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归园田居其三范文

归园田居其三精选(九篇)

第1篇:归园田居其三范文

一、诗题辨析——心“归”到身“居”

传统教学多以“归”字为本组诗的诗眼,以“归”为线索来把握整组诗歌的脉络以及作者的情感历程。因此,在知人论世的前提下,对该诗多以‘归’为切入点,展开教学设计,即从何归、缘何归、归何方、归如何。这样的设计固然有其好处,但笔者认为本诗的教学意义并不是主要针对“归”字的分析,而是强调“居”的重要性,用身隐的方式去表明自己意隐的决心。

一方面,《归园田居》的诗题在教学过程中常常被称为“归居田园”,显然这是不了解陶渊明生平所导致的知识性错误。陶渊明一生有三处宅子,而《归园田居》中的园田居就是其中的第二处(《陶渊明诗校注》),也就是陶渊明四十二岁归居田园的住宅,并在此写下了《归园田居》五首。此前的人生轨迹则是时隐时仕,对官场丑恶已厌恶的陶渊明并没有真的下定决心要归隐,只是在官场中一次又一次的沉浮中,心已归隐罢了。在此之后,才有了身“居”田园,逃脱樊笼的生活实现,并将此时的心情在诗中记录。

另一方面,《归园田居》是组诗,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在内容上,五首诗分别从辞官场、聚亲朋、乐农事、访故旧、欢夜饮几个侧面描绘了诗人丰富充实的隐“居”生活;在抒发感情方面而言,是以质性自然、乐在其中的情趣来贯穿这一组诗篇的。这一切都是心“归”之后身“居”田园所带来的平淡畅快。因此,将“居”视为诗眼,既是“园田居”的缩称,又是陶渊明突破意隐而身隐田园的力证。

总之,对于组诗的分析我们应该紧扣其诗题与内容的关系,避免成为讲解作者的生平及思想的通识课,从而给学生带来先入为主的主题意识,诗歌的教学也就陷入了模式化。因此,在题解的环节,提示同学们可不可以找出其中两个动词的字,得到一致的答案:“归”和“居”。接着分析“居”既可以是名词,又可以是动词,为名词则可以插入“园田居”的背景知识,简单了解陶渊明归隐前的官场生涯,便于学生对其生平有大概的感知;为动词则可以与“归”联系起来,便于深入课文探寻,“归”与“居”在文中到底哪个字所涉及的诗句更多,从而更好的揭示由心“归”走向身“居”的陶渊明,其超脱的隐逸精神。

二、诗句细读——事真、语淡、情自然

在对诗歌题目有较好的的辨析之后,我们转入对诗歌的细读环节。陶渊明的田园诗有其独有的特质,笔者将其总结为“事真、语淡、情自然”三方面。诗歌的教学贵在语言艺术的分析和情感思想的传达,而非知人论世背景知识的了解。因此,笔者将“事真”的知识性内容,在辩体析题、分析语言艺术以及思想内涵中穿插,便于淡化知人论世教学模式的刻板,让学生更能从诗句本身挖掘和体会陶渊明的精神内质。

第一步,在进入文本解读之前,用朗读纠错法来检查同学们的课前预习状况,在解决基本的字音问题之后,进入诗歌的细读。

第二步,随着诗歌的逐句分析,我们从中慢慢品味诗歌的语言艺术。其中以《归园田居·其一》为例:“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此句应该从“少无”与“性本”来着重分析,就是说陶渊明从小性本质洁,热爱大自然的生活,而不爱官场的污浊。点出他是天性就是这样,所以紧接着“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中的“误”和“三十年”就成为了重点考察的词,它们表明陶渊明曾年少轻狂,怀揣着建功立业的志向,不想却是一个“误”,且一去就是三十年。这里得强调一下数词的用法,“三十年”只是一个虚数,形容“误落尘网”的时间太长,此处就可结合陶渊明的背景知识介绍,可知“误落尘网”实乃是十三年,通过文史互证的方法,让学生更好的体会诗人用字之神妙,从而更能深入了解诗人的内心世界。“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提示学生从结构对仗和艺术手法两方面去分析,可知,结构对仗且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此外,提出疑问,这两句能否归到下文的写景诗句中去,讨论后的结果是这两句诗是对上面四句意蕴的延续,用两个形象的比喻来形容自己渴望大自然的美好与自由,也为最后的“复得返自然”的畅快有对应作用。本诗共20句,而接下来的12句“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是对农家生活的真实写照,由此我们来引导学生能不能在理解诗义的基础上,用散文的形式来复述陶渊明眼中的田园生活。此外,我们提示学生诗人在这里,也似在有意无意之间地用了“尘杂”这个字眼,告诉我们从前苦于应对“尘网”的一切,都没有、也不会再有了。从这个意义上说,确有“虚室”之感;但虚中有实,他重新开始了完全由自己来安排、支配的生活。让学生了解陶渊明就是善于在近景远景和虚景实景中淡淡的写出自己的精神,表达出自己身“居”的乐趣。最后两句“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让学生独立完成细读任务,抓住时间副词和动词的分析,“返”字可感知陶渊明心“归”到身“居”田园后的乐趣。在此,笔者以元好问对陶诗的评价作结: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对诗句进行细读,旨在提高学生对于诗歌语言的赏析能力,更好的把握陶渊明诗歌语言艺术特色。

第三步,在把握诗歌语言艺术的同时,我们要更好的去学会体味陶渊明的思想情感,特别是在《归园田居》中所表现出的归隐之意。首先,在体味陶渊明独有的归隐和向往田园生活的思想情感之前,笔者将会把“事真”这一知识性的背景介绍穿插于此,简要介绍陶渊明写作《归园田居》的时间、地点及其人生轨迹。其次,对意隐与身隐作概念上的介绍,特别指出意隐就是人们常说的“大隐隐于朝”,这在汉代时较为流行,如张衡就曾写过《归田赋》,却还是在朝为官,意隐只是心灵上的一种归隐,并没有身体力行的实践。有了简单的知识性了解之后,继而引导学生分析五首的内容,知道它们大部分都是写田园生活的,而这不仅仅是心“归”“园田居”了,伟大之处在于陶渊明真正实践了身“居”田园。最后,笔者将围绕田园生活的画面,让学生们展开想象,用自己儿时的记忆,用书本上所学到的知识去体味陶渊明的心境,并结合诗句来真正的感知陶渊明“复得返自然”的那种畅快之情,且以散文的片段呈现。在此基础上,笔者以诗中概括陶渊明情感特性的二字来作结:自然。

总而言之,在语言艺术上的分析和思想情感上的体味,使得我们对陶渊明心“归”的原因有更深理解,对“居”的欢欣有更好的认识,从而期待着我们也能有这样一个“桃花源”式的田园生活。

三、诗旨升华——诗意栖“居”

掌握了诗歌的语言艺术和体味了诗人的思想意蕴之后,如何准确地对陶渊明作出评价,如何将诗意与我们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这是教学巩固与迁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学生理解古诗有更好的帮助,对挖掘诗歌在新时代的意义也尤为重要。

