCity,ItsDrivers,andtheRoleoftheCIO[R].Cambridge,MA:ForresterResearch,2010.

[6]KehuaSu,JieLi,HongboFu.Smartcityandtheapplications[C].2011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Electronics,CommunicationsandControl,2011,9-11Sept.:1028-1031.

[7]TubaBakc,EsteveAlmirall,JonathanWareham.ASmartCityInitiative:theCaseofBarcelona[J].JournaloftheKnowledgeEconomy,2013,4(2):135-148.

[8]KrassimiraAntonovaPaskaleva.Enablingthesmartcity:theprogressofcitye-governanceinEurope[J].InternationalJournalofInnovationandRegionalDevelopment,2009,1(4):405-422.

[9]PaoloNeirotti,AlbertoDeMarco,AnnaCorinnaCagliano,etal.CurrenttrendsinSmartCityinitiatives:Somestylisedfacts[J].Cities,2014,38:25-36.

第2篇:固定资产智能化管理范文

关键词:组织智力资本;增长过程;制度化;组织变革

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内学者开始关注智力资本研究,并发表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根据已有文献,可将国内学者有关智力资本的研究归纳为四个方面:①智力资本概念的界定和智力资本分类;②智力资本度量或评价;③智力资本管理,包括分配激励、智力资本保护、智力资本转换等;④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目前的研究主要以前两方面研究为主,有关智力资本管理以及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研究将是未来几年智力资本研究的重点。

为了有效地区分附着于员工身上的人力资本和沉淀于组织内部、不随着员工的离开而流动的智力资本形式,作者在智力资本的概念基础上提出组织智力资本概念。组织智力资本是指依赖于特定的组织和社会交往模式,通过长期实践积累形成的、存在于个体与个体、个体与工作之间的关系资本,以及员工在这种关系中共同创造的,编码化或部分编码化的组织共享知识和市场型资本。组织智力资本是组织所拥有的那部分智力资本,它包括三个方面:关系型组织资本、知识型组织资本和市场型组织资本。关系型组织资本存在于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工作之间,体现于组织活动的程序、规章制度以及组织文化中。知识型组织资本是组织成员在组织所构筑的关系中共同创造的、部分编码化或全部编码化的组织共享知识,包括技术知识、管理知识等,这些知识体现于企业文档、数据库、企业标准中。市场型组织资本也是组织成员在组织所构筑的关系中共同创造的市场资产,包括品牌知名度、用户满意度和用户忠诚度等。

组织竞争力取决于组织所拥有的独特能力或综合能力。组织智力资本与组织能力之间的关系为:组织智力资本是组织能力存在和发挥作用的平台,组织能力的提高会不断丰富组织智力资本,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因此,为提高组织竞争力,必须增强组织智力资本。

1 组织智力资本增长的形式:渐进型增长和突变型增长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企业如同生物体一样,都有一个产生、发展到消失的过程。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有两种重要的发展形式:演进和革命。演进是指组织实践没有发生过大的动荡,是一种稳步成长的时期;革命则是指组织中发生重大动荡的时期。熊彼特将组织的发展过程分成相对静止阶段和创新阶段,并强调了创造性破坏对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性。

组织智力资本的增长伴随着组织发展的全过程,表现为两种形式:渐进积累型增长(简称渐进型增长)和突发变革型增长(简称突变型增长)。渐进型增长是组织智力资本日积月累缓慢增长,主要是在已有组织规范和假设的条件下,通过常规性组织学习(以单环学习为主),不断将知识工作者的个体智力资本转移到组织系统中。突变型增长是组织智力资本在一个较短时间内急剧增长的,主要通过创造性学习(以双环和多环学习为主),创造新知识、新规范,并把新知识和新规范转移到组织系统中,使组织智力资本存量得到急剧增长.突变型组织智力资本增长往往通过有领导的变革实现,这种变革可以是技术诱致的,也可以是管理诱致的。

2 组织智力资本增长的过程:活化、改变和制度化

Penrose在分析单个企业的成长过程中,强调了企业的两种内在知识积累机制:①“标准化操作规程”或“程序性决策”的知识积累机制;②“非标准化操作规程”或“非程序性决策”的知识积累机制。他认为企业管理就是一个连续产生新的非标准化操作规程和非程序性决策并不断地把它们转化为标准化操作规程和程序性决策的过程,而这一过程依赖于企业内部的能力资源。Graham & Vincent认为对企业智力资本的管理活动涉及到两个领域:流动的领域和制度化的领域。流动的领域保证创造性知识的产生,而制度化的领域保证将好的、有价值的思想在企业中保存下来,转化为市场价值。他们强调将个人自由、合作、共同的价值观植入到企业的日常管理、组织结构和对企业行为及经营业绩的评估中去,将流动性植入到制度中。

作者通过研究发现,组织智力资本的增长亦包括活化、改变和制度化三个阶段。其中,活化和改变过程是一个非标准化或流动的过程,而制度化是一个标准化过程或凝固的过程。

组织智力资本增长的活化和改变阶段:是指激活原有的组织规程、规章制度和组织规范,加以改进和完善,或者创造性地破坏原有组织规程、规章制度、组织规范,产生新的组织行为、规范和组织知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过程。组织能力通常在活化和改变阶段得到迅速提高。

组织智力资本增长的制度化阶段:是指把新的组织行为、规范和组织知识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从知识工作者角度而言,就是将知识工作者个体的知识、经验、价值观转移到组织行为、规章制度和文化等子系统中沉淀下来,成为组织规程、规章制度和组织文化,并向其他知识工作者扩散的过程。制度化过程也可称为固化过程,它使得组织智力资本越来越丰富,为组织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渐进型组织智力资本增长和突变型组织智力资本增长都存在着活化、改变和制度化三个过程。

2.1 组织智力资本增长的活化和改变阶段

活化和改变,尤其是创造性地破坏原有组织智力资本的活化和改变阶段,意味着进行一场组织变革。组织变革对促进组织智力资本增长,尤其是促进突变型组织智力资本增长具有重要作用。组织变革专家勒温(Lewin)曾提出组织变革的三步曲:解冻、改变和再冻结。科特认为,成功的组织变革须经过八个阶段:产生紧迫感、建立强有力的领导联盟、构建愿景规划、沟通这种愿景规划、授权他人实施这种愿景规划、计划并夺取短期胜利、巩固已有成果,以及使新的工作办法制度化。每一个阶段都对组织变革的成功具有重大意义,如果跳过其中一些阶段只会造成一种速度的假象,绝不会产生满意的结果;在任何阶段如果出现关键性的错误都会产生毁灭性的影响,会阻碍组织变革的成功。

组织变革是组织智力资本增长的根本手段,组织智力资本的增长贯穿着组织变革的全过程。例如,勒温的研究成果中,解冻和改变这两步就是一个组织智力资本的活化和改变过程,再冻结则是一个相关组织智力资本的制度化过程。作者认为,科特的组织变革前六个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组织智力资本的活化和改变过程,最后两个阶段则是相应组织智力资本的制度化过程。为此,作者借鉴科特的研究成果,将组织智力资本增长的激变及其相应的制度化过程表示为图1所示的形式,其中虚框部分表示突变型组织智力资本增长的活化和改变过程,具体做法如下:①产生紧迫感,考察市场和竞争现状,识别并讨论危机或重大机遇,让管理层和员工产生紧迫感;②建立强有力的领导联盟来统领变革,鼓励群体成员协同作战;③构建愿景规划,帮助指导变革,并设计实现这一愿景规划的战略;④利用媒介沟通新的愿景规划和实施战略,通过领导联盟的示范来传授新行为;⑤授权实施愿景规划,扫清阻挡变革的障碍,改变严重损害愿景规划的体制和结构;鼓励冒险、鼓励非传统观点和行为;⑥计划并夺取短期胜利,为有形的绩效改进做出规划,以及实现改进;对参与绩效改进的知识工作者进行表彰和奖励。

而制度化阶段的具体做法有:①巩固已有成果,深化改革,利用日益提高的信誉改变与愿景规划不相适应的体制、结构、政策;对能够执行愿景规划的知识工作者进行晋升和开发;利用新项目、新论点再次激活整个过程;②使新的工作办法制度化,阐明新行为与企业成功之间的联系;利用各种手段,确保领导的培训开发和后继有人。

2.2 组织智力资本增长的制度化阶段

组织智力资本的制度化又可分为显性和隐性制度化两个方面。显性制度化是将知识工作者的知识加以编码化,并转换为组织规程、规章制度和组织文化的过程。隐性制度化则是通过某种组织机制,将知识工作者头脑中无法编码化的隐性知识在组织内加以流传、扩散和积累,是一种隐性积累过程。显性制度化和隐性制度化是分别把两种不同类型的知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保留和积累为组织智力资本的重要手段。

2.2.1 组织智力资本的显性制度化 组织为了把预期的行为以一种固定方式保留下来,成为组织规程,一种有效的方法是实施标准化管理,包括技术和管理,技术标准化对组织智力资本的积累非常重要,但限于文章篇幅,本文仅就管理标准化进行阐述。管理标准化是指管理实践中,通过制订、和实施管理标准,对重复性的事物和概念进行规范化,以求得最佳管理秩序和社会效益。20世纪初期,泰勒就在标准化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管理方法,包括操作方法、工时定额,实行有差别的计件工资,按标准方法培训工人,以及实行管理与执行明确分工等。管理标准化的优点是通过制订和贯彻管理标准,使人与人之间在群体中活动的关系以最优的方式固定下来,因此可以增加组织生产经营系统的稳定性、协同性,并加强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性。但管理标准并不会一成不变,它是一个相对的概念。通过一次又一次地循环制订、和实施,管理标准化的程度不断得以提高,管理系统不断被优化。总的说来,标准化管理有利于将知识工作者的个体知识和经验转化成用书面资料和文字材料表达的显性知识。

为了达成组织智力资本的显性制度化,企业还要重视企业知识库的建设。企业可以通过文档化管理建立自己的知识库(或知识数据库)。知识库中比较重要的要素包括公司黄页、习得的教训、竞争对手的智慧等。文档化管理包括编制质量控制体系的质量管理手册,工作流程、指南、记录等文件。文档化管理可以将企业内部的隐性和显性知识最大限度地可视化,使之易于进行传播和吸收。同时,由于企业知识的编码化使得企业的生产、安装、销售、服务等各环节都处于受控状态,因此容易实施规范管理,保障产品质量。

显性制度化还包括确立企业的核心经营理念和共同愿景,并以明确的形式表达出来。核心经营理念和共同愿景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在优秀的企业中,核心经营理念作为指导和激励的源泉而长期不变。共同愿景是组织中人们所共同持有的意象或景象,它创造出众人是一体的感觉,并遍布到组织全面的活动,而使各种不同的活动融汇起来。Senge认为缺乏共同愿景的企业充其量只会产生适应性学习,而有内生的共同愿景时,共同愿景和现实差距所产生的创造性张力才会产生“创造性学习”。共同愿景是企业发展和创新的动力源。因此,组织智力资本增长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帮助企业发现企业的核心经营理念,形成企业每个成员所认同的共同愿景。

