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节能减排创新点子范文

节能减排创新点子精选(九篇)

节能减排创新点子

第1篇:节能减排创新点子范文

一、要高度重视节能减排科技工作

(一)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近几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工作,通过成立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出台有利于节能减排的政策措施,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共同推进的节能减排工作机制,全省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万元GDP能耗逐步下降,COD减排进程加快,S02减排初见成效。但从目前情况来看,江西产业层次比较低,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不合理,高能耗高污染的重化工业比重居高不下,粗放落后的增长方式没有根本改变,一些地方对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够,重经济增长、轻节能减排,法制观念和目标责任意识淡薄,节能减排工作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因此各有关单位、广大科技工作者一定要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一系列重要部署,把节能减排作为实现科学发展的基础工程和重大任务,充分认识做好节能减排科技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快构建与江西省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节能减排科技创新体系,为解决能源资源消耗大、产业结构层次低、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等问题做出更大贡献。

二、指导思想与目标

(二)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建设创新创业江西、和谐平安江西、绿色生态江西的发展目标,以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科技创新和节能减排成果规模化推广应用为重点,围绕化工、冶炼、石化、电子电镀废水、印染、食品、制革、矿山等重点污染行业中节能减排技术需求,集成各类科技资源,加快共性技术研究、关键设备开发和示范推广应用,着力推进产学研结合和国际技术交流合作,建立我省节能减排技术开发、成果转化和示范推广体系。

(三)总体目标。到“*”期末,围绕高效清洁燃烧、余热余压利用、高效机电节能、绿色照明、建筑节能、新能源应用、清洁生产节水、工业废水处理资源化、烟气控制治理、固废物资源化等10大节能减排关键技术领域,重点攻克50项节能减排的关键共性技术,开发推广50项潜力大、应用面广的节能减排先进实用技术,培育扶持50家节能减排科技创新示范企业,使我省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工程的节能减排技术水平得到大幅提升,科技进步对节能减排工作的支撑作用明显提高。

三、加快节能技术开发与转化应用

(四)高效清洁燃烧技术。加快研究推广锅炉燃烧在线监控与优化、煤粉分级燃烧等洁净燃烧技术,开发推广循环流化床锅炉、工业余热锅炉、生物质发电锅炉等新型锅炉。组织推动一批高效清洁燃烧领域的重大创新成果向规模化应用转化,通过采用高效燃烧技术和应用新型锅炉,大幅提高全省工业领域的燃煤效率。

(五)余热余压利用技术。遵循“梯级利用,高质高用”的原则,开发推广冶金高炉煤气、石化催化重整烟气、建材窑炉尾气等余热发电或制冷的成套工程化技术,重点攻克燃气轮机、吸收式热泵、低温强化换热器等关键设备。扶持一批具有余热余压利用工程建设能力的骨干企业,在钢铁、石化、建材、电力、造纸、陶瓷行业组织实施一批能量循环利用科技示范项目。

(六)高效电机节能技术。针对大功率电拖动设备节能需求,开发可广泛应用于高耗电行业的高压变频调速、静态无功补偿等节电技术及装备,提高机电功率因素,降低电能损耗。开发与变频调速等技术结合的水泵、风机、压缩机、电动机、家电等节能机电产品,通过技术集成与应用,大幅提高机电效率。加强该领域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培育壮大一批龙头骨干企业。

(七)绿色照明技术。积极培育芯片设计-器件封装-灯具制造的半导体照明产品链,重点攻克关键材料和专用芯片技术,加快大功率器件开发与产业化,支持一批半导体照明灯具、节能荧光灯具设计制造企业,着力推进半导体照明在景观、城市道路、汽车、室内等领域应用。

(八)建筑节能技术。开发推广相变储能材料、薄膜型热反射材料、纳米透明隔热涂料等可广泛应用于建筑节能的新材料,加快推广建筑一体化设计的太阳能热水器、地源热泵等先进实用技术,开展太阳能空调等前瞻性技术研究。组织实施光伏屋顶、光伏幕墙等一批重大科技示范项目。

(九)新能源及其应用。加强太阳能薄膜电池、间隙式发电并网、生物质发电焦油控制、工业有机污泥沼气发电、农作物秸杆成型等关键技术研究开发。加快推广秸轩气化发电、垃圾焚烧发电、农村沼气、有机污泥焚烧发电、填埋气发电、生物柴油等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组织实施生物质能、太阳能光伏、风力发电等重大科技专项,建设一批新能源应用示范项目。

四、加强减排技术开发与应用示范

(十)清洁生产节水技术。着眼于工业污染源头控制,加强工业企业清洁生产审核与能源审计,加强重点行业的清洁生产工艺开发与推广应用,研究基于清洁生产的工业节水与水处理智能控制技术。化工行业组织实施基于超临界合成、膜分离等绿色工艺的创新成果转化项目,在印染行业加强生态染色、小浴比、分质控制等技术研究开发,在食品、造纸等行业加快固态发酵、中水回用等技术推广应用,在电镀行业推进废水“微排放”技术应用,逐步建立面向我省重污染行业的清洁生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十一)废水处理资源化技术。重点围绕化工、冶炼、石化、电子电镀废水、印染、食品、制革、矿山等重点污染行业与耗水大户进行关键共性技术与集成化设备开发,研究工业废水资源化处理新技术,加快染料、农药、医药生产中有机(毒)物处理的工程化技术开发与应用,开展废水有机物的富集回收和综合利用的工业化研究。加强催化氧化、高效生化等水处理新技术研究开发,组织实施面向重污染行业的废水综合治理的共性技术转化项目,提升关键工艺设计和工程化成套设备制造能力。以生活饮用水源地保护为重点,加强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和排放监测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应用。

(十二)烟气控制与处理技术。加强钢铁、发电、水泥等行业烟气处理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研究开发推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脱硫、脱硝技术及装备。开发推广脉冲袋式除尘等新一代除尘技术及装备。加快普及中小型锅炉烟气控制先进实用技术。

(十三)固废物资源化技术。加强工业固废物高效利用新途径、新工艺研究。在垃圾利用方面,推动高效自动分捡、有机垃圾液化气化、禽畜粪便生产有机肥、二次污染防治等技术开发与应用;开发研究生物制药有机污泥的综合利用研究;积极开发推广废旧电子电池电器、废旧塑料橡胶的工业化回收技术,在有条件的地区建立循环经济示范基地。

五、培育节能减排科技创新示范企业

(十四)实施节能减排科技创新示范企业培育计划。到2010年,择优扶持50家研究开发能力、产品市场占有率居国内同行前列,以及能耗和排放指标属省内同行先进,其技术经验模式可推广的节能减排技术应用示范企业,授予“江西省节能减排科技创新示范企业”称号。

(十五)建立一批节能减排产学研合作联盟。加强我省节能减排领域的国家和省重点实验室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依托相关高校、研究院所,新建能量高效利用、生物质资源化、工业节水与“三废”资源化等企业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积极组织节能减排科技创新示范企业与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共同承担国家和省科技计划项目。开展节能减排科技成果对接洽谈活动,加强国际技术合作与交流,推动建立一批节能减排产学研合作联盟。

