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顺德学校范文

顺德学校精选(九篇)

顺德学校

第1篇:顺德学校范文

所谓优质学子,就是有“健康的身体、智慧的大脑、兼爱的心灵”的学子。而优质学校,就是一所高质量的学校,不仅要有较高的升学率和学生文化成绩,而且要能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能让每一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充分的发展。优质学子与优质学校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优质学校一定是关注每一个学生,为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终身发展服务;反过来,优质学子的涌现,又促进了优质学校的发展。

在实施的过程中,学校主要围绕“精品教育”这个主题去开展工作,主要包括“精致管理”“精品课程”和“精彩活动”三个部分,这里简称“三精育人”。

一、精致管理

管理就是管好人、理清事。学校管理机构的设置,是实现学校管理目标的重要保证。学校遵循“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的原则,创建了“一室五中心”的新型组织机构模型。如下页图所示。

模型中的“一室”指的是“校长室”,这是学校的决策中枢,学校的一级管理层,由校长负责,充分体现了学校“校长负责制”的管理体制。“五中心”指的是课程研发中心、质量监控中心、儿童成长研究中心、后勤服务中心、社会资源开发中心。“五中心”属二级管理层,从不同层面向下属各学科组、年级组提供业务提升的引导和过程落实顾问的服务。

1.校长室:学校行政的决策指挥机构

常规职能是:全面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规,领导学校党支部、教育、教学、总务和行政工作。建立健全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抓好教师队伍建设,制订并组织实施学校的发展规划、学年和学期工作计划.,

2课程研发中心:科学设置课程,科研力保证课程

成立中心教研组。学校现有七个在上级科研机构立项的研究课题。研究课题从教师日常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中来,通过研究,又为指导教育教学服务。学校课程研发中心经常组织教师学习教科研理论,邀请专家学者来校讲学、指导,坚持开展形式多样的科研活动,为教育教学服务。

3.质量监控中心:对教育教学质量进行常态化监管

常规监控。质量监控中心提出“十字”方针:备课要“深”、上课要“实”、作业要“精”、教学要“活”、手段要“新”、活动要“勤”、考核要“严”、辅导要“细”、负担要“轻”、质量要“高”。

模型监控。学校建立了一套监控教学质量的数据模型。每次检测之后,将教学数据输入这一模型,进行纵向和横向监控。通过纵向的监控,可以发现本次检测中整体水平的高低、试卷的难易程度。通过横向的检测,可以比较平衡班之间的差异、个体班级的状态。检测结果一目了然,既方便教师的自查自纠,也有利于质量监控中心发现问题,进而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办法。

评价改革。树立以学生的整体发展和终身可持续发展为着眼点的发展性评价观念,质量监控中心引进了多元评价机制。这一机制,强调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面多元化、评价方式多元化。尤其是在心理评价上,强调增强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造一个民主、和谐的发展环境。

4.儿童成长研究中心:习惯培养,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

以行为规范为突破点,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及文明礼仪教育,以促进他们良好习惯的形成。如利用每周的国旗下讲话、早会及班会课等时间,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的教育。

5.后勤服务中心:精细管理,精心服务

“精细管理,不留死角”。由后勤服务中心一手抓制度建设,如“实小食堂卫生管理制度”;一手抓制度的落实,由后勤服务中心的主任直接负责,实行层层把关、责任到人。

6.社会资源开发中心:“打开校门办学校”

家长委员会。让家委们真正走进学校,参与管理,担负起共育的职责。学校将家委会成员分成四个大组:教育教学视导小组、厨房视导小组、宿管部视导小组、社会资源开发小组。每学期都组织不同的活动,如参与作业检查、走进课堂听课督导、查看厨房卫生等。同时,学校给每一个家委成员发牌,家委成员可以随时进出校园,对学校工作进行监督。

爱童会。“爱童会”成员包括在校学生家长、关心学校教育的社会人士、支持学校工作的知名人士等。“爱童会”遵循自主性、民主性、阶段性、无偿性的工作原则。一年多的时间里,“爱童会”成员有近千人次协助学校开展了大量的活动。

学校发展咨询委员会。由社会知名人士、教育专家、教师代表、家长精英、董事会成员等组成。学校常邀请决策委员会成员参与到制定校务规章、审查学校制度与计划、研讨学校发展方向等事务中,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为学校发展提供科学、客观、全面的依据。

我校还根据学校的实情,制定了富有特色的校本管理制度:

顶层设计。每学期初,校长室都会对本学期的工作进行整体规划,编排成《教师工作手册》,发给每一位教师。《教师工作手册》内容全面,从学期工作计划到教育教学工作安排、作息时间安排、正副班主任工作指引,从教室分布图到学生就餐表、教师值周安排,甚至会议室座位、教师车位等都安排得井然有序。

因事择贤。广纳英才,降低教师队伍的平均年龄,让这一队伍更加充满活力。近两年,共有十几位新聘的教师走进了学校行政和中层干部的队伍中。

因才设岗。如何充分发挥教师的特长呢?学校采用因才设岗的方式,发挥教师的长处,激励教师的工作热情。如教学先行部副主任、教科研部副主任、大队辅导员等职位,由一线老师担任,虽然不具有行政级别,但同样拥有管理权力、享受行政福利。又如“骏园文学社”,就是由一群爱好文学的教师办起来的;“小音符合唱团”是由一群爱好合唱的教师筹办的。

“一室五中心”这一组织机构已经运作两年多了,从运作的过程来看,这一开放的组织不仅充分体现了教育管理的教育性、服务性、文化性、创造性,而且较好地促进了各部门之间的通力合作,使职能分工更加清晰明确。

二、精品课程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学校课程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强调了课程要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要满足学生的终身发展需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学校的做法就是:在坚持党的教育方针这个大前提下,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针对学生的特点及家长的需求,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大良实验小学课程体系——“一主两翼”。

“一主”指整合后的国家基础课程,占总课程的70%。“两翼”指经校本化后的拓展性必修课程和个性化选修课程。校本化整合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学科整合:依据学科属性进行整合。如品德科与健康、卫生、综合实践等学科的整合;语文科与写字、经典诵读的整合等;2.课时整合:在保证时间总量不变的前提下,设置“基础课时”35分钟、“小课时”10分钟、“大课时”50分钟、“选修课”60分钟等。

具体包括:语文科,在常规教学的基础上,大力开展“双读双写”校本课程(即经典诵读和经典阅读+写作引导和书写指导);数学科,在扎实的数学基础之上,引入数学扑克牌游戏教学,提倡培养“合格+特长”的数学思维者;英语科,充分发挥语言学科的特色,继续引入港澳同步教材《牛津英语》来展开英语实验班的建设。其他学科:以学生社团的方式,设置适合学生个性发展、提供多样化选择的特色课程,丰富学校的文化内涵,提升学校品位。

同时均衡课程设置,调整课程比例:加强国家规定课程、地方特色课程和校本课程的融合,利用“基础课时”来上国家规定的课程、“小课时”来上晨读、习字、数学思维训练、英语口语朗读等必修课程;“大课时”来上经典阅读、综合实践等必修课程;周五下午为学生走班式的“选修课程”,包括十字绣、插花、烹饪、针织、书法、舞蹈、棋艺、声乐、器乐、球类、动漫、航模等内容,为全体学生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让学生全面发展。

具体实施后,学校的课程主要体现为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管理这六个方面的“改变”:

1.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课程教学,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在习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2.改变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课程结构,整合小学阶段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多样性。

