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关于星星的诗句范文

关于星星的诗句精选(九篇)

关于星星的诗句

第1篇:关于星星的诗句范文

关键词:星宿 古代诗文 艺术性 文学性

在古代社会,人们格外重视天象与世间万事万物的关系,《易・系辞上》云:“天垂象,见吉凶”。上层社会中有“天人感应”说、星宿分野说、星象与王权的联系等;下层民众中占星术、星宿与历法、星宿的神话也普遍流行。《诗经》产生的时代,人们对星宿的了解便十分详尽了,可以根据心宿所处位置判断气候变化。司马迁在《史记・天官书》中对二十八星宿则进行了详细的阐释,由此成为第一个系统的星经性质专著。古代诗文中提及星宿的也比比皆是,《古诗十九首》中有“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轭”,南箕、牵牛就都是星宿名字。特定的星宿在诗文中的作用也是有象征意义的,类似黄昏、钟声等意象,可以寄托感情,渲染氛围,比如牵牛星与织女星常被用来形容男女情感,但有时候诗文创作者们却并不细考究,信手拈来,便会有星宿误用情况出现。

一、古代星宿简介

我国古人将星空分成“三垣二十八宿”,三垣是紫微垣、太微垣和天市垣,二十八星宿即是按东南西北划分了四大部分,每一部分均有七大星宿组成:“东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北方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西方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南方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1]此外,岁星、荧惑、镇星、太白、辰星,五行所指的这五大行星也是常被诗文提及的,像彗星、流星和未名小行星则多被叫做客星,以上基本涵盖了所有名称。但是,古人对星宿的称呼并不是固定不变的,除了一直沿用的官方命名外,还有民间称呼和指代称呼,再加上数量繁多,随季节变化万端,整个星空愈加显得神秘烂漫。

二、星宿名称在诗文中的误用

李煜曾写过:“迢迢牵牛星,杳在河之阳。粲粲黄姑女,耿耿遥相望。”此诗诗意浅显,晓畅明白,借用天上的星宿抒写男女思恋却不能相见的怅惘之情,联系诗的上下内容,自然会理解成说的是牛郎星和织女星,然而经过考证就会发现,黄姑女在这里其实是误用。《荆楚岁时记》中记载:“黄姑,牵牛星,一曰河鼓。”从资料中查证,牛郎星又名牵牛星,这个称呼比较常见,然而它有其他不太常见的名字,如河鼓、黄姑、何鼓、檐鼓、荷鼓,其皆为有些吴地的民间称呼。也就是说诗句里的牵牛星和黄姑其实指的都是牛郎星,李煜却将它们搞混了,以为黄姑指的是织女星。不过,这样的误用并没有影响整首诗的整体效果,读者也能很容易地理解其背后表达的情感。

再有郭璞的《游仙诗》中有一句“蓐收清西陆,朱羲将由白”,昴宿又名西陆,是西方七宿中著名的一个星宿,关于西陆最早的记载在《左传》中,后来有“日行西陆谓之春”的说法,西陆也就成了春天的代名词。但联系郭璞这两句诗的上下文意思,很显然这里的西陆并不是指代春天。草木凋零,太阳的光芒变淡,所处的季节是秋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里郭璞的误用不但没有任何歧义,反而是西陆这一称呼词意变更的一个表现。诗句中提到西陆的有很多,“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整御当西陆,舒光丽上弦”,此时的西陆皆是指代秋天。西陆一开始的确是昴宿的别名,但随着五行思想的渗透,古籍记载上的模糊,文人们开始用它指代一片区域,进而演变成秋天,慢慢地它便确定下来指代秋天了,这也是作家主体和社会环境对文词影响力之大的一个佐证案例。

散文创作上,苏轼的《前赤壁赋》中著名的两句:“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斗牛”是北方七宿中的斗宿和牛宿两个星宿的合称,分野上指的是吴越之地,在文中则指月亮从东方升起。清朝张尔岐在《蒿庵闲话》里考证:“七月日在鹑尾,望时日月相对,月当在陬訾。斗牛二星在星纪,相去甚远,何源徘徊其间?”[2],苏轼与李白均属于浪漫气息浓郁的文人,他们的诗文中涉及日月星辰的内容也较多,对浩渺的星空更是抱着莫大的兴趣。联系《前赤壁赋》的创作背景和整体风格,苏轼挥毫而就,一蹴而成,文章洋洋洒洒,而对于七月十五月亮在斗宿、牛宿周围的位置就没那么准确地把握了。

通过以上诗文中星宿名称误用的考证,我们发现文人们对星宿的应用是有群体特色的,这一方面归功于古代社会星宿文化的普遍,另一方面则是文学对星宿的独特影响。

三、文学化了的星宿

首先,星宿在诗文作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意象表达和景物描述。

星宿背后有着大量的中国古代神话为积淀,牛郎织女的神话自不必说,像奚仲、傅说、王良、造父等等都有着它们美丽而离奇的故事。古代占星术发达,国家专门设置灵台、明堂等机构观测天文景象,用以预知人世间的变化,史官这一职位早起跟巫者也有莫大联系,所以史实上留下的关于星宿的典故也非常之多,这些都给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背景。因而用作意象表达,可以增加诗文潜在内容,升华感情,形成富有意味的文化系统。

第2篇:关于星星的诗句范文

2022精选关于优秀《繁星春水》读后感范文   课余时间,我阅读了《繁星春水》,感触颇深。这本书的作者是著名的现代女作家冰心,她的原名叫谢婉莹,福建长乐人。冰心是一个满富文学的爱国才女。《繁星春水》是她将平时所写的一些小诗收集而编成的诗集。

  1、热诚之爱。

  此诗集中,冰心以母爱、童真和对大自然的歌颂为主题。女作家杏林子曾经说过:“除了爱我什么都没有!”的确,当你拥有爱就不需要别的什么东西了,因为你已经拥有了一切。冰心接受着母爱,同时她赞誉母爱,她爱大自然的一切。

  冰心的诗句,是那样简朴,但是每一个字眼都蕴含着那样深的含义,许多诗句还透入着对母爱的深深的赞誉。从冰心的诗句中,我悟道:一个人爱万物,她是美丽而快乐的;一个人被万物爱着,她过得会安逸舒适。而同时为这两者,她就是快乐的。

  2、冰心之理。

  “冰心”这个词就是像她的人一般典雅清丽,超凡脱俗,也正如她所写的诗句,在淡淡的优雅的文笔中,还有着许多的哲理。一句“弱小的草呵!骄傲些吧,只有你普遍的装点了世界。”告诉我们小草虽然渺小,但世界却需要你的点缀。又一句“青年人,珍重的描写罢,时间正翻着书页,请你着笔。”告诉我们应该珍惜时间,去做该做的,在时间的书上写下你的成绩与辉煌。总之,在冰心的诗句中,我们总能学到很多。

  3、纯静之美。

  读这些小诗,似乎很亲切,因为冰心将大自然中最纯最本色又十分普通的东西用轻淡优雅的诗句表现出来,不加以任何人为的修饰,不添以任何华美的词句,带着一丝温柔的忧悠,或一些深深的内在美:明目下,绿叶如云,白衣如雪。怎样的感人呵!又况是别离之夜。在那娓娓道来的诗句中,满含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是她冰清玉洁之心的再现。

  读完《繁星春水》这本诗集,觉得很美很美,不仅仅是美而美,也有忧而美,悲而美。冰心的诗下,一个多么美的世界!

  2022精选关于优秀《繁星春水》读后感范文

  童年是梦幻的,母爱是纯真的,自然是和谐的。一位高龄老人,用一本书将童真、自然、母爱诠释。这位伟大的作者就是——冰心奶奶。我读了她这本《繁星·春水》,从她那一首首不是很长的诗中,感受到了许多,她的爱的哲学,在我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七一

  这些事——

  永不漫灭的回忆

  明月的园中,

  藤萝的叶子下,

  母亲的膝上

  七二

  西山呵!

  别了!

  我不忍离开你,

  但我苦忆我的母亲。

  这两首诗,是赞扬母爱的诗歌。冰心奶奶笔下的母亲是爱护、体贴、理解子女的好母亲,然而她并没有直叙母亲的美好,而是用母亲的膝上、但我苦忆我的母亲,写出了对母亲的思念。我感受到了母亲对我们那种无私、纯洁的爱,母亲的爱如海深。

  风雨后——

  花儿的芬芳过去了,

  花儿的延续而过去了

  果儿沉默的在枝上悬着。

  花的价值

  要因着果儿而定了!

  这首诗让我懂得了是长久的并不是那些容易让人陶醉的芬芳,或者是那些容易让人着迷的花朵。这些表面的都是无价值的,只有那沉默的果实才是最有价值的,那些美丽的色彩,在风雨后就会黯然失色,它本身的价值也没有了往日之辉煌。在社会上,那些光表面说大话的人,并没有实际价值,但那些在一旁默默工作的,才真正有本事。

  人类呵!