(十六)大力推动清洁发展机制(CDM)工作。积极参与控制温室气体、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国际科技合作,实施全球环境变化应对技术研究与示范重大项目。组织实施江西省区域可持续发展科技促进行动,创建清洁生产企业,实现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的有效减排或零排放。进一步强化江西省清洁发展机制技术服务中心建设,培育专家团队,为我省清洁生产企业提供专业化的碳贸易服务。积极推动中加、中日、中盟等的CDM合作项目的开发。

六、扎实推进全民节约科技活动

(十七)加强机关节能工作。抓紧制定《全省科技系统节约能源资源工作方案》,在各级科技机关推广节能灯、节能装备,实现办公节能。坚持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对科技计划从申报受理到立项及成果管理全部实行网上运行,为基层科技管理部门和项目申报单位节约开支。充分利用科技厅网站和政务专网,实现无纸化办公,节约机关办公经费。进一步完善大型精密仪器协作共用网,实现共用共享,节约财政资金。

(十八)积极推动全民节约科技活动。认真贯彻国家科技部、等有关部门倡导的“全民节能减排科技行动”认真组织节能减排新技术、新产品、新成果的专题宣传活动,加强节能减排科普宣传工作,提高全民节能减排意识,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七、构建节能减排科技工作长效机制

(十九)加强对节能减排科技工作的领导。省科技厅成立节能减排科技工作领导小组,由王海厅长任组长,左喜明副厅长任副组长,办公室、社发处、计划处、条财处、政策法规处、高新处、农村处、成市处、山江湖办、知识产权局等有关处(室、办、局)为成员单位,负责协调全省节能减排科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科技厅社发处,负责日常工作。各设区的市、各有关单位以及有条件的县(市、区)科技部门也要成立相应的促进组织,领导协调当地、本单位的节能减排科技工作。

(二十)试行节能减排考核评价制度。建立节能减排科技进步工作责任制和问责制,将节能减排列为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产品、自主创新产品认定以及各类科技计划评价的重要指标,实行一票否决。调整科技奖励重点,适当向节能降耗、污染物减排、环境保护等领域倾斜。

第2篇:节能减排创新点子范文

1.1设备技术薄弱,产业发展能力偏低我国设备技术的落后是导致电子信息产业节能减排工作无法实现的主要原因,产业发展薄弱的原因包括以下四点:首先,核心技术的缺乏,对外核心技术依赖性较高,使得产业的发展受到资金和技术的制约,为其发展带来一定的风险。其次,电子信息产业结构不完善,缺乏内部统一的协调机制,市面上各大中小型企业均各自发展,并未充分利用先进技术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再次,电子信息产业对于能源的利用率较低,所耗费的资金成本较高,大大降低了市场竞争力。最后,其他包括管理水平和人才竞争力不强等方面的原因都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

1.2观念落后,缺乏长远目标我国节能减排工作开展的主要方式是在对传统行业管理流程进行改进的基础之上不断提高团队合作意识和工作效率,以此来提高能源的利用率。但目前我国在该项工作的实施过程中仍遇到很多问题:首先,当前能源的利用率较低,为改变现状,我国对新技术的投入较大,但收获周期较长,造成各中小企业资金能力无法承受,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其次,中小企业内部人员节能减排意识不够,在市场竞争中只注重眼前利益,忽视了长远利益,对节能减排技术设备的投入较低,使得信息技术得不到应有的推广。

2电子信息产业节能减排的措施

2.1注重人才和技术的培养,创新竞争点在电子信息技术产业下,其核心竞争点就是技术的竞争。电子信息企业要想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就需要确立以技术为根本、市场为导向的基本理念,不断做好企业定位和规划,对技术进行创新,并及时地为新技术申请专利,以保证知识产权受到合法保护,同时协调好科研方面和技术引进之间的比例投入。此外,因为企业之间的竞争说到底就是高素质人才的竞争,因此,企业需不断培养和引起高素质人才,提升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2.2政府支持,加大对技术设备的投入政府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对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具有一定推动作用。首先,要求政府加大对支柱产业的资金投入力度,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全面推动企业实现再生项目,从而达到节能效果。其次,还需大力推进对产品的节能设计,以便于寻找到更好的节能途径。此外,国家在倡导节能减排过程中还要不断做好各方面的指导工作,不断促进节能减排工作在技术、经验和管理方式方面的沟通交流,从而更好地为环保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最后,地方性政府应积极建设具有特色化的节能减排产业园。

2.3不断引进新技术,优化产业结构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其传统的具有高消耗的设备机器将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先进的节能设备。如此便可以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更能够使信息产业在能源的消耗和污染排放方面得到一定改善。与此同时,企业自身还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引进先进技术设备,促使企业实现全面优化。例如,企业在进行产业全面优化过程中可将传统的耗能较高的电子化学材料等设备换成先进节能设备或者加大对节能灯的使用力度。

2.4不断完善产业发展体系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不仅给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更多的是挑战。当前,在全球化推动下,企业逐渐向高附加值、低耗能方向发展,为保证电子信息产业能够全面实现节能减排,政府应根据实际情况为行业制定切实可行的标准。具体表现在企业自身应结合实际,在不违背相关条例的前提之下将节能减排工作的重心放在“生态设计要求”与“CE标志”上,不断完善其发展体系。

3结语

第3篇:节能减排创新点子范文

思想观念的“破”与“立”。当前,我国正面临着向低碳经济转型的严峻挑战和深刻变革,各级领导干部能否从传统的发展理念中解放出来,在节能减排中实现“发展观念、绩效评价、责任意识”上的思想观念大转变显得至关重要。在发展观念上,要破除不计能源消耗、不顾生态环境、粗放型的“生产发展优先论”的传统发展观念,真正树立起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目标,以发展先进生产力为标准的科学发展新观念。在绩效评价上,要破除以发展速度论英雄的传统政绩观,真正建立起统筹节能减排在内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的绩效观。在责任落实上,要破除以往存在的节能减排指标“硬约束”、责任“软落实”的错误做法,真正树立起节能减排首位责任制、第一责任人的管理新理念。

结构调整的“进”与“退”。节能减排是实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内容,生产领域的节能减排要有“进”有“退”,推动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一是依靠科技进步“汰劣促强”。现有企业要通过引入清洁生产技术和标准,改造提升传统生产工艺,淘汰“两高一资”的落实生产能力,促进企业全面形成清洁生产的运行机制。二是节能减排,人才为本。要不断加大企业人力资本投入,通过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在企业内部全面建立起与“低碳发展”相适应的人才队伍,以劳动者素质的提升推动节能减排。三是加强管理创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要在企业内部工艺流程间和上下游企业间,实现资源的节约利用和废弃物的再回收、再利用,形成能源节约和污染减排“双赢”的运营模式。