生活在城市中的孩子,被高楼大厦和铜墙铁壁所禁锢,如何去寻找像陶渊明那样的农家生活,恐怕会越来越少,离学生们所处的生活环境也愈发遥远。因此,笔者积极引导学生们发挥思考,让有过农家经历的孩子,描述记忆中的农家生活,说出喜欢的理由,用一两句诗表达对它的喜爱。然后让同学评价,再与课文对比赏析,可以感受出陶渊明“居”的诗意在于心隐和身隐的和谐之美。此外,以《归园田居·其三》来对比赏析:“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可知,陶渊明归居田园之后的生活并不是特别的舒适,相反还有点艰辛,农作生活不是那么容易承担的,需要披星戴月的劳作。然而,我们并没有在《归园田居》中发现他对田园生活的抱怨,只是对“复返自然”感到快乐。在这里,我们更能体会出陶渊明纵使“短褐穿结,箪瓢屡空”(《五柳先生传》),纵使“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归去来兮辞》),他依然面对着苦难选择躬耕田园的道路。正如近代梁启超对他的评价“自然界是他爱恋的伴侣,常常对着他笑”。确如其言,陶渊明在出仕与归隐之间作出重返自然的抉择,在生活的困苦与自然的旨趣之间达到了一种和解。庆幸的是他不只是在《桃花源记》中想象着美丽的乌托邦,在心灵的世界早已完成归隐;与此同时,他在“园田居”的农人生活中,毅然地实践身“居”的理想,也在这样的生活中真正的达到诗意的栖“居”,因为他寻找到心灵和身躯共同归隐的“天堂”。介于诗歌分析到这里,课程板书也就形成如下:

第2篇:归园田居其三范文

关键词:陶渊明 田园诗 回归 自然

陶渊明生活在晋宋易代时期,是中国诗歌史上田园诗的开山鼻祖,中国文学史上颇具个性的大诗人。在陶渊明的诗歌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田园诗,其艺术魅力在于其中寄托着诗人远大的人生理想。退居田园,自耕自食,但却拥有独立的精神人格,面对大自然的真实、静穆,诗人无不表现出陶然自乐的生活情趣,更加尽情抒写自己的生活感受,追发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歌咏理想。

一.回归自然的真淳――陶渊明田园诗的思想内容

陶渊明田园诗的独特意义在于:他从自己“躬耕自资”的生活实践出发,选取了前代诗人从未采用的题材,从田园生活这个独特的角度抒写了他对于社会生活的种种感受。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不同流俗、情操高洁的诗人的自我形象。

其一:在这类诗中,诗人描绘了恬静的乡村风光,歌唱了自然淳朴的田园生活,表现了诗人恬淡、旷远的襟怀。如《归园田居》其一,是诗人从彭泽归隐后第二年春天写的,这时隐居的决心已定,新的生活安顿下来了,诗人对比往事,越发珍惜眼前的一切。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①。

诗中开头几句,追述往来,不胜懊悔。他把官场比作“尘网”,把自己比作“羁鸟”和“池鱼”回到“旧林”和“故渊”。“开荒南野际”以下写归隐之后的生活,在诗人的眼里,故园里的一切是那么熟悉,又那么新鲜。田亩、草屋、榆柳、桃李、远村、近烟、狗吠、鸡鸣,这些平常的景物,一经诗人的点化,都添了无穷的情趣。“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一远一近一幅素描图画,极形象地表现了田园的幽美和宁静。“狗吠”、“鸡鸣”二句以动写静,如见其姿、如闻其声最后四句总结全诗,欣喜之情溢于言表。诗人以幽美的田园风光与黑暗的官场生活作了对比,表达了自己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和对污浊的社会现实的憎恶。

其二:他的一些田园诗着重写躬耕的生活体验,描写了劳动的愉快。这是其田园诗最有特点的部分。《归园田居》其三:真切地抒写了自己参加劳动的感受“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带着月色,从草木丛生的小径上荷锄而归的劳动者的形象。诗以“晨兴”、“带月”两句,概括了一天的辛苦劳动。没有历述细节,而是由归途所见抒发诗意,表达他的体验和愿望,在诗的结尾处流露了对官场仕途的厌恶。

其三:反映农村凋敝,农民生活的痛苦和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归园田居》其四:“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试携子侄辈,披棒步荒墟。徘徊丘垄间,依依昔人居。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知。薪者向我言,岁后无复余。一世异朝市,此语真不虚。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诗人通过对荒墟、丘垄、井灶以及“桑竹残朽株”的描写,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农村遭受战祸动乱之后的荒芜残破的悲凉景象。这首诗的感情有些伤感,却反映了当时农村的真实情况。然而,日趋窘迫的生活,没有改变诗人要在大自然中实现自我的追求,更没有改变诗人对诗意人生的向往,却促使诗人进一步提出了自己“桃花源”式的社会理想,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以及对当时的黑暗社会现实的否定和批判。

二.回归自然的平淡――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特色

钟蝾在《诗品》中有“文体省净,殆无长语,笃意真古,辞兴婉惬。”这分别对应了陶诗朴素的语言特色,反朴归真的思想倾向及所采用的兴寄手法。前代论者虽然对陶渊明的田园诗品评各异,但有一个共识:陶渊明的田园诗质朴自然,平淡清新。

首先,陶渊明的田园诗是自然平淡与淳美浑厚的统一,平淡中追求自然,淳厚中突出品味。他大多诗篇的主要内容是平淡的田园风光,闲适的农村生活,以及处于这种生活中的恬静心境。诗人又恰如其分的用朴素的语言,白描的手法,真率自然地抒写出来,使人真正感到从“胸中自然流出,毫无雕琢痕迹”。如“霭霭堂前林,中夏贮清荫”,“贮”字虽只是一个平常的字眼,但用到这里却很形象很新鲜,中夏清幽凉爽的林荫好象是可以贮存、可以掬取的一瓮清泉,平淡中有醇味,朴素中见奇趣。这些是只有经过亲身体验与深切感受之后才能写出的诗句。苏轼说陶诗“似癯而实腴”(《与苏辙书》)就说明了这个特点。

其次,陶渊明的田园诗是情、景、理的统一,意境浑融,理趣盎然,情理交辉。诗人常常将自己的感情,人生理想融化在景物中,在形似与神似高度统一的前提下,以写意为主,达到人格化的境界,含有深厚的理趣。将情、景、理融为一体。如《归园田居五首》中的第一首诗人以简单的笔墨勾画出自己居所的朴素美好,使整个画面显出虚淡、静穆、平和的韵味。

概而言之,这种淡而厚,癯而腴,质而绮的矛盾统一,便构成了陶渊明田园诗特有的艺术风格。

三.回归自然的永恒――陶渊明田园诗的深远影响

陶渊明对后世的影响是巨大的。他那光明峻伟的胸襟、刚正不阿的人格、直率的生活态度、热爱劳动和田园生活的情操,成为历代无数具有进步思想的作家、知识分子的榜样。田园诗对后世的影响是深远的。田园诗是陶渊明的独创,在诗中常常把田园和官场对立起来,以田园的美好比衬官场的丑恶,从而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陶渊明的艺术成就对后世影响之大,在中国诗人中是无可比拟的。

叹尘世中诗人的诗文,品性独树一帜,如出水芙蓉,超凡脱俗,无怪乎沈德潜曾感叹陶渊明是“六朝的第一流人物”,到今天,以其诗歌逾久弥新的魅力和深远影响,与我国屈指可数的伟大诗人屈原、李白、杜甫等并列一堂,也毫不逊色。总之,陶渊明的田园诗在思想上、艺术上都取得了高度成就,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他的影响恰如他描绘的静穆、悠远的自然,余味无穷。

参考文献:

[1]张郁钦.论陶渊明田园诗的思想内容及其艺术特色[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6。

[2]郭令原.枯而实腴 浅而实深――谈陶渊明田园诗的感情内涵[J].甘肃社会科学.1994年5期。

[3]曹福刚 陈学文.论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特色[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11 月第18卷第6期。