  相爱吧,

  我们都是长行的旅客,

  向着同一的归宿。

  我们人类,自从出生,就开始了旅途,这个旅途很短,风雨兼程的日夜,陌生的笑容可以变成阳光融化冰冻的心灵;踽踽独行的路上,爱的力量可以让我们相濡以沫,人类只有用爱串联起一条爱之链,共同走向路途的终点,我们的社会将会呈现出一个美好的未来。相爱吧!告诉我们将心比心,互相理解、尊重、爱护。

  《繁星·春水》中的诗淳朴而自然,每一首都宛如天空中的星星、荷叶上的露珠,晶莹剔透,给人一种沁透心脾的感觉,而且道理深刻。一首首小诗给予我们无限的启迪。

  2022精选关于优秀《繁星春水》读后感范文

  “荡漾的是小舟么?青翠的是岛山么?蔚蓝的是大海么?我的朋友!何忍怀疑你?只因我屡次受了梦儿的欺枉!”(繁星一二六)。《繁星·春水》是冰心代的表作之一,冰心本人虽然只说“是把一些‘零碎的思想’收集起来而已”。但此首诗深奥而又隽永,因此成了教育部《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定书目。

  “聪明人,抛弃你手里幻想的花吧!她只是毫无缥缈的,反分却你眼底的春光。”(繁星一三七)这首诗富含哲理,幻想终只是幻想,无法成为眼前米粒绽放的花,行动是花粉,而思想是花苞,思想却又不是幻想,在大脑中的调色板染出的灿烂的幻彩,心中的未来,不可能的未来,又抑或是现在,那方为幻想,我们心中所追求的真实是什么?是未来!我们的未来会是什么,谁都不知道。但是,我们却可以把行动付诸予现实,去证明我们的存在,我们曾经存在,把无聊的只会吃饭喝水上学工作的抛弃,把未曾有人实现的幻想抛弃!去迎接、去创造只属于我们的明天!

第3篇:关于星星的诗句范文

《繁星·春水》这部让我们怀念和感动的书,是伟大的作家冰心老人写的。在她这些闪动着灵光和真情的小诗中,数量最多的就是歌颂自然、母爱、和童心了。自然是完美的,母爱是伟大的,而童心是,是纯洁的,是她将这些赞颂集于笔尖从而酝酿成了文字。下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关于繁星春水的读后感,请您阅读。

繁星春水的读后感1从作者这些平时随便记下的“零零星星”的感想和回忆中,我看到了她对家庭生活小范围的爱以及对社会生活这大范围的恨,也许这是时代带给她的影响,我们不妨来看看这些曾经触动过当代青年的短小诗篇,看看我们从中能得到些什么。

“童年啊!是梦中的夏,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童年是最美好的,因而也最短暂,梦是虚幻的,而真实却赖以它而得以体现,一个人长大了就不可能再回到童年,而现实的残酷与黑暗却又不得不使他想起纯真的童年,思绪游离在现实与回忆之间,只有在梦境中再次拥有那一份已逝去的童真,这不正是我们此刻的悲哀?

那么究竟能不能把这种美的崇仰升华呢?一百一千个人会有一百一千种回答,作者告诉我们:只要你愿意,对真、善、美的追求就有了坚强的自信心与奋斗精神。

春何曾说话呢?但她那伟大潜隐的力量,已这般的温柔这世界了!这是歌咏自然的诗篇,在描绘自然之美的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不施浓墨童彩,没有人为夸张与渲染,只是用清淡的笔墨将自然的本色美显示出来,崇尚自然的美学观和娴静温柔的性情也溢于言表了。

若再深入些,我发现这些小诗往往将中国古典诗词和外国文学的两种韵味调融在一起,有时还碰撞出哲理的火花。

诗篇表现出来的瞬间的情感,无不含蓄蕴藉,如作者一样清莹隽永,字里行间流淌着温婉的情韵、淡淡的哀愁,纯洁的思想,它们和冰心一起,形成了一片晶莹而又遥远的繁星,一条温暖绵长而又鲜活力气的春水,永远萦绕在你我的心头。

繁星春水的读后感2《繁星·春水》是一本非常朴实的诗集,并没有普通诗歌华丽的辞藻,却处处流露着冰心细腻的心思和情感。情感仿佛与文字糅合在了一起,仿佛本该就是如此。每一句都浑然天成,朦胧的诗意化作涓涓细流,流淌在我的心中,仿佛能感受到冰心写下每一个字时的心情。

翻开书,看到那一排排诗句,仔细的品味每一句话语中的诗意,我读到了许多的感悟。时而婉转细腻,时而又激情高昂的诗句,无处不在透露着冰心的别有用心。她在歌颂世上的爱,她歌颂母亲的伟大无私,为了孩子的不顾一切,歌颂小孩子纯洁无暇又天真无邪的心灵。

一句句朴实的诗句中,透露着深刻的意义,就像是美玉包裹在石中一般。冰心用不带任何修饰的亲切语句,娓娓道来对生活中的热爱,对世界上美好的爱的歌颂。那一句句诗,深入人心的最深处,将每一处污秽都清洗干净,用朴实的爱意来让每个人变得纯洁无暇,心湖透澈。读到冰心的诗歌的人,想必都会安静下来,看她用文字演绎的纯真哲理吧?心中宁静下来,慢慢的感悟着这世界中的美好,感受着美好的童心母爱吧?

还有一首叫《诗的女神》的诗。在最后一段中间冰心老人发自肺腑地说道:“量我怎配迎接你,诗的女神呵还求你这般的,经过无数深思的人的窗外。”冰心将诗拟为女神,展现了她对诗歌的尊重,她认为诗是一种很美的东西,冰心老人自嘘自己不配迎接她,充分写出了冰心老人的虚心,和暗示自己还须继续努力,才有可能达到巅峰。这一点,我并没有能做到。

我读到了冰心的爱母之情。那一句句诗,不含任何的虚假伪造,出自内心的感受,让我在今天都能够感受到她对母亲的爱。...

繁星春水的读后感3不知从何时起,心中有了一份对诗歌的神往,于是,带着一份少年特有的懵懂与痴狂,随风读起了这“零碎的思想”。繁星春水这本书是我头一次接触,看惯了白话文的我,一下子来看诗集,就觉得有点不适应,不过也别有一番滋味。

翻开书,首篇导读便吸引了我。讲到冰心是如何创作诗集,从小到长大,充分体现了冰心在写作方面的天赋。

她的诗主要以母爱,童真,自然着称。从《繁星》中“童年呵,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可想而知,冰心的童年充满着梦,充满着童稚的幻想。“小弟弟呵,灵魂深处的孩呵。”更诠释冰心与兄弟姐妹之间那不可言喻的深情厚谊。这些是冰心充满童稚的渴望与幸福。

她后来出洋留学,一去便是多年,她便通过笔来叙述自己的思念,迫切希望能够早点回家。她幻想着与母亲见面,幻想着回家,她很快乐。但是一旦没了幻想,那么她就会变得更加的失落与失望。背井离乡,又离开了至亲的母亲,怎会没有思乡之情呢?“故乡的波浪呵!你那飞溅的浪花,从前是怎么一滴滴的敲我的盘石,现在也怎么一滴滴的敲我的心弦。”那波浪不断的拍打岸,我无动于衷,可是一旦离开了家乡。那一滴滴的波浪,无不在触动我内心的一根快要绷断的弦,思乡的弦。的确,世上只有妈妈好,母亲的爱是最伟大,母亲的爱是最纯洁。

冰心的短诗,给了我万千的感慨。她的诗不含丝毫的虚伪,全是出自内心的真实感受,能够感人至深,也可见冰心的童年幻想中度过的,她的幻想是那么美,那么引人入胜,那么富有童趣。但,她那深深的思念,思母心切是我们所不能企及的。母爱是那么圣洁,它是世界上任何一种爱,所不能企及的。冰心是母亲的代名词,通过冰心我读懂了母亲。

此时的我,心潮澎湃,无法平静,万千感受,无法溢于言表。一颗澄澈的冰心,正如繁星点点,春水东流。《繁星春水》这篇作品给我的启迪很大,她告诉我人类对爱的追求,告诉我母爱的伟大,告诉我要乐观地对待人生这些使我冰心奶奶这种伟大的精神和善良的品性所折服。

繁星春水的读后感4如果问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是什么?那莫过于纯洁的母爱!对此,我国着名女作家冰心也唱出了对慈母的爱的赞歌《繁星春水》。