发展规划的“远”与“近”。节能减排既是一项长期发展战略,又是当前的一项紧迫任务。应注重把握好节能减排在“产业发展规划、区域发展规划、社会发展规划”中的“远”和“近”。在产业发展规划中,要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作为产业发展的方向,建立起中长期规划与年度规划有机结合、目标相配套、任务相衔接的现代产业规划体系。在区域发展规划中,要根据地域资源分布情况和环境承载能力,突出做好区域主体功能区规划,避免生产要素“舍近求远”的无序流动和产业趋同造成的市场无序竞争。在社会发展规划中,牢固树立“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科学发展理念,从发展规划入手,切实保护好人民群众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职能定位的“分”与“合”。节能与减排是实现低碳发展的一项整体性战略任务,二者相互依存、互为支撑。作为各级政府要处理好部门职能与整体任务的“分”与“合”。其一,合力保大局,分口抓落实,做到“三个一起”和“三个分口”。即:节能减排“两套规划”一起制定,“两套指标”一起下达,“两项责任”一起承担,“两项任务”分口落实,“两项职能”分口监控,“两项奖惩”分口兑现。其二,加快信息化建设,健全地区节能减排监控网络,保证两大部门对节能减排监控的协调性和服务的整体性。其三,政府要搞好两部门协调联动,不断创新管理模式、探索政策激励的新途径、兑现奖惩的新措施,确保节能减排一体化推进。

工作推进的“点”与“面”。节能减排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既要突出抓好“点”,又要兼顾抓好“面”。一要突出抓好重点。要根据实际确定省、市、县的节能和减排的重点企业,实行“指标重点下达、责任重点落实、运行重点监控”,扭住“牛鼻子”,拉动节能减排总体推进。二要推动“面”上的工作。要制定“面”上中小企业节能减排指导意见和总体工作目标,通过层层分解,在工作安排和任务落实上要做到“一个企业都不能少”。三要搞好以“点”带“面”。发挥重点企业人才、技术、资金优势,大力推进节能减排的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第四,要大力推广产业集聚区的节能减排模式,实现“企业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排污集合处理”。以集聚区的“点”,吸纳“面”上的企业,实现高效率的节能减排。

能源节约的“新”与“旧”。要按照“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构建现代能源产业体系”的要求,以发展新能源和新技术为主攻方向,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以“新”代“旧”推动能源节约。一是在能源生产上,突出发展新能源、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提高新能源比重。二是节能新技术应用上,加大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大力推进现有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新技术应用和节能产品开发。三是在节能科技攻关上,以市场为导向,创建行业能源节约“科技联盟”,集中人力、物力、财力,面向企业搞好重大节能项目的科研攻关,提升行业节能水平。

污染治理的“收”与“放”。“收紧排污的入口与出口、放开搞活治污的体制与机制”是生产领域污染治理的重要途径。收紧排污的入口与出口,一要收紧新上项目准入关,严格项目环评“一票否决制”;二要全面推进CDM清洁发展机制,收紧排放关;三要加强人民群众的社会监督,打好污染监控的“组合拳”。放开搞活治理污染的体制与机制,一要放活治污体制,二要放活政策。

项目引进的“量”与“质”。在世界性的产业转移中,一部分“两高一资”项目往往用“投资大”做诱饵粉墨登场,成为一些急功近利地区的招商引资对象,造成了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严重后果。为此,在项目引进中应认真处理好项目引进的“量”与“质”的关系,坚持节能、环保的“三项否决”制度,变“招商引资”为“招商选资”。

评价体系的“增”与“减”。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时期,节能减排量大面广、任务繁重,规范和完善考评指标和评价体系则成为节能减排的关键一环。从宏观层面上,鉴于能耗和排放的增长是GDP增长的函数,在节能减排考评体系中,应增大对政府节能减排考评指标的权重,逐步减小GDP相关指数的权重;增加政府部门节能减排监控类考核指标,减少政府对企业生产经营评比类干预性指标。在微观层面上,企业是节能减排的主体,承担着绿色发展的历史使命,对企业的评价指标体系中,应增加履行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社会效益考评指标,逐步减少和淡化产值类投入产出比的考评指标,真正建立起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第4篇:节能减排创新点子范文

1、人人省电,人人省钱。

2、珍惜能源,创造美好环境。

3、节约用电没诀窍,随手关灯为首要。

4、发展台湾科技岛,节约能源不可少。

5、节能珍惜资源减排保护环境。

6、若要电费缴得少,节约用电要做好。

7、全体人民一齐来,节约能源做环保。

8、节能尽一份力,环保多一点心。

9、人人参与家家行动积极做好节能减排工作。

10、国事家事天下事节能减排非小事。

11、节约能源有诀窍,建筑节能很重要。

12、节能N次方,地球更健康。

13、人人节约一点能源世界增添绿洲无限。

14、动手做节能,环保又省钱。

15、追求绿色时尚拥抱绿色生活。

16、节约能源不是口号,是一种行动力。

17、节能减排低碳交通成就绿色成就未来。

18、你节能我减排地球妈妈笑开怀。

19、随手做节能,创造好人生。

20、节约能源度危机,共创经济新契机。

21、推动节约能源,落实优质环境。

22、节约能源做得好,用水用电没烦恼。

23、节能减排,从我做起。

24、推广使用节能产品,促进扩大消费需求。

25、购买电器要记牢,用电效率第一条。

26、节约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27、随手关灯很容易,积少成多省电力。

28、照明品质要提高,省电灯具不可少。

29、节约能源就从居家做起。

30、走节能环保之路建设绿色交通。

31、若要冷气耗电少,温度适当设定好。

32、节能减排,科学发展。

33、珍惜能源创造美好环境。

34、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绿色交通。

35、节能攻坚全民行动。

36、能源是动力之本节水节电节地从现在做起。

37、选购电器有方法,节能标章真正好。

38、节能减排低碳交通——我们的共同责任。

39、能源有限节约无限。

40、减少废气排放减轻环境污染促进可持续发展。

41、节约能源要做好,冷气效率要提高。

42、节约能源有良方,充分利用自然光。

43、节能减排齐出力社会家庭共得益。

44、节能减排低碳发展——交通运输企业的共同责任。

45、节约能源一起来,生活省电真方便。

46、节约能源生活化,节能推动更落实。

47、节约能源做得好,省钱省能又环保。

48、推广使用节能交通工具倡导绿色出行。

49、加入绿色出行享受低碳快乐。

50、节约能源共创美丽新世界。()

51、选购冷气有一套,EER值必需高。

52、节能大作战,等你来挑战。

53、节能源自心中环境大家爱护。

54、随手关灯一小步,节约能源一大步。

55、发展绿色交通共促节能减排。

56、只要举手小动作,成为省电大赢家。

57、省一点能源,多一点资源。

58、节能降耗减污增效保护环境利国利民。

59、节能减排,点滴做起。

60、珍惜世界能源造福子孙后代。

第5篇:节能减排创新点子范文

关键词:碳汇节能减排

中图分类号: TE0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引言

近几年,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各项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很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群众对环境污染问题反映强烈。面对这样的形势,国家提出了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战略。从“十一五”开始,国家完善体制和政策体系,加大节能减排的投入,规定了节能减排具体的约束性目标,强化节能减排监督管理。

