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生命的感叹范文

对生命的感叹精选(九篇)

第1篇:对生命的感叹范文

关键词:《古诗十九首》;悲情意识

中图分类号:I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6-0017-01

一、“悲情”主题产生的原因

东汉末年政治黑暗,统治思想崩溃,一向以皓首穷经的文士仕途堵塞,建功无望,这不能不引起社会心理意识的转变,文人自古以来始终以功名利禄为最大追求,而当他们的政治理想难以实现,前途迷茫之时,则对原有的信念产生怀疑,对内心世界进行探寻。

体现在诗歌之中便是痛苦而迷茫的感叹,无论是对功名不可取的无奈,还是对人生短促的嗟叹,亦或者是对遥远亲人的怀念与思恋,这一切在诗人的笔下转化成温丽悲远的诗句,逼真地传达着淳人的内心世界的细腻感受,将抽象复杂的情感具体化,大大增强了诗作的艺术感染力。

二、悲情意识的体现形式

(一)人生之叹

《古诗十九首》的作者们长期漂泊在外,对大自然光阴变化的感受格外深切,日短时长,季节更替,对于生与死的感慨油然而生。他们感叹人生苦短,短促的一生中自己又能如何,只能是远行客,如飙尘。无依的孤独感时时刻刻萦绕在他们心上。这便不由自主的产生人生之叹的悲情意识。

如《驱车上东门》:“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主人公对于生命短暂如此怅惘,对于死亡的降临如此恐惧,表达了生命脆弱的主题,这是因对生命的短促有所感悟而阐发出的人生如寄的怨叹。

这种情感是由于光阴流逝而壮志未酬所引起的。当苦苦追寻的理想得不到实现,日复一日的徘徊,而生命逝去不可追,这便自然会产生一种叹老的无常之感,而这种无常之感势必导致对人生的感伤情怀。

(二)离思之念

游子们四处漂泊,生活颠沛流离,又遭受政治上的失意困顿,家乡是他们寻求宁静的心里依托。他们感叹离家万里,忧思难传,不由感叹“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行行重行行》),与此同时,远方的亲人也在经历着思念的煎熬,“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行行重行行》)。“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涉江采芙蓉》)。这种感情文人设身处地的想到了,写出来便化为思人思乡的悲戚,使人们于这样的悲凄苦痛产生共鸣,因而深深打动人心。

(三)失意之嘲

现实的无情给这些中下层的文人带来难以言喻的心灵的创伤,对未来的迷惘困顿,忧愁满怀。为了消解痛楚,他们以沉溺玩乐和自我放纵的方式来换取短暂的痛快,使他们的不安和牢骚不平之心得到了片刻的平息。这是他们刻意远离痛苦,逃避现实矛盾,以求得解脱的方式。“斗酒相娱乐,聊厚不为薄”(《青青陵上柏》)、“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驱车上东门》)。与其说这是一种旷达,这更是一种极度悲切而难以言说的体现,只能寄予娱乐酒宴,又往往在欢乐中更感忧愁。

然而,他们并不能真正超脱于世“游戏宛与洛”,他们的内心世界依然期待着鲜衣怒马,“冠带自相索”、“王侯多第宅”的豪华生活。而现实“驽马”等的贫贱处境使他们感到悲哀与绝望,只能故作旷达,饮酒聊以。这样的反差也造成一种由内而外的失落感,引发出巨大的悲情意识。

三、悲情意识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古诗十九首》以其感伤的基调,忧愁的审美情怀而引起后代对当时文人文化心态的探究。文人士子人生失意、前途无望而总是表现出貌似旷达,实则深寓悲哀的落寞感。而这种情怀到了魏晋更为明显,文人名士们不满现实,转而服药饮酒,感叹人生,他们一面为仕途无路,政治动乱深感忧伤,另一方面又常常沉溺于个人哀怨不能自拔,这样的矛盾心态循环反复,成为古代诗歌经常出现的忧愁意识。

我们可以看到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中,乱世的忧愁氛围感染着每一个文人国家政治动乱之时,文人们的心态往往消极而感伤。如杜甫在安史之乱中,目睹时事艰难而产生的黍离之怨;清初孔尚任的《桃花扇》以个人离合写家国兴亡之感;洪升的《长生殿》所表现的人生空幻感。这都与古诗十九首的人生之叹情绪是一致的。