2.2.2 组织智力资本的隐性制度化 显性制度化管理可以把组织工作规范化、程序化,把组织知识格式化,尽可能地降低组织的交易成本,但它也不可避免地会带来许多负面效应,例如组织过于刚性、柔性不够、易于被模仿等。因此,制度化过程还应包括隐性组织智力资本的积累过程,即隐性制度化。在企业内部,隐性知识远远多于显性知识。隐性知识物化在机器设备上、体现于企业价值文化之中、存在于知识工作者的头脑中,让人难以把握。隐性知识在企业知识中的比重大,价值含量非常高,对于企业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隐性制度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是重视团队学习、团队工作机制的建立。隐性知识通常是一些无法编码化、贮存在知识工作者头脑中的知识和诀窍;但可以通过有效的团队学习机制,让一个具有相似工作和教育背景的知识工作者团队所共同拥有和共同使用。这样,个体的隐性智力资本就不会因个体的离开而流失;相反,它却在团队学习的促进下,以工作经验的形式不断流传下来。随着员工对这些工作经验的认识不断深化,可以将其尽可能地文档化,将隐性知识在一定程度上转化为显性知识。中国企业历来就有“传帮带”的优良传统,“干中学”与“师傅培养”是两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为了有效地促进组织智力资本的隐性制度化,必须进一步发扬,同时在此基础上将其制度化,建立起适合企业自身特点的有效团队学习与团队工作机制。

除此之外,把企业内的许多隐性知识和经验以礼仪习俗、英雄人物、传奇故事、领导风格、组织氛围等方式流传下来,则是隐性“制度化”的过程。

2.2.3 日本丰田公司生产系统的制度化 日本丰田公司的生产系统是其50年生产实践通过显性和隐性制度化的结果。丰田的生产系统是一个矛盾体:一方面,丰田工厂每项活动、衔接和生产流程都被严格规定,而另一方面,丰田的作业又具有很大的柔性,能够快速反应顾客需求。丰田生产系统的特点有:①工人所有操作的内容、顺序、时间和结果都被明确规定;②所有操作之间都是用户和供应商之间的联系,对用户和供应商的所有要求都能以“yes-or-no”的形式准确无误地加以反应;③所有产品和服务的通道都简单、直接,在物流链上绝对不存在任何岔道和环路;④人们不断改进工作,任何改进都在师傅指导下以科学方法进行,并且进行的组织层次越低越好。丰田有一条成规,即一旦确定一个规范,就通过行动来检验,而不是强加给工人,这种方法根深蒂固地存在于工人之中。

3 突变型组织智力资本的增长过程

通常来讲,组织变革的动力来源于外部环境的压力。在这种压力下,将产生一个竞争能力的差距,组织必须提高现有的组织竞争能力。为了弥补这种差距,组织开始有计划的变革,以提高组织竞争能力。组织竞争能力事实上可看成是各职能能力的集成,而职能能力取决于员工个体能力。组织变革可以涉及战略、技术、组织结构、营销或文化等系统。有计划变革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创造性地破坏原有组织规程和组织规范并产生新组织行为和组织知识的过程,因而它也是一个组织智力资本的活化和改变阶段。组织变革后为巩固变革成果,必须将变革的成果通过一个制度化的过程进一步沉淀为固化的组织智力资本存量,以此来促进组织的持续发展。在组织智力资本得到丰富和发展的基础上,组织智力资本将为组织能力的下一步增长提供更加强有力的支撑,由此将孕育出新一轮组织能力与组织智力资本相互促进、增长的过程。

从图2中,可以看出组织智力资本增长、组织变革以及组织能力之间的相互关系:①在外部环境的压力下,通过组织变革,组织现有竞争能力得到提高,并由此带动组织智力资本的增长;②作为组织竞争能力存在并发挥作用的平台,组织智力资本的增长将为组织竞争能力的下一步提高奠定更坚实的基础,二者相互促进;③组织智力资本的增长始于活化过程(激活原有的不适应的组织规程、组织规范和规章制度),通过激变过程(创造性破坏原有的不适应的组织规程,形成新的组织行为、规范和知识),止于制度化过程(把新行为、规范和知识以制度的形式凝固为组织规程、组织规范和规章制度),并在有关激励机制的作用下,不断循环往复进行。

第3篇:固定资产智能化管理范文

将固定资产信息编码写入RFID电子标签(必须具有防水、防油污和防撕裂等功能),RFID标签粘贴于有线电视网络公司固定资产上,RFID阅读器可自动采集和接收来自电子标签发出的无线信号,经过的解调与解码后,发送到管理系统,经过后台应用软件的智能决策,快速实现对资产的管理。通过RFID技术,可有效降资产管理员的劳动强度,并极大的提高资产管理效率和准确率,此外,所有资产都能时时“上网”,通过查询系统可以明确地查到每件资产的状态、去向等信息,也可实现资产管理部门的合同管理,加大资产管理的针对性和自动化监管。

2基于RFID的有线电视网络公司固定资产管理模式

基于RFID的有线电视网络公司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主要由数据采集层、数据库层和管理应用层等系统组成。具体为:(1)数据采集层:该层包括粘贴于固定资产上的RFID标签,以及资产管理员采集数据用的RFID阅读器,RFID阅读器可读取RFID标签中的固定资产数据。RFID阅读器采集的所有数据必须先经过数据采集层过滤之后再传递给数据库层,以达到减少数据库的冗余数据和减轻管理应用层负担的目的。(2)网络(数据库)层:数据库层可采用SQLSERVER等数据库系统实时准确地保存大容量的数据。数据采集层和数据库层可通过目前各城市非常普及的WiFi无线技术建立联系,实现网络共享。需要注意的是要对数据库层设置数据安全和备份机制,以防止黑客攻击和数据不慎遗失等情况发生。(3)管理应用层:管理应用是系统主要的应用展现层,可实现和管理用户的直接交互功能,包括系统管理、RFID标签管理、人员管理、资产管理、查询统计等等。

3结语

第4篇:固定资产智能化管理范文

关键词 即时物管系统 实物管理 固定资产管理 物联网技术

1 引言

当前,实物管理、固定资产管理一般采用条形码管理方式,资产的相关数据输入计算机以后,都会由计算机自动地打印生成不干胶条形码(“一维码”),条码上的内容可由用户自己设定,其中包括固定资产名称、购入日期、保管(使用部门)等内容。将条形码贴在固定资产实物上,盘点人员不必通过记录资产编码、核对帐本的方式进行盘点,只须通过专门的条码识别器对固定资产上的条码阅读,条码信息即自动存储于条形码识别器中。盘点人员可以方便地携带条码识别器到任何地方,进行相互核查,并将读入的信息存储于其中。读入条码结束后,将条码识别器与电脑相连接,以迅速地获得资产的实际情况,通过组合查询可立即发现资产短缺、溢余等变化情况。

图1为“一维码”图例,即采用“一维码”进行信息承载,用手持终端进行现场扫描,管理系统再从手持终端中读取信息的管理手段。

(1)从“一维码”标签到能读取识别的管理系统都存在以下缺陷:

“一维码”标签数据容量小,只能包含字母和数字30个字符左右;

条形码尺寸较大,标签空间利用率低;

不具备纠错功能,一旦遭到破坏,不能被阅读。这些缺陷限制了“一维码”标签的使用,因而有逐渐被替代的趋势。

(2)传统读取管理系统也存在以下缺陷:

读取的信息存储在手持终端里面,实时l生不够;

不能满足位置变更实物管理的需求:采用“一维码”进行信息管理,在实时性、信息量均不能满足实物调配、位置变更等实物管理的要求。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即时物管系统,主要是利用免费的互联网资源“飞信”和开放的二维码软件,对“飞信”进行二次开发,新增特定管理功能,实现与手机的即时通信。再通过手机现场读取二维码信息,实现实物的智能化管理。实物信息由“一维”变“二维”,信息量更为丰富,也实现了“物与人”的即时通信及智能化管理,有效地解决了对实物的即时管理。具体流程如图2所示:

2 系统组成及涉及关键技术介绍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即时物管系统,将物联网技术引入到现有资产及实物管理中,并将物联网技术与互联网的即时通信相结合,以解决资产及实物管理当中存在的问题。该系统主要利用免费的互联网资源“飞信”和开放的二维码软件,对“飞信”进行二次开发,实现与手机的即时通信,从流程图上看到该系统由二维码、能读取二维码手机、即时管理平台(飞信通信平台上做二次开发,新增特定功能)等部分组成。

2.1物联网技术

物联网被预言为继互联网之后全球信息产业掀起的又一次科技与经济浪潮,物联网将对带动我国相关领域科技水平的提升,保障经济安全甚至国家安全,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增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有重要现实意义。

物联网的英文名称叫“The Internet of things”,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

在中国移动的物联网标准体系中将物联网定义为:通过装置在各类物体上的电子标签(RFID)、传感器、二维码采集信息,并通过通信网络将物一物、物一人相连,协同工作,从而给物体赋予智能。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是通信网络,是在通信网络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该系统是给实物贴上二维码标签,赋予实物信息,实现物一人相连,为实物联网提供接口。

2.2二维码部分

二维码是用某种特定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黑白相间的图形来记录数据符号信息的;在代码编制上巧妙地利用构成计算机内部逻辑基础的“0”、“1”比特流的概念,使用若干个与二进制相对应的几何形体来表示文字数值信息,通过图象输入设备或光电扫描设备自动识读以实现信息自动处理。二维码可以分为堆叠式二维条码和矩阵式二维条码,该系统采用了矩阵式二维条码QR Code码型。

实现该系统功能需要能编写出符合工作需要的QRCode编辑软件,这个软件可以根据我们的需要自动生成QR Code二维码型。比如对台式电脑进行管理,需知道电脑的品牌名称、型号、出厂日期、责任人姓名等信息,如用二维码来实现的话,我们就要新增这些实现功能。QR Code编辑软件是开放的,后期能根据需要添加新功能,比如新增对于一些单板的版本信息、网元的入网时间等。如图3所示二维码编辑软件主界面,纠错能力:M(%15)中级纠错;版本格式:输入文本;运营商规范:符合中国移动二维码指定规范。

2.3即时管理平台

本系统是以“飞信”技术为信息承载方式的移动通信网络,可将各类物资信息传送至即时管理平台,而只要在物资管理平台新增一个“飞信”客户端即可。“飞信”经二次开发后,不仅具有飞信的一般功能,例如添加好友、添加好友群等,还增加了数据库管理、特定用户下发等功能。这个开放的平台,可根据我们工作需要添加新功能。图4是基于该系统下经二次开发的“飞信”登陆主界面,

平台登录后会向好友发送登录信息“欢迎使用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即时物管系统”,当完成系统初始化后,状态栏显示初始化正常。

3 实现方案及系统主要功能

基于物联网即时物管系统=二维码+能读取二维码手机+即时管理平台。二维码因信息量大,错误纠正能力强、印制要求不高,再加上二维码与物联网结合便利等优点,在各个行业逐渐得到应用。本物管系统主要是手机二维码结合即时管理平台对“物”进行智能管理。结合目前维护工作中遇到的物品管理中碰到的问题,可分为固定资产管理和实物管理。图5是基于物联网即时物管系统的整体框架功能图,分别从固定资产管理、实物管理(备品备件和仪器仪表)两部分给出具体介绍。

3.1固定资产管理

该方案思路清晰,实施方便,整体流程(如图6)如下:

(1)给“固定资产”贴上二维码,赋予它信息(名称、责任人、使用地点、入网时间等)。完成资产的登记、盘点、报废等日常处理工作,并记录整个生命周期所有操作,特有消耗品到期提示功能。

(2)用能读取二维码的手机获取“固定资产”信息,如需更改,手机亦可以对信息进行变更。将此信 息发送到即时管理平台上,管理平台会对此信息进行处理。自动产生新的二维码标签。并连接条码打印机直接打印,使每一个设备都拥有唯一身份证,可选多种规格。也可以发送短信回执编号到管理平台查询使用状态。

(3)该平台根据实物的信息变化,可以自动生成“二维码”标签,从而实现对“实物”的智能、即时管理。

3.2实物管理

日常维护中的仪器仪表、备品备件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缺乏动态的管理,不能准确及时地获知仪器仪表、备品备件的使用状态。这导致日常维护中产生很多不便,例如:仪器仪表电量不足(缺少动态管理,长时间没有充电)、备品备件无库存等。