水电施工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现状

水利水电施工企业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各级领导十分重视节能减排的工作,严格执行建设部有关建筑行业节能管理、设计的规定与要求,积极推广建筑行业重点推广的新技术,积极争取并规范管理新技术推广与应用示范工程。在科技创新与科技攻关工作中将节能减排作为科技立项的重点之一。不断开展各类工程快速施工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不断提高施工工效,使各类材料及资源消耗大幅降低,应用各类新技术,有效节约了资源。在工程建设中,积极采用节约环保的新技术、新材料,注重环境保护和减少污染。大力淘汰落后的高能耗的机械设备,降低实际能耗,减少排放量。由于在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以积极有效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圆满完成国资委下达的 “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超额完成国资委第二任期节能减排考核目标等一系列佳绩荣获“十一五”中央企业节能减排优秀企业荣誉称号。进入“十二五”以后,我们感到节能减排的工作越来越难做了,该采取的措施都采取了,该做的工作也都做了,要达到要求越来越严格的约束性指标压力越来越大,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开辟节能减排的新路子是摆在我们面前是我们从事节能减排工作人员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什么是碳汇

经过学习、研究和思索,笔者提出了一个将碳汇纳入节能减排指标的建议。什么是碳汇呢?“碳汇:是指从大气中清除二氧化碳(CO2)及其它温室气体的过程、活动和机制。碳汇主要通过固碳技术来实现,包括物理固碳和生物固碳。物理固碳是将CO2固定长期储存在开采过的油气井、煤层和深海里。生物固碳是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CO2,是固定大气中CO2成本最低且副作用最低的方法。碳汇不仅包括林业碳汇,还有海洋碳汇、草原碳汇和农业碳汇等等,只要能从大气中清除CO2,都能将其归入”碳汇“的行列。目前的碳汇主要是指林业碳汇,即通过植树造林增加对CO2的吸收,减少大气中的温室气体。过去,我们在减排工作中往往着重的是减少排放,这只是“节流”,其实还有另一方面的工作“开源”,这就是通过植树造林等措施增加碳汇。

1992年5月22日,联合国政府间谈判委员会就气候变化问题达成共识而形成了公约。1997年上述公约的缔结方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京都议定书》。为帮助发达国家实现减排目标,《京都议定书》设定了三种履约机制,其中清洁发展机制(CMD)是指发达国家通过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与发展中国家开展项目合作,将项目所实现的温室气体减排量,用于发达国家的减排指标,即发达国家帮助发展中国家每吸收1吨CO2,就在本国获得1吨CO2的排放权。这就是所谓的“碳汇交易”。按2011年的水平,每吨CO2碳汇的价格为18元人民币。

基于“碳汇交易”的概念,将我们水利水电施工企业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美化施工基地的成片林地、施工后期对料场、渣场等场地恢复的林地等碳汇纳入本企业的减排指标就是一个合理的作法。研究显示,林木每生长1m3蓄积量,平均吸收1.83吨CO2,放出1.62吨氧气(O2)。当然要准确计算每片林地的碳汇,在营造林地时,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林业局制定的《碳汇造林系列标准》实施,执行《碳汇造林技术规定(试行)》,建立碳汇计量、监测技术体系。当然这是指要进行碳汇交易的企业而言的。对仅仅是把碳汇列入减排指标的企业来说,可以采取较简便的方法,即采用一棵中等大小的树木,每年能吸收约6 kg CO2的标准来进行计算。为了提高碳汇的水平,在选用树种方面可参照上述国家标准选用在碳汇方面表现优良的树种。如在南方可选用生长快、适应性强、用途广的各类按树:赤按、巨按、蓝按与直干蓝按、细叶按和马尾松、铁松、油松、杉木、光皮桦和柏树等

过去,水利水电施工企业在实施产业结构转型方面作了很多工作,其中之一就投资控股和参股水电项目。众所周知,水电是一种清洁能源,发展清洁能源是减排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作为水利水电施工企业投资了水电项目,那每年增加的权益水电装机产生的减排效果也应列入该企业的减排指标中。例如,一个企业的权益水电装机一年中发电量为1亿kwh。那么我们就可以能过下述方法计算出该年减排的CO2。假设发1 kwh 的电耗标准煤380 g;碳的原子量为12,CO2的分子量为44。那么,发一度水电减排的CO2为:

380*44/12 = 1393.33 g = 1.393 kg

1亿度水电减排的CO2就是13.93万吨。

(1.393*100,000,000 = 139,30,000 kg = 139,300 t)

如果知道了当地发电用煤与标准煤的折算率,以及含硫量,那就可计算出发1 kwh电可减排的二氧化硫(SO2)。

(如某地发电用煤与标准煤的换算率为0.7, 平均含硫量为1.8%,那么1 kwh 所减排的SO2的具体计算方式如下:

硫的原子量为32.065, SO2的分子量为64.065.

380*1.8%/0.7 = 9.77

9.77*64.065/32.065 = 19.52 g

1亿kwh 水电减排的SO2就是1.95万吨。)

“十一五”时期,我国节能减排工作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十二五”,我们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和消费结构升级,我国能源需求呈刚性增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瓶颈约束更加突出,节能减排工作难度不断增大。为了缓解资源环境的约束,国家制定了旨在强化约束中、推动转型、完美机制、创新驱动的“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明确了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能效水平提高、强化主要污染物减排、搞好一批节能减排重点工程等的主要任务,提出了坚持绿色低碳发展、强化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加强用能节能管理、健全节能环保法律法规和标准、完善节能减排投入机制、完善促进节能减排的经济政策、推广节能减排市场化机制、推动节能减排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强化节能减排监督检查和能力建设、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等有力措施。

将碳汇纳入节能减排指标是完全符合“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精神的。它不但对目前的节能减排的日常工作“节流”不但没有影响,反而从“开源”的角度的进一步拓宽了节能减排的思路,丰富了减排的实施措施。

第6篇:节能减排创新点子范文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节能减排工作的要求,扎实推进“两化”融合促进节能减排,2011年5月2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关于推荐“两化”融合促进节能减排重点推进项目的通知》,确定了80个项目为首批“两化”融合促进节能减排重点推进项目。

这些项目被纳入工信部重点指导推进的“两化”融合项目库,指导推进的期限一般为三年。一年来,上述项目进展顺利。

融合铁律

当前,在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战略深入实施背景下,必须通过“两化”融合促进节能减排,实现跨越式发展。

“两化”融合是促进节能减排的重要手段,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两化”融合能够有效降低能耗,提高能效,控制污染排放。实践证明,在包括产品设计、生产工艺规划、加工制造、装配等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提升信息化应用的力度,可以有效实现生产过程的节能减排。把信息技术和生产过程中的其他技术结合在一起,可以大幅提高生产的自动化和精细化水平,从而在生产环节有效降低物耗、能耗,减少排放。此外,还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把清洁能源与火电、核电等传统的能源结合起来,从而大幅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这也是解决能源短缺问题的有效办法之一。

二是“两化”融合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实现节能降耗。在企业管理层面应用信息技术,可以为生产经营提供安全可靠的数据处理手段,重构过程管理、物流管理和资金管理。通过优化管理流程,提高生产、经营管理效率,可以促进企业科学管理,实现节能增效,降低运行成本,从而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三是“两化”融合能够不断提升行业发展水平,实现行业节能降耗。在工业各行业中可以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对传统生产设备和工艺流程进行改造,以提升各类工业设备的利用效率,并使之成为降低能源和资源消耗的重要途径。

四是“两化”融合能够促进政府管理体制与机制创新,提高管理水平。利用信息化手段,能够不断提高政府主管部门对节能减排工作的管理水平。政府主管部门通过重点企业能耗统计数据网上直报系统的应用,可以大幅提高能源统计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实现对能源统计数据的动态监测,进而可以有效约束企业自觉进行节能减排。

