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单元音乐教学范文

大单元音乐教学精选(九篇)

大单元音乐教学

第1篇:大单元音乐教学范文

中国数千年的文明造就了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历史。从古至今、从南至北,不同的时空、不同的地域拥有了不同题材、不同体裁、不同色彩的音乐文化。而这些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都来源于民间的智慧与积累。按照体裁,可以分为民歌、民族器乐、曲艺音乐、戏曲音乐、仪式音乐五类;按地域,汉族民歌可大致划分为南方与北方,少数民族因特点鲜明按其所处位置大致分为东北、西北、西南、中南和东南四大片。按历史时期,可分为古代和近现代两大类。学习中国传统音乐,对了解华夏优秀的历史与文化、增强民族意识、陶冶情操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人教版义务教育音乐教材中共设置了十四个中国传统音乐单元、精心挑选了数十首中国传统音乐作品,分别呈现于1-9年级的教学内容中。如小学阶段每学年的下半学期都设置了“五十六朵花”单元,主要介绍中国五十六个民族的音乐文化;三年级上册的“民族的舞步”、四年级上册的“欢腾的节日”主要介绍了不同民族的舞蹈和节日;五年级上册的“西部风情”、六年级上册的“美丽的草原”主要介绍了西部音乐和草原民族音乐;四年级下册的“学戏曲”、五年级下册的“唱大戏”主要介绍了京剧和地方戏曲艺术。而中学阶段的中国传统音乐内容都以系列单元的形式出现,如从七年级到八年级的“神州音韵”单元,以地域为划分标准介绍了不同地区的音乐文化;七年级下册的“八音之乐”、八年级下册的“华夏古韵”则介绍了中国古代音乐文化;八年级下册和九年级下册的“梨园风采”则主要介绍了戏曲音乐,包括京剧和地方戏曲;九年级上册的“曲苑天地”则主要介绍了曲艺。

在曲目选材上,则突破了单元的限制,除了上述相关的中国传统音乐单元,在其他的主题单元中也选择了为数较多的中国传统音乐作品。这些音乐作品已不仅仅局限于“原汁原味”的民歌、民间乐曲、戏曲、曲艺等体裁,更有许多根据中国传统音乐素材创作的近现代作品,如根据民歌改编的民乐合奏《快乐的罗梭》、声乐曲《太阳出来了》;根据戏曲曲调创作的民乐合奏《京调》、声乐曲《西湖美》等。通过将“原汁原味”的音乐作品与后期经过“调味”的音乐作品相结合的方式,更有助于学生接受、了解、喜欢中国传统音乐。

笔者通过对人教版1-9年级的义务教育音乐教材中涉及到的中国传统音乐作品的梳理,发现教材在曲目的选择和内容的设置上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一、重视传统音乐

中国古代音乐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先秦时期(公元前21世纪~前206年)、汉唐时期(公元前206年~公元960年)、宋元明清时期(公元960~1911年)。在这漫长的历史时期,中国传统音乐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既包括民歌、器乐,也包括戏曲与曲艺以及各种诗词歌赋。

人教版义务教育音乐教材在七年级下册设置了“八音之乐”单元、八年级下册设置了“华夏古韵”单元。“八音之乐”单元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乐器八音分类法,以及相对应的中国民族乐器与多种演奏形式的器乐曲,如民族管弦乐合奏《春江花月夜》、二胡独奏《二泉映月》、河北民间吹打乐《小放驴》、江南丝竹月《行街》等。“华夏古韵”单元在曲目选择上比较多样,包括古曲《阳关三叠》、宋代歌曲《杏花天影》、古琴曲《流水》、音乐故事《广陵散》以及现代作曲家为中国古代乐器所创作的音乐作品,如骨笛与乐队《原始狩猎图》、埙独奏《哀郢》、编钟曲《楚商》等。在教材的版面设计上,这两个单元更为注重音乐与美术、音乐与相关文化的联系,采用大量的乐器与器乐演奏图片、中国画作品,帮助学生更为直观地了解中国古代音乐文化。

二、注重传统音乐的地域色彩

中国地大物博,拥有五十六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音乐文化与音乐风格。而这种音乐风格的形成与每个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所使用的地方方言,以及本民族的生活习俗等息息相关。人教版义务教育音乐教材在曲目的选择上涵盖了包括汉族二十余民族的音乐,如云南哈尼族民歌《其多列》、鄂伦春族民歌《勇敢的鄂伦春》、四川民歌《数蛤蟆》、柯尔克孜族民歌《幸福花儿开心上》、贵州彝族民歌《阿喽喽》等。通过这些欢快的、旋律简单上口的音乐作品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音乐的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风格差异。同时,人教版义务教育音乐教材还通过选择大众较为熟悉的经典的民歌作为主要内容,并设计与此民歌相关的拓展练习来让学生了解民歌的流传变异性。如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百卉含英”中就选取了众所周知的江苏民歌《茉莉花》作为唱歌曲目,将东北民歌《茉莉花》作为拓展欣赏。通过分析这两首《茉莉花》的旋律进行特点、演唱所使用的方言、衬词等特点让学生深入了解同一首民歌产生不同风格的原因。

三、注重传统音乐的时代性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审美需求的提高以及传媒的作用,原传统音乐的单一表现形式已不能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他们需要更多形式的丰富多彩的表现方式。因此,为适应人们的需求,许多作曲家对原有的民歌、民间乐曲进行大胆地多样地改编,或将多种民族音调融入到作品中,使音乐充满民族韵味。人教版义务教育音乐教材中选用了大量的根据原民歌改编或根据原民族音调创作的音乐作品。如根据维吾尔族民歌改编的民乐合奏《阿拉木汗》、根据苗族民歌音调创作的口笛独奏《苗岭的早晨》、根据达斡尔民歌创作的歌曲《美丽的家乡》、根据赫哲族民间曲调创作的歌曲《乌苏里船歌》等。这些充满现代气息的具有民族音调风格的创作作品,是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四、注重传统音乐的历史发展脉络