四、结语

《古诗十九首》之中关于“人生”题材的有八篇,体现了失意文人对内心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探究:另外十一首“思念”题材,生动而细腻的表达出当时文人的感情世界。这种生命短促,离别忧思和仕途嗟叹并不止局限于短短的《古诗十九首》,也不局限于那个年代。难得的是那时的文人们用诗歌这样的题材恰如其分的展现出来,把那个时候的悲情心理寄于这十九首诗歌之中,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思想和文学财富。

第2篇:对生命的感叹范文

我歌唱生命,因为它顽强。白居易笔下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将小草顽强的生命力展现得淋漓尽致。还记得热带雨林中那被誉为神的枯枝杆藤,它分布在热带雨林的角角落落,就像一根根快要死亡的枯藤。大火过后,最先冒出来的,便是它。科学家惊叹它的顽强生命力,却始终无法在人工林中将它培育出来。后来才知道,原来它的种子需要在烈火中淬取,就如那浴火凤凰一样,获得重生。这烈火之后的新生,鬼斧神工地安插在草与枯枝杆藤身上,让万物为之惊叹,惊叹生命力的顽强。

我歌唱生命,因为它遒劲。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那位母亲――姚厚芝。以其遒劲的生命力,在她的有生之年,与病魔作斗争,在痛苦中挣扎,在灯光下穿针引线。为了自己?不,是为了家庭,是为了自己日夜思念的孩子。巨幅《清明上河图》的制作让她几次昏倒被送往医院,可是那顽强的意志,那遒劲的生命力却将她,这位身患乳腺癌的母亲托起,最终,皇天不负有心人,她完成了巨幅刺绣,竟比专业手工匠提早了两年。

这是多么让人赞叹的生命力啊!她用生命托起母爱,用母爱撑起生命,用遒劲的生命力告诉自己的孩子,母亲爱你!

我歌唱生命,因为它无私。那悬崖边的护路人格桑德吉,抛弃那诱人的城市工作,毅然来到山中,成为护路使者。要说这生命多么无私,不如说它多么坚强、遒劲。她的孩子与她一年才见一次面,见面却只喊她德吉妈妈。到这里,我不禁伤感起来,格桑德吉用自己生命中最宝贵的时段,换来了无数更宝贵的生命,为社会注入了更多的生命力。

格桑德吉的生命是无私的,是大写的生命,她告诉了我,生命如何得以延续,让我赞叹不已。

然而,在当今社会中,有许多视他人生命为尘土、如草芥的人。还记得惊悚的昆明暴徒持刀杀人事件、“”“”分子频繁制造屠杀平民的暴力事件、牛奶投毒案吗?还有一些意志薄弱者,无视生命的珍贵,一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就跳楼、跳江甚至报复社会等恶性事件,无不反映出这些人对生命的漠视。他们并不知道自己的生命是别人铺垫出来的,不知道自己的生命同样也是他人的铺垫,不知道尊重生命是处世为人的第一要义。生命只有一次,我们丝毫没有漠视他人生命、轻视自己生命的权利。

我歌唱野草,因为其顽强的生命;我歌唱苍鹰,因为其遒劲的生命;我歌唱江河,因为其不竭的生命。那沙漠玫瑰,那枯藤,那社会上千千万万的人,世界万物的生命,都让我歌唱不已。

来吧!同我携手,一起发现生命的美,赞叹生命,珍视生命。

名师点评:

第3篇:对生命的感叹范文

——题记

我常感叹芦苇的坚韧,我常感叹大树的挺拔,我常感叹露珠的晶莹,我常感叹……然,我最为感叹的,便是生命。生命带给我们太多的感动。那是“零落成泥碾作尘”的不屈,是一种别样的温柔。

已是黄昏独自愁

当夕阳的余晖残留在温热的土地上时,你会看到一群大雁从头顶飞过。送走了它们,一位“姗姗来迟”的孤雁拼命直追,却还是掉了队。于是,它孤独的身影在高空盘旋,等到累了倦了的时候,它无奈地栖息在树上。我没在意,我以为它会恋上这里的生活便不再离开,可我错了。也许是它生命中就有那么一股倔劲,天蒙蒙亮,它便煽动着翅膀去追它的同伴了。

它在黄昏下独愁,却又因一股不放弃的倔劲儿,在清晨独自飞去。它,让我感动!