在灵魂的深处,有一种快乐在冥冥中跳跃。轻轻地拨动着我的心弦,在一次次静谧中的夜里滋润我干涸的新。感动,洗涤着我雀跃的灵魂,我安静的聆听。哦。我听到了童年银铃般的欢笑与父母慈爱的教诲。于是,我悄悄的将其谱写成童年与母爱的五线谱。在繁星闪烁下一遍又一遍的弹奏。

妈妈把我们带到这个美好的世界来,让我们去享受别人的爱护;妈妈是我们的第一位老师,辛苦地把我们抚养x;妈妈是我们的精神支柱,总是支持着我们,鼓励着我们,当我们摔倒了流血,最痛的不是我们,是妈妈的心;当我们不听话,妈妈动手打我们,最痛的同样是妈妈,正所谓打在儿身痛在娘心。可是,当妈妈帮我们补衣服刺到手指,妈妈仍然会觉得开心,因为如果她的痛能够换来我们的快乐,就算是痛不欲生,对于妈妈来说也是值得的。这使我想起一首诗: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游子吟》

妈妈对我们所付出的实在太多了,而这是我们做子女的一生也没办法报答的。

可怜天下父母心,妈妈真的真的是世界上最最最最伟大的人,而这怎么可以用三言两语表达出来呢?在这个地球里,每个人只有一个亲妈妈,我们必须争取在有限的时间中为妈妈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妈妈生日的时候送上最真挚的祝福,唱出《世上只有妈妈好》,就这么简单,妈妈也会觉的心满意足!

在《春水》中有一段诗:自然的微笑里,融化了人类的埋怨。我读懂了自然用它的微笑化解了人类的怨怒。还有它博大的胸怀容纳我们,让我们洗尽铅化,重获新生。这是对自然多么崇高的礼赞!人类的枯燥与冷漠和大自然的新鲜与热情,如此鲜明的对比!在广博、崇高的大自然面前,人类该是多么渺小啊!去爱自然吧!与自然融为一体。那该是何等美妙的境界啊!

书中这样写着:别了,春水。感谢你一春潺潺的细流,你带去我许多思绪。向你挥手了。缓缓地流到人间去吧,我要坐在泉边,静听回响。这让我浮想联翩:春天的山涧里,清凉潺潺的溪流。涓涓的流向田野、树庄,流向人间。它带来的信息向山泉天穹无尽的流响,其中既有春水的温柔和清冷,也有诗人冷暖不定的心情意绪诗人天意。流水有情,一幅交相融合的春溪图跃然纸上。

书中的诗歌情至深,语至美。以含蓄、温婉、典雅、美丽着称。还有淡淡的忧愁。每一首诗都如天空中的星星,荷叶上的露珠,晶莹剔透,有着特具的美术感。在岁月的轮回中,时间的枯叶永远无法将我的童年与母爱埋没。我在生命道途中采拮童年的朝花,拾起一片片童真的梦想与慈爱的教诲。朋友,我又拾起了多少甜蜜呵!

繁星春水的读后感5冰心以其特有的女性纤柔、清新秀丽的语言写成了《繁星》、《春水》两本诗集,语言清新淡雅而又晶莹明丽,明白通畅而又情韵悠长,并构成独特的艺术风格。诗集《繁星》《春水》,为无标题的自由体小诗,以“自然”“童真”与“母爱”为主题,以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对自然的赞颂以及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为主要资料,表达了她对母亲的情感、对孩子的喜爱、对自然的赞叹及对人生的明白,被著名作家茅盾称为繁星格与春水体。

哲理性强是《繁星》和《春水》的一大艺术特点。《繁星》和《春水》中,有许多诗都是蕴涵着深刻思想的哲理诗。这些深刻的思想往往都是和诗中描绘的具体形象以及诗人深沉的思绪揉合在一齐的,因而仍然具备着诗的情绪,有着诗的美感。

其次,纤柔是冰心诗歌的另一个显著特色。冰心的诗,无处不表现出一种女性的纤柔。以她“满蕴着温柔,带着忧愁”的抒情风格,感情深沉浓烈地歌吟着纯真的爱,描绘着大自然的美;同时也以独特的方式表达了对某些社会丑恶现象的谴责。

最后,文字轻柔雅丽,韵律浑然天成,意境优美清丽。《繁星》和《春水》中词句的运用,仿佛是信手拈来,处处透露着轻柔雅丽的风格。

《繁星》和《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用她自己的话说,是将一些“零碎的思想”收集在一个集子里。总的来说,它们大致包括三方面的资料。

一是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冰心,这位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位著名女作家,她一步入文坛,便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而母爱,就是“爱的哲学”的根本出发点。她认为,母爱是孕育万物的源泉,是推动世界走向光明的根本动力。在《繁星》和《春水》中,她把母爱视为最重改最完美的东西,反复加以歌颂

第4篇:关于星星的诗句范文

一、把握诗歌的意象

诗歌是通过意象来反映生活、抒发感情的。“意”是诗人表达的中心,寄托的思想、情感;“象”是具体可感的事物;“意象”即指诗人头脑中所形成的客观形象和主观情趣的有机融合,也指表现在作品里的包含着主观思想情趣的具体形象。除了少数直接抒情外,大多数诗歌都要为情感抒发找个可代表、可象征、可寄托的具体的“象”。要体味诗情就必须解读意象。因此把握意象是真正鉴赏诗歌的第一步。要把握诗歌的意象,就要抓住意象的特征。有些诗歌描绘的意象较多,我们应该对众多的单个意象进行组合并加以想象,构成整体意象;有些诗歌描绘的意象并非实指,而是有比喻或象征的内涵。

把握作品的意象不能单从字面上来理解,必须在已知的基础上,结合时代背景、诗人遭遇等内容来把握诗歌的风格、情感基调。如《大堰河――我的保姆》,是艾青1933年在狱中写成的,艾青因参加进步的美术活动而被捕,在铁窗内,他看到窗外雪花纷飞,想起了自己的保姆,一口气写下了这首诗。了解这一背景对把握诗歌的意象、理解整首诗的内容很有帮助。

把握意象还应通过联想诗人的想象活动并对其进行再经历和再体验。如艾青的名篇《我爱这土地》,顺着诗句,把自己想象成一只小鸟,体会喉咙为什么会“嘶哑”,爱国者的形象就清晰地浮现在眼前。这首诗意象的核心是一只不停地为土地、河流、风和黎明歌唱,死后连羽毛都奉献给土地的多情鸟。读诗时所有的想象活动都是围绕“鸟”这一意象展开的,对于诗歌中爱国主义激情的把握,是通过对这只热爱土地的鸟的想象而获得的,离开了想象将一无所获。

总之,理解诗歌的意象应立足于深层理解和整体把握基础之上,不能望文生义,浮于表面。

二、品味诗歌的语言

语言是一切文学作品的基本材料,诗歌尤其讲究语言的运用,其意象的塑造、意境的营造以及情感的表达,都要借助语言。由于体裁的特点,诗歌的语言要求用最简洁的语句来传达尽可能丰富的内容,因而诗歌的语言多通过比喻、用典、象征等方式表达语意,从而使人感到含蓄,朦胧,多义,这就形成诗歌语言凝练、含蓄、跳跃性强的特点。如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共有四个小节,每节开头用“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概括了诗人人生的四个阶段:少年、青年、中年、老年。诗人所选择的四个意象“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都是乡愁的载体,各有特色,又都具有丰富的内涵。其前面冠以“一枚小小的”“一张窄窄的”“一方矮矮的”“一湾浅浅的”等词语,回环往复,委婉和谐,如泣如诉,充分表露了诗人思念祖国母亲的情感。如流沙河的名篇《就是那一只蟋蟀》就化用《诗经》的典故,“蟋蟀不仅是客观自然中的物体,更深的寓意是反映我们民族共同的心理状态,反映我们中国人共同的血缘和共同的文化”。诗歌语言的跳跃性又使得句与句不像其他文体一样连贯,符合语法规范与逻辑思维规律,如《金黄的稻束》对中心意象“金黄的稻束”从视觉与听觉两种截然不同的感受的描写体现了语言的反常化。鉴于诗歌语言的以上特点,在品味时就要善于从简约中猜测主题。

相对来说,新诗采用白话文写作,从字面上较容易把握,但要想正确评价一首诗,还是要联系全诗主旨反复朗诵,尽力揣摩,抓住饱含诗人深情的词语来仔细品味其深层含义。

三、体会诗歌的情感

诗歌是抒情言志的文体,鉴赏时须深切体会诗歌的感情内涵。这主要通过诗歌的意象来把握它所要暗示和启迪读者的内涵从而体会诗人的情感。如《我爱这土地》,该诗塑造的“一只鸟”的意象,使人体会到诗人经历的坎坷、悲酸和执著的爱,也抒写了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准确理解诗歌的情感,也就能正确把握诗歌的主题。诗歌是一定时代生活的反映,理解诗歌的感情不能忽略时代特征。同一题材的作品,由于诗人的理想志趣、生活经历、所处时代不同,会表现出不同的思想感情。