第2篇:大单元音乐教学范文

(一)音乐生就业的现状音乐生在当前的就业市场中所处的环境比较恶劣,就业前景不容乐观。大部分的音乐生在学校只进行了其相关专业的知识学习,掌握的技能相对来说比较单一。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社会,给毕业生的就业带来了很大的问题。多数用人单位对音乐人才的需求较小,即使聘用了音乐人才,也会让其时不时的面对一些非音乐方面的工作,而这对于技能较为单一的音乐生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二)造成音乐生就业现状的原因造成音乐生目前就业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从客观上来说,高校片面进行扩招,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学生的学习机会,但过多的学生也导致了教学质量的下降,高校低下的教学质量对音乐生的就业极为不利;从主观上来说,一部分学生重视音乐专业技能的培养,对其他方面的知识一概不闻,造成了其知识掌握的狭隘性,另一部分学生则确实不具备音乐方面的天赋,在学习中无法取得优异的成绩,这样在就业过程中也就出现了较大的问题。

二、当前就业形势下开展多元化音乐教育的途径

(一)设置多元化的教学目标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要开展多元化的音乐教学,就要为学生设计多元化的教学目标。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这对学生以后的就业十分有利。如音乐教师不能只重视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还要从情感、思维、创新能力、人际关系等多方面进行考虑,为学生设计这些方面的教学目标,给学生提供多种进步的渠道,进而促进学生的各项能力综合发展。

(二)选择多元化的教学内容音乐教师要认识到音乐对人的影响是全方面的,因此教师要注重音乐的综合影响力。从多个角度入手,促进学生掌握知识的全面性,这对音乐生就业以后面对非音乐类型的工作非常有帮助。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音乐知识与各领域的知识进行有机融合,如与音乐有关的历史、宗教、舞蹈、民俗等各领域知识都可以用来为多元化的音乐教学服务。在音乐教学中,要将本地音乐和外来音乐同时介绍给学生,让学生在对比中进行学习,进而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丰富学生的技能。

(三)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多元化的音乐教育,还要注重教学方式的革新与丰富。传统的教学方式已无法有效适用于当前的音乐教育,教师要勇于摒弃传统教学方式中的糟粕,积极进行更有效的教学方式的探索。如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还可以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展开教学,音乐艺术需要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地感受,这样才能更好地领悟音乐的魅力。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强化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应用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对于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教师要合理科学地进行评价考核。在多元化的教学中,教师也需要从多个角度对学生进行评价,不能只侧重其音乐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考核。教师要认识到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这也符合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全面多元地对学生进行评价,有利于得出更加客观真实的结论,这对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情况也会有非常积极的影响。

三、结语

第3篇:大单元音乐教学范文

【关键词】多元文化小学音乐

一、多元文化内涵

所谓的多元文化是指在当下社会中,并存着形形且同样卓越、共同发展的文化,而其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渗透强调有计划的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理解能力,使其在深刻的社会体验中学会尊重不同种族的文化知识,以便为接受、适应多元文化形势打下良好基础。具体而言,多元文化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渗透应切实把握好以下几点要求:教学目标的多样性,即培养学生的音乐情趣、感知能力、鉴赏水平,丰富其情感体验,并学会尊重多元文化;教学内容多元化,即基于对相关资源的有效整合,丰富、延伸音乐教学内容,以此弘扬本土文化,彰显多元文化;教学方法的多元化,即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灵活、合理运用多样性的教学方式和课堂活动,以此创设多元文化氛围,激发学生热情,培养学生音乐素质;此外还应基于多元文化视角对音乐教学加以客观、合理的评价。

二、多元文化视角下的小学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目的不够明确,音乐课堂人杂烩现象严重。教学目的是要明确老师应该教什么,并注重师资培训,可以描述为老师的一个主要期望活动。如果教学目的不明确,就可能导致教学课堂被动。笔者在讲课过程中发现,有很多的音乐课上,在教学中没有以音乐为主线,或是在其他学科中也没有真正地将音乐内容紧密联系在一起,缺乏明确的教学目的导致音乐过程丢失进而艺术偏离。比如,唱歌课结合了许多学科的知识,但最终没能让学生唱出口:音乐欣赏课上学生积极地参与,但却未能享受到音乐的核心,等等。山此得见,知识成为教学的音乐,并没有真正达到学生学习音乐文化的目的。

2.民族音乐文化的推广缺乏活力。多元文化是音乐教育的倡导者,也是新课程的标准。可促进民族音乐,同时也是提出民族音乐作为基本概念的倡导者。其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并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以此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精神。但据我所知,很多学生认为,音乐课上的民间音乐不好听,或者可以说是老师教唱歌或是听觉享受时毫无意义,但这并不意味着音乐课本身是乏味的。造成这种后果,可能是山于教师的教学方法或是教学理念比较落后。学唱或欣赏民间音乐,只是纯粹的技能学习或听觉欣赏,无法让学生理解到民族音乐深厚的文化内涵。

3.教学中的文化内容单一。从小学音乐教学的整个课程来看,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重视教学文化多样性的特点。特别是当教师不熟悉某一地区或国家的音乐时,其弱势明显表示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很单一。另外,很多教室在使用过程中的基本布局是不容易改变的,基本都遵循石材装饰或绘画,且人部分都是西方音乐家的肖像,形式比较单一。相比于单一的教学形式,多元文化的环境气氛更加赏心悦目,也可以激发学生的灵感,培养学生思考的能力。教材文化的缩减,教材文化的一成不变以及教学活动的单一,导致教学力度不强。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人类文化以全而发展为教育目的,使多元音乐文化的传承只是流于表面。