3.改变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教学模式以及“繁、难、偏、旧”的课程内容,倡导“精讲精学”,学生能说的教师不说,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展示自我。

4.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的课程实施,不仅要重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要重视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展开合作研究,让每一个问题都能在课堂上解决,同时又将新问题带到课后去思考。

5.改变过于注重分数的单一评价模式。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过程性评价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参与讨论、与人合作等方面;终结性评价包括单元测评、知识点测评、期末测评、个性发展测评等,以纸笔测试的形式为主。同时注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结果,低学段的评价以描述性评价为主,中、高学段将描述性评价、等级评价和学分评价相结合。

6.改变过于集中的课程管理方式,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设置的可操作性。

三、精彩活动

学校一直坚持多元化的教育模式,坚持课堂向课外延伸,注重知识与体验的结合。

1.精良的社团

学校在办学之初就开始组建社团,涉及到音乐、美术、文学、科技、舞蹈、体育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大部分学生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都能受到系统而扎实的培养与锻炼。

2.精彩的节日

(1)“艺术节”旨在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活动分艺术表演类、艺术作品类两类项目。艺术表演类主要有合唱、舞蹈、朗诵、校园剧表演。艺术作品类主要涵盖绘画、书法、篆刻、摄影作品。

(2)“读书节”旨在激发师生的读书兴趣。分为日常活动阶段和展示阶段。前者主要活动有组建班级图书角、征集名言、板报布置、手抄报展评、征文比赛等;后者主要以诵读活动、读书成果展示活动、表彰活动为主。

(3)“体育节”旨在培养学生锻炼身体的习惯和终身体育的意识。

(4)“英语狂欢节”旨在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通过制作英语节徽、英语快乐海报,学唱快乐英语主题曲,表演快乐英语儿歌故事,观看快乐英语动画片,狂欢圣诞节等系列活动,营造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

(5)“生活数学节”旨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开展游园、速算比赛、巧玩扑克牌等游戏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

3.精致的活动

(1)小舞台活动:面向四、五年级的学生开展以班级为单位的“小舞台”表演活动。每班自行拟定表演内容,有合唱、舞蹈、相声、小品、诗歌朗诵、快板、钢琴独奏等。“小舞台”表演不但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艺,还拉近了孩子与父母、教师与家长、学校与家长之间的距离,促进了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2)千里马活动:以亲身体验为主要方式,以获取知识和能力为目标,成立了“千里马成长体验营”,下分四个子营,分别是社区服务营、艺术陶冶营、未来领袖营、野外生存营。每个子营都有自己的活动宗旨、活动口号以及品牌活动。“千里马成长体验营”发掘了家庭与社会的力量,形成三方合力,推动体验活动与素质教育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3)亲子活动:我校家长委员会每年都会组织一次亲子活动,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效果显著,深受家长与孩子的青睐。

第2篇:顺德学校范文

【关 键 词】 尚德课堂;教育理念;教学理念;课堂范式

【作者简介】 翁永兴,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实验中学,校长,中学高级教师,苏州市名校长,研究方向:学科课程建设与学校管理。

古人云:道昭示一切,德承载一切。大道乃无言无形,大德则厚载道行。“崇德”“尚德”是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实验中学(简称“我校”,下文同。)建校初期的办学理念。至今,“尚德”二字仍刻在教学楼前的石壁上。

党的十提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随着我国经济社会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教育发展进入了新阶段、教育改革也进入了深水区。苏州市教育局提出“教好每一个学生,发展好每一位教师,办好每一所学校”,本着深化学校教育综合改革的理念,我校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程中,从“德”本义出发,挖掘了“尚德”教育理念,建构了“尚德”文化体系,形成了“尚德课堂”,更好地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全面发展。

一、在传统文化中,生成“尚德” 的教育理念

传统文化中的“德”内涵相当丰富。在创办古代优秀教育传统与现代教育文明交相辉映的现代校园中,我校“尚德”的教育理念,其内涵是怎样生成的呢?

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程中,我校提出了“尚德”的教育理念。“尚德”之“德”,其内涵之一是遵循本心,顺乎自然。从字形看,德,从“彳”( chì),“”声。从“彳”,表示与行走有关,意为“心、行之所值”。从字源看,甲骨文中,“德”字写为“―”字,左边是“彳”形符号,表示道路、表示行动的符号;其右边是一只眼睛即―,眼睛之上是一条垂直线,这是表示目光直射之意。所以“德”字的意思是直视“所行之路”,遵循本性。而金文中,“德”写为“―”字,“目”下面又加了“心”字。“德”字的第一层意思就表示遵循本心,顺乎自然。

“德”的这一层义项表明,我校的教育行为崇尚的是 “遵循本心,顺乎自然”的理念。这种理念追求,意味着学校办学哲学思想,应该遵循师生发展的本心,顺乎师生发展上的自然意愿;这种理念追求,也意味着教师应该遵循本心追求教学,开展顺乎自然的教育规律教学;这种理念追求,还意味着学生遵循本心的开展学习,顺乎自然的在学校发展自己的个性品质。可以说,“尚德”的理念,将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发展紧紧地联系到了一起。而“尚德课堂”则是将学校、师生的梦想追求凝聚到一起了。

我校“尚德”理念中的“德”,其内涵之二是学生的“道德”或“品行”,指向内心的情感或者信念。《易 ・ 乾卦》强调“君子进德修业”。唐代孔颖达认为“德,谓德行;业,谓功业”。所以,“尚德”的第二层意思是“守道德”或“厚品行”即“厚德载物,养性励行”。

儒家认为,“德”指忠、孝、仁、义、温良、恭敬、谦让等。结合现代教育文明,在我校的教育教学行为中,“德”的这一层义项还指恪守道德规范上的“操守”“品行”。我校的办学理念是培育恪守道德规范者,使之有“操守”,厚“品行”,做有中国灵魂和世界眼光的现代文明人。结合“德”的第一层义项看,“厚德载物,养性励行”的取向强调,教育要不违背师生个性,不违背学生发展与教育发展规律,在培育个性,涵养品性,自觉行动上有所作为。

而在“尚德”理念中,“尚”则指向努力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努力用好学校资源,努力发展学生的个性品质,让学生的智慧在学校得到最大化发展,让教师的专业水平得到更高水平的提升。我们从这个办学理念出发,结合传统“德”文化的丰富内涵,设计、打造了苏州“尚德课堂”教育环境。

二、在现代校园中,注入“尚德” 的文化环境

“德”的本义即遵循本心,顺乎自然;厚德载物,养性励行。“尚德”是传统的、传承的理念,也是与时俱进,富有前瞻性的提法。“尚德课堂”教学更看重“尚德”环境氛围的营造。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不同的环境产生不同的“尚德”样式。只有遵循本心,顺乎自然的环境才是“厚德载物,养性励行”的最好教育环境。

“尚德课堂”的育人环境是传统的、开放的。我们认识到,要打造“尚德”的课堂氛围,就要建设“遵循本心,顺乎自然”的育人大环境,这样才能以开放的姿态,“顺乎自然”的接纳和利用来自于校园、家庭、社区乃至于整个社会的信息,从而有效地优化信息,并使信息固化为学生自身“尚德”的主动追求,最终实现“厚德载物,养性励行”的效果。所以,“尚德”是我们设计、建构校园文化的核心理念。我校占地180多亩,围绕“尚德”内涵,我们建构了自己独特的“德”文化――

