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围手术期护理管理制度范文

围手术期护理管理制度精选(九篇)

围手术期护理管理制度

第1篇:围手术期护理管理制度范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1月收治的妇科围手术期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入院时一般资料显示,对照组,年龄21~49岁,平均年龄(34±1.2)岁,手术情况:清宫术15例,子宫肌瘤切除术12例,子宫全切术3例;实验组,年龄22~52岁,平均年龄(35±1.1)岁,手术情况:清宫术14例,子宫肌瘤切除术14例,子宫全切术2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统一接受一般护理,实验组则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具体如下。

1.2.1分析护理中存在的问题

(1)护患纠纷:护理人员和患者、家属之间缺乏积极的交流,无法疏导患者的负性情绪,家属不能充分理解护理人员的工作,就容易出现护理纠纷。

(2)护理人员的问题:欠缺工作责任感、法律意识薄弱、不能严格遵守医院制度、未能够遵照医嘱的护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就容易出现马虎办事的态度,也容易出现护理纠纷。

(3)医院本身体系的问题:护理管理体系不够完善会降低医护人员的执行力,进而引发一系列的护理纠纷事件。

1.2.2实施护理安全管理

(1)引入人性化护理:将人性化护理引入护理安全管理中,促进了医护人员与患者、家属之间的沟通,帮助医护人员树立从患者角度出发的观念。

(2)定期培训:为适应医学技术和护理模式的发展需求,我院会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如每周一下午对护士长进行培训,每周三对护士进行培训。

(3)完善医院护理管理制度:完善医院护理管理制度中欠缺的部分,可以引入护理人员工作责任制和激励制度,保证护理事件发生时能够将责任落实到各人。

(4)提高医护人员的素质:定期对各级医护人员进行道德教育和护理安全教育,严格遵守手术室内的安全事项。

1.3统计学方法应用

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在感染率、缺陷率上均比对照组少(P<0.05),在护理缺陷方面,对照组共有9例,其中家属投诉3例,压疮4例,重要资料遗失2例;实验组仅有2例,其中压疮1例,重要资料遗失1例。

3讨论

第2篇:围手术期护理管理制度范文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麻醉手术室,河南南阳 473058

[摘要] 目的 对胸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的围术期护理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 此次临床研究主要以我院在2011年1月份—2013年1月份收治的60例实施胸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个组别各30例。对照组在临床上主要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则采用围术期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引流量少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胸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和普及。

[

关键词 ] 胸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围术期;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 R473.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4(b)-0059-02

电视胸腔镜手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医疗技术,在食管癌的临床治疗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常规的开放手术在治疗上具有较大的创伤性,而对于胸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而言,其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以及微创性,配合相应的护理方法,能够更好地提高手术的治疗效果。在此次临床研究中,我院对收治的60例实施胸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实验组采用围术期进行干预,效果显著。详细临床报道如下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临床研究主要以我院在2011年1月份—2013年1月份收治的60例实施胸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有44例,女性患者有16例。年龄范围为34~77岁,平均年龄61岁。病程范围为4个月到13个月,平均病程为7个月。患者经诊断均符合食管癌的诊断标准,不存在胸腹部手术史。其中有21例患者为食管上段癌,22例患者为食管中段癌,17例患者为食管下段癌。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个组别各3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以及病情等一般资料的比较上,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临床上主要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实验组患者在临床上主要采用围术期护理,详细内容如下所示。

1.2.1 术前护理①心理护理[1]。护理人员需要与患者多加交流和沟通,态度保持热情和积极,从而感染患者的情绪,建立更为稳固护患关系。还需要对患者的生活起居以及饮食安排进行指导,从而使患者树立乐观向上的态度,激发患者的信心,提高患者乐观积极的情绪,缓解内心的消极情绪。

②饮食护理[2]。患者在术前因吞咽困难,因此容易出现营养不良,对术后切口的愈合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营养补充不够,导致机体抵抗力较弱,因此在术后会加大感染的发生率。因此术前,需要对患者进行适当的饮食护理,饮食选择高蛋白、高热量以及高维生素的流质食物或者半流质食物为主。对于无法进食的患者,需要采用静脉输注维持营养平衡。对于存在脱水以及贫血的患者,需要进行补液以及输血护理,对水电解质紊乱的情况需要尽早纠正。

1.2.2 术中护理①保暖护理[3]。在手术过程中,患者如果出现体温下降,会增加术后切口的感染几率,引起心律失常,对凝血机制造成严重影响。术中低温情况的持续出现,还会对多个器官的功能造成影响,出现凝血异常的情况,增加患者术中的出血量,甚至导致患者死亡。因此在手术开始之前,可以采用空气加热器进行室内温度的维持,室温控制在30℃以上。手术台床垫需要进行加热和保暖,防止患者受寒。在输液过程中,可以采用加热装置对患者的上肢和头部的温度进行维持,并加热生理盐水到40℃,对患者胸腔和腹腔进行冲洗。

②液体输入量控制[3]。对患者液体输入量进行控制,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麻醉药的使用,会导致患者血管扩张,会引起低血压等情况。因此在维持患者生命体征之前,不宜进行大量输液,而是采用缩血管药物进行干预。患者术中补液控制在1500mL以内。

1.2.3 术后护理①病情观察[4]。术后加强对患者生命体征的观察,对患者进行持续性心电监护以及血氧饱和度监测,观察患者是否存在内出血的情况,对于存在异常的患者,需要及时通知医师进行治疗。患者术后平卧6h,意识清晰且体征稳定后,体位调整为半卧位,从而有利于胸腔的引流以及患者的呼吸。手术后每半个小时需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记录,体征稳定后则调整为每小时一次。

②呼吸道护理。患者在术后3 d,采用雾化吸入进行排痰,每天2次,吸痰的同时需要对患者的背部进行轻轻拍打,帮助排痰。对于痰液黏稠度较大的患者,可以采用后鼻道进行吸痰,保持呼吸道的顺畅,防止患者出现呼吸道感染以及肺不张。