该方案思路清晰,整体流程(如图7)如下:

(1)手机通过内置的识读软件读取二维码信息。

(2)将“物”的信息自动发送到即时管理平台上,管理平台会对此“物”信息进行处理(使用登记,明确责任人)。

(3)同时管理平台会下发信息给设定用户群,告诉此“物”的使用状态(已经被占用)。用户也可以通过回复短信的方式查询物品的使用状态,从而达到了对“物”的动态管理。

实物管理使用手机号码登记,责任明确。归还时用手机二次读取二维码信息,发送此信息到即时管理平台上,即时管理平台上会自动清除登记,释放实物使用个数。

图8是即时管理平台上仪器仪表管理窗口:借用人员:13618006342;把手机从万用表上读取的二维码信息发送到即时物管系统,状态显示已借用;归还时手机二次扫描,发送信息到即时物管系统,状态显示:可借。

3.3主要功能

(1)资产日常操作管理功能

主要包括固定资产的新增、修改、删除、借用、归还、维修等日常工作。

(2)盘点功能

手机读取现场的数据与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核对,对正常或异常的数据做出处理,得出固定资产的实际情况,并可按单位、部门生成盘点汇总表。

(3)资产月报

根据单位、部门、时间等条件分类查询统计月(年)报、本月增加固定资产月报、本月减少固定资产月报、固定资产折旧月报(年报)、并提供打印功能。

(4)打印条形码功能

根据选定的固定资产自动生成粘贴于固定资产实物上的二维码标签。

(5)固定资产综合查询

可以对单条或一批固定资产的情况进行查询,查询条件包括资产卡片、保管情况、有效资产信息、名称规格、起始及结束日期、单位或部门。

(6)系统维护功能

由系统管理员对资产分类区别码、并对其进行新增、修改、删除等操作。

(7)安全管理功能

提供各种安全管理手段,口令管理功能,维护帐号和口令权限控制功能,将用户划分为不同等级以确定用户对系统使用权限,根据不同权限确定不同的操作。

4 结束语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即时物管系统,是基于中国移动“飞信”、二维码两项新业务开发的,是对两项新业务的整合,实现了物联网与互联网即时通信工具的融合,可以推广到仓管、物流等行业使用。

该系统的应用是促进工业和信息化融合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其价值在企业安全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和提升服务水平等方面都将得到体现;由于该项目依托中国移动自有的两项业务以及自身的无线网络,在传统通信市场逐渐饱和的情况下,可以帮助我们拓展新的业务类型和扩大营收来源,因而将给中国移动带来巨大的市场机遇。

具体如下:

第5篇:固定资产智能化管理范文

【关键词】 高校固定资产 会计信息 对策

一、高校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现存的问题

1、管理上过于笼统。由于受传统手工记账和会计电算化的条件限制,一些高等院校只能将固定资产明细账仅设置二级或三级,例如:学校对仪器设备这个会计科目设置明细账,手工一般设置为:仪器设备――教学类二级,学校如果想统计其中某一种仪器的购入、现存、维修等情况,就比较困难。随着高等院校教学规模的不断扩大,科研能力的不断提高,以及相关经营方式的多样化,高等院校的房屋、仪器设备、办公用品、图书等固定资产的种类不断增多,数量不断增大,会计电算化系统则不能设置更多级别的明细账,无法及时准确地反映出有关信息,无法满足管理工作的需要。

2、市场价格变化较快。由于各种固定资产的市场价格变化较快,不确定因素较大,因此,如果一个学校不能利用计算机强大的查索功能和网络服务优势及时掌握某一物品的价格变化情况和不同生产厂家的性价比,势必在物品采购上出现决策失误,造成不必要的资金浪费,也就不能以最优惠的价格获得最好的产品服务于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这也不符合国有资产的优化配置。

3、统计管理工作涉及面广。固定资产作为高校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有价值高、使用周期长、使用地点分散、管理难度大等特点,同时与各院、系、科室间的联系紧密。面对大量的统计数据,以往的人工记账方式已经不能迎合现在信息化管理的需要,各院、系、科室间所需的统计数据、统计报表常因落后的技术处理而不能“资源共享”,从而导致管理人员工作强度很大,经常加班加点核对数据,制作统计报表,即使这样,也会使提供的信息质量不高。

二、信息化在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1、提高资产管理的效率。资产管理信息化将对传统资产管理的组织和业务处理流程进行重整,通过设置同一网络平台,能梳理资产数据的录入、管理、业务审批及信息交流等工作,能有效地将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中的各个分离节点通过网络链接到一起,使出发点和终结点实现信息的集成化,同时可以随时查看资产管理信息,出具资产管理报表,分析问题,并调控管理方案。

2、提高资产的科学化管理。现代信息技术对会计模式重构具有主观能动性,利用计算机网络平台,能将所有资产实物和财务信息设置于系统中管理,通过不同的用户输入接口,实现数据的采集和存储,形成各个环节的无缝对接,实现更广域的信息链接和共享,并相互配合和监督,使资产管理更加科学、规范、透明。

3、提高资产智能化管理。根据资产管理信息化在时间上具有动态性的特点,会计资产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资源平台,及时采集到丰富、完整的数据,加以统计和对比,实现资源实时化、动态化的全面整合,形成资源的最优配置。

三、对高校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1、加强制度建设。一套完善严密的管理制度是开展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必要保证。信息化管理系统重点在于控制功能的研究和设计活动,强化内部审计制度,成立审计委员会,监督和控制各个工作站的日常工作,对系统薄弱的环节,加强管理与完善,以确保控制功能在系统内得到有效实践。措施及对策:一是根据财政部《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和有关制度以及自身实际情况,高校应建立健全相关的规章管理制度,并建立必要的上机操作控制和系统运行日志。二是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按系统需要设置审计岗位,实行用户分级授权管理,通过对每个用户的安全级别和身份标识来落实其职责与权限,对系统的用户身份、操作及运行状态等进行实时监控和记录,并做好定期检查。三是严格轮岗制度,定期调整内部控制人员的监督权限,防止内部人的合谋串联作弊。四是严格管理计算机硬件设备,确保硬件设备能够连续地、实时地运行,系统内部人员应按各自的权限范围管理和使用计算机硬件设备,并按操作程序办事,同时加强系统软件维护。

2、选择适合本校实际的统计软件。高校固定资产隶属国有资产,我国现已实施迎评促建的高校教育评估政策,固定资产的清查工作也就成为评估工作的重要环节。面对大量横向纵向的资产数据,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软件需要提供丰富的信息,做好日常管理的同时,系统也能根据需要自动生成完整的各样财务报表及统计分析图表。措施及对策:一是系统设计要能协调各个岗位间的分工合作,明晰各岗位职责,满足学校信息化管理的需要,符合科学的工作规范流程,能根据学校相关资产管理制度自由设定申购、变动、维修等各项资产管理工作。二是以教育部十六大类为系统设计主线,同时将重要资产单独构架,做到全面管理,重物重管。例如,房屋土地作为高校最主要的固定资产管理,应专门设置土地房产管理子系统,结合高校房产内外各部门所需数据的需要,提供详尽的房产信息。日常管理也应配备低值易耗管理模块,并科学合理地设置分类,使进出库管理方便快捷,使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变得高效轻松。三是全面使用条码,系统采用树形结构分类库采集信息数据,大部分的操作都可直接用鼠标点击方式完成智能化优化处理。四是为了加强定期与不定期的盘点工作,得出固定资产的实际情况,系统还应设置单独清查和智能清查两种模块,解决对已有资产通过手工清查和条码采集清查两种不同方式产生的矛盾,实现不同方式的数据共享。

3、加强系统的安全性,防止出现意外事故。因固定资产具有数量大、种类多、价值高等特性,为了避免资产流失和资产重复的购置,防止单位成本大幅增加,应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增加各种安全管理手段,如口令管理功能:维护账号和口令。权限控制功能:将用户划分为不同等级确定用户对系统使用权限,根据不同权限确定不同的操作。数据加密功能:对重要数据进行加密。其次,做好备份和审核工作,由资产管理部门及时录入系统并生成“验收单”,然后按次序进入财务、使用部门后,再回到资产管理部门。对于当年需增加采购的固定资产,必须严格执行已经批准的年初部门预算,一般不得随意采购,如确实是急需使用的,必需经相关部门批准。审核完成以后,资产管理部门应根据“固定资产增加验收单”建立固定资产对应信息,并进行资产标签的打印,同时将打印好的固定资产标签粘贴于固定资产上。最后,固定资产在单位内部进行转移时,应由转出部门在管理系统中填写“固定资产内部调拨单”,然后由固定资产部门根据调拨单在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中进行部门调整,同时做好转出部门与转入部门间的审核并备份。

4、提高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素质。会计信息化是会计与信息技术的结合,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作为其中的一个分支,也是社会信息化对高校财务信息管理提出的一个新要求,从而必须加强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对信息化的学习。目前,不少单位虽然实行了电算化,但是大多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只会使用微机财务软件进行账务处理及相关业务,对微机软件和硬件的知识了解微乎其微,不用说处理电脑出现的故障,甚至对于出现不常见到的界面时,更是束手无策。对于庞大的数据管理系统,一旦操作系统出错,可能就会使系统数据丢失,严重的则会导致系统崩溃。措施及对策:一是加强提高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对信息化管理的思想认识,使其充分认识到信息化的意义及重要性,杜绝信息化仅仅是应用于代替手工核算的简单想法,从根本上认识到建立完整的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对提供及时、有效的管理信息的重要性。二是加强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业务知识培训,让所有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人员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的有关性能、操作技能以及一些必要的计算机语言。同时在整体规划指导下,应重新调整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岗位分工,使一批懂电脑的优秀固定资产管理人员上岗。三是提高审计部门人员对网络审计系统的计算机硬件、软件和处理系统的认识,因为严格的监督是执行信息化管理的保证,只有这样才能加强系统的安全性,防止意外事故发生,并充分发挥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在高等院校固定资产管理中的积极作用。四是有效与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薪酬挂钩,建立适当的奖惩制度,提高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特别对关键岗位,如设备使用、保管人员进行考核和监督,并同岗位责任挂钩,对固定资产的使用,管理好的给予奖励,对责任心不强、工作失误、管理不善、造成损失和流失的,给予处罚。

四、结语

总之,解决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这个多年来的薄弱环节,是在新形势下各个高校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会计改革的这些年来,我国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就,在观念、理论和方法等方面均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和完善,也使会计信息化管理工作得到了健康的发展,但作为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新的会计管理要求,则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管理要求。因此,我们应认清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加强高校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科学合理地配置资源,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益。

【参考文献】

[1] 史爱翠:高校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研究[J].经济科学,2010(11).

[2] 杨周南:会计信息系统――面向财务部门应用[J].电子工业,2006(1).

[3] 付得一:会计信息系统[J].经济科学,2006(6).

第6篇:固定资产智能化管理范文

Abstract: "FWP", just as its name suggests, is to take up two networks of wireless and fix , which needed in the number passes and of resource usage, the paper described how to technically convert between fixed number and mobile numbers and how to pass combined with its own research results and practical experiences.