理解诗歌的感情还要顾及诗歌的体裁、风格、流派等因素。现实主义诗歌和浪漫主义诗歌在感情表达上就有区别。

诗人抒发感情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直抒胸臆,也可以借景或借物抒情。许多诗歌是情景交融,寓情于景。

四、掌握诗歌的表达技巧

诗歌的艺术特色主要指抒情手段、用典、构思和表现手法。在诗歌鉴赏中,要掌握诗歌常用的表达手段与艺术技巧,如拟人、比喻、借代、夸张、对比、象征、以动写静、小中见大、虚实结合、衬托、托物言志等。

本期参考答案

《文学类阅读之诗歌》

阅读训练一:

1.这首诗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诗人从各种角度反复设喻,用多种喻体去说明夜雨这一本体,喻体有“轻声到来的客人”“辛勤擦洗大地的清洁工人”“把情人牵到伞下的红娘”“拉着小提琴的歌手”。这首诗通过奇巧的比喻和连珠似的妙想,主要表现了生活分外美好。2.表现了诗人对雨夜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3.第二节诗用了拟人(辛勤地擦洗大地)、比喻(闪光的镜子)、夸张(城市一下亮了起来)、比喻(地下也连起灯的长虹)的修辞方法来描写夜雨,形象生动。

阅读训练二:

1.“自己的光圈”指星星发出的光芒,写出了它的能力和作用。“谁也不排挤谁”说明了星星在夜空中虽然渺小,却不受任何排挤,永远有自己的位置。“渺小得没有名字”说明了星星在夜空中太渺小了,不能引人注意。2.这首诗最主要的艺术特点是运用暗喻方法抒情。以星星暗喻人民群众。这样一来赞颂了人民既有独立精神又有团结精神的品格。诗只是描绘了星星、银河,却没有点明这些自然界的形象比喻着什么,有什么意蕴,所以是暗喻。3.这首诗借对星星的赞颂,热情歌颂了人民群众的品格、价值、力量、意义。对星星的真挚歌唱,显示了诗人对人民在历史上作用的新认识。在诗歌对星星聚居的“另一个世界”的深情赞美中,可以看出他对旧中国黑暗社会的憎恶,以及对新生活的热切向往。

阅读训练三:

1.黎明时田野上的色彩丰富鲜明,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田野图画。2.开头两句都是静态描写:林子、山坡、草原。“草原上流着……烟……”一句运用动态描写,这样使画面既具有美感又具有动感,富有活力。“新鲜的乳液似的烟”把烟的清新流动感、质感以及烟的美妙描绘了出来,而且可以看见,比喻得可谓精妙。3.(1)以灯光来衬托黎明的力量,黎明的博大壮美,进一步表现出诗人对黎明的赞美。(2)尽管灯光在夜里也不失为一个辉煌者,但在灯光的照耀下,不可能使人看到田野上那美丽的景色。只有当黎明到来的时候,才能让人看到。(3)更深一层的意思是,黎明象征着一种新的力量,一种有着博怀的力量。而灯光,象征着一种衰弱的力量。衰弱的力量无论如何也挡不住强大力量的脚步。

阅读训练四:

1.“帆起了”,以风起帆扬的动感起笔,不做任何修饰的白描,却又别有一番复杂的韵味,像是第一次看见帆起时欣喜的呼喊。“帆向落日的去处”,再以“帆”字起首,颇为用心,按惯常思维应为“驶”,而重复首句之“帆”又多一些音韵,读来便有绵长往复的韵味。而“黑蝶与白蝶”用黑与白的对照显得分外醒目,“吻”字形象生动,又给这凄冷的景象抹上几丝浪漫的情怀。2.“青色的蛇”这一意象冷峻而奇诡,加之“弄”字令人想起孩童摆弄的游戏,在这波光粼粼的水面,这波峰上的月光如明珠点点,而波谷里的则如游蛇条条,相逐相戏间欢腾着不止歇的浪花,似在静谧中潜藏于心间的不安。“雨和星辰”是制约着航海吉凶的“天时”,诗人首次航海是为去看望辍学养家的中学好友,由此也可看出对好友命运的关切与呵问。3.诗人将思想通过“圆”感性地表达出来。在海上日复一日的航行,每天看太阳朝起夕落,昼夜更替形成不可偏离的圆形轨道,永无止境。而人类也是在无法把握的规律面前,过着每天重复而单调的日子,生命就在匆匆间一日日流走,在“后一个圆”覆盖“前一个圆”,在“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中耗尽,而“圆”却没有“涯”。诗人由此陷入了一种茫然,对人生的意义产生了惆怅,想“将生命的茫茫/脱卸与茫茫的烟水”,两个“茫茫”将生命与烟水类比,更显出慨叹生命的深沉,而在重复的咏叹中又让这种情绪别有“味外之味”。而“生命的茫茫”果真能“脱卸”吗?幻想的破灭更使人在余味中反思……

阅读训练一

美丽的夜雨

林达贤

美丽的夜雨

像轻声到来的客人

打开啤酒瓶吧,欢迎

于是,泡沫,水珠

在脚下和车轮下飞迸

美丽的夜雨

辛勤地擦洗大地

处处都是闪光的镜子

城市一下子亮了起来

地下也连起灯的长虹

美丽的夜雨

把情人牵到一把伞下

雨声掩住了低低的私语

夜下散出温暖的热气

把雨丝蒸酿成了蜜

美丽的夜雨

像拉着小提琴

滑过每一家的玻璃窗

把明天更甜的生活

飘进孩子的梦

(选自“新浪网”)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请简要分析这首诗的艺术手法。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这首诗的诗句清新洒脱,生动形象,立足于表现感觉和情绪,写人和自然的微妙关系,既面对生活,又超越时空。试找出几句赏析其美妙之处(从词语和修辞方面去品味)。

阅读训练二

星 星

臧克家

我爱听,

人家把星,

叫做星星。

夜空是另一个世界,

星星是它的子民,

谁也不排挤谁,

彼此密密地挨近。

它们是那么渺小,

渺小得没有名字;

它们用自己的光圈,

告诉自己的存在。

仰起脸来,

向着那白茫茫的银河,

一,二,三,你数,呵,它们是那么多,那么多……

(选自《侨声报・星河》)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自己的光圈”是什么意思?“谁也不排挤谁”是什么意思?“渺小得没有名字”说明什么?

2.这首诗最主要的艺术手法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3.简析这首诗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阅读训练三

当黎明穿上了白衣

艾青

紫蓝的林子与林子之间,

由青灰的山坡到青灰的山坡,

绿的草原,

绿的草原,草原上流着,

――新鲜的乳液似的烟……

啊,当黎明穿上了白衣的时候,

田野是多么新鲜!

看,

微黄的灯光,

正在电杆上战栗它的最后的时间。

看!

(选自《艾青精选集》)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诗的开头描绘了怎样的一幅图画?

2.找出诗中一处动静结合的语句及一处运用比喻方法的句子,并赏析其妙处。

3.理解“看,微黄的灯光,正在电杆上战栗它的最后的时间。看!”的深刻含义。

阅读训练四

辛 迪

帆起了

帆向落日的去处

明净与古老

风帆吻着暗色的水

有如黑蝶与白蝶

明月照在当头

青色的蛇

弄着银色的明珠

桅上的人语

风吹过来

水手问起雨和星辰

从日到夜

从夜到日

我们航不出这圆圈

后一个圆

前一个圆

一个永恒

而无涯的圆圈

将生命的茫茫

脱卸与茫茫的烟水

(选自“新浪网”)

阅读上文,问答下列各题。

1.试分析这首诗第一节的语言特色。

2.试分析这首诗第二节的意象及其蕴涵的思想感情。

3.诗中蕴涵着诗人对人生的思考,请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阅读训练一:

1.这首诗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诗人从各种角度反复设喻,用多种喻体去说明夜雨这一本体,喻体有“轻声到来的客人”“辛勤擦洗大地的清洁工人”“把情人牵到伞下的红娘”“拉着小提琴的歌手”。这首诗通过奇巧的比喻和连珠似的妙想,主要表现了生活分外美好。2.表现了诗人对雨夜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3.第二节诗用了拟人(辛勤地擦洗大地)、比喻(闪光的镜子)、夸张(城市一下亮了起来)、比喻(地下也连起灯的长虹)的修辞方法来描写夜雨,形象生动。

阅读训练二:

