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支架式教学的案例范文

支架式教学的案例精选(九篇)

支架式教学的案例

第1篇:支架式教学的案例范文

通用技术课堂如何从“技能”掌握转变为“素养”习得,是当前通用技术教师应该认真探讨的问题之一。技术理论课是技术试验课、绘图课、制作课的基础,是学生掌握系统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的前提,把握这一类型的课堂是上好通用技术课的关键。

1 技术理论型课堂的教学现状

由于学科的特殊性,以及人们长期以来思想观念等因素的影响,通用技术课一直被外界甚至部分通用技术教师误认为是手工操作课,而把当中的技术理论课看成是一般的讲授课,采用单向的讲授法,其课堂教学的一般模式如图1所示。

通用技术的理论知识非常丰富,这些理论知识都是学习通用技术的基础。如技术发展规律、技术的性质及影响、设计的基本方法和基础知识、设计的一般过程和设计中的技术语言等。为更顺利开展教学,教师一般采用单向的讲授法,力图将这些知识以最全面的方式展示给学生。但这一方法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忽略了通用技术理论课的特殊性。因此,有必要以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改变通用技术理论课课堂教学现状。

2 支架式教学的概述

支架式教学的最直接理论基础源于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支架式教学应当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生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为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生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

依据支架式教学理念,首先将教学内容转化为一个需要学生探究的大问题/任务,在教学过程中再将这一大问题/任务转化为若干层层递进的子问题/任务。让学生根据提供的架构,从底层逐步开始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每当解决1个子问题/任务的成果能够为下一阶段的问题支架服务。在此过程中,上一阶段的脚手架可以慢慢拆除,以此类推。

支架式教学一般由搭脚手架、进入情境、独立探索、协作学习和效果评价5个环节组成。其教学流程如图2所示。

结合通用技术学科特点以及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支架式教学理念指导下,将技术理论课课堂设计成以下5个模块。

2.1 “创设问题情境”模块

设计的思想与方法等内容是相对抽象的,教师可以从生活中的案例入手,创设学习情境,引出课题,并提出本节课需要解决的问题。

2.2 “启发引导”模块

此步骤主要为学生搭建问题支架,提供有效资源,形成一个概念框架,所以是开展支架式教学的关键。该模块在课后要求教师做好充分准备,对课堂要有整体把握,支架问题间要有区分度,同时又能较适宜地引导学生从一个阶段进入到更高的一个阶段的学习。而在授课过程中则要求教师在原有支架问题的基础上,能根据学生现场生成的问题来修改完善下一步的支架。

2.3 “自主探究”模块

此阶段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关键阶段。为从引导探索逐渐过渡到学生的自主探究,依靠教师已经建好的问题支架结构,再结合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不断解决问题,完善知识框架。

2.4 “合作建构”模块

技术理论课课堂虽然较枯燥,有较多的系统理论知识,但最终的目的并不在于对这些知识本身的认识与了解,而在于学生如何应用这些理论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加深对技术的理解。提升学生的技术素养。因此该环节十分重要,是学生在拆除脚手架后的主动建构知识框架和分享交流的环节,更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2.5 “交流反馈”模块

这是支架学习的最后阶段。是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建构知识框架过程的交流、分享阶段。在互相交流评价的过程中不断修正完善知识架构。教师在此阶段可以主要通过提问的方式帮助学生进行归纳总结。

3 支架式教学在课堂中的应用案例

为更好阐释支架式教学在通用技术技术理论型课堂中的应用,以“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技术设计的原则”教学为例加以说明。

3.1 “创设问题情境”模块

首先展示两幅图片:魁北克大桥建筑结构图;魁北克大桥坍塌图。

提出两个问题:该桥为什么会非正常坍塌?在对桥梁进行设计时需要注意什么原则?

通过这个现实中常出现的问题,创设了生动情境,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在设计过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为了解决这一大问题,必须解决的支架问题有:为什么在设计中需要遵循相关原则,这些原则具体有哪些,在设计过程中如何应用这些原则。

3.2 “启发引导”模块

本环节的关键是给学生建立具体学习支架。首先以一个经典案例进行引导。展示方形西瓜图片,提问学生对方形西瓜的态度与看法,在学生对这种新型西瓜产生浓厚兴趣时建立第一个学习支架:为什么西瓜要变成方形。紧接着我让学生参考书本内容,并邀请不同的学生发表意见看法,让大家对方形西瓜遵循了什么样的设计原则进行思维的碰撞,建立第二个学习支架:方形西瓜主要体现了设计中需要遵循的经济性原则。最后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展开讨论为什么要遵循经济性原则,建立第三个学习支架:应用该原则的意义。

通过这三个支架的架设以及层层递进,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经济性原则的内涵。从而为学习更多的设计原则做好铺垫,打好基础。

3.3 “自主探究——合作建构”模块

该环节主要在脚手架的支撑下形成对经济性的设计原则的理性认识,然后逐渐拆除脚手架,形成相关的自主学习其余的设计原则。

首先为学生准备好充足的素材,制作成学案,通过资料的阅读,既拓展了知识面,也为系统学习设计的原则提供生动的探究案例。

学生自主探究过后,还需要进行小组的讨论,通过讨论使知识更加丰满充实,以更好达到教学目标,建构知识框架。

3.4 “交流反馈”模块

反馈是教学的重要过程,而以往的课堂较多的把教师的总结归纳作为反馈,其实学生与学生间交流的反馈对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作用更大。邀请小组上台汇报小组的思路和答案,并让其余小组对该组进行评价,完善该小组的系统框架。

在通用技术理论课课堂上运用支架式教学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基本摆脱了理论课课堂教师教—学生听的枯燥局面,给了学生更多主动参与学习的时间,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当然,支架式教学模式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有些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细化,引导学生方向清晰地去解决一个个问题,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帮助他们逐步扎实地达到最后的学习目标。

参考文献

[1]赵敏.支架式教学在信息技术操作型课堂中的应用研究[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1(7):100-101.