关键词:无线固话;号码传递;号码资源

Key words: FWP;number delivery;number resources

中图分类号:TN9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3-0163-01

1无线固话技术方案背景图

2技术实现方案

2.1 号码变换实现方案①描述:号码变化方案是一种充分利用交换机既有的主被叫号码灵活变换的功能来实现的一种方案。②呼叫流程:无线固话做主叫起呼时,MSC主叫透传至送往关口局GMSC,由无线侧关口局负责对主叫用户的移动码号139H0H1H2H3变换成固定码号PQRSABCD ,再送至固网汇接局进行接续。如果是无线侧关口局交换机不能实施主叫变换,那么可以由固网汇接局对入中继主叫号段。同样,在无线固话做被叫时,固网汇接局对号段也做号码变换,将PQRSABCD变换成对应的139H0H1H2H3,送至无线侧网络接续。③方案评价:优点:只需要在交换机上制作号码变换数据比较简单易行;缺点:a.号段资源利用率不高,局限性较大,无线侧和固网侧都必须分配整段号码进行对应,而且尾数号码必须能一一对应。b.在固网侧对号码无法单独控制,只能整段放通。c.无线侧网络交换机型,例如爱立信、诺基亚等国外厂商生产的交换机都不支持对主叫号码进行变换。这样就导致全部号码变化都集中在固网交换机上操作。

2.2 智能网“一号通”实现方案①方案描述:一号通“业务为基于本地智能平台提供的呼叫前转业务,属于本地智能网业务,具有固定本地电话业务经营许可的电信运营企业均可以开展“一号通”业务。②呼叫流程: 固网汇接局将被叫固定码号上移至HLR分析用户属性,查询有被叫签约智能业务,然后触发智能网一号通,同振11位手机码号至无线侧网络接续。③方案评价:优点:a.在HLR直接签约被叫智能业务即可触发一号通业务,所有无线码号都基于智能网平台,便于统一管理。b.号码资源能有效利用,在无线固话的模式下,号码没有一一对应关系。缺点:a.在安全上,一旦智能网出现故障将影响所有无线固话被叫接续。b.一号通业务只能解决被叫码号转换问题,对主叫无效。

2.3 “一号双机”实现方案①方案描述: 一号双机业务就是指一个电话用户(可以是有线用户,也可以是PCS用户),可以任意指定另外一个电话作为自己的伴侣电话,当有用户呼入时,两部电话同时振铃,任何一部摘机,另外一部电话停止振铃。伴侣话机可以是有线用户、GSM用户、CDMA用户、PCS用户。②呼叫流程:无线固话号码做被叫时,固网汇接局将被叫号码上移至HLR分析后,查询用户属性登记一号双机业务并激活伴侣号码为对应的移动码号,即发起对移动码号的呼叫至无线侧网络接续。③方案评价:优点:a.固网侧交换机直接在HLR上制作数据,不需触发后台智能业务即可呼叫对应的移动码号。b.此业务属于固网多年开展的既有业务,在技术实现上已具有一定经验。缺点:a.只有部分厂家生产的HLR系统具备此项功能。在技术方案上无法全网统一。b.和一号通业务类似,只能实现被叫的码号转换,对主叫无效。

2.4 HLR号码翻译实现方案①方案描述:随着固网智能化的普及,固网运营商均引入综合HLR设备将交换机的用户进行集中管理,交换机的用户都具有两个号码,一个是物理号码,一个是逻辑号码。本方案就是指,把固网号码当做逻辑号码,移动号码当做物理号码在交换机和HLR上进行放号,那么通过HLR号码翻译功能来实现转换。②呼叫流程:无线固话做主叫时,无线侧网络互连中继送至固网汇接局的11位移动主叫,固网汇接局将其送入HLR分析,直接在HLR将主叫变换成固网号码,同时做甄别将其用户属性由国内有效变成市话。无线固话做被叫时,固网汇接局也同样将被叫号码送入HLR分析,直接将固定码号翻译成移动码号,送至无线侧网络进行接续。③方案评价:优点:a.利用HLR直接进行主被叫的码号翻译,在流程上非常清晰、简洁。b.无线固话可以使用HLR上的签约智能业务。3、码号资源可以有效利用,没有一一对应关系。

缺点:a.对移动的码号进行放号的用户数据过程相对复杂。b.在HLR上对既有物理码号资源规划等数据需要重新改动。

3方案的特点归纳

①交换机号码变换 和HLR号码翻译方案都可以对主被叫码号进行转换传递,适合运营商在自营无线固话模式下,主被叫都只显示运营商码号的市场推广,只是前者有号段资源的对应性、有较大局限,不能满足较为复杂的市场需求。后者对现网数据有较大改动存在一定风险。②一号通和一号双机方案都只能对被叫进行码号转换,适合运营商的在无线固话的模式下,固定码号和移动码号同时并存的市场推广,只是前者必须占用智能网后台资源,而后者只能在中兴的HLR上实现。

4进一步发展的技术探讨

①IMS技术的引入:IMS是IP多媒体系统,目前被认为是下一代网络的核心技术,也是解决移动与固网融合,引入语音、数据、视频三重融合等差异化业务的重要方式。目前全球IMS网络多数处于初级阶段。②从目前国内电信行业的发展趋势判断,未来不同体制的网络必然走向逐步演进融合,网络核心层管理平台既是固定网络的控制中心也是无线网络的控制中心。在融合的网络架构,对下一步无线固话的发展和技术实现上都会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

第7篇:固定资产智能化管理范文

拆解业将实行圈区管理在经济层面,台州市对固废金属拆解产业难以割舍。眼下,台州市推动的最重要举措是在三山涂围垦区建设台州金属资源再生产业基地,实现整体搬迁。从地理位置看,搬迁的位置在台州城区的东侧,频临海港。

官方资料显示,根据2007年环保部批准,拆解业将实行圈区管理,这个被称为台州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的基地项目总用地6 633亩,投资54.15亿元。“采取最为严格的封闭式管理,设立唯一一个主入口和主出口,实行“固废入园——各厂区集中加工——成品出园”的运行模式。”台州市金属资源再生产业园区管委会总指挥叶国智说。

叶国智介绍称,相比小作坊的随意生产、排污,圈区集中管理后,企业产生的废水被纳入管网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产生的不可利用废物由园区统一收集交给专业的回收处置企业,实现管理、加工、污染的防控一体,同时圈区内的企业不断提高机械化水平,改变传统的手工拆解。

固废拆解业盈利能力下降按照台州市此前规划,一期项目2012年基本建成,全市44家定点企业及部分非定点拆解企业项目全部入驻,形成年拆解300万吨进口固废的能力;二期项目预计2015年基本建成,将成为全国最大的“城市矿产”,形成年综合拆解能力500万吨,销售收入600亿元的生产规模。

叶国智坦承,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需要一定的时间,确实有部分企业现在还没有入圈生产,但是按照相关要求,今年6月前台州内的企业必须全部进入新园区,否则拿不到环保部分的相关资质批文,没有资质批文就无法进口固废金属。

但是,也有企业抱怨称,当前企业固废拆解出来的铜铁等金属卖不起价格,不少企业盈利能力下降,企业进入新园区内还要重新购置土地、厂房及设备等,这对他们是不小的压力。数据显示,2008年,台州市废旧金属拆解总量超过250万吨,2013年,约为227万吨,2014年则降至170万吨。

齐合天地是台州路桥区固废拆解业唯一的上市公司,继2013年亏损3.83亿元后,尽管目前2014年财报未公布,但其的盈利警告称,亏损金额将同比大幅增加。亏损扩大可归因于全球金属价格波动、2014年上半年商品价格持续下跌及销售额在2014年减少等。

第8篇:固定资产智能化管理范文

一、开始资本化日的时点选择

(1)资产支出发生日。确认资产支出点,应以是否真正为工程付出了代价为准,支付方式有三种:一是支付货币资金,即用货币资金支付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的购建或者生产支出;二是转移非现金资产,指企业将自已的非现金资产直接用于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的购建或者生产;三是承担带息债务。当该带息债务发生时,视同资产支出已经发生。应选择资产支出的最早点作为认定开始资本化日的参照点。(2)借款费用发生日。一般而言,借款日即为借款费用发生日。(3)工程正式开工日。即为使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所必要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开始的日期。

二、停止资本化日的确认条件

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即可停止资本化。一般而言,具备以下三条件之一的即可停止资本化:(1)实体建造已经全部完成或实质上已经全部完成;(2)与设计要求基本相符,即使有极个别与设计或者合同要求不相符的,但不影响其正常使用;(3)资金已经全部支付。另外,试运行或试生产只要能出合格品或能正常运转,就可以停止资本化,而不出管它是否达到设计要求的生产能力。对于分批完工的要按以下原则来认定停止资本化点:分批完工,分别投入使用的,则分别停止资本化;分批完工,最终一次投入使用的,则最终完工时认定停止资本化点。

三、专门借款费用停止资本化条件

当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时,应暂停资本化:(1)非正常停工;(2)连续停工超过三个月。

[例]汇智公司于2009年1月1日从银行借人专门借款1000万元用于工程建设,年利率8%,利息按年支付。其他有关资料如下:(1)工程于2009年1月1日开工,汇智公司于2009年1月1日支付给建筑承包商武建公司300万元;2009年1月1日至3月末,该借款闲置的资金取得的存款利息收入为4万元。(2)2009年4月1日工程因纠纷停工,直到7月1日继续施工。第二季度取得的该笔借款闲置资金存款利息收入为4万元。(3)2009年7月1日义支付工程款400万元。第三季度,汇智公司用该借款的闲置资金300万元购入交易性证券,获得投资收益9万元,已存入银行。(4)第四季度,10月1日汇智公司支付工程进度款300万元。至2009年末该工程尚未完工。(5)2010年一季度末工程完工并验收。

会计处理解析:首先,判断专门借款的资本化期间:根据前述内容,汇智公司2009年资本化期间为2009年1月1日~12月31日,但4月1日~6月30日应暂停资本化。其次,笔者按季计算2009年与工程有关的利息、利息资本化金额,并进行如下财务处理(单位:万元):

第一季度:

专门借款利息=1000×8%/4=20(万元)

利息资本化金额=利息费用一闲置资金取得的利息收入

=20-4=16(万元)

借:在建工程 16

银行存款 4

贷:应付利息 20

第二季度(暂停资本化):

专门借款利息=1000×8%/4=20(万元)

计人财务费用的金额=20--4=16(万元)

借:财务费用 16

银行存款 4

贷:应付利息 20

第三季度:

专门借款利息=1000×8%/4=20(万元)

利息资本化金额=20-9=1 1(万元)

借:在建工程 11

银行存款 9

贷:应付利息 20

第四季度:

专门借款利息=1000×8%/4=20(万元)应全部资本化。

借:在建工程 20

贷:应付利息 20

(3)2010年一季度应该继续对其产生的利息资本化,而二季度直至该笔专门借款到期则应该停止资本化。

四、资本化率的问题

专门借款的资本化利息的处理,如果是涉及到多笔专门借款的,不需要计算资本化率。因为不管专门借款是否被占用,利息支出都是应该资本化处理的,那么即使是借人了多笔专门借款的,仍然是遵循这一个原则。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说,资本化率的计算公式是仅仅针对于一般借款而言的。因为一般借款强调一个实际占用的概念,那么只有被占用的一般借款支出部分的利息支出才能够资本化。所以如果涉及了多笔一般借款的,就应该是计算资本化率。这个资本化率实质上就是加权的利息率。

最后,专门借款的处理还需要注意下面几点:专门借款发生的利息费用在资本化期间不管是否被占用是都可以资本化的;可以扣除的利息收入部分必须是在资本化期间内闲置资金的利息收入。

第9篇:固定资产智能化管理范文

【关键词】 无形资产; 智力资本; 价值贡献; 核心竞争力

全球经济发展的经验告诉我们,无形资产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企业之间的竞争,地区之间的竞争,乃至国家之间的竞争,实质上就是拥有的无形资产质与量的竞争,尤其是跨国公司实施的知识产权控制战略值得我们思考与总结。我国学者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关注无形资产会计以来,经过数十年坚持不懈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成果,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无形资产理论与方法体系;无形资产会计准则的建设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尤其是《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2006)的颁布实施,对企业的未来经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有必要对我国无形资产会计的理论研究成果进行回眸,并展望无形资产会计未来的发展趋势,提出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全球经济发展推动无形资产的理论创新:从有形资产的价值转移到无形资产的价值创造