更著风和雨

天公往往不作美。瞧!雨滴又砸了下来。忽然,倾盆大雨而至。我躲在窗前,望着窗外那株海棠,花,往往是脆弱的,一经暴风雨的袭击,便萎靡不振。当我已对它丧失了希望的时候,本想看它耷拉着脑袋的样子,可回头的那一刻,映入眼帘的却是另一番风景。它依然是那高傲的海棠,屹立于风雨之中,即使被雨滴打弯了腰,可它的根始终未断。

它在风雨中高傲地屹立,演绎了生命的顽强。它,让我感动!

零落成泥碾作尘

秋,往往是寂寥的,但也是充满希望的。天空中不时地会飘下几片落叶,金黄的颜色灿烂的夺目。落叶已成堆,踩上去发出“吱吱”的响声,仿佛在演绎着秋之交响乐。可落叶又是奇异的,若仔细观察,会发现它总是落在树干的周围,将根掩埋。它在时间的转移中,化作泥土,来年又长出新的枝芽,将生命轮回。

它在秋风中随风飘落,却不离不弃。它,让我感动!

只有香如故

百花盛开的时候,绝少不了它的身影——蜜蜂。在人们的眼中,它是百折不扣的“坏蛋”,专蜇人的。但是,它却从不轻易咬人,因为它的生命不允许,一旦它咬了人,随之而来的,便是生命的完结。它和同伴们团结一心,共同合作,构建属于它们的家园,即使生命短暂,它也依然快乐地在百花丛中酿蜜。

它在花丛中酝酿,它珍惜自己的生命。它,让我感动!

第4篇:对生命的感叹范文

【中图分类号】G ?摇【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1A-

0094-01

文本是作者的感悟、情感的升华。语文阅读教学通过挖掘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发学生探究欲望,能够激活文本生命的积淀,还原文本的色彩。那么,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如何巧妙地激活文本呢?

一、挖掘词语激活文本

叶圣陶先生说:“字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这句话告诉我们,文本中的重点词语承载着创作者的智慧和情感,在细读文本时不要忽视每一个字、每一个词,而要读出其意蕴和味道。因此,细读文本时可以从关键词入手。如针对人教版语文第十二册课文《詹天佑》中的词语“赞叹不已”,一位教师是这样引导学生理解的。

师:“赞叹不已”是什么意思?

生:“已”是停止;“赞叹不已”是不停地赞叹。

师:文中赞叹的是谁?是谁在赞叹?

生:赞叹的是詹天佑,是外宾在赞叹。

师:外宾会怎样赞叹詹天佑呢?

生1:你真了不起,为中国人民争了气!

生2:你在高山深涧、悬崖峭壁上修筑铁路,真是不简单!

生3:京张铁路工程那么艰巨,竟提前两年完工了,你真是个杰出的工程师呀!

二、品味修辞激活文本

文学作为语言的艺术,常常通过排比、拟人、想象、夸张等艺术表现手法来表达情感。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细细地品味这些手法。比如王崧舟老师在教学人教版语文第九册课文《慈母情深》时,对文中的排比句“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通过引导学生反复细读,品味反复出现的“我的母亲”,使学生充分感受到作者的惊讶、疑惑、慨叹,体会母亲的苍老、疲惫、辛酸。

三、妙用标点激活文本

众多教师在文本细读时习惯挖掘重点词语进行琢磨,但却很少引导学生关注那不起眼的“末梢神经”――标点符号。其实,细读文本时我们要注意关注标点的使用深意,使学生对文本的细读真正地有效与精彩。如人教版语文第三册《从现在开始》一课中,猫头鹰、袋鼠、小猴子当上万兽之王后分别对动物们说了下面的三句话。

“从现在开始,你们都要跟我一样,白天休息,夜里做事!”

“从现在开始,你们都要跳着走路!”

“从现在开始,你们都照自己习惯的方式过日子。”

以上三个句子末尾的标点不一样,前两句是“!”,第三句是“。”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比较两个标点,感受到叹号表示猫头鹰和袋鼠是在命令其他动物必须按照他们的生活方式过日子,表现了他们神气、傲慢、目中无人;而句号体现出小猴子当上万兽之王后和动物们平等相处。

四、放飞想象激活文本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放飞想象可以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去身临其境地感受语言文字带来的心灵震撼。教学人教版语文第六册《女娲补天》一课时,教师要想让学生体会什么是幸福,可借鉴灾难来临时的这部分内容引导学生想象说话。