[2]王志忠.“支架式教学”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9(Z1).

[3]徐强.支架式教学和先行组织者教学的比较[J].科教导刊.2011(8).

第2篇:支架式教学的案例范文

1课程的特点

案例分析与实践课程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优化课程设置,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突出实践性。针对目前软件工程案例分析课程偏于理论及相关实践课程理论联系不够的缺点,将案例分析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在开发完成一个完整的案例过程中,把所学的相关知识加以综合应用。(2)突出案例的前沿性和实用性以及开发技术的先进性。结合现实需求选择案例,使得学生完成案例的经验能够很好地移植到将来实际工作当中,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软件开发技术发展变化非常快,尤其是开源软件开发架构,只有掌握最新的开发技术,并掌握其发展脉络,才能开发出更高效的软件系统。(3)教学方法上,项目驱动取代教材驱动,突出学生的自主性。教材的更新速度与软件及其开发技术的更新速度是不相匹配的,一个实用性强的案例和最新的软件开发技术很难反映在一本教材上。因此采用项目驱动的教学方式取代教材驱动的教学方式,针对案例开发过程中所用到的技术,把最新的相关知识教给学生,并引导学生通过互联网自主学习。

2课程的教学实践

2.1案例选择教师团队首先要自己完成案例选题、设计和开发,并以此为基础,向学生讲授开发经验,指导学生动手完成案例开发。课程以“基于移动互联网的速递物流跟踪系统”作为案例,具有较强的前沿性和实用性。这是一个适合小件速递运营的物流管理和跟踪的原型系统,结合移动互联网技术,能够给客户提供及时、透明的物流信息;同时为物流公司提高运行效率提供必要的保障信息。软件的功能覆盖从收件、转运、分发到派送签收的整个流程,涉及到服务器端、手机客户端和网页浏览器端的开发。

2.2教学方式课堂教学、实验和讨论等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体现了课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具体教学方式如下:(1)教师授课。提出系统的功能需求、分析需求的合理性、探讨业务改良;介绍所采用的相关技术、数据模型和对象模型的大致思路;简单介绍建模方法、开发方法、开发框架、开发环境及开发工具。(2)学生自学和实践。需求的理解、数据模型和对象模型的理解和模型的建立;建模工具、开发环境及开发工具的使用;代码实现和调试。学生按5-6人一组分组,每小组中选派项目组长,学生在集体理解总体思路和技术手段的基础上,分工合作完成项目的设计和开发。(3)讨论和辅导。在分析、设计、实现、测试等各个阶段,教师组织学生描述个自小组项目的进展状况和技术方案;学生同时可以提出自己的思路以及疑问,教师予以评价和解答。教师至少一次对学生的方案水平、讲述的表达进行评价。(4)阶段验收和总体验收。在课程的中期和最后阶段,教师对学生的原型系统和最终实现作品进行评审,给出评审成绩。

2.3教学内容不同教学方式的教学内容如下:(1)课堂教学,主要进行案例的分析,为软件开发实践奠定基础。①需求的描述与改良。描述案例的需求,包括功能需求的清单描述、应用场景(用况)的描述;对需求分析和信息化新技术对业务的改良的探讨;引导学生使用软件新技术解决业务需求。从实用性出发描述同类或类似系统的应用现状,如:同类系统功能状况,同类系统的缺陷;关键技术的解决的方案,解决需求的技术现状;拟使用的技术手段等。这部分内容以教师讲授为主,同时提出问题留作学生思考和讨论。②系统架构模型的选择和依据。根据应用场景和系统的规模选择系统的软件平台和开发环境。针对需求介绍分层架构模型设计思路,从软件架构的角度描述模型选择的依据。引导学生设计软件的分层模型;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各个项目小组分别设计软件的总体架构,包括:子系统(或功能模块)的划分,软件的分层结构及层间的主要功能耦合;指导每组学生做出软件的架构描述和各个业务处理的软件总体数据流程。③数据模型和数据服务框架。数据模型的设计,包括数据库的表、视图、约束关系的设计,结合案例分析设计的思路和可能的变化。数据服务框架的设计及实现技术,使用数据库持久层框架Hibernate实现的数据-对象映射。数据访问的性能优化,对象缓存、合理冗余的使用等。④软件开发技术与软件框架。系统采用Java语言开发,数据库的管理使用MySQL,使用WebService开发架构,服务器端基于CXF+Spring+Hibernate框架,手机客户端基于Android平台,包括条码扫描、GPS定位、地图显示等功能,同时提供BS结构的数据访问与管理。⑤子系统与设计的细化。进一步细化设计,为后面的软件开发实践做准备。服务的设计,采用JSON作为服务数据交换格式,实现数据对象与字符串的轻量级的转换。人机界面的设计,采用一些开源框架进行Web页面的设计,介绍Android客户端界面设计的方法。(2)实验内容,主要是软件开发实践,参与一个应用软件开发的全过程。可以细化为以下实验并制定实验大纲:需求分析,理清业务流程,确定软件的功能;对象模型设计及数据库模型设计;开发环境的搭建;Web服务的实现;网页界面设计与功能实现;Android界面设计及功能实现;二维码扫描;地图展示。(3)讨论课内容借鉴实际项目开发经验,定期组织项目评审对学生项目进展状况进行评价,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不断优化开发方案。根据项目完成情况及个人贡献给出评审结果,作为学生课程成绩的重要依据。至少要对原型系统和最终系统进行项目评审。项目评审的形式是由学生展示项目进展及个人贡献,回答教师的提问。

2.4学时安排表1是一个学时安排的参考。一共64学时,其中实验32学时,主要用于项目开发实践。习题及讨论课8学时,主要用于原型系统评审和最终系统的验收评审。理论课24学时,主要讲授案例的分析、设计及用到的开发技术、框架、环境等。