③胸腔引流护理。术后患者需要放置胸腔引流管进行引流,引流过程中需要对引流物进行观察,患者如果出现心率增加、血压降低、引流物增加,引流物引出速度为每小时100 mL,色泽鲜红,则要考虑可能存在胸腔内出血,需要上报医师并进行进一步检查。当引流物的量在50 mL以下时,即可将引流管拔除。

④饮食护理。术后患者禁止饮食,在胃肠减压24h后,患者如果不存在呼吸困难、高热、患侧呼吸音异常以及胸痛等情况,即可进行饮食。患者可以先喝少量水,在术后7~8d,选择全量清流质进食,进食量每两小时控制为100 mL,每天6次。患者在术后2周,可以选择高维生素、高蛋白以及高热量的食物为主,严禁进食刺激性食物,保持少吃多餐。

1.3 统计学方法

此次临床研究主要采用spss 1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相应的护理干预,临床护理效果如下表1所示。

由上述表格可以看出,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在临床上,电视胸腔镜手术具有微创性以及安全性,对患者的心肺功能不存在太大的影响。食管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晚期治疗难度较大,患者一般存在打呃以及吞咽困难等情况,对患者的进食造成了影响,导致营养不良。对患者采用食管癌切除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其相比传统的开胸手术更具优越性。而胸腔镜下行食管癌根治术对于一些年龄较大以及病情早期的患者而言,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对胸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进行围术期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手术的成功率,降低术后并发症,改善患者的预后。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还需要加强与患者的交流,尊重患者,并结合不同护理阶段制定相应的措施。在此次临床研究中,实验组采用围术期护理,效果显著。可见,围术期护理对胸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和普及。

[

参考文献]

[1]师晓天,葛林虎,梁震,等. 胸腔镜下食管切除术治疗食管癌的初步体会[J].中国内镜杂志,2009,15(5):520-523.

[2]王红梅.电视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的围手术期护理[J].当代护士(专科版),2009,2(5):123-124.

[3]郭明发,徐美青,魏大中.电视胸腔镜在食管癌根治手术中的应用[J].安徽医学,2011,3(3):103-104.

第3篇:围手术期护理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临床路径;食管癌;满意度;护理管理

临床路径是指由医疗健康机构的多学科专业人员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疾病或者手术标准共同制定的照顾计划。根据事先制定的治疗效果及时间顺序进行管理,以在预定的费用内完成预期的治疗效果,以降低患者医疗消费、保证医疗质量并减少过度医疗行为为目的的一种计划[1]。我院自实施临床路径护理管理以来,取得了巨大的成果,本次研究就我院收治的食管癌手术患者102例分别行常规护理管理及临床路径管理,就两者的临床护理疗效展开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2月~2015年3月在我院进行食管癌手术的患者102例,所有患者第一诊断为食管癌,均成功进行食管癌手术,患者无其他并发疾病,但在住院期间需要接受护理实施。排除入院前曾接受国放化疗等治疗,及治疗过程中出现病情变异的。102例患者中男性55例,女4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51例患者中男26例,女25例,年龄在25~58岁,平均(41.3±7.2)岁;实验组中男29例,女22例,年龄在26~59岁,平均(41.7±6.9)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对照组单纯接受常规护理管理。首先,按照食管癌围手术期的常规诊疗保准,通过整体护理,以患者为中心,由责任护士进行常规护理工作。其次,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指导和重视患者的健康,同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患者的护理计划[2]。实验组:按照临床护理路径标准制定合理的护理管理方案,参照我院食管癌护理常规及标准护理计划,按照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护理管理。一方面,手术前,安排医院医生、护士及检验师和药剂师组成临床路径护理小组,根据食管癌患者的治疗护理标准,依照医院情况制定每日治疗护理计划,严格入院指导、检查、治疗、护理及饮食指导、活动和健康教育,制成一个日程计划表,要求小组成员严格依照计划表进行护理管理。另一方面,患者在围手术期大部分会呈现出抑郁、焦躁等消极情绪,很多患者甚至保持悲观的态度,整天闷闷不乐,再加上对病情知识缺乏认识,导致患者没有信心战胜疾病。所以临床护理路径首先要做的就是给予患者一定的心理护理。最后,患者手术后要做好入院宣传,向患者解释临床路径的相关内容,目的及注意事项,评估患者的饮食、睡眠及营养状况,住院后辅助患者进行适当的训练,指导患者如何禁食、禁饮。针对患者的每个阶段要正确的执行医嘱、心理指导及健康教育等工作。

1.3评价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及下床活动时间,并根据护理情况由患者打分。平均住院时间:从住院第1d起至出院。平均住院费用,住院期间除患者膳食费意外的医疗费用。护理满意度,满分为十分。

1.4统计学方法 对本组所收集的数据结果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 19.0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并采用 t 检验,以P

2 结果

实验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及下床活动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临床路径护理管理作为目前我国医院管理的重要工作,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已成为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关注的焦点,自启动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以来,医院临床路径管理经验就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事实上,临床路径分为三种类型。①由专业医务人员参与,针对某项手术或疾病的治疗方案,制定公众认可、有效的治疗路径,并根据实际情况,评价实施效果;②以循证实践为依据,以单个病种或病理为对象,在临床专业人员指导中进行的医疗措施;③针对住院期间的某个病种提前制定好其治疗流程,严格按照每日诊疗计划进行的有计划性的医疗行为[3]。

针对食管癌手术患者的护理管理,应通过实施临床路径护理管理来提高医疗质量,兼顾成本控制,提高患者及其家属满意度。通过安排专门的医师、护士及护理人员按照标准临床路径实施护理管理,有效降低患者住院时间、恢复时间。本次研究中,实验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及下床活动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也说明,应用临床路径制定适合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管理防范,降低患者住院天数及费用,提高患者及其家属满意度,更进一步提高了护理效率与医疗质量[4]。自我院开始实施临床路径护理管理后,医院医疗满意度及质量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综上所述,按照临床路径标准在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应用护理管理,能够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及恢复时间,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保证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蔡燕琴.优化护理管理策略在高龄食管癌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03(12):3374-3376.

