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舌尖上的历史与文化范文

舌尖上的历史与文化精选(九篇)

舌尖上的历史与文化

第1篇:舌尖上的历史与文化范文

关键词 : 对立 ;合流 ;分化;

一、引言

对立是指向关系的、结构性的差异,而语音差异则是非结构性的差异。由于语音环境、历史和地域等原因,语音差可能导致语言失去某些对立,或者产生新的对立从而影响到语音格局。

二、汉语方言中的/ɿ、ʅ、i/

舌尖元音/ɿ/和/ʅ/是汉语语音的特点之一 。如北京话里主要元音一般都认为有舌尖元音[ɿ 、ʅ],而这两个音段在各方言中同[i]存在严格的分布互补关系。

根据《汉语方言字汇》的资料,现代汉语20个方言点中:北京话、济南话、西安话、合肥话、双峰话这5种方言存在韵母[ɿ 、ʅ、i],同时有舌尖前声母/ʦ、ʦ’、s/和舌尖后声母/tʂ、tʂ’、ʂ/;太原话、武汉话、成都话、扬州话、长沙话、南昌话、梅县话、潮州话这8种方言有韵母[ɿ、i],舌尖前声母只有/ʦ、ʦ’、s/;广州话、阳江话只有[i]韵母,而舌尖塞音或塞擦音声母则全无,只有舌面塞音和塞擦音辅音声母。建瓯话、福州话、厦门话,这3种方言中只有[i]韵母,也有舌尖前塞擦音声母/ʦ、ʦ’、s/,但是参看附注:建瓯话、福州话、厦门话中的声母ʦ、ʦ’、s在齐齿韵前腭化,实际音值接近舌叶音[ʧ、ʧ’、ɕ]。因此舌尖前音是导致[ɿ]出现的条件,舌尖后应是[ʅ]出现的条件。如果某方言没有舌尖前后辅音的对立,则该方言出现[ɿ 、ʅ]变体可能性较小。这一趋势在吴语和北京话的对比中可以明显看到:

温州话和苏州话都有舌尖前声母[ʦ、ʦ’、s],而无舌尖后声母。吴语在高元音韵母方面温州话比苏州话则多了一个标记性更强的圆唇性的[ч]。吴语浊声母清化、苏州话细音的精组字/ʦ、z、s/腭化成舌面前音从而与见组字母/tɕ、ʥ、ɕ/合流(merger)[5]引起声母格局发生变化。最后,仍然是吴语的一个特点,多数地点单元音丰富而复元音缺少。普通话/ai, ei, au, ou/一类复合韵母在吴方言区大都转为单元音韵母(70-72)。尽管如此,上海话37个韵母里也没有出现舌尖前元音[ʅ],而相应的上海话也没舌尖后辅音声母/tʂ、tʂ’、ʂ/。

舌尖元音[ɿ 、ʅ]一般与同部位的擦音、塞擦音相拼,使得“纯元音”带有辅音“附加调音特征”,其实就是声母对元音韵母的顺向同化。正是由于这一点,在没有舌尖后声母的方言区里,人们说普通话时就会用[ɿ]或[i]来替换普通话中的[ʅ]。

汉语各方言辅音声母格局对元音韵母格局有一定的制约性影响。除送气与不送气是汉语辅音声母的一个典型特征之外,声母清浊、发音部位等特征可能会给韵母元音提供不同的语音环境,从而使元音韵母出现不同的变体,影响到元音的格局。

三、北美英语方言元音合流与分化

英语的元音系统比较复杂,其中一个重要的特征是紧松对立(或长短对立)。由于方言不同,松/紧对立会因为合流而失去对立、因为分化而形成新的对立,表现出与汉语元音格局不同的变化动因。

/ɔ/也称开口/o/,主要从中古英语而来,如got, God, hop, cob, hock, cot等,这类词从拼写上得到保留。历史上写作a且前接/w/后接不是腭音或流音的词也发短/ɔ/,如:wasp, wander, Watson,。[6](168-179)而含/ɔ:/这一类词的分布很不规则,反映了其历史构成的复杂和不规则性。历史上写作a且前接/w/后接流音的音节发/ɔ:/ wall, tall, call, talk;古音英语或古法语演化而来的一些词,如:thaw, saw, draw, fought, taught, thought, daughter, brought,law, caught等的/au/单音化后也发/ɔ:/。/ɔ:/现在的主要分布限制在词尾及以/t, d, k, n, l, z/等结尾的词中。

北美加拿大、大西部、新英格兰东部、宾夕法尼亚西部都是/ɔ-ɔ:/完全合流(merger)的方言区。/ɔ/仍然是一个圆唇音,以前发/ɔ/的词在后鼻音前(如:strong, song, long, wrong)和在清擦音前(如:loss, cloth, off)以及在/g/前如:log, hog, dog, fog等,都变换到/ɔ:/,从而和/ɔ:/合流。无论从发音还是听觉试验都被认为是“相同的[6](58)”。这是个词汇扩散过程,因此一些常见词里还保留着/ɔ/如:King Kong, Goth, doff等。

如果/ɔ/没有圆唇,最普遍的是和低、后元音/ɑ:/合流。最初起始的father, spa, pa的/ɑ:/与pot, pod等的/ɔ/是有差异的,但是对绝大多数人来说,这两者是完全合流的,有差异只是零星的,没有迹象表明/ɔ/与/ɑ:/有音位差异。/ɔ/在北美任何方言里都不是一个独立的音位。在北美绝大部分地区,低、后合流统一了起始阶段的/ɔ ɔ:ɑ:/。合流后的音很明显是属于长元音系统,这一范畴最好用/ɔ:/来表示。

古英语/ɑ:/一部分被升高双音化为现代英语的/ei/。剩下发[ɑ:]就只有围绕着father这一词的一些开音节词,如:pa, ma, bra, spa及少数几个拟声词和表达情绪的词如:haha, blah blah等。含发声/l/的词如:calm, palm, balm, almond也发[ɑ:],以及少数一些外来词。短/æ/主要是从中古英语而来,如bat, sat, had, man, batter等,也包括一部分可能与长[ɑ:]交替的外来词如:fact, lamp, pasta, Mazda等。历史上写作a前面有/w/或/wh/如果这些词后接腭辅音就发[æ]如:wagon, wax, waxy。

在新英格兰东部,一些英国的/ɑ:/类词和在清擦音和鼻音前如:half, pass, aunt, can’t还发[ɑ:]。而这类词在纽约和大西洋中部地区,则表现为靠前和升高的[ɑ:],实际音值就是[æ:],其舌位从低到中甚至更高。导致/ɑ:/分化的主要语音因素是其后接辅音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纽约发长、紧音/æ:/环境包括后接浊塞音(bad, bag),前鼻音(ham, lamb, panties)和清擦音(calf, glass, flash),剩下其他环境和松、低、前元音/æ/相配如:清塞音前happy、流音前locality, married、腭音前frank等。

在北部内陆方言区(大致是/ɔ//ɔ:/部分合流地区),/æ/整体上被抬高,有些地区(芝加哥)的/æ/组包含从lower high到lower mid一系列连续的音。从而腾出了低、前的元音空间。升高后的元音然后增长(加长一个莫拉)。[æ]元音的紧音化、升高和靠前直接导致了北部方言区的元音变换(Northern Cities Shift)。

英语元音合流和分化的语音环境很多是由于后接、而不是由于前接辅音导致。在很多方面,北美/ɔ/与/ɔ:/差异和/æ/与/æ:/类似。从/ɔ/类词变为/ɔ:/类(如strong, off, lost, broth)是由语音环境决定的:即元音后有鼻辅音丛和清擦音,这也是从/æ/到/æ:/变化的条件。语音的分化和合流使得语音之间的某些差异的地位发生了变化,产生了新的对立,或者失去原有的对立,从而影响了元音格局形成不同的方言。

四、 小结

语音格局决定了特定语言用来表达对立的基本单,这些基本单位的组合可能会由于语言类型不同而在格局中有着不同的作用。辅音声母的合流或者分化,可能影响到汉语及其方言里元音格局,如[ɿ 、ʅ、i]作为底层/i/受辅音声母影响而产生的表层变体可能更符合对立的格局思想;英语元音更多地受后接辅音的影响,使元音产生分化或者合流产生不同的方言。英语元音分化或者合流也体现了英语元音的某些特征如松紧对立似乎是该语言比较容易引起变化的部分。

参考文献:

[1]吴宗济, 林茂灿主编. 实验语音学概要[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9.

[2]朱晓农. 说元音. 语言科学[ J]. 2008, (5):459-482.

[3]北京大学中文系语言学教研室, 汉语方言字汇(第2版)[M],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 1989.

[4]詹伯惠等. 汉语方言及方言调查[M]. 武汉: 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1.