3对工程教育毕业要求的支撑

工程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教育机构工程类人才培养提供指导和保障,工程教育以出口为导向,专业的课程设置、师资配备等必须使得认证标准中的毕业要求得到达成。软件工程作为工程教育的一部分,课程设置也必须支撑毕业要求的达成。2015年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通用标准中毕业要求有12条,包括工程知识、问题分析、设计开发解决方案、研究、使用现代工具、工程与社会、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职业规范、个人和团队、沟通、项目管理以及终身学习。每一条要求可以分解为几个指标点,每一门课程支撑一到几个指标点的达成。案例分析与实践课程支撑毕业要求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中的3个指标点3-1、3-2、3-3和毕业要求9(个人和团队)中的指标点9-2。指标点具体描述如下:指标点3-1)具有软件项目问题定义、可行性分析及需求分析的能力;指标点3-2)具有软件项目系统设计及详细设计的能力;指标点3-3)具有软件项目编码实现的能力;指标点9-2)具有一定的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本课程中支撑毕业要求达成的具体实现途径如下:(1)课堂教学的安排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3-1、3-2、3-3的达成课堂教学通过对一个具体的、有实用价值的案例的分析,展示一个项目开发过程中需求分析、软件设计、编码实现及软件测试等开发阶段的主流的方法与技术,结合实验安排中项目开发的实践,理论与实践结合培养学生相关的能力。(2)实验的安排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3-1、3-2、3-3和9-2的达成实验安排就是一个应用软件的开发实践,学生分成项目组的形式,分工协作,完成从需求分析、软件设计、编码实现、软件测试等整个工作流程,因此可以锻炼学生软件开发的分析、设计、编码实现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3)讨论课的安排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9-2的达成在讨论课上,学生要做报告展示项目的进展和自己的贡献,由于项目是分工合作,需要大家相互配合,充分展示,还要回答教师的问题,这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结语

第3篇:支架式教学的案例范文

摘要:玩具是幼儿教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种以其为中介的支架式教学作为构建主义的一种基本教育理念和教学策略,已在国内外教育教学理念和实践领域日益受到重视。如何利用好这个中介积极地构建幼儿知识框架使教育效果实现最优化,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通过介绍该教学方式及对湖北省幼师比赛中“好玩的夹子”的案例进行分析,探求幼儿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的搭建“支架”的方法策略,并提出的一些启示与建议。

关键词:玩具;中介学习经验;支架式教学

儿童的生活学习与玩具有着密切的关系,对其认知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而玩具作为人类文化的产物,凝结着人类社会的文化历史。帮助儿童“解读”玩具这种“无字的”课本所蕴含的社会文化意义应当是成人的责任。以玩具为中介的支架式教学就是该目的下的一种教学方式。[1]该教学以社会构建主义理论为基础,借鉴支架式教学和中介学习的基本理念,利用玩具来促进幼儿学习,帮助儿童理解和掌握玩具中所蕴含的“概念”。

一、以玩具为中介的支架式教学概述

以玩具为中介的支架式教学是指教师有目的地与幼儿围绕玩具发生的相互作用,促进幼儿的概念学习和认知发展的一种教学方式。该教学方式强调两层意思:第一,玩具作为幼儿园教学的重要媒介,起重要中介作用;第二,教师在幼儿通过玩具学习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要为学习者构建知识经验提供必要的概念框架,通过分解复杂的学习任务依次把学习者对于问题的理解引向深入,从而实现教学目的。[2]

该教学方式的理论来源于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该理论描述了教学作为一种社会文化要素,在介入儿童发展过程的可行性及成人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支架式教学”的概念。支架教学强调合作性解决问题、共享思维、促进自我调控。成人通过预热、探索和独立探索三个环节支架的搭建,使监控学习与探索的责任逐渐由教师转移给学习者自己,最后撤去支架完成教学任务。对于该教学方式必须要介绍的另外一个方面是中介学习经验。儿童的认知发展是经过了中介的物质世界的直接影响和文化传递的联合产物。以“材料”为中介的思维工具强化法为我们思考如何利用玩具和游戏材料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和概念学习提供了有益的启示。支架式教学和中介学习经验理论为我们理解和描述这种特殊的教学过程提供了可借鉴的教学系统。1

以玩具为中介的支架式教学不同于一般的教学过程。它包含了四种结构要素(幼儿、教师、玩具、同伴)和三种互动关系(教师-玩具-幼儿;幼儿-玩具-幼儿;幼儿-玩具)。基本过程包括:1、分析玩具所蕴含的概念或任务;2、确定搭设支架的计划或步骤;3、进入任务情景;4、成人和幼儿合作游戏和幼儿积极的探索;5、同伴游戏和独立探索;6、动态的效果评价。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应当根据幼儿所出现的问题给予帮助,包括提问、描述、示范等。这些策略要求在整个过程中细心的观察幼儿的进展并提供帮助,逐步撤去支架。

二、以支架理论对湖北省幼师比赛中“好玩的夹子”的案例进行分析

“好玩的夹子”这一教学课程在湖北省幼师比赛中获得很高的评价,是一个典型利用以玩具作为支架教学的案例。以对此案例进行分析,来加强对支架教学的认识与思考。

在歌曲游戏引入课堂之后,老师首先通过提问让儿童的兴趣点转向夹子,并通过示范将夹子在衣架上实现平衡。一目了然的过程后要求幼儿自己动手实现在衣架上的平衡,动手及讨论后幼儿明白只有当两端的夹子一样多的时候衣架才会平衡。下一步老师借隔壁商店开张为话题引入红枣、瓜子、炒米、玉米四样物品请孩子们称重量。通过描述比较的方法鼓励孩子们分析如何用夹子实现平衡。在这个过程中老师提供材料让儿童实验,体验在过程当中获得成就感。最后增加难度,提问如何用夹子比较四样物品的重量。很显然,这远超越了儿童的现有水平却又在其“最近发展区”之内。提示通过将与夹子数量的比较来比较物品质量,重复并示范该如何降低难度来完成任务。在幼儿与同伴的合作之下,完成任务并回报,老师给予鼓励与帮助,成功的完成了本次的教学任务。