第3篇:归园田居其三范文

关键词:田园风格;亲近自然;趋势

中图分类号:J5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20-0134-01

以钢筋水泥为支撑的现代都市建筑,其外观与市内装修都越来越远离自然,对于奔波于快节奏的工作场所和狭窄的蜗居之间,生活的压力和生存的竞争使一切都变得具体而实际。奔忙在繁华都市的现代人,回归自然的风尚无疑能帮助他们减轻压力、舒缓身心、迎合他们亲近自然、追怀恬静的田园生活的需求。因而在室内设计流派纷呈的今天,崇尚自然、返璞归真的田园风格历久不衰,成为室内设计的一种重要趋势。

田园风格重在对自然的表现,但不同的田园风格有不同的自然,进而也衍生出多种家居风格,中式田园风格、欧式田园风格,甚至还有南亚田园风格风情,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美丽。以下其各的特点:

(1)英式田园家居多以奶白象牙白等白色为主,高档的桦木、楸木等做框架,配以高档的环保中纤板做内板,优雅的造型,细致的线条和高档油漆处理,都使得每一件产品像优雅成熟的中年女子含蓄温婉内敛而不张扬,散发着从容淡雅的生活气息,又宛若姑娘十八清纯脱俗的气质,无不让人心潮澎湃,浮想联翩。(2)美式乡村风格,属于自然风格的一支,倡导“回归自然”,在室内环境中力求表现悠闲、舒畅、自然的田园生活情趣,也常运用天然木、石、藤、竹等材质质朴的纹理。巧于设置室内绿化,创造自然、简朴、高雅的氛围。 美式田园风格有务实、规范、成熟的特点。作为田园风格中的典型代表,因其自然朴实又不失高雅的气质倍受人们推崇。(3)中式田园基调是丰收的金黄色,尽可能选用木、石、藤、竹、织物等天然材料装饰。软装饰上常有藤制品,有绿色盆栽、瓷器、陶器等摆设。(4)法式田园最明显的特征是家具的洗白处理及配色上的大胆鲜艳。洗白处理使家具流露出古典家具的隽永质感,黄色、红色、蓝色的色彩搭配,则反映丰沃、富足的大地景象。而椅脚被简化的卷曲弧线及精美的纹饰也是优雅生活的体现。(5)南亚田园家具风格显得粗犷,但平和而容易接近。材质多为柚木,光亮感强,也有椰壳、藤等材质的家具。做旧工艺多,并喜做雕花。色调以咖啡色为主。

田园风格倡导“回归自然”,美学上推崇“自然美”。认为只有崇尚自然、结合自然,才能在当今高科技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中获取生理和心理的平衡。因此田园风格力求表现悠闲、舒畅、自然的田园生活情趣。在田园风格里,粗糙和破损是允许的,因为只有那样才更接近自然。田园风格的用料崇尚自然,砖、陶、木、石、藤、竹……越自然越好。在织物质地的选择上多采用棉、麻等天然制品,其质感正好与乡村风格不饰雕琢的追求相契合,有时也在墙面挂一幅毛织壁挂,表现的主题多为乡村风景。不可遗漏的是,田园风格的居室还要通过绿化把居住空间变为“绿色空间”,如结合家具陈设等布置绿化,或者做重点装饰与边角装饰,还可沿窗布置,使植物融于居室,创造出自然、简朴、高雅的氛围。此时,邀三五好友,对月品茗,真有一番世外桃源的感觉。

近年来随着住宅建设的加速和居住条件的改善,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已超越了基本生活需求的层面,开始追求室内环境的风格与个性。在崇尚居室装修中常运用木、石、藤、竹、织物等天然材料,结合室内绿化,来创造自然、简朴、高雅的氛围。家具市场活跃起了藤竹制品的家具,这无疑又为田园风格的居室装修注入了新的设计元素,同时可以激活设计师的设计理念,使田园风格的家居设计更加“田园化”。不论工作、学习、休息都能心宁气定,悠然自得。

第4篇:归园田居其三范文

[关键词]《归去来兮辞》;《归田赋》;艺术手法

[中图分类号]I2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1)010-0071-02

一、《归去来兮辞》对《归田赋》的继承

(一)主题思想一脉相承

张衡生活在帝王骄奢、臣僚不轨的东汉中期,他既“治威严,整法度”,又敢于“讽议左右”,结果却遭到宦官“共谗之”。其治国理政的理想无法实现,到晚年遂产生退官归隐的思想。陶渊明生活在社会动荡、分裂、混乱的东晋末年,他为官多年,几度辞官,终因对政局的失望和彻底觉悟而毅然归隐。二人相似的经历产生了共同的愿望。《归去来兮辞》与《归田赋》总体上抒写了在社会黑暗、朝政混乱、个人不得志的情况下古代知识分子归田隐居的共同选择,具有相同的思想渊源。当然,这也是古代知识分子千年传承的一个传统,深受孔子“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思想和老庄“无为而隐”、“齐物逍遥”思想的影响。

共同的思想渊源使两赋拥有了共同的主题内容――抒写归田隐居生活的乐趣。在交代归田原因后,张衡用铺叙手法,从游春之乐、山水之乐、诗书之乐三个方面抒写隐居生活的乐趣;而《归去来兮辞》也是从归田的原因写到归去后的田园之乐、松菊诗酒之乐、躬耕之乐和融于自然之乐。两赋这一共同主题内容,在六朝之前并不多见,由此可看出两位伟大的文学家虽相隔近300年,但思想上却息息相通。

(二)创作构思如出一辙

张衡虽有强烈的隐居愿望,但终究未能实现。公元138年,他曾“上书求骸骨”,要求辞官归田,没有被允许,第二年就去世了。《归田赋》描写田园之乐,应当是想象的意境。陶渊明虽是真的隐居,但多数学者认为,此赋当写于归去之前,所描写的隐居之乐也是一种设想之辞。袁行霈《中国文学史》即认为:“《归去来兮辞》文中所写归途的情景, 抵家后与家人团聚的情景, 来年春天耕种的情景, 都是想象之辞,于逼真的想象中可以看出陶渊明对自由的向往。”

两赋以想象方式写隐居乐趣的共同构思方式,钱锺书在《管锥编》中称为“心先历历想而如身正一一经”的手法。也正是因为这一手法,使两赋都充满了异想天开般的欣喜、激动和如释重负般的轻松、明快,其笔下的田园生活、自然山水也就具有了高度的审美情趣和理想化色彩。

(二)艺术手法颇多相似

《归田赋》作为汉代传统大赋向抒情小赋转折的标志性作品,具有文句清丽、短小明快、感情真挚等艺术特色,本身就与六朝辞赋极具相似。《归去来兮辞》表达作者于人生重大转折之际无比欣喜、激动的心情,因而情感真挚、节奏明快、一气呵成,并保持了陶渊明文辞一贯的质朴清丽,其艺术风格与《归田赋》极为相似。同时,两赋抒写田园生活情趣的基本写法――或情景交融,或直抒胸臆,也如出一炉。两赋叙述归田的原因也具相似笔法,都是从侧面用自责、引典的方式曲折表达,突出了作者心中的矛盾痛苦。这些既说明张衡首次描写田园生活的成功笔法影响深远,又清楚地表明陶渊明善于学习汲取前人艺术精华以丰富自己的创作,推动了辞赋文学的发展。

