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儒教的基本思想范文

儒教的基本思想精选(九篇)

儒教的基本思想

第1篇:儒教的基本思想范文

关键词:当代儒学;四大流派;基本格局

儒学是我国传统思想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塑造中华民族精神的主要学说,在构建我国现代社会主义文明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学者们不能不对其进行深刻的思考,并在这个过程中,将自身的价值观念同儒家的思想融合在一起,最终形成以四大流派为主的新儒学学术发展格局。

一、保守主义儒学

关于保守主义儒学,其产生的源头实际上就是在面对西方文化思想带来的挑战时,所产生的一种文化思潮。如果没有西方文化思想的入侵,可能根本不会产生这种保守主义的儒学。

保守主义思想,在西方的基本主张是认同、坚持、弘扬传统;宣扬具有超越性的道德新秩序;坚持审慎原则;主张连续性与改良性的社会发展。而当代我国的保守主义儒学与之相对的基本主张为:儒学是优秀的、有价值的思想文化,无需对儒家思想进行改变,儒学思想是可以直接为现代社会服务的。

保守主义儒学已经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新儒学主张。第一,保守主义儒学的根本主张是儒学意识的形态化;第二,保守主义儒学的根本诉求是将儒学制度化和宗教化;第三,保守主义儒学的根本策略是建设儒学文化保护区;第四,保守主义儒学的战略目标是用儒学来教化国民;第五,保守主义儒学的根本特征是在解释儒学文本方面注重肯定与保护。

二、马克思主义儒学

关于马克思主义儒学的起源,其实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学术领域中对其他学术进行渗透和指导的结果。

马克思主义儒学也同样具有自己的新儒学主张。马克思主义儒学虽然是一种新的、具有活力的思想流派,但是它对儒学的理解却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是一种同本源儒学渐行渐远的学术思想

流派。

三、自由主义儒学

从起源上看,自由主义儒学同样来自于西方思想的进入。一般来说,自由主义的实质其实是一种意识形态,将自由当做主要的政治价值的思想流派总称。自由主义所主张的是对个人思想自由进行保护、对政府权力的使用进行法律限制,以及支持私有经济、自由贸易等。而与之相对的自由主义儒学的主张则是:第一,儒学思想是一种专制主义思想,其中的王道政治是无法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第二,儒学的本质决定了其无法成为建设我国政治与文化制度的根本原则;第三,在一定程度上,怀疑或否定儒学的教化功能。

自由主义儒学对待儒学思想的态度有两种:第一,从自由主义的基本价值入手,批评否定儒学,在这方面,自由主义儒学并没有成为发展儒学的途径;第二,从自由主义出发,对儒学思想中与自由主义有关的内容进行探索、解释和发展,并且将儒学与自由主义在某一方面进行融合。所以,从严格意义上说,极端自由主

义派与温和自由主义派都不是将发展儒学作为目标的自由主义儒学。

四、理性主义儒学

与以上三种学派不同,理性主义儒学是一种特殊的存在。理性主义这一思想同样来自于西方,理性主义儒学同其他学派不同的是,它更多的是要理性地对儒学保持一种全面而客观的态度,

同时也将他们追求利益与价值最大化的思想暗合于儒学主张之中。理性主义儒学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对上文所述的三个儒学学术流派持批评态度,这种批评态度主要认为三大学术思想流派并没有用理性而客观的态度来面对儒学。

理性主义儒学的基本原则就是理性、客观并且全面地理解儒学,他们反对感性的、情绪化的对儒学进行评价与论说。他们在解释与实践中,坚持用理性而客观的态度对儒家进行分析,并作出公平公正的评判。由此可见,理性主义儒学流派在对待儒学时,所坚持的既不是宗教态度也不是政治态度,而是学术态度。它一直秉承的理念有两个:认识上的客观与经济上的公正。理性主义儒学流派把自己的这种主张融入儒学的解释、思考、探究与评判中,最终形成了理性主义儒学。这个学派是儒学同理性主义的结合,它在发展、更新儒学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由上述四流派的主张和特征我们不难看出,当今的儒学正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四者只有相互取长补短才能让儒学理论的发展更加长远。

综上所述,当今的新儒学四流派共同构成了我国儒学的学术发展格局,他们对儒学的完善、发展与转型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虽然他们都还仅仅是松散的团体,但是他们在发展儒学上都显示出了优秀的能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他们会给我国的学术界带来更大的惊喜。

参考文献:

[1]汤一介.理性看待全球化中的中西文化教育[J].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4).

[2]袁伟时.传统儒家宗法文化无法完成社会的近代化转型[J].腾讯历史,2011(6).

第2篇:儒教的基本思想范文

关键词: 儒家教育思想 现代教育 影响

一、何谓“儒”,西方看儒学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儒学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儒学产生于先秦时期,代表人物有孔子、颜子、曾子、子思、孟子、荀子等,其经典著作有《诗》、《书》、《礼》、《乐》、《易》、《春秋》、《论语》、《孟子》、《荀子》等。

中国古代早期各类知识和技能都掌握在各个政府部门的官吏手中,即所谓官学。学术都是由政府控制的,通过贵族学校向各个贵族子弟传授,主要研习“六艺”。下层的某些知识分子如果掌握了礼乐制度,就可以参加国家的政治,甚至成为贵族们的老师。这些下层掌握着各种“术艺”的士人和知识分子,逐渐有了一个新的名称,叫做“儒”。《说文解字》说:“儒,柔也,术士之称。”儒就是掌握各种知识和技艺的士人,这种知识和技艺,小到乐舞军事,大到治理国家的道理。由于这些人不仅有知识和技能,而且常常精于礼乐,显得有文化,有修养,看起来彬彬有礼,柔和谦逊,因此被称为“儒”,表示其学问深,修养好,技艺高。孔子是儒士中的佼佼者。孔子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孔子凭借他渊博的学识、高尚的品格、深厚的礼学修养,以及对传统文化的精深造诣,吸引了当时的一大批优秀人士,并培养了大量的儒者,形成了自己以“仁”为本,以礼义为核心的儒家学说。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西方人对中国的了解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对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认识而充实的,而西方人了解孔子,最早是通过耶稣会的传教士。当这些传教士纷纷来到中国后,对中国儒家传统思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更令他们惊奇的是,中国的士大夫们都崇拜孔子,可是孔子既不是神,又不是宗教家,为什么能够成为中国人的精神寄托呢?这无疑促使他们开始研究孔子。“Confucius”即是孔子,“confucianism”是耶稣会士制造的名词,其概念也被后代学者不断修改翻新。西方学者研究孔子,根据的材料往往只是《论语》而已,对其他的儒家经典很少有人认真研究。在17、18世纪,孔子的思想在法国的启蒙思想家中曾经起过非常巨大的作用。

二、儒家教育思想三波澜

自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儒家思想居于一尊天下地位,除了儒家内部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与儒、法经常进行斗争外,从其发展过程来看,儒家教育思想大致经过了三次大的冲击和变动。

1.魏晋玄学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社会动荡、大分化的时期,自公元220年曹操统一北方,与南方的刘蜀、孙吴政权形成了三国鼎立之势,到公元589年隋文帝统一后,才结束了长达360年的分割局面。在这个时期,经学衰落,佛学传入,学者们便由儒学转向玄学的研究,以研究《老子》、《庄子》、《周易》为基础的“三玄”之学,日益发展起来。自此,魏晋玄学冲击了儒家教育思想。

2.宋明理学

隋唐时期,佛学进一步向中国化发展,唐代实行三教并举的政策,经过一个较长时期的儒、道、释三家的斗争和融合,便形成了以儒为主,兼容释、道的理学思想体系,为宋明理学打下了基础。宋明理学是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最后阶段,是唯心主义哲学发展的最高阶段,是以“理”为本体论,以道德性命题作为研究内容,它的形成,一直影响到封建末世元、明、清几代。

3.近代西学

近代西学东渐,新学与旧学之争,是中国传统儒学面临的,最后也是最大的一次冲击。近代中国,列强用洋枪大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使中国由两千多年的封建大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列强入侵的同时带来了西方文化,中国开始搞洋务运动,随之民族工商业发展起来,于是出现了新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从而为新学的产生和发展准备了社会基础。如果说前两次冲击还是在旧有的文化思想领域内进行的话,西学的冲击则出现了资产阶级文化思想对中国旧有文化思想的否定,乃至无产积极文化思想对原有的封建文化思想以至资产阶级文化思想的批评和评论的复杂局面。国学、儒学渐渐被人们所抛弃。而西方人在工业革命成功后建立了新的社会制度,对中国的认识也趋于理性。他们发现,中国的现实并不像孔子儒家所推崇的那么美好,因此儒家思想也遭到了西方学者的批判。

三、儒家教育思想研究重现热潮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人未能深刻认识到国学的重要性,儒家思想被不同程度地歪曲和批判。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发展促使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提高。无论是在充实和巩固中国人文化信仰方面,还是针对社会越来越凸显的躁动不和谐的现象的反思,或是在经济繁荣发展背景下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儒家思想都在不同程度和领域成为了被研究和审视的主角。世界在改变,交流也越来越频繁,中国儒家教育思想也同世界其他国家的文化和思想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我根据中国CNKI学术总库进行统计,1994年至2000年期间,研究关键词为有关儒家教育思想、孔子、孔孟、儒学的文章分别为13篇,1787篇,133篇,988篇;2000年至2010年期间,各相关内容的研究成果文章分别为49篇,4328篇,245篇,2056篇。由此可见,对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教育思想的研究一直以来都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而随着改革开放,国家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传统中国文化和儒家教育思想更加被越来越多的学者和大众所青睐,仅从数量上就不难看出,在近十年的时间里,相关研究正以之前几倍的速度迅速增长,振兴国学的理念可谓深入人心,使得其重现生机。

不仅如此,2009年9月,动画片《孔子》在央视一套《动画城》节目中播出;2010年1月,由胡玫导演,演员周润发、周迅主演的电影《孔子》在全国各大影院上映,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儒家思想已经越来越多地以更加直接和具体的方式走进中国人的内心,引导和影响着不同年龄段的中国人的人生,在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对新时期的儿童和青年而言,不同形式的文化途径和文化产品使他们逐渐感受到儒家思想的博大精深,并进一步发扬和继承。

四、国外华人在各个领域成绩斐然,儒家传统教育思想成为其成功道路上的“金钥匙”

在美国华人社区中,孔子的地位和儒家教育思想的精神一直被推崇备至。最近,由美国政治学博士莫瑞(Charles・Mu-rray)和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赫恩斯坦(Richard J・Herrnstien)合著的《钟形曲线》(the belleurve the freepress)一书,提出了人种智商的论点,认为美国白人的智商比黑人高,而黄种人的智商则优于白人。人种基因学家又把白人、黑人和亚洲黄种人作为世界三大种族单位来比较。他们引用加拿大心理学家菲律普・洛旭庭(J・Phillipe Rushton)的研究成果,认为亚洲的黄种人最聪明,因为他们的性情最稳定,脑容量最大,社会性最强,学习、工作也最努力。其次是白人,再次是黑人。所谓亚洲人的主要组合,就是指中、日、韩等。当然,这部著作一经问世,就在美国社会掀起轩然大波,争论纷纭,更有人把这种人种基因和环境教育结合起来论述,认为黑人之所以智商低,是由于黑人家庭不重视对子女教育所致。相反,亚裔孩子在智商方面能独领,是从小对其重视教育的结果,尤其是华人家庭最为典型。这些教育论者指出,历年来,美国参加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学生中,总有相当的比例是华人学生。他们认为华裔学生之所以能取得优异成绩,应归功于孔子所创导的儒家教育文化的影响,归功于华人家庭重视子女教育的结果。有些华人家长,为了子女的学业,宁愿自己作出牺牲,也要千方百计鼓励子女用功读书。尤其是以西方家庭观念来衡量,更是难以理解。