三、小学音乐多元文化教学渗透

1.教学内容的多元化。多元化教学需要多元化的教学内容,而教学内容主要是以教材为依据,这就要求我国的教材编写部门吸收多元化的音乐文化来充实教材的内容,让学生能够在教材中领略到不同音乐文化的魅力,并加深对多元化背景下的音乐内涵的理解。在内容的选择上,以适应学生学习为标准,选择那些节奏优美、催人向上的美好音乐内容。选取的对象既要包括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也要包括世界上其他国家的音乐文化,把个性鲜明、独具特色的音乐文化都引用到小学的音乐课本上来,让学生对多元的音乐文化能够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2.教学方法的多元化。多元化的音乐需要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很多音乐形式都是有自己独特的特色的,诸如印度很多音乐都跟舞蹈结合在一起,在教授其音乐文化的时候,我们就需要结合其舞蹈文化来进行教授,这就需要教师及时地备课以充实自己。多元文化不但给我们带来不同的音乐感受,还需要我们以独特的方式领略其美丽,这就需要我们了解其文化,以文化这根线来了解其音乐,通过这样的方式,就能加深我们对其音乐的了解,在学习的时候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改善多元文化小学音乐教学的建议

1、完善音乐教学中多元文化教学体系。想要提升多元文化在小学音乐课程教学中的渗透,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完善音乐教学中多元文化教学体系。小学音乐课程的教学中应当明确规定对于多元文化的教学要求,要将培养学生对于不同种类的音乐、对于跨文化具备一定程度的认知作为教学目标之一。同时,对于教师的教学模式与授课方式也应当有相关规定,要提升教师对于多元文化的重视程度,并且在展开多元文化教学时应当采取更为灵活的教学模式。此外,学校也可以更多的举办类似于校园文化音乐节等活动,活动中要凸显跨文化元素,让学生能够将音乐课程中学到的跨文化知识进行展示。

2、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及施教能力。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及施教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也是提升多元文化在小学音乐课程中渗透的一个最直接途径。教师课下应当加强学习,要更多的接触不同类型、不同文化背景的音乐,要丰富与拓宽自己的专业知识。其次,教师在教授跨文化音乐教学素材前应当充分备课,要对教学过程有很好的准备,在给学生介绍多元文化时也应当尽量贴近他们的认知水平,要促进学生对多元文化的理解与吸收。

总之,在小学教育中,音乐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它可以从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我国未来的发展,必定会需要多元文化的人才,而小学音乐教育中,无疑是为学生长远发展提供了基础,也为学习外界知识提供了条件。因此,我们在编排课程内容时,就要根据目前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编排学习内容,整合教学资源并扩人教师学历范围,才是促进小学音乐教学发展的有力途径。

参考文献:

[1] 葛玉婷 . 多元文化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渗透与研究[J]. 中国科技创新导刊 ,2011(12).

第4篇:大单元音乐教学范文

关键词:高校音乐教育 多元文化音乐 综合多元音乐 急需开展

随着高校素质教育的推行,对于高校开展教育的模式和方法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中的音乐教育一直都是素质教育中的关注的重点内容,也是培养高校学生高雅的情操的重要途径之一,备受学生喜爱和社会教育界的关注。此次就针对高校音乐教育中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必要性和意义进行简单的分析,对于在高校音乐教育中开展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对策和方法进行讨论,意在为各大高校开展在音乐教育中开展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提供参考意见。

一、高校音乐教育现状分析

高校音乐教育一直是为培养学生兴趣和陶冶情操而开展的,也是各大高校素质教育的需要。就目前在高校音乐教育的内容来看,仍需要改进。音乐内容是规划统一的,虽然内容不少,但是形式比较单一,大都是国内建国后的国学音乐,并没有积极采取脍炙人口的民族音乐或者地方音乐,与世界其他地区的音乐文化交流有限,学生对于外界音乐文化了解知识面并不宽广,除了音乐特长生之外。从在高校音乐教育中所采取的教学形式来看,仍是以课题教师灌输学术性知识为主,对于音乐的内在把握渗透的不到位。从素质教育的需要出发在高校音乐教育中开展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是大势所趋,也是势在必行的。

二、在高校音乐教育中开展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意义

在高校音乐教育中开展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不仅仅是社会发展的综合要求,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更是对于学生负责任的体现。在高校音乐教育中开展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多元文化发展的趋势,保证学生学习知识的更新和时代性。音乐课不仅仅是一门艺术课程,更多的是它担任着调节学生脑系统,活跃大脑思维的作用,音乐课是集从歌喉和嗓音以及表现力为一体的综合性欣赏的学科,是一种文化感知的艺术上的交流,也是精神活动的一种形式,表达出人类无法用语言表达出的感情和情感。在高校音乐教育中开展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有利于高校学生培养对于多元文化的认知,培育高雅的情操,提升对于艺术文化的感知和欣赏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提高生活质量和学习效率。在高校音乐教育中开展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一定意义上促进了多元文化的传播,促进不同艺术之间的相互借鉴和交流,对于音乐知识自身的发展也是功不可没的。

三、在高校音乐教育中开展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对策

在高校音乐教育中开展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是一项系统而全面的教育改革,故而在高校音乐教育中开展多元文化音乐教育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是对于在高校音乐教育中开展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客体,音乐教师的要求。在高校音乐教育中开展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过程中还需要音乐教师担当引导者,故而对于音乐教师的要求需要提升,要想在高校音乐教育中开展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就需要从源头做起,提升音乐教师的自身职业修养和专业知识技能,可以开展培训、积极组织跨校区之间的音乐教师交流研讨大会,积极学习交流经验,组织音乐教师向开展多元音乐教育良好的校区进行考察和学习;第二,是从音乐教育的环境中来考虑,在高校音乐教育中开展多元文化音乐教育需要提供适当的音乐环境,这就需要各大高校积极利用校园广播的便利,努力为学生提供提供一个良好的多元文化音乐背景,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情况下被陶冶和感知;第三,在高校音乐教育中开展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还需要改进现下所采用单一的教学手段和模式,积极探索音乐教学的新模式,利用音乐剧开展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积极把握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中的主旋律,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大众音乐和多个地方、民族音乐,让学生学会自我感知和融合。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所以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中要注重地方音乐和世界其他民族的优秀音乐,博采众长、取精去粗,进行多元文化音乐的整合;第四,加大对于高校音乐课程的关注度,不论是作为各大高校选修课程还是艺术类的必修,都要提高对于多元音乐教学的重视,适当的加大课时和提高学分制;第五,在音乐教材的选取上应该注意到的是,改进现下所采用的教材,增加对于世界多元音乐文化之声的介绍,注意理论知识和音乐练习相结合,加入地方曲目,尤其是戏曲和地方小调,这些都是多元音乐文化的精髓,还要注意现代和古典音乐艺术的结合,把握现代乐器和古典乐器的相互融洽,增加国内外音乐的交流,增设世界名曲的欣赏课程,促进高校多元音乐鉴赏。