二、《归去来兮辞》对《归田赋》的发展和超越

(一)题材内容的拓展――全面描写了山水田园之乐,特别是躬耕生活首次进入文人创作中

在文学作品中描摩山水早在诗经中就有片段出现,到了楚辞已具一定规模,而汉赋中更不乏非常成熟的大量文字。到了张衡的《归田赋》,进一步发展为寄情于山水,在一派充满自然情趣的田园景象中融入自己的欣喜愉悦之情,在文学题材领域的开拓方面极具价值,产生了深远影响。

而到了陶渊明,出于对田园生活的极力歌颂,以及对人格独立和安贫乐道的强烈追求,更是走了一条“躬耕自资”之路。由此,田园不再只是仕人短暂隐居、修养身心的乐土,而是日夕耕植于其间、生活于其间的地方。这不仅使陶渊明全方位地展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山水田园风光,更是真切地写出躬耕之甘苦,表现出浓烈的田园情结。而劳动,也第一次在文人创作中得到充分表现和歌颂。这是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在《归田赋》的基础上,对开拓文学题材领域作出的重大贡献。

如果说张衡的赋作中出现山水田园之乐,还仅仅是一种尝试,那陶渊明笔下的山水田园之乐,就显得成体系、有深度,由此真正开创了中国山水田园文学,在文学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二)思想认识的深化――隐逸思想更加成熟,人生追求诗意化、哲理化

张衡归隐的原因是现实的黑暗,不能施展个人抱负。文中用“于焉逍遥,聊以娱情”、“苟纵心于物外,安知荣辱之所如”表明归田的目的。这种思想作为隐居的精神寄托、自我慰藉,与孔子“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一脉相承。从这个意义上说,隐居只是一种不得已的方式,一种短暂的调节,或者说只是一时的抒愤罢了。《归田赋》中说到归田后要“咏周、孔之图书。挥翰墨以奋藻,陈三皇之轨模”,也说明归隐只是手段,其著书立说、经纬天下之志并未泯灭。因此,有论者称《归田赋》表达的归隐山水只是一种向往,还停留在理想化的“意隐”层面。

作为陶渊明在人生道路上的一次重大选择和激烈思想矛盾的产物, 《归去来兮辞》是他产生矛盾和化解矛盾的忠实纪录, 是他诀别官场、守拙归田的宣言书。他的归隐,已不只是因现实黑暗、难以施展个人抱负而被动选择的隐居,不是“意隐”,而是更加自觉、坚定和彻底的归隐,是真正的“身隐”。从表层来看,归隐原因是不愿“心为形役”;从深层看,是“乐夫天命”。二者都比《归田赋》中的隐逸思想更为深刻、成熟。

与坚定、彻底的归隐相伴的,是陶渊明表达的一种大彻大悟,一种对人生理想归宿和真正价值的哲学思考。《归去来兮辞・序》中有云:“及少日,眷然有归去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励所得。”所谓“自然”,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委心任去留”,就是“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的人生态度。他通过文末一段清楚地揭示:人生短暂,难逃死亡。因此,一个人对生死荣辱作过多考虑就显得多余,而应当顺应天命,将自己融于自然山水之中,融于田园生活之中,不为之喜亦不因之惧,这是人生的理想归宿,也是归隐田园的真正意义所在。也正是这种“乐夫天命”的自然哲学催生了陶渊明式独到的审美发现。《归去来兮辞》中展现的引觞自酌、抚松盘桓、经丘寻壑、临流赋诗等情节,实际上是陶渊明独特审美情趣的外化,充分展现了一种诗意化、哲理化的理想人生状态。这一思想境界,不仅大大超越了张衡的《归田赋》,也称得上冠绝千古,成就了中国隐逸文学的一座奇峰。他本人也因此被钟嵘《诗品》誉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三)艺术手法的提高――达到物我同化、真淳自然的圆融境界

如前所述,汉末魏晋时抒情小赋的勃兴,是以张衡《归田赋》为转折点的。其艺术风格上的创新,即在于扬弃汉世抒情赋“自诉”式的形式和单一化的情感,而开以景衬情、因景生情的艺术之路。文中以铺排的手法,描写春日自然景物的美妙,写天气、草木、鸟兽游鱼,写游玩弋钓、诵典著书等活动,交织出一幅明媚秀丽的隐士踏春图,其间融汇着归田隐居时逍遥自在的快乐心情。但与《归去来兮辞》相比,虽情景交融,但总体上为写景而写景的痕迹要更重一些。

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则在情、景、事、理的交融和艺术手法的灵活多变方面更加出色,达到物我同化、真淳自然的圆融境界。如“舟摇”二句,把归途中如释重负的轻快情景与平和的气氛写活了;又如写无心出岫的云、倦飞知还的鸟,以及、孤松、东皋、清流等等,无不赋予和诗人一致的个性与情操,做到主观情感与客观景物水融,使文章的情、景、事、理和谐完美地统一,诗意浓郁,境界自然、幽远。

朱光潜先生说:“大诗人先在生活中把自己的人格涵养成一首完美的诗,充实而有光辉,写下来的诗是人格的焕发。陶渊明是这个原则的一个典型的例证。”《归来去兮辞》更是这段话的典型例证。陶渊明在一次大彻大悟的人生转折中,在归隐田园、融于自然的特殊环境中,感悟到了一个物我同化、机趣接至的胜境,并洒脱地倘佯于此,跃上了一个常人难于达到的审美层次。至此,作家观物,已不再以模山范水、雕声绘色为景。他的描写更加简洁、细致、深刻,给人的艺术感受更加真淳朴质、流畅自然,而其中自有“渊深朴茂不可及处”。罗宗强先生说:“物我一体,心与大自然泯一,这是老庄的最高境界,也是玄学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但是这种境界自玄风煽动以来还没有人达到过,陶渊明是第一位达到这一境界的人。”说的就是陶渊明臻于圆融的人生和艺术境界。

[参考文献]

[1]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7.

[2]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王锐.意隐与身隐――从《归田赋》和《归去来兮辞》看古代文人的归隐境界[J].重庆社会科学,2006,(10).

[4]徐新平.《归去来兮辞》题旨辨析[J].中国文学研究,2000,(2).

[5]陈延杰.诗品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

[6]许结.张衡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

[7]朱光潜.诗论[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第5篇:归园田居其三范文

关键词: 陶渊明 田园诗 自我形象

东晋诗人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他出生在一个衰败的家庭,生活在刘裕篡晋,典午大乱之后的时代。那个时代门第观念深入人心,由于祖父做过官,因此陶渊明对自己的门第是颇为自豪的,这在他的《曾长沙公》和《命子》中可以看出来。由于他在中年的时候遭遇了几次丧事,家庭负担很不轻,可以算是穷其一生了。以辞掉彭泽令为界,陶渊明的一生可分为前期和后期。辞彭泽令之前,他不断地在官僚与隐士这两种社会角色中做着痛苦的挣扎,隐居时想出仕,出仕时要归隐,心情很矛盾。此后他坚定了隐居的决心,一直过着隐居躬耕的生活,但是心情仍然很不平静。自钟嵘推渊明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一般人们都看重陶诗的隐逸的一面。从颜真卿作诗表现渊明眷恋晋室的心迹以后,人们又开始看重渊明忠贞的一面。陶渊明是隐士,却不是那种不食人间烟火的隐士;他是忠臣,却不是他自己所敬仰的荆轲或者张良那样的忠臣。陶渊明的特色在于处处都是平易近人,胸襟尽管高超却不高调,他仍然保持着一个平常人的家常便饭的风格。正如法国小说家福楼拜所认为的理想人生“和寻常市民一样过生活,和半神人一样用心思”,陶渊明算是实现了这个理想。