[2]龚艳,蒋维连,崔莉青,等.基于坚强概念的心理干预对食管癌手术患者焦虑与抑郁的影响[J].护理管理杂志,2015,15(2):125-126.

第4篇:围手术期护理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 食管癌 贲门癌 糖尿病 围手术期护理 血糖控制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01.174

资料与方法

2008年10月~2009年9月收治食管、贲门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共32例,年龄46~72岁,平均59岁;入院前已明确诊断糖尿病者7例,均接受过正规治疗,其余25例为入院后行辅助检查时明确诊断为糖尿病。

方法:根据患者糖尿病的类型、血糖水平而选择不同的降糖方法。口服降糖药物、胰岛素注射、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及短效胰岛素微泵静脉注入。整个围手术期间用便携式血糖仪监测患者的手指末梢血糖,同时配合饮食、运动、心理护理等使血糖控制在比较稳定的水平。

结 果

大部分患者血糖控制良好,术后发生并发症5例,其中切口感染1例,低血糖1例,吻合口瘘1例,心律失常2例,经积极的治疗和护理,均康复出院。

护理体会

食管、贲门癌的手术容易引起恐惧焦虑心理,医生护士应了解其内心的想法,做好心理疏导。

术前血糖控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入院前已明确诊断的患者,依旧按照入院前的降糖方法治疗,如为入院后诊断的患者,经内分泌科会诊后分别采用口服降糖药、胰岛素注射等降糖方法,将空腹血糖控制在6.1~9.0mmol/L,期间注意监测患者的血糖情况,每天测空腹+三餐后2小时的血糖,如出现心慌、手抖、出冷汗等低血糖反应时及时处理,待血糖控制稳定后手术治疗。

术前饮食护理:术前指导患者戒烟酒,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吸收的糖尿病饮食,避免食用油炸、辛辣、干硬、浓茶、咖啡等对消化道黏膜有刺激性的食物,三餐定时定量。一般糖尿病患者饮食,碳水化合物50%~60%,蛋白质12%~15%,脂肪10%~30%。营养不足者可静脉补充氨基酸、脂肪乳等高营养物质,提高机体对手术的耐受力。

术后护理血糖控制:术后由于创伤、麻醉、疼痛等因素,引起机体的应激反应,容易引起高血糖。术后禁食期间每6~8小时监测血糖1次,进食后改为每天测空腹及三餐后2小时血糖。

术后营养支持:术后禁食期间主要通过肠外营养(TPN)以及肠内营养来满足机体的营养需求,以肠内营养为主。过渡术后第2天起予以低糖肠内营养液(瑞代)经十二指肠营养管滴注,应掌握好滴注液的浓度、速度和温度,浓度由低到高,速度由慢到快,逐日增加肠内营养液的量,一般每日1000~1500ml,以后随着进食量的增加,逐步减少营养液的用量。患者进食后应少量多餐,由流质逐渐过渡到半流质、软食,以易消化吸收、富含营养的低糖食物为主。

运动可以增强末梢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促进肌肉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降低血糖,还可以预防肺不张。活动时应循序渐进,由坐在床边逐渐过度到站立,以病人不感到呼吸困难,皮肤微有出汗,自我感觉良好为宜。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糖尿病饮食、运动、药物治疗的重要性和长期性,教会患者识别低血糖的临床表现、预防和处理,能掌握注射胰岛素和血糖监测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张双林,张庄,翟建国,等.38例食管癌贲门癌伴糖尿病的外科治疗体会.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1999,15(2):108.

第5篇:围手术期护理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食管癌 糖尿病 围术期 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274-02

食管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手术切除肿瘤是治疗食管癌的有效方法[1]。糖尿病是外科手术患者的一个危险因子,食管癌伴糖尿病患者术后易引发各种并发症,增加了食管癌手术及术后治疗的难度,病死率亦增加,影响手术的成功率。因此做好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对提高手术的安全性,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周期具有重要作用。

1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40例,男32例,女8例,年龄48~74岁。均行食道癌、贲门癌根治术,术前术后血糖控制较好,均未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感染等严重并发症。

2 围术期护理干预

2.1 心理疏导。焦虑和恐惧是本组患者中最常见的心理反应,患者常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惧甚至绝望,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与血糖控制不佳有明显相关性[2]。术前做好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心理护理对保持血糖稳定,消除患者情绪波动尤为重要,使患者认识到糖尿病与手术的关系,糖尿病会增加手术的风险和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能自觉调节饮食,按时定量服药来控制血糖,及时与患者的沟通。

2.2 有效控制血糖。有效控制血糖是进行手术的首要条件,因此围手术期血糖监测对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①术前3d停用口服降糖药物,改用普通胰岛素皮下注射,每日晨测空腹血糖和三餐后2h血糖,根据血糖的变化调整胰岛素的用量。将空腹血糖维持在7.25~8.34mmol/L。②术后禁食期间4h监测血糖一次,根据血糖值调整普通胰岛素的用量,进食后改为测晨空腹血糖、三餐后2h血糖及睡前血糖。

2.3 营养支持的护理。恶性肿瘤和糖尿病均是消耗性疾病,故应加强营养。在饮食护理中重点是兼顾营养支持和血糖控制。①食管癌患者术前嘱患者进糖尿病饮食,对饮食不足和不能进食者,经静脉途径补充。②术后禁食期间以肠内营养为主支持替代。术晨将十二指肠营养管与胃管一起经鼻孔插入,术中由手术者将两管分开,将营养管置于十二指肠中。术后12~24h病情平稳给予生理盐水250ml经十二指肠营养管缓慢滴注,次日开始滴注肠内营养液。应遵循浓度由低到高,数量由少到多,速度由慢到快的原则,20~24h均匀输入。文献报告采用家庭自制食物营养的患者营养状况改善较标准营养液差[3],我科肠内营养液主要使用瑞素与自制营养液,起始量为500ml,营养液逐日增加至全量(1500~2000ml)输注时保持温度37~38℃,肠内营养不足部分由肠外营养补充。1周后开始经口进食,100-200ml/2h,同时逐渐减少十二指肠输注量,第10天拔除营养管。