刻“德”于石,扬君子之德;铭“礼”于道,润君子之风;秉承先秦礼乐文化,尚德池塘,绿树环抱;吸纳当下仪礼追求,碧草如茵,人文环抱。亭台楼阁,古风犹在;尚德大道,催人奋进。四书五经开启国学之大门,陶冶情操;见贤思齐引发师生之沉思,含义隽永。亮丽深厚的名人名言“长”在巨石、墙壁上,古朴典雅的礼乐长廊“建”在课堂、楼阁间。课堂教学,彰显“尚德”上进之生机;课程文化,弘扬“尚德”朴素平和之气息;节日文化,涵养着“尚德”的个性;传统道德,汇聚着“尚德”的智慧。数字化地理教室,演绎着现代教学的精妙;苏式金砖书法馆,滋润着与时俱进的文化“尚德”。

“尚德”,这是在半个多世纪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形成的独特的办学理念。基于此,我们围绕“尚德”的办学宗旨建构校园“德”环境,树立了“培养有中国灵魂和世界眼光的现代人”的学校育人目标和“德智双全、文理皆通、学创俱能”的学生发展目标;制定了“德馨业精、榜样示范”的教师队伍建设目标。“尚德”成了“自主、探究、合作、实践”的学风和“求真务实、尽职尽责、自律垂范、开拓创新”的师长作风的智慧源泉。

“遵循本心,顺乎自然”是“德”的第一重要内涵。这就要求我们在建构整个育人环境时,要尊重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尊重它们之间和人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这样,“君子进德修业”才会像花草树木那样,成为最本真的生活样式。有了这样“尚德”的校园文化氛围,我们便从课程的角度研究“尚德”课程设计,特别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尚德课堂”的建构。

清代洪颐煊在《读书丛录》中认为,“德”的字形由“心”、“彳”、“直”三个部件组成。“心”表示与情态、心境有关;“彳”表示与行走、行为有关;“直”,“值”之本字,有相遇相当之义。也就是说,“德”的本意为顺应自然、社会和人类客观需要去做事。基于此,要打造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尚德课堂”,就要将育人环境视为发展学生生命自觉、生命自新的一种本真状态。这样,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尚德课堂”教与学才能根据学生的认知和心理规律以及学科的自身特点建构,“尚德课堂”才能有效地促使学生主动地探求、生动活泼地发展,并促使教师更加注重自身的专业成长。

因此,“尚德人”是在校园“尚德”环境氛围中和谐生长的。而“尚德课堂”建设,其实是学校深化内部综合性改革与发展的必然,也是培育“厚德载物,养性励行”的“尚德人”的需要。

三、在立德树人时,融入“尚德”的教学理念

在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时,我校从“德”的两个重要内涵即 “遵循本心,顺乎自然”, “厚德载物,养性励行”。 因此,“尚德教育”体系中本心、自然(规律)、厚德、个性是理解“尚德”理念的四个关键词。

现代课堂教学的要义是促进学生内心情感或者信念的自然生长。而要实现这个“自然生长”目标,就要求教师“遵循本心,顺乎自然”,从而实现 “厚德载物,养性励行”。

也就是说,“德”是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论的起点,也是课堂教学、课堂学习追求的终点。

由此出发,建构“德”视野下的“尚德课堂”, 最显著的特征要指向学生学习追求上的高度自觉和学习过程上的快速高效。其基本特征应是顺应个性、顺应规律的课堂;“尚德课堂”应该是发展学生,发展教师的课堂;“尚德课堂”也是丰富学校内涵和提升学校品质的课堂。因此,“遵循本心,顺乎自然”的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力,是“尚德课堂” 的核心理念。

在现代课堂格局中,师生只有顺应自然、社会和人类的客观需要去做事,才能适应国家和社会的人才需要。从“德”的第一层义项看,“遵循本心,顺乎自然”的,才叫有“德”。因而,“尚德课堂”强化的是用顺应天性和尊重教育规律去建构课堂教学理念、建构课堂学习理念,从而实现内心的情感或者信念的自然生长。从学习力提升层面看,我们建构“尚德课堂”教学理念时,主要强调以下几个方面――

1.“尚德课堂”旨在提升学习的浓厚兴趣。如果课堂生活中有了浓厚兴趣,学生就能阳光乐观,踏实坚定;就能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尚德课堂”应该是意味深长、意趣盎然的课堂。课堂上,每个个体都应该得到有滋味的发展,每个个体都能得到有意思的发展。这样,“尚德课堂”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素质。

2. “尚德课堂”旨在提升深度学习力。“尚德课堂”致力于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学习――财富蕴藏其中》,强调终身学习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是21世纪教育规划和人才培养的一个全球性发展的战略目标。但“尚德课堂”更强调培养学生深度阅读能力、深度表达能力、深度求新求异能力、深度交际能力、深度动手能力等等。因此,我们围绕“深度”提升学习力的课堂建设,我们每年都开展基于提升学习能力的“尚德”最强大脑评比。

3. “尚德课堂”崇尚学生之间的深度学习交流。学习交流是学习经验分享的重要方式。但深度交流,才能成为“尚德课堂”的知学形式。“尚德课堂”的根本目的就是指向教育质量的提升,“尚德课堂”不回避对学习成绩的评价。伴随着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也会出现个别学生学习困难或者学习障碍。所以“尚德课堂”更强调师生、生生间的学习交流。通过学生间的学习交流,解决学生学习上存在的困难。因此,我们每周都有一节“学习交流”课,或者交流一周学习安排,或者交流一周学习困惑,或者交流学习新收获。我们的学习交流,不仅在学校内开展,也和澳大利亚、美国、韩国等国家的多所学校定期开展。实践表明,“尚德课堂”的深度学习交流,可以促进学生快速成长。

4.“尚德课堂”旨在形成学习与生活的完美习惯。好习惯是重要的,但刻画在学生内心深处的完美习惯,才是受用终身的。“尚德课堂”的“德”就是完美习惯,它是教师的完美习惯,也是学生的完美习惯。对教师来说,其内涵是教师的行动要符合“顺应天性”“遵循成长规律”;对学生来说,其内涵是学生行为符合“顺应学习的情境”“遵循学习的规律”。所以,“尚德课堂”致力于优化完美习惯,促进完美习惯的良好提升。从课程层面看,上课、作业、休息、锻炼的完美习惯是“尚德课堂”重要追求。

四、面向学习力提升,完善“尚德”课堂范式

“尚德课堂”教学范式是基于学生自然发展、教学追求自觉发展而提出的,“尚德课堂”是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必然。

“尚德课堂”起于教师设计教学的“德”梦想,成于促进学生发展后的“德”境界。而“尚德课堂”范式,也存在于课堂的每一次智慧生成、学习力提升中,存在于教学活动的每一次期待中。

“尚德课堂”的内涵具有二重性。从教学视野看,“尚德课堂”之“德”指教师的确定、顺应、促进学生发展的技巧、水平和素养,也指学生在课堂教学环节的适应、融合、汲取和发展。当“德”被理解为“遵循本心,顺乎自然”时,“尚德课堂”崇尚以教师的“德”性顺利促进学生的“德”成,从而提升课堂学习力。当“德”被理解为内心的情感或者信念的自然生长时,“尚德课堂”崇尚以教师的“美德”自然滋润着学生的心田。