一、陶渊明田园诗中的自我形象

(一)陶渊明田园诗概况

田园诗是陶渊明为中国文学界开创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陶渊明的最大贡献就是使田园诗歌成为一个影响深远的诗歌流派,而他是文学史上开宗立派的主要诗人。

陶渊明的田园诗独步古今,这已经是无可动摇的事实,他以田园生活为题材,以自己的田园生活为内容,真切地写出了躬耕之甘苦,他开创了田园诗歌新的艺术境界。他的诗歌沿袭了魏晋古朴之风并进入了更成熟的境地,他成功地将自然提升到了一种美的至境,创造了中国诗歌中一种新的美的类型,一种意蕴极为醇厚又朴实无华的冲淡美。

陶渊明的田园诗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期,前期的作品主要有《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等,数量不多;其后期的田园诗歌有《归园田居》五首、《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等,数量相对集中。

(二)田园诗中的自我形象

陶渊明的前期一直处于仕隐不定的状态,他向往田园,而此时的向往只是在污浊的现实生活中给心灵寻找一丝丝慰藉。如他在《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中写道:“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秉耒叹时务,解颜劝农人。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耕种有时息,行者无问津。日入相与归,壶浆劳近邻。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这篇诗歌的大致意思是君子所忧患的应该是道德的缺少而绝非物质的困乏,但生于浊世,这个高远的志向实在难以企及。没办法,还是要辛勤耕作方能衣食无忧。虽然不免辛苦、劳累,然比及先前疲于奔命的仕宦生活,未尝不是一种慰藉、一种幸福。而且能看到“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的美景,可以“日入相与归,壶浆劳近邻”,他的确满足了。“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不难看出,回归田园后的陶渊明是多么的欣然自得。

然而,宁静的田园生活并未使陶渊明放下对政局的期待,短暂的调整过后,他又满怀信心地踏上了新的仕宦征程。此时,陶渊明对田园生活的亲身体验并不多,他只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对眼前田园做主观描绘,而不是客观、多角度、全方位地表现田园。因此,陶渊明前期的田园诗大都只关注田园生活宁静、悠闲的一面。

陶渊明的一生可算是“半耕半读”。前期作品中《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一首诗歌,在诗歌中我们可以发现作者自己的身影。他在此诗中说道“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诗中说道人生最后的归宿都是道,但是你不管归到什么道上,首先解决的问题还是穿衣吃饭,这是最基本的事情,因此经营衣食是回归道德的起点,躬耕劳动是实践自然之义的开端。世间的人们都要以躬耕为基本,同他的出仕相比,这自然是相形见绌的,但他宁愿坚守这个“拙”而不肯取“巧”。

如果说辞官彭泽前,陶渊明还只是一个能够欣赏田园之美、热爱田园生活并且擅长描写田园生活情趣及其风光的出色诗人的话,那么,当他完全断绝仕念,全身心投入、体验真实的田园生活后,才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田园诗人。在田园诗作品中,每每提到陶渊明都不得不提到他那首具有代表性意义的《归园田居》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人既然承受了天地万物之灵气而生,就应该避免世俗的困扰。隐居山林、躬耕田园最符合人的本性。这首诗很好地体现了他的这一观点。在封建社会,人们要建功立业,要实现政治理想就只能当官走仕途。但是,当时的东晋政治腐败,社会动乱,统治阶级热衷的是争权夺利,在这样的政治局面下,想实现进步的政治理想的愿望是不可能的。陶渊明又不愿意同流合污,只有选择离开,选择归隐。“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沉痛悔恨自己侮辱仕途的生活,用“尘网”一词足以看见他对钩心斗角、尔虞我诈的官场的极端厌恶。诗人身在官场,心在旧林。最后两句可算得上是作者的点睛之笔,摒弃官场,回归田园,这就是诗人自己。他的归来,他的舍与得,在后人的心中留下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浩然傲气和鄙弃官场、厌恶功名的高洁情怀。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陶渊明高洁傲气的胸襟。

诗人对田园的描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在他的很多田园诗歌中我们多多少少能找到诗人的影子和想法。正是这样,他的田园诗才渐渐凸显了一个“不以躬耕为耻,不以无财为病”的充满人情味的高洁形象。元好问曾在《论诗绝句》中评价陶诗为“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可见他的诗歌绝少粉饰、自然天成。辛弃疾说陶诗“千载后百篇存,更无一字不清真”。朱熹云:“渊明诗所以为高,正在不待安排,胸中自然流出。”

总之,诗人“躬耕自Y”的生活经历,促成其田园诗中自我形象的建立。他“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优”,不是一个逍遥自适的隐士,而是一个对生活充满热情的现实的人,“躬耕自资”使田园诗与真的田园融合一体,泥土的芳香更浓郁真切;而像一个普通人那样,在社会的底层,他的田园体验又包含了许多真实的辛酸,使得陶诗如同鲁迅说的那样不仅仅是“悠然望南山”,他对现实的认识与理解非常真切与深刻。贴近田园,拘于现实,又在精神上超越和穿透现实;洒脱、平淡又富有生活情趣;现实重压下的忧郁及试图超脱的努力。这一切构成了陶诗中丰富的自我形象,这是陶渊明田园诗与其他田园诗作最大的不同之处,也是其保持永恒魅力的秘密所在。

二、陶渊明的典型意义

陶渊明在当时只以隐士著称,他的文学创作没有得到高度的评价,这是因为他平淡自然的风格与当时崇尚的华丽文风不合。萧统是第一位发现陶渊明文学价值的人,既推崇其人格又推崇其文学。到了宋朝,特别是经过苏轼、朱熹的弘扬,以及汤汉对其作品的诠释,才真正确立了他在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这地位一直保持到今天,并获得了世界的声誉。

陶渊明是中国士大夫精神上的一个归宿,许多士大夫在仕途上失意以后,或厌倦官场的时候,往往回归到陶渊明,从他身上寻找新的人生价值,并借以安慰自己。白居易、苏轼、陆游、辛弃疾等莫不如此。于是,不为五斗米折腰就成了中国士大夫精神世界的一座堡垒,用以保护自己出处选择的自由,而平淡自然就成了他们心目中高尚的艺术境地。

自然是复杂的,人也是;然而总有些我们能够弄明白的,人也是;至于难懂不懂的,则需继续探索和研究,人也是。陶渊明是人中典型,我们把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对他特殊之处的探索上。

一个人的发展与他所处的时代是密不可分的。在封建帝制的统治下,文人入仕方可求生存、图发展,这是唯一的路,然而路不好走。陶渊明的仕途生涯短短十余年,终因社会形势、官场黑暗、门阀制度森严等原因与官场彻底决裂。不能大展宏图,便归隐田间、回归自然。从他的决绝与坚定我们可以看到:陶渊明真正厌倦了仕途,完全失去了对官场的期望,从而步入田间,回返自然,内心焕然一新,坚定不移地脱离官场,一心一意享受自然。这种态度和决心正是他能够做到“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原因。李白曾说:“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两句话都表明诗人的高洁情操,坚决反对卑躬屈膝、迎合官场的不良风气,表现出诗人的高尚气节。

历史上许多士大夫都与陶渊明经历相似,陶渊明成了他们的效仿对象。“前车之鉴”给予了他们信心和新的动力,他们都在前人走过的路上开始了或同或异的新生活,找寻到了新的人生价值。善于舍弃,对于他们来说无疑是最正确的选择,另辟蹊径,是效仿陶氏之举,这正是新的人生价值的开始。