(一)全球资本的三次扩张激发了无形资产的活力

从世界经济的发展历程来看,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就是资本的扩张,①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资本又一次走出国门,进行第三次扩张。在全球的第三次资本扩张中,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不可避免地成为资本扩张的目标市场之一,这使我们充分认识到专利权、著作权、特许权、商标权等无形资产在一定条件下可能比有形资产更重要,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的资源。这些无形的资源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知识”、“能力”、“市场”等成为一种新的生产要素或资产,甚至是决定性的要素,企业价值来源也从有形资产的价值转移到无形资产的价值创造。

(二)创新型社会建设促进了无形资产发展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改革创新的事业。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的基本方略之一,其目的是为了实现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提高和经济结构的优化,提高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其核心内涵是实现国家对提高全社会技术创新能力和效率的有效调控和推动、扶持与激励,以取得竞争优势。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企业、区域乃至国家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平台。创新是智力资本价值的体现,其形成过程和结果都离不开人的创造力。创新型社会建设必然产生更多的无形财富,更多的技术、知识、能力被开发和创造出来,从而促进了无形资产理论的发展。另一方面,创新型社会建设又离不开无形资产理论的进步和完善,也只有解决好无形资产的会计理论问题,对无形资产的确认、计量、报告才更为可靠与相关,从而为创新型社会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三)企业价值创造方式的转变推动了无形资产发展

一直以来,传统经济学认为,企业是消耗有形资产的组织,企业在创造价值的过程中消耗有形资产,降低交易成本是企业存在的基本前提。但事实上,有形资产在生产消耗的过程中仅仅是实现了价值转移,即只是为企业创造价值提供条件,而并不真正创造价值。在企业创造价值的过程中,与有形资产相对应的无形资产才是创造企业价值的源泉。薛云奎、王志台(2001)以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实证的方法考察无形资产对企业经营活动的作用。他们指出,上市公司披露的无形资产与股价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无形资产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发挥了重要作用。邵红霞、方军雄(2006)研究了不同的无形资产对企业会计盈余质量和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的影响,对高新技术行业的公司来说,技术性无形资产、商标权和其他无形资产和市场价值更具有显著相关性。张丹(2008)以49家A股上市公司2001年到2005年年报为样本,对智力资本进行研究后发现,企业越来越愿意披露智力资本及其价值贡献,智力资本的披露对企业的市价影响显著。众多研究表明,无形资产是企业重要的资产,对其价值增值有着积极的作用。

二、无形资产基础理论研究:从引进、介绍西方的已有成果到形成有中国特色的无形资产理论与方法体系

我国学者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接触无形资产这一全新的领域,当时,主要介绍西方学者的研究成果。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和会计改革的推进,人们对无形资产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逐渐掀起了研究无形资产的热潮,并以无形资产理论与实务研讨会的形式总结其研究成果,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无形资产理论体系。如表1所示。

从表1可知,就某一会计要素连续不间断地汇聚经济、技术、法律、资产评估等界别的学者进行系统的研究,在我国尚不多见。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无形资产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日趋重要的地位。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无形资产概念内涵与外延的界定

对无形资产概念的界定,从介绍西方学者的研究成果到形成我国的无形资产概念,主要的代表性观点如下:

1.无形固定资产论

在20世纪80~90年代,我国学者对无形资产的认识还主要局限在与有形资产相比较,认为无形资产是固定资产的一种。如娄尔行(1984)认为,将那些没有实体的固定资产定义为无形资产,这种资产或者表明企业所拥有的一种特殊的权利,或者有助于企业取得高于一般水平的收益,所以它们虽然没有物质实体,但可能具有很大的价值。蔡吉祥(1996)认为,无形资产是无形固定资产的简称,是指不具有实物形态而以知识形态存在的重要经济资源,它是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提供某种权利、特权或优势的固定资产,这种固定资产应用于企业中可创造巨大的收益。于长春(1990)也认为,无形资产亦称无形固定资产,是有形固定资产的对称,指企业中不具备物质实体,而以某种特有权利和技术知识形态等存在并发挥作用的固定资产,尽管其价值形态缺乏横向比较的可能,但它的存在和应用能使特定企业获取高于一般水平的盈利,在不确定的未来期间内为企业整体的生产经营服务。

当然,也有学者质疑,在“固定资产”中加“有形”,在“无形资产”中加“固定”反而把概念搞糊涂了。因为无形资产的价值是随着额外利益的多少经常变动的,“无形固定资产”的说法是名不副实的(赵友良,1996)。随着人们对无形资产研究的深入,学者们普遍倾向于从无形资产的实质进行定义,而不应在“固定”、“无形”等外在形式上纠缠,认为无形性只是无形资产的一个特性而已。

2.无形资源论

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学者们受到美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影响,认为应从概念框架的角度去界定无形资产,提出无形资产应是能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无形资源。如汤湘希(1995)认为,无形资产是指不具有实物形态、却能为企业长期带来收益的法律或契约所赋予的特殊权利和超额获利能力的资本化价值以及有关特殊经济资源的集合。于玉林(2000)认为,无形资产是指一个主体拥有或控制的、长期使用但没有实物形态的、可以辨认的、能以货币计量的,并预期会带来经营效益的非货币性资源。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它既是商品,又是以知识形态体现的发展经济的一种资源。无形资产在性质上具有资源的效用性、有限性、共享性和主体性等特征,还具有无形性、垄断性、持续性、扩张性和高效性的特点。由这些性质可以看出无形资产是一种可供持续发展的特殊资源。吉全贵(2000)也指出,无形资产是为特定经济利益主体所独家拥有(或持有)、无实物形态、使用价值确定、价值易变的经济资源,并将其分为经济学上的无形资产和会计学上的无形资产。

3.知识资产论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本”或曰“智本”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或资产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因素。尤其是高科技企业,知识资产或称智力资本的多寡决定着企业的命运。于是,有些学者从知识资本的角度来界定无形资产,屠海群(2002)认为,无形资产是企业所拥有的能够转化为市场价值的知识,是企业所有能够带来利润的知识和技能。刘景录(2002)认为,知识资本和无形资产所反映的是对企业绩效和企业价值有贡献作用的同一种资源,即知识资源,而无形资产是对这种知识资源的小部分在财务会计报表中的不充分的反映。当然,也有学者对此提出质疑,并指出,以“知识形态存在”不足以涵盖全部的无形资产,因为无形资产并不是完全以知识形态存在,如土地使用权、特许经营权等只是政府授予企业的一种特殊权利,无需付出智力劳动(秦江萍、段兴民,2003)。

也有学者从人力资源的角度来认识无形资产,认为无形资产是能带来经济利益的企业资产,使现金流入企业,其载体是物,而不是人。它表现为人类智慧和知识产权等(杜万新,2002)。还有学者运用劳动价值论分析无形资产,认为无形资产的使用价值是帮助企业获取超额收益,而无形资产的使用价值是由个别劳动时间来决定的(马传兵,2003)。

4.无形财产权和无形成果论

除此之外,也有学者在综合前人对无形资产的认识后从法学角度提出:无形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无实物形态、基于合同、法规或其他载体因而可辨认的、与企业经营、知识、技能、组织、市场和顾客等各经营要素相关并能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非货币性及非金融性的无形财产权和其他无形成果(樊利平,2008)。

总的来看,何谓无形资产,其内涵和外延到底该如何界定,迄今并未形成共识,而且对无形资产与知识资产、无形资产与人力资源等关系也尚未完全厘清,尤其是将“土地使用权”、政府优惠政策等界定为无形资产,更是让人匪夷所思。②

(二)无形资产的分类及其存在形式的界定

人们对无形资产本质认识的差异,导致对无形资产存在形式的界定和分类更是众说纷纭。目前,有代表性的看法包括如下几类:

1.按无形资产是否具有存续期限分类

有存续期限的无形资产,亦称A类无形资产(Type A Intangible Assets),是指无论按法律或是合同,均存在一定的存续期限。

无存续期限的无形资产,亦称永久无形资产,或B类无形资产(Type B Intangible Assets)③,是指无论根据法律,还是合同等均无法确定其存续期限的无形资产。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2006)的规定,对有存续期限的无形资产,需按期予以摊销;对不具有存续期限的无形资产,通常不计提摊销,但期末需进行减值测试。

2.按是否可辨认分类

可辨认(确指)无形资产(Identifiable Intangible Assets)是指具有一定的物质载体或有证据证明其确实存在的无形资产。如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等。

不可辨认无形资产(Unidentifiable Intangible Assets)是指没有明显的证据证明,亦无明显的物质载体证明其存在的无形资产,如商誉④。对于可辨认无形资产,只要相关的证据证明其存在,且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会计上就需予以确认。对于不可辨认无形资产,根据现行会计准则的规定,只有在企业合并时(还得区分吸收合并或控股合并)才予以确认。至于对自创商誉,是否予以确认,理论上有两派截然不同的观点,从“信息观”出发应予确认,而从“经济后果观”出发则不应确认。⑤

3.按存在形式分类或产生的条件分类

按无形资产的存在形式或产生的条件,通常将无形资产分为三类:一是法律、契约或政府特许的特殊权利,如专利权、商标权、特许权等;二是超额收益能力的资本化价值,按照通常对商誉本质的定义,商誉是超额收益能力的资本化价值;三是具有无形资产特性的其他经济资源,如非专利技术等(汤湘希,1995)。

首先,这种分类主要从经营无形资产的角度而言,即对于法律或契约所赋予的特殊权利,其管理的关键是要在法定有效年限内充分发挥其价值创造功能,否则,无形资产将成为“公共品”,非权利人完全可以不付任何代价而获得“权利”的使用权。其次,对于超额收益能力的资本化价值,是未来企业超额收益的价值表示,企业应努力保持其超额收益的优势,否则,不仅会计上要计提巨额的减值损失准备,而且对企业的未来发展将非常不利。比如,美国在线与时代华纳2000年并购后产生的1 250亿美元商誉,时隔不到两年,因商誉减值导致该公司产生900多亿美元的巨额亏损。商誉不仅不是超额收益的价值源泉,反而成为拖累企业未来发展的“绊脚石”。最后,对于那些具有无形资产特性的经济资源,如非专利技术,在“保密”管理等方面更应加强,否则,一旦泄密,其资源就不再是资产。我国企业在这方面的无形资产经营中失败的案例已屡见不鲜。比如,我国2 000多个知名商标被抢注,景泰蓝制造技术秘密被窃取等。⑥

4.无形资产的扩展分类

无形资产所包括的内容随着经济发展、科技水平和经济管理要求的变化而发生变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新技术的不断应用,一些学者认为,传统无形资产的确认范围过窄,应对其存在形式予以扩充。

(1)扩充无形资产确认范围

宣杰(1998)认为,企业所取得的ISO 9000质量体系认证,广泛地被世界各国所接受并采用,成为了一项无形的信誉,可以使企业的产品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注册的域名、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等也应作为无形资产。汪海粟(2009)等认为,各种“资质”(诸如建筑安装企业资质)是企业的一项重要无形资产,会计上应予以确认。

(2)应按无形资产的构成分类

秦江萍、段兴民(2003)将无形资产的构成归纳为市场型资产、智力成果型资产、应用型资产、方法型资产、基础型资产、商誉和其他无形资产等七类。蒋衔武(2002)将无形资产的构成归纳为:治理型无形资产、人力型无形资产、管理型无形资产、市场型无形资产等四类。