第2篇:舌尖上的历史与文化范文

比如片中提到的毛豆腐,我在安徽吃过,很普通的地方小食,现在一下子走红,不过是沾了此物背后的乡土特色、怀旧情绪以及不大不小的好奇心的光。所以,依我看,《舌尖上的中国》里“舌尖”所包含的主要意思,与其理解为是他的品尝功能,还不如说是他的说话功能;不是美食中国,是文化中国;不是吃出来的中国,是说出来的中国。这部纪录片广受欢迎,实在是他故事讲得好。人类的文明进程,首先体现在舌尖上。文明有多久,美食就有多久,历史是说出来的,吃得好不如说得好。

民间俗语有“嚼舌头”一词,亦有“巧舌如簧”、“舌灿莲花”的成语,讲的都是舌头的说话功能。一个故事、一个段子怎样说,带来的效果是不一样的。网上常见颂扬民国人物的段子,比如说段祺瑞如何如何清廉,说他得知卫队士兵屠杀学生后,顿足长叹:“一世清名,毁于一旦!”他随即赶到现场,长跪不起,然后发誓吃全素以终身忏悔云云。吃全素或许为真,但长跪不起未必如此,他的卫队旅参谋长楚溪春在《“三一八”惨案亲历记》中回忆说,事件发生后,他去吉兆胡同段宅汇报,段祺瑞竟然说:“楚参谋长,你去告诉卫队旅官兵,我不但不惩罚他们,我还要奖赏他们呢,这一群土匪学生!”然后继续和吴清源下围棋。说段子的人未必不知道这个史实,他们更清楚“偏食出美味”的道理。

类似的现实故事是骆家辉做秀,从轻车简从上任到坐经济舱出差,引来网民一片赞声说他俭朴。而当有人翻出了骆家辉在美国做官时,租游艇送女朋友采访、包直升机求婚的往事证明其并非是一个俭朴之人,巧舌如簧之徒则又赞他浪漫。内事动辄大嚼舌头以抹黑,外事则舌灿莲花以飘红置顶,此即当今某些公知精英和言论领袖舌尖上的中国之写照,他们深深知道,舌头吃吃喝喝的功能带来社会的变动和影响力远远比不上舌头说说唱唱的功能。

在舌尖上打滚是需要有点本事的。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今年初抱病演讲,一口气演讲了9个小时,中间没有上过厕所,这个是真本事。汉朝时的桑弘羊舌战群儒,一个人独战60余人,全胜而出,这个也是真本事。在舌尖上打滚最出色的名人当属诸葛亮,舌战江东群英,结果改写了东汉末的政治版图。眼下是看不到这样的精彩了,韩方大战了几个月,从质疑变成了对骂,战场从舌尖转移到了心尖。可是不剑拔弩张,让外交辞令天天在舌尖上滚来滚去:周一表示不满,周二抗议,周三强烈谴责,周四严正交涉,周五深表遗憾,周六、周日休息,也实在让人憋屈得很。

第3篇:舌尖上的历史与文化范文

然而,《舌尖上的中国》对艺术感受的独特把握,让它很难成为其他纪录片的范本。至于希望《舌尖上的中国》能从此带火中国的纪录片,就有点痴人说梦的性质了。可以说,《舌尖上的中国》的火爆,在某种程度上反而映衬出纪录片市场的清冷。

中国纪录片的问题,是显而易见的,它并非哪个环节上有问题,而是从认知到制作模式、从运营到传播体系,整体都有问题。虽然去年,国内自制纪录片时长已达8000小时,国内的纪录片频道增长到了8个,但在中国这显然是刚刚起步的行业,从拍摄技术到艺术观点,从投资到交易,从制作到播出,根本没有相应的规范。因为缺乏行业标准与规范,更没有形成稳定的定价与评估机制。这导致虽然国内生产了一定数量的纪录片,但大多属于粗制滥造,很难形成有效传播。每年诞生的精品纪录片屈指可数,这也是《舌尖上的中国》能脱颖而出的根本原因。

有句众所周知的名言,“一个国家没有纪录片,就像一个家庭没有相册” ,但纪录片显然与家庭相册有巨大不同。但当下很多制作者,还只是把纪录片等于国家相册,希望这个相册中收集的都是歌舞升平的形象,抛弃了展示一个真实、复杂的中国的可能性。即便在纪录片频道上,播出的也多是人文、历史、自然或娱乐化的纪录片,极少有对当下焦点的关注。可以说,纪录片主要的功能就是对当下社会的深度关注,这也是欧美纪录片最初能形成稳定的市场和观众的主要原因。

现在的纪录片制作人,常埋怨没有专业的交易平台和机制,也没有院线愿意播放纪录片。但实际上,并不是市场和观众出了问题,更多的是因为纪录片确实缺乏吸引观众的兴趣点。你既然不关注社会和民众真正关心的问题,不培养自己的铁杆粉丝,一个稳定的市场机制就永远不可能形成。

纪录片远离现实与当下,是中国纪录片难成气候的主因。这其实来自播出平台的限制,使一些真正关注现实的纪录片,极易碰到所谓的“敏感”区。“趋利避害”的结果,自然使大多数创作者“望而却步”。当这种风气成为行业积习时,要想除旧布新,就难上加难了。中国正处于转型期,社会现实中各种离奇古怪的事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了。

第4篇:舌尖上的历史与文化范文

摘 要:《舌尖上的中国》以食物为记录的主角,反映着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展现着古朴的中国人情和风貌,它成为当下纪录片创作典范的分析范本。本文将以《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为分析文本,阐释群像化叙事手法的运用规律。

关键词:舌尖上的中国;群像化叙事;解说词;故事性

群像化叙事这一概念最初来自群像电影,是指在一部电影中,每一位演出的角色都具有自己的特色,而且表现突出,在复杂多样的故事线索下,充分给予每一位演员相应的戏份,最终由这些各具特色的表演者共同组成一个多线式、全景式的风情画。纪录片的叙事并不同电影需要有特色的演员进行表演,纪录片的记录都必须是客观真实的,但这并不妨碍导演在某一个大的主体下通过记录多个角色来共同完成纪录片的叙述。对于要表达一个地大物博的土地上的饮食文化的纪录片来说,是很难用某一个具体的代表人物展开叙事的,在《舌尖上的中国》在每一集的叙事中,在一个总括性的主体下都会有多个故事、多个任务共同来表达和完成这一主题。

一、人物与故事展现群像化叙事

《舌尖上的中国》让几千年历史的美食文化不再沉闷的躲在历史背后,而是以一个个鲜活的故事、饱满的情节、丰富的情感展现在每一位观众面前,让观众遨游于历史和时代之间,去感受民俗的悠久和文化的意义。每一个小故事都立足于真实性的基础上,明确标注具体的故事发生的具体地点、人物、时间,贴近真实,拉近与观众的距离,让其能在一集影片中寻找归属感。

本文选取《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第一集脚步为具体分析范本,在这一集中,通过展现 9 个情节饱满而富有特色的小故事,无论是白马占堆在高达 5000 米海拔上高空采蜜,还是台州父亲为给女儿做美食猎捕跳跳鱼,还是归乡华侨宴请四方回味历久弥新的家乡味道,每一位主人、每一段故事都能让每一位观众体会到时光流淌的情怀,在脚步的总括性主题下,他们每一个人不同的生活轨迹丰满了整部影片。在这一集中容纳了红烧肉、蜂蜜鳗鱼、潮州春卷、蓝天裤带面、清炖跳跳鱼等 16 种美食,他们来自不同的区域、不同的经纬、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民族,但紧凑而有结构的出现在同一影响当中形成集群效应。在每一集中每一个故事掌握在 8 分钟以内,根据情节不同设置的时间比重不同,横跨的地域广,人物之间没有联系,连接的是不变的美食和亲切自然的解说。人物与故事的结合,恰到自然的升华到了主题:从个体生命的迁徙,从烹饪方法的演变,到人生命运动的流转,人和事物的聪聪脚步,从来不曾停歇。

二、群像化叙事离不开解说词的承接

每一个群像的自然呈现都离不开画面的过渡与解说词的承接,只有通过解说词来给横跨中国大江南比,包罗各地美食的画面打上时间和地理的印记,才能最大程度上减小场景画面转换给观众带来的不适应感,解说词作为叙事内容的一部分,能把观众的思维活动与画面有机结合起来,让整部纪录片内涵得到升华,外延得到扩大。

《舌尖上的中国》每一集的开头和结尾会直接以解说词的形式引出主题和总结主题,让观众在清晰的目标中观赏影片,开头和结尾也是群像化叙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它能在分散的故事中把握主线,是整个片子的脊柱,从脚步的开头与结尾的解说词来看,仅仅抓住了启程跋涉、食材的传播、运动的流转的核心,从每个故事的过渡解说词中,也能清晰地认识到群像之间的叙事风格的紧密联系,使故事不再突兀展开,而是有层次的有结构的在解说词的引导下层层铺开。

要实现群像化叙事除了技术层面解说词 + 画面的运用外,如果从受众的心理分析,那么它能成功一定离不开受众的观影心理,在《舌尖上的中国》中表现为观众强烈的民族民俗文化感与民以食为天的历史感。