“尚德课堂”的设计针对双主体。从教育生态学的角度来看,学生首先是教育生态的主体,处于教育生态的重要位置。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只有放在满足生态主体的心理需求上来选择与设计,“尚德课堂”才能更好地促进教育生态的维护与完善。从人本发展的角度来看,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学生为本。当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的一切发展,为了发展学生的一切时,学生就是学校发展的中心,学生就是教学发展的中心,学生就是自我学习力发展的中心。因此“尚德课堂”还要针对学生发展这一主体来设计。

在“遵循本心,顺乎自然”的探索中,我们提出开展“尚德课堂”要遵守的“六德取向”,即德本性、德成性、德活性、德趣性、德丰性和德恒性。所谓“德本性”,强调“尚德课堂”设计的出发点是“德”,设计的本义是促进学生生命自然、生命自觉。所谓“德成性”,强调教学过程的价值取向是追求教师的“德”顺应了学生的个性需要。所谓“德活性”,即教师运用自己的教学之道,让学生在活泼、活跃的课堂氛围中达到课堂追求。所谓的“德趣性”,就是让课堂变得有趣味、有兴趣、有乐趣,让学生乐学、想学、爱学。所谓“德丰性”和“德恒性”,指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其智慧与情感得到了丰富与积累,并在内心保持长久的驻留。

“尚德课堂”的“六德取向”,决定了建构、设计“尚德课堂”时要思考 “关系”,①基于“尚德课堂”的新型研课、备课与上课的关系。备课前要组内研课――研课程目标、教材设计、校本设计传统,达成集体共识后再根据“六德取向”处理教材、切近学生心理,以做到“遵循本心,顺乎自然”。这样,备课的过程就是不断提高自身素养的过程。②基于“尚德课堂”的新型“学”与“习”的关系。传统课堂,“学”与“习”不分,“尚德课堂”主张在学生借助微课等方式“学”的基础上,建构基于新型的“学”与“习”模式,实现 “学”与“习”的有效衔接,以“遵循本心,顺乎自然”。③基于“尚德课堂”的新型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在“尚德课堂”的“学”与“习”范式中,只有建构新的预设理念,才能通过课堂尽情的生成,使课堂“遵循本心,顺乎自然”。④基于“尚德课堂”的新型个体与集体的关系。学生学习生活环境不同,个体发展不同,“尚德课堂”要实现“有差别”的教学,以尊重个体学生,又发展、提升集体水平。⑤基于“尚德课堂”的新型师与生的关系。“尚德课堂”上,师生是平等的,生生也是平等的,“尚德课堂”要实现师生“遵循本心,顺乎自然”的共同“顺乎”,共同提升。⑥基于“尚德课堂”的新型做文与做人的关系。“尚德课堂”要实现文德与人德相通,文德与人德融合,文德与人德共收获。⑦基于“尚德课堂”的新型师生素养的认定与评价关系。“尚德课堂”是师生素养共同提升的新型教学追求。评价师生的课堂素养要着眼于“顺应发展”这个关键词,着重考核教师育人之“德”,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发展之“德”。⑧基于“尚德课堂”的超前性与现实性的关系。“尚德课堂”是基于学校办学理念提出的,推进“尚德课堂”建设时,应注意汲取前瞻性教育教学理念,汲取科学智慧,汲取微课理念,但立足于“超前”的课堂教学实验,应不脱离苏州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实际状况。因此,“尚德课堂”是扎根吴文化大地上的现代课堂探索。它具有很强的实验性、适应性,是教育实践的起点;也具有超前的理想探索性、开创性,是教育发展的方向。

在以上“关系”中,最重要的学习力提升元素是“教师”, 最重要的学习力发展元素是“学生”,最重要的学习力价值元素是“顺乎”。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设计时要本着“遵循本心,顺乎自然”的“尚德课堂”追求,努力践行“尚德课堂”的“五德五顺”――

教师先研究课程目标、学情基础,后开展“德性”备课,确保顺乎课堂;学生先明学习追求、学习方法,后展开“德性”预习,确保顺乎教学;课堂上,教师先建构“德性”问题情境,后明确学习重心、重点和难点,确保顺乎学生;学生先开展“德性”文本研讨,后开展问题交流与探究,确保顺乎学习过程规律;课堂学习先生成“德性”体验,后走向理性的经验感悟与升华,确保顺乎知识生成规律。

当现代课堂教学被理解为可进行方案设计优化时,在“五德五顺”中,我们又针对教师课前“顺乎课堂”的准备工作,提出了“深度研课”的“四要”――

研究课程与教材,要知课程目标追求与教材编写意图,确保“尚德课堂”教学思维自然流畅;设计教学方案,要知学生学情起点与课堂教学追求,确保“尚德课堂”教学上“遵循本心,顺乎自然”的流程畅通;预设课堂训练,要尊重学生课前“学”的程度与当堂“习”的需要,积累“尚德课堂”解决问题的经验;预估教学期望,要围绕“尚德课堂”的品质追求,建构新型“学”与“习”范式,努力丰富“尚德课堂”的价值取向。

第3篇:顺德学校范文

一、以人为本,厚德立校,厚德为师,厚德树人

1. 厚德立校,金梧桐引来金凤凰

建立科学民主管理机制。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新的方针,依法治校,实行民主管理、规范办学、校务公开政策,持续实施名师培养工程,从工作到生活给予人文关怀,开创出了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大好局面,学校名师荟萃,声名远播。金梧桐引来金凤凰。2011年10月作为全区唯一一所入围学校,容山中学凭借在人才建设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绩荣获顺德区委、区政府主办第三届“顺德金梧桐奖”。近年来,学校举办了三次校庆,每次校庆都取得巨大成功,无论是参加庆典的校友人数、还是感恩母校捐资助学的数额都非常令人满意。

2. 厚德为师,不用扬鞭自奋蹄

廉政文化进校园。2008年我校被顺德区确定为“廉政文化进校园”唯一的一所试点学校。大力倡导廉政文化,促使广大师生树立“崇廉憎腐”的价值观念,形成良好的廉洁自律氛围。2012年、2013年师生参加反腐倡廉辩论赛等活动均勇夺冠军。2015年被评为“佛山市廉洁文化建设示范点”。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采取集体学习,交流学习与个案研究以及组织课题研究等措施,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

3. 厚德树人,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以人文环境育人。学校在布局调整、建筑设计、区域划分、绿化配套、人文教育等方面进行了精心的设计与构建,做到了历史积淀与现代气息的和谐统一,人文气息与自然景观的和谐一致。让每一面墙壁、每一条走廊、每一个橱窗说话,宣传标语、校训、名人警句无不体现出师生们的人生信仰及学校文化育人的教育理念,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学校因环境优美被评为容桂十景之一、顺德区花园式学校。

以心理健康教育树人。早在1996年,学校就建立了心理辅导站,2001年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成为广东省首批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2008年广东省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工作现场会在容山中学成功举办。全体教师获得了国家心理健康教育B证,144位教师获得国家心理健康教育A证。学校实施全心育心举措,把心理课开到每个年级每个班,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之更好地适应当前的学习、生活,并为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2015年4月学校通过广东省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评审。

二、以发展为纲,深化教学改革,构建多元课程,践行多元发展

1. 厚植书院文化,培养儒雅型人才

以中华传统文化滋养师生,整体提高人的素质,培养内涵博雅、举止优雅、气质高雅、谈吐文雅的现代公民,其实质是教会孩子树德立人。凝聚独特的开放包容的办学理念:承华夏传统、纳四海文明、育创新人才。弘扬优秀的儒雅智慧的国学精髓。倡导文明礼仪、强调仁爱群体,倡导吃苦耐劳、勤俭持家,弘扬尊师重教、感恩回报的传统美德。