“业精于勤,荒于嬉”,这就是华人走上成功道路的格言。许多美国华人就是在这一古训的激励和鞭策下,攀登上美国科技、文化领域的顶端。诸如大名鼎鼎的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柏克莱大学校长田长霖,纽约里后区图书馆馆长汤树民,等等,都是在美国科技、文化界出类拔萃的华人。近年来,年轻一代华裔精英又在纷纷崛起,愿儒家教育精神在海外华人身上永不褪色,代代相传。

五、儒家教育对现代教育的影响

1.儒家教育思想的实质

儒家形成的是以德智兼修、德才兼备为核心的教育思想,其基本价值取向是知识、技艺、道德和审美情趣的综合培养,旨在培养具有多种能力的“通才”。

从教育内容看,孔子创学伊始,就确立了授道德、教“六艺”为核心的教育方针,依此来设置教育体制,确立教育方式。儒家学说重视德育,并视之为根本,强调内心道德功能和内在自觉性。儒家道德价值承担了形成和改造人们的态度的功能。儒家既重视道德教育,又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所谓“六艺”是指礼(礼节)、乐(音乐)、射(射箭)、御(驾车)、书(写字)、数(算术)六种技艺,它涵盖了当时学术成就的精粹,涉及日常生活、哲学、文学、艺术、历史等多个领域。儒家善于把伦理教育和知识教育结合起来。

从教育方法看,儒家教育的基本方法是强调自我修养,发扬个人内在的对自身、对家庭乃至对社会的责任感。儒家思想正是通过教育人们如何掌握内部世界、鼓励人们学习未知的东西来培养人们的科学精神。这样不但能够促使人们深入思考,而且能够引导人们思想的开放。思想的深刻性和开放性对于现代科学精神发展是十分重要的,且对于人类知识的进步和延续具有根本的意义。

从教育目的看,儒家教育理念的确立是基于一种“大学”的教育思想,儒家伦理中关于人和人性的自我完善的根本信念正是这种教育理想得以确立的基础,儒家的“大学之道”就在于造就一种既有完善道德行为的内在品质,又具“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各种外达才能的“君子”或“贤人”,即《大学》中所说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指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总的看来,儒家的这种“大学之道”是一种伦理道德优先的“通才”教育观。这种通才教育观的设计及其所体现出来的教育体制,无疑已具有一种真正的完备综合性价值。

儒家教育在其发展中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许多消极方面。从根本上说崇古保守,缺乏创造精神,存在局限性;只注重人与社会的研究,重道德的养成,却未正视自然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忽视了对自然科学技术的探索,存在片面性;重德治、重教化,轻法治、轻强力;重人世、重过去,轻自然、轻未来;重天命、重和谐,轻创造,从而呈现出比较典型的务虚性和理想化色彩。

2.儒家教育思想与教育现代化

作为一种文化传统,儒学存在一些不积极不科学的方面,但其一直对中华历史文化各个方面产生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儒家思想是适应中华民族自身的文化形态与精神显现的。它根深蒂固地渗透进了中华民族的血脉里和精神世界中,构成了至今仍然在我们民族性格、社会心理及价值取向中活力四射的民族文化的生生不息的内在灵魂。而教育是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国古代文化所赖以延续、发展的基础和不断创新的动力,它作为传承社会文化,推动人类进步的重要活动,无疑是中国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所谓现代教育是注重人的全面发展,使受教育者学会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多种基本知识和技能,并在这一过程中使学生的个性得以解放,人格发育健全,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同时又富有健康的竞争意识和合作能力。它注重全社会人员的整体素质的普遍提高,使人人享有机会平等的受教育权。这就与忽视学生个性发展和创造能力,一味注重知识灌输,没有平等教育水平的应试教育大相径庭。儒家教育思想中理性、睿智的内容,是符合教育的一般规律的。人们应该更加以理性的态度批判地继承儒学为代表的中华民族文化传统遗产。到20世纪末,人们开始寻找以儒家教育为核心的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从教育理念到教学方法的合理结合,以期找到属于中国自己的教育现代化之路。这是时展的需要,也是中国教育在现代化过程中发展的必然趋势。

儒学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思想体系,源远流长,积存深厚,具有无穷的魅力和生命力,蕴含着弥足常新的普遍意义和恒常价值。它蕴含着精深的哲学思想、伦理思想、政治思想、经济思想和教育思想等方面的内容,尤以教育思想最为丰富。儒家教育的目的不仅仅传播知识,也传播和运用价值,儒家教育对现代学校教育来讲是个有用的和有价值的补充。儒家教育的传承不仅仅是已经由文字记载下来的代代相传的东西,还包括运用这些传统来培养一种使命感和思想精神上的成熟完满。以儒家精神为主的中国传统教育理念所强调的教育的永恒价值和普遍意义、所追求的自我道德修养和主体人格完善,以及讲究人生社会与自然规律的和谐统一等,仍孕育着丰厚的现代意蕴和时代价值。而以礼乐文化教化政治、人生,构建文化中国的目标,更与教育现代化富民强国的希望和梦想不谋而合。

参考文献:

[1]四书五经(插图本).品读国学经典・家藏四库丛书.万卷出版公司,2008.

[2]田莉春.浅析儒家教育思想的局限性.理论纵横,(56).

[3]车雪琴.浅议儒家教育思想对我国教育的现实意义教育研究.

[4]王光华.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对当代教育的现实借鉴意义[J].高教管理,2001.

第3篇:儒教的基本思想范文

关键词:儒学;基督教;共产党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3)12―0071―03

一、儒家思想及其发展

(一)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也称儒教或儒学,是指由孔子及其弟子创立的一种学说体系,该学说创立初期的主要内容是为司仪活动服务和总结的。儒家思想的主要内容是秉承“亲亲”、“尊尊”的基本原则,维护当代社会基本的根本“礼治”,主张“德治”,尤其重视“人治”。儒家思想在其发展过程中,被历代封建王朝作为社会思想理论发展的源泉,也是历代君王统一民众思想的政治武器。

(二)儒学基本内容

儒家思想内容很多,但是归结起来,无外乎“礼治”主义、“德治”主义、“人治”主义以及中庸思想。

1.“礼治”。儒家学说中的“礼治”的根本涵义是“异”,主要强调尊卑、贵贱、高低、长幼之间存在的行为规则等。他们认为:只有尊卑、贵贱、长幼、亲疏等能够遵循各自的行为规范,才有可能实现他们认为合理的君臣、父子、兄弟、夫妇的和谐状态。[1]一个国家的治理和控制与其很类似,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等级秩序是否严密。儒家学说中的“礼”也是“法”的另外表现形式,其一定程度上主要是为维护宗法层级制度和封建社会体制为根本任务,倘若不符合“礼治”的各种要求,就会受到“刑”的强制和惩罚。

2.“德治”。儒学中“德治”主义的主要内涵认为通过道德力量可以感化人的灵魂,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儒家学说认为,不管人性是本善还是本恶,都可以通过道德的力量来教育和感化人。这种理论是一种心理上的自我反省和改造,它会将人的邪念剔除和荡涤,使人的善意性不断增强,自知耻辱而减少奸邪动机。这可以说是非常彻底而治本的教育方法和模式,而不是靠强制性的法律制裁所能比拟的。

3.“人治”主义。儒家的“人治”主义实质上是将人的特殊内涵和主观能动性提到非常高的地位,重视人的潜能和可能具备的道德力量,重视人的怜悯心,将人看成可以变化发展并且同时进行复杂的条件筛选能动性以及通过与生俱来的人来管理社会的统治思想。[2]从这个意义上看,德治与人治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德治主义侧重的是教化的具体流程,人治主义强调的是德化者自身的发展水平,是一种具有传奇性色彩的圣人式政治体制。此理论的基础是“人格”应该具有强大的内在感召力,故在此基础上将能够发展“为政在人”等消极的“人治”主义。

4.“中庸”思想。“中庸”主要强调“善”对于“中庸”的概念。“中”是事宜,“庸”是按照恰当的方式行事。而按照适宜的方式行事则能够长久,即为“善”。“中庸精神”的主要含义是指做事应把握适度原则,遵循适中方式,这样可以保证结果在一个合情合理的控制范围之内。[3]

(三)儒学发展脉络

1.儒学起源。儒学起源于古代民间的主持葬礼的葬师。在西周初年已有儒存在,他们精通六艺,并且以此来教育人民。通过此可以得出,最早的儒是一种职业或身份,《仪礼》《周礼》就是“儒”为周代贵族立身处事而制定的社会规范。春秋战国时期奴隶制社会基础不断被侵蚀,社会急剧转型,周王室式微,各路诸侯日渐强盛、壮大,社会冲突不断、动荡不安。代表各阶级利益的知识分子纷纷雄起,发展壮大,他们著书立说,形成了诸子百家争鸣的局面。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作为没落奴隶主贵族阶级利益的代表,希望恢复社会各阶级复杂的礼仪秩序。他将“仁” 作为核心思想,孟子和荀子又将仁和儒家思想进一步发展。

2.儒家在历史上受到过打击。秦朝时中国社会开始步入封建时代,儒家思想并未受到秦始皇礼遇,而是焚书坑儒,儒学受到了极大打击。这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场血雨腥风,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也使得儒学发展极端受阻。

3.修成正果。秦王朝的残暴统治被之后,儒学的经典书籍得以流传下来。西汉初年修生养息,为了维护安定统一的社会局面,需要一种与稳定局面相适应的思想文化体系。在此环境下,以董仲舒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对其学说进行了适应当时社会的改良,适时增加了君权神授和一统思想,有利于社会的稳定,然后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此建议后得到官方认可,至此,儒学渐渐走上了封建社会的统治地位。至魏晋和隋唐时期,儒家学说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融合了儒、道、佛等内容。这个时期,各个学说鼎立的局面达到了一个高潮,各种理念的交流也空前频繁。

4.转型时期。宋明新儒学分为两支: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程朱理学将孔孟的政治伦理思想作为人性论起点,升华至探究世界终极和本源,促进了儒学新的思想内涵。宋明新儒学的朱熹继承并构建了一个完整独特的朱子学说。明初理学官学化,成为八股取士的唯一学术权威。“存天理,灭人欲”,儒学思想进一步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5.批判继承。自明清时期开始,社会开始对儒家思想进行继承性的批判。该时期涌现了反专制愚昧的社会呼声和经世致用的教育思想,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提出了反对君主专制的民主主义思想和工商为本的经济主张。

6.近现代的发展。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等人把西方的政治学说和传统儒家学说相融合,宣传维新变法理念。为了使维新变法顺利,他著书立说言之:孔子是托古改制、主张变革的先师,利用儒学的权威来论证维新变法的合理性。