分析该案例,夹子和相关材料的选择是教师在开课之前有了一个很细致的研究的,利用这个简单的物品使幼儿把握关于平衡和质量的概念认知与技能发展。其次,教师对于幼儿的水平有一定的研究。对于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以及在这个过程当中遇到的中介点,老师都有一个很好的把握,并能通过建议、示范等方式来解决问题,这两点是决定了该课程成功的前提。最后,在教学过程当中,老师能熟练度运用各种策略来实现支架教学过程中的灵活转换,并鼓励通过同伴的影响来加强儿童对于该任务解决的思考。老师成功的作了一个支架桥梁,影响着幼儿对于环境的定向能力中介着幼儿认知机能的形成。

三、支架理论的教学建议及启示

通过上面关于以玩具为中介的支架式教学的介绍及相关案例的引入,展示了老师作为一个支架的设置者,在有效利用中介及儿童已有发展水平的基础上,与儿童互动式的教学的效果。当前中国幼儿园普遍存在两个问题:一方面教育学玩具的开放利用研究滞后于幼儿园教育改革的要求,另一方面老师也不善于有效运用玩具来认识其价值与功能。这是我们当前该教学实现中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通过查阅资料及自身实践,针对该问题笔者从支架教学理论提出几点建议:(1)要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增加介入的有效性。针对教育意图,教师需要有教育的价值理念,并能提供必要的支持开展游戏活动;(2)要提高介入的质量。要保证足够的观察时间,了解儿童兴趣有效的指导。明确自己在其中的角色,作为支架起支持儿童发展的作用并能灵活转化或同时兼任多重。(3)重视教育学并兼顾享乐性。要保证儿童始终处于一个主动的学习过程中,儿童的思维的活跃和内在学习动机的激发。只有这样的学习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3]

通过案例中支架教学的成功实现,对该理论的实践有一些要求:第一,玩具的选择要兼具教育性与趣味性。要在儿童已有认知水平与能达到的水平之间引发其兴趣与思考,教师也要求解读和分析教育性玩具中所蕴含的概念并具有相关背景学科知识;[4]其次,教师在这个过程当中要灵活的实现多角色的变换。老师要能根据儿童在任务中的情景充当一个观察者、支持者、引导者、控制者,换言之就是教师能成功的运用多种教学策略解决儿童的中介点;最后,也是很容易忽视但很重要的一环就是交互作用的发挥与动态性的评价。玩具、同伴以及教师都是不可或缺的要素,幼儿的不同表现也有需做动态的评价。过程前、中、后老师的评价有助于下一次问题的避免与水平的提高。

总之,以玩具为中介的支架式教学是一种重视幼儿的体验和建构、不以分科课程为基础的教学形式。这种教学形式借助幼儿喜欢的玩具这一中介,鼓励幼儿积极主动的探索,倡导教师与幼儿进行充分的小组和个别的交互,创设适于幼儿的能力水平且有挑战性的任务情景,并提相应的支架,从而促进幼儿进行积极的自我构建和社会构建。它对于打破传统的幼儿园教学模式,推进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实践是一种有益的尝试。(作者单位:湖北职业技术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

参考文献:

[1]刘焱.儿童游戏通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619、620.

[2]刘焱.通过游戏来教――教师观念与课堂实践[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28.

第4篇:支架式教学的案例范文

【关键词】翻转课堂;慕课;课程设计;案例分解

翻转课堂,就是在信息化环境中,教师提供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形式的学习资源,学生在上课前完成对教学视频等学习资源的观看和学习,师生在课堂上一起完成作业答疑、协作探究和互动交流等活动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1]。翻转课堂模式对传统的课程设计产生巨大的冲击,本文尝试借鉴翻转课堂理念在课程设计理念、内容、实践方式上进行了创新性设计模式,并将该模式用于《产品逆向设计》课程设计中[2]。

1 课程案例(项目)描述

1.1 案例(项目)内容简介

根据车载多用途物品架前期采集的激光点云数据,完成物品架各零件的逆向造型设计及物品架的装配、效果图与零件数据格式的转换。以“车载多用途物品架” 为载体,经整合教学内容等教学化提炼与处理后,设计工作任务。以实现产品逆向设计技能掌握,同时融入工业产品设计理念,逆向造型与图形处理技术。

1.2 案例(项目)选择理由

该案例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案例是由多个零件组合而成,其零件结构典型、能较全面地覆盖产品造型设计知识的应用;案例工作量适当,可操作性强,易于学生掌握。通过本案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逆向设计软件的操作,以及提升产品造型设计的能力。能使学生更加直观地掌握UG软件界面和操作步骤,使学生生动、形象地掌握逆向反求工程技术的精髓与实际操作技能。

2 课程设计案例结构

课程设计案例包含以下三个子项目,每个子项目对应相应的任务,将案例分解后以子项目为任务驱动教学。

2.1 子项目一

车载多用途物品架模型测量数据导入。对应任务的内容有:车载多用途物品架产品拓朴结构及功能分析;车载多用途物品架测量数据的导入。

2.2 子项目二

车载多用途物品架零件实体模型创建。对应任务的内容有:饮料锁扣模型创建;支撑架实体模型创建;锁扣实体模型创建;烟灰盒实体模型创建;活动壳实体模型创建;底座实体模型创建;外壳实体模型创建;活动盒实体模型创建;烟灰架实体模型创建。

2.3 子项目三

车载多用途物品架实体模型装配与格式转换。对应任务的内容有:车载多用途物品架实体模型装配;车载多用途物品架实体模型的格式转换与导出。

3 课程组织与实施

课程以大案例贯穿整门课程,将案例分解后以子项目为任务驱动教学,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体验学做一体的新教学模式。