1.“自己的光圈”指星星发出的光芒,写出了它的能力和作用。“谁也不排挤谁”说明了星星在夜空中虽然渺小,却不受任何排挤,永远有自己的位置。“渺小得没有名字”说明了星星在夜空中太渺小了,不能引人注意。2.这首诗最主要的艺术特点是运用暗喻方法抒情。以星星暗喻人民群众。这样一来赞颂了人民既有独立精神又有团结精神的品格。诗只是描绘了星星、银河,却没有点明这些自然界的形象比喻着什么,有什么意蕴,所以是暗喻。3.这首诗借对星星的赞颂,热情歌颂了人民群众的品格、价值、力量、意义。对星星的真挚歌唱,显示了诗人对人民在历史上作用的新认识。在诗歌对星星聚居的“另一个世界”的深情赞美中,可以看出他对旧中国黑暗社会的憎恶,以及对新生活的热切向往。

阅读训练三:

1.黎明时田野上的色彩丰富鲜明,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田野图画。2.开头两句都是静态描写:林子、山坡、草原。“草原上流着……烟……”一句运用动态描写,这样使画面既具有美感又具有动感,富有活力。“新鲜的乳液似的烟”把烟的清新流动感、质感以及烟的美妙描绘了出来,而且可以看见,比喻得可谓精妙。3.(1)以灯光来衬托黎明的力量,黎明的博大壮美,进一步表现出诗人对黎明的赞美。(2)尽管灯光在夜里也不失为一个辉煌者,但在灯光的照耀下,不可能使人看到田野上那美丽的景色。只有当黎明到来的时候,才能让人看到。(3)更深一层的意思是,黎明象征着一种新的力量,一种有着博怀的力量。而灯光,象征着一种衰弱的力量。衰弱的力量无论如何也挡不住强大力量的脚步。

第5篇:关于星星的诗句范文

不知从何时起,心中有了一份对诗歌的神往,于是滞这一份儿童特有的懵懂与痴狂,随风读起了这"零碎的思想”。《繁星》这本书是我第一次接触,看惯了散文的我。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冰心繁星读后心得体会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阅读。

冰心繁星读后心得体会一

冰心以其特有的女性纤柔、清新秀丽的语言写成了《繁星》、《春水》两本诗集,语言清新淡雅而又晶莹明丽,明白通畅而又情韵悠长,并构成独特的艺术风格。诗集《繁星》《春水》,为无标题的自由体小诗,以“自然”“童真”与“母爱”为主题,以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对自然的赞颂以及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为主要资料,表达了她对母亲的情感、对孩子的喜爱、对自然的赞叹及对人生的理解,被著名作家茅盾称为繁星格与春水体。

哲理性强是《繁星》和《春水》的一大艺术特点。《繁星》和《春水》中,有许多诗都是蕴涵着深刻思想的哲理诗。这些深刻的思想往往都是和诗中描绘的具体形象以及诗人深沉的思绪揉合在一齐的,因而仍然具备着诗的情绪,有着诗的美感。

其次,纤柔是冰心诗歌的另一个显著特色。冰心的诗,无处不表现出一种女性的纤柔。以她“满蕴着温柔,带着忧愁”的抒情风格,感情深沉浓烈地歌吟着纯真的爱,描绘着大自然的美;同时也以独特的方式表达了对某些社会丑恶现象的谴责。

最终,文字轻柔雅丽,韵律浑然天成,意境优美清丽。《繁星》和《春水》中词句的运用,仿佛是信手拈来,处处透露着轻柔雅丽的风格。

《繁星》和《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用她自我的话说,是将一些“零碎的思想”收集在一个集子里。总的来说,它们大致包括三方面的资料。

一是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冰心,这位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位著名女作家,她一步入文坛,便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而母爱,就是“爱的哲学”的根本出发点。她认为,母爱是孕育万物的源泉,是推动世界走向光明的根本动力。在《繁星》和《春水》中,她把母爱视为最重改最完美的东西,反复加以歌颂

二是对大自然的崇拜与赞颂。在冰心看来,人类来自自然,归于自然,人与自然应当是和谐一致的。

三是对人生的感悟和思考。在艺术上,《繁星》和《春水》兼采中国古典诗词和泰戈尔哲理小诗之长,善于捕捉霎那间的灵感,以三言两语书写内心的感受和思考,形式短小而意味深长。异常是在语言上,清新淡雅而又晶莹明丽,明白晓畅而又清韵悠长,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它又被茅盾称为“繁星格,春水体”。

冰心繁星读后心得体会二

不知从何时起,心中有了一份对诗歌的神往,于是滞这一份儿童特有的懵懂与痴狂,随风读起了这"零碎的思想”。《繁星》这本书是我第一次接触,看惯了散文的我,一下子来看诗集,就觉得不太适应,可是也别有一番滋味。

翻开书,首篇导读便吸引了我,讲到冰心是如何创作诗集,从小到大,充分体现了冰心在写作方面的天赋。

冰心的诗主要以母爱,童真,自然著称。从《繁星》中“童年啊,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是含泪的甜蜜微笑。”可想而知,冰心的童年充满这梦,充满着真,充满着童稚的幻想。“小弟弟啊,......灵魂深处的孩子啊。”更诠释冰心与兄弟姐们之间那不可言喻的深情厚谊。这些是冰心充满童稚的渴望与幸福。

他之后出洋留学,一去便是多年,他便经过笔来叙述自我的思念,迫切期望能早点回家,她幻想着与母亲相见,幻想着回家,她很欢乐,可是一旦没了幻想,那么她就会变得更加的失落与失望。背井离乡,又离开了亲爱的母亲,怎样会没有思乡之情呢?“故乡的波浪啊!你那乡溅的浪花,以前是怎样一滴滴地敲击我的盘石,此刻也怎样一滴滴地扣我的心弦。”那波涛不断地拍打岸礁,我无动于衷,可是一旦离开了家乡,那一滴滴的浪花,无不在冲动我内心的那根快要崩断的弦。的确,世上仅有妈妈好母爱是伟大的,母亲的爱是纯洁的。

冰心的短诗,给了我万分的感慨。她的不含丝毫的虚伪,全是出自内心的真是感受,能够感人至深,也可见冰心的童年是在幻想中度过的,她的幻想是那么美,那么引人入胜,又是那么富有童趣。但,她那深深的母爱,思母心切是我们所不能企及的,母爱是那么圣洁,它是世界上任何一种爱所不能企及的。冰心是母爱的代名词,经过冰心的诗我读懂了母爱。

我们和冰心相比,那就是天壤之别,我们身边有着爱我们的亲人和朋友,他们无微不至地关心我们,这使我想起来一件事:我生病了,去医院吊针,妈妈一向守护在我的身旁,细心地照顾我。第二天,金灿灿的阳光照在我的病床上,我醒了,我看见妈妈那粗糙的双手,那滚烫的泪水从眼眶溢出,这双手不知为我做了多少事,这双手无微不至地关心着我。这时我才意识到妈妈是如此的爱我。

在父母回家时,递上一杯热气腾腾的茶,给劳累了一天的父母洗洗脚,外出时,记住给父母打个电话,报个平安,这些小事对父母来说都是莫大的安慰,俗话说得好“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动物都懂得回报父母的恩情,更何况是人类?

此时的我,内心有千言万语想表达;此时的我,心中有万千感受;此时的我,感情无法溢于言表。此时此刻,我想奔到父母面前,告诉他们:“爸爸,妈妈,我爱你!"

冰心繁星读后心得体会三

打开书首篇导读便吸引了我。讲到冰心从小到大是如何创作诗集,充足体现了冰心在写作方面的禀赋。

她的诗重要以母爱童真自然着称。从《繁星》中“童年呵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想时含泪的微笑。”可想而知冰心的童年布满着梦充斥着童稚的幻想。“小弟弟呵……灵魂深处的孩子呵。”更诠释冰心与兄弟姐妹之间那不可言喻的蜜意厚谊。这些是冰心充满童稚的盼望与幸福。

她之后出洋留学一去便是多年,她便经过笔来叙述本人的怀念急切盼望可能早点回家。她梦想着与母亲会晤幻想着回家她很欢乐。可是一旦没了空想那么她就会变得更加的失踪与扫兴。衣锦还乡又分开了至爱的母亲怎会没有思乡之情呢?“家乡的波浪呵!你那飞溅的浪花从前是怎样一滴滴的敲我的盘石当初也怎样一滴滴的敲我的心弦。”那波浪一向的拍打岸我金石为开可是一旦离开了故乡。那一滴滴的波浪无不在触动我心坎的一根快要绷断的弦思乡的弦。的确世上仅有妈妈好母爱的爱是最巨大母亲的爱是最纯粹。