二、西方基督教思想概述

(一)基督教基本教义

基督教的教义源于《圣经》。尽管各宗派众说纷坛,但基本教义大致相当,主要可归纳为下述四个方面。

1.“创世说”。《旧约创世纪》说,神用五天造出了自然万物,第六天造人,第七天休息。神创论是基督教重要教义之一。基督教认为上帝超凡脱俗、无所不能;至仁、至义、至隐,无所不至。在至高无上的上帝面前,人越谦卑,就越能得到上帝的恩宠。

2.“原罪说”。基督教经典认为,人类的始祖亚当和夏娃由于受蛇的诱惑,偷食禁果,违犯了上帝法令,被逐出伊甸园。从此,人一生下来甚至在母腹中就有了罪过。基督教认为,人的本性就是有罪的,所以,人在尘世的最高职责就是向上帝赎罪。

3.救赎说。基督教认为,全人类都具有与生俱来的“原罪”,是无法自救的。人既然犯了罪,就需要付出“赎价”来进行弥补,而人又无力回天,所以上帝就差遣其子耶稣基督为人类受刑,流出宝血以赎信徒的罪。

4.天堂地狱说。基督教认为,客观世界是充满罪孽的,人的肉体和人生是昙花一现的,而人的灵魂则可以永生。人死后其灵魂将根据生前信仰决定是升天还是入地。

(二)基督教的历史发展

1.起源。基督教起源于1世纪巴勒斯坦地区犹太人的生活地区。1~5世纪,耶稣创立基督教,并从以色列传播到希腊罗马文化区域,基督教在希腊罗马文化区域传播方式上注意融合希腊罗马文化。391年,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奉其为国教,使徒和早期教父建立基督教基本教义。

2.冲突交流。由于罗马帝国瓦解,西部教会和东部教会之间的差别日益悬殊,最终分裂为罗马天主教和东正教。7世纪伊斯兰教兴起,基督教文化与穆斯林文化处于冲突和融合的纠结状态。[4]中世纪,经院神学也悄然兴起,原先拉丁的哲理神学将柏拉图哲学作为基础,而后亚里士多德主义在社会上盛行开来。起初神学家大都将信仰与理性视作对立,此后神学家寻求把信仰与理性相杂糅,为此后基督教文化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3.蓬勃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使得基督教发展到达了蓬勃局面。14~16世纪,文艺复兴使人们冲破了神学的樊篱,人本主义逐渐凸显。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产生了基督教新教教会。随着教会的产生,涌现出了各种信仰纲要。第一个本地教会的信仰纲要为“奥格斯堡信纲”,其他各派也有它们各自的信纲,其中1563年的“海德堡教义问答”在宗教改革中影响最大,并成为美国长老会的精神纲要。

4.发展成熟。宗教改革以后直至今日的基督教不断发展直至成熟。近代,随着西方各国殖民地的建立和基督教的不断传播,其传播范围逐渐扩大,基督教成为一种统治手段而不断遭到诟病和抵制。现代以来,基督教逐渐意识到基督教本地化的重要意义,西方各个国家的教会也认识到“对话”和“普世教会运动”的必要性,他们逐渐试图通过交流和协同消解基督教各教派间的矛盾,争取达到教会的融合,通过“梵二”会议确立了“开化”、“沟通”、“普世主义”等政策措施。世界基督教协进会是当前最具规模的代表,虽然各派分歧和矛盾仍然存在,但在世界范围内开展普世运动还是取得了共识。

三、共产党思想内核

(一)共产党及中国共产党

共产党泛指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武器、以建立共产主义社会为事业目标的工人组织。在中国,它是中国共产党的简称,成立于1921年7月,1949年10月至今为代表工人阶级领导工农联盟和统一战线,在中国实行人民民主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是中华民族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它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其最高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

(二)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的精髓为实事求是,它是我们党制定方针政策、组织路线的基石,也是正确理解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保证。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共产党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制定党的指导思想,确立了马克思主义路线,是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一次伟大转折。党的思想路线包括三层含义:一切从实际出发,正确认识和掌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将马克思主义进行创造性运用,同本国的实际结合起来,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观点,在实践中发现、检验、发展真理。[5]党的十四大章程明确指出:“全党必须依据这条思想路线积极探索,大胆试验,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三)中国共产党思想发展脉络

中国共产党正确的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马克思主义是工人阶级的价值观、方法论,是领导工人阶级斗争实践的利器。创造性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中国式语言把马克思主义精髓概括为“实事求是”。19世纪40~50年代,中国共产党在以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通过一系列学习、整风运动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被一度歪曲。20世纪70年代后期,“”结束后,邓小平全面倡导实事求是,他反复强调“实事求是”是“思想的精髓”。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路线,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伟大觉醒。进入新世纪,以为首的领导人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提出了新要求,新时期的实事求是要与时俱进,要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以此来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讲到: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经验和武器,这更深入强调了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深化了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认识。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探寻到儒家、基督教和共产党的共同基础,这个基础就是:作为社会的、利他的和与上帝(或曰作为整体的自然)相关联的人的本性的全面实现是三者共同追求的目标,而这个目标就叫作“人道主义”。如果映射到现代社会,人道主义实则是要求我们关心人类幸福,尤其表现在对慈善活动和社会改革感兴趣。人道主义精神也具有相对的崇高性、超现实性。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就是要不断培养人的社会感,将人道主义精神视为人类宝贵的精神支柱,切实改造人的主观世界,创造和谐美好的世界。

[参考文献]

[1]刘述先.儒家思想开拓的尝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2]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周立升,颜炳罡等.儒家文化与当代社会[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

第4篇:儒教的基本思想范文

关键词:人本思想 教学应用 思想教育功能

据相关的调查资料显示,传统的儒家思想主要弘扬对其他人要有尊重之心,要主动的关爱他人和爱护他人,所宣传的是一种大爱思想。儒家思想主要是对人心理素质的完善。其是建立在批判主义和传承主义基础之上的,儒家思想将不同的教派思想进行了有机的融合。千百年来,不论时代的变化和发展,儒家思想始终都是中国文学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儒家思想的弘扬在我国历史发展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儒家人本思想的主要内容

小时候,大家都看过三字经,其中众多语言,对于以前乃至现代的人都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以及应用价值。列举其中的典型语段,即: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此句话一直被大众所传唱,具体分析其所涵盖的意思,其实就是对于人性的一个观点阐述而已。而孔子也有言论:性相近,习相远。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其实质上是涵盖了大家――儒家的思想。从孔子的角度来看,其更加看重于人性本善的道理,当然这一点也得到现今社会的重视以及拥戴。再进一步的对孔子的言论以及思想――"信任"进行研究,其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分析:首先,人自身实现以及思想等其他方面的完善;其次,教育本身所具备的功能性。所以,也正呼应了上面所提及到的孔子的名句。而当今社会,对于人自身的价值以及理想价值更加重视,所以也加大了本身的培养力度。

二、儒家人本思想在高中教学中教育功能的体现

(一)儒家人本思想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教育的个体

儒家的人本思想有利于督促和指导人们会形成正确的三观、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这些规范、原则、观念并不是约束个体的排他力量,而是促使个体尽可能的完成特定任务的引导源,孔子希望人们通过学习“克己复礼”的修养,认识真正意义上的“道”,最终达到认识自己,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目的,推己及人,调整自己的行为举止。

以人为本,促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健康发展,是我国社会的核心与主流。以人为本也是思想政治教学理念中把学生看作是教学的主体和目的的一种行为。在教学中,应该尊重学生的价值观,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为学生的个性潜能发挥创造条件和提供空间。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应该主动和学生交流,研究学生,积极的研究不同时期学生个性和行为的不同变化,善于运用灵活和具有发散性和创造性的思维来改善教学方式,主动适应和选择并改造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一个积极的充满正能量的思想政治学习氛围。

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学生应该能够保证学生可以大胆的、自由的、无拘束的发挥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这需要教师与学生保持经常的思想和生活方面的交流。在交流期间,教师应该注意观察学生的情感变化,从而做到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教师关爱学生,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中重要的一部分。这也是人本思想在教育教学中的体现。所以,教师也要做到理解学生,理解他们的言语和行为,理解他们的选择和思维。特别是了解他们言行举止的原因与内涵,这样才能够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去帮助学生和指导学生的实际思想和行动。

(二)儒家人本思想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教育的社会

政者自身在教育中的作用是孔子本人尤为重视的,一个民族的兴衰荣辱和一个国家的政者是密不可分的,他关乎着道德社会繁荣和道德内在动力的形成。为了促进社会教育的发展,儒家重视人的思想和教育的联系性,财富因素对于人素质的提升有着重大的作用,所以儒家重视财富在教育中的导向作用,以财富为标杆,可以区分君子和小人,君子“不为五斗米而折腰”,即使穷困潦倒亦不会改节,小人在穷困的影响下就会无所不为,不利于社会稳定和谐的发展,这些因素对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的存亡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儒家的人本思想中关于社会最基本单位的构中,要求“弟子入则孝,出则悌”,将尊重长辈和孝顺父母放在学习的首位。另外,儒家强调通过正当的途径实现财富的获得,主张限制人们对财富追求的欲望,强调一切个人行为都要合乎“礼”的要求,如反对暴殄天物,主张节用至仁,讲求适度的原则,形成一种理性的消费行为,当今社会所提倡的餐盘文明,就是对儒家这种思想的完美继承与发展,在儒家教育文化中吸取其合理的成分,力求达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古论今,革故鼎新”。

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助于对人本身身心成长的帮助,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思想政治内容,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在未来融入于社会,服务于社会,帮助他人,组建家庭。这是人类发展的自然规律。教师应该在思想政治的教学中做到“以人为本,以社会为背景”的教育思想导向,告诉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程的目的不但要丰富自己的头脑,也是为了更好的融入于社会,帮助学生建设他们的心智教育,主张他们对于自身欲望与来自社会的诱惑的控制,做到穷则独善其身 富则兼济天下。

结束语:

在整个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儒学得到了不断地创新与发展,儒家的人本思想也是以各种形式呈现在高中的教学应用中,国学、实学、显学、新儒学都是对儒家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也是儒家文化中的基本内核和基本内容,实现自我的社会价值、发挥个体的社会功能,夸大人本思想的应用范畴,以儒家君子为主体的教育方法,加强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从而实现儒学人本思想在教育中的最大效用,促进教育的飞跃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何建华.人本思想的呼唤与构建――兼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J].江西社会科学,2013(9).

[2] 张思军,邓淑华.西方思想史中的人本思想与利益范畴的内在联系[J].内蒙古社会科学,2011,32.

[3] 丁纯杰,李双贵.人本思想的高校大学生创业服务问题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6).