在高校音乐教育中开展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广大的音乐教育一线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积极进行探索。通过对于高校音乐教育的现状分析,以及对于在高校音乐教育中开展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必要性和意义的探讨,研讨在高校音乐教育开展多元文化教育的策略,旨在为各大高校在音乐教育中开展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提供方向性的指导和可行性建议,为高校音乐教育提供新的发展方向和教学角度,提高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培育学生高尚的情操和欣赏音乐的水平。

参考文献:

[1]刘桂珍.中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发展的时代策略[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2).

[2]豆军红.文化相对主义音乐价值观下的民族音乐[J].大众文艺(理论),2012,(12).

第5篇:大单元音乐教学范文

【关键词】多元化;音乐教育;高校音乐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6)05-0074-02

作者简介:沈贺,研究生,河南警察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音乐教育、声乐。

我国中华文明五千年,历史悠久,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我国在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等诸多领域都存在着多民族的客观现象,需要进一步解决和谐共存问题。就目前来看,我国多个领域都实行了和谐共处的多元化政策,更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但是在高校音乐实际教学中,由于音乐文化诸多,文化形式的多样化,不能达到和谐共存,这一问题如何解决成为高校音乐教学的难题。对此,多元化音乐教育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融入问题进行进一步研究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多元化教育概述

随着经济全球化以来,多元文化逐渐地形成,这有利于多种文化和谐共存。在教育领域中的多元化教育,是我国政治、经济多元文化的延伸。多元文化和谐共存不仅是教育领域的新要求,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带动教育领域的客观发展。在教育领域,对多元化教育的概念理解是不同的,美国学者认为,多元化教育是不同社会阶层、不同文化、不同信仰的人在接受教育时保持的和谐共处的关系,这种定义属于不同主体之间保持的利益关系,能够深入地将各个不同个体融入教育中。加拿大学者认为,多元化教育不单单是多个不同个体形成的一种和谐关系,还是文化多元化的一种延伸,并在教育领域持续发展。学者主张相关教育部门应当合理地进行文化管理,将文化资源更好地融入教育领域中。这种多元化教育理念被我国所引用,多元化教育本质实际上是多元文化的承认,尤其在高校音乐教学中,应当承认每一个学生主体的地位是相同的,存在的社会文化也都是独立的文化主体。

二、多元化音乐教育

由于音乐艺术自身的特点,在高校音乐教学中不难发现,音乐教育大量地融入了多元文化。在教育领域,音乐教学实际上是多元文化的应用,教育者希望在教育领域运用音乐教学真正开展多元化教育理念,根据音乐多元化教学的实践结果,更好地将多元文化教学推广到其他教学中,实现教育的更快发展。就目前来看,多元化音乐教学领域主要有四种教学模式,分别是:主流中心模式、民族附加模式、多民族模式以及民族———国家模式。其中最主要的教育模式是主流中心模式,尤其是在高校音乐教学中,这种教育模式最重要的特点就是根据主流音乐文化的角度出发,通过细致的教育模式将主流音乐文化渗透到其他多民族音乐文化教育中。多民族模式的教育方法主要是从多民族文化的角度出发,教学特色是能够将多民族音乐文化共同拥有的特色以及具体的音乐文化概念作为课堂导学,将不同文化连接起来,使得教育方式更加趋向于多民族文化融合。而“民族—国家”模式,在实际教学中,是根据多个国家的民族观点进行的,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通过对不同国家民族文化进行分析,使得对民族范围内的音乐文化形式进行具体的教学。

三、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融入

1.多元化音乐教育理念的树立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在高校音乐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但是根据调查显示,实际教学效果还存在一定的缺陷。产生的这种问题不仅仅是表现在音乐教学上,并不是音乐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对教育的程度不够。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一些教育形式逐渐地学习西方,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仍然出现缺陷的问题。一方面是我国高校音乐教育对中国自身的音乐素材和音乐文化比较忽视,学习的音乐课程大部分设置的是西方音乐课程,忽视了本民族文化的优势,缺乏民族文化的支撑,缺乏自身音乐文化的延续性,无法进行创新。另一方面在我国高校音乐教学中,学习西方音乐也是比较片面的。在外国,不论是从时间上还是地域角度上看,音乐的重视程度是不同的,这样就意味着我国在学习西方音乐教育具有片面性,进一步影响了我国高校音乐教育的多元化,造成了我国的音乐本土文化相对缺失,对西方音乐学习的不全面化使得我国高校音乐教学落入了尴尬的境地。当前我国的高校音乐教育虽然强调其重要性,但是却忽视了音乐艺术本身的人文性质。教育者并没有认识到音乐本身的产生环境。在高校音乐教学中,需要坚持本民族的音乐文化,并不断地吸收和发展多民族文化,这样才能真正地实现音乐教育的多元化。

2.多元化音乐教育课程的完善

在高校音乐教学中,实施多元化音乐教学在课程设置上,需要少数民族的音乐教学以及世界民族音乐教育课程,单独的一门音乐教学不能保证教学的多元化的实现,单独的世界民族音乐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总体内容相对来说比较高,导致学生的学习压力加大。因此,这两种方法都不利于教育多元化的顺利实施。在实际高校音乐教学中,要想保障音乐教学的多元化,可以将世界各个民族的音乐文化融入现有的课程教学中。通过高等音乐教育课程中打下的基础,要求学生不断地学习各个民族的音乐文化精华,不断地开拓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多多欣赏各个地方的音乐文化,让学生在平日的学习中更好地接触到更多的音乐文化形式和技巧,感受到各个民族的音乐特点和音乐文化,提高学生的音乐专业水平,在此基础上不断地创新发展。在现当代的音乐教学中,需要遵循多元化原则。在教学中,将民族音乐内容更好地融入生活中,让学生以平等的心态去学习。在注重音乐文化多元性的同时还需要注重音乐的文化性,一种民族的音乐代表了整个民族的文化,将音乐教学和音乐文化联系起来,能够更好地让学生透彻地理解,这样才能在学习的基础上不断地进行发展和创新。