(3)应按无形资产的形成过程分类

朱太华(2002)将无形资产分为主观形成的无形资产和客观形成的无形资产两大类别,并认为主观形成的无形资产包括企业自创的无形资产、培育的无形资产和利用的无形资产等三类,而客观形成的无形资产则包括自然形成的无形资产和国家政策形成的两类。王广庆(2004)把无形资产分为:1)市场资产,指企业所拥有的市场资源的潜在利益总和,具体包括企业品牌、客户名单、营销渠道、特许经营权等;2)智力资产,如商标权、专利权、商业秘密、版权、著作权等;3)人力资源,包括员工的教育状况、工作能力、职业评估等;4)使用型资产,如土地使用权、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等;5)组织管理型资产,指企业在组织、协商、管理、沟通、交流等方面所具有的优势的潜在经济利益,包括管理方法、企业文化等;6)其他资产等类别。

5.广义和狭义无形资产的分类

从现有无形资产的存在事实上看,不同学科对其范围的界定和分类大相径庭。因此,有学者认为,可以把无形资产分为狭义无形资产和广义无形资产。狭义无形资产是指可以从企业或组织的财务、统计报表上直观地看到其价值总量和消耗量,有可确指性的、能够独立存在和运行并计价和核算的无形资产;广义无形资产除包含狭义无形资产的内容外,还包括能给企业或组织带来竞争优势的一些综合性、基础性、条件性资源要素(王维平、刘旭,2005)。于玉林(2002)在比较国内外有关无形资产构成内容分类的资料后,将无形资产的内容归纳为:专利权、发现权、科技技术进步成果权、植物新品种权、专有技术、经营秘密、商标权、商号、地理标志、著作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特许权、土地使用权、商誉和人力资源等十五类。

另外,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土地使用权只有我国和日本(称为土地权)将其界定为无形资产。事实上,土地使用权与其他无形资产比较,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在某种意义上讲,土地使用权实质上是一种特殊的固定资产,具有固定资产的一般属性,而不完全具有无形资产的属性(蔡吉祥,2000)。因此,有学者将其定义为“边缘无形资产”,即具有无形资产的某些特征,但不能与一般意义上的无形资产一同确认和计量(汪海粟、王同律、汤湘希,2002)。

总的来看,目前有将无形资产存在形式无限扩大的趋势。如有观点认为,应将所有与人的智力、知识相关的活动都纳入无形资产核算范围(李宏,2003)。有鉴于此,笔者认为,应对无形资产核算体系重新进行设计,引入知识资本、人力资源等理论,将无形资产分为如下四类:一是经典无形资产,即现行会计核算体系中包含的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等,这类无形资产的表现形态主要是知识产权,其会计处理可根据现行的无形资产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处理;二是边缘无形资产,如土地使用权、特许权、各种资质等,这类无形资产的表现形态更类似于固定资产,应主要按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方法予以处理;三是组合无形资产,即商誉,可按照较为成熟的商誉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会计处理;四是合力无形资产,即企业核心竞争力,其表现形态是企业各种资源和能力经整合而形成的核心能力,这种能力需要重新设计相关的会计体系予以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汤湘希,2006)。⑦

(三)无形资产的价值内涵分析

无形资产的价值内涵分析是一大难题,迄今尚未有较为明确的结论。在我国,学者们在研究这一问题时,开始主要以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为依据,后又引入西方效用价值论,最新的研究动向是试图通过区分价值的不同层次或提出价值多元论,从而达到两者的调和并决定无形资产的价值,为无形资产的价值贡献测度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1.劳动价值观

该观点认为,无形资产是一种特殊商品,同样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其价值是由人类抽象劳动所形成的,比一般实物形态的商品包含更多的脑力劳动(谢奇志等,1997;安广实,2002)。价值源泉是创造性的复杂劳动(谢奇志等,1997;杨武,1998),使用价值是超额收益的资本化(史美君,1998)。对决定无形资产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还演化出三种不同的看法:

一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可以计量观。这种观点认为,科研活动的大部分劳动可分解为类似或重复操作的研制过程,既然这些操作重复发生,那么就可以为各个操作工序计算出消耗定额,无形资产所包含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可通过现有生产力水平下的社会定额劳动时间计量。

二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按照个别劳动时间计量观。这种观点强调,开发无形资产劳动的独创、单一性,因而用个别劳动时间的成本加上适当的利润计算其价值量。

三是无形资产的使用所节约的社会劳动量决定观(或新劳动价值一元论)。这种观点在本质上已脱离了劳动价值观而偏向于效用价值观,只是借用了其表现形式并已成为无形资产价值决定论中较为流行的观点。

2.效用价值观

蔡继明等(2002)认为,效用是商品给使用者带来的满足程度。无形资产是无形的特殊商品,这种商品的价值归根结底在于实现或得到更多的价值,其市场价格在市场经济充分发展后,仍然以它的价值(可能带来的超额收益)为上下波动的“中心”。以此为基础,还具体演化为使用价值决定论、经济效益分成论和市场机制论等。

3.无形资产价值决定新说

由于无形资产及其价值的存在形式与有形资产具有明显的区别,仅以劳动来说明它的来源,或仅以直接研制开发生产它的劳动来说明它的实质都存在许多难以自圆其说的地方。于是,学者们提出了若干无形资产价值决定新说。主要有价值多元论、新劳动价值一元论和社会劳动价值论等。

价值多元论认为,在无形资产中有些种类的无形资产并非直接是劳动的产品,除了劳动以外,资本、地租、信息教育、科技、社会服务、供需矛盾等,所谓非“劳动生产要素”都可以产生价值。

新劳动价值一元论强调,通过扩展劳动范畴的外延而把资本等非劳动生产要素纳入劳动的范畴之中,认为资本和技术投入的增加,必将引起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使单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创造的价值增加。从这个意义上讲,资本等非劳动生产要素也参与劳动创造价值的过程。

社会劳动价值论的基本观点是,商品的价值不仅是直接生产它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创造的,而且还应包括已经物化在生产资料中的前人的劳动,以及使商品进入流通和消费领域所花费的各种社会服务的劳动。

4.调和的价值观

姜楠(2002,2003)认为,无形资产的价值或评估价值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劳动价值,它是价格的范畴,是模拟价格,并不涉及其内在价值;是获利能力的资本化,评估价值只是内在价值中可以实际运用并且得到市场认可的部分。他试图通过“内在”价值与通常所说的无形资产“价值”的层次区分和关系阐述,来解决价值决定理论与指导实践的矛盾。而张坤(2003)认为,无形资产的价值是由效用性、稀缺度和劳动量共同决定的。

三、商誉:从无形资产的代名词到独立于无形资产之外

在无形资产会计中,商誉是人们关注最多的热点问题,也是其难点问题⑧。1926年,我国著名旅美会计学家杨汝梅(众先)先生的《无形资产论》(Goodwill and other Intangible Assets)一书是当时商誉研究的重要著作。之后,人们对无形资产的研究,在一段时间内都集中在商誉问题上,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将商誉作为无形资产的代名词。然而,无形资产会计发展到21世纪后,尤其是《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2006)将商誉排除在无形资产的具体会计准则之外,更引起了人们新的思考。

(一)对商誉本质的认识

商誉是传统无形资产会计中研究最多的问题,1982年,美国著名会计学家亨德里克森在其著作《会计理论》一书中,将前人对商誉本质的研究成果概括为三种理论,亦称“三元理论”:即好感价值论、总计价账户论和超额收益价值论。

“好感价值论”只能解释为企业获取超额收益能力是一种魅力效益,获取超额收益的能力是“源”,对企业好感是“流”;“总计价账户论”较为充分地体现了商誉的价值计量原理,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商誉的价值计量问题,但它同样没有揭示商誉的本质;“超额收益价值论”很好地反映了企业商誉的本质,应作为商誉理论的基石(阎德玉,1997)。

在研究过程中,有学者从商誉构成要素来理解商誉的本质,认为商誉最本质的构成要素是企业杰出的管理人才,对企业的好感价值的实质是对企业管理人员的好感,企业的超额盈利能力是企业的优秀管理人员经营所致,人力资源是企业未入账的资产中最重要的一项(张鸣、王明虎,1998)。还有学者从梳理商誉研究的历史角度认为商誉的本质除了亨德里克森总结的“三元理论”外,还包括“无形资源观”、“购买价差观”、“资产收益与资产成本差额观”和“核心商誉观”等观点(于玉林,2001;蒋基路、熊剑,2002)。有学者从超额收益价值论和无形资源观出发,认为这两种观点并无冲突,超额收益价值论说明了商誉的基本性质,无形资源观则是对超额收益能力价值论的补充和完善,商誉是能使企业获取超额收益的各种未入账的无形资源(罗飞,1997)。

还有学者提出了协同效应观(邓小洋,2000),认为商誉实质上是由企业各个构成要素有机结合所形成的协同效应。于越冬(2000)认为,商誉的真正来源是人力资本的超额效用,人力资本是商誉产生的最根本因素。人力资本及其有效的管理、开发和利用,是决定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对于企业而言,人力资本的超额效用是其商誉的真正来源,这种超额效用源于其对人力资本、特别是对“企业家”的垄断。汤湘希(2001)认为,商誉就是企业存在的一组组合无形资产,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超额收益能力价值表示,是人们早期对企业产生超额收益的诸多因素无法分割为无形资产具体形式时的一种认识。朱国泓(2000,2001)认为,商誉是未来超额盈利的现值,但商誉只可能来源于拥有较高人力资本的管理层所实施的高效资源整合(管理整合效率观)。董必荣(2004)认为,商誉的本质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某些企业之所以具有商誉,具有持续获取超额收益的能力,是因为这些企业拥有独特的企业核心竞争力。商誉实际上是现行财务会计模式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种综合反映形式,其性质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外在综合体现。杨丽荣(2004)认为,商誉产生的根本原因就在于系统效应的存在。基于此,商誉就是一种系统效应,而这种系统效应是一种能为企业带来超额收益的经济资源。

当然,也有学者对商誉的存在提出质疑,认为商誉实际上就是企业合并时产生的一种“溢价”,它既不是无形资产,也不能单独确认为资产,更不认可负商誉的存在(蔡吉祥,2008)。

(二)对负商誉的质疑

与正商誉相反的概念是负商誉(Negative goodwill),所谓负商誉一般是指企业以购买方式合并时,购买企业支付的价款低于被购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在会计学界有不少学者否认负商誉的存在,认为负商誉的概念与许多会计基本理论存在着尖锐的对立与冲突。首先,负商誉概念与商誉是资产的性质相矛盾,商誉是一种资产,资产不可能是负的,商誉作为一种资产就不应该有负商誉;其次,负商誉在会计实务上是不会出现的,如果企业整体净资产的公允价值高于其售价,原业主就会个别地出售其资产,而不愿意将其整体出售,这样负商誉就不可能出现。⑨最后,负商誉概念与商誉定性理论相背离,有影响的商誉定性理论,无论是“超额收益价值论”抑或“好感价值论”都是肯定商誉是企业正面积极有利的属性,根本不会出现负面情况(阎德玉,1997)。

当然,也有一些学者认为负商誉是客观存在且不可避免的。按照价值规律,商品的价格与价值是可以背离的,商品价格与价值一致是偶然情况,不一致则是经常现象。在交换的过程中很可能产生隐性成本(或隐性负债),导致未来经济资源的付出,从而产生负商誉(李晓玲,1999)。这种客观存在而目前的理论尚无法作出合理解释的现象可以看作是“负商誉悖论”。“负商誉悖论”是在忽略或不考虑交易费用的基础上提出的,交易费用为零几乎是一个极端的假设,现实会计环境中是不可能完全存在的。负商誉是在单项出售净资产的交易费用大于整体出售净资产的交易费用的前提下,理性的目标企业的所有者为避免过高的交易费用而自愿承受的出售价格损失(杜兴强,1999)。还有学者认为,企业并购中出现的负商誉只是收购公司自创商誉的转化形式,负商誉的存在基础一定是收购公司的自创商誉,负商誉在本质上是收购公司的商誉,它之所以表现为负商誉,是因为收购公司的商誉未入账(徐泓、朱小平、杨万贵,1998)。