第5篇:儒教的基本思想范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儒家;文化

目前我国在经济建设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经济总量已雄居世界第三位。但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精神领域也出现了精神危机、信仰危机以及道德危机的征兆。意识形态领域出现了马克思主义一元主导和多种社会思潮并存的复杂局面。在这种情况下,中共中央及时地提出了要进行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活动,这是非常必要的,这对于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团结、引领全国人民在思想上、道德上共同进步,具有重大意义。

一、儒家思想的发展路径

起于人类历史轴心时期的儒家思想历经春秋战国,但是在汉初并没有成为主流思想,西汉初年,汉高祖不喜儒学,使儒家的学术源流几乎断绝。文、景时期,主张清静无为的黄老思想已不能满足政治需要,儒家的春秋大一统思想,仁义思想和君臣伦理观念显然与武帝时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相适应。于是,在思想领域,儒家终于取代了道家的统治地位。汉武帝时期,儒术完全成为封建王朝的统治思想,在中国文化中居于统治地位。儒家思想走向主流,固然有其维护大一统迎合了汉朝统治者尤其是汉武帝的心理,但是从中我们也可以寻找到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儒家思想之所以成为正统思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汉朝的儒家思想已经博采众长融合了其他思想的精华。董仲舒时期的儒家思想已非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原貌。而是掺杂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新思想,是其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统和主流思想的基础。二是儒家思想的弘扬与一批儒生即当时的文化精英的贡献分不开的。三是儒家思想从细微之处入手,逐渐深入人心。四是儒家的道德审判让人明辨是非。

二、儒家思想的借鉴意义

实际上,社会上出现的各种社会思潮的混乱都是他们都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认识不足,丧失了信仰,进而对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丧失了信心。信仰和理想是非常重要的。早在二千多年前,儒家学派的子贡问孔老夫子:怎样才能让一个国家安定、政治平稳?孔子的回答很简单,只有三条:“足兵,足食,民信之矣。”也就是说,国家要有足够的兵力来保障安全,要让老百姓能够吃饱,老百姓要对国家有信仰。孔子认为在这几条中间,信仰是最重要的,他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最可怕的是国民对这个国家失去信仰以后的崩溃和涣散,而信仰的力量则可以把一个国家凝聚起来。所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广大青少年的信仰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从儒家思想的发展过程中得出了以下的借鉴。

(一)文化发展要与时俱进,文化传播要依靠精英力量

儒家思想作为正统思想在中国的专制社会中存在了几千年,在儒家思想的传播过程中,也曾存在很多的困难与挫折,但是儒家在历经了几千年之后仍然在现代社会深深影响着社会发展。这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其发展过程中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也就是自我完善。儒家在整个专制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断地结合每个时代的具体情况进行内容上的整改。从最早孔子提出“仁政”的儒家核心思想,历经孟子,荀子,最后在董仲舒提出的“新儒家”思想中确立了其正统地位,也使儒家思想最终深入人心。我们说儒家思想的传播首先要使统治者接受,所以儒家思想在不断地思想发展中根据各个时代的社会民生情况进行调整,从最初的“仁政爱民”,到之后的“君权神授”可以说都是直接与统治者的利益相关联的。除了统治者的接受,儒家思想还根据人民的具体情况进行其思想的改制,从“君舟民水”到之后的“天人感应”都切实的考虑到了人民的切实利益。在儒家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儒家思想紧紧围绕“仁”这一核心观点,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整。在不断自我完善中,儒家思想逐渐深入人心,奠定了其正统的思想地位。从儒家的发展中我们看到,要在国民教育中很好的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我们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社会的实际情况,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具体要求,紧紧围绕几个基本点,不断地进行具体思想的落实。在思想成熟时,我们要利用社会中的权威人士,领导人士进行传播与发展,在儒家思想的传播中,一批核心领导人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孔子、孟子、荀子、董仲舒等这些士大夫阶层进行了广泛的传播,他们通过讲学,游说,收门徒,编写书籍,开学堂等种种方式进行广泛的传播,从而使社会中的儒家信仰者不断地增加,在这种具有规模性传播方式的影响下,儒家思想得到了很好的传播。除了这种权威知识分子的传播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统治阶级的政策推行,在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确立之后,董仲舒得到了汉武帝的大力支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文化进入科考范围”这些政策的推广,使得儒家思想得以在社会中广泛传播。在现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中,我们要学习儒家,借助知识分子,权威人士以及国家政策的推行,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体系的推行,我们可以利用广大的网络媒介平台进行传播与宣传,并且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借助广大的权威人士知识分子阶层,以讲学为主要途径进行广泛的传播,逐步在传播中形成广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群体基础,并且利用国家机构出台相关政策来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落实,从而在社会中形成广泛群体道德意识。

(二)文化传播应从日常生活层面入手

儒家思想注重从小事做起,从个体做起。“人则仁义”是儒家思想的生命价值基础,不仅是为人的基本价值标准,也是个体行为实践的价值准则,在儒家学者看来,“仁”是支撑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义”是人之所以存在的基本行为准则。这正如儒家所主张的:“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义者,宜也。”儒家学者之所以将仁义看得如此之重,是因为其理论的核心价值就在于:“仁者爱人”。一方面,儒家仁学的“爱人”思想把握了一个最基本的价值要素,在儒家看来,无爱人无所以构建起和谐社会,正如孔子所说:“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从最基础的爱人开始关注每个人的生存发展强调以礼待人,以利与人;不民意,不强民所为;勤政勤劳,不悔不怨。在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我们也要秉持最基本的以人为本,从每一个人的切实利益出发,关注于每一个人的价值观的发展。加强对个人的教育,从每一个人的精神层面提高上着手,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通过国民教育逐渐融入到整个社会,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 。从关注人这一基础出发,在儒家提出的“三纲五常”“仁义礼智”“孝道”“非义不居”这些日常小事上着手,进行具体的规定与详细的规范,儒家思想强调诚信,认为不讲诚信,一个人就不具有良好的品格,也就不能实现自身真正的发展,不能成为对社会和国家的有用之才。要想做到心中有仁,必须要诚实地对待自己和别人,必须在追求和谐的心境中,做到至诚至信、至真至善。只有这样,才能在现实中实现自我的飞跃。儒家思想弘扬孝道,认为“孝”产生于家庭血缘关系相连的生理和心理基础之上,孝是最真挚的情感,也是反映一个人道德修养的衡量标准。在儒家看来,做到孝道,才会心中有仁,这对于社会的安定、社会秩序的维护有着重要的作用。儒家十分强调道德的力量。“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道德不仅可以引导一个人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身素质,而且还有助于促进一个国家的不断发展。儒家认为道德的力量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超越一切,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而且有助于节约社会资源,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儒家在这些小事上进行了各方面的规范,可以说事无巨细,在这种不断地积累过程中,逐步深入。俗话说: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我们要在国民教育中,从每一件小事出发,无论何时何地何事,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到具体的事物中,要学习儒家思想,循序渐进,不断地进行积累与进步,从不断量变地积累中逐渐达到质变,在不断地进步中落实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

(三)价值判断需深入文化建设的内核

儒家思想在不断地发展过程中,始终以道德为标准,扎根于周礼,形成了一套理论规范,以此来束缚社会成员的行为,为整个社会运行指引方向,无论儒家思想如何发展,儒家的价值评判标准是固定不变的,在朝代的更迭中,始终围绕这一标准进行事物的评判,从而使儒家文化能够不断地发展与进步。价值观的评判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的重要的方面之一,我们要建立好一个评判的标准,确立好事物的属性定义,从而在事物的不断地发展中确立好事物发展的方向,在国民教育中进行贯彻落实。而在现实社会中,社会对行为的评判标准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根据这些具体的评判标准,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就有了行为规范,就有了参考标准,衡量标准。这样我们就可以去衡量自己的行为,

就可以及时规定自己的行动路线,及时纠正自己的思想方向,及时进行自我的调整。只有依照必要的价值评判标准,才能在实践落实中更好的落实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依据价值体系的性质和特点,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实践经验,积极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青年学生的自觉追求的途径、方式和方法,包括理论创新、理论武装和理论教育、社会思潮引领、政策引导、制度建设、文化熏陶和实践体验。其中,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积极承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的责任,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有效性,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尤其要通过科学研究、学科建设、教材建设、课程和教学体系建设的途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在青年学生中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真正转化为青年学生的自觉追求。

第6篇:儒教的基本思想范文

关键词:新加坡;学校德育;儒家思想

新加坡,位于东南亚马来半岛南端的一个岛国,曾经长期被英国和日本进行殖民统治,1959年宣布自治,1965年成立新加坡共和国。从一个水源都需要引进的落后国家,到现在跻身“亚洲四小龙”的行列,新加坡的成功在于发展经济的同时,提出人才立国,教育立国的策略,用儒家思想作为共同价值观的理论基础,用儒家思想倡导的“以整体利益为重”的集体主义精神,“修、齐、治、平”的个人修养模式,“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文化观,构筑共同价值观的核心。①我国作为儒家思想的发源地,和新加坡有着相似的文化根基,且我国正致力于学校德育的改革和道德建设,因此,从儒家思想的角度研究新加坡的学校德育,无疑会给我国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新加坡学校德育与儒家思想的关系

世界各国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学校德育。在新加坡公民教育的大背景下,新加坡学校德育将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同儒家思想有机整合,彰显具有新加坡特色的学校德育。

(一)教育目标以儒家思想为指导

新加坡学校德育的教育目标是学校教育中一个具有根本性、方向性的问题。新加坡学校德育目标一儒家思想为指导,教育目标的设定和实施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 建国初期的“好公民”教育目标阶段。新加坡建国初期,学校德育的教育目标主要是灌输礼貌、诚实、毅力、仁爱等伦理价值观念,强调爱国、效忠和公民意识培养。②

2. 突出民族团结的多元文化道德教育目标。70年代学校德育的教育目标主要是强调民族团结和发展经济,通过母语进行“生活教育”。了解新加坡立国精神、信念、成就,培养效忠、爱国、尽责、守法观念,做个好公民;了解新加坡历史沿革、地理环境、东西方的优良传统道德与固有文化价值观,做身心健康与品格优良的国民;了解人生、社会、自然的相互关系,进而建立一个和谐合作的多元民族文化国家。

3. 全面德育的道德教育目标。80年代以来,由于西方技术引进的同时,文化随即也大量涌入,传统美德受到忽视,所以道德教育的目标转向重振传统文化,恢复忠孝纲常,换而言之,重新发挥东方美德,抗拒西方颓废思想的侵蚀。③

新加坡学校现在的德育目标层次鲜明:第一层也是最基本的,是对自己民族文化传统的认同。这一层次是新加坡学校德育目标的出发点,要求移民及其后裔认同自己所属的民族和文化传统,还要以认同之心看待同处这片国土上的他族的民族性和文化传统。第二层是树立亚洲人的观念。这一层是为了在引进西方技术中保持独立性,避免新加坡成为西方文化的殖民地;第三层以之前的两个层次为基础,是最高层次,培养认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观念的“新加坡人”。

(二)课程设置以儒家思想为理论基础

世界上第一个将道德教育列为学校科目,并且正式施教的国家便是新加坡。新加坡的学校德育课程设置以儒家思想为理论基础,并编写出具体的教材,完整的教学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师培养。