2.4 病情观察。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氧气吸入,同时注意观察术后并发症,如吻合瘘,乳糜胸等的发生。术后平卧6h病情稳定可改半卧位,定时翻身叩背,鼓励指导患者深呼吸和有效咳嗽、咳痰,对痰液黏稠的患者实施超声雾化吸入,以便咳出痰液,有效预防肺部感染。

2.5 引流管护理。①胃肠减压管:保持胃肠减压管的通畅,观察引流液的性质和量,待肠蠕动恢复,排气后拔除胃肠减压管。一般于术后3~4日。②胸腔闭式引流管:保持水封瓶长管位于水平下至少3-4cm,观察引流液的性质和量,有无气泡溢出,如引流量每小时达到200ml连续2h,需及时汇报医生处理。一般术后48~72h拔管。③留置导尿管:一般术后24~48h拔除,在此期间加强会护理,预防泌尿系统感染。

2.6 皮肤、口腔护理。食管癌手术的损伤大,糖尿病患者的皮肤、黏膜的抵抗力较差,因此术后应加强皮肤及口腔护理。患者清醒后鼓励并协助更换卧位,防止皮肤受压引发褥疮。保持床单清洁干燥。协助患者温开水漱口、刷牙,有效清除口腔内酸性代谢产物,抑制细菌繁殖,同时可缓解禁食引起口腔干燥异味等不适。

3 并发症的防治及护理

3.1 感染的预防及控制。糖尿病重要的病理改变为代谢紊乱,其各种并发症已成为致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4],同时由于手术创伤,抵抗力下降,易合并感染。术前30min常规使用抗生素,术后给予足量的抗生素治疗,严格无菌操作,及时处理切口渗液、渗血。

3.2 预防低血糖反应。因术后未能及时补充营养或胰岛素使用不当等均可导致低血糖。张宏伟[5]等认为血糖稍高与正常或尿糖(+)有利于预防术后低血糖发生,又不至于发生酮症酸中毒。患者若出现心悸、面色苍白、出汗、软弱无力等应立即测血糖,停用胰岛素,同时静脉推50%葡萄糖液等处理。

参考文献

[1]夏梅,张世琼,王华等.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J].重庆医学杂志,2011.40(12):1192-1193

[2]李桂琴,杨智华,穆丽娜,等.食管癌患者择术期心理状况及护理对策[J].新乡医学院学报,2004,121(1):66-67

[3]贺明霞,赵锐谨,食管癌术后早期营养肠内营养状况评估[J].中原医刊,2006.33(22):94-95

第6篇:围手术期护理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 嗜铬细胞瘤;快速康复理念;手术治疗;围手术期

[中图分类号] R736.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1(a)-0161-02

在临床医学上,嗜铬细胞瘤经常发生于有机体的肾上腺髓质,通常表现为代谢紊乱、持续性或阵发性高血压等儿茶酚胺增多症状[1]。手术方式是在治疗嗜铬细胞瘤的唯一有效方式,但是手术危险性比较大,病死率比较高[2]。通过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对于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术后并发症,意义重大。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快速康复理念首次由丹麦医生提出[3],并广泛应用于西方医学界,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接受与认可。快速康复理念指的是围手术期积极采取优化处理措施,进而降低患者的心理以及生理的应急创伤,降低患者不适程度,促进患者康复痊愈,同时,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减轻患者以及社会负担。为了探讨研究手术治疗嗜铬细胞瘤渗透快速康复理念的效果观察,分析2010年10月―2011年3月该院收治的15例嗜铬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15例嗜铬细胞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8例,女7例;患者年龄在33~7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7.2±5.6岁)。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高血压,其中,6例患者阵发性高血压,9例患者持续性高血压,通常伴有出汗、心悸、头痛等症状。8例患者伴心律失常,7例患者伴血糖升高。

1.2 方法

对上述15例患者进行积极的手术治疗以及围手术期护理,同时,渗透快速康复理念:①对患者进行积极的心理护理以及早期手术宣传教育;②合理、有效的麻醉、镇痛;③手术后期积极的生命体征以及伤口护理,具体如下。

1.2.1 手术前渗透快速康复理念护理

1.2.1.1 积极的心理护理以及早期教育宣传 嗜铬细胞瘤患者因为瘤体大量分泌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4],会导致患者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焦虑、惶恐、忧虑的状态。患者很容易因为外界的小刺激,导致血压升高。所以说,手术前的护理,一定要积极渗透快速康复理念,对患者进行积极的心理护理以及早期教育宣传。积极排解患者紧张、焦虑等不良心理障碍,加强与患者的交流沟通,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工作,保持患者情绪的稳定,树立患者战胜病魔的信心,从而更加积极的配合医生手术治疗。需要向患者介绍疾病相关知识,这种疾病的病源是肾上腺,临床症状表现在全身,大约86%~94%的患者为良性[5]。这种疾病通过手术治疗,效果良好。还可以向患者介绍,成功治疗的嗜铬细胞瘤患者案例,或邀请成功治愈的患者“以身试法”,介绍自己的治疗心得;让患者逐渐信任护理人员、医生以及手术治疗方式,最大程度降低患者的焦虑、恐慌心理。教授患者简单的松弛疗法,与患者家属积极配合,防止患者接触到任何刺激性信息或事物。同时,告知患者与家属,做好手术之前准备工作,并对术前准备引起相当重视。综上,通过积极的心理护理以及早期教育宣传,帮助患者以积极、健康、向上的心态迎接手术治疗。