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采用大案例的分解,把“车载多功能物品架”分解为9个零件,即饮料锁扣、支撑架、锁扣、烟灰盒、活动壳、底座、外壳、活动盒、烟灰架,完成以上9个零件的逆向设计,并制定相应的教学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中掌握逆向设计技术中需要掌握的曲线造型、曲面造型与实体造型相关技能。在学生学习的过程还将融入先进的工业设计理念与图形处理技术等。

4 教学活动设计

本课程的慕课网络课程已在超星慕课网站上,本慕课课程只需连接上校园网就可以打开,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使用个人学号进行注册,选择相应的班级,选择相应课程,就可以开始使用网络课程中的教学资源进行相关学习活动[3]。

4.1 课前准备活动

4.1.1 教师活动

(1)分析教学目标,制作学习任务单。教师设计的学习任务单有效地组织起“翻转课堂”,帮助学生在课前明确自主学习的内容、目标和方法,以表单为呈现方式的学习路径文件包,学生根据个人需要有一个自定进度的学习,即让每个学生按照自己的步骤学习,取得自主学习实效。

(2)制作教学视频和课件并。视频和课件是教师通过对教学目标的分析,通过视频和课件的形式把知识传递给学生。教师通过网络教学平台组织和呈现教学视频和课件教学资源。

(3)布置针对性课堂练习。课堂练习是教师针对教学视频和课件中所讲的知识,为了加强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巩固并发现学生的疑难之处所设置的,教师可以通过学生所做的练习的反馈情况时刻了解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4-5]。

4.1.2 学生活动

(1)根据教师给出的学习任务单,进行相应的学习活动。如观看视频及学习课件等,在观看教学视频和课件的过程中,学生遇到不懂的地方可以做笔记,把自己不懂的问题带到课堂,这样学生可以完全掌控自己学习的步调。

(2)做针对性课堂练习。学生通过做适量的课堂练习,发现自己的疑难之处,在学习过程中记录自己遇到的难题,可以通过教学平台自己的难题,或者等上课时在课堂中提出问题,同学之间也可以进行互动,彼此交流收获,进行互动解答[6]。

4.2 课中教学活动

在课中教学环节中,教师不仅提供教学视频以及其他资源,检查学生学习视频和课件情况,还提供在线辅导。学生提出疑难问题,教师答疑解惑,师生之间充分互动交流。在对课前视频中知识点再度梳理的基础上,补充板书和电子文档等的学习资源,满足学生多方面的学习需要,并根据网络中学生集中反馈的问题进行集体讲解,排除大部分学生的疑点和难点。学生可以通过报告会、展示会、辩论赛或者小型的比赛等形式交流学习心得、体会,经过独立探索和合作交流后,完成个人或者小组的成果,在此过程中享受学习所带来的乐趣,并发现自己的不足,吸取他人的优点[7]。

4.3 课后学习反思

课后教师和学生通过慕课网站及其他方式留言互动,共同讨论本次课的相关主题内容,进一步学习反思。教师根据反馈的效果对课程进行进一步的优化设计,如课前学习资源的增减,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序的安排,教学活动时间的长短等,以提高本课程教学(下转第64页)(上接第47页)效果[8]。

5 结语

本研究以《产品逆向设计》课程为例,开发了“车载多用途物品架”的课程案例,构建了大案例一案到底的课程案例结构,研究了慕课网络平台的课程实施与教学组织,构建了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活动设计。

【参考文献】

[1]钟晓流,宋述强,焦丽珍.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深觉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J]. 开放教育研究,2013(2):58-64.

[2]房毅,张先梅,钟,等.基于“慕课”的物理类微课程设计探索[J].物理与工程,2014,24(3):60-63.

[3]杨小龙,何美丽.基于“MOOCs”(慕课)的机械原理课程教学改革[J].现代企业教育,2015(2):440.

[4]陈晓菲.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5.

[5]侍松门.基于MOOC的大学英语微课教学系统研究[J].江苏开放大学学报,2014(3):37-41.

[6]翻转课堂理念的课程设计与开发[D].广西师范学院,2016,6.

第5篇:支架式教学的案例范文

一、张扬个性,归还美术学习自

在以往的高中美术学习中,学习内容和学习形式均由教师掌握,学生被要求跟着教师走,没有学习自。因此,要开展主体性教学,教师首先要放权,将美术学习的自归还给学生。赋予学生自,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美术学习客体的决定权;二是审美形式的选择权;三是艺术创作表达方式的自。

例如在教学《外国古代雕塑》这部分内容时,笔者让学生模拟教师教案,以本次课程内容“外国古代雕塑”为主题,根据自身认识、喜好及能力,设计属于自己的“学案”。学生设计完成后将学案上交,经老师认可后即可作为本次课程的学习方案开始学习。学生对于这样的学习模式都很感兴趣,积极动脑,策划了各式方案。例如有学生设计了这样的方案:首先以时间为顺序,逐步了解从新石器时代到文艺复兴时代的欧洲建筑;其次观赏著名欧洲雕塑家的雕塑作品;最后思考这些雕塑作品背后的时代背景、文化内涵。通过这样进行学案设计,将美术学习自归还学生、释放教师的同时,学生通过自主设计,对于课程内容形成初步认识,对于教师后续教学的开展、学生扎实掌握相关知识,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二、自主互助,创新美术学习新时空

高中美术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可以充分利用合作学习原理,让学生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自主选择与他人建立联系,通过互助启发,拓宽学生美术学习思维。在开展自主互助学习时,教师要注意从学习范围、学习方向、合作形式等方面进行引导。

例如在进行《标志的设计与鉴赏》这部分内容教学时,笔者开展了分组竞赛的合作互助教学活动。笔者让学生三人一组,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标志进行个人评价和小组评价,完成评价后以小组为单位,为下届校园运动会设计会徽,最后进行大班评议。这样的模式打破了传统教学情境下学生参与不足,自主潜能未能发挥的问题。熟悉的小组环境更能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小组成员意见碰撞则能促进思维的多向延展,同时采用学生熟悉的奥运会标志和校运会主题,更能激发学生兴趣,有利于学生充分调动认知资源,进行评价和设计。通过开展自主互助式教学,学生成为学习评价主体,教师辅以引导帮助,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使主体性教学效果得到体现。