冰心的短诗给了我万千的感叹。她的诗不含涓滴的虚假全是出自内心的实在感触能够感人至深也可见冰心的童年幻想中渡过的她的幻想是那么美那么令人着迷那么富有童趣。但她那深深的母爱思母心切是咱们所不能企及的。母爱是那么圣洁它是世界上任何一种爱所不能企及的。冰心是母爱的代名词经过冰心我读懂了母爱。

此时的我心潮磅礴无奈安静万千感想无法溢于言表。

此诗集中冰心以母爱、童真跟对大做作的歌唱为主题。女作家杏林子以往说过:“除了爱我什么都不!”确实当你领有爱就不须要别的什么东西了因为你已经占有了所有。冰心接收着母爱同时她赞誉母爱她爱大天然的一切。

冰心的诗句是那样俭朴然而每一个字眼都蕴含着那样深的含意很多诗句还透入着对母爱的深深的赞美。从冰心的诗句中我悟道:一个人爱万物她(他)是漂亮而欢乐的;一个人被万物爱着她(他)过得会安适舒服。而同时为这两者她(他)就是快活的。

“冰心”这个词就是像她的人个别典雅清丽超常脱俗也正如她所写的诗句在淡淡的优雅的文笔中还有着许多的哲理。一句“弱小的草呵!自豪些吧仅有你广泛的点缀了世界。”告知我们小草固然微小但世界却需要你的装点。又一句“青年人保重的描述罢时间正翻着书页请你着笔。”告诉我们应当爱护时光去做该做的在时间的书上写下你的成就与光辉。总之在冰心的诗句中我们总能学到良多。

读这些小诗仿佛很亲热,由于冰心将大天然中最纯最本质又十分一般的货色用轻淡优雅的诗句表示出来不加以任何人为的润饰不添以任何华丽的词句带着一丝温顺的忧悠或一些深深的内在美:明目下绿叶如云白衣如雪。怎样的感人呵!又况是分离之夜。在那娓娓道来的诗句中满含了诗人对生涯的酷爱是她坐怀不乱之心的再现。

第6篇:关于星星的诗句范文

[关键词]《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神话传说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09)20-0076-03

《古诗十九首》,汉无名氏作。南朝梁萧统合为一组,收入《文选》,题为《古诗十九首》。诗作整体表现了动荡的社会生活,抒发了对命运、人生的悲悯之情以及夫妇朋友间的离愁别绪和士人的彷徨失意。有些作品还表现出追求富贵和及时行乐的思想。作者将深入浅出的精心构思、情景交融的描写技巧、如话家常的平常语句、丰富深刻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形成含蓄动人的艺术风格。

《迢迢牵牛星》是《古诗十九首》的名篇之一,为秋夜即景之作。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这首诗借天上的牵牛、织女相思之情,抒发人间的游子思妇离别之感。通过织女隔着银河遥望牵牛和愁苦情志的描述,表现思妇想念游子的难以名状的痛苦心情,反映了动荡不安的社会现实,表达了诗人向往和平安定生活的强烈愿望,它表面写的是天上的遭遇,实则是人间的哀愁。诗中贯穿的牵牛织女故事是一段流传了很久的神话传说,是一个逐渐形成的爱情悲剧故事。

最初在周朝时,牵牛和织女是两个星宿名。牵牛星,是河鼓三星之一,在银河南,两侧各有一颗小星,像个扁担,民间常称为扁担星。织女星在银河北,下面也有小星,像织布的梭子,和牵牛星遥遥相对。

牵牛和织女的名字最早出现在《诗经•小雅•大东》篇中:“……维天有汉,鉴亦有光;跤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服章;睨彼牵牛,不认服箱……”在这首诗作品中,织女和牵牛两颗星没有任何传说故事,并且各不相干。西汉初年,汉武帝修昆明池,把牵牛星和织女星的石人塑像也建到了自己的宫苑之中。班固《西都赋》记载了这样的情况:“集乎豫章之宇,临乎昆明之池,左牵牛而右织女,似云汉之无涯。”牵牛、织女两塑像两两相对,其中故事不得其详。

到了东汉末年,有人开始把牵牛和织女说成是一对恩爱夫妻,并且将他们的爱情故事定下了悲剧的调子,使本来就很神奇的故事分外感人。其中爱情主题的注入是关键,它使本来毫不相干的两个星座(或者说两位星神)具有了人性。魏晋南北朝时期,牛郎、织女神话传说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在晋人张华的《博物志》、干宝的《搜神记》,梁人吴均的《续〈齐谐记〉》、宗懔的《荆楚岁时记》和殷芸的《小说》等作品中都有生动的记载:

汉董永,千乘人,少偏孤,与父居,肆力田亩,鹿车载自随。父亡,无以葬,乃自卖为奴以供丧事,主人知其贤,与钱一万,遣之……(《搜神记》)

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女也。年年机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天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衽。天帝怒,责令归河东,许一年一度相会。 (《小说》)

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在这一时期的发展,与当时的时代有关。汉魏之交,战火连年,人民生活在颠沛流离之中,咏思征夫之诗是诗歌中常见的题材,如曹丕《燕歌行》、曹植《咏织女》等,大都借牛郎织女二人相分离的爱情悲剧,把更多的社会内容融入其中。汉武帝时期独尊儒术,儒家的伦理道德思想开始全方位渗透。因此,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门不当户不对的爱情是不会得到支持的。牛郎娶织女,实际是娶天帝之女,于门户并不相配。因此,牛郎、织女的爱情悲剧,便成为社会动荡时期世俗生活的真实写照,从而使牛郎织女传说更贴近汉代普通人的生活现实,牛郎织女形象更成为普通人寄托情感、消解痛苦的对象。这正是牛郎织女传说在汉代及魏晋时期广泛流传、备受关注的根本原因。

后代对这个故事又进行了加工,并最终完全变成了民间传说,故事的基本框架也逐渐定型:爱情、天河阻隔、七夕相会。如杜甫的《牵牛织女》、杜牧的《七夕》、秦观的《鹊桥仙》等。牵牛由天上的星神逐渐变成了人间父母双亡的放牛郎,与天上的织女相恋,一段感动天地的“人神恋”从此上演。这段姻缘最终被王母划下的天河阻隔,只准许他们每年七月七日相会一次,于是就形成了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

《迢迢牵牛星》这首诗就是对牛郎织女神话传说最早最完整的记录。诗人借天上的牛郎织女为天河阻隔的神话传说,写一位年轻女子思念爱人而苦于无法聚首的的离恨别绪,充满着哀怨的基调。这一离奇的神话故事,实际上是在现实的苦难下,人们或因贫困而流离失所导致夫妇生离死别,或因贫富悬殊、门楣高低、地域相隔造成的青年男女婚恋悲剧等方面的真实写照。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迢迢”写天上人间距离之遥,牛郎织女相隔之远;“皎皎”状星光之亮,示织女神光彩照人,超风脱俗。诗一开头就用两个叠词,两两相对,将人们引向旷远奇妙的神话世界,再现了秋夜天空广大、星光灿烂、碧空如洗的视觉感受,仿佛看到了抒情主人公遥望夜空远景,感慨万千的情形。银河两地的牛女双星的故事传说丰富了她的想象,加深了她的感受,更能引起她对目前处境的比较。织女不停地眨着眼睛,似乎以无限的深情望着遥远的牵牛星。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视线转移至织女星,在联想中,美丽的织女劳作的情形如在眼前,由远而近,先人后物。“纤纤”、“札札”分别状写素手之修美,织布之繁忙,一状形,一摹声,形、声并现。“擢素手”极写织女之灵气,“弄机杼”为前两句作注脚,将“擢”字落实到“织”字上,于空灵处见实在。“机杼”代织机,为眼见之实,以“札札”作象声衬托,为耳听之明。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这两句与前两句相比,来了一个180度的大转弯。这个转折很有力,它深刻揭示了织女内心的悲哀和怨恨。“不成章”三字蕴涵一个“思”字,即织女的内心动态。“泣涕零如雨”更是织女悲苦内心世界的表露,因而神思恍惚,心不在焉,落得个终日勤劳作、终日意悬悬、终日不成章。通过表面现象来反映织女内心深深的幽怨,揭示出理想和现实的矛盾,这是诗歌有力的转折。短短10个字,“思”之态,“织”之特定生活,仿佛就在眼前,织机札札,声声叹息,断人心肠,夺人魂魄。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诗歌从对理想和现实的矛盾的表现转到对忧思困扰的渲染。被深忧困扰而彻夜难眠的思妇眼望朗朗的秋夜星空,仿佛看到了清澈见底的银河,牛郎、织女两星有多远呢?思妇望着天上的银河,看着那里稀稀落落、零零散散分布的星星,就像是清澈见底的湖水一样,连里面的石子、鱼虾都看得清清楚楚。那么这么浅的一条河,这么窄的一条河,他们为什么不趟过去相见,而只是含情脉脉地凝视着呢?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这句诗道出了多少难以言传的苦衷!原来是银河阻断了他们美满的婚姻,“盈盈”乃水之清浅物貌,“脉脉”乃人之含情貌。欲语谁诉,深情难吐,只好默默相视,以表恋情,情景并生,哀怨动人。矛盾之鲜明,表情达意之深切,情景之交融,声情之并茂,意境之浑融,雅俗之兼得,乃画龙点睛之神笔。而这苦衷是谁造成的呢?据说是天帝的惩罚,天上的悲剧是天帝造成的,而人间的悲剧是谁造成的?是动乱的社会,还是封建意识?由此可以看出诗人内心深处孕育着强烈的不满情绪。