(三)商誉价值的确认与计量

根据财务会计的确认、计量、记录与报告的要求,对商誉而言,其难度最大的问题是对其价值进行计量。有学者认为,商誉的价值可以用企业以前的超额获利能力来估计(庄粉荣,1996)。在对企业商誉进行评估时,必须合理预测未来的超额获利能力及取得超额获利能力的有效期限,然后按照适应的折现率将未来的超额收益折现,确定商誉的价值(胜,1996)。对商誉价值的估计大致包括:超额收益累计法、超额收益资本化法、超额收益现值法和残值法几种(肖虹,1995)。汤湘希(2000)认为,商誉价值的确认应依据实现原则,将企业已实现的超额收益确认为商誉的价值,以避免评估者的主观判断,采用资本利润率的原理来计算商誉的价值,并主张采用层次分析法等将其分割,将这种过于笼统的不可辨认的隐含的无形资产凸显为可辨认的无形资产后,纳入现行的会计核算体系。与此同时,朱国泓、周波(2002)也提出类似的看法,主张对商誉进行解构与还原,开启商誉的“黑匣子”,将商誉从无形资产中分离出来,将那些原来不应计入商誉的价值逐步还原到有形资产、其他无形资产、人力资源和其他资产中去。长远来看,商誉这种不可辨认的、虚拟的无形资产将会在无形资产领域逐渐消失(游相华,2004)。⑩

商誉的后续计量也是一个难点问题,目前主要有三种典型的会计处理方法:1.立即注销法,即在取得时一次性冲减股东权益;2.永久保留法,即将商誉作为资产永久保留在资产负债表上,除非能够获取明显的证据,表明企业获取未来超额盈利的能力已经降低甚至衰竭,且超额盈利能力的降低不可逆转,这时将减少金额转销到当期损益;{11}3.系统摊销法,即首先将商誉作为一项资产入账,并在估计的有效年限内系统地摊销,计入当期损益(葛家澍、杜兴强,2004)。{12}针对商誉可能出现升值和贬值的情况,近年来会计界提出了商誉摊销的逐年重估法(Annual Review Method),即逐年进行减值测试,计提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

四、无形资产会计准则的建设成就与改进建议

我国无形资产会计准则的建设契合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和会计改革的进程,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多元、由分散到集中的过程。{13}

(一)我国无形资产会计准则的建设回顾

我国从20世纪中期开始进行无形资产会计制度建设,首先从场地使用权开始逐步扩展至知识产权等其他无形资产,由在相关制度中零星规定到比较完备的准则出台,走过了21年的历程。无形资产会计制度和准则建设情况如表2所示。

从表2可知,我国无形资产会计制度、准则的建设历程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可以说,无形资产会计制度或准则基本体现了无形资产会计理论研究的成果。但一些理论上有争议的问题并未由于无形资产会计准则的颁布实施而得到解决。

(二)我国无形资产会计准则的研究与建设概况

从无形资产会计准则的理论研究来看,其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国内外无形资产会计准则的比较研究(主要集中在2006年以前);二是新旧(2000与2006)无形资产会计制度或准则的比较研究(主要是在2006年之后)。对国内外无形资产会计准则的比较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是:中国无形资产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已经实现趋同,但与美国的无形资产会计准则还有所区别。此处主要阐述《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2000)与《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2006)之间的区别(至于与美国无形资产会计准则的不同,限于篇幅,此处不再赘述)。两者的不同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一是现行准则将商誉排除在外。2000年的准则规定:无形资产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给他人,或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无形资产分为可辨认无形资产和不可辨认无形资产。2006年的准则规定:无形资产指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不包括商誉。对于这一改变,有学者认为,将商誉排除在无形资产外,可以减少企业利用商誉进行利润操纵的机会(周媛、胡文婷,2006)。有学者认为,我国应制定专门的商誉准则,对商誉进行明确的界定,系统规范商誉的概念、性质、确认标准、计量、减值计提方法及信息披露方式等,以更好地指导会计实务(苑泽明、陈广前,2008)。

二是对研究开发费用的费用化和资本化的会计处理。2000年的准则规定:自行开发并依法申请取得的无形资产,其入账价值应按依法取得时发生的注册费、律师费等费用确定;依法申请取得前发生的研究与开发费用,应于发生时确认为当期费用。2006年的准则规定:研究费用依然是费用化处理,进入开发程序后,对开发过程中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予以资本化。在2006年的准则前,就有学者认为,将研究开发费全部费用化,无疑会使企业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实际相背离,而且会对当期利润产生较大影响(王广庆,2004)。

三是现行无形资产会计准则实施的经济后果分析。现行准则允许研发费用有条件资本化,将大幅度增加科技创新类企业的利润,体现了国家对科技创新类企业的政策扶持,它将对高新技术企业产生较大的影响并极大地改善它们的经营成果。同时,这些企业的资产结构也会发生变化,无形资产的价值将不断增加,有利于增强它们的市场竞争力(殷枫,2006)。

多数学者在对2006年的准则给予肯定的同时,也表明了他们适当的担忧:研究开发阶段的划分和满足资本化的条件弹性较大,给企业留下了利润操纵空间,在实际工作中,研究和开发阶段的划分容易受主观臆断的影响,企业有可能根据自身的特殊需要来操纵利润(王合喜、罗鹏,2006)。

五、无形资产与智力资本关系研究:智力资本有取代无形资产的趋势

虽然无形资产与智力资本,抑或知识资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15}但在其内涵和外延上,两者又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有学者甚至将两者等同。1998年5月,在北京举办的智力资本与教育观念的转变研讨会,拉开了我国智力资本研究的序幕。几年来,国内智力资本会计的研究和应用仍在探索之中,其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1)智力资本的内涵与外延;(2)智力资本会计的理论基础;(3)智力资本的会计计量方法;(4)智力资本的会计核算;(5)智力资本的会计报告。

(一)智力资本的内涵与外延

我国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研究智力资本的概念,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

1.无形资产观

此种观点认为,智力资本是“使公司得以运行的所有无形资产的总称”,具体包括市场资产、知识产权资产、人才资产、基础结构资产四大类。我国不少研究者主张重建无形资产会计体系,或者将原有的无形资产会计发展成为知识资产会计,核心竞争力会计。如谭劲松,(1999),唐雪松(1999),汤湘希(2003)等。

2.知识资源观

此种观点认为,智力资本是企业提高生产效率、获取超额收益所必需的技能、诀窍、经验和创新能力以及各种生产要素的有效结合方式等知识资源(郝丽萍,黄福广,1999;张小红等,2007);智力资本的本质是企业组织的综合智能(组织智力)系统,是能为企业组织创造价值的技能、知识、经验、惯例及其有机整合(邓春华,2005)。

3.创新能力观

此种观点认为,智力资本是指那些具有较高智商和专业知识并具有创新能力的智力型人才的价值表现,智力作为资本具有创造新价值的功能(李玲,2000;朱学义,2004;张小红等,2007)。

至于智力资本的构成,我国学术界主要有两种基本观点:一是智力资本综合要素观。尽管各自表述的具体构成要素不尽相同,但都认为智力资本是由人力资本以及由智力派生的相关软资产综合构成的(傅元略,2000,2002;程宏伟,2001等)。张小红(2007)将智力资本分为从人力资本、智力成果、知识产权到智力资产依次递进的四个层次,是对智力资本综合要素观的创新。二是智力资本单一要素观。该观点认为智力资本仅指人力资本中的人才资本(如企业家、具有较高智商和专业知识并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是人力资本的高级形式(谭劲松等,1999,2001)。

(二)智力资本会计的理论基础

部分研究者认为,现代企业契约理论和知识经济时代智力资本稀缺可以推演出智力资本会计的理论基础,即财富与智力合作(或资本与劳动合作),智力资本所有者应与实体资本所有者共同享有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因此,他们认为在智力资本会计研究中应突出企业智力资本所有者的权益,探索其利益分配问题(谭劲松等,1999,2001),还可推演出“有形资产+无形资产+知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劳动者权益”{16}的基本会计方程式。另有研究者认为,智力资本会计是以企业资源基础理论、核心能力理论以及企业知识理论为基础的一个实际运作层面的概念,智力资本代表着企业的战略性资源、核心能力与知识(冉秋红,2007)。

(三)智力资本的会计计量方法

智力资本的会计计量方法可分为财务计量和非财务计量两大类,但由于智力资本的无形性,大多数方法采取财务和非财务计量相结合的指标评价法。范徵(2000)提出了智力资本的模糊评价指标体系。谭劲松等(2001)从保障智力资本所有者权益的角度,提出了评估智力资本讨价还价的计量模式。黄萍(2006)介绍了智力增值系数法、直接评估法、市账率法,以及斯堪的亚“导航器”模型等四种方法。

(四)智力资本的会计核算

为了保证现有的财务会计体系不受影响,谭劲松等(2001)认为,传统的财务会计核算的内容不应再重新组合,并从初始计量、价值变化、相关支出三个方面阐述了智力资本进入会计信息系统的账务处理思路,同时还对智力资本会计核算中应设立的“智力资本”、“智力资产”等账户进行了解释。朱学义等(2004)认为,对智力资本会计体系应从资产和权益及其分配体系等方面进行设计,将其融入现行财务会计制度体系中。佟爱琴等(2007)以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共同治理”的企业理论为背景,认为智力资本作为资本价值运动过程的一部分及参与企业剩余价值分配的基础,应该对其进行摊销,并对智力资本摊销的会计处理进行了初步探讨,这是对完善智力资本会计核算的有益探索。

(五)智力资本的会计报告

至于智力资本的会计报告,一致的看法是,受传统财务会计模式的影响,智力资本会计信息难以纳入财务报表内进行反映和报告,又无法通过表外披露的方式有效传递,造成我国企业智力资本信息披露严重不足(董必荣,2005)。至于智力资本信息的披露方式,大多数学者主张近期可以在原有资产负债表内增设智力资产与相对应智力资本项目,将智力资本财务信息在会计报表中反映,同时鼓励企业通过表外披露的方式对外充分披露智力资本信息。长远来讲,需要靠智力资本理论的完善、利益相关者会计的构建和智力资本信息披露准则体系的建立来完善智力资本会计信息的披露(杨政等,2007)。张丹(2008)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年度报告中有关人力资本、组织资本与客户资本等智力资本信息的内容已经存在,并且企业越来越愿意披露智力资本信息,企业对智力资本信息的披露对市价影响显著,智力资本信息披露具有行业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通过年报形式来发展与规范我国智力资本会计报告的建议。