三、支架帮扶,创建和谐相长师生缘

已有经验告诉我们,高中美术主体性教学,要发挥学生主体性,更要发挥教师的主导性。教学相长是主体性教学有效开展的重要保障。以建构主义为基础的支架性教学,倡导教师帮助学生形成学习框架,学生在框架下进行自主探究,破解问题,获得知识。通过支架引导,形成师生之间紧密联系的强有力纽带,在保障学生主体个性的同时,充分发挥教师引导帮扶的作用,在和谐相长的师生氛围中,进一步提升主体性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古代山水画》这部分内容时,笔者设计了这样的主体性教学支架:以名画《富春山居图》为背景,展现本次教学大情境,让学生形成初步的视觉认知;播放古乐曲《渔舟唱晚》,通过增强学生的视听觉体验,加深学生对山水画的领悟;设计学习分支,将接下去的学习内容根据不同方向分为表现手法、艺术形式、颜色运用等内容,学生可根据喜好选择与自身学习能力相近的分支进行自主学习;回归主题,呈现作品创作背景和相关知识,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作品蕴含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像这样进行支架帮扶,既能帮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给予学生充分的学习自利,又能给教师带来更为灵活的空间,对学生进行传统教学较难实现的一对一帮扶,师生通过支架共促共进。

第6篇:支架式教学的案例范文

就我国目前的教学模式来看,对于高中化学教育新课程的教学模式及其缺少,需要迫切的对其进行探讨,制定出能够推进实际教学的方案。“支架式教学模式”就是在这一背景下研究出来的。高中教学主要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建立自信,能够自主的进行学习,能够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学习目标,并以此为动力展开有效的学习,同时还能够对自我的学习状态进行评估,这些目标唯有支架式教学才能够完成。对于怎样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将支架式教学有效的实施起来,本文通过一系列的实际操作过程来对其进行了简单的阐述。

二、支架式教学在高中化学课堂中的应用

1.创设情境环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在高中化学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极具趣味的情境与化学教学内容相互结合起来,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化学教学活动中来,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的将学生的好奇心理有效的运用起来,要有意识的营造出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氛围,要促进学生的质疑精神,让学生在面对新鲜事物时会不自觉的对其进行仔细的观察,从中找出疑问之处,为了寻找答案而积极的去思考,让学生能够在求知欲极强的状态下进行化学学习,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同时在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将原本静止的平面书本教学转换成立体的教学活动,教师需要对活动情景的创建有着较好的把控力。在教学情景创建过程中,需要能够遵从趣味性、创造性及符合实际化学教学内容的原则来进行创设。本文做出了以下尝试:第一,设置悬念。帮助学生构建一个学习氛围浓烈的活动场景。第二,设计实验操作。化学教学本就是各种实验来完成的,因此可以构建一个手脑都要运用起来的活动场景。第三,可以运用实例来进行学以致用的活动场景。第四,可以放弃书本教学,采用高科技电脑来进行构建多媒体教学的活动场景。

这里较为简单的来了解下采用高科技多媒体技术来进行教学的场景。教师通过《生活中的材料》的视频来激发学生对材料上的认知,并对其进行探讨研究。通过提出问题来引出活动的主题,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来提出自己的问题,比如①生活中都有哪些材料?这些材料中哪些是天然的,哪些是通过人工合成的?②这些材料在来源上有何区别?③对这些材料中所包含的化学成分、有什么性能及出售的价格怎样等问题,以此来展开化学教学的讨论。

2.构建范例支架来进行化学教学的应用

范例就是举例子,这些例子通常都是符合现阶段教学内容的需求的,其中往往都蕴含着学习中最精华的部分的,是典型的学习成果。比如教师在要求学生制作某一电子文档时就可以通过预先找到的范例来让学生进行观摩,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想法来进行范例的制作,完成后展示给学生。一份好的范例能够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引导性的作用,能够避免过于长篇大论或是重点不清的解说,让学生能够快速准确的找到学习的目标。这里所说的范例不仅仅是电子文档这一有形的实体,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熟练的操作技巧及教学过程也同样是教学范例。教师对于这些非实体的教学范例进行展示时,可以一边具体操作一边用言语来对其进行说明,对于重点部分及操作步骤要突出强调。

3.合作学习

学习是一项双向的互动,是师生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合作来完成的。合作学习在高中化学教学中非常的重要,它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化学课堂中对于问题进行探讨研究,相互之间进行交流互动来促进学习的动力。举例来说,高一化学第六章第四节中所讲到的内容是关于环境保护的,这一节课的教学重点在于大气污染、水污染等污染的来源、并对其产生的危害及防治进行讨论。在进行讨论前,可以先进行小组内部成员的独立思考,将自己的见解记录下来,小组内部先进行一个总结,然后在通过各个小组集体讨论,达成共识。这样以团体成绩来作为评价的标准,会促进学生间的团体精神,能够帮助学生提高成绩的同时还能改善班级中学生之间的情感互动。在进行集体讨论时,教师也要融入到这一氛围中,引导学生并及时有效的调整教学的环节。通过集体讨论,让学生的思维相互碰撞,引发学生更深层的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由原来单一的思维模式向系统思维模式发展。

4.效果评价

效果评价作为支架式教学方法在高中化学教学应用中效果的最佳体现,其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及时的发现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帮助引导教师改进教学方式,让支架式教学更好的帮助提高化学教学课堂的质量。

第7篇:支架式教学的案例范文

一、制造心理失衡,搭建问题支架

学生学习需要的形成更多地在于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发现,有的学生基本了解知识点后便会失去学习的动力,而此时学生的心理处于平衡状态。对教师而言,就是要通过不断地制造新问题,让学生处于心理失衡状态,以保持对新知的渴求。

二、提供参考方案,搭建建议支架

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课堂,教师很注重学生的个体性差异和自主性学习,但也容易忽视基本的教学要求。尤其是当学生陷入思维困境的时候,如果一味地让学生去发现、去研究,则很难顺利地解决问题。在此情况下,教师需要提供一些有建设性的参考方案,找寻建议支架,让学生顺利地解决问题。

【例2】五年级《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的教学片断。

师:我们先来做一个小游戏——“说倒话”。

(出示词语:上课 云淡风轻 海上明月 人过大佛寺 画上荷花和尚画)

师:同学觉得玩这个游戏,最大的乐趣在哪里?