2. 打造活力课堂,培养创新型人才

以小组合作学习为核心,深化教学改革,注重内涵发展。先后组织教师到北师大、华东师大,山西新绛中学、重庆凤鸣山中学、山东昌乐二中等学校培训学习,着力打造活力课堂,培养学生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创新表达,集体备课,充分研讨,教师个人第二次备课,编写教案课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合作互助、共同提高。以学科建成为重点,引领师生高位多元发展。历史科组创建的《中学历史教学网》以理论高端、实用性强成为了全国著名网站,历史科组获得了省级先进科组称号。语文科组创办的掬漪文学社荣获了顺德区示范文学社称号,评为省优国优。

第4篇:顺德学校范文

“1268”德育工作模式的构建

合阳县实验中学是由原县城关镇中、杨家庄乡中、平政乡中和洽川镇中四所薄弱乡镇初中合并而成,领导班子成员及教师学生也都来源于此。由于师生来自不同的学校和不同的地域,就形成了老师与老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差距,特别是农村乡下学生占了总人数的很大一部分,领导和教师、教师和学生、领导和学生之间缺乏必要的磨合,县城学生与农村学生之间存在差异,这一现象一直困扰着学校的正常发展。2012年8月,县教育局任命原学校党支部书记雷顺锁任校长。上任以后,他没有太多的表白,立志改变困扰学校发展的被动局面。2013年,县教育局又新建了一所第三中学,县教育局适时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鼓励现在的中学教师到第三中学任教,在今后的职称评定、评优树模,职务晋升等方面进行倾斜,实验中学的部分骨干教师也借机调往三中,到2013年秋,实验中学的招生就发生了困难,生源明显减少。在此情况下,给雷顺锁带来的压力是前所未有的,加之社会对学校的种种传闻,更加重了他的思想负担。

为了尽快改变这种不利的局面,就要在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上寻找一个突破口。他认为,现在学校的管理方式、思维方式已经滞后,就必须从改变教师和学生的精神面貌入手。怎么办?他想到了德育。雷顺锁校长把自己的想法和教育局领导进行了汇报,并决定聘请全国德育专家,哈尔滨卫生学校副校长李晓凡老师为学校的德育顾问,借鉴外地的先进育人经验做好实验中学的德育工作。他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分职业道德、活动组织、工作方法三项内容对所有班主任进行培训,全面提升班主任的素质。随后,他又让李晓凡老师通过讲座等形式,对全校所有的教师进行辅导,让德育教育渗透到全校的各个角落,渗透到每一个教师的心里,从而改变所有实验中学人的气质。

2014年3月,雷顺锁校长精心创新构建了既有时代精神,又符合学校实际和特色的“1268”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新模式,是以“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文明学生,建美丽校园”为主题;实行领导干部带头,党员教师带头;用核心价值引领人,以主题教育激励人,以校园文化熏陶人,以实践活动锻炼人,以自主管理培养人,实行三位一体齐育人。用发放小小激励卡这一道德货币的形式,定期对学生进行奖励;以主题升旗抒发师生情怀;以主题班会撞击心灵火花;开展趣味“五早”开启全新一天;让多彩“五操”涌动学生青春的激情;用三个创建点靓校园各个角落;以文化班级展现不同风彩;实行全员育人体现爱与责任同在。雷顺锁校长推出的“1268”德育模式一经实施,就彰显出了它那神奇的艺术魅力和立杆见影的实际效果。

新的主题升旗仪式,一改过去单调枯燥,老一套的形式,变过去一人登台为众人参与,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主题升旗仪式的主动性、积极性,变过去单一演讲为多种形式的表演,使学生视觉听觉愉悦,在享受中接受了教育。主题升旗仪式是集全班之力开展的活动,它不但能凝聚人心,培养团队精神,增强合作意识,而且能为各类学生提供展示自我平台,从而树立自信心和荣誉感。主题升旗仪式不但增强了教育效果,而且激活了班级,每周的一个升旗仪式,都是一个精品。每周开展的“五早”活动,每天都有一个新主题,规范言行,携手进步,从而从根本上解决了学生课间操,每天一个动作,简单重复,学生不认真,无兴趣的问题,从方式方法上改变了学生的行为和习惯。

雷顺锁校长推出的“1268”未成年人德育模式,分别从道德评价激励、主题升旗、主题班会、趣味“五早”、多彩“五操”、“三个创建”、班级文化,全员育人八个方面落小落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开辟了全县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新范例。如今,实验中学涌现的好人好事层出不穷,见到老师主动问好,捡到东西主动交公,学生学习蔚然成风,学习成绩明显提高,新华社记者孙红旗曾亲临合阳县城,夜晚在各网吧进行暗访,没有发现一名实验中学学生到网吧上网。

全力打造精品校园文化

雷顺锁校长上任以后,为配合“1268”未成年人德育模式的有效实施,在学校拖欠旧的建设外账总额高达500多万元的情况下,还是挤出资金,打造精品校园文化,主要从弘扬中国传统的道德文化入手。雷顺锁认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国学经典灿若星河,经纬纵横,其凝聚了前贤圣哲之大智慧,浓缩了华夏文明之思想精髓,浸润着中华儿女之血液灵魂。中华民族因之而存续,而骄傲,而伟大。古圣先贤对宇宙自然,社会人生之深邃思考,对道德修养、伦理教化之价值彪炳,成为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因子,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建成着现代人之人格理想、心理结构、风尚习俗与精神追求。人生之基在于求知,求知之旨在于做人,做人之要在于立德。学校乃教书育人之殿堂、修身立德之净土,中庸大学之雅地。莘莘学子当秉承仁义礼智信,坚持德才体美劳,崇德尚礼、品学兼修、以达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基于这样的理念,学校修建的文化墙,主要以中华文化励志故事为主,其中包括王充就读书市、孙敬头悬梁、匡衡凿壁偷光、李密牛角挂书等古代13位名人刻苦奋发学习的故事,用极为简洁通俗易懂的文字予以介绍,将“真诚、守信、尊师、谦让”,分别宣传古代9位名人道德的故事。廉政文化主要介绍白居易筑堤惠民,岳飞精忠报国,包拯三谏宋仁宗等古代官员为民清廉的故事,还有每年的重要节日常识等。还建设了二十四孝石雕像为载体的古代孝文化景观长廊。在此基础上,雷顺锁校长又提炼出了富含历史底蕴的“龙桧”文化,即:傲霸独立之风骨,忠诚坚毅之品格,严谨求实之态度,生生不息之精神,顽强进取之意志,彰显龙桧文化聚人心。确立了“尚文达道,敦品励学”的实验精神,以“热爱生活,身心健康,兴趣广泛,学有所长,成为初具中华传统美德和现代文明素养的初中生”为培养目标,力求做到中华传统文化和现代精神的完善结合,感染熏陶师生。除此之外,还有教室文化,环境文化,礼仪文化等。这些文化设施的建立,成为全校师生看得见,摸得着的精神文化的好教材,也是每个学生修身养性,成长必不可少的精神动力。对于校园文化,雷顺锁做了这样的阐释,要让历史文化显性化,抽象概念故事化,主题文化系列化。其目的是让学校文化厚重起来,生动起来,清晰起来。而每个教师都承担着立德树人的任务,都是核心价值的践行者、学校文化的引领者,立德树人的执行者。