“天哪,太可怕了!远远的天空塌下一大块,露出一个黑黑的大窟窿。地被震裂了,出现了一道道深沟。山冈上燃烧着熊熊大火,田野里到处是洪水。许多人被火围困在山顶上,许多人在水里挣扎。”

为了让学生体会幸福,教师出示句子:

“自从女娲创造了人类,大地上到处是欢歌笑语,人们一直过着快乐幸福的生活。天空……地……山冈上……田野里……许多人……许多人……”

教师把课文中的句子简单描述为总起句,引导学生根据前文想象此时的天空、大地、山冈、田野等地方是怎样的景象,人们的表现又是怎样的,让学生感悟文本,放飞想象,畅所欲言。

五、创设情境激活文本

教学中,情境的创设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就能激活整个文本,使学生与文本充分地对话。如教学人教版语文第二册课文《荷叶圆圆》中,学生感受到了小水珠以荷叶为床的悠然、蜻蜓以荷叶为停机坪的喜悦后,教师可以再创设情境,边往黑板上贴一片片绿绿的、圆圆的大荷叶,边提问:“现在我们就是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你们想对荷叶说些什么呢?”教师提示学生可以站起来自由地说,还可以加上动作说一说,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下说开了。

“荷叶,荷叶,你是我的停机坪。”

“荷叶,荷叶,你是我的摇篮,我躺在里面摇呀摇,真舒服!”

第5篇:对生命的感叹范文

“体会神话传说的神奇”这一意图容易达到,因为文中好多句子都带有神奇性,对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找到这些句子并体会其神奇性不难。可如何引领学生透过语言文字体会夸父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民族精神,就不是那么容易了:和体会“神奇”放在一起吧,会冲淡对“神奇”的感悟,而且对“精神”的领悟也只能是浅尝则止;专门体会“精神”吧,又会和体悟“神奇”这一主要教学目标冲突——要么教学时间紧张,要么两部分教学环节重复。到底如何是好?一遍又一遍入情入境地读文本,当读到第五遍时,我找到了突破口——那就是夸父颓然倒地,长眠于虞渊时的“长叹一声”。反复地感情朗读,让我体会到这一叹的意味深长。这一叹,叹出了夸父颓然倒下的无奈,叹出了夸父追日未成的遗憾,更叹出了夸父满怀期待的心愿。从这句入手,从这句揣摩体会,人物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就会赫然屹立在学生面前。于是,课堂上,胸有成竹的我对学生进行了这样一个片断训练——

师:夸父追日的结果怎样呢?你从哪句话知道的?

生:最后夸父没有追到太阳。我是从第四自然段最后一句话知道的“夸父遗憾地看着西沉的太阳,长叹一声,便把手杖奋力向前一抛,闭上眼睛长眠了。”

师:在生活中,你叹过气吗?什么时候会叹气?

生:我失望的时候会叹气。

生:我感到扫兴的时候会叹气。

生:我对一件事没有办法的时候会叹气。

(还有很多学生在举手)

师:那好,叹口气让我听听吧。

(全班学生叹气)

师:那怎样是“长叹一声”呢?谁来给大家“长叹一声”?

(生踊跃举手,师指名一人表演)

师:这叹不够长啊!谁再试试?

(又一生被叫起,长长地叹了一声。)

师:好一个“长叹一声”啊!历经千难万险,却追日不成,就此长眠,夸父怎能不长叹一声!来,让我们一起朗读这一句,陪着夸父长叹一声吧!

(生齐读该句,读到“长叹一声”后,皆长叹一声。再往后读“便把手杖奋力向前一抛,闭上眼睛长眠了。”时,有学生情不自禁地做出了“抛”“长眠”的动作。)

师:(深情地)这一叹,叹出了夸父颓然倒下的无奈,叹出了夸父追日未成的遗憾,更叹出了夸父满怀期待的心愿。此时的夸父,心中一定有千言万语,你知道他最想说什么吗?

(片刻沉默后,生举手如林。)

生一:就这样倒下了吗?就这样前功尽弃吗?我不甘心啦!

生二:我的后代啊,请完成我追日的心愿吧!

生三:太阳啊,你别神气,我没有追到你,但我相信总有人会追到你的。

生四:手杖啊,快化成桃林,结出甜美的桃子,给后来人解渴,让他们信心百倍地去追赶太阳。

(同桌互说)

师:(配乐,并激情引导)你们真是夸父的知音啊,对他的心思如此了解。(出示课件“巍峨的高山”)看,虞渊长眠的夸父最后变成了一座大山,此时此刻,他就屹立在你们面前。我想,你们一定有许多话要对他说吧。请拿起你的笔,把你最想说的话写下来吧!(生写)

(生写完后,汇报交流。)

师:谁愿意让夸父听到你的声音?