这部片子是把我们所有的日常生活仪式化,观众发现我们平时的生活原来如此庄严,因此在拍摄中,将镜头对准普通劳动者,把他们放在一个与摄制组、与观众平等的位置上,给予多镜头、多角度的拍摄、编制,给予劳动过程仪式感,比如-酿蜂蜜、点豆花、擀面、做挂面、捶年糕的场景,这就使得观众在看电视时,能够感受镜头后面事物采掘者、加工者、制作者的尊严,分享喜悦,实现彼此认同。

这正是工业化的中国现在追求的返璞归真的价值隐喻,这种对于现代文明的反抗,让现代文明裹挟中我们再次看到食物被送上餐桌前原本的样子,和食物采收者辛劳的样子,与当今返璞归真的生活趣向俺相吻合,所以留住了挑剔的城市观众的目光,能更好的融入每一个故事中,最终将群像化叙事手法表现得更加精美,易于接受。过去中国的纪录片多少带入了宣传的意味,而《舌尖上的中国》的画面、解说、音乐、效果,都能看出专业性的价值隐喻,表达着中国劳动者最普通的愿望,没有宣传的宏大叙事,却让美食成为表现中国文化的良好通道。

参考文献:

第5篇:舌尖上的历史与文化范文

[关键词]玉林话方言区;普通话语音缺陷类型;纠正方法

[中图分类号] H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4-0117-03

方言区人在学习普通话的过程中,由于受方言发音习惯的影响,易出现语音缺陷。普通话语音缺陷指的是没有完全达到标准程度的情况,这种情况,从语音的物理属性方面分析,存在明显的偏差,但是它一般不会在交际中造成困难或误解。例如:有把字音中舌尖前音声母[ts][ts‘][s]读作齿间音[tθ][tθ‘][θ]的;把字音中单韵母央低不圆唇元音[A]读成前低不圆唇元音[a]或读成后低不圆唇元音[α]的,都为语音缺陷。找出克服语音缺陷的方法,最终达到语音纯正的目的,就要了解产生语音缺陷的原因并对其进行分析和描写。这项工作对于普通话教学工作者、普通话水平测试员来说,显得非常必要。本文主要考察玉林话方言区人学习与掌握普通话的现状,运用音韵知识对玉林话方言区人在普通话习得中易出现却较难辨别的发音缺陷类型进行描写及成因分析,并结合本人普通话教学经验提出针对性的纠正方法。

一、方言区人普通话习得中的语音缺陷类型

玉林话指以广西玉林市人民政府所在地玉林镇白话为代表的粤方言,其属粤方言桂南系(或称勾漏系)的一种次方言。玉林话流通玉林市玉州区的城西、城北、南江、名山、仁东;福绵区的福绵、仁厚、城均、樟木、大塘、卖酒、茂林;玉林市兴业县的大平山、小平山、龙安、北市、洛阳等地,使用人口约有150万。玉林话方言区人说普通话时主要有以下几种缺陷类型:

(一)常把舌尖后音zh、ch、sh,舌尖前音z、c、s读成舌叶音[t∫][t∫‘][∫]

舌叶音又称龈腭音,由舌头边缘抬起与上齿龈后部接触构成阻碍而发出的辅音。玉林白话区人发的舌叶音,较普通话舌尖前音的发音部位稍后,又比普通话舌面音的发音部位稍前,好像有点卷舌,但又不是卷舌,音质听感与舌尖前音z、c、s更接近一些。舌叶音不是普通话音系中的音位,根据宋欣桥(1997)指出的语音缺陷还包括一些在语音学中可以区分描写而在普通话语音(音位)系统中不构成对立的语音现象,理应在普通话水平测试中把它们都判为缺陷,但很明显这是不科学的,普通话语音缺陷的判断除了考虑音位特征外,还要考虑音感差异及方言因素。[1]玉林话方言区人在说普通话时把舌尖前音、舌尖后音发成舌叶音是因为玉林白话中没有舌尖后音及舌尖前音,普通话中的舌尖后音在玉林白话中都念为舌面音,普通话中舌尖前音的字在玉林白话中分念两种音:来自精组的字念为舌尖中音d、t,而来自壮组的字念为舌面音j、q、x。舌叶音是舌面音与舌尖后音之间的过渡音,玉林话方言区人在发普通话的舌尖后音时自然而然把这组音发为舌叶音,而舌叶音与舌尖中音、舌面音都相近,因此方言区人在说普通话时就很容易把舌尖前音发成舌叶音。因为舌叶音不是普通话语音音位,也不是玉林白话语音系统的音位,它是方言区人说普通话时从方音过渡到普通话语音的过渡音,在语音判断时就必须根据音感的差异对之进行判断:如果在语音的物理属性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音感上明显不同,就应该判为错误;只有在音感差异不明显的情况下才判为缺陷。如发舌尖前音时,舌尖与上齿龈的前部接触,音色靠近舌尖前音,则判之为缺陷;舌尖与上齿龈的后部接触,音色靠近舌尖后音,则要判之为错误。发舌尖后音时,如发音时舌身未缩,舌头上举接触或接近上齿龈的中后部,音感与舌尖后音相似判之为缺陷;而如舌身未缩,舌头上抬,舌尖接触或接近上齿龈的前部,音色近似舌尖前音则判之为错误。

(二)舌面音j、q、x发音易部位靠前

普通话的舌面音有两个来源:1.来自中古齐撮呼见组;2.来自中古齐撮呼精组。[2]玉林话音系系统中也有舌面音j、q、x,玉林话音系系统中的舌面音在普通话中念为舌尖后音与舌尖前音,而普通话的舌面音在玉林白话中分念两种音:1.来自齐撮呼见组念为舌根音g、k、h。2.来自齐撮呼精组念为舌尖中音d、t。玉林话方言区人说普通话时舌面音偏前的情况多发生在来自齐撮呼精组,尤其来自心母的音。来自齐撮呼心母字在玉林话中念为舌尖中清边擦音[Φ],舌位比普通话舌面音的舌位偏前,发音点在上齿龈上,受方言发音定式影响,方言区人在发这组音时常用舌面的前部与上齿龈阻碍气流发音,从而造成缺陷。

(三)单韵母e、u发音易舌位偏前偏低

玉林话方言区人在发单韵母e、u音时易出现舌位偏前偏低的语音缺陷。普通话中的e的舌位是后半高不圆唇元音,u是舌位后高圆唇元音,普通话中的e、u的来源都经历了元音高化和趋后的过程。玉林话中没有e韵,普通话中念e韵的字在玉林白话中分念为:1.自歌韵、戈韵、铎韵、曷韵、合韵、盍韵的喉音字念为[?X][uk][ud][um]。2.来自陌韵、麦韵、德韵的非唇音念为[a][ak]。3.来自职韵的壮系音字、麻韵的照系音字、薛韵叶韵的知照系音字念为[ε][id][im]。[3]玉林白话语音中有韵母u,但其舌位比普通话的偏前,如来自平声的虞韵、模韵、侯韵、尤韵的字在玉林白话中念舌位偏前[u+]韵,来自入声的一部分字和沃韵全部字在玉林白话中念[?蘅K][?蘅d],很明显玉林白话语音韵母演变的过程中主要元音没有完成元音高化和元音后化过程,还处在中低前央舌位。受方言语音的影响,玉林话方言区人在发“e、u”音时就易犯舌位偏前或偏低的语音缺陷。

(四)后响复韵母i弧ie、uo、üe发音易动程不明显、短促

玉林话方言区人在发后响复韵母i弧ie、uo、üe音时常出现动程不明显、短促缺陷。普通话的后响复韵母的来源有两大处:一处来源中古非入声韵,另一处来源于中古入声韵,后一种比前一种多。来源非入声韵的齐撮后响复韵母在语音演变中经历元音低化与前化过程,而合口呼后响复韵母则经历元音高化与后化过程;来源于入声韵的齐撮后响复韵母经历韵尾脱落和元音前化过程,合口呼后响复韵母则经历韵尾脱落和元音高化过程。[4]玉林话中来源非入声韵的普通话后响韵母在玉林话中念为单韵母o、ê,?X;而源于入声韵的后响复韵母在玉林白话中韵尾没有脱落。因此受方音影响玉林白话区人在发来源非入声韵的后响复韵母音时,易犯复韵母单韵母化,而发源于入声韵的后响复韵母音时受方言入声韵的急促收音的发音习惯影响,易犯韵母动程不明显、收音短促的语音缺陷。

(五)后鼻韵母ing、eng的发音易后鼻辅音央化或鼻辅音音色过于清晰、明显

方言区人在发后鼻韵母ing、eng音时常出现的语音缺陷类型有:1.后鼻辅音央化。2.鼻辅音音色过于清晰、明显。第一种语音缺陷是受方音影响造成的,第二种情况是方言区人在学习普通话中矫枉过正形成的。后鼻韵母的主要元音受韵尾影响舌位偏后,发为央元音或后元音。普通话的ing、eng韵的字在玉林话中都念为êng,由于主要元音是前半低不圆唇元音,根据协同发音的原理,鼻辅音韵尾的发音位置在硬腭中部,比普通话的偏前。因此受方音影响,玉林话方言区人在发后鼻音ing、eng时易出现央化的语音缺陷。