3.多元化音乐教育的本土化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我国在音乐教学中实行的是多元化教学,在实践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多种形式保障教育多元化的施行,需要将多元化音乐教育本土化。通常在音乐教育多元化教育的大背景下,音乐教育应该具备自身民族文化的特点,这样才能在世界文化中保持个性。这样就意味着我国高校音乐在进行多元化教学的环节中,需要找到教育自身的定位,找准多元化音乐教育与本土文化的结合点,提高自身民族文化的基础上才能提高音乐教学,才是多元化音乐教学的本质要求。

4.教师素质的提升

在高校音乐教学中,要想实行教育的多元化,教师自身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他们在整个教育文化中占据着主导地位,是多元化音乐教学的主要推动者。在实践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本身就具备了多元化知识,具有多元化知识传播作用。只有教师树立多元文化教学意识才能在一定程度上真正地引导学生学习。在我国高校音乐教学中,音乐教学领域本身就是艺术性比较强的学科。在以往的学习中,教师和学生注重的是音乐领域的学习,对相对应的音乐文化没有深入地理解。但是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在音乐教学的新时期,音乐教育的形式和理念具有比较大的转变,教师在教学环境中也需要在思想上不断地扩展,引领学生逐渐地认识到音乐教育的优越性,在学习民族音乐文化知识的过程中才能更好地理解音乐表达的思想,更好地引领学生逐渐向多元化音乐教育的方向发展。

四、结语

总之,高校音乐教学是我国音乐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教育质量的提高能够带动我国音乐艺术的发展。在教学中,实行多元化音乐教学,是音乐教育发展最基本的教育理念。因此,在高校中实行多元化音乐教育具有深远的意义,能够真正促进我国音乐的发展,为国家培养多元化知识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申展,刘咏莲.浅议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中的作用[J].北方音乐,2014,(17).

[2]江姝璇.在高校音乐教育中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应用[J].黄河之声,2014,(2):25.

[3]赵海英.高校音乐教育中急需展开多元文化音乐教育[J].中国音乐,2005,(1):128-131.

第6篇:大单元音乐教学范文

一 激趣引导,了解笛子的历史 。笛子的文化,以及制作简单的笛子。

1.笛子的历史: 在8000年以前,我们的祖先以狩猎为生,原始中的飞禽走兽很难捕捉,怎么办呢?他们用鹤的腿骨做成骨哨,能吹出与禽鸟相似的音调,诱惑禽鸟投入他们预设的圈套,得以捕捉。这也就是我们最早的笛子骨笛。1986年――1987年在河南省(中国中部)舞阳县贾湖村新石器遗址发掘出了随葬的21支骨头制成的笛子,它们全部是用鹤类尺骨制成,大多钻有7个孔 。这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乐器。这事实也证明了古老的中国音乐在几千年前就已经发展到了相当高的水平。,经专家研究已具备了四声、五声、六声和七声音阶,把中国七声音阶的历史提前到八千年前。比古埃及出现的笛子要早2000年。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2.因地取材引导学生制作简单的乐器 玉米杆笛子 并在课堂上演示

我们这里的学生大部分是农村的孩子,我就让孩子准备了玉米杆最前面的稍杆那部分最细最长的一部分玉米杆。让孩子把中间掏空,按制作笛子的方法制作简单的乐器玉米杆笛。从而激发孩子的创造力以及拉近孩子和音乐的距离。

二 笛子的演奏方法:

1.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先易后难、由浅入深

《标准》中规定,“课堂乐器”的学习是从小学三年级开始进入,但在初中教材的编写过程中,考虑到各地实际情况的不同,初中阶段(八年级)的“课堂乐器(八孔竖笛)”选择了零起点,进度较小学稍快一些。

在八孔竖衡笛的教学中,培养学生正确的演奏姿势,对于学生养成良好的演奏习惯是很重要的。正确的演奏姿势是:身体保持正直,眼睛平视,肩部放松且自然下垂。笛口处放入口中不要太深,使笛口不要顶住牙齿为好。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左手的拇指封堵竖笛的背孔――也称高音孔或零孔。竖笛的正面各音孔的名称从上至下分别为1、2、3、4、5、6、7孔。左手的二、三、四指封堵坚笛的1、2、3孔(注意左手的小指自然地停在竖笛的上方,不要置于竖笛的下侧以免影响左手二、三、四指的灵活性),右手的大指置于竖笛的下侧来稳固竖笛,其余的手指依次封堵竖奋剩下的几个音孔。在用手指封堵竖笛音孔时,应注意要用手指的指腹处封堵音孔,以便于音孔关闭严密,左手的拇指要用靠近指尖部腹部封闭音孔,以利于高音孔的开闭。

呼吸方法:学生在初学竖笛时,气息应作为一个难点。吸气要从鼻子和嘴角吸气,吸到胸部和腰部,小腹微微向里收,以使演奏是有气息支持的。为使学生感受气息的运用,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运用对比法使学生感受用不同的气息吹奏竖管所产生效果的不同。比如;把学生分成若干组,有的组感受把一张小纸片放在嘴前,用气息把它吹动而不能把它吹跑,或体验把小蜡烛吹动而不能吹灭;有的组体验吹肥皂不要把它吹爆;有的组感受把空中的小羽毛吹浮在空中而不落到地上;有的组感受用力把大气球吹起来等等。通过听辨各组用不同的气息演奏出的效果的不同,使学生对坚笛气息的运用有了初步了解,为进一步掌握坚笛的基本演奏方法做好铺垫。