1.新加坡小学德育课程

新加坡小学德育课程,自治时期的名称为“伦理”,1974年,开设“公民课”,主要灌输节俭、孝梯、服从权威和忠于政府的儒家思想价值观。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时候,新加坡重新提出实行儒家伦理道德教育和公民训练,于是便在小学阶段开设“生活与成长”和“好公民”两门课程。新世纪伊始,新加坡再一次进行课程改革,小学现行的学校德育课程是“公民与道德教育”,包括十个方面,28个德目:(1)了解自我:自尊,自我肯定;(2)廉洁正直:诚实,勇气,信用,公正;(3)自律:毅力,耐性,礼貌;(4)责任感:对己,对他人,对学校和社会,对国家;(5)爱家:孝顺,家庭凝聚力,尊敬长辈,维护家庭声誉;(6)爱校:学校为荣,尊重与关怀学校的成员;(7)团队精神:合作;(8)社区生活:种族和谐,互敬互重,关怀和体谅;(9)爱国:以国家为荣并忠于国家,对国家有信心,应变能力;(10)认识与了解邻国:相互依存,和平及稳定。④

2.新加坡中学德育课程

80年代新加坡在中学阶段的中一、中二开设了“生活与成长”、“公民与时事”课程作为必修课,课程基本上是对小学德育课程的延伸和深化;在中三、中四开设了“公民学”课程,目的是抵御“西化”,促使国民形成巨大的凝聚力。1982年又在中学强制实行宗教教育,开设《儒家伦理》课程长达8年之久。随着1991年1月《共同价值观白皮书》的公开发表,新加坡政府公布了“五大共同价值观”,正式取消“儒家伦理”与其他宗教课程,统一以“公民与道德”科目替代。

新加坡教育部根据“五大共同价值观”的精神规定了中等教育的五大道德价值观念,分别是:(1)国家利益高于社区利益,社会利益先于个人利益;(2)家庭是社会的基础;(3)支持社会、尊重个人;(4)珍视团结、防止冲突;(5)实现种族和宗教平等和睦。⑤

(三)教学内容以儒家伦理道德思想为核心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德育,强调“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思想,主张“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谦恭礼让”、“弘毅坚韧”、“宠辱不惊”以及“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等儒家伦理思想和“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价值观。在儒家伦理思想影响下,新加坡形成具有独特民族精神的道德教育传统,形成“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家庭为根,社会为本;关怀扶持,同舟共济;求同存异,协商共识;种族和谐,宗教宽容”的五项共同价值观。⑥五大价值观是新加坡的核心价值观, 又是学校德育的核心内容。

二、新加坡学校德育内容儒家思想化的原则

新加坡学校德育内容是儒家思想化的内容,体现出科学化、本土化、现代化和社会化的特点,其中科学化是选择儒家思想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本土化是对儒家思想融入新加坡文化的必然要求,现代化是对儒家思想的发展,社会化则是对儒家思想的实践。

(一)儒家思想的“科学化”原则

儒家思想的“科学化”,即剔除儒家思想中封建观点,选择科学化的观点,纳入学校德育内容中,是选择儒家思想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余英时先生曾说过无论儒学怎样调整其结构,它在“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领域中已不可能像过去一样,继续运用《大学》的传统模式了。⑦传统儒家思想的等级制度,君臣思想,“存天理,灭人欲”,“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等,充满了等级分化,封建统治思想,鬼神、迷信,忽略人性的诟病,类似这样的内容是不符合现代社会的要求,果断剔除。“忠孝仁爱礼义廉耻”八德,“君臣有义、父子有情、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五伦,这些儒家思想,选取其中正确的、科学的观点,正确解读,既是科学化,又是本土化、现代化。

比如,“朋友有信”是说诚信是朋友之间交往的基石。在新加坡的《公民与道德教育课程标准(小学)》中写到:愿与他人分享,先替别人着想、能跟他人建立友谊这样的课程标准。在现实中,只有宽阔的胸襟才能做到的替别人着想,才能与他人分享喜悦、成功和悲伤。这种在尊重中孕育出的儒家思想是值得我们深思的。⑧

(二)儒家思想的“本土化”原则

儒家思想的“本土化”,即引入的儒家思想,不是全盘接收,而是选取符合新加坡国情的内容。儒家思想“本土化”是儒家思想融入新加坡现行文化,融入新加坡现行学校德育内容的必然要求。任何外来文化都必须经过本土文化的过滤,才可能被接受。作为一个多元文化、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度,儒家思想的“本土化”在《儒家伦理》课程的开设及共同价值观中有着具体的体现。

传统儒家伦理道德“忠孝仁爱,礼义廉耻”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如“忠”指的是热爱政府,效忠国家;“孝”即孝顺长辈,尊老敬贤;“仁爱”是富有同情心,关心、爱护他人;“礼义”是指讲礼貌,重承诺,守信用,诚相待,少猜疑;“廉”是对学生将来为官的道德要求,即为官、为政清廉;“耻”就是耻辱之心,旨在帮助青少年学生辨羞耻、知荣辱,培养一种知耻观念。⑨

新加坡“共同价值观”的提出是儒家思想新加坡化的最集中体现,吸取儒家伦理思想的精华,如重视个人修养和家庭,以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等。⑩

(三)儒家思想的“现代化”原则

儒家思想的“现代化”,即应该剔除儒家思想中守旧的、过时的思想,保留与时的俱进的部分,并进一步对其发展。

在《为儒学发展不懈陈辞》中杜维明先生指出,传统儒家文化的生命力,表现在突破“三纲五常”,突破“吃人”的礼教,吸收自由、平等、公义、法治、人权等价值观念。新加坡总理李光耀曾多次强调“东方和西方的精华,必须有利地融会在新加坡人身上,儒家的伦理观念,马来人的传统,印度人的精神气质,必须同西方追根问题的科学调查方法和客观寻求真理的推理方法结合在一起。我们强调‘五伦’的东方价值观,但也必须给予其现代方式的解读。”

《儒家伦理》是以东方儒家思想价值观为主要内容,以西方教育原理和方法为主要的形式和手段,把古文难懂的儒家经典改编成通俗易懂的教材,将筛选出的儒家伦理精华用现代视角解释。比如,用学脚踏车、学游泳等平凡的小事,去解释知行合一的重要意义。对“五伦”观点的改造,把“父子”改成“父母与子女”,“君臣”改成“国家与人民”,“兄弟”改成“兄弟姐妹”,并对“五伦”进行了现代的解释,强调男女绝对平等、处于平等的位置,摒弃丈夫是绝对权威,妻子必须服从的封建观念等。B11

正如李光耀总理强调的,新加坡一面吸收儒家思想的精华,一面吸收西方文明的进步因素, 二者与新加坡传统文化共同构建新加坡“独立、民主、敬业乐群、仁爱礼让、廉洁奉公、刻苦勤劳、自强不息、乐观进取”的新加坡精神。B12

(四)儒家思想的“社会化”原则

儒家思想的“社会化”,即学校德育内容中儒家思想的体现不单单是在课堂,还体现在“学而时习之”的社会实践中。社会实践是德育理论与道德实践的有机结合,具体包括课外德育辅导活动以及社区德育实践。

1.课外德育辅导活动。新加坡学校通过开展五项德育辅导活动来有效地实现学校德育目标:(1)榜样教育:选取认真履行国家德育目标的榜样,作为学生学习的对象;(2)阐释教育:教师有义务向学生解释新加坡社会规章制度和道德规则的意义,有责任帮助学生理解并将其内化为自身的价值观;(3)规劝教育:教师与学生进行推心置腹的谈话,对学生进行激励和规劝,使学生能够履行所学的价值观;(4)环境教育:通过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和谐的德育氛围,进行潜移默化地教育;(5)体验教育:学生通过实践获得直接正面的经验,积极向上的体验,认同道德要求,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

2.规范的社区服务活动

为了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小养成服务精神,新加坡教育部推行了一项学生社区服务计划,包括六方面内容:(1)“好朋友”计划;(2)关怀与分享计划;(3)负起校内的领导责任;(4)到福利收养所和儿童组织服务;(5)清洁环境计划;(6)临时服务,如慈善乐捐、春节慰问等活动。新加坡学校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来践行该项计划,如文体活动、清洁活动、植树活动、忠诚周和尊老敬贤活动以及文明礼貌月活动等。学生通过社区服务增加对社会、国情的了解,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实现了知行统一。B13

三、新加坡学校德育儒家思想化的意义

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发展,新加坡学校德育儒家思想化成为了新加坡学校德育的一大亮点,其标志性和导向性也是公民教育的必然要求。作为学校、家庭、社会三维一体德育网络的理论基础,新加坡学校德育儒家思想化也是挽救社会道德滑坡危机、防范道德缺失的重要手段。

(一)有利于多元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塑造和整合

新加坡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使得其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得到改善,但西方的物欲主义和消极颓废思想也在侵蚀年青一代的思想,“西化”倾向也给社会带来了“世风不古”、“人情淡薄”的负面影响。通过一系列的追踪调查,发现这些影响主要表现在青少年的国家意识淡薄、犯罪率上升、心态冷漠等。14新加坡政府一直都把学校的道德教育作为民族振兴的重要措施,因为人民精神教育的成败决定着新加坡的未来,为了能抵抗西方价值观念腐蚀,新加坡选取了儒家思想。

新加坡作为世界上少数将道德教育列为学校科目并正式施教的国家,在学校德育儒家思想化方面不仅对德育课程不断改革,还做出很多努力,比如2006年政府设立“道德培育奖”和“杰出道德培育奖”来鼓励学校加强道德教育,对讲授《儒家伦理》课程的老师进行专业培训等等。

基于新加坡多元文化、多民族、多宗教的特殊国情,新加坡政府决定整合多元社会核心价值观。为了避免敏感的种族问题,维护稳定的局面,新加坡政府决定用儒家思想塑造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适合新加坡国情的核心价值观——“共同价值观”。“共同价值观”的提出,标志着新加坡已逐步建立起一套全体新加坡人都能接受的,具有主导意义的道德教育价值体系,与之相应的德育课程也标志着学校德育儒家思想化是公民教育的必然要求。

(二)有利于学校、家庭、社会三维一体德育网络的完善

学校、家庭、社会是教育的三大场所,共同推进终身教育的前进。德育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切实履行各自的教育职责。家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种有益补充和深化,具有隐蔽性和渗透性。学校教育作为德育的主战场,具有正式性和强制性。而社会教育作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延伸,为二者提供了支撑、保障以及实践的平台。

新加坡学校在实施德育的过程中,特别重视隐蔽性的家庭教育,重视对学生品德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学校重视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联系,比如各学校都要建立家长联谊会。新加坡学校在实施德育的过程中,也十分重视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结合,主要表现在创立学校与社会机构一体化的、互动合作的文明社区,而学校推行学生社区服务计划,以此建立广泛的社区教育网和教育监督站。B15

新加坡政府还积极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予以配合,如常年开展文明礼貌活动等社会性道德教育活动。新加坡政府每年倡导的各种活动就多达30来种。新加坡领导人也经常参加社会性道德教育活动,并在公开场合多次发表饱含儒家思想的“尊老爱幼”、“民族团结”、“吃苦耐劳”等充满正能量的言论。新加坡政府在社会上推行的奖惩标准与学校德育内容相一致,对各种新闻机构和大众传媒依据法律进行严格管理,引导媒体发挥积极作用。

(三)有利于抵御西方腐朽价值观的侵蚀

新加坡是个开放的社会,建国初期大量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西方文化和价值观也随之传播,这对新加坡人尤其是对青少年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传统观念被淡化,甚至被“西化”。当时的德育主要培养国民意识、效忠国家和对社会的责任,忽视了品德教育,导致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泛滥,公德水平的下降。161970年新加坡政府对18至20岁的国民服役人员做了一项“对人对事”的态度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他们对父母、长官、兄弟姐妹和朋友的态度,以及对婚姻和婚前等的看法仍然非常传统。可是进入80年代初期后再次调查,发觉年轻人的态度有了明显的改变,他们比较强调个人的权利和自由,他们在价值观和处世态度上不再那么传统。17人们由此开始重新审视和反思公民道德教育。为了防止年轻一代过度西化,新加坡政府提倡青少年应该找到自我属性,继承上一代坚贞不屈、谦和通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抵制物欲主义和消极颓废思想的侵蚀,承担起文化传承的历史重任。

新加坡学校德育担起了文化传承的重担,在多元文化、多民族、多宗教的现代性空间中,用现代化的儒家思想,抵御了西方腐朽的价值观,拯救了社会的道德危机,完成了公民教育中文化认同的重要步骤,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

我国学校德育可以借鉴新加坡学校德育的成功之处,在儒家思想的发源地,用现代化、科学化、社会化的儒家思想指导学校德育,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维一体的德育网络,承担起文化传承的重任,建立起抵御西方腐朽价值观的冲击的思想防线,从根本上解决道德滑坡的危机,并为中国化公民教育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作者单位:新疆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张鸿燕.儒家伦理与新加坡的公民道德教育[J].外国教育研究,2003,(04):32—35.