二、纠正方言区人普通话习得中的语音缺陷方法

(一)纠正把舌尖后音zh、ch、sh,舌尖前音z、c、s读成舌叶音[t∫][t∫‘][∫]的方法

解决这类发音缺陷的有效方法是:可用引导法找准发音部位。玉林区人可用舌叶音的发音部位来引导找准舌尖前音与舌尖后音的发音部位。方言区人在发这两组音时常把之发成舌叶音,在此基础上,发舌尖前音时,把舌头的前部挺直,舌头往前伸,使舌尖沿上齿龈往上齿背移过去,直到舌尖接触或接近上齿背上部为止,气冲舌尖使之反弹离开上齿背成音;发舌尖后音时,把舌头的前部挺直,舌头后部往后缩,使舌尖从上齿龈往后移,直到舌尖接触或接近硬腭前部为止,气冲舌尖使之反弹离开硬腭前部成音。要注意问题是首先舌头中线要挺直,如不挺直,易造成舌头两边与上齿龈摩擦发音,不能摆脱舌叶音音色;其次舌尖要像蛇头一样有伸缩感,向前伸必咬上齿背,向后缩必接触硬腭前部。

(二)纠正舌面音j、q、x发音部位易靠前方法

解决这类发音缺陷的有效方法是:用单元音i发音,引导找准舌面音的发音部位。玉林话方言区人发准单元音i并不困难,而单元音i的发音共鸣点与舌面音的发音部位相同,都是由舌面的前面与硬腭前部发音。训练方法是先发单元音i,拉长其发音,并把其隆起点往上隆起抵住或接近硬腭前部,气把其接触点冲开成音。注意问题是始终要保持舌尖与下齿背接触,不要让舌尖离开下齿背。

(三)纠正单韵母e、u发音舌位易偏前偏低的方法

要消除方音影响,就必须锻炼口腔开合、舌根伸缩,因此解决这类发音缺陷的有效方法是通过锻炼舌根挺直与口腔开合,克服方言发音定式。方言区人可通过以下途径打开口腔和锻炼舌根与软腭:1.张嘴打哈欠(打开后槽牙、挺直软腭),闭嘴如啃苹果(松下巴)。开口动作要柔和,两嘴向斜上方抬起,上下唇稍放松,舌自然平放。2.用连发舌根音g、k、h锻炼舌根的挺直。

(四)纠正后响复韵母i弧ie、uo、üe发音动程易不明显、短促的方法

首先注意舌位在快速滑动的过程中,控制好舌位的高低和前后、口腔的开闭,唇形的圆展等,既不要使其中的宽元音模糊不明,也不要丢掉任何介音;要形成一串过渡音,有个渐变的过程,不要气流中断,形成跳动与突变状,造成音与音之间形成明显的界限;同时,注意主要元音(韵腹)要念得响亮而长,避免急促收音。

(五)纠正后鼻韵母ing、eng的发音易后鼻辅音央化或鼻辅音音色过于清晰、明显的方法

纠正这种发音缺陷,关键在于提高舌根运作的弹性和灵活性,这需要进行舌的操练。可按以下方法锻炼舌根:首先将舌身后缩,让舌根上抬贴碰软腭三下,先慢后快,待舌根动作练得灵活而有弹性后,让声带颤动发出ng韵尾音,延长发音并增加对韵尾不除阻的感受。操练时不可忽略了舌身后缩时肌肉的扯动力,这样,后鼻韵尾音就能准确发出来了。为了避免矫枉过正形成鼻辅音色音过于清晰、明显的语音缺陷,可通过以下方法来解决:1.发有后鼻音的音节时加发另一音节nga。2.去掉nga,只剩下意象发音,即做好这个音节的发音准备,但不发音。训练时可由易及难,即开始训练时,碰到以后鼻音收尾的音节后可带上以g、k、h作声母的音节,而不配以d、t、n、l作声母的音节。

三、小结

从以上各种语音缺陷类型的分析中,我们发现,语音缺陷原因很大程度上受方音发音定式影响。普通话语音从上古到中古到现在经历了元音高化,入声韵脱落以及舌位后音元音后趋,舌位前音元音腭化的过程。[5]因此普通话语音呈前后高低音色分明、清亮舒缓的音色。而玉林话在语音发展中还没有完成元音高化、后趋或腭化的过程,入声韵尾大部分没有完全脱落,因此方言语音的音色呈偏低偏前及急促的特色。所以,要有效纠正语音缺陷,就要破除方音发音定式,形成普通话发音定式。

[ 参 考 文 献 ]

[1] 宋欣桥.普通话水平测试评分中的几个问题[J].语言文字应用,1997(3).

[2] 广西语委.普通话水平测试指南[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

[3]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方言调查字表[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第6篇:舌尖上的历史与文化范文

关键词:尖音;语音;流行;规范化

中图分类号:H1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4)01-0000-02

1.前言

现代汉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①。现代汉语有严谨的语法规则和精准的语音规范。在现代社会,掌握好“现代汉语”是一项基本技能,因为它跟我们的工作、学习、生活息息相关。但我们发现,现代汉语在融入社会生活过程中,免不了会发生一些语言变体,本文所说的“尖音”现象便是汉代汉语中一种明显的社会语音变体。

2.“尖音”概说

什么是尖音?在语言学界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指在清人《圆音正考》序言中提到的“试取三十六字母审之,隶见溪群晓匣五母者皆团,隶精清从心邪五母者皆尖……”。由此序言可知,所谓尖音,就是精系字齐撮呼的读音,其声母近似现代舌尖前音z、c、s(精系舌尖音的发音是舌尖抵下齿背),如积zi,七ci,西si。第二种种说法则认为尖音就是指在发音过程中将舌面音j、q、x发成舌尖音z、c、s,其主要特征就是发音位置往前移。如:解释[jieshi]发成[zieshi],英雄[yingxiong]发成[yingsiong]等等。这种尖音现象在韵母为i、ie的单字中发生率较高,在韵母iong、üe、üen等的单字中也有出现,但发生率较低。本文中所讲的“尖音”指的是第二种。因此,本文主要探讨的是:为何在当代社会某些人群中流行把舌面音j、q、x发成舌尖音z、c、s,以及我们该如何尽量避免这种语音变异,促进现代汉语的规范化。

3.“尖音”流行的原因

通过观察周围人们的说话行为,以及参考各种期刊杂志关于尖音现象的文章,我们可以看出:当今社会,在年轻人特别是女性群体中,有相当一部分人说话带着不同程度的“尖音”,并且有越来越流行的趋势。这表现在他们把跟齐齿呼和撮口呼韵母相拼的声母j、q、x发成z、c、s,即把舌面前音j、q、x发音部位明显靠前,同时带有舌尖部位的摩擦,使得舌面前音声母带有舌尖前音z、c、s的色彩。但尖音现象并不时时存在,它是无规律的,时隐时现、时重时轻。为何尖音现象在当今社会大肆盛行?是哪些因素促使这种语音变异现象的流行呢?综合前人研究成果及加上本人的调查发现,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3.1历史的原因以及方言的影响

古代汉语分尖团,这是汉语的一大特点,也体现了我国古代汉语严谨精密的特点。汉字产生开始,就分尖团音。有些方言产生之初受到古代汉语分尖团的影响,因此在我国很多方言区,比如吴方言、粤方言、徽语等区,甚至很多官话区,比如山东、四川、河南等地,都存在着“尖音”与“团音”的区分。虽然在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颁布了《汉语拼音方案》,声明不再分尖团,并且规定尖团合流。但是由于汉语“舌尖音的舌面化,所占方言区域较小”②。且唐作藩则认为“在现代各地方言里,见系字的分化是相当普遍的,可是精系字的分化则不然,连北方地区的好些方言,还保存着精系字(即z、c、s)的读音,京剧至今还讲究尖团音的分别,可见舌尖音的舌面化是为时不久的事情”③。由此可以见得,尖音舌面化一是“所占方言区域较小”,二是“为时不久”且极不普遍,因此,现在许多方言中仍然保留了尖音和团音。而在这些方言区内,人们所说的普通话多多少少夹带着方言音;同时随着人口迁徙,大量分尖团的南方人融入北方,南北交流加强,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北方人的发音习惯,这就使得“尖音”现象在当今社会变得比较广泛。