基本演奏技法:单吐是用舌尖顶住上牙的牙根,用气息轻轻地把舌尖冲开,待声音发出后舌尖有弹性地返回到原来的位置,这时舌尖就像一个通气阀门,如果我们让它发出声音就像发“嘟”音的感觉。在有连线的地方只有第一个音采用单吐的技法,后面的音不再做吐音,只接前面“嘟”音的尾音发出“呜”音,整个连城里面的音就像“嘟鸣”的感觉。

从学生对竖笛各直的认知规律来看,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原文地址省略/showtopic-68593-3.aspx在音阶1234567中学生最容易掌握的各音顺序是7654321。在中学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开始学习竖笛,首先介绍的是567i四个音,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先从“7”音入手,这适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再向后依次为“6”“5”。在学会了这三个音的指法后,为了避免单调枯燥的指法练习,可为学生适当安排小乐曲的练习《小宝宝要睡觉》,使学生感觉到竖笛并不是很难的,用简单的三个音就可协吹奏小乐曲了,这样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可提高学生学习坚衡的兴趣。

三、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

音乐课的任务不是为了培养音乐的专门人才,而应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为了使我们的教材适应每一名学生。体现音乐素质教育的思想,教材在选择坚笛乐曲时,难度稍大一点的曲子都编配了旋律简化谱。比如。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的《绣荷包》,学生在演奏时如果按原歌曲的节奏演奏下来,可能对于有的同学会有一些困难,特别是连续的上花音音符的吹奏,所以在教学中要适当的缩减,不影响乐曲的前提下,降低一点演奏的难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乐曲的选择注重了师生互动、学生为主体。在这首乐曲可以用其他乐器演奏,也可以请几名吹奏技能比较好的学生和教师一起吹奏,这样既使有能力演奏的同学得到了发挥,又使基础较差的同学共同参与了活动,体现了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全员参与的教育教学思想。在合奏时教师应注意坚笛与其他演奏乐器声音的和谐、统一。声部的分配应由学生自由选择。

第7篇:大单元音乐教学范文

说到考验,我们就不能避开中西文化间的矛盾冲突,这种矛盾的出现源于中西方各自的历史。众所周知,任何一种文化的产生和发展都是要依托本国或本民族的历史,音乐更是这样,它的内容往往是取材于历史和生活,没有历史和生活作为依托的音乐是没有灵魂的。音乐教育同样是沿着历史的走向不断进步的,深厚的传统文化是任何民族及其文化发展的基础。我国音乐教育在外来文化引入中国之前一直遵循着传统的教育理念,这种以教为主的授课方式传承已久。外来教育方式的引进虽然在很大程度上促使中国传统音乐教育方式进行变革,但是完全抛弃传统、照搬外来教育方法的行为没有很好地改善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甚至会造成新的隐患。中国的教育改革常以套取形式为主,常常忽略教学内容是否能在短时间内被学生接受。音乐的教育是艺术的传授,是美的传播,单纯靠知识的大量灌输很难使学生很好地理解和欣赏音乐。我们以非洲音乐为例,对于这种音乐文化不可以望文生义、单纯地认定它特指某一种音乐形式,而是应该深入了解非洲音乐是多种音乐文化的集合。撒哈拉以南的黑人传统音乐才能算是真正的非洲音乐,北非的音乐则属于阿拉伯音乐的范畴。我们最常接触到的非洲音乐的乐器是非洲鼓,非洲鼓的使用和中国古代的音乐有一定的相似性,它们的作用都是在祭祀典礼和巫师用来治病的时候用来打击节奏,以期获得超自然的力量,得到天神的庇佑。由此可见,很多音乐形式的产生和发展都会有其相似相通的地方。因此,在进行音乐教育教学的时候,教师不能单一地讲述某一部分的知识,而忽略知识的连贯性和知识的可延续性,这样只会造成知识的断层。在多元文化背景下音乐教育所遭受的考验并不仅仅局限于知识的断层,更重要的是在历史不断推进的过程中,文化也会随之不断发展,社会的变迁势必会引起文化的变迁。在很大程度上,人们是不会轻易放弃长久以来形成的传统观念的,对新的社会观念的接纳也是有选择的。但是人类的发展不会停滞不前,因此,文化的变迁需要在不割裂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这使得音乐教育在文化的迁移中兼具民族性和时代性。

二、多元文化背景下音乐教育的精髓

在多元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音乐教育应该是一种精英式的教育,这种教育不应该只是为了普及音乐的基础知识,而是应该让音乐成为一种媒介,让学生通过这种媒介体会身边的人、事、物和历史留给人类的反思和启迪中存在的美,让学生学会发现美、体验美、追求美。音乐教育带给学生的应该是心灵的涤荡,是情操的陶冶,是想象力的发展,是创造力的激发。音乐主要用来表达情感,它用来表达情感的方式有其特有的特点。音乐的民族性源于多民族文化的融合,在多元文化背景下,音乐教育要将这种民族性融于课程之中,从而增强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中国的少数民族众多,逐渐形成了颇具民族特色的文化,同时也形成了具有当地民风民俗特征的音乐文化。正是多民族特色文化的发展,才凝聚成了中华民族多元的文化。音乐教育首先要适应多元的文化氛围,在文化变迁和融合的过程中,教育者要明确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为了使不同文化、不同人种、不同宗教、不同社会阶层的人保持和谐,并且协调彼此的关系,最终达到共同生存、共同发展。多元文化下的音乐教育,首要任务是将学科的培养目标扩大至社会文化教育的层面,正如前面所述,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音乐教育不是为了单纯传授音乐的基础知识,而是要以音乐为桥梁沟通各个领域。在纵向时间上,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音乐教育要重视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了解音乐的发展轨迹;在空间维度中,教育者要启发学生接受不同地域的人文景观和自然风情、日新月异的科技、神秘莫测的宗教,多元文化背景下,这些都可以成为音乐教育的素材,每一部分都可以给予学生音乐学习上的启迪。其实在多元文化背景下,音乐是传承文化精髓的载体之一。在音乐教育的过程中,要使学生从音乐中了解它对时代进步的赞美,对历史没落的慨叹,要懂得鸟鸣山更幽的自然恬淡,也要了解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风土人情。音乐教育需要教育者有的放矢地教学,音乐教育的教育者是美的引导者,更是美的传播者。