1.2.1.2 心律失常护理 由于患者长期受到儿茶酚胺增多的影响与刺激,患者心血管严重受损,普遍合并心律失常症状[6]。该研究中,8例患者伴心律失常,需要在手术前对患者进行积极护理,有效控制心率。护理方式:在α受体阻滞剂使用的前提下,加用β受体阻滞剂,否则,会导致患者高危象。不要使用阿托品类药物,防止患者心动过速。通过积极的护理,上述8例患者心律失常现象,得到有效控制,效果良好。手术之前,患者心率保持在83~93次/min之间。

1.2.1.3 血压护理 嗜络细胞瘤会分泌儿茶酚胺,儿茶酚胺会促进血管收缩力度增强[7],因此,嗜络细胞瘤患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持续性高血压或阵发性高血压。在手术之前需要对患者进行积极的血压护理,通常选择哌唑嗪。哌唑嗪可以有效阻止血管收缩,促进患者血管扩张、血压下降,调整与补充,血容量下降的病理变化。在患者服用哌唑嗪同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全面检测患者的神态以及血压情况,根据每位患者服药前后的血压情况,及时调整药物的服用量,预防患者出现低血压。②积极加强患者的用药指导,做好用药的护理与宣传,督促患者定时、定量服用药物。③预防药物副作用的出现,患者服药后需要卧床休息。切记突然变换,详细向患者介绍突然变换的危险。通过积极的血压护理,上述患者的血压控制稳定。

1.2.1.4 高血糖护理 该文研究病例中,7例患者伴血糖升高。需要对上述患者进行积极的高血糖护理,及时调整患者饮食。按照“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标准,制定饮食计划。同时,口服双哌类药物,及时监测患者饭前0.5 h与饭后2 h的血糖情况,不适宜采用运动等降糖方式。上述7例患者的血糖水平,在手术前均得到理想控制。

1.2.1.5 扩容护理 在患者血压水平得到良好控制后,在手术前4 d左右,为患者进行扩容护理。静脉滴注2 000 mL/d平衡液,生理盐水,5%葡萄糖等晶体液。手术前1 d,加用500 mL全血、血浆、低分子右旋糖酐等胶体液,充分扩充有机体血容量,使其达到正常状态,从而使得手术过程中,血压缓慢降低,手术后血压快速、稳定恢复。在患者扩容过程中,需要控制滴注速度、保持输液通畅,预防出现肺水肿以及心力衰竭等症状,同时,做好出入量相关记录。

1.2.1.6 皮肤护理与饮食护理 这类患者很容易出现食欲不振、便秘等症状[8],需要在促进其肠胃蠕动的前提下,积极给予患者高蛋白、高热量以及粗粮等饮食,提高患者抵抗力、提高患者食欲,进而促进术后伤口恢复。另外,需要保持患者的皮肤清洁、干净,勤换衣物,防止患者皮肤受损。

1.2.2 手术中渗透快速康复理念护理 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取平卧位,迅速建立静脉通道。熟悉手术流程以及应急处理准备,准备好相关的手术器材以及药物。协助麻醉医师做好麻醉工作,在麻醉成功之后,进行深静脉置管、导尿管等刺激性操作的进行,从而预防疼痛刺激导致患者血压急速上升。建立两条静脉通道,一条作输血、降压药物,加强用药管理、调整输液速度,及时检测患者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处理血压波动。一条接升压药、检测患者中心静脉压,防止出现肺水肿或血容量不足。

1.2.3 手术后渗透快速康复理念护理

1.2.3.1 血压护理 相关研究资料证实,约20%的患者手术之后存在高血压现象。因此需要严格检测患者的中心静脉压,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调整输液量以及输液速度。保持静脉通道的畅通,记录24 h准确出入量。预防发生水电解质紊乱,检测生化指标。

1.2.3.2 伤口以及导管护理 每天为患者换药,及时观察敷料有无渗血等情况,观察伤口的愈合速度。合理、正确使用抗生素,叮嘱患者不能用手触摸伤口或揭开敷料。督促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热量等营养物质,促进伤口愈合速度。上述15例患者的伤口干燥、清洁,愈合状况良好。

手术之后,患者身上导管多,需要做好导管护理,保持引流通畅,预防导管受压、扭曲、脱落。告知患者引流的注意事项以及重要性。及时观察引流液的量、色等情况。上述患者没有发生导管脱落情况。

1.2.3.3 观察患者神智状况 与麻醉医师进行详细、全面的交接工作,掌握患者手术过程中的用药等情况。取卧位、保持患者通常呼吸,预防误吸。吸氧,直到患者完全清醒。与此同时,做好血糖监控情况,预防切除肿瘤后大量释放胰岛素,导致低血糖,进而久不清醒状态。上述患者均为出现延迟清醒、神志不清的状态。

2 结果

经过12~14 d手术前的护理准备,上述15例患者均顺利接受手术治疗,无患者死亡现象发生。手术过程中,1例并发高血压,1例并发心律失常,1例并发腔静脉破裂,2例低血压,通过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上述症状得到缓解。手术后,4例患者并发高血压,2例患者转回病房后血压平稳,2例患者通过心痛定、硝普钠等治疗,血压稳定。

3 讨论

手术方式是在治疗嗜铬细胞瘤的唯一有效方式,但是手术危险性比较大,病死率比较高。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以及麻醉水平的提高,近年来,嗜络细胞瘤手术死亡率有所下降。相关研究资料证实,嗜络细胞瘤手术死亡率下降到6%左右,但是,手术前护理不足或没有进行术前护理,其术后死亡率约为50%。

鉴于嗜络细胞瘤的特殊性,必须加强围手术期的护理与观察,为了对于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必须遵循快速康复理念,在围手术期过程中,积极渗透快速康复理念。积极做好手术之前的准备与护理,手术过程中的血流动力学调控,手术后的护理工作。其中,需要注意护理的四大注意事项:①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加强护患之间的相互交流与沟通,消除患者心理障碍。②重视手术前降压、扩容等护理工作,这是治疗疾病的关键,严格执行医嘱,准确、严谨做好记录。③手术过程积极配合,做好镇痛、麻醉工作,调整用药速度、纠正心率、维持血容量稳定。④做好手术后期护理,动态监测患者生命体征、中心静脉压,做好伤口护理等工作。通过本文研究,在围手术期积极渗透快速康复理念并采取相关措施,15例患者均顺利接受手术治疗,无患者死亡现象发生。极少数患者出现并发症,采取措施,症状缓解。

综上所述,快速康复理念在手术治疗嗜铬细胞瘤围手术期的应用,能够大大降低患者的心理以及生理的应急创伤,降低患者不适程度,促进患者康复痊愈,同时,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减轻患者以及社会负担。

[参考文献]

[1] 贾玉英,袁建梅.嗜咯细胞瘤围手术期护理[J].浙江预防医学杂志,2010,18(3):74-75.