[2]朱永康.《中外学校道德教育比较研究》[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

[3]赵鹤澄.探究新加坡学校德育的内容[J].金田,2013,(10):219+224.

[4]樊建武.新加坡儒家伦理道德教育的启示[J].煤炭高等教育,2007,(05):79—81.

[5]向海英.动力还是助力:儒家传统文化与新加坡的现代化[J].东南亚研究,2011,(03):85—90.

[6]牛晓颖,尹士花.从儒家思想解读新加坡小学道德教育价值观[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9,(01):155—156.

[7]张社强.日本、韩国、新加坡学校道德教育比较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01):102—106.

[8]王学风.多元文化视野下新加坡学校德育的特质[J].外国教育研究,2005,(03):57—60.

[9]廖艺萍.新加坡现代化与儒家思想的创新[J].理论与改革,2002,(01):94—96.

[10]魏新强.新加坡学校德育途径及启示[J].中国青年研究,2010,(08):106—110.

[11]刘红英.新加坡学校德育的成功经验及启示[J].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报,2007,(02):113—116.

[12]冉小先.新加坡德育特色及对我们的启示[J].前沿,2006,(02):107—109.

[13]高楠.中国、新加坡学校德育比较[J].技术与教育,2006,(02):19—35.

[14]史明轩.新加坡儒学伦理的复兴与发展[J].九江师专学报,1999,(02):25—29+35.

注解

①张鸿燕.儒家伦理与新加坡的公民道德教育[J].外国教育研究,2003,(04):32—35.

②③朱永康.《中外学校道德教育比较研究》[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203.

④⑤赵鹤澄.探究新加坡学校德育的内容[J].金田,2013,(10):219+224.

⑥樊建武.新加坡儒家伦理道德教育的启示[J].煤炭高等教育,2007,(05):79—81.

⑦向海英.动力还是助力:儒家传统文化与新加坡的现代化[J].东南亚研究,2011,(03):85—90.

⑧牛晓颖,尹士花.从儒家思想解读新加坡小学道德教育价值观[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9,(01):155—156.

⑨张社强.日本、韩国、新加坡学校道德教育比较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01):102—106.

⑩王学风.多元文化视野下新加坡学校德育的特质[J].外国教育研究,2005,(03):57—60.

B11朱永康.《中外学校道德教育比较研究》[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203.

B12廖艺萍.新加坡现代化与儒家思想的创新[J].理论与改革,2002,(01):94—96.

B13魏新强.新加坡学校德育途径及启示[J].中国青年研究,2010,(08):106—110.

B14刘红英.新加坡学校德育的成功经验及启示[J].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报,2007,(02):113—116.

B15冉小先.新加坡德育特色及对我们的启示[J].前沿,2006,(02):107—109.

第7篇:儒教的基本思想范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儒家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内涵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既包含了我党在精神和价值方面的探索成果,也涵盖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儒家文化是最具代表性的中华传统文化,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紧密结合儒家文化思想,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突出以“学生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野下的儒家文化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发展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最高抽象。2006年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012年11月8日中共十报告,明确提出“三个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基本内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构建和谐文化的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凝聚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社会主义社会的政府和人民共同为之努力奋斗的价值取向,也就是共同理想。

(二)儒家文化的育人观点

在汉代以后的两千多年内,孔子创立的儒学一直是中国古代意识形态领域占主导地位的思想。孔子积极进行授徒讲学活动,通过教育活动来达到救世目的。这样,对仁德的培养和礼仪的践履就成为孔子教学的首要目标。

仁学既是孔子儒学思想的核心,也是孔子教育内容的核心。把德行排在政事的前面,表明孔子已有内圣重于外王、德行重于政事的思想。德行在政事活动中主要表现为对礼的遵从和践履,所以仁德的修养成了践礼和政事的基础。他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可见仁德的培养是贯穿于诗书礼乐四教之中的灵魂和根本。

孔子的教育思想,主张学而知之。他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对于学生,他也以好学来要求。他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同时,他还主张学习的态度要求实、要学思结合。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知、求实、慎思、明辨,是孔子对为学的基本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层面各有侧重――“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侧重国家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侧重社会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侧重个人层面,侧重对公民的理想信念教育。儒家文化的体系在人格完善、情操追求、道德修养等方面的内容,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紧密结合儒家文化思想,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突出以“学生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二、儒家文化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思想道德教育一脉相承

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见》中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一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要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大学生,深入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开展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教育,开展基本国情和形势政策教育,开展科学发展观教育,使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二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要把民族精神教育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结合起来,引导大学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在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进步中汲取营养,培养爱国情怀、改革精神和创新能力,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和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三是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要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四是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引导大学生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儒家文化自从产生以来一直就注重个人的道德品质的培养和理想信念的教育。《大学》云:“古之欲平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我国高等教育方针是“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从此可见,二者虽然产生年代不同,但却一脉相承,密不可分。

(一)儒家文化对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有着重要的作用

《意见》中指出“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要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而孔子儒学思想的核心是仁学。仁学的内容非常丰富,仁为天地之道,圣人之德,君子之性,庶民之归,其核心是爱人。也就是尊重人、爱护人,以人为本,舍己为人,实际就是如何做人的道理。由此派生出的礼、义、诚、信、廉、耻、孝等等,成为世代中国人的道德追求及修身准则。由此可见,学习儒家精神,研读儒家经典著作对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在价值观多元化的今天,学习儒家著作《弟子规》等经典,对抵御西方腐朽思想、自觉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儒家文化可以培养大学生具有正确的理想信念

儒家思想与墨家、道家等学派的不同之处在于“积极入世”。 孔子一生的活动以救世为目的。具体说是推仁行义,重整社会的道德伦理秩序,变天下无道为天下有道。而孟子的名言“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这些都反映了儒家积极进取,渴望为国家富强、社会安定做出自己的一番作为的思想。而大学生作为民族的希望,必须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肩负起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担。因此,当代大学生在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之外,更应该广泛涉猎儒家文化知识,给自己“充电”,学习古圣先贤为国家、为民族发奋自强的精神,学习中国老一辈革命家身上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树立牢固的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终生。

(三)儒家文化对培养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爱国主义思想有着指导作用

爱国主义思想的培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基本任务,儒家文化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忠君爱国,追求社会的稳定与祥和,注意维护社会有序的运行,目前我国也在大力倡导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因此,将二者有机的紧密结合,陶冶大学生的爱国情操,使他们具有坚定的爱国主义思想是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儒家传统文化的熏陶,使大学生在了解国家历史的同时,接受爱国主义思想的洗礼。

三、儒家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消极影响

孔子强调礼乐教化,把礼看作是调节社会关系的基本规范。“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孔子试图以“礼”调节不同等级之间的利益分配,在同一等级同一阶层中保持利益的相对均衡,使社会处于上下有别、互不侵越、秩序井然的状态。孔子这种尊卑分别的等级观念,在古代中国起到了维护统治阶级统治的作用,但时至今日,社会的开放程度、国家政治民主程度已经有了很大提高,如果还是一味的强调等级观念,势必造成我国社会发展的停滞不前,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则表现为因循守旧,不思进取,没有创新意识,扼杀了大学生创造性的培养和发展,严格的等级观念不利于大学生创造性、主动性的培养发展。因此,我们在利用传统文化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国际国内形势及学校办学特色、学生特点,创造性的开展教育工作。

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强调个人修养,强调个人应该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积极进取的奋斗精神,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友爱、和谐相处,这些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异曲同工。因此,对学生深入开展广泛的儒家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大学校园的和谐发展有着积极的、重要的作用。大力弘扬儒家文化精髓,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学习贯彻党的十精神,结合本职工作,结合儒家传统文化精髓,创新、务实的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培养社会主义优秀的接班人做出自己应尽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苏春艳. 大学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调查 与思考[J].改革与开放,2009,(5).

[2]丘秀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思想政治教育内 容的新发展[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5).