师:谁能说出自己是如何思考这道题的?

(生练习后回答)

师:刚才同学们的回答很准确,总结成一句话就是:按序倒推。如何检验这道题的正确性呢?可以用:顺序检验。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本道题是理解二步倒推的敲门砖,尽管学生能够解出答案,但数学教学关键在于让学生掌握方法。为此,教师提供了一个倒推解决的模型,即从“按序倒推”到“顺序检验”。学生掌握这种方法后,解决其他问题时就会得心应手。

三、寻找生活因素,建立认识支架

何处寻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最便捷的手段就是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当学生能够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时候,学以致用的快乐一定会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1.源自生活。如果从生活中导入数学问题,将会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圆的认识》一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古希腊数学家的“在一切平面图形中,圆是最美的”导入,进而要求学生举出生活中的圆来分析。

2.营造于生活。在支架式教学中,教师同样需要创设出生活化的场景,或者提出一些生活化的问题,引导学生在常识和自然场景中建构起映射的作用。比如在《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一课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学的进程提出:统计讨厌灰太狼、喜欢美羊羊、既喜欢喜羊羊又喜欢懒羊羊的学生人数以此作为教学的数据。

3应用于生活。把所学习到的知识再运用到生活中,学生更容易体验到成功感。比如在《圆的认识》一课教学中,学生理解了圆的一些基本规律后,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同学们联系刚才的分析思考一下,为什么轮胎要做成圆形呢?”

四、着眼创新发现,搭建活动支架

教育家夸美纽斯曾经说过:“学生不仅通过语言,而且通过完整的感觉现实来学习,教一个活动的最好方式是演示,学一个活动的最好方式是做。”对学生而言,要想顺利地进入“最近发展区”,实现对数学知识的成功建构,最为重要的就是要创设出一系列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去自主体验,去创新发现。

【例3】在《认识方程》一课的教学中,教师设计了以下活动:

活动一:小组讨论,“没有未知数也不是等式;有未知数但不是等式;没有未知数但是等式;含有未知数也是等式”这四组式子,哪些是方程?

活动二:同桌间根据图画列方程,根据方程画图。

活动三:提供XX饼干广告词,让学生迅速捕捉信息,提出问题,列出方程。

三个活动各有特色,但都是借活动来展开以促进教学的顺利进行。

第8篇:支架式教学的案例范文

作为一项重要的语言输出渠道,培养写作能力是英语教学的目的之一。写作是需要学生将其语言能力与实际交际能力相结合,考察的是学生对语言的综合运用,在中学生的英语学习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是我们的写作教学,更多的还是采用传统的以模仿为主,重视写作的结果呈现与语法结构的正确性,却忽略了写作过程中学生在模仿之外可能遇到的问题与应该给予的解决方案。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实际语言能力,也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如何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已成为一项迫切而又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在写作教学的实践中,笔者发现支架式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提高英语学习兴趣,有助于文章设计和构思,有助于逐渐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独立性,提高他们对英语写作的信心,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小组合作意识,大大提高学生合理运用语言技能的能力,及英语写作教学的有效性,是一种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法。因此,本文从支架式教学模式出发,以环境为话题,探究写作教学课堂的流程。

1 支架式教学模式基本内涵

支架式教学是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为基础,源于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其教学观念围绕“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利用教师搭建的情境、互相协作等方式形成不断向上的支架,通过“同化”和“顺应”形成对知识的建构。它是一种将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的情况给予及时和适当帮助的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现对知识自主构建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一般包括五个环节:搭脚手架――进入情境――独立探索――协作学习――效果评价,即围绕教学主题,教师首先在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和学习目标之间建立一种帮助学生理解的支架,然后在这种支架的支持下,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独立探索,探索时先由教师启发引导,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分析,帮助学生逐步建立思维框架,提供的帮助慢慢减少,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掌握、建构和内化所学的知识,之后进行小组讨论,经过逐步改错,让学生完成对学习的自我调节与意义建构。

2 中学英语话题作文支架式教学模式操作案例

本文以environment话题为例,来论述开展支架式写作教学的具体步骤。

2.1 搭脚手架,进入情境

这是教学的开始环节,先由教师为学生提供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师依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围绕当前的教学主题,按最近发展区的要求提供给学生能够获取知识的工具,逐步吸引学生进入一定的问题情境。如给学生词汇、背景知识、句型结构、文章框架等方面的支持。并着手让学生自行去探索解Q问题的方案。以Michael Jackson的歌曲“Earth song”导入,话题Why is the earth crying?用游戏word hunt 引导学生复习学过的跟环境有关的12个单词water、plastic、sound、recycle、save、earth、environment、protect、air、waste、plant、pollute。

2.2 独立探索,分层推进

一是学生通过观看视频资料《哭泣的地球》,了解视频资料的基本内容,并掌握视频资料基本框架和线索;二是学生通过提供的句型描述图片,如It’s everyone’s duty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throw away,plant trees,we should pick up...we’d better reuse/recycle...;三是构思文章:文章应分为几段,每段都写什么,应选用哪种时态,需要用到哪些句式结构等(见图1)。

2.3 教师指导,协作教学

在学习小组中,每个小组根据教师提供的情境在小组内进行协商和讨论,写出主要的句子。在这一过程中,老师可以在教室中巡视,并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包括词汇、语法、结构等;小组展示时,其他小组成员可以给出修改意见,教师可根据出现的问题,适当点拨,从小组讨论到落实到书面上,再经过不断地修改,形成最终文章。