[2] 王良梅.膀胱嗜咯细胞瘤围手术期护理[J].护理研究,2011,18(3):557-558.

[3] 于新路,王禾,张波.肾上腺嗜铬细胞的确诊与手术治疗[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12,18(2):83.

[4] 田秀珍,袁军.嗜咯细胞瘤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0,15(1):60-61.

[5] 张旭,叶章群,宋晓东,等.腹腔镜和后腹腔镜肾上腺手术与开放肾上腺手术的疗效比较(附93例报告)[J].中外医疗,2012,23(6):332-334.

[6] 王红,王玉兰,兰岚,等.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围手术期的护理现状[J].中外医疗,2012,31(9):68-69.

[7] 黄耀辉.嗜铬细胞瘤手术的麻醉及围手术期处理[J].中外医疗,2009,25(11):78-79.

第7篇:围手术期护理管理制度范文

通讯作者:陈秀丽

【摘要】 目的 探讨专科化管理对骨科手术围手术期整体护理的影响。方法 手术室设立专科组,在手术设备、环境、人员相对固定的前提,选择50例采用传统方法随机抽取护士配合的骨科手术为对照组,选择50例采用专科护士配合的同种手术为实验组。分别对两组患者术前对骨科手术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术中手术医生对护士配合的满意度、平均每台手术时间;术后患者对手术室工作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较对照组患者术前对骨科手术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明显提高;术中手术医师对护士配合满意度明显提高,平均每台手术时间显著缩短;术后患者对手术室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专科化管理能够进一步深化手术室围手术期整体护理,提高手术室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有利于改善医护和护患关系。

【关键词】 专科化管理; 骨科手术; 深化; 围手术期整体护理

笔者所在医院自2010年起,手术室实施专科化管理,设立专科护士组,根据手术种类分为4个专科组,其中设有骨科组,与传统管理方式进行比较,专科化管理进一步深化了手术室围手术期整体护理,提高了手术室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有利于改善医护和护患关系。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4月份50例采用专科护士配合的骨科手术为对照组,其中脊柱结核24例,膝关节结核15例,髋关节置换5例,胫(腓)骨骨折6例。以2010年6月50例采用传统方式配合的骨科手术为实验组,其中脊柱结核25例,膝关节结核14例,髋关节置换4例,胫(腓)骨骨折7例。两组年龄、性别、病程、文化程度、家庭背景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专科分组方法 手术室成立专科护士组,各专科护士组设组长1名,组员2~3名,专科组长不轮转,专科护士每半年轮转一次。

1.2.1 专科管理方法 管理框架实行三级管理,即护士长-专科组长-组员[1]。护士长每月组织一次各专科组长座谈会,了解各专业存在问题,并制定解决方案;同时组织一次各专业基础理论和操作技能考试;定期征求专科主任、医生意见,发放满意度问卷调查表,及时收集反馈意见和建议,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切实起到督导作用。

1.2.2 骨科组专科组长要求 (1)主管护师及以上职称、大专及以上学历,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2)曾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骨科专科知识,精通本专业理论和技能,经验丰富;(3)具有高度责任心和严谨的工作态度,担负本组疑难、复杂手术和新开展手术的配合工作,做到术前有准备,术后有小结;(4)负责骨科手术间的管理,做好骨科手术器械、仪器及特殊手术用物的管理,定期检查指导本组器械的清洗、保养及灭菌,发现问题及时处理;(5)严格管理好术中所用的人体植入物品,详细登记;(6)负责专科组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不断学习业务知识、人文知识及心理知识,指导本组护士正确实施术前访视、术中关怀及术后回访工作;(7)经常听取医生评价和回访手术患者,征求患者和家属的意见,总结经验不断完善手术配合技巧,提高专科护理质量。

1.2.3 骨科专科组员要求 (1)服从组长管理,完成专科组常规工作任务;(2)协助专科组长参与新手术项目、疑难、复杂手术的开展;(3)掌握本专科常用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如骨科常用的C-臂X机、电动止血器、高频电刀、电动床等,熟练掌握各种摆布;(4)虚心学习,不断总结经验提高专科理论和技能水平,熟悉手术医生的个人习惯与特殊要求,熟练完成手术配合。

1.3 观察指标 (1)患者术前对骨科手术相关知识的知晓率;(2)术中手术医师对护士配合满意度;(3)平均每台手术时间;(4)术后患者对手术室工作的满意度。

1.4 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实验组较对照组患者术前对骨科手术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明显提高,平均每台手术时间显著缩短(P <0.01),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前对骨科手术相关知识的知晓率、

平均每台手术时间比较

2.2 实验组较对照组术中手术医师对护士配合满意度、术后患者对手术室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见表2。

表2 两组手术医师对护士配合满意度、术后患者对手术室工作的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3.1 专科化管理提高了手术室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以往手术排班是管理者根据手术的大小、护士的年资随机安排,手术配合流动性大,不能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同时由于医生的习惯不同,易出现理解偏差而影响手术配合质量。实行专科分组后,医护相互固定,使护士强化掌握专科理论和技能,通过连续性专科手术配合,护士熟练掌握了手术配合路径,如安置、特殊用物的准备、手术配合注意事项等,使手术配合趋于规范化、程序化,减少了差错发生。熟记医生的习惯及特殊要求,掌握了手术配合技巧,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医护配合熟练而默契,协调了医护关系,提高了医生满意度[2]。手术进行顺利,减少了因传递器械失误、设备使用不熟练、摆布不合适而浪费的时间,手术时间缩短,减轻了患者痛苦,提高了工作效率。