有何良方

尽管近年来“两化”融合促进节能减排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也还是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从整体上看,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以及社会公众对“两化”融合促进节能减排的必要性、紧迫性、规律性和艰巨性等方面,还普遍存在着认识不深、重视不够的问题;二是各地重点管理的用能企业和一些重点减排企业,在进行节能减排技术改造方面资金投入明显不足;三是本土信息技术服务企业规模小,工业软件对企业节能减排工作支撑服务能力弱;四是复合型人才缺乏成为制约我国“两化”融合促进节能减排工作顺利推进的短板。

今后一段时间内,针对当前“两化”融合促进节能减排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建议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进一步提高认识。应通过加大宣传、增加培训、开展教育等方式,着力在以下几个方面提高认识并重点开展工作:一是提高对“两化”融合发展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二是提高对“两化”融合的内涵、特征和规律的认识;三是提高对“两化”融合的长期性与艰巨性的认识;四是提高对“两化”融合促进节能减排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

二是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利用节能减排、信息化以及各种产业发展资金,特别是利用技术改造、技术创新等专项资金,扶持和推广先进适用信息技术在各领域的普及应用,逐步加大对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示范效果明显的节能与信息化技术改造项目的支持力度。与此同时,应采取措施积极引导各类社会资金投入到节能减排与信息化领域。最后,应考虑设立信息化促进节能减排专项资金,加强政府引导调控能力,从而在资金投入方面充分保障“两化”融合促进节能减排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是做好典型企业的试点示范工作。对具有推广潜力的专用系统和典型做法,选择有基础、有条件的重点企业,开展信息化促进节能减排的试点示范工作。可以采取分行业进行推广应用,在行业内宣传和鼓励应用效果好的典型企业和优秀应用方案,以点带面,带动全行业的深入应用。

四是建立节能减排信息技术应用支撑和服务平台。目前,很多新的技术处在不断的发展和演变中,工业行业一方面要密切关注信息通讯技术的最新进展,并尽快把这些先进技术应用到行业发展上来。另一个方面,针对工业行业节能减排需要解决的关键性和迫切性问题,有关政府部门应组织电子信息产业和软件业集中攻关,从而为工业各行业节能减排提供更好的技术、装备和各类解决方案。同时,要大力培育和发展各类新兴的生产产业,进而从整体上提升利用信息技术促进节能减排的效率和质量。此外,应着力创新业务模式和商业模式,逐步形成信息化促进节能减排的市场化运作机制,营造有利于专业信息化服务企业成长壮大的市场环境。

五是进一步抓好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工作。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应积极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并通过信息技术改造提升其节能减排的能力。可以考虑以政府资助、贴息贷款和税费减免等多种方式,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同时,对企业投入节能减排和提升信息化水平的专项投资,可以考虑计入企业税前成本。此外,还可以将企业信息技术促进节能减排的相关技术改造项目成果纳入国家科技奖励评奖系列,并列入该单位技术创新评奖的专业序列。

第7篇:节能减排创新点子范文

一、大力培育创新主体,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1、鼓励企事业单位建立研发机构。对新认定的部级、省级、市级、区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或重点实验室,分别给予40万元、30万元、20万元、10万元的补助,补助分两次发放,认定和验收合格各补助50%。

2、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专门安排一定额度的财政科技经费,鼓励企业实施科技创新,引导企业加大科技项目开发投入。对企业申请的科技项目,经专家评审后,择优予以立项。项目立项时先给予5万元补助,验收评估合格后,根据验收结果,按“优、良、中”等级给予项目实际投入30%、20%、10%(服务业类项目为40%、30%、20%)的补助,最高一般不超过30万元,其中项目投入必须单独规范记帐。

3、大力扶持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服务业企业发展。对新认定的部级、省(市)级、区级高新技术企业,分别给予50万元、30万元、10万元补助,补助分两次发放,认定合格和复验合格各补助50%。对不同年度获得高一级认定的,差额补足。对新认定的区级科技服务业企业给予一次性5万元补助。

4、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对两年内预算投入超过200万元的企业信息化建设重点项目,择优予以立项(已享受《宁波市江东区工业企业信息化建设资金补助管理办法》的项目除外)。立项后先给予5万元补助,待项目通过验收后,再按实际投入的10%给予补助,最高一般不超过30万元。

5、提升软件企业素质。对新取得国家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认证三级、二级和一级的软件企业,分别给予2万元、10万元和20万元的补助;对新通过CMMI二级和三级及以上的软件企业,分别给予10万元和20万元的补助。新认定的软件企业,给予一次性1万元补助,并可优先申报区级科技服务业企业。

二、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完善创新服务体系

6、引导建立服务业科技创新载体。积极发挥区位优势,重点围绕我区服务业五大集聚区建设,支持建立现代服务业集聚特色楼宇(街区)技术开发与技术服务公共平台,促进信息流、人才流、物流和资金流的汇聚。对五大集聚区或重点特色楼宇(街区)内新建的技术开发与技术服务平台,根据投入规模和绩效,择优给予一次性50万元的补助。

7、鼓励创建科技公共服务平台。重点支持行业龙头企业和社会力量搭建立足江东、服务全市、辐射周边的技术服务平台、技术创新平台和信息服务平台等。对新列入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科技计划项目,先给予5万元补助。立项两年后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按“优、良、中”等级给予两年内实际投入的20%、15%、10%的补助,最高一般不超过30万元。

8、鼓励创办特色产业孵化器。对新认定的国家、省(市)级各类孵化器分别安排100万元、50万元的种子资金,由区科技局按照《区科技创业种子资金管理办法》统一管理使用。

9、建立和完善科技合作体系。继续加强国内外科技合作与交流,鼓励企事业单位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委托开发、联合攻关、成果引进、共建研发机构等。对正式开展合作并已向技术依托方支付一定经费的项目,择优予以立项。项目立项时先给予5万元补助,验收评估合格后,根据验收结果,按照“优、良、中”等级给予实际技术合同经费50%、40%、30%的补助,最高一般不超过30万元。

三、实施知识产权、技术标准和自主品牌战略,提高产品核心竞争力

10、引导企业加大知识产权工作力度。鼓励企事业单位和在职人员申报专利和专利成果的产业化。对专利申请受理的,按国外发明、国内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每件分别给予1万元、3千元、500元和200元的补助;专利授权后,按国外发明、国内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每件分别再给予2万元、7千元、1500元和600元的补助。支持专利技术在本区实施产业化,发明专利授权后3年内,含发明专利技术的产品年销售收入达到500万元、1000万元、2000万元以上的盈利企业,分别给予一次性5万元、10万元、15万元补助;对新列入的区级专利试点、示范企业,给予一次性5万元、10万元的补助。对同时获得软件著作权和软件产品登记证书的软件产品,每件补助2000元。

11、鼓励企业主持或参与制订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对主持制订或参与制订行业标准的企业,分别给予一次性10万元和5万元的补助;对主持制订或参与制订国家标准的企业,分别给予一次性20万元和10万元的补助。