若说因何回归,想必“不为五斗米折腰”是关键。人生在世,生命和人格都体现在这里。人格尊严是大,生命是小;人不可无人格,但命却可以选择活的方式。现在,没有古代的严酷,强调人格的同时,性命并不岌岌可危,因为此处不“折腰”,自有多去处,而始终不变的是高尚的人格。

21世纪,文学创作流传至今,陶渊明的影响颇为深远。不可否定其文采出众,才华新奇,虽不入当时之流,但对后期文学,就是另一诗风的开山鼻祖,不可估量其意义。时至今日,我们学习工作生活都与其平淡自然的诗风相互融合、相互借鉴。他把生活写得自然,他让自然进入生活,他似乎在说:自然是最好的归宿。

回到过去看不见今天,回到今天仍能见证过去,陶渊明身为古人,却怀今人的志趣;他的文学成就永不磨灭;他的名字不用刻在石头上,仍千古不朽。

参考文献:

[1]钟嵘.诗品・宋徵士陶潜诗评[M].北京:中华书局,1980.

[2]朱光潜.诗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3]李剑锋.隋唐五代陶渊明接受史概论[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1(3).

[4]逯钦立.陶渊明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9.

[5]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二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6]叶嘉莹.汉魏六朝诗讲录[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

第6篇:归园田居其三范文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田园诗《归园田居其三》。(板书)

师:说到田园风光,同学们,你会想到什么画面呢?

生1:田野麦地。生2:炊烟袅袅。生3:鸡鸣狗叫。生4:绿树环绕的村庄。

师:大家说得不错,那么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田园诗。(Ppt出示《过故人庄》)

师:大家还认得这位老朋友吗?学生答“记得,初一学过。”那好,我们齐读一遍。

生读。

师:请问大家从这首诗里你读到了什么?

生1:我读到了热情的主人。师问:何以见得?

生1回答:准备了丰盛的饭菜,“故人具鸡黍”,还有酒,“把酒话桑麻”可以看出。

生2:我读到了美丽的农村风光,因为这里有绿树环绕,还有远处的青山。

生3:我读到了诗人的恋恋不舍,因为他在诗里说:待到重阳日,还来和主人一起喝酒赏菊。

师:是啊,如此美丽的田园,让孟浩然忍不住还想再来。(此时,老师在黑板板书一个“来”字)那么,请大家再读这首诗,读出喜欢留恋的味道。

生读。

老师说:在孟浩然看来如此美丽的田园生活,真正走进去,在田园生活又会是怎样?有一个诗人,他用自己的实践和生命投入了田园生活的怀抱,他就是——陶渊明。

第二环节、朗读在线

学生自由朗读,注意字音和停顿,然后齐读。老师强调几个字。“荷”,读音是:四声,意思是扛。荒秽:地里的野草。那么当你的语言长满了荒草,那个词语是?“污言秽语”。“夕露沾我衣”中的“夕”意思是晚上,诗句中“带月荷锄归”的月亮可以证明。

同桌之间译读全诗。然后请一个学生来读。该学生读得特别好。老师顺便采访他:你今天的种地生活如何?他说:很累。还有吗?很高兴。哦,我们完全听得出来。

接下来,在感知文本之后,进行题目“归园田居”的理解。老师出示问题:从何而归?为何而归?学生说:从官场归来,归向田园,为什么回归?因为不想做官,不愿意为了五斗米折腰。

师:《归园田居》组诗共有五首,在第一首中,他明确地告诉我们为什么不想做官。(幻灯片出示《归园田居其一》节选)

师生共同朗读。师问:能否找到表示作者不喜欢做官的关键词?

学生很快发现:樊笼、羁鸟、池鱼等词语,老师提示,诗中还有一组标志作者喜爱田园和自由的词语,学生说有丘山、旧林、故渊等。老师明确两组对立的词语:俗韵、尘网、羁鸟、池鱼、樊笼;园田、丘山、旧林、故渊、自然。那么,回归田园之后的生活真的只有诗情画意吗?四十多岁的诗人变为农夫之后,他的耕作生活又是怎样?

第三环节、对话农夫

请学生默读全诗,假如陶渊明就在眼前,你有什么话对这个农夫讲?学生静静地思考。

教师提问。

生1:我想问陶渊明,你在这里种地这么累,这么苦,你为什么不去当官,当官可比这要幸福和轻松?你现在后悔吗?

师:感谢你真实的问题。对啊,他应该是后悔了吧?

生2:不后悔。

师:你怎么知道?

生2:因为他是不喜欢当官才回来的,当官不自由啊。现在,虽然很累,但是他是自由的。

师:那么,大家能不能从这首诗里看到陶渊明对自己生活的态度呢?他不仅不后悔,而且还很享受这种生活?

学生再次把眼光投向诗歌的字里行间。

生3:我从“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看出,陶渊明还有心情看道路两旁的草木,他能感受到这一切,而且我还能感受到他的心情是轻松的,因为很累的时候是无暇顾此的。

师:大家看“带月荷锄归”一句中的“带月”可不可以换为“月下”,挺好的吧?

生4:不好,因为带月可以看出陶渊明并不孤单,有月亮相伴,月亮就像他的朋友一样。

师:是啊,有心情看月亮,有月亮相伴,可以看出诗人的心情是愉悦的。也许是满意于今天的劳动,也许是想到了家中妻儿的等待,总之,我们可以想象此时的他脸上应该是带笑的。

师:通过以上的对话,大家对诗歌对陶渊明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那么我们一起再来读这首诗,感受他对劳动的享受,以及无怨无悔。

师:要了解一首诗歌,要抓住诗歌中最重要的字眼,即是诗眼。诗眼是诗中最凝练、最精神、最准确地传达主旨的字。那么本诗的诗眼是什么?

同学们说是“愿”。那么作者的愿望具体是指什么?学生答是自由自在。

老师出示:一是亲近自然,有诗为证: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返”。二是自由生活,可以劳动、喝酒、读书、写文章等,而这一切都让他的精神舒展。

第7篇:归园田居其三范文

一、陶渊明生活的时代及其思想发展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又名潜,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人。他是中国东晋时代最杰出的诗人。陶渊明生活在晋宋易代之际,是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政治环境十分复杂。陶渊明少年时代由于家庭和儒经的影响,对统治阶级抱着幻想,有“大济苍生”的壮志。但他的家世出身和所处的时代却是对他十分不利的。这种客观现实对陶渊明的生活道路以及思想变化有着深刻的影响。

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也为了摆脱贫困的生活处境,陶渊明一生曾五次出仕,终因“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辞官回乡,彻底走上了二十多年漫長的归隐的道路。陶渊明在历经了官场的龌龊和束缚之后,终于迷途知返,植杖耘耜,清流赋诗覆成自己的“天命”,从心灵的深处释解了政治上的失落感,“乘化归尽”,找到了生命的归宿。

在性格方面,陶渊明率真刚直,不合于官场,官事繁忙劳顿,也不合他自由娴静的习性。还有一方面,他本身深受老庄思想的影响,“心为物役”是他最大的精神瘸苦,他要摆脱自身躯壳及物质的役使,获得心灵的自由。陶渊明一生儒道两家思想冲突很激烈,表现在他生活中就是屡仕屡隐。总之陶渊明既受时代风尚的影响,同时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吸收继承了多种思想观念,从而融合成了独具一格的陶渊明的风格。