三、音乐教育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对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

音乐文化需要借助教育的手段得以传承,这样才能保证其不被高速发展的经济和社会所淘汰。教育者首先要确立一种多元文化的观念。课堂上,教育者要增加与学生的音乐交流,培养学生在音乐文化领域相互沟通的意识,让这种意识形成思维习惯,并且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进而迁移到各个学科的学习中去。当然,文化不会完全是进步的,是领先的,在历史的沉淀中一定会有许多主观性很强的理念,因此,在教学之前,教育者要明确一种积极向上的思想和价值观,要明确自己重任在肩、不可懈怠。我们常说音乐是没有国界的,但是我们始终要立足于本土,以弘扬本国本民族的音乐文化为己任,我们在强调多元化的音乐教育理念的同时,要坚持热爱自己的祖国文化。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音乐教育要留住自己的根,将自己的根牢牢地埋在祖国的土壤里,我们要改变的是陈旧的音乐教育模式,不要灌输式的教育,而要一种全新的、能够在多元文化土壤中生根发芽的新的教育模式。高校的音乐教育对象已经拥有独立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他们需要懂得如何鉴别所学知识的好坏,懂得欣赏并且积累对自己有益的音乐知识。新的音乐教育模式应该是互动式的,学生取代教师成为教育的主体,在互动交流中了解音乐,感受音乐带来的愉悦的审美体验。我国的音乐教育虽说发展并不是十分迅速,但音乐带给学生成长上的助益不可谓不多,不可谓不长远。究其原因,就是因为音乐和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音乐通过不同形式将略显抽象的文化展现出来,将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精神内涵表达出来,音符跳跃之间,可以是沧海桑田,也可以是蜿蜒流转,音乐兼容了文化的多元化。音乐教育者肩负着传承音乐文化的使命,要将音乐文化中的精髓传递给学生,引导学生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感受文化的魅力,体验音乐的神奇。

四、总结

第8篇:大单元音乐教学范文

美国当代音乐教育心理学家墨塞尔说:“器乐教学可以说是通往更好体验音乐的桥梁。”我在多年的教学中发觉各个年龄段的学生对教材中安排的用打击乐器进行歌曲伴奏或创编这个内容非常喜爱。今年我又迎来了新的一届学生,我决定在这届学生中认真地落实好课堂打击乐器教学的内容。不仅让学生在小学阶段里通过这一块内容的训练获得更精湛的音乐技能、良好的音乐素养和更深厚的音乐内涵,还能享受到合作、创造所带来的人文内涵。

一、巧妇要做有米之炊(标准型音乐教室打击乐器的配备)

古人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是的,为了显出巧妇的巧,我认为“巧妇更要做有米之炊”。那么,怎样来挑选打击乐器的种类呢?一个标准化班级一般是40―45人,所挑打击乐器的总数应该是超过这个数字的。单项的乐器不必太多。比如一年级就要用到的碰钟4―6个,木鱼4―6个,双响筒4―6个,三角铁4―6个,沙锤(小)4―6个或者沙锤(大)2―3个,串铃4―5盒,响板大概15―20个左右。二年级需要认识的铃鼓5个,小堂鼓2个,大鼓1个,五年级需要用的民族打击乐器小钹、大钹、小锣、大锣1―2个,也可适当添置大小铝板琴和木琴等。以上乐器加起来就基本能满足一个专用音乐教室1―6年级所需要用到的打击乐器的使用。打击乐器要放在教室的专用柜子里,保证不受潮,不受太阳曝晒。各个班要配备小小乐器管理员,乐器的分发和收录均要井井有条,这样我们才能保证乐器的使用寿命。

二、巧妇巧做有米之炊(在音乐课堂中巧用打击乐器)

1.见缝插针,点滴渗透

从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可爱的动物》开始,认识打击乐器和表演打击乐器便揭开了帷幕。第四单元要认识木鱼和碰钟,第六单元认识响板,第八单元认识锣、鼓、镲。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认识三角铁,第二课认识双响筒,第七单元认识沙槌,第八单元认识串铃,至此为止,学生便已接触并了解了大部分的课堂打击乐器。而在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和第五单元,分别认识了“走、跑跑、走欧”三种不同时值的节奏,一年级下册第三课又有了对“0”休止符的认识。所以,不同时值节奏符号的认识和打击乐器的演奏我们可以相辅相成地在课堂中进行具体的实践操作。一上第四单元,我们开始认识木鱼和碰钟。先教师示范,让学生知道木鱼发出颗粒状的声音,而碰钟能发出波浪线型的声音。在演奏实物前,可让学生作“空物训练”。手中做敲打木鱼的姿势,演奏“XX”节奏,然后学习碰钟演奏姿势,演奏“X─”节奏。当学生能够跟着音乐做好空物练习后,对于基础好的班级可以马上分声部来演奏,一半木鱼动作,一半碰钟动作,教师双手指挥,便可达到双声部演奏效果。空物练习做得熟练之后,可让乐器管理员下发各种打击乐器,进行实物训练。“空物训练”做熟练之后,再实物演奏。要强调学生看教师指挥。可让学生分声部两组两组上台演奏,在课堂中渗透,多给予鼓励,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一年级下册的打击乐器演奏加入了多种乐器,同时伴奏节奏开始强调强拍和弱拍的区分,如第二单元双响筒的认识和学习(XX)。同时伴奏型除了二份节奏、四分节奏和八分节奏外,开始增加了休止符,这更加考验了学生对音乐各要素的掌握情况。一年级下册的后四个单元可多让学生自我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这样可强化学生对各打击乐器发声特点的掌握,同时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性。

在课堂中根据教学目标的需求,从教材文本出发,对课堂打击乐器的认识和演奏进行点滴渗透,可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2.一月一练,技能巩固