生一:夸父,你为了让世界充满阳光而不惜献出生命,你是我们的骄傲!相信吧,作为你的子孙的我们,一定会帮你完成这个愿望!

生二:夸父,你真棒!都敢去追赶太阳。虽然你最后没有追到太阳,但你坚持不懈、勇敢奋斗的精神值得我学习,我会和你一样向着自己的梦想勇敢前进。

生三:夸父,你虽然没有追上太阳,但无论如何,你的勇气和执着值得我们学习。虽然你失去了生命,变成了大山,但你追日的身影会永远刻在我们心中!

生四:夸父,你真是一个伟大的巨人。我要向你学习,做一个和你一样的人,一个坚持不懈、踏踏实实做事的人。

第6篇:对生命的感叹范文

最近看新闻,老是能够看到有关飞机失联的新闻,在感叹马航的不负责任的同时,更多的则是对遇难者的惋惜和同情。看完了这么多的新闻,不禁感叹人的生命的脆弱,感叹世事的无常。

人的生命真的很脆弱,满满一飞机的人,却在一瞬间就是去了联络。没有人知道发生了什么,但是所有人都知道他们生还无望。我们的生命就像一张薄薄的纸一样,轻轻一捅就会破掉。无论是生老病死,还是天灾人祸,我们的生命总是敌不过大自然的规律。世事的无常更加注定了我们生命的无常。谁也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谁也不知道自己何时何地就会悄然消逝,我们人类太过渺小,我们无法抵挡发生的一切。所以,珍惜我们的生命吧,我们无法决定生命的长度,但是我们可以拓宽生命的宽度,可以增加生命的深度。让我们好好的珍惜和家人的每一天,开开心心的生活,把每一天都当做最好的一天来度过,不要等到失去了才知道珍惜。

不管怎么样,让我们珍惜我们的生命吧!

第7篇:对生命的感叹范文

关于生命这个词含义也许了解的人很多,看透的人很多。对于标点的这个词,陌生的人也许不会有吧。但对于“生命的标点”这个新名词也许就不一定可以很好地了解甚至于陌生了吧!然而我告诉你这种标点还有色彩之分,也许你会接近迷茫也许你会以为我在故弄玄虚。不管其它的,让我来为你解释一下吧。

感叹号!以这种符号结尾的人生轰轰烈烈。在新闻媒体的追逐下降遗体放尽燃炉,焚烧后有的流芳百世,有的遗臭万年。巴老就是在这么一个环境下走的。全中国的人都为之叹息。从少年时出版的小说《灭亡》到晚年出版的《随想录》,巴老总是充当着一个时代的追求者,一个狂热的人。同样,马佳决亦是这么走的,他走在世人的唾沫下“畜牲”“混蛋”“禽兽”。该骂的都骂了。这感叹号的颜色我想就显而易见了。

阿Q死在了侩子手手里,他的生命被挂上了省略号,虽然他不甘心,嘴中喊道:“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咔嚓”他死了,但没有人为他哭泣,这省略号是白色的,无味的。然而在数年前同样半路终结生命的抗非英雄,同样是在半路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然而在他们离开人世时有多少人为这个六点符号添上鲜艳的色彩?

还有一种人色生命一直处于问号阶段,从头到底就像这样“???????”他们彷徨着,不知去向。

你的“人生之句中”的一个短语已经完成,你为自己点上了一个豆号,但后面的符号还没决定,你要为自己挂上黑色的省略号,还是红色的感叹号?或者是像你们小花园里那些老人一样挂上一个平平淡淡的句号?自己去决定吧!