严于律己 改善校园环境

凡是了解雷顺锁校长的人都知道,他勤奋好学,善于钻研,是一个有思想,有完善人格品行的人。工作起来,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无事从不走出校门一步。他也和其他领导一样有着共同特点,那就是凡要求他人和教师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他上任以来,从未因自己的私事请过一次假。2013年7月,他的眼睛视网膜出现问题,但他全然不顾,只是利用节假日到西安检查了一下,就匆匆赶回校园,使其他领导和全体教师深受感动。在学校领导班子内部,他提出了行政领导的行为准则:谋事不谋权,用权不越权,用正确的办法,去办正确的事。作为校长,他也和其他领导一样,坚持每天在学校食宿。每逢教师、其他领导家有红白喜事,他都要带班子成员前去看望。

为了改善学校的办公条件,尽管在欠有巨额外债的情况下,还是将原来合阳高中学校留下的老旧门窗,损毁的桌凳全部进行了更换,将原教师办公室采暖用的蜂窝煤炉,全部更换为空调,学校的电线全部改为地埋线形式,地面上无一电杆出现。2013年3月,雷顺锁校长针对校园内两处住宅楼单元,人员车辆穿越校园,影响教学秩序,校外商贩摊点,以学生为招揽对象,严重影响学生良好行为形成等问题,率领校委会一班人,下决心,克服重重困难,用了6个月时间,投入40余万元,改造单元楼通道,采取疏导的方法,既方便了住户出入,又解决了多年来社会人员与师生混杂出入的棘手问题。同时,学校在管理上实行学生出入校门红绿卡制度,从根本上杜绝了学生的随意出入,优化了校园育人环境,为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打下良好基础。

是啊,作为校长,雷顺锁上任三年来,实验中学的校貌已经从根本上发生了变化,人们对今天的实验中学刮目相看,学生家长也高兴地将自己的孩子送到这里安心学习,健康成长。他那一身正气的学者风范,超强的领导能力和全新的育人模式,也给领导、同事和所有认识他的人及学生家长留下了极为深刻和难忘的印象。工作细致、一丝不苟、不断创新、作风扎实、态度和蔼,是他显著的特点。在子女眼中,他是慈父;在教师眼中,他是兄长,受到了大家的尊敬和爱戴。为了学校的工作,他也许失去的太多,但却受到了省、市、有关部门和县委、县政府的表彰。他先后被省、市教育系统评为“中小学德育教育工作先进个人,”先后被合阳县委、县政府评为“优秀初中校长”,“十佳校长”。学校也被陕西省教育厅和渭南市教育局评为“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被渭南市委、渭南市政府授予“文明单位”荣誉称号,被渭南市评为“渭南标杆单位”,省内外近百个单位来此参观学习,他们报送的《做文明学生,建美丽校园》,被国家教育部评为全国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优秀案例。

在采访时,雷顺锁校长表示,他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让实验中学的每个教师都有自豪感、幸福感,不但要让他们在这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更要实现他们人生价值的增值。还要让全体教师体会到工作的乐趣,让儒家的“仁”,让道家的“易”,开展教学创新,探索教学方法,让教师用佛家的“善”,对待每个学生。

合阳县教育局资助中心雷佐民主任说:雷校长全新的未成年人德育工作模式,我认为是实实在在的东西,德育每时每刻都体现在学生的生活中,这项活动可以学习,可以复制,其他学校也可以借鉴。他的过人之处是各项工作既有新思路,又脚踏实地,在活动实施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特别是我看了主题升旗仪式和“五操”,其规模宏大,动作整齐,给人心灵以强烈的震撼,这对各项工作都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合阳县人大主任雷哲生参加完实验中学的“主题升旗仪式、主题班会”观摩活动后,即兴给学校师生写了一封信。他在信中这样写道:这次现场观摩,给我和与会的各位领导留下了非常深刻和美好的印象,特别是你们举办的这次主题班会,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充满青春朝气,充满激情活力,使我深受感动,十分激动,并产生了难以抑制的再进校园学习的冲动。感动的是现在的莘莘学子不少人从小就展现出非凡的天赋和才气,前途不可限量;激动的是现代教育魅力无穷,创新发展,的确已经今非昔比,其内容和形式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巨大变化。

合阳县副县长郭宁安也做出了这样的评价:合阳县实验中学“1268”德育精致育人模式的大胆探索和成功实践,源于理念的创新,目标的科学确立,内容和方法的正确选择运用,是符合新时期德育工作实际需要,应推而广之。

第5篇:顺德学校范文

一、“以人为本”思想的传承

旅顺中学在20世纪初就提出了“外塑形象,内抓管理,提高质量,再振雄风”的工作目标,和“规规矩矩办学,踏踏实实育人”的教育思想,确立了“求真、务实、刚毅、创新”的校风,“敬业、爱 生、严谨、创新”的教风,“ 惜时、勤奋、善思、有恒”的学风, “团结、进取、勤政、廉洁”的领导作风。牢牢树立教职员工“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观念,形成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良好

育人环境。其中,“规规矩矩办学,踏踏实实育人”道出了求真务实是旅中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是对旅中光荣传统的传承,更是对传统的一种创造性升华,它集中反映了旅中人在新形势下的价值取向,是学校工作的灵魂,是旅中可持续发展的法宝。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旅中 “本真教育”的办学思想,即倡导可持续发展教育思想,以人为本,以生为本,以师为本,追求有效率的“本真教育”。

二、师德建设的实践经验

1.以人为本,建立规范而高效的教师参与体系

学校以规范管理求得教师的发展、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发展。经过整合提炼,学校形成了“以人为本,依法治校,以德立校”的人文化的管理理念。学校关注教师的声音,了解教师的需求,促进教师的发展,为教师在教学、科研等环节提供优质的服务,不断改善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提高他们的福利待遇,组织教师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与监督,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以实际行动努力构建和谐“本真”的校园环境。

学校一系列规章制度的制定和完善,都是在全体教师的广泛参与、集思广益的基础上形成的,逐步形成了“个个主动关心学校发展,人人自觉参与学校管理”的良好氛围。逐步实现了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变,进而使我校教师上升到“文化自觉”的较高境界。

2.规范教师行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学校把师德建设放在对教师的教育、培养、使用、提拔的环节中,体现在教学、科研、管理的全过程中,并把师德建设落实情况与年度评优、表彰、岗位聘任及晋升等密切联系起来,实现了师德建设的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

(1)学校确立了师德建设目标—“四会”。即会以德育人;会以智育人;会以行育人;会以情育人。

(2)建立健全师德建设考核制度,规范教师教育行为。我们制定了《旅顺中学教师职业道德实施细则》,通过细则全面规范教师行为。将不搞有偿家教,不体罚学生,不向家长索要钱物,不向学生乱收费,不在学术、考试、职评、评优方面弄虚作假等作为终身信守的行为准则。通过当面表态、签订责任状、公开信等途径,实施“教师向家长承诺、学校向社会承诺”的双承诺制度。通过设立创建校长信箱、开通举报电话、组织问卷调查等途径,主动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的监督。坚决实行师德师风问题“一票否决”和责任追究制度,把师德要求作为提升职务、晋升职称和评先评优的必要条件。对经查属实的师德失范行为,学校严格按有关规定给予相应处理。