3.2 专科化管理进一步深化了手术室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工作内涵 多数患者术前怀有焦虑、不安心理,导致失眠、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一系列应激反应,直接影响手术效果[3]。如果患者对手术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他就会尽可能地调动自身的潜能予以应对,并尽力配合。专科护士通过专科组培训和连续性专科手术配合,具有更丰富的专科知识及人文知识,在对患者进行术前访视时,能够根据患者的文化背景,用适当的语言向患者讲解并提出应对策略。

术中注重人文关怀,对清醒患者注意控制手术间的环境和声音,保护患者的隐私,不随意议论患者的病情,尤其是骨科器械的撞击声,经常给予患者解释和安慰。巡回护士关心体贴患者,经常出现在患者的视线范围内,使患者有心理依托感,增强战胜疾病的意志。亲切询问患者感受,必要时握住患者的手,减轻患者紧张、恐惧感,使其心理得到稳定,确保手术顺利完成。

术后随访了解患者对手术的感受,运用专科知识做术后指导。收集患者及家属的意见,评价护理服务效果,针对问题加以改进。将健康宣教、心理护理、康复指导贯穿手术患者护理的全过程,使患者感到手术室对自己的关心和重视,密切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深化了“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服务理念[4]。

综上所述,手术室通过专科化管理,系统培养专科护士,提高了护士的综合素质,使护理工作由被动式变为主动式,提高了工作效率,密切了医护和护患关系,提高了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工作质量。

参 考 文 献

[1] 毛晓萍,戴红霞.手术室专科护士组的设置与管理.护理杂志,2005,22 (8):83.

[2] 张剑芳.手术医生档案在手术室的应用与管理.护士进修杂志,2006,2(3):3.

[3] 谢倩,杨敏,陈莉,等.我国医院手术室术前访视的现状及展望.中华护理杂志,2003,38(10):809-811.

第8篇:围手术期护理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前列腺;围术期;护理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趋势,高龄前列腺增生(BPH)患者逐渐增多,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虽然已成为治疗BPH的经典术式[1]。但高龄患者基础疾病复杂,围术期发生并发症的风险增加,在围手术期加强护理是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关键之一。我院对围术期给予综合护理干预,疗效良好,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2011年4月~2014年4月本院共收治98例高龄前列腺增生患者,年龄70~95岁,平均78.6岁,病程1~20年,术前经过B超诊断为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大量残余尿量100~455ml,所有患者均有程度不同的尿频、排尿困难、排尿不畅、充盈性尿失禁。患者均合并不同程度的高血压、脑血管意外、糖尿病或心、肺、肾、肝等脏器疾病之一,经术前准备,调整血压,控制血糖,改善心、肺、肝、肾功能,患者术前均达到手术要求。

2 护理干预

2.1术前护理干预

2.1.1心理护理 热情接待患者,向患者和家属介绍住院环境、科室规章制度、主管医生、责任护士、同室病友等,消除患者的陌生感。高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差,对疾病认识缺乏,对手术恐惧不安,精神压力较大[2]。护士应了解其心理状况,做好心理疏导,耐心倾听患者的感受,向患者解释麻醉方式、手术目的、方法及安全性,减轻其压力,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最佳心态接受手术治疗。

2.1.2术前准备 由于治疗对象均为老年高龄患者,往往合并多种并发症。因此术前必须积极控制基础疾病,提高手术耐受性[3]。术前两周注意保暖,预防感冒,戒烟戒酒,多做深呼吸;术前2~3d多食粗纤维食物或术前1d服缓泻剂;手术当日晨清洁灌肠。

2.2术后护理干预

2.2.1监测生命体征 高龄前列腺患者,合并不同程度基础疾病,由于手术创伤可能诱发基础疾病[4],加之前列腺部位止血比较困难,因此术后需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及早发现机体各器官的病情变化。

2.2.2管道护理 患者术后回室,导尿管立即连接冲洗装置,膀胱造瘘管接引流袋,应用3000 ml等渗冲洗液持续膀胱冲洗,开始速度稍快,以保持引流通畅防止凝血块或残留腺体组织堵塞,待引出的颜色变浅后,可调慢冲洗速度[5]。定期挤压导尿管、膀胱造瘘管,保持引流通畅,严密观察引流液的颜色等,并做好记录。加强巡视,本组3例发生导尿管堵塞,通过挤捏引流导尿管,以及用50ml注射器加压冲洗,使之产生脉压冲力将导尿管中残留血块挤出。

2.2.3并发症的观察 膀胱痉挛是泌尿外科前列腺术后留置尿管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会导致膀胱区、后尿道痉挛性疼痛,同时伴有继发性出血、引流不畅、冲洗液反流、尿管周围溢尿、切口血尿外渗等情况[6]。护理干预措施是持续膀胱冲洗生理盐水的温度保持在20~30°C,并给以腹部热敷,使膀胱肌松弛,减轻痉挛性疼痛,分散注意力,指导深呼吸。电切综合征是手术并发症中最严重的一种,原因是手术静脉窦开放,灌洗液吸收入体内过量,以形成稀释性低钠血症为主要特征[7]。术后一旦发生患者有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及时迅速报告医生。高龄患者各脏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衰退,机体免疫力和耐受性降低,术后肺部感染、术后血糖波动更为明显,因此加强呼吸道、口腔护理、血糖监测尤为重要。