3.2不正规的普通话语音教学养成了错误的发音习惯

在我国的一些方言区,舌面音的发音位置要比现代汉语的j、q、x靠前,更加接近舌尖。因此,在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刚开始进行普通话语音教学的时候,必须要根据所在地区方言特点,重视指导学生发准j、q、x这几个舌面音。但是由于很多教师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甚至有些教师本身的普通话就存在尖音问题,在教学中把普通话舌面音j、q、x的发音等同于方言中“鸡、欺、希”的声母(即z、c、s),以致学生从小就习惯用舌位偏前、舌尖摩擦较重的方式来发普通话的j、q、x。由于缺乏了及时、正确的语音教学指导,学生便养成了有偏差的发音习惯,而这种发音习惯一旦养成,很难改变。因此小时候接受过这类语音教学的学生长大后,尖音问题也难以改正过来。

3.3追求潮流,受港台腔的影响

当今社会,科技发展迅猛,各种媒体形式充斥着我们的眼球。不管是广播、电视还是计算机,各种信息不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以快捷的方式向我们奔涌而来。当今社会的主力军是年轻人,他们以自己固有的方式去捕捉五花八门的信息,而年轻人大多有追求时尚个性、求异求新的心理特征,因此,在年轻人之中,形成了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追星族。在他们心中,自己所追求、崇拜的明星是年轻人中的“典范”,是“新新人类”,是极有个性的人。因此他们喜欢港台明星,听的是港台歌曲,看的是港台电视,同时,为了表示自己和偶像的亲近,他们刻意地模仿偶像们浓重的港台腔,说话带有“港台味”,在他们看来,是有个性的表现,这也变成了年轻人竞相模仿的新潮流。但港台明星受地域方言的影响,普通话不标准,往往带有粤语方言和闽南方言的痕迹,因此“尖音”现象时有发生。比如台湾歌手张惠妹在其成名曲《姐妹》中反复唱到的一句歌词“你是我的姐妹”中,把“姐(jie)”唱成了“姐(zie)”;又如香港歌手李玟在某广告词中说道:“非常柠檬,一见好心情!”,把“见(jian)”读成了“见(zian)”;而台湾偶像剧中也经常把“谢谢(xiexie)”说成“谢谢(siesie)”,把“笑(xiao)”说成“笑(siao)”等等。而许多年轻人在模仿港台腔调的过程中,往往把偶像的尖音也学会了,却反而丢掉了自己原本标准的普通话发音。同时,尖音的“流行”还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展开,内地和港台地区的交流日益频繁,不少内地的歌手、演员,甚至是主持人也开始受到港台腔的影响。为了体现个性,吸引年轻人的喜欢,他们也模仿港台发音,把尖音吸收过来,这对本来只关注内地娱乐圈的年轻人也造成了直接的影响。

3.4追求语言美感的社会心理影响

我们知道,尖音又可称为“女国音”,女性使用尖音比男性频繁得多。传统的社会风气认为女孩子讲话时嘴巴不宜张得太大,斯斯文文、细声细气才符合身份。而胡明扬先生曾在分析“女国音”的社会心理因素时指出:“使用这种语音变体是受某种潜意识支配的,部分女青年(主要是女学生)用舌尖顶住下齿发音,为的是显得娇柔,以为这么说好听,这是女美心理对语音演变的影响。”由此可见,许多女生发尖音是因为她们认为这样嗲声嗲气更能体现女性的娇气和柔美,并且认为这样说出来的话更加好听,是传统意识里女性美的体现。如今这种爱美心理已不再仅限于女青年,这在当今许多年轻人身上同样存在,他们会刻意地用舌尖偏前、接近齿背的位置发音,这样的发音动作比较“方便”,舌头的动作比较省劲,嘴巴张开幅度较小。他们认为这样发起音来比较简单,同时面部线条也显得较为柔和,因此,许多年轻人在发音的时候也就避难趋易,常把舌面音j、q、x发成舌尖音z、c、s了。

4.尽量避免尖音现象,正确使用现代汉语

通过观察生活实际和参考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尖音现象在年轻人群中越来越流行,他们有时故意说尖音,有时无意中发出尖音。总之,整个社会的尖音现象愈演愈烈。虽然尖音不影响对说话内容的理解,不影响我们的正常沟通。但因为这种现象越发泛滥,使得现代汉语的语音系统变得混乱,大大影响了现代汉语普通话的纯洁性,同时给我国的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和挑战。因此,我们应该尽力纠正尖音,努力规范自己的发音行为,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面对尖音的盛行,作为语言文字应用专业的研究生,我认为我们绝不能袖手旁观,任尖音现象在当今社会大行其道。我们应当身体力行,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改善并克服人们的尖音现象。在此,我有如下几点建议:

4.1从根源去改善,从娃娃抓起,规范小学生的普通话发音

幼儿园、小学阶段是一个人学习汉语拼音的最重要时期,任何一个语音教学的环节都不能出错,轻则影响学生某一时期的发音水平,重则会影响学生的一生。因此,幼儿园教师和小学教师应当给予学生严格、正确、及时的语音训练,教导他们发音要准确,而不能随随便便,模糊带过。在平时的朗读、说话中,要引导学生形成正音意识,发音有错误时要及时指出并改正,最终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发音习惯。这也要求我们必须努力提高教师的文化素质,提高教学质量,给予学生正确的示范。

4.2加快全社会推广普通话进程

在全社会推广普通话,是我们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适应信息时代语音技术发展的需要,是实施素质教育和提高全民素质的需要。1958年2月11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公布《汉语拼音方案》,其主要目的就是要实现普通话的规范化。国家应在社会上应多开展普通话培训机构,在各个地区开展多形式的推广普通话活动,倡导全民说标准普通话,同时应制定相应法规督促电视剧、广播、电视节目中等对青少年影响较大的传媒人必须说标准普通话,以免青少年跟风模仿港台腔、尖音等不规范的语言行为。

4.3从自身做起,加强训练,养成良好的发音习惯

语言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学成的,语言既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更需要自身的自律以及努力训练。学习一门语言的语音,应当大量地去听规范、正确的语音材料,模仿并体会其中的奥妙,找到正确的发音方法,并通过无数次的练习巩固下来。j、q、x和z、c、s的发音是有差异的,我们在发音过程中应当注重舌面音和舌尖音的区别,并通过不断的训练把两者区分开来。因此,我们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应加强普通话发音的规范意识,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行扎实的训练,养成良好的发音习惯。

5.结论

有着悠久历史的“尖音”并不是一种错误的语法,只是在现代汉语简化、规范化的进程中,它已不再符合社会的发展需求,不再是规范的发音形式了,因此我们应当尽量避免尖音现象的出现。语音规范化的任务是极其艰巨的,为了避免尖音这一语言现象的大肆盛行, 我们应从自我做起,从身边做起,规范普通话语音,认真研究汉民族共同语的规律,减少语音分歧,促进语音统一,为我国语言的规范化进程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黄伯荣,廖旭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6

[2] 王力.汉语史稿[M].北京:中国书局,1980

[3] 唐作藩.汉语音韵常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注解:

① 黄伯荣,廖旭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6:1

第7篇:舌尖上的历史与文化范文

一、运用人物形象讲述中国故事

从手到口,从口到心,中国人延续着对世界和人生特有的感知方式,只要点燃炉火,端起碗筷,每一个平凡的人都在某一个瞬间,参与创造了舌尖上的非凡史诗。《舌尖上的中国》选取的主人公大多是中国各地最普通的劳动人民,他们勤劳节俭、诚信朴实,在与自然和食物打交道的过程中,他们深谙与自然的相处之道,常常心怀敬畏和感恩,过着分工合作、自给自足的生活。在云南大理的诺邓山区,老黄和他的儿子树江正在小溪边搭土灶熬制用于制作诺邓火腿的盐,他们正使用着中国最原始的制盐方法,繁复的制盐过程使得老黄对每一粒盐都珍惜有加。随着现代技术和交通的进步,盐已经变成了成本极低的商品,如今的人们已经很难体会到食盐的珍贵。但是我们依然认为诺邓盐是自然赐给勤劳节俭的诺邓人特殊的礼物。黄土高原的窑洞里,老黄和老伴正在亲手制作美味可口的黄馍馍,上碾、揉面、发酵,前后要花三天的时间。为了赶上集市,老黄和老伴经常从凌晨三点忙到晚上九点。老黄用卖黄馍馍的钱养育了一双儿女,儿女都在城里打拼,可是老黄不愿意离开土地,住着自己的窑洞,吃着自己种的粮食,自足而踏实。像老黄这样在土地上辛勤劳作的农民在中国有数以亿计,这些朴实又可爱的农民是中国人的缩影,他们热爱脚下的这片土地,热爱生活,他们身上承载着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

这些平凡的主人公们的生活态度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个观众,他们的生活虽然并不富裕,但是他们仍然过得自足而快乐。在他们身上,我们能看见勤劳质朴的中华儿女对土地的眷恋和对生活的热爱。他们不仅用辛勤劳作和生存智慧从大自然中获取食材,创造美食,还把聪明睿智、质朴勤劳的中国形象用一个个充满温情的故事传递给了世界各地的观众。