第8篇:儒教的基本思想范文

唐儒韩愈则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了董仲舒的“性三品说”,在《原性》篇中声称:“性之品有上、中、下三。上焉者,善焉而已矣;中焉者,可导而上下也;下焉者,恶焉而已矣。”[5]20“性三品”说的实质是承认社会上固然存在道德修养差而且难以改变的人,但也存在道德修养特别好的人,特别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可以通过教育来改变其道德修养水平的。社会教化不能因为有些人不需要教化有些人教化也没有作用就放弃教化。在教育学中,更是如此,学校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环境,对学生的成长起着主导作用,教师遇到在学业上聪明的学生也要加以引导,对于学习能力比较差的儿童也不能听之任之,对于大多数学生更要因材施教。第二,气禀论。人性论思想源于儒家哲学,尤其是程朱学派的“气禀”之说。气论源远流长,在先秦时期的古籍中就屡屡被论述,儒家、道家等各家各派都有提及。至宋朝,张载、二程、朱熹等理学家将其纳为理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加以扩充和发扬。这里我们首先讨论一下儒家和道家的气论的差别,有一点颇为重要:道家(主要指先秦道家)只以气言宇宙之生成(包括人之生),很少以气说人之性;而儒家不仅以气言宇宙生成,同样用大量笔墨以气讨论人性。朱熹说:“人所禀之气,虽皆是天地之正气,但衮来衮去,便有昏明厚薄之异。盖气是有形之物。才是有形之物,便自有美有恶也。”又云:“人之性皆善。然而有生下来善底,有生下来便恶底,此是气禀不同。且如天地之运,万端而无穷,其可见者,日月清明气候和正之时,人生而禀此气,则为清明浑厚之气,须做箇好人;若是日月昏暗,寒暑反常,皆是天地之戾气,人若禀此气,则为不好底人,何疑!”又云:“有是理而后有是气,有是气则必有是理。但禀气之清者,为圣为贤,如宝珠在清冷水中;禀气之浊者,为愚为不肖,如珠在浊水中。”[6]197-203按照朱熹的观点,“天命之性”纯善而无恶,“气质之性”善恶相混。人之所以分贤愚、有善恶,就是由于每个人身上所禀的“气禀”有差异。儒家思想对“爱”的价值诠释可以作为中国教育学的伦理基础第一,儒家对“爱”的价值诠释。儒家重视亲情。子曰:“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中庸》)[3]29孟子言:“仁之实,事亲是也。”[3]310儒家的仁爱,并不是将同样的爱施与任何人。仁之行,是通过推己与人、由内向外的方式而扩展开来的,其第一步就是“亲亲”。儒家的仁爱,是有差等之爱,与此相对应的还有墨家之“兼爱”,提倡爱无差等。旧体字“爱”字中间有个“心”字,其基本义应该是心中的好感,比如《诗经•隰桑》里面就有“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7]这样的句子。但这是一个比较模糊的含义。再者,爱可能有不合理之爱,比如滥情、溺爱等等。所以儒家又在“爱”的基础上发展出“仁”的概念,来描述一种“如理之爱”。“仁”字在古代的写法,也曾一度带个“心”字,写法为“上身下心”[8],有身心一致的含义,“仁”也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爱”。《论语》中多次提到“爱人”。如:“节用而爱人”(《论语•学而》)。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君子学道则爱人《论语•阳货》[3]50-191。儒家的仁爱,是广而施之于众,即所谓《论语•学而》所言之“泛爱众而亲仁”[3]50,出于人的本然天性,高扬人道主义精神,泛爱一切人类,不论其阶级属性。尽管儒家也认为,对于不同的人所施予的爱和责任也不尽相同,但儒家同样认为,每个个体在人格上的尊严是等同的。这种“泛爱”思想被唐儒韩愈诠释为“博爱之谓仁”[5]13,后宋学家张载又在此基础上提出“民吾同胞”[9]62的思想。第二,儒家“爱物”、“体物”说。儒家的“爱物”、“体物”说为教育学在如何对待学生,学生如何对待他人及社会和自然环境上提供了美学向度的价值观。在儒家理念中,人与自然是和谐共存的,人向自然必然有所索取,但也必须有所节制。故孔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3]104(《论语•述而》)。孟子言“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3]393(孟子•尽心上》),首先明确提出了“爱物”之说。宋儒张载则进一步提出“体物”的思想。在儒家理念中,人和万物既有相同之处,亦有相异之处。一方面,“天地之性人为贵”[10],高度肯定人类的自我价值;另一方面,儒家也并不认为人是万物的主人,而是与万物其同生于天地,能够与天下万物心心相映、相互感格,这就叫“体物”。儒家的“爱物”、“体物”的对象,不仅仅包括游鱼、飞鸟等有生命、有感觉、无情感的动物,也包括青草、柳枝等有生命、无感觉、无情感的植物,还包括天地、山水等无生命、无感觉、无情感的一切现实存在之物。儒家的“爱物”思想是以人为本的爱物思想。儒家虽然爱物,却并不将人与物放在平齐的位置,而是先人而后物。故孟子曰:“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3]393《论语》中记载过这样一个故事: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按:亦有学者将“不”训诂为“后”,今暂从传统说法)问马[3]128。朱熹《论语集注》注曰:非不爱马,然恐伤人之意多,故未暇问。盖贵人贱畜,理当如此[3]128。第三,儒家思想的人生观可作为中国教育学的教育目的观的理论基础。儒家思想抱有强烈的救世情怀是积极向上的学习目的观。儒学中的最高理想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积极用世的,孟子曾称颂“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古人[3]380。儒家思想自其诞生之日就激荡着一股强烈的救世情怀。这与儒家思想定型于礼乐崩坏的东周末世有很大关系。孔子曾经满怀豪情壮志周游天下,传播道德学问的种子以待后生。国家与民生,始终是儒家思想关注的中心问题。自孔子以后的一千多年来,中国的知识分子怀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道,为去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9]376的学习目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前赴后继,诗书不绝,文脉未断。而今日中国,恰逢盛世,教育事业正处于蓬勃兴起的时期,儒家经世致用的思想可升华为提高学生自身的素质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更高追求目标。

儒家思想在作为中国教育学理论基础进行统合性构筑时要注意对异化之儒学的批判和反思第一,对儒学中异化的科举制度和世俗功利主义的批判。把儒家思想作为中国教育学理论基础进行统合性构筑时要特别注意对异化的儒学中的很多糟粕内容进行批判和反思。首先是科举制度。科举制度产生于隋朝,最初是政府为吸收人才而发展出来的一套官员选拔制度,这种制度的优点在于增加了普通民众通过读书参与到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机会。但是延续了千年,特别是在明朝以八股文科举取士以后,僵化的科举制度变得越来越不合时宜。八股文所论内容主要据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所谓代圣人立言。八股文的格式和字数都非常固定,重形式而轻内容,写作的时候不允许自由发挥。这就导致很多以参加科举考试为目的读书人只学习八股,既不学经史子集,也不学经世致用的本领,只把通过考试获得功名利禄作为唯一目标。这种状况,在当时就引发了很多大儒的担忧。比如,明末清初的顾炎武《生员论》曾这样描述八股文:“今以书坊所刻之义谓之时文。舍圣人之经典,先儒之注疏与前代之史不读,而读其所谓时文。时文之出,每科一变,五尺童子能诵数十篇,而小变其文,即可以取功名;而钝者至白首而不得遇。老成之士既以有用之岁月,销磨于场屋之中,而少年捷得之者又易视天下国家之事,以为人生之所以为功名者惟此而已。故败坏天下之人才,而至于士不成士,官不成官,兵不成兵,将不成将。”[11]967顾炎武还认为八股文的害处比秦始皇焚书坑儒更为严重:“愚以为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日知录•拟题》)[11]967不断有反功利的思想被儒家学者提出。比如: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3]60又如: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朱熹注曰:“耕所以谋食,而未必得食。学所以谋道,而禄在其中。然其学也,忧不得乎道而已;非为忧贫之故,而欲为是以得禄也。”)[3]181清初理学家李二曲说:“盖吾儒之学……载之《四书》备矣,无非欲人全其固有之良,成己成物,济世安民也……否则止以荣肥为计,其发端起念,迥异乎此,与《四书》所载,判然不同,非吾儒中之异端而何?”[12]这里李二曲强调的是儒家的异端主要存在以下两种:一种是儒家外部的异端,比如杨、墨、佛、老等存在差异的不同思想流派;另外一种是儒家内部的异端,如“俗儒”、“腐儒”、“霸儒”、“小儒”、“小人儒”、“应付儒”等。这中情形都会败坏儒家思想本身,其中内部的异端对儒家思想的危害甚至更大。第二,对作为官方意识形态的程朱理学的怀疑。儿童是属于他们自己的,教育让官方意识形态走开。对于长期以来作为儒家官方意识形态的程朱理学,笔者认为应该抱一种谨慎的批判继承的态度。程朱理学是儒学的一个分支。作为一种学术学问,它是伟大的,它极大丰富了中国传统哲学,将先秦时代的“格物致知”精神发扬光大,并提出了种种反专制的思想。但作为官方意识形态,程朱理学既是受害者也是迫害者。作为受害者的程朱理学,其思想中很多的积极因素都被禁锢、扭曲、;作为迫害者的程朱理学,其被专制政治所禁锢、扭曲、以后成为束缚知识分子思想的牢绳。面对历代汗牛充栋的儒家注疏,我们有理由怀疑其中是否存在后儒把自己的私人见解夹杂在里面,注疏本身或许并不能代表孔子和儒家的真精神。2000多年来,儒学经过了多个发展阶段,每一个阶段中又出现过无数针锋相对的学派,每个学派中的每个学者见解也各不相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每一名儒家学者都认为自己真正领会了孔子的精神本旨,而孔子的精神本旨却又不可能是针锋相对、自相矛盾的。以孔子为最高取舍标准,这是对于先秦儒家基本理念的回归,是对2000多年来儒学的拨乱反正。这种回归原典的思想倾向极有可能受到了清代朴学影响。清代朴学家反对宋明理学家们“心解”式的诠释法,认为宋儒以自己的想法揣测圣贤的思想。比如戴震就曾作出过这样的批评:“宋以来儒者,以己之见,硬坐为古贤圣立言之意。”[13]宋儒确实有“过度诠释”、“无限衍义”的倾向。陆九渊尝言:“六经注我,我注六经。”且曰:“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14]而朱熹亦云:“经之有解,所以通经。经既通,自无事于解,借经以通乎理耳。理得,则无俟于经”[6]350,并以怀疑和创新的精神对《四书》进行再诠释,甚至自信地指出古本儒经中的一些矛盾之处,重新对之进行增删编纂。对于这种“代圣人立言”的思想诠释方法,黄俊杰先生指出:“儒家经典的诠释工作是一种解释者与经典相互渗透、互为主体的一种解释活动,使经典诠释学成为一种身心体验之学,尤其宋明儒者之解经尤然。”[15]第三,对儒家思想中异化之虚礼伪饰的批判。在对儒家思想和中国教育学进行统合性构筑时,要加强对儒家思想中异化的虚礼伪饰进行批判。对于儒学思想在五四时期的批判热潮中一个重要的批判对象就是吃人的封建礼教。这与我中华自古是文明礼仪之邦似乎相悖行。那么腐朽的封建礼教和儒家思想之间是否存在必然的因果联系?我们试图回到孔子那里考察孔子是如何界定礼仪的。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3]64(《论语•八佾》)按照朱熹等古代学者的传统解释,孔子此处的意思是说:礼仪,与其奢侈,宁可选择节俭;丧事,与其追求仪式周全,不如内心真正哀伤。如朱熹《论语集注》中引范氏之语注曰:“夫祭与其敬不足而礼有余也,不若礼不足而敬有余也,丧与其哀不足而礼有余也,不若礼不足而哀有余也。”[3]64孔子认为“绘事后素”[3]65-66,儒家强调的礼,所指称的是身心一致,内外一致。儒家认为外在的礼仪是表达内心感情的一种途径。而在世俗传播过程中由于人们不解其意,以致于把礼变得僵硬,变成教条,更有甚者还把礼当作斗气炫富的手段,这显然违背了礼仪的真正精神,扭曲了礼仪的真正价值所在。

教育学是作为一个西方概念在20世纪初被批判性地引进中国的。比如1901年王国维翻译日本学者立花铣三郎的《教育学》,题首即明确宣称:“氏之说有不尽之处,间加鄙见,唯勉求不偏而已”。同时,由于引入初期带有鲜明的“急用”性质,因此,最初萌生的“中国化”意识,主要是从如何使西方的教育学理论在中国能够“用”、且“用好”的愿望中萌生的[16]。回顾教育学自传入中国之后经历的沧桑百年,尽管先辈学人诸多努力,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一种真正的与中国文化水融的教育学模式还没有建立起来。中国文化本身所固有的强大力量,既可以是排斥异己的封闭因素,也可以是虚怀若谷海纳百川的融通因素。由于这一点长期以来被忽视,造成了困扰中国教育学的一个学科发展问题,也是这百年来中国教育学者始终要面对的一个问题。如何弥补与西方教育学发展黄金期擦肩而过的缺憾,如何追赶世界先进的教育理念,中国教育学必须走出盲从和封闭的双重困境。既要“补课”,又要充分重视自己的文化基因中的优势。当我们从文化哲学的视野来审视马克思哲学和西方现代教育学儒家的思想,我们会获得一个启示:二者在理论进路、理论阈限和理论目的上的趋同,为它们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提供了充足的可能性。“教育学在一个世纪发展中走过的曲折和付出的‘学费’,换来的最重要的启示,就是要提升教育学科的独立学术品格和力量,教育学界要为此作出持续和艰苦的学术努力。我们的眼睛不能只是向上看,向左、右、东、西看,向后看,还要向下看,向内看,向中看,向前看。教育学在新世纪发展的方向不应再是以西方为本作前提的‘中国化’,而是要创建中国教育学。……如果我们在新世纪能走出教育学独立行走的新路,那么,过去一百年付出的代价就十分有价值了。唯有有了独立性,才有创造的可能。”[17]教育学与儒家思想的统合性构筑可以帮助中华民族重塑其民族主体价值体系的教育学,并以此为文化力量与全球化的负面效应相抗衡。