二、陶渊明田园诗的分类

陶渊明的创作以诗为主,兼擅辞赋和散文。诗现存一百二十余首,特别是反映乡村风光和农村生活的田园诗,数量最多,成就最大,对后世影响深远。

所谓田园诗,就是指描写农村田园生活和田园风光的诗。陶渊明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第一个田园诗大作家。在诗歌发展史上,以农业劳动为内容的诗歌可以追溯到古代歌谣。到了《诗经》出现了大量的反映农业生产的农事诗。这些农事诗反映了农民的劳动生活及其感受,但直到了陶渊明,农村的生活和田园风光才真正得到文人的注目,农事诗发展为田园诗,这些田园诗以自己的田园生活为内容,巧妙地将情、景、理三者结合起来描述农村风光和田园生活,并真切地写出躬耕之甘苦,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描写细腻,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独特的艺术风格,形成了影响久远的诗歌流派,陶渊明也因此被后世称为“田园诗人”。

陶渊明的田园诗从其内容看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通过描写田园景物的恬美、田园生活的简朴,表现自己悠然自得的心境。

或春游、或登高、或酌酒、或读书,或与朋友谈心,或与家人团聚,或盥濯于檐下,或采菊于东篱,以及在南风下张开翅膀的新苗、日渐茁壮的桑麻,无不化为美妙的诗歌。如“山涤馀霭,宇暖微霄。有风自南,翼彼新苗” (《时运》),写山村的早晨,晨雾渐渐消失,南风使新苗長上了翅膀。“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移居》其一),写邻居和自己一起谈史论文的情形,那种真率的交往令人羡慕。

第二类,写躬耕的生活体验,这是其田园诗最有特点的部分,也是最为可贵的部分。

《诗经》中有农事诗,那是农夫们一边劳动一边唱的歌。至于士大夫亲身参加农耕,并用诗写出农耕体验的,陶渊明是第一位。陶渊明之后的田园诗真正写自己劳动生活的也不多见。《归园田居》其三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第三类,写自己的穷困和农村的凋敝。

如《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炎火屡焚如,螟蜮恣中田。风雨纵横至,收敛不盈廛。夏日長抱饥,寒夜无被眠。造夕思鸡鸣,及晨愿乌迁。”《归园田居》其四:“徘徊丘垄间,依依昔人居。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馀。”通过这些诗可以隐约地看到,在战乱和灾害之中农村的面貌。

三、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特色

陶渊明的田园诗并不追求物象的形似,也不追求情节的曲折,而是透过人人可见之物,普普通通之事,表达高于世人之情,写出人所未必能够悟出之理。陶诗重在写心,写那种与景物融而为一的、对人生了悟透彻的心境。他无意于模山范水,也不在乎什么似与不似,只是写出他自己胸中的一片天地。陶诗发乎事,源乎景,缘乎情,而以理为统摄。且看《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第8篇:归园田居其三范文

关键词:陶渊明;隐逸;田园诗;田园情结

田园诗是陶渊明为中国诗歌所增添的一种新的题材。他的田园诗作,可称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人。陶渊明的田园诗在东晋末年产生,与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紧密相关。魏晋时期是一个“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时代,士庶之间壁垒森严。陶渊明出身于仕宦家庭,祖父陶侃虽官至大司马,封长沙郡公,但“望非世族”。由于门阀制度的存在,庶族寒出的诗人注定不可能突破门阀士族对高官权位的垄断,实现自己“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理想。

另一方面,在陶渊明生活的时代,中国思想文化领域正发生一场翻天覆地的大变动,各种学派都进入了深化的阶段。陶渊明自幼受到儒家经典的熏陶,他“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饮酒》),形成了“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的人生态度。随着佛、道二教崛起,玄学之风盛行,陶渊明亦深受到玄学思想的影响。他崇尚自然并以自然为核心,追求人生的淳朴真诚、淡泊致远以及幽美的田园生活。面对仕途的黑暗,诗人深感“朝廷少贤主,田园多佳趣”,终于弃官归隐,躬耕自食,去探索人生的真谛。

陶渊明把目光投向了乡村,农村生活、田园风光第一次被当做重要的审美对象,开创了新的审美领域和新的艺术境界。陶渊明真切的把农业劳动视为自然地生活方式,并以田园作为自己的人生归宿。他以自己的田园生活为内容,发现并歌颂劳动生活中所包含的美的意趣,在自己的诗歌创作中,田园情结得到了无尽的释放。他在诗中描绘农村静谧的风光,挥洒酒琴诗书的情趣,表达与农民交游的享受。陶渊明用优美的文笔给我们创造了一个引人向往的田园世界,抒发了对这种安宁闲适生活的衷心热爱,表达了自己一生甘居淡泊、平和旷达、顺应生死的品格。

一、陶渊明田园诗所反映的劳动

魏晋时代的清谈之风盛行,清谈家以不染事务为高雅,远离劳动为时髦。他们鄙视“力役”,看不起农业劳动,更不消说去发现挖掘农业生产中的诗情画意和参加劳动后的感受与体验了。于是,劳动本身的美被历史遮蔽了。

面对这样的传统劳动观念和社会现实态度,陶渊明并“不以躬耕为耻”(萧统《陶渊明集序》),肯定和接纳了劳动,从劳动中发现了快乐和美,真切地抒发躬耕之甘苦。诗人不仅接近劳动人民,歌颂劳动,更是亲自参加劳动,体验劳动带来的乐趣,他“含欢谷汲,行歌负薪”( 《自祭文》) ,写出《归园田居》五首、《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等肯定和接纳劳动的田园诗。“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开春理常业,岁功聊可观。晨出肆微勤,日入负耒还。山中饶霜露,风气亦先寒。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不仅表达了与统治者寄生观点鲜明对立的依靠劳动生活的思想;而且表现了不辞辛苦、坚持躬耕的顽强态度。“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归园田居》之三)描写了诗人参加劳动的情况,从诗中,我们分明看到一个带着月色,从草木丛生的小径上荷锄归来的劳动者的形象。 “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怀古田舍》)更洋溢着在田野风景和农事活动中的喜悦之情。

二、陶渊明田园诗所反映的生活

陶渊明自二十九岁出仕,或仕或隐,最终解绶去职,归隐田园,息交绝游,开始了真正的隐士生活。“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归园田居》之一)。诗人终于从“尘网”中解脱,就像鸟归山林,鱼回深池一样快活地长嘘了一口气,充满了逃离樊笼、获得自由的欣喜之情。从此,田园生活使人生成为简单质朴且可实践的诗意生活,南野,草屋,榆柳,桃李,远村,近烟,鸡鸣、狗吠,眼之所见,耳之所闻无不惬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之五)进一步表现了诗人归隐后恬静的心境,用、东篱、悠然等词,烘托出了悠然自得的乡村田园风情和内心的平和淡定。诗人自在的活在诗意里,欣赏着田园景物的恬美,享受着田园生活的简朴,表达着自己悠然自得的心境。诗人实践着一种审美意义上的人生,这是一种精神上的至高安慰和享受,也是隐居生活所含有的真正价值。这种美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是审美的至境。

三、陶渊明田园诗所反映的思想

陶渊明年轻时也有过远大抱负,但终究不能如愿。“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聘,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杂诗》之二),真实的反映了他功业未竞的不甘与无奈。在经历了仕途挫折后,陶渊明选择了与“真风告逝,大伪斯兴”(《感士不遇赋》)的世俗决裂,返归和保持自己本来的、未经世俗异化的、天真的性情――归隐田园。儒家主张“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主张“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隐”。归隐田园,本身就是诗人对黑暗现实的另一种抗议。