12、鼓励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创牌夺优。对高新技术产品新获得国家驰名商标或中国名牌产品、省名牌产品或省著名商标、市名牌产品或市知名商标的企业,在区其他政策补助的基础上,再给予10万元、5万元、2万元的补助。

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

13、鼓励企业将科技项目开发转化为科技成果,对通过市级以上验收并登记为科技成果的项目,给予一次性3万元补助。

14、实施重点高新技术产品产业化工程。对新列入市级新产品试制计划的新产品,每只给予0.5万元补助。对两年内列入市级新产品试制计划、上年实现销售收入在1000万元、2000万元、3000万元以上的新产品,分别给予一次性5万元、10万元、15万元的补助。

15、加快促进软件产业集聚。积极打造软件产业集聚楼宇,对在经认定的软件产业集聚区内租赁自用经营房的软件企业,自租赁之日起3年内,每年按房租15%给予补助;对于购置自用办公房的,按每平方米250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补助。已获区相关政策补助的,差额补足。

16、鼓励软件企业上规模。对非嵌入式软件企业,年度软件销售收入新达到500万元、1000万元、1500万元以上的,分别给予一次性补助5万元、10万元、15万元;对嵌入式软件企业,年度软件销售收入新达到1000万元、2000万元、3000万元以上的,分别给予一次性5万元、10万元、15万元的补助;对系统集成企业,年度系统集成销售收入新达到1000万元、2000万元、3000万元以上的,分别给予一次性5万元、10万元、15万元的补助。以上分档实行差额补助。已获相关政策补助的,差额补足。

17、加快发展信息服务业。加强对电子信息服务业的支持,重点支持电子商务、数字内容服务与网络推广服务,对年信息服务收入新达到500万元、1000万元、2000万元以上的企业,分别给予一次性5万元、10万元、15万元的补助。以上分档实行差额补助。已获相关政策补助的,差额补足。

18、积极扶持软件出口和服务外包。对被选为“市软件出口和服务外包明星奖”的前三名企业一次性给予30万元、20万元和10万元补助。

五、鼓励节能减排技术研发应用,加快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19、优先支持节能减排技术的研发。对涉及节能减排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研发和产业化的项目,按照本实施意见第2条,优先予以立项和经费支持。

20、大力推进服务业应用节能减排技术。重点在酒店、餐饮、大型商场超市推广应用节能减排新技术,对三星级以上宾馆、营业额3000万元以上的餐饮企业、营业面积1000平方米以上的商场超市,二年内节能技术应用新增投入在50万元以上,并使单位面积能耗下降率在10%以上的,按下降率前三名给予10万元、6万元、3万元的补助。对于其他领域服务业,应用节能减排新技术,并取得较好效果的,择优予以科技立项,并给予一次性10万元的补助。

21、鼓励制造业企业应用节能减排技术。积极推广技术先进、应用面广的节能减排技术。在上年综合能耗前20位的企业中,二年内节能技术应用新增投入在50万元以上,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10%以上且下降率在前三名的,给予10万元、6万元、3万元的补助。

22、推进楼宇节能减排。对建筑面积在10000平方米以上的新建楼宇或已建楼宇,应用节能减排新技术的,按照技术先进性和实际效果择优予以科技立项,并给予一次性10万元的补助。当年对已获得前二条补助的,差额扣除。

23、推进社会事业节能减排。对社会公共事业管理、社区建设等领域,应用节能减排新技术,按照技术先进性和实际效果择优予以科技立项,并给予项目总额一次性10%补助,补助金额最高不超过10万元。

24、扶持节能减排技术服务产业。加大对推广节能减排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或进行合同能源管理的服务机构培育和扶持力度,对经认定的节能减排公共技术服务机构,根据其服务的绩效,择优给予一次性5万元补助。

六、加快推进公共领域科技进步,提高管理和服务能力

25、推进社会公共管理领域现代化。鼓励各领域积极推广应用科学技术,提高管理能力,促进社会事业发展。对社会公共安全、城市管理现代化等领域的高新技术应用等项目,按实际投入给予一定的补助。

26、推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重点支持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和医疗单位开展相关课题的研究,突出学科带头人的作用。对列入医疗卫生科研类项目,给予不超过10万元的补助;对新列入部级、省级、市级重点学科项目,分别给予40万元、20万元、10万元补助。补助经费立项和验收后各拨付一半。

27、促进教育事业的全面提升。以教育优质化、均衡化为重点,加强科学教育研究,鼓励创建一批科学教育示范(特色)学校和科学教育实验基地,在学生中形成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对新列入的部级、省级、市级科学教育示范(特色)学校和科学教育实验基地,分别给予一次性10万元、5万元、2万元补助。对获得国际级、部级、省级科技创新大奖的学生所在学校,分别给予一次性4万元、2万元、1万元补助。

28、大力发展科普事业。鼓励科普进社区、进墙门、进家庭和企业科协活动的广泛开展,大力推进科普精品项目的建设。对新建的科普网站、科普画廊、科普主题公园,择优按实际投入给予30%的补助。对新认定的部级、省级、市级科普示范社区,分别给予一次性10万元、5万元、2万元补助。

七、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增强区域创新动力

29、加大科技创新表彰和奖励力度。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或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给予一次性20万元奖励;获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给予一次性10万元奖励。设立区科技创新特别奖、区科技进步奖。对获得江东区科技创新特别奖的个人给予一次性20万元奖励;获得江东区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的项目,分别给予一次性10万元、5万元和2万元奖励。区科技创新特别奖、区科技进步奖申请、评审、奖励程序,按照《宁波市江东区科学技术奖励办法》规定进行。同一项目奖励额度按就高原则奖励,不重复计奖。

第8篇:节能减排创新点子范文

一、工业工作抓重点

(一)大力发展支柱产业。围绕提升产品技术水平,大力发展高端机械制造产业。以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高速凿研机械、石油机械、发动机配件等产品为重点,积极与福田、潍柴等发展联姻,加快技术改造步伐,扩大企业规模,尽快形成高端产业规模,建成产业高端集群。围绕提升产品品牌水平,大力发展精品纺织服装产业。重点发展壮大色纺纱、家用纺织品、服装等产业链条,扩大色纺纱、针织内衣等产品产量,在积极拓展出口贸易的同时,大力开发适销对路的新产品、增加新品种,对拳头产品下大气力进行品牌培育,努力培育有影响力的品牌,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围绕提升企业规模,发展信息产业。以万家汇、威龙电子商务为骨干企业,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以江都电器、海力电子为骨干,尽快壮大信息制造产业,以环泽软件为龙头,培育软件业。

(二)加快培育骨干企业。选择福田重工、浩泰、光大,华港、鑫荣、中瑞、盛德、千业色纺、港峰、华美等10家有发展潜力、市场前景好的成长型企业,列为重点企业。对重点企业在财政支持、土地使用等方面优先扶持,利用增值税转型、进口设备免税、新上项目设备抵扣等省市出台的优惠政策,组织重点企业加大技术开发、先进设备引进、质量环保体系认证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投入,争取用三年时间,有3家企业销售收入过10亿元,有7家企业销售收入过5亿元,形成新的骨干企业群体。