3.拓展师德建设的途径,开展经常性,全方位的师德建设活动

(1)开展读书沙龙活动。每年寒暑假之前,学校都为每位教职工发放《如何做好班主任》、《第56号教师的奇迹》、《有效教学十讲》等书籍,要求教师在假期阅读并认真写读书笔记,帮助教师从中领悟教书育人的真谛。此外,我们认真学习温总理《教育大计,教师为本》的讲话等专项活动,努力培养全体教职工厚德博学、为人师表的良好精神风貌。还定期组织教师写师德反思日记,从而正确认识自我,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改进工作方法。

(2)开展常态化的师德建设活动。每年,我们组织青年教师开展师德演讲比赛、论坛、报告会等。并通过业务知识竞赛、教学技能比拼、优质课评比等途径,分层次、多渠道、常态化地开展各种师德实践活动。引领全体教职工准确把握师德内涵,将勇于学为人师、行为示范作为矢志不渝的精神追求;

(3)完善落实“帮扶学困生”制度。通过组织党员教师组织共产党员与帮教对象(问题学生)签订帮教责任书。开展“帮扶学困生”活动,发挥党员骨干教师的表率带动作用,进而让爱生成为每一位教职工的自觉行为。

(4)开展学教育楷模,树师德标兵等活动。每年学校都举行师德标兵评选活动,并在教师节进行隆重表彰,树立身边标兵,以董春芳(旅顺扣去先进教师党员)、孙红艳(大连市优秀班主任)等典型教师引路,向标兵看齐,召开师德标兵报告会,交流师德先进经验,为全校师生构建和谐向上的育人环境。通过这些活动在全体教职员工中大力提倡敬业精神、进取精神;努力营造“人人想工作,处处有工作,人人为工作,时时干工作”的良好氛围,使植根于深厚文化底蕴的“旅中务实的立本求真精神”得到了弘扬和升华。

“业以师立,师以德馨”。“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旅顺中学正走在返璞归真的回家之路上,“上善若水”,以人为本,着眼于教师的长远发展,着眼于学生的一生幸福,在这片“真水”、“真山”的世界里,成就“最真”的自我!

[基金项目]本论文系大连市“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中小学特色学校建设研究专项立项课题《“本真教育”理念下普通高色校园文化建设研究》成果之一。(课题批准号:TS2011066)。

第6篇:顺德学校范文

郑裕彤中学是广东省一级学校、部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区属公办重点高中,学校校风好,教学质量高,教学设备先进,配套设施齐全。现面向社会诚聘高中生物临聘教师1名,临聘时间:2018年2月23日-2018年7月15日。

一、条件:

对应届毕业生的要求:

1、本科生:师范院校毕业,成绩优秀。

2、研究生:全日制大学优秀硕士研究生毕业,也可以是在读研究生(第一学历全日制本科),本科和研究生都是本专业的师范生从优(本科期间的要求同上)。

3、有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证。

对有经验教师的要求:

全日制本科毕业,有高中教学经验,有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证。

二、应聘办法及待遇:

1、应聘者请将有关应聘资料的电子版于1月15日前发到学校电子邮箱,或将有关资料寄至我校。包括:教师资格证、学历学位证、职称证、荣誉证、身份证等复印件及简历(附家庭主要成员情况,通讯地址,联系电话)。注:材料恕不退还。

2、我校对应聘材料进行筛选,择优通知。

3、待遇按顺德区教育局统一规定执行。

三、联系方法:

联系地址: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大良金沙大道

邮编:528333

学校网址:zytzx.sdedu.net/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第7篇:顺德学校范文

时光流逝,担任副校长第三年已经结束。根据学校工作安排,分管学校德育、安全、师资管理、民主管理、幼教管理、档案管理等工作,同时深入教学第一线。在党委的领导下,在其它领导同志和各位同仁的帮助下,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在工作方法和思想观念等方面有了一定提高,对分管工作也日渐熟悉。下面就一年来的工作向大家作一汇报。

一、坚持学习,努力提升政治修养和工作能力

参加了**区教委组织的德育工作会,魏书生先生的报告会以及区委组织的多种培训工作会和业务学习,通过学习和培训对学校德育工作、学校管理、教学业务水平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有利于学校发展、有利于师生利益的工作原则,以为人师表的职业道德和以人为本的思想,努力做好工作。

围绕学校的中心任务,强化责任意识;能够从学校发展大局出发,相互协作、相互支持,自觉维护领导班子的团结,能够自觉按照干部组织原则要求自己,认真落实好学校行政确定的各项任务,尽力做好副手。坚持实事求是,光明磊落,敢于对工作负责和承担责任。领导方法的掌握和领导水平的提高需要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实现,一年来在工作中经常向杨校长请教,向各位同仁学习,做到了一个副校长应有的角色。

二、坚持抓好学校德育、安全教育工作

学校各方面工作中,学校德育工作是学校的重点工作,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始终;安全教育是保证学校一切工作的顺利进行的前提。这一年来,凭着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着力协助德育处,使德育教育、安全教育工作运作正常,保证了学校工作的顺利进行。

(一)力求寻找德育工作新形式、新途径

1.作为分管德育工作领导,力求寻找德育工作新形式,新途径,具体协助德育处开展了丰富的德育活动。利用“三学活动”、新生入队、体操比赛、春季运动会、庆“六一”文艺活动演出、爱心基金建设、红色经典传唱、榜样教育专刊、“中华魂”(祖国在我心中)读书征文演讲比赛等,对学生加强了爱国主义、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和能力的培养;组织教师开展了特色性的集体家访工作;召开了抽考年级的家长会、学生会,作好了的学生的思想工作,以保证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2.加强了德育建设。成立了德育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学生会干部库,加强了干部培养,多次召开了学生干部会,培养了一批区级、校级的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和少先队员。

(二)强化安全教育工作,增强责任意识

安全教育是保证学校一切工作的顺利进行的前提。为了保证安全意识深入教职工、学生心中,在开学之初,学校向每位教师签定了安全目标责任书,每期向学生做好了开学的入学安全教育、成立了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坚持每月安全检查工作和月报工作,坚持向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结合上级文件精神做好了各类安全预案,使安全工作落实在未发生事故之前,真正做到防范以未然,强化了安全教育意识。

三、师资建设得以落实,培养了一支团结、业务能力强的教师队伍

师资建设是学校重点工作和中心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保障。组织教师进行了暑期空中课堂的培训学习;派送班主任参加了**区组织的班主任培训;组织开展了各类先进评选的申报工作;建立了骨干教师培养工作制度,培养了又一批校级骨干教师;组织并开展了教师职业道德考核;让师资建设得以真正落实,建立起了一支团结、业务能力强的教师队伍,为学校教育教学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四、强化组织建设,丰富工会活动,重视退教工作

学校各种组织是教职工生活、工作、学习环境的调节,活动是教师和谐生活的载体。强化组织建设,丰富工会活动,重视退教工作。

1.利用教师节、春节、三八节、六一节等节日,组织开展了教职工投篮比赛、类比赛、教职工硬笔书法比赛;在运动会中组织教师开展50米、800米、跳绳等工会活动,丰富了教职工的业余生活,增进了教师间了和谐化建设。

2.组织教代会成员讨论了学校《年度考核办法》、《考绩制度》、《骨干教师确认办法》、《学校首次竞聘上岗方案》、《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实施意见》等相关制度

3.规范退教工作的管理。成立了退管工作领导小组,规范了经费使用。本学年中,多次召开了退休教师会,参与了学校的管理并积极为学校工作荐言献策;利用教师节邀请了退休教师参加了学校的庆祝活动;利用九九重阳节,发挥了退休教师的余热,为全体学生进行了专题讲座;利用春节看望并慰问了体弱多病的退休教师;在2008年中,我校退协小组被评为**区退协先进小组。

五、幼教、档案管理工作齐头并进

幼教工作、档案管理工作也是学校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已纳入学校工作计划之中。

1.本学年度中,结合上级文件精神,消除了幼儿教育的“小学化、保姆化”而实行了新的管理办法,加强了对幼儿教育工作的管理,运用新的考核方式对教师的教学进行了考核。对幼儿教师进行了业务培训并召开了总结会。

2.档案工作得以细化完善。统一规范了新旧档案,实行了集中统一管理,完善了档案管理制度并上墙,完善了档案目录建设;为档案查询提供了便捷条件。进行了合格档案管理学校的验收工作。

六、其他方面工作

1.顺利完成了一年一度的综合目标督导迎检工作。

2.做好了“五好”党组织的迎检工作。

3.顺利组织并实施了教师首次竞聘上岗工作,已将结束。

4.圆满的完成了自己毕业班的教育教学工作.