二、运用人文习俗讲述中国故事

中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人们开创并传承了自己的民俗文化,共同组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舌尖上的中国》通过美食展现出中国人丰富多彩的人文习俗和独特的人文情怀,独具特色的人文习俗能够吸引更多来自世界各地的目光。

在海南,船长林红旗走进妈祖庙祈福,这意味着新的航行的开始。祈福之后,他率领着他的远洋捕捞队踏上了捕鱼的征程。在经历了一无所获到一日千里的变化之后,林红旗跟船员们终于展露出开心的笑颜。在青藏高原,人们会在青稞成熟之前举行望果节仪式,这个古老的仪式在日喀则已经延续了上千年,人们在仪式中祈求风调雨顺,青稞丰收是藏民们最大的心愿。这也是人们对自然的恩赐表达敬畏和感恩的重要时刻。有一位作家这样描述中国人淳朴的生命观:无论埋头种田还是低头吃饭,人们总不会忘记,抬头看一看天。

古语有云:夫礼之初,始诸饮食。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大家对传统饮食文化中的礼仪日渐淡漠,一些传统的礼仪文化正逐渐消失。《舌尖上的中国》作为一部反映中国文化的纪录片,不仅将一些传统人文习俗和仪式庆典搬回了荧幕,更把饮食文化中的礼带到了观众面前。重阳节前后几天,顺德均安镇的年轻人们抬着关公像,老人们头戴茱萸,比新年还热闹。为庆祝重阳,村子会举办大型的乡村宴会,连续好几天,村宴每天在不同的村子里上演,连续几天的热闹反复提醒着年轻一辈,在享受村宴美味的同时还应不忘尊老敬老。

从最初的祭祀活动到现在的庆祝活动,宴席以美味为载体,把情感联络在一起。《舌尖上的中国》成功地将民族与文化、历史与现在、人生哲学等宏大叙事和相对刻板的大道理通过美食进行弱化处理,借助一个个小故事完成了对中国风土人情的灵活建构。

三、用中国故事讲述中国情感

美食是贯连《舌尖上的中国》的一根主线。片子不仅展示了中国人餐桌上的有形食物,也通过丰富多样的食物和精心制作食物的人物之间的关系,表达了我国美食的精神性。《舌尖上的中国》利用声画形式把中国饮食文化背后的中国情感搬上了荧屏,让观众们通过一个个中国故事真切地感受到中国情感。

《舌尖上的中国》中,没有满汉全席也没有饕餮盛宴,有的只是平淡无奇但对中国人来说难以忘怀的家常百味。家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永远是温暖平静、不可取代的地方,人们对家总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感。陈晓卿曾说:味蕾上的记忆最顽固,许多人功成名就,远赴他乡,但仍有个故乡的胃。亲人精心烹制的家常菜并不华丽,但是它却是许多漂泊在外的游子内心最温暖的牵挂。春节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个属于家庭的节日。2012 年白波把全家人接到了北京的家里过春节,父母精心准备了一桌年夜饭。这对于常年在外奔波的他来说,应该是最幸福温暖的一个节日:从小吃习惯了什么东西,对于食物味道的记忆也会一直留在记忆里,觉得这东西它就是这个味儿。中国情感中的乡愁和中国人割舍不断的血脉亲情,贯穿于整个纪录片始终。山西陵川的锡崖沟,赵小有和儿子正在忙着收割地里的玉米。在婆婆的调度下,儿媳们正在给全家人做一顿午餐。对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来说,秋收是一件大事,要全家一起参与,赵小有家四代同堂,因为丰收团聚在一起,尽管是一桌再普通不过的家常饭菜,上桌之前也要讲究落座的顺序和朝向:一辈子从事农活的祖爷爷今年90 岁了,正对院门的位置是留给他的,这是中国传统的长幼尊卑秩序。数千年的农耕文明和儒家文化造就了中国人根深蒂固的家庭观念,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观念深入人心。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曾经说过:从基层看上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在中国千百年的历史中,小农经济使得中国的农民占了人口的大多数,直接靠农业谋生的人是粘着在土地上的,他们守着自己的一方水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吃着自己种的粮食,一家人因为勤劳而感到踏实。在中国,无论天南海北,只要在属于家庭团圆的重要时刻,中国人都会聚在餐桌周围,感受着血缘亲情和抱团生存的力量,中国人对故乡的情感从古至今日渐积累,慢慢沉淀在了人们内心深处。《舌尖上的中国》善于用中国故事展现中国情感,用中国情感感染着每一个观众,通过对中国式家庭和家庭观念的反映,来获取观众在文化上的认同。

第8篇:舌尖上的历史与文化范文

关键词:新词语;构式;语义;认知;能产性

1.引言

随着一档美食栏目《舌尖上的中国》的热播,2012年7月1日我以“舌尖上的×”关键词百度了一下,找到相关结果约3560000个。现下“舌尖上的×”之类的标题似乎正呈快速蔓延之势。“舌尖上的X”被广大人民运用到各行各业当中,并且迅速传播与发展。各种行业开始利用这一构式提高自己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例如:

(1)舌尖上的电影

(2)舌尖上的英语

(3)舌尖上的旅行

例(1)中的“电影”可以是当前热播的、引人注目的电影,同时还可以指那些与美食栏目相关的电影,其目的都是利用“舌尖现象”进行推广传播。(2)(3)同样把当下最流行、最时尚的英语,最经济实惠、快捷方便的旅行和景色怡人的旅游胜地赋予在“舌尖”之上,达到吸引更多人关注的效果。在其他学科中,像从文化学角度研究的有韩浩月的《从舌尖上的中国到舌尖上的文化》(法制日报/2012年/5月/26日/第007版)等;从传播学角度研究的有郭泽德的“《舌尖上的中国》的传播学解读”等。然而对其进行语言学方面进行分析的文章却很少。

“舌尖上的X”这一构式目前是否成为一种固定的结构体,人们对其说法不一,有的人称它为“舌尖体”。语言学界当前很少有人对其结构,内部规律,语用等方面进行分析。笔者把“舌尖上的X”归入类似于“X族””X控”“X体”,称为构式。对其结构状况、语义、语用、组词规律等内容的分析可以让人们更好的理解和运用,同时对其文化内涵、及其传播的分析可以促进“舌尖上的X”构式的传播与发展。

2.“舌尖上的X”结构体的产生

《舌尖上的中国》栏目在很短时间内就火遍大江南北,并迅速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有力的推动了纪录片的发展,同时传播了以美食文化为主导的中国传统文化。其中,“舌尖”隐喻饮食文化,由此产生一种“舌尖现象”,即“在问题解决过程中通常会遇见的一种体验,简称TOT,即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欲言又止’、‘难以用言辞表达’的感受。”[1]“舌尖现象”可以很好的概括当前流行的话题和创新。因此,“舌尖上的X”结构体在当今社会生活节凑逐渐加快,各种新产品、新现象层出不穷之际,也随之被广泛运用。“给力”,“X控”,“X门”,“X体”,“剩男剩女”等热门词语涌向社会的同时,“舌尖现象”以其独特的表达效果进入大众的视野。

“舌尖上的X”结构体出现的原因,可从多角度分析。在社会经济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新事物、新思想逐渐蔓延。原有的词语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在激烈的竞争压力之下,商家不得不独辟蹊径,寻求能吸引人们眼球的宣传词语,以提高产品的知名度。这样,在人们的精神与审美需求的促使下,人们不断创新,追求新意,“舌尖上的X”应运而生。从历史方面看,从古至今,语言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不同时期,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都需要并且产生与其适应的语言文字。新词的产生,旧词的消亡,词语的转化,都是在历时的纵线条下产生发展的。同时,随着时代的变迁,构词规律要求逐渐放宽,词语搭配限制相继减弱。在一系列条件下,各种网络词语,新词新语诞生,例如“给力”“濉薄罢痔濉薄芭叵体”“X门”等等。对语言本身来说,语言不仅在历时的条件下不断演变,而且在横向共时条件下,语言内部也在进行着各种变化。语言具有能产性,不仅词语具有能产性,语言的结构规律,句型,句式等都具有能产性。“舌尖上的X“中“舌尖“的隐喻义就是语言本身能产性的一种体现。此外,还有人们文化认知的影响。人们文化消费观念,在《舌尖上的中国》也有所体现。在较短的时间内,它可以红遍大江南北,更依赖于人们文化认知观念的进步和文化媒介的传播。使“舌尖体”“舌尖现象”“舌尖上的X”等形式迎合了人们追求新颖、奇特、多彩的审美心理和现代人求新求异、追求时尚情趣和高品味生活的心理需求。

3.“舌尖上的X”的结构特征及构式义

既然“舌尖上的X”能够以其独特的魅力走进大众的视野,成为固定结构体,并迅速蔓延传播。对它自身的结构特征以及特殊意义的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3.1“舌尖上的X”的句法构成