(三)加快技术改造进度。进一步完善技术改造重点项目包靠制度,确保技改项目顺利实施,全年确保完成技改投入2.7亿元。对新上的福田扩大中型拖拉机生产能力项目、浩泰机械新上雷沃缸体项目、江都电器新上大功率LED太阳能公共照明装置项目、盛德石油新上设备项目、中瑞机械扩大生产能力项目、华港包装新上5000吨薄页纸项目、光大柴油机新上减震器项目、省钛普油气回收系统项目等重点项目,着力协调好资金、审批手续等工作,争取尽早完工。做好节能技改项目的提报工作,争取金宝集团、昌能热源、江都电器等企业的项目列入省市扶持的范围。引导企业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建设省市级技术中心,对企业新上技改项目和争创的技术中心,积极协调争取上级奖励扶持资金。

二、节能减排求突破

(一)基础工作上台阶。我区自钢厂和凤凰纸业划归高新区后,节能减排出现利好形势。在新的形势下,对节能减排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从基础工作做起,将耗能监控从原来的重点耗能企业扩大到所有规模以上企业,继续完善相关部门指标会审制度,开展“对标降耗”活动,力促节能减排工作精细化发展。严格执行新上、改建、扩建项目的合理用能审核制度,严禁高耗能项目的入口关,坚持等量淘汰的原则。争取今年工作实现跳跃式前进,在年末考核有新突破。

(二)重点企业抓指标。以七家重点节能企业为重点,严格目标责任落实,定期督察完成情况,加大考核力度,确保目标完成。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积极协调亚星等3家企业完成清洁生产企业审核。加大节能技术改造力度,着力抓好金宝集团、昌能热源等企业的节能环保项目,积极申报中央预算内投资节能备选项目、建设节能型社会奖励基金等项目。确保十一五期间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三)全民行动有新意。以建设低碳型社会为目标,开展富有创意的全民行动,将节能降耗习惯融入人们的日常行动中。在更大范围内扩大节能减排影响,加大宣传力度,编制印发《节能宣传手册》、开展全民节能减排宣传周、家庭节能减排小创意等活动,吸引更多群众参与其中,全社会、全方位、宽领域、多角度促进我区节能减排工作。

三、信息产业打基础

信息产业是适宜我区发展的新兴产业,也是我局工作一个新方向、新重点,今年要突出做好摸底、规划,完善基础工作,与“十二五”规划搞好衔接。

(一)摸清底子。全面分析和了解全区信息产业的现状,深入万家汇、威龙电子、江都电器、环泽软件等有代表性的企业,通过调研等方式,了解其生产经营现状、企业发展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发展方向等基本情况。

(二)确定方向。充分分析我区信息产业的优劣势,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确定我区发展方向。以破解关键技术为突破口,升级产品结构,不断提高产业技术水平,积极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以传统产业改造和信息化需求为导向,推动企业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

(三)制定政策。信息产业受发展的环境和政策影响极大,加速发展信息产业并使之成为支柱产业,必须依靠政策优惠。加大对发展潜力大、发展后劲足、发展理念新的信息产业在资金、人才、服务等方面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同时依靠明显优于其他县市区的政策吸引信息产业向我区集中,壮大信息产业规模。

四、中小企业出亮点

(一)加强融资协作,进一步加大融资力度。区经信局加强与各大银行的沟通协调及时掌握金融动态,积极向金融部门推介我区重点企业和重点技改项目,争取信贷支持。同时,积极搭建担保平台,力争引进和成立2-3家担保公司为中小企业贷款提供更多担保,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二)建设城南工业园区创业基地。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配套”的原则,充分利用市城南工业园区已形成的良好条件,将其建设成我区首个中小企业创业基地,为创业者和入驻企业提供良好的生产经营场所,为全民创业和催生小企业创造条件。

(三)加大中小企业经理人培训力度。为提高中小企业主要负责人和专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增强创业能力,积极组织参加上级业务部门主办的各类培训班、讲座等培训学习活动,初步计划培训10名中小企业经理人。同时,深入开展“培育小企业,创业在市”活动,着力培育创业主体。

五、机关建设创品牌

以促进城市工业发展和加强机关建设为总目标,通过学习引导,形成“激情干事,创造精品”的机关工作品牌,营造风正、气顺、人和的工作氛围,树立起良好的部门形象。

(一)抓学习,促提高。强化学习意识,以持续学习优化知识结构,加快知识更新,不断丰富干好工作的知识储备。组织每周五下午集中学习,及时掌握上级会议精神,明确工业发展形势。组织机关干部参加各类培训班,适时组织到外地参观学习,提高机关干部综合素质。

(二)抓制度,促完善。以提高执行力为重点,抓好机关各项制度健全完善,进一步加强我局机关管理。结合我局实际,完善《机关会议制度》、《采购制度》、《车辆管理制度》、《财务制度》《考勤制度》等工作制度,加快建立完善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管理科学的机关管理体系。

(三)抓班子,促和谐。抓班子,打造“以和为贵”的领导集体。局党委要进一步完善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挥班子成员的积极性、创造性。重大问题、重大经费开支等问题一律提交班子集体讨论研究,不断完善议事规则,规范决策程序,健全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相结合的制度。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干部职工事业同心、目标同向、工作同步,形成一种勇于实践、敢于创新、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

(四)抓创新,求突破。大力提倡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牢固树立创新意识,自觉确立工作标准,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切实用心研究、思考、创新本职工作,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好工作,倾力打造工作品牌。

六、党建工作争一流

(一)党委自身建设争一流。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重大问题集体研究决定,科学民主决策,坚持把党务公开与加强民主管理结合起来。增进班子团结,增强领导班子凝聚力、向心力,充分发挥党委的领导作用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二)党员队伍建设争一流。抓好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坚持标准,严格把关,认真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和预备党员的考察、培养和教育。把抓好队伍建设作为党建的关键要素,坚持把党的组织建设作为关键环节来抓,不断提高思想理论水平和党务工作水平,提高党组织的整体效能。

(三)基层党组织建设争一流。把“学理论、把方向、出思路、谋发展、建班子”作为基层党组织的中心任务,坚持用发展的眼光把党建工作放在企业发展的大局中把握,结合企业发展任务开展活动,结合企业发展实际抓落实,使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相互渗透、相互促进。

七、基础工作重实效

(一)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不断提高招商引资水平。把招商引资作为推动工业发展的主要措施来抓,修订和完善招商引资奖励办法,细化、分解、落实任务指标,确保超额完成年度任务指标,力争在引进500万以上新的工业企业、大项目上有新突破,确保争得全区先进名次。

第9篇:节能减排创新点子范文

一、工业工作抓重点

(一)大力发展支柱产业。围绕提升产品技术水平,大力发展高端机械制造产业。以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高速凿研机械、石油机械、发动机配件等产品为重点,积极与福田、柴等发展联姻,加快技术改造步伐,扩大企业规模,尽快形成高端产业规模,建成产业高端集群。围绕提升产品品牌水平,大力发展精品纺织服装产业。重点发展壮大色纺纱、家用纺织品、服装等产业链条,扩大色纺纱、针织内衣等产品产量,在积极拓展出口贸易的同时,大力开发适销对路的新产品、增加新品种,对拳头产品下大气力进行品牌培育,努力培育有影响力的品牌,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围绕提升企业规模,发展信息产业。以万家汇、威龙电子商务为骨干企业,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以江都电器、海力电子为骨干,尽快壮大信息制造产业,以环泽软件为龙头,培育软件业。