作者:丁西省 单位:新乡学院

第9篇:儒教的基本思想范文

关键词:中国法律;儒家化;影响

中图分类号:D9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5月9日

中国是世界著名的法制文明古国,中华法系博大精深。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传统法律继承发展,代代相传,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自成体系,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可谓独树一帜,而这一过程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受到儒家伦理思想的深刻影响,儒家中的基本法律思想与传统法律逐渐渗透融合,肇始于两汉,发展于魏晋,形成于隋唐。因而,法律儒家化成为中国传统法律形成发展中最重要的特点。

一、中国法律儒家化的历程

自汉代春秋决狱开始,中国法律走上了儒家化的道路。所谓法律的儒家化,是指将儒家的道德精神注入法律、法令,使封建法律具有了伦理法的性质,即以儒家思想为立法、注律以及司法实践中定罪、量刑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中国法律的儒家化从总体而言,就是通过引经决狱,引礼入律的方式,将儒家思想贯彻到立法、司法、守法的整个法律实施过程中,使儒家思想成为刑事的、民事的、婚姻家庭的、行政的、诉讼的等各个法律部门的基本原则和灵魂,也就是说,儒家伦理道德获得法律上的效力和权威。中国法律的儒家化,形成了礼法合一的特色,影响深远。中国法律的儒家化运动由董仲舒等人发起,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1、开始阶段(两汉时期)。自汉代春秋决狱开始,中国法律走上了儒家化道路。西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引礼入法”便成为了法律儒家化的萌芽。所谓“礼”,是中国古代社会长期存在、旨在维护宗法血缘关系和等级制度的一系列精神原则和言行规范的总称。用“礼法”二字来描述儒家传统思想与中国传统法律彼此之间的关系可谓是点睛之语。礼与法的相互渗透和融合构成中华法系最本质的特征,并形成了特有的中华法律文化。

2、深入阶段(魏晋南北朝时期)。从魏晋时期开始,儒家学说与法律的联系更加紧密起来,儒家经典逐步取得了与法律并驾齐驱的重要地位,其突出标志就是礼、律并重。儒家思想开始渗透到立法领域,掀起了引经注律的高潮。中国法律的儒家化向纵深迈出了具有实质意义的一步。到曹魏后期,人们已常把刑与礼相提并论,《三国志·魏志·刘庚传》载:刘庚“与丁仪共论刑礼,皆传于世”。由此可见,此时,礼刑已被人并提。

3、完成阶段(隋唐时期)。经过魏晋南北朝至唐,中国封建社会进入全盛时期。唐律无论结构、内容均已蔚为大观。礼与法的结合也臻于成熟和定型,可以说一整套体现封建宗法等级思想与制度的礼,基本上法律化了。唐律是中国古代礼法结合的典范。“引礼入法”开始于战国末期,形成于秦汉之际,确立于汉武帝时期,成熟于隋唐时期,这是中国法律儒家化的最后完成阶段。

中国法律的儒家化过程,至隋唐已基本完成,儒家思想对中国法律的影响,被全面地反映在一部作为中国古代法典的代表作——《唐律疏议》中,《唐律》使儒家思想和封建法律融为一体,从而也形成了儒法合流的法律体系。另外,从两汉至隋唐,儒家思想对中国法律的影响是逐步深入到最后完成的过程。

二、中国法律儒家化的历史根源

中国法律儒家化之所以由两汉发起,经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发展至隋唐最终定型,之所以要经历这样一个漫长曲折的演变过程,其原因在于中国法律儒家化实为历代统治阶级对于一个庞大封建帝国运作方式的具体、深远、长久的试验和探索的过程。

在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各学派对于如何治国、采取什么样的思想治国有过很大的争论。儒家思想基本上继承和发展了西周以来的“礼治”和“明德慎罚”思想。墨家的思想以“兼相爱、交相利”为核心。他们还要求“赏当贤、罚当报,不杀无辜,不失有罪”。道家的《老子》坚持道法自然、无为而治:《庄子》则更宣扬了一种法律虚无主义。这诸子百家唯有坚持以法为本,奉法令为岩性准则、严明赏罚的法家以“法、势、术”结合,在统治者的支持下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的统一、建立了第一个封建帝国。但遗憾的是,法家的严刑峻法难以长久地、合理地维持帝国的正常运转。有了长期的历史实践,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先秦之子百家的学说,我们很难找出可以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每一种学说都难以始终维持封建帝国的长治久安。而中国法律的儒家化难以单独依靠先秦的儒家思想。如史家所言,汉武帝乃至中国历代许多君主所实行的策略可称为“外儒内法”。所谓中国法律儒家化本质上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加之法家、道家、阴阳家的部分观点,并从理论上将君权神化的思想固化,从具体操作上将儒家思想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以达成二者的统一,从思想根源上将“宇宙观与现实政治混为一谈”。而这一庞大而深远的实践在中国古代的法律演变和政治发展中不断进化、发展、完善、最终成为维护封建社会等级制度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相适应的有力工具。

三、儒家思想影响下中国法律的特征

在儒家文化的影响下,中国古代法律与西方宗教影响下的法律有着明显不同的特征,主要表现在:

1、礼法思想融合。儒家的礼法思想的一个很明显的特征便是融礼于法、融法于礼,因此,很多时候法律和礼是很难区分或者说相互融合的,但是法律于礼在本质上应该是有所区别的,起码来说法律应该普遍是强制性的、成文的、规范的,而礼则应该是任意性的、不成文的,也不具有严格的规范性。但是,儒家的礼法思想将二者进行融合,也就导致法律在形式上很难不受礼的不成文、不完全规范性的影响。

2、突出重刑轻民。如前所述,礼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不管是上到皇帝、大臣、百官,还是下到普通的民众,都严格遵守着封建的礼教关系,因此,在中国古代,违反礼的行为为法律所严格禁止,导致很多本应属于民法、行政法调整的对象最后也落入刑法的管制范围内,因此有“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失礼则入刑,相为表里者也”(《尚书·康诰》)的说法,最终形成重刑轻民的特点。

3、礼法界限模糊。儒家将法引入政治学说中,并未将法与礼完全并列或对立,更未将法律规范置于道德规范之前,而是以法作为礼的补充,建立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事实上,那个时代的人恐怕都很难分清哪是道德礼教,哪是法律规范,更多的时候,违反道德礼教的行为便是违反法律的行为,同时法律规定的违反法律的行为也都被认为是违反道德礼教的行为。法律与道德礼教的界限非常模糊。

四、中国法律儒家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在中国法律儒家化从开端到发展再到完成的过程中,儒家思想对中国法律的影响也逐步深入,这种影响是全面的,主要表现为礼法合流、德礼并用、德主刑辅等法律思想的确定,儒家基本法律原则和具体法律观点的形成,以及儒家思想在法律儒家化过程中对司法实践领域的影响等等,不一而足。

1、封建特权思想的影响。我国现行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这就要求我们执法必须严肃、公正和无私,不管是谁违反了宪法和法律,都应同样受到法律的制裁,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宪法、法律之上的特权。但在现实生活中,常常出现一些和宪法规定相悖的现象:违法行为、犯罪事实相同,由于违法者身份的不同,在惩治上就大不相同。

2、“无讼”思想的影响。中国传统法律的儒家化主要是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的,所以作为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思想就不免渗入到传统法律思想之中,其中“无讼”思想就是这样一个具有两面性的例子。一方面“无讼”思想与今天的“以德治国”有着某些相通之处,另外,儒家倡导维护和谐的人际关系,通过调解方式解决社会纠纷,也有其合理之处。可是从另外一方面讲,它也否定了通过制度化、法律化的司法诉讼程序来解决各种社会纠纷的必要性。从司法制度上讲,诉讼是依法治国基本方针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但儒家的无讼思想将许多纠纷排除在司法管辖的范围之外,这就为人治留下了广阔的空间,会使行政权力的滥用和腐败得不到法律的有效制约。

3、“仁政”思想的影响。自从传统法律儒家化之后,“仁政”思想也随之走进了历史舞台。“仁政”思想里就有许多许多值得我们今天拿来借鉴的地方。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所提出的“仁政”思想,指出当政者必须以仁爱之心待民。他说:“仁者,莫大于爱民”。儒家思想中关于加强人的道德修养、实现人的价值与尊严的思想对我们现代人仍然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而其中“孝梯”、“仁义”等道德标准仍应为现代人所遵循,无论历史发展到什么时代,孝敬长辈、尊重他人、重承诺、守信义等美德都将是衡量一个人人格完善与否的标准。

4、“人治”理念的影响。儒家化的法律形成了“人冶”的理念。儒家主张“为政在人”,这就决定了中国封建社会所实行的是君主一人之治,以一人代替上天治理国家。然而,人治往往具有很多弊端,最终也是人亡政熄。中国儒家化法律所确立的人治观念对当今推行依法治国仍然还有很大的破坏力。另外,儒家化的法律维护形成了中国的伦理道德社会秩序。中国的伦理道德在儒家的提倡中逐渐形成,并经过政治上升到法律予以贯彻实施,法律推动和促进了伦理道德的形成,并最终形成了稳定的封建伦理道德秩序,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总之,中国古代法律的儒家化,为中国封建社会国家法律的形成,为后世法律的演变做出了重要贡献,也形成了独特的中华法系。同时,对我们今天推进法治改革具有重要的参考借鉴意义。

五、结语

儒家思想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既是全方位的又是深层次的,体现在法律方面,便是传统法律儒家化的过程,自从西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引礼入法”便成为了法律儒家化的萌芽,历经了魏晋南北朝的发展和完善,到隋唐时期《唐律疏议》的颁布,标志着礼法结合的全面完成,儒家思想遂成为了封建法律的正统思想,将中国法律史推向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阶段。自此以后历朝历代均沿袭不变,并对后世封建传统法制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时至今日,我们依然能从现实生活中找到这些影响的影子。

从上面一系列的分析中可见汉代法律儒家化的历史选择的全过程,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这一历史选择的过程不是随便完成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充满着历史必然性的选择。我们应该从中国法律儒家化的这一历史选择过程中看到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并利用这一规律去指导我们探索历史上的其他各种问题,从而更好地从历史中获得对我们有益的经验教训。

主要参考文献:

[1]王凯.论中国传统法律儒家化的历史进程[J].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9.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