明艳的华彩,娴熟的织技,坚贞的操守,幽怨的情思,兰心慧质,内外兼美,字字叙天上织女愁思,句句抒人间思妇离恨。似神似人,扑朔迷离,明说织女,暗写思妇,既是神话故事的再创造,又是汉末人们审美观念的写照;既反映了人们的爱情理想,又不游离于现实生活,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神话传说的神秘气息笼罩着秋夜星空,触动着身处幽闺的思妇的离情别绪,宇宙之神秘,冥冥造化之不可知,命运之无奈,作者很自然地就将天上地下、神话现实、织女自身融为一体。作者也正是从神话传说中捕捉到灵感,获得艺术的冲动,借此抒发内心的情怀,通过联想和艺术加工,创造出了崭新、感人的艺术形象;而这个形象也借助于神话传说使她更加真实、具体、感人。诗歌集中笔触,单从女方着手诉说,写相思而不能相聚的幽情恨意、离愁别绪,使之成为著名的闺怨诗。

[参考文献]

[1]宋•朱熹.诗集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2]杨效知.古诗十九首鉴赏[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2.

[3]徐明著.魏晋南北朝小说[M].济南:泰山出版社,2007.

[4]邱广君.牛女故事寄思情――《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赏析[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1996,(4).

第7篇:关于星星的诗句范文

李 白

渡远荆门外, 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 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 万里送行舟。

旅夜抒怀

杜 甫

细草微风岸, 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 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 天地一沙鸥。

《渡荆门送别》 是开元十四年 (公元726年) , 李白由三峡出蜀, 沿江东下途中的作品。二十多岁的李白, 意气风发, 对前途充满乐观的憧憬。诗人以雄奇飘逸的笔触, 描写开阔伟丽的景象, 抒发倜傥不群的胸怀。 《旅夜抒怀》 大约写于永泰元年 (公元765年) , 是时杜甫携家小自成都乘舟东下, 途经渝州 (今四川重庆) 、 忠州 (今四川忠县) 。老病交加的诗人, 在浩浩长江上漂泊无依。他以雄浑沉厚的笔致, 表现在茫茫天地山川间渺小的个人, 以及个人渺小的孤愤??两个伟大的诗人, 在同一段江水前, 同一轮明月下, 同用五律, 抒写自己内心的感受。他们的所见所感, 是这样的相似又是这样的不同,人们因此往往把这两首诗并提。以下, 我们从它们的思想感情和艺术风格方面作一些分析, 希望对理解这两位伟大的诗人及把握他们的作品有所启示。

一、 憧憬之心与孤愤之怀

首先看 《渡荆门送别》 。第一句 “渡远荆门外” , 用了不辞千里的 “渡远” 开头, 特别又在 “荆门” 二字后加了个 “外” 字, 似乎他的千里之游刚刚走出荆门。第二句又用表示地域宽阔的 “楚国” 二字一接, 一位英姿飒爽的少年, 于乘风破浪的船头临风而立; 辽阔无垠的大地, 一泻千里的江水, 恰似他恣肆挥洒的一腔豪情。三四句 “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 , 迅急掠过视野的是一片平旷, 一片坦途。轻舟疾驰, 前程广阔, 年轻的李白怎能不豪情万丈?五六句 “月下飞天镜, 云生结海楼” ,月行天中, 影落江底, 月似天镜飞旋而来, 伴他疾舟飞行; 天边升起的云气, 犹如金碧生辉的海市蜃楼。七八句 “仍怜故乡水, 万里送行舟” , 轻轻一转, 道行舟之由,离蜀之情。全诗轻快高昂, 字字句句流淌着掩抑不住的憧憬之豪情。

再看 《旅夜抒怀》 。第一句 “细草微风岸” , 起笔就轻而谨, “细草” “微风” 还轻适, 但第二句 “危樯独夜舟” , 一下子就孤危又凄凉了。第三四句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 境界明朗开阔了一些, 但星月之光却是虚空的, 星月之光使浩淼之江水愈见大, 独夜之舟愈见独, 孤寂之心愈见孤。这样就有了五六句 “名岂文章著, 官应老病休” , 一 “岂” 一 “应” , 诗人渺小的孤舟置于浩淼的山川江水之中, 孤愤又如何?还不能撼动一棵江边的小草。而诗至此, 诗人的孤愤之怀, 是 “足以拄撑于天地山川间” 的了。

二、 “佳处不著纸” 与 “佳处力透纸背”

清人洪亮吉在论及二人的风格时说: “太白诗佳处在不著纸, 少陵诗佳处在力透纸背” 。所谓 “不著纸” 应该是指其轻松、 疏朗、 概略, 在李白诗中, 因其疏朗轻快、 自然流走、 挥洒豪逸、 一气呵成, 而使其情有 “不著纸” 之感。所谓 “力透纸背” , 应是指情感表现细致、 深入、 透彻, 在杜甫诗中, 因其意象丰富、 笔致精细、 锤炼遒劲, 感情凝重深沉, 而使其表现起来产生 “力透纸背”的效果。

首先从语言含量上看看李诗的疏朗明快与杜诗的丰富深细。李诗 “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 , “只说得江山” 二事, 而且是一笔带过千里, 足见其疏旷。纸上只说船行之快, 但正是这一泻千里的气势透露出一泻千里的豪情逸气, 纸不着情而情自出。而杜诗 “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 , “野阔星垂, 江流月涌, 自是四事” , 语言的含量增大, 景致密生, 意象丰富了 (而且李诗写的是动态,非一时一地之景, 杜诗写的是静态, 一时一地之景) 。相比之下, 杜诗的语言含量就更见丰富 — —明亮的星光照着广袤的平原, 浩瀚的江水, 空蒙的月色: 在这广垠的背景下, 恒常不变的自然物象中, 诗人的渺小与无常之感便从纸上凸现出来, 这就是所谓的 “力透纸背” 的效果。就这两首诗而言, 还可以从 “渡远荆门外, 来从楚国游”和 “细草微风岸, 危樯独夜舟” 等句子的用语中看出疏与密、 简与丰的区别。杜甫往往一词就是一个事物, 李白却常常一句合起来叙说一个事。

其次, 在个性风格上, 一个豪逸健爽, 一个沉郁深重。可不可以说豪逸之气不太着纸, 深重之情自然显得力透纸背。在李白的眼中, 江中之月是从天飞落的镜, 用语奇硬, 豪逸; 天边的云是海上的蜃楼, 想象大胆, 意象伟美。而杜诗就深重的多, “危樯” 与 “夜舟” 加“老病” , 凄彻幽冷; “飘飘何所似, 天地一沙鸥” , 其沉痛郁结无语形容??同样的山水, 滋生出如此不同的艺术感受, 除了与他们二人的经历身世有关外, 不能说与他们的艺术个性审美情趣毫无关系。李白愁也愁得豪情万丈: “五花马, 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共销万古愁” , “人生在世不称意, 明早散发弄扁舟” 。而杜甫, 喜却喜得谨慎平和、 深沉忧伤: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 “妻孥怪我在, 惊定还拭泪” , “夜阑更秉烛, 相对如梦寐” 。所以, 李诗似惊雷疾风, 杜诗字字句句如歌哭。

最后, 从音韵声律方面谈谈。李诗不受律约, 一气呵成, 杜诗律切精深, 锤炼遒警。杜甫的五律对仗工整, 平仄和谐, 音律雅浑, 字字精密; 李白的五律一般不屑声律排偶, “一气直下, 不就羁绊” , 任意挥洒。杜五律讲究句剪字裁, 精密无限, 李诗则虚实平仄任情而度。因此杜诗规模正大, 格致深沉, 律切精深, 甚为妥帖; 李诗以神运外, 想象丰富, 夸张奇特, 英才爽笔, 逸气凌云, 天然秀丽。如 “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 , 平仄和谐, 音调圆美, 一 “垂” 一 “涌” 犹见炼字之精工。而“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 , 冲口而出, 一气流走, 全不受声律平仄的约束。

第8篇:关于星星的诗句范文

在中考语文阅读中,有时也会考查现当代诗歌。考点主要有:(1)了解诗人所处的时代及作品的时代背景;(2)理解诗歌的内容;(3)领悟作品的主旨,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分析诗歌所运用的写作手法及其作用;(5)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6)品味诗歌重点诗句的含义;(7)体会诗歌意境,理解诗歌中艺术形象的象征意义。

怎样鉴赏现当代诗歌呢?