(二)加快培育骨干企业。选择福田重工、浩泰、光大,华港、鑫荣、中瑞、盛德、千业色纺、港峰、华美等10家有发展潜力、市场前景好的成长型企业,列为重点企业。对重点企业在财政支持、土地使用等方面优先扶持,利用增值税转型、进口设备免税、新上项目设备抵扣等省市出台的优惠政策,组织重点企业加大技术开发、先进设备引进、质量环保体系认证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投入,争取用三年时间,有3家企业销售收入过10亿元,有7家企业销售收入过5亿元,形成新的骨干企业群体。

(三)加快技术改造进度。进一步完善技术改造重点项目包靠制度,确保技改项目顺利实施,全年确保完成技改投入2.7亿元。对新上的福田扩大中型拖拉机生产能力项目、浩泰机械新上雷沃缸体项目、江都电器新上大功率LED太阳能公共照明装置项目、盛德石油新上设备项目、中瑞机械扩大生产能力项目、华港包装新上5000吨薄页纸项目、光大柴油机新上减震器项目、钛普油气回收系统项目等重点项目,着力协调好资金、审批手续等工作,争取尽早完工。做好节能技改项目的提报工作,争取金宝集团、昌能热源、江都电器等企业的项目列入省市扶持的范围。引导企业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建设省市级技术中心,对企业新上技改项目和争创的技术中心,积极协调争取上级奖励扶持资金。

二、节能减排求突破

(一)基础工作上台阶。我区自钢厂和凤凰纸业划归高新区后,节能减排出现利好形势。在新的形势下,对节能减排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从基础工作做起,将耗能监控从原来的重点耗能企业扩大到所有规模以上企业,继续完善相关部门指标会审制度,开展“对标降耗”活动,力促节能减排工作精细化发展。严格执行新上、改建、扩建项目的合理用能审核制度,严禁高耗能项目的入口关,坚持等量淘汰的原则。争取今年工作实现跳跃式前进,在年末考核有新突破。

(二)重点企业抓指标。以七家重点节能企业为重点,严格目标责任落实,定期督察完成情况,加大考核力度,确保目标完成。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积极协调亚星等3家企业完成清洁生产企业审核。加大节能技术改造力度,着力抓好金宝集团、昌能热源等企业的节能环保项目,积极申报中央预算内投资节能备选项目、建设节能型社会奖励基金等项目。确保十一五期间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三)全民行动有新意。以建设低碳型社会为目标,开展富有创意的全民行动,将节能降耗习惯融入人们的日常行动中。在更大范围内扩大节能减排影响,加大宣传力度,编制印发《节能宣传手册》、开展全民节能减排宣传周、家庭节能减排小创意等活动,吸引更多群众参与其中,全社会、全方位、宽领域、多角度促进我区节能减排工作。

三、信息产业打基础

信息产业是适宜我区发展的新兴产业,也是我局工作一个新方向、新重点,今年要突出做好摸底、规划,完善基础工作,与“十二五”规划搞好衔接。

(一)摸清底子。全面分析和了解全区信息产业的现状,深入软件等有代表性的企业,通过调研等方式,了解其生产经营现状、企业发展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发展方向等基本情况。

(二)确定方向。充分分析我区信息产业的优劣势,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确定我区发展方向。以破解关键技术为突破口,升级产品结构,不断提高产业技术水平,积极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以传统产业改造和信息化需求为导向,推动企业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

(三)制定政策。信息产业受发展的环境和政策影响极大,加速发展信息产业并使之成为支柱产业,必须依靠政策优惠。加大对发展潜力大、发展后劲足、发展理念新的信息产业在资金、人才、服务等方面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同时依靠明显优于其他县市区的政策吸引信息产业向我区集中,壮大信息产业规模。

四、中小企业出亮点

(一)加强融资协作,进一步加大融资力度。区经信局加强与各大银行的沟通协调及时掌握金融动态,积极向金融部门推介我区重点企业和重点技改项目,争取信贷支持。同时,积极搭建担保平台,力争引进和成立2-3家担保公司为中小企业贷款提供更多担保,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二)建设城南工业园区创业基地。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配套”的原则,充分利用城南工业园区已形成的良好条件,将其建设成我区首个中小企业创业基地,为创业者和入驻企业提供良好的生产经营场所,为全民创业和催生小企业创造条件。

(三)加大中小企业经理人培训力度。为提高中小企业主要负责人和专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增强创业能力,积极组织参加上级业务部门主办的各类培训班、讲座等培训学习活动,初步计划培训10名中小企业经理人。同时,深入开展“培育小企业,创业在”活动,着力培育创业主体。

五、机关建设创品牌

以促进城市工业发展和加强机关建设为总目标,通过学习引导,形成“激情干事,创造精品”的机关工作品牌,营造风正、气顺、人和的工作氛围,树立起良好的部门形象。

(一)抓学习,促提高。强化学习意识,以持续学习优化知识结构,加快知识更新,不断丰富干好工作的知识储备。组织每周五下午集中学习,及时掌握上级会议精神,明确工业发展形势。组织机关干部参加各类培训班,适时组织到外地参观学习,提高机关干部综合素质。

(二)抓制度,促完善。以提高执行力为重点,抓好机关各项制度健全完善,进一步加强我局机关管理。结合我局实际,完善《机关会议制度》、《采购制度》、《车辆管理制度》、《财务制度》《考勤制度》等工作制度,加快建立完善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管理科学的机关管理体系。

(三)抓班子,促和谐。抓班子,打造“以和为贵”的领导集体。局党委要进一步完善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挥班子成员的积极性、创造性。重大问题、重大经费开支等问题一律提交班子集体讨论研究,不断完善议事规则,规范决策程序,健全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相结合的制度。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干部职工事业同心、目标同向、工作同步,形成一种勇于实践、敢于创新、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

(四)抓创新,求突破。大力提倡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牢固树立创新意识,自觉确立工作标准,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切实用心研究、思考、创新本职工作,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好工作,倾力打造工作品牌。

六、党建工作争一流

(一)党委自身建设争一流。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重大问题集体研究决定,科学民主决策,坚持把党务公开与加强民主管理结合起来。增进班子团结,增强领导班子凝聚力、向心力,充分发挥党委的领导作用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二)党员队伍建设争一流。抓好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坚持标准,严格把关,认真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和预备党员的考察、培养和教育。把抓好队伍建设作为党建的关键要素,坚持把党的组织建设作为关键环节来抓,不断提高思想理论水平和党务工作水平,提高党组织的整体效能。

(三)基层党组织建设争一流。把“学理论、把方向、出思路、谋发展、建班子”作为基层党组织的中心任务,坚持用发展的眼光把党建工作放在企业发展的大局中把握,结合企业发展任务开展活动,结合企业发展实际抓落实,使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相互渗透、相互促进。

七、基础工作重实效

(一)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不断提高招商引资水平。把招商引资作为推动工业发展的主要措施来抓,修订和完善招商引资奖励办法,细化、分解、落实任务指标,确保超额完成年度任务指标,力争在引进500万以上新的工业企业、大项目上有新突破,确保争得全区先进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