在平时的音乐课堂中点滴渗透了课堂打击乐器的演奏,学生有了充分的了解和高昂的兴趣。这个时候,教师可给学生提供一月一次的演奏大餐。可单独设计和安排一节课作为演奏课。比如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学结束后,教师可安排一次“木鱼、碰钟、节奏凳”的演奏会。供表演的曲目可以是前面四单元的任何一首作品,学生可在课前做好自由分组,当然自我管理能力较弱的班级可教师事先分组,并指定好乐曲。(这一点到中高段可放手让音乐课代表带领学生去自行组织安排)到了第二学期,学生基本已接触了教材中要求的各种打击乐器,在这个基础上的每月一练可以这样设计。教师可选择前面学过的任何曲目,在讲台上放好各种打击乐器,并在黑板上贴好各种常用伴奏型,然后让学生来自我挑选合适的打击乐器和伴奏型。在学生的演出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及时评价。评价方式可多种多样,可颁发“最佳演奏奖”“最佳台风奖”“最佳观众奖”。并用各种数码产品记录下学生的身影,以供学生自我欣赏。这一点可大幅度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喜爱和对自我存在感。

如此这般,每月一课,月月积累。到了期末,学生就能掌握用本学期学过的打击乐器为教材作品进行编配演奏的本领。在一年级上册和下册的两次期末评价中,教师可设计两场比较大型的音乐会。安排一部分学生表演唱,一部分学生表演舞蹈,剩下一部分表演打击乐器。

3.课外音乐,自主创编

第9篇:大单元音乐教学范文

摘要:音乐欣赏课程是学生通过聆听和感受音乐作品,从而得到精神愉悦的满足以及享受音乐美的一门课程。音乐欣赏课程是技工院校加强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目前,诸多学校开展了音乐欣赏课,一方面,能够提高学生对音乐的了解和欣赏,提高学生整体的艺术鉴赏能力;另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而技工学校作为我国教育机构支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样对音乐欣赏课程予以重视。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对技校音乐欣赏课中渗透多元音乐的问题。

关键词 :技工学校音乐欣赏课多元音乐

在技工学校开设音乐课程,是传播美学,实施美育教育的主要途径,同时,音乐课程也可以提高学生整体的艺术素质和艺术鉴赏力。而音乐欣赏教学作为音乐教育的学习形式之一,对技工学校的学生来说,能够让其在健康优美的音乐欣赏中净化心灵、启迪智慧、塑造形象。

一、目前技校音乐欣赏课中所存在的问题

目前对技校学生开展音乐欣赏课程下,存在诸多的问题和弊端。第一,学生缺乏欣赏主动性:目前在音乐欣赏课中,依然存在着教师主动教授、学生被动接受的状态。这样的授课形式让学生失去了主观能动性,无法真正地掌握知识的精髓和内涵,而教师在教授过程中,单纯发挥自身知识,无法及时获得学生对知识的反馈信息。第二,教学缺乏实用的价值:目前技工院校中缺少音乐欣赏课程的课堂经验,教材不完善,使得音乐欣赏教学的案例没有代表性;同时,在音乐欣赏课程中,教师倾向于观看聆听而非剖析解析,对音乐鉴赏的专业化程度不够,无法让学生真正获得音乐鉴赏上的美感和内涵。第三,师资队伍不够:在技工院校的教学体系中,音乐欣赏课是一直未被重视的课程,一般由音乐教师兼职教学,使得音乐欣赏教学难以向深度发展。

二、多元音乐对音乐欣赏课程的重要性

音乐欣赏指欣赏者对音乐作品的审美活动。音乐欣赏能力是个人文化艺术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艺术修养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音乐鉴赏能力所达到的水平。因此在技工学校开展音乐欣赏课程的意义重大,而多元音乐对音乐欣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充分了解音乐作品的多元文化背景,才能使音乐作品的欣赏和领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音乐欣赏课程与其他学科之前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多元音乐背景的存在,代表着一种文化背景,文化背景影响着音乐的鉴赏过程,多元音乐背景主要包括个人因素、时代背景、地理因素、人文因素、民族文化等。如:在对“文化大革命”时期的音乐进行欣赏课程时,由于其敏感的社会时代背景,音乐的风格和特征都与众不同,对其的欣赏角度和方式也都不同。这些音乐风格一方面拥有值得我们学习的要素,同时也有阻碍艺术依其本身发展规律发展的不良因素。因此在对文革时期的音乐作品进行欣赏时,必须让学生们了解当时的时代大背景,从时代背景中去思考和挖掘音乐作品背后的意义和内涵。地理环境因素同时影响着对音乐作品的欣赏,内蒙古地区处于我国北方平原地区,以草原、蓝天、羊群、蒙古包等作为其主要的地理文化特征,该地区的音乐作品往往由马头琴等地域性乐器演奏,以乐曲《赛马》为代表,反映的是深具草原特色的景观风格。因此,在对各民族音乐作品进行欣赏时,教师应该融入多元音乐背景。时代背景、地域文化、民族风格等诸多元素的加入,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欣赏音乐作品。

三、如何在技校音乐欣赏课中渗透多元音乐

多元音乐背景对音乐欣赏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也已经意识到了技校的音乐欣赏课程目前所面临的形势依旧是严峻的,因此教师首先要转变师生地位和陈旧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其次,对于多元音乐背景的渗入,教师可以通过现代教学技术的加入,准备多元背景元素的幻灯片展示、简单的影片介绍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音乐创作背后的故事。同时,教师还应该借用外部元素来创造相应的欣赏环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去感受作品创作的氛围。最后,最重要的在于技工学校对音乐欣赏课程的重视。技工学校必须清楚地意识到音乐欣赏课程能够大力提高技工学校学生的艺术涵养和人文素质。

参考文献:

[1]谭媛.中职学校音乐教材的发展空间[J].高考(综合版),2013(3).

[2]鲍群.优化中职音乐欣赏教学的策略[J].广西教育, 2014(30).

[3]司家伟.中职学校音乐欣赏教学微探[J].职业教育研究,2012(8).

[4]孙达.基于中职音乐欣赏教育审美能力的具体应用[J].科技风,20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