第8篇:顺德学校范文

一、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从成长导向向职业导向的转变

“学校人”的主要任务是努力汲取知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一个接受教育、储备知识、培养能力的成长过程。“职业人”以特定的身份去履行自己的职责,依靠自己的本领为社会服务,完成社会分工中自己应尽的职责。对每一个“职业人”来说,承担并履行自己的职业责任是非常关键的,责任心是用人单位考核员工的重要内容。

学生承担角色责任就是从“学校人”向“职业人”转换的基础。为了帮助学生顺利完成这一转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严格要求学生把每一次实验课、实训课都当做真正的职业活动来完成。在每一次实验课、实训课中,给学生分配明确的角色、任务、标准、相应的责任及不能履行职责应受的处罚,要求学生严格按照标准来完成学习任务,完不成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给予相应的处罚,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让学生养成承担责任的习惯。学生在步入职场时,就会带着责任感去调适自己的心态,尽快熟悉和适应新环境,顺利完成角色转换。

二、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从个性导向向团队导向的转变

学校中的人际关系简单,学生以完成学习任务为主,虽然是在集体中生活,但是学习活动主要由个人完成,个性发展在学校教育中受到特别的重视。而步入工作岗位后,人际关系变得相对复杂,团队意识就成为“职业人”应具备的素质之一。

中职学校的教师在日常管理中应多鼓励学生热爱集体,多组织一些集体活动,通过各种体育比赛、演讲比赛、教学技能比赛、知识竞赛等,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多采取分组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形式,小组成员之间只有通过团结合作才能完成学习任务,这样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当学生步入职场时,就会去积极熟悉自己所在团队的特点,使自己尽快进入角色。

三、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从思维导向向行为导向的转变

“学校人”的学习活动以思维为主,主要特点是“想”,思维活动是用头脑去想、去记、去理解的活动,主要表现在意识领域,即使思维出了问题,一般也不会产生较严重的后果。“职业人”的职业活动以行为为主,主要特点是“做”。有行为就会有相应的后果,基本上不允许犯错,一旦犯了错就会带来不良后果。

行为不允许出错,是对“职业人”的基本要求,中职学校的教师在学生进行实验和实操训练时,要求他们不出错,出错就受处罚,从而使学生养成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习惯,帮助学生从思维导向向行为导向转变。学生在步入职场时,就会三思而后行,工作时会主动按照企业和岗位要求去做,顺利适应职场的要求。

四、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从智力导向向品德导向的转变

“学校人”以学习为主,虽然学校工作以德育为先,但智力高、学习好的学生往往是人们心目中的佼佼者。“职业人”是以职业为主,企业效益的提高更多的是依靠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对工作的敬业及员工之间的精诚合作,所以企业十分重视应聘人员如何处理“做人”和“做事”的关系。

第9篇:顺德学校范文

关键词:东莞市;职业技术教育;比较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7-0125-02

职业技术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以制造业文明的东莞而言发展职业教育显得尤为必要。笔者就我国浙江、四川、江苏、台湾及广东深圳、顺德和东莞市职业技术教育基本经验和主要特点逐一进行分析比较,试图探索其他地区成功经验,以对东莞市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有所启示。

一、省外职业技术教育经验和特点分析

根据国务院1999年1月转发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的方针,作为教育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职业技术教育已在全国各地蓬勃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下面主要介绍我国浙江、四川、江苏、广东深圳和顺德、台湾等地区的职业技术经验和特点。

1.浙江省职业技术教育基本经验及特点。浙江省作为我国沿长江主要发达地区之一,近年来多渠道探索发展之路,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同时该省积极探索,创建新的专业,开发新课程,职业技术教育也取得了质的飞跃。主要成功经验有:一是以市场需要为导向,设置新专业。浙江省是我国有名的工业基地,其企业行业涉及建筑房地产、贸易、电气机械、化工、化纤、金属、电子通讯、机械和纺织等多个领域。与此相应,其职业技术教育主要设置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的机械、电子、营销、金融、财会、外贸、法律等专业,培养企业紧缺的专门人才。另外,根据当地区域产业群,按职业岗位与技术工种的变化设置专业,做到“因需而变,顺需而变,主动适应,不断探索”;二是产教结合,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本着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原则,提倡企业与学校联合办专业,以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如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与中国正泰集团联办的机电专业、与奥康集团联办的‘市场营销专业’等。此外,为了突破企业对人才需求的限制,浙江职业技术教育还提出了与行业协会联合办学,如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同工业园等50多家企业和行业协会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三是政府的大力支持。早在1991年浙江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就颁布了《浙江省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条例》,支持职业教育发展。政府为了加大对职业技术教育经费投入,设立高技能人才培养专项基金,该基金主要用于对优秀技术工人的奖励和社会紧缺专业技能人才的培养。

2.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的基本经验及特点。江苏职业技术教育主要围绕富民一个中心,突出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创新成人教育两个重点,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大本位,职业技术教育取得了崭新的变革。其主要特点有:一是建设新型就业机制。1999年8月20日,江苏省第九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江苏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办法》,办法提出:“推行就业准入制度。从事一般职业(工种)的职工,必须取得相应的职业学校毕业证书或者职业培训合格证书;从事国家和地方政府以及行业有特殊规定职业(工种)的职工,在取得职业学校毕业证书或者职业培训合格证书的同时,还必须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这是对江苏省就业机制的制度性改革;二是调整层次结构。首先是加快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建设的规模和速度,“在保持职业教育重心放在高中阶段的前提下,将高校的招生计划的增量部分主要用于高等职业教育的招生。同时逐年加大了高校对口招生和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的招生规模,加快建设人才成长的‘立交桥’”;其次是创办综合型的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将一批办学条件好的中等职业学校升格为高等职业学院,并成立了联合职业技术学院;三是实施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工程。技能紧缺型人才的缺乏是产业发展和升级的瓶颈。为了解决全省对技能型人才尤其是高技能人才紧迫的需求,江苏省政府和常州市政府共同建设了常州高职城,该高职城的建成增强了全省紧缺人才培养能力;四是职业技术教育的国际化。江苏像抓外向型经济那样抓高职教育国际化的开拓,这有利于顺应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大趋势,站在新的基点上,比较和确立高职教育目标定位。为了更好加强中外职业技术交流与合作,江苏省还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提出了四个鼓励:鼓励合作创办独立设置的教育机构;鼓励合作开办专业课程;鼓励从国外引进业资金等教育资源开办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

二、省内职业技术教育经验和特点分析

相关文章阅读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