六、无形资产会计的新发展: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

在21世纪初期就有学者关注核心竞争力理论对会计的影响,如杨雄胜(2000)就提出了品牌会计,可视为核心竞争力会计的雏形,尔后,谭劲松、熊传武(2000)提出了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应该怎么办的问题,并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对会计的影响是十分深刻的,无论是对会计的内部管理职能,还是对对外信息披露,都将产生重大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顺应企业组织结构的变化,重塑企业会计管理机构;二是运用现代科学管理方法,强化企业会计的对内管理职能;三是完善会计核算,建立核心竞争力披露体系。刘爱东、谭艳(2001)进一步发展了谭劲松等人的观点,对如何强化和完善管理职能,认为应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一是建立战略管理会计、提高企业战略管理能力;二是完善作业成本法,增强企业核心制造能力;三是不断进行会计创新,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四是推行责任会计,加强成本管理,培育企业核心营销和应变能力;五是加强会计组织管理,提高企业核心组织能力。对如何完善会计核算,建立核心竞争力披露体系,笔者还认为,应做好如下方面的工作:一是将核心竞争力纳入会计核算范畴,丰富会计核算的内容;二是建立反映核心竞争力的指标体系;三是建立核心竞争力的披露体系。冯巧根、刘裕龙、黄曼行、郝桑(2002)也提出了扩展以核心竞争力为导向的外贸企业管理会计的思路以及以核心竞争力为中心的管理会计创新的步骤。郑丽惠(2003)认为,不仅战略管理会计的外向性是保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而且战略管理会计综合运用了财务和非财务指标对企业业绩和营运情况作出评价,能够更准确地把握竞争环境,通过战略管理会计的监控,合理进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投资、开发和保持,以建立长久的竞争优势。王跃堂、毛旦霞、罗慧(2004)认为,会计计量和报告与信息需求者的关键决策是相关的。会计计量和报告的开放性、综合性和完美图表结构都是许多非财务信息难于具备的。严格说来,对企业核心竞争力与会计控制的关系的研究还局限于管理会计范畴。因为目前的会计体系(尤其是财务会计)只注重企业的实物支持系统,较少关注企业独特的知识与技能,管理体制以及员工的价值观念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植和提升有重要影响。胡玉明(2001)认为,管理会计从20世纪到21世纪最大的变化就在于:其主题已经由企业价值增值转变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并形成围绕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估、培植与提升的管理会计新体系。这种新体系以综合业绩评价制度为中心,从财务、顾客、企业内部流程和企业学习与成长等方面来构建。但从总体上看,对此问题的研究还局限在表层,尚未深入下去,有的学者只提出了相关问题,也未进行后续研究,许多与会计有关的问题,迄今仍然处于该理论的边缘或者说是一个盲点。

企业核心竞争力属于无形资产的范畴(汤湘希,2003)。陈佳贵、黄慧群(1998)认为,无形资产至少包括如下四类:即知识产权类(如: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等);契约权利类(如:优惠合同、特许经营权、土地使用权等);关系类(如:良好的公共关系、高素质员工队伍的凝聚力、营销网络、政府给予的优惠政策等);综合类(如:商誉、企业形象、企业文化、企业综合人力资本等不能脱离企业整体而独立存在且关系企业竞争力和企业整体形象的无形资源)。李悠诚、陶正毅、白大力(2000)则指出,虽然不能将企业核心竞争力与无形资产简单地等同起来,但是可以说,企业核心竞争力是由无形资产构成的。因此,无形资产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是其载体。汤湘希(2003)认为,核心竞争力是以无形资产为基础,是企业通过多种无形资产的有机整合而形成的,拥有一定质量和数量的无形资产是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条件,并决定着企业价值的高低。两者的密切关系主要体现在:一是衡量企业核心竞争力大小的依据是无形资产的质与量;二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强弱体现在创造和提升无形资产的能力;三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资产主要是无形资产。从表象上看,核心竞争力与商誉是更容易混淆的概念。董必荣(2003)认为,商誉的本质是企业的核心能力,商誉所具有的特征实际上是核心能力特征的外在表现形式。在核心竞争力与知识资本、智力资本和人力资本的关系方面,普遍认为,知识资本、智力资本、人力资本是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汤湘希,2004)。

除此之外,还有学者探讨了核心竞争力与企业价值的关系,认为核心竞争力是企业价值的创造者。李海舰、冯丽(2004)认为,企业的资本分为硬资本和软资本两部分,其中软资本包括先进技术、知识产权、网络平台、业务模式、流程再造、营销渠道、企业区位以及制度安排等,它对一个企业的价值增值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就知识产权而言,利用专利、商标、技术许可证等能实现商业扩张,创造价值。

七、无形资产会计仍然值得思考的十大问题

(一)无形资产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关系研究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面对无形资产的开发、运用和保护等问题。目前,人们在研究无形资产时,大多还局限在企业微观范畴,尚未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相连接或连接不紧密。因此,应将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知识产权战略与企业无形资产创造实现无缝连接。

(二)无形资产与企业竞争力、核心竞争力的关系研究

当今企业所面对的竞争环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复杂,企业要在恶劣的竞争环境中取胜,其制胜的武器就是拥有能创造价值、提升竞争力,尤其是核心竞争力的无形资产。微软、麦当劳,以及我国的同仁堂、海尔等莫不如此。但现有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对这两者或三者的关系并未予以清晰的界定与明确。因此,应构建企业无形资产――企业核心竞争力――产业核心竞争力――区域核心竞争力――国家(国际)核心竞争力的逻辑体系。

(三)无形资产的资产边界研究

无形资产的资产边界不仅在不同的学科中有不同的界定,即使在会计学中,也存在着无形资产的泛化倾向。一言以蔽之,好像只要是不具有实物形态的资产都可界定为无形资产。与此同时,无形资产与知识产权、人力资源、智力资产等类似资产的边界更是没有合理界定。因此,应解决三大问题:

一是清楚界定:无形资产、知识产权、人力资源、智力资产的范围依次减小,并厘清这四者之间的关系。

二是界定无形资产的合理边界:商誉是否为无形资产?凡是不具有实物形态的资源是否都为无形资产?

三是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资产评估学等相关学科对无形资产如何界定?能否找到“共同语言”?

(四)无形资产的价值贡献研究

无形资产能为企业作出价值贡献已是不争的事实,但问题是无形资产为企业价值贡献的机理如何?其价值贡献额的大小如何科学地确定,目前还未找到在理论上成立、实务中能操作的方法。因此,应构建无形资产――价值贡献――测度与计量的数学计量模型和适用条件。

(五)无形资产的价值内涵研究

无形资产是有价值的,人们早已熟知。但问题是无形资产本身的价值大小由什么决定?理论上探讨的多种价值决定方法,在实务中是否适用?实务界非常迫切需要其价值确定原理与方法,以便无形资产交易或定价。必须从会计的视角解决:无形资产――价值确认――报表反映――交易价格的实现路径。

(六)无形资产与公司价值的关系研究

在一般的企业价值确定方法中,公司的市场价值减去有形净资产的价值的差额就是无形资产的价值。但事实上,这种企业价值确定方法在逻辑上是不成立的。可以说,一家企业的无形资产价值越大,其企业价值越大,但企业价值的大小并不仅仅是因为无形资产的价值问题。应寻求无形资产――企业价值――价值体现――股票价格的变化规律。

(七)无形资产的减值测度研究

无形资产的价值在一定程度是非常脆弱的,其发生减值是必然的,其价值波动的影响因素也较多。因此,如何科学地测度其减值数额,既是当前理论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也是实务上所急需的。要探索无形资产――价值形成――减值因素――减值测度的理论与方法体系。

(八)无形资产与商誉的关系研究――会计确认商誉的经济后果

前已述及,按照总计价账户论,商誉实际上就是企业并购时,所支付的购买价款超过被购买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这一差额到底是商誉、无形资产还是“购买溢价”?历史已经证明,这一差额列示于会计报表中,作为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良的经济后果是非常明显的。我们需要构建一个:无形资产――企业价值――商誉价值――报表列示――减值测度――经济后果的逻辑体系,阐明会计上确认商誉对企业未来经营和发展所产生的经济后果。

(九)无形资产经营与品牌经营的关系研究

无形资产经营与品牌经营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品牌体现着企业无形资产的价值,品牌的伤害意味着企业无形资产的伤害,同时也体现着企业价值的伤害。过去有“秦池”、现在有“三鹿”。因此,在无形资产的经营过程中,我们可以循着无形资产――品牌价值――核心竞争力――企业价值――企业形象的路径去经营品牌和无形资产。

(十)无形资产会计准则的研究

会计准则是会计处理的基本规范,目前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只是规定了无形资产的确认、计量和报告的会计处理,但并没有解决无形资产会计面临的所有问题,而且更多的是从技术的角度予以规范。因此,笔者认为,应构建无形资产――确认、计量、记录、报告准则――信息含量与企业价值――企业增值的逻辑框架,其目的是实现无形资产的价值创造与企业价值增值。

八、结语

对于无形资产,我国会计界从接触它、认识它到运用它,其间走过了近三十年的历程。在此过程中,无论是商界、学界还是政界都逐步认识到它在我国企业经营、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参与国际竞争中的重要作用。可以充分相信,随着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日渐深入,无形资产的地位将更加突出,我国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将稳步提升。

【主要参考文献】

[1] 蔡吉祥.神奇的财富――无形资产[M].深圳:海天出版社,1996.

[2] 蔡吉祥.无形资产学(修订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3] 邓孙棠.人力资本及其对应人力资源的确认及计量研究[J].会计研究,2008(3).

[4] 邓小洋.商誉会计论[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1.

[5] 杜兴强.科斯定理负商誉“悖论”负商誉的确认与计量[J].会计研究,1999(7).

[6] 葛家澍,杜兴强.无形资产会计的相关问题、综评与探讨[J].财会通讯,2004(9).

[7] 李海舰,冯丽.企业价值来源及其理论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4(3).

[8] 李晓玲.对负商誉理论的思考[J].会计研究,1999(2).

[9] 罗飞.谈论商誉的性质及购买商誉的会计处理[J].会计研究,1997(1).

[10] 马传兵.经济全球化与无形资本的扩张[J].理论前沿,2003(2).

[11] 马德林,朱元午.无形资产问题中的研究与改进[J].会计研究,2005(4).

[12] 邵红霞,方军雄.我国上市公司无形资产价值相关性研究[J].会计研究,2006(12).

[13] 谭劲松,王朝曦,谭燕.试论智力资本会计[J].会计研究,2001(10).

[14] 汤湘希,唐文强.我国上市公司确认商誉的经济后果分析――基于2007年上市公司的年报数据[J].会计之友,2009(12).

[15] 汤湘希,汪海粟,郑炜炜.对无形资产的边界限定及其相关概念的关系研究[J].会计之友,2009(10).

[16] 汤湘希,汪海粟,周海涛.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无形资产减值测度研究[J].财会通讯,2006(7).

[17] 汤湘希.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控制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18] 汤湘希.无形资产的价值确认与估价[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

[19] 汤湘希.无形资产会计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20] 汤湘希.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控制研究评论[J].财会通讯,2005(3).

[21] 汤湘希.无形资产会计研究的误区及相关概念的关系研究[J].财会通讯,2004(7).

[22] 汪海粟.信息失衡与无形资产减值分析[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23] 王广庆.对我国无形资产准则的一些思考[J].会计研究,2004(5).

[24] 王维平,刘旭.广义无形资产及其功能分析[J].管理世界,2005(11).

[25] 徐泓,朱小平,杨万贵.对商誉的再认识[J].会计研究,1998(8).

[26] 许家林,龚翔.中国会计准则体系建设――发展・比较・协调[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6.

[27] 许家林.商誉会计研究的八十年――扫描与思考[J].会计研究,2006(8).

[28] 宣杰.无形资产内容的扩展[J].会计研究,1998(4).

[29] 薛云奎,王志台.无形资产信息披露及其价值相关性研究[J].会计研究,2001(11).

[30] 阎德玉.论商誉会计理论重构[J].中南财经大学学报,1997(1).

[31] 阎红玉.商誉会计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

[32] 杨政,董必荣,施平.智力资本信息披露困境评析[J].会计研究,2007(1).

[33] 于长春.无形资产会计管理[M].北京: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1990.

[34] 于玉林.无形资产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35] 张丹.我国企业智力资本报告建立的现实基础.来自上市公司年报的检验[J].会计研究,2008(1).

[36] 张文贤.21世纪100个会计学难题[M].立信会计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