陶渊明归隐田园,老庄崇尚自然的生命哲学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崇尚自然” 是诗人对人生更深刻的思考:人应当顺应自然的状态和变化。陶渊明自幼丧父,又丧母与手足兄弟,他不相信什么长生不老,没有什么不死药,只有“投之醇酒,服之延年”的!在他的哲学诗《形影神》里,他明确表示草木有枯荣,人也不例外,最终不免一死,不如听从命运的安排,纵身造化之中,应死则需死,不必多虑。他一方面从田园中谋食,另一方面充分尊重了自然的独立性。他笔下的田园生活里从没有射猎野生动物的场景,他诗中的生命总是鲜活美丽,风景总是亲切如友。自然以美好的形象表现出来,如:“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意言。”(《饮酒》之五)这首诗是诗人人生理想的寄托,在这里,“菊”成了诗人的化身,从此以后,“菊”也成了中国文学里象征着高情远致的意象。

四、陶渊明田园诗所反映的理想

东晋末年,士族地主大量兼并土地,失去土地的人民背井离乡,逃避山林。陶渊明长期生活在农村,与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农民长期相处,有着密切的交往和真挚的感情,对他们的痛苦生活、美好愿望十分熟悉和了解。“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徘徊丘垅间,依依昔人居。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归园田居》其四)应该才是诗人看到的田园真相。诗人在农村接近农民,了解农民的疾苦,他既无法改变社会的黑暗虚伪,只能虚构自己的理想社会。《桃花源诗并记》就是对当时门阀士族地主阶级同农民阶级的矛盾的曲折反映。诗人在这里描绘出了“桃花源”式的理想社会:富庶、祥和、安宁: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里人人参加劳动:“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劳动所得也全归自己所有:“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这是一个与魏晋等现实相对立的理想世界。处处榆柳桃李,炊烟袅袅,鸡鸣狗吠之声不绝于耳,既充满无限生机,又是那样的恬静和谐。它使人心灵得到解脱,并由此获得一种不可名状的愉悦。

桃花源不只是隐士的天地,也是当时千千万万农民的乐土。这个空想社会,这个美好的“桃花源”,与当时的黑暗现实社会形成鲜明的对比,是对魏晋社会政治的彻底否定。但是,这个桃花源毕竟是一个空想社会,是不可能实现的乌托邦,这一点陶渊明也有自知之明,因此通往桃花源的路径再也找不到了。

陶渊明的田园诗是诗人农村生活的真实写照,是诗人心灵的外化。诗人以陶醉喜悦之情的简约文笔真切描绘出蕴含着厚实的社会人生内容的优美画面,是纯粹理论描述所不能达到的境界。其诗歌创作中的田园情结,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亲自参加田园劳动;在文学创作上,表现为开创田园诗风;在社会理想上,表现为虚构理想桃源。这种情结随着其优美动人的诗歌、散文等文学载体千古流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的人生选择。

参考文献

[1]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李文初.陶渊明论略[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6.

[3]朱自清.陶诗的深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第9篇:归园田居其三范文

关键词:田园诗;自然美;人格美:人情关

晋安帝义熙元年(405)十一月,陶渊明由于“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辞去彭泽令,从此绝意仕途,归家隐居。《归园田居》这首诗就作于归隐后的第二年,大意是书写归隐田园的无限乐趣。全市的核心是“返自然”。

诗中,作者极力摹画了一幅生动的田园村居图,着力渲染了一个平淡祥和的环境。八九间草屋,十余亩方田,屋后榆柳婆娑,浓荫遮蔽。堂前桃李婀娜,整齐排列。远处若有若无、时隐时现的村落,还有那轻柔袅娜、冉冉升起的炊烟。深港中偶尔传来了犬吠。高高的桑树顶上鸡在啼叫。门庭清静。无俗务相扰,虚室有闲,做自己喜欢的事。这十句,由近及远,又回到近景。动静结合。草屋、树、炊烟、狗叫、鸡鸣种种意象构成了一幅美妙图画。图画中透出了恬静、和平的气氛和欣欣向荣的生机,让你驰骋想象,去领悟、去意会、去思而得之,而所谓的诗的韵致也就蕴含其中了。此景此物虽平常但很美,美在其“真”。诗人几乎是用白描的手法毫不矫饰地勾勒出这样一幅生动的村居图,没有过多的渲染。没有刻意的加工。意象的选择似乎也是漫不经心,随手拈出。整个画面几乎完全是自然的翻版,摹仿自然而且毕肖自然。而恰是这种不事雕饰的真实,显示出一种纯朴的自然美。罗丹说过:“当一个艺术家。故意要装饰自然,用绿的颜色画春天,用红的颜色画旭日,用朱红的颜色画嘴唇,那他创造出来的东西是丑的一因为他说谎。”这说明艺术贵在真实。真则厚,厚泽淳。愈是这种不加粉饰的真淳的自然美,愈使人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浓郁的纯朴的田园气息。给人以清心悦目、怡神洗耳的美感,使人不由得忘乎所以与大自然亲近。

朱光潜先生说:“艺术在表现自然美时,也不是因为自然本身,而是因为自然表现了人的活动和人的性格。”这首诗表现的另一方面便是人情美或人格美。

作者在诗中描摹的自然田园风光,不仅景真而且情真,洋溢始终的是诗人浓烈难化的田园情、自然情。草屋、炊烟、鸡鸣、狗叫,在一般人看来是再寻常不过的田园景物,而且它们也是作者再熟悉不过的。归隐一年多来。此景此物朝夕相伴。可贵之处就在于诗人对于习以为常、司空见惯之物仍充满了新鲜感,历历数说。娓娓道来,透露出无法掩饰的愉悦的心境。这一切。他曾经失去,然而却一刻没有忘怀。就在出仕期间,仍“心念山泽居”,“望之惭高鸟,临水愧游鱼。”而今,“性本爱丘山”的他终于挣脱“樊笼”。重新回到了那渴念已久的大自然的怀抱中,诗人如何能不欢欣鼓舞,并且更有一份倍加珍视的感情。在诗人看来,自然中一切都是美的,一草一木好像朋友那样同他谈话,“花草-蕊-瓣,都是自然向他吐述的亲密的字眼。”(罗丹语)惟有用心地感悟,认真地咀嚼田园生活底蕴,方能感受到常人无法体验的美感。这里是自由的天地,使受伤的心灵得到慰籍。这里没有动辄拜迎长官的苦恼,“有的只是强烈的陶醉,无尽的享受,永久的快乐”。(罗丹语)

许多人在谈到陶渊明,更多地将他理解为愉悦而飘逸、洒脱、寄情山水的是人。其实诗人是积极入世的,热切渴望干一番事业的,他在《饮酒诗二十首》其十六自述道:“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几度出仕,便是明证。然而官场的诈伪污浊的风气,又与他向往自然的真淳天性相违拗。所以他常常处在一种矛盾中,内心经历着痛苦的煎熬。思想斗争愈来愈激烈。这使得他的最终选择更具坚实性。到了四十一岁。陶渊明终于大悟人生之道,决意返归田园。诗中开首道出“返自然”根本原因是“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使自己不得不远离山水,疏远自然,与污浊为伍,和天性相违,故决意离开。清代诗人查慎行说:“返自然三字,道尽归田之乐。可知尘网牵率,俱违本性矣。”(《初白庵诗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