近些年来,出现了很多类似于“X体”“X控”“X门”等的结构式。就结构特征可知,大多是单个词或简单短语,而像“舌尖上的X”这样的复杂短语却很少。比较流行的像“那些年我们一起X过的X”。究其原因,语言的经济性、简洁性是主要方面。同时,人们的语言交流习惯、大众心理也是一个因素。“舌尖上的X”是定中式短语,具有多层结构,为嵌入式的短语构式,有构式完型效果。定语“舌尖上”通常都要借助于助词“的”来连接中心语,把中心语摆在重要的地位,具有强调中心语的作用。以下是对“X”的音节数量及词性出现的情况进行的列表统计:

每种结构式都有特定的特征,其中,词性和词的音节结构式较常见,也是最重要的显性特征。从上表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首先,“舌尖上的X”中的变量“X”主要为双音节名词。例如:

(4)舌尖上的校园

(5)舌尖上的电影

(6)舌尖上的母爱

(4)(5)(6)中的“校园”“电影”“母爱”都是双音节词。其中,(4)(5)为普通名词,(6)的“母爱”是抽象名词。其次,“X”还可以为多音节词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例如:

(7)舌尖上的小清新

(8)舌尖上的中国味道

(9)舌尖上的房地产

例(7)(9)中的“小清新”“房地产”为三音节词;例(8)“中国味道”为四音节短语。“X”为单音节词的情况则比较少见,例如:

(10)舌尖上的爱

(11)舌尖上的毒

例(10)(11)中“爱”“毒”都是单音节词。具体在词性方面,“X”为动词与形容词情况仅次于名词。动词性的如:

(12)舌尖上的浪费

(13)舌尖上的品味

(14)舌尖上的享受

(12)“浪费”(13)“品味”(14)“享受”既有名词词性又有动词词性多看为及物性动词,但用在“舌尖上的X”这一结构中多用作动词。形容词性的如:

(15)舌尖上的疯狂

(16)舌尖上的危险

例(15)(16)中的“疯狂”“危险”充当“X”时多指一种较明显的状态。还有些词在这一结构中既可以认为是名词,也可以看作是动词或者是形容词。无论是哪种词,都可以表达特定的意义,具体情况要根据具体语境而定。“舌尖上的X”无论是在句法结构上还是在词语组合上都与其它结构体有明显的区别。但是这些结构体都具有共同的特征,都有固定性、通用性和类推性,都可以称为构式。

3.2“舌尖上的X”的构式义

“Goldberg认为,“构式是业已习得的形式和意义或话语功能的配对,包括词素、词、习语以及一般的语言结构形式,其形式和功能的一些方面不能够从其组成部分或先前已有的构式中完全推知。[2]”简而言之,构式本身就有意义,是一个完整的格式塔,具有完型效果。根据构式定义来看,“舌尖上的X”是一个嵌入式的短语构式,它是由定项“舌尖上的”和变项“X”构成。在这一构式中,“X”在结构单位上,可以是单音节词,如“舌尖上的爱”,这种情况较少;“X”是双音节词的情况最多,例如“舌尖上的浪费”“舌尖上的麻烦”“舌尖上的校园”等;“X”也可以是多音节词或短语,例如“舌尖上的小清新”“舌尖上的中国味道”。“X”从词性角度分析,“X”主要为名词(包括普通名词和抽象名词)或名词性短语。“舌尖上的X”的整体意义或功用不是其组成成分“舌尖上的”和“X”的简单相加,而是由构式整合而来。

4.舌尖上的X”构式的认知机制和能产性

徐盛桓先生在《构式语法理论研究》中认为,构式体现的是语言的表层活动,是外部思维的表征。“舌尖上的X”构式作为思维外部表征的载体语言,其生成具有一定理据性,它的认知机制主要为认知隐喻以及社会、认知与语言的互动关系。

4.1认知机制――隐喻

Sweester指出,“语言的范畴化不仅依赖于我们为存在于客观世界的差异名,而且依赖于我们对客观世界感知的隐喻性(metaphoric)和转喻性(metonymic)。作为认知工具,隐喻是从一个认知投域向另一个认知域的结构映射,是不同认知模型之间的映射,而转喻由相同经验域或概念结构内的映射构成的[3]”也就是说,隐喻根据的是事物之间的相似性,而转喻则根据事物之间的邻近性。

据所有的“舌尖上的X”事例可以看出,“舌尖上的X”主要与隐喻有关。“舌尖上的中国”隐喻饮食文化,“舌尖上的爱情”映射出的是美好、浪漫的爱情。

语言是社会交流的工具,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反应着认知主体的思维,语言的建构和表征是认知与语言互动的结果。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新鲜事物层出不穷,人们用语言表述着他们的观点和思维,同时也表现出他们的心理,以此来供应新的语言交流的需要。最近几年,出现了很多新词语和构式,例如“X族”“裸X”“甄痔濉钡鹊取I缁峄肪常语言环境,人们认知的变化是新词新语得以存在并广泛传播的基础和动力。

4.2“舌尖上的X”构式的能产性

“舌尖上的X”中的“舌尖”的语义是由普通的部位名词抽象和泛化而来的,这与人们的认知有一定的联系。“隐喻”是人们常用的认知方式,指把一个领域的概念“投射”到另一个领域,或者说是从一个认知域(来源域)向另一个认知域(目标域)“投射”的认知方式。[4]人们对新鲜词语的不断追求与探索,可以在句法与功能上的类推中得以实现。“X”可以运用到各个领域,可以和多种名词组合。在一段时间内广泛运用,像其他一些新词一样。一方面“X”由最初的专有名词“中国”“上海”“校园”向抽象名词“母爱”“健康”“安全”等过度。另一方面,“X”由原来的双音节词向多音节词蔓延,例如:“舌尖上的小清新”“舌尖上的中国味道”等。“舌尖上的X”的发展与前景,对创新词语的前景,目前“舌尖体”的创新无论是对商家还是对语言文字,都是有巨大影响的。但是,这种结构体的影响力只是一时的,当其失去新鲜感时,变会慢慢淡出人们视野。

5.舌尖上的X”构式上的语用效果

作为新兴的构式“舌尖上的X”具有较强的新生类推潜能,它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展传播主要因为它具有以下两个特征:

5.1经济性

经济性原则又叫省力原则,是言语交际中的重要原则,语言构式的重要优势之一就是具有语义的经济性。经济性原则可以使说话人在不影响正常交际的的前提下,以简短的话语表达足量的信息。语言中构式的普遍运用,可以使言语交际更加简洁、认知更加方便。Goldberg解释说,‘每当动词出现在一个不同的构式中时,该表达式的语义(或收到的限制)也不同。但是这些差别不必归结于不同的动词意义,而把它归结于“构式”本身更为“经济”。[5]’

所以经济性是“舌尖上的X”构式的一重要特征。在语用效果上,“舌尖上的X”只用几个音节就十分生动形象地概括出了对某事物的敏感度和关切感,通过简洁的话语表达了丰富的语义内涵,可以说是言简意深。

5.2奇特性

当今社会网络已经成为信息飞速传播的最重要的载体,在网络这个自由的平台中,新词以它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繁衍”。“舌尖上的X”来源于美食栏目“舌尖上的中国“的热播,播出后不久相关的网络条目达到了数百万,所谓的“舌尖体”迅速涉及方方面面。可以说,网络是其迅速传播的载体,它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空的限制,使该结构体被言语社团接受并认可。与此同时,是社会交际的重要工具,当社会出现新现象新事物时,在人们的求新求奇心理的驱动下,反映这一现象的新词语不断地被创造出来。尤其是青少年群体与网络的接触比较频繁,他们不但喜欢追赶时髦的东西,而且喜欢创新,追求自我的个性表达,这些都为新词新语的传播创造了条件。“舌尖上的X”就是以其其新颖独特的语言特征被广大民众广泛应用。

“舌尖”这个人体的小小部位承载着一种文化,一个地域……,在这事物当中,人们传统的文化环境、认知观念和社会关系赋予了其一种动人的力量,唤起了人们关切。它用夸张、抽象的表现手法对语言文化、社会经济产生了显著的推动作用。

6.结语

著名语言学家陆俭明曾指出,“构式语法可以帮助我们来解释一些先前不好解释或先前想不到去解释的预发现象,有助于我们说明各种不同句式产生的原因与理据,还可以避免将构式的语法意义误归到构式内某个语言成分的头上。[6]”本篇文章从多角度对“舌尖上的X”做了详细分析。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首先,“舌尖”这个词在如今社会被赋予了新奇独特的抽象意义。“舌尖上的X”这一构式有其奇特完整的构式意义,它能表达出那些被人们普遍关注、敏感的事物。这一构式中“X”主要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而且是被多数人密切关心的具有共同心理认同感的名词。

其次,“舌尖上的X”在语言运用上不仅新颖、独特、让人眼前一亮,而且符合语言发展的基本原则――经济性原则,也符合大众多纷繁复杂社会面貌的认知追求。再次,这一构式传承的不仅仅是语言表达效果,更蕴含着一种文化气息和商业契机。然而,由于笔者学识有限,收集的材料不足,本篇文章还存在许多缺陷,望各界人士指出、修正。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的进步,将会有更多的新词新语涌现人们的眼球,然而“舌尖上的X”在激烈的竞争中托涌而出,足以显现出其独特的魅力和语言表现力,这一构式对语言文化的作用是巨大的。同时,“舌尖上的X”这一新结构体会像其它结构体一样,在一段时间内迅速流行。随着更多新词新语的出现,才会慢慢淡出人们的眼球,但是这结构体可能会成为一种较稳定的构式,保存下去。(作者单位:牡丹江师范学院文学院)

参考文献:

[1]出自郭霞的文章《舌尖上的创新》,《华东科技》2012.6

[2]原文引自Goldberg的作品“Constructions at Work:the nature of generalization in language.”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6.