一、关注诗题。俗话说:“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从诗题中往往能明确诗歌的类别,进而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如余光中的《乡愁》,从题目可以看出这是一首抒写思乡之情的抒情诗。

二、抓住意象。意象即诗中的景和物。由于诗人常用一些特定的事物来表达思想及感情,因而这些事物便被赋予了特定的文化内涵。如“柳”代表送别,“草”代表离情,“月”代表怀人和思乡,“雁”代表思乡和漂泊,“菊”代表高洁、隐逸,“落叶”代表悲秋失意等。余光中在《乡愁》中选用了“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意象。这四个意象最能体现“乡愁”的特殊内涵:母子之情,夫妻之爱,丧母之哀,恋国之思。

三、进入意境。意境即诗中客观之景或物与诗人主观情感的融合,即情景交融。诗中情与景的关系,或先景后情,触景生情;或先情后景,寓情于景。因此,我们在阅读中,就必须借助联想、想象,再现诗中描绘的生活图景,让诗中描绘的声、光、色、态等像电影画面一样在头脑中显现出来,并体味诗人的主观感情,进而走入诗人营造的或优美或寂寥或悲壮或雄浑阔大的意境,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

四、把握写法。(1)诗人常运用修辞来增强诗歌的艺术表现力。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排比、反复等。需要注意的是,同学们应该结合语境,具体分析修辞手法对于增强诗歌表现力的作用。(2)通过联想与想象来表达诗人强烈的感情。如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诗人取材于我国古代有关牛郎织女的传说,并借助丰富新奇的联想和想象,描绘了美妙的天街景象,表达了诗人希望摆脱封建束缚,追求理想、向往自由幸福的思想感情。(3)运用象征、动静结合、以小见大、虚实结合、衬托、托物言志等写作手法来深化诗歌的内涵。如江河的《星星变奏曲》中,“星星”象征着光明,象征着生活中美好的事物,诗人反复咏叹星星,表达了他对光明的渴望。

模拟训练

春 芽

李 岭

一觉醒来

伸出

稚嫩的手

抓住天边

那一弯

飘动的彩虹

穿进

用美梦磨成的针

将大地

织成锦绣

(选自《人民日报》2009年2月2日)

1.请简要概括这首诗描绘的情景和蕴含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发挥新奇美妙的想象,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咏物抒情。请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

第9篇:关于星星的诗句范文

在语文林林总总的篇目中诗歌一直以来是我感到头疼的,因为我一直以来都没找到有效的方法让学生融入其中并感到学中有乐,学中有悟。

于是我做了一次大胆的尝试:文笔平实,语言平易的叙事部分,全部放手交给学生处理,激发学生的兴趣。我精心设计预习学案并打在多媒体屏幕上,让学生在预习中,通过阅读文本,对照课下注释,查阅有关资料自行鉴赏,并写出自己的不解和感悟。

关键词:诗歌 激发学生兴趣 自主学习 学中有乐 学中有悟

《尚书》有言:诗言志,是个诗人的心灵之歌,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是我们解读诗歌的关键,而诗人常常寄情山水,将他的心灵之语映射于外在景物。今天我们就通过探讨《旅夜书怀》中的景物来倾听诗人的心灵之语。1-2分钟。如果按往常那样教师进行讲解,学生适当进行归纳,死记硬背的话,最后的结果只会是课时多、效果差。

我明确了教学目标:学习本文景与情相结合的写作方法,整理诗文中的景物描写的特点,了解杜甫的生平事迹,学习杜甫的爱国精神和刚正不阿的高尚品德。

读是关键,于是我找一个学生读诗歌,然后自由读。1分钟。然后打开幻灯片,再读诗歌并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学案中的问题。3―5分钟。找学生回答:第一组梁丹丹:解释一下题目,并回答第二个问题:作者为什么会在行旅之中呢?“我们组讨论的结果是:“旅夜书怀”顾名思义就是旅途中夜里写下的抒发自己情感的诗。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春天,杜甫携家人再次回到成都,给严武做节度参谋,生活暂时安定下来。但不料第二年四月严武忽然死去,他不得不再次离开成都草堂,乘舟东下,在岷江、长江一带飘泊,这首诗是杜甫乘舟行经渝洲、忠州时写下的。当时的杜甫已53岁,且常年有病,国家时局不稳,自己生活没有着落,又行无定踪,因此一路上他心情十分沉重,这首诗集中表现了他的这种心情。整体感知这首诗歌,当我看到这个诗的时候,我把它分为两个部分 一个是写景是前两联,首联和颔联,一个是抒情,颈联和尾联。情感从后两联直接看出,后两句当中的岂、休是愤懑、孤独。”

这是我们感觉到的诗人的情感,那么我们具体探究一下诗句。提问下一组同学:马旭明 ,“写景,有草写了细草、孤舟、星空或者夜空、大江诗的前半描写“旅夜”的情景。第一、二句写近景:微风吹拂着江岸上的细草,竖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月夜孤独地停泊着。当时杜甫离成都是迫于无奈。765年的正月,他辞去节度使参谋职务,四月,在成都赖以存身的好友严武死去。处此凄孤无依之境,便决意离蜀东下。因此,这里不是空泛地写景,而是寓情于景,通过写景展示他的境况和情怀:像江岸细草一样渺小,像江中孤舟一般寂寞。第三、四句写远景:明星低垂,平野广阔;月随波涌,大江东流。”

提问:你们组还发现了什么问题。他们组回答:没有。

其他组有没有?我接着问。

第三组苏拉回答:景物一类是小的,一类是大的,作者选取的细草很细小,在微风吹拂下,显得弱不禁风,而且小草还有一种落寞的感觉,我们以前学的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其中些小草的句子“几根疏疏落落的尖且细的秋草”渗透着悲凉。独夜舟江中就一个小舟孤独。下面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星星低垂,平野很开阔,月光随着波涌,大江东流,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康德说过一句话,世上只有两种事情最崇高,一是夜晚灿烂的星空,一是道德法令所以反衬了作者非常渺小孤苦伶仃的形象。

学生能够发现问题,我适时地表扬学生,肯定学生。善于发现并思考是主动学习表现,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道德经》他们组做的很好。那么我们面对着滔滔江水,面对着纤细微草我们会不会有这样的感受呢?

第四组曹枭男:我想我不会,李白可能看到也会“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也会“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但是杜甫不同,性格有一定的原因,当然现在朋友都相继离世,自己老病孤舟,想回去又回不去,国家时局动荡。这写景的句子展示了他的境况和情感,寓情于景,后面诗句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看似是景也在传达情,天地之间只有他一个,传孤独之情。这样一个风烛残年的老头,伫立在江头,衣衫褴褛,漂泊无依,颠沛无告,非常的凄苦、孤寂。以乐景写哀情。

学生的回答令人动容,请学生伴随音乐齐读课文。

我想杜甫满腹愤懑满腹哀愁,想想坎坷的过去,望望无光的未来,何处才是自己的归程。怎不悲从中来?望月怀远,月却不解,临水看花,花自飘零,无人怜惜……所谓情因景生,景以情合。请大家放飞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画面。(学生迟然兮,姜维依,安舒宁)

看来大家对杜甫这首诗歌表达的情感理解的比较到位。请把情感和手法总结到黑板上。(学生王帝)

讨论一下学法(学案上的课后反思方法总结):以后再碰到这样的诗歌我们应给怎样鉴赏?学生王东琦,沈明香:1、整体感知,反复读,看题目,看作者,看诗句2、具体探究,抓住诗句中的基本特点和整幅图画的特点,就是抓写的物象前面的修饰语(形容词或者是生动富有表现力的词),就是意象。3、运用合理的想象和联想描绘画面。把握意境,理解情感。(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我们以前学过的诗歌每个小组都找了。运用方法再品味一下。

登高(学生常淑园)哀景写哀情。蜀相(学生于子婷)乐景写哀情。

我也给大家找了一首《登岳阳楼》讨论(学生陈迪,穆雪梅,苏拉)

结语:这堂课我们主要讨论了诗歌中的景物,在诗歌中,景物犹如或浓或淡的墨痕,这些墨痕都会让我们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波澜。因为诗人笔下那万水千山总是情,一切景语皆情语。感受中国古诗词中景语的妙处,爱上读古诗,爱上中国的传统文化。

板书:

旅夜书怀

杜甫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