第8篇:对生命的感叹范文

我坐公交车回家,至一处,只见前方三三两两的车都在路边停着,似乎堵车了。司机也停下车,并去前方打探了一下。他回来跟我们讲,前面出车祸了,有交警正忙着处理,估计半小时后路才能通,让我们在车内耐心等候。几分钟之后,有位四十多岁的乘客忍不住下车去前方看了看,回头说起车祸情况。一辆东风车载了满满一车石子,与一辆大长的物流车对撞了。东风车上那小伙子还不到三十岁,被撞得半个脑壳已破裂,脑浆一滴滴还在流着,看着真是痛心,驾驶室大半边被撞瘪变了形,唉……随着他一声声沉重的叹息,我忽然感到一阵恐惧:就在我前方十米的地方,一条生命是那样脆弱。接着有好几位乘客都下车看了小伙子,回车上也纷纷说着,也是无尽的叹息声。我没有下车去看,但从他们的口中可以得知,那是一个惨不忍睹的场面,去看了只会更让我触目惊心。

或者是雨天路滑,或者是刹车失灵,小伙子没来得及避开迎面驶来的大车,这一切发生得这样唐突,小伙子在小小驾驶室内血流如注,动弹不得。在意外出事那一刻,他求生的欲望是多么强烈,又是多么渺茫!那一刻他在想些什么呢?或许连想都是那样苍白无力,他只能默默忍受死神的摆布,无力挣脱无常鬼的铁索。或许家中还有不满周岁的孩子,有烧了香喷喷的饭正盼他归来的妻子,有静静为他祈祷的父母亲……这突来的事故是怎样的晴天霹雳,他的家属在得知这噩耗之后又会是怎样的呼天抢地?耳旁仿佛响起了那样耳不忍闻的悲惨痛哭声,肝肠寸断伤心欲绝的哭声……

车祸现场就在我前方十米处,这样的场景让我不由得感叹:生命真的是不堪一击的,在那样的一刻太过脆弱。明天又会是怎样?有多少人在吟唱春日清晨的美好,享受亲友团聚的温馨?又有多少人在叹息秋日黄昏的凄凉,忍受亲友别离的苦痛?

写后札记:回家路上的这一幕景象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尤为小伙子感到惋惜。车祸又带来一个家庭的破裂,留给他家人无尽的苦痛。在这样的车祸现场,看到这样悲惨的场面,我真是强烈地感到生命的脆弱,真的希望大家都珍惜眼前人,平平安安最重要。

读文杂感:一场车祸带给作者无尽的感叹,同时也触动我们的心。意外之祸非人所能控制,但可以尽量降低不幸的事发生。生命是最好的礼物,让我们珍惜生命吧。(程丽华)

教师点评:本文写的是回家路上的所见所想,语言朴实简单,心理活动丰富,结尾一段是文章主题的升华。或许在亲临车祸现场之时,才更觉生命之脆弱,才更能引起心灵的触动,更加懂得珍惜生命。(王林)

第9篇:对生命的感叹范文

——题记

我是一个很悲观的人。当看到一片枯叶从葱翠的树上缓缓的坠落,我会哀叹秋天的凄凉。当看到太阳从西边缓缓落下,我会哀叹时间的无情。当看到流星划过苍穹的夜空,我会哀叹生命的短暂。仿佛这世界已不再有任何东西让我感到它的美好。

初三的生活是繁忙的,枯燥无味的。整天都是做习题、测验、评讲,这已成为一种规律。我厌恶这种生活,但也只能顺从。学习上的烦恼,我变得更加忧郁。

傍晚,我想从无味的学习中出来,想到一个幽静的地方,梳理自己的心情。沿着校园的小路走出,路边的野草沾满了尘土,无精打采地躺在地上。我继续向前走着,突然眼前出现了一棵高大的榕树。我止住了脚步,它长着茂盛的叶子,笔直的枝干,树枝努力地向四方伸展。许多枯黄的叶子铺在地面,噢,原来入秋了。周围已没有别的树,只有几间破旧的房屋。树啊,你感到孤独吗?你是否也在哀叹命运对你的不公呢?

我慢慢地坐在树下,背依着树,开始回想我的生活。其实,我是个爱学习的学生,但因为课程多,我不能一一把它们学好,每当捧起那厚厚的课本,心会不明地乱起来,接着一种无以名状的恐惧油然而生。我不明白这是为什么?心中的忧郁化为冰凉的液体夺眶而出,就在液体划过脸颊的那一刹那,我抬起了头。

我看到枯叶从容地从树上飘落,丝毫没有悲愤的样子。我震撼了,是什么力量促使枯叶这样?它能在生命即将结束之时还表现出一种乐观的情形,它担负着神圣的使命,就是回归泥土,化为更肥沃的土地,培育出更嫩绿的树叶。龚自珍所讲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是这样壮观的景色吗?枯叶还在不断地飘下来,是那样潇洒,我感动了,为了小小树叶有着让人敬畏的精神,我读出了生命的可贵、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