[3]这句话来自Sweetser的作品“From Etymology to Pragmatics:Metaphorical and Cultural Aapects of Semantic Structure.”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4]原文来自陆俭明、沈阳的《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2003:422

第9篇:舌尖上的历史与文化范文

问题是,伴随着不停地播出不胫走红着的,是百姓的习常?还是民族精神之弘扬?抑或风味宝典之文化宣示?或均曾涉及到过,却又什么都没能够说到位或说透。笼统讲,借助于“舌尖上”,只不过舔到(或仅勾画)了神州饮食的方方面面尤其是旮旮旯旯;但仔细尤其是认认真真一掂掇,很多内容或话题又明显地没被“舔”到,或仅“舔”到了表皮,泛泛然令人觉得芜杂混乱,过于乏滋味。

尽人皆知,分泌系统无障碍,辨识及反馈意识尚存且又毋庸置疑集中于生理系统口腔结构“味蕾”密集“舌尖”专属区的所有高级动物,只有于条件反射“激活”之前提下,“味蕾”才急速簇拥并活跃。几乎于同时,“滋味”便不适时宜地开启它卓有成效甚至出人意料的排列组合活动。是而,高级动物形象的代表,人之食欲,才于不知不觉中萌生、扩展及延伸,大快朵颐立马获得“生命”的蕴,成为人类你我生活活生生的现实。

不过,“舌尖”上的“味蕾”簇,活跃到哪怕最佳的状态,顶多不过是“个味”之“极端效应”或“复合味”的新鲜出笼,从来都不具有排它性。自然,“味”便很难处于绝对统治地位之上。归根结蒂,“风味”永远只能在“舌尖上”被不断发现,并且永无止境;还从来都不蕴兼并以及掠夺之霸气。《宋史・司马光传》当中就曾难得地引用“饮食所以为味也,适口。斯善矣。世人取果饵刻、镂之,以为盘案之■,岂非以目食乎”一节关于“取果饵刻、镂”的“目食”资料,着实是稀有又难得的珍贵资料。借助于此记录,告知世人:“舌尖”之外的“目”,亦具有“食”功能,甚至可以“■”得出“盘案”韵味之新奇与绝妙。既如此,我们当更难以排除掉既直接,又敏感,尤其即刻堪“嗅”之“‘鼻’功能”的特别作用了。

没完成“附体”功能的“滋味”,根本没资格被誉之为“‘食’魂灵”;而只有“和味”才算得上“附体”最具“代表价值”因此也最“典型”的“演绎过程”。须知,这类“附体”,原本就应是耳(听觉)、鼻(嗅觉)、口舌(触觉)的“综合”事。不反复品玩,岂不真让“舌尖上”给忽悠住了?

食,既已被视之为“‘味’载体”,那么将“味”比喻为“食魂灵”是合情合理的。是悟,百姓的生活中,味身价之举足轻重与非同寻常。但凡“味”有所缺失,就根本没必要再谈什么“食”或“不食”了。

当聚焦“口腔”特别“舌尖上”的“视觉冲击力”,在你、我出现心理共鸣过后,谐调以至再呈现“触觉节制力”的关键时刻,即不再囿于生理属性“舌尖”的局限了。于是,便出现了看似“不搭界”,但却“现实存在”着的客观因此而尴尬,凿然又十分务实的考量来。

深烙文化痕迹的“‘味’载体”,不是常以“强烈‘生命力’”且系“有机体”之形态兀显于商品社会特别是市场经济舞台的吗?否则,“食灵魂”何以会那么轻易地“附”到与之谐和的“体”之上。自然更难体现出它“专司意念”特别“良性集结”的功能及作用了。既名“附体”,仅凭“灵魂”还远不够,尚需“五味三材”来进行物质保证,又特需借“水火相激”至“水火相济”正了八经之技术作保障,才能得以兑现。因此,“济”,便与“剂”是相同的意思,即一种“味至养得”又“还相为质”的“‘汁儿’状态”。哪里是“舌尖上”三个字之随意或简略?

国人无人不知,汉・刘安所著《淮南子》,在撰写《原道训》其时,就专门谈到了“味”。既已视“味”为“道”,于是刘安便先来“原”然后再“训”。他亦步亦趋地讲述道:“无味,而五味行焉”及“味之和不过五,而五味之和不可胜尝也”。什么概念?“无味”,不是“没滋没味”,而是“五味行焉”即从丰富的“酸、甘、苦、辛、咸”之“相‘和’过程”中达到某种“特殊的境界”;不错,“味之和不过五”,所有“美味”,都是“酸、甘、苦、辛、咸”等“五”个“个味”的“相和”而得到者。一但付之“水火相激至水火相济”的“施烹”进程,可谓“不可胜尝”便于变化莫测,精妙绝伦里成为事实。

千百年来,关于“‘味’道理”(包括概念及“演绎”)这类精彩又独到的论述几乎没有休止过。只是没有专业论者的特别关注而已。比如晋・郭璞《鼎赞》不就有“和味养贤,以无化有”之经典谈论,就曾经浓缩了“以无化有”或“以有化无”所谓“生生化化”诸般于其中。一言以蔽之,中国烹饪精妙绝伦且美轮美奂于“辨证施烹”其中!若缺少了“和味”的足够实践与丰富积淀,民族烹事怕难以能获得法国著名化学教授麦拉德“‘火’之艺术――非酶褐变”的共鸣及弘扬了!自然就更难能为“舌尖上”三个字涵盖无遗?

的确,“味”,未必于任何时间,一切地点,所有氛围都只为“口”与“舌”专嗜,“高级动物”特别人类所专“享”。“盘案”美食中尚存在着“目食”以■“果饵雕、镂”者,那就更难排斥“鼻嗅”的直接了。毕竟,“味蕾”于特定条件反射下,无论反应及集结,包括修正与调节,无时不发生微妙的作用与变化,不可能仅囿于“舌尖上”。更何况,而今再来谈“味”,早摆脱泛言的拘束甚至阴影,理正词严地聚焦到烹事的本质,能足以体现民族烹事特征之“火之艺术”上来。

回眸我中华民族,无论陵谷代变所谓历史的袭承及延展,或是冬去春来文化之结菁并提升,整个民族大家庭,于继往开来中和睦共存、发展并壮大。难得地经受着四五十万年的漫长起步及难以言传的百般煎熬,终于迈出了夏、商、周“古三代”一千八百载艰苦卓绝却十分坚固又厚实奠基之脚步,然后再踏上秦直至晚唐又一千二百年精彩又璀璨的历程。当我们浏览并欣飨宋、元、明、清足足又千年时光成熟周期之恢弘与壮美之际,既可以看得到有清、民国以来民族烹事开拓态势的难得形成,亦必能更深刻地认知到改革开放后中国餐饮所创造跨越结局定格之堪贵。总而言之,清末民初、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今日我们的脚下,可谓辉煌整整一个世纪的中国现当代新餐饮之路!

敢问,上所述史之丰沛厚重及烹的美轮美奂及精彩纷纭,哪些是“舌尖上”三个字能承载得住的?轻描淡写得了的!

十分清楚,生活中人之“‘味’观念”,常建立在日常对“滋味”之接受与反馈上。基层百姓无不有:“一方一水土,一方一物产;一地一风俗,一地一习常,一处一滋味”的认同及言论。为什么?水土为何?方舆的根系及基础是也;物产是什么?地舆之结菁并象征。至于风俗与习常(亦称风习――笔者),则常借以彰显本土精神或风貌。因此,方舆一系,包括风俗及习常,当之无愧便栖身典型的“‘味’载体”行列当中。

生存体验,结合着生活积累,使得一方生民,有足够空间以“滋味”极至的方式来谐调并满足自己生理之必需及心理的需求,从此便定格成了经典不贰的“风味”。“风味”,对国人而言,不就是“生生化化”凝固在“舌尖上”的桑梓情愫?它同样也是“千滋百味”具象于“舌尖上”之花草虫鱼呀!滋味的品鉴,确实难离以开“舌尖”,不过并非一切“滋味”都能谐和发展成为“风味”。“风味”之经典,首先不就体现在它地域环境与地质特色的相与不贰且难以媲美?具体说便是“五味三材”的舍我其谁或称非我莫属!