2.4 效果评价,认真总结

第9篇:支架式教学的案例范文

1.1基于教学过程提出的方法秦世波(2008)提出基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建构主义教学改革方法,(1)教学目标的设计;(2)学习情境的创设;(3)自主学习设计;(4)协作学习环境设计;(5)学习效果评价设计。张驰(2011)提出基于建构主义迁移观指导下的市场营销课程教学具体设计:(1)加强对学生的研究与监控;(2)创建仿真情境,实施体验式教学;(3)科学整合多种教学方法,突破传统课堂教学局限;(4)设计合理的教学效果评估方式。李雪岩(2012)提出基于教学过程的建构主义教学改革方法:(1)搭脚手架;(2)进入情境;(3)独立探索;(4)协作学习;(5)效果评价。郑宽明、李天芳(2010)提出了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高校市场营销课程教学设计步骤:(1)准备分析阶段。准备阶段主要包括教学目标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和教学内容分析。(2)学教互动阶段。包括学习情境设计、学习策略设计、学习资源设计、管理与帮助设计、总结与强化练习等几个环节。(3)评价与修改阶段。学习评价包括对阶段学习效果和期末学习效果的总结评价。

1.2基于几大教学模块的方法李春富(2011)提出了基于市场营销教学的几大模块的方法:(1)理论教学模块。要求突破了传统灌输式教学方式,嵌入互动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等多种新型体验式教学手段。(2)案例教学模块。案例练习通常包括:个人课前准备、小组课前准备、课堂时沦、老师归纳总结、个人书面报告。(3)模拟实验模块。提出建立市场营销实验室。如SimMar-keting模拟实验,SimMarketing结合虚拟现实技术和互联网络通讯技术构造出的一个真实完整有效的营销环境,让参与练习的学生通过模拟竞争的方式演练市场分析、营销战略发展和营销决策制定的持续的营销管理过程,体验完整的营销方法体系。(4)实践项目模块。实践项目可以由教师联系某企业具体的实践项目,也可以由学生联系熟悉的企业,也可以是学生自己的创业项目,或者是网上虚拟运营的项目。

1.3基于具体教学方法姬虹、余秀华、揭新华(2009)基础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市场营销教学具体方法:(1)体验式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一定的理论为指导,有目的地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情感,并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亲自去感知领悟知识,并使这些知识在实践中得到证实的教学模式。(2)项目教学法。指出由师生根据教学内容,联系生活实际提出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个人或小组搜集材料、提取信息、处理信息、合作研究、探索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3)虚拟公司运作法。提出正式上课时先让学生自由组合建若干个虚拟公司,并按普通公司的运作模式与方法进行运作,以便让学生较熟练掌握市场营销理论方法与策略教学方法,要求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参加教学全过程,老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咨询者和伙伴。杨洁,安翔(2011)提出5种具体方法:(1)调研性案例教学法。要求突破传统的文本案例,还强调组织学生自己实地调查案例。(2)辩论教学法。辩论式教学方法是教师、学生就某一单元教学内容以问题为纽带而展开分析、讨论、辩驳及总结,从而获得真知的教学方法。(3)角色扮演法。提出用演出的方法来组织开展教学,运用小品、短剧或现实模拟等形式寓教育于表演之中,把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巧妙地结合起来,使教学过程生活化、艺术化,使学生在角色扮演和角色交往中,学习专业知识、激发学习兴趣。(4)企业模拟经营学习法。是指透过模拟企业经营过程中的经营实况所创造的情境、所产生与衍生的问题来训练学生,藉此启发学生对于分析环境信息、处理群体关系以及制订决策的能力。(5)项目驱动式教学法。要求教师在教学的同时,给每个学生或每个小组安排一个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际项目作为实训内容,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该任务活动,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贺庆文(2007)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提出要合作学习,并指出了合作学习的实施条件:(1)适合中等规模班级的教学。(2)要做好课堂组织工作。(3)做好课程结束以后的总结工作。王继红(2010)提出了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市场营销实践教学方法:(1)打造良好的实践教学软环境。(2)推动模拟实训的开展。(3)推动深入课堂的实践教学。(4)鼓励学生参加各种营销竞赛,实现以赛促学。(5)重视专业认知实践教学环节平建恒(2004)在比较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市场营销教学具体方法:(1)支架式教学。提出围绕当前学习主题,按最邻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独立探索,进行小组协商,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构建,并进行效果评价。(2)实例式教学。要求选择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并确定整个教学单元的内容和进程,让学生在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和体验知识,从而来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3)案例讨论式教学。(4)实战式教学。

2建构主义理论在其他相关学科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滕霞(2009)基于建构主义视角下研究旅游教学模式,提出运用方法:(1)抛锚式教学模式。(2)随机访问式教学模式。(3)支架式教学模式。(4)认知学徒制教学模式。周英男、陈芳(2008)提出了建构主义理论在MBA案例教学中的运用方法:(1)支架式教学。指出应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这要求事先要把复杂的任务进行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处。(2)抛锚式教学。(3)随机进入教学。并重点突出了支架式教学。张党利、李安周、杨帆(2011)提出了基于建构主文理论的管理学教学模式设计:(1)管理情境建构前的活动。即一些准备性的活动,提出要基于对学生了解的基础上确定教学内容。体现了建构主义的以学生为中心。(2)管理情境建构中的活动。(3)管理情境建构后的活动。李梅、彭定新(2012)从建构主义教学观研究物流管理类课程的教学,认为可以采取5种具体方法:(1)以理论教学为基础。(2)案例教学法。(3)项目教学法。(4)角色扮演法。(5)企业调研实践法。王曼莹(2009)提出了基于建构主体参与为主导的市场营销案例体验教学模式:(1)通过案例体验教学模式设计,建构市场营销学习环境。(2)鼓励学生探索问题、解决问题,激活学生求知欲望。(3)以合作学习为主要策略,在主体参与中建构知识。

3对相关学者研究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