2.2.4基础护理 术后患者卧于带护栏病床,采用气垫床。对于较消瘦的患者,在其骶尾部及骨突处垫软枕,预防压疮。每2~4 h翻身1次。由于高龄,手术应激致使血液呈高凝状态,故发生栓塞的机会较大,术后指导患者双下肢屈伸按摩下肢,不使用止血药物以防止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抬高床尾30°。本组病例无一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悬挂各种警示标识,加强安全教育,降低了护理安全风险。

2.3出院干预 3个月内不得从事可致腹压增高动作;观察排尿情况,如排尿困难、尿流变细,及时到医院检查,必要时进行尿道扩张术。进食易消化、粗纤维的食物,预防便秘,多饮水,减少尿路感染。

3结果

本组病例患者术前充分准备,围手术期精心护理,效果满意。手术时间28~136min,平均64min,持续膀胱冲洗2~4d,导尿管术后3~7d拔除,住院时间9~18d,平均11d,均痊愈出院。

4结论

高龄前列腺增生患者常常合并心、脑、肺等重要脏器疾病,并发症多,死亡率高,手术风险大,因此在围术期进行全面的综合护理干预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围术期加强合并疾病的预见性护理,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术后针对高龄及合并疾病特点做好病情观察、各种管道护理、并发症的预防,使患者安全度过围术期。

总之,通过围术期中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临床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满意率,改善其预后,并对和谐整个护患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游畅等.经尿道电切综合征的处理[J].中国内镜杂志,2005,11(1):67.

[2]章敏.前列腺电切术早期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护理研究,2005,19(11B):2388.

[3]宏英,等.人性化护理对前列腺电切术患者手术配合度及舒适度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6):1258.

[4]刘雪琴等.老年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生存质量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杂志.2005,(8):23.

[5]李传刚等.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并发症的防治[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06,21(6):477.

第9篇:围手术期护理管理制度范文

[中图分类号] R24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7)08(b)-0139-02

临床上,胃癌是十分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对于胃癌患者,大多会采用以手术为中心的综合治疗手段[1]。糖尿病是中老年人比较多发的一种疾病,对于胃癌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在手术治疗后,很容易出现并发症,或者加重糖尿病。根据相关统计,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在手术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是单纯糖尿病患者的5倍[2],因此在实际中需要提高患者术后并发症关注力度。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措施是一种现代化护理手段,可以从多个角度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护理服务,有利于患者血糖控制,同时能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能提高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在该次研究中,选取2015年1月―2017年2月对36例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措施,护理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该院随机选取72例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成两组,其中观察组患者36例,男23例,女13例;年龄42~69岁,平均年龄(55.6±1.3)岁。对照组患者36例,男26例,女10例,年龄40~72岁,平均年龄(56.9±1.2)岁。所有患者?过糖尿病诊断,均属于2型糖尿病,其中58例患者有糖尿病史。所有患者检查空腹血糖为8.8~24.1mmol/L。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对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患者胃癌手术的护理常规及糖尿病常规护理服务,主要包括:护理人员术前引导患者进行检查,了解患者当前身体状态,做好各项术前准备;术后指导患者按医嘱用药,并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嘱咐患者多休息。

1.2.2 观察组 为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措施,具体有:(1)术前护理,①心理护理,护理人员主动和患者进行交流,掌握患者心理情况,了解患者的负面情绪,如抑郁、焦虑等,进行相对应的疏导,使得患者能更加积极的面对疾病。②饮食护理,胃癌患者在进食上有极大的限制,而糖尿病患者则需要对饮食进行严格控制,所以要根据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特殊情况,为患者实施个性化营养配方,制定严格的饮食控制方案,计算每日所需的脂肪、糖类、蛋白质,指引患者严格的按照营养配方进食。护理人员要指引患者少食多餐,舒适为宜,同时要严禁使用刺激性食物。对于伴有幽门梗阻无法进食的患者,需通过静脉滴注营养,并补充胰岛素用量,确保患者体内营养均衡,避免血糖波动大。③血糖监测,护理人员术前要对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进行严格检测,控制好患者血糖水平。患者血糖在7.0~12.0 mmol/L之间,护理人员每天在早晨患者空腹、早餐后及睡前进行1次血糖监测;患者血糖超过12 mmol/L、使用皮下注射胰岛素,每天进行5~7次血糖监测,结合患者实际调整胰岛素用量。对于容易出现低血糖的患者,嘱咐其携带甜食;对于血糖异常升高的患者,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神志,监测电解质。(2)术后护理,①病情监测,术后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密切监测,对患者神志、呼吸、脉搏进行观察,防止患者出现高渗性昏迷、酮症酸中毒等不良现象,对于患者的异常状态,要及时报告医生进行针对性处理。②肠内营养支持,术中留置肠内营养管的患者,术后第2天先滴入温生理盐水,患者没有出现腹痛、腹胀等现象后,开始实施肠内营养。营养液配制好后,将温度控制在37~40℃,少量、缓慢的输注,随后逐渐增加输注量及速度。护理人员要加强巡视,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后,要调整输注速度,或者停止滴注。此外护理人员还需在每次输注营养液前,用温生理盐水冲管。胃管、鼻饲营养管的护理,护理人员需要固定好胃管、鼻饲营养管,避免出现压迫鼻腔的情况。在巡视中要观察胃管、鼻饲营养管是否存在滑动、扭曲的情况,同时要告知患者和家属不得自行拔管。③加强血糖监测,术后患者由于禁食,有可能出现低血糖,护理人员要及时对患者的血糖进行检测,低血糖严重时要注意用胰岛素调整。当患者可进食后,病情允许可口服降糖药。术后无法进食的患者,护理人员每天要对其监测1~2次血糖;对于肠内营养支持、进食的患者,每天监测4~6次血糖;患者留置胰岛素泵时,每天要监测7~8次血糖,确保患者血糖在10 mmol/L以下,同时还需要防止低血糖的发生。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血糖控制效果及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

1.4 统计方法

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处理分析数据,计量资料(x±s),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χ2检验。P

2 结果

2.1 对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水平进行比较

两组患者术前血糖控制有一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2、6、12的血糖控制水平要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察组、对照